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台湾光复初期的国语运动与国语文学(1945-1948)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台湾光复后人民赖以生存的根基(政治、经济、社会等)发生了深刻变化,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面对新的现实也必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不只包括内容,也包括形式和语言,因为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被日本殖民者统治近半个世纪的台湾同胞光复伊始的当务之急是先从语言上去“皇民化”以实现“祖国化”。国语运动推行工作在官方地筹备下成立了相关组织并制定了章程,进行了人员地招募及培训,再加上台湾民众热情积极地参与、传媒地助推,第一阶段的国语运动取得若干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此后在一大批语文学术专家主导之下,国语运动开始沿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有条不紊地顺利开展并取得显著成绩。
     国语运动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上地语言学习,它更是一场复兴中华文化的社会运动,而国语文学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从作家所运用的“语言文字”这一创作媒介来看,光复初期作家们有的仍然使用日语进行创作,有的用方言,有的用文言,而用白话文进行创作的台湾作家十分罕见。这些作家从最初困难地运用白话创作,发展为能够运用白话进行简单创作,及至后期运用国语熟练写作。国语运动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杨逵、吕赫若等作家的创作是其中的典型事例。
     光复后很多文学家、批评家围绕着台湾新文学问题在《新生报》上进行了长时间论争。在《桥》副刊大规模讨论之前,《新生报》副刊《文艺》上曾有过小型论争。《桥》副刊上论争的问题更为集中,包括台湾新文学的源流与归属、台湾新文学的相关理论问题、台湾新文学的实际困难等。
     国语与台湾同胞的认同焦虑密切相关,他们经历了从主动、良性的焦虑到被动、恶性的焦虑地转变。这种逆转表面上看是由于省籍矛盾,而其实是光复后所延续下来的封建官僚制度。当局也认识到民众在情感认同上由热到冷地变化,并进行了一定补救。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特别重视国语与民族国家想象之间的密切关系。光复后当局积极采取多种形式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台湾光复初期国语运动与国语文学地开展,促成了“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这一宗旨在台湾地实现。
After the retrocession of Taiwan, people's survival of the foundation, for example,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etc. underwent profound changes. Literature as the ideology of the new realities is bound to change. Such changes include contents, also form and language, because they are two aspects of the same problem. Taiwan compatriots were ruled by Japanese colonialist nearly half a century. The most urgent task is to start with "decolonisation" to achieve "motherlandization" at the language after the recovery. The relevant organizations were established and charters were developed in the official preparations for the implemental work.In addition, the recruitment and training of personnel, coupled with active participation of Taiwan's enthusiastic public and media, they made the first phase of the national Language Movement achieved a number of results, but there were also many disadvantages. Since then, under the leading of many academic experts, Language Movement began along a mor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way, developed orderly and smooth and made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Language Movement is not a technical language learning simply, but it is a social movement of Chinese culture renaissance, the national language of literature in which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From the "language" medium of writers,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covery some writers were still writing in Japanese, some in dialect, and some with classical, but the writers with vernacular in Taiwan were very rare. It was very difficult for these writers in their writing of using vernacular. And they could be able to use a simple vernacular to write, until they could use Mandarin proficiency in the later period. Language Movement in this transformation proces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f which Yang Kui, Taiwanese Writer Writers were typical example.
     Many writers and critics debated around the issue of Taiwan New Literature in New Newspaper for a long time after the retrocession. Before the large-scale discussion in Bridge, there had been a small controversy. But the problem of controversy of the latter were more focused in Bridge, including the origins and the attribution,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issues, th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of Taiwan New Literature, etc.
     Taiwan compatriots experienced a crisis of identity, 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to Mandarin, and which changed from the active, healthy anxiety to the passive and malignant anxiety. It seemed due to provincial conflict, but in fact this reversal was the consequence of the continued feudal bureaucracy after recovery. The Administration also recognized that change from hot to cold in the emotional identity of people and made remedies to some degrees. Both the official and the private placed a very high value on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darin and nation state imagination. The authorities had positively taken various ways to promote cross-strait cultural exchanges after the retrocession. The development of Mandarin Movement and Mandarin literature contribute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purpose of "national language of literature, literary language" in early stage of Taiwan's restoration.
引文
1李如龙、姚荣松:《闽南方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2参看张博宇编:《台湾地区国语运动史料》,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33-34页。
    1孙达人:《<桥>和它的同伴们》,参看曾健民主编:《噤哑的论争》,台北:人间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
    1《台湾文化》,1948年5月1日,第3卷第4期。
    2《政经报》,1945年11月,第2期。
    3《台湾文化》,1948年10月,1卷2号。
    4《台湾文化》,1947年12月23日。
    5《台湾茶叶》,1948年6月3日。
    6参看《吕赫若小说全集》,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7刘登翰等主编:《台湾文学史》(第2册),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78页。
    1汪毅夫:《语言的转换与文学的进程》,见《闽台地方史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23-124页。
    2黄英哲:《许寿裳在台湾的足迹——战后台湾文化政策的挫折(上)(下)》,《东亚》291-229号,1991年9-10月。(本论文曾改写成中文论文,<许寿裳与台湾(1946-1948)——兼论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时期的文化政策>,发表于1991年12月28至29日于台北举办的二二八学术研讨会,后收入<二二八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1)>)
    3黄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国化”:战后台湾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麦田出版社,2007年版。
    4许雪姬:《台湾光复初期的语文问题——以二二八事件前后为例》,《史联杂志》第19期,1991年12月,第89-103页。
    5杨聪荣:《从民族国家的模式看战后台湾的中国化》,《台湾文艺》,138期,1993年8月。
    6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硕士论文,1993年。
    7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年。
    8嘉义大学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
    9朱双一:《光复初期海峡两岸的文学汇流》,《台湾研究集刊》,1994年第2期。
    10朱双一:《光复初期台湾文坛的鲁迅风潮——以<前锋>、<和平日报>、<台湾文化>等为例》,《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第2期。
    11朱双一:《杨梦周:光复初期台湾文坛的重要存在》,《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4期。
    12徐明远:《台湾国语运动发起人范寿康》,见《炎黄春秋》,1999年第4期。
    13曹惠民:《“桥”与“路”——“1947-1949台湾新文学思潮论议”略评三则》,《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2期。
    14汪毅夫:《1945-1948福建文人与台湾文学》,《福建论坛》,2001年第6期。
    15汪毅夫:《魏建功等“语文学术专家”与光复初期台湾的国语运动》,《东南学术》,2002年第6期。
    16汪毅夫:《语言的转换与文学的进程——关于台湾文学的一种解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1期。
    17邓孔昭:《光复初期(1945-1949)的台湾社会与文学》,《台湾研究集刊》,2003年第4期。
    18邓孔昭:《陈仪与台湾光复初期的文化重建》,《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1期。
    1古远清:《在台湾传承中华文化的台静农》,《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1期。
    2鲁国尧:《台湾光复后的国语推行运动和(国音标准汇编)》,《语文研究》,2004年第4期。
    3吴本荣:《陈仪与台湾光复初期的语言政策》,《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4徐秀慧:《‘鲁迅战斗精神’对台湾的影响》,《华文文学》,2006年第6期。(作者系台湾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系学者)
    5许长安:《台湾的语文政策沿革及语文使用现状》,《现代语文》,2007年第12期。
    6王小平:《光复初期‘跨海知识分子’述评》,《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7期。
    7马学磊:《语言中的政治:台湾光复初期的国语运动》,《温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8黄万华:《去殖民性进程中的战后初期台湾文学》,《台湾研究集刊》,2011年第1期。
    9陈芳明:《自序:我的后殖民立场》,参看《后殖民台湾》,台湾:麦田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9-20页。
    1张博宇:《台湾地区国语运动史料》,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3页。
    2陈达夫:《日人统治下之台湾教育》,1946年4月,收入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357页。
    1许雪姬:《台湾光复初期的语文问题——以二二八事件前后为例》,《史联杂志》第19期,1991年12月,第90页。
    2陈仪致许寿裳私函,1946年5月13日。黄英哲、许雪姬、杨彦杰主编:《台湾省编译馆档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1页。
    1许雪姬:《台湾光复初期的语文问题——以二二八事件前后为例》,《史联杂志》第19期,1991年12月,第91页。
    2方祖燊:《方祖燊全集》(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版,第220页。
    1何容:《台湾之国语运动》,台北:台湾省政府办公厅,1948年版,第10页。
    2《新生报台湾年鉴》,台北:台湾新生报,1945年,第39页。
    3《台湾接管计划纲要》,见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南京: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第54页。
    4《台湾调查委员会座谈会记录》,见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南京: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第16页。
    1《台湾调查委员会座谈会记录》,见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南京: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第15页。
    2《大公报》,1945年9月2日,第11版。
    3《陈长官演讲词全文》,《新生报》,1946年2月16日。
    4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秘书处编辑室、民政处秘书室编:《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施政报告》,(民国三十五年,台湾省参议会第一届第一次大会),第122-123页。
    1《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民国三十五年工作报告一般行政部分》,见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南京,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第234页。
    1方师铎:《五十年来中国国语运动史》,台北:国语日报出版社,1965年版,第117页。
    2方师铎:《五十年来中国国语运动史》,台北:国语日报出版社,1965年版,第143页。
    1方师铎:《五十年来中国国语运动史》,台北:国语日报出版社,1965年版,第143-146页。
    1方师铎:《五十年来中国国语运动史》,台北:国语日报出版社,1965年版,第147页。
    2方师铎:《五十年来中国国语运动史》,台北:国语日报出版社,1965年版,第149页。
    1福建省政府“闽档2-9-8816(T2-2-74)”。
    1《许寿裳在记者会上关于编译馆旨趣与工作的谈话稿》,1946年8月10日,见黄英哲、许雪姬、杨彦杰主编:《台湾省编译馆档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32页。
    2《台湾省编译馆组织规程》,1946年8月2日,见黄英哲、许雪姬、杨彦杰主编:《台湾省编译馆档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3页。
    3《台湾省编译馆工作概况——台‘卅五’字第一四七号通知》,1947年1月18日,见黄英哲、许雪姬、杨彦杰主编:《台湾省编译馆档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9页。
    1汪毅夫:《闽台区域社会研究》,厦门:鹭江出版社,2004年版,第315页。
    2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04页。
    1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06页。
    1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2页。
    1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17页。
    2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18页。
    1许长安:《台湾的语文政策沿革及语文使用现状》,《现代语文》,2007年第12期,第4页。
    2汪毅夫:《闽台区域社会研究》,厦门:鹭江出版社,2004年版,第315页。
    1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0页。
    2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页。
    1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42页。
    1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88-391页。
    2陈茂云:《国语会话教本》,台北:国语普及会,1945年版。
    3二树庵、詹镇卿合编:《国台音万字典》,嘉义:兰记书局,1946年版。
    4吴主惠:《中国国语入门》,东京:中国新建会出版,1945年版。
    5许雪姬:《台湾光复初期的语文问题——以二二八事件前后为例》,《史联杂志》第19期,1991年12月,第91页。
    1黄英哲、许雪姬、杨彦杰主编:《台湾省编译馆档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25页。
    2刘登翰等主编:《台湾文学史》(第2册),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88页。
    3《国语小报》第165号,1948年6月19日,第1版。
    1方师铎:《五十年来中国国语运动史》,台北:国语日报出版社,1965年版,第161-162页。
    2方师铎:《五十年来中国国语运动史》,台北:国语日报出版社,1965年版,第163页。
    1方祖燊:《方祖燊全集》(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版,第232页。
    2方祖燊:《方祖燊全集》(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版,第233页。
    3汪毅夫:《闽台区域社会研究》,厦门:鹭江出版社,2004年版,第326页。
    1许雪姬:《台湾光复初期的语文问题——以二二八事件前后为例》,《史联杂志》第19期,1991年12月,第93页。
    2陈漱渝:《亲情·乡情·风情——一个大陆人看台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39页。
    3张博宇:《台湾地区国语运动史料》,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30-131页。
    1张博宇:《台湾地区国语运动史料》,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35-136页。
    2林政纬:《台湾战后初期“国语运动”政策推行之分析》,收入全国台湾研究会编:《弘扬中华文化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论文集》,第365页,2010年3月。
    3《大公报》,1945年9月2日,第11版。
    4陈仪:《民国35年度工作要领——34年除夕广播》,收入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编,《陈长官治台言论集》(第一辑),台北: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1946年,第45页。
    1《陈长官演讲词全文》,《新生报》,1946年2月16日。
    2《台湾省施政概况·民国三十五年九月四日外勤记者招待会上说话》,见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250页。
    3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41页。
    1刘登翰等主编:《台湾文学史》(第2册),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78页。
    1参看汪毅夫:《闽台区域社会研究》,厦门:鹭江出版社,2004年版,第286页。
    2刘登翰等主编:《台湾文学史》(第2册),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86页。
    1歌雷:《刊前序语》,《新生报》副刊《桥》第1期,1947年8月1日。(以下均简称《桥》)
    2歌雷:《刊前序语》,《桥》第1期,1947年8月1日。
    1姚隼:《桥之颂赞》,《桥》第1期,1947年8月1日。
    2何欣:《迎文艺节》,《新生报》副刊《文艺》第1期,1947年5月4日。(以下均简称《文艺》,不再说明)
    3江森:《文艺的教育价值》,《文艺》第2期,1947年5月11日。
    1沈明:《展开台湾文艺运动》,《文艺》第4期,1947年5月25日。
    1何欣:《编后记》,《文艺》第4期,1947年5月25日。
    2江默流:《造成文艺空气》,《文艺》第7期,1947年6月18日。
    1梦周:《说教文学》,《文艺》第7期,1947年6月18日。
    1沈明:《我们要这样的新文艺——再论展开台湾新文艺运动》,《文艺》第9期,1947年7月2日。
    2王锦江:《台湾新文学运动史料》,《文艺》第9期,1947年7月2日。
    1毓文:《打破缄默谈“文运”》,《文艺》第12期,1947年7月23日。
    何欣:《编者按》,《文艺》第12期,1947年7月23日。
    1赵遐秋:《台湾新文学史上一场不该遗忘的文学论争》,《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13期,第107页。
    2陈映真、曾健民编:《台湾文学问题论议集:一九四七—一九四九》,台北:人间出版社,1999年版。
    3欧阳明:《台湾新文学的建设》,《桥》第40期,1947年11月7日。
    1杨逵:《如何建立台湾新文学》,《桥》第96期,1948年3月29日。
    2杨逵:《过去台湾文学运动的回顾》,《桥》第100期,1948年4月7日。
    1吴浊流:《过去台湾新文艺的运动值得研究》,《桥》第100期,1948年4月7日。
    2林曙光:《台湾文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桥》第102期,1948年4月12日。
    3[美]詹明信:《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张京媛译,见张旭东编,陈清侨等译,《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詹明信批评理论文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23页。
    1扬风:《新时代,新课题——台湾新文艺运动应走的路向》,《桥》第95期,1948年3月26日。
    2歌雷:《关于台湾文学的特殊性及其应有的三种努力》,《桥》第101期,1948年4月9日。
    1陈大禹:《从特殊性上规范出台湾新文学的意义。今日台湾的文学作品特别强明语文的教育性》,《桥》第101期,1948年4月9日。
    1孙达人、陈大禹、吴坤煌:《从特殊性的适应里创造出无特殊性的境地》,《桥》第101期,1948年4月9日。
    2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春晖出版社,1987年版,第77页。
    1欧阳明:《台湾新文学的建设》,《桥》第40期,1947年11月7日。
    2范泉:《论台湾文学》,《新文学》,1946年第1期。
    3林曙光:《台湾文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桥》第102期,1948年4月12日。
    1林曙光:《台湾新文学运动是直接或间接受到我国五四运动影响而产生而发展》,《桥》第100期,1948年4月7日。
    2胡绍钟:《建设新台湾文学之路》,《桥》第117期,1948年5月24日。
    1石家驹:《一场被遮断的文学论争:关于台湾新文学诸问题的论争(一九四七—一九四九)》,见陈映真、曾健民:《台湾文学论议集:1947-1949》,台北:人间出版社,1999年版,第18页。
    2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教研室编:《“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80页、183页、193页。
    3参见成仿吾:《全部的批判之必要——如何才能转换方向的考察》,收入《“革命文学”论争资料选编(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72页。
    4孙达人:《论前进与后退——<建设新台湾文学之路>读后》,《桥》第119期,1948年5月28日。
    1孙达人:《传统·觉醒·改造——简论台湾新文学的方向》,《桥》第131期,1948年6月25日。
    2雷石榆:《形式主义的文学观——评扬风的“五四文艺写作”》,《桥》第126期,1948年6月14日。
    3骆驼英:《论“台湾文学”诸论争》,《桥》第146期,1948年7月30日。
    4阿瑞:《台湾文学需要一个“狂飙运动”》,《桥》第114期,1948年5月14日。
    1扬风:《“文章下乡”——谈展开台湾的新文学运动》,《桥》第117期,1948年5月24日。
    1雷石榆:《台湾新文学创作方法问题》,《桥》第120期,1948年5月31日。
    2陈大禹:《我们写的作品是不是反映了现实》,《桥》第100期,1948年4月7日。
    3陈健夫:《不能忽略时代背景让作者自由发抒感情》,《桥》第100期,1948年4月7日。
    1骆驼英:《论“台湾文学”诸论争》,《桥》第146期,1948年7月30日。
    2扬风:《新写实主义的真义》,《桥》第132期,1948年6月28日。
    3《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文学导报》第1卷第8期,1931年11月。
    4参见温儒敏:《新文学现实主义的流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版,第109页。
    5秦嗣人:《现实比真实更高级》,《桥》第100期,1948年4月7日。
    6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欧阳明:《台湾新文学的建设》,《桥》第40期,1947年11月7日。
    1扬风:《新时代,新课题——台湾新文艺运动应走的路向》,《桥》第95期,1948年3月26日。
    2扬风:《“文章下乡”谈展开台湾的新文学运动》,《桥》第117期,1948年5月24日。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1稚真:《一个作家的形成,需要一个伟大的人格》,《桥》第100期,1948年4月7日。
    2蔡瑞河:《论建立台湾新文学》,《新生报》副刊《习作》,1948年11月30日。
    1黄玄:《文学通俗化与台湾》,《桥》第28期,1947年10月8日。
    2稚真:《论纯文艺》,《桥》第38期,1947年11月3日。
    1扬风:《请走出“象牙塔”来——评稚真君的<论纯文艺>》,《桥》第40期,1947年11月7日。
    2稚真:《再论纯文艺——兼答扬风先生<走出“象牙之塔来”>一文》,《桥》第45期,1947年11月19日。
    3扬风:《评“再论纯文艺”》,《桥》第48期,1947年11月28日。
    1斯妥:《“纯文艺”诸问题》,《桥》第46期,1947年11月24日。
    2凌风:《文艺与批评——献给参与“纯文艺”问题论战的文艺同志》,《桥》第58期,1947年12月22日。
    3扬风:《扬风致编者的信》,《桥》第60期,1947年12月26日。
    4谢青:《关于这次论争的一点意见》,《桥》第65期,1948年1月9日。
    1林曙光:《台湾文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桥》第102期,1948年4月12日。
    2杨逵:《如何建立台湾新文学》,《桥》第96期,1948年3月29日。
    3杨逵:《过去台湾文学运动的回顾》,《桥》第100期,1948年4月7日。
    1林曙光:《台湾文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桥》第102期,1948年4月12日。
    2欧阳明:《台湾新文学的建设》,《桥》第40期,1947年11月7日。
    1歌雷:《关于台湾文学的特殊性及其应有的三种努力》,《桥》第101期,1948年4月9日。
    2宋承治:《发展本岛方言文学的文字问题》,《桥》第203期,1949年1月22日。
    3参看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新青年》第4卷第4期,1918年4月15日。
    歌雷:《欢迎》,《桥》第95期,1948年3月26日。
    1扬风:《新时代,新课题——台湾新文艺运动应走的路向》,《桥》第95期,1948年3月26日。
    2杨逵:《如何建立台湾新文学》,《桥》第96期,1948年3月29日。
    3史村子:《论文学的时代使命——艺术的控诉力》,《桥》第98期,1948年4月2日。
    1杨逵:《作者应到人民中间去观察本身与外省作者应当加强联系与合作》,《桥》第100期,1948年4月7日。
    2林曙光:《台湾文学的过去,现在与将来》,《桥》第102期,1948年4月12日。
    3天野:《反对恐惧心理,要勇敢地奋斗》,《桥》第100期,1948年4月7日。
    1扬风《新时代,新课题——台湾新文艺运动应走的路向》,《桥》第95期,1948年3月26日。
    2杨逵:《过去台湾文学运动的回顾》,《桥》第100期,1948年4月7日。
    3扬风《新时代,新课题——台湾新文艺运动应走的路向》,《桥》第95期,1948年3月26日。
    4瀛涛:《今天文艺工作者的困难》,《桥》第100期,1948年4月7日。
    1史村子:《编者应严格的选稿作者应严肃的创作读者多多提供意见》,《桥》第100期,1948年4月7日。
    2《桥》第96期,1948年3月29日。
    3萧金堆:《关于翻译》,《桥》第200期,1949年1月14日。
    4文瑛:《夜》,林曙光译,《桥》第104期,1948年4月16日。
    5蔡德本:《苦瓜》,林曙光译,《桥》第124期,1948年6月7日。
    6蔡德本:《啤酒》,林曙光译,《桥》第133期,1948年6月30日。
    7王溪清:《女扒手》,潜生译,《桥》第173期,1948年10月13日。
    8王溪清:《鹦哥》,林曙光译,《桥》第137期,1948年7月9日。
    9邱妈寅:《叛徒》,潜生译,《桥》第168期,1948年9月27日。
    10邱妈寅:《再相逢》,《桥》第162期,1948年9月10日。
    11邱妈寅:《有个早晨的港口》,黄采薇译,《桥》第220期,1949年3月14日。
    12叶瑞榕:《高铭戟》,《桥》第169期,1948年9月29日。
    13黄昆彬:《雨伞》,林曙光译,《桥》第109期,1948年5月3日。
    14黄昆彬:《琉球的孩子们》,林曙光译,《桥》,1948年5月7日。
    15黄昆彬:《美子与猪》,潜生译,《桥》第159期,1948年8月30日。
    16黄昆彬:《“吃耳光的人”与“大马戏团”》,《桥》第197期,1948年12月27日。
    17黄昆彬:《毁灭了的偶像》,《桥》第198期,1948年12月30日。
    18叶石涛:《河畔的悲剧》,林曙光译,《桥》第125期,1948年6月9日。
    19叶石涛:《来到台湾的唐·芬》,《桥》第132期,1948年6月28日。
    1叶石涛:《澎湖岛的死刑》,潜生译,《桥》第142期,1948年7月21日。
    2叶石涛:《汪昏平·猫和一个女人》,潜生译,《桥》第154期,1948年8月18日。
    3叶石涛:《三月的妈祖》,陈显庭译,《桥》第212期,1949年2月12日。
    4叶石涛:《伶仃女》,《桥》第217期,1949年2月24日。
    5谢哲智:《怒吼》,《桥》第148期,1948年8月4日。
    6谢哲智:《拾煤屑的孩子》,《桥》第181期,1948年11月3日。
    7杨逵:《萌芽》,《桥》第200期,1949年1月13日。
    8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春晖出版社,1987年版,第79页。
    1萧金堆:《关于翻译》,《桥》第200期,1949年1月14日。
    2叶瑞榕:《关于批评(一)》,《桥》第200期,1949年1月14日。
    1陈映真、施淑、蓝博洲、马相武、朱双一:《重返文学史:吕赫若及其时代——两岸五人谈》,《南方文坛》,1998年第2期,第54页。
    2吕赫若:《吕赫若小说全集》,林至(?)译,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4页。
    1周青:《吕赫若晚年的中文作品分析》,《台湾研究》,1998年第3期,第86页。
    1陈映真:《论吕赫若的<冬夜>——<冬夜>的时代背景、审美上的成就和吕赫若的思想与实践》,《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年第4期,第107页。
    2汪毅夫:《语言的转换与文学的进程——关于台湾现代文学的一种解说》,《闽台区域社会研究》,厦门:鹭江出版社,2004年版,第344页。
    3陈映真:《论吕赫若的<冬夜>——<冬夜>的时代背景、审美上的成就和吕赫若的思想与实践》,《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年第4期,第107页。
    1黎湘萍:《从吕赫若小说透视日据时期的台湾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2期,第146页。
    1陈映真:《论吕赫若的<冬夜>——<冬夜>的时代背景、审美上的成就和吕赫若的思想与实践》,《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年第4期,第110页。
    2《迦尼的来信》,《桥》第101期,1948年4月9日。
    3参见施善继:《呼喊迦尼》,《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第6期,第81页。
    4《关于迦尼》,见《桥》第214期,1949年2月18日。
    1迦尼:《诗小论》,《桥》第36期,1947年10月29日。
    2迦尼:《寂寞》,《桥》第33期,1947年10月22日。
    1迦尼:《三月没有太阳的日子》,《桥》第89期,1948年3月12日。
    1迦尼:《城市》,《桥》第58期,1947年12月22日。
    1[匈牙利]尤若夫:《冬夜》,见杨恒达主编:《外国诗歌鉴赏辞典③》(现当代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909页。
    2迦尼:《秋收之后》,《桥》第27期,1947年10月6日。
    3迦尼:《秋天去了》,《桥》第53期,1947年12月10日。
    4子珑:《点描迦尼·谈现代诗》,《桥》第214期,1949年2月18日。
    5迦尼:《寂寞》,《桥》第33期,1947年10月22日。
    1迦尼:《这是真理》,《桥》第29期,1947年10月10日。
    2迦尼:《啊,自由》,《桥》第25期,1947年10月1日。
    1迦尼:《我底心是自由的窗》,《桥》第8期,1947年8月15日。
    2迦尼:《誓》,《桥》第41期,1947年11月10日。
    1迦尼:《犷歌》,《桥》第127期,1947年6月16日。
    1迦尼:《红叶》,《桥》第35期,1947年10月27日。
    2迦尼:《星星》,《桥》第10期,1947年8月22日。
    3迦尼:《偶然》,《桥》第57期,1947年12月19日。
    4迦尼:《惊蛰》,《桥》第83期,1948年2月25日。
    5迦尼:《夜莺》,《桥》第163期,1948年9月13日。
    6施善继:《呼喊迦尼》,《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第6期,第81页。
    7迦尼:《队伍》,《桥》第138期,1948年7月12日。
    8丽叶:《海洋二重奏》,《桥》第19期,1947年9月17日。
    9丽叶:《水手》,《桥》第26期,1947年10月3日。
    10丽叶:《灯塔》,《桥》第51期,1947年12月5日。
    1石碚:《墙》,《桥》第15期,1947年9月8日。
    2石碚:《友情·爱情》,《桥》第59期,1947年12月24日。
    1石碚:《青春的旋律》,《桥》第84期,1948年2月27日。
    2石碚:《生命的步调》,《桥》第85期,1948年3月3日。
    1路阳:《醋》,《桥》第68期,1948年1月16日。
    2苏旦:《春草绿》,《桥》第80期,1948年2月18日。
    1探子:《演剧三队旅台的第一轮上演剧目》,《桥》第1期,1947年8月1日。
    2司徒阳:《新台湾剧运的展望》,《周末》第1期,1947年8月2日。
    3袁勃:《怎样展开台湾戏剧运动》,《桥》第34期,1947年10月24日。
    1朱可立:《展开台湾新剧运——迎观众公司来台》,《桥》第38期,1947年11月3日。
    2观众演出公司全体同人:《掀起台湾新戏剧热潮——迎第五届戏剧节》,《新生报》,1948年2月15日。
    3邱开骝:《谈台湾新演剧——写在观众公司演出之后》,《桥》第79期,1948年2月16日。
    1曹惠民:《“桥”与“路”——“1947-1949台湾新文学思潮论议”略评三则》,《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2期。
    2曹惠民:《“桥”与“路”——“1947-1949台湾新文学思潮论议”略评三则》,《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2期。
    3《<天未亮>演出座谈会》,《桥》第203期,1949年1月22日。
    4陈大禹:《台北酒家》,《桥》第139期,1948年7月14日。
    5林曙光:《文学与方言——<台北酒家>读后》,《桥》第141期,1948年7月19日。
    1林曙光:《台语与文艺——评<绿岛小曲>》,《桥》第215期,1949年2月21日。
    2林曙光:《剧运在台湾》,《桥》第201期,1949年1月15日。
    1麦芳娴:《文学的语言——兼评:<台北酒家>》,《桥》第143期,1948年7月23日。
    2沙小风:《评<台北酒家>》,《桥》第141期,1948年7月19日。
    3沙小风:《文学的生命——致林曙光、麦芳娴两先生》,《桥》第155期,1948年8月20日。
    1麦芳娴:《作家的任务——答沙小风先生》,《桥》第159期,1948年8月30日。
    2萧荻:《读<台北酒家>的序幕》,《桥》第144期,1948年7月26日。
    3朱实:《读<台北酒家>后》,《桥》第144期,1948年7月26日。
    1《台湾接管计划纲要》1945年3月,收入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49页。
    2《台湾接管计划纲要》1945年3月,收入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53页。
    3《民国35年度工作要领——34年除夕广播》,1946年12月31日,《陈长官治台言论集》第1辑,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宣传委员会,1946年5月,第45页。(转引自黄英哲、许雪姬、杨彦杰主编:《台湾省编译馆档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1《中华民国36年度台湾行政长官公署工作计划》,1947年编制,第4页。(转引自黄英哲、许雪姬、杨彦杰主编:《台湾省编译馆档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2《台湾省施政总报告》,收入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228页。
    3[奥地利]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汤潮、范光棣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第15页。
    4张博宇:《台湾地区国语运动史料》,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30页。
    1《劝勉学徒诸君》,《民报》,1946年10月1日,第1版。
    2唐贤龙:《台湾事变内幕记》,见邓孔昭编:《二·二八事件资料集》,台北:稻香出版社,1991年版,第30页。
    3《劝勉学徒诸君》,《民报》,1946年10月1日,第1版。
    4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74页。
    1王思翔:《我看台湾——质周宪文先生》,《和平日报》,1946年6月16日。
    2赖明仁:《光复杂感》,《新知识》,1946年8月15日。
    3杨逵:《为此一年而哭》,《新知识》,1946年8月15日。
    4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台湾省二·二八暴动事件报告》,见邓孔昭编:《二·二八事件资料集》,台北:稻香出版社,1991年版,第393页。
    5国民党中执会秘书处为抄送《台湾现状报告书》致行政院函及各部复核情形(1946年1月16日),收入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下),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552-556页。
    1《台湾人为什么要轰走陈仪?》,收入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下),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565-566页。
    2《台湾锄奸团团长丘侠呈蒋介石函件》,收入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下),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564页。
    1许嘉璐:《序》,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编:《国家、民族与语言——语言政策国别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2[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教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3-44页。
    3《台湾省施政总报告》,收入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228页。
    4薛人仰:《台湾教育之重建》,收入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95页。
    1陈达夫:《日人统治下之台湾教育》,收入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358页。
    2张博宇:《台湾地区国语运动史料》,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30页。
    3薛人仰:《台湾教育之重建》,收入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95页。
    1张博宇:《台湾地区国语运动史料》,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32页。
    2《台湾省编译馆工作概况——台‘卅五’字第一四七号通知》,1947年1月18日,收入黄英哲、许雪姬、杨彦杰主编:《台湾省编译馆档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9页。
    3《初小国语编辑大要》,初级小学适用《国语》第8册,台北:台湾书店,1946年,收入黄英哲、许雪姬、杨彦杰主编:《台湾省编译馆档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19页。
    4《初小国语编辑大要》,初级小学适用《国语》第8册,台北:台湾书店,1946年,收入黄英哲、许雪姬、杨彦杰主编:《台湾省编译馆档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0页。
    5何容:《论麻胡主义的国语教育》,《新生报》,1946年3月10日。
    1原载《人民导报》1946年5月9日第2版,见许雪姬:《台湾光复初期的语文问题》,《思与言》,1991年第29卷第4期,第167页。
    2张博宇:《台湾地区国语运动史料》,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206页。
    3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04页。
    1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10页。
    2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11页。
    3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6页。
    4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14页。
    1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4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73-375页。
    1张博宇:《台湾地区国语运动史料》,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140页。
    2参见汪毅夫:《爱国爱乡两岸情——读梁永禄先生家藏文献》,《团结报》,2010年4月1日,第6版。
    1梁永禄:《台湾省人学国语的简便方法》,梁永禄家藏手稿。
    2详见陈小冲:《日据时期台湾与大陆的文化联系》,《台湾研究》,1997年第2期。
    3《台湾省教育厅答台湾广播电台记者问》,收入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第431页。
    1游弥坚:《台湾文化协进会创立的宗旨》,《新生报》,1945年11月20日。
    2《台湾文化协进会章程》第二条,《台湾文化》,第1卷第1期,1946年9月,第28页。
    3黄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国化”:战后台湾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麦田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页。
    4黄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国化”:战后台湾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麦田出版社,2007年版,第 141页。
    1刘登翰等主编:《台湾文学史》(第2册),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82页。
    2欧阳明:《鲁迅——中国的高尔基》,《桥》第33期,1947年10月22日。
    3吕宋:《承继鲁迅精神——读鲁迅全集后》,《桥》第135期,1948年7月5日。
    1愍言:《记曹禺先生》,《桥》第4期,1947年5月25日。
    2燕幼:《周萍的性格——<雷雨>人物分析之一》《桥》第64期,1948年1月7日。
    3白方:《谈繁漪——<雷雨>人物分析之二》,《桥》第66期,1948年1月12日。
    4胡慧:《周冲的性格——雷雨人物分析之三》,《桥》第75期,1948年2月2日。
    5夏彤阳:《评屏东师范<雷雨>演出》,《桥》第102期,1948年4月12日。
    6青苗:《曹禺的彷徨》,《桥》第144期,1948年7月26日。
    7萧荻:《读<文天祥>有感》,《桥》第185期,1948年11月15日。
    8永裕:《边城插图》,《桥》第120期,1948年5月31日。
    9吴光:《一个希望——听“中国文学讲座”后》,《桥》第59期,1947年12月24日。
    1黄识文:《我与文学》,《新生报》副刊《学生世界》第36期,1948年5月25,第8版。
    2高小石:《文学教育我引导我走向光明》,《新生报》副刊《学生世界》第36期,1948年5月25,第8版。
    3朱实:《接触了祖国文学,我走进文学的新境界》,《新生报》副刊《学生世界》第36期,1948年5月25,第8版。
    1汪毅夫:《语言的转换与文学的进程——关于台湾现代文学的一种解说》,《闽台区域社会研究》,厦门:鹭江出版社,2004年版,第337-338页。
    2汪毅夫:《语言的转换与文学的进程——关于台湾现代文学的一种解说》,《闽台区域社会研究》,厦门:鹭江出版社,2004年版,第339页。
    3叶瑞榕:《高铭戟》,《桥》第169期,1948年9月29日。
    1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见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2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见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页。
    3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见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页。
    《新生报》《桥》副刊,1947年8月1日-1948年12月31日。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文学导报》第1卷第8期,1931年11月。
    《劝勉学徒诸君》,《民报》,1946年10月1日。
    《和平日报》,1946年6月16日。
    《新知识》,1946年8月15日。
    毛泽东:《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新青年》第4卷第4期,1918年4月15日。
    叶六仁(石涛):《四十年代的台湾文学》,《文学界》,1986年第20期。
    吴晓川:《从迁台作家创作看中国新文学传统的延续》,《当代文坛》,2007年第6期。
    李晨:《中国新文学作家视野中的台湾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年第3期。
    蔡辉振:《鲁迅对台湾新文学发展的影响研究》,《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5期。
    朱立立:《对“鲁迅与台湾文学关系”相关论述的质疑与批评——以陈芳明<鲁迅在台湾>一文为
    主要辨析对象》,《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韩三洲:《张我军,张光直父子的中国心》,《海内与海外》,2006年第6期。
    史挥戈:《论张我军对台湾新文学的贡献》,《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钱虹:《海峡两岸的台湾文学研究》,《学术研究》,2004年第8期。
    横地刚:《范泉的台湾认识——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台湾的文学状况》,《复旦学报》,2004年第3期。
    叶芸芸:《试论战后初期的台湾知识分子及其文学活动(1945-1949))),《文季》,1985年第2卷第5期。
    朱双一:《光复初期海峡两岸的文学汇流》,《台湾研究集刊》,1994年第2期。
    朱双一:《光复初期台湾文坛的“鲁迅风潮”——以<前锋>、<和平日报>、<台湾文化>等为例》,《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第2期。
    陈辽:《评议:1947-1949年间台湾文学论争三大问题》,《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年第2期。
    徐明远:《台湾国语运动发起人范寿康》,《炎黄春秋》,1999年第4期。
    赵遐秋:《台湾新文学史上一场不该遗忘的文学论争》,《新文学史料》,2000年第3期。
    蔡子民:《台湾光复初期的激荡与追求》,《台声》,2000年第3期。
    方环海:《国语运动与20世纪的近代语音研究》,《文史杂志》,2000年第4期。
    方环海:《国语运动与20世纪的近代音研究》,《汉字文化》,2000年第4期。
    樊洛平:《台湾新文学重建的历史见证——关于40年代后期台湾文学问题的讨论》,《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年第4期。
    施淑:《台湾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再出发——新生报<桥>副刊的文艺论争》,《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年第4期。
    赵遐秋:《从“文学大众化”到“人民的文学”——20世纪40年代末台湾文坛关于台湾新文学
    路线、方向的论争》,《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年第4期。
    施善继:《呼喊迦尼》,《文艺理论与批评》,2000年第6期。
    曾健民:《在风雨飘摇中绽开的文学花苞“台湾新文学论议”的思想和时代》,《新文学史料》,2001年第1期。
    李瑞腾:《<桥>上论争的前奏》,《新文学史料》,2001年第1期。
    曹惠民:《“桥”与“路”——“1947-1949台湾新文学思潮论议”略评三则》,《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2期。
    王风:《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之关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赵慧峰:《简析民国时期的国语运动》,《民国档案》,2001年第4期。
    汪毅夫:《1945-1948福建文人与台湾文学》,《福建论坛》,2001年第6期。
    汪毅夫:《魏建功等“语文学术专家”与光复初期台湾的国语运动》,《东南学术》,2002年第6期。
    李晨:《2001年大陆台港文学研究综述》,《华文文学》,2003年第2期。
    邓孔昭:《光复初期(1945-1949)的台湾社会与文学》,《台湾研究集刊》,2003年第4期。
    汪毅夫:《语言的转换与文学的进程——关于台湾文学的一种解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第1期。
    古远清:《在台湾传承中华文化的台静农》,《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1期。
    于锦恩:《清末民初国语运动的国际动力——兼与赵慧峰先生商榷》,《中州学刊》,2004年第2期。
    朱双一:《杨梦周:光复初期台湾文坛的重要存在》,《台湾研究集刊》,2004年第4期。
    鲁国尧:《台湾光复后的国语推行运动和<国音标准汇编>》,《语文研究》,2004年第4期。
    于锦恩:《简论国语运动中白话文的推行——兼与赵慧峰先生商榷》,《民国档案》,2004年第4 期。
    袁红涛:《“白话”与“国语”:从国语运动认识文学革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于锦恩:《简论吴稚晖在国语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语文研究》,2005年第3期。
    李诠林:《吕赫若小说文本的文化隐喻功能》,《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朱元曙:《国语运动中的朱希祖及章门弟子》,《鲁迅研究月刊》,2005年第4期。
    刘沛生:《钱玄同与国语运动》,《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刘进才:《从“文学的国语”到方言创作——四十年代方言文学运动的合理性及其限度》,《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徐秀慧:《“鲁迅战斗精神”对台湾的影响》,《华文文学》,2006年第6期。
    吴本荣:《陈仪与台湾光复初期的语言政策》,《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卢毅:《章门弟子与国语运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5期。
    郎元智:《民国时期国语运动探微》,《理论界》,2007年第10期。
    郑亚捷:《国语运动视野中的“边疆特殊语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4期。
    崔明海:《“国语”如何统一——近代国语运动中的国语和方言观》,《江淮论坛》,2009年第1期。
    高艳利:《留学生与国语罗马字运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王小平:《光复初期“跨海知识分子”述评》,《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7期。
    陈小冲:《日据时期台湾与大陆的文化联系》,《台湾研究》,1997年第2期。
    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王炬:《国语运动的理论与实际》,台北:台湾省国语推行委员会,1951年版。
    方师铎:《五十年来中国国语运动史》,台北:国语日报社,1965年版。
    张博宇:《台湾地区国语运动史料》,台北:台湾商务书局,1974年版。
    何容:《何容文集》,台北:国语日报社,1975年版。
    洪炎秋:《国语推行和国语日报》,台北:国语日报社,1975年版。
    何欣:《从大学生到草地人》,台北:远行出版社,1976年版。
    陈少廷编:《台湾新文学运动简史》,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77年版。
    叶荣钟:《小屋大车集·台湾省光复前后的回忆》,台中:中央书局,1977年版。
    钟肇政、叶石涛主编:《光复前台湾文学全集》,台北:远景出版社,1979年版。
    王晋民、邝白曼:《台湾与海外华人作家小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封祖盛:《台湾小说主要流派初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何欣:《当代台湾作家论》,台北:东大出版社,1983年版。
    吕赫若:《吕赫若小说全集》,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汪景寿:《台湾小说作家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武治纯:《压不扁的玫瑰花——台湾乡土文学初探》,北京:广播出版社,1985年版。
    王晋民:《台湾当代文学》,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张博宇主编:《庆祝台湾光复四十周年台湾地区国语推行资料汇编(上、中、下)》,台北:台湾
    省立新竹社会教育馆出版,1987年版。
    叶石涛:《台湾文学史纲》,高雄:春晖出版社,1987年版。
    白少帆、王玉斌、张恒春、武治纯:《现代台湾文学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包恒新:《台湾现代文学简述》,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张毓茂主编:《二十世纪中国两岸文学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施敏辉:《台湾意识论战选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88年版。
    古继堂:《静听那心底的旋律:台湾文学论》,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
    古继堂:《台湾新诗发展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古继堂:《台湾小说发展史》,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公仲、汪义生:《台湾新文学史初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陈鸣钟、陈兴唐主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版。
    汪毅夫:《台湾近代文学丛稿》,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陈辽主编:《台湾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词典》,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潘亚敦:《台湾文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于寒、金宗洙:《台湾新文学七十年》,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
    邓孔昭编:《二二八事件资料集》,台北:稻香出版社,1991年版。
    古继堂、黎湘萍等:《台湾地区文学透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黄重添、庄明萱、阙丰龄:《台湾新文学概观(上册)》,厦门:鹭江出版社,1991年版。
    黄重添、徐学、朱双一:《台湾新文学概观(下册)》,厦门:鹭江出版社,1991年版
    彭瑞金:《台湾新文学运动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文化出版社,1991年版。
    王晋民主编:《台湾文学家词典》,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赵朕:《台湾与大陆小说比较论》,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詹玮:《吴稚晖与国语运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版。
    陈漱渝:《亲情·乡情·风情——一个大陆人看台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陆士清:《台湾文学新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古继堂:《台湾新文学理论批评史》,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吕良弼、汪毅夫:《台湾文化概观》,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王震亚:《台湾小说二十家》,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年版。
    刘登翰:《文学薪火的传承与变异:台湾文学论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古继堂:《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新诗大辞典》,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汪毅夫:《台湾社会与文化》,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黄英哲:《台湾文学研究在日本》,台北:前卫出版社,1994年版。
    黄武忠:《亲近台湾文学》,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
    周蕾:《写在家国以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廖咸浩:《爱与解构——当代台湾文学评论与文化观察》,台北:联合文学,1995年版。
    陈孔立:《台湾历史纲要》,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1996年版。
    方祖燊:《方祖燊全集(二)》,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版。
    杨照:《文学、社会、与历史想象——战后台湾文学史散论》,台北:联合文学,1996年版。
    游胜冠:《台湾文学本土论的兴起与发展》,台北:前卫出版社,1996年版。
    周庆华:《台湾文学与“台湾文学”》,台北: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版。
    陈清侨编:《文化想象与意识形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陈义芝主编:《台湾现代小说史综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版。
    陈昭瑛:《台湾文学与本土化运动》,台北:正中书局,1998年版。
    台湾文学研究会编:《先人之血·土地之花·台湾文学研究论文精选集》,台北:前卫出版社,1998年版。
    陈映真:《陈映真文集》文论卷,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8年版。
    曾健民:《台湾乡土文学·皇民文学的清理与批判》,台北:人间出版社,1998年版。
    胡适:《国语文学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钱玄同:《钱玄同文集》(第1-6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曾健民:《噤哑的论争》,台北:人间出版社,1999年版。
    杨际岚、宋瑜编选:《台港澳小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陈映真、曾健民:《台湾文学问题论议集:1947-1949》,台北:人间出版社,1999年版。
    陈辽、曹惠民主编:《百年中华文学史论1898-1999》,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提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陈芳明:《左翼台湾:殖民地文学运动史论》,台北:麦田出版社,1999年版。
    陈昭英:《台湾儒学——起源、发展与转化》,台北:正中书局,2000年版。
    公仲主编:《世界华文文学概要》,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叶芸芸:《叶荣钟全集》,台中:晨星出版社,2000年版。
    周英雄、刘纪蕙编:《书写台湾——文学史、后殖民与后现代》,台北:麦田出版社,2000年版。
    汪毅夫:《闽台历史社会与民俗文化》,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郑家建: 《被照亮的世界》,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丁帆:《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安兴本:《冲突的台湾》,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计璧瑞:《台湾文学论稿》,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赵遐秋、曾庆瑞:《“文学台独”面面观》,北京:九州出版社,2001年版。
    魏建功:《魏建功文集》(第1-5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袁勇麟:《当代汉语散文流变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张光正编:《近观张我军》,北京:台海出版社,2002年版。
    古继堂主编:《简明台湾文学史》,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
    古继堂:《台湾文学的母体依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2年版。
    叶荣钟: 《叶荣钟日记: 一九三一—一九七八》,台北:晨星出版公司,2002年版。
    许南村编:《反对言伪而辩:陈芳明台湾文学论、后现代论、后殖民论的批判》,台北:人间出版社,2002年版。
    杨匡汉主编:《中国文化中的台湾文学》,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刘登翰:《中华文化与闽台社会:闽台文化关系论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赵遐秋、吕正惠主编:《台湾新文学思潮史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2年版。
    马重奇:《闽台方言的源流与嬗变》,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袁勇麟主编:《20世纪中国散文读本》,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黎湘萍:《文学台湾:台湾知识者的文学叙事与理论想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王景山:《台港澳暨海外华文作家辞典》,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谭达先:《论港、澳台民间文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曾健民:《新二二八史像:最新出土事件小说、诗、报导、评论》,台北:台湾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陈映真:《告别革命文学?:两岸文论史的反思》,台北:人间出版社,2003年版。
    托德宗:《百年中华文学中的台港文学》,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版。
    卢建荣:《台湾后殖民国族认同1950-2000》,台北:麦田出版社,2003年版。
    刘登翰主编:《文化亲缘与两岸关系:以闽台为中心的考察》,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朱双一:《闽台文学的文化亲缘》,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陈芳明:《陈芳明精选集》,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年版。
    邱贵芬: 《后殖民及其外》,台北:麦田出版社,2003年版。
    周青:《周青文艺论集》,北京:台海出版社,2004年版。
    汪毅夫:《闽台区域社会研究》,厦门:鹭江出版社,2004年版。
    朱立立:《知识人的精神私史: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一种解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黄万华主编:《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华文文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杨若萍:《台湾与大陆文学关系简史(一六五二——一九四九)》,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陈芳明:《殖民地摩登:现代性与台湾史观》,台北:麦田出版社,2004年版。
    郑家建:《历史向自由的诗意敞开:<故事新编>诗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朱双一:《台湾文学思潮与渊源》,台北:海峡学术出版社,2005年版。
    陈芳明: 《后殖民台湾——文学史论及其周边》,台北:麦田出版社,2005年版。
    曾健民、横地刚、蓝博洲编:《文学二二八》,台北: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万益主编:《龙瑛宗全集》,台湾文学馆筹备处,2006年版。
    汪毅夫:《闽台缘与闽南风:闽台关系、闽台社会与闽南文化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陈孔立:《两岸僵局下的思考》,北京:九州岛出版社,2006年版。
    陈映真:《复苏文艺变革的力量》,台北:人间出版社,2006年版。
    张双英:《20世纪台湾新诗史》,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6年版。
    柳书琴、邱贵芬主编: 《后殖民的东亚在地化思考:台湾文学场域》,台南:台湾文学馆,2006年版。
    黄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国化”:战后台湾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麦田出版社,2007年版。
    刘登翰等主编:《台湾文学史》(第1-3册),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李诠林:《台湾现代文学史稿》,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汪毅夫:《闽台地方史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许寿裳:《许寿裳日记1940-1948》,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朱立立:《身份认同与华文文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朱双一: 《台湾文学与中华地域文化》,厦门:鹭江出版社,2008年版。
    南帆、刘小新、练署生著:《文学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袁勇麟主编:《中国现当代散文导读》,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年版。
    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张羽:《台湾文学的多种表情——关于台湾文学研究的思考》,厦门:鹭江出版社,2008年版。
    黄英哲、秦贤次、陈漱渝、萧振鸣主编:《许寿裳日记》,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吴仁华:《台湾光复初期教育转型研究:1945-1949》,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黄乃江:《台湾诗钟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赵稀方: 《后殖民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建华: 《从革命到共和:清末至民国初期文学、电影与文化的转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刘禾:《帝国的话语政治:从近代中西冲突看现代世界秩序的形成》,杨立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刘小新:《阐释的焦虑:当代台湾理论思潮解读(1987-2007)》,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黄英哲、许雪姬、杨彦杰主编:《台湾省编译馆档案》,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英]巴特·摩尔-吉尔伯特:《后殖民理论》,彭淮栋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德里克:《跨国资本时代的后殖民批评》,王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蔡青松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奥地利]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汤潮、范光棣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等编:《国家、民族与语言——语言政策国别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版。
    胡适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影印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邢梅:《台湾汉语语法现象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贾彦:《台湾汉语词汇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方静之《光复初期(1945-1949)台湾农业研究》,华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吴晓峰:《国语运动和文学革命互动关系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刘扬涛:《台湾“国语会”收录的大陆地区词语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郭中军:《台湾民主转型中的民粹主义》,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徐克飞:《台湾政治认同的变迁——以民族主义理论为分析框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刘沛生:《近代国语运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段丽:《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国语运动》,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王文艳:《台湾文学研究在大陆(1979-2006)》,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熊南京:《二战后台湾语言政策研究1945-2006》,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杨聪荣:《文化建构与国民认同:战后台湾的中国化》,台湾清华大学”硕士论文,1991年。
    志村雅久:《台湾地区推行国语运动之研究》,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1993年。
    曾士荣:《战后台湾之文化重编与族群关系》,台湾大学硕士论文,1993年。
    林春兰:《杨云萍的文化活动及其精神历程》,成功大学硕士论文,1995年。
    谢春馨:《八。年代“台湾文学”正名论》,“中央大学”硕士论文,1995年。
    朱家慧:《两个太阳下的台湾作家——龙瑛宗与吕赫若研究》,成功大学硕士论文,1995年。
    夏金英:《台湾光复后之国语运动(1945-1987)》,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5年。
    蔡其昌:《战后(1945-1959)台湾文学发展与国家角色》,东海大学硕士论文,1996年。
    苏世昌:《追寻与回忆;张我军及其作品研究》,中兴大学硕士论文,1998年。
    许诗萱:《战后初期(1945/8-1949/12)台湾文学的重建——以<台湾新生报>“桥”副刊为主要探讨对象》,中兴大学硕士论文,1999年。
    余昭玟:《战后跨与一代小说家及其作品研究》,成功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
    徐秀慧:《战后初期台湾的文化场域与文学思潮的考察(1945-1949)》,清华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李嘉龄:《语言运动在近年台湾认同政治上的角色》,嘉义大学师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2005年。
    林哲璋:《国语日报的历史书写》,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