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书林清话》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叶德辉是清末民初湖南著名的藏书家、刻书家、文史学家,尤其精通于版本目录学。他的版本目录学名著《书林清话》以丰富的史料阐明了书籍称篇、称卷、称本、称部等问题,大体展示了我国古代的图书由简书到帛书,从抄本到刻本的演变过程。同时它也记载了我国古代图书的出版史料,包括雕版源流,官刻、私刻、坊刻三大系统及宋、金、元、明、清断代刻书的情况,以及名人抄书藏书、历代书价、古籍辨伪等书林掌故。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书林清话》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评述。一方面具体论述了《书林清话》在文献学、书史学上重大创获,另一方面也详细考证了《书林清话》的错误与不足。
     第一章,作者简要评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学者叶德辉的生平。首先对其家世、交游作了总体介绍,然后列举了他的著述和在辑佚、刻书、藏书方面的成就。
     第二章,分析了明清两代版本目录学发展的轨迹和《书林清话》的成书的背景,总结了《书林清话》在版本目录学和书史学上的价值,同时对其内容和版本情况作了简要的说明。
     第三章,从体裁的创新、史料的运用与发掘和思想理论的扬弃三个方面论述了《书林清话》在文献学领域的价值,重在凸显叶德辉独特的学术眼光和创新精神。
     第四章,介绍了李洣的《书林清话校补》和长泽规矩也的《书林清话纠缪并补遗》,然后从五个方面对《书林清话》进行了考辨。
     结语部分再次肯定了《书林清话》的学术价值,并对将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Ye Dehui is a famous scholar of late Qing dynasty in Hunan Province. He is proficient in science of collecting books, science of pringting books, history and literature, particularly science of version and bibliography. ShuLinQingHua' rich history material states why is used to call the books by charpters, by volumes, and by rolls. It also. records the China's ancient books published materials, including the publication in So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y, celebrities copying books and book prices in each dynasy..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other's scholars,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review has given to ShuLinQingHua.On one han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jor innovations of ShuLinQingHua in science of version and bibliography. On the other hand, this paper has verified the mistakes and shortcomings in ShuLinQingHua.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author briefly review Ye Dehui'life. First overall introductions have made on his family and then listed his writings and the achievement on collection, printing and bibliography.
     In the second chapter, a brief description has made about the Ming Dynasty and Qing Dynasty version and Bibliography development process. It Summs up the value of version and bibliography of ShuLinQingHua. Meanwhile, it has reviewed the book's content and versions.
     In the third chapter, From the three aspects such as genre innovation and the use of materials and ideas to explore the theory of abandoning to describe the literature value of ShuLinQingHua.
     In the last charper, the paper has analysed the reason of miastake in ShuLinQingHua and research from five aspects. Meanwhile, the author introduce two books as ShuLinQingHuaJiaoBu and ShuLinQingHuaJiuMiuBingBu Yi.
     The conclusion reaffirms the academic value of ShuLinQingHua, and presents the future research.
引文
① 张舜徽.《清儒学记》.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第365页。
    ① 指王先谦,他曾任国子监祭酒。
    ② 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83页。
    ③ 顾廷龙校.《艺风堂友朋书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35页。
    ④ 同上。
    ① 叶德辉.《书林余话》.《书林清话·附书林余话》.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38页。
    ② 李肖聃.《湘学略·第二十二》.长沙: 自刊本.1046年。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1页。
    ② 颇廷龙校.《艺风堂友朋书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34页。
    ① 傅增湘.《长沙叶氏<紬书录>序》.叶启勋《拾经楼紬书录》.长沙:叶氏自刻本.1937年。
    ② 叶德辉.《藏书十约》.《澹生堂藏书约(外八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6页。
    ① 杨树达.《郎园全书序》.《积微居诗文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83、84页。
    ② 谢国桢.《丛书刊刻源流考》.《明清笔记谈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23页。
    ① 章学诚著、王重民释.《校雠通义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页。
    ② 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450页。
    ① 钱曾.《读书敏求记》.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第29页。
    ② 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1页。
    ③ 钱泰吉.《曝书杂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页。
    ④ 钱泰吉.《曝书杂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0页。
    ① 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386、第387页。
    ② 叶德辉.《书林清话叙》.《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1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叙》.《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1页。
    ② 同上。
    ③ 同上。
    ④ 同上。
    ⑤ 叶昌炽字鞠裳,其著作《语石》是一部笔记体石刻通论性专著。
    ⑥ 缪荃孙.《书林清话序》.《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2页。
    ① 徐雁.《读<书林清话>》.图书情报研究.1986(4):页83。
    ① 据袁庆述.《版本目录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3页——第35页。
    ① 叶启崟.《书林清话跋》.《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
    ② 同上。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九卷第12页。
    ② 同上。
    ③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九卷第13页、第14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九卷第15页。
    ② 唐弢.《书话·序》北京:北京出版社.1962年.第1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18页。
    ② 同上。
    ③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19页。
    ④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18页。
    ⑤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18页。
    ⑥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20页。
    ⑦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19页。
    ⑧ 同上。
    ⑨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20页。
    ⑩ 同上。
    ① 王明清.《挥麈录》.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第240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二卷第7页。
    ② 同上。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二卷第7页。
    ②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二卷第7页、第8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二卷第8页。
    ② 严复.《与张百熙书》之二.《严复集》.北京: 中华书局.1986年.第577页。
    ③ 严复.《与张百熙书》之二.《严复集》.北京: 中华书局.1986年.第577页。
    ④ 严复.《与张百熙书》之二.《严复集》.北京: 中华书局.1986年.第578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二卷第12页。
    ② 指《易》、《诗》、《书》、《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九部儒家经典。
    ③ 罗壁.《识遗》.《四库全书》第85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510页。
    ① 转引自周宝荣《宋代出版史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169页。
    ②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 中华书局.1993年.第10722页。
    ① 顾炎武.《日知录》.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第422页。
    ② 顾廷龙校.《艺风堂友朋书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553页。
    ①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第127、第128页。
    ② 周煇.《清波杂志》.《四部丛刊续编·子部》.上海: 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71页。
    ③ 谢肇瀾.《五杂俎·事部一》.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第266页。
    ④ 同上。
    ⑤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 中华书局.2003年.第1151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五卷“明人私刻坊刻书”条.第24页。
    ② 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78卷。
    ③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四卷“元时书坊刻书之盛”条.第13页。
    ④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四卷“元时书坊刻书之盛”条.第20页.
    ① 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二十一·史林十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516页。
    ②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二卷“南宋临安陈氏刻书之一”条,第19页。
    ③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二卷“南宋临安陈氏刻书之一”条,第19页。
    ④ 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12页。
    ① 周宝荣《宋代出版史研究》.郑州:中州古籍,2003年.第82页:“陈起……其子续芸…曾应乡试发解,人称陈解元。”
    ② 黄镇伟.《坊刻本》.《中国版本文化丛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39页:“陈解元之名,早已见称于陈起,清初曹廷栋辑《宋百家诗存》于《芸居乙稿》‘陈起小传’云:‘陈起字宗之,钱塘人。宁宗时乡贡第一,时称陈解元。’此后丁丙《武林坊巷志》据引,遂广为人知。”
    ③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七卷第16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七卷第16页。
    ②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六卷第27页。
    ③ 叶德辉.《书林余话》.《书林清话·书林余话》.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33页。
    ④ 刘盼遂.《刘盼遂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03页、第704页。
    ⑤ 刘盼遂.《刘盼遂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04页。
    ① 同上。
    ② 刘盼遂.《刘盼遂文集》.北京:北京师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04页。
    ③ 同上。
    ④ 钱泳.《履园丛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79页。
    ⑤ 刘盼遂.《刘盼遂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04页。
    ⑥ 侯璨敏.《毛晋校刻书研究》.硕士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第23——第28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六卷第1页。
    ② 李致忠.《宋版书叙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40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六卷“送客数字句不尽同古本”条.第13页。
    ②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六卷“宋刻书多讹舛”条.第14页。
    ③ 指钱大昕的《竹汀日记钞》。
    ④ 指缪荃孙的《艺风堂藏书续记》。
    ⑤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六卷“宋刻书多讹舛”条.第15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十卷“近人藏书侈宋刻”条.第8页。
    ②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十卷“藏书偏好宋元刻之癖”条.第28页。
    ③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六卷“宋刻书多讹舛”条.第15页。
    ④ 同上。
    ⑤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七卷“元刻书之胜于宋本”条。第1页。
    ⑥ 同上。
    ⑦ 叶德辉.《藏书十约》《澹生堂藏书约(外八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3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六卷第27页。
    ②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24页。
    ① 章学诚.《章学诚遗书·外编·信摭》.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367页。
    ② 萧统编、李善注.《文选·魏都赋》.北京: 中华书局.1977年.第106页。
    ③ 魏征.《隋书·经籍志》.北京: 中华书局.1973年.第905页。
    ④ 郑樵.《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721页。
    ⑤ 章学诚著、王重民释.《校雠通义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页。
    ⑥ 周密.《齐东野语》.《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 中华书局.1983年.第217页。
    ①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②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③ 转引自蒋元卿.《校雠学史》.合肥:黄山书社.1985年.第125页。
    ④ 转引自蒋元卿.《校雠学史》.合肥:黄山书社.1985年.第124页。
    ⑤ 同上。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24页。
    ②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4页。
    ①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北京: 中华书局.1983年.第539页.
    ② 傅增湘.《双鉴楼藏书续记·卷上》.台北:广文书局.1969年.第59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7页。
    ② 李洣.《书林清话校补》.《书林清话·附书林余话》.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298页。
    ③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7页。
    ④ 李洣.《书林清话校补》.《书林清话·附书林余话》.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298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4页。
    ② 李洣.《书林清话校补》.《书林清话·附书林余话》.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296页。
    ③ 同上。
    ④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26页。
    ⑤ 长泽规矩也.《书林清话纠缪并补遗》.《书林清话·附书林余话》.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97页。
    ⑥ 指日本学者森立之的《经籍访古志》。
    ⑦ 指杨守敬的《留真谱》.
    ⑧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二卷第27页。
    ⑨ 指杨守敬的《日本访书志》。
    ① 长泽规矩也.《书林清话纠缪并补遗》.《书林清话·附书林余话》.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98页。
    ②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十卷第7页。
    ③ 长泽规矩也.《书林清话纠缪并补遗》.《书林清话·附书林余话》.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18页。
    ④ 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17页.
    ⑤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4页。
    ⑥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二卷第12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六卷第14页。
    ② 于敏中.《天禄琳琅书目》.长沙:光绪甲申王先谦刻本.1884年.第一卷第6页。
    ③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 中华书局.2003年.第271页。
    ④ 刘国钧.《中国古代书籍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01页,第八篇第二节“私家刻书”:“传世的南宋家刻本中,最著名的如相台岳氏家塾的《五经》……”
    ① 毛春翔.《古书版本常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6页.“宋刻本”一节:“两宋私家刻书……据叶德辉《书林清话》所录,则有岳氏之相台家塾……岳刻《相台五经》,至清代尚有存者,清内府仿刻行世。”
    ② 张政烺.《张政烺文史论文集》.北京: 中华书局.2004年.第166页——第188页。
    ③ 赵万里主编.《中国版刻图录》.北京:北京图书馆.1961年.第56页。
    ④ 李致忠.《宋版书叙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175页。
    ① 李致忠.《宋版书叙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174页——第181页。
    ② 指黄丕烈的《百宋一廛书录》。
    ③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27页。
    ④ 黄丕烈.《百宋一廛书录》.《宋版书考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62页。
    ⑤ 林申清.《宋元书刻牌记图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20页。
    ⑥ 指杨绍和的《楹书隅录》。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27页。
    ②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六卷第9页。
    ③ 林申清.《宋元书刻牌记图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40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六卷第9页。
    ②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94页。
    ③ 林申清.《宋元书刻牌记图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54页。
    ④ 指缪荃孙的《艺风堂藏书记》。
    ① 林申清.《宋元书刻牌记图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46页。
    ②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16页。
    ③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六卷第10页。
    ④ 林申清.《宋元书刻牌记图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62页。
    ① 指黄丕烈的《士礼居藏书题跋记》。
    ②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26页。
    ③ 林申清.《宋元书刻牌记图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51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二卷第1页。
    ②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7页。
    ③ 阮元.《揅经室外集·四库未收书提要》.《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849页。
    ④ 张元济.《涉园序跋集录》.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三卷第1页。
    ②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859页。
    ③ 邵懿辰撰、邵章续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26页、第427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四卷第12页。
    ① 黄镇伟.《坊刻本》.《中国版本文化丛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49页。
    ② 同上。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24页。
    ② 朱彝尊.《经义考》.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第二百九十四卷.第3页。
    ③ 朱彝尊.《曝书亭集》.《四部丛刊初编集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364页。
    ④ 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728页。
    ①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第343页。
    ② 又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③ 永瑢等.《四库全书·凡例》.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7页。
    ① 永瑢等.《四库全书·凡例》.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7页
    ② 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1页。
    ③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四部丛刊本》.上海:涵芬楼.1914年.第二十九卷第17页。
    ①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1页。
    ②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第1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十卷第7页。
    ②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十卷第8页。
    ①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75页。
    ② 李洣.《书林清话校补》.《书林清话·附书林余话》.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第318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六卷第3页。
    ②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十卷第4页。
    ③ 同上。
    ① 严绍玺.《日藏汉籍追踪纪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24——第226页。
    ② 李致忠.《宋版书叙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7——第16页。
    ③ 苏轼.《石钟山记》.《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371页。
    ①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18页。
    ②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一卷第20页。
    ③ 同上。
    ④ 指丁丙的《善本书室藏书志》。
    ⑤ 邵懿辰撰,邵章续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26页、第557页。
    ⑥ 李盛铎著、张玉范整理.《木樨轩藏书题记及书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214页。
    ① 叶德辉.《郋园读书志》.上海:刘肇隅刻于上海澹园.1928年.第六卷第2页。
    ②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四卷第1页。
    ③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第四卷第14页。
    ④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80页。
    ⑤ 林申清.《宋元书刻牌记图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第81页。
    [1] 李白坚.《中国版权观念的萌芽与早期出版法》.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1):页50
    [2] 周连宽.《论古典目录学、校雠学、板本学三者的关系》.广东图书馆学刊.1988(4):页1
    [3] 徐雁.《读<书林清话>》.图书情报研究.1986(4):页83。
    [4] 姚广宜.《试述以国子监为中心的宋代国家刻书事业》.河北大学学报.1990(2):页93
    [5] 彭清深.《<书林清话>得失谈》.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页36
    [6] 周宝荣.《宋代的版权保护》.编辑之友,1994(1):页72
    [7] 崔慕岳.《论坊刻的历史地位和文献价值》.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页104
    [8] 林申清.《相台岳氏及其所刻<九经三传>辨》.图书与情报.1996(4):页70
    [9] 顾宁一.《浅谈汲古阁藏、刻书之特点》.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6,17(4):页91
    [10] 郑衡泌.《麻沙书坊——古代刻书中心》.福建地理,1996,11(6):页74
    [11] 郗志群.《论杨守敬版本目录学的成就和地位》.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7(6):页111
    [12] 章宏伟.《两宋编辑出版事业研究》.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4):页33
    [13] 王晋卿.《叶德辉的版本思想与方法》.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2(5):页114
    [14] 黎世英.《宋代的图书印刷业》.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0,31(3):页76
    [15] 郭孟良.《中国版权问题探源》.齐鲁学刊,2000(6):页30
    [16] 沈俊平.《叶德辉的版本目录学工作概述》.图书馆建设,2000(6):页86
    [17] 王慕东.《略论杨守敬对版本目录学的主要贡献》.图书情报工作,2001(1):页80
    [18] 沈俊平.《叶德辉与<四部丛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2):页82
    [19] 彭文静.《论<书林清话>的学术创获》.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页148
    [20] 那成英.《评清末目录学名作<书林清话>》.青海民族研究,2002,13(2):页119
    [21] 袁庆述.《叶德辉和他的<书林清话>》.中国文学研究,2003(1):页83
    [22] 陈亚敏.《清代目录学领域的卓越代表人物——章学诚》.图书馆论坛,2003,23(3):页145
    [23] 沈俊平.《叶德辉对校雠学、目录学、版本学三者关系的理解》.国立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馆刊,2004,6(6):页28
    [24] 肖小云.《论叶德辉<书林清话>的文献学价值》.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9(2):页126
    [25] 舒琼.《旧中国版权制度初探》.河南图书馆学刊,2006,26(5):页130
    [1] (清)于敏中.《天禄琳琅书目》.长沙:光绪甲申王先谦刻本.1884年
    [2] (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四部丛刊本》.上海:涵芬楼.1914年
    [3] 叶德辉.《书林清话》.长沙:观古堂自刊本.1920年
    [4] (宋)周煇.《清波杂志》.《四部丛刊续编·子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5] (清)顾炎武.《日知录》.上海:世界书局.1936年
    [6] (清)朱彝尊.《经义考》.《四部备要》.北京:中华书局.1936年
    [7] (宋)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部丛刊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8] (清)朱彝尊.《曝书亭集》.《四部丛刊初编集成》.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9] 叶启勋.《拾经楼紬书录》.长沙:叶启勋自刻本.1937年
    [10] 李肖聃.《湘学略》.自刊本.1946年
    [11] 叶德辉.《书林清话·附书林余话》.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
    [12] 李咪.《书林清话校补》.北京:古籍出版社.1957年
    [13] (清)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
    [14] 赵万里.《中国版刻图录》.北京:北京图书馆.1961年
    [15] 唐弢.《书话》 北京:北京出版社.1962年
    [16] 刘国钧.《中国古代书籍史话》.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17] 傅增湘.《双鉴楼藏书续记·卷上》.台北:广文书局,1969年
    [18] 魏征.《隋书·经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9] (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魏都赋》,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20] 毛春翔.《古书版本常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21] (清)钱泳.《履园丛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2] 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23] 余嘉锡.《四库提要辩证》.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4] 顾廷龙校《艺风堂友朋书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5] 谢国桢.《丛书刊刻源流考》.《明清笔记谈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6] 周密.《齐东野语》.《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7] 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8]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
    [29] (清)钱曾.《读书敏求记》.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
    [30] 蒋元卿.《校雠学史》.合肥:黄山书社.1985年
    [31] (清)章学诚.《章学诚遗书·外编·信摭》.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
    [32] 杜迈之、张承宗《叶德辉评传》.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33] 李盛铎著、张玉范整理.《木樨轩藏书题记及书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34] (宋)苏轼.《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5] 杨树达.《郎园全书序》.《积微居诗文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6] 严复.《与张百熙书》之二.王栻主编《严复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7] (宋)罗壁.《识遗》.《四库全书》第85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38] 章学诚著、王重民释.《校雠通义通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39] (清)黄丕烈.《士礼居藏书题跋记》.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
    [40] (宋)郑樵.《通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41]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上海书店.1990年。
    [42] 伦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43] 张舜徽.《清儒学记》.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
    [44]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45] 李致忠.《宋版书叙录》.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
    [46]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年。
    [47] (清)钱泰吉.《曝书杂记》.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48] 长泽规矩也.《书林清话纠缪并补遗》.《书林清话·附书林余话》.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49] 叶德辉.《叶德辉书话》.近人书话系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50] 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51] 林申清.《宋元书刻牌记图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
    [52] 邵懿辰撰、邵章续录.《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53] 王欣夫.《王欣夫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54]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55] (宋)王明清.《挥麈录》.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
    [56] (明)谢肇涮.《五杂俎》.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
    [57] 黄镇伟.《坊刻本》.《中国版本文化丛书》.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
    [58] 刘盼遂.《刘盼遂文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9] 周宝荣.《宋代出版史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60]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61] 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62] (清)黄丕烈.《百宋一廛书录》.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63] 袁庆述.《版本目录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64] 王国维.《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版。
    [65] 司马朝军.《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66] 张政烺.《张政烺文史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67]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68] 叶德辉《藏书十约》.《澹生堂藏书约(外八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69] 严绍玺.《日藏汉籍追踪纪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1] 刘孝平.《叶德辉文献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2005年
    [2] 朱新民.《叶德辉及其历史文献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侯璨敏.《毛晋校刻书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