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革命党精英在联俄容共后的蜕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中国政治的重要特点是派别活动普遍化。国民党派系尤为复杂,可以说,不研究派系就不可能全面了解国民党。国共正面抗争的第一个回合中,西山会议是这段历史的关键。所以,笔者通过对发起这一会议的革命党精英在联俄容共后蜕变的考察,试就现今民国史热点之一——国民党的改组问题,在微观层面上的研究能有所推进。
     全文共分为五章,外加绪论与结语。主要创新点如下:第一章通过对鲍罗廷在“联俄容共”中扮演的角色分析,尤其是对他分化国民党右派中央委员的政治言动的梳理,得出西山会议之缘起的“反鲍”色彩远浓于“反共”。第二章就西山派之上海中央将中共由“友党”变为“敌党”,二者由“暗斗”发生到“明争”后,中共所发起的反攻进行详述。第三章就西山派因汪、蒋集团势力的消长,导致其与国民党党统中央关系变化的原委作一探究。第四章就西山派在中特委、扩大会议、非常会议这三大会议中的政治表现,试图揭示其由革命党精英沦为政客的蜕变。第五章对西山派于时代、于个人的影响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
     通过研究,笔者得出如下结论:从1925年11月至1931年12月,作为国民党改组后出台的第一个与中央分裂的派系,西山派的存在几乎影响了20年代中后期国民党发展中的每一重大政治事件。与此同时,这六年间所突发的诸多足以影响时局的政治事件也使得西山派“一分而不可收”,从而在国民党史上的四次大分裂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西山派的发展与主导民国政局的蒋、汪两大集团势力的消长密切相关。他们的蜕变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固守三民主义,执着地反对联俄容共——因为个人恩怨,毫无原则地反蒋——因对现实的无奈,最终苟存于蒋中央异化的“党国体制”之中。从开国元勋沦为在野政客,而后被中央闲置,如果说“西山会议”是他们郁郁不得志的政治生涯的转折点,那么扩大会议的凑集煽动可谓是其“政客化”的转折点。从分裂广州中央到回归南京中央的历程中,西山派先后受困于国共与蒋、汪的“夹攻”,尽管他们采取了“公开对抗”与“地下活动”的状态在困境中“突围”,将其斗争持续长达六年之久,但最终还是合流于蒋中央的南京政府。或许,发起西山会议的文人派系在与军事强人蒋介石近四年的较量中深刻体会到了“蚍蜉撼树谈何易”!所以说,文人从政于蒋中央的军权时代,其所以蜕变也是情理之中。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20~(th) century, the rise of several political factions wa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inese politics. The KMT, one of the Chinses political party, also experienced a high degree political fragmentation, this is an historical phenomenon that we can't ignore if we want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KMT. The XiShan conference(1925) took place during the first united front of the KMT and the CCP. This conference gave name to a new faction within the KMT: the XiShan conference faction. The present work aimes to study the impact of the XiShan conference faction in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KM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olitical thoughts of the XiShan conference faction, we will try to further explain the implications on the political structur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KMT.
     This dissertation pap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preface, main body including five chapters and conclusion. The first chapter focus on the role palyed by Michael Borodin in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KMT during the "United Russia and Accept Communism"period(1924-1927). His role is portraited by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his thoughts and political activities leading to splite the right-wing of the KMT. The second chapter's conclusion we can draw is in detail the counterattack of CCP towards the XiShan conference faction after their relationship changed from"firendly party"to "enemy party". The third chapter study on the whole story that is Wang Jingwei and Jiang Jieshi groups power's the swing of pendulum led to relationship evolution between shanghai—center committee of the XiShan conference faction and legal—center committee of KMT.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 on the qualitative change occurred within the XiShan conference faction from the revolutionary party elite to politician. This chapter takes three major KMT conferences: central special committee(1927), expanding conference(1930), extraordinary conference(1931) as a historical frame to explain the severe change. The fifth chapter present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impact at that time of the XiShan conference faction in Chinses politics, society and individual.
     From Novermber 1925 to December 1931, as the first political faction splited from the KMT center committee, the XiShan conference faction effected a great influence on every major political event of the KMT in the later 1920's. At the same time, the political event development of the KMT also had a correlative impact on the XiShan conference faction performance. The fundamental change of this faction was made progressively step by step. From the revolutionary party elite to the politician, the XiShan conference and the expanding conference were the major turning point in this qualitative change. Perhaps engaged in politics center of military power monopolized, scholars 'qualitative change was excusable.
引文
1 张军民:《对接与冲突--三民主义在孙中山身后的流变》,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2 王奇生认为:“改组后国民党仍然是一个组织涣散,没有战斗力的党,清党导致了国民党自身组织的分裂和党内人才的逆淘汰,全党意识形态的混乱更使得三民主义意识形态的社会魅力荡然无存,在裂变与蜕变交相作用下,执政未久的国民党即成为一个被国民厌弃的党。执政22年的国民党是一个独裁弱势政党,是独裁之心有余,独裁之力不足”。见《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361页。
    3 田湘波认为:“蒋介石的党国体制是以党治国,带有很强的独裁性和自私性”。见《中国国民党党政体制剖析1927-1937》一书的前言,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 李国忠指出:“事实上到1928年军阀政治并没有结束,军阀主义在此后的长时间内仍足中国政治生活的主要特征”。见《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64页。
    5 杨奎松:《1927年南京国民党“清党”运动研究》,《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王克文:《整理党务运动》,《汪精卫·国民党·南京政府》,台湾国史馆编,2001年版。
    6 杨天石:《国民党与前中华民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7页。
    7(美)白修德.贾安娜著:《中国的惊雷》,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109页。
    8 邹达:《<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序言》,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
    1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91页。
    2《国民党的分合》一文中指出:西山会议、宁汉分裂、扩大会议、宁粤分裂(非常会议)是国民党近百年来四次最严重的分裂;分中有合,合后又分,其间有理念之争,有权力之争,有利益之争,以及派系上的恩怨。见《历史月刊》,1993年第67辑,编辑语。
    3 王奇生在讨论国民党派系政治时指出:“派系倾轧久已成为国民党组织机制中一个十分幽微而又突显的政治现象,其突显之处则表现在派系之间的恶性倾轧成为国民党内影响深广并为众所周知的一项政治文化现象。”见《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317页。
    4 参见Mary C.wright,“From Revolution to Restoration;The Transformation of Kuomintang Ideology”,Far Eastern Quarterly Vol.14,No.4(1955),p.515-532.王克文也指出:一般著述对抗战前国民党执政时期所谓南京十年,1927—1937年的描写,总使人认为1927年的清党是个明确的历史分水岭:自是而后,蒋介石便完全主导国民党,而国民党则完全主导中国。在这类描写中,蒋介石、国民党和南京政府往往被视为三位一体。固然,用这种观点来区分国民党和中国当时的其他政治势力有其方便之处,但就历事实际而言,它不仅并不正确,而且有误导之嫌。这种观点的最大问题在于忽视了清党以后国民党从“革命到复辟”的漫长蜕变过程。这项过程牵涉到党内复杂的领导权与意识形态之争,最终扭转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南京十年的简单分期将它一笔抹煞了,令人无法深刻地理解国民党史上的一个关键。《汪精卫·国民党·南京政府》,台湾国史馆编,2001年版,第155页。
    5 唐德刚:《<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序言》,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
    1 韩剑华:《西山会议之研究》,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论文,1980年。
    2 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所博士论文,1997年。
    3 唐德刚:《<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序言》,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
    4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73页。
    5 崔之清:《<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序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 郑力:《中国监督学大辞典》(上下两册),中国财政经济学出版社,1996年,第43页。皮纯协、徐理明、曹文光:《简明政治学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72页。
    2 乔尔.阿伯巴奇等著,陶远华等译:《两种人:官僚与政客》,求实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3 国外学者的研究中指出。西方国家的政客还有着更为鲜明的特色:“政客明确地表达无组织的、个人的、广泛分散的利益”,“政客足热情的、党派的、理想的甚至看重意识的”:“政客的这种比较广泛的政治联系技能,使他或她能动员较大范围的潜在的摇摆不定的政治力量”。“再者,政治上的理想和意识能够在现存的政治力量的相互关系之外;为政客提供批判性杠杆的一个支点--对社会如何可以有区分地被组织的一种理解,有关如何实现这一点的某些观念,以及有时会受到影响的一种感情上承担的义务。政客仍(至少他们中的许多人)在相当的程度上,有理想和党派的热情”。见乔尔.阿伯巴奇等著,陶远华等译:《两种人:官僚与政客》,求实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1 共产国际组织自创立以后,因它的总部机构设在莫斯科,它的领导人也与联共(布)领导人有着难以分割的关系,所以一直较多地受到联共(布)领导人的节制,它的政策也多是随着苏联对内对外政策的变化而变化,从现有新的档案资料可以看出,在中国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的对华政策、给其驻华代表和中共中央的指示,绝大多数是在联共(布)领导人参与下决策的。大革命时期,英斯科给其驻华代表、中共中央乃至国民党中央和国民党人的电报、信函,绝大多数直接出自于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另外有一部分是经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决定后,再以共产国际的名义发出的,真正由共产国际执委会直接发出的指示,只有一小部分。参见姚金果:《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联共(布) 中共之间的组织关系》,载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秘档与中国革命史新论(第1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页;《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大革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唐宝林根据新公布的档案资料做了一个统汁:1923年至1927年,俄共(布)和后来的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为讨论中国革命问题共召开过122次会议,作出了738个决定。这些决定包括大的决策(如令中共党员加入国民党,对于国民革命的总方针等)和小的决定(如何结束五次罢工,何时找蒋介石谈话以及谈话时注意什么问题等等)。所以他认为:“足以证明指导中国革命的最高决策机关足以斯大林为首的联共(布)中央政治局。”见唐宝林:《重评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大革命的路线》,《历史研究》2000年第1期。
    2 沈云龙:《民国史事与人物论从》,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台北及人书局影印,1987年版,第412页。
    4 戴季陶曾对谢持等人利用他的文章攻击共产党十分不满,抱怨说他本“欲为三民主义作一忠实的拥护者,其结果只为反革命提供材料、供谈助,事之伤心宁有甚于此者乎?”并进而指责他们“不顾大局,小明 事理,不知时代之关系,不解革命之意义,更不听我苦心孤诣之劝告与痛苦流泣之批评,反欲藉我彻底的为国民革命而发之理论与实际政策,达其反命之日的”。见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上,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190页。
    1 李云汉:《上海中央与北伐清党》,《近代中国》,第66期,1988年8月31 日。
    2 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汉>序言》,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
    3 段干木:《一部勘误求是拨乱反正的力作--<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传记文学》,第81卷第6期,2002年12月。
    4 唐德刚:《<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序言》,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
    1 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段干木:《一部勘误求是拨乱反正的力作--<联饿容共与西山会议>》《传记文学》,第81卷第6期,2002年12月。
    2 章开沅:《<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序言》,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1 桂崇基:《西山会议之形成与经过》;黄季陆口述:《访黄季陆先生淡西山会议》:蒋君章:《西山会议与戴季陶先生》,均载《传记文学》,第32卷第3期,1978年3月。胡耐安:《淡西山会汉派与改组派》,《传记文学》,第10卷第6期,1962年6月。
    2 杨维真的《容共?分共?西山会议派与国民党中央的分合》,陆祥云的《清党与夺杖--宁汉分裂始末》,胡平生的《反蒋派大联合--扩大会议的成因与反思》,林能士的《约法之争与派系纠葛--宁粤的分裂与影响》均载《历史月刊》,1993年第67 期。
    3 李国祁:《邹鲁与西山会议》,《中华民国建国八十周年学术讨论集》第1册,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版,第208-209页。
    4 苏维初:《国民革命时期的西山会议派》,载《中国大革命与亚洲》,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页。
    5 韩剑华:《西山会议之研究》,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论文,1980年。
    1 韩剑华:《西山会议之研究》,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论文,1980年。
    1 刘德军:《中国革命史重点问题评析》,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吴祖明:《中国大革命与亚洲》,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林家有:《国共合作史》,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1921-1949年中固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王宗华:《中国大革命史1924-1927》,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萧超然、沙健孙:《中国革命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薛谋成:《国民党新军阀史略》,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张宪文:《中华民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茅家琦:《百年沧桑:中国国民党史》,鹭江出版社,2005年版。苗建寅:《中国国民党史:1894-1988》,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宋春:《中国国民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肖效钦:《中国国民党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李友仁、郭传玺:《中国国民党简史:1894-1949》,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
    2 高军、王桧林、杨树标:《中国现代政治思想评要》,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
    3 王奇生:《中国近代通史》(第7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 郭绪印:《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5 冀贡泉:《阎锡山与扩大会议》;李俊龙:《汪精卫与扩大会议》:薛笃弼:《扩大会议始末》、《我在中原大 战时的一些经历》;刘骥:《蒋冯阎关系和中原大战》;邓哲熙、戈定远:《冯玉祥与扩大会议》;周玳:《阎锡山发动中原大战概述》,均载于全国政协编:《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贺贵严:《蒋介石背叛革命后下台又上台》;陈铭枢:《关于宁粤合作亲历记》;孟曦:《关于非常会议和宁粤合作》,均载于全国政协编:《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何汉文:《改组派在北平出演的“扩大会议”》:刘书模:《1931年宁粤合作时期我的内幕活动》,均载于全国政协编:《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武和轩:《改组派与扩大会议》;罗方中:《中原人战与扩大会议》;周一志:《关于西山会议的一鲮半爪》,分别载于全国政协编:《文史资料选辑》,第17、1、12辑。
    1 主要有高德福:《反对西山会议派的斗争》,《河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王光远:《西山会议派概述》,《党史研究》,1986年第2期。董江爱:《西山会议派反共纪实》,《历史教学》,1999年第4期。赵德教:《西山会议派的政治思想》,《中州学刊》,1985年第6期。李正华:《西山会议派》,《历史教学》,1990年第4期。周自新:《西山会议派召开的两次反动会议》,《党史研究资料》卷六,成都1985年。王光远:《国民党老右派--西山会议派》,《文史精华》,1996年第3期。王光远:《将介石和西山会议派》,《民国春秋》,1996年第1期。林友华:《林森在西山会议派中的地位》,《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2 杨奎松:《“容共”还足“分共”?--1925年国民党因“容共”而分裂之缘起与经过》,《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4期。
    3 杨天石:《关于孙中山“三大政策”概念的形成及提出》,《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1期。
    4 杨天石:《中山舰事变之谜》,载《国民党与前中华民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 罗敏:《邹鲁与蒋介石的关系1923-1931年》,未刊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1999年。
    2 陈均:《试论西山会议派与新右派对“联俄容共”的态度演变》,未刊稿,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3 中共中央当时以《政治周报》和《向导》为反攻西山派的阵营,毛泽东、陈独秀、李大钊等主要撰稿人都是将西山派视为与帝国主义、军阀相勾结的,反对国共合作的、反共的国民党右派。
    1 鉴于上海中央在“党统”、“法理”上一直遭到质疑,故多被称为国民党的“伪中央”。详见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62页。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1987年版,第434页。
    1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1978年版,第191页。陈天锡:《戴季陶先生的生平》,台北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第289页。李剑农:《中山出世后中国六十年大事记》,转引司马璐:《中共党史暨文献选萃》(第一次国共合作),第27页。
    2 刘绍店:《<陈炯明叛变与联俄容共的由来>主题说明》,《传记文学》,第32卷第2期,1978年3月。
    3 转见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1987年版,第212页。
    4 桂崇基:《中山先生为什么联俄容共》,《传记文学》,第32卷第2期,1978年2月。
    5 1921年1月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书记处成立。其任务是调查远东各国情况,与中国、日本、朝鲜等地革命者取得联系,在这些国家中开展革命运动。共产国际执委会领导下的对华工作,主要由东方部负责。在大革命失败前,东方部所属机构有如下变动:1922春远东部耿代了远东书记处;1926年春远东部又改组为远东书记处:1926年6月在上海成立远东书记处的下属机构--共产国际执委会远东局;1927年春远东局停止工作。在这些机构中,维经斯基一直是最高领导人。远东局停止工作后,共产国际随之指派罗易、多里奥与维经斯基共同组成代表团,负责对华工作,其中的罗易为主要负责人。见姚金果:《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大革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1 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上,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7页。文中指出是苏联、中国共产党与孙中山国民党三者之间的利益结合,笔者认为应该舍去中共。
    2 C.Martin.Wilbur,"Sun Yat-sen:Frusted Patriot",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7,p174.
    3 C.Martin Wilbur & Julie Lien-Ying How,"Document on Communism,Nationalism and soviet Advisers in china,1918-1927",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6,p.138-143;Xenia J.Eudin and Robert C.North,"Soviet Russia and the East,1920-1927",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p218.
    4 韦慕庭:《孙中山的苏俄顾问,1920-192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6期,1987年6月,第277-295页。谢幼山:《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上,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11页。
    5 姚金果:《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大革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页。1921年6月14日孙中山才接到苏俄外交委员齐采林于1920年10月31日的信函,此为孙中山正式首次接获俄官方之来函。见Eudin & North,"Soviet Russia and the East,1920-1927",p219.
    6 陈炯明叛变时,曾扶得孙中山与廖仲恺、朱和中商谈中德关系的密函三件,并擅自公布。9月22日英国人主办的《香港电讯社》将此中文原件及其英译文合印成一小册传布,首页引言中说到:中俄德将以布尔什维克理论作为基础结成三角同盟。对此,孙中山严词反驳其故意歪曲事实,并在上海《大陆报》发表声明,其中并不否认与德俄自所接触,但强调说,他从来没有想及有将中国改为共产国家的可能性,且对于共产主义之原则无丝毫之同情。他相信:在现在情形下俄德足能以平等条件待遇中国的。所以他赞成何一个倾向中俄德三国亲近的政策,这是他经过熟虑过的意见。见吴湘相:《孙逸仙先生传》下册.远东图书公司,1982年版,第1426-1430页。
    7 林玲玲:《廖仲恺同联俄容共政策之探讨》,《近代中圈》,第90辑,1992年8月1日。《汪精卫在二大会上的政治报告》,见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20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1595-1614页。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马林到桂林会晤孙中山,使其有了“师俄”的论断,为联俄的起点,见《政治周报》,第5期,1926年3月7日。
    1 因共产国际“二大”确定了在远东各国从事支持民族主义运动的精神,马林建议让不能公开活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放弃独立性的原则下加入国民党,以此来加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他认为这是在中国实践共产国际“二大”精神的最佳途径。这一设想被后人命名为“斯内夫利特战略”。参见姚金果等著:《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大革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2 罗家伦主编:《国父年谱》增订本下册,台湾党史会出版,1994年版,第1238页。李大钊:《狱中自述》,《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90页。李云汉认为孙中山“容共”的标志是国民党“一大”召开期间,1924年1月28日大会对国民党章程审查委员会报告案的讨论,因为有关“容共”问题即包括在这一案中。见《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1987年版,第176页。
    3 杨奎松:《孙中山与共产党——基于俄国因素的历史考察》,《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杨天石:《关于孙中山“三大政策”概念的形成及提出》,《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1期。
    4 桂崇基认为“容共是早于联俄的”,详见《中山先生为什么联俄容共》,《传记文学》,第32卷第2期,1978年2月。
    1 姚金果:《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大革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2 《孙越宣言》全文详见《孙中山全集》第7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1-52页。王聿均:《中苏外交的序幕:从优林到越飞》,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63年版,第453-454页。
    3 姚金果:《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大革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0页。
    1 邓泽如:《民国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弹劾案》,转引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9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1278-1286页。
    2 邓家彦:《马林谒见总理纪实》,转引《革命文献》第9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204-205页。
    3 达林:《中国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04页。1922年4月26日,达林在与孙中山会谈时,再次提及国民党同苏俄联盟的问题。孙中山表示希望同苏俄联盟,希望在将来的革命事业中,能够得到苏俄的帮助,但目前却不能建立与苏俄的联盟。他说“请不要忘记,香港就在旁边,如果我现在承认苏俄,英国人将采取行动反对我”。而且还指出不能联盟部分是因为目前国民党内有一批亲英美而反对苏俄的人。事实上他本人同样对共产主义与苏俄制度抱有很大的怀疑。在同达林的交流中,孙中山多次问及,苏俄能否帮助他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的铺设铁路的计划以及各种实业计划和专家人才的援助问题。见达林:《中国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9-113页。
    4 《孙中山全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58页。秦孝仪主编:《国父全集》第2册,近代中国出版社,1989年版,第108页。
    5 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上,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21页。
    6 达林:《中国回忆录(1921-192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6页。
    1 陈锡棋:《孙中山年谱长编》下,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1472页。
    2 《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增订本)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29页。
    3 C.Martin.Wilbur,“Sun Yat-sen:Frusted Patriot",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7,p156.《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89页。
    4 《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9页。
    5 刘绍唐:《<陈炯明叛变与联俄容共的由来>主题说明》,《传记文学》,第32卷第2期,1978年2月。
    6 徐万民:《孙中山在联俄与防俄之间》,载林家有、李明主编:《看清世界与正视中国:“孙中山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26页。
    1 蒋永敬:《孙中山先生与越飞联合声明前的谈判》,《近代中国》,第103期。
    2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1987年版,第4、204、205页。
    3 C.Martin.Wilbur,“Sun Yat-sen:Frusted Patriot”,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7,p136-137.
    4 《内藤民治回忆录——日苏关系秘史》,论争,第4卷11号,第5卷2号。转引林玲玲:《廖仲恺同联俄容共政策之探讨》,《近代中国》,第90辑,1992年8月1日。
    5 王聿均:《关于蔡元培访问越飞日期及廖仲恺、越飞会谈的时间问题释疑》,《传记文学》,第46卷第6期,1985年6月;罗家伦主编:《国父年谱》,增订本(下册),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出版,1994年版,第1293页。
    6 C.Martin Wilbur and Julie Lien-ying How,“Document on Communism,Nationalism and Soviet Advisers in China,1918-1927”,p.114.
    7 姜义华指出:因孙中山服膺于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故常常引西方一些资产阶级的国家、政党、社会势力为同盟,希冀从他们那里得到支持和帮助。同盟会时期,他寄希望于日本;武昌起义后,他渴望得到美、法、英、日的同情与援助;反袁时,他要求日本内阁“宜助中国革新,以救东亚危局”;护法战争时期,他曾以为“请美总统出面主持公道,吾人终可达到护法之目的”(孙中山:《复广州国会坚持护法必得美国赞助书》,《国父全集》第3册,第573页)。结果,所有这一切努力都付之东流,从而也使得孙有所醒悟:“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尝助反对我者以扑灭吾党。各资本国家,断无表同情于吾党。”(孙中山:《批邓泽如等十一人弹劾中共文》,《国父全集》第4册,第916页)正是在这一情况下,他开始考虑实行联俄政策,并越来越坚定。见姜义华:《大道之行——孙中山思想发微》,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5页。陈三井认为孙中山晚年积极拓展的联美外交,在威尔逊、哈定到柯立芝这三位前后主政的美国总统前备受冷遇,都是不睬不理,甚至鄙视。因始终未能叫开美国的外交大门,对美国从希望到失望乃至绝望之后,孙中山的革命不得不采取“以俄为师”的联俄政策。见陈三井:《孙中山晚年与美国关系》,载林家有、李明主编:《看清世界与正视中国:“孙中山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25页。郭世佑则表示,在国内政治力量的合纵连横中,孙中山已失去最后的依靠,惟一的力量是外联苏俄。在他看来,要想在国内政治角逐中胜出,就只有倾向苏俄。见郭世佑、邓文初:《民族主义的裂变——以孙中山与苏俄关系为中心的分析》,载林家有、李明主编:《看清与世界正视中国:“孙中山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78页。 姚金果提出,孙中山联俄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动机,一是政治需要,一是经济需要。姚金果:《孙中山与莫斯科》,载徐万平等主编:《现代化视野下的孙中山研究》,崇文书局,2005年版,第435页。台湾学者李云汉认为孙中山联俄有防忠(防俄亦即防共)与求援两种目的,见《从容共到清党》,第4页。刘绍唐认为孙中山自始就把外交和武力看作革命成功的两大要素,见《<陈炯明叛变与联俄容共的由来>主题说明》,《传记文学》,第32卷第2期。张玉法认为革命事业受阻挫,需要结合外力,俄国革命成功提供了壮大社会基础的例证,“与其驱之为敌,不如暂拉为友”,见《中国现代史》,台湾东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版,第389页。曹伯一认为联俄旨在对抗帝国主义,见《中华民国政治发展史》第2册,中央文物供应社,1985年版,第692页。
    1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第6页。沈云龙:《陈炯明叛变与联俄容共的由来》,《传记文学》,第32卷第2期,1978年2月。史振鼎:《国父外交政策》,台北幼狮书局,1965年版,第75-78页。
    2 桂崇基:《中山先生为什么联俄容共》,《传记文学》,第32卷第2期,1978年2月。
    3 陈天锡:《戴季陶先生的生平》,台北商务印书馆,1968年版,第289页。曹伯一:《中华民国政治发展史》第2册,中央文物供应社,1985年版,第696页。
    4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1987年版,第212页。
    5 C.布蘭德.B.施瓦茨、J.K.赞尔班克编:《共产主义在中国》,慕尼黑,1955年版,第48页。转郭恒钰:《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东大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65页。
    6 董显光:《蒋总统传》,台北中华大典编印会,1967年版,第110页。
    7 邓泽如:《中国国民党二十年史迹》.正中书局,1948年版,第328页。
    1 刘成出:《先总理旧德录》,《国史馆馆刊》第1期,1947年12月。转引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影印,1987年版,第225页。
    2 需要强调一点的足,笔者提出孙是因“联俄”而“容共”一说并非是否认姜义华、徐万民等学者所言“虽然孙中山知道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希望通过容共密切与苏俄的关系。但是我们并不能完全由此就得出孙中山被动容共的结论”。见姜义华、吴根梁:《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载《人民日报》,1984年1月20日:徐万民:《孙中山在联俄与防俄之间》,载林家有、李明主编:《看清世界与正视中国:“孙中山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42页。文中旨在强调孙中山面对苏俄在将“援助”与“容共”结合后的态度反应。
    3 《中共广东区委联席会议记录》,1924年10月,引自杨奎松:《孙中山与共产党--基于俄国因素的历史考察》,《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4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9页。
    5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1987年版,第211页。
    6 陈独秀:《告全党同志书》,《鲍罗廷在中国的有关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16页。
    1 杰柳辛.科斯佳耶娃:《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16期,第201页。
    2 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1920年代中国三大政党的党际互动》,《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3 杨奎松:《孙中山“容共”政策之研究》,载徐万民主编:《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第300页。
    4 刘成禺:《先总理旧德录》,《国史馆馆刊》第1期,1947年12月。转引林玲玲:《廖仲恺同联俄容共政策之探讨》,《近代中国》,第90辑,1992年8月1日。
    5 姚金果:《“容共”与“防共”--孙中山对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6 1920年7月19日到8月7日,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第二次大会,列宁提出《民族与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主张在封建关系或宗法关系占优势而工业比较落后的国家,共产党要帮助资产阶级民主解放运动,与民主派结成临时联盟,但仍需保持共产生义之独立性。详见列宁:《民族与殖民地问题初稿》,《列宁文选》第3卷,1949年莫斯科版,第793-794页。
    1 担任苏俄裴克斯使团顾问的威连斯基携带齐采林致孙中山的信函,同时指示在此之前已到达中国的共产国际代表达林到北京接受莫斯科的新指示。裴克斯交给达林的任务是:同孙中山建立直接联系:弄清楚孙中山的国内外政策、对苏俄的态度、近期内的计划,以及作为积极因素的国民党在广州政府的政策中所起的作用。达林被授以苏俄政府正式全权代表的身份同孙中山谈判。见达林:《中国回忆录(1921-192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64-65页。
    2 蒋永敬:《孙中山先生与越飞联合声明前的谈判》,《近代中国》,第103期,1994年4月31日。
    3 《孙中山全集》第5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37页。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出版社,1965年版,第56-60页。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1997年版,第196页。
    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节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1997年版,第197页。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1997年版,第187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26页。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14页。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589页。
    4 杨建英指出:在中国民主革命初期,是共产国际、苏俄首倡联合孙中山建立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但是联合孙中山并非共产国际、苏俄的初衷,而是在他们北联吴佩孚、南联陈炯明的计划未能实现,同时孙吴联盟的设想又破产后,才不得不倾向于孙中山。1922年6月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彻底背叛孙中山,与苏俄、共产国际对立;特别是1923年“二七”惨案发生后,吴佩孚也同苏俄关系恶化才使共产国际、苏俄加速了联合孙中山的步伐。见杨建英:《试析共产国际、苏俄联孙策略的确立》,载《共产国际、联共(布)秘档与中国革命史新论》,第77页。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
    6《廖(仲恺)转越(飞)》,李玉贞:《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151页。
    7《与孙中山的两次谈话》,李玉贞:《马林与笫一次国共合作》,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262页。
    8参见《马林关于国共合作的笔记》(1922年11月底-12月初),在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刘仁静《关于中国形势的报告》、《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1923年1月12日)。
    1 胡云霞:《共产国际、苏俄在华政治盟友的选择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未刊稿,西南师大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年5月。
    2 《孙中山全集》第8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58-459页。
    3 欧阳军喜:《苏俄及共产国际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4 李玉贞主编:《孙中山与共产国际》,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96年版,第37、261页。
    5 欧阳军喜:《苏俄及共产国际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6 《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页。
    1 《共产国际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革命的战略与策略(在中国的运用)》,莫斯科,1934年版,转引安冬尼.塞奇:《斯内夫利特和第一次国共统一战线的由来》(1921-1923),《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14期。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77页。李玉贞主编:《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243-250页。
    3 《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8页。
    4 B.格卢宁:《共产国际对华政策》(1921年-1927年),《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4期,第338页。
    5 郭恒钰:《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东大图书公司,1989年版,第74页。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24页。
    7 《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1919-1928)》(1920-192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第79页。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36页。
    1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4b页。
    1 欧阳军喜:《苏俄及共产国际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空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14页。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546页。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546页。
    1 张玉法:《中国现代史》,台湾东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版,第60页。
    2 张玉法:《中国现代史》,台湾东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77年版,第61页。
    1 1925年11月23日,以林森、邹鲁、谢持为首的一部分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在北京西山碧云寺孙中山灵前召开会议,反对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冒称中国国民党一届四中全会。因会议在西山举行,史称“西山会议”,参加会议者称“西山会议派”。见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人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40页。
    2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1987年影印,第226页。
    3 唐德刚:《论西山会议派》,《传记文学》,第32卷第3期,1978年3月。
    4 唐德刚:《论西山会议派》,《传记文学》,第32卷第3期,1978年3月。
    5 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崔书琴:《三十年动乱中国》,香港亚洲出版社有限公司,1955年版。林崇基:《西山会议之形成与经过》,《传记文学》,第32卷第3期,1978年3月。沈云龙:《林森、邹鲁、谢持与西山会议》、《西山会议派反共之经过》,载《民国史事与人物论丛》,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韩剑华:《西山会议之研究》,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论文,1980年。
    6 郭绪印:《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高德福:《反对西山会议派的斗争》,《河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王光远:《西山会议派概述》,《党史研究》,1986年第2期。《国民党老右派--西山会议派》,《文史精华》,1996年第3期。董江爱:《西山会议派反共纪实》,《历史教学》,1999 年第4期。赵德教:《西山会议派的政治思想》,《中州学刊》,1985年第6期。李正华:《西山会议派》,《历史教学》,1990年第4期。
    1 杨奎松:《容共还是分共?》,《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2期。
    2 杨天石:《关于孙中山“三大政策”概念的形成及提出》,《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1期。
    3 蒋君章:《西山会议与戴季陶先生》,《传记文学》,第32卷第2期,1978年2月。
    1 向青:《苏联与中国革命:1917-1949年》,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4年版,第99页。
    2 蒋介石在七月中旬自粤返沪后,旋受孙中山之命筹组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赴俄考察党务政治。除蒋外,团员还有沈定一、张太雷、王登云,他们于1923年8月26日自上海启程,为期三个月。见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191页。同年9月17日,孙中山致电加拉罕,转告已派蒋介石率团访问俄国,蒋代表孙中山之全权。见C.Martin.Wilbur,“Sun Yat-sen:Frusted Patriot",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7,p151.
    3 《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07页。
    4 “满清鼎革,继有袁氏:洪宪随废,乃生无数专制一方之小朝廷”.致使“中国今日政治不修,经济破产,瓦解土崩之势已兆,贫困剥削之病已深”(孙中山:《中国国民党改组宣言》,胡汉民编《总理全集》第2册,民智书店,1930年版,第25页)。孙中山一直在苦苦探寻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失败后,他以为“所以失败者,非袁氏兵力之强,实同党人心之涣”(孙中山:《致黄兴书》,《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9页);护国运动、护法战争夭折之后,他以为“革命破坏之后,而不能建设也:所以不能也,以不知其道也”(孙中山:《<建设>杂志发刊词》,《建设》第1卷第1号)。
    1 胡汉民:《总理全集》第2册,民智书店,1930年版,第372页。
    2 孙中山:《人民心力为革命成功的基础》,《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46页。
    3 姜义华、吴根梁:《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载《人民日报》,1984年1月20日。
    4 姜义华、吴根梁:《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载《人民日报》,1984年1月20日。
    5 孙中山:《致蒋介石函五件》之二,《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948页。
    6 C.Martin Wilbur & Julie Lien-Ying How,"Document on Communism,Nationalism and soviet Advisers in china,1918-1927",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6,p.138-143;Xenia J.Eudin and Robert C.North,"Soviet Russia and the East,1920-1927",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p218.
    7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8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26页。
    9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38页。
    10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空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 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62页。
    1 学术界曾就孙中山联俄之举,对其“民族主义”产生过几次的争论,正如郭世佑所言:“在20世纪末的民族主义大讨论中,姜义华的苦说可以作为‘民族主义'多重面相的代表性文本,他高度赞扬了孙中山提出的‘造成独立自由之国家、以拥护国家及民众之利益'、‘要求重新审定一切不平等之条约,以消灭帝因主义在中国之势力'这样的民族主义口号”。“关于孙中山三民主义体系中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内在冲突、国家自由与个人自由的矛盾等等,在在离不开姜义华的敏锐法眼”。详见郭世佑、邓文初:《民族主义的裂变--以孙中山与苏俄关系为中心的分析》,载林家有、李明主编:《看清世界与正视中国:“孙中山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70页。
    2 P.A.米罗维茨卡娅:《国民党战略中的苏联(20-30年代)》,莫斯科,1990年版,第29页。转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笫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172页。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174页。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65页。
    5 李玉贞:《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288页。
    1 Lydia Holubnychy,“Michael Borodin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1923-1925",East Asian Institute:Columbia University,1979.转引蒋永敬:《<鲍罗廷与中国大革命>评介》,《近代中国》第12期,1979年8月31日。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66页。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69页。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79页。
    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空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69-370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56页。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94页。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空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57页。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97页。
    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53页。
    1 蒋永敬:《鲍罗廷与武汉政权》,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出版,1963年版,第481页。
    2 郑学稼:《中共兴亡史》第2卷,台湾中华杂志社,1979年版,第559页。
    3 郑学稼:《中共兴亡史》第2卷,台湾中华杂志社,1979年版,第562页。
    4 《鲍罗廷在中国的有关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36页。
    5 向青:《苏联与中国革命:1917-1949年》,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4年版,第100页。
    6 丁言模:《鲍罗廷与中国大革命》,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页。
    7 蔡和森:《在“八七”中央紧急会议上的发言》,《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8 《包惠僧回忆录》,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35页。
    9 丁言模:《鲍罗廷与中国大革命》,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页。
    1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2 杨奎松:《孙中山“容共”政策之研究》,载徐万民主编:《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第301页。
    3 一般的看法认为1924年中国国民党的改组有一个演变过程,起自1919年,完成于i924年。李剑农把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9年由中华国民党改为中国国民党,确定党的名称:第二阶段是1923年预备“联俄容共”,第三个阶段是1924年实现“容共联俄”,改组完成。见《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2年版,第541页。王奇生还指出“国民党在这五年的改组中,三次颁发新党章,一次修正党章,如此进行党务革新.在国民党历史上可谓是绝无仅有”。见《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4 陈旭麓、郝盛潮:《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页。
    5 黄修荣:《第一次国共合作》,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3页。肖效钦:《中国国民党史》,安徽 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18-119页。
    1 杨奎松认为,鲍罗廷来华之时,孙中山的“财政困难达到极点”,广州的危急形势增加了他争取苏俄援助的紧迫感,使其对“联俄容共”的态度更为坚定;鲍罗廷作为苏俄驻华外交使团的正式成员,孙给予其高度礼遇做法的将有利于对苏联的对华政策施加影响。见《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4-25页。
    2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礼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3 秦孝仪主编:《国父全集》第5册,近代中国出版社,1989年版,第481页。
    4 孙中山在各种大元帅的党务讨论会上,指出民国成立后,“本党势力未见增进,推思其故,殆有三端:一是党中缺乏组织……二是革命精神消失……三是本党之基础示固……无庞大之党军”。见秦孝仪主编:《国父全集》第2册,近代中国出版社,1989年版,第582-584页。
    5 秦孝仪主编:《国父全集》第5册,近代中国出版社,1989年版,第482页。
    6 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第1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16页。
    7 参见罗家伦主编:《国父年谱下册》,台北党史编撰委员会,1969年版。《革命文献》第9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向青:《苏联与中国革命:1917-1949年》,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4年版,第106 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71页。
    2 亚.伊.赵列潘诺夫(著)、王启中(译):《中国国民党初期战史回忆》(1924-1927年),国防部情报局译1975年版,第30页。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71页。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71页。
    5 卡尔图诺娃:《加伦在中国,1924-192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9页。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66-367页。
    7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75页。
    8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71、374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91页。
    2 Dan N.Jacobs,"Borodin,Stalin's man in chin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p.138-139.
    3 《鲍罗廷在中国的有关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9页。
    4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尼门书局,1965年版,第210-211页;《孙中山全集》第8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35-336页。
    5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1987年,第227页。
    1 邓泽如的上书的内容主要申讨容共产生的后果:1、藉国民党的躯壳,注入共产党的灵魂;2、造成与各国关系紧张,与国内实力派人物的紧张;3、怀疑苏饿政府与中共勾结。见《革命文献》第9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1271-1273页。罗家伦主编:《国父年谱》增订本下册,台湾党史会编,1994年版,第1408-1410页。
    2 邓泽如:《中国国民党二十年史迹》,上海正中书局,1948年版,第301-308页。
    3 谢持到广州后,糖尿病发作,抱病参加谈话会,见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191-193页;吴文津指出邓泽如因孙中山的约束没有参加鲍罗廷的谈话会,此时也不太积极参与反共活动了。Eugene.W.Wu,“Coping with Dissent:Earfy Anti-Communism in the organized Kuomintang",in Centennial Symposium On Sun Yat-sen's founding on the Kuomintang for Revolution,Taibei,November,1994,p.13.张继、谢持与鲍罗廷谈话记录,详见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9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80-85页。
    4 罗家伦主编:《国父年谱》,增订本下册,台北党史会编,1994年版,第1496页。
    5 《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公报》,第19号。
    6 《张溥泉先生全集》,中央文物供应社,1951年版,第116页。
    7 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199页。
    1 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216页。
    2 居正:《清党实录编辑大意》,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
    3 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9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版,第1271-1273页。
    4 孙中山:《与石克士等的谈话》(1924年11月21日),《孙中山全集》第11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57页。
    1 郭世佑、邓文初:《民族主义的裂变--以孙中山与苏俄关系为中心的分析》,载林家有、李明主编:《看清世界与正视中国:“孙中山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83页。
    2 宣言内容详见《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五)-141。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空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94-395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57页。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空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12页。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功(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10页。
    1 Dan N.Jacobs,"Borodin,Stalin's man in chin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p.130.
    2 Dan N.Jacob,.Borodin,Stalin's man in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p.149.
    3 《加拉罕给契切林的信》(1924年2月9日于北京),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14页。
    4 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7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44-55页。
    5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4页。
    1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
    2 李剑农:《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2年版,第531页。
    3 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上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104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58页。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35页。
    3 徐万民:《孙中山在联俄与防俄之间》,载林家有、李明主编:《看清世界与正视中国:“孙中山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28页。
    4 当时,苏俄领导人打算与孙中山签定一项政治协议,加拉罕激烈反对,他讽刺说:“看来,我们被土耳其的牛奶烫过以后,在中国见到凉水也要吹一吹。”见《加拉罕给契切林的信》(1924年2月9日于北京),《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国民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15页。
    5 徐万民:《孙中山在联俄与防俄之间》,载林家有、李明主编:《看清世界与正视中国:“孙中山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26页。
    6 1924年2月间,香港报纸称,国民党已经赤化。对此,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发表辟谣通告,郑重申言:国民党之本体不变,主义不变,政纲之原则不变。此次改组乃改党之组织,采用俄国委员制。见《中国国民党周刊》14期,1924年3月30日,广州。
    1 徐万民:《孙中山在联俄与防俄之间》,载林家有、李明主编:《看清世界与正视中国:“孙中山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446页。
    2 可以说与鲍罗廷的分歧基本体现了,孙中山的一贯思想,以俄为师,学什么,不学什么,他心里有着一个明晰的底线。1924年2月9日,孙中山与即将赴美留学的清华大学学生谈话,盛赞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学生施君问:“国民党施行的,是否俄国的主义?”孙中山说:“否!俄国是俄国,中国是中国。俄国有俄国的主义,中国有中国的主义。我方才一篇话,处处论到俄国,是说他革命党的组织,不是说他的革命的主义”。见《在广州与清华大学学生的淡话》,陈旭麓主编:《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页。
    3 《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140;另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4页。
    4 《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140;另见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65页。
    1 《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140;另见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6页。
    2 有表决权的中央执行委员分别为:胡汉民、汪精卫、张静江、廖仲凯、李烈钧、居正、戴季陶、林森、柏文蔚、丁惟汾、石瑛、邹鲁、谭延闿、阜振、谭平山、石青阳、熊克武、李守常、恩克巴图、王法勤、于右任、杨希闵、叶楚伧、于树德:中央监察委员为:邓泽如、吴稚晖、李石曾、张继、谢持。《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140:另见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63页: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230页。
    3 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8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销71-72页。
    1 《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140.另见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67页。
    2 《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40页。
    3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4 谭平山:《中国国民党宣言草案》,引自杰柳辛.利斯佳耶娃:《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16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4页。
    1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2 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和“反共”》,社科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47页。丁言模:《鲍罗廷与中国大革命》,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7页。
    3 罗家伦主编:《国父年谱》增订本下册,台北党史编撰委员会,1994年版,第1499页。
    4 详见《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628-698页。C.Martin.Wilbur,"Sun Yat-sen Frosted Patriot".Columbia Universjty Press,1967,p.194-264.
    1 《大本营公报》,第20号,大元帅训令,第347号。
    2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将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313页。
    3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317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46页。
    2 雷啸岑:《三十年动乱中国》,香港亚洲出版社有限公司,1955年版,第23页。
    3 苏维初:《国民党左派历史之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笫2-3期。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57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56页。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45页。
    3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23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507页。
    2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82-283页。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空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89页。
    4 杨乃良:《大命时期我党如何区分对待国民党中的左中右派别》,《广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5 《向导》,第137期,1925年12月3日。
    1 《向导》,第137期,1925年12月3日。
    2 周恩来以伍豪为名在《向导》(1925年1月7日,98期)上发表《中山北上后之广东》,首次将胡汉民、邹鲁称为右派:《中共中央、青年团中央关于民校工作合作办法(1924年9月》认定胡汉民等为中派,孙科以至叶楚伦等为右派:《中共中央、共青团中央通告第三十号--关于加强对国民党工作(1925年5月)》指出李烈钧、石青阳、谢持、居正等为右派;《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关系议决案(1925年10月)》中认为中派戴季陶、邹鲁、邵元冲已经是真正的右派;1925年12月9日,在《中央通告第六十七号--发动各地国民党党部通电痛驳西山会议派》中指出“戴季陶、邹鲁、邵元冲、沈定一、张继等为新右派,谢持、居正、覃政[振]、石青阳、石瑛、茅祖权等为以前的右派,即反动派”。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97、412、487、533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空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46、447页。
    2 《向导》第62期,1924年4月23日。
    3 陈独秀:《什么是国民党左右派》,《向导》第137期,1925年12月3日;陈独秀:《国民党左派之过去现在及将来》,《向导》第148期,1926年4月3日;述之:《国民党右派反革命的经济背景》,《向导》第82期,1924年9月10日;蔡和森:《何渭国民党左派》,《向导》第113期,1925年5月3日。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511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46页。
    2 1924年3月1日,鲍罗廷、李大钊等向孙中山指名控告刘成禺、谢英伯、徐清和、冯自由四人“不守党员纪律及挑拨国共恶感”,要求严惩刘、谢、徐、冯四人。而在刘成禺做了详细答辩后,孙中山表示满意,并指出“此事当作了息。但望同志以后,不得再起暗潮,如何怀疑,当来直接问总理为是”。见孙中山:《致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函》,《孙中山全集》第9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38页。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47、448页
    4 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9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81-82页。
    5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1987年,第324-332页。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60页。
    1 1924年7月11日,政治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大本营开会,同年11月孙中山北上之前,中央政治委员会共开会12次,孙中山出席8次,最后出席的是第12次会议。而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孙出席第25次会议后,到北上之前再也不出席了。引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所博士论文。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560-598、609页。
    3 陈独秀:《今年双十节中之广州政府》,《向导》第133期,1925年10月12日。
    4 《州宁斯大林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120页。
    5 陈独秀:《中国民族运动中之资产阶级》,《向导》第136期,1925年11月21日。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601、609页。
    1 《中央通告第十九号--宣传孙中山遗言,发展国民党左派力量》,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04页。
    2 “还在2月3日北京饭店召开的政治委员会上已决定,三星期以内召集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但是因孙中山逝世而辈推迟。”“5月17日在广州河南大本营召开了谈话会,讨论第二届代表大会问题,及于此最短期内为应付时局面组织之临时政治宣传委员会。”“5月18日、19日召集一届三中预备会议,20日至24日正式开会。”见王仰清等标注:《{邵元冲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1、150、153-154页。
    3 居正:《清党实录.编辑大意》,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
    4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99页。
    5 《谢持日记》,转引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笫183页。
    6 王仰清等标注:《邵元冲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55-156页。
    1 《戴季陶先生文存》第3册,中央文物供应社出版,1959年版,第985页。
    2 黄季陆:《戴季陶先生与早期反共运动》,见1959年7月19日《台湾新生报》。引《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25年1-6月,第810-815页。
    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22页。
    4 丁言模:《鲍罗廷与中国大革命》.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1-262页。
    1 《申报》,1925年3月8日。
    2 《谢持日记未刊稿》,转引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上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178页。
    3 《中央周报》,第117期,1930年9月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26。
    1 拿国祁:《民国史论集》,台北南天书局,1990年版,第423页。
    2 《中央周报》,笫117期,1930年9月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26。
    3 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李宗仁回忆录》,上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72页。
    4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73页。
    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空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3-24页。
    6 李国祁:《民国史论集》,台北南天书局,1990年版,第429页。
    7 详见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67-168页。
    1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1987年版,第209页。
    2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1987年版,第374-375页。
    3 国民政府委员为汪精卫、胡汉民、张静江、谭延闿、许崇智、于右任、张继、林森、徐谦、廖仲恺、戴季陶、伍朝枢、古应芬、朱培德、孙科、程潜等十六人,其中汪精卫、胡汉民、谭延闿、许崇智、林森五人为常务委员。详见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82页。
    4 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上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221页。
    1 谢幼田认为:廖仲恺被刺引发的政变造成了整个国民革命的大转变,概因当局在政变中得利的忌讳,从来不用“政变”一词。最早把这称为“政变”者,足邵元冲日记(1925年10月1日),居正在《梅川谱偈》中则将“乙丑,中华民国十四年”称为广州政变。见《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上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217页。
    2 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出版,1978年版,第340页。
    3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99页。
    1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1987年版,第413-417页。
    2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48页。
    3 “孙中山逝世后,鉴于鲍罗廷对汪精卫的扶持,尤其是国民政府的成立、政治委员地位的提升以及中共党团组织在国民党内的壮大之势,中央执监委员胡汉民、邓泽如、伍朝枢、孙科、邹鲁等人对自身的权力地位产生了危机感,故多次秘密会商,企图以会议之方式,多数之决议(国民党党籍者占绝对之多数),以对抗与汪精卫、鲍罗廷。于是在8月15日,由胡汉民提议,决定于是年9月15日在广州举行第四次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8月11日,鲍罗廷便以‘昨日中央执行委员会重要议案,未得预闻,实为抱歉',试图打消原议。9月15日,因廖案发生,情势变化,第108次常会决议延期,最迟应于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三星期以前开会”。参见《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25年7-12月,第196、338页。
    4 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216页。
    5 蒋君章:《西山会议与戴季陶先生》,《传记文学》.第32卷第2期,1978年2月。
    6 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224页。
    1 对参加西山会议的中央委员人数,西山会议派成员说法也不一,邹鲁在《回顾录》中说是十二人:居正著《梅川谱偈》虽没有直述参加西山会议的中央委员人数,却说他到北京之前戴(季陶)、叶(楚伧)、邵(元冲)已离北京。照这样说法,参加西山会议的比邹鲁所说的差一人;而居正在《清党实录》一书中,说到出席西山会议第一次会议共14人。日前的研究基本认定参加西山会议的中央委员为12人。
    2 《中央通告第六十七号--发动各地国民党党部通电痛斥西山会议派》,中共首次提出“西山会议派”的概念。此后“新右派”与“西山会议派”的概念逐渐盛行。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33页。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601页。
    1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25年7-12月),中央文物供应社,1975年版,第196页。
    1 在李国祁的《国父去世后汪精卫的争权》一文中,将1925年2月19日至9月2日的第13-52次的中央政治委员会会议中,汪精卫为夺权所做出的诸多相关决议进行了详细的罗列,见《民国史论集》,台北南天书局,1990年版,第423-452页。
    2 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上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182页。
    3 鲍罗廷认为当时共产党的敌人有五个:笫一个是帝国主义,第二个是军阀,第三个是买办资本家,第四个是国民党右派,第五个是戴季陶鬼。什么是戴季陶鬼呢?鲍罗廷说:“自杀是怀疑的结果,而戴季陶这个人连自杀都怀疑。所以他是一个最大的魔鬼,也是共产党最大的敌人之一”。见《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25年1-6月),第810-815页。
    4 黄季陆:《戴季陶先生与早期反共运动》,见1959年7月19日《台湾新生报》。引《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25年1-6月),第810-815页。
    5 朱信泉主编:《民国人物传》第1卷,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第430页。
    1 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上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202页。
    2 居正:《清党实录.编辑大意》,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
    1 邹鲁:《邹鲁文存.党统问题》,北华印刷局出版,1930年版,第96-97页。
    2 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上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196页。
    3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4 蒋介石《忠告海内外各国志书》(1925年12月25日),见毛思诚著《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566页。
    5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71页。
    1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25年7-12月),中央文物供应出版社,1975年版,第709页。
    2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25年7-12月),中央文物供应出版社,1975年版,第709页。
    1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90页。
    2 汪瑞炯等编注:《苦笑录:陈公博回忆(1925-1936)》,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9年版,第48页。
    3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120-121页。
    1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103-109页。
    2 《梅川谱偈》,罗福惠:《居正文集》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40-542页。
    3 《梅川谱偈》,罗福惠:《居正文集》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40-542页。
    4 《石青阳陈述为反共而参加西山会议及欲率部北伐致张静江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四辑(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69-370页。
    5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影印,1987年版,第277-279页。
    1 田雨时:《最后逝世的国民党一届中委傅汝霖》,《传记文学》,第46卷6期,1985年6月。
    2 罗方中:《国共合作后国民党在北京的活动》,《文史资料选辑》(全国),第60辑,第124-129页。
    3 张小林:《覃振传》,中华书局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页。
    4 黄季陆:《戴季陶先生与早期反共运动》,陈天锡:《戴季陶先生文存》三续编,台北党史会,1971年版,第320页。
    5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影印,1987年版,第280-281页。
    1 《叶楚伧申述为反共而参加西山会议及欲率部北伐致张静江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四辑(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61页。
    2 《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第13辑。《近代中国》双月刊,第71期,1989年6月30日。
    3 井泓莹:《张继早年革命事业之研亢(1882-1927)》,未刊稿,台湾政大历史所硕士论文,1981年。
    1 《戴季陶先生文存》第3册,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出版,1965年版,第985页。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上册,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112页。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联共(布)、共产国际和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6-1927)》,上册,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115页。
    1 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上,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288页。
    2 邹鲁:《邹鲁文存.党统问题》,北华印刷局出版,1930年版,第96-97页。
    1 王仰清等标注:《邵元冲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7、198-199页。
    2 据李烈钧本人回忆说:“余是时因治丧伤感劳顿,往香山雨香馆者,冯幼宇之私弟也,一住多日,适林森、张继、邹鲁诸贤,联袂忠临,告以本党之危机,旋即在西山召开会议。”见《李烈钧先生文集》,中央文物供应社,1981年版,第72页。
    3 桂崇基:《西山会议之形成与经过》,《传记文学》,第32卷第3期,1978年3月。
    4 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上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267页。
    1 《谢持日记》转引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上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276页。
    2 在反共的国民党人中,意见并不一致。有着冯自由、邓家彦等不顾策略,不顾后果的绝对反共派;也有着吴稚晖、戴季陶等温和反共派(这些人是越来越反共,后来超过任何一派,主张开杀戒,是蒋介石上海清党的谋士);也有着坚决主张从国民党中清除中共党员,解雇苏俄顾问,微惩汪精卫,但却仍将苏俄-中共视为北伐盟友的国民党人。
    3 中国国民党党史史料编撰委员会编:《前国民政府主席林公子超遗集》,兴台印刷厂印行,1966年版,第99-101页。
    4 中国国民党党史史料编撰委员会编:《前国民政府主席林公子超遗集》,兴台印刷厂印行,1966年版,第99-101页。
    1 杨天石:《关于孙中山“三大政策”概念的形成及提出》,《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1期。
    2 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史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43页。
    3 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史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58页。
    4 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史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56页。
    1 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史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58页。
    1 鉴于上海中央在“党统”、“法理”上一直遭到质疑,故多被称为西山派的“伪中央”。详见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62页;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影印,1987年版,第434页。
    2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33页。
    3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63页。
    1 《发动各地国民党党部通电痛驳西山派,1925年12月9日》,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33页。
    2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1978年;
    金水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所博士论文,1997年;
    韩剑华:《西山会议之研究》,硕士论文未刊稿以及荣孟源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其宣言》一书中都持此一说法。郭绪印则认为西山派主要是参加一届四中全会,即西山会议的中央执监委员以及候补委员,见《国民党的派系斗争》,第1页。
    3 尽管孙文主义学会在大革命时期的反共运动产生有一定的影响,但鉴于史料的缺乏或是政治因素,这个组织的研究成果不足很多。大陆目前尚未见到相关学术论文和专著,主要是个别当事人的回忆,多汇集于《黄埔军校史料》,《文史资料选辑补编》中有周一志的《关于孙文主义学会》一文。台湾学者李云汉对孙文主义学会的研究颇深,先后发表有《介绍孙文主义学会及其有关文件》,《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四期)(庆祝郭廷以先生七十岁论文集下册),1973年。《孙文主义学会与早期反共运动(1925-1926)》,《中华学报》,第1卷第1期,1974年。尤其在前一篇文章中还刊出了作者所收藏的与孙文主义学会相关的20份文件,诸如《上海孙文主义学会警告汪精卫书》、《上海孙文主义学会紧要声明》、《孙科、杨杏佛在上海孙文主义学会成立大会上之演说》等,这些成果和资料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很大价值。此外还有王章陵:《孙文主义学会成立经过及其影响》,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编印:《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第3辑,1985年版,第318-353页。
    1 李云汉:《介绍孙文主义学会及其有关文件》,《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庆祝郭廷以先生七十岁论文集下册),1973年第4期,第497-498页。
    2 王章陵:《孙文主义学会成立经过及其影响》,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编印:《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第3辑,1985年版,第318-353页。
    3 周一志:《关于孙文主义学会》,载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政府.政党》,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7-22页。
    1 李云汉:《孙文主义学会与早期反共运动(1925-1926)》,《中华学报》,第1卷第1期,1974年。
    2 李云汉:《介绍孙文主义学会及其有关文件》,《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73年第4期,第499页。
    3 《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页。
    4 王章陵:《孙文主义学会成立经过及其影响》,《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第3辑,1985年版。
    5 王章陵:《孙文主义学会成立经过及其影响》,《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第3辑,1985年版。
    6 王章陵:《孙文主义学会成立经过及其影响》,《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第3辑,1985年版。
    7 王柏龄:《孙文主义学会的成立》,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黄埔军校史料(1924-927)》,广东人民出版 社,1982年版,第336-338页。
    1 蒋介石:《苏俄在中国》,中央文物供应社,1957年版,第37页。
    2 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上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241页。
    3 李云汉:《孙文主义学会与早期反共运动(1925-1926)》,《中华学报》,第1卷第1期,1984年。
    1 曾扩情:《谢持来校煽动反共》,《黄埔军校史料》,第340-341页。
    2 王辉强主编:《黄埔军校秘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3 黄庸:《黄埔学生内部斗争的起因与发展》,《黄埔军校史料》,第341-343页。
    4 李云汉:《介绍孙文主义学会及其有关文件》,《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73年第4期,第500-501页。
    5 李云汉认为孙文主义学会的弱点之一则是对苏俄态度的不明确,换言之,他们未将苏俄也作为斗争对象。(见《孙文主义学会与早期反共运动(1925—1926)》一文)如此说来,该会的主旨多是出于反共,反对国共合作。
    1 周一志:《关于西山会议的一鲮半爪》,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全国)第12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2 据周一志回忆说:“就在蒋介石酝酿清党这一时期。这个时候孙文主义学会分子就走运了。因为当时陈立夫还是总司令部一个机要科长,尚无CC系,蒋、胡等为了反共,只能利用孙文主义学会的这批反共青年,我记得那时沪宁路火车上,只看见一些孙会的人,多半穿着军衣(因在各军政治部工作)十分活跃。胡汉民对王昆仑、钟天心等人,颇加拉拢,我们也就成为拥护分子,各省省党部清党委员会,由孙会分子担任的很多。见周一志:《关于西山会议的一鲮半爪》,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全国)第12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3 王章陵:《孙文主义学会成立经过及其影响》,《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第3辑,1985年版。
    1 李云汉:《介绍孙文主义学会及其有关文件》,《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73年第4期,第500页。
    1 《冷欣将军访问录》转王章陵:《孙文主义学会成立经过及其影响》,《中国现代史专题研究报告》第3辑。
    2 王柏龄:《孙文主义学会的成立》,《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第336-338页。
    3 黄庸:《黄埔学生内部斗争的起因与发展》,《黄埔军校史料》,第341-343页。
    4 杨天石:《中山舰之谜》,《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125页。
    1 广州《民国日报》,1926年3月3日。
    2 李云汉指出:“孙文主义学会成立在行动上主要是得到黄埔军校高级负责人的支持。该会成立之初,即获得党代表廖仲恺的同意。除蒋校长是个‘武装的戴季陶'外,何应钦也与该会有相当的关系。甚至汪精卫起初也是表示支持,到廖仲恺被刺案发生后,汪才急转左倾,而阻扰孙文主义的发展”。见《介绍孙文主义学会及其有关文件》,《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73年第4期,第501页。
    3 王辉强主编:《黄埔军校秘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
    4 转李云汉:《介绍孙文主义学会及其有关文件》,《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73年第4期,第501页。
    5 李之龙:《回忆三二0事件的原因》,《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第211-212页。
    6 杨天石:《中山舰之谜》,《蒋氏秘档与蒋介石真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125页。
    7 王柏龄:《孙文主义学会的成立》,《黄埔军校史科(1924-1927)》,第336-338页。
    1 李云汉指出:“广州孙文主义学会的组织,名义上虽于1926年4月20日解散,精神上却仍然坚守反共的壁垒,形成国民革命军反共力量的核心。‘黄埔军校同学会'的成立无疑的乃是孙文主义学会的生命的延续”。见李云汉:《介绍孙文主义学会及其有关文件》,第505页。
    2 周一志:《关于孙文主义学会》,《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政府.政党》,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1 周一志:《关于孙文主义学会》,《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政府.政党》,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2 周一志:《关于孙文主义学会》,《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政府.政党》,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3 周一志:《关于孙文主义学会》,《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政府.政党》,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4 周一志:《关于孙文主义学会》,《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政府.政党》,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5 李云汉:《孙文主义学会与早期反共运动(1925-1926)》,《中华学报》,第1卷第1期,1984年。
    1 李云汉:《孙文主义学会与早期反共运动(1925-1926)》,《中华学报》,第1卷第1期,1984年。
    2 《政治周报》,第三期。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17-218页。
    3 《京报》,1926年2月12日。
    4 周一志:《关于孙文主义学会》,《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政府.政党》,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5 李云汉:《孙文主义学会与早期反共运动(1925-1926)》,《中华学报》,第1卷第1期,1984年。
    6 李云汉认为以上海孙文主义学会的地位最为重要的原因有三。第一,上海孙文主义学会的赞助人如孙科、马超俊、黄季陆、杨杏佛、林焕庭等都是有历史、有地位的中坚国民党员,他们对青年的号召力极大。学会成立大会,孙与杨杏佛莅临发表演说,对该会的发展帮助极大。第二,上海孙文主义学会为南京、芜湖、武汉、常德等地孙文主义学会的母体,亦即是长江中下游孙文主义运动的指挥中心,且与广州孙 文主义学会有秘密联络,使全国性的孙文主义运动联成一气。第三,上海孙文主义学会的反共旗帜最鲜明,对联省自治、无政府主义、马克思主义与国家主义派的主张均提出公开的批评,表示强烈的反对;而通电警告汪精卫,发表申明拒绝共产分子加入等行动则获得反共国民党员与社会人士的喝彩。其机关报《革命导报》的口号是“假革命的向左去,不革命的向右去,孙文主义的革命同志前进”。见《介绍孙文主义学会及其有关文件》,《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期,1973年,第503页。
    1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马超俊先生防问记录》,台北近史所,1992年版,第93页。
    2 李云汉:《孙文主义学会与早期反共运动(1925-1926)》,《中华学报》,第1卷第1期,1984年。
    3 据黎东方回忆,学会成立时间是1925年八月下旬的某一个礼拜天,见《平凡的我》,台北文星书店,1963年版,第158页。而上海孙文主义学会于12月8日发表紧要声明,称学会(?)11月29日开成立大会。见上海《民国日报》:李云汉的研究也认为成立大会是11月29日,见《孙文主义学会与早期反共运动》。结合各种资料来看,金永信的“应以民国14年11月29日为准”这一主张较为准确。
    4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马超俊九生访问记录》,台北近史所,1992年版,第94页。
    5 声明为“敝会为纯粹三民主义信徒所组织,对内团结同志,对外吸收党员,故对于以国民党为敲门砖意在升官发财之右派,及信仰马克思主义,意在篡党之共产派,均不得不拒绝其加入”。见上海《民国日报》,1925年12月9日。
    1 黎东方;《平凡的我》,台北文星书店,1963年版.第160页。
    2 黎东方:《平凡的我》,台北文星书店,1963年版,第160页。
    3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影印,1987年版,第439页。
    4 周一志:《关于孙文主义学会》,《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政府.政党》,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1 凌梦痕:《国民党与共产党》,《革命导报》,第3期。
    2 《<革命导报>发刊词》,《革命导报》,第1期。
    3 黎东方:《平凡的我》,台北文星书店,1963年版,第165页。
    4 《马超俊先生访问记录》,台北近史所,1992年版,第93-94页。
    5 《广州事变之研究》,《向导》,第148期,1926年4月3日。
    1 《上海孙文主义学会警告汪精卫书》,上海《民国日报》,1925年12月11日。
    2 《上海中央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三、二十)台湾党史馆藏。
    3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573页。
    1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588页。
    2 详见《团广州地委12月份政治报告》,(1926年3月7日),载《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4,中央档案馆,1982年版,第27页。
    3 《王懋功致张静江信(1926年3月7日)》,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4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59页。
    4 《关于党内重要问题函》,广州《民国日报》,1926年1月11日。分别为《贺衷寒致汪精卫》、《贺衷寒致奥尔坚》、《缪斌致汪精卫》。
    5 曾庆榴:《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广州出版社,2004年版,第257页,
    1 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52页。《申报》,1926年4月20日。
    2 李云汉:《介绍孙文主义学会及其有关文件》,《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期,1973年,第505页。
    3 李云汉:《孙文主义学会与早期反共运动(1925-1926)》,《中华学报》,第1卷第1期,1984年。
    4 戴季陶反共理论的启示与黄埔军校孙文主义学会反共行动的影响,顿使全国各地青年反共国民党员获鼓励,他们反共的态度开始明朗化,反共的行动开始集中。在1925年11月间,上海首先有孙文主义学会的出现,北京同时有孙文主义学会的组织。在上海的孙文主义学会的影响下,南京、芜湖、武汉、常德等地孙文主义次第组成,海外日本、美洲、法国等处反共国民党员亦分别组成以孙文主义为中心的团体如孙文主义宣传同志会,与国内各地孙文主义学会相呼应,共同推展孙文主义运动。见李云汉:《介绍孙文主义学会及其有关文件》,《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期,1973年,第503页。
    5 周一志:《关于孙文主义学会》,《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政府.政党》,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
    1 李云汉:《介绍孙文主义学会及其有关文件》,《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期,1973年,第505页。
    2 冯友兰:《冯友兰自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5页。
    1 《改广大为中山大学之建议》,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3月24日。
    2 《国立广东大学十四年度校务会议纪事录》,第2页,转引自吴定宇主编:《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3 《广大实行改为中山大学》,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9月17日。
    4 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月22日。
    1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46页。
    2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32页。
    3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39-140页。
    1 《派员查办广东大学》,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0月16日。
    2 吴定宇主编:《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3 《广东大学近日之骚动》,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0月20日。
    4 《值得调查的广东大学》,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0月20日。
    5 《广大学生蠢动之原原本本》,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0月21日。
    6 《我们对于广大的态度》,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0月22日。
    1 《广大学生纠纷内幕》,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0月22日。
    2 《广大学生拥护调查广大议决案》,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0月26日。
    3 《广大员生赴国民政府请愿--汪主席大加训诫》,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2月1日。
    4 《广大教员学生联席会议》,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2月2日。
    5 《广大特别党部全体大会》,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2月3日。
    1 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1月30日。
    2 《广大校长问题》,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2月2日。
    3 《免邹鲁校长职--宣布邹鲁阴谋及罪状》,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2月2日。
    4 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2月3日。
    5 《给邹鲁辟谣》,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2月5日。
    1 《改革广大告一段落,反革命派教授不安其位》,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2月8日。
    2 《广大邹鲁余孽之反动》,广州《民国日报》,12月9日。
    3 广州《民国日报》,12月10日。
    4 《邹鲁的供状》,广州《民国日报》,12月14日。
    5 《告孚木》、《再告孚木》,全文见《邹鲁文存》第3册,第1-6、7-22页。
    6 《国立广东大学离校教授周佛海、冯友兰等三十八人宣言》,原文由《国闻社》发稿,上海《民国日报》刊出,1925年12月11日。
    1 《国立广东大学离校教授周佛海、冯友兰等三十八人宣言》,原文由《国闻社》发稿,上海《民国日报》刊出,1925年12月11日。
    2 《广大学生挽留教授宣言》,上海《新闻报》,1925年12月10日。
    3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25年7-12月,第730页。
    1 汪瑞炯等编注:《苦笑录:陈公博回忆(1925-1936)》,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9年版,第49页。
    2 周佛海、陈公博著:《陈公博.周佛海回忆录》,跃生文化事业公司,1988年版,第145页。
    3 周佛海、陈公博著:《陈公博.周佛海回忆录》,跃生文化事业公司,1988年版,第147页。
    1 周佛海、陈公博著:《陈公博.周佛海回忆录》,跃生文化事业公司,1988年版,第147页。
    2 汪瑞炯等编注:《苦笑录:陈公博回忆(1925-1936)》,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9年版,第49页。
    1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告第一号》,见《清党实录》,第75页。
    2 此一对峙状况延续至1927年9月,即上海、南京、武汉三个中央党部合并为止。研究中国国民党史的学者习惯将原设广州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称中央执行委员会,对西山派所设上海中央执行委员会称上海中央执行委员会,或简称上海中央,见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影印,1987年版,第434页。本文亦沿用此一称法。
    3 李云汉:《上海中央与北伐清党》,《近代中国》第66期,1988年8月31日。
    1 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下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288页。
    2 金水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1 上海方面的人选见《清党实录》,第120-121页;
    北京方面的人选见《清党实录》,第63页。
    2 联席会议第一次开会时,北京的西山会议尚在开会,所以参加联席会议的中央执行委员只有叶楚伧、邵元冲两人,其他与会的人士,如马超俊、黄季陆、居正等中央执行委员返回上海参加联席会议时,已经是1926年1月了。所以上海中央从建立至此一时期的主要政策都由联席会议决定。见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年。
    3 依党史馆所藏中央干事处会议记录,第一次开会日期为1925年12月17日,最后一次开会则在1926年2月6日,而中央执行委员会决定的《中央党部组织细则》,于1926年2月底才完成公布。
    1 李云汉:《上海中央与北伐清党》,《近代中国》第66期,1988年8月31日。《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影印,1987年版,第439页。
    2 《中央干事处第一次会议记录》,(民国十四、十二、十七)台湾党史馆藏。
    3 《中央执行委员及各部长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一、四)台湾党史馆藏。
    4 《中央执行委员会各部长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记录》,(民国十四、十一、二十一)台湾党史馆藏。
    5 《一届四中全会第四次会议记录》,(民国十四、十二、二)台湾党史馆藏。
    1 《修正第二次代表大会选举法》,见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10页。
    2 《上海中央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三、二十七)台湾党史馆藏。
    3 具体人员名单详见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4 王光远:《国民党老右派--西山派活动纪实》,《文史精华》,1996年第3期。周一志也指出孙科对邹鲁、谢持等人有暗中的经济支持,详见周一志:《关于西山会议的一鲮半爪》,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04页。
    5 黄季陆:《访黄季陆谈西山会议》,《传记文学》,第32卷第3期,1978年3月。
    1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138页。
    2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138页。
    3 《第二届上海中央执行委员会通告》,第1号;转引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4 《上海中央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四、二十九)台湾党史馆藏。
    5 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74页。
    1(美)萧邦奇著,周武彪详:《血路--革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84页。
    2 李云汉:《淡泊明志宁静志远的学人--一桂崇基先生访问录》,第95期,1993年6月1日。
    3《上海中央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四、十三)台湾党史馆藏。
    4 《上海中央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七、十)台湾党史馆藏。
    5 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1 《上海中央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三、二十七)台湾党史馆藏。
    2 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3 崔之清:《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1905-1945》上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51-456页。
    4 会议选出的委员有中央执行委员林森、邹鲁、覃振、谢持、居正、胡汉民、邵元冲、李烈钧、沈定一、傅汝霖、许崇智、黄复生、石瑛、张知本、桂崇基、田桐、何世桢、张星舟、刘积学、茅祖权、管鹏、黄季陆、焦易堂、孙镜亚,中央临察委员李敬齐、石青阳、马叙伦、陈去病、于洪起、谢英伯、樊钟秀等。见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34页。
    5 《上海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记》,见《张溥泉先生全集》,中央文物供应社,1951年版,第161-162页。
    1 中央执行委员及候补执行委员分配情形于下:留沪的执行委员有林森、许崇智、居正、黄复生、桂崇基、何世桢、张星舟、管鹏、孙镜亚、黄季陆。派在北京执行部的中央执行委员有刘积学、石瑛、李烈钧、覃振、茅祖权、焦易堂。此外,还推定出中央各部部长人选:组织部长居正、宣传部长桂崇基、青年部长张星舟、工人部长黄季陆、商人部长陈个民、农民部长管鹏、妇女部长黄复生、海外部长林森。见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267页。
    2 上项人事决定后不,就出现了若干变动。宣传部长桂崇基因病请假,以黄英代理;青年部长张星舟不久辞职,中央调工人部长黄季陆任其职,代理宣传部长黄英为工人部长;妇女部长黄复生奉命他往,以秘书张近芬代行部务;海外部长林森因病未就职,亦由秘书孙甄陶代行部务;商人部部长陈个民奉命他往,中央则决以由常务委员邹鲁暂行代理。
    3 李云汉:《上海中央与北伐清党》,《近代中国》,第66期,1988年8月31日。
    1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138页。
    2 《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藏,档号七一一(五)-142;另见《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记录》(广州),(民国十五、一、四)台湾党史馆藏。
    3 《关于国际组织的决汉案》,见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142页。
    4 《关于国际组织的决议案》,见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142页。
    5 《上海中央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五、三)台湾党史馆藏。
    1 《上海中央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五、十三)台湾党史馆藏。
    2 《上海中央出版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转引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3 《上海中央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二、四)台湾党史馆藏。
    4 《建设》月刊,原是中华革命党及中国国民党时期(1919年8月至1920年12月)革命党人主持的代表性刊物;上海中央出版的《建设》,虽然其名称一样,两者内容完全不同。
    5 《上海中央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五、十七)台湾党史馆藏。
    6 《上海中央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六、二十四)台湾党史馆藏。
    7 《民生周刊》以宣传民生主义、研究社会实际问题、发挥民治之精神为宗旨。参见《民生周刊社组织大纲》,台湾党史馆藏,上海环龙路档案,档号9152。
    8《上海中央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六、二十四)台湾党史馆藏。
    9《上海中央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六、二十四)台湾党史馆藏。
    1 润:《帝国主义最后工具》,《政治周报》第3期,1925年12月20日。
    2 学者将上海中央“二大”与广州中央“二大”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比较,在崔之清:《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1905-1949》上二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51-477页)一书中专门列出了,《广州与上海两次国民党“二大”代表情况比较表》、《广州与上海两次国民党“二大”分别产生的中央权力结构表》,对两次大会的中央执委、中央机构、政治主张、组成人员等对两个中央的二全大会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结论:西山会议派实际上已构筑了一个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政党,成为国民党内重要一翼,。标志着国民党政治与结构的严重裂变。国民党成为两个系统,一个是主张容共的,一个是主张清党的,这种分裂局面在经过广州与上海两个“二大”后,得到了进一步维持。两大派系在近于平行的道路上的继续向前发展,实际上决定了国民党内“两个系统”的进一步确立。而谢幼田则比较两地大会的“根本不同”:1、早在北京西山召开的第四次全休会议上,就正式通过了《修正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法》的议案。这一选举法使得在上海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成为了纯粹的国民党人的会议,广州“二大”则由中共控制主导的会议。2、广州“二大”与上海开除的党员情形:广州惩戒的是孙中山原来的左右助手和国民党的核心领导干部(按:即参加西山会议的国民党元老);上海惩戒的国民党员只有汪精卫一人,其余都是共产党人,所谓“钻入国民党内夺取权力和搞阶级斗争的异党分子”。3、两个代表大会的中央执行、监察委员的组成情况:广州的中央执监委员以及候补执监委员中,中共占到了三分之一,而且最重要的组织部和农民部也是由中共操纵的。上海的执监委员以及各部部长则全部是纯粹的国民党员;并据此总结了上海中央所谓的极大特色。详见《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下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363-365、371页。
    3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135-136页。
    1 李云汉:《上海中央与北伐清党》,《近代中国》,第66期,1988年8月31日。
    2 《革命派党员群起反对北京右派会议》,《政治周报》,第2期,1925年12月13日。
    3 《帝国主义最后的工具》,《政治周报》,第3期,1925年12月20日。
    1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27页。
    2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26-527页。
    3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27页。
    4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33页。
    1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27页。
    2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33页。
    3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33页。
    4 上海青云路上海大学孟超:《反对西山会议》,中国国民党上海市第一区党部第五十三区分部出版。
    1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3页。
    1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43-46页。
    2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3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66-67页。
    4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5 内容大致为:号召团结,在孙先生的三民主义和国民党改组以来的既定政策之下,大家都应支持广州国民党中央及其所领导的国民政府。中共以国民革命为中心任务,继续与国民党共同努力,但不包办国民党事务,不排斥国民党忠实党员等。见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51-452页。
    2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67页。
    3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68页。
    4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1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2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3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4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77-78页。
    5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78-79页。
    6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79-80页。
    1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
    2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80页。
    3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51页。
    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98页。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98页。
    1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
    2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3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86页。
    4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84页。
    5 1926年1月9日,汪、蒋同意了孙科、吴铁城二人由沪返粤的请求:1、拨还孙科垫付之西山会议各项经费:2、孙科得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一席;3、取消查办吴铁成案,恢复吴广州市公安局局长职务。见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华民国研究空编:《中华民国史料丛稿译稿》(1926年),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页。只是孙科在9日返粤后发表声明说回广州的任务是调解国民党内左右的派纷争。见《申报》,1926年1月15日。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 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98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99页。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52页。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501页。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500页。
    1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60页。
    2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21页。
    3 共产国际方面则将戴季陶、蒋介石称为中派。在《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局使团关于广州政治关系和党派关于调查结果的报告》中,首次指出“国民党分化出三种势力,以蒋介石为首的中派势力”,见《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43页。
    陈延年则在1926年9月广东区委会上阐述“三二0”事件时,说“蒋介石是穿着军装的戴季陶”,见同书第447页。
    1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70页。
    2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74页。
    3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74-175页。
    4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78页。
    5 其主要意旨是劝蒋排除俄国人与过激派,“如以外国人指挥过激党,则举国所疾,虽欲避舍而不能,如去外国人削除过激党,则不待用兵,无不可商之国事”。又谓:“如易帜而来,必尽东道之谊,否则将以讨赤御外相周旋。”见《孙传芳致蒋介石书》,载《申报》,1926年8月23日。
    6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98页。
    1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江苏:1923-1927》,1995年版,第326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2页。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1页。
    3 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博士论文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1997年。
    1 《<政治周报>发刊词》,《政治周报》,1925年12月5日。
    2 《政治周报》是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主持的报纸,于1925年12月5月在广州创刊,正值西山派的北京会议召开之际。初由当时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的毛泽东主编。宣传部秘书沈雁冰、干事邓仲夏、张秋人等参加编辑。刘少奇为该书刊撰写过稿件。至1926年6月5日,共出了14期,每期发行约4万份。毛泽东主编了前4期,因工作需要离开编辑部,由沈雁冰接任,不久,沈奉命去上海,又由张秋人主持。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变,5月又抛出了“整理党务案”,大肆排挤共产党人,《政治周报》随即停刊。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3 《<政治周报>发刊词》,《政治周报》第1期,1925年12月5日。
    1 《<政治周报>发刊词》,《政治周报》第1期,1925年12月5日。
    2 《<政治周报>发刊词》,《政治周报》第1期,1925年12月5日。
    3 《北京会议与帝国主义》,《政治周报》第3期,1925年12月20日。
    4 《帝国主义最后的工具》,《政治周报》第3期,1925年12月20日。
    1 《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政治周报》第4期,1926年2月10日。
    2 《反攻》,《政治周报》第1期,1925年12月5日。
    3 《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政治周报》第4期,1926年2月10日。
    4 《邹鲁与革命》,《政治周报》,第1期,1925年12月5日。
    5 《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政治周报》第4期,1926年2月10日。
    6 《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政治周报》第4期,1926年2月10日。
    1《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政治周报》第4期,1926年2月10日。
    2 《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政治周报》第4期,1926年2月10日。
    3 《反右派会议遍布全国》,《政治周报》第4期,1926年2月10日。
    4 《国民党右派分离的原因及其对于革命前途的影响》,《政治周报》第4期,1926年2月10日。
    5《反右派会议遍布全国》,《政治周报》第4期.1926年2月10日。
    6 《革命派党员群起反对北京右派会议》,《政治周报》第2期,1925年12月13日。
    7《帝国主义最报的工具》,《政治周报》第3期,1925年12月20日。
    8《反右派会议遍布全国》,《政治周报》第4期,1926年2月10日。
    9《帝国主义最后的工具》,《政治周报》第3期,1925年12月20日。
    10《北京右派会议与帝国主义》,《政治周报》第3期,1925年12月20日。
    1 《帝国主义最后的工具》,《政治周报》第3期,1925年12月20日。
    2 《上海民国日报反动的原因及国民党中央对该报的处置》,《政治周报》第3期,1925年12月20日。
    3 上海《民国日报》社论说:“只有怕革命党的军阀,哪有怕军阀的国民党,他拿这个理由去反对下面汪精卫等感电的话: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属于公开性质,若在北京开会,外则有军阀的压迪,内则有反动分子利用军阀以从中作梗。因此民国日报以为中央全体会议在北京开会,可以表示勇敢,可以表示不怕军阀。”见上海《民国日报》,1925年12月3日。
    4 《右派最大的本领》,《政治周报》第3期,1925年12月20日。
    5 《上海民国日报反动的原因及国民党中央对该报的处置》,《政治周报》第3期,1925年12月20日。
    6 《帝国主义最后的工具》,《政治周报》第3期,1925年12月20日。
    7 《右派最大的本领》,《政治周报》第3期,1925年12月20日。
    1 《革命派党员群起反对北京右派会议》,《政治周报》第2期,1925年12月13日。
    2 《政治周报》第3期,1925年12月13日。
    3 感电决议:“决定于十二月十一日在广州开第四次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于十五年元旦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见《政治周报》第2期,1925年12月13日。
    1 《革命派党员群起反对北京右派会议》,《政治周报》第3期,1925年12月13日。
    2 《反右派会议遍布全国》,《政治周报》第4期,1926年2月10日。
    1 《反右派会议遍布全国》,《政治周报》第4期,1926年2月10日。
    1 《向导》于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以“继续民主革命(第二期改为国民革命)”、“打倒帝困主义”、“打倒军阀”为号召由主持中央宣传工作的蔡和森主编。参加编辑和撰稿的主要有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罗章龙、张国焘、赵世炎、彭述之等。1925年6月蔡和森因病在北京去世,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彭述之接编。1927年春,《向导》随中共中央迁武汉,由负责中央宣传工作的瞿秋白主编,羊牧之协助编辑。1927年7月汪精卫叛变,《向导》出了201期后停刊。参见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8页。
    2 《向导》,第62期,1924年4月23日。
    3 陈独秀:《什么是国民党左右派》、《国民党左派之过去现在及将来》;述之:《国民党右派反革命的经济背景》;蔡和森:《何谓国民党左派》,分别载《向导》,第137、148、82、113期。
    4 《向导》,第137期,1925年12月3日。
    1 《向导》,第137期,1925年12月3日。
    2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33页。
    3 《向导》,第137期,1925年12月3日。
    4 陈独秀:《国民党新右派之反动倾向》,《向导》,第139期,1925年12月20日。
    5 陈独秀:《国民党新右派之反动倾向》,《向导》,第139期,1925年12月20日。
    6 陈独秀:《国民党新右派之反动倾向》,《向导》,第139期,1925年12月20日。
    1 陈独秀:《国民党新右派之反动倾向》,《向导》,第139期,1925年12月20日。
    1 陈独秀:《国民党新右派之反动倾向》,《向导》,第139期,1925年12月20日。
    2 陈独秀:《国民党新右派之反功倾向》,《向导》,第139期,1925年12月20日。
    3 陈独秀:《国民党新右派之反动倾向》,《向导》,第139期,1925年12月20日。
    4 陈独秀:《中国革命势力统一政策与广州事变》,《向导》,第148期,1926年4月3日。
    5 陈独秀:《中国革命势力统一政策与广州事变》,《向导》,第148期,1926年4月3日。
    6 陈独秀:《中国革命势力统一政策与广州事变》,《向导》,第148期,1926年4月3日。
    1 陈独秀:《国民党右派之过去现在及将来》,《向导》,第148期,1926年4月3日。
    2 陈独秀:《国民党右派之过去现在及将来》,《向导》,第148期,1926年4月3日。
    3 陈独秀:《国民党右派之过去现在及将来》,《向导》,第148期,1926年4月3日。
    4 陈独秀:《国民党右派之过去现在及将来》,《向导》,第148期,1926年4月3日。
    5 陈独秀:《国民党右派的大会》,《向导》,第150期,1926年4月23日。
    6 陈独秀:《国民党右派的大会》,《向导》,第150期,1926年4月23日。
    1 陈独秀:《国民党右派的大会》,《向导》,第150期,1926年4月23日。
    2 寸铁:《请问你们代表准?》《向导》,第148期,1926年4月3日。
    3 陈独秀:《国民党右派的大会》,《向导》,第150期,1926年4月23日。
    4 《南方形势与国民党》,《向导》,第153期,1926年5月15日。
    5 《南方形势与国民党》,《向导》,第153期,1926年5月15日。
    6 任建树、张统模、吴信中:《陈独秀著作选读》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7-1218页。
    1 张国焘:《一封公开的信致国民党全体党员》,《向导》,第139期,1925年12月20日。
    2 张国焘:《一封公开的信致国民党全体党员》,《向导》,第139期,1925年12月20日。
    3 张国焘:《一封公开的信致国民党全体党员》,《向导》,第139期,1925年12月20日。
    4 张国焘:《一封公开的信致国民党全体党员》,《向导》,第139期,1925年12月20日。
    5 张国焘:《中国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教训》,《向导》,第145期,1926年2月10日。
    1 述之:《上海国民党右派算是第一次出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了》,《向导》,第140期,1925年12月30日。
    2 述之:《国民党中之左右派的争斗与共产党--国民党右派的上海民国日报》,《向导》,第138期,1925年12月10日。
    3 述之:《国民党中之左右派的斗争与共产党》,《向导》,第138期,1925年12月10日。
    4 述之:《国民党中之左右派的争斗与共产党--国民党右派的上海民国日报》,《向导》,第138期,1925年12月10日。
    5 原文大致为:“贵党虽以国民党为名,内部已为过激派所据”,“公之军实,纯假于外人,乃至兵之指挥而亦委之于外人”,“公已为外国人所监视,已为过激派所包围,公之举动已不能自由”,“公能表示军中府中尽去外人,贵党贵部不留过激……”详见1927年8月23日《申报》所载。
    6 述之:《读了孙传芳致蒋介石书以后--国民党右派的好手笔》,《向导》,第160期,1926年6月30日。
    1 述之:《读了孙传芳致蒋介石书以后--国民党右派的好手笔》,《向导》,第160期,1926年6月30日。
    2 述之:《读了孙传芳致蒋介石书以后--国民党右派的好手笔》,《向导》,第160期,1926年6月30日。
    3 述之:《上海国民党右派算是第一次出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了》,《向导》,第140期,1925年12月30日。
    1 述之:《读了孙传芳致蒋介石书以后--国民党右派的好手笔》,《向导》,第160期,1926年6月30日。
    2 庸生:《右派的三民主义》,《政治周报》第3期,1925年12月20日。“庸生”是赵世炎笔名。
    3 “林森、邹鲁等向鹿钟麟造谣告密、雇佣流氓撕破北京总工会的旗帜、焚烧晨报馆、惹起国民军和群众的冲突,而后于当晚送登的新闻时,反诬是共产党所为”。见罗敬:《北京民众反段运动与国民党右派破坏阴谋》,《向导》,第140期,1925年12月30日。
    4 魏琴:《北京11月29、30两日示威运动的意义》,《向导》,第140期,1925年12月30日。“魏琴”是维绎斯基的笔名。
    5 乐生:《最近国民党中央全体会议之意义》,《向导》,第140期,1925年12月30日。
    6 恽代英:《致柳亚子(二)》,见《来鸿去燕录》,北京出版社,1981年版,第257页。
    1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其合作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211页。
    2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215页。
    1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215-216页。
    2 北京地区委员会的机关报《政治生活》是中共最先创办的地方报,创刊于1924年4月27日,由赵世炎主编(他曾用士言、乐生、识因、列甫、罗敬等笔名撰发文章80余篇),主要撰稿人有李大钊、蔡和森、罗亦农、陈为人等。1925年秋以李大钊为首的中共北方区委成立后,《政治生活》便成了北方区委的机关报,同时也成为北方区委对以西山派为领袖的国民党右派进行反攻的阵地。现存最后一期是1926年7月22日出版的第79期。
    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5页。
    1 东黎:《记北京民众革命运动》,《政治生活》第59期,1925年12月1日。
    2 刚夫:《北京国民讨张反日运动的教训》,《政治生活》第67期,1926年2月3日。
    3 东黎:《共产党员果不应该加入国民党么?》,《政治生活》第62期,1925年12月30日。
    1 裴京汉:《黄埔军校内部的国共对立与蒋介石的思想倾向--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孙文主义学会的独立及蒋介石的反应》,载吴祖明:《中国大革命与亚洲》,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
    2 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发轫于1924年“商团事变”之时,筹备会产生于1925年1月25日,成立大会召开于2月1日。其创立宗旨为“当兵的一日不觉悟,军阀及帝国主义一日不倒;军人自救,即所以救国,团结即足力量,联合及是幸福。”见《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成立宣言》,《中国军人》创刊号,1925年2月20日。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在中共黄埔军校特别支部和周恩来的领导下,根据上述宗旨,先后出版了《中国军人》、《青年军人》、《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周刊》、《三月刊》、以及专门向士兵群众宣传的《兵友必读》等刊物和小册子,在全国各地军队中发行。其中“《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周刊》由于读者索阅日多,每期三万份,尚觉不敷。”见《革命史资料》编辑部:《革命史资料》15期,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216-217页。
    3 《革命史资料》编辑部:《革命史资料》第15期,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215页。
    1 从3月12日发行的《中国军人》第3期以后,左倾色彩便日益明显地体现出来。第三期的扉页上登载了,马克思的照片,并在文中指出,在国民革命中占大数的工人阶级应成为革命的中坚力量。在第四期中刊载了强调唯物论立场的文章。在第七期中论述了帝国主义者伺机分化国民党、捏造反共口号的事实,并发表了积极拥护共产党领导的文章。见《中国军人》,第3、4、7期。
    2 曾庆榴:《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8页。
    3 《革命史资料》编辑部:《革命史资料》第15期,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214页。
    4 1925年4月,李侠公在《中国军人》上发表了《从唯物史观所见之中山先生死的问题》一文,惹发了很大的风波,孙文主义学会分子认为其“别有用心”而“大肆咆哮”。见李侠公:《从黄埔军校所看到的两派的斗争》,载《广东文史资料》第37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5 《1924-1926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2-124页。
    6 曾庆榴:《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0页。
    1 《革命史资料》编辑部:《革命史资料》第15期,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223页。
    2 《革命史资料》编辑部:《革命史资料》第15期,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版,第225页。
    3《取消党内小组织校令》,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6-338页。
    4 参照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所编《蒋校长演讲集》第1卷,广州1927年版,第164页。
    5《1924-1926共产克与国民党的关系》,《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2-124页。
    1 李云汉:《上海中央与北伐清党》,《近代中国》,第66期,1988年8月31日。
    2 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年。
    3 上海中央重建和发展各地党务的策略,依联席会议决定的指导原则,因各省区情况的不同而互异。如安徽原无成立党部,派遣筹备员设反共的属于上海中央的党部;浙江原已成立省临时执行委员会并拥护西山会议,联席会议决议尽快成立正式省执行委员会,在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会以前予以承认:江西省党部分子复杂,上海中央派员去调查后再定党务的进行方法;湖北、湖南等省区,先了解情况,再委人筹备。见《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各部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记录》,(民国十四、十二、十七)台湾党史馆藏。
    1 严绍彭:《大革命时期在南京从事革命活动的回忆》,中共江苏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江苏:1923-1927》,1995年版,第326页。
    2 青年部长宛希俨、副姚尔觉;宣传部长柳亚子、副侯绍装、组织部长朱季恂、副姜长林:调查部长刘重民、副张曙时;妇女部长张应春;工人部长刘重民、农民中共部长戴盆天;商人部长黄竞西。副部长黄麟书。中共江苏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江苏:1923-1927》,1995年版,第479页。
    3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和江苏:1923-1927》,1995年版,第483页。
    4 《中央执行委员会及各部长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记录》,(民国十四、十二、十七)台湾党史馆藏。
    5 上海《民国日报》,1926年1月12日。
    6 《致江苏省党部筹备员函》,见《清党实录》,第83页。
    7 《江苏省党部筹备处报告成立呈文》,见《清党实录》,第84页。
    1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江苏:1923-1927》,1995年版,第484页。
    2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江苏:1923-1927》,1995年版,第480页。
    3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江苏:1923-1927》,1995年版,第481页。
    4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江苏:1923-1927》,1995年版,第481页。
    5 启事一:“顷见十一月三十日《商报》载有中国国民党南京市第一、三区党部启事二则,阅之不胜惊异。敝部前曾通电北京西山,拥护第四次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今此两启事与前电内容截然相反,显然系叛党之共产分子假冒本部名义,希图鱼目混珠,淆乱听闻所发……”见《中国国民党(右派)南京市第一、三区党部联合启事》,《申报》,1925年12月5日。启事二:“顷上中央执行委员会一文曰:向为共产派朱季恂等所盘踞之江苏省党部,经本党一再严重否认其非法(启事曾刊于十一月二十八、九、三十上海《申报》、《商报》、《民国日报》),并呈报中央查办在案。此项组织早无存在之余地。今若辈复假藉名义,妄登启事,侮辱本党部,并借越职开除本党纯粹同志……”见《中国国民党南京市党部为开除江苏省党部共产派党籍启事》,《申报》,1925年12月9日。
    6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江苏:1923-1927》,1995年版,第481页。
    7 “兹为彻底澄清计,特根据尊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开除共产派党纪之议决案,呈请钧会明令将盘踞江苏省党部之共产分子朱季恂、候绍裘、董亦湘、柳亚亚、刘重民、姜长麟、张曙时、宛希俨、王觉新、高尔松等十人,永远开除其党籍。余则分别处办,并祈明令解散若辈所盘踞之省党部……”详见《中国国民党南 京市党部为开除江苏省党部共产派党籍启事》,《申报》,1925年12月9日。
    1 中共江苏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江苏:1923-1927》,1995年版,第481页。
    2“3月12日上午,南京降重纪念孙中山逝世一周年。下午,国民党在紫金山举行中山陵墓奠基典礼。国民党中央党部、孙中山夫人及其家属和各界人士3000余人出席。操纵丧事的国民党右派雇佣流氓打手伪装学生,占据会场。典礼刚结束,右派分子突然鸣笛高呼‘打倒跨党分子'、‘孙文主义学会万岁'等口号,挑起事端,并围打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分子。侯绍裘等人遭到毒打,伤势严重。是为‘中山陵墓奠基礼事件'。次日,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南京市党部开会,敦请中央党部改组孙中山丧事筹备处,开除孙文主义学会分子”。见中共江苏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江苏:1923-1927》,1995年版,第485页。
    1 江苏省党部:《关于南京总理陵园奠基典礼纠纷报告书》,转引李云汉:《上海中央与北伐清党》,《近代中国》,第66期,1988年8月31日。
    2 姜长林:《牢记历史的教训》,中共江苏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江苏:1923-1927》,1995年版,第296-297页。
    3 高尔柏:《南京十日》,中共江苏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江苏:1923-1927》,1995年版,第307页。
    4 秦元邦:《我从这里起步--在南京的日子里》,中共江苏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江苏:1923-1927》,1995年版,第333页。
    1 秦元邦:《我从这里起步--在南京的日子里》,中共江苏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江苏:1923-1927》,1995年版,第333页。
    2 秦元邦:《我从这里起步--在南京的日子里》,中共江苏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江苏:1923-1927》,1995年版,第333页。
    3 秦元邦:《我从这里起步--在南京的日子里》,中共江苏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江苏:1923-1927》,1995年版,第334-336页。
    4 江苏省党部:《关于南京总理陵园奠基典礼纠纷报告书》,转引李云汉:《上海中央与北伐清党》,《近代中国》,第66期,1988年8月31日。
    5 详见《申报》1927年3月31日所刊《南京国民党市党部(右派)被封》一文:“国民革命军入城,南京城内发现两个国民党市党部,一个设在警察厅,一个设在青年会内。其标语口号,皆系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努力进行革命。部内党员皆甚众,乃青年会之南京市党部,因右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以其未经合法手续,令行封闭,并将印信文件缴销”。
    6 刘清杨:《回忆建党初期党领导北方人民进行的革命斗争》,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452页。
    1 刘清杨:《回忆建党初期党领导北方人民进行的革命斗争》,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452页。
    2 彭健华:《我所了解的北京和北方区党组织的一些情况》,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427页。
    3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3页。
    4 刘清杨:《回忆建党初期党领导北方人民进行的革命斗争》,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454页。
    1 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605页。
    2 《京报》,1925年12月27日。
    3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73页。
    4 《北京执行部通告》,见《清党实录》,第92页。
    1 《北京特别市代表在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之报告》,见《清党实录》,第229页。
    2 《上海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四、十六)台湾党史馆藏。
    3 金水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年。
    4 《京报》,1926年1月12日。
    5 《上海中央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三、十二)台湾党史馆藏。
    6 见上文中共对西山派的舆论反攻中发表的通电、启事和言论,如《国民党北京特别市执行委员会对于“三一八”惨案之经过呈报中央执行委员会书》,见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334页。
    1 周一志:《关于孙文主义学会》,载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文史资料存稿选编.政府.政党》,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1 广州方面最初并没有察觉到北上外交代表团林森、邹鲁的异状。就在林森等于10月26日发出的“主张在 张家口开会通电”寄至广州后,政治委员会讨论林森等的通电,仍无感觉出西山会议正在筹备,只议决覆电林森等,中央执行委员会须在广州开会。尽管广州方面坚持中央执行委员会不能在广州以外开会,对林森等通电主张在张家口开全体会议,广州中央最初并不注意防范,西山会议正式开会之前林森、邹鲁等屡次要求汇款接济,广州中央仍遵照以往,令财政部筹汇,并将林森指定为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见《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历次会议宣言及重要决策汇编》,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50。《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19次会议记录》,(民国十四、十一、三十)台湾党史馆藏。林森、覃振、石瑛、居正等连署发出《决定在西山总理灵前开会通电》寄至广州后,广州中央才感到事态的严重性。
    1 《政治周报》第1期,1925年12月5日。
    2 上海《民国日报》,1925年12月2日。
    3 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2月3日。
    4 上海《民国日报》,1925年12月4日。
    5 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2月7日。
    6 上海《民国日报》,1925午12月8日。
    7 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2月9日。
    1 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2月16日。
    2 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2月17日。
    3 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2月18日。
    4 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2月21日。
    5 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2月28日。
    6 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2月31日。
    7 《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140。
    1 汪精卫《覆林柏生书》,文化研究社编:《中国五大伟人手札》,上海文化研究社,1939年版,第320页。
    2 《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附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经过、概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145。
    1 《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附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经过、概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145。
    1 《查办西山会议派》,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十九(二)-110。
    2 《国民党第一、一、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议决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143。
    1 《国民党第一、二、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议决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143。
    2 《国民党第一、二、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议决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143。
    3 《国民党第一、二、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议决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143。
    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12-415页。另见《民主潮》,第7卷第6期,第17页。
    2《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广州)第十二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三、十六)台湾党史馆藏。
    3《国民政府制止西山会议派在北京上海等处召集代表会议令》,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四辑(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62-363页。《申报》,1926年4月1日。
    4 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40-441页。
    1 广州《民国日报》,1926年3月18日。
    1 张瑛:《蒋介石清党内幕》,国防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页。蒋永敬则认为西山会议和“三二0”事件是国民党人清党运动的前奏曲,见《胡汉民与清党运动》,《北伐时期的政治史料-1927年的中国》,正中书局,1981年版,第384页,杨奎松与李云汉持同一说法,即张继等弹劾共产党案,各地孙文主义学会的组织,以及西山会议的召开、中山舰事变,都可以看作1927年“清党”运动之酝酿与发源,见李云汉:《清党运动的再评价》,《中国国民党党史论文选集》第4册,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第702页。
    杨奎松:《一九二七年南京国民党“清党”运动研究》,《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
    2 蒋永敬:《胡汉民与清党运动》,《北伐时期的政治史料-1927年的中国》,正中书局,1981年版,第38页。黄金麟根据《清党实录》(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印行,1928年)的介绍,认为“清党”运动发生过三次,第一次为1924年6月,即中央监察委员张继、谢持、邓泽如等力主弹劾共产党,引发国民党-届二中全会通过相关训令了事;第二次为“西山派”于1925年11月所发动,结果与广州中央形成分裂与对抗;第三次则为南京国民党人发起的全国性运动。见黄金麟:《革命与反革命--“清党”再思考》,《新史学》第11卷第1期,2000年3月。
    3 蒋介石的清党计划大致如下:“一期清党为紧急处分,其时共产党徒谋叛正急,非各地同时采用极严峻之手段,无以遇抑乱萌。二期则为根本整理肃清共产徒之根株,勿使复活。第一期清党自打倒共产党领袖及著名活动分子入手,此等人罪状皆甚明显;第二期则须遍及一般跨党分子,其证据比较得模糊……”,详见蒋中正:《对于第二期清党之意见》,《中央半月刊》.第1期,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272。
    4 上海的《申报》直到3月30日才详细报导了中山舰事变的整个经过。之前在3月20日也有所报道,但其内容极不详细,如“李之龙做学生枪伤,在医院毙命”,见《申报》,1926年3月20日;“20日广州事变,系政府扑灭共党急进分子,并解散其势力下机关”等,见《申报》,1926年3月27日。
    1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175页。
    2 《谢持在代表大会报告广州事变的经过》,见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145页。
    3 《上海中央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录》,(民国十五、三、二十八)台湾党史馆藏。
    4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145页。
    5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209页。
    6 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1 《上海中央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民国十五、三、三十一)台湾党史馆藏。
    2 《上海中央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民国十五、三、三十一)台湾党史馆藏。
    3 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4 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27页。
    5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162页。
    6 他们分别是:张厉生、黄英、黄复生、管鹏、李敬齐、钟汝中、黎东方、宋镇仑。由于代表提出异议,要求主席团诸人应参加一二人,最后决议派谢持、沈定一为特派员,以此澄清主席团不负责任的议论。见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16页。
    1 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16页脚注。
    2 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16页。
    3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642页。
    4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636、642页。
    5 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年。
    6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643页。
    7 《张人杰告汪精卫陈璧君与共产党周旋经过并促早日归国书》,《革命文献》第16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2796页。
    8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275-277页。
    9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四辑(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64-365页。
    10 《告在粤同志书》,《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273-274页。
    1 《告在粤同志书》,《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273-274页。
    2 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231-235页。
    3 原案见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666-667页。
    4 见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79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48-49页。
    1 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228页。
    2 《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为广州伪会与共产党妥协案告同志书》,见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295页。
    3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293页。
    4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296页。
    5 邹鲁:《澄庐文集》第4集,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4年版,第27页。
    6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61页。
    1 《致蒋介石等论清共与联俄问题书》,邹鲁:《澄庐文集》第4集,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4年版,第24页。
    2 《致蒋介石等论清共与联俄问题书》,邹鲁:《澄庐文集》第4集,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4年版,第25页。
    3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59-160页。
    1《上海中央第二界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十_二次会议》,(民国十五、六、二十八)台湾党史馆藏。
    2《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令第四号》,见《中国国民党周刊》,双十节特刊,1926年10月10日。
    3 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4《上海中央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民国十五、七、十二)台湾党史馆藏。
    5《北伐与赤化》,见《中国国民党周刊》,双十节特刊,1926年10月10日。
    6《北伐与赤化》,见《中国国民党周刊》,双十节特刊,1926年10月10日。
    7《张继致驻华大使加拉罕书》,见《张溥泉先生全集》,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1年,第96-97页。
    1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226页。
    2 蒋介石在5月19日的二届二中全会第四次会议,临时提出《党员重新登记案》,即《整理党务案第四次决议案》。按此决议案的原意,反对广州的党员就会失去国民党党员之资格。
    3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265页。
    4 《上海中央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九、二十九)台湾党史馆藏。
    5 《告全国同志书》,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58页。
    6 甄陶:《9月29日共产党操纵的广州中央党部通告否认本党部的重要原因》,见《中国国民党周刊》,双十节特刊,1926年10月10日。
    1 罗敏:《邹鲁与蒋介石关系研究》,未刊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1999年。
    2 王光远:《蒋介石与西山会议派》,《文史精华》,1996年第3期。
    3 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年。
    4 罗敏:《邹鲁与蒋介石关系研究》,未刊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1999年。
    5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552-553页。
    6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556页。
    7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565页。
    1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569页。
    2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566-570页。
    3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573-574页。
    4 《政治周报》,第4期,1926年2月10日。
    5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595页。
    1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596页。
    2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 上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85-286页。
    3 罗敏:《邹鲁与蒋介石关系研究》,未刊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1999年。
    4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635-642页。
    5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642页。《申报》,1926年4月8日。
    6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642页。
    7 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版,第642页。
    1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四辑(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64-365页(注:致电二字下原有“蒋校长中正及孙文主义学会”等字,后被删去)。《申报》,1926年4月8日。
    2 《邹鲁致蒋介石张静江书》,1926年5月9日;《西山会议关于清党问题致蒋介石、吴稚晖等人的四封函》,《档案与历史》,1987年第3期。
    3 张国焘:《我的回忆》 第2册,1998年版,第138页。.
    4 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李宗仁回忆录》下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8页。
    1 《与蒋介石等讨论党务书》,邹鲁:《澄庐文集》第4集,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4年,第35页。
    2 《邹鲁致吴敬恒书》,见《档案与历史》,1987年第3期。
    3 《邹鲁致吴敬恒书》,见《档案与历史》,1987年第3期。
    4 转引李云汉:《上海中央与北伐清党》,《近代中国》,第66期,1988年8月31日。
    5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278-279页。
    1 《致吴敬恒言清共为西山会议之一贯主张书》,见《澄庐文集》第4集,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4年版,第40-41页。
    2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280页。
    3 《邹鲁致蒋介石等人函》,见《档案与历史》,1987年第3期。
    4 《致吴敬恒诸同志书》,见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279-280页。
    5 《与蒋介石等论言行如一为革命党人应有之态度书》,见《澄庐文集》第4集,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4年版,第38-39页。
    1 《复南昌同志书言我不清共共将清我书》,见《澄庐文集》第4集,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4年版,第31页。
    2 雷啸岑:《三十年动乱中国》,香港亚洲出版社有限公司,1955年版,第80页。
    1 杭州《民国日报》,1927年6月12日。
    2(美) 萧邦奇著.周武彪译:《血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页。
    3 《申报》,1927年6月25日。
    4 《中华民国基础在哪里》,《星期评论》,1919年9月7日。
    1(美) 萧邦奇著、周武彪译:《血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2 杭州 《民国日报》,1927年6月26日。
    3(美) 萧邦奇著、周武彪译:《血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4 《牺牲与鱼肉》,《星期评论》,1919年9月7日。
    5 杭州《民国日报》,1927年7月19日、30日、8月10日;《申报》,1927年7月16日。
    6 《申报》,1927年7月16日。
    7 杭州《民国日报》,1927年8月10日。
    1 杭州《民国日报》,1927年8月10日。
    2(美) 萧邦奇著,周武彪译:《血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9页。
    3 杭州《民国日报》,1927年7月24日。
    4(美) 萧邦奇著,周武彪译:《血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2页。
    5 陈功懋:《沈定一其人》,《浙江文史资料选辑》 第12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3页。
    1 陈功懋:《沈定一其人》,《浙江文史资料选辑》 第12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3页。
    2 高乐天:《沈定一先生的一生》,《浙江月刊》,第4卷第4期,1972年4月。
    3(美) 萧邦奇著,周武彪译:《血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页。
    4 《申报》,1927年7月31日。
    5 《申报》,1927年9月9日。
    6 浙江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浙江百年大事记:1840-1945》,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3页。
    7 主要有三种:1、来自中共“六人”所作的不完全统计.1927年4月至1928年大半年,清党名义下被杀害的有31万多人,其中中共党员2.6万余人。见林代昭主编:《中国近现代人事制度》,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9年,第390页。“四一二”政变前,中共党员的实际人数是57900余人;之后,减至1万余人。如果2.6万多人被杀的数字比较准确的话,其余约有2万名中共党员因动摇或其他原因而脱党或叛党。见刘化锋:《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大事记》,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7贝。2、来自当时全国各地慈善救济机关所作的不完全统计,在1927年4月至1928年7月间,全国各省被国民党逮捕杀害的人数总计81055人,其中被杀害者40643人,被逮捕者40412人;引自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95页。3、来自《大公报》比较笼统的说法,到1930年已有数以十万计的人被杀害。见易劳逸著、陈谦平译:《流产的革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版,第17页。
    1 崔之清:《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1905-1949》上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77页。
    2 杨奎松:《一九二七年南京国民党“清党”运动研究》,《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
    3 胡汉民:《清党的意义》,《中央半月刊》第2期,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272;另见蒋永敬:《胡汉民与清党运动》,《北伐时期的政治史料-1927年的中国》,正中书局,1981年版,第379页。
    4 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
    1 汉口 《民国日报》,1927年4月17日。
    2 蒋永敬:《鲍罗廷与武汉政权》,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171-172页。
    3 4月25日谭延闿电胡汉民,请调停宁汉之争,不久孔祥熙由上海赴武汉调解。参见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 第2册,第189页。
    4 4月17日南京中央政治会议第七十三次会议,为国民革命军的政治训练急需统一,聘吴稚晖为暂代总政治部主任,陈铭枢为副主任。4月26日,总政治部正式成立。见《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73次政治会议记录 南京》(民国十六、四、十七)台湾党史馆藏;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2册,第190页。
    5 雷啸岑:《三十年动乱中国》,香港亚洲出版社有限公司,1955年版,第79页。
    6 《致陈真如论党务》,见邹鲁《澄庐文集》第4集,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4年版,第41-43页。
    1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498-499页。
    2 《秘书处致法总支部》,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280页。
    3 李云汉 《上海中央与北伐清党》,《近代中国》,第66期,1988年8月31日。
    4 党史会,《胡汉民先生文集》 第4册,台北党史会,1978年,第938-942页。
    1 《因反共恢复西山会议派党籍》,《中央党务月刊》第11期,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四)-3。《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各部长第97次联席会议记录,南京》,(民国十六、六、七)台湾党史馆藏。
    2 《各地各级党部通电》,见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392-405页。
    3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66页。
    4 上海中央在四一二清党之前与宁方交涉时已提出此项党务统一办法,但未被宁方采纳。参见台北市四川同乡会四川丛书编辑委员会编:《谢持文集》,高雄四川同乡会,1985年再版,第82页。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62页。.
    5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66页。
    6 《谢持文集》,高雄四川同乡会,1985年版,第77页。.
    7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411页。
    1 《上海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临时会议录》,(民国十六、七、七)台湾党史馆藏。
    2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66页。
    3 《晨报》,1927年8月26日。
    4 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所博士论文,1997年。
    1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66-167负。《谢持文集》,高雄四川同乡会,1985年再版,第85页。
    2 T'ang Leang-li,"The Inner History of Chinese Revolution",London:George Rutledge &Sons,1930,p.298.
    3 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博士论文,1997年。
    4 四点协议主要为:1、中央党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准一星期内迁宁;2、公推谭延闿、孙科偕李宗仁于23日先行乘船赴宁;3、关于政治党务,准于9月15日在宁召集四次中央执监会议,解决一切;4、暂停东进,由宁汉将领共同负责,以重兵向津浦反攻,限期收复徐州。见《晨报》1927年8月27日。
    5 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中国国民党党史委见会出版,1978年版,第411页。
    1 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出版,1978年版,第412页。
    2 孙科:《追述中央特别委员组织之经过》,收于广州平社编,《广州事变与上海会议》,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94页。
    3 《晨报》,1927年9月6日。
    4 T'ang Leang-li,"The Inner History of Chinese Revolution",London:George Rutledge &Sons,1930,p.298.
    5 邹鲁:《为中央特别委员会事再宣言》,见《澄庐文集》第1集,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4年版,第71-72页;又见《谢持文集》,高雄四川同乡会,1985年再版,第85-86页。
    1 《蔡元培先生年谱传记》,台北国史馆印行,1986年版,第909页。
    2 邹鲁:《回顾录》,岳簏书社,2000年版,第166-167页。
    1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498-499页。
    2 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16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99页。
    3 《蒋介石告别黄埔同学书》,《申报》,1927年9月29、30日。
    4 汪精卫:《夹攻中之奋斗》,载《汪精卫先生的文集》 第1册,第81-84页。
    5 汪精卫:《夹攻中之奋斗》,载《汪精卫先主的文集》第1册,第81-84页。
    1 汪精卫:《覆驻法总支部函》,文化研究社编:《中国五大伟人手札》,上海文化研究社,1939年版,第286-307页。
    2 王克文:《汪精卫·国民党·南京政府》,台湾国史馆,2001年版,第130页。
    3 T'ang Leang-li,"The Inner Histo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Reprint edition) ";Westport,Conn:Hyperion Press 1977,p.308.
    4 鲍罗廷是一位身份极为特殊的人物。他既是苏联政府派到广州革命政府的代表,又是国民党中执委的总政治顾问,还是共产国际的驻华代表。同时,他也是在华工作时间最长的驻华代表之一,1923年9月来华,1927年被高回国,前后历时四年。作为苏俄政府的常驻代表,鲍罗廷在孙中山的充分信任和国民党左派、共产党人的支持下,始终以国民党总政治顾问的身份,参与了大革命时期几乎所有的重大政治军事活动的决策,并发挥了他人所不能发挥的特殊作用。见吴明刚:《鲍罗廷在中国大革命中的历史功过评析》,载《共产国际、联共(布)秘档与中国革命史新论》,第318页。
    1 《鲍罗廷在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使团会议上的报告》(1926年2月15日和17日于北京),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100页。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100页。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空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2 《季山嘉同志信抄》,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16页。
    3 《季山嘉和拉兹贡给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的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8页。
    4 《维经斯基同志在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团会议上的报告》,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7页。
    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7页。
    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64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65页。
    2 《维尔德给维经斯基的报告》,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 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09页。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37页。
    4 《布勃诺夫使团的总的结论和具体建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49页。
    5 《布勃诺夫使团的总的结论和具体建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49页。
    1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远东局使团关于广州政治关系和党派关于调查结果的报告》,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43-444页。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44页。
    3 《布勃诺夫使团的总的结论和具体建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52页。
    1《鲍罗廷给加拉罕的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72-273页。
    2 《鲍罗廷给加拉兰罕的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73、275页。
    3 《鲍罗廷给加拉罕的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72-273页。
    4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19页。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21页。
    2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345页。
    3 《维经斯基同顾孟余的谈话记录》,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第3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400页。
    1 高维良:《1927年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剖析》,《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3期。
    史全生:《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述评》,《历史档案》,2002年第3期。
    沈云龙:《民国史事与人物论丛》,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5-248页。
    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下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
    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年。
    郭绪印:《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4-25页。
    此外还有当事人的回忆,如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
    汪瑞炯等编注:《苦笑录:陈公博回忆(1925-1936)》,香 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9年版。《李宗仁回忆录》,广李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0-394页。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
    1 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下,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456-467页。
    2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392-407页。
    3 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490-491页。
    4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99页。
    1 雷啸岑:《三十年动乱中国》,香港亚洲出版社有限公司,1955年版,第80页。
    2 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16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90-92页。谢幼田亦指出“汪在七月十五日主持的中央常务扩大会议所作的决定,仍然对中共分而不反。直到八月一日南昌的枪响了,汪精卫才下决心反共。很明显,汪的立场的转变完全是被迫,是自己的前途到了山穷水尽,而非处于中国国民党的利益和国民革命的前途。他虽然反戈一击,国民党的元气已经大受损伤了”。见《联俄容共与西山公议》上,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471页。
    1 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7页。
    2 《匪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107;《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议事记录》,(民国十六、九、十六)台湾党史馆藏。
    3 《匪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107;《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议事记录》,(民国十六、九、十六)台湾党史馆藏。
    4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71页。
    5 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江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年。
    1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73页。
    1 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4页。
    2 桂崇基:《中国现代史料拾遗》,台湾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99页。
    1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27年7-12月),中央文物供应社,1975年版,第572页。
    2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28年1月6日,孙科电文。
    1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72页。
    2 《上海时报》,1927年9月27日。
    3 汪精卫在8月17日发表所谓“迁宁宣言”后,于20日协同谭延闿、于右任、孙科、顾孟余、唐生智等离汉东下,武汉政权宣告结束。见《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27年7-12月),中央文物供应社,1975年版,第435页。
    4 《东方杂志》,第24卷第14号。
    5 刘绍唐:《民国大事日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76页。
    6 决议正文13条,外加三条,详见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影印,1987年版,第775-776页。
    7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影印,1987年版,第775-776页。
    1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影印,1987年版,第738、743页。
    2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影印,1987年版,第789页。
    3 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17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158-159页。
    1 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72-173页。
    2 郭绪印:《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1 《东方杂志》,第24卷第22号、第25卷第1号。
    2 罗敏在其博士论文指出:“即使蒋介石部反对,特委会已经只剩下1个月零20天的生命了,那么,蒋为何连一个月都等小及,却甘愿冒着破坏党的团结的风险去费力地推翻他了,问题的关键在于特委会采用了宁、沪、汉三分天下的组织方式,而且新组的国民政府采用委员集休领导制的原则,取消了国民政府主席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设置,这无疑从制度上根本否决了蒋介石建立独裁统治的可能性。因此他一回国便把推翻特委会作为首要目标”。见罗敏:《邹鲁与蒋介石关系研究1923-1931》,未刊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9年。
    3 广州《民国日报》,1927年11月11日。
    4 郭绪印:《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9页。
    5 蒋介石在制造“一一·二二”惨案陷害西山派的同时,却对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优待有加。李宗仁被邀请列席12月3日上海召开的二届四中全会的预备会议,并决定在开预备会议时,“军政重要事项,应当由当时仍有桂系军人控制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随时先与预备会议协商,加以解决”。西山派却被完全拒之门外。详见《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第四次全体会议记录》,文化印务局,1928年版,第4页。
    6 中央党务学校是在“四一二”政变后不久由南京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于1927年5月5日在南京成立的。开始时,蒋兼任校长,戴季陶、罗家伦为正、副教务主任,丁惟汾、曾养甫为正、副训育主任,陈果夫为总务主任。后不蒋虽然下野,但该校仍是他的天下。在反对中央特别委员会的斗争中,中央党务学校特别卖力。见《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27年1-6月),中央文物供应社,1975年版,第2000页。
    1 《邹鲁文存》第3集,北华印刷局出版,1930年版,第166、169页。
    2 《邹鲁文存》第3集,北华印刷局出版,1930年版,第165页。
    3 《邹鲁文存》第3集,北华印刷局出版,1930年版,第165页。
    4 《上海时报》,1927年11月24日。
    5 《邹鲁文存》第3集,北华印刷局出版,1930年版,第165页。
    6 《邹鲁文存》第3集,北华印刷局出版,1930年版,第169页。
    7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克》,及人书局影印,1987年版,第783页。
    1尹述贤:《思齐文胜》,见《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28年12月),中华民国史料中心印行,1975年版,第85-86页。
    2桂崇基:《中国现代史料拾遗》,台湾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00页。雷啸岑:《三十年动乱中国》,亚洲出版社有限公司,1955年版,第103页。
    3《邹鲁文仔》第3集,北华印刷局出版,1930年版,第170页。
    1周一志:《关于西山会议的一鳞半爪》,《文史资料选辑》(全国).第12辑,第119页。
    2《中华民民史事纪要》(1927年7-12月),中央文供应社,1975年版,第709页。
    3《宁代表谒蒋介石》,上海《国民日报》,1927年11月27日。
    4《上海时报》,1927年11月27日。
    5《教育界消息》:《教育杂志》,第19卷第12号,第2页。
    6《教育界消息》:《教育杂志》,第19卷第12号,第2-3页。
    1《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27年7-12月),中央文物供应社,1975年版,第910页。
    2《西山会议派黑幕专号--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职工一一·二二惨案后援会特刊》,1928年。
    1李云汉:《上海中央与北伐清党》,《近代中国》第66期,1988年8月31日。
    2转引李云汉:《上海中央与北伐清党》,《近代中国》第66期,1988年8月31日。
    3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影印,1987年版,第783-784页。
    1《催速办首都惨案函》,《邹鲁文存》第3集,北华印刷局出版,1930年版,第169页。
    2谢幼田:《谢慧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第308页。
    3《邹鲁文存》第3集,北华印刷局出版,1930年版,第151-152页: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16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97-98页。
    4《东方杂志》,第25卷第3号。
    1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52页。
    2上海《民国日报》,1927年12月25日。
    3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下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494页。
    4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512-513页。
    1罗家伦编:《革命文献》第16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98-103页。
    2《邹鲁文存》第3集,北华印刷局出版,1930年版,第167-171页。
    3《谢持日记未刊稿》,均引自《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492页。
    1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下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492页。
    2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74-175页。
    3《上海时报》,1927年11月28日。
    1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及人书局影印,1987年版,第785页。
    2瞿韶华:《李烈钧评传》,台湾国史馆印行,1994年版,第257-258页。
    3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17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179页。
    1居正:《梅川谱偈》,载《居正文集》,1985年版,第543页。
    2谢持:《天风澥涛馆六十自述》,载《谢持文集》,高雄四川同乡会,1985年再版,第37页。
    3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73-174页。
    1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页。
    2邹鲁:《回顾录》,岳簏书社,2000年版,第185页。
    3孔庆泰:《蒋介石抵制胡汉民孙科在欧活动函电选》,《历史档案》,1984年第2期,笫66-71页。
    4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出版,1978年版,第415页。
    5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第70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59页。
    6邹鲁:《澄庐文集》第4集,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4年版,第46-47页。
    7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公出版,1978年版,第427-429页。
    1转引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下册,香港集成图书公训,2001年版,第499页。
    2转引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下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499页。
    3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59页。
    4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60页。
    5沈云龙:《扩大会议之由来及经过》,见《民国史事与人物论丛》,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67页。
    6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第14次会议,决议永远开除桂系李宗仁、李济深、白崇禧等的党籍,使桂系极为不满南京中央,旋即与西山会议派达成协议共同进行反蒋。
    1江瑞炯等编注:《苦笑录:陈公博回忆(1925-1936)》,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9年版,第200页。
    2《天津司令转许崇智铣电》,1929年10月23日,《阎故资政锡山遗仔档案.粤桂事变案》,台湾国史馆藏。
    3Wai-Chor,"The Kuomintang Left in the National Revolution 1924-1931",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p128-129.
    4汪精卫:《本党总理孙先生逝世感言》,(汪精卫先生去国后之言论》,第92-99页。
    5马长林编选·《汪精卫致王懋功密函选》,1929年1月1日,《历史档案》,1984年第4期,第59-60页。
    6汪精卫:《新军阀的崩溃比北洋军阀更快》,《汪精卫先生去国后之言论》,第104-108页。
    7王克义:《汪精卫·国民党·南京政权》,台湾国史馆编印,2000年版,第140页。
    8Wai-Chor,"The Kuomintang Left in The National Revolution 1924-1931",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p130.
    9汪瑞炯等编注:《苦笑录:陈公博回忆(1925-1936)》,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9年版,第212页。
    1雷啸岑:《三十年动乱中国》,香港亚洲出版社有限公司,1955年版,第99页。
    1史全生:《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述评》,《历史档集》,2002年第3期。
    2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下,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478页。
    3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下,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479页。
    4瞿韶华:《李烈钧评传》,台湾国史馆印行,1994年版,第251页。
    1雷啸岑:《三十年动乱中国》,香港亚洲出版社有限公司,1955年版,第103页。
    2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2册,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版,第597-598页。
    3以台湾政治大学的博士生陈进金的《另立中央:1930年的扩大会议》为代表,算是目前学术水平较高的专题性研究论文了,见《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较早的还有沈云龙《扩大会议之山来及经过》,《民国史事与人物论丛》,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其他的多是回忆性的或是叙事式的文章。主要有:邓哲熙、戈定远:《冯玉祥与扩大会议》,赵政民主编:《中原大战内幕》,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田象奎:《国民党扩大会议始末》,《山西文史资料》,第58辑。周一志:《关于西山会议的一鲮半爪》;冀贡泉:《阎锡山与扩大会议》、李俊龙:《汪精卫与扩大会议》、何汉文:《改组派在北平出演的“扩大会议”》、武和轩:《改组派与扩大会议》;薛笃弼:《扩大会议始末》;罗方中:《中原大战与扩大会议》,分别载于全国政协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全国),第12、16、36、1辑。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顾维钧:《回忆国民党扩大会议》。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汪瑞炯等编注:《苦笑录:陈公博回忆(1925—1936)》,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9年版。或是以派系斗争的方式进行论述的:张同新:《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史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郭绪印主编:《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韩信夫:《阎锡山与北平扩大会议》, 载相从智主编《中外学者论张学良杨虎城和阎锡山》,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存萃学社:《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138页。
    1《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116、117-118页。
    2唐德刚:《李宗仁回忆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8页。
    3《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117页。
    4《蒋、冯、阎编遣会议通电》,《中央周刊》第29期,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20。
    5沈云龙:《扩大会议之由来及经过》,见《民国史事与人物论丛》,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66页:另见《编遗专刊》,《中央周刊》第30期,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20。
    1沈云龙在《扩大会议之由来及经过》一文中有引用此一段。并注明源于《梅川谱偈》:但笔者却没有在《梅川谱偈》中查到此言,姑做保留。
    2沈云龙:《扩大会议之由来及经过》,见《民国史事与人物论丛》,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65页。《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162页。
    3陈进金:《另立中央:1930年的扩大会议》,《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4《国闻周报》,第7卷第6期,一周间周内外大事述评,1930年2月17日。
    5《国闻周报》,第7卷第35期,一周间国内外大事述评,1930年9月1日。
    1陈进金:《另立中央:1930年的扩大会议》,《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和平通电》(1930年9月18日),载毕万闻主编《张学良文集》第11册,新华出版社,1992年版,第316-317页。
    3沈云尼:《扩大会议之由来及经过》,见《民国史事与人物论丛》,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67页。
    4《太原约法》,全文见荣孟源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史料》上册,北京光明日报社,1985年版,第856-878页:邯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75-304页。
    1谢幼田:《谢慧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319页。
    2谢幼田:《谢慧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319页。
    3转引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下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499页。
    4谢幼田:《谢慧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323页。
    5王仰清等标沣:《邵元冲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27-428页。
    6黄季陆:《黄季陆先生往怀文集》,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632页。
    7王仰清等标注:《邵元冲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27页。
    8《国闻川报》,第6卷第9期,一周间国内外大事述评,1929年3月11日。
    9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328页。
    1胡汉民:《革命过程中几件事实》,载于《少年中国晨报六十周年专刊》,美国三藩市少年中国晨报,1971年,第559页;《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第253页。
    2周开庆:《民国川事纪要》,四川文献研究社,1974年版,第388页。
    3《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决议、宣传大纲》,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146。
    4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330页。
    5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506页。
    6《梅川谱偈》,罗福惠:《居正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42页。
    7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325-326页。
    8居正与张知本都是湖北人,张在西山会议上海二大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张氏时任武汉政治分会九位委员之一。参见存萃学社编集,《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48页,《梅川谱偈》,罗福惠:《居正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42页。
    9罗敏:《邹鲁与蒋介石的关系》,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未刊稿,1999年。
    10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61页。
    11司马桑敦:《张学良评传》,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15页。
    1邹鲁:《邹鲁文存》,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145-146页。
    2邹鲁:《治乱之机》,《澄庐义集》第2集,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4年版,第145页。
    3《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51页。
    4广州《民国日报》,1929年3月28日。
    5《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53页。
    6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2册,台北近史所,1984年版,第445页。
    7《盛京时报》,1929年5月21日。
    8《汪精卫之王懋功函》,1929年7月21日,见《历史档案》,1984年的4期,第63页。
    1蒋中正:《自反录》,第2集,第50卷,出版社不详,1931年版,第1588-1590页。
    2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年。
    3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63-264页。
    4郭廷以认为方振武是因为与西山会议有关,所以在京被监视。但据《冯玉祥日记》记载,策动方振武反将的是西山会议派。参看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2册,台北近史所,1984年版,第494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冯玉祥日记》第3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3页。
    5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334-335页。
    6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年。
    1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335页。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冯玉祥日记》第3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58页。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冯玉祥日记》第3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7页。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冯玉祥日记》第3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9页。
    5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64页。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2册,台北近史所,1984年版,第508页;《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73页。
    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冯玉祥日记》第3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74页。
    7《盛京时报》,1929年11月22日。
    1《盛京时报》,1929年12月14日。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2册,台北近史所,1984年,第526页;后来临察委员会只发表了开除汪精怀党籍的决定,参见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336页。
    2《盛京时报》,1929年12月15日。
    3《国闻周报》,第7卷第1期,一周间国内大事述评,1930年1月3日。
    4《国闻周报》,第7卷第1期,一周间国内大事述评,1930年1月6日。
    1《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155-156页。
    2《汪精卫东电1930年6月1日》,《革命战线》第8期,1930年6月5日。
    3汪精卫:《中央党部扩大会议之必要》,载南华日报社编《汪精卫先生最近言论集(1930年)》,香港1930年版,第207-215页。
    1其主张如下:1、认为要复兴中国的革命,必恢复本党十三年的改组精神,排除一切腐化恶化势力……将本党重新改组。沪二届根本否认,党的问题,不但日前不能解决,就是永远也得不到解决……沪二届就是目前党的问题不能解决的症结。见《革命文献》,中央文物供应社,第8期第2篇。2、认为解决党是只有两条大路:一条是维持党统,一条是从新来干过,……要谈统,则不能不确认十五年来领导全田革命的二中,以非常手段。“从新干过”则是“认定一个中心领袖,最高干部,由他收手组织,也不谈分割的对等人数问题,也不谈旧账的届别问题。”见陈公博:《解决党是的两条大路》,《革命战线》第8期,1930年6月5日。3、认为党的纠纷是“因为左右二派立场之不同”,其解决“只有用多数下层党员的革命力量,充实党的生命,……十党恢复民主集权制。”见《革命文献》,中央文物供应社,第8期第4篇。
    2《最近对于党政意见》,《邹鲁文存》第3册,第90-94页。
    3《论党统》,《邹鲁文存》第3册,第96页。
    4《大公报》,1930年4月4日;汪瑞炯等编注:《苦美录》,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9年版,第203页。
    1《国闻周报》,第7卷第13期,一周间大事述评,1930年4月7日。
    2“北平特别市各区分部联合办事处宣言”,载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3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5页。
    3《黄钟》,第1期论文第1篇,载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3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6页。
    4《人无畏周刊》,第10期论评第1篇,载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3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6页。
    5《故埔同学对时局宣言》,《扩党句刊》2期,1929年6月,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一 309;《黄埔周刊》,第3、4期合刊,论文第2篇,1930年7月14日。载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3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8页。
    1《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162页。
    2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64页。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冯玉祥日记》第3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12贝。
    4《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162页。
    5邹鲁对张学良所说的大意为:“我希望你帮忙的很简单,因为你处于强邻逼迫的东三省,对国内政治只要不偏袒何方,守著中立,把中国的国土保护得好好地就完了。我对内政治的改革固切,而对强邻的逼迫,尤为注意;所以希望你这样”。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67页。
    6《国闻周报》,第7卷第6期,一周间国内外大事述评,1930年2月17日。
    7《阎锡山致蒋中正电》(1930年2月10日)、《蒋中正致阎锡山电》(1930年2月12日)及此后往来电文,见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正总统档案·革命文献(统一时期)》,(以下简称《蒋档·革命文献(统一时期)》第 7册。
    1《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2册,第541-542页。
    2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65页。
    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冯玉祥日记》第3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35页。
    4雷啸岑:《三十年动乱中国》上册,香港亚洲出版社有限公司,1955年版,第159页。
    5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340页。
    6《申报》,1930年4月3日。
    7《大公报》,1930年4月1日。
    8《谢持致曹叔季电》(1930年4月3日),《王法勤陈公博致陶冶公卢蔚乾电》(1930年4月5日),见《阎档·杂派往来电文(1930)》,台湾国史馆藏。
    9《国闻周报》,第7卷第13期,一周间国内大事述评,1930年4月7日。
    10《国闻周报》,第7卷第13期,一周间国内大事述评,1930年4月7日。
    1《谢持致曹叔季电》(1930年4月3日),《阎档·杂派往来电文(1930)》,台湾国史馆藏。
    2《邹鲁致冯玉祥电》(1930年4月9日),《阎档.杂派往来电文(1930)》,台湾国史馆藏。
    3《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162-163页。
    4邹鲁:《宣布最近党政意见》,载《澄庐文集》第1集,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4年版,第78页。《大公报》,1930年4月8日。
    5《危道丰致张学良电》(1930年4月9日),《阎档·杂派往来电文(1930)》,台湾国史馆藏。
    6《邹鲁致冯玉祥电》(1930年4月9日),《阎档·杂派往来电文(1930)》,台湾国史馆藏。
    7《党统问题解决》,《益世报》,1930年4月11日。
    1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年。
    2《大公报》,1930年4月8日。
    3《大公报》,1930年4月14日。
    4《胡宗铎叶琪致际公博王法勤电》,1930年4月21日,台湾国史馆藏。
    1冀贡泉:《阎锡山与扩大会议》,《文史资料选辑》(全国),第16辑,第110-111页。
    2冀贡泉:《阎锡山与扩大会议》,《文史资料选辑》(全国),第16辑,第110-111页。
    3韩信夫:《阎锡山的党统主张与北平扩大会议》,《民国档案》,1994年第2期,第92页。
    4《大公报》,1930年5月9日。
    5《国闻周报》,第7卷第18期,一周间国内外大事述评,1930年5月12日。
    1《京报》,1930年5月15日。
    2《大公报》,1930年5月20日。
    3刘其奎:《中原大战中的汪精卫》,山西文史资料编辑部编:《中原大战内幕》,山西太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38页。
    4《京报》,1930年5月30日。
    1《汪精卫东电1930年6月1日》,《革命战线》第8期,1930年6月5日。《国闻周报》,第7卷第22期,一周间国内外大事述评,1930年6月9日。
    1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343-344页;《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173-174页;《国闻周报》,第7卷第22期,一周间国内外大事述评,1930年6月9日。
    2汪精卫:《中央党部扩大会议之必要》,载南华日报社编:《汪精卫先生最近言论集(1930年)》,香港,1930年版,第207-215页。
    3《张笃伦致刘文辉电》(1930年6月18日)、《危道丰致张学良电》(1930年6月24日),见《阎档·杂派往来电文(1930)》,台湾国史馆藏。
    4汪精卫和邹鲁等为了“以党治军”、“以人治军”在报上找起了笔战。见汪精卫《以人治军?》,载《汪精卫先生最近言论集(1930年)》,1930年版,第232-243页
    5冀贡泉:《阎锡山与扩大会议》,《文史资料选辑》(全国),第16辑,第111页。
    6《大公报》,1930年7月5日。
    7《中央日报》,1930年7月23日。
    8《覃振致汪精卫电》(1930年6月4日,载季啸风、沈友益主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前日本末次 研究所情报资料(38),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影印版,第283页;《覃振致傅汝霖电》(1930年6月26日),《危道丰致王树翰电》(1930年7月1日),《阎档·杂派往来电文(1930)》,台湾国史馆藏。冀贡泉:《阎锡山与扩大会议》,载《中原大战内幕》,第447-450页。
    1沈云龙:《扩大会议之由来及经过》,《民国史事与人物论丛》,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70页。
    2决议内容为:1、列名中央党部扩大会议委员,共同致电香港汪精卫,敦促汪氏早日北上。2、粤二中宣言发起召集扩大会议,沪二中宣言表示赞同。3、扩大会议成立后,由全体委员宣言,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应时事之要求,有组织之必要,希望某某要人等共担负责任。见《大公报》,1930年7月5日。
    3《国闻周报》,第7卷第28期,一周间国内外大事述评,1930年7月11-17日。
    4郭绪印:《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5页。
    5《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155-156页。
    1《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116页。
    2沈云龙:《扩大会议之由来及经过》,见《民国史事与人物论丛》,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国闻周报》,第7卷第28期,一周间国内外大事述评,1930年7月13日。
    3《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第153页。《大公报》,1930年7月14
    1《大公报》,1930年7月22日。
    2邹鲁:《扩大会议》,见《澄庐文集》第3集,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4年,第95页。
    3《中央党务月刊》,第25期,第1-4页。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6。
    1Wai-Chor,"The Kuomintang Left in the National Revolution 1924-1931",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o141.
    2汪瑞炯等编注:《苦笑录:陈公博回忆(1925-1936)》,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9年版,第233页;张同新:《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史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72页。《苦笑录》,第256页注脚17。
    3陈少校:《阎锡山之兴灭》,香港至诚出版社,1972年版,第99页。
    1电文见《国闻周报》,第7卷第37期,一周间国内外大事述评,1930年9月20日。刘心皇辑注、王铁汉校订:《张学良进关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3-144页。
    2司马桑敦:《张学良评传》,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3页。
    3邹鲁:《回顾录》,岳簏书社,2000年版,第266页。
    4上月二日下午六时,北平扩大会议举行临时会议,推定邹鲁、陈公博、白崇禧、黄复生、陈树人起草《中国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组织法》及《筹备委员会组织条例》,互推汪精卫、张知本、茅祖权、冀贡泉、陈公博、邹鲁、顾孟余七人为约法起草委员,另聘法学专家六人参加。见《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30年7-12月),第531页。
    5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67页。
    6雷啸岑:《三十年动乱中国》,香港亚洲出版社有限公司,1955年版,第171页。
    7陈茹玄:《中国宪法史》,文海出版社,1977年版,第185-187页。
    8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67页。
    91930年10月3日,蒋电请南京中央党部召集国民会议,他说:“亟当于讨逆军事结束之余,谋福全国人民之期望。中正以为日前第一要务为提前召集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召集国民会议之议案、颁布宪法之时期、及制定在宪法颁布以前训政时期适用之约法。”见《国闻周报》第7卷第40期,一周间国内外大事述评,1930年10月3-9日。
    1雷啸岑:《三十年动乱中国》,香港亚洲出版社有限公司,1955年版,第171页。
    2《中央日报》,1930年7月15日。
    3《中央日报》,1930年7月15日。
    1《中央日报》,1930年7月18日。
    2《中央日报》,1930年7月18日。
    3《中央日报》,1930年7月18日。
    4《中央日报》,1930年7月18日。
    1《中央日报》,1930年7月22日。
    2《中央日报》,1930年7月22日。
    3《中央日报》,1930年7月23日。
    1郭绪印主编:《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3页。
    2《谢持文集》,高雄四川同乡会,1985年再版,第48-49页。
    3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966页。
    4 5月29日,吴稚晖在南京中央日报发表《答客问》一文,比喻广州发动反蒋之二十二人为“一堆垃圾”, 并分析其为六派:如目唐绍仪、林森、王宠惠、李烈钧为超然派;邓泽如、萧佛成、陈耀垣、邓青阳、古应芬、陈济棠、陈策、马超俊、李文范、刘纪文、林云亥为国民党右派;目孙科、许崇智、邹鲁为西山派:日李宗仁为桂系;目汀精卫、唐生智为改组派;目陈友仁为第三党。见《中央日报》,1931年5月29日。
    1《中央周报》,第117期,1930年9月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26。
    2见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297页。
    3《向导》,第98期,1925年1月7日。
    1黄季陆口述:《访黄季陆先生谈西山会议》,《传记文学》,第32卷第3期,1978年3月。
    2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出版,1978年版,第337页。
    1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出版,1978年版,第359页。
    2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2月9日。
    3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498-499页。
    4党史会:《胡汉民先生文集》第4册,台北党史会,1978年版,第938-942页。
    5郭绪印主编:《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胡汉民:《党权与军权之消长及今后之补救》,见《三民主义与中国革命》,第33页。
    1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出版,1978年版,第377页。
    2号令详见《革命文献》第16辑,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2825-2827页。
    3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出版,1978年版,第392页。
    4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出版,1978年版,第392、394页。
    5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出版,1978年版,第396页。
    6刘本炎:《胡汉民先生的平生与志业》,《近代中国》第8期,1978年12月31日。
    7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出版,1978年版,第404页。
    8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出版,1978年版,第411页。
    1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出版,1978年版,第473页。
    2《阎冯汪勾结的因缘与汪精卫降共的实证》,《中央周报》,第117期,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五)-26。
    3《中央日报》,1930年7月23日。
    4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编:《胡汉民文集》第2册,中央文物供应社,1978年版,第383、384页。
    5胡汉民:《革命与人格》,南京《中央日报》,1931年7月19-20日。
    6胡汉民:《辟所谓扩大会议》见《中央周报》,第114期,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25。
    1胡汉民:《国家统一与国民会议之召集》,见《中央周报》第124期,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26。
    2邹鲁:《扩大会议》,见《澄庐文集》第3集,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4年版,第115页。
    3在此次会议上,张群等数人联名提案请制定约法案,首由张群说明提案要旨,胡汉民继起发言,历数提案所举理由完全抄袭王恒文章。此案遂搁置。见桂崇基:《中国现代史料拾遗》,台湾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74页。
    4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出版,1978年版,第503页。
    5邹鲁:《澄庐文集》第2集,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4年版,第145页。
    1邹鲁:《澄庐文集》第2集,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4年版,第148页。
    2桂崇基:《中国现代史料拾遗》,台湾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18页。
    3罗敏:《邹鲁与蒋介石的关系》,未刊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9年。
    1胡汉民:《革命与人格》,《中央日报》,1930年7月19-20日。
    2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362-364页,
    3《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256页。
    1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2册,台北近史所,1984年版,第610页。
    2沈云龙:《广州非常会议的分裂与宁粤沪四全大会的合作》,见《民国史事与人物论丛》,第311页。
    3原胡汉民的再造派中之周一志、钟天心、王昆仑等人在孙科反蒋后,他开始拥其为领袖,形成所谓孙科的太子派,见郭绪印:《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49页。
    4周一志:《非常会议前后》,《文史资料选辑》(全国),第9辑,第85页。
    5邹鲁:《讨蒋进行中央之要图》,《中央导报》,第1期。
    6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68页。
    7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364页。
    8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364页。
    1广州《民国日报》,1932年5月26日。
    2广州《民国日报》,1932年5月26日。
    3沈云龙在《广州非常会议的分裂与宁粤沪四全大会的合作》一文中指出:“非常会议复互选唐绍仪、古应芬、汪精卫、孙科为国民政府常务委员”。笔者查阅了当时的报纸,发现邹鲁并未当选为国府常务委员。据5月30日广州《民国日报》报导:29日国府首次会议议决推选唐绍仪,汪精卫、孙科、古应芬、许崇智五人为常务委员。但邹鲁在《回顾录》中说到自己在广州成立的非常会议和国民政府中被推为中央党部委员及国府委员,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68页。
    4刘晓宁:《无为而治的林森》,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7页。
    1刘晓宁:《无为而治的林森》,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89页。
    2刘晓宁:《无为而治的林森》,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0页。
    3陈公博:《寒风集》,地方行政社,1945年版,第28-29页。
    4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出版,1978年版,第410页。
    1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出版,1978年版,第411页。
    2周一志:《我对许崇智了解的片断》,《文史资料选辑》(全国),第13辑,第131页。
    3胡汉民:《革命过程中之几件事实》,载于《少年中国晨报六十周年专刊》,美国三藩市,少年中国晨报馆,1971年版,第559页。
    4《上海时报》,1931年6月4日、11日。
    1邹鲁:《讨蒋进行中央之要图》,《澄庐文集》第2集,国立中山大学出版部,1934年版,第148页。
    2存萃学社编集:《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352-354页。
    3存萃学社编集:《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352-354页。
    4存萃学社编集:《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316页。
    5《答客问》,《南京中央日报》,1932年5月30日。
    6存萃学社编集:《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352页。
    1广州《民国日报》,1931年7月22日。
    2《广州汪精卫致石汉章敬电》,1931年7月24日。《广州汪精卫致天津胡宗铎、王懋功等俭电》,1931年7月28日,见《阎踢山档案》,缩微第48卷,台湾国史馆藏。
    3《天津邹鲁致太原徐水昌、宋哲元等支电》,1931年8月4日,《阎锡山档案》,缩微第48卷,台湾国史馆藏。
    4《天津王懋功致广州汪精卫佳电》,《阎锡山档案》,缩微第48卷,台湾国史馆藏。
    5广州《民国日报》,1931年8月11日。
    6广州《民国日报》,1931年8月13日。
    7广州《民国日报》,1931年8月17日。
    8广州《民国日报》,1931年8月19日。
    1《天津贾秘书长致太原阎锡山电?条电》,1931年9月18日,《阎锡山档案》,缩微第21卷,台湾国史馆藏。
    2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年。
    1Wang Ke-wen."The Kuomintang in Transition:Ideology and Factionalism in theNational Revolution,1924-1931",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Stanford University,1985,p.288.
    2郭绪印主编:《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98页。
    3吴稚晖分析参加非常会议的人为六派:林森等超然派,邓泽如等国民党右派,邹鲁等西山派,李宗仁等桂系,汪精怀等改组派,及际友仁之第三党,并批评此种结合为“不伦不类之凑集”。参见沈云龙:《广州非常会议的分裂与宁粤沪四大会的合作》,见《民阁史事与人物论丛》,第313页。
    4蔡德会:《汪精卫评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90页。
    5汪瑞炯等编注:《苦笑录:陈公博回忆(1925-1936)2,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9年版,第165页。
    6非常会议公布的国民政府委员17人中未有谢持之名。但谢持在《六十自述》中指出,他亦被举为国民政府委员。谢幼田在《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中亦提起谢持被选为国民政府委员,参见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版,第368页。
    1《国闻周报》,第8卷第27期,一周间国内大事述评,1931年7月13日。
    2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年版。
    3杨天石:《九一八事变后的蒋介石--读蒋介石“日记类钞”》,转引罗敏:《邹鲁与蒋介石的关系》,未刊稿,中国社科院博士论文,1999年。
    4广州《民国日报》,1931年10月4日。
    5电文见《国闻周报》,第8卷第42期,一周间国内外大事述评,1931年10月25日。仔萃学社编集:《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第465-467页。
    6《汪精卫等函》,1931年10月22日,《历史档案》,1982年第1期。
    7罗敏:《邹鲁与蒋介石的关系》,未刊稿,中国社科院博士沦文,1999年。
    1Wai-Chor,"The Kuomintang Left in The National Revolution 1924-1931",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p.295.
    2沈云龙:《广州非常会议的分裂与宁粤沪四全大会的合作》,见《民国史事与人物论丛》,第319-320页。
    3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69页。
    4郭绪印主编:《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9页。
    5《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31年7-12月),中央文物供应社,1975年版,第1139页。
    1《1927-1934年的反蒋战争》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版,第550-552页。
    2闻少华、孙彩霞:《“非常会议”中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3期。
    1汉口《民国日报》,1927年4月17日。
    1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841页。
    1周一志:《关于西山会议的一鲮半爪》,《文史资科选辑》(全国),第12辑,第120页。
    1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上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序言。
    1杨天石:《中山舰事变之谜》,载《蒋氏秘与蒋介石真相》,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24页。
    2蒋永敬:《三月二十日事件之研究》,《中华民国初期历史研讨论文集(1912-1927)》上册,台北近史所,1984年版,第160页。
    3陈国棠:《陈独秀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91年,第228页。张国焘:《我的回忆》,第2册,香港明报月刊社,1973年版,第502页。
    4孟·伏·岳列夫著,王启中、周祉合译《北伐前后中国革命情势(1925-1927)》,台北国防部情报局,1980年版,第148页。
    5蒋永敬:《三月二十日事件之研究》,《中华民国初期历史研讨论文集(1912-1927)》上册,台北近史所,1984年版,前引文,第161页。
    6桂崇基(著),沈世平(译):《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42页。
    7汪精卫:《武汉分共之经过》,蒋永敬:《北伐时期的政治史料-1927年的中国》,正中书局,1981年版。第447页。
    1汪瑞炯等编注:《苦笑录:陈公博回忆(1925—1936)》,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9年版,第77页。
    2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所博士论文,1997年。
    3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175页。
    4《上海中央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录》,(民国十五、三、二十八)台湾党史馆藏。
    5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27页。
    1《告在粤同志书》,《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273-274页。
    2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礼,2000年版,第159页。
    3王仰清等标注:《邵元冲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4张溥泉:《张溥泉先生全集》,中央文物供应社,1951年版,第244页。
    5周一志:《关于西山会议的一鲮半爪》,《文史资料选辑》(全国)第12辑,第235页。
    1杨天石:《关于孙中山“三大政策”概念的形成及提出》,《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1期。
    2《黄埔创始之回忆》,《黄埔季刊》,第1卷第3期。
    3长期以来,大陆和台湾学者对“三大政策”的看法存有较大分歧。除了“联共”与“容共”的提法不同外,主要表现为对“三大政策”这一说法的不同诠释上。台湾学者并不否认孙中山有过联俄、容共(或联共)以及农工政策,但反对把这三者特定为一个历史名词。见蒋永敬:《“三大政策”探源》:《海峡两案学者对“三大政策”解释的比较》,载《百年老店国民党沧桑史》,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8-271页。大陆学者比较普遍的提法则是: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针对台湾学者的解释,大陆学者认为,尽管孙中山生前未讲过三大政策一词,国民党“一大”文献中,“三大政策”亦未见诸文字,“三大政策”概念是孙中山去世后才概括出来的,但返一概括完全符合事实,符合国民党“一大”精神,见杨天石:《关于孙中山“三大政策”概念的形成及提出》,《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1期。鲁振祥的《三大政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黄彦的《关于国民党“一大”宣言的几个问题》均载《孙中山和他的时代》中册,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276、1238页。
    1杨天石:《关于孙中山“三大政策”概念的形成及提出》,《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1期。
    2杨天石:《关于孙中山“三大政策”概念的形成及提出》,《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1期。
    3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人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100、403页。
    4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57页。
    5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419、425页。
    1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141页。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5月25日。
    2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573页。
    3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4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293-297、484-485页。
    5王克文:《汪精卫·国民党·南京政议》,台湾国史馆编,2001年版,第69页。
    1罗敏:《邹鲁与蒋介石的关系》,未刊稿,中国社科院近史所博士论文,1999年。
    2汪瑞州等编注:《苦笑录:陈公博回忆(1925-1936)》,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9年版,第19页。
    3(联邦德国)郭恒钰:《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1924-1927年中中共产党和国民党统一战线)》,第142页。
    1广州《民国日报》,1924年7月23日,10月27日。
    2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8月21日,9月17日。
    3崔之清:《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75页。
    4茅家琦:《中国国民党史》,鹭江出版社,2005年版,第369页。
    5茅家琦:《中国国民党史》,鹭江出版社,2005年版,第366页。
    1邹鲁:《警告蒋介石同志书》,《邹鲁文存》第3集,北华印书局1930年版,第117页。
    2罗敏:《邹鲁与蒋介石的关系》,未刊稿,中国社科院近史所博士论文,1999年。王光远:《西山会议派概述》,《党史研究》,1986年第2期。
    3崔之清:《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77页。
    4崔之清:《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77页。
    5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页。
    1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页。
    2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30页。
    3王克文:《汪精卫·国民党·南京政权》,台湾国史馆编,2001年版,第69页。
    1王克义:《汪精卫·国民党·南京政权》,台湾国史馆编,2001年版,第115页。
    2王克文:《汪精卫·国民党·南京政权》,台湾国史馆编,2001年版,第118页。
    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41页。
    4(联邦德国)郭恒钰:《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1924-1927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统一战线)》,第180页。
    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2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41页。
    6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68页。
    7胡适:《追念吴稚晖先生》,《自由中国》,第19卷第1号,1954年1月1日。
    1王克义:《汪精卫·国民党·南京政权》,台湾国史馆编,2001年版,第120-121页。
    2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沁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69页。
    3《中央日报》,1928年9月11日。
    4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
    5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80页。
    1:《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下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530页。
    2金永信:《西山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年。
    3高军、王桧林、杨树标:《中国现代政治思想评要》,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365页。
    4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下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516-530页。
    5高军、王桧林、杨树标:《中国现代政治思想评要》,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365页。
    1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版,第34页。
    2《为取消共产派在本党的党籍告同志书》,《清党实录》,第21页。
    3《致蒋介石同志书》,《清党实录》,第102页。
    4《为取消共产派在本党的党籍告同志书》,《清党实录》,第21页。
    5马叙伦:《我在六十岁以前》,生活书店,1947年版,第94页。
    1《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西山派),《清党实录》,第202页。
    2《为取消共产派和本党的党籍告同志书》,《清党实录》,第22页。
    3《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西山派)4月6日会议孙镜亚的发言》,《清党实录》,第181页。
    4《孙镜亚致海内外同志书》,《清党实录》,第101页。
    5《为取消共产派在本党的党籍告同志书》,《清党实录》,第22页。
    6《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西山派),《清党实录》,第204页。
    7《为取消共产派在本党的党籍告同志书》,《清党实录》,第27页。
    8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下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笫523页。
    1《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西山派),《清党实录》,第201-202页。
    2《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西山派),《清党实录》,第203页。
    3《张继致汪精卫书》,《清党实录》,第34页。
    4《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西山派)审查委员桂崇基报告对联俄案之审查结果》,《清党实录》,第172页。
    5《致苏俄大使加纳罕函》,《清党实录》,第79页。
    6《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西山派)代表关于联俄案问题的提案》,《清党实录》,第165页。
    7《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西山派)审查委员桂崇基报告对联俄案之审查结果》,《清党实录》,第172页。
    8《张继致汪精卫书》,《清党实录》,第33-34页。
    9《致苏俄大使加纳罕函》,《清党实录》,第79页。
    1《苏俄与新疆》,《邹鲁文存》第3册,第27页。
    2《共产党断送民国与苏俄之一斑》,《邹鲁文存》第3册,第29页。《清党实录》,第445页。
    3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下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524页。
    4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下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526页。
    1《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苦》,《清党实录》,第202页。
    2漱石:《汪精卫自杀》,《清党实录》,第486页。
    3《联合与附和》,《清党实录》,第420页。
    4《解除国民党和共产党抱合形势以后》,《清党实录》,第424页。
    5《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苦》(西山派),《清党实录》,第204页。
    6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56-357页。上海《民国日报》,1925年12月12日。
    1上海《民国日报》,1925年12月12日。
    2《联合与附合》,《清党实录》,第420页。
    3《解除困民党和共产党抱合形势以后》,《清党实录》,第424页。
    4《为取消共产派在本党的党籍告同志书》,《清党实录》,第23页。
    5《解除困民党和共产党抱合形势以后》,《清党实录》,第422页。
    6侣玉:《本党应实现的岂止民生主义吗?》《清党实录》,第457页。
    7《张继敛汪精卫等书》,《清党实录》,第32页。
    8《港澳总支部代表之报告》,《清党实录》,第217页。
    9《吴敬恒呈文》,《清党实录》,第385页。
    10靖尘:《过去一年中工作的回顾》,《清党实录》,第468页。
    11靖尘:《救困与卖国的区别》,《清党实录》,第440页。
    12海滨:《共产党断送民国与苏俄之一斑》,《清党实录》,第449页。
    13《孙镜亚致海内外同志书》,《清党实录》,第101页。
    14靖尘:《救国与卖国的区别》,《清党实录》,第440页。
    15靖尘:《鲍罗延是什么东两》,《清党实录》,第461页。
    16陈个民:《最近五十年中国工商业失败的原因与以后救济的方法》,《清党实录》,第497页。
    17《吴敬恒呈文》,《清党实录》,第385页。
    18陈个民:《最近五十年中国工商业失败的原因与以后救济的方法》,《清党实录》,第497页。
    1陈个民:《最近五十年中国工商业失败的原因与以后救济的方法》,《清党实录》,第497页。
    2《为取消共产派在本党的党籍告同志书》,《清党实录》,第23页
    3《取消共产派在本党中之党籍案》,《清党实录》,第418页。
    4《取消共产派在本党中之党籍案》,《清党实录》,第418页。
    5《取消共产派在本党中之党籍案》.《清党实录》,第418页。
    6《国民党为什么取消共产派的党籍》,《清党实录》,第418页。
    7《张继致汪精卫等书》,《清党实录》,第33页。
    8《中央执行委员与各部长联席会议(西山派)第一次会议口号》,《清党实录》,第122页。
    9《张继致汪精卫等书》,《清党实录》,第33页。
    10海滨:《弭说共产党清党了》,《清党实录》,第476页。
    11陈个民:《共产党放火烧东西》,《清党实录》,第445页。
    12觉生:《立陶宛革命之教训》,《清党实录》,第463页。
    13缘:《北伐军宜立即驱逐共产党》,《清党实录》,第453-454页。
    14觉生:《共产党打倒之湖北》,《清党实录》,第451页。
    15《长沙唐生智等艳电》,《清党实录》,第390页。
    16《谢持致海内外同志书》,《清党实录》,第100页。
    17《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西山派),《清党实录》,第204页。
    18《告汪精卫和共产派》,《清党实录》,第422页。
    19《训勉广州同志电》,《清党实录》,第145页。
    20《中央执行委员与各部文联席会议(西山派)第十五会议之决议案》,《清党实录》,第133页。
    1《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西山派)审查委员桂崇基报告对肃清共产分子案之审查结果》,《清党实录》,第173页。
    2谢幼田:《联俄容共与西山会议》下册,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版,第517页。
    3崔之清:《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51页。
    4崔之清:《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77页。
    5曾琦:《国民党之“清党运动”与共产党之“篡党阴谋”》(1925年12月5日),见《曾慕韩先生原著》,文海出版社,第74-75页。
    1毛泽东:《<政治周报>发刊词》第1期,1925年12月5日。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62页。
    3崔之清主编:《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569-570页。
    4(美)杰克.普拉诺等著,胡杰译:《政治学分析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8页。
    1《薛暮桥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5、146页。
    2萧铮:《土地改革五十年》,台北中国地政研究所,1980年版,第7页。
    3《中国经济年鉴》上,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91页。
    4郭绪印:《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版,第28页。
    5(美)萧邦奇著,周武彪译:《血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页。
    1王合群:《国民党派系斗争与浙江“二五减租”运动的兴起》,《民国档案》,2002年第2期。
    2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65册,成文出版社,1977年版,第33966-33967页。
    3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上地问题资料》第65册,成文出版社,1977年版,第33967、33969页。
    4(美)萧邦奇著,周武彪译:《血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
    5(美)萧邦奇著,周武彪译:《血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1(美)萧邦奇著,周武彪译:《血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9页。
    2(美)萧邦奇著,周武彪译:《血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8页。
    3曾林平著:《党领导的全国最早的农民运动》,《浙江方志》,1991年第3期,第18-19页。
    4(美)萧邦奇著,周武彪译:《血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9页。
    5(美)萧邦奇著,周武彪译:《血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页。
    6上合群:《国民党派系斗争与浙江“二五减租”运动的兴起》,《民国档案》,2002年第2期。
    1杜伟:《我所知道的朱家骅》,《浙江文史资料选集》第2辑,第90页。
    2“张静江之所以将朱安捅在浙江当民政厅厅长,是别有用心的。一方面他是把朱作为他与沈定一为首的两山派斗争的一个重要布局,另一方面朱又可以作为他回任浙江的先行官,真可谓是一箭双雕”。见何祖培:《张静江事迹片段》,《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24辑,第290页。
    3《浙江省政府公报》,1928年12月15日,第181期会议录,第32-33页。
    4《浙江省政府公报》,1928年1月,第207期命令,第6页。
    5王合群:《国民党派系斗争与浙江“二五减和”运动的兴起》,《民国档案》,2002年笫2期。
    6李剑农:《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2年版,第531页。
    1(法)莫力斯·迪违背尔热著,杨祖功、王大东译:《政治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92页。
    2唐德刚:《论西山会议派》,《传记文学》,第32卷第3期,1978年3月。
    3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90页。
    1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页。
    2程瑞霖:《再论党的领袖问题》,常乃德编:《文武之时代性》,人民评论社印行,出版时间不详,第61页。
    1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2《中央周报》第42-43合期,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22。
    3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75页。
    4林桂圃:《中国国民党的中央政治会议》,《国衡半月刊》(南京)第1卷第12-13期,1935年。
    5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61-385页。
    6《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140: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159页。
    7《团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140;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225-226页。
    1《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140;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115页。
    2关志岗:《国民党中政会述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3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317页。
    4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503页。
    5张其昀:《党史概要》,台北中央文物供应出版社,1979年版,第209页。
    1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20-621页。
    2田湘波:《中国国民党党政体制剖析1927-1937》,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
    3胡汉民:《训政大纲提案说明书》,《胡汉民言论集》第2集,三民公司,1928年版,第6-7页。
    4陈之迈:《国民党的政治委员会》,《社会科学》,第1卷第4期,清华大学出版,1937年版,第610页。
    5林桂圃:《中国国民党的中央政治会议》,《国衡半月刊》(南京),第1卷第10-11期,1935年。
    6刘义生:《国民党开除党籍现象述论》,《史学月刊》,1997年第5期。
    1《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一一(五)-140;号见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152页。
    2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版,第502页。
    3张同新:《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史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33页。
    1刘义生:《国民党开除党籍现象述论》,《史学月刊》,1997年第5期。
    2张皓:《派系斗争与国民党政府运转关系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8页。
    3郭绪印:《国民党派系斗争史》,前言,第15-18页。王贤知从“党治”存在本身来理解认为:其一对国民党中央和基层组织起破坏作用;其二它阻碍或延误了国民党政杖建立一个制度化的决策机构;其三阻碍了民众的动员工作,见王贤知:《试论抗战前国民党组织发展的几个基本特点》,《民国档案》,1990年第3期。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册,第133页。(美)易劳逸:《流产的革命--1927-1937年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第43页。李国忠:《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储伊宁.史也夫:《国民党派系斗争正负作用探析》,《理论探讨》,1998年第5期。
    4田湘波:《中国国民党党政体制剖析1927-1937》,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62-165页。
    1Coiwn.S.Edward讲,王赣、颜愚译:《对于国民政府组织法的观察》,《国闻周报》第6卷第3期,1929年1月13日。
    2(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页。
    3《宁大会结果蒋之地位已臻于安固》,季啸风、沈友益主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册,第214页。
    4孔庆泰:《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5页。
    5李啸风、沈友益主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第45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0页。
    1金水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年。
    1李云汉:《上海中央与北伐清党》,《近代中国》,第66期,1988年8月31日。金水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年。
    2《政治周报》第3期,1925年12月20日。
    3《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广州)第十二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三、十六)台湾党史馆藏。
    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四辑(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62-366页。
    2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市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年。
    3孙科在与汪、蒋达成协议后于1926年1月9日返回广州(《申报》,1926年1月15日),邵元冲于1926年5月15日返回广州参加粤中央执行委员会(《申报》,1926年5月14日),戴季陶被国民党俱乐部殴打后,会议未开便离开北京,并刊出《西山会议之两封信》(广州《民国日报》,1925年12月16日)。关于蒋介石对叶、邵、戴的拉拢,具体过程详见郭绪印:《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18、20-23页。最终,叶楚伧担任广州国民党政府的秘书长,邵元冲担任青年部长。见《申报》,1926年6月5日。
    4《国民党二届四中会议记录》,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政治(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48页。
    5沈云龙:《扩大会议之由来及经过》,《民国史事与人物论从》,第266页。《反将战争》上册,第130页。
    1金永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1923-1931》,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研究所博士论文,1997年。
    1桂崇基:《中国现代史料拾遗》,台湾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277-278页。
    2《申报》,1929车12月23日。
    3《申报》,1929华12月24日。
    4《申报》,1929车12月23日。
    5《1931年宁粤和平会议》,拔《历史档案》,1982年第1期。
    1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62页。
    2谢持:《天风懈涛馆六十自述》,载《谢持文集》,台北市四川同乡会印行,1977年版。
    3《谢持文集》,台北市四川同乡会印行,1977年版,第48-49页。
    4(美)萧邦奇著,周武彪译:《血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页。
    1(美)萧邦奇著,周武彪译:《血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02页。
    1张皓:《派系斗争与国民党政府运转关系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9页、
    2《中央各同志祭文》,重庆《中央日报》,1943年8月7日。
    3张皓:《派系斗争与国民党政府运转关系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85页。
    4《总裁及中委祭文》,重庆《中央日报》,1943年8月7日。
    1张皓:《派系斗争与国民党政府运转关系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19页。
    2张皓:《派系斗争与国民党政府运转关系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85-218页。
    3居正:《梅川谱偈》,载罗福惠等编:《居正文集》下册,第573页。
    4张皓:《派系斗争与国民党政府运转关系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362页。
    5居正:《法制前途之瞻望》,载罗福惠等编:《居正文集》下册,第681页。
    1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363页。
    1王克文:《汪精卫·国民党·南京政权》,台湾国史馆编,2001年版,第69页。
    1中国青年军人社编:《反蒋运动史》上册,香港大东图书公司印行,1978年版,第30-115页。查建瑜:《国民党改组派资料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00-253页。
    1田宏茂著,朱华译:《1928-1937年国民党派系政治阐释》,译自陈福霖编(EGilbert,chaned.):《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1927-1949年的国民党与共产党》(China at the crossroads:Nationalist and Communists,1927-1949),西方观点出版社,1980年版。
    1田宏茂著,朱华译:《1928-1937年国民党派系政治阐释》,译自陈福霖编(F.Gilbert,chaned.):《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1927-1949年的国民党与共产党》(China at the crossroads:Nationalist and Communists,1927-1949),西方脱点出版社,1980年版。
    1.《一届四中全会第四次会议记录》,(民国十四、十二、二)。
    2.《中央执行委员会各部长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记录》,(民国十四、十一、二十一)。
    3.《中央干事处第一次会议记录》,(民国十四、十二、十七)。
    4.《中央执行委员及各部长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一、四)。
    5.《上海中央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二、四)。
    6.《上海中央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三、二十七)。
    7.《上海中央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录》,(民国十五、三、二十八)。
    8.《上海中央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民国十五、三、三十一)。
    9.《上海中央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四、十三)。
    10.《上海中央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八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四、二十九)。
    11.《上海中央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九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五、三)。
    12.《上海中央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五、十三)。
    13.《上海中央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五、十七)。
    14.《上海中央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六、二十四)。
    15.《上海中央第二界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民国十五、六、二十八)。
    16.《上海中央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七、十)。
    17.《民生周刊》、《民生周刊社组织大纲》,上海环龙路,档号9152。
    18.《上海中央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民国十五、七、十二)。
    19.《上海中央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记录》,(民国十五、九、二十九)。
    20.《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73次政治会议记录南京》(氏国十六、四、十七)
    21.《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各部长第97次联席会议记录南京》,(民国十六、六、七)。
    22.《上海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临时会议录》,(民国十六、七、七)。
    23.《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议事记录》,(民国十六、九、十六)。
    1.《阎锡山致蒋中正电》(1930年2月10日)、《蒋中正致阎锡山电》(1930年2月12日),台北“国史馆藏《蒋中止总统档案·革命文献(统一时期)》,(简称《蒋档·革命文献(统一时期)》第7册。
    2.《谢持致曹叔季电》(1930年4月3日),《王法勤陈公博致陶冶公卢蔚乾电》(1930年4月5日),《阎档·杂派往来电文(1930)》。
    3.《谢持致曹叔季电》(1930年4月3日),《阎档.杂派往来电文(1930)》。
    4.《邹鲁致冯玉祥电》(1930年4月9日),《阎档.杂派往来电文(1930)》。
    5.《危道丰致张学良电》(1930年4月9日),《阁档.杂派往来电文(1930)》。
    6.《张笃伦致刘文辉电》(1930年6月18日)、《危道丰致张学良电》(1930年6月24日),《阎档·杂派往来电文(19:30)》。
    7.《覃振致傅汝霖电》(1930年6月26日),《危道丰致王树翰电》(1930年7月1日),《阁档·杂派往来电文(1930)》。
    8.《广州汪精卫致石汉章敬电》,1931年7月24目。《广州汪精卫致天津胡宗铎、王懋功等俭电》,1931年7月28日,《阎锡山档案》,缩微第48卷。
    9.《天津邹鲁致太原徐永昌、宋哲元等支电》,1931年8月4日,《阎锡山档案》,缩微第48卷。
    10.《天津王懋功致广州汪精卫佳电》,《阎锡山档案》,缩微第48卷。
    11.《天津贾秘书长致太原阎锡山电?条电》,1931年9月18日,《阁锡山档案》,缩微第21卷。
    1、《伪国民党胡蒋内斗资料》,档号1-134。
    2、《书汪精卫最近言论》,载《中央半月刊》22期,档号七一一(五)-274。
    3、蒋中正:《对于第二期清党之意见》,《中央半月刊》,第1期,档号1-272。
    4、《中央半月刊》第2期,档号七一一(五)-272
    5、《黄埔同学对时局宣言》,《护党旬刊》2期,1929年6月,档号七一一(五)-309
    6、《因反共恢复西山会议派党籍》,《中央党务月刊》11期,档号七一一(四)-3。
    7、《中央党务月刊》,第1-41期,档号七一一(四)-(1-10)。
    8、《中央半月刊》,合编第一、二、三卷,档号七一一(五)一272、275、276
    9、《南京党务》,1-16期,档号七一一(五)-310。
    10、《中央周报》,2-152期,档号七一一(五)-(20-27)。
    11、《匪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记录》,档号七一一(五)-107。
    12、《国民党历次会议宣言及重要决议案特别委员会记录》,档号七一一(四)-415。
    13、《蒋、冯、阎编遣会议通电》,《中央周刊》,29期,档号1-20。
    14、《编遣专刊》,《中央周刊》,30期,档号1-20。
    15、《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录》,档号七一一(五)-140。
    16、《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档号七一一(五)-141。
    17、《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档号七一一(五)-142。
    18、《国民党第一、二、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议决案》,档号七一一(五)-143。
    19、《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附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经过、概略》,档号七一一(五)-145。
    20、《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决议、宣传大纲》,档号七一一(五)-146。
    21、《国民党历次宣言及重要决议案》分编(六本),档号号七一一(四)-415。
    22、《查办西山会议派》,档号十九(二)-110。
    23、《国民党第二、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有关文件》,档号七一(六)-7。
    24、《中央特别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议程及有关文什》,档号七一一(六)-10。
    25、《张继、叶楚伧等人事略》,档号九一1810-16J2316缩微胶卷。
    26、《中央执行委员会第32-47次会议速记录》,档号七一一(四)-271。
    27、邹鲁:《国民党概史》,档号七一一(六)-15。
    28、《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历次会议宣言及重要决策汇编》,档号七一一(五)-50。沈志华提供,肖瑜、王洋协助整理:《俄国档案未编散件》(苏联史)1922-1928(第2卷)。
    1、22.12.06 SDl2959俄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会议记录,关于给外国共产党的资助金及境外出版工作情况。
    2、20.10.14 SD12705中央政治局会议记录,关于俄共布在各地方的任务。
    3、22.03.14 SD12822俄共中央政治局联合委员会会议记录,关于给各国共产党拨出活动经费问题。
    4、22.04.26 SD12820政治局会议记录,关于共产国际的活动经费问题。
    5、22.04.28 SD12821关于给共产国际活动拨款问题致俄(共)布中央政治局的信。
    6、24.11.14 SD12960俄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会议记录,关于共产国际资金预算问题。
    1.荣孟源主编:《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年。
    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3.罗家伦主编:《革命文献》,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3-1976年。
    4.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人民出版社,1964年。
    5.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
    6.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国档案出版社,1990年。
    7.蒋永敬:《北伐时期的政治史料-1927年的中国》,台北正中书局,1981年。
    8.查建瑜:《国民党改组派资料选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9.《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11.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南京史料整理处编:《中国现代政治史资料汇编年1927-1937年),1957年,内部打印本。
    12.季啸风、沈友益主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一前日本末次研究所情报资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
    13.《上海革命历史文件汇集》,上海档案馆,1986年。
    14.《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资料汇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
    15.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二编》,台北文海出版公司,1985年。
    16.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中华民国史事纪要》,中央文物供应社,1975年。
    17.《中华民国纪事本末》,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出版,1979年。
    18.《中华民国实录》,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19.王国华:《北京档案史料》,北京档案史料编辑部,1986年第2期。
    20.《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资料选辑1919-1924年》,人民出版社,1985年。
    2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1-6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1998年。
    22.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年。
    23.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
    24.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黄埔军校》,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
    25.铁岩主编:《绝密档案:第一次国共合作内幕》,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26.李玉贞主编:《马林与第一次国共合作》,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
    27.中共江苏省委党史研究室:《第一次国共合作在江苏:1923-1927},1995年。
    28.郭恒钰:《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东大图书公司,1989年。
    29.秦孝仪主编:《中华民国重要史料初编》,1981年。
    30.《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电稿》,中华书局,1986年。
    31.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台北近史所,1984年
    32.彭明主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33.《革命史资料》编辑部:《革命史资料》,中国文史出版社,1986年。
    34.李玉贞:《孙中山与共产国际》,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96年。
    35.郭恒钰:《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东大图书公司印行,1989年。
    36.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黄埔军校史料(1924-1927)》,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
    3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文史资料委员会:《文史资料丛稿选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38.中华民国史资料研究中心编辑印行:《中国现代专题报告专题研究》,1982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编:《革命人物志》,中央文物供应社出版,1972年。
    39.吴湘相:《民国百人传》,传记文学丛刊出版社,1979年。
    40.沈云龙:《民国史事与人物论丛》,传记文学丛刊,1981年。
    41.李云汉:《中国现代史论和史料》,台湾商务印书馆印,1971年。
    42.司马璐:《中共党史暨文献选粹》,出版地、出版时间不详。
    43.存萃学社编:《1927年-1934年的反蒋战争》,香港大东图书公司,1978年。
    44.蒋永敬:《近代人物史事》,台湾商务印书馆印,1971年。
    45.沈云龙主编:《联俄与仇俄问题讨论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26年。
    46.毛思诚:《民国十五年以前之蒋介石先生》,香港龙门书局,1965年。
    47.桂崇基:《中国现代史料拾遗》,台湾中华书局印行,1989年。
    48.《维经斯基在中国的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49.《马林在中国的有关资料》,人民出版社,1984年。
    50.卡尔图诺瓦:《加仑在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51.中国社会科学院编:《鲍罗廷在中国的有关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52.达林:《中国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53.贾比才:《中国革命与苏联顾问:1920-193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54.《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5年。
    55.《孙中山集外集续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56.秦孝仪主编:《国父全集》,近代中国出版社,1989年。
    57.《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8.亚.伊.赵列潘诺夫著、王启中译:《中国国民党初期战史同忆》(1924-1927年),国防部情报局译,1975年。
    59.罗家伦主编:《国父年谱》,增订本下册,台北党史编撰委员会,1994年。
    60.《蒋介石言论集》,中华书局,1965年。
    61.张其昀:《先“总统”蒋公全集》,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年。
    62.张其昀:《党史概要》,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79年。
    63.秦孝仪主编:《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1984年。
    6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蒋介石年谱初稿》,档案出版社,1992年。
    65.《胡汉民言论集》,三民公司,1928年。
    66.陈天锡:《戴季陶先生的生平》,台湾商务印书馆,1968年。
    67.陈天锡:《戴季陶先生文存》三续编,台北党史会,1971年。
    68.《戴季陶先生文存》,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委员会出版,1965年。
    69.邹鲁:《回顾录》,岳麓书社,2000年。
    70.邹鲁:《中国国民党党史纪要》,青年书店,1940年。
    71.邹鲁:《扩大会议》,出版社不详,1931年。
    72.邹鲁:《回顾录》,独立出版社,1955年。
    73.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会:《邹鲁先生文集》,中央文物供应社出版,1984年。
    74.《邹鲁全集》,中山大学也版,1976年。
    75.《邹鲁文存》,北华印书局,1930年。
    76.台湾中国国民党党史史料编撰委员会:《林公子超遗集》,1961年。
    77.朱西宁:《表率群伦的林子超先生:林森传》,台北近代中国杂志社,1982年。
    78.《林森传记资料》,天一出版社影印本。
    79.《民国青芝老人林子超先生年谱》,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
    80.张溥泉:《张溥泉先生全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会,1982年。
    81.居正:《清党实录》文海出版社,1985年。
    82.谢幼田:《居正日记书信未刊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83.于右任:《居觉生先生哀思录》,1951年。
    84.罗福慧、萧怡编:《居正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85.叶楚伧:《叶楚伧先生文集》,中国国民党党史委员会编,1987年。
    86.邵元冲:《邵元冲先生文集》,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1983年。
    87.邵元冲:《邵元冲先生演讲集》,商务印书馆,1928年。
    88.王仰清、许映湖标注:《邵元冲日记(1924-1936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89.邓泽如:《孙中山先生:》,文海出版社,1968年。
    90.谢幼田:《谢慧生先生事迹纪传》,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
    91.《谢持文集》,高雄四川同乡会,1985年。
    92.吴稚晖:《吴稚晖先生全集》,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会,1987年。
    93.《廖仲恺全集》,三民公司,1929年。
    94.李宗仁:《李宗仁回忆录》,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95.《胡汉民自传》,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
    96.蒋永敬:《胡汉民先生年谱》,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会,1978年。
    97.党史会:《胡汉民先生文集》第4册,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会,1978年。
    98.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91年。
    99.《广东革命历史文件汇集》甲4,中央档案馆,1982年。
    100.浙江省文史资料委员会:《浙江百年大事记:1840-1945》,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
    101.《蔡元培先生年谱传记》,台北国史馆印行,1986年。
    102.毕万闻主编:《张学良文集》,新华出版社,1992年。
    103.黄季陆:《黄季陆先生往怀文集》,传记文学出版社,1986年。
    104.周开庆:《民国川事纪要》,四川文献研究社,1974年。
    105.蒋中正:《自反录》,第2集卷50,出版社不详,1931年。
    10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冯玉祥日记》,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107.刘心皇辑注、王铁汉校订:《张学良进关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90年。
    108.任建树、张统模、吴信中:《陈独秀著作选读》,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9.恽代英:《致柳亚子(二)》,见《来鸿去燕录》,北京出版社,1981年。
    110.《周恩来选集》上,人民出版社,1984年。
    111.陈公博:《寒风集》,地方行政社,1945年。
    112.广东省委党史资料委员编:《第一次国共合作研究资料》,1984年。
    113.居蜜、陈三井:《居正先生全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
    114.王云五:《民国张静江先生人杰年谱》,商务印书馆,1981年。
    115.吴任华:《孙哲生先生年谱》,正中书局,1990年。
    116.吴铁城:《吴铁城同忆录》,正文书局,1969年。
    117.台湾党史委员会编:《张静江文集》,中央文物供应社,1982年。
    1.杨奎松:《国民党的“联共”与“反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2.谢幼田:《联俄容共与两山会议》,香港集成图书公司,2001年。
    3.郭绪印主编:《国民党派系斗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4.魏萼、谢幼田:《中国政治文化史论》(1919-1949年),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
    5.李云汉:《中国国民党史述》,台北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会,1994年。
    6.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台北及人书局,1987年。
    7.李云汉:《中国国民党的历史精神》,正中书局,1976年。
    8.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9.蒋介石:《苏俄在中国》,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56年。
    10.李剑农:《最近二十年中国政治史》,上海太平洋书店,1932年。
    11.雷啸岑:《三十年动乱中国》,香港亚洲出版社有限公司,1955年。
    12.冯自由:《革命逸史》,中华书局,1981年。
    13.蒋永敬:《鲍罗廷与武汉政权》,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2年。
    14.陈希豪:《过去三十年之中国国民党》,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15.黄季陆:《中国国民党的组织问题》,中国国民党广东省部宣传部印,1928年。
    16.汪精卫等著:《革命言论》,1930年,出版地不详。
    17.刘健清:《中国国民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18.杨奎松:《中国共产党与:莫斯科的关系(1920-1960)》,东大图书公司,1997年。
    19.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的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
    20.杨奎松、杨云若:《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21.杨奎松、蒋永敬:《中山先生与俄国》,台北中山基金会,2001年。
    22.杨奎松:《走近真实--中国革命的透视》,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23.朱信泉主编:《民国人物传》,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
    24.李国祁:《民国史论集》,南天书局有限公司,1990年。
    25.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
    26.山田辰雄:《中国国民党左派的研究》,东京庆应通信,1980年。
    27.黄美真:《中华民国史事件人物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8.韩信夫:《中华民国大事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年。
    29.秦孝仪:《中华民国名人传》,近代中国出版社,1984-1985年。
    30.丁言模:《鲍罗廷与中国人革命》,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
    31.林济:《居正传》,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32.林友华:《林森评传》,华文出版社,2001年。
    33.陈哲三:《邹鲁研究初集》,台北华世出版社,1980年。
    34.丁言模:《鲍罗廷与中国人革命》,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
    35.许继峰:《邹鲁与中国革命1885-19259,正中书局,1981年。
    36.刘晓宁:《“无为而治”的国家元首:林森传》,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37.邓泽如:《中国国民党二十年史迹》,止中书局,1948年。
    38.张小林:《覃振传》,中华书局,2005年。
    39.萧邦奇:《血路--革命中国中的沈定一(玄庐)传奇》,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40.董显光:《蒋总统传》,台北中华人典编印会,1967年。
    41.张国焘:《我的回忆》,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
    42.汀瑞炯等:《苦笑录:陈公博回忆(1925-1936)》,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9年。
    43.黎东方:《平凡的我》,台北文星书店,1963年。
    44.冯友兰:《冯友兰自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45.瞿韶华:《李烈钧评传》,台湾国史馆,1994年。
    46.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马超俊先生访问记录》,台北近史所,1992年。
    47.司马桑敦:《张学良评传》,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9年。
    48.蔡德金:《汪精卫评传》,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49.黄修荣:《苏联、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新探》,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年。
    50.郭德宏:《苏联、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研究述评》,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
    51.姚金果:《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
    52.姚金果:《共产国际联共(布)秘档与中国革命史新论》,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5
    3.林家有、李明主编:《看清世界与正视中国:“孙中山与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54.刘志强:《国共交恶--中国1927年纪实》,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55.李文能:《吴敬恒对中国现代政治的影响》,正中书局,1977年。
    56.谢彬:《民国政党史》,学术研究会丛书部,1926年。
    57.姜义华:《大道之行--孙中山思想发微》,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
    58.徐万民主编:《孙中山与辛亥革命》,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59.姜义华:《国民党左派的旗帜--廖仲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60.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61.深町英夫:《近代广东的政党、社会、国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62.章清:《胡适派学人群与现代中国自由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63.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64.罗志田:《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社会与学术》,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65.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
    66.汤森·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67.费约翰:《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三联书店,2004年。
    68.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书社,2004年。
    69.张军民:《对接与冲突--三民主义在孙中山身后的流变》,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70.田湘波:《中国国民党党政体制剖析1927-1937》,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
    71.李国忠:《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72.杨天石:《国民党与前中华民国》,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73.(美)白修德·贾安娜著:《中国的惊雷》,新华出版社,1988年。
    74.刘德军:《中国革命史重点问题评析》,山东大学出版社,1993年。
    75.吴祖明:《中国大革命与亚洲》,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
    76.林家有:《国共合作史》,重庆出版社,1987年。
    77.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
    78.王宗华:《中国大革命史:1924-19279,人民出版社,1990年。
    79.萧超然、沙健孙:《中国革命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80.薛谋成:《国民党新军阀史略》,厦门出版社,1991年。
    81.张宪文:《中华民国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82.茅家琦:《百年沧桑:中国国民党史》,鹭江出版社,2005年。
    83.苗建寅:《中国国民党史:1894-19889,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年。
    84.宋春:《中国国民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
    85.肖效钦:《中国国民党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89年。
    86.李友仁、郭传玺:《中国国民党简史:1894-1949》,档案出版社,1988年。
    87.高军、王桧林、杨树标:《中国现代政治思想评要》,华夏出版社,1990年。
    88.王奇生:《中国近代通史》第7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89.张玉法:《中国现代史》,台湾东华书局,1977年。
    90.曹伯一:《中华民国政治发展史》,中央文物供应社,1985年。
    91.史振鼎:《国父外交政策》,台北幼狮书局,1965年。
    92.向青:《苏联与中国革命:1917-1949年》,中央编译局出版社,1994年。
    93.郑学稼:《中共兴亡史》,台湾中华杂志社,1979年。
    94.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95.《列宁斯大林论中国》,人民出版社,1954年。
    96.王辉强主编:《黄埔军校秘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97.吴定宇主编:《中山大学校史1924-2004》,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
    98.崔之清:《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1905-1945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99.张瑛:《蒋介石清党内幕》,国防大学出版社,1992年。
    100.林代昭主编:《中国近现代人事制度》,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9年。
    101.易劳逸著、陈谦平译:《流产的革命》,中国青年出版社,1992年。
    102.山西文史资料编辑部编:《中原大战内幕》,山西太原人民出版社,1994年。
    103.张同新:《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史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104.陈少校:《阎锡山之兴灭》,香港至诚出版社,1972年。
    105.陈茹玄:《中国宪法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年。
    106.《少年中国晨报六十周年专刊》,美国三藩市,少年中国晨报馆,1971年。
    107.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8.曾庆榴:《共产党人与黄埔军校》,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9.王克文:《汪精卫·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台湾国史馆,2001年。
    110.广州平社编:《广州事变与上海会议》,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年。
    111.孟.伏.岳列夫著.王启中、周祉合译:《北伐前后中国革命情势(1925-1927)》,台北国防部情报局,1980年。
    112.闾小波:《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113.(美)杰克.普拉诺等著、胡杰译:《政治学分析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114.《薛暮桥学术论著白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115.《中国经济年鉴》(上),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116.萧铮主编:《民国二十年代中国大陆土地问题资料》第65册,成文出版社,1977年。
    117.(法)莫力斯.迪违背尔热:《政治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
    118.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19.(古希腊)亚里斯多德:《政治学》,延边人民出版社,1999年。
    120.田宏茂著、朱华译:《1928-1937年国民党派政治阐释》,译自陈福霖编:《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1927-1949年的国民党与共产党》,西方观点出版社,1980年。
    121.孔庆泰:《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
    1.金泳信:《西山会议派之研究》,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1997年。
    2.罗敏:《邹鲁与蒋介石的关系1923-1931年》,未刊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1999年。
    3.孙承希:《醒狮派的国家主义思想之演变》,未刊稿,复旦历史系博士论文,2002年。
    4.田守业:《国民党改组派》,未刊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3年。
    5.韩剑华:《西山会议之研究》,未刊稿,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硕士论文,1980年。
    6.胡云霞:《共产国际、苏俄在华政治盟友的选择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未刊稿,西南师大研究生学位论文,2004年。
    7.井泓莹:《张继早年革命事业之研究(1882-1927)》,未刊稿,台湾政治大学历史所硕士论文,1981年。
    8.陈均:《试论西山会议派与新右派对“联俄容共”的态度演变》,未刊稿,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
    9.杨奎松:《1927年南京国民党“清党”运动研究》,《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
    10.杨奎松:《“容共”还是“分共”》,《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4期。
    11.杨奎松:《孙中山与共产党--基于俄国因素的历史考察》,《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12.杨奎松:《走向“三二○”之路》,《历史研究》,2002年第6期。
    13.杨奎松:《蒋介石从“三二○”到“四一二”的心路历程》,《历史教学》,2003年第1期。
    14.杨奎松:《莫斯科决定联合孙中山之经历》,《近代中国》,2001年第142期。
    15.杨奎松:《关于苏联、共产国际与中国大革命关系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2期。
    16.杨奎松:《大革命前期的国共关系与共产国际》,《文史哲》,1990年第6期。
    17.杨天石:《关于孙中山“三大政策”概念的形成及提出》,《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1期
    18.王奇生:《“革命”与“反革命”》,《历史研究》,2004年第5期。
    19.李云汉:《介绍孙文主义学会及其有关文件》,《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73年第4期。
    20.李云汉:《淡泊明志宁静志远的学人--桂崇基先生访问录》,《近代中国》第95期。
    21.李云汉:《清党运动的再评价》,《中国国民党党史论文选集》第4册,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
    22.王章陵:《孙文主义学会成立经过及其影响》,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史专 题研究报告》第3辑,1982年。
    23.黄金麟:《革命与反革命--“清党”再思考》,《新史学》第11卷第1期,2000年3月。
    24.韦慕庭:《孙中山的苏俄顾问》,《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6期。
    25.李云汉:《上海中央与北伐清党》,《近代中国》,第66期。
    26.林玲玲:《廖仲恺同联俄容共政策之探讨》,《近代中国》,第90期。
    27.蒋永敬:《孙中山先生与越飞联合声明前的谈判》,《近代中国》,第103期。
    28.蒋永敬:《<鲍罗廷与中国人革命>评介》,《近代中国》,第12期。
    29.蒋永敬:《三月二十日事件之研究》,《中华民国初期历史研讨论文集(1912-1927)》上册,台北近史所,1984年。
    30.唐德刚:《论西山会议派》,《传记文学》,第32卷第3期。
    31.田雨时:《最后逝世的国民党一届中委傅汝霖》,《传记文学》,第46卷6期。
    32.桂崇基:《西山会议之形成与经过》,《传记文学》,第32卷第3期。
    33.黄季陆:《访黄季陆先生谈西山会议》,《传记文学》,第32卷第3期。
    34.蒋君章:《西山会议与戴季陶先生》,《传记文学》,第32卷第3期。
    35.胡耐安:《谈西山会议派与改组派》,《传记文学》,第10卷第6期。
    36.刘绍唐:《<陈炯明叛变与联俄容共的由来>主题说明》,《传记文学》,第32卷第2期。
    37.桂崇基:《中山先生为什么联俄容共》,《传记文学》,第32卷第2期。
    38.杨维真:《容共?分共?西山会议派与国民党中央的分合》,《历史月刊》,第67期。
    39.陆祥云:《清党与夺权--宁汉分裂始末》,《历史月刊》,第67期。
    40.胡平生:《反蒋派大联合--扩大会议的成因与反思》,《历史月刊》,第67期。
    41.林能士:《约法之争与派系纠葛:宁粤的分裂与影响》,《历史月刊》,第67期。
    42.李国祁:《邹鲁与两山会议》,《中华氏国建国八十周年学术讨论集》第1册,近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
    43.苏维初:《国民革命时期的西山会议派》,载《中国大革命与亚洲》,档案出版社,1997年。
    44.周一志:《关于西山会议的一鲮半爪》,《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
    45.周一志:《关于孙文主义学会》,《文史资料存稿选编》,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年。
    46.周一志:《我对许崇智了解的片断》,《文史资料选辑》,第13辑。
    47.冀贡泉:《阎锡山与扩大会议》,《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
    48.李俊龙:《汪精卫与扩大会议》,《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
    49.何汉文:《改组派在北平出演的“扩大会议”》,《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
    50.薛笃弼:《扩大会议始末》,《文史资料选辑》,第17辑。
    51.武和轩:《改组派与扩大会议》,《文史资料选辑》,第16辑。
    52.罗方中:《中原大战与扩大会议》,《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
    53.罗方中:《国共合作后国民党在北京的活动》,《文史资料选辑》,第60辑
    54.高德福:《反对西山会议派的斗争》,《河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55.董江爱:《阳山会议派反共纪实》,《历史教学》,1999年第4期。
    56.赵德教:《西山会议派的政治思想》,《中州学刊》,1985年第6期。
    57.李正华:《西山会议派》,《历史教学》,1990年第4期。
    58.周自新:《西山会议召开的两次反动会议》,《党史研究资料》(成都)卷6,1985年。
    59.王光远:《国民党老右派--西山会议派》,《文史精华》,1996年第3期。
    60.王光远:《蒋介石和西山会议派》,《民国春秋》,1996年第1期。
    61.王光远:《西山会议派概述》,《党史研究》,1986年第2期。
    62.林友华:《林森在西山会议派中的地位》,《闽江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63.姚金果:《“容共”与“防共”--孙中山对共产党的真实态度》,《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64.欧阳军喜:《苏俄及共产国际对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清华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65.安冬尼.塞奇:《斯内夫利特和第一次国共统一战线的由来》(1921-1923),《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14期。
    66.B.格卢宁:《共产国际对华政策》(1921年一1927年),《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4期。
    67.杰柳辛.科斯佳耶娃:《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16期。
    68.苏维初:《国民党左派历史之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第2-3期。
    69.杨乃良:《大革命时期我党如何区分对待国民党中的左中右派别》,《广西社会科学》,1996年第6期。
    70.高维良:《1927年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剖析》,《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3期。
    71.闻少华、孙彩霞:《“非常会议”中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3期。
    72.陈进金:《另立中央:1930年的扩大会议》,《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
    73.《邹鲁致蒋介石张静江书》,1926年5月9日;《西山会议关于清党问题致蒋介石、吴稚晖等人的四封函》,《档案与历史》1987年第3期。
    74.《邹鲁致吴敬恒书》,《档案与历史》,1987年第3期。
    75.史全生:《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述评》,《历史档案》,2002年第3期。
    76.孔庆泰:《蒋介石抵制胡汉民孙科在欧活动函电选》,《历史档案》,1984年第2期
    77.《汪精卫之王懋功函》(1929年7月21日),《历史档案》,1984年4期。
    78.韩信夫:《阎锡山的党统主张与北平扩大会议》,《民国档案》,1994年第2期。
    79.王合群:《国民党派系斗争与浙江“二五减租”运动的兴起》,《民国档案》,2002年第2期。
    80.胡适:《追念吴稚晖先生》,《自由中国》第19卷第1号,1954年1月1日。
    81.何祖培:《张静江事迹片段》,《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24辑。
    82.《浙江省政府公报》1928年12月15日,第181期会议录。
    83.关志岗:《国民党中政会述评》,《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84.刘义生:《国民党开除党籍现象述论》,《史学月刊》,1997年第5期。
    85.《中国军人》,第3、4、7期。
    86.程瑞霖:《再论党的领袖问题》,常乃德编:《文武之时代性》,人民评论社印,出版时间 不详。
    87.陈之迈:《国民党的政治委员会》,《社会科学》第1卷第4期,清华大学出版,1937年。
    88.林桂圃:《中国国民党的中央政治会议》,《国衡半月刊》(南京),第1卷第12-13期,1935年10-11期。
    89.《黄埔创始之回忆》,《黄埔季刊》,第1卷第3期。
    90.《西山会议黑幕专号--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职工一一·二二惨案后援会特刊》,无出版地,1928年。
    91.文化研究社编:《中国五大伟人手札》,上海文化研究社,1939年。
    92.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所编:《蒋校长演讲集》第1卷,广州1927年。
    93.上海大学孟超:《反对西山会议》,中国国民党上海市第一区党部第五十三区分部出版。
    94.《汪精卫东电1930年6月1日》,《革命战线》第8期,1930年6月5日。
    95.陈功懋:《沈定一其人》,《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12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96.高乐天:《沈定一先生的一生》,《浙江月刊》,第4卷第4期,1972年4月。
    97.《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训令第四号》,见《中国国民党周刊》,双十节特刊,1926年10月10日。
    98.《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公报》,第19号。
    99.《大本营公报》,大元帅训令第二十号,第347号。
    100.上海档案馆编,《国民党上海执行部第一至第四次执行委员会会议记录》,《党史研究资料》,1983年第2期。
    101.包惠僧:《中山舰事变前后》,《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
    102.孔庆泰:《1927年蒋介石等联汪制桂函电选》,《历史档案》,1984年第1期。
    103.李云汉:《清党绝俄的一段经过》,《传记文学》,第33卷第6期,1978年12月。
    上海《民国日报》、广州《民国日报》、汉口《民国日报》、杭州《民国日报》、《大公报》、《江南晚报》、《民生周报》、《晨报》、《向导》、《政治生活》、《新青年》、《政治周报》、《中国国民党周刊》、《国闻周报》《益世报》、《京报》、《盛京时报》、《上海新闻报》、《上海时报》、《中央日报》、《黄埔潮》、《黄埔季刊》、《革命导报》、《东方杂志》、《教育杂志》、《中国国民》、《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央半月刊》
    《传记文学》,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
    《近代中国》,近代中国杂志社出版
    《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历史月刊》
    1.Mary C.wright,"From Revolution to Restoration;the Transformation of Kuomintang Ideology ",Far Eastern Quarterly Vol.14,No.4(1955).
    2.C.Martin.Wilbur,"Sun Yat-sen:Frusted Patriot":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7.
    3.C.Martin Wilbur & Julie Lien-Ying How,"Documents on Communism,Nationalism and soviet Advisers in China,1918-1927",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6.
    4.Xenia J.Eudin and Robert C.North,"Soviet Russia and the East,1920-1927",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7.
    5.Lydia Holubnychy,"Michael Borodin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1923-1925",East Asian Institute: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79.
    6.Eugene W.Wu,Coping with dissent,"EarlyAnti-Communism in the Reorganized Kuomintang",in Centennial Symposium on Sun Yat-sen's Founding on the Kuomintang for Revolution,Taibei,and November,1994.
    7.Dan N.Jacobs,"Borodin,Stalin's man in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1.
    8.So Wai-Chor,"The Kuomintang Left in the National Revolution 1924-1931 ",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9.Wang Ke-wen,"The Kuomintang in Transition:Ideology and Factionalism in the National Revolution,1924-1932",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Stanford University,1985.
    10.T'ang Leang-li,"The Inner Histo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Reprint edition,Westport,Conn:Hyperion Press 1977.
    11.James.Shirley,"'Control of the Kuomintang after Sun Yat-sen's Death ",The Journal of Asina Studies,Vol.ⅩⅩⅤ:1(196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