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李泰棻学术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力图在时代大背景中系统考察处于近代学术转型期的史家、方志学家李泰棻的学术活动与学术思想,以期能给予李泰棻客观公正之地位,对民国学术也能达到窥一斑而略知全貌之功效。
     全文除引言外共分六个部分。
     引言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研究现状与写作思路。
     第一部分,探讨李泰棻著述的社会背景与学术背景,梳理李泰棻的生平经历和学术道路。鸦片战争以来的民族危机与西方文化大规模的涌入,使传统读书人的思想和学术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其表现为考据学的衰颓与经世之学的兴起;科举制的变革废除与新式教育的扩张(包括新式学堂的建立、课程设置与学科分类的转变、教科书内容的变化等)。传统读书人思想的变化使晚清民国学术总体处于新旧杂陈、逐渐趋新的状态,李泰棻的学术思想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烙印。
     第二部分,从史学本体论、史学方法论、史家等角度阐述李泰棻的史学思想,探讨李泰棻史学思想的来源。其史学思想不仅受刘知几、章学诚等传统史家的影响,更受西方史学思想的影响,包括进化史观、鲁滨逊新史学、兰克史学、唯物史观等。
     第三部分,从方志性质、方志内容、方志体例三个方面提炼李泰棻的方志思想,并对其方志思想给予评价。李泰棻是民国最著名的方志学家之一,主张方志性质属史,内容应“三增”,体例当反映时代性和科学性,其方志主张不少富有创见,但也存在理论与实践相错位的现象。
     第四部分,通过对李泰棻力作《今文尚书正伪》的研究,分析其经学行为,说明李泰棻并无经学思想。他认同“六经皆史”说,只是将《尚书》作为史学材料,这实际上反映了近代以来经学边缘化、史学中心化的趋势。
     第五部分,提炼李泰棻关于老庄学说的认识:老庄是客观唯心论者;老庄积极入世而非出世;老庄思想既有进步性,也有反动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李泰棻研究老庄的特点:采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反映所处社会的时代要求。
     第六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部分,从总体上总结了李泰棻的学术特点、学术影响和学术地位,并以李泰棻为视角,探讨民国学术的特性。李泰棻最主要的学术特点为全面铺排,博而不精。他对西方思想的吸收接近何炳松,但因独学无友,更兼其长期游走于政、学之间,其学术影响和地位均不及何炳松。由李泰棻个案可以看出,民国学术具有中西新旧杂陈、理论与实践相错位的特点。
This thesis is an attempt to study Li Taifen’s academic activities and academic ideology in the time-background, hoping to give him an objective and fair position, and can have efficacy for the academics during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uch as“you may know by a handful the whole sack”.
     This paper consists of six parts except the introduction.
     The introduction discusses mainly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selecting the topic, the studying situation, and the means of the paper when writing.
     The first part discusses the social and academic background about Li Taifen’s writings. It also combs Li Taifen’s life experiences and academic road. After the First Opium War, the national crisis and the large-scale influx of western culture changed the thought of the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 and academic pattern. The expressions were that the textology languished and the administer affairs was rising. Besides, the imperial civil examination system reformed and abolished, the new-style education expended (including the new-type schools, the establishment of curriculum and the change of subject classification, the transition of the textbook content, etc.). The change that the thought of traditional scholars made the academic mixed the old and new smells. And the new smells more than the old. Li Taifen's academic thought were inevitably affected by the branding of the ages.
     The second part suggests Li Taifen’s main history thought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ontology, historical methodology and historian, and then discusses the origin of Li Taifen’s history thought. His history thought not only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historians such as Liu Zhiji, Zhang Xuecheng, but also influenced by west history thought including evolutionary history viewpoint, Robinson new history, Ranke history, Materialist Historical View etc.
     The third part refines Li Taifen’s local chronicles thought from three aspects of its nature, content and stylistic rules and layout, and gives evaluation to his local chronicles thought. Li Taifen w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scholars of local chronicles during the tim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He advocated that the nature of local chronicles is belonging to history, the content should be“add content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stylistic rules and layout should to reflect the tendency of the time and scientificalness. Though his chorographic ideas are original, there is also discrepancy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forth part analyzes act of confusion classics through the study of Li Taifen's masterpiece--- New Text Book is false,and illuminates Li Taifen don’t have confusion ideas. He identified the idea of "the six confusion classics are history". He only taken The Book of History as the chorographic materials, and this actually showed the marginalization of confusion and the centralization of history during modern times.
     The fifth part refines Li Taifen’s understandings of Taoist Theory: Lao Zi and Zhuang Zi were objective idealists, who actively went into the secularity, not out of the secularity. Taoism is progressive, but also reactionary. On this basis, this part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 Taifen’s study on Lao Zhuang: adopting the views and methods of Marxism, reflecti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and the society.
     The six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part. It summarizes Li Taifen’s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academic influence and academic status. And then takes Li Taifen as the perspectives to discuss the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most academic characteristic of Li Taifen was broad but not refined. For the absorption of Western thought, he was close to He Bingsong. Due to no school friends, even took long time in politics, his academic influence and position was not as good as He Bingsong. From the case of Li Taifen, we can see that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have the features of China-Western old and new smells, theory overtopped practice.
引文
①张之洞:《劝学篇序》,赵德馨主编,吴剑杰等点校:《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年,第157页。
    ②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姜东赋,刘顺利选注,《千古文心—王国维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218页。
    ③陈寅恪:《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冯天瑜等编:《中国学术流变—论著辑要》,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01页。
    ④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561页。
    ⑤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要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5页。
    ⑥阮元:《十架斋养新录·序》,冯天瑜等编:《中国学术流变—论著辑要》,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78页。
    
    ①王森然:《近代名家评传初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79页。
    ②参见李泰棻:《西洋大历史》陈独秀、刘复、章士钊、吕复序,北京:武学书馆,1921年。
    ③李孝迁:《<史学原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史学集刊》2007年第3期,第64页。
    ④高洪钧:《李泰棻及其史学著作》,《天津师专学报》1982年第4期,第22页。
    ⑤王森然:《近代名家评传初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381页。
    ⑥傅振伦:《方志学的创始人究竟是谁》,《方志研究》1993年第6期,第60页。
    ⑦王森然:《近代名家评传初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382页。
    ⑧王森然:《近代名家评传初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382页。
    ①王森然:《近代名家评传初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401页。
    ②瞿兑之:《读李氏方志学》,《禹贡》1935年第6期,第39页。
    ③王景玉:《民国期间一部崭新的<方志学>——李泰棻<方志学>评述》,《中国地方志》1989年第6期,第70页。
    ①王志略:《李泰棻历史学说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200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②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李泰棻地方志的论文有:李培适《李泰棻及其<方志学>》(《绥远文献》1981年第5期);鲁阳《<绥远通志稿>的总纂李泰棻》(《内蒙古地方志通讯》1985年第1-2期);王景玉《民国时期一部崭新的<方志学>——李泰棻<方志学>评述》(《中国地方志》1989年第6期);傅登舟《论李泰棻的方志学思想》(黄德馨,傅登舟主编:《中国方志学家研究》,武汉出版社1989年9月版);刘志河《李泰棻与民国<阳原县志>》(曹子西等编:《中国地方志论集》,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11月版);张积涛《浅析李泰棻方志理论中的进化论观点》(《志苑》1992年第4期);王志略《李泰棻方志学理论述评》(《史志林》2000年第2期);汪志华《论李泰棻的方志思想》(《浙江方志》2002年第4-5期)。
    ③李培适:《李泰棻及其<方志学>》,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中共石河子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77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序》,赵德馨主编,吴剑杰等点校:《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年,第157页。
    ②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9页。
    ③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4030页。
    ④严复:《原强修订稿》,胡伟希选注:《论世变之亟—严复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9页。
    ⑤魏源:《武进李申耆先生传》,《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59页。
    
    ①李宗刚:《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第55~56页。
    ②李定开,谭佛佑主编:《中国教育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第418页。
    ①张人凤:《智民之师·张元济》,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第67页。
    ②李宗刚:《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第63页。
    ③李泰棻的生卒年有多种说法,王森然、新《阳原县志》认为李泰棻生于1897年,新《张家口市志》认为李泰棻生于1890年,但据李泰棻总纂的民国《阳原县志》记载:“光绪丙申,长孙泰棻生”(见刘志鸿等修,李泰棻纂:《阳原县志·列女·懿范》,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第330页),可断定李泰棻应生于1896年;高洪均、王志略认为李泰棻卒于1968年,但李蔼棻、陈智清《著名历史学家李泰棻传略》(见《张家口文史资料第三十四辑》,1999年3月出版,第243页。)与左迁《李泰棻小传》(见《河北地方志》2010年第1期,第37页)认为李泰棻卒于1972年。据李泰棻宣化师范同事董振浩回忆:“1960年一别,又经十年动乱。近闻先生早于1972年离开人间,不胜伤感”(见董振浩《忆“革老”——李泰棻》,《在追忆中思索张家口文史资料第17-18辑(人物专辑)》1990年3月出版,第278页。),后说较为可信。
    ①王森然:《近代名家评传初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380页。
    ①可翻译为《古史概要》,王志略《李泰棻历史学说研究》认为王森然《近代名家评传》与高洪均《李泰棻及其史学著作》均将essentials误写为esentials,在此赞同王志略说。
    ②李泰棻:《西洋大历史·李大钊序》,北京:武学书馆,1921年。
    ③李泰棻:《西洋大历史·陈独秀序》,北京:武学书馆,1921年。
    ④李泰棻:《西洋大历史·吕复序》,北京:武学书馆,1921年。
    ⑤李泰棻:《西洋大历史·章士钊序》,北京:武学书馆,1921年。
    ①李泰棻:《新著世界史·例言》,上?荷涛裼∈楣荩?922年。
    ②李泰棻:《新著西洋近百年史·绪言》,上?荷涛裼∈楣荩?926年。
    ③王志略:《李泰棻历史学说研究》,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④王森然:《近代名家评传初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380页。
    ⑤高洪钧:《李泰棻及其史学著作》,《天津师专学报》1982年第4期,第22页。
    ⑥李泰棻:《西周史征·例言》,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年。
    ①王森然:《近代名家评传初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381页。
    ②李泰棻:《记录以前之人类史略·例言》,北京:文化学社,1927年。
    ③李蔼棻、陈智清:《著名历史学家李泰棻传略》,张家口文史资料第34辑,1999年3月。
    ④绥远通志馆编纂:《绥远通志稿·傅增湘序》,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⑤李泰棻:《方志学》卷首自序,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
    
    ①傅振伦:《方志学的创始人究竟是谁》,《方志研究》1993年第6期,第60页。
    ②李泰棻:《痴盦藏金·序》,北平彩华印刷局,1940年。
    ③王志略:《李泰棻历史学说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200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④李泰棻:《世界近时外交史·例言》,上?荷涛裼∈楣荩霭婺甏幌辍?
    ①张海鹏,龚云著:《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8、69页。
    
    ①李泰棻:《中国史纲·绪论》,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年,第1页。
    ②李泰棻:《中国史纲·绪论》,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年,第1页。
    ③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7页。
    ④梁启超:《新史学》,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740页。
    ①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7页。
    ②李泰棻:《中国史纲·绪论》,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年,第3页。
    ③李泰棻:《中国史纲·绪论》,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年,第4页。
    ④王森然:《近代名家评传初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386页。
    ⑤王志略:《李泰棻历史学说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200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⑥参见李泰棻:《中国史纲·绪论》,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年,第4~5页。
    ①王志略:《李泰棻历史学说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200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②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9页。
    ③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9页。
    ④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9页。
    ⑤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9~10页。
    ⑥王志略:《李泰棻历史学说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200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①李泰棻:《西洋大历史·绪论》,北京:武学书馆,1921年,第3页。
    ②李泰棻:《中国史纲·绪论》,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年,第7页。
    ③李泰棻:《中国史纲·绪论》,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年,第7页。
    ④李泰棻:《中国史纲·绪论》,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年,第8页。
    ⑤李泰棻:《中国史纲·绪论》,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年,第8页。
    ⑥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10~11页。
    ⑦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17页。
    ①李泰棻:《西洋大历史·绪论》,北京:武学书馆,1921年,第6页。
    ②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22页。
    ③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23页。
    ④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24页。
    ②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27页。
    ③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29页。
    ④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30页。
    ⑤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31页。
    ⑥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32页。
    
    ①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32页。
    ②李泰棻:《中国史纲·绪论》,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年,第31页。
    ③李泰棻:《中国史纲·绪论》,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年,第32页。
    ④李泰棻:《中国史纲·绪论》,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年,第32页。
    ⑤李泰棻:《中国史纲·绪论》,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年,第33页。
    ⑥李泰棻:《中国史纲·绪论》,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年,第34页。
    ①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35页。
    ②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37页。
    ③李泰棻:《西洋大历史·绪论》,北京:武学书馆,1921年,第2页。
    ④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38页。
    ⑤参见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34~35页。
    ①李泰棻:《中国史纲·绪论》,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年,第21页。
    ②(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219页。
    ③李泰棻:《中国史纲·绪论》,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年版,第22页。
    ④李泰棻:《中国史纲·绪论》,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年版,第27页。
    ⑤转引自郭殿忱:《胡应麟“贡谀”辩及其“公心直笔”论》,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编:《历史文献研究》(总第19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42页。
    ⑥(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19页。
    ①李泰棻:《中国史纲·绪论》,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年,第28页。
    ②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18页。
    ③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19页。
    ④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20页。
    ⑤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21页。
    ⑥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38~39页。
    ①陈兼善:《进化论发达略史》,《民铎》第三卷5号,转引自魏义霞著:《中国近代哲学的宏观透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00页。
    ②张海鹏,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9页。
    ①李孝迁:《<史学原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史学集刊》2007年第3期,第64页。
    ①(唐)刘知几撰,赵吕甫校注:《史通新校注》,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581页。
    ②转引自刘伟毅:《中国地方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20页。
    ③转引自黄苇等著:《方志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87页。
    ④(民国)刘志鸿等修,李泰棻纂:《阳原县志·李泰棻序》,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⑤(民国)刘志鸿等修,李泰棻纂:《阳原县志·李泰棻序》,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⑥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页。
    ①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页。
    ②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页。
    ③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页。
    ④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页。
    ⑤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页。
    ⑥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页。
    ①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页。
    ②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页。
    ③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15页。
    ④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5页。
    ⑤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5页。
    ⑥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页。
    ①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6~17页。
    ②(清)章学诚著,叶英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571页。
    ③黄苇等著:《方志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601页。
    ④路石等:《董一博方志论文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13页。
    ⑤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2页。
    ⑥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9页。
    ⑦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0页。
    ⑧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1页。
    
    ①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1页。
    ②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1页。
    ③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1页。
    ④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1页。
    ⑤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1页。
    ⑥(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北京:线装书局,2006年,第545页。
    ⑦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2页。
    ⑧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2页。
    ⑨黄苇等:《方志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603页。
    
    ①林天蔚:《地方文献研究与分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第85页。
    ②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1页。
    ③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9页。
    ④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3页。
    ⑤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83页。
    
    ①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4页。
    ②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5页。
    ③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8页。
    ①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5页。
    ②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7页。
    ③参见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9~64页。
    ④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9页。
    ⑤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3页。
    ⑥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6页。
    ⑦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0页。
    ①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61~62页。
    ②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6页。
    ③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5页。
    ④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4页。
    ①李泰棻:《方志学》,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7页。
    ②(民国)刘志鸿等修,李泰棻纂:《阳原县志·李泰棻序》,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
    ①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4页。
    ②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20页。
    ①(清)皮锡瑞:《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47页。
    ②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序》,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
    ③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序》,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
    ④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序》,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
    
    ①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序》,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
    ②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第17页。
    ③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第99页。
    ④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第105页。
    ⑤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第132页。
    ①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第171页。
    ②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第182页。
    ③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第185页。
    ④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第191页。
    ⑤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第197页。
    ⑥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第202页。
    ⑦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第203页。
    
    ①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第209页。
    ②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第215页。
    ③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第218页。
    ①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第226页。
    ②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第227页。
    ③赵吉惠、郭厚安主编:《中国儒学辞典》,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24页。
    ④王森然:《近代名家评传初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393页。
    ⑤屈万里:《尚书皋陶谟篇著成的时代》,《“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庆祝胡迪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上册),1953年,第382页。
    ⑥马士远:《周秦<尚书>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292页。
    ①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第232页。
    ②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163页。
    
    ①(清)章学诚著,叶英校注:《文史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4页。
    ②参见路新生:《经学的蜕变与史学的“转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124页。
    ③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自序》,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湾力行书局印行。
    
    ①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5页。
    ②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50页。
    ③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71~172页。
    ④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92页。
    ①(战国)庄周著,韩维志编注:《庄子》,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①参见李泰棻:《老庄研究·绪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②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54页。
    ③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55~56页。
    ④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59页。
    ⑤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74页。
    ⑥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75页。
    
    ①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79页。
    ②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80页。
    ③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90页。
    ④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08页。
    ⑤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22页。
    ⑥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23页。
    ①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27页。
    ②李泰棻:《老庄研究·绪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③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76页。
    ④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10页。
    
    ①参见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12~213页。
    ②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76页。
    ③(战国)庄周著,韩维志编注:《庄子》,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④(战国)庄子著,刘建国,顾宝田注译:《庄子译注》,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第27页。
    
    ①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30页。
    ②(春秋)老聃著,范勇胜译注:《老子》,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181页。
    ③参见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30~132页。
    ④参见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32~133页。
    ⑤参见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303页。
    ①参见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304~305页。
    ②参见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305~307页。
    ③参见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27页。
    ④参见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28页。
    ⑤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129页。
    ⑥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47页。
    
    ①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48页。
    ②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48页。
    ③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49页。
    ④李泰棻:《老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第249页。
    ①李泰棻:《老庄研究·绪言》,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①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北京:武学书馆,1920年,第10页。
    ②李泰棻:《国民军史稿·自序》,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六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1年。
    ③(民国)刘志鸿等修,李泰棻纂:《阳原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第337页。
    ④王志略:《李泰棻历史学说研究》,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⑤王志略:《李泰棻历史学说研究》,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①李泰棻:《新著中国近百年史·绪言》,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②张海鹏、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第19页。
    ③李孝迁:《<史学原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史学集刊》2007年第3期,第64页。
    ①傅振伦:《方志学的创始人究竟是谁》,《方志研究》1993年第6期,第60页。
    ②谢保成主编:《中国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391页。
    ③谢保成主编:《中国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375页。
    ①梁启超:《新史学》,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739页。
    ①梁启超:《新史学》,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737页。
    ②梁启超:《新史学》,张品兴主编:《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737页。
    ③张海鹏、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第69页。
    ④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六辑)影印《国民军史稿》说明,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90年。
    [1](春秋)老聃著,范勇胜译注.老子[M].合肥:黄山书社,2002.
    [2](战国)庄周著,韩维志编注.庄子[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
    [3](战国)庄子著,刘建国,顾宝田注译.庄子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1993.
    [4](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线装书局,2006.
    [5](唐)刘知几撰,赵吕甫校注.史通新校注[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6](清)章学诚著,叶瑛校注.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7](清)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3.
    [8]王森然.近代名家评传(初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9]王学典,陈峰.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0]马士远.周秦<尚书>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
    [11]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要略[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12]刘伟毅.中国地方志[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13]刘志鸿等修,李泰棻纂.阳原县志[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
    [14]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5]李泰棻.西洋大历史[M].北京:武学书馆,1921.
    [16]李泰棻.新著世界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
    [17]李泰棻.新著西洋近百年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
    [18]李泰棻.西周史徵[M].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
    [19]李泰棻.记录以前之人类史略[M].北京:文化学社,1927.
    [20]李泰棻.方志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
    [21]李泰棻.痴盦藏金集附考释[M].北京:北京彩华印刷局,1940.
    [22]李泰棻.痴盦藏金续集附考释[M].北京:北京彩华印刷局,1941.
    [23]李泰棻.世界近时外交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年代不详].
    [24]李泰棻.中国史纲[M].北京:中华印书局,1927.
    [25]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M].北京:武学书馆,1920.
    [26]李泰棻.今文尚书正伪[M].民国二十年莱薰阁刻本,台北:台湾力行书局.
    [27]李泰棻.老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28]李泰棻.国民军史稿[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29]李泰棻.欧战史要[M].北京:武学书局,1920.
    [30]李泰棻.新著中国近百年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
    [31]李宗刚.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M].济南:齐鲁书社,2006.
    [32]李定开,谭佛佑.中国教育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
    [33]李程.近代老学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34]张海鹏,龚云.中国近代史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35]张人凤.智民之师·张元济[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36]张越.新旧中西之间——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
    [37]张家口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张家口市志[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38]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39]林天蔚.地方文献研究与分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40]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M].北京:中华书局,2009.
    [41]赵吉惠,郭厚安.中国儒学辞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42]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43]绥远通志馆.绥远通志稿[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
    [44]黄苇等.方志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45]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
    [46]谢保成.中国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7]路新生.经学的蜕变与史学的“转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8]路石等.董一博方志论文集[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
    [49]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0]王景玉.民国时期一部崭新的方志学——<李泰棻方志学>评述[J].中国地方志,1989(6):70-73.
    [51]王志略.李泰棻方志学理论述评[J].史志林,2000(2):49-53.
    [52]王广荣.章学诚没有创立“方志学”[J].河北地方志,1997(3):6-9.
    [53]左迁.李泰棻小传[J].河北地方志,2010(1):37-38.
    [54]李泰棻.禹为夏王之辨证[J].朔风杂志,1939(11):473-482.
    [55]李泰棻.所谓五帝[J].朔风杂志,1939(12):557-565.
    [56]李泰棻.帝立子生商别解[J].朔风杂志,1939(15):789-794.
    [57]李泰棻.共和[J].太平洋杂志,1917,1,(5):2-4.
    [58]李孝迁.<史学原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J].史学集刊,2007(3):62-69.
    [59]李孝迁.德国伯伦汉史学东传考论[J].史学月刊,2009(2):97-106.
    [60]李孝迁.美国鲁滨逊新史学派在中国的回响(上)[J].东方论坛,2005(6):55-64.
    [61]张积涛.浅析李泰棻方志理论中的进化论观点[J].志苑,1992(4):12-14.
    [62]张景孔.三部<方志学>之比较研究[J].中国地方志,1995(3):38-44.
    [63]汪志华.论李泰棻的方志思想[J].浙江方志,2002(4-5):77-80.
    [64]屈万里.尚书皋陶谟篇著成的时代[J].“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庆祝胡迪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上册),1953:381-387.
    [65]高洪均.李泰棻及其史学著作[J].天津师专学报,1982(4):21-24.
    [66]梁耀武.“新史学”的兴起与方志学[J].史学史研究,1999(2):70-75.
    [67]傅振伦.方志学的创始人究竟是谁[J].方志研究,1993(6):59-60.
    [68]鲁阳.<绥远通志稿>的总纂李泰棻[J].内蒙古地方志通讯,1985(1-2):58-59.
    [69]瞿兑之.读李氏方志学[J].禹贡.1935(6):36-42.
    [70]王国维.<奏定经学科大学文学科大学章程>书后[M]//姜东赋,刘顺利选注.千古文心—王国维文选.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216-224.
    [71]刘志河.李泰棻与民国<阳原县志>[C]//曹子西,赵庚奇.中国地方志论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281-287.
    [72]张之洞.劝学篇序[M]//赵德馨主编,吴剑杰等点校.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157.
    [73]严复.原强修订稿[M]//胡伟希选注.论世变之亟—严复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21-43.
    [74]阮元.十架斋养新录·序[M]//冯天瑜等.中国学术流变—论著辑要.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478.
    [75]李泰棻.王英罪恶史[M]//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五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201-208.
    [76]李泰棻.对于<进步党和研究系>文中的订正[M]//文史资料选辑第十八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233-234.
    [77]李泰棻.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记要[M]//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九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100-113.
    [78]李培适.李泰棻及其<方志学>[C]//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中共石河子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近现代史及史料征集研究(二).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02:374-377.
    [79]李蔼棻.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李泰棻先生的生平(梗概)[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张家口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张家口文史资料第十辑.[出版者不详],1986:116-124.
    [80]李蔼棻,陈智清.著名历史学家李泰棻传略[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张家口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张家口文史资料第三十四辑(张家口历史名人传).[出版者不详],1999:243-249.
    [81]李一平.李泰棻先生琐记[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张家口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在追忆中思索张家口文史资料第17-18辑(人物专辑).[出版者不详],1990:279-280.
    [82]陈寅恪.吾国学术之现状及清华之职责[M]//冯天瑜等.中国学术流变—论著辑要.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499-501.
    [83]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张品兴.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561-619.
    [84]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M]//张品兴.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4028-4032.
    [85]梁启超.新史学[M]//张品兴.梁启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736-753.
    [86]郭世同.李泰棻先生与张自忠将军的一段交往[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张家口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张家口文史资料第24-25辑(人物春秋).[出版者不详],1994:225-226.
    [87]郭殿忱.胡应麟“贡谀”辩及其“公心直笔”论[C]//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历史文献研究(总第19辑).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40-343.
    [88]焦月岩.记塞北才人李泰棻[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张家口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在追忆中思索张家口文史资料第17-18辑(人物专辑).[出版者不详],1990:272-274.
    [89]董振浩.忆“革老”——李泰棻[M]//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张家口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在追忆中思索张家口文史资料第17-18辑(人物专辑).[出版者不详],1990:275-278.
    [90]傅登舟.论李泰棻的方志学思想[C]//黄德馨,傅登舟.中国方志学家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1989:290-305.
    [91]魏源.武进李申耆先生传[M]//魏源.魏源集.北京:中华书局,1976:358-361.
    [92]胡道静.十家论老[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3]胡道静.十家论庄[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94]王志略.李泰棻历史学说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