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哲学基础及其批判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在冷战后的全球政治新格局中,国与国之间的冲突演变为文明间的冲突。在宏观层面上,这一冲突表现为发生在不同文明的核心国家的冲突,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发生在属于不同文明的邻近国家之间、一个国家中属于不同文明的集团之间、或者想在残骸之上建立起新国家的集团之间的断层线冲突。概而言之,由于存在于文明间的天然差异,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在关于中华文明的现代崛起这一问题上,亨廷顿基于西方资本列强发展的历史过程,认为“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规模、经济活力和自我形象,都驱使它在东亚寻求一种霸权地位。这个目标就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自然结果”。支持这一结论的另一个重要依据是“所有其他工业大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与紧随其后的年代里,都进行了对外扩张、自我伸张和实行帝国主义”。1因此,中国没有理由拒绝谋求世界霸权的诱惑。
     客观地说,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作为一种不乏新意的关于国际关系的理论解释模式的确在现象上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并且在解释当今世界伊斯兰国家与西方国家日益激化的矛盾时似乎显得尤为切合。然而,由于其非历史性的、主观主义的、自然主义的理论本质,文明冲突论虽然在现象解释上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在真正探寻国际冲突的根源这一根本问题时就显得束手无策了。作为一种必然的归宿,文明冲突论迅速遭到了来自同一层面的众多国际理论的袭击,并且作为关于世界政治格局的众多观点之一种消遁于无休止的争吵之中了。因此,思想要冲破粗陋的经验主义与单薄的因果律的藩篱,若要真正深入到当今国际冲突的根源与本质中去,就必须具有哲学的高度与历史的深度。就必须展开针对亨廷顿理论体系中隐秘的哲学前提的根本批判,即关于其无批判的自然主义、经验主义与非历史主义立场的批判。
     正如一切事物就其本质而言不过是被镶嵌在特定的历史座架上的存在者一样,一切理论也不过是特定的现实历史语境的产物。必须从现实物质世界的文化机制、权力构架及其特定的社会关系中理解一切历史生成的观念与理论,才能对之形成有效的批判。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与原则高度。
     一个非常明显但却总被忽略的问题是,现代国际冲突始终是也必定是在现代文化建制中展开的。正如在资本文化的时代不懂得资本就无法懂得地租一样,在当今世界,若要真正理解国际冲突的根本缘由就必须深入认识以“理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文化机制的内在结构与权力构架及其与生俱来的精神气质。作者以为,若要真正步入现代性问题的堂奥,至少以下两种批判路向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其一,法兰克福学派对以冲破愚昧与野蛮为基本特征的理性重新倒退为一种野蛮的现代神话这一自我否定过程的揭示。理性的双向维度与吊诡的本性早在韦伯关于现代文明的社会学描述中就已经袒露无遗了。依循韦伯的批判路向,法兰克福学派借助于黑格尔哲学中绝对精神的自我同一运动的形式,极为出色地揭示了现代理性剪灭与吞噬一切非概念的、非同一性的暴戾本质。
     其二,马克思与海德格尔在不同时期分别对依附于现代文明机制之上的资本与技术展开的本质批判。作为现代文明内在机制的集中体现,资本不知餍足的本性与技术进步强制的特征鲜明地昭示了现代意识形态的基本定向,并且作为这一意识形态的侧面充分提示了隐匿于其后的现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因此,对于资本与技术本质的批判若要真正彻底,就不可避免地要与整个黑格尔哲学体系的清算结合在一起。在完成这一任务的道路上,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是我们时代的先行者与引路人。
     关于现代性社会机理的领会为我们深入批判作为亨廷顿思想基础的现代美国政治意识形态提供了一个本质重要的视角。美国卓异主义作为美国立国的核心价值理念一度是美国“卓尔不群”的政治行为的理论支点。然而,在当代世界资本体系的框架内,作为一种扫荡一切、夷平一切的现实力量的资本原则必定彻底掏空并且根本瓦解美国卓异主义的现实基础。尽管二十世纪的美国政治总是以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披着神圣的道德外衣,尽管当代美国外交理论就其内容而言异乎寻常的丰富多彩,然而,借助于葛兰西一再强调的“文化话语霸权”的重要性,我们清楚地看到,现代美国的外交实践完全服从于、并且不折不扣地服务于现代资本发展的内在原则,即美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就此而言,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怎么可能是一个例外呢?
     一个摆放在我们面前的也许是当代中国最为需要关注的问题是,在现代性文明机制与世界资本体系的双重架构下,现代化中国往何处去?中国的未来,果如亨廷顿所言只不过是又一个毫无本质差异可言的资本实体成为世界资本体系中的一员,并且不可避免地参与到世界霸权的争斗之中,还是要走出一条卓然不群的、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来?
     一个必须承认的基本前提是,中国正处在其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与现代化方向选择的当口。在这里,任何盲目的乐观主义态度与悲观的经验主义态度都是有百害而无一益的。必须承认,中国文化的未来,就其本质而言首先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而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尽管任何关于中国未来的探讨都是对于中国未来的一种实践性参与。诚如海德格尔所言,当一种历史的解蔽方式不期而至之时,它必定表现为一种不可遏阻的强制性力量,我们只能怀着虔敬与期许之心默默等待。然而,如果我们对这个民族的未来仍然还有憧憬与信心,就应该看到,中国就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当下的现实生活基础而言,无不暗示着其不可能发展成为诸如西方资本列强一样的众多资本实体中的一员。
     本文认为,现代中国的和平崛起必须基于以下基本原则方才有可能成为现实:其一,这一实践必须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它必定也必然体现为中国文化精神的返本开新。毫无疑问,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绝不可能、一丁点都不可能超拔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地而自行展开。因此,和平主义的中国文化精神必然作为一个有机的环节被收归入当代中国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之中。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机械地将这一文化精神植入对于中国当下社会的理论探讨,那么,我们就与亨廷顿先生走上了同一条经验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态度。惟有批判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本质,我们才能真正地把握它。其二,这一实践必然本质地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关于现代化生活本质的占有与享用内在勾连在一起。它必然体现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社会形态的全面绽开,它在扬弃了现代理性的抽象本质的同时,体现为一种全新的时代精神。
     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进程若要真正具有本质的世界历史的意义,就必须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的现代生活实践,就必须产生一种真正具有历史维度的感性生命体验与感性生命活动,就必须表现为依循本民族的伦理价值资源的内在原则的对资本精神的扬弃。
     据此,就其否定性的一面而言,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事业的展开意味着对于现代文明的本质批判与扬弃,意味着对于世界资本体系的毁灭性打击,因为它必定撼动这一体系的根本原则。伴随着这一革命性的历史命运的展开,早已被癫狂的理性生活撕扯成碎片的人的生活将重新成为一个真正的整体,早已不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实体性联系将再次具有普遍可能性。就其肯定的一面而言,一种基于中国文化传统的并且恰当地应和了现代生活的道德原则与感性意识将真正作为一种普遍性原则在整个世界绽开,人类将在它全新的世界历史的起点展开全新的感性活动与自我创造,而这-活动就其本质而言不折不扣地体现为自由。因此,中国的和平崛起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不仅就现实物质意义而言是世界的福音,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许会为世界各国探索符合自身的现代化道路提供某种难能可贵的启示。
As is clearly stated in Samuel Huntington's masterpiece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the world conflicts, after the Cold War, is largely characterized by the clash between civilizations and their representative nations and the whole world is politically and culturally falling into the shadow of inter-cultural conflicts of varied forms. In addition, Huntington firmly believes that growingly modernized China will develop into a world super-power and join the scramble for the world hegemony. As a result, the cultural conflict in today's world will inevitably take the form of the clash between the west culture and Confucianism China.
     Comparatively speaking, Huntington's interpretation, largely differing from the Cold War ideology, is obviously very creative and original.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growing number of cultural conflicts in the current world, it is even very persuasive and rock-solid. Nevertheless, since it fails to elucidate the fundamental cultural mechanism which nurtures the rampancy of cultural conflicts, Huntington's theory is unavoidably attacked and largely muffled by the counterparts arguments for the very simple reason that all the theories are short of a consolidated philosophic basis.
     The dissertation,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tends to make an in-depth criticism on the philosophic basis of Huntington's theory on the cultural clash and points out that its philosophic basis is absolutely of determinism, empiricism and non-historicism. Therefore, we are in desperate need of a more penetrating vision of the deeply-rooted causes that trigger the explosion of cultural clash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the second chapter, two perspectives are particularly highlighted in this dissertation: First, the very pointed criticism on modern culture and its basis of rationality made by the Frankfurt School with Adorno as its representative. By depicting the very typical logic of modern culture, Adorno and his colleagues further the critical theory sociologically initiated by Marx Weber and philosophically by Hegel. As is widely acknowledged, the Frankfurt School makes such a brilliant accomplishment in the line of critics against modern culture and its modernity. Secondly, the extensive criticism on the capital and the modern technology. As a typical reflection of the modernity of capitalism culture, the unstoppable offensive progressiveness of modern technology and the unsaturated instinct of the modern capital is thoroughly examined by Karl Marx and Martin Heidegger. We are endowed with an advanced view on the modern culture on the fresh horizon revealed by both great thinkers. Drawing on the selective review of the historical criticism theories,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land on the conclusion that it is the developmental logic of capitalism society that matrixes the cultural clash in the current world of modernity.
     To further elucidate the conclusion above, the dissertation, in the third chapter, joins the discussion on the very popular subject of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It is argued that, in the modern culture,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basis of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has been radically destroyed and the myth of American culture has been vaporized under the tidy of social Darwinism. Further, in the light of Gramscism,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volution of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is fundamentally determined by the principle of the maximum of American national interest.
     In the last chapter, a discussion on the future role of China and Chinese culture on the international world is extensively undertaken in relation to Huntington's prediction that China is going to develop into a hungry capitalism nation in hunting for its world hegemony. The dissertation intends to argue, with a specific review of China's tradition of pacifism, that Chinese modernization, as an echo to its stable tradition and peaceful practice, will pave out a new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y rejecting being assimilated by the uniformed modern practice of western powers. In this sense, China's modernization tends to be a possible example for the other nations by throwing some lights on the overcome of negative instinct of modernity.
引文
1 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999年,第254页。第255页。
    1 《战争论》,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6页。
    2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6页。
    6 Dusan Kecmanovic, The Mass-psychology of Ethnonationalism. New York:Plenum Press.1996. P.51—64.
    7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37页。
    8 同上,第95页。
    9 同上,第4页。
    10 同上,第361页。
    13 [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商务印书馆,1995年,35页。
    14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76页。
    15 同上,第88页。
    16 李慎之:《数量优势下的恐惧》,载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424页。
    17 参阅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352-353页。
    18 同上,第354页。
    19 参阅塞缪尔·亨廷顿:《我们是谁?》,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3页。
    20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2页。
    21 [英]汤因比:《半个世界——中日历史与文化》,中译本,台湾枫城出版社,1979年,第15页。
    22 [法]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0页。
    23 参阅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20页。
    24 [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94页。
    25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133-135页。
    26 同上,第291-299页。
    27 [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18页。
    28 [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18页。
    29 同上,第4页。
    30 [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21页。
    31 参阅Joseph S. Nye: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Conflicts: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History.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P.248.
    32 [德]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15页。
    33 同上,第116页。
    34 参阅杜维明:《全球化与多样性》,载《全球化与文明对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5-84页。
    35 吴晓明:《文明间冲突的现代根源与前景:与亨廷顿的对话》,载于《文明的和解——中国和平崛起以后的世界》,上海证大研究所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36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5页。
    37 同上,第18—19页。
    38 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221页。
    39 同上,第233页。
    40 同上,第223页。
    41 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70页。
    42 [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17页。
    43 [意]维科:《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35页。
    44 同上,第145页。
    45 [英]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13页。
    46 [意]维科:《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52页。
    47 同上,第153页。
    48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77-78页。
    49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页。
    50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3页。
    51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8页。
    52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88页。
    53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17页。
    5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531页。
    55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76页。
    56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5页。
    57 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9页。
    58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6页。
    59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5页。
    6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卷,第533页。
    6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卷,第23页。
    62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页。
    6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3页。
    6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6页。
    6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卷,第72页。
    66 参阅傅永军:《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2-13页。
    67 转引自傅永军:《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4页。
    68 转引自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7页。
    69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8页。
    70 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8页。
    71 迈克尔·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张汝伦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2页。
    72 转引自傅永军:《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26页。
    73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9页。
    74 对于感性意识的讨论在近代哲学中早已有之,但是将自由的原则与感性结合起来的态度是又卢梭最先提出的,正是在被众多充满理性思维的哲学家们扬弃的感性意识中,卢梭奠定了其思想革命的基础。作者注。
    75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37页
    76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98-99页
    77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3页。
    78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第56页。
    79 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讲》,冯克利译,三联书店,1998年,第29页。
    80 参阅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5页。
    81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2页。
    82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4页。
    83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81页。
    84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9页。
    85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评述》,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13页。
    86 参阅福柯:《什么是启蒙》,载汪晖等主编的《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437-438页。
    87 福柯:《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载《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496页。
    88 福柯:《求知之志》,载《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第345页。
    89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等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4卷,第63页。
    90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91页。
    91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曹卫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92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曹卫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93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曹卫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页。
    94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曹卫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95 参阅傅永军:《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86页。
    96 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程志民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370页。
    97 参阅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曹卫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页。
    98 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82页。
    99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曹卫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100 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90页。
    101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6页。
    102 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91页。
    103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13页。
    104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170页。
    105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16页。
    106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序言,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1页。
    107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8页。
    108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第150—151页。
    109 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87页。
    11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6页。
    111 转引自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4页。
    112 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113 参阅尼格尔·多德:《社会理论与现代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114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383页。
    11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54页。
    116 参阅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9页。
    11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5页。
    118 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9页。
    11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03页。
    12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91页。
    12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86-187页。
    12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09页。
    12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0页。
    12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1页。
    125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1页。
    126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02页。
    127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307页。
    128 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31页。
    129 参阅陈嘉映:《哲学、科学、常识》,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164页。
    130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856页。
    131 参阅陈嘉映:《哲学、科学、常识》,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164-169页。
    132 参阅陈嘉映:《哲学、科学、常识》,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172页。
    133 陈嘉映:《哲学、科学、常识》,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173页。
    13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版,第30卷,2003年,第389-390页。
    13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1972年,人民出版社,第574页。
    136 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著作选集》,第2卷,三联书店,1962年,第146—147页。
    13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72年,人民出版社,第16页。
    138 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7页。
    139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76页。
    140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77页。
    141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50页。
    142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7—18页。
    143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孙周兴译,三联书店,1996年,第59页。
    144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孙周兴译,三联书店,1996年,第383页。
    145 参阅海德格尔:《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丁耘编译,载《哲学译丛》,2001年,第3期。
    14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页。
    14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72年,人民出版社,第104页。
    148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3页。
    149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72年,人民出版社,第104页。
    150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72年,人民出版社,第106页。
    15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72年,人民出版社,第107页。
    15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6页。
    15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5页。
    154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5页。
    155 流亡学者科耶夫在20世纪30年代在法国对《精神现象学》的阐释深刻地影响了萨特、列维纳斯等一批法国学者,他们共同推动了对于“他者”问题的研究(——作者注)。
    156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7页。
    157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0页。
    158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0页
    159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上,孙周兴译,三联书店,1996年,第383页。
    160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译,三联书店,2000年,第221页。
    161 Madsen, Deborah:American Exceptionalism,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8, p.1.
    162 参阅王立新:《美国例外论与美国外交政策》,载《南开学报》2006年第1期,第10页。
    163 参阅丁诗传、戴祁林:《从“美国例外论”的视角看美国对伊战争》,载《国际观察》2003年第4期;王立新:《美国例外论与美国外交政策》,载《南开学报》2006年第1期,第10页。
    164 John Winthrop.:A Model of Christian Charity (1630), in The Winthrop Papers, Boston:Massachusetts Historical Society,1931, vol.2, p.295.
    165 Madsen, Deborah:American Exceptionalism,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8, p.4, p.18.
    166 Miller, Perry:Errand into the wilderness, Cambridge Massachus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p.11
    167 Madsen, Deborah:American Exceptionalism,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8, p.1-2
    168 Miller, Perry:Errand into the wilderness, Cambridge Massachus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p.8
    169 Miller, Perry:Errand into the wilderness, Cambridge Massachus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p.196.
    170 参阅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陈平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1 参阅Franklin Benjamin:The Autobiography of Benjamin Franklin. New York: Library of America.1987
    172 Madsen, Deborah:American Exceptionalism,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8, p.14
    173 Miller, Perry:Jonathan Edward on the Sense of Heart. The Harvard Theological Review,1948, April, p.123.
    174 Miller, Perry:Errand into the wilderness, Cambridge Massachus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p.185.
    175 参阅 Richardson, Jr., Robert:Emerson:The Mind on Fir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5
    176 Miller, Perry:Errand into the wilderness, Cambridge Massachus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p.211
    177 Miller, Perry:Errand into the wilderness, Cambridge Massachus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p.209
    178 Page Smith:the Darwinians, from The rise of Industrial America: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Post-reconstruction Era,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4., p.140
    179 Page Smith:Religion, from The rise of Industrial America: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Post-reconstruction Era,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4., p.556.
    180 Barrett,William.:Irrational Man, London:Butler &Tanner LTD, p.158-184
    181 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变迁》,三联书店,2006年,第100页。
    182 Sombart, Werner:Why is There No Soci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London:he Macmillan Press LTD.1976..
    183 甘阳:《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古典保守主义政治哲学的复兴》, 见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三联书店,2002年,序言,第12页。
    184 Bloom, Allan: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New York:Simon & Schuster,1987, p.67
    185 Chace, James:Dreams of Perfectibility:American Exceptionalism and the search for a Moral foreign policy, from American In Theory, Edited by Menand, Oxoford:1998.
    186 Krauthammer, Charles:The Unipolar Moment Revisited, the National Interest, Nov.2003
    187 Kagan, Robert: America's Crisis of Legitimacy, Foreign Affairs,2004, March/April, p.65.
    188 乔姆斯基:《9.11》,载于《全球化与文明对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1页。
    189 乔姆斯基:《9.11》,载于《全球化与文明对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5页。
    190 乔姆斯基:《9.11》,载于《全球化与文明对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6—9页。
    191 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低34页。
    192 乔姆斯基:《9.11》,载于《全球化与文明对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9页。
    193 乔姆斯基:《9.11》,载于《全球化与文明对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6页。
    194 乔姆斯基:《9.11》,载于《全球化与文明对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12页。
    195 乔姆斯基:《9.11》,载于《全球化与文明对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3页。
    19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5页。
    197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斯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76页。
    198 吴晓明:《文明的冲突与现代性批判》,载《哲学研究》,2005年第4期。
    199 Hardt, Michael and Antonio Negri:Empir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 preface
    200 约翰麦考米克:《施密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第11-18页。
    201 Baylis, John and Steven Smith: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209
    202 Hardt, Michael and Antonio Negri:Empir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 preface
    203 James Chace:Dreams of Perfectibility:American Exceptionalism and the Search for a Moral Foreign Policy,from America In Theory, Edited by Leslie Berlowitz.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204 参阅Antonio Gramsci: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edited and trans. By Quintin Hoare and Geoffrey Nowell Smith. 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71.
    205 参阅Peter Ives:Language and Hegemony in Gramsci. London:Pluto Press.2004. P3—15.;亦参阅Steven Jones:Antonio Gramsci. London:Routledge.2006. P10—25.
    206 Antonio Gramsci: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edited and trans. By Quintin Hoare and Geoffrey Nowell Smith. 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71. P 176.
    207 参阅David Held:Global Transformations: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08 Robert Cox:Approaches to World Ord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P136—137.
    209 Robert Cox:Approaches to World Ord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P138
    210 Robert Cox.Approaches to World Ord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P85--87
    211 参阅John Baylis and Steven Smith: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亦见
    于Walter Russell Mead:Special Providence: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and How It Changed the World. New York: Alfred A. Knopf.2001. P.132-173.
    212 参阅Stanly Hoffman:The Crisis of Liberal Internationalism. Foreign Policy. Spring.1995.
    213 Michael H Hunt:Ideology and U S Foreign Policy.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 P.182--183
    214 Henry Kissinger:The White House Years. Boston:Little Brown.1979. P54—70..
    215 转引自Ido Oren:Our Enemies and US:America's Rivalries and the Making of Political Science.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3.p.235.
    216 Ido Oren:Our Enemies and US:America's Rivalries and the Making of Political Science. P.281.
    217 Ido Oren:Our Enemies and US:America's Rivalries and the Making of Political Science.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3.p.275.
    218 参阅William Kristol and Robert Kagan:Toward a Neo-Reaganite Foreign Policy. Foreign Affairs. July/August 1996;亦见于Robert Kagan and William Kristol:The Present Danger. The National Interest. Spring 2000.
    219 Alexander Hamilton:the Federalist Papers. No 6.1788. from The Encyclopedia of New York City:The New York Historical Society;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5.
    220 Franklin D. Roosevelt:State of the Union Address, Jan 6.1945, in The Public Papers and Address of Franklin D Roosevelt.1944-45 Volume:Victory and the Threshold of Peace. New York:Harper& Brothers.1950.P.498
    221 Michael H Hunt:Ideology. From Explaining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 Ed by Michael J Hogan and Thomas G. Paters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P221—241.
    221 参阅Immanuel Wallerstein:The Modern World-System. Mercantilism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1600-1750.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0.
    222 参阅Frederic Jackson Turner:The Frontier in American History. New York:Henry Holt & Co.1920;亦见赵一凡,《美国文化批评集》,三联书店,1994年,P65
    223 Michael H. Hunt:Ideology and U.S. Foreign Policy.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 P 8—11.
    224 参阅William Appleman Williams:Tragedy of American Diplomacy. Cleveland and New York: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1959.
    225 参阅华勒斯坦:《自由主义的终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所有观点亦见于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变迁》,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第175-179页。
    24 Robert Cox:Approaches to World Orde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P.90
    227 Dusan Kecmanovic:The Masspsychology of Ethnonationalism. New York:Plenum Press,1996. P.51—64.
    228 Dusan Kecmanovic:The Masspsychology of Ethnonationalism. New York:Plenum Press,1996. P..51—64
    229 Earl C. Ravenal:Never Again:Learning from America's Foreign Policy Failures.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78. P.108,129,137.
    230 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352页。
    231 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354页。
    232 塞谬尔·亨廷顿:《我们是谁?》,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2页。
    233 塞谬尔·亨廷顿:《我们是谁?》,新华出版社,2005年,第3页。
    234 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75-76页。
    235 塞谬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9年,第254页。
    236 同上,第182页。
    239 《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58-59页。
    240 桑原骘藏:《中国人的文弱与保守》,何兆武主编:《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下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9——321页。
    241 参阅曹锦清:《中国的和平传统:一个历史的考察》,载《文明的和解》,上海证大研究所,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655页。
    242 参阅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38页。
    243 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244 同上,第123——137页。
    245 同上,第195-196页。
    246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294——295页。
    247 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第131——132页。
    248 同上,第130页。
    249 参阅吴新文:《中国复兴额文化基础的重建及其世界意义》,载于《文明的和解》,正大研究所,2005年,第166——167页。
    250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3-16页。
    251 同上,第34——36页。
    252 同上,第115页。
    253 王德峰:《中国的文化精神及其当代复兴的世界意义》,载于《文明的和解》,上海正大研究所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8页。
    254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三联书店,2005年,第329——331页。
    255 转引自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三联书店,2005年,第37页。
    256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72页。
    257 同上,第78页。
    258 吴晓明:《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及其世界历史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56页。
    259 转引自吴晓明:《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及其世界历史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57页。
    260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第69-74页。
    26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73页。
    262 王德峰《中国的文化精神及其当代复兴的世界意义》,载于《文明的和解》,上海正大研究所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4页。
    263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逻辑》,张旭东等译,三联书店,第452页。
    264 参阅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2006年,第278页。
    265 沃勒斯坦:《自由主义的终结》,第157页。
    266 王德峰《中国的文化精神及其当代复兴的世界意义》,载于《文明的和解》,上海正大研究所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6页。
    267 参阅黑格尔:《历史哲学》,第5964页,6670页。亦请参阅吴晓明:《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及其世界历史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58页。
    268 黑格尔:《历史哲学》,第110页。
    269 吴晓明:《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及其世界历史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第58页。
    270 参阅汤因比、池田大佐:《展望二十一世纪》,荀春生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第282-296页。
    271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第1312页。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97年。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海德格尔:《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丁耘编译,载《哲学译丛》,2001年。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泽,三联书店,2000年。
    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张峰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曹卫东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年。
    哈贝马斯:《后民族结构》,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商务印书馆,1992年。
    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程志民译,重庆出版社,1993年。
    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
    韦伯:《学术与政治:韦伯的两篇演讲》,冯克利译,三联书店,1998年。
    韦伯:《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
    塞谬尔·亨廷顿:《我们是谁?》,新华出版社,2005年。 《全球化与文明对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吴晓明:《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哲学与当代世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吴晓明:《文明间冲突的现代根源与前景:与亨廷顿的对话》,载于《文明的和解——中国和
    平崛起以后的世界》,上海证大研究所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
    吴晓明:《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及其世界历史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王德峰:《中国的文化精神及其当代复兴的世界意义》,载于《文明的和解》,上海正大研究所编,人民出版社,2005年。
    曹锦清:《中国的和平传统:一个历史的考察》,载《文明的和解》,上海证大研究所,人民出版社,2005年。
    吴新文:《中国复兴额文化基础的重建及其世界意义》,载于《文明的和解》,正大研究所‘,2005年。
    傅永军:《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性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汤因比:《半个世界——中日历史与文化》,中译本,台湾枫城出版社,1979年。
    汤因比、池田大佐:《展望二十一世纪》,荀春生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商务印书馆,2001年
    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张广智:《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商务印书馆,1997年
    维科:《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欧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张汝伦译,上海泽文出版社,2003年。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评述》,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三联书店,2005年。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2000年
    梁漱溟:《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
    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商务印书馆,1995年。
    华勒斯坦:《自由主义的终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
    陈嘉映:《哲学、科学、常识》,东方出版社,2007年。
    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变迁》,三联书店,2006年。
    乔姆斯基:《9.11》,载于《全球化与文明对话》,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约翰·麦考米克:《施密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徐志跃译,华夏出版社。
    利玛窦:《利玛窦中国札记》,何高济等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何兆武主编: 《中国印象——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1年
    牟宗三:《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逻辑》,张旭东等译,三联书店。
    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2006年。
    Deborah Madsen, American Exceptionalism.[M] 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8.
    John Winthrop, A Model of Christian Charity. (1630)[A]The Winthrop Papers. [C] Boston:Massachusetts Historical Society.1931.
    Perry Miller, Errand into the Wilderness.[M] Cambridge Massachus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3.
    Page Smith, The Rise of Industrial America:A People's History of the
    Post-reconstruction Era.[M]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84.
    Werner Sombart. Why is There No Soci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M]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76.
    Allan Bloom,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M]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1987.
    James Chace, Dreams of Perfectibility: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and the search for a Moral foreign policy.[A]American In Theory.[C] Ed. Menand. Oxford:Oxoford Press.1998.
    Charles Krauthammer, The Unipolar Moment Revisited. [A] the National Interest. [J] Nov.2003.
    Robert Kagan, America's Crisis of Legitimacy[A]. Foreign Affairs[J].2004. March. Michael Hardt and Antonio Negri. Empire.[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
    Chace, James. "Dreams of Perfectibility:American Exceptionalism and the Search for a Moral Foreign Policy" [A] America In Theory. [C] Ed. Leslie Berlowitz.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Krauthammer, Charles. "The Unipolar Moment Revisited." [J] the National Interest. Nov.2003.
    Gramsci, Antonio.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M] Edited and trans. By Quintin Hoare and Geoffrey Nowell Smith. 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71. Ives, Peter. "Language and Hegemony in Gramsci."[M] London:Pluto Press.2004.
    Jones, Steven. "Antonio Gramsci."[M] London:Routledge,2006.
    Held, David. "Global Transformations: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M]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Cox, Robert. "Approaches to World Order."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Baylis, John and Steven Sm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World Politics." [M]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Hoffman, Stanly. "The Crisis of Liberal Internationalism." [J] Foreign Policy. Spring. 1995.
    Kissinger, Henry. "The White House Years." [M] Boston:Little Brown.1979.
    Oren, Ido. "Our Enemies and US:America's Rivalries and the Making of Political Science. [M]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3.
    Kristol, William and Robert Kagan. "Toward a Neo-Reaganite Foreign Policy." [J] Foreign Affairs. July/August 1996.
    Kagan, Robert and William Kristol. "The Present Danger." [J] The National Interest. Spring 2000.
    Hamilton, Alexander. "the Federalist Papers. No 6." [A]. The Encyclopedia of New York City [C] Ed. The New York Historical Society. 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
    Hunt, Michael H. "Ideology." [A] "Explaining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Foreign Relations." [C] Ed.Michael J Hogan and Thomas G. Paters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Wallerstein, Immanuel. "The Modern World-System:Mercantilism and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1600-1750."[M] 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0.
    Williams, William Appleman. "Tragedy of American Diplomacy." [M] Cleveland and New York:The World Publishing Company,1959.
    Cox, Robert. "Approaches to World Order."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
    Kecmanovic, Dusan. "The Masspsychology of Ethnonationalism." [M] New York: Plenum Press,1996.
    Ravenal, Earl C. "Never Again:Learning from America's Foreign Policy Failures."[M]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78.
    Feinberg, Richard E. "The Intemperate Zone:The Third World Challenge to U.S Foreign Policy."[M] New York:W.W. Norton & Co.,1983.
    Kecmanovic, Dusan. "The Masspsychology of Ethnonationalism." [M] New York: Plenum Press,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