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入传、对话与突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印度佛教向中国输入是古代人类文明交往史上以和平方式进行的、较为成功的典型案例,鸠摩罗什传教译经又是这一案例中的重要事件之一。通过对他早年在印度、西域佛法的学习,到来长安译经传教,再到其理论思想和译经对内地佛教产生的影响这一发生发展全过程的考察和剖析,来透视印度佛教进入中国本土文化机体的发生路径、历史契机、接触对话以及进入异质文化下的发展轨迹、命运和异变。这不仅能深化对历史原来面目的认识,也对今天的文化交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印度小乘一切有部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北部地区,开始以犍陀罗为中心,后转移到罽宾。而且当时的贵霜王国境内,大小乘佛教呈现并存发展的态势。从早期的于阗寺院遗址和龟兹的石窟艺术看,最初向西域输入的是犍陀罗的小乘佛教。随着大乘佛教在贵霜王国的兴起,西域也接受了印度的大乘佛教。从汉地译经中可以获悉,大乘佛教经典主要在莎车和南道的于阗等地流通。而当时的北道龟兹等国继续被小乘佛教统治,不过这一时期影响它们的主要是来自印度罽宾的有部佛法。鸠摩罗什早年接触的主要是罽宾一切有部的小乘佛教。尊贵的地位和聪明的才智,使他很快成为英才少年。在归途的莎车国,他接触了大乘佛教和龙树的中观学说,从此开始了佛法方向的转变。在龟兹受具戒后继续研习大乘佛学,并配合龟兹王白纯的改革,成为名震西域的一代高僧。
     虽然在两汉时有大月氏人将佛教直传到内地,但从魏晋开始,西域的中介地位逐渐突显,许多高僧来内地传教译经。由于译经的数量有限,译经质量的不高和缺乏佛教哲学的指导,汉地佛教一直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依附于玄学的“格义”佛教,始终不能走向自我发展的道路。同时由于北方长期战乱,五胡十六国许多统治者利用佛教来稳定自己的政权地位。所有这些都构成了鸠摩罗什来长安译经传教的历史契机。在姚兴统治集团的大力支持下,各地优秀义学僧聚集长安听罗什讲学。虽然译经期间也充斥着政教之间与印度译经僧人团之间的矛盾关系,但罗什超凡的个人能力再加上其它各种有利因素,使长安译经取得了重大成功。
     长安的译经传教使印度佛教开始植入中土文化的机体。鸠摩罗什带来的许多印度、西域的思想开始与中国内地的文化发生接触碰撞,并产生重要影响。中观四论的产生促进了印度大乘佛教的发展,罗什常以龙树传人自居,中观般若学成为他的哲学主导思想。他真实、准确的翻译了印度中观般若理论,一方面帮助中国僧人正确理解了大乘佛学的真髓,产生了肇论,使中国佛教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并且有了大小乘的判教意识;另一方面它又面临着与中土传统文化的矛盾。这种“毕竟空”思想的历史局限性,不仅在印度本土甚至在汉地也受到质疑。中国传统文化的“尚有”和“人人皆可为尧舜”的思想,与稍后的《大般涅槃经》中“众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的主张不谋而合,佛性论很快替代中观般若学成为新思潮。
     不仅如此,鸠摩罗什翻译的很多经典对中国佛教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显著的表现在同一种内容,由于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和命运。印度的佛教进入中土后,得到严格的挑选和吸收,并在发展中发生异变甚至创造出新的内容。从对诸宗派的思想影响看,《金刚经》在印度长期流传,但在中国的唐代,由于禅宗对它的选择和唐玄宗的御注颁天下,成为唐代以降的至上经典。在印度得不到流行的《成实论》,却在中国的南北朝一度兴盛,成为众多成实论师追捧的名品。龙树的三论之学只是在短暂的隋和唐初由吉藏创立了三论宗,但很快衰落下去。在印度流行的《法华经》,在中国也一直流行并成为天台宗建宗的经典依据。从民众的信仰领域看,印度的观音信仰有多种类型,但中国本土却唯独选择救苦救难这一功能,其后又创造出自己的“经典”,并把他改造成温柔贤惠的女性形象。阿弥陀造像在印度十分少见,但从唐代开始,伴随着西方净土信仰的崛起,成为民众造像的主流题材。弥勒下生信仰由于被下层民众反叛者利用而遭一度禁止,但到了宋代又创造出人人皆知的大肚弥勒形象并广泛流传开来。《维摩诘经》中的居士形象,则成为历代士大夫追求的目标,并对其形象进行了自我的加工改造。这些事实都说明,纯印度的东西在进入异质的中国文化机体后发生了异变,使它更适应本土文化的要求。
     从鸠摩罗什传教译经的整个过程看,汉文化发展的不足和需要是印度佛教进入本土的前提,而被选择吸收和改造乃至最终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是其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历史时机和方法论的选择又是其成功输入的必要条件。同时在输入的过程中又表现出持续性、时代性和整体性相统一的特征和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原则。分析和透视这些特征,对于我们认识今天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往,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Buddhism's spread from India to China was the peaceful,successful and typical case in human civilization communication history. Kumarajiva's translation and missionary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event in this case. By studying his acquisition in India and Western regions, preaching and translation in Chang'an,we can discover the path, opportunity, contact and developing process of India Buddhism entering Chinese native culture organism. It can not only reveal the historical original social existence really, also has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oday's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dia Theravada mainly concentrated in the northern region. Gandhara was the ealier center and then transfered to the Ji bin. At that time, Mahayana Buddhism had was rising in the Kushan Kingdom territory. The early Khotan temple sites and Qiuci grotto art told us that Gandharan Theravada buddhism is the early source for Western regions. Later, it accepted Mahayana Buddhism. From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sutras we can know Mahayana Buddhism had prevalent in Shache, Khotan and other south region of Western. While other northern road countries of Western were ruling of Theravada Buddhism that was from Ji Bin. Kumarajiva mainly studied Theravada buddhism in Ji Bin. He contacted Mahayana Buddhism theory On the back way in Shache and began to change his direction. He continued to study Mahayana philosophy quickly became a talented younger monk of the Western regions.
     Darou zhi people had bring Buddhism to the mainland in the Han Dynasty. But from Wei and Gin Dynasty, the intermediary position of the Western regions highlighted gradually and many monks came to inland to preach. Due to the limited number of translation quality, and the lack of the guidance of Buddhist philosophy, Chinese Buddhism has been unable to get a rapid development. As a result," Geyi Buddhism "arised and Chinese Buddhism always cannot walk to the self-development road.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the long-term chaos caused by war, many minority ethnic rulers of the Sixteen States in the Northernwanted to using Buddhism to stabilize their political position. All these formed the historical opportunity that Kumarajiva enter into Chang'an and preach the Mahayana Buddhism. Yao Xing group supported strongly the translation project,so that Chang'an gathered lots of excellent monks. Of course, althouth was full of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ng period,due to Kumarajiva's unusual capacity and favorable factors, Chang'an translation achieved big success.
     Kumarajiva's missionary enabled India Buddhism to Chinese culture organism. India and Western thoughts began to contact with Chinese cultural produced important effect. As the main Mahayana Buddhism philosophy in India,Longshu theory was accurately translated by Kumarajiva. On the one hand, it help Chinese monk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the essence of Mahayana Buddhism so as to produced "Zhao" theory that made Chinese Buddhism to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path,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faced contradiction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After all this empty"thought had it's historical limitation not only in the local India even in China.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dvacates reality and thinks that everyone can became Yao and Shun. This thought consistants with Mahayana Buddhism.It think that all beings have Buddha nature and can be Buddha. Later, the ideas soon replaced Longshu theory and became the new trend.
     Many classical sutras by Kumarajiva translating, has produced a profound influ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Buddhism. However, due to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same content, present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development path and the fate. India Buddhism got a rigorous selection and absorption while it entering Chinese culture. Some contents produced transformation and others created new things. From the sectarian thought influence, we can see this appearance. As a popular classic in India,"Diamond Sutra " also became the supreme in the Tang Dynasty. It was the first classic sutra for Zen,and was wortshiped with Xuanzong emperor."Cheng shi theory" was not in the popular In India, but prospered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of China. Many famous monks pursuited it."Three theories School" was established by Jizang monk in Sui Dynasty and the earlier Tang Dynasty,but soon declined."Lotus Sutra " was popular classic both in India and in China. It was the basis ideas of "Tiantai school". In the field of people's beliefs,"Guanyin" belief in India has many types, but helping people to free peril became the only choosed one and created their own image. Finally, he became a gentle and female image. Amida statue is very rare in India, but accomgpanied the rise of the "Western Pure Land",from Tang Dynasty, became the mian theme of statues. Maitreya "Xiasheng" beliefs once banned and became the using God for lower class to rebel. However, the big belly Maitreya image was created and widely spreaded until Song Dynasty. Vimalakirti image in the Buddhist sutra, becames the pursuited goal for Chinese scholar,and created the new image.These facts show that pure India things must occurred strongely change as it input into the heterogeneous Chinese cultural body. Thus, it can better adapte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local culture.
     Fom the whole translation and preaching course about Kumarajiva we can see some fectures. The insufficient and needs of Chinese culture is the premise factor that India Buddhism input to China.It was selective absorption and created new things as to becam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local culture. Historical opportunity and method of choice is the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successful entry. Meanwhile,the process demonstrated many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persistent, the times and the overall unity.But the "subjectivity" principle is the outstanding one. By Analysising these characteristics, can help us better perspectiving understanding the different civilization communication.
引文
①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② 季羡林:《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年:《佛教与中印文化交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中印文化交流史》,新华出版社,1991年。
    ③ 汤一介:《文化的双响选择—印度佛教输入中国的考察》,《佛教与中国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999年;《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看两种文化的冲突和融合》,《深圳大学学报》1985年第3期;《从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看中国文化的发展》,《光明日报》,1986年1月20日。
    ① 王宏纬:《佛教与中国文化》,华侨出版社,1995年。
    ② 贾应逸,祁小山:《印度到中国新疆的佛教艺术》,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③ 刘欣如:《古代印度与古代中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988年。
    ④ 楼宇烈:《中外宗教文化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⑤ 释东初:《中印佛教交通史》,中华佛教文化馆、中华大典编印会出版,1968年。
    ⑥ 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⑦ 常任侠:《中印艺术因缘》,上海出版公司,1955年版。
    ⑧ 陈寒:《十六国时期罽宾来华僧人与长安佛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⑨ 史苇湘:《从敦煌壁画《微妙比丘尼变》看历史上的中印文化交流》,《敦煌研究》1995年第2期。袁书会:《二十四孝中的异域人物—浅谈中印文化交流》,《社会科学战线》2000年4期。
    ⑩ 徐志远:《古代印丝佛教的传入及中印文化交流》,《曲靖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4期。陈义海:《从佛教与中国文化关系谈跨文化传统》,《盐城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陈鸣:《从佛教汉化看中印文化的碰撞与高扬》,《宗教》1992年第2期。
    11 陈国光:《释“和尚”—兼谈中印文化交流初期西域佛教的作用》,《西域研究》1995年第2期。
    12 李利安:《中印佛教观音身世信仰的主要内容和区别》,《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第4期。
    13 方立天:《简论中印佛教心性思想之同异》,《佛学研究》1996年;《中印佛教思维方式之比较》,《哲学研究》1989年第3期;《中印佛教思维方式之比较》,《哲学研究》1984年第3期。
    14 萨支辉:《中印古代部分哲学思想的思考、比较和成因分析》,《世界历史》1995年第2期。魏福明:《(肇论)与中印文化交流》,《江海学刊》2006年第6期。
    ① 刘欣如:《贵霜时期东渐佛教的特色》,《南亚研究》1993年第3期。林梅村:《贵霜大月氏人流寓中国考》,《中国敦煌鲁番学》1988年学术讨论会暨会员大会论文。李林凤:《浅谈贵霜王国与中国》,《西北史地》1999年第2期。
    ② 古正美:《贵霜佛教政治传统与大乘佛教》,台湾允晨文化出版社,1993年版。
    ③ 刘慧:《印度弥勒信仰、造像探源与中国早期弥勒经典的传译》,《美术大观》2009年12月。陈强:《中印佛教发展路径之比较》,《中国宗教》2010年第7期。
    ④ (荷兰)许里和着,李四龙等译:《佛教征服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版。
    ⑤ P.C.Pagchi:India and —thousand yeas of cultural relation,Mumbai,1951。
    ⑥ 村田靖子着,金申译:《佛像的系谱》,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
    ⑦ [日]桑山正进着,王钺编译:《巴米扬大佛与中印交通路线的变迁》,《敦煌学辑刊》1991年第1期。桑山正进:《与巴米扬大佛有关的两条交通路线》,《东方学报》第57册,1985年.
    ⑧ 常任侠:《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艺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周菁葆,邱陵:《丝绸之路宗教文化》第11册,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苏北海:《丝绸之路与龟兹历史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⑨ 吴焯:《从考古遗存看佛教传入西域的时间》,《敦煌学辑刊》1985年第8辑。
    ⑩ 宋肃瀛:《魏晋时期西域高僧对汉译佛典的贡献》,《西域研究》1994年第4期。
    ① 殷晴:《古代于阗的南北交通》,《历史研究》1992年第3期。张付新:《从于阗佛国看佛教东传》,《前沿》2010年第5期。张津芬:《贵霜文化对于阗的影响》,《新疆地方志》1991年第2期。薛宗正:《古代于阗与佛法初传》,《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张健波:《“笈多式造像”与“于阗画派艺术风格的内在渊源考析》,《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王晓玲:《曹仲达与“于阗画派”风格渊源探析》,《新美术》2009年第5期。
    ② 陈世良:《龟兹白姓和佛教东传》,《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第4期。宫静:《五至七世纪中叶西域佛教之变迁》,《南亚研究》1990年第4期。黄文弼:《佛教传入鄯善与西方文化的输入问题》,载《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季羡林:《鸠摩罗什时代及其前后龟兹和焉耆两地的佛教信仰》,《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
    ③ 羽溪了谛:《西域之佛教》,商务印书馆,1999年11月。寺本婉雅:《于阗国佛教史の研究》,国书刊行会,1974年。羽田亨:《西域文明史概论》,弘文堂,1931年。
    ④ 殷鼎:《略论鸠摩罗什》,《新疆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胡戟:《龟兹名僧鸠摩罗什传》,《敦煌学辑刊》1991年第1期。陈世良:《鸠摩罗什年表考略》,《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1期。《龟兹佛教文化论集》, 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编,1993年6月。王欣:《东弘佛法的鸠摩罗什》《历史》1998年第9期。谢启晃等:《鸠摩罗什——我国古代三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人物志》,民族出版社,1983年。
    ① 熏风:《哀鸾孤桐上,清音澈九天——翻译家鸠摩罗什的一生》,《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② 黄夏年:《“鸠摩罗什和中国民族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1期:《四十五年来中国大陆鸠摩罗什研究综述》,《佛学研究》1994年。桑荣:《鸠摩罗什研究概述》,《西域研究》1994年第4期。刘国防:《纪念鸠摩罗什诞辰16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西域研究》1994年第4期。
    ③ 郑郁卿:《鸠摩罗什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版。
    ④北尾干雄著,释达和译:《鸠摩罗什》,台湾恒沙出版社,1998年版。诹访义纯,横超慧日:《罗什》,东京:大藏出版,1983年。塚本善隆:《鸠摩罗什》,《干泻博士古稀纪念集》,1960年;《结成教授颂寿纪念佛教思想史论集》,1964年。
    ⑤ 足立喜六:《鸠摩罗什的舍利塔》,《考古学杂集》第3卷第4号,大正元年12月。八力广喜:《鸠摩罗什与草堂寺》,近藤良一、大谷哲夫:《终南山草堂寺》收录于《中国佛教探访》、北海道佛教研究者友好访华团纪念论文集编委会编,响和五十五年。
    ⑥ The Red Thread:Buddhist Approach to Sexual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
    ⑦ 齑藤达:《鸠摩罗什の没年问题の再检讨》,国际亿教学大学院大学研究纪要,3(2000)。
    ⑧ 伯希和:《鸠摩罗什研究札记》‘'Notes sur Kumarajlva",富安敦(Antonino Forte)和马西尼(Federico Masini)主编:《通向西方的生命之旅——白佐良(1923-2001)汉学研究纪念集》(A Life Journey to the West:Sinological Studies in Memory of Giuliano Bertuccioli (1923-2001),京都,2002年)。
    ① 杨曾文:《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2期。
    ② 刘元春:《试论鸠摩罗什的大乘佛学思想》《西域研究》1994年第4期。
    ③ 余敦康:《鸠摩罗什与东晋佛玄合流思想》,《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2期。
    ④ 姚卫群:《佛教般若思想发展源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⑤ 薛宗正:《鸠摩罗什彼岸世界的超越历程与此岸世界的复归——从说法龟兹到弘法长安》,《西域研究》1999年第2期。
    ⑥ 张淼,刘辉萍:《试论鸠摩罗什的大乘般若思想——兼与慧远的佛学思想作比较》,《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略述两晋时期般若学在长安地区的流传——以竺法护、道安、罗什为中心的叙述》,2009年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⑦ 杜继文:《<大乘大义章>析略》,《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2期。
    ⑧ 吴丹:《<大乘大义章)研究》,苏州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⑨ 施穗钰:《般若学与玄学的交汇及选择:以<维摩诘经>为核心》,《成大宗教与文化学报》2002年第2期。田文棠:《论僧雄佛教哲学思想及其理论渊源兼论鸠摩罗什的般若思想》,《陕西师大学报》,1984年第2期。立人:《般若与实在:“法性”在早期佛教义理学的疑惑》,载《觉群》,2007(3)。丁文慧:《佛教性空思想发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① 赖鹏举:《中国佛教义学的形成——东晋外国罗什“般若”与本土慧远“涅槃”之争》,载《中华佛学学报》,2000(13)。张风雷:《从慧远鸠摩罗什之争看晋宋之际中国佛学思潮的转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涂艳秋:《鸠摩罗什门下由“空”到“有”的转变——以僧叡为代表》,载《汉学研究》,2000(2,18)。
    ② 静岩:《<维摩诘经>不二法门思想及其对<坛经>思想的影响》,北京大学哲学系硕士论文,收录于《法藏文库27》,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安亦冰、胡宪立:《天台宗与<法华经>》,《殷都学刊》1992年第4期。宋立道:《天台宗与<法华经>之我见》,《佛学研究》1998年。
    ③ [日]中村元:《日本人能拓展抽象思维吗?——超越鸠摩罗什译<法华经>的一个思想动向》,《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2期。福井文雅:《中国思想の大乘佛教》,《大乘佛教とその周边》(《讲座·大乘佛教》第10卷),春秋社,1985年。丸山孝雄:《法华教学研究序说一吉藏的受容与展开》,平东寺书店,1978年。
    ④ 理查德德·罗宾逊著、郭忠生译:《印度与中国的早期中观学派》,正观出版社,1996年12月。[越南]阮氏全凤一释产莲:《龙树中观思想在华流播研究—以东晋至初唐时期为中心》,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文学博士学位论文。
    ⑤ 杨曾文:《隋唐以前流行的主要禅法》,《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6年第4期。释慧敏:《鸠摩罗什所传“数息观”禅法之剖析》,《鸠摩罗什和中国民族文化:纪念鸠摩罗什诞辰16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新疆龟兹石窟研究所编,2001年。冉云华:《中国早期禅法的流传和特点》见《中国禅学研究论集》,台北:东初出版社,1990 年第一版。徐文明:《中土前期禅学思想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② 李惠玲:《鸠摩罗什与中国古代译场制度的确立》,《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李惠玲:《鸠摩罗什与中国早期佛经翻译》,《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第2期.
    ③ 李利安:《鸠摩罗什与真谛入华前后命运同异之比较》,《中国古代史论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吴文星:《浅议鸠摩罗什的<维摩洁经>译本比其它译本更为流行的原因》,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宋立道:《弥勒下生成佛的几个译本的异同》,何劲松主编《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梁富国:《竺法护与鸡摩罗什入华传教比较研究》,西北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胡湘荣:《鸠摩罗什同支谦、竺法护译经中语词的比较》,《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2期。杨惠南:《汉译佛经中的弥勒信仰—以弥勒上、下经为主的研究》,《文史哲学报》35号,1987年12月。
    ① 贾应逸:《鸠摩罗什译经和北凉时期的高昌佛教》,《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杨曾文:《鸠摩罗什的译经与日本佛教》,《佛学研究》,2004年期(年刊);《鸠摩罗什译经与中国佛教》,载《鸠摩罗什和中国民族文化一纪念鸡摩罗什诞辰165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新疆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马丽:《鸠摩罗什的佛典翻译及其历史贡献》,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 宣方:《鸠摩罗什所译禅经考辨》《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1期。吴震:《吐鲁番写本所见鸠摩罗什汉译佛教经籍举要》,《佛学研究》1994年。
    ③ 饶宗颐:《鸠摩罗什通韵笺》,《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第五卷,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4年。苑艺:《鸠摩罗什佛经“新译”初探》,《天津师大学报》1984年第4期。刘宾:《鸠摩罗什的译典在比较文学研究上的意义》,《西域研究》1999年第3期。金克木:《怎样读汉译佛典——略介鸠摩罗什兼谈文体》,《读书》1986年第2期。贺玉萍:《<法华经>主要文学特征及成因》,《小说评论》2008年第5期。黄宝生:《佛经翻译文质论》,《文学遗产》1994年第6期。
    ④ 汤山明:《从中亚地区对佛教典籍的接受情况来看罗什汉译<妙法莲华经)的特色》,《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2期。板本幸男:《“法华经”之开会思想与权实论》,戴张曼涛主编《天台典藉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高桥弘次、杨笑天《<阿弥陀经>——罗什译本与玄奘译本》,《佛学研究》2004-06-15。
    ⑤ 朱英荣:《鸠摩罗什少年时的龟兹石窟》,《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3卷第3期,1995年。丁明夷:《鸠摩罗什与龟兹佛教艺术》,《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2期。霍旭初:《鸠摩罗什大乘思想的发展及其对龟兹石窟的影响》,《敦煌研究》1997年第3期。陈寒:《略论鸠摩罗什时代的龟兹佛教》,《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① 马田行启:《罗什三藏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大崎学报》50号,1918年;镰田茂雄:《鸠摩罗什对东亚佛教史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2期。镰田茂雄:《中国佛教史》第三卷,第三章《鸠摩罗什的翻译事业》,1983年,东京大学出版会。本间、昭之助:《创造“太平洋文明”的基础—鸠摩罗什》,《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2期。
    ② 孙昌武:《中国文化史上的鸠摩罗什》,《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方立天:《鸠摩罗什:影响中国佛教思想发展至深至广》,《中国宗教》2001年第1期。王嵘:《简论鸠摩罗什与佛教文化》,《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牟钟鉴:《鸠摩罗什与姚兴》,《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2期。罗志英:《鸠摩罗什在长安》,《文献》2001年第1期。尚永琪:《鸠摩罗什对般若学及东亚文化的贡献》,《史学集刊》2010年第2期。陆扬:《解读<鸠摩罗什传):兼谈中国中古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中国学术》2006年第23辑,商务印书馆,2006年。
    ③ 高振农:《<法华经>在中国的流传》,《光山净居寺与天台宗研究》,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第1版。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法华经变》,《敦煌石窟论稿》,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4年。张宝玺:《<法华经>的翻译与释迦多宝佛造像》,《佛学研究》1994年。项一峰、刘莉:《麦积山石窟<法华经>变相及其弘法思想》,《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4期。
    ④ 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① 李利安:《观音信仰的中国化》,《山东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孙修身、孙晓岗:《从观音造型谈佛教中国化》,《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赵克尧:《从观音的变性看佛教的中国化》,《东南文化》1990年第4期。杨曾文:《观音信仰的传入和流传》,《世界宗教研究》1985年第第3期。王丹:《从观音形态之流变看中国佛教美术世俗化、本土化的过程》,《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② 郑筱筠:《试论观音净瓶、杨枝与中印拜水习俗》,《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丙传明:《中原地区女相观音渊源浅探》,《史林》1993年第1期。陈清香:《观世音菩萨的形象研究》,《华岗佛学学报》第3期。古正美:《从佛教思想史上转身论的发展看观世音菩萨—中国造像史上转男成女像的由来》,《东吴大学中国艺术史集刊》第15期。曹仕邦:《浅论华夏俗世妇女的观世音信仰—兼论这位菩萨的性别问题》,《中华佛学学报》,总第15期,2002年7月。法尊:《浅谈伪经与观音信仰的中国化》,(世界宗教文化》,2004年第3期。
    ③ Vignato.Giuseppe:? Chinese transrormation of Buddhism:The case of Kuanyin, Micro-published by Theological Researh Exchange Network, portland, oregon,1994.
    ④ DanyJ.Furda, Kuan yin Bodhisattva:A Symbol of the Feminine in Chinese Religin. Miami university Library, Miami, Ohio,1994.
    ⑤ 唐长孺:《北朝的弥勒信仰及其衰落》,《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周绍良:《弥勒信仰在佛教初入中国的阶段和其造像意义》,《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2期。汪娟:《唐代弥勒信仰与佛教诸宗派的关系》,《中华佛学学报》5号,1992年7月。方立天:《弥勒信仰在中国》,《文化与传播》3卷7号,1995年1月。黄夏年:《阿含经中的弥勒佛—兼论中国佛教的弥勒崇拜》,何劲松主编《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⑥ 杨曾文:《弥勒信仰的传入及其在民间的流行》,《中原文物》1985年特刊;《弥勒信仰的民族化—布袋和尚》,韩秉芳:《从庄严未来佛到布袋和尚—一个佛教中国化的典型》,徐文明:《弥勒形象的定型与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何劲 松主编《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吴先核:《弥勒信仰衰落原因简论》,《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1期。
    ① 张平一:《佛教雕塑艺术中弥勒形象的演变》,《文物春秋》1996年第2期。赖鹏举:《西北印弥勒菩萨在中亚石窟的大小乘异化及其对莫高窟的影响》,《敦煌研究》2008年第4期。欧阳启名:《弥勒菩萨造像变迁过程中中华思想的融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刘慧:《中原北方早期弥勒造像研究》,上海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释见证:《南北朝与隋唐时期弥勒图像与信仰》,四川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② 张淼:《佛教“疑伪经”与弥勒信仰—以佛教经录为中心的考察》,《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1期。
    ③ 望月信亨:《印度及び支那于ける弥勒崇拜の史实》,《大正大学学报》30、31卷合刊,1940年。
    ④ 冢本善隆着,施萍婷译,赵声良校:《从释迦、弥勒到阿弥陀,从无量寿到阿弥陀—北魏至唐的变化》,《敦煌研究》2004年第5期。藤田宏达:《净土信仰与法华经的关系》,见《法华经信仰的诸形态》,1967年,平乐寺书店。
    ⑤贺世哲:《敦煌莫高窟由释迎、弥勒与阿弥陀组成的三佛造像》,《1994年敦煌学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石窟考古卷”,甘肃民族出版社,1999年。张子开:《试论弥勒信仰与弥陀信仰的交融性》,《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1期。赵声良:《成都南朝浮雕弥勒经变与法华经变考论》,《敦煌研究》2001年第1期。
    ⑥ 刘长东:《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巴蜀书社,2000年5月。
    ⑦ 河原由雄:《敦煌净土变相の形成と展开》,《佛教芸术》第68号,1968年8月。胜木言一郎:《敦煌莫高窟第220窟阿弥陀净土变相图考》,《佛教艺术》第202号,1992年5月。
    ⑧ 潘桂明:《中国居士佛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版。
    ① 何剑平:《中国中古时期的维摩诘信仰》,巴蜀书社,2009年。
    ② 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③ [法]保罗·戴密微著,刘楚华译:《维摩洁在中国》,收于《中国佛教史论集》,《世界佛学名著译丛(47)》,台北:华宇出版社,1987年5月初版。
    ④ 吴文星:《<维摩诘经>的鸠摩罗什译本流行的原因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①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页。
    ② 见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第72-74页。
    ① 吕瀓:《印度佛学渊源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第37页。
    ② 可参见吕瀓:《印度佛学渊源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第50、51页。
    ③ 《史记》卷123《大宛列传》。
    ④ 《后汉书》卷88《西域传》。
    ⑤ 王治来:《中亚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26页。
    ⑥ 《史记》卷123《大宛列传》。
    ⑦ [德]加文·汉布里主编,吴玉贵译:《中亚史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59页。
    ⑧ [日]羽溪了谛著、贺昌群译:《西域之佛教》,北京商务印书馆,《宗教文化丛书》,1999年版,第71页。
    ① 参见[日]佐佐木教悟、高崎直道、井之日泰淳、冢本启祥:《佛教史概说·印度篇》第7章,日本平乐寺书店,1976年第12次印刷。
    ② 王治来:《中亚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142页。
    ③ 平川彰著,释显如、李凤媚译:《印度佛教史(上册)》,台北:商周出版,2004年版,第262页。
    ④ 平川彰著,释显如、李凤媚译:《印度佛教史(上册)》,台北:商周出版,2004年版,第262页。
    ⑤ G. Fussman, Numismatic and epigraphic evidence for the chronology of early Gandharan art, In:M. Yaldiz (ed.), Investigatin Indian art, berlin,1986, p.78.
    ⑥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6页。
    ① [日]羽溪了谛著、贺昌群译:《西域之佛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16页。
    ② 释印顺:《中国佛教论集》,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6页。
    ③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105页。
    ① [日]羽溪了谛著、贺昌群译:《西域之佛教》,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19页。
    ①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3,章巽校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75页。
    ② 参见真谛译《婆薮槃豆法师传》,《大正藏》第5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第189页上-中。
    ③ 参见[日]羽溪了谛:《西域之佛教》,贺昌群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223-224页。
    ④ 参见吕瀓:《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9-55页。
    ⑤ 可参见吕瀓:《印度佛学渊源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132页。
    ⑥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3,章巽校点,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10月版,第75页。
    ⑦ 释东初:《中印佛教交通史》,台北:行政院新闻局出版,第四版,中华民国80年9月,第78页。
    ⑧ 《成唯识论记述》卷2,《大正藏》第4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第274页上。
    ① 《佛祖统记》卷35,《佛祖历代通载》卷6皆同记此事。
    ① 释东初:《中印佛教交通史》,台北:行政院新闻局出版,第四版,中华民国80年9月,第83页。
    ② 周菁葆、邱陵:《丝绸之路宗教文化》,新疆人出版社,1998年,第176页。
    ③ 李泰玉主编:《新疆宗教》,新疆人出版社,1998年,第35页。
    ④ 李吟屏:《佛国于阗》,新疆人出版社,1991年,第50页。
    ① 《大正藏》第5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第175页上。
    ② 季羡林:《鸠摩罗什时代及其前后龟兹和焉耆两地的佛教信仰》,《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第30页。
    ③ 唐秀连:《龟兹国与西域的大乘佛教——从两汉至鸠摩罗什时代》,《中华佛学研究》2006年第10期,台北: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第90-93页。
    ① [德]克林凯特著、赵崇民译:《丝绸古道上的文化》,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第172页。
    ① 耿剑:《克孜尔佛传遗迹与犍陀罗关系探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第40页。
    ② 耿剑:《犍陀罗佛传浮雕与克孜尔佛传壁画部分图像比较》,《艺术考古》2005年第3期,第106页。
    ③ 朱英荣:《龟兹文化与犍陀罗文化》,《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第24页。
    ④ 满盈盈:《克孜尔石窟中犍陀罗艺术元素嬗变考》,《北京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149页。
    ① 印顺:《中国佛教论集》,中华书局,2010年6月第1版,第6页。“说到罽宾区,汉、晋以来,一向指犍陀罗、乌仗那一带,贵霜王朝的政治中心。”
    ② 释印顺:《中国佛教论集》,中华书局,2010年6月版,第9页。或见蓝吉富主编:《印顺、吕瀓佛学辞典》(全三册),台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2000年,第1387页。
    ③ 季羡林:《鸠摩罗什时代及其前后龟兹和焉耆两地的佛教信仰》,《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第34页。
    ④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9《佛图澄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45、350页。
    ①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2《卑摩罗叉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3页。
    ② [梁]释僧祜著,苏晋仁、萧链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2000年,第410-411页。
    ③ [日]羽溪了谛著,贺昌群译:《西域之佛教》,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02页。
    ① 参考吕瀓:《印度佛学渊源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59页。
    ② 转引自孙昌武:《中国文化史上的鸠摩罗什》,《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45页。
    ① 见《小品般若》,《放光经》则略去西方。空宗自西传至北方,或在迦腻色迦时。
    ② 参见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中华书局,2010年,第81、153页,“初期大乘经的传出,约自公元前50年,到公元200年顷,传出也是有先后的。也有思想与初期相同,而传出却迟在后期的。大概的说:以一切法空为了义的,是初期大乘。后期大乘经,从公元三世纪起到五世纪末,大多已经传出,大概的说:以一切法空为不究竟,而应空其所空,有(也作不空)其所有」的,是后期大乘。”或见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正闻出版社,民国70年5月初版。
    ③ [日]羽溪了谛著、贺昌群译:《西域之佛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49页。
    ① [日]平川彰释显如、李凤媚译:《印度佛教史》,《印度佛教史(上册)》,台北:商周出版,2004年,第311页。
    ② 关于贵霜王国诸王世系及在位年代,可参考日本学者羽溪了谛的考证。[日]羽溪了谛著、贺昌群译《西域之佛教》,第69页。
    ③ 梁启超:《印度佛教概览》,载《饮冰室合集》第9册,专集第53,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
    ④ 原载:J. Harmatta, K interpretatsii nadpisey iz Kara-Tepe, in "Kara-Tepe", Ⅱ.转引自:b. a. Litvinsky: OutlineHistory of buddhism in central asia. In:Kushan Studies in U. S. S. R. p.65.
    ⑤ Staya Shrava, Dated Kushana Inscriptions, Delhi,1993, pp.32-33.
    ⑥ P.V.bapat:2500 Years of buddhism, Delhi, Reprinted,1987, p.96.
    ① 刘欣如:《古代印度与古代中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108-111页。
    ② 季羡林:《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载《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44页。
    ③ 佛光星云编著:《佛教历史》,《星云大师佛学著作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22页。
    ④ 刘欣如:《贵霜时期东渐佛教的特色》,《南亚研究》1993年第3期。
    ① B. N. Puri:India under the Kushanas, bombay,1965, p.106-107.
    ① 季羡林:《商人与佛教》,载《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学者论文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97页。
    ② [匈]雅诺什·哈尔马塔,徐文堪、芮传明译:《中亚文明史》第二卷,第241页。
    ③ 梵文本已亡轶,汉译本有鸠摩罗什所译《维摩诘所说经》,《大正藏》第14册。
    ⑤ Lassen:Ind. alterthumskunde Ⅱ. S.1760.
    ⑥ Lassen:Ind. alterthumskunde. S.1956.
    ④ 参考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书后附录;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110页;[日]羽溪了谛:《西域之佛教》,贺昌群译,第95--102页。
    ① 参见[日]羽溪了谛,贺昌群译:《西域之佛教》,第102-103页。
    ① [日]平川彰,释显如、李凤媚译:《印度佛教史》(上)第318-322页。
    ② 季羡林:《佛教传入龟兹和焉有的道路和时间》,《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2期,第228页。
    ③ 王炳华:《贵霜王朝与古代新疆》,载《西域研究》1991年第1期。
    ④ 孟凡人:《楼兰鄯善国简牍年代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6页。
    ① 林梅村:《贵霜大月氏人流寓中国考》,中国敦煌吐鲁番1988年学术讨论会论文。
    ② 斯坦因著、向达译:《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中华书局,1936年。
    ③ 孟凡人:《楼兰鄯善国简牍年代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8页。
    ④ 黄文弼:《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48页。
    ⑤ 瓦特尔斯氏以为玄奘所谓斫句迦就是《大方等大集经》卷55上的遮居迦。(见Watters:On Yuan chwang,Ⅱ.p.294.)随后又有羽溪了谛的详论。参见[日]羽溪了谛:《西域之佛教》,贺昌群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61-164页。
    ① 《法苑珠林》第一百卷云《西域志》乃王玄策等于干封元年(公元666年)奉敕所撰。
    ② 主要参考《法显传》、有关宋云、惠生记载的《洛阳伽蓝记》以及玄奘的《大唐西域记》。
    ① 释印顺:《中国佛教论集》,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2页。
    ② 唐秀连:《龟兹国与西域的大乘佛教——从两汉至鸠摩罗什时代》,《中华佛学研究》2006年第10期,台北:法鼓 山中华佛学研究所,第86-87页。
    ① 《晋书·西戎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② 唐秀连:《龟兹国与西域的大乘佛教——从两汉至鸠摩罗什时代》,《中华佛学研究》2006年第10期,台北: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第94-96页。
    ① [日]羽溪了谛:《西域之佛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83--184页。
    ② 黄文弼:《佛教传入郑善与西方文化的输入问题》,《西北史地论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59-260页。
    ① 《大唐西域记》卷3,《大正藏》第51册,第887页上
    ① 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② 《大正藏》第53册,第79页下。
    ① 《大唐内典录》卷2,《大正藏》第55册,第236页上。
    ② 薛宗正:《古代于阗与佛法初传》,《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第28页。
    ③ 《后汉书》卷88《西域列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5月,第2925-2926页。
    ① 《大正藏》第55册,第100页上。
    ②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2《鸠摩罗什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6、47页。
    ① 吕瀓:《印度佛学渊源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6页。
    ① 可参见参见羽溪了谛的大月氏佛典统计表。[日]羽溪了谛著《西域之佛教》,贺昌群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95页。
    ② 释印顺:《中国佛教论集》,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1页。
    ① 参见羽田亨《论汉译之佛典》,《艺文》第二年四号题:[日]羽溪了谛:《西域之佛教》,贺昌群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3页。
    ① 《大正藏》第50册,第330页下。
    ② 《大智度论》卷93,《大正藏》第25册,第711页中。
    ③ 《大智度论》卷28,《大正藏》第25册,第266页下。
    ①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大正藏》第45册,第123页下。
    ② 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遗文篇》,东京:创文社,1960(11),第12页。
    ③ 《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大正藏》第45册,第131页上。
    ④ 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遗文篇》,东京:创文社,1960(11),第17页。
    ⑤ 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遗文篇》,东京:创文社,1960(11),第18页。
    ⑥ 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遗文篇》,东京:创文社,1960(11),第37页。
    ① 《注维摩诘经》卷5,《大正藏》第38册,第379页上。
    ② 《大智度论》卷17,《大正藏》第25册,第188页下。
    ③ 《注维摩诘经》卷2,《大正藏》第38册,第344页下。
    ④ 《坐禅三昧经》卷下,《大正藏》第15册,第281页下。
    ⑤ 《大智度论》卷17,《大正藏》第25册,第188页上、189页中。
    ⑥ 《思惟略要法》,《大正藏》第15册,第300页上。
    ① 《出三藏记集》卷5,《大正藏》第55册,第40页下。
    ①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2《卑摩罗叉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8页。
    ② 《出三藏记集》卷11,《丘尼戒本所出本未序》,《大正藏》第55册,第79页下。
    ③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2《卑摩罗叉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9页。
    ① 隋朝阁那崛多、笈多共译的《添品妙法莲花经》序曰:“昔敦煌沙门竺法护于晋武之世译《正法华》,后秦姚兴更请罗什译《妙法莲华》。考验二译,定非一本。护似多罗之叶,什似龟兹之文。余检经藏,备见二本,多罗与《正法》符会,龟兹则共《妙法》允同。”(《大正藏》第9册,第134页下)
    ②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2《卑摩罗叉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8页。
    ③ 释印顺:《中国佛教论集》,中华书局,2010年6月第1版,第10页。
    ① 孟楠:《略论龟兹文化的兼容性及其启示》,《龟兹学研究(第一辑)》,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第337-342页。
    ② 《大正藏》第51册,《法华传记》,第76页上。
    ③ 羽溪了谛:《西域之佛教》,商务印书馆,1999年11月版,第191-192页。
    ④ 丁明夷:《鸠摩罗什与龟兹佛教艺术》,《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2期,第47--49页。霍旭初:《鸠摩罗什大乘思想的发展及其对龟兹石窟的影响》,《敦煌研究》1997年第3期,第56-57页。
    ① 季羡林:《鸠摩罗什时代及其前后龟兹和焉耆两地的佛教信仰》,《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第40页。
    ② 霍旭初:《鸠摩罗什大乘思想的发展及其对龟兹石窟的影响》,《敦煌研究》1997年第3期,第57页。
    ③ 《大正藏》第51册,《法华传记》,第870页上。
    ④ 《大正藏》第51册,《续高僧传》,第434页下-436页上。
    ⑤ 薛宗正《鸠摩罗什彼岸世界的超越历程与此岸世界的复归》,《西域研究》1992年第2期,第66-70页。
    ① 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的绿洲大国称霸现象》,《西北史地》1995年第4期,第3页。
    ① 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卷82,后凉吕光,《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② 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卷82,后凉吕光。,《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678页。
    ③ 《大正藏》第55册,《开元释教录》卷4,第520页上。
    ① 霍旭初:《鸠摩罗什大乘思想的发展及其对龟兹石窟的影响》,《敦煌研究》1997年第3期,第52-56页。
    ① 《后汉书·西域传》
    ② 考证见岑仲勉:《汉书西域传地里校译》,中华书局,1981年,347页。
    ③ 王国维校:《水经注校》卷2《河水篇》,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① 王国维:《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华东师大出版社,1983年,第153页。
    ②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敦煌所出汉简跋十四》。
    ③ 夏鼐:《“和阗马钱”考》,《文物》1962年7、8期。
    ④ 刘文锁著:《新疆历史文物),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年,第67-68页。
    ① 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77年,第60页。
    ② 张星娘编,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一册,中华书局,2003年,第29--35页。
    ①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92页。
    ①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99页。
    ① 季羡林:《佛教传入龟兹和焉耆的道路和时间》,《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2期,第229-230页。
    ① 《高僧传》卷一本传写作“帛延,不知何人”.《大唐内典录》、《开元释教录》皆谓其为“西域人”.因姓白,白、帛同字,故应为龟兹人。
    ② 唐代《开元释教录》的作者智升在帛延所译《首楞严经·后记》中将白延、帛延误判为一人。
    ③ 《高僧传》卷1有其本传。[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9-31页。
    ④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112页。
    ①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352、346、352页。
    ②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155-157页。
    ③ [德]p.c.bagchi《zndiaandcentralasia》,柏林,1955年,第96、106、156、104页。
    ④ 陈国光:《释“和尚’—兼谈中印文化交流初期西域佛教的作用》,《西域研究》1995年第2期,第109页。如怯卢文书第511号关于参加浴佛仪式的祈愿辞就对“有权威的国王、长老及中小和尚”表示了敬意。
    ⑤ 《大正藏》第55册,《出三藏记集》卷7,第47页下。
    ① 《浮屠与佛》,《再谈“浮屠”与“佛”》,这两篇文章皆收入《季羡林文集》,第七卷。陈国光:《释“和尚”—兼谈中印文化交流初期西域佛教的作用》,《西域研究》1995年第2期,第107页。
    ① 牛克诚:《色彩的中国绘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② 杨街之(北魏):《洛阳伽蓝记》,周振甫译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86页。
    ③ 可参考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版,第97、108页。
    ④ 参考了陆庆夫:《丝绸之路史地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47页。
    ① 陈国光:《释“和尚’—兼谈中印文化交流初期西域佛教的作用》,《西域研究》1995年第2期,第107页。
    ① 周伯戡:《早期中国佛教的小乘观--兼论道安长安译经在中国佛教史上的意义》,《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学报》第16期1991年8月出版,第63页。
    ② 道安:《稗婆沙序》,《出三藏记集》卷10,《大正藏》第55册,第73页中。
    ③ 道安:《十法句义经序》,《出三藏记集》卷10,《大正藏》第55册,第70页上。
    ④ 《出三藏记集》卷6《大正藏》第55册,第743页上。
    ⑤ 《出三藏记集》卷6,《大正藏》第55册,第44页下-45页上。
    ⑥ 慧远:《庐山出修行方便禅经统序》,《出三藏记集》卷9,《大正藏》第55册,第66页上,此经又名达摩多罗禅经。智升在《开元释教录》(卷20,《大正藏》第55册,第696页下)列此经为“小乘论”。
    ⑦ 周伯勘:《早期中国佛教的大乘小乘观》,《文史哲学报》第38期,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发行,1990年12月出版,第242页。
    ① 道安:《安般注序》,《出三藏记集》卷6,《大正藏》第55册,第43页下。
    ② 《出三藏记集》卷6,《大正藏》第55册,第45页上。
    ③ 慧远:《庐山修行方便禅经》,《出三藏记集》卷9,《大正藏》第55册,第65页中。
    ④ 周伯勘:《早期中国佛教的大乘小乘观》,《文史哲学报》第38期,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发行,1990年12月出 版,第256页。
    ① 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的研究》,东京:春秋社,1968年,第60-62页。
    ② 《众经目录》卷7,《大正藏》第55册,第148下-149页上。
    ③ 吕瀓:《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6页。
    ① 《出三藏记集》卷7《合首楞严经记》,《大正藏》第55册,第49页。
    ② 《出三藏记集》卷7《道行经序第一》,《大正藏》第55册,第47页。朱士行的西行求法原因也见僧祜的《出三藏记集》卷13《朱士行传》和慧皎的《高僧传》卷4《朱士行传》
    ③ 《合放光光赞随略解序》,《出三藏记集》卷7,《大正藏》第55册,第48页上。
    ① 道安:《昆奈耶序》,《大正藏》第24册,第851页上。
    ② 慧远《三报论》,《弘明集》卷五,《大正藏》第52册,第34页中。
    ① 慧远:《大智论钞序》,《出三藏记集》卷l0,《大正藏》第55册,第75页中。
    ② 《高僧传》卷5《僧先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95页。
    ③ 《出三藏记集》卷8,《大正藏》第55册,第59页上。
    ④ 《出三藏记集》卷8,《大正藏》第55册,第59页上。
    ① 《比丘大戒序》,《出三藏记集》卷11,《大正》第55册,第80页中。
    ② <昆婆沙序>,《出三藏记集》卷10,《大正》第55册,第73页下。
    ③ 《出三藏记集》卷15,<道安传>,《大正藏》第55册,第109页上
    ④ 杜继文:《中国佛教的多民族性与诸宗派的个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第7、11页。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34页。萨孟武:《南北朝佛致流行的原因》,收于《中国佛教史论集(一)》,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国六十六年,第134-151页。
    ② 吕春盛:《五胡政权与佛教发展的关系》,《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第181页。
    ③ 《高僧传》卷5,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81页。
    ④ 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2913页。
    ⑤ 《高僧传》卷2,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9、50页。
    ⑥ 《高僧傅》卷2《鸠摩罗什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52页。
    ① 也见《资治通鉴》卷13,中华书局点校本,第443页。
    ② 《晋书》卷114《苻坚载记下》,中华书局点校本,2911页。《资治通鉴》记载为“秦王坚以骁骑吕光为使持节、都督西域征讨诸军事,与凌江将军姜飞、轻车将军彭晃、将军杜进、康盛等总兵十万,铁骑五千,以讨西域。”见卷104,中华书局点校本,第3301页。
    ③ 《晋书》卷122《吕光载记下》,中华书局点校本,第3054页。
    ④ 《十六国春秋辑补·后凉录》
    ① 《晋书》卷114《苻坚下》
    ② 《晋书》卷95:僧涉者,西域人也,不知何姓。少为沙门,苻坚时入长安。虚静服气,不食五谷,日能行五百里,言未然之事,验若指掌。能以秘祝下神龙,每早,坚常使之咒龙请雨。俄而龙下钵中,天辄大雨,坚及群臣亲就钵观之。卒于长安。后大旱移时,苻坚叹曰:“涉公若在,岂忧此乎!”
    ③ 《出三藏记集》、《高僧传》和《晋书》皆有记载。“十九年,即遣骁骑将军吕光将兵伐龟兹及焉耆诸国。”见苏晋仁、萧链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2000年,第532页。
    ④ 《资治通鉴》卷104,中华书局点校本,3301页。
    ⑤ 前部,古地名,全称为车师前部。《史记》称车师为姑师。《汉书·西域传》称:“车师前国,王治交河城。……去长安八千一百五十里,西南至都护治所千八百七里”,包括今吐鲁番地区一带,交河故城即其王都城所在处。
    ① 乌耆,即焉耆,位于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以北,开都河流经境内。《汉书·西域传》称“焉耆国,王治员渠城,去长安七千三百里。西南至都护治所四百里。”在今焉耆回族自治县,学界多以焉耆县四十里城子古城为其都城员渠城遗址。
    ①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8-49页。
    ② 汤球:《十六国春秋辑补》,卷82,后凉吕光。
    ③ 尚永琪:《鸠摩罗什》,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① 季羡林:《鸠摩罗什时代及其前后龟兹和焉耆两地的佛教信仰》,《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第34页。
    ② 丁明夷:《鸠摩罗什与龟兹佛教艺术》,《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2期,第48页。
    ① 《高僧传》卷5《释道安》,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83页。
    ① [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117《姚兴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85页。
    ②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28页。
    ③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07页。
    ① 王永会:《中国佛教僧团发展及其管理研究》,四川大学2001博士学位论文,第20页。
    ② 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47页。
    ③ 《大正藏》,第54册,第242页下。
    ④ 《大正藏》,第54册,第242页中。
    ⑤ 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6页。
    ① 《大正藏》第28册,第525页下。
    ② 《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372-373页。
    ③ 《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2页。
    ① 其传见[梁]释僧祜撰,苏晋仁、萧辣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另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② 《高僧传》卷2《昙摩流支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2页。
    ① 其传记见《出三藏记集》卷3、《高僧传》卷2、卷11、和《开元释教录》卷3。
    ② 《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37页。
    ③ 此据《高僧传》卷2,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7页。《出三藏记集》卷14作“四十五卷”。
    ① [日]孤峰智灿著,释印海译,《中印禅宗史》,中国佛学院刊印,海潮音社1972年版,第84页。
    ②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页。
    ③ 吕瀓:《中国佛学源流略讲》,1995年版,第77页。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页。
    ② 宣方:《鸠摩罗什所译禅经考辨》,《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1期,第70页。
    ③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6页。
    ④ 僧教:《关中出禅经序》,《出三藏记集》卷9,《大正藏》第55册,第65页上—中。文云:“初四十三偈是究摩罗罗陀法师所造,后二十偈是马鸣菩萨之所造也。其中五门是婆须密、僧伽罗义、沤波崛、僧伽斯那、勒比丘、马鸣、罗陀禅要之中抄集之所出也。六觉中偈是马鸣菩萨修习之,以释六觉也。初观淫、恚、痴相及三门、皆僧伽罗义之所作也。息门六事,诸论师说也。菩萨习禅法中,后更依《持世经》益《十二因缘》一卷、《要解》二卷,别时撰出。”
    ① 吕激:《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第76页。
    ① 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
    ②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页。
    ③ 苏晋仁、萧辣点校:《出三藏记集》卷9,中华书局2000年,第343-345页。
    ① 苏晋仁、萧辣点校:《出三藏记集》卷9,中华书局2000年,第344页。
    ② 苏晋仁、萧辣点校:《出三藏记集》卷9,中华书局2000年,第345页。
    ③ 《晋书》卷117《姚兴载记(上)》
    ① 《高僧传》卷2《佛驮跋陀罗》,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71页。
    ① 《出三藏记集》卷8,《大品经序》,《大正藏》第55册,第52下。
    ② 《出三藏记集》卷8,《大品经序》,《大正藏》第55册,第54下。
    ③ 陈寅恪:《童寿喻鬓论梵文残本跋》,《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先生文集》册2,台北:里仁书局,1982年,第210页。
    ④ 胡适:《白话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12页。
    ① [日]中村元:《基于现实生活的思考鸠摩罗什译本的特征》,《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2期。
    ② 《出三藏记集》卷8《大品经序》,《大正藏》第55册,第52下。
    ③ 吕瀓:《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2008年印刷,第93页。
    ④ 《出三藏记集》卷11僧叡《中论序》,《大正藏》第55册,第76页下。
    ① 僧肇:《注维摩诘经》,收录在《大正藏》第38册,第327页上。苏晋仁、萧辣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卷8《维摩诸经序》,中华书局,2000年,第310页。
    ① 吠陀(Veda)是知识的意思,指集录古代印度婆罗门教知识的文献。四吠陀是《梨俱吠陀》(颂诗)、《娑摩吠陀》(歌曲)、《耶柔吠陀》(祭词)和《阿闼婆吠陀》(咒语)。
    ① 《大正藏》第52册《史传部》四《道宣律师感通录》,第437页下。
    ② 《出三藏记集》卷8,《法华宗要序》,《大正藏》第55册,第57页上。
    ① 孙昌武:《中国文化史上的鸠摩罗什》,《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47页。
    ② 《高僧传》卷6《僧肇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49页。
    ③ 《大正藏》第33册《金刚经纂要刊定记》卷1,第170页下。
    ④ 欧阳询:《艺文类聚》卷76《内典》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版,第1294页。
    ⑤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6《释慧远》,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17页。
    ⑥ 僧叡《大智释论序》,《大正藏》第55册,第74页下。
    ⑦慧观《法华宗要序》,《大正藏》第55册,第57页上。
    ① 黄夏年:《四十五年来中国大陆鸠摩罗什研究的综述》,《佛学研究》1994年,第249页。
    ② 《大正藏》第55册,第97页下。
    ① 《高僧传》卷2,汤用彤校注本,中华书局1996年,第52页。
    ② 《历代三宝记》卷8,《大正藏》第49册,第75页上。
    ① 苑艺:《鸠摩罗什佛经“新译”初探》,《天津师大学报》1984年第4期,第51页。
    ① 梁僧祜:《出三藏记集》卷8,《大正藏》第55册,59页。
    ②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1页。
    ③ 《大正藏》第55册,第55页上。
    ① 僧叡:《大品经序》,《大正藏》第55册,第53页上。
    ① 《高僧传》卷2《鸠摩罗什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52页。
    ② 《高僧传》卷6,中华书局,1992年,第240页。
    ① 见《高僧传》卷6,《慧远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52页。
    ② 十六国其它许多国王,如后赵的石勒(274-333)、前秦的苻坚(338-385)等,似乎都有“佞佛”之嫌,不妨参见杜继文:《佛教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版,第138-145页。
    ③ 王亚荣:《长安佛教史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8月版,第4页。
    ④ 《晋书》《姚兴载记上》,中华书局本,第117卷,第2975页。
    ⑤ 《晋书》卷117,第2979页。
    ①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作“两晋时,中国佛教传播的中心有三处:长安、凉州和庐山。”
    ②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5,《大正藏》第55册,第41页中。
    ① 杜斗城:《麦积山的早期三佛窟与姚兴的<通三世论>》,《敦煌学辑刊》1997年第1期,第124页。
    ② 贺世哲:《关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诸问题(一)》,《敦煌研究》1993年第1期,第3页。
    ③ 杜斗城:《麦积山的早期三佛窟与姚兴的<通三世论>》,《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1期,第124页。
    ④ 考证见夏朗云:《麦积山石窟早期洞窟最早焚烧痕迹的考察——后秦开窟新证》,《敦煌研究》2004年第6期。《麦积姚秦五龛对云冈昙曜五窟的启示》,《2005年云冈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
    射重光著:《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5-16页。
    ① 《高僧传》卷2《鸠摩罗什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54页。
    ② 《晋书》卷95,第2501-2502页。
    ③ 《高僧传》卷2《佛陀耶舍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66页。
    ① 李瑞哲:《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内容所反映的戒律问题》,《西城研究》2008年第3期,第69页。
    ① [法]彼诺,耿升译《西域的吐火罗语写本与佛教文献》,《龟兹学研究》第三辑,第26页。中文载《法国汉学》,《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敦煌学专号第五辑,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② T. Burrow, A Trans-lation of the KharosthiDocuments fromChineseTurkest-an, London1940, p.84.王广智:《新疆出土怯卢文残卷译文集》,载《尼雅考古资料》,新疆文化厅文物处编印,1988年,第183页。
    ③ T. Burrow, A Trans-lation of the KharosthIDocuments fromChineseTurkest-an, London1940, p.136.
    ① T. Burrow, A Trans-lation of the KharosthlDocuments fromChineseTurkest-an, London1940, p.85.
    ② 林梅村:《沙海古卷—中国所出佉卢文书初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19页。
    ③ 林梅村:《沙海古卷—中国所出佉卢文书初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41页。
    ④ 林梅村:《沙海古卷—中国所出佉卢文书初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第187--188页。
    ⑤ 夏雷鸣:《从怯卢文文书看鄯善国佛教的世俗化》,《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117页。
    ① 唐耕藕、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184页。
    ② 《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第271-276页。
    ③ 谭蝉雪:《唐宋敦煌岁时佛俗》,《敦煌研究》2001年第1期。
    ④ 参见李正宇:《唐宋时期的敦煌佛教》,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⑤ 孙毓棠、谢方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5-26页。
    ⑥ 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8-53页。
    ⑦ .Vinayapitaka, voL I, p.238;《南传大藏经》第3册,第417页;《五分律》卷22,《大正藏》第22册,第149页下)。《四分律》卷42《大正藏》第22册,云:“有三种净肉,应食。若不故见,不故闻,不故疑,应食。”《十诵律》卷26《大正藏》第23册,第1906页云:“三种净肉听瞰。何等三?若眼不见,耳不闻,心不疑。”《慧琳音义》卷25《大正藏》第45册云:“三种净肉,一不见杀,二不闻杀,三不疑杀为己杀等是。”
    ⑧ 《大般涅槃经》卷4《大正藏》第12册,第386页上;参见南本:《大正藏》第12册,第626页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4《大正藏》第16册,第513页下-514页上;《入楞伽经》卷8《遮食肉品》,《大正藏》第16册,第561页上,于阒国三藏法师实叉难陀《大乘入楞伽经》卷6《断食肉品》,《大正藏》第16册,第622页下。
    ① 孙毓棠、谢方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3-74页。
    ② A.H.达尼著,I.H.库雷希主编,《巴墓斯坦简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26--227页。
    ③ 马雍:《东汉后期中亚人来华考》,《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第28页。
    ④ 孟凡人:《楼兰鄯善国简牍年代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96页。林梅村:《贵霜大月氏人流寓中国考》,中国敦煌吐鲁番1988年学术讨论会论文。
    ⑤ 黄文弼:《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48页。
    ① 《晋书·西戎传》,中华书局,1974年11月。
    ② 《广弘明集》卷23僧肇《鸠摩罗什法师诔》。
    ① 熏风:《哀鸾孤桐上清音澈九天——翻译家鸠摩罗什的一生》,《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第150-151页。
    ② 陆扬:《解读<鸠摩罗什传>:兼谈中国中古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中国学术》2006年第23辑,商务印书馆,2006年。
    ③ 《大正藏》第52册,第437页下-438页上。唐朝僧人僧祥也在他的《法华传记》中也引用了道宣的评论,参看《大正藏》第51册,第52页上。
    ④ 参看佛瑞(bernard Faure):《红线——佛教对性的处理》(The Red Thread:buddhist approach to Sexual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第191-192页。
    ① 慧远撰《大乘义章》卷20,《大正藏》第44册,第855页。
    ② 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18,《中华藏》第32册,第842页中。
    ③ 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5,《中华藏》第25册,第200页上。
    ④ 圆晖述《俱舍论颂疏论本》卷27,《大正藏》第30册,第967页。
    ⑤ 宗密撰《圆觉经人疏释义钞》卷4,《续藏》第9册,第549页。
    ① 《大正藏》第53册,第761页下。
    ② 释慧皎著,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中华书局,1992年,第351页。
    ③ 释慧皎著,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中华书局,1992年,第373页。
    ④ 《安般守意经序》,《出三藏记集》卷6,[梁]释僧祐著,中华书局1995年11月第1版,第244页。
    ⑤ [梁]释慧皎著,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中华书局,1992年,第6页。
    ⑥ [梁]释慧皎著,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中华书局,1992年,第15页。
    ① [梁]释慧皎著,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中华书局,1992年,第13页。
    ② [梁]释慧皎著,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1,中华书局,1992年,第21页。
    ③ [梁]释慧皎著,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2,中华书局,1992年,第76页。
    ①, [梁]释慧皎著,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9,中华书局,1992年,第365页。
    ①, [梁]释慧皎著,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2,中华书局,1992年,第66页。
    ② 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9,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69页。
    ③ 《高僧传》卷2,[梁]释慧皎著,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1版,第70页。
    ④ 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2485页。
    ⑤ 《高僧传》卷9,[梁]释慧皎著,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1版,第345页。
    ⑥ 《高僧传》卷3,[梁]释慧皎著,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1版,第130-134页。
    ① 《高僧传》卷3,[梁]释慧皎著,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10月第1版,第138页。
    ② [梁]僧祐:《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卷中,《鸠摩罗什传》。
    ① 《大正藏》第45册,第69页上。
    ① 《大正藏》第42册,第213页上。
    ② 吕瀓:《印度佛学渊源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1982年第2次印刷,第124--126页。
    ③ 《大正藏》第42册,第40页下。
    ④ 鸠摩罗什译《龙树菩萨传》,《大正藏》第50册,第185页。
    ① 《大正藏》第45册,第30页下。
    ② 《大正藏》第30册,第1页上。
    ③ 《大正藏》第30册,第1页上。
    ① 吕瀓:《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15-117页。
    ② 《大正藏》卷25,《大智度论》卷100。
    ① 法藏:《华严经传记·部类第一》,《大正藏》第51册,第153页上。
    ② 转引自吕瀓:《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9页。
    ③ 吕瀓:《中国佛学渊源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第1版,第95页。
    ① 《出三藏记集》卷10,《大正藏》第55册,第75页中。
    ② 印顺:《<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永光集》,台北正闻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① 梁慧皎《高僧传》卷6《释慧远》,《大正藏》第50册,第360页上。
    ① 杜继文:《<大乘大义章>析略》,《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2期,第17页。
    ② 吴丹:《<大乘大义章>研究》,苏州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解兴华:《<大乘大义章>试析》,西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① 《高僧传》卷6《释慧远》,《大正藏》第50册,第360页上。
    ② 唐元康:《肇论·宗本义疏》,《大正藏》45卷,第165页上。
    ③ 《续藏经》,上海涵棼楼影印本,第1辑,第二编乙,第23套,第4册,第429页。
    ④ 慧远: 《大智论钞序》,《出三藏记集》卷10,《大正藏》第55册,第75页中。
    ⑤ 可参考吕瀓:《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81页。
    ① 《大智度论》,《大正藏》第25册,第147页下。
    ② 《大正藏》第45册,第131页中。
    ③ 《大正藏》第45册,第122页下。
    ④ 《大正藏》第45册,第131页。
    ① 《大正藏》第45册,第132页中。
    ② 《大正藏》第45册,第133页上。
    ③ 《大正藏》第45册,第123页上。
    ④ 《大正藏》第45册,第123页中。
    ⑤ 《大正藏》第45册,第125页中。
    ① 《大正藏》第45册,第127页上。
    ② 《大正藏》第45册,第127页上。
    ③ 《大正藏》第45册,第129页上。
    ④ 《大正藏》第45册,第130页中。
    ① 《广弘明集》卷18,《大正藏》第52册,第228页上。
    ② 《广弘明集》卷18,《大正藏》第52册,第228页下。
    ③ 《答后秦主姚兴书》,《广弘明集》卷18,《大正藏》第52册,第228页中。
    ① 《中论·观邪见品》,《大正藏》第30册,第38页下。
    ② 《广弘明集》卷18《答安成侯姚嵩书》,《大正藏》第52册,第230页上。。
    ③ 《出三藏记集》卷10,《大正藏》第55册,第75页中-76页上。
    ① 《高僧传》卷6《僧叡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45页。
    ② 《出三藏记集》卷11,释僧叡《中论序》,《大正藏》第55册,第76页下。
    ③ 《出三藏记集》卷8,《大正藏》第55册,第57页中。
    ① 《出三藏记集》卷5,《大正藏》第55册,第42页上
    ② 《出三藏记集》卷5,《大正藏》第55册,第41页下
    ① 见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76页。石峻:《读慧达<肇论疏)述所见》,载1944年国立北平图书馆《图书季刊》新第五卷第一期。
    ② 载日本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报告,冢本善隆编《肇论研究》,法藏馆昭和47年版。见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第十章,人民出版社,1998年。吕瀓:《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第101页。
    ③ 《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乙第二十三套第四册,第442页。
    ① 汤一介:《僧肇的<肇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佛教与中国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42页。
    ② 《肇论》,《大正藏》第45册,第151页上。
    ③ 《肇论》,《大正藏》第45册,第151页中。
    ① 汤一介:《僧肇的<肇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佛教与中国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42页。
    ② 《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③ 请参阅Richard H. Robinson著,郭忠生译《印度与中国的早期中观学派》,南投:正观出版社,1996年,第256
    ① 《大正藏》第30册,第33页中。
    ① 《大正藏》第45册,152页下。
    ② 《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38,册,第411页
    ③ 《注维摩诘经》,《大正藏》第83册,第409页。
    ① 《三国志(魏志)·钟会传》注引何劭《王弼传》。
    ② 《高僧传》卷6《僧肇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50页。
    ③ 《广弘明集》卷23,《大正藏》第52册,第264页中。
    ① 《高僧传》卷6《僧肇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51-252页。
    ② [日]柳田圣山,毛丹青译:《禅与中国》,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73页。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37、238页。
    ② 《出三藏记集》卷2载其为二十四卷;《历代三宝纪》卷8云三十卷;《开元释教录》卷4则记为四十卷。
    ③ 《晋书》,中华书局版,第2984页。
    ① 《大正藏》第8册,第536下一537页上。
    ② 参见印顺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94年,第599页及602-603页。
    ① 《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45页。
    ① 吕瀓:《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2008年印刷,第93页。
    ② 《出三藏记集》卷10,释僧叡《大智释论序》,《大正藏》第55册,第74页下。
    ① 《出三藏记集》卷10,释慧远《大智论抄序》,《大正藏》第55册,第75页中。
    ① 《大正藏》第42册,第29页上。
    ② 《大正藏》第42册,第232页上。
    ③ 《大正藏》第42册,第1页上。
    ④ 《大正藏》第42册,第1页上。
    ⑤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7--531页。
    ① 《大正藏》第50册,第477页中。
    ② 《大正藏》第50册,第477页中。
    ③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23页。
    ①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22,《大正藏》第8册,第378页上。
    ② 《中论》卷4,《大正藏》第30册,第33页中。
    ③ 《十二门论》卷1,《大正藏》第30册,第195页下。
    ④ 均《大乘玄义》卷2,《大正藏》第45卷。第32页上。
    ① 《中论疏》:共二十六卷,隋吉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此书继承了僧朗、僧诠、法朗等三论宗之传统,并以一家之独特见解注释了《中论》。此《疏》为学习《中论》的主要著述。
    ② 《法华游意》吉藏大师著,《大正藏》第34册,第637页中。
    ③ 《三论玄义》吉蒇大师著,《大正藏》第45册,第7页上。
    ④ 《二谛义》卷上,《大正藏》第45册,第78页中。
    ⑤ 《二谛义》卷上,《大正藏》第45册,第68页中。
    ⑥ 《二谛义》卷上,《大正藏》第45册,第103页中。
    ⑦ 《二谛义》卷上,《大正藏》第45册,第86页下。
    ① 《大乘玄论》卷1,《大正藏》第45册,第23页中。
    ② 《中论疏记》卷1,《大正藏》第42册,第7页上。
    ③ 《中论疏记》卷1,《大正藏》第42册,第8页下。
    ④ 《中论疏记》卷1,《大正藏》第42册,第1页下。
    ⑤ 《中论疏记》卷1,《大正藏》第42册,第22页上。
    ① 《二谛义》卷下,《大正藏》第45册,第108页中。
    ② 《大乘玄论》卷3,《大正藏》第45册,第37页下。
    ③ 《大乘玄论》卷3,《大正藏》第45册,第42页中。
    ④ 《大乘玄论》卷3,《大正藏》第45册,第37页中。
    ⑤ 《大乘玄论》卷3,《大正藏》第45册,第39页下。
    ⑥ 《大乘玄论》卷3,《大正藏》第45册,第40页中。
    ① 《妙法莲华经疏》卷上,《大正藏》,第27册,第5页下。
    ② 《妙法莲华经疏》卷下,《大正藏》,第27册,第13页上。
    ① 方立天:《佛性述评》,《求索》1984年第3期,第48页。
    ②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第26-27页。
    ③ 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2页。
    ④ 慧远、鸠摩罗什:《次问念佛三昧并答》,载《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中,《大正藏》,第45册,第134页下。
    ⑤ 慧远、鸠摩罗什:《次问修三十二相并答》,载《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大正藏》,第45册,第129页上。
    ⑥ 慧远、鸠摩罗什:《次问修三十二相并答》,载《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上,《大正藏》,第45册。第127页上。
    ⑦ 慧远、鸠摩罗什:《问实法有并答》,载《鸠摩罗什法师大义》卷下,《大正藏》,第45册,第136页中、下。
    ① 《高僧传》卷6《慧远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218页。
    ② 参见赖鹏举:《中国佛教义学的形成——东晋外国罗什“般若”与本土慧远“涅槃”之争》,载《中华佛学学报》,2000(13);刘剑锋:《涅槃“有”与般若“空”义理论争的发展——从庐山慧远到竺道生》,载《江西社会科学》,2007(11)。
    ③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5,《大正藏》第55册,第41页中。
    ① 任继愈:《<中国佛性论>序》,《哲学研究》1988年第6期,第45页。
    ② 方立天:《中国佛教法性实在论的确立与转向》,载《中国文化》,2001(17,18)。
    ③ 赖鹏举:《中国佛教义学的形成——东晋外国罗什“般若”与本土慧远“涅槃”之争》,载《中华佛学学报》,2000(13)。
    ④ 涂艳秋:《鸠摩罗什门下由“空”到“有”的转变——以僧叡为代表》,载《汉学研究》,2000年第2期,第18页。
    ⑤ 立人:《般若与实在:“法性”在早期佛教义理学的疑惑》,载《觉群》,2007(3)。立人:《法性与涅槃:早期中国佛教学的大小乘对接(上、下)》,载《觉群》,2007(4,5)。
    ⑥ 刘剑锋:《竺道生与晋宋佛学思潮转向》,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论文答辩稿(未刊),2006。
    ⑦ 张风雷:《从慧远鸠摩罗什之争看晋宋之际中国佛学思潮的转向》,《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⑧ 吴丹:《由“空”入“有”——僧叡对<般若经><法华经>态度的转变》,《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94页。
    ⑨ 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2页。
    ⑩ 刘剑锋:《涅槃“有”与般若“空”义理论争的发展——从庐山慧远到竺道生》,载《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从般若“空”到涅槃“有”——晋宋佛学转向的社会文化背景考察》,《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6期,第54页。
    ① 参见《往日杂稿》,《汤用彤全集》第五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02页。
    ② 《大正藏》第70册,第147页上。
    ③ 印顺长老《华雨集》(一),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4月初版,第297-301页。
    ④ 参考姚卫群:《佛性观念的形成和主要发展线索》,《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2期,第99页。
    ① 《大般涅槃经集解》卷19,《大正藏》第37册,第454页下。
    ② 杜继文:《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63页。
    ③ 杜继文:《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72页。
    ④ 《出三藏记集》卷10,《大正藏》第55册,第70页上。
    ①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5,《大正藏》第55册,第42页上。
    ② 参见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第1卷(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89页。
    ③ 《喻疑》,《出三藏记集》卷5,《大正藏》第55册,第42页上。
    ① 安澄:《中论疏记》引《即色游玄论》,《大正藏》第65册。
    ①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14页。
    ②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③ 《论语集解·公冶长注》
    ① 《论语集解·雍也注》
    ② 皇侃:《论语集解义疏·阳货》引《论语释疑》,《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9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③ 董平:《道生佛性说与孟子人性论的比较》,《齐鲁学刊》,1986年第1期,第42-43页。
    ① 林伟:《南北朝佛教思想变化与佛像风格演变的内在关联》,《哲学研究》2008年第2期,第114页。
    ② 参考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73、378页。
    ③ 《广弘明集》卷18《通三世论》,《四部丛刊》本。
    ④ 《广弘明集》卷18《答安成侯姚嵩书》。
    ① 赖鹏举:《北魏佛教由“涅槃学”到“云冈“昙曜五窟”——净土学”的开展的造像》,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究卷),第615页。
    ② 《南史·郭祖深传》
    ③ 《魏书·释老志》
    ① 《答宋文帝赞扬佛教事》,载《弘明集》卷11。
    ② 杜继文:《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84页。
    ③ 赖永海:《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第61页。
    ① 吕瀓:《中国佛学渊源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2008年第9次印刷,第86页。
    ② [英]A·k·渥德尔著:《印度佛教史》,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338页。
    ③ [日]棍芳光运:《原始般若经の研究》,山喜房佛书林,昭和十九年,第559页。
    ① 李世杰:《印度大乘佛教哲学史》,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第43页。
    ② 吕瀓:《印度佛学派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21、188页。
    ③ 吕瀓:《印度佛学派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7页。
    ① 胡海燕:《关于<金刚经>梵本及汉译对勘的几个问题(二)》,《南亚研究》1985年第3期,第15页。
    ② 吕瀓:《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第375页。
    ① 参见张秀民《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图八。人民出版社出版,1958年2月第一版,1978年5月北京第2次印刷。
    ② 广陵古籍刻印社:《王玠本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2006年。卷尾印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字样。
    ③ 《翁方纲书金刚经》,上海:上海书店,1992年。
    ④ 吉冈义丰著,余万居译:《中国民间宗教概说》1985年台北,华宇版,第93页。
    ① 《景德传灯录》卷3,《大正藏》第51册,第219页下。
    ② 杨曾文校写:《六祖坛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7页。
    ③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71页。
    ④ 谭洁:《早期禅宗史上的变革:从<楞伽经>到<金刚经>》,《第二届黄梅禅宗文化论坛论文集》,2011年,第423-426页。
    ① P.3047、P.3488、P.2045《菩提达南宗定是非论》,载杨曾文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34-35页。
    ② 杨曾文:《<六祖坛经>诸本的演变和慧能的禅法思想》,《中国文化》,1992年第6期,第24-29页。
    ③ 杨曾文校写:《六祖坛经》,第7-34页。
    ④ 杨曾文校写:《六祖坛经》,第19页。
    ⑤ 杨曾文校写:《六祖坛经》,第19页。
    ① 《金刚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36页。
    ② 《金刚经》,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第1版,第13页。
    ③ 杨曾文校写:《六祖坛经》,第19页。
    ① 杨曾文校写:《六祖坛经》,第37-38页。
    ① 《宋高僧传》卷8《神秀传》,《大正藏》第50册,第755页下。
    ② 《历代法宝记》,《大正藏》第51册,第184页上。
    ① 《全唐文》卷289,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297页。
    ② 详见《大正藏》第55册,第878页。
    ③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俄罗斯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俄藏敦煌文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9-110页。
    ④ 荣新江:《盛唐长安与敦煌——从俄藏《开元廿九年(741)授戒牒》谈起》,《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5页。
    ⑤ 《白居易集》卷69。顾学颉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
    ⑥ 《全唐诗》卷212,中华书局,1960年。
    ⑦ 《太平广记》卷104,《吕文展》条引《报应记》
    ① 张先堂:《古代佛教法供养与敦煌莫高窟藏经》,《敦煌研究》2010年第5期,第6页。
    ② 《唐会要》卷35:“开成三年,以谏议大夫柳公权为工部侍郎,依前翰林侍书学士,公权初学王书,徧阅近代笔法,体势劲媚,自成一家。上都西明寺金刚经碑,备有锺王欧虞褚陆之体,尤为得意”。[宋]王溥《唐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648页。
    ③ 杜继文:《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上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19页。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515页。
    ② 《出三藏记集》卷11,《大正藏》第55册,第78下。
    ① 《成实论》,《大正藏》第32册,第260页下。
    ②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5页。
    ① 《略成实论》:齐永明七年(489),竟陵文宣王萧子良鉴于《成实》“文广义繁”,请名僧慧次、僧柔主持工作,将《成实》由20卷删节为9卷。略本早佚,未传下来。
    ② 三法师的传记及此处引文均见《续传》卷5,《大正藏》第50册,僧旻,第416页下;智藏,第465页下;法云,第463页下。
    ③ 《大正藏》第50册,第499页中。
    ④ 吕瀓:《中国佛教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26--127页。
    ① 黄夏年:《<成实论>二题》,《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2期,第46页。
    ② 《成实论》,《大正藏》第32册,第336页中。
    ① 《成实论》,《大正藏》第32册,第250页中。
    ② 《三论玄义》,《大正藏》第45册,第3--5页。
    ③ 周颙:《抄成实论序》卷5,载《出三藏记集》卷11,《大正藏》第55册,第78页上、中。
    ④ 简文帝为僧旻作《成实论疏序》,《广弘明集》卷20。
    ⑤ 吕瀓:《中国佛教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2008年印刷,第132页。
    ①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5页。
    ② 《高僧传》卷8,《大正藏》第50册,第548页中。
    ③ 吕瀓:《中国佛教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2008年印刷,第130页。
    ④ 《成实论》卷3,《大正藏》第32册,第258页中。
    ① 吕瀓:《中国佛教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2008年印刷,第129页。
    ② 普慧:《<文心雕龙>与佛教成实学》,《文史哲》1997年第5期,第58--59页。
    ③ 冈本一平《(大乘义章)の思想形式にっぃ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53卷第2号,2005年,第656-659页。
    ④ 圣凯:《成实学派的思想与影响》,《觉群佛学》(2008),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2月,第11页。
    ① 杜继文:《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上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20页。
    ② 简文帝为僧旻作《成实论疏序》,《广弘明集》卷20。
    ③ 《大正藏》第45册,第10页中。
    ④ 《慧畅传》载:慧畅“偏学《杂心》,志存名实,拘滞疆界,局约文义。初不信大乘,以言无宗当,事同虚诞也。
    ⑤ 吕瀓:《中国佛教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2008年印刷,第124页。
    ⑥ 《魏书·高祖纪》
    ① 《广弘明集》卷27,《大正藏》第52册,第360页中。
    ② 《高僧传》卷8《慧球传》,《大正藏》第50册,第381页上。《续高僧传》卷7《慧嵩传》,《大正藏》第50册,第482页下-483页上。《续高僧传》卷8《道凭传》,《大正藏》第50册,第484页下。
    ③ 《续开元释教录》中,《大正藏》第55册,第760页中。
    ④ 杜继文:《汉译佛教经典哲学(上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20页。
    ① [日]池田大作:《我的佛教观》中文版序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1页。
    ① [日]宕本裕著刘永增译:《梵语<法华经>及其研究》,《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第121-122页。
    ① 《大正藏》第9册,第134页下.
    ② [日]宕本裕著刘永增译:《梵语<法华经>及其研究》,《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第120页。
    ③ 《妙法莲华经》卷4,《大正藏》第9册,第31页中。
    ④ 《妙法莲华经》卷5,《大正藏》第9册,第39页上
    ⑤ [日]岩本裕著,刘永增译:《梵语<法华经>及其研究》,《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第124页。
    ⑥ 《大正藏》第9册,第30页。
    ① 《大正藏》第9册,第31页中。
    ② 《大正藏》第55册,第57页中。
    ③ 张宝玺:《(法华经>的翻译与释迦多宝佛造像》,《佛学研究》1994年年刊,第142页。
    ① 张先堂:《古代佛教法供养与敦煌莫高窟藏经》,《敦煌研究》2010年第5期,第6页。
    ① 《大正藏》第50册,《高僧传》卷12《宋剡法华台释法宗传》,第407页上;卷13《宋山阴法华山释僧翼传》,第410页下。
    ② 妙法莲华经卷一比丘兴达等题记(西凉建初七年,411年):比丘弘僧强写,第一,建初七年岁辛亥七月二十一日,比丘弘施、惠度、兴达,共劝助校一遍。时劝助磨墨,贤者张佛生。经名《妙法莲华》,兴达所供养。
    ③ 贾应逸:《<且渠安周造寺功德碑>与北凉高昌佛教》,《西域研究》1995年第2期,第39页。
    ① 《法华玄义》卷2上,见《大正藏》第46册。
    ② 《法华玄义》卷2上,见《大正藏》第46册,第693页中。
    ③ 《大正藏》第46册,第52页中。
    ① 《大正藏》第33册,第696页上。
    ② 《大正藏》第46册,第54页上。
    ① 《大正藏》第46册,第697页下。
    ② 《续高僧传》卷17,《大正藏》第50册,第564页。
    ③ 《大正藏》第9册,第7-8页.
    ① 方广铝:《敦煌遗书中的<妙法莲华经>及有关文献》,《中华佛学学报》第10期,1997年7月,第215页。
    ② 崔峰:《<大般涅槃经>写经在北周和隋代的流行》,《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56-58页。
    ③ 《全唐文》卷30,《答张九龄等贺御注<金刚经>手诏》
    ① 赵和平先生认为:“《妙法莲华经》最早的为S.5319,为咸亨二年(671年)五月二十二日,最晚的S.3094,为仪凤二年(677年)五月二十一日,时间跨度为七年整,或许还有早于S.5319或晚于S.3094的写卷,那么,七年只是最小值。《金刚经》最早的为S.036,为咸亨三年(672年)五月十九日,最晚的为北0690,为仪凤元年(676年)十一月十五日,时间跨度为五年,也是最小值。”《唐代咸亨至仪凤中的长安宫廷写经》,2009年“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
    ② 《白居易集》卷69,顾学颉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
    ③ 《续高僧传》卷28《唐京师大庄严寺释慧铨传》,《大正藏》第50册,第689页下。
    ① 《全唐诗》卷160,中华书局,1960年。
    ② 《全唐诗》卷227,中华书局,1960年。
    ③ 《全唐诗》卷440,中华书局,1960年。
    ④ EtienneLamotte著,郭忠生译,《维摩话经序论》,南投:谛观杂志社,1990年9月,第161-162页。
    ⑤ 释印顺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81年,第924-926页。
    ① 《大正藏》第1册,第425页下.
    ② 《大正藏》第1册,第149页中.
    ③ 《大正藏》第8册,第220页上。
    ④ 《大正藏》第25册,第742页上。
    ⑤ 《大正藏》第38册,第441页中。
    ① 吴文星:《<维摩诘经>的鸠摩罗什译本流行的原因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90页。
    ② 邹清泉:《中古敦煌<维摩诘经>的书写——以藏经洞维摩写卷为中心》,《敦煌学辑刊》2012年底1期,第57-63页。
    ③ 《出三藏记集》卷8,《大正藏》第55册,第58页。
    ① 《出三藏记集》卷8,《大正藏》第55册,第58页
    ② 窥基:《说无垢称经疏》卷1,《大正藏》第38册。
    ③ 《宋书》卷27《谢灵运传》
    ① 何剑平:《中国中古维摩诘信仰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第127页。
    ② 《比丘尼传》卷3,《大正藏》第50册,第942页下。
    ③ 《大正藏》第50册,第943页中。
    ④ 《出三藏记集》卷12《竟陵王法集录》,《大正藏》第55册,第85页中。
    ⑤ 《续高僧传》卷6《释明彻传》,《大正藏》第50册,第473页。
    ⑥ 《南史》卷31《张裕传》。
    ⑦ 《广弘明集》卷16,《大正藏》第52册,第210页中。
    ⑧ 《南史》卷20《谢弘微传》。
    ① 《大正藏》第52册,第506页中。
    ② 《魏书》卷67《崔光传》。
    ① 张乃翥:《龙门石窟维摩变造像及其意义》,《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
    ① 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卷10,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12页。
    ② 《叹白发》,《王右丞集笺注》卷1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③ 《旧唐书·王维传》
    ① 《全唐诗》卷437。
    ② 《白居易集》卷20,顾学颉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
    ③ 《白居易集》卷23,顾学颉点校,中华书局,1979年。
    ④ 《柳宗元集》卷42。
    ⑤ 《柳宗元集》卷25。
    ⑥ 《柳宗元集》卷28。
    ① 傅璇琮《全宋诗》卷57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6742页.
    ② 《全宋诗》卷817,第9440页.
    ① 《全宋诗》卷1026,第11728页.
    ② 《全宋诗》卷2237,第25708页.
    ③ 《维摩诘经略疏》,《全唐文》卷518。
    ④ 《全唐文》卷520。
    ⑤ 《权载之文集》卷1,四部丛刊本。
    ① [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9页.
    ① 李利安:《印度观音信仰的最初形态》,《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3期,第24页。
    ② 李利安:《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演变及其向中国的传播》,2003年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页。
    ① 《法显传》,《大正藏》第51册,第859页中。
    ② 《高僧传》,《求那跋陀罗传》,《大正藏》第50册,第344页上。
    ③ [日本]滨田隆著、白文译(李爱民审译):《菩萨—他的起点和造型》,《敦煌研究》,1991年第2期。
    ④ 《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下,《大正藏》第12册,第316页中。
    ①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3页上-中。
    ②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8,《大正藏》第51册,第916页上。
    ③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大正藏》第8册,第217页上一中。
    ④ 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116页。
    ① 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第128页。
    ① 金申:《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文物出版社,1994年,第440页。
    ② 张雪芬:《河南博爱县青天河峡谷新发现北魏摩崖观世音像》,《华夏考古》2005年第1期,第91页。
    ① 牧田谛亮:《疑经研究》,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6年,第272-289页,也载于他的《六朝古逸观世音应验记の研究》京都:平乐寺书店,1970)内的《高王观世音经の成立——北朝佛教の一断面》,第157-178页。
    ① 《大正藏》第50册,第692页下-693页上
    ② 于君方:《伪经》与观音信仰,《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1995年7月出版,第112页。
    ③ 关于南北朝时期的观音应验故事的资料主要有《光世音应验记》、《续光世音应验记》、《系观世音应验记》、《冥样记》和唐代的《法苑珠林》、《法华经传记》、宋代的《太平广记》等书。此外还零星见于大正藏和正史资料之中。
    ① 法尊:《浅谈“伪经”与观音信仰的中国化》,《世界宗教文化》2004年第3期,第31页。
    ② 赵克尧:《从观音的变性看佛教的中国化》,《东南文化》1990年4期。孙修身、孙晓岗:《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
    ③ 赵克尧:《从观音的变性看佛教的中国化》,《东南文化》1990年4期。孙修身、孙晓岗:《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
    孙修身、孙晓岗:《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第9页。
    ① 普慧:《略论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冬之卷,第142页。
    ② 参见R.E.埃利墨克,殷晴译《中亚佛教》,《西域研究》1992年第2期。
    ③ 《大正藏》第54册,第227页。
    ① 中村元《净土三部经》,岩波书局,1964年,第206-207页;赤沼善智《佛教经典史沦》,破尘阁书房,1939,第247、389页。
    ② 宇井伯寿《初期的大乘思想》,见《大乘佛教学术丛刊》第98,大乘出版社,第28-29页。
    ③ 《大正藏》第47册,第257页上。
    ① 施萍婷:《新定<阿弥陀经变>——莫高窟第225窟南壁龛顶壁画重读记》,《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第29页。
    ② 冢本善隆著、施萍婷译、赵声良校:《从释迦、弥勒到阿弥陀,从无量寿到阿弥陀——北魏至唐的变化》,《敦煌研究》2004年第5期,第36、37页。
    ③ 温玉成:《青州佛教造像考察记》,载《中国佛教与考古》,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① 冢本善隆著、施萍婷译、赵声良校:《从释迦、弥勒到阿弥陀,从无量寿到阿弥陀——北魏至唐的变化》,《敦煌研究》2004年第5期,第37、38页。
    ② 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7页中。
    ③ 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南京:风凰出版社,2008年7月,第110、111页。
    ④ 《续高僧传·道绰传》,《大正藏》第50册,第593-594页。
    ⑤ 迦才《净土论》卷下,《大正藏》第47册。
    ① 《大正藏》第37册,第272页。
    ② 《大正藏》第51册,第668页。
    ③ 《大正藏》第52册,第509页。
    ④ 《国清百录》卷3,《大正藏》第46册,第810、811页。
    ⑤ 《续高僧传》卷20《道绰传》,《大正藏》第50册,第593-594页。
    ① 《佛祖统纪》卷26,《大正藏》第49册,第263页。
    ②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3,记载长安“光宅寺,东菩提院内北壁东西偏……尹琳画西方变”;“云花寺,小佛殿有赵武端画净土变”;同书同卷言东都洛阳敬爱寺大殿内有“西壁西方佛会,赵武端描”;同书卷9云:“杨须跋中品、赵武端下品、范龙树下品、周乌孙下品、杨德绍下品,已上五人,国初擅名”。此外,段成式的《酉阳杂俎》续集卷5《寺塔记》卷上记载长安常乐坊赵景公寺壁画云:“三阶院西廊下,范长寿画西方变及十六对事,宝池尤妙绝,谛视之,觉水入深壁”等。
    ③ [日]香川默识编《西域考古图谱》下卷“佛典”第56图,学苑出版社影印,1999年,第167页。③《西域考古图谱》卷2,国华社,1915年,图版56;《西域文化研究第一敦煌佛教资料》法藏馆,1958年,204页。
    ④ 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中国净土教理史》,北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74年,第88-97页。
    ⑤ 吕温的《南岳弥陀寺承远和尚碑》和柳宗元的《南岳弥陀和尚碑并序》都提到大历末年法照曾被迎入禁中之事。
    ⑥ [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3)》,会昌元年二月八日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47页。
    ⑦ 马小方:《唐代文人弥陀净土信仰特点探析》,《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第104页。
    ⑧ 《全唐文》卷58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⑨ 《全唐文》卷676,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① 白居易:《画西方帧记》,《全唐文》卷676,中华书局,1987年,第6903页。
    ② 李玉昆:《龙门碑刻研究》之附表三、四,载《中原文物》1985年特刊号。当然在武则天时,弥勒造像一度再兴,但大体趋势并未改变。陈玉女先生“以清陆蔚庭稿本《龙门造像目录》为分析依据”,认为在历代佛教造像中,弥勒像与弥陀像之比为558:111(其中唐代为507:80),见其《龙门石窟佛教信仰圈之探讨》(载《2004年龙门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与别的统计差别很大,以资参考。
    ③ 李凇:《龙门石窟唐代阿弥陀造像考察笔记》,载《艺术学》1997年第17期。
    ④ 张敬全:《从西域净土信仰到中原净土宗的转变》,2008年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第19页。
    ⑤ 何劲松主编:《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104页。
    ① 刘长东:《晋唐间弥陀净土信仰研究》,四川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283-286页。
    ① 可参考普慧:《略论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冬之卷,第138、139页。
    ② 季羡林:《季羡林文集》第11卷《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57页。
    ③ Lee, Yu-min, The Maitreya cult and its art in Early china, Ph. D. Diss.. Ohio State Univ.1983. p.143.
    ④ 《大正藏》第1册,第41页。《长阿含经》卷6《转轮圣王经》:“未来人寿八万岁时,……有佛出世,名为弥勒如来。”《大正藏》第1册,第510页。《中阿含经》卷13《说本经》:“未来久远人寿八万岁时,当有佛名称弥勒如来。”
    ⑤ 《法显传》,《大正藏》第51册,第858页。
    ① 参见香川孝雄:《弥勒思想的展开》,收入《弥勒净土与菩萨行》,第64-65页,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9册《弥勒净土与菩萨行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第66页。
    ② 任平山:《说一切有部的弥勒观》,《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第112页。
    ③ 《大智度论》卷3,《大正藏》第25册,第79页上。
    ④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卷135,《大正藏》第27册,第698页中。
    ① [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第4页。
    ①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8《宝亮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418页。
    ② 宿白:《南朝龛像遗迹初探》,《考古学报》1989年第4期,第404页。
    ①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卷8《宝亮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337页。
    ②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识》,[隋]杜公赡注,黄益元校点,《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③ 《北朝造像铭考》,《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④ 《成都市西安路南朝石刻造像清理简报》,《文物》1998年第11期。
    ⑤ 《成都市商业街南朝石刻造像》,《文物》2001年第10期。
    ⑥ 《南朝龛像遗迹初探》,《中国石窟寺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
    ⑦ 参见贾应逸:《鸠摩罗什译经和北凉时期的高昌佛教》,《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第152页。
    ① 主要参考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编:《石刻文献全编一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北京图书馆出版,2003年,以及各类期刊杂志。
    ② 《大正藏》第14册,第429页。
    ③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8年,第174-199页。
    ④ 佐藤智水:《云冈佛教的性质》,《东洋学报》,第五十九卷1、2号,第26-27页。
    ⑤ 佐藤智水:《云冈佛教的性质》,《东洋学报》,第五十九卷1、2号,第31页。
    ① 古正美:《弥勒下生信仰与护法思想的经文发展》,国科会研究划报告,编号NS下—0301—H007—03,第95-121页。
    ② 《隋书·炀帝纪》卷3,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74页。
    ③ 《隋书·五行志》卷23,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663页。
    ④ 《册府元龟·总录部》卷922,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0889页。
    ①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卷113,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588页。
    ② 《太平广记·妖妄》卷289,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302页。
    ③ 《旧唐书·外戚传》卷183,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742页。
    ④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6466页。
    ⑤ 见《山右石刻丛编》五,碑文前一行刻“大周大云寺奉为圣神皇帝敬造涅槃碑像一区”字样另,敦煌莫高窟建于公 元695年的第96窟33米高的大弥勒像,也是在武周代唐时所造,可资为证。
    ① 《旧唐书》卷6《则天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23页。
    ② 宫大中:《龙门石窟艺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29页。
    ①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石刻线画》,文物出版社,1986年。
    ②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嘉定法华塔元明地宫清理简报》、《上海松江李塔明代地宫清理简报》,《文物》1999年第2期。
    ③ 韩秉芳:《从庄严未来佛到布袋和尚—一个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第116页。
    ① [英]弗兰克·惠林:《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传教移植的比较宗教研究》,原文译自瑞士《国际传教评论》,1981年10月号,日内瓦,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办,转引自《世界宗教资料》1983年第3期,第17页。
    ①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141页。
    ② 《出三藏记集》卷9,《大正藏》第55册,第65页上。
    ① 费尔巴哈《西方哲学著作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463页,
    ②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200页。
    ③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论语·宪问》,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3页。
    ④ 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荀子·天论》,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70页。
    ① (东汉)王充:《论衡》,《论衡·论死》,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16页。
    ②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年底—1844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页。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05页。
    ③ 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卷6,本书先收入《辅仁大学丛书》,1940年8月。解放后,科学出版社(1959年),中华书局(1962年)先后出版。
    ④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51卷,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页。
    ① 李利安:《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演变及其向中国的传播》,2003年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1页。
    ① 李惠玲:《鸠摩罗什与中国早期佛经翻译》,《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第2期,第168页。
    ① 李惠玲:《鸠摩罗什与中国早期佛经翻译》,《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第2期,第168页。
    ① 参见[日]中村元:《儒教思想对佛典汉译带来的影响》,载《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2期。
    ① 《史记·孝武本纪》,第474页。
    ②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4--15页。
    ③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第63页。
    ④ 柳诒征:《中国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第349页。
    ① 孙昌武:《佛教的中国化与东晋名士名僧》,《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第4期,第38页。
    ② 梁启超:《佛教教理在中国之发展》,见《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4、160页。
    ① 《资治通鉴》卷155“梁武帝中大通三年”条胡注。
    ② 《全唐诗》卷198。
    ③ 《全唐诗》卷359。
    ④ 《全唐诗》卷441。
    ⑤ 刘莘:《论汉晋时期的佛教》,载《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第129-139页。
    ⑥ 参见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457页。
    ①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吴象婴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429页。
    ② 《册府元龟》卷970,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分册,第11400页。
    ③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01页。
    ① 汤一介:《文化的互动及其双向选择—以印度佛教和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为例》,《开放时代》2002年第4期,第77页。季羡林的话也转引自本文。
    《大唐西域记》、《出三藏记集》、《法苑珠林》、《法显传》、《洛阳伽蓝记》、《大唐内典录》、《法华传记》、《续高僧传》、《开元释教录》、《众经目录》、《弘明集》、《历代三宝记》、《大智度论》、《广弘明集》、《大乘义章》、《杂阿含经》、《肇论》、《景德传灯录》、《宋高僧传》、《历代法宝记》、《三论玄义》、《龙树菩萨传》、《法华玄义》、《净土论》、《国清百录》、《比丘尼传》(以上出自《大正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史记》《后汉书》《三国志》《晋书》《三国志(魏志)》《南史》《魏书·释老志》《旧唐书》《魏书》《隋书》《资治通鉴》《宋书》(以上出自中华书局标点本)《庄子》《论语》《春秋繁露》《论语集解》《历代名画记》《酉阳杂俎》续集《山右石刻丛编》《权载之文集》(四部丛刊本)《论衡》《唐会要》《册府元龟》《太平广记》《全晋文》(严可均辑),《十六国春秋辑补》,《艺文类聚》《续藏经》(上海涵棼楼影印本),《论语集解义疏·阳货》《全唐文》《白居易集》《全唐诗》《唐大诏令集》《王右丞集笺注》《全宋诗》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
    [梁]释僧祜著,苏晋仁、萧链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2000年。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编的《石刻文献全编一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宋]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吕瀓:《印度佛学渊源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10月第1版。
    王治来:《中亚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杜继文主编:《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释印顺:《中国佛教论集》,中华书局,2010年版。
    释东初:《中印佛教交通史》,台北:行政院新闻局出版,第四版,中华民国80年9 月。
    周菁葆、邱陵:《丝绸之路宗教文化》,新疆人出版社,1998年。
    李泰玉主编:《新疆宗教》,新疆人出版社,1998年。
    李吟屏:《佛国于阗》,新疆人出版社,1991年。
    印顺法师:《印度佛教思想史》,中华书局,2010年。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正闻出版社,民国70年5月初版。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
    刘欣如:《古代印度与古代中国》,牛律大学出版社,1988年。
    季羡林:《关于大乘上座部的问题》,载《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星云编著:《佛教历史》,《星云大师佛学著作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季羡林:《商人与佛教》,载《第十六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学者论文集》,中华书局1985年版。
    孟凡人:《楼兰鄯善国简牍年代学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黄文弼:《西北史地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吴焯:《佛教东传与中国佛教艺术》,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孟楠:《略论龟兹文化的兼容性及其启示》,《龟兹学研究(第一辑)》,新疆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版。
    岑仲勉:《汉书西域传地里校译》,中华书局,1981年。
    王国维校:《水经注校》卷二《河水篇》,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王国维:《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华东师大出版社,1983年,第153页。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1959年,《敦煌所出汉简跋十四》。
    刘文锁著:《新疆历史文物》,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年。
    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1977年。
    张星娘编,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一册,中华书局,2003年。
    季羡林:《季羡林文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牛克诚:《色彩的中国绘画》,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
    陆庆夫:《丝绸之路史地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杜继文:《中国佛教的多民族性与诸宗派的个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7 月版。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萨孟武:《南北朝佛致流行的原因》,收于《中国佛教史论集(一)》,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民国六十六年。
    严耀中:《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谢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和社会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印顺:《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
    胡适:《白话文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王亚荣:《长安佛教史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8月版。
    王广智:《新疆出土怯卢文残卷译文集》,载《尼雅考古资料》,新疆文化厅文物处编印,1988年。
    林梅村:《沙海古卷——中国所出怯卢文书初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郑炳林:《唐五代敦煌酿酒业研究》,《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
    唐耕藕、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3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
    李正宇:《唐宋时期的敦煌佛教》,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文化论文集》,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
    孙毓棠、谢方点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陈国灿:《唐五代敦煌乡里制的演变》,《敦煌学史事新证》,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印顺:《<大智度论>之作者及其翻译》,《永光集》,台北正闻出版社2004年版。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三卷第十章,人民出版社,1998年。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汤用彤:《往日杂稿》,《汤用彤全集》第五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印顺:《华雨集》(一),台北:正闻出版社,1993年4月初版。
    杜继文:《汉译佛教经典哲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第1卷(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赖永海:《佛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研究》1987年第7期。
    李世杰:《印度大乘佛教哲学史》,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
    张秀民:《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及其影响》,图八。人民出版社出版,1958年2月第一版,1978年5月北京第2次印刷。
    杨曾文校写:《六祖坛经》,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杨曾文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金申:《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文物出版社,1994年。
    温玉成:《青州佛教造像考察记》,载《中国佛教与考古》,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南京:风凰出版社,2008年7月。
    何劲松:《布袋和尚与弥勒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69册《弥勒净土与菩萨行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1998年。
    宫大中:《龙门石窟艺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石刻线画》,文物出版社,1986年。
    何剑平:《中国中古维摩诘信仰研究》,巴蜀书社,2009年。
    华忱之、喻学才校注:《孟郊诗集校注》卷十,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论语·宪问》,中华书局1980年版。
    柳诒征:《中国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
    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德]加文·汉布里主编,吴玉贵译:《中亚史纲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日]羽溪了谛著、贺昌群译:《西域之佛教》,北京商务印书馆,《宗教文化丛书》,1999年11月出版。
    [日]佐佐木教悟、高崎直道、井之日泰淳、塚本启祥:《佛教史概说·印度篇》第 7章,日本平乐寺书店,1976年第12次印刷。
    [日]平川彰著,释显如、李凤媚译:《印度佛教史(上册)》,台北:商周出版,2004年版。
    [德]克林凯特著、赵崇民译:《丝绸古道上的文化》,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年。
    [匈]雅诺什·哈尔马塔,徐文堪、芮传明译:《中亚文明史》第二卷。
    马歇尔:《咀叉始罗》第一卷,剑桥大学出版社,1951年。
    斯坦因著、向达译:《斯坦因西域考古记》,中华书局,1936年。
    [日]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的研究》,东京:春秋社,1968年。
    [日]孤峰智灿著,释印海译:《中印禅宗史》,中国佛学院刊印,海潮音社1972年版。
    [日]木村英一编:《慧远研究——遗文篇》,东京:创文社,1960(11)。
    A.H.达尼著,I.H.库雷希主编:《巴墓斯坦简史》,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74年。
    [日]塚本善隆编:《肇论研究》,法藏馆昭和47年版。
    Richard H. Robinson著,郭忠生译《印度与中国的早期中观学派》,南投:正观出版社,1996年。
    [英]A·k·渥德尔著:《印度佛教史》,商务印书馆,1987年。
    [日]棍芳光运:《原始般若经の研究》,山喜房佛书林,昭和十九年。
    [日]吉冈义丰著,余万居译:《中国民间宗教概说》1985年台北,华宇版。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俄罗斯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俄藏敦煌文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日]池田大作:《我的佛教观》中文版序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日]平川彰:《初期大乘と法华思想》,《平川彰著作集》第6卷,东京春秋社1997年第3刷。
    [日]柳田圣山,毛丹青译:《禅与中国》,读书·生活·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日]牧田谛亮:《疑经研究》,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6。
    [日]中村元:《净土三部经》,岩波书局,1964。
    [日]赤沼善智:《佛教经典史沦》,破尘阁书房,1939。
    [日]宇井伯寿:《初期的大乘思想》,见《大乘佛教学术丛刊》第98,大乘出版社。
    [日]香川默识编《西域考古图谱》下卷,佛典,第56图,学苑出版社影印,1999年。
    [日]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中国净土教理史》,北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74年。
    [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3)》,会昌元年二月八日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日]香川孝雄:《弥勒思想的展开》,收入《弥勒净土与菩萨行》,大乘文化出版社出版。
    [日]宫治昭著,李萍、张清涛译:《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文物出版社,2009年。
    《北朝造像铭考》,《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EtienneLamotte著,郭忠生译:《维摩话经序论》,南投:谛观杂志社,1990年9月。
    费尔巴哈:《西方哲学著作选读》,商务印书馆,1981年。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3年底—1844年1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宗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吴象婴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G. Fussman, Numismatic and epigraphic evidence for the chronology of early Gandharan art, In:M. Yaldiz(ed.), Investigatin Indian Art, Berlin,1986.
    J. Harmatta, K interpretatsii nadpisey iz Kara-Tepe, in "Kara-Tepe", Ⅱ.转引自:B. A. Litvinsky:OutlineHistory of Buddhism in Central Asia.In:Kushan Studies in U. S. S. R.
    Staya Shrava, Dated Kushana Inscriptions, Delhi,1993.
    P. V. Bapat:2500 Years of Buddhism, Delhi, Reprinted,1987.
    B.N. Puri:India under the Kushanas, Bombay,1965.
    Lassen:Ind. Alterthumskunde H.S.1760.
    Lassen:Ind. Alterthumskunde. S.1956.
    P. C. BagChi 《zndiaandCentralAsia》, Berlin,1955年.
    T. Burrow, A Trans-lation of the KharosthiDocuments fromChineseTurkest-an, London1940.
    Bernard Faure:The Red Thread:Buddhist Approach to Sexual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1.
    A Few Good Men:the Bodhisattva Path According to the Inquiry of Ugra (Ugrapariprccha),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3.
    Lee, Yu-min, The Maitreya Cult and its Art in Early China, Ph. D. Diss., Ohio State Univ.1983.
    季羡林:《鸠摩罗什时代及其前后龟兹和焉耆两地的佛教信仰》,《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
    唐秀连:《龟兹国与西域的大乘佛教——从两汉至鸠摩罗什时代》,《中华佛学研究》2006年第10期,台北: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
    耿剑:《克孜尔佛传遗迹与犍陀罗关系探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朱英荣:《龟兹文化与犍陀罗文化》,《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
    满盈盈:《克孜尔石窟中犍陀罗艺术元素嬗变考》,《北京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陆扬:《解读<鸠摩罗什传>:兼谈中国中古早期的佛教文化与史学》,《中国学术》2006年第23辑,商务印书馆,2006年。
    孙昌武:《中国文化史上的鸠摩罗什》,《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刘欣如:《贵霜时期东渐佛教的特色》,《南亚研究》1993年03期。
    季羡林:《佛教传入龟兹和焉有的道路和时间》,《社会科学战线》2001年第2期。
    王炳华:《贵霜王朝与古代新疆》,载《西域研究》1991年第1期。
    林梅村:《贵霜大月氏人流寓中国考》,中国敦煌吐鲁番1988年学术讨论会论文。
    才吾加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西域喀什及其它诸地佛教》,《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薛宗正:《古代于阗与佛法初传》,《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丁明夷:《鸠摩罗什与龟兹佛教艺术》,《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2期。
    霍旭初:《鸠摩罗什大乘思想的发展及其对龟兹石窟的影响》,《敦煌研究》1997年第3期。
    薛宗正《鸠摩罗什彼岸世界的超越历程与此岸世界的复归》,《西域研究》1992年第2期。
    余太山:《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的绿洲大国称霸现象》,《西北史地》1995年第4期。
    夏鼐:《“和阗马钱”考》,《文物》1962年7、8期。
    黄曾恒:《文化交流与龟兹古国》,《中国典籍与文化》1993年第2期。
    陈国光:《释“和尚’—兼谈中印文化交流初期西域佛教的作用》,《西域研究》1995年第2期。
    周伯戡:《早期中国佛教的小乘观--兼论道安长安译经在中国佛教史上的意义》,《国立台湾大学历史系学报》第16期1991年8月出版。
    周伯勘:《早期中国佛教的大乘小乘观》,《文史哲学报》第38期,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发行,1990年12月出版。
    吕春盛:《五胡政权与佛教发展的关系》,《国立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学报》,1990年第15期。
    王永会:《中国佛教僧团发展及其管理研究》,四川大学2001博士学位论文。
    宣方:《鸠摩罗什所译禅经考辨》,《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1期。
    陈寅恪:《童寿喻鬓论梵文残本跋》,《清华学报》42号(1927)。
    刘宾:《鸠摩罗什的译典在比较文学研究上的意义》,《西域研究》1999年第3期。
    吴文星:《<维摩诘经>的鸠摩罗什译本流行的原因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黄夏年:《四十五年来中国大陆鸠摩罗什研究的综述》,《佛学研究》1994年。
    苑艺:《鸠摩罗什佛经“新译”初探》,《天津师大学报》1984年第4期。
    周齐:《译经大师鸠摩罗什》,《佛教文化》1994年第1期。
    牟钟鉴:《鸠摩罗什与姚兴》,《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2期。
    杜斗城:《麦积山的早期三佛窟与姚兴的<通三世论>》,《敦煌学辑刊》1997年第1期。
    贺世哲:《关于十六国北朝时期的三世佛与三佛造像诸问题(一)》,《敦煌研究》1993年第1期。
    夏朗云:《麦积山石窟早期洞窟最早焚烧痕迹的考察——后秦开窟新证》,《敦煌研究》2004年第6期。《麦积姚秦五龛对云冈昙曜五窟的启示》,《2005年云冈石窟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
    李瑞哲:《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内容所反映的戒律问题》,《西城研究》2008年第3期。
    夏雷鸣:《从怯卢文文书看鄯善国佛教的世俗化》,《新疆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谭蝉雪:《唐宋敦煌岁时佛俗》,《敦煌研究》2001年第1期。
    马雍:《东汉后期中亚人来华考》,《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2期。
    黄靖:《贵霜帝国的年代体系》,载《中亚学刊》第2辑,中华书局,1987年。
    熏风:《哀鸾孤桐上清音澈九天——翻译家鸠摩罗什的一生》,《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杜继文:《<大乘大义章>析略》,《世界宗教研究》1991年第2期。
    吴丹:《<大乘大义章>研究》,苏州大学2008年博士论文。
    解兴华:《<大乘大义章>试析》,西南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石峻:《读慧达<肇论疏>述所见》,载1944年国立北平图书馆《图书季刊》新第五卷第一期。
    汤一介:《僧肇的<肇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佛教与中国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方立天:《佛性述评》,《求索》1984年第3期。
    姚卫群:《佛性观念的形成和主要发展线索》,《中华文化论坛》2002年第2期。
    董平:《道生佛性说与孟子人性论的比较》,《齐鲁学刊》,1986年第1期。
    林伟:《南北朝佛教思想变化与佛像风格演变的内在关联》,《哲学研究》2008年第 2期。
    赖鹏举:《北魏佛教由“涅槃学”到“云冈“昙曜五窟”——净土学”的开展的造像》,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究卷)。
    胡海燕:《关于<金刚经>梵本及汉译对勘的几个问题(二)》,《南亚研究》1985年第3期。
    唐防:《<金刚经>罗什译本流传原因考》,《外国语文》2011年第2期。
    谭洁:《早期禅宗史上的变革:从<楞伽经>到<金刚经>》,《第二届黄梅禅宗文化论坛论文集》,2011年。
    杨曾文:《<六祖坛经>诸本的演变和慧能的禅法思想》,《中国文化》,1992年第6期。
    荣新江:《盛唐长安与敦煌——从俄藏《开元廿九年(741)授戒牒》谈起》,《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张先堂:《古代佛教法供养与敦煌莫高窟藏经》,《敦煌研究》2010年第5期。
    黄夏年:《<成实论>二题》,《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2期。
    普慧:《<文心雕龙>与佛教成实学》,《文史哲》1997年第5期。
    圣凯:《成实学派的思想与影响》,《觉群佛学》(2008),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2月。
    张宝玺:《<法华经)的翻译与释迦多宝佛造像》,《佛学研究》1994年年刊。
    贾应逸:《<且渠安周造寺功德碑>与北凉高昌佛教》,《西域研究》1995年第2期。
    方广铝:《敦煌遗书中的<妙法莲华经>及有关文献》,《中华佛学学报》第10期,1997年7月。
    崔峰:《<大般涅槃经>写经在北周和隋代的流行》,《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赵和平:《唐代咸亨至仪凤中的长安宫廷写经》,2009年“长安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
    李利安:《印度观音信仰的最初形态》,《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3期。
    李利安:《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演变及其向中国的传播》,2003年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李利安:《观音信仰的中国化》,《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张雪芬:《河南博爱县青天河峡谷新发现北魏摩崖观世音像》,《华夏考古》2005年第1期。
    于君方:《伪经》与观音信仰,《中华佛学学报》第八期1995.07出版。
    法尊:《浅谈“伪经”与观音信仰的中国化》,《世界宗教文化》2004年第3期。
    赵克尧:《从观音的变性看佛教的中国化》,《东南文化》1990年4期。
    孙修身、孙晓岗:《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
    普慧:《略论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冬之卷。
    施萍婷:《新定<阿弥陀经变>——莫高窟第225窟南壁龛顶壁画重读记》,《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
    马小方:《唐代文人弥陀净土信仰特点探析》,《毕节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李玉昆:《龙门碑刻研究》之附表三、四,载《中原文物》1985年特刊号。
    李凇:《龙门石窟唐代阿弥陀造像考察笔记》,载《艺术学》1997年第17期。
    张敬全:《从西域净土信仰到中原净土宗的转变》,2008年新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刘长东:《晋唐间弥陀净土信仰研究》,四川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任平山:《说一切有部的弥勒观》,《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
    宿白:《南朝龛像遗迹初探》,《考古学报》1989年第4期。
    雷玉华、颜劲松:《成都市西安路南朝石刻造像清理简报》,《文物》1998年第11期。
    张肖马、雷玉华:《成都市商业街南朝石刻造像》,《文物》2001年第10期。
    贾应逸:《鸠摩罗什译经和北凉时期的高昌佛教》,《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
    古正美:《弥勒下生信仰与护法思想的经文发展》,国科会研究划报告,编号NSC—0301—H007—03。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上海嘉定法华塔元明地宫清理简报》、《上海松江李塔明代地宫清理简报》,《文物》1999年第2期。
    韩秉芳:《从庄严未来佛到布袋和尚—一个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夏之卷。
    邹清泉:《中古敦煌<维摩诘经>的书写——以藏经洞维摩写卷为中心》,《敦煌学辑刊》2012年第1期,
    张乃翥:《龙门石窟维摩变造像及其意义》,《中原文物》1982年第3期。
    陈垣:《明季滇黔佛教考》卷6,本书先收入《辅仁大学丛书》(1940年8月)。解 放后,科学出版社(1959年),中华书局(1962年)先后出版。
    李惠玲:《鸠摩罗什与中国早期佛经翻译》,《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年第2期。
    孙昌武:《佛教的中国化与东晋名士名僧》,《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3年第4期。
    刘莘:《论汉晋时期的佛教》,载《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
    汤一介:《文化的互动及其双向选择—以印度佛教和西方哲学传入中国为例》,《开放时代》2002年第4期。
    [日]羽田亨:《论汉译之佛典》,《艺文》第二年四号题。
    [日]桑山正进,王钱编译:《巴米扬大佛与中印交通路线的变迁》,《敦煌学辑刊》1991年第1期。
    [日]中村元:《基于现实生活的思考鸠摩罗什译本的特征》,《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2期。
    [日]汤山明:《从中亚地区对佛教典籍的接受情况来看罗什汉译<妙法莲华经)的特色》,《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2期。
    [法]彼诺著,耿升译:《西域的吐火罗语写本与佛教文献》,《龟兹学研究》第三辑。中文载《法国汉学》,《法国汉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敦煌学专号第五辑,中华书局2000年版。
    [日]宕本裕著刘永增译:《梵语<法华经>及其研究》,《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
    [日]滨田隆著、白文译:(李爱民审译):《菩萨—他的起点和造型》,《敦煌研究》,1991年第2期。
    R.E.埃利墨克,殷晴译:《中亚佛教》,《西域研究》,1992年第2期。
    [日]塚本善隆著、施萍婷译、赵声良校:《从释迦、弥勒到阿弥陀,从无量寿到阿弥陀——北魏至唐的变化》,《敦煌研究》2004年第5期。
    佐藤智水:《云冈佛教的性质》,《东洋学报》,第五十九卷1、2号。
    [英]弗兰克·惠林:《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传教移植的比较宗教研究》,原文译自瑞士《国际传教评论》,1981年10月号,日内瓦,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办,转引自《世界宗教资料》1983年第3期。
    [日]中村元:《儒教思想对佛典汉译带来的影响》,载《世界宗教研究》1982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