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工作搜寻视角下的劳动力供给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劳动力供求理论关于劳动力市场出清的描述,隐含了如下结论:在信息完全条件下,劳动力供给极其容易,为就业而采取的工作搜寻也无需费力。实际上,现实中既不存在劳动力市场出清状态,也不存在普遍容易的工作搜寻。在面对失业、工作搜寻困难等现实问题时,劳动力供求理论的解释力仍显不足。而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工作搜寻理论,为失业、找工作等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解释视角,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实问题。只是,其对影响工作搜寻的因素及作用机制的分析还需要补充。本文正是在运用工作搜寻理论分析失业、找工作等问题时,发现了求职者的工作搜寻行为并非仅仅受某一个单因素的影响,而是受因素群的全面影响。如果能够通过对因素群及其作用机制的分析,了解工作搜寻的真实状态,可能会提高工作搜寻理论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本文对因素群的分析是在借鉴现象学方法下完成的,这种方法规避了传统方法的认知习惯,直面因素群影响下的工作搜寻现象,并显现其本质。在这种研究思路下,我们发现在面对失业、找工作等现实问题时,劳动力供求理论的解释力不足、工作搜寻理论存在缺陷,应该面对现象、以因素群影响下的现象去解释失业、找工作等现实问题。为此,本文在综合运用劳动经济学、行为经济学以及制度经济学等理论知识和现象学、实证分析等方法条件下,有如下结论:在解释现实中的失业、找工作等问题时,劳动力供求理论与工作搜寻理论的解释力仍有不足;基于因素群下的工作搜寻理论是解释失业、找工作等问题的最好选择;个人特征、代际情况、环境等共同构成了求职者的因素群,是影响求职者工作搜寻的真实因素;求职者的工作搜寻与劳动力供给是基于因素群影响的,其停止工作搜寻实现劳动力供给取决于因素群状态;在因素群影响下,求职者在工作搜寻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因素群机制影响,以便进行适应。本文在对求职者工作搜寻的调研和数据收集基础之上,分别从微观层面与宏观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本文的创新点是:使用现象学方法直观地考察了影响工作搜寻的因素;提出了因素群概念,并阐述了因素群对求职者的作用机制及求职者对因素群的适应机制;根据理论研究,在微观上提出了策略池、宏观上提出了一揽子政策的对策建议。
The theory of labor supply and demand had described that the labor mar ket automatically clearing,there implied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the information is comp letely,under this conditions, the labor supply is extremely easy job search for employmen t is taken without effort. In fact,there is neither labor market clearing state,nor generally e asy job search.The explanation of the theory of labor supply and demand is still insuffici ent in the face of unemployment and job search difficulties.The theory of job search dev eloped from1970s,provides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perspective for the unemployed and1ooking for work in the labor market,and to some extent explain the real problem.In just its interpretation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job search mechanism also need to add.Thi s dissertation had used the job search theory to analyze the problem of unemployment a nd job search,found that the job search process is not only influenced by a certain group of individual factors,but the full impact of the factors group.If we analyze the factors gr oup and its mechanism to understand the true state of the job search,we may increase th e explanatory power of the theory of job search real problem.In this dissertation,the anal ysis of the factors group is drawing on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this method circum vent the traditional method's cognitive habits,confront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s group a nd show its essence.Under this idea,we found that in the face of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the unemployed and job search,the traditional theory explain the lack of job search th eory flawed,should confront the phenomenon,the factors group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phenomenon to explain unemployedjob search and other practical issues.The dissertation I ntegrated used labor economics, behavioral economics knowledge.The research methods ha d be used in this dissertation are literature study,comparative analysis,phenomenological re search,empirical analysis,and so on.The conclusions are following:the explanatory power o f the traditional theory and the job search theory are still insufficient;the job search theor y which based on the the factors group is the best choice;the individual natural factors,in tergen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environmental factors constitute a factors group of job seek ers;the job-seeker's search and labor supply are based on the influence of factors group,st op or not depends on its factors group status;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factors group, jo b-seeker should be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impact of factors group mechanism,in order to adapt;under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and data collection,this dissertation's countermea sures are from the micro-level and macro-level.
     The innovations of the dissertation are that used the phenomenological method to examin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job search;the concept about factors group is proposed,the mechanism of the factors group to the job seekers,and the adaptation mechanisms of the job-seekers to the factors group had been analyzed;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the suggestions we proposed are strategy pool in micro,package policy in macro.
引文
1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教育年鉴》
    1 蔡昉.劳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2页
    2 由于调查失业率数据不易得到,此处的数据来源于蔡昉主编的《劳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蔡昉.劳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13页。
    3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1 黄力颖.失业等于一天抽20包烟[N].东方早报,2006.9.15。
    2 周业安,章泉.劳动供给研究的新进展[J].教学与研究,2006(2):55-61。
    1 “悬置”是胡塞尔哲学的重要思想,是“阻止判断”的意思。意指将某一事物或概念不与任何其他概念联系,让它真正独立存在,不受既定认识的约束,然后再对其进行分析。以当事者的角度,从现象本身入手,从而发现事物的本质。
    2 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著,高秉江译.现象学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页。
    3 格兰诺维特著,张文宏译.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第25页。
    1 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71页。
    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6页。
    3 本文中,就业即实现了劳动力供给,因此对就业与劳动力供给在概念上不做区分。下文不再赘述。
    1 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第307页
    1 霍兰著,周晓牧译.隐秩序[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9页。
    2 霍兰著,周晓牧译.隐秩序[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3 张铁男.适应性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年。第93页。
    4 恩斯特·迈尔著,田洺译.进化是什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第137页。
    5 威廉斯著,陈蓉霞译.适应与自然选择[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第12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9页。
    2 详细分析参见第四章第三节“因素群的提出”。
    1 郭湛.主体性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9页。
    2 郭湛.主体性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0页。
    3 同上。
    4 亚当·斯密著,唐日松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5 霍兰著,周晓牧译.隐秩序[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页。
    1 郭湛.主体性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7页。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70-171页。
    3 郭湛.主体性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3页。
    4 张江河.论利益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1页。
    5 本文所界定的求职者,是一个追求利益的适应性主体。在下文的研究中,也是以求职者追求利益为前提的,下文不再赘述。
    1 格兰诺维特著,张文宏译.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第30页。
    1 Gary S. Fields. A Welfare Economic Analysis of Labor Market Policies in the Harris-Todaro Model[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5,76:127-146.
    1 姚先国,谭岚.家庭收入与中国城镇已婚妇女劳动参与决策分析[J].经济研究,2005(7):18-27.
    1 大卫·桑普斯福特,泽弗里斯·桑纳拖斯著,王询译.劳动力市场经济学[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第301页。
    1 皮埃尔·卡赫克,安德烈·吉尔贝尔伯格著.沈文恺译.劳动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章。
    1 参见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Volume 2,1986, Pages 849-919, T. Mortensen.
    2 参见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 Volume 3,1999, Pages 2567-2627. T. Mortensen, A. Pissarides。
    1 列宁.列宁全集(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24页。
    1 顾海良,顾钰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5页。
    2 同上。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第141页。
    4 袁伦渠.中国劳动经济史[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第75页。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12页。
    1 陈少晖.从计划就业到市场就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31页。
    1 陈少晖.从计划就业到市场就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145页。
    1 该式中A、B表示任意两个消费者,X、Y表示任意两种商品。
    2 该式中L、K表示任意两种生产要素,C、D表示任意两个厂商。
    3 该式中X、Y表示任意两种商品。
    1 王雨辰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8页。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460页。
    1 罗春潮.休闲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J].学术探索,2012(7):14-16.
    2 恩格斯.自然辨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154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3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81页。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页。
    2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8页。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5页。
    4 劳动力市场上信息不完全使得工作搜寻具有必要性,下文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5 田永坡.工作搜寻与失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75页。
    1 李红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中的断裂现象[J].青年研究,2011(2):15-22.
    1 田永坡.工作搜寻‘与失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69页。
    1 骆正山.信息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22页。
    1 蔡昉.劳动力流动、择业与自组织过程中的经济理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7(4):127-138.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23页。
    1 张彦,陈晓强主编.劳动与就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08页。
    1 学历在求职者找工作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信号功能,在此不再赘述,详细分析参见:罗冰.薪酬与考证热现象的博弈机理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06(6):24-26.
    2 所谓直观学历是指在本文视角下,体现着诸多影响因素的学历。为了加以区分,传统意义上的学历仍然称为学历,本文视角下的学历称为直观学历。下文所涉及因素,凡是传统意义上的,均直接采用习惯用词,本文意义上的因素均加直观二字。不再赘述。
    3 下文关于直观因素的公式表达均与此处类似,不再赘述。
    1 图中,学历指传统意义上的学历,直观学历指本文视角下的学历。由于诸多因素在图中无法穷尽,除所罗列因素之外,均用其他涵盖。下文均做如此处理,不再赘述。
    1 由于社会资本是通过社会关系获得的资本,本文对社会资本与社会关系不进行严格区分。
    2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3 边燕杰.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J].国外社会学,1999(4):6-7.
    4 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5 格兰诺维特著,张文宏译.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1 罗智渊.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3)。
    1 田永坡.工作搜寻与失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04页。
    1 关于社会关系的强弱,最早由格兰诺维特提出。格兰诺维特认为,在个人求职过程中,弱关系比强关系发挥更大的作用。参见:格兰诺维特著,张文宏译.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1 市场为求职者提供了多种多样的工作搜寻方式,求职者可能使用一种,可能多种方式同时使用。由于方式众多,无法穷尽,也没有——列举的必要。另外,关于求职者获取就业信息的说明,在3.2.1中已有说明。由于工作搜寻方式主要是求职者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这两部分内容的原理是相同的。因此,此处仅选择几种工作搜寻方式进行简要说明。更为详细的描述可参加3.2.1,随后,在第6章问卷中也有详细 显示。
    1 张彦,陈晓强主编.劳动与就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316页。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31次),2013年1月。http://www.cnnic.net.cn.
    1 大卫·桑普斯福特,泽弗里斯·桑纳拖斯著,卢昌崇译.劳动经济学前言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第43页。
    1 转引自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10页。
    2 格鲁奇.比较经济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5页。
    3 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95页。
    4 汪丁丁.直面现象[M].北京:三联书店,2000。第330页。
    1 荣敬本,刘吉瑞.比较经济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页。
    2 周新诚,庞川.苏联东欧国家经济体制的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3页。
    3 刘国光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1页。
    1 泰勒著,蔡江浓译.原始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l页。
    2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9页。
    3 钱穆.文化学大义[M1.台北:台湾中正书局印行,1981年。第3页。
    4 特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著,孙健敏译.新企业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第11页。
    5 刘光明.企业文化[M1.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第206页。
    6 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第221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91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59页。
    1 因素群与多因素的区别在于:因素群内的诸多因素是有机结合在一起,不能分离的,以整体的方式对工作搜寻产生影响:多因素所指的因素之间是孤立的,可以分离的,各自孤立的对工作搜寻产生影响。使用因素群概念强调的是影响工作搜寻的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某一因素内,同时就包含着其他因素,这种联系是一个有机体,不是可有可无,更不是可以分离的。因此,本文使用因素群概念。
    1 罗伯特·梅斯勒著,周邦宪译.过程-关系哲学——浅释怀特海[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第9页。
    1 在介入因素群之后,有必要做以下交代:本文基于复杂适应系统视角,认为求职者是适应性主体,对影响其工作搜寻的诸多因素是主动的积极的适应,而非被动地接受。也就是说,求职者在工作搜寻过程中,会根据诸多因素的实际情况而调整自己的择业策略,以便在特定的环境下,做出最优选择。
    1 廖泉文.人力资源发展系统[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9页。
    2 传统经济学家将他们研究的完全竞争市场称为“瓦尔拉斯”市场,该市场在经济人、完全信息、自由流动等假设条件下,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
    1 马歇尔著,廉运杰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附录《抽象推理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1 阿伯西内·穆素著,管毅平译.讨价还价理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4页。
    1 所谓贴现因子是指一定时期之后的价值贴现到现在,相当十现在价值的比例。一般而言,人们更偏好于现在的价值,一定量的价值,随着时间推移,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贬值,故0<δ<1。另外,与财务管理范畴内贴现因子不同,此处的贴现因子不由市场利率决定,而是由参与人的谈判耐心决定。由十讨价还价是典型的谈判活动,在谈判中越有耐心、承受压力的能力越强,越能坚持到最后,获取最大的收益。因此δ可以视为耐心因子。下同,不再赘述。
    1 道格拉斯·盖尔著,韦森译.一般均衡的策略基础——动态匹配与讨价还价博弈[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第15页。
    1 诚然,求职者希望工资水平越高越好,用人单位希望工资水平越低越好。为了不失一般性,文中仍然设定一个求职者愿意接受的最高工资、用人单位愿意支付的最低工资。
    1 三阶段讨价还价的结论,很容易可以推广到对于有限阶段的讨价还价的分析。鉴于本文的研究目的,不做分析。详细证明可参见:张维迎.博弈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202-207页。同样的证明还见: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5-150页。
    1 托马斯·谢林著,谢静译.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2 托马斯·谢林著,谢静译.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页。
    3 详细请参见:霍兰著,周晓牧译.隐秩序[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8页。
    4 霍兰著,周晓牧译.隐秩序[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8页。
    1 霍兰著,周晓牧译.隐秩序[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69页。
    2 关于“自然选择——最适者生存”的详细描述参见:达尔文著.钱逊译.物种起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
    3 霍兰描述CAS系统的七个基本点是:多样性、流、积术块、标识、非线性、聚集、内部模型。
    4 霍兰著,周晓牧译.隐秩序[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8页。
    5 霍兰著,周晓牧译.隐秩序[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9页。
    6 霍兰著,周晓牧译.隐秩序[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7 霍兰著,周晓牧译.隐秩序[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6页。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77页。
    2 霍兰著,周晓牧译.隐秩序[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3页。
    3 霍兰著,周晓牧译.隐秩序[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86页。
    4 霍兰著,周晓牧译.隐秩序[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7页。
    1 简而言之,探测器是一个二进制装置,大量的信息是通过足够多的探测器来传递的。霍兰使用探测器的日的是为了将环境信息标准化,以便能够使用二进制字符串开描述被主体选定的信息。
    1 理查德·弗里曼著,刘东一译.劳动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第34页。
    1 关于该问题的详细论述请参见Pierre.Cahuc,Andre.Zylberberg.2011,Labor Economics[M].The MIT Press.
    1 详细分析参见:罗冰.薪酬与考证热现象的博弈机理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06(6):24-26.
    2 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45页。
    1 格兰诺维特.经济行为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转载于格兰诺维特著,张文宏译.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年。附录D。
    1 需要说明的是:针对在职人员的调查,旨在获得在职搜寻的数据。根据问卷第25题,仅保留“就业”选项的样本,只获取166个有效样本。因此,62%的有效率,是可以接受的。
    1 此处信度与效度检验均以针对应届毕业生的问卷数据为依据,针对在职人员的问卷结果与此类似,其信度与效度检验不再赘述。
    1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毕业后打算继续深造的毕业生,其工作搜寻的态度与目的已经发生变化。基于本文的研究视角,根据问卷第5题第4选项,将继续深造的被调查者排除。
    1 该数据排除了没有遭遇歧视的147个样本,仅以遭遇了不同类型歧视的样本进行分析。
    1 该验证是以大学毕业生的数据为例的。在本章第三节关于再次求职者的分析中,将不再对直观因素进行验证。
    1 由于第24题仅涉及遭遇歧视的样本,样本量不足409,故尢法与其他因素一起进行因子分析。
    1 该数据排除了没有遭遇歧视的54个样本,仅以遭遇了不同类型歧视的样本进行分析。
    1 由于第21题仅涉及遭遇歧视的样本,样本量不足166,故无法与其他因崇一起进行因子分析。
    1 已经排除了未遭遇歧视的样本。
    [1]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J].经济研究.2010(4):4-13.
    [2]蔡昉.劳动经济学——理论与中国现实[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黄力颖.失业等于一天抽20包烟[N].东方早报,2006.9.15.
    [4]周业安,章泉.劳动供给研究的新进展[J].教学与研究.2006(2):55-61.
    [5]罗伯特·索科拉夫斯基著,高秉江泽.现象学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6]格兰诺维特著,张文宏译.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8.
    [7]刘宗谦,曹定爱.工作搜寻博弈[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9):45-48.
    [8]曾湘泉.劳动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9]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0]霍兰著,周晓牧译.隐秩序[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11]张铁男.适应性企业战略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12]恩斯特·迈尔著,田洺译.进化是什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13]威廉斯著,陈蓉霞译.适应与自然选择[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5]郭湛.主体性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6]加里·贝克尔著,王业宇译.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7]亚当·斯密著,唐日松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9]张江河.论利益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0]大卫·李嘉图著,周洁译.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1]加里·贝克尔著,王献生译.家庭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2]潘锦棠.经济转轨中的中国女性就业与社会保障[J].管理世界.2002(7):59-68.
    [23]姚先国,谭岚.家庭收入与中国城镇已婚妇女劳动参与决策分析[J].经济研究.2005(7):18-27.
    [24]张川川.子女数量对已婚女性劳动供给和工资的影响[J].人口与经济.2011(5):29-35.
    [25]余云州.重构新的三元经济结构[J].计划与发展.1989(5):15-17.
    [26]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1994(4):14-22.
    [27]林岗,黄泰岩.三元经济发展模式[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28]宋湛.劳动供给曲线的斜率与劳动力市场的敛散性[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3):69-72.
    [29]郭继强.劳动供求状态:基于向下倾斜劳动供给曲线的理论与经验[D].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0]秦建国.论完整的劳动供给曲线[J].经济问题探索.2008(6):59-62.
    [31]吴红宇.工资率下降时增加劳动供给时间的劳动者个体特征研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0(3):36-40.
    [32]都阳.影子工资率对农户劳动供给水平的影响——对贫困地区农户劳动力配置的经验研究[J].中国农村观察.2000(5):36-42.
    [33]陆铭,葛苏勤.经济转轨中的劳动供给变化趋势:理论,实证及含义[J].上海经济研究.2000(4):24-33.
    [34]樊小钢.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劳动供给[J].财经论丛.2002(4):7-11.
    [35]张凤林.劳动供给行为与就业体制安排的内在联系研究[J].学术研究.2002(11):25-30.
    [36]车翼,王元月,马驰骋.老年劳动者劳动供给行为的Logistic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73-82.
    [37]边燕杰.找同强关系:中国的间接关系、网络桥梁和求职[J].国外社会学.1998(2):50-65.
    [38]边燕杰.中国城市的职业、阶层和关系网[J].开放时代.2005(4):98-118.
    [39]大卫·桑普斯福特,泽弗里斯·桑纳拖斯著,王询译.劳动力市场经济学[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
    [40]皮埃尔·卡赫克,安德烈·吉尔贝尔伯格著.沈文恺译.劳动经济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41]巨文辉.人际关系网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基于工作搜寻模型的案例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5(4):47-50.
    [42]李玉梅,程聪.劳动力市场工作搜寻理论及其启示[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2):98-102.
    [43]何亦名,朱卫平.我国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的实证分析与逻辑推演[J].学习与实践.2008(8):62-67.
    [44]张雄.工作搜寻理论:人学生就业难的一种解释[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9(3):9-11.
    [45]王萍.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基于劳动经济学视角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6):111-118.
    [46]罗智渊.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3):111-113.
    [47]李洪坚.不完全信息下的工作搜寻和保留工资决定:基于区域劳动力市场的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48]弗里德里希·李斯特著,邱伟立译.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49]列宁.列宁全集(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0]顾海良,顾钰民.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2]袁伦渠.中国劳动经济史[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5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4]陈少晖.从计划就业到市场就业[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55]王雨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5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8]罗春潮.休闲价值与人的全面发展[J].学术探索.2012(7):14-16.
    [59]吴焕新.劳动创造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对马克思思想史的一个考察[J].求索.2003(6):137-140.
    [60]恩格斯.自然辨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6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2]田永坡.工作搜寻与失业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63]郑英隆.中国农民工弱信息能力初探[J].经济学家.2005(5):52-59.
    [64]李红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信息获取渠道中的断裂现象[J].青年研究.2011(2):15-22.
    [65]谢勇,李殉.大学生的工作搜寻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生存模型的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4):158-167.
    [66]张雄.大学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研究[J].发展研究.2010(11):92-94.
    [67]孟益宏.基于工作搜寻理论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实效性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62-167.
    [68]孟益宏.地方高校毕业生工作搜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117-120.
    [69]李实.中国经济转轨中劳动力流动模型[J].经济研究.1997(1):23-30.
    [70]蔡防.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J].中国社会科学.1998(2):4-14.
    [71]胡凤霞,姚先国.城镇居民非正规就业选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个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44-52.
    [72]范雷.城市化进程中的劳动力市场分割[J].江苏社会科学.2012(5):56-65.
    [73]耿元,林玳玳.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与灵活就业[J].生产力研究.2012(8):97-99.
    [74]赖德胜.教育、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J].经济研究.1998(5):42-49.
    [75]蔡昉.中国城市限制外地民工就业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0(4):1-10.
    [76]乔明睿,钱雪亚,姚先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户口与城乡就业差异[J].中国人口科学.2009(1):32-41.
    [77]王美艳.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机会和工资差异——外来劳动力就业与报酬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5(5):36-46.
    [78]沈琴琴,张艳华.中国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5-69.
    [79]赖德胜,田永坡.对中国“知识失业”成因的一个解释[J].经济研究.2005(11):111-119.
    [80]蔡昉.劳动力流动、择业与自组织过程中的经济理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7(4):127-138.
    [81]刘根荣.阻力模型:农村剩余劳动力逆向流动的微观经济学分析[J].经济评论.2006(6):68-73.
    [82]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吕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31-38.
    [83]曾之光,沈士仓.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对策[J].人口与经济.2003(6):67-70.
    [84]杨青松.试论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及其影响[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5-47.
    [85]陆乃麟.信息不对称条什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83-186.
    [86]焦玮,陈弯弯,张翔.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理论探究——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J].中国集体经济.2012(4):182-183.
    [87]骆正山.信息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8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89]张彦,陈晓强主编.劳动与就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90]石美遐.中国现阶段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05(12):43-46.
    [91]张彤,郭蒙,李懿淇,刘祎萌,李贤,陈雪莹.关于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的调查报告[J].东方企业文化.2011(9):271-274.
    [92]张建武,崔惠斌.大学生就业保留工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7(6):68-74.
    [93]李秀梅.劳动力市场年龄歧视现象值得关注[J].四川劳动保障.2008(10):22.
    [94]熊懿清,李贺伟.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学校档次、学历歧视问题探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12):38-40.
    [95]汤二子.学历和性别对劳动者工资的影响研究[J].统计研究.2012(11):67-73.
    [96]谢勇.人力资本与收入不平等的代际间传递[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6(2):49-56.
    [97]曹雪妮.代际效应下工作搜寻对大学生初始工资的影响研究[J].新经济.2011(7):85-87.
    [98]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8(1):149-162.
    [99]陈维涛,彭小敏.户籍制度、就业机会与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J].经济经纬.2012(2):100-104.
    [100]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01]边燕杰.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J].国外社会学.1999(4):6-7.
    [102]郑洁.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大学生就业——个社会资本的视角[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1-118.
    [103]赵延东.再就业中社会资本的使用——以武汉市’下岗职工为例[J].学习与探索.2006(2):58-62.
    [104]文东茅.家庭背景对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及毕业生就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7):58-63.
    [105]王富百慧.代际传递效应对城市女性就业的影响研究[J].兰州学刊.2012(1):101-105.
    [106]郭丛斌,丁小浩.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中的行业代际效应及教育的作用[J].教育研究.2005(1):34-40.
    [107]李宏彬,孟岭生,施新政,吴斌珍.父母的政治资本如何影响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的表现?——基于中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调查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2(4):1011-1026.
    [108]尉建文.父母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资本——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意愿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9(2):11-17.
    [109]张新岭.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农民工工作搜寻和保留工资[J].人口与发展.2010(5):60-69.
    [110]田永坡.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保留工资决定[J].人口与经济.2010(5):20-26.
    [111]董志强,蒲永健.失业劳动力保留工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1):59-63.
    [112]李锋亮,陈晓宇,陈鑫磊.高校毕业生保留工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北大教育评论.2010(7):135-149.
    [113]李锋亮,陈鑫磊,何光喜.工作找寻的强度、保留工资与起薪——来自硕十毕业生的证据[J].青年研究.2011(2):8-14.
    [114]韩宏华,孟益宏.工作搜寻理论视角下的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基于扬州大学2008届毕业生的调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5):78-81.
    [115]大卫·桑普斯福特,泽弗里斯·桑纳拖斯著,卢昌崇译.劳动经济学前言问题[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116]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117]格鲁奇.比较经济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18]诺斯.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19]汪丁丁.直面现象[M].北京:三联书店,2000.
    [120]钟昌标,李富强,王林辉.经济制度和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11):13-21.
    [121]徐晓莉,张玲,马晓琴.我国失业保险支出与城镇失业率关系研究——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2(2):49-53.
    [122]荣敬本,刘吉瑞.比较经济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
    [123]周新诚,庞川.苏联东欧国家经济体制的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24]刘国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125]泰勒著,蔡江浓译.原始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12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127]钱穆.文化学大义[M].台北:台湾中正书局印行,1981.
    [128]特伦斯·迪尔,艾伦·肯尼迪著,孙健敏译.新企业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29]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30]蔡昉.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江南论坛.2009(6):8-11.
    [131]周琬.论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就业形势的新特点[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48-52.
    [132]唐时达,周中.金融危机对工业劳动需求弹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物价.2010(8):52-55.
    [133]罗伯特·梅斯勒著,周邦宪译.过程-关系哲学——浅释怀特海[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134]廖泉文.人力资源发展系统[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135]葛玉好,赵嫒媛.“匹配”而非“搜寻”:2010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奖理由[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0.14.
    [136]马歇尔著,廉运杰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137]阿伯西内·穆素著,管毅平译.讨价还价理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38]道格拉斯·盖尔著,韦森译.一般均衡的策略基础——动态匹配与讨价还价博弈[M].上海:三联书店,2008.
    [139]张维迎.博弈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1996.
    [140]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42]托马斯·谢林著,谢静译.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43]达尔文著,钱逊译.物种起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144]理查德·弗里曼著,刘东一译.劳动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145]罗冰.薪酬与考证热现象的博弈机理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06(6):24-26.
    [146]李锋亮,陈晓宇,汪潇潇,田永坡.保留工资与工作找寻结果:对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8):57-64.
    [147]黄芳铭.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
    [1]Engel,J.F.,Blackwell,R.D.,Miniard,P.W.Consumer Behavior[M].Fort Worth Dryden.l 995:103-115.
    [2]Solomon,M.R.Consumer Behavior:Buying,Having,and Being[J].New Jersy Prentice Hall.1996:58-72.
    [3]Robbins,L.On the Elasticity of Demand for Income in Terms of Effort[J].Econom etrica.1930.
    [4]Gary,S.F.A Welfare Economic Analysis of Labor Market Policies in the Harris-T odaro Model[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05,76:127-146.
    [5]Stigler,G.J.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1961,6 9:213-225.
    [6]Stigler,G.J.Information in the labor market[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ics.1962, 70(5):94-105.
    [7]McCall,J.J.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and Optimal Stopping Rules[J].Journal of Business.1965,38(3):300-317.
    [8]Butter,G.R.Equilibrium Distributions of Sales and Advertising Price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77,44(3):465-491.
    [9]Hall,R.E.A Theory of the natural unemployment rate and the duration of employ 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1979,5(2):153-69.
    [10]Pissarides,C.A.Job Matching with State Employment Agencies and Random Searc h[J].Economic Journal.1979,89(3):818-833.
    [11]Roger,B.On the Existence and Secular Stability of the U-V Logic[J].Econometri ca.1980,47:35-50.
    [12]Diamond,P.A.A Model of Price Adjustmen[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97 (3):156-168.
    [13]Diamond,P.A.Wage Determination and Eficiency in Search Equilibrium[J].Review of Economic.1982,49(2):217-227.
    [14]Diamond,P.A.Aggregate Demand Management in Search Equilibrium[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2,90(5):881-894.
    [15]Mortensen,D.T.Job Search,the Duralion of Unemployment,and the Phillips Curve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0,60(5):847-862.
    [16]Mortensen,D.T.Job Search and Labor Market Analysis[M].In:O.Ashenfeher and R. Layard,(eds.),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1986.
    [17]Pissarides,C.A.Risk,Job Search,and Income Distribu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 nomy.1974,82(6):1255-1267.
    [18]Mortensen,D.T., Pissarides,C.Job Creation and Job Destruction in the Theory of Unemployment[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4,61(3):397-415.
    [19]Mortensen,D.T.,Pissarides,C.Unemployment Responses to "Skill-Biased"Technology Shocks:the Role of Labour Market Policy[J].Economic Journal.1999,109:242-265.
    [20]William,T.Dickens,Kevin Lang.A Test of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J].The Ame 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75(4):792-805.
    [21]Ginding,T.H.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Wages in the Pubilc,Private-Fpamal,and Informal Sectors in San Jose,Costa Rica[J].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1991,39(3):584-605.
    [22]Thomas Mark,Vallee Luc.Labor Market Segmentation in Cameroonian Manufactu ring[J].The Joua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6,32(6):876-898.
    [23]Postel-Vinay,Fabien,Robin,Jean-Marc.Equilibrium Wage Dispersion with Worker a nd Employer Heterogeneity[J].Econometrica.2002,70(6):2295-2350.
    [24]Eckstein,Z.,van den Berg,G.J.Empirial Labor Search:A Survey[C].Discussion Paper, IZA,2003.
    [25]Black.D.H.Diserimination in an Equilibrium Search Model[J] Journal of Labor E conomics.1995,113:309-334.
    [26]Solon.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J].The American Ec onomic Review.1992(3).
    [27]Becker,G.S.,Tomers,N.An Equilibrium Theory of Distribution of Income and Inter generational Mobility [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9,87:1153-1189.
    [28]Montgomery,J.D.Social Networks and Labor Market Outcomes:Toward an Econo mic Analysis [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1,81(5).
    [29]Montgomery,J.D.Job Search and Network Composition:Implications of the Streng th of Weak Ties Hypothesis[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2,57.
    [30]Montgomery,J.D.Weak Ties,Employment,and Inequality:An Equi-librium Analysis [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4,99(5).
    [31]Holzer,H.J.Job Search by Employed and Unemployed Youth[J].Industrial and La bor Relations Review.1987,40:601-611.
    [32]Holzer,H.J.Search Methods Used by Unemployed Youth[J].Journal of Labor Econ omics.1988,6:187-201.
    [33]Blau,Robins.Job Search Outcomes for the Employed and Unempl-oyed[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98:37-51.
    [34]Gregg,Wadsworth.How Effective are State Employment Agencies,Job Centre Use and Job Matching in Britain[J].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6, 58:43-67.
    [35]Eleanor Jawon Choi.Essays on labor supply model ebaluation and internet job se arch[D].Princeton University,2011.
    [36]Narendranathan,W.,Nickell,S.J.Modeling the Process of lob Search[J].Quarterly Jo urnal of Economics.1985,28:29-49.
    [37]Birger Wernerfelt.General Equilibrium With Real Time Search in Labor and Pr oduct Market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8.9(4):821-830.
    [38]Burdett,K.,Mortensen,D.Equilibrium Wage Differentials,Employer Size,and Unemp loyment[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98,39(5):257-274.
    [39]Van Den Berg G.J.,Ridder,G.An Empirical Equilibrium Search Model of the La bor Market[J].Econometrica.1998.66(5):1183-1221.
    [40]Tilahun,Nebiyou Yonas.Matching Home and Work:Job Search,Contacts,and Travel [D].University of Minnesota,2010.
    [41]Pissarides,C.A.,Layard,R.,Hellwig,M.Unemployment and Vacancies in Britain[J].Ec onomic Policy.1986,1(3):500-559.
    [42]Blanchard,O.G.,Diamond,P.A.The Aggregate Matching Function]M].Growth Produ ctivity and Unemployment, Diamond,P.A ed.Cambrid-ge:MIT Press,1990.
    [43]Yashiv,E.The Dedermination of Equilibrium Unemployment[J].American Economi c Review.2000,90(5):129-322.
    [42]Diamond,P.A.,Maskin,E.S.An Equiibrium Analysis of Search and Breach of Cont ract[J].The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10(1):282-316.
    [43]Eckstein,Wolpin.Duration to First Job and Return to Schooling:Estimates From a Search-Matching Model[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5,62:263-286.
    [44]Pissarides,C.A.Equilibrium Unemployment Theory[M].Oxford:Basil Blackwell,1990.
    [45]Nash.J.Equilibrium Points in N-person Games[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 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1950,36:48-49.
    [46]Shapley,L.A Value for N-person Games[A]. H.W.Kuhn, A.W.Tucker.Contributions to the Theory of Games[C].Princeton Univer s-ity Press.1953.
    [47]Nash.J.The Bargaining Problem[J].Econometrica.1950,(18):155-162.
    [48]Nash.J.Non-cooperative Games[J].Annals of Mathematics.1951,54:286-295.
    [49]Rubinstein,A.Perfect Equilibrium in a Bargaining Model[J].Econometiica.1982,50:9 7-109.
    [50]Fudenberg,D.J.Tirole.Sequential Bargaining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83,50:221-247.
    [51]Sobel,Takahashi.A Mult-stage Model of Bargain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 s.1983,50:411-426.
    [52]Samuelson.W.Bargaining under Asymmetric Information[J].Econometria.1984,53:99 5-1005.
    [53]Rubinstein A.A Bargaining Model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bout Time Prefe rences[J].Econometrica.1985,53:1151-1172.
    [54]Perry.M.An Example of Price Formation in Bilateral Situation:A Bargaining M odel with Incomplete Information[J].Econometr-ica.1986,54:313-321.
    [55]Abreu.D.,Gul,F.Bargaining and Reputation[J].Econometrica.2000,68:85-117.
    [56]Bowen,W.G,Finnegan,T.A.The Economics of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Princeton [M].Press:Princeton University,1969.
    [57]Pierre.Cahuc,Andre.Zylberberg.Labor Economics[M].The MIT Press,2011.
    [58]Samuelson,P.A.Social Indifference Curves[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 70(1):1-22.
    [59]Becker,G.S.Altruism,Egoism,and Genntic Fitness:Economics and Sociobiology[J].Jo 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76,14:817-26.
    [60]Manser,M.,Brown,M.Marriage and Household Decision Making:A Bargaining Anal ysis[J].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1980,21(1):31-34.
    [61]Johnson,W.R.,Skinner,J.Labor Supply and Marital Separation[J].American Economi c Review,1986,76(3):455-469.
    [62]Kristian,B.The Marriage Contract and Efficient Rules for Spousal Support[J].Inter national Review of Law and Economics,1994,14:493-502.
    [63]Newmark,D.,Postlewaitel,A.Relative Income Concerns and the Rise in Married Wo men's Employment[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98,70(1):157-83.
    [64]Barron,J.,Mellow,W.Search Effort in the Labor Market[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 979,1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