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与伦理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黑格尔本人虽然没有出版过专门以“伦理学”为名的著作,但是并不意味着他没有伦理学方面的著作或文本,早年的“自然法论文”与《伦理生活体系》手稿,柏林时期的《法哲学原理》都是明显带有伦理性质的文本;此外,黑格尔在耶拿时期的精神哲学手稿与《精神现象学》中,以及在海德堡第一版哲学全书等等著作文本中也都有十分丰富的伦理思想。更重要的是,黑格尔绝对精神哲学体系的最初起点就是他青年时期伦理思想的探讨。宽泛而言,几乎黑格尔的所有著作文献中都渗透着伦理的内容,由后人编辑出版的各种讲演录,尤其是《美学讲演录》同样也不例外。不但如此,伦理在黑格尔《美学讲演录》中还具有特别的意义。在黑格尔的艺术哲学中,伦理既是艺术产生与形成的语境,它所表现的具体对象与内容,也是黑格尔定义“美”与“理想”的内在尺度,还是黑格尔划分艺术史发展阶段与类型,阐释具体艺术作品以及艺术发展前景的理论依据。黑格尔全部美学思想与伦理的这种紧密关系,构成了其美学的最大特色。本文即从上述诸方面展开论证,共分导论与正文两大部分,正文又分五章。
     导论部分首先概述了黑格尔美学研究在整个黑格尔研究中的情形与地位,指出了黑格尔美学在其逝世后的一个半世纪中基本是被冷遇的,直到20世纪末期这方面的研究才逐渐有所突显。其次,分别具体地综述了国内与国外黑格尔美学研究的文献与言路,指出了与本文选题有关的既有研究与进展情况,也说明了目前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本文在研究目的、意义、方法与结构上的设想。
     黑格尔的伦理思想与伦理探讨虽然很丰富,但是他从未试图给“伦理”提供一个明确的定义。因此,本文的第一章首先辨析黑格尔的“伦理”概念,以便为其后各章对其美学的探讨提供明确的对象与范围,避免给人以突兀或无来由之感。本章首先历史地探讨了黑格尔伦理思想与伦理体系的发展过程,并且以其《法哲学原理》与1830年版《哲学科学全书纲要》为中心,细致地揭示黑格尔“伦理”概念的各个维度,并强调了黑格尔伦理思想中自由的客观化与承认的必然性,以及实际上以现代市民社会为其伦理体系之中心的事实;其次,又对黑格尔哲学中另一个重要议题即宗教进行梳理,论证了黑格尔在伯尔尼-法兰克福时期宗教手稿中的主体性自由的主题,以及柏林时期“哲学全书”中伦理与宗教之间因果互证的关系,从而说明黑格尔的“伦理”概念不但包括了法权、道德、家庭、市民社会、国家政治与世界历史的议题,而且也涉及到宗教的内容。所有这些维度,都是黑格尔本人在其美学探讨中或多或少地涉及的,同时也是本文在对黑格尔美学作再探讨时所要依据的对象。
     第二章主要探讨黑格尔关于自然美的议题。本章首先考察了黑格尔在个人生活内容上的社会性,以及对待自然景观的淡漠态度,说明他在个人禀赋气质与后天教养两方面对自然与自然美的轻视。其次,论证了自1817年《哲学科学全书纲要》中的“自然哲学”开始,黑格尔就已经在其哲学体系中将“自然”本身定置在精神自我异化的最低级阶段上,是最具外在性和最无精神性的客观存在,也是有待精神进一步否定的对象。由于这主观与客观两方面的原因,黑格尔就在其美学讲演的一开始将自然美从自己的美学领域中排除出去,将研究对象限定为美的艺术哲学。因此,在低下的自然美的鲜明对比之下,黑格尔强调艺术美是由精神产生和再生的美,既是精神与神性的表现,也是作为艺术生产者与再生产者的人通过这种艺术生产的实践活动,去外化与确证自身的存在,意欲在自己本身那里,也在他人那里,以艺术活动与作品为中介获得主体性的承认,从而能够看见自己,反思自己,享受自己的方式。不过,黑格尔忽略了自然美的历史性,他并没有意识到自然美作为“风景”并不是从来就有的现成物,而恰恰是艺术本身所“发明”出来的产物。最后,黑格尔也忽略了早在席勒那里就已经探讨过的人类对自然的态度问题,以及这种态度所表征出来的文化状况的差异,从而使自然美在他的美学中只承受着被批判的角色,而失去了批判的功能。
     第三章主要探讨黑格尔在艺术史阶段与类型划分中的“伦理决定”问题。黑格尔自少年时期就形成了非常深厚的古代(主要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的教养,并且在那时就已经准确地意识到古代文学作品的质朴性,以及它们与近现代作品的明显差异;那时的黑格尔已经能够将这种差异归因于古今民族在文化教养的差异,并由此将古今文学之争置换到作为其语境的古今伦理之争。黑格尔将古希腊世界的伦理状况作为一种文化理想的原型,在其中人自身的感性与理性,肉体与心灵,思想与想象都是完整圆融的,人与国家共同体的关系也是自然和谐的,一切都没有分裂。而现代世界的伦理状况则恰恰相反,人及其自由在市民社会与国家中现实化了,也被承认了,但是只是在法权和财产上被承认为一个抽象的人,他的一切需要和劳动与其他所有人的一样,也都是抽象的,他只能在与他人和社会共同体的深刻依赖中去寻求自己的那份自由与承认。黑格尔在其《法哲学原理》将现代伦理世界作为一种合理的实在来描绘,然而在其《美学讲演录》中则从艺术与审美的领域中对它进行了批判,从而将自己的伦理现代性完整地置入一种深刻的辩证法之中。
     第四章主要以黑格尔对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安提戈涅》与荷兰风俗画这两个/种艺术作品的艺术批评为对象,探讨黑格尔在艺术批评中运用“伦理”的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将“伦理”作为艺术作品本身所表现的内容而予以分析的,例如在对悲剧《安提戈涅》的批评中;另一种是将“伦理”作为进行艺术分析时所依据的方法而予以运用的,例如在对荷兰风俗画的批评中。本章主要讨论黑格尔对这两个/种艺术作品的批评阐释,发见黑格尔于其一般艺术批评中所贯串实施的伦理视角、方法与考证。
     第五章主要探讨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终结”问题。所谓艺术终结的命题,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或一开始就作为真命题而存在的。在黑格尔本人的时代,艺术正处于一个上升期,并即将迎来一个重大的转型期,而只有当这个上升期过去,新的转型期到来之后,艺术才真正地使人意识到其终结问题;另一方面,与艺术现实的这种进展相伴的是,学术也逐渐分工细化和工业化,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可能被上升到理论的层面上来。而事实是,黑格尔本人在美学讲演中虽然大量与频繁地使用了和“终结”相关的字眼,但所有这些字眼的使用语境都是具体的,都只是在他谈论艺术三型的发展更替时使用的,而不是针对艺术本身。对于艺术本身,黑格尔只承认其在现代的衰颓。而最能说明黑格尔关于艺术职能与未来的真实观点的,是他在1830年版“哲学全书”中关于艺术的概述,在那里,他并没有宣称艺术终结,而是将艺术的未来置入宗教与哲学中。这也正是黑格尔在美学讲演中所一再强调的,从其哲学全书的体系出发,他认为由于哲学的上升与凸显,艺术不再像在古代那样被强烈地需要了,它的职能与合法性在哲学那里得到了新生,它超越自身进入了哲学,准此而论,所谓“艺术终结论”乃是一种“艺术超越论”。再者,从其时代伦理状况看,市民社会中“经济理性”与“法权硬性”的现代伦理特征已经使个人陷入了疏而不漏的相互联系之中,主体性的东西不再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不再具有独立自足性。黑格尔将这种现代性市民社会称之为“散文世界”,看起来一切井井有条,不过又都有些死气沉沉,与艺术理想所需要的生气是不相符合的,它是不利于现代艺术的。不过,黑格尔又敏锐地捕捉到了艺术的未来气息,通过对荷兰风俗画所代表的那种艺术路线的阐释,以及对小说艺术的存而不论,他已经昭示了大半个世纪之后艺术新世界的图景。而卢卡奇在后一个时代的艺术世界中填补了黑格尔关于小说艺术的“留白”,论证了它在现代世界中的道德与伦理价值。
     第六章主要探讨黑格尔关于“在世如在家”的存在主义意识及其在艺术伦理功能上的体现。从克尔凯郭尔开始,到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再到萨特,主要的存在主义哲学都明显地具有伦理的关怀与旨趣。在黑格尔所有的思想表述中,“在世如在家”是最美妙和最具浪漫色彩的一种方式。尽管这只存在于黑格尔的修辞语用层面上,但是黑格尔在其各种著作文本中频繁地使用它,既在就事论事的具体层面上使用,在绝对精神自身衍展的逻辑上使用它,也在艺术对人的生存感受所具有的功能上使用它,因此应该说黑格尔这一思想表述中包含着他的存在主义意识,同样也印证着他的伦理关怀。不过,黑格尔的这一思想也在他所批判过的德国早期浪漫派那里有着渊源。无论是与他有着同窗之谊、交往甚深的荷尔德林,还是他所深刻地讥讽过的诺瓦利斯与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在黑格尔形成自己的主要哲学范畴、原则、形式与表述方面,都存在着富有张力的影响,关于“家-乡”与“在家”的思想也是如此。本章详细考察了黑格尔在其主要文本中使用“在世如在家”的各种方式与对象,并以黑格尔对绘画艺术的论述为例,说明其“在家”感的具体表现,即“亲挚”;然后阐释了作为现代性批判与解决方案的这一存在主义隐喻中所蕴含着的充实而具体的伦理内容,同时认为这一方案与海德格尔“在世”存在的方案形成了一种有力的紧张与争执关系,并且较之后者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Although Hegel himself did not publish any book named of ethics, but that doesnot mean he has not the books or texts about ethic, the natural law thesis and themanuscripts of the Ethical Life System of his early years, the Philosophy of Right inBerlinthe period are just the examples.Whatsmore,his two manuscripts of thePhilosophy of Spirit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t which he writes in Jena,and inthe first edition of the Encyclopaedia of Philosophy Science in Basic Outline, etc.arefull of ethic thoughts.More importantly, the initial starting point of Hegelian system ofspitit is just his ethical exploring in his young ages. Therefore, almost all ofHegelian texts are permeated with ethical content, especially in all kinds of hislectures edited and published by his students,such as the Lectures of Aesthetics.Things do not end, the ethic plays a special role in Hegelian the Lectures ofAesthetics.In Hegelian philosophy of art, the ethic is not only both the artisticexpression object and content of art, but also the inner scale with which Hegel definesbeauty and ideal,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by which Hegel divises the art historystages and types and explains the specific works of art. It is the combining allaesthetics thoughts with the ethic closely that constitutes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of his aesthetics. This dissertation, being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f the introductionand the main body, and with the main body being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willargument the problems of all this four aspects.
     The introductory part firstly overviews the situations and the status of the studiesto Hegelian Aesthetics in the throughout study about Hegelian philosophy. HegelianAesthetics is being of cold-shouldered until the end of the20th century,with theresearch gradually increasing. Secondly, here,I specifically reviewed the research ofHegelian aesthetics both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countries, pointing out both theresearch achievement and the progress about the topic of this dissertation, and alsoshowing some problems that still existed.At last,the introduction explains the studypurpose, significance, method and structure envisaged of this dissertation.
     Although Hegel researches the ethical problem deeply and achieves profoundethical thoughts,he has never tried to define the word ethic exactly.Therefore,we have to discriminate the concept ethic of Hegel in Chapter one at first,in so that to providea specific object and scope for each chapter following,preventing them from giving aabrupt sense to readers.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system of Hegelian ethical thoughts, and focuses on his the Philosophy of Right andthe final edition of the Encyclopaedia of Philosophy Science in Basic Outlinepublished in1830, revealing the dimensions of the Hegelian concept of ethic, andstressing on the objectification of freedom and inevitability of recognition,and the factthat the modern civil society plays a centeral role in Hegelian ethical system.Secondly,this chapter demonstrates the freedom theme of subjectivity in religion,anotherimportant topic in Hegelian philosophy,especially through the religious manuscripts inBern-Frankfurt period as well as the Philosophy of Right in his Berlin years,andrevealed the mutual certification between ethic and religion which can show thatHegelian concept of ethic is not only including the issue of legal rights, morality,family, civil society, national politics and world history, but also relates to thereligious content. All of these dimensions are involved more or less in Hegelianaesthetic investigation, and they are also the object of this dissertation about theHegelian aesthetics.
     The second chapter deals with issues of Hegelian thoughts of natural beauty. Inthis chapter,we examine Hegelian social content in personal life first, as well as arational approach to treatment of the beauty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explaining hiscontempt of nature and natural beauty from both the aspect of personal temperamentand the aspect of his posteriori cultivation. Secondly, I argue that since the Philosophyof Nature in the Encyclopaedia of Philosophy Science in Basic Outline in1817,Hegelhas posited the nature itself as the lowest-level stage in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spiritaliened himself in others,given its objective existence of the most outsideness and themost spiritless, and regarded the nature as the object being to be negated furtherly bythe spirit. Due to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Hegel excludes the naturalbeauty from the field of his aesthetics at the outset of his lectures of aesthetics,andlimits the object of his aesthetics to the philosophy of art. Thus, in the sharpencontrast of the natural beauty, Hegel emphasizes that the artistic beauty is born and reborn by the spirit, and is the manifestations of both the spirit and thedivine.Whatsmore,it is through art that the producers and re-producers of art practiceto prove the presence of externalization, and to see themselves,reflect onthemselves,and enjoy themselves,to obtain the recognition of subjectivity.Hegel,however, ignores the history of the natural beauty,and he does not realize the beautyof nature,hich is seemed as landscape,is not there congenital,but is invented by the artitself. Finally, Hegel also ignores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human treating nature inancient and modern age,as well as the culture situations revealed by those attitudes.Asa result,natural beauty loses its function of critique,and only plays a role of beingcritiqued in Hegelian aesthetics.
     Chapter three argues about the ethical decision in the periods and types of arthistory in Hegelian aesthetics. Since his teens Hegel has formed a very profoundknowledge system of ancient (mainly ancient Greek and Roman) culture and art.Atthe same time, Hegel has been accurately aware of the pristine nature of the ancientarts, and their differences with the modern works; Hegel thinks that these differencesshould due to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ulture of the past and present national, thenHegel turns the battle between the ancient art and modern art to the battle between thecontexts of ancient ethic and modern ethic. Hegel regards the ethical status of theancient Greek world as the ideal prototype of human culture, in which everyonecombines his sensibility and rationality, the flesh and the mind, thought andimagination, as well as the relation between himself and the National Communityrelations;so all is in complete harmony without split. Instead,under the ethical positionof the modern world, although freedom of each one is recognized, the recognition isprovided abstractly on the sense of legal rights and property;what man needs andlabors for are also abstract, he seeks his share of freedom and recognition in profounddependence on others and social community only. In his the Philosophy ofRight,Hegel describes the modern ethical world as a reasonable reality, however, inhis lectures of aesthetics,Hegel explores his aesthetic critique, with which he positsthe ethical modernity into a profound dialectics completely.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criticsm both of the Sophocles’s tragedy Antigone and of the Dutch paintings by Hegel, so that to explain the two main ways by whichHegel uses the concept “ethic”. The first way by which Hegel uses the concept“ethics” is that he treats it as the content itself in art works,for example,in his critismto Antigone.The second way by which Hegel uses the concept “ethics” is that he treatsit as the method in which he explains art works,for example,in his critism to another"ethics" as the art analysisupon which method to be applied, for example, in hiscriticism to the Dutch paintings.
     The fifth chapter deals with the problem of the end of art.In Hegelianaesthetics,the proposition of the so-called end of art does not exist from the beginningor is not a true determination. In Hegelian era, the art is in a period of rising, and isabout to usher in a major transition;but only when the period of rising becomes to be athing of past, and the period of transition has arrived, does the art make people awareof its problem of ending; On the other hand, accompanied by the progress of artisticreality, the academic divis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are gradually increasing, so anyoneof these questions are likely to be rised to the level of theory. In fact, although Hegelhimself uses a large number of words associated with the word end in his aestheticlectures frequently, he uses all these words just to argue the development andreplacement of the three art types, rather than to art itself. For the art itself, Hegel onlyrecognizes its decay in modern world. What can show Hegelian views about thefunctions and future of art most is Hegelian arguments in the Encyclopaedia ofPhilosophy Science in Basic Outline of the edition in1830,where he does not claimthe end of the art, while positing the future of the art into the religion and philosophyinstead. And this is just what Hegel emphasizes repeatedly in his aestheticslectures.Viewing from the point of his system of philosophy, Hegel believes thatphilosophy is rising, and art is no longer needed as in ancient times, its legality andfunction are reborn in the philosophy, art transcends itself and come into philosophyat last,so the so-called theory of the end of art is an theory of transcendency of art. Onthe other hand, viewing from the ethical situation of modern ages, the characteristicsof economic rationality and the legal rights hardness in modern civil society has madethe individual into the long linkages, the subjectivity no longer has decisive significance, no longer has an independent self-sufficiency. Hegel called this moderncivil society the world of prose, where everything looks well-organized, but is of alittle dull at the time.This situation is not consistent with the artistic ideal, it is notconducive to the art. However, Hegel is so keen to capture the atmosphere of the art inthe future,with the argument about the genre painting of Dutch as well as the art ofNovel,Hegel has made a clear picture of a new world of art half a century later.
     In the last chapter,I argue about the Hegelian existentialism expressed in themetaphor of at home in the world. From Kierkegaard, Jaspers and Heidegger, toSartre,the main existentialist philosophy are clearly have a kind of ethical concernsand purport.In all of Hegelian expression to his thoughts,at home in the world is oneof the most wonderful and romantic. Despite it only exists in the level of Hegelianrhetorical language, Hegel uses it frequently in various texts, both in the specific leveland also in the sense of its philosophical logic of absolute spirit, and in the sense ofthe function which art belongs to the human existence, so it should be said that therecontains a kind of existentialist purport in Hegelian ideological statements. However,this idea of Hegel also has a origins in the Early Romanticism of Germany he hascriticized strictly, for example, Holderlin,to whom Hegel has a relation ofclassmate,and Novalis,Friedrich Schlegel,form whom Hegel form his ownphilosophical categories, principles, forms and expression,so does the Hegelianthoughts of at home in the world. This chapter investigates the ways and objects withwihich Hegel uses the metaphor of at home in the world in his main texts, andexplains the hidden critical solutions in this existentialist metaphor,providing a strongdispute to the project of being in the world by Heidegger, which has a more realisticsense to our life in the world of modernity.
引文
③参见乔治·卢卡奇《青年黑格尔》,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一章“青年黑格尔的共和国思想时期(伯尔尼,1793-1796)”;《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汪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409页。
    ①关于这一点,沃尔特·考夫曼指出:包括德国在内,整个大陆哲学越来越关注《精神现象学》了。参见Walter Kaufmann,From Shakespear to Existentialism:an Original Stud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80,p.129。
    ②Walter Kaufmann,From Shakespear to Existentialism:an Original Stud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0,p.129.本文所引外文资料在未有中译本的情况下,皆为笔者所试译,除特别指出外,下文不再说明。
    ③这些翻译成果请参考文末“参考文献”第4-8条。
    ④可参看郭本道:《黑格尔》,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贺麟:《黑格尔哲学体系与方法的一些问题》,见《黑格尔哲学讲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宋祖良:《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张世英:《论黑格尔的逻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⑤可参看张君劢:《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张颐:《张颐论黑格尔》,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薛华的主要研究旨趣也在这些方面,体现在他如下著作上:《黑格尔对历史终点的理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黑格尔、哈贝马斯与自由意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高全喜:《论相互承认的法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①William Desmond,Art and the absolute: a study of Hegel's aesthetics,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Press,1986,Preface,vii.
    ②沃尔特·考夫曼:《黑格尔——一种新解说》,张翼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52页。
    ①请参考张仲民:《黑格尔哲学在清末中国的译介》,见《哲学研究》,2012年,第9期。
    ②侯成亚、张桂权、张文达编译:《张颐论黑格尔》,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7页。
    ③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资料室编:《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评参考资料》(第九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8页。
    ②请参考李衍柱:《重读黑格尔》,见《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
    ③参见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资料室编:《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评参考资料》(第九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357-381页。
    ④谭吉华:《黑格儿美学研究》,见《文化批判》,1936年6月,第三卷第三期。
    ①王树人:《思辨哲学新探——关于黑格尔体系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57页。
    ②陈望衡、李丕显:《黑格尔美学论稿》,南宁: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页。
    ①E.Caird(开尔德):《黑格尔》,贺麟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译序,第1页。
    ①蒋孔阳、朱立元主编,曹俊峰、朱立元、张玉能著:《西方美学通史(第四卷)·德国古典美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784页。
    ②朱立元:《黑格尔美学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361页。同时请参考蒋孔阳、朱立元主编,曹俊峰、朱立元、张玉能著:《西方美学通史(第四卷)·德国古典美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786页。
    ①具体论述请参见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朱光潜全集》(第七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40-143页。
    ②朱立元:《黑格尔美学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349页。同时请参考蒋孔阳、朱立元主编,曹俊峰、朱立元、张玉能著:《西方美学通史(第四卷)·德国古典美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773页。
    ①汤姆·罗克摩尔《黑格尔:之前和之后》,柯小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新版前言,VII、VIII。
    ②Brian K.Etter,Between Transcendence and Historicism:The Ehtical Nature of the Arts in HegelianAesthetic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p.14.
    ①Brian K.Etter,Between Transcendence and Historicism:The Ehtical Nature of the Arts in HegelianAesthetic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p.177.
    ②Ibd.p.173.
    ③Ibd.p.15.
    ④Ibd.“Preface”,Pvii.
    ⑤Ibd.p.7.
    ①Brian K.Etter,Between Transcendence and Historicism:The Ehtical Nature of the Arts in HegelianAesthetic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P.126.
    ②Ibd.p.127.
    ③Ibd.pp.131f.
    ④Ibd.p.124、p.146、p.173、p.179.
    ①Brian K.Etter,Between Transcendence and Historicism:The Ehtical Nature of the Arts in HegelianAesthetic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p.17.
    ①David James,Art,myth,and society in Hegel’s aesthetics,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09,p.2.
    ②Ibd.p.5.
    ①David James,Art,myth,and society in Hegel’s aesthetics,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09,p.3.
    ①David James,Art,myth,and society in Hegel’s aesthetics,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09,p.91.
    ①Hegel and Aesthetics,edited by William Maker,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0.
    ②Hegel and the Arts,edited by Stephen Houlgate, Evanston:Northewesten University Press,2007.
    ①分别参见黑格尔:《逻辑学》(上),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7、8页;《黑格尔全集第10卷:纽伦堡高级中学教程和讲话(1808-1816)》,张东辉、户晓辉译,梁志学、李理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411-412页。
    ②黑格尔:《逻辑学》(上),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8页。同时请参考《精神哲学——哲学全书·第三部分》,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83-284页,在那里,黑格尔认为以中国书面语言为代表的象形文字代表了民族文化的缓慢进展和哲学上的静止状态,而欧洲的字母文字是更为智慧的文字,是理智的直接和无条件的表现方式。
    ③Hegel:The Letters,translated by Clark Butler and Christiane Seiler,commentary by ClarkButler,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4,p.107.路德将《圣经》翻译为德语,并带来革命性的宗教改革运动,而福斯将荷马史诗《奥德赛》和《伊利亚特》翻译为了德语,在德国都影响深远。
    ④Michael Inwood,A Hegel Dictionary, Cambridge:Blackwell Publishers,1992,p.12;黑格尔:《逻辑学》(上),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8页。
    ①Michael Inwood,A Hegel Dictionary, Cambridge:Blackwell Publishers,1992,p.191.
    ①黑格尔:《论自然法的科学探讨方式》(续),程志民译,见《哲学译丛》,1999年第2期,第2页。
    ②黑格尔:《论自然法的科学探讨方式》,程志民译,见《哲学译丛》,1997年第3期,第1页。
    ③G..W.F.Hegel,Political Writings,edited by Laurence Dickey and H.B.Nisbet,translated byH.B.Nisbe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General Introduction”,xix.
    ④转引自沃尔特·考夫曼:《黑格尔——一种新解说》,张翼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82-83页。
    ⑤《伦理生活体系》是黑格尔在耶拿初期的一份无标题的残缺手稿,是由乔治拉松整理出版的。据H.S.哈里斯考证,它是黑格尔现存可见的最早的体系手稿,是从他每学期都要作的自然法讲座中以适合于“普遍哲学”体系的方式提炼出来的,其写作时间大约是1802年冬天或1803年春天,应该是紧步《自然法》之后,同步或稍早于《德国法制》,而且黑格尔在写作这份手稿之前至少还有一份更早的草稿。参见G.W.F.Hegel,System of Ethical Life(1802/03) and First Philosophy of Spirit(Part III of the System of SpeculativePhilosophy1803/04),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H.S.Harris and T.M.Knox,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1979,p.3、p.189.
    ⑥Ibid.pp.142-77.
    ①G.W.F.Hegel,System of Ethical Life(1802/03) and First Philosophy of Spirit(Part III of the System of SpeculativePhilosophy1803/04),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H.S.Harris and T.M.Knox,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1979,p.189.
    ②关于黑格尔的这第一个精神哲学(实在哲学I)以及下文即将谈到的1805-1806年耶拿精神哲学讲演(也称“实在哲学II”)两个文本的的名称渊源,以及它们编入不同版本的黑格尔全集的情况,请参见宋祖良:《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82页。
    ③G.W.F.Hegel,System of Ethical Life(1802/03) and First Philosophy of Spirit(Part III of the System of SpeculativePhilosophy1803/04),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H.S.Harris and T.M.Knox,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1979,p.206.
    ①G.W.F.Hegel,System of Ethical Life(1802/03) and First Philosophy of Spirit(Part III of the System of SpeculativePhilosophy1803/04),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H.S.Harris and T.M.Knox,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1979,p.211.
    ②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第3页。关于黑格尔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下文第三章第一节第二部分将进行详细论述。
    ③Hegel,Hegel and the Human Spirit,A translation of the Jena Lectures on the Philosophy of Spirit (1805-6) withcommentary,by Leo Rauch,Detroit: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3,pp.120-23.
    ④霍耐特对黑格尔在这两个方面的论述有出色的分析和质疑,参见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7-62页。
    ①Hegel,Hegel and the Human Spirit,A translation of the Jena Lectures on the Philosophy of Spirit (1805-6) withcommentary,by Leo Rauch,Detroit: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3,pp.176-81.
    ①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4页。
    ②前揭书,第6页。
    ③前揭书,第34页。
    ①G..W.F.Hegel,The Philosophical Propaedeutic,edited by Michael George and Andrew Vincent,translated byA.V.Miller,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pp.59f.同时请参考《黑格尔全集第10卷:纽伦堡高级中学教程和讲
    话(1808-1816)》,张东辉、户晓辉译,梁志学、李理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08-112页。
    ②G..W.F.Hegel,The Philosophical Propaedeutic,edited by Michael George and Andrew Vincent,translated byA.V.Miller,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p.165.同时请参考《黑格尔全集第10卷:纽伦堡高级中学教程和讲
    话(1808-1816)》,张东辉、户晓辉译,梁志学、李理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292-293页。
    ①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薛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8页。
    ②前揭书,第313页。
    ③前揭书,第315、316页。同时请参考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54页。
    ④英译本的编译者即在其该书的书名中如此称谓它,见如下书名中加粗的部分:G..W.F.Hegel, Lectures onNatural Right and Political Science,the First Philosophy of Right(1817-1818),Edited by the Staff of the HegelArchives,translated by J.Michael Stewart and Peter C.Hodgson,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Press,1995.几乎同时期的第一版《哲学科学全书纲要》虽然也采取了相同的三分结构,但是并没有独立出来,也没有称为法哲学。
    ①G..W.F.Hegel, Lectures on Natural Right and Political Science,the First Philosophy ofRight(1817-1818),Edited by the Staff of the Hegel Archives,translated by J.Michael Stewart and PeterC.Hodgson,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5,pp.294-95.
    ②转引自:《黑格尔政治著作选》,薛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译者序,第1页。
    ③前揭书,译者序,第1页。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55页。
    ②前揭书,第355-356页。
    ③前揭书,第357页。
    ②Michael Inwood,A Hegel Dictionary,Cambridge:Blackwell Publishers,1992,p.12.
    ③Ibid.p.14.
    ①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06页。
    ②前揭书,第107-112页。
    ③前揭书,第222页。
    ①黑格尔:《基督教的权威性》,贺麟译,姜丕之、汝信主编:《康德黑格尔研究》(第一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26-428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26、227页。
    ②前揭书,第223页。
    ③前揭书,第224、225、237页。
    ①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51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38页。
    ③《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26页。
    ④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64页。
    ①Cf.Jürgen 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Twelve Lectures,translated by FrederickLawrence, Cambridge:The MIT Press,1990,p.38.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64页。
    ②下文将会具体论述黑格尔在这一时期的宗教手稿中关于“爱”的思想。
    ③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35-37页。
    ①参看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一部分的第二章与第三章。
    ②自18世纪末尤其是从法兰克福时期开始,通过从事于宗教与哲学问题的探讨,黑格尔迅速而明确地形成了自己在哲学上的自我意识,他在1800年11月2日写给谢林的那封著名的求助信中说:“我不能满足于人类低级需要的科学教育,我必须攀登科学的高峰。我必须把青年时代的理想变为反思的形式,也就是化为一个体系。”参见《黑格尔书信百封》,苗力田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版,1981年,第58页。黑格尔写此信正是首先希望谢林能帮助他在耶拿谋得一个大学的职位,因为作为图宾根时期密友的谢林当时已经是哲学界新贵。
    ③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8页。
    ①G.W.F.Hegel,Hegel and the Human Spirit,A translation of the Jena Lectures on the Philosophy of Spirit (1805-6)with commentary,by Leo Rauch,Detroit: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3,pp.99-111.
    ①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薛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99、
    310、315页。
    ②请参阅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75、226-228页。
    ③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1830年版),薛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50-353页。
    ①G..W.F.Hegel,Political Writings,edited by Laurence Dickey and H.B.Nisbet,translated byH.B.Nisbe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General Introduction”,xxx.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97页。
    ①下面将要提到的五篇手稿残篇中的《民众宗教与基督教》是黑格尔从图宾根神学院末期就已经开始构思与起草了的,但主要在伯尔尼完成。
    ②请分别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所编:《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第一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193页;卢卡奇:《青年黑格尔》(选译),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38页。
    ③路易阿尔都塞:《黑格尔的幽灵——政治哲学论文集I》,唐正东、吴静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5页。
    ①汝信:《青年黑格尔的社会政治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所编:《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第一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224页。
    ②《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4、66页。
    ①转引自宋祖良:《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研究》,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35页。
    ②黑格尔:《基督教的权威性》,贺麟译,姜丕之、汝信主编:《康德黑格尔研究》(第一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11-412、421页。
    ③沃尔特·考夫曼:《黑格尔——一种新解说》,张翼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5页。
    ④《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58、163页。
    ①关于黑格尔在图宾根与伯尔尼时期与康德哲学的关系,以及阅读康德著作的情况,请参见沃尔特·考夫曼:《黑格尔——一种新解说》,张翼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8、16页。
    ②里夏德克朗纳:《论康德与黑格尔》,关子尹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2-153页。
    ③《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12页。
    ①《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79页。
    ②路易阿尔都塞:《黑格尔的幽灵——政治哲学论文集I》,唐正东、吴静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0-41页。
    ③《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57-458、459页。
    ④前揭书,第470页。
    ⑤里夏德克朗纳:《论康德与黑格尔》,关子尹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62页。
    ①《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79页。
    ②请分别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丙(丙)、宗教”;黑格尔:《宗教哲学》(上、下),魏庆征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第二部分既定的宗教”;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1830年版),薛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94、
    388页。
    ①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1830年版),薛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87页。
    ②前揭书,第394页。
    ③G,W.F.Hegel, System of Ethical Life(1802/03) and First Philosophy of Spirit(Part III of the System of
    Speculative Philosophy1803/04),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H.S.Harris and T.M.Knox,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79,p.3.
    ①请参考邓安庆:《西方伦理学概念溯源——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概念的实存论阐释》,见《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①转引自沃尔特·考夫曼:《黑格尔——一种新解说》,张翼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31-232页。
    ②卢卡契:《黑格尔<美学>》,《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汪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409页。
    ③G.W.F.Hegel,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TRANSLATER’S PREFACE”,vi.
    ①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7页。
    ②G.W.F.Hegel,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pp.253f.同时参考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11页。
    ③B.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页。
    ①席勒:《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张玉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第278页。
    ②前揭书,第284-286页。
    ③前揭书,第275页。
    ④前揭书,第299页。
    ①席勒:《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张玉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第263、
    277页。
    ②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页。
    ③以下以“风景”为例说明对这二者的发现,除特别需要,本节之中只提“风景”而不再提“自然美”。
    ④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0页。
    ③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8页。
    ①三段引文分别见卢梭:《忏悔录》(共两部),黎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91、785、550页。
    ②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19页。
    ③柳鸣九:《法国文学大师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5页。
    ④转引自B.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5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5页。
    ①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68页。
    ②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冯至全集》(第十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86页。
    ③谢林:《论造型艺术与自然的关系(1807)》,刘小枫选编:《德语美学文选》(上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50页。谢林对席勒的美学思想也极为熟悉,他在《艺术哲学》中曾大量引用了席勒关于崇高、素朴诗与感伤诗等著名论文中的内容。
    ①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冯至全集》(第十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21-122页。
    ②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09页。
    ①《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33页。
    ②前揭书,第34页。
    ③转引自库诺菲舍尔:《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张世英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2页。
    ④转引自沃尔特·考夫曼:《黑格尔——一种新解说》,张翼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14页。
    ①转引自库诺菲舍尔:《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张世英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2页。
    ②从1803至1806年间,黑格尔在耶拿就已经开始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不过其中的“自然哲学”部分多为残篇未尽之作,或是手稿部分散佚。但是,依据黑格尔思想发展的持续性,其内容应该与后来“哲学全书”中的自然哲学内容相去不远。
    ③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1817年版),薛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5页;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1827年版),薛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0-161页。
    ①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1817年版),薛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6-147页;方括号中内容是黑格尔在1830年版全书中所增订的部分,笔者移来此处拼接补充,以加强说明黑格尔在这一问题上的坚定态度,各句分别参见《哲学科学全书纲要》(1830年版),薛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7-168页。
    ②恩斯特·布洛赫:《论黑格尔的艺术哲学》,见《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哲人、诗人论美文选》,刘小枫主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第496页。
    ③G.W.F.Hegel, 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p.1.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以下除特别说明外,不再指出。“排除”一词在讲演录中的德文原文为“schlie en”,有宣布结束或停止运作的意思,见G.W.F.Hegel,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3,S.13.该句中的“马上”之意朱光潜的中译本没有译出,参见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页。
    ①G.W.F.Hegel,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p.92.
    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5页。
    ③前揭书,第36页。
    ④G.W.F.Hegel,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p.30.
    ⑤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页。
    ①G.W.F.Hegel, 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p.2.
    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1页。
    ③前揭书,第52页。
    ①Michael Inwood,A Hegel Dictionary, Cambridge:Blackwell Publishers,1992,pp.274-76.此外,关于“精神”在黑格尔诸多文本中所呈现出来的内涵和特征,请参考J.N.芬德莱《黑格尔再考察》第二章,见《新黑格尔主义论著选辑》(上卷),张世英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67-482页。
    ②G.W.F.Hegel, 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p.31;黑格尔在历史哲学讲演录中也说“‘精神’在本质上就是人类”,见其《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57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7-38页;同时亦可以参考第153-154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16页。
    ②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艺术家”部分中特别注意到艺术创作过程中从材料搜集、积累、揣摩、理解、感悟,到处理材料、构建形象的手段和熟练程度等实践性要素,参考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4、41、343-349页。
    ③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1830年版),薛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97-398页;请同参黑格尔:《精神哲学——哲学全书·第三部分》,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74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17页。
    ②G.W.F.Hegel, 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p.2.
    ③霍托将黑格尔《美学》编辑得非常有条理,各环节层次的勾连衔接都做得很好,读来畅然,唯一一个让人争议的地方就是对这一章内容的处理。上文提到拉松曾经嗔怪霍托在黑格尔于讲演一开始就放逐了自然美之后,又编入了一个自然美的章节,但是依实际情况而言,拉松的批评未免太缺乏同情的理解了。黑格尔论自然美的内容,如果直接弃置不顾,显然也有失黑格尔美学讲演的真实面目;如果收入进来,则除了霍托现在的这种编辑方式,似亦别无更好选择。这部分内容显然不宜直接放在开篇排除自然美的那个部分里,因为在没有总论美的概念之前,就将这部分前置显得太过突兀,而且也会因内容逻辑上的颠倒和“理论准备不足”而导致阅读的困难;因此放在目前这个位置既是无奈之举、也算是上善之法了,既有了对理念本身和美的理念的哲学阐释在前做其准备,又以其不足而自然过渡到作为理想的艺术美。
    ④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44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54页。
    ②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3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72页。
    ④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99页。其中所引康德的这句话,邓晓芒的中译本译为:“它(指反思判断力)的对象的形式(不是它的作为感觉的表象的质料)在关于这个形式的单纯反思里(无意与一个要从对象中获得的概念)就被评判为对这样一个客体的表象的愉快的根据”,意思似乎要更为明确一些,参见《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①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41-145页。
    ②前揭书,第144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60页。
    ②前揭书,第164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页。
    ②B.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0页。
    ③Theodor W.Adorno,Aesthetic Theory,Newly translated,edited,and with a translator’s introduction by RobertHullot-Kentor,London&New York:Continuum,2002,p.62.
    ①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2页。
    ①克尔凯郭尔曾经“唐吉可德战风车式”地批评黑格尔的体系中缺乏伦理学,乔恩·斯图尔特对此作了详细的考察和辩驳,参见Jon Stewart,Idealism and Existenialism:Hegel and Nineteenth-and Twentieth-CenturyEuropean Philosophy,London,New York: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10,“Part II,Chapter5”.
    ②张颐:《张颐论黑格尔》,侯成亚、张桂权等编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1-12页。
    ①卢卡契:《黑格尔<美学>》,《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汪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415、416、421页。
    ②恩斯特·布洛赫:《论黑格尔的艺术哲学》,《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哲人、诗人论美文选》,刘小枫主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第493、494、507、510页。布洛赫同时指出,只有音乐这种艺术形式没有从“悦耳之声”中超越出来,因而不符合黑格尔的“内容”原则,见同书第510页。但是,像黑格尔在论述自然美时,将它与人内心的观念和情感联系起来一样,对音乐也同样可以这样理解。
    ③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7页。
    ④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2页。
    ①叔本华自夸地说:“我最心爱的作品是荷马,而黑格尔最心爱的作品却是《索菲恩从默墨尔到萨克森的旅行记》。”转引自库诺菲舍尔:《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张世英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页。
    ②阿多诺:《<美学理论>初稿导言》,王柯平译,《美学与文艺学研究》(1994年第二辑,总第三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34页。
    ③沃尔特·考夫曼:《黑格尔——一种新解说》,张翼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17、351页。
    ④David James,Art,myth,and society in Hegel’s aesthetics,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09,p.79.
    ⑤沃尔特·考夫曼:《黑格尔——一种新解说》,张翼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页。
    ①《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4页。
    ②前揭书,第45-46页。
    ①参见《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9-52页。
    ②《黑格尔全集第10卷:纽伦堡高级中学教程和讲话(1808-1816)》,张东辉、户晓辉译,梁志学、李理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414页。
    ③前揭书,第416页。
    ①转引自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36页,“注释①”。
    ②刘小枫选编:《德语美学文选》(上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2页。
    ①刘小枫选编:《德语美学文选》(上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3页。
    ②卢卡奇:《青年黑格尔》(选译),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33页。
    ③沃尔特·考夫曼:《黑格尔——一种新解说》,张翼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10页。
    ①Cf.Richard Taft,Art and Philosophy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Hegel’s System,in THE OWL OFMINERVA.18.2(Spring1987),p.145.
    ②卢卡奇:《青年黑格尔》(选译),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23-24页。
    ①Georg Lukács,The Young Hegel:Studies in the Relaitons between Dialectics and Economics,translated byRodney Livingstone,London:Merlin Press,1975,pp.173f.同时请参考《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77-478页。
    ②《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79、412-416页。
    ③转引自Georg Lukács,The Young Hegel:Studies in the Relaitons between Dialectics and Economics,translatedby Rodney Livingstone,London:Merlin Press,1975,p.170.
    ①《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25-326页。
    ②高全喜:《论相互承认的法权——<精神现象学>研究两篇》,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2页。
    ③Georg Lukács,The Young Hegel:Studies in the Relaitons between Dialectics and Economics,translated byRodney Livingstone,London:Merlin Press,1975,p.171.
    ①G..W.F.Hegel,Political Writings,edited by Laurence Dickey and H.B.Nisbet,translated byH.B.Nisbe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General Introduction”,xviii.
    ②查尔斯泰勒非常出色地分析了黑格尔看待基督教与古代希腊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他的观点由将文化的分裂视为悲剧到后来转而视为必然的过程,参见其《黑格尔》,张国清、朱进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99-103页。
    ③考夫曼从思想到概念,乃至文风方面对席勒之于黑格尔的影响都进行了较细致的考察,参见其《黑格尔——一种新解说》,张翼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9-32页。
    ①查尔斯泰勒将席勒的这种言路视为德国古典哲学时期重要倾向之一,即表现主义的一个典型代表,同时也承认了席勒关于人性自身“分裂”对于其再度进展的必要性的观点,参见其《黑格尔》,张国清、朱进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52-53页。
    ②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第四封信的一个注脚中提到《关于学者天职的讲演》的作者费希特时,称他为“我的朋友”,并在第十三封信的一个注脚中再次引证了费希特的《知识学》。
    ③黑格尔在其手稿中说:“客观的宗教没有相应的国家和政府机构时所能做到的事情是如何之少,它自基督教产生以来的历史给我们显示了出来。”参见《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03-104页。
    ④贺麟经常称黑格尔为“散文式的人”,参见贺麟:《德国三大哲人歌德黑格尔费希特的爱国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18页。当然,黑格尔的性格中,尤其是著作中,亦深藏着诗性的因素,开尔德极为同情地勾勒了这个为一般人所了悟不到的方面,见开尔德、鲁一士:《黑格尔黑格尔学述》,贺麟编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6-79页。
    ①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②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12页。
    ①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杨岂深、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309页。
    ①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276、278页。
    ②阿尔森·古留加:《谢林传》,贾泽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01页。
    ③弗·威·约·封·谢林:《艺术哲学》(上),魏庆征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第1、16、25页。
    ④前揭书,第8页。
    ⑤贡布里希:《黑格尔与艺术史》,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编:《国外黑格尔哲学新论》,王玖兴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1982年,第405页。
    ①朱立元:《黑格尔美学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53页。
    ②《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21页。
    ③鲍桑葵指出弗·施莱格尔“把莎士比亚和古人放在同一地位,不过又把莎士比亚当做近代人的中心和旗手”,见B.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1页。施莱格尔的这一态度是有代表性的,黑格尔庶或近之。
    ④《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6页。
    ①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96页。
    ②前揭书,第200-228页。
    ③前揭书,第192-195页。
    ④贡布里希:《黑格尔与艺术史》,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编:《国外黑格尔哲学新论》,王玖兴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1982年,第408页。
    ①这一点确实足以令人诧异:为何现代艺术被黑格尔排除出了“艺术宗教”?尽管我们知道黑格尔极其浓重的古希腊情结,但此时的黑格尔对现代艺术也已经比较熟知了,如前所述,他在艺术方面的古今之争的知识结构已经搭建完成了。也许是“艺术宗教”之后还有一个关于现代世界的“天启宗教”,但后者又不能、事实上也没有言及现代艺术;也许黑格尔仅仅是想构成一个“东方世界-古希腊世界-现代基督教世界”的序列,为其形式而牺牲内容了。
    ②卢卡契:《黑格尔<美学>》,《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汪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411页。
    ③G..W.F.Hegel,The Philosophical Propaedeutic,edited by Michael George and Andrew Vincent,translated byA.V.Miller,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p.167.该课程的首次开设时间,在2006年出版的北莱茵-威斯特伐伦科学院版黑格尔全集第10卷中被标为“1810/11年口授笔录”,应较为准确,并在此后的连续四个学年中
    (1811/12、1812/13、1813/14、1814/15、1815/16)相继进行了修订。
    ④B.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96页。
    ①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31页。
    ②温克尔曼:《希腊人的艺术》,邵大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6-107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75页。
    ②卢卡契:《黑格尔<美学>》,《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汪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409页。
    ③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薛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21页:§461、§462。
    ④前揭书,第319页:§456。
    ⑤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薛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827年版,第356页,§556;1830年版,第396页,§556。
    ①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薛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21页:§460、§461。
    ①Michael Inwood,A Hegel Dictionary, Cambridge:Blackwell Publishers,1992,p.125.
    ②G.W.F.Hegel, 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pp.73-75.
    ③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8页,注释①。
    ④前揭书,第83页。
    ①卢卡契:《黑格尔<美学>》,《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汪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421页。
    ②G.W.F.Hegel, 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p.106.
    ③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90、91页。
    ④前揭书,第91页。
    ⑤G.W.F.Hegel, 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pp.77f.
    ①G.W.F.Hegel, 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pp.79-81.
    ②分别参见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98页。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页;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1-12页。
    ③以下为了行文需要和方便,有时会将艺术三型与艺术三期合称为“艺术三型期”。
    ④恩斯特·布洛赫:《论黑格尔的艺术哲学》,见《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哲人、诗人论美文选》,刘小枫主编,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第497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53、266页。
    ②G.W.F.Hegel, 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p.427.
    ③请参考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李秋零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45-46页。
    ①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47页。黑格尔的这一表述在《精神现象学》中就已经出现了,参见其《精神现象学》(下),贺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92、195页。
    ②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59-261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4、165页。
    ②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60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51页。
    ④转引自《新黑格尔主义论著选辑》(下卷),张世英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0页。
    ⑤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9、21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4页。
    ②前揭书,第94页。
    ③前揭书,第265-266页。
    ④前揭书,第281页。
    ①分别参见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28页;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3、166、215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7页。此处黑格尔所提到的“民族宗教”就是他在伯尔尼时期宗教手稿中最早提出的概念,它意味着依据主观情感和心灵自由的宗教,而不是依据僵死教条和知识的宗教,参阅第一章第二节相关内容。
    ③前揭书,第28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72页。
    ②前揭书,第184页。
    ③前揭书,第191页。
    ④前揭书,第195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99页。
    ②前揭书,第254页。
    ③前揭书,第254页。
    ④前揭书,第255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00页。
    ①《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8页、第59页。
    ②前揭书,第59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98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94页。
    ③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02页。
    ①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89页。
    ②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6页。
    ③前揭书,第29-30页。
    ①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6-47页。
    ②前揭书,第30页。
    ①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1页。
    ②前揭书,第17页。
    ③前揭书,第7-8页。
    ④前揭书,第14-17页。
    ⑤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88页,第166节“补充”。
    ①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6页。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88页,第166节“附释”。
    ②Allen W.Wood,Hegel’s ethetics,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gel,Edited by Frederick C.Beiser,NewYork:Cambridge Unibersity Press,1993,p,215.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67页。
    ②前揭书,第288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32页、第244页。
    ④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68页。
    ⑤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67页。
    ⑥前揭书,第267页;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
    15,S.521.引文个别之处据德文有改动。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52页;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3,S.270.
    ②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4,S.58.该词朱光潜译为“自然关系”,参见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96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68页。
    ④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0页、第19页。
    ⑤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96页。
    ①请参考苏力:《自然法、家庭伦理和女权主义?——<安提戈涅>重新解读及其方法论意义》,见《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6期。
    ②Sophocles,Antigone,translated by Reginald Gibbons and Charles Segal,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p.73.
    ③请参考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罗念生译,《罗念生全集》(第二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96页。
    ④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83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27-228页。
    ②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罗念生译,《罗念生全集》(第二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01页、第304页。
    ③前揭书,第298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84页、第290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88-301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67页;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5,S.521.
    ④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69页;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3,S.287.
    ⑤请参考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68页、第290-291页。
    ①请参考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0页、第291页;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5,S.524、S.578.
    ①Cf.Hegel:The Letters,trans.Clark Butler and Christiane Seiler,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4,p.569、p.575.
    ②转引自开尔德、鲁一士:《黑格尔黑格尔学述》,贺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9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五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11-212页。
    ②前揭书,第291页、第300-301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58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五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04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07页。
    ④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五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08页。
    ⑤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58页。
    ⑥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五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08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五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08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59页。
    ③茨维坦·托多罗夫:《日常生活颂歌》,曹丹红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53页。
    ④保罗·祖姆托:《伦勃朗时代的荷兰》,张今生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第169页。
    ⑤茨维坦·托多罗夫:《日常生活颂歌》,曹丹红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4页。
    ⑥保罗·祖姆托:《伦勃朗时代的荷兰》,张今生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第169页、第171页。
    ①请参考维尔纳·马克思:《海德格尔与传统:存在之基本规定的一个问题史式导论》,朱松峰、张瑞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1页。
    ①需要注意的是,此时黑格尔尚未去世,而作为“艺术终结”主要出处的霍托编辑的黑格尔《美学》也要到五年之后才完成出版。
    ②Stephen Bungay,Beauty and Truth: a Study of Hegel's Aesthet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p.71;DavidJames:Art,myth,and society in Hegel’s aesthetics.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09,p.72.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29页。
    ②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朱光潜全集》(第七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54页。
    ①Hans-Georg Gadamer,“Hegels Philosophie und ihre Nachwirkungen bis heute”,in Vernunft im Zeitalter derWissenschaft,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91,S.41;Hans-Georg Gadamer,“Hegel’s Philosophy and ItsAftereffects until Today”,in Reason in the Age of Science,Translated by FrederickG.Lawrence,Cambridge,Massachusetts&London:The MIT Press,1998,p.28.
    ②Cf.Stephen Bungay,Beauty and Truth: a Study of Hegel's Aesthet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p.72.
    ③薛华:《黑格尔与艺术难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21页。
    ①柯蒂斯·L·卡特:《黑格尔和丹托论艺术的终结》,杨彬彬译,见《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此处德文原文可参见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
    14,S.142.
    ②分别参见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80页;G.W.F.Hegel, 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529.
    ③柯蒂斯·L·卡特:《黑格尔和丹托论艺术的终结》,杨彬彬译,见《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暂且不提这种语言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黑格尔本人的观点。
    ①David James:Art,myth,and society in Hegel’s aesthetics.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09,p.72.
    ②分别参见以下各书目录中的相应标题: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Verlag,1970,Band13-14;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G.W.F.Hegel, 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粗体为笔者所加,以下除特别指出外,不再说明。
    ①分别参见以下各书相应部分: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3,S.410-11、S.412;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4、26页;G.W.F.Hegel, 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317、p.318.
    ②分别参见以下各书相应部分: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4,S.120;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57页;G.W.F.Hegel, 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512.
    ①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4,S.32.
    ②分别参见以下各书相应部分: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4,S.142;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80页;G.W.F.Hegel, 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529.
    ③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4,S.197.
    ④分别参见以下各书相应部分: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4,S.235;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67页;G.W.F.Hegel, 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605.
    ①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页。
    ②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5,S.517;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
    264页。
    ③David James:Art,myth,and society in Hegel’s aesthetics.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09,p.77and p.138,“Notes8”.
    ④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3,S.25;G.W.F.Hegel, 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p.11.朱光潜的中译本没有译出“bleibt”(仍然是,保持不变)的意思,参见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4页。
    ①黑格尔:《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宋祖良、程志民译,杨一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4页。
    ①薛华:《黑格尔与艺术难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3页。
    ②前揭书,第21页。
    ①G.W.F.Hegel,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p.9.
    ②Ibid.p.71.
    ③Ibid.p.13.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3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2-13页。
    ③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98、101页。
    ④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28页。
    ⑤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⑥这一点是已基本是共识,例子很多,略举一二:Hans-Georg Gadamer“,Hegel’s Philosophy and Its Aftereffectsuntil Today”,in Reason in the Age of Science,Translated by Frederick G.Lawrence,Cambridge,Massachusetts&London:The MIT Press,1998,p.28;B.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09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10页。引文据诺克斯的英译本稍作改动,英译参见G.W.F.Hegel,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90.
    ②分别参见前揭书,第107、97、98页。
    ③前揭书,第14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27页。引文据诺克斯的英译本稍作改动,英译参见G.W.F.Hegel,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103.
    ②G.W.F.Hegel,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p.10.
    ③Ibid.p.103.
    ④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27页。
    ⑤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页。
    ①《精神哲学——哲学全书·第三部分》,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76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26页。
    ③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8页。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5页。
    ①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3,S.24、S.80;Band14,S.235.
    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3-14、63页。
    ①卢卡奇:《黑格尔的<美学>》,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汪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404页。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4页。
    ③参见约翰·罗尔斯在其《道德哲学史讲义》“黑格尔讲座”部分中的精彩而简洁的评述。
    ④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37页。
    ①王元化:《读黑格尔》,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第255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14-215页。
    ③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3,S.235;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19页。
    ④G.W.F.Hegel,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p.179.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31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19页;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3,S.338.引文据诺克斯英译本稍作改动,请参见G.W.F.Hegel,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261.
    ①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0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25页。
    ③前揭书,第318页。
    ①乔治·卢卡奇:《青年黑格尔》(选译),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23页。这一点我们上文已有所论述,请参见本文第三章第一节的第二部分。
    ②分别参见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15、236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38页。
    ②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73页。
    ③请参见本文第三章第二节的第一部分中所引《精神现象学》的内容及对它的相关论述。
    ①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48-50页。
    ①G.W.F.Hegel,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p.264; 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3,S.341.朱光潜将“Publikum”意译为“听众”和“观众”,稍嫌粗疏,参见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22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33页。
    ③Michael Inwood,A Hegel Dictionary, Cambridge:Blackwell Publishers,1992,p.42.
    ④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44、349、355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66-367页。
    ②G.W.F.Hegel,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p.608;译文个别地方据德文有所改动,请参见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4,S.238.朱光潜中译本该处译文(参见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70页)在句意完整和文气通畅方面都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请参见邵一峿在《一条需要认真清理的历史线索——西方文论研究和中外文化交流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文中的具体分析,网址为:http://www.culstudies.com/html/lilunqiangyan/dangdaiwenyixuedebiangeyuzouxia/2013/0104/9916.html。
    ③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59-361页。
    ①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第174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66页。译文据诺克斯英译本稍作改动,见G.W.F.Hegel,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604.
    ①David James,Art,myth,and society in Hegel’s aesthetics,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2009,p.138,“Notes4”.同时请参考Stephen Bungay,Beauty and Truth: a Study of Hegel's Aesthetics,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4,pp.199f;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朱光潜全集》(第七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52页。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79-280页。
    ③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69页。
    ④Hegel,Hegel and the Human Spirit,A translation of the Jena Lectures on the Philosophy of Spirit (1805-6) withcommentary,by Leo Rauch,Detroit:Wayne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83,p.165.
    ⑤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309页。
    ①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57页。此处朱光潜所译的“小说”原文为“Roman”,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5,S.4392,S.415.“Roman”确切地翻译,应为“长篇小说”,与“Novelle”(中篇小说)、“Erz hlung”(短篇小说)是有所不同的,讲演录中也是将它们区分使用的,请参见下条注释。
    ②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75页。括弧中是加点部分的德文原文,见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5,S.415.
    ③G.W.F.Hegel,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8,“TRANSLATOR’S FOREWORD TO VOLUME TWO”,v.
    ④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59-160页。
    ①黑格尔:《哲学科学全书纲要》(1830年版),薛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84页。
    ②卢卡契:《黑格尔的<美学>》,见《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汪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425页。
    ③分别参见卢卡奇:《小说理论》,见《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吴勇立编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2、65、115页。
    ④分别参见前揭书,“序言”,IX;第16页;第61页。
    ①卢卡奇:《小说理论》,见《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吴勇立编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7页。
    ②前揭书,第60页。
    ③具体请参见本文第五章第一节。
    ①施勒格尔:《雅典娜神殿断片集》,李伯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译序”,第4页。以下“弗雷德里希·施莱格尔”简称为“施莱格尔”。
    ②分别参见《夜颂中的革命和宗教:诺瓦利斯选集卷一》,林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122页;加比托娃:《德国浪漫哲学》,王念宁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129页。
    ①黑格尔将耶拿浪漫派的主要成员施莱格尔和诺瓦利斯的思想视为从费希特哲学中引申出来,并与之相联系的表现方式,将它们称之为“诗意的和预言式的、仰望式的倾向”,参见其《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35-336、338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97页。同时参考同书第296页黑格尔对浪漫人物的情感和心灵逻辑所做的入木三分、力透纸背的描述。
    ③G.W.F.HEGEL, G.W.F.Hegel,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p.159.另外,对诺瓦利斯精神品质上的高贵,蒂克在1837年也指出:“诺瓦利斯品质高贵、思想开通,朋友们的消极评价根本没有伤害他的自尊心。”参见《夜颂中的革命和宗教:诺瓦利斯选集卷一》,林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301页。
    ④关于黑格尔对施莱格尔的批判,加比托娃作了详细的梳理。参见其《德国浪漫哲学》,王念宁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69-81页。
    ①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German Iealism,Edited by Karl Amerik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5,p.14;曼弗雷德·弗兰克:《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美学导论》,聂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0页。
    ②请参考《荷尔德林文集》,戴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理论书信选”,第84、94、127项,荷尔德林致黑格尔的三封信。
    ①《荷尔德林文集》,戴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4页。
    ②Ch.雅默:《黑格尔与荷尔德林》,燕宏远译,见《哲学研究》,1983年第6期。
    ③《荷尔德林文集》,戴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49、78-79页。
    ④分别参见《夜颂中的革命和宗教:诺瓦利斯选集卷一》,林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123、
    135、125、134页。
    ⑤分别参见前揭书,第163、166、156页。
    ⑥The Early Political Writings of the German Romantics,Edited by Frederick C.Beiser,Cambirdge UniversityPress,1996,p.88.
    ①《夜颂中的革命和宗教:诺瓦利斯选集卷一》,林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163页。
    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07页。
    ③The Early Political Writings of the German Romantics,Edited by Frederick C.Beiser,Cambirdge UniversityPress,1996,p.86.
    ④Jean-Marie Schaeffer, Art of the Modern Age: Philosophy of Art from Kant to Heidegger, translated by StevenRendall,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 pp.102f.
    ⑤施勒格尔:《雅典娜神殿断片集》,李伯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译序”,第184页。
    ①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78、181页。同时请参考Hegel and Aesthetics,edited by William Maker,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0,p.131;StephenBungay,Beauty and Truth: a Study of Hegel's Aesthetic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4,pp.202f.
    ②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王玖兴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97页;加比托娃:《德国浪漫哲学》,王念宁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80页。
    ③Hegel and Aesthetics,edited by William Maker,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0,p.132.
    ④加比托娃:《德国浪漫哲学》,王念宁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79页。
    ⑤曼弗雷德·弗兰克:《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美学导论》,聂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0页。显然,弗兰克很确定地认为黑格尔听过施莱格尔的这个哲学讲座。
    ⑥The Early Political Writings of the German Romantics,Edited by Frederick C.Beiser,Cambirdge UniversityPress,1996,pp.143、155、143.
    ⑦Ibid.pp.143、145、164.
    ①《夜颂中的革命和宗教:诺瓦利斯选集卷一》,林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109页。
    ②The Early Political Writings of the German Romantics,Edited by Frederick C.Beiser,Cambirdge UniversityPress,1996,p.162.
    ③转引自加比托娃:《德国浪漫哲学》,王念宁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79页。
    ④谢林自不必说,至于荷尔德林,曼弗雷德·弗兰克甚至声称他的哲学著作与诺瓦利斯的一样,是“德国哲学中最艰涩的哲学文本”,见其《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美学导论》,聂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20页。
    ⑤德·斯太尔夫人:《德国的文学与艺术》,丁世中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22页。关于施莱格尔丰富的哲学活动和文献手稿情况,请参考加比托娃的详细考察,见其《德国浪漫哲学》,王念宁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16-22页。
    ①此处是指出生于1770年代的一批重要人物,以今日俗语谓之,即是18世纪德国文化界的“70后”,他们足以构成一种文化现象。这批人包括黑格尔(1770)、荷尔德林(1770)、诺瓦利斯(1772)、弗雷德里希·施莱格尔(1772)、路德维希·蒂克(1773)、谢林(1775)、伊萨克·冯·辛克莱尔(1775)等等。
    ②Cf.Classic and Romantic German Aesnthetics,edited by J.M.Bernstei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3,pp.189f;迪特·亨利希:《康德与黑格尔之间——德国观念论讲演录》,彭文本译,台北:商周出版社,2006年,第391-393页。
    ③Cf.Novalis,Fichte Studies,edited by Jane Kneller,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④Fichte,The System of Ethics: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the Wissenschaftslehre,translated and edited byDaniel Breazeale and Günter Z ller,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335;J.H.Fichte,S mmtlicheWerke,Vierter Band,Berlin:Verlag von Veit und Comp,1845,S.354.中译请参考费希特:《以知识学为原则的伦理学体系》,梁存秀、李理译,见《费希特著作选集》(第三卷),梁志学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69页。
    ①《荷尔德林文集》,戴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3、147页。
    ②前揭书,第145页。
    ③前揭书,第140页。
    ④前揭书,第146页。
    ⑤《夜颂中的革命和宗教:诺瓦利斯选集卷一》,林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133页。
    ①先刚:《德国浪漫派的哲学观》,见《学术月刊》,2012年2月号。
    ②Novalis, Schriften Band3: Das Philosophische Werk II,Hrsg. P.Kluckhohn&R.Samuel Stuttgart:Kohlhammer,1983,S.434.
    ③Novalis,Notes for a Romantic Encyclopaedia(Das Allgemeine Brouillon),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Press,2007,p.155.
    ④The Early Political Writings of the German Romantics,Edited by Frederick C.Beiser,Cambirdge UniversityPress,1996,p.90.引文斜体为原文所有。
    ⑤Novalis,Notes for a Romantic Encyclopaedia(Das Allgemeine Brouillon),Translated,Edited,and with anIntroduction by David W.Wood,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7,p.259.
    ①Novalis,Philosophy Writings,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Margaret Mahony Stoljar,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New York Press,1997,p.67.
    ②Novalis,Notes for a Romantic Encyclopaedia(Das Allgemeine Brouillon),Translated,Edited,and with anIntroduction by David W.Wood,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7,p.259.
    ①菲利普-拉库·拉巴尔特、让-吕克·南希:《文学的绝对:德国浪漫派文学理论》,张小鲁、李伯杰、李双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前言”,第12页。
    ②刘小枫:《诗化哲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124-125页。
    ③张慎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卷)第六卷:德国古典哲学》,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2页。
    ①转引自宋弈:《梅洛-庞蒂的美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第24页。
    ②让华尔:《存在主义简史》,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5页;同时参考依波利特:《马克思与黑格尔研究》,见《新黑格尔主义论著选辑》(下卷),张世英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420页。
    ③让华尔:《存在哲学》,翁绍军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9-10页。
    ②G.W.F.Hegel,Early Theological Writings,translated by T.M.Knox,with a introduction and fragmentstranslated by Richard Kroner,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8.“Introduction”,pp.33f.
    ③Ibid,“Introduction”,p.47.
    ④Ibid,“Introduction”,p.46.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贺麟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62页。
    ②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译者导言,第35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贺麟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150页。
    ①张以明:《生命与实践:黑格尔辩证法的存在基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49页。
    ②前揭书,第49-50页。
    ③前揭书,第58页。
    ④前揭书,第52页。
    ①张以明:《生命与实践:黑格尔辩证法的存在基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62页。
    ②科耶夫:《黑格尔导读》,姜志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54-60页。
    ③前揭书,第82页、第103页。这里我们看到后来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人通过自由选择而行动成就自我的存在主义的哲学雏形,不要忘记当时萨特就坐在科耶夫这个讲座的听众席上。
    ④科耶夫:《黑格尔导读》,姜志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267页。
    ⑤张汝伦:《黑格尔在中国——一个批判性的检讨》,见《复旦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①保罗·蒂利希:《勇气和个性》,参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代外国哲学组编:《当代美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第二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98页。
    ②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45页。
    ③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页。
    ④前揭书,第8-9页。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75页。
    ①G. W. F. Hegel,Elements of the Philosophy of Right,edited by Allen W.Wood,translated byH.B.Nisbe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p.36;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7,S.47.
    ②G. W. F. Hegel,Elements of the Philosophy of Right,edited by Allen W.Wood,translated byH.B.Nisbe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p.36.
    ③Ibid.p.278.中译参见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第1版1996年第7次印刷,第256页。
    ④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 Band7,S.402.
    ②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6页。引文据以下德文本作个别改动:Georg Wihelm Friedrich Hegels Phanomenologie des Geistes(Jubilaumsausgabe),Inrevidiertem Text herausgegeben und mit einer Einleitung Versehen von Georg Lasson,Leipzig:Verlag derDurr’schen Buchhandlung,1907,S.8.
    ③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28页。引文据德文本作个别改动,cf.Georg Wihelm Friedrich Hegels Phanomenologie des Geistes(Jubilaumsausgabe),Inrevidiertem Text herausgegeben und mit einer Einleitung Versehen von Georg Lasson,Leipzig:Verlag derDurr’schen Buchhandlung,1907,S.480.
    ④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3,S.138.
    ⑤Georg Wihelm Friedrich Hegels Phanomenologie des Geistes(Jubilaumsausgabe),In revidiertem Textherausgegeben und mit einer Einleitung Versehen von Georg Lasson,Leipzig:Verlag der Durr’schenBuchhandlung,1907,S.116;G.W.F.Hegel,The Phenomenology of Mind,translated by J.B.Baillie,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一)》(英汉对照全译本),王诚、曾琼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266页。
    ①Georg Wihelm Friedrich Hegel,The Science of Logic,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George Di Giovanni,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10,p.37.
    ②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5,S.55.
    ③请参见黑格尔:《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2页。
    ④前者指精神从最初直接的启示,经过美的伦理的个体性,又经过抽象的普遍性,终结于重回其内在中并达成其真理和具体本质,精神自身的这个现象学其本身也是一种内在的历史,重现了黑格尔《精神现象学》的模式。后者指世界历史依次经过东方的、希腊的、罗马的和日耳曼的四个阶段,预示了黑格尔将在其后一年即1822年开始的“历史哲学讲演”的模式。
    ⑤G. W. F. Hegel,Elements of the Philosophy of Right,edited by Allen W.Wood,translated byH.B.Nisbe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p.377.
    ⑥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7,S.509.
    ①G. W. F. Hegel,Elements of the Philosophy of Right,edited by Allen W.Wood,translated byH.B.Nisbe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p.225;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7,S.344.
    ②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02页。
    ③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0页。
    ④Georg Wihelm Friedrich Hegels Phanomenologie des Geistes(Jubilaumsausgabe),In revidiertem Textherausgegeben und mit einer Einleitung Versehen von Georg Lasson,Leipzig:Verlag der Durr’schenBuchhandlung,1907,S.274;G.W.F.Hegel,The Phenomenology of Mind,translated by J.B.Baillie,参见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二)》(英汉对照全译本),王诚、曾琼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652页。
    ⑤Hegel,Wissenschaft der Logik,Bds.I,Hamburg:Felix meiner,1962,S.126; Hegel’ s Science ofLogic,trans.A.V.Miller,London:George Allen&Unwin,1969,pp137-138; Georg Wihelm Friedrich Hegel,TheScience of Logic,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George Di Giovanni,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p.109.中译本请参见《逻辑学》(上卷),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年第1版1996年第7次印刷,第135页。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57页、第160页;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39页。
    ②参考查尔斯泰勒:《黑格尔》,张国清、朱进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81页、第99页。
    ③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222页;G.W.F.Hegel,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2,S.275.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57页;G.W.F.Hegel,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8,S.173.
    ②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09页、第121页、第313页、第312页;cf. 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3,S.327、S.135、S.332、S.330。个别词据德文有所改动。
    ①G.W.F.Hegel,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I,translated by T.M.Knox, Oxford UniversityPress,1975,p.1048. cf.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
    15,S.335.
    ②请分别参见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66页;黑格尔:《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38页。cf.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4,S.128;Band13,S.152.
    ①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13页、第281页;cf.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
    14,S.74、S.142.引文据德文有所改动。
    ②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92页。
    ③黑格尔:《精神哲学——哲学全书·第三部分》,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76页。德文原文请参见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
    10,S.371.
    ①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58页;引文据德文稍有改动,cf.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Verlag,1970,Band14,S.225.
    ②G.W.F.Hegel,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translated by T.M.Knox, Oxford UniversityPress,1975,p.277;引文据德文稍有改动,cf.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Band13,S.358.
    ③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358页;引文据德文稍有改动,cf.G.W.F.Hegel,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Verlag,1970,Band14,S.225.
    ④Innigkeit一词含有衷心、真挚、亲密、亲近、亲热等意思,朱光潜的中译本主要译为“亲切情感”,诺克斯的英译本主要译为“spiritual depth”。下文涉及该词的引文主要依据朱光潜的译本,但是将“亲切情感”皆改为“亲挚”,同时给出德文出处,以下不再说明。
    ⑤黑格尔:《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78页;G.W.F.Hegel,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1970,Band14,S.140.
    ①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五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29页。
    ②前揭书,第230页。
    ③前揭书,第231页;G.W.F.Hegel,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1970,Band
    15,S.42.
    ①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上),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五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50页;G.W.F.Hegel,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 Suhrkamp Verlag,1970,Band15,S.62.
    ②转引自张汝伦:《<存在与时间>释义》(两卷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08页。
    ①瓦尔特·比默尔等编:《海德格尔与雅斯贝尔斯往复书简》,李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43页。
    ②仅其中一些专论的文本就占据了海德格尔全集中的三卷,即第11卷《同一与差异》,第32卷《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第68卷《黑格尔》(收录其研究黑格尔的手稿《否定性》和《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导言>的阐释》的手稿)。此外,1927年的《存在与时间》和1929的弗莱堡讲座《德国观念论与当前哲学问题状况》中也都以相当的篇幅论述了黑格尔,而据《对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导言>的阐释》的手稿整理而成的论文《黑格尔的经验概念》以及1958年海德堡演讲《黑格尔与希腊人》也分别收入其《林中路》和《路标》文集中。参见张汝伦《<存在与时间>释义》(两卷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08页;柯小刚《海德格尔的黑格尔研究》,收入孙周兴、陈家琪主编《德意志思想评论》第一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2-63页。
    ③转引自张汝伦:《<存在与时间>释义》(两卷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108页。
    ④海德格尔:《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收入《海德格尔全集》第32卷,第57页,转引自叶秀山《“哲学”须得把握住“自己”——从海德格尔解读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想到的》,《哲学研究》1999年第6期。
    ⑤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68页。
    ②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0页。
    ③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252、第253页。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58页。
    ②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1页。
    ③艾玛纽埃尔·勒维纳斯:《黑格尔的回答:<逻辑学>》,见《上帝·死亡和时间》,余中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第81页。
    ④罗伊斯:《近代哲学精神》(第七讲黑格尔),《新黑格尔主义论著选辑》(下卷),张世英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4页。
    ①请参考张汝伦:《<存在与时间>为什么重要》,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②请参考邓安庆:《西方伦理学概念溯源——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概念的实存论阐释》,《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版),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7页。
    ③前揭书,第14页。
    ④李敏生编:《中华心:胡秋原政治文艺哲学文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439页;
    ①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编者引论”,第4页;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译者序”,第1页。
    ②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版),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62页。
    ③前揭书,第64页。
    ①参考维尔纳·马克思:《海德格尔与传统:存在之基本规定的一个问题史式导论》,朱松峰、张瑞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184-190页。
    ②海德格尔:《时间概念》,见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3页。
    ③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版),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140、138页。
    ④施特劳斯:《海德格尔式生存主义导言》,见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3页。
    ⑤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6页。
    ①参见沃格林:《没有约束的现代性》,张新樟、刘景联译,谢华育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4-46页。
    ②维尔纳·马克思:《海德格尔与传统:存在之基本规定的一个问题史式导论》,朱松峰、张瑞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234页、第236页。
    ①黑格尔:《精神哲学——哲学全书·第三部分》,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3页。
    ②前揭书,第84页。
    ①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第34页。
    Werke in zwanzig B nden,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Verlag,1970
    Georg Wihelm Friedrich Hegels Phanomenologie des Geistes(Jubilaumsausgabe),Inrevidiertem Text herausgegeben und mit einer Einleitung Versehen von GeorgLasson,Leipzig:Verlag der Durr’schen Buchhandlung,1907
    Wissenschaft der Logik,Bds.I,Hamburg:Felix meiner,1962
    Early Theological Writings,translated by T.M.Knox,with a introduction andfragments translated by Richard Kroner,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48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ichte’s and Schelling’s System of Philosophy,Translated byH.S.Harris and Walter Cerf,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77
    System of Ethical Life(1802/03) and First Philosophy of Spirit(Part III of the Systemof Speculative Philosophy1803/04),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H.S.Harris andT.M.Knox,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79
    The Jena System,1804-5:Logic and Metaphysics,translation edited by JohnW.Burbidge and George di Giovanni,introduction and explanatory notes byH.S.Harris,Kingston and Montreal: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1986
    Hegel and the Human Spirit,A translation of the Jena Lectures on the Philosophy ofSpirit (1805-6) with commentary, by Leo Rauch, Detroit: Wayne StateUniversity Press,1983
    The Philosophical Propaedeutic,edited by Michael George and AndrewVincent,translated by A.V.Miller,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Hegel’s Science of Logic,trans.A.V.Miller,London:George Allen&Unwin,1969
    The Science of Logic,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George Di Giovanni,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10
    Political Writings,edited by Laurence Dickey and H.B.Nisbet,translated byH.B.Nisbe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Elements of the Philosophy of Right,edited by Allen W.Wood,translated byH.B.Nisbe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1
    Lectures on Natural Right and Political Science,the First Philosophy ofRight(1817-1818),Edited by the Staff of the Hegel Archives,translated byJ.Michael Stewart and Peter C.Hodgson,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1995
    Aesthetics:Lectures on Fine Art,Volume I&II,translsted by T.M.Knox, 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Hegel:The Letters,translated by Clark Butler and Christiane Seiler,commentary byClark Butler,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4
    The Phenomenology of Mind,translated by J.B.Baillie,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一)》(英汉对照全译本),王诚、曾琼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黑格尔早期著作集》(上卷),贺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别》,宋祖良、程志民译,杨一之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论自然法的科学探讨方式》,程志民译,《哲学译丛》,1997年第3期
    《论自然法的科学探讨方式》(续),程志民译,《哲学译丛》,1999年第2期
    《耶拿体系1804-1805:逻辑学和形而上学》,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精神现象学》(上、下),贺麟、王玖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精神现象学(一、二)》(英汉对照全译本),王诚、曾琼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黑格尔全集第10卷:纽伦堡高级中学教程和讲话(1808-1816)》,张东辉、户晓辉译,梁志学、李理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黑格尔全集第17卷:讲演手稿I(1816-1831)》,梁志学、李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逻辑学》(上、下),杨一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薛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1817年版、1827年版、1830年版),薛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精神哲学——哲学全书·第三部分》,杨祖陶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美学》(第一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美学》(第二卷),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四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
    《美学》(第三卷上),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五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
    《美学》(第三卷下),朱光潜译,《朱光潜全集》(第十六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二、三、四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
    《黑格尔政治著作选》,薛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
    《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宗教哲学》(上、下),魏庆征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
    《黑格尔书信百封》,苗力田编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版,1981年
    J.H.Fichte,S mmtliche Werke,Vierter Band,Berlin:Verlag von Veit und Comp,1845
    Novalis, Schriften Band3: Das Philosophische Werk II,Hrsg. P.Kluckhohn&R.Samuel Stuttgart: Kohlhammer,1983
    Hans-Georg Gadamer,Vernunft im Zeitalter der Wissenschaft,Frankfurt amMain:Suhrkamp Verlag,1991
    Fichte,The System of Ethics: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theWissenschaftslehre,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Daniel Breazeale and Günter Z ller,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Novalis,Philosophy Writings,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Margaret MahonyStoljar,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7
    Novalis,Fichte Studies,edited by Jane Kneller,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3
    Novalis,Notes for a Romantic Encyclopaedia(Das AllgemeineBrouillon),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7
    The Early Political Writings of the German Romantics,Edited by FrederickC.Beiser,Cambir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Classic and Romantic German Aesnthetics,edited by J.M.Bernstein, 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Georg Lukács,The Young Hegel:Studies in the Relaitons between Dialectics andEconomics,translated by Rodney Livingstone,London:Merlin Press,1975
    Edward Caird,Hegel,With an Introduction Note by Mary Jansen,Adelaide,London,andWashington:Cambridge Scholars Press Ltd.2002
    Theodor W.Adorno,Aesthetic Theory,Newly translated,edited,and with a translator’sintroduction by Robert Hullot-Kentor,London&New York:Continuum,2002
    Hans-Georg Gadamer,Reason in the Age of Science,Translated by FrederickG.Lawrence,Cambridge,Massachusetts&London:The MIT Press,1998
    H.S.Harris,Hegel's Development:Towards the Sunlight (1770-1801),Oxford:Clarendon Press,1972
    H.S.Harris,Hegel's Development:Night Thought(sJena1801-06), Oxford: ClarendonPress,1983
    William Desmond,Art and the absolute: a study of Hegel's aesthetics,Albany:State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6
    David James:Art,myth,and society in Hegel’s aesthetics.Continuum InternationalPublishing Group,2009
    Brian K.Etter,Between Transcendence and Historicism:The Ehtical Nature of the Artsin Hegelian Aesthetics,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
    Stephen Bungay,Beauty and Truth: a Study of Hegel's Aesthetics,Oxford UniversityPress,1984
    Hegel and Aesthetics,edited by William Maker,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Press,2000
    Hegel and the Arts,edited by Stephen Houlgate,Evanston:Northewesten UniversityPress,2007
    Michael Inwood,A Hegel Dictionary, Cambridge:Blackwell Publishers,1992
    The Cambridge Companinon to Hegel,Edited by FrederickC.Beiser,Cambridge:Cambridge Unibersity Press,1993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gel and Nineteenth-Century Philosophy,Edited byFrederick C.Beiser,New York:Cambridge Unibersity Press,2008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gel,Edited by Frederick C.Beiser,NewYork:Cambridge Unibersity Press,1993
    Jürgen 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TwelveLectures,translated by Frederick Lawrence, Cambridge:The MIT Press,1990
    Jean-Marie Schaeffer, Art of the Modern Age: Philosophy of Art from Kant toHeidegger, translated by Steven Rendall,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0
    Walter Kaufmann,From Shakespear to Existentialism:an Original Stud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0
    Jon Stewart,Idealism and Existenialism:Hegel and Nineteenth-and Twentieth-CenturyEuropean Philosophy,London,New York: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Group,2010
    Sophocles,Antigone,translated by Reginald Gibbons and Charles Segal,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罗念生译,《罗念生全集》(第二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柏拉图:《柏拉图全集》(第二卷),王晓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温克尔曼:《希腊人的艺术》,邵大箴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5年
    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冯至全集》(第十一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席勒:《秀美与尊严——席勒艺术和美学文集》,张玉能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
    《费希特著作选集》(第三卷),梁志学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弗·威·约·封·谢林:《艺术哲学》(上、下),魏庆征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
    施勒格尔:《雅典娜神殿断片集》,李伯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诺瓦利斯:《夜颂中的革命和宗教:诺瓦利斯选集卷一》,林克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
    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文集》,戴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德·斯太尔夫人:《德国的文学与艺术》,丁世中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
    乔治·卢卡奇:《青年黑格尔》(选译),王树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一),汪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卢卡奇:《理性的毁灭》,王玖兴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卢卡奇早期文选》,张亮、吴勇立编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库诺菲舍尔:《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张世英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迪特·亨利希:《康德与黑格尔之间——德国观念论讲演录》,彭文本译,台北:商周出版社,2006年
    本雅明:《经验与贫乏》,王炳钧、杨劲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版),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
    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上、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伽达默尔:《美的现实性》,张志扬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年
    H G.伽达默尔:《伽达默尔论黑格尔》,张志伟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
    阿多诺:《美学理论》,王柯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
    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
    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沃格林:《没有约束的现代性》,张新樟、刘景联译,谢华育校,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里夏德克朗纳:《论康德与黑格尔》,关子尹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沃尔特·考夫曼:《黑格尔——一种新解说》,张翼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曼弗雷德·弗兰克:《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美学导论》,聂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维尔纳·马克思:《海德格尔与传统:存在之基本规定的一个问题史式导论》,朱松峰、张瑞臣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51页。
    瓦尔特·比默尔等编:《海德格尔与雅斯贝尔斯往复书简》,李雪涛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施泰因克劳斯编:《黑格尔哲学新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彼得·比格尔:《先锋派理论》,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
    科耶夫:《黑格尔导读》,姜志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让华尔:《存在哲学》,翁绍军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
    让华尔:《存在主义简史》,马清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
    路易阿尔都塞:《黑格尔的幽灵——政治哲学论文集I》,唐正东、吴静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艾玛纽埃尔·勒维纳斯:《上帝·死亡和时间》,余中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菲利普-拉库·拉巴尔特、让-吕克·南希:《文学的绝对:德国浪漫派文学理论》,张小鲁、李伯杰、李双志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
    E.Caird(开尔德):《黑格尔》,贺麟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开尔德、鲁一士:《黑格尔黑格尔学述》,贺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B.鲍桑葵:《美学史》,张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陆衡、郑一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卡尔·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约翰·罗尔斯:《道德哲学史讲义》,张国清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查尔斯泰勒:《黑格尔》,张国清、朱进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
    罗伯特·皮平:《黑格尔的观念论——自我意识的满足》,陈虎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汤姆·罗克摩尔:《黑格尔:之前和之后》,柯小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艾莉森利布朗:《黑格尔》,彭俊平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欧阳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阿尔森·古留加:《谢林传》,贾泽林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加比托娃:《德国浪漫哲学》,王念宁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
    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杨岂深、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李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1998年
    伊格尔顿:《理论之后》,商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卢梭:《忏悔录》(共两部),黎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茨维坦·托多罗夫:《日常生活颂歌》,曹丹红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保罗·祖姆托:《伦勃朗时代的荷兰》,张今生译,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
    张世英主编:《新黑格尔主义论著选辑》(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张世英主编:《新黑格尔主义论著选辑》(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哲人、诗人论美文选》,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
    刘小枫选编:《德语美学文选》(上、下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室编:《国外黑格尔哲学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杨寿堪、甘绍平、严春友编译:《黑格尔之谜——新黑格尔主义者论黑格尔》,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姜丕之、汝信主编:《康德黑格尔研究》(第一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代外国哲学组编:《当代美国资产阶级哲学资料》(第二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
    《外国哲学》编委会编:《外国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资料室编:《资产阶级学术思想批评参考资料》(第九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西方哲学史研究所编:《外国哲学史研究集刊》(第一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美学与文艺学研究》(1994年第二辑,总第三辑),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贺照田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王栻主编:《严复集》[第一册:诗文(上)],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郭本道:《黑格尔》,上海:世界书局,1934年
    贺麟:《黑格尔哲学讲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贺麟:《德国三大哲人歌德黑格尔费希特的爱国主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贺麟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下),《朱光潜全集》(第六、七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张君劢:《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侯成亚、张桂权、张文达编译:《张颐论黑格尔》,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李敏生编:《中华心:胡秋原政治文艺哲学文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
    王元化:《读黑格尔》,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张世英:《黑格尔哲学概论》,长春:吉林省哲学学会,1983年
    张世英:《论黑格尔的逻辑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
    宋祖良:《青年黑格尔的哲学思想》,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蒋孔阳:《德国古典美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曹俊峰、朱立元、张玉能著:《西方美学通史(第四卷)·德国古典美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张慎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卷)第六卷·德国古典哲学》,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汝信:《汝信文集》,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年
    薛华:《黑格尔与艺术难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薛华:《黑格尔对历史终点的理解》,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薛华:《黑格尔、哈贝马斯与自由意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
    王树人:《思辨哲学新探——关于黑格尔体系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李衍柱:《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朱立元:《黑格尔美学论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
    曾繁仁:《美学之思》,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陈望衡、李丕显:《黑格尔美学论稿》,南宁: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邱紫华:《思辨的美学与自由的艺术——黑格尔美学思想引论》,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刘小枫:《诗化哲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年
    张汝伦:《<存在与时间>释义》(两卷本),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高全喜:《相互承认的法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张以明:《生命与实践:黑格尔辩证法的存在基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孙周兴、陈家琪主编:《德意志思想评论》第一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年
    杨河、邓安庆:《康德黑格尔哲学在中国》,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史广全:《法西斯主义法学思潮——西方法学思潮与流派》,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朱学平:《古典与现代的冲突与融合——青年黑格尔思想的形成与演进》,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
    刘建民:《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概念诠释与校译:<权利哲学纲要>研究:》,北京:中国法律出版社,2011年
    《世界名人传记:黑格尔传》,北京圣碟科贸有限公司制作出品,北京:北京银冠电子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柳鸣九:《法国文学大师十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三期刊论文
    H.S.Harris,The Resurrecton of Art,in THE OWL OF MINERVA.16.1(Fall1984)
    Richard Taft,Art and Philosophy in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Hegel’s System,in THEOWL OF MINERVA.18.2(Spring1987)
    Kelly Oliver,Antigone’s Ghost:Undoing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inHypatia,Vol.11,No.1(Winter1996)
    O.珀格勒:《黑格尔的事业和影响》,燕宏远译,薛华校,《哲学译丛》,1981年第2期
    Ch.雅默:《黑格尔与荷尔德林》,燕宏远译,《哲学研究》,1983年第6期
    E.莱维纳斯:《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朱刚译,《世界哲学》,2008年第1期
    柯蒂斯·L·卡特:《黑格尔和丹托论艺术的终结》,杨彬彬译,《文学评论》2008年第5期
    胡秋原:《黑格尔之艺术哲学》,《读书杂志》,1931年12月10日,第1卷第9期
    谭吉华:《黑格儿美学研究》,《文化批判》,1936年6月,第三卷第三期
    马采:《黑格尔美学的辩证法》,《中山大学文学院季刊》,1936年,第2卷
    汝信、杨宇:《黑格尔的悲剧论》,《哲学研究》,1962年第5期
    张桂权:《黑格尔研究九十年》,《河北学刊》,1997年第3期
    李衍柱:《重读黑格尔》,《文学评论》,1999年第3期
    谭好哲:《论黑格尔美学中实践观点的萌芽》,《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颜厥安:《命运与伦理:由青年黑格尔的悲剧概念反思几个实践哲学问题》,《人文及社会科学集刊》,2003年,第十五卷第二期
    张汝伦:《黑格尔在中国——一个批判性的检讨》,《复旦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张汝伦:《<存在与时间>为什么重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苏力:《自然法、家庭伦理和女权主义?——<安提戈涅>重新解读及其方法论意义》,《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6期
    郁建兴:《黑格尔伦理实体的自由概念》,《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第5期
    邓安庆:《西方伦理学概念溯源——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概念的实存论阐释》,《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柳向阳:《论黑格尔艺术美定性的伦理内涵》,《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王莹:《黑格尔美学中的实践观》,《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郑玉明:《作为实践理性思维的艺术认识——论黑格尔美学艺术认识范畴的实践性内涵》,《泰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
    王宏刚:《论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初步实践观》,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
    刘悦笛:《从“伦理实体”到“酒神冲动”——从黑格尔与尼采悲剧美学比较》,《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高兆明:《黑格尔“伦理实体”思想探微》,《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9年4期
    周计武:《艺术终结:一个现代性问题》,《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吴子林:《“艺术终结论”:问题与方法》,《北方论丛》,2009年第1期
    张仲民:《黑格尔哲学在清末中国的译介》,《哲学研究》,2012年第9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