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司马贞《史记索隐》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史记索隐》与《史记集解》、《史记正义》一起合称“《史记》三家注”,是现存最早的《史记》注书。三家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阐幽发微、考释辨证,将古代《史记》注释之学推到了巅峰,对后世《史记》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史记索隐》是三家注中惟一有完整的单行本流传至今的注书。其引书广博、注释精当,对《史记》及前人旧注多有裨补纠正,注释成就最为突出,深受后人推重,是研究《史记》及唐代以前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文献。然而由于南宋时期《史记索隐》已经和《史记集解》、《史记正义》合刻为三家注本,散入《史记》正文之下,以合刻本的形式流布于世,因此后世学者往往将其作为三家注的一部分进行考察,将其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进行专门、系统研究的目前还比较缺乏。
     本论文在学习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历史文献资料、借鉴多个研究成果,对《史记索隐》的作者、成书、版本、引书、注释成就、注释特点、与《史记集解》的关系以及对后世《史记》注书的影响等都进行了详细的梳理、深入的考证。本文可谓是目前对《史记索隐》较为系统的专门的研究。
     本论文共分为八章: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前人研究概况、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相关说明等。
     第二章对司马贞的生平、籍里进行了考辩分析,指出司马贞的籍里应为吴地(今江苏浙江一带),而并非一般所认为的河内(今河南沁阳);对司马贞的生平进行了梳理,并对其出生年代提出了新的看法;对《史记索隐》的成书背景进行了探究和分析。
     第三章为《史记索隐》的版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地整理了历代书目对单行本《史记索隐》的著录情况,并分析了由此所反映出的《史记索隐》的流传轨迹;对现存的几种《史记索隐》单行本的版式、体例、馆藏等信息进行了考察;对几种主要的二家注合刻本、三家注合刻本的版本体制进行了简要叙述,对二家注的产生时间提出了新的看法。
     第四章为《史记索隐》引书研究。在全面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史记索隐》的引书体式、引书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程金造先生说其引书“规律未严”并不符合实际情况,并为其补充了引书凡例。
     第五章对《史记索隐》的注释体例及注释成就进行了研究。归纳出“更改舛错、裨补疏遗”,“意有未通、兼重注述”,“探求异文、采摭典故”,“释文演注、重为述赞”,“解其所未解,申其所未申”是《史记索隐》总的注释体例。在该体例的指导下,《史记索隐》对《史记》的文本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对《史记》中的疑难音义进行了全面的训解,对《史记》中的名物地舆进行了精当的考释,并对《史记》的舛错疏遗进行了深入的改补。在版本与校勘、音义训释、惩妄补阙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第六章对《史记索隐》的注释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史记索隐》具有精于校勘、详于训诂,勇于立言、长于辩驳,引书广博,以裴注为本等四个方面的特点,并分别对其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第七章是对《史记索隐》与《史记集解》关系的研究。从《史记索隐》对《史记集解》的继承、疏解、增补以及不从四个方面分析和阐述了《史记索隐》对《史记集解》的继承和突破。
     第八章考察了《史记索隐》对后世《史记》注书的深远影响。主要选取了《史记志疑》、《史记会注考证》、《史记笺证》三家近现代国内外有代表性的《史记》考释类著作,详细地分析了它们对《史记索隐》在各个方面的继承和接受。
     本论文除了绪论之外的其他七个章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为一部分,主要是对于《史记索隐》的成书背景、版本、引书等文本之外的内容进行研究;第五章和第六章为一部分,主要是对《史记索隐》文本本身进行的分析和考察;第七章和第八章为一部分,主要是对《史记索隐》的对比研究,考察了其对前人的继承、发展和对后世的影响。
ShiJiSuoYin is the earliest annotation book of ShiJi and is called collectively "three note books ShiJi" with ShiJiJiJie and ShiJiZhengTi. Based on the earlier research, the "three note books ShiJi" pushes the study of annotation of ShiJi to the summit by explaining the profound question and clarifying the meaning, which produced far-reaching influence.Among them ShiJiSuoYin deserves special attention of scholar circle.Firstly, it is the only one which has the separate edition; secondly, it boasts the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annotation because by quoting a variety of books and noting properly.So, this book is one of the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literature when we study ShiJi and the history、culture before the Tang dynasty.However,during the South Song dynasty, ShiJiSuoYin、ShiJiJiJie and ShiJiZhengYi was combined with the text of ShiJi and spread in combine edition,which cause the scholars usually just take ShUiSuoYin as part of ShiJi and lack the independent study to this book.
     This thesis study ShUiSuoYin deeply in many aspects including the author background、edition、citing books、style、content、feature and the relation among the ShiJiJiJie and the other books in later ages with various relative literatures,which is most systematic and insightful research findings on ShUiSuoYin so far.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eight parts.The first part is foreword, mainly introducing the reasons for writing,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the research, the research contents and research method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book focuses on the life and hometown of Sima Zhen, author of ShiJiSuoYin, and analyzes how this book was produced. The third part is on the version. On the base of the previous achievement, part three describes the spreading of ShUiSuoYin for hundreds years and probes the four separate edition. The fourth part discusses the book ShUiSuoYin quoted. The fifth part is on style and content of ShUiSuoYin, which mainly analyze the style of the annotation and collation the book noted for ShiJi in detail and study the achievement in differnrt aspects. The sixth part discusses the feature. ShiJiSuoYin is great in the collation and detailed in the exegesis. Part seven studies the relation between ShiJiSuoYin and ShiJiJiJie in order to compare the two books. Part eight discusses how ShiJiSuoYin affect the relative works in later ages.
     In addition to the foreword part other than the other seven parts, the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Chapter II, chapter III, chapter IV is part of the main text, which is mainly about the background, version, quotation of ShiJiSuoYin; chapters V and VI as part of the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 ShiJiSuoYin text itself; chapters VII and VIII as one part which mainly do research on the comparative studies of ShiJiSuoYin, including the inheritance of the studies of predecessors, and the impact on future research.
引文
②[东汉1班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唐]颜师古校注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38页。
    ②司马贞《史记索隐后序》,见《史记》三家注,中华书局,1982年。
    ③按:《史记索隐后序》作《史记音义》,《直斋书录解》题作《史记音解》。
    ④按:据《史记索隐后序》、《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直斋书录解题》《崇文总目》、《通志》载。
    ①[明]毛晋《跋史记索隐后》,见《史记索隐》毛晋汲古阁单行本,河南大学图书馆馆藏。
    ②朱东润《史记考索》,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3页。
    ③程金造《史记索隐引书考实自序》,见《史记索隐引书考实》,中华书局,1998年。
    ④参见张玉春《<史记>版本研究》第206——263页以及本论文“《史记索隐》合刊本起始时间考辩”一节。
    ①[宋]周紫芝《太仓梯米集》卷六十七《书史记索隐后》,影印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141册,第483页。
    ②[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三十一《著述辨惑》,影印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190册,第129页。
    ③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十《史记辨惑》,影印四库全书本,第1190册,第432页。
    ④[明]郝敬《史记愚按》,见《山草堂集》外编,明天启五年(1623)郝洪范刻本。
    ①[明]杨慎《升庵文集》卷四十七,《二十五史三编》本,1994年,第1册,第5页。
    ②张新科,俞樟华《史记研究史及史记研究家》,《史记研究集成》本,华文出版社,2005年,第168页。
    ③[清]钱大昕《十架斋养新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第122页。
    ④[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书店出版,2005年,第8页。
    ⑤[清]梁玉绳《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1年。
    ⑥[清]杭世骏《史记考证》,《二十五史三编》本,岳麓书社,1994年。
    ⑦[清]尚镕《史记辨证》,《二十五史三编》本,岳麓书社,1994年。
    ⑧钱大昕《廿二史考异》,见《钱大昕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⑨崔适《史记探源》,中华书局,1986年。
    ⑩钱大昕《廿二史考异》,《钱大昕全集》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11按:语出邵晋涵《江南文钞》卷十二,本文参见程金造《史记管窥》170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①朱东润《史记考索》,第101页。
    ②朱东润《史记考索》,第106页。
    ③程金造《从史记三家注商榷司马迁的生年》,《文史哲》,1957年,第2期。
    ④程金造《<史记正义×索隐>关系证》,《文史哲》,1962年,第6期。
    ⑤程金造《汲古阁单本<史记索隐>的一些问题》,《文史》,1965年,第4辑。
    ⑥黄烈《关于史记三家注的关系问题》,《文史哲》,1958年,第4期。
    ①贺次君《史记书录》,商务印书馆,1958年。
    ②程金造《史记索隐引书考实》,中华书局,1998年。
    ③程金造《史记管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④张玉春《<史记版本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
    ⑤杨海峥《汉唐<史记>研究论稿》,齐鲁书社,2003年。
    ⑥应三玉《<史记>三家注研究》,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
    ⑥蔡先锋《关于<史记索隐>的几个问题》,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⑦范景斌《略论司马贞<史记索隐>对<史记>的驳正》,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⑧游尚功《<史记索隐>中的声类》,《贵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史记索隐>中的“浊撒谎能够变去”》,《遵义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
    ⑩施丁《<史记索隐>注“太史令”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1996年,第2期。
    11李步嘉《<史记索隐>引<汉书音义>考实辩证》,《华学》第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47页。
    12李梅训《司马贞生平著述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3范景斌《略论司马贞<史记索隐>的批判精神》,《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4王涛《司马贞补<史记>及其对<史记>版本的影响》,《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①按:[宋]章如愚《群书考索》卷十二载“司马正《史记索隐》”,其他古代文献不见有言司马贞为司马正者;当代学者徐流,白云《史籍导读与史料运用》、单元幕《中华文化通志》、阙勋吾《中国历史典故辞典》亦以为司马贞字子正,姑且从之。
    ②[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06页。
    ③[清]王世俊《河南通志》卷六十五《文苑》,影印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916册,第538册,第138页。
    ④程金造《史记索隐引书考实自序》,见《史记索隐引书考实》,中华书局,1998年。
    ⑤李梅训《司马贞生平著述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⑥[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本,第1446页。
    ①罗振常《善本书所见录》,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26页。
    ②[宋]王钦若、杨亿《册府元龟》卷八百十三《退迹》,影印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916册,第406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十八《艺文志》,中华书局,1975年,第1662页。
    ②[清]钱人听《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第122页。
    ③程金造《史记管窥》,第180页。
    ④[清]嵇曾筠,[清]李卫等《浙江通志》卷二百九《烈女》,影印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24册,第649页。
    ⑤彭功智《韩愈籍贯考》,《河南师范人学学报》,1988年,第2期。
    ①司马贞《史记索隐后序》。
    ②司马贞《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本,第342页。
    ③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第122页。
    ④朱东润《史记考索》,第93页。
    ⑤张玉春《<史记>版本研究》,第90页。
    ⑥应三玉《<史记>三家注研究》,第131页。
    ⑦程金造《史记管窥》,第180页。
    ⑧程金造《史记索隐引书考实自序》。
    ①李梅训《司马贞生平著述考》,《安徽师范人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②参见以上钱人听《十驾斋养新录》文,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第122页。
    ③『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九四《徐彦伯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005页。
    ④参见李梅训《司马贞生平著述考》,《安徽师范人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⑤参见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七《职官考》,第459页。
    ⑥参见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七《职官考》,第458页。
    ①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二《刘子玄传》,第4520页。
    ②[宋]王溥《唐会要》卷七十七《贡举下·论经义》,中华书局,1955年,第1662页。
    ③按:《册府元龟》、《容斋随笔》与《史记索隐序》同。
    ④欧阳修,宋祁传《新唐书》卷五十八《艺文志》,第1457页。
    ①李梅训《司马贞生平著述考》,《安徽师范大学》,2000年,第1期。
    ②李梅训《司马贞生平著述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③[清]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三十二《孝经类·孝经正义》,台湾商务印书馆,第1册,第646页。
    ④程金造《史记管窥》,第181页。
    ⑤李梅训《司马贞生平著述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⑥按:程金造《<史记正义×索隐>关系证》、吴长谦《浅析<史记正义>之地理类注释》已有多条证据证明《史记正义》疏解《史记索隐》。
    ①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第122页。
    ②班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第2737页。
    ③班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第2738页。
    ④司马贞《史记索隐后序》。
    ⑤司马贞《史记索隐序》。
    ①[唐]颜师古《汉书叙例》,见《汉书》颜师古注本,中华书局,1962年。
    ②司马贞《史记索隐后序》。
    ③参见『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六十《张辅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639页。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下《班彪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386页。
    ⑤参见杨燕起,高国抗《中国历史文献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第7980页。
    ⑥[唐]魏征等《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962页。
    ⑦按:『唐]房玄龄《晋书》卷一零五《石勒载记下》记载石勒于晋元帝太兴元年(319)自立为赵王后,始建社稷,立宗庙,创体制,其中有一项建置日:“署从事中郎裴宪、参军傅畅、杜嘏并领经学祭酒,参军续咸、庚景为律学祭酒、任播、崔溶为史学祭酒”。中华书局,1974年,第2735页。
    ⑧按:『梁]沈约《宋书》卷九三《隐逸·雷次宗传》记载:“元嘉是五年,征次宗至京师,开馆于鸡笼山,聚徒教授,置生百余人。会稽朱膺之、颍川庾蔚之并以儒学,监总诸生。时国了学未立,上留心艺术,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并建。”中华书局,1974年,第2293页。
    ①司马贞《史记索隐序》。
    ②[唐]吴兢《贞观政要》卷六《杜谗邪》,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04页。
    ③参见谢保成《中国史学史》第四编《承前启后的唐前期史学》,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468474页。
    ①马贞《补史记序》,见《史记索隐》,毛晋汲古阁单行本,河南人学图书馆馆藏。
    ②司马贞《史记索隐序》。
    ①参见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七《职官考》,第462页。
    ②[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二《唐纪》,中华书局,1976年,第6023页。
    ③参见应三玉《<史记>三家注研究》,第3845页。
    ①参见张玉春《<史记>版本研究》第一章《<史记>版本流传存佚研究》,第8页。
    ①贺次君《史记书录》,第17页。
    ①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中华书局,2007年,第331页。
    ②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第331页。
    ①[清]张文虎《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史记索隐序》,中华书局,1977年,第756页。
    ①毛晋《跋史记索隐后》,见《史记索隐》,毛晋汲古阁单行本,河南人学图书馆馆藏。
    ②《四库全书总目》卷四十五《史部总目》,第2册,第6页。
    ③罗振常《善本书所见录》,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26页。
    ④贺次君《史记书录》,第34页。
    ⑤程金造《汲古阁本<史记索隐>的一些问题》,《文史》,1965年,第4辑。
    ①程金造《汲古阁本<史记索隐>的一些问题》,《文史》,1965年,第4辑。
    ②程金造《汲古阁本<史记索隐>的一些问题》,《文史》,1965年,第4辑。
    ③张玉春《<史记>版本研究》,第93页。
    ④马端临《文献通考》卷四十七《职官考》,第510页。
    ⑤[清]卢文弨《钟山札记》,《抱经堂丛书》,北京直隶书局影印本,1923年,卷三第7页。
    ⑥按:语出张宗泰《鲁岩所学集》卷四《跋史记索隐一》,本文参见程金造《史记管窥》,第219页。
    ①按:上文已述,程金造认为从流传踪迹来看不可能是北宋秘省人字刊本。
    ②杨燕起、高国抗《中国历史文献学》,北京图书馆,2003年,第273页。
    ①张玉春《<史记>版本研究》,第95页。
    ②张玉春《<史记>版本研究》,第96页。
    ③张玉春《<史记>版本研究》,第101页。
    ④按:此本为清广雅书局辑,光绪中广雅书局刊,民国九年(1920)番禺徐氏汇编重印。
    ⑤张兴吉《今存<史记>版本简明目录》,载于《国学研究》第16卷,袁行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14页。
    ①按:此一节对于二家注和三家注主要版本的梳理参考了傅增湘、贺次君、安平秋、张玉春、张兴吉等诸家研究成果,非笔者亲阅。除直接引用原文者,其他不另注明。
    ②按:参见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中华书局,1983年,159175页:贺次君《史记书录》,中华书局,1958年,第61页——134页;安陪你过秋《<史记>版本述要》,古籍整理与研究,1987年,第1期;张兴吉《今存史记版本简明目录》,《国学研究》第十六卷416页——439页,袁行霈主编,北京大学国学 研究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2005年。
    ①按:贺次君《史记书录》著录为“南宋绍兴间杭刊本”,不确,见下文论述。
    ②贺次君《史记书录》,第62页。
    ①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中华书局,1983年,第169页。
    ②安平秋《<史记>版本述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第1期。
    ③安平秋《<史记>版本述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第1期。
    ①安平秋《<史记>版本述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第1期。
    ①张元济,傅增湘《张元济傅增湘论书疏尺牍》,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49页。
    ②贺次君《史记书录》,第95页
    ③安平秋《<史记>版本述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第1期。
    ④张玉春《<史记>版本研究》,第257页。
    ⑤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卷四十五《史部总目》,第2册,第4页。
    ⑥[清]永瑢等《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卷五史部正史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79页。
    ⑦安平秋《<史记>版本述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第1期。
    ①张玉春《<史记>版本研究》,第236页。
    ②贺次君《史记书录》,第19页。
    ③安平秋《<史记>版本述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第1期。
    ④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第166页。
    ⑤张玉春《<史记>版本研究》,第208页。
    ①张玉春《<史记>版本研究》,第208页。
    ②安平秋《<史记>版本述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7年,第1期。
    ①[汉]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见《史记》三家注,第3319页。
    ②参见程金造《史记索隐引书考实自序》。
    ③参见应三玉《<史记>三家注研究》,第52页、148页、215页。
    ④段书安《史记三家注引书索引》,中华书局,1982年,《例言》第1页。
    ①按:初收录于《师人月刊》1935年,第18期,后由兰州人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杨燕起、俞樟华编著的《史记研究资料和论文专著提要》第126页收集有相关信息。
    ②程金造《史记索隐引书考实自序》。
    ①中华书局编辑部《史记索隐引书考实出版说明》,见程金造《史记索隐引书考实》。
    ②参见应三玉《<史记>三家注研究》第三章《<史记索隐>考释》,第149——208页。
    ①程金造《索隐引书考实自序》。
    ①[刘昫]《旧唐书》七十三卷《颜师古传》,第2594页。
    ②《史记索隐》共引“王逸”5次,引“王师叔”5次,据《后汉书·文苑列传》,王逸,字师叔。检中华书局本、殿本《史记索隐》均作“王师叔”。以黄善夫本、汲古阁单本、中华书局本《史记索隐》互校,则见今中华书局本《屈原贾生列传》引“王师叔”4次,《孔子世家》引“王师叔”1次。汲古阁本与中华书局本并同。黄善夫本《屈原贾生列传》引2次,《孔子世家》引1次,均作“王师叔”,可见《索隐》全文及各种版本均作“王师叔”,故张文虎《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指出“《后汉书·文苑传》王逸字叔师,而《索隐》皆作‘师叔’,《屈贾传》注同或别有所据,仍之。”然古代文献典籍,未见“王师叔”之相关记载,且检校《索隐》之引“王师叔”,皆与《楚辞》相关,且多处与裴注引王逸《楚辞注》文全同,如:《屈原贾生列传》:“汩徂南土。”《集解》:王逸曰:“汩,行貌。”《索隐》:王师叔曰:“汩,行貌也。”又如《屈原贾生列传》:“重华不可牾兮。”《集解》:王逸曰“牾,逢也。”《索隐》:王师叔云“牾,逢也”。足见《索隐》所引即王逸《楚辞注》之文,而王师叔乃王叔师之讹也。
    ③参见程金造《史记索隐引书考实》,第740-741页。
    ①司马贞《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本,第463页。
    ①程金造《史记索隐引书考实》,第83页。
    ②[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李学勤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96页。
    ①程金造《史记索隐引书考实》,25页。
    ②[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李学勤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5页。
    ③程金造《史记索隐引书考实自序》
    ④按:《史记索隐》有以“曰”引文者,亦有以“云”引文者,此处仅列其一,不并举,下同。
    ①司马贞《史记索隐序》。
    ②程金造《史记索隐引书考实》,第460页。
    ①程金造《史记索隐引书考实》,第251256页。
    ②班固《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1550页。
    ③班固《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1598页。
    ④班固《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1610页。
    ①[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0页。
    ②『宋]范仲淹《乾为金赋》,见《范仲淹全集》,四川人学出版社,2002年,第488页。
    ③按:语出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卷三,本文参照周大璞《训诂学初稿》,武汉人学出版社,2002年,第32页。
    ④司马贞《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本,第3073页。
    ①谢国桢《瓜蒂庵文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26页。
    ②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见《史记》三家注,第3329页。
    ③张玉春《<史记>版本研究》,第11页。
    ④[唐]刘知几《史通》卷十二《古今正史》,见[清]浦起龙《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338页。
    ⑤『宋]裴骃《史记集解序》,见《史记》三家注,中华书局,1882年
    ⑥裴骃《史记集解序》。
    ⑦张玉春,《<史记>徐广注研究》,《暨南学报》,2002年,第3期。
    ①孔安国传,孔颖达疏《尚书正义》第二卷《尧典》,第29页。
    ①粱玉绳《史记志疑》,第762页。
    ②[口本]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第1733页。
    ③粱玉绳《史记志疑》,第14页;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102页。
    ①[唐]魏征《隋书》卷三十三《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953页。
    ①按:《史记索隐》中多有“一作某”之例,应为《史记》与其他文献文字上的不同,而不是《史记》不同版本之异,例如:《史记·天官书第五》:“前列直斗口三星,随北端兑。”《索隐》:“刘氏云:‘斗,作北’,案:《汉书·天文志》作‘北’。”可见,“斗”作“北”乃出自《天文志》,故“一作”乃列举不同文献之间异文之术语,而非《史记》不同版本之异同,此类例子甚多,此不赘举。
    ②程金造《史记管窥》,第56页。
    ①程金造《史记管窥》,第277页。
    ②朱东润《史记考索》,第77页。
    ③[宋]裴骃《史记集解》,《史记》三家注本,第199页。
    ④裴骃《史记集解》,《史记》三家注本,第283页。
    ⑤裴骃《史记集解》,《史记》三家注本,第315页。
    ①钱玄《校勘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页。
    ②陈垣《通鉴胡注表微》,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37页。
    ③《国语·鲁语下》,见[清]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第205页。
    ④参照杨燕起,高国抗《中国历史文献学》,第295页。
    ⑤按:语出宋孔平仲《谈苑》,此参见李致忠《“善本”浅谈》,武汉人学图书馆学系古籍整理小组《古籍整理参考资料》,武汉大学出版社,1980年,第335页。
    ①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806页。
    ②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1907页。
    ③梁玉绳《史记志疑》,第873页。
    ①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2372页。
    ②梁玉绳《史记志疑》,第1143‘页。
    ①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75页。
    ①[明]陈第《毛氏古音考自序》,见康瑞宗点校本《毛氏古音考》,中华书局,1988年。
    ②游尚功《司马贞<史记索隐>声类》,《贵州人学学报》,1988年,第1期。
    ③司马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史记》三家注本,第46页。
    ④班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第2737页。
    ①[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七《音辞篇》,中华书局,2007年,297页。
    ②[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序录》,见《经典释文》,黄焯校,影印通志堂本,中华书局,1983年,序录第2页上。
    ①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二《周易音义》,第19页。
    ②陆德明《经典释文》卷二《周易音义》,第19页。
    ①司马贞《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本,第140页。
    ②司马贞《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本,第1964页。
    ①参见邵荣芬《切韵研究》第六章《<切韵>的声调》,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34页。
    ①参见张民权《吴棫<诗补音>研究报告》,载于《音韵论丛》,中国音韵学研究会,齐鲁书社出版,2004年,第139——140页。
    ①赵振铎《训诂学纲要》,巴蜀书社,2003年,第65页。
    ①[汉]何休《公羊传序》,见何休解诂,[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①参见董洪利《古籍的阐释》第三章《注释的内容与方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36页。
    ②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正义》卷三十六《学记》,李学勤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1999年,第1052页。
    ③[唐]韩愈《师说》,见马其咏《韩昌黎文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3页。
    ④按:必要的时候我们以“[此处夹注]”的形式来标明《索隐》出注的具体位置。因例文较多,若不需要,则不一一标明。
    ①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443页。
    ②按:分别见于《史记》第245、249、261页。
    ①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卷四《天官·庖人》,李学勤《十三经注疏》标点本,1999年,第86 页。
    ①王弼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卷六,第240。
    ①司马贞《史记索隐》,见《史记》三家注本,第324页。
    ②司马贞《史记索隐》,见《史记》三家注本,第363页。
    ③[清]戴震《舆是仲明论学书》,见《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980,182页。
    ①钱穆《史记地名考自序》,见《史记地名考》,商务印书馆,2001年。
    ①按:钱人听《廿二史考异》第112页有“司马长于辩驳,张长于地理”之说。
    ②司马贞《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本,第1326页。
    ③司马贞《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本,第2025页。
    ④司马贞《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本,第1484页。
    ①按:如本论文第二章“司马贞生平考辨”一节文下注所述,张守节确实见过《史记索隐》。
    ②班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第2737页。
    ③司马贞《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本,第2523页。
    ①司马迁《史记》,《史记》三家注本,第203页。
    ②司马迁《史记》,《史记》三家注本,第126页。
    ③班固《汉书》卷六十二《司马迁传》,第2738页。
    ④参见肖振鸣《鲁迅评点古今人物》,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8页。
    ①梁玉绳《史记志疑》,第59页
    ②梁玉绳《史记志疑》,第844页
    ①梁玉绳《史记志疑》,第1132页
    ②司马贞《史记索隐序》。
    ③梁玉绳《史记志疑》,第1212。
    ④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3358页
    ①梁玉绳《史记志疑》,第917。
    ②梁玉绳《史记志疑》,第842。
    ③梁玉绳《史记志疑》,第74。
    ①梁玉绳《史记志疑》,第140。
    ②按:梁玉绳《史记志疑》第1017页,误将《索隐》写作《集解》。
    ①梁玉绳《史记志疑》,第931页。
    ②参见房玄龄等《晋书》卷六十《张辅传》,第1639页。
    ③张新科、俞樟华《史记研究史略》,三秦出版色,1990年,第38页。
    ①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见《史记》三家注,第3319页。
    ②司马迁《太史公自序》,见《史记》三家注,第3299页。
    ③司马贞《史记索隐序》。
    ①张大可《史记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第238页。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四十上《班彪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第1324页。
    ②刘知几《史通》卷二《世家》,见[清]浦起龙《史通通释》,第42页。
    ①应三玉《<史记>三家注研究》,第23页。
    ①司马贞《史记索隐后序》。
    ②应三玉《<史记>三家注研究》,第150页。
    ③应三玉《<史记>三家注研究》,第150页。
    ①[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第七卷史评类,见孙猛《郡斋读书志校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297页。
    ②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第112页。
    ③朱东润《史记考索》,第93页。
    ④程金造《史记索隐引书考实自序》。
    ⑤裴骃《史记集解序》。
    ①按:中华书局《史记》三家注本中此条注文已被删掉,本文据《史记笺证》第715页所引。
    ①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140页。
    ②梁玉绳《史记志疑》,第183页。
    ①朱东润《史记考索》,第106页
    ②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中华书局,1994年,第466页。
    ③赵光贤《古史考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27页。
    ④朱东润《史记考索》,第91页。
    ⑤司马贞《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本,第1519页。
    ⑥司马贞《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本,第174页。
    ⑦应三玉《<史记>三家注研究》,第55页。
    ①班固《汉书》,第2738页。
    ①司马贞《补史记序》。
    ①参见应三玉《<史记>三家注研究》,第52页、148页、215页。
    ①司马贞《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本,第46页。
    ②司马贞《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本,第1298页。
    ③司马贞《史记索隐》,《史记》三家注本,第1369页。
    ④参照程金造《史记索隐引书考实自序》。
    ⑤[清]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第141页。
    ①房玄龄等《晋书》卷八十二《司马彪列传》,第2141页。
    ②程金造《史记管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78页。
    ③孙永选,阚景忠《新编训诂学纲要》,齐鲁书社,2007年,142页。
    ④尚用琪《六朝义疏的产生问题考略》,见《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6辑,中华书局,2000年,412页。
    ①按:语出黄承吉《刘文淇左传旧疏考证序》,本文参见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中华书局,1962年,第51页。
    ①[梁]沈约《宋书》卷六十四《裴松之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701页。
    ②裴骃《史记集解序》。
    ③参见裴海安《“史学三裴”略论》,《山西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④朱东润《史记考索》,第101页。
    ①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一,第8页。
    ①朱东润《史记考索》,第100页。
    ①朱东润《史记考索》,第100页。
    ①韩兆琦《史记笺证》,第20页。
    ②韩兆琦《史记笺证》,第570页。
    ①裴骃,史书无传,故其生卒年月以及《集解》的成书时间不甚详明,据《裴氏历史人物志》记载,其父松之生于372年,其子裴昭明生于466年,据此推断,裴骃生大概生于420年前后,据此可知集解成书大约在南宋孝武帝孝建(450)年前后。
    ②参见曹书杰《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4页。
    ①《史记志疑》以明朝吴兴凌稚隆《史记评林》为底本,与现今通行之中华书局本《史记》多有不同,然本文旨在讨论《史记索隐》对《史记志疑》之影响,故不另据中华书局本正之,不同之处,仅于脚注注明。
    ②余樟华,邓瑞全《史记论著提要与论文索引》,见《史记研究集成》第十四卷,华文出版社,2005年,第36页。
    ③梁玉绳《史记志疑自序》:“乾隆四十八年隆集癸卯初月九日,仁和梁曜北玉绳自序。”
    ④钱大昕《史记志疑跋》,见梁玉绳《史记志疑》。
    ①梁玉绳《史记志疑自序》,见《史记志疑》。
    ②钱大听《史记志疑跋》。
    ①梁玉绳《史记志疑》,第98页。
    ②梁玉绳《史记志疑》,第801页。
    ③梁玉绳《史记志疑》,第1115页。
    ①梁玉绳《史记志疑》,第1186页。
    ②梁玉绳《史记志疑》,第307页。
    ③梁玉绳《史记志疑》,第763页。
    ①粱玉绳《史记志疑》,第1227页。
    ②梁玉绳《史记志疑》,第909页。
    ③梁玉绳《史记志疑》,第1298页。
    ④梁玉绳《史记志疑》,第1321页。
    ①参照费振刚,常森,赵长征《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8页。
    ②鲁实先《史记会注考证驳义》,岳麓书社,1986,第9页。
    ③参见《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出版说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①罗振常撰,周子美编订《善本书所见录》,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26页。
    ②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22页。
    ③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20页。
    ④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1805页。
    ①参见《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出版说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②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149页。
    ③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1771页。
    ④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1873页。
    ①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1919页。
    ②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93页。
    ③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169页。
    ④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1907页。
    ⑤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第1767页。
    ①参见韩兆琦《史记笺证前言》。
    ②参见安平秋,张大可《史记笺证序》,见《史记笺证》。
    ①韩兆琦《史记笺证》,第1958页。
    ②韩兆琦《史记笺证》,第2976页。
    ③韩兆琦《史记笺证》,第3053页。
    ④韩兆琦《史记笺证》,第2页。
    ①韩兆琦《史记笺证》,第2965页。
    ②韩兆琦《史记笺证》,第3045页。
    ③韩兆琦《史记笺证》,第3105页。
    ④韩兆琦《史记笺证》,第3098页。
    ①韩兆琦《史记笺证》,第2151页。
    ②韩兆琦《史记笺证》,第3030页。
    ③韩兆琦《史记笺证》,第652页。
    ①韩兆琦《史记笺证》,第344页。
    ②韩兆琦《史记笺证》,第12页。
    ③韩兆琦《史记笺证》,第12页。
    ①[清]杭世骏《李太白全集序》,见王琦辑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第1683页。
    [1][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汉]班固:《汉书》,[唐]颜师古校注本,中华书局,1962年。
    [3][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礼记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汉]何休《公羊传序》,[唐]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1999年。
    [5][魏]王弼注,[唐]孔颖达疏:《周易正义》,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6][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李学勤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7][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
    [8][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
    [9][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中华书局,2007年。
    [10][唐]陆德明:《经典释文》,黄焯校,影印通志堂本,中华书局,1983年。
    [11][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12][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
    [13][唐]刘知几:《史通》,清浦起龙《史通通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4][唐]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15][唐]林宝:《元和姓纂》,中华书局,1994年。
    [16][唐]韩愈:《韩昌黎文集》,马其咏校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7][后晋]刘晌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18][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
    [19][宋]王钦若:杨亿《册府元龟》,影印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20][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21][宋]王尧臣:《崇文总目》,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85年。
    [22][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23][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76年。
    [24][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影印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24][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6][宋]尤袤:《遂初堂书目》, 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
    [27][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影印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28][宋]章如愚:《群书考索》,广陵书社,2008年。
    [29][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30][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
    [31][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82年。
    [32][明]杨士奇:《文渊阁书目》,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
    [33][明]杨慎:《升庵文集》,《二十五史三编》本,岳麓书社,1994年。
    [34][明]焦竑:《国史经籍志》,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
    [35][明]陈第:《毛氏古音考》,康瑞宗点校本,中华书局,1988年。
    [36][明]彭大翼:《山堂肆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7][明]郝敬:《史记愚按》,《山草堂集外编》本,明天启五年(1623)郝洪范刻本。
    [38][清]嵇曾筠,[清]李卫等:《浙江通志》,影印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39][清]王士俊:《河南通志》,影印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40][清]杭世骏:《史记考证》,《二十五史三编》本,岳麓书社,1994年。
    [41][清]梁玉绳:《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1年版。
    [42][清]卢文弨:《钟山札记》,《抱经堂丛书》本,北京直隶书局影印本,1923年。
    [43][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黄曙辉点校本,上海书店出版,2005年。
    [44][清]戴震:《戴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45][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83年。
    [46][清]钱大昕:《廿十二史考异》,《钱大听全集》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47][清]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48][清]永瑢等:《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49][清]张文虎:《校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札记》,中华书局,1977年。
    [50][清]尚镕:《史记辨证》,《二十五史三编》本,岳麓书社,1994年。
    [51][清]陆心源:《皕宋楼藏书志》,清人书目题跋丛刊本,中华书局,1990。
    [52][清]张之洞:《书目答问》,中华书局,2011年。
    [53][清]皮锡瑞:《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年。
    [1]罗振常《善本书所见录》,商务印书馆,1958年。
    [2]陈垣《通鉴胡注表微》,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
    [3]贺次君:《史记书录》,商务印书馆,1958年。
    [4]张舜徽:《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中华书局,1962年。
    [5]金德建:《司马迁所见书考》,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
    [6]王琦辑注:《李太白全集》,中华书局,1977年。
    [7]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古籍整理小组:《古籍整理参考资料》,武汉大学出版社,1980年。
    [8]段书安:《史记三家注引书索引》,中华书局,1982年。
    [9]邵荣芬:《切韵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10]王重民:《中国善本书提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11]张元济,傅增湘:《张元济傅增湘论书疏尺牍》,商务印书馆,1983年。
    [12]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中华书局,1983年。
    [13]程金造:《史记管窥》,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14]崔适:《史记探源》,中华书局,1986年。
    [15]鲁实先:《史记会注考证驳义》,岳麓书社,1986。
    [16]陈至立等:《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
    [17]赵光贤:《古史考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8]钱玄:《校勘学》,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
    [19]阙勋吾:《中国历史典故辞典》,三秦出版社,1989年。
    [20]张新科、俞樟华:《史记研究史略》,三秦出版社,1990。
    [21]董洪利《古籍的阐释》,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
    [22]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中华书局,1994年。
    [23]王宁:《训诂与训诂学》,陕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24]谢国桢:《瓜蒂庵文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
    [25]徐流,白云:《史籍导读与史料运用》,西南师大出版社,1997年。
    [26]程金造:《史记索隐引书考实》,中华书局,1998年。
    [27]曹书杰:《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28]中国典籍与文化编辑部:《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中华书局,2000年。
    [29]崔大华:《儒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1年。
    [30]钱穆:《史记地名考》,商务印书馆,2001年。
    [31]张玉春:《<史记>版本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
    [32]周大璞:《训诂学初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33]费振刚,常森,赵长征:《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34]杨海峥:《汉唐<史记>研究论稿》,齐鲁书社,2003年。
    [35]赵振铎:《训诂学纲要》,巴蜀书社,2003年。
    [36]杨燕起,高国抗:《中国历史文献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37]韩兆琦:《史记评注本》,岳麓书社,2004年。
    [38]韩兆琦:《史记笺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39]吕叔湘等:《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
    [40]余樟华,邓瑞全:《史记论著提要与论文索引》,《史记研究集成》本,华文出版社,2005年。
    [41]张新科,俞樟华:《史记研究史及史记研究家》,《史记研究集成》本,华文出版社,2005年。
    [42]谢保成:《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6年。
    [43]肖振鸣:《鲁迅评点古今人物》,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
    [44]孙永选,阚景忠:《新编训诂学纲要》,齐鲁书社,2007年。
    [45]严绍璗:《日藏汉籍善本书录》,中华书局,2007年。
    [46]应三玉:《<史记>三家注研究》,凤凰出版社,2008。
    [47]朱东润:《史记考索》,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
    [48][日]水泽利忠:《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出版说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49][日]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
    [50]张大可:《史记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
    [1]程金造:《从史记三家注商榷司马迁的生年》,《文史哲》,1957年第2期。
    [2]黄烈:《关于史记三家注的关系问题》,《文史哲》,1958年第4期。
    [3]程金造:《索隐正义关系证》,《文史哲》,1962年第6期。
    程金造:《汲古阁单本<史记索隐>的一些问题》,《文史》,1965年第4辑。
    [4]彭功智:《韩愈籍贯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5]游尚功:《<史记索隐>中的声类》,《贵州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6]游尚功:《<史记索隐>中的“浊上变去”》,《遵义师专学报》,1991年第2期。
    [7]施丁:《<史记索隐>注“太史令”有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报》,1996
    年第2期。
    [8]李步嘉:《<史记索隐>引<汉书音义>考实辩证》,《华学》第4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0年,第247页。
    [9]李梅训:《司马贞生平著述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0]裴海安:《“史学三裴”略论》,《山西师大学报》,2000年第3期。
    [11]张民权:《吴械<诗补音>研究报告》,载于《音韵论丛》,中国音韵学研究会,齐鲁书社出版,2004年。
    [12]张兴吉:《今存<史记>版本简明目录》,载于《国学研究》第16卷,袁行霈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蔡先锋:《关于<史记索隐>的几个问题》,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4]范景斌:《略论司马贞<史记索隐>的批判精神》,《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5]吴长谦:《浅析<史记正义>之地理类注释》,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6]王涛:《司马贞补<史记>及其对<史记>版本的影响》,《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7]范景斌:《略论司马贞<史记索隐>对<史记>的驳正》,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