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18世纪汉文明向苗疆的传播及苗文明的回应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It had been a historical period that Han and Miao culture had went through a difficult time to be integrated each other in 18 century, even when their interactions had been quite frequent but their relations sometimes was easy-going, sometimes not. The researches about this in the academis world often focused on the issues of the intense expansion of central authority and the fierce revolt against it from Miao in those areas. For instance, refering to the issues of invasion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GAITU GUILIU”policy ( taking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 from the local chieftains back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has been studied by numerous reseachers who accounted the policy as a evidence of“the law of historic development”; as to the revolt issues, there are many studies about the Miao rebellions occurred in YongZheng-QianLong and QianLong-JiaQing periods too, argued that the rebellions are righteous and correct from a perspectives of class & ethical struggle. The author thinks , if these two kinds of studies are examined separately, then both of them has their unique view for the research and their conclusions reflected some historical features on a certain level, but in general, as regard to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GAiTU GUILIU”and the Miao rebellions existed in history,some inferences from researches are contradictory and partited. There are more than one scaleplate being used to make comments and judgements about two kinds of researches, so it would not have a complete and real image of historical event.
     Based on the above opinions, the author adopted several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in study of the rationship & cultural dissemination between Han and Miao in South-China in 18 century: the theoretical frame of“World Economy System”of American sociologist Emmanuel Wallerstein who used concepts such as“Central areas”,“Peripheral areas”and“Semi-peripheral areas”in his book Modern World System”, and“Multi-ethnicities in one Chinese entity“theory offered by renowned sociologist Fei Xiaotong, as well as some other theoretical ideas about civilization, civilized entity and cultural dissemination. Three issues has been argued:
     First, Red Miao lived in La Er mountain areas of West-Hunan province before“GAI TU GUILIU”and Black Miao lived in LeiGong mountain areas of Southeast-Guizhou province were original Miao who had developed its own independent civilization.
     Second,“GAITU GUILIU”is regarded as a kind of strong cultural dissemination towards Miao from monarchy Qing Dynasty.
     Third, 18 century Miao rebellions happened in Hunan and Guizhou provinces was the result of confrontation of big differences between original Miao culture in Leigong & La Er mountain areas and a strong political Confucianist culture, which forced upon Miao by the policy of“GAITU GUILIU”.
     At the same time, while the policy of“GAITU GUILIU”had been carried out in Miao areas many Han people immigrated there and brought new production technics and new economical relations, which had the intense collision and the cultural conflict with the old way of production and economical relation existed in Miao areas. This kind of coercive culture dissemination (from top to bottom, from outside to inside ) with a extremely strong speed and force affected original Miao areas more than their culture could withstand, therefore, there were serious problems of suitabilities, anomies and tensions during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intergration.
     The local officials and their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who had played a main role in transmitting political culture of Central authority did not provide immediate feedback of what was going on then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for its prompt readjustment in the way of dissemination, instead, they tried to free-load or lined their pockets. The easy gains of officials, plus the problems of unsuitabilities, anomies and tensions of original Miao, made Miao people including some of high class Miao feel that they were marginalized and deprived, all of those discontentments strengthened Miao identity and their ethnic emotion and finally brought a large-scale Miao rebellions.
     This research described the cultural dissemination and expansion implemented by Qing Dynasty through its’s political, economical and military power towards remote Miao areas in 18 century; how Miao whose culture development was inferior in the time responded to this cultural expansion and dissemination; through what way this respondence was manifested. This description will help us to know not only the mutual relations among various ethnic groups, minorities and cultures in our multinational country but also the process and the law of their mutual communication, assimilation, struggle or amalgamation, as well as the specific background and history conditions. So, this research, by using both descriptive and explanatory methods, is a study of history of ancient society.
     It is a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mainly uses historical literatures.“Official literatures”being always important in historical approaches certainly are main resources of this study. But in view of the fact that there are some of Han-centralism and political centralism in history compiling and editing, this study quoted a large amounts of archives, local chronicle records and notes of some persons implicated in the events or someone who lived at the time. In addition, some of investigation reports written by modern scholars have also been quoted when some history records are unclear or some facts and systems are extremely fuzzy.
引文
① 韩超的《苗变纪事》中曾记载:咸丰五年(1855)春,贵州台拱苗民要求减免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新加的赋税,遭到镇压,“苗乃相谓曰:‘……今乃欲殄灭我苗,岂能束手以待?况自来甲寅、乙卯(按:咸丰五年岁次乙卯),乃苗变之定期,天时人事,势不容已。’遂聚马蚁寨议话,以刻木加鸡毛、火炭,遍告诸寨,约以齐起,……千里苗疆,莫不响应。”由此可见,苗变有定期的民谚由来已久。
    ② 参见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册,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7 页。
    ③ 详见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年,第 140~141 页。
    ① 参见马少侨编著:《清代苗民起义》,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年,第 24~25 页。
    ② 参见马少侨编著:《清代苗民起义》,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年,第 36 页、37 页。
    ③ 参见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 403~405 页。
    ④ 参见孟森著:《明清史讲义》,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576 页。
    ⑤ 参见喻松青、张小林主编:《清代全史》第六卷,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年,第 255 页;肖一山著:《清代通史》,中卷,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 107~108 页、249 页。
    ⑥ 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民委、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民委、湖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苗族史文集――纪念乾嘉起义一百九十周年》,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 年。
    ① 详见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民委等编:《苗族史文集――纪念乾嘉起义一百九十周年》文集中贺国鉴文:《略论乾嘉苗民起义》;王慧琴文:《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苗族农民的大起义》;秦宝琦文:《乾嘉苗民起义的性质与作用初探》;石海波文:《反抗清朝民族压迫的伟大斗争――乾嘉苗民起义述评》;石昭明文:《略论乾嘉苗民起义的几个口号》;马少侨文:《湘黔苗族乾嘉起义散论》;伍新福文:《试论湘西苗区“改土归流”――兼析乾嘉苗民起义的原因》;吴荣臻文:《关于乾嘉苗民起义的几个问题》。
    ② 参见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册,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332、380 页。
    ③ 在湘西苗族中,居住在永顺、保靖、桑植、柿溪、五寨等地原土司区内的“熟苗”与当地的土家人、汉人一样,基本上没有卷入乾嘉苗民的起义之中。详情可参见伍新福著:《试论湘西苗区“改土归流”——兼析乾嘉苗民起义的原因》,载《民族研究》,北京,1986 年第 1 期,第 15~22 页。
    ④ 戴逸著:《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载《中央高层邀请著名学者讲述的历史文化问题》(内部参考资料),上册,北京,2005 年 8 月,第 7 页。
    ① 参见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年,第 197 页。
    ② 参见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三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第 261 页。
    ③ 参见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年,第 917~919 页。
    ④ 详见谷苞著:《在我国历史上有为数众多的汉人融合于少数民族》,载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第 76~90 页;贾敬颜著:《历史上少数民族中的“汉人成分”》,载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第 192~210 页;田昌五著:《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嬗变律》,载田昌五著:《中国历史体系新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年,第 303~317页。
    ① 以上详见费孝通等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年,第 1 页、第 29~33页。
    ② 详见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费孝通:我的民族研究经历与思考(代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
    ① 林耀华著:《认识中华民族结构全局的钥匙》,载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第 9~10 页。
    ② 戴逸著:《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载《中央高层邀请著名学者讲述的历史文化问题》(内部参考资料),上册,北京,2005 年 8 月,第 6 页。
    ③ 参见乔健、李沛良、李友梅、马戎主编:《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164 页。
    ④ 参见乔健著:《论费孝通社会研究的方法》,载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第 13~14 页。
    ⑤ 佟柱臣、刘先照、陈连开、谷苞、王辅仁、李绍明、宋蜀华、刘尧汉、胡起望、史金波、周星、索文清、横山广子等人的观点详见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一书中所收集的各人的文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
    ① 参见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张磊、孔庆榕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年;卢勋、杨保隆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 年。
    ② 参见邸永君著:《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创立过程、内涵及其影响》,载王俊文主编:《炎黄文化研究》第二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年,第 46 页。
    ③ 参见陈连开著:《怎样理解中华民族及其多元一体》(讨论综述),载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第 406~424 页。
    ④ 参见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25 页。
    ⑤ 参见 Stevan Harrell, “The History of the History of the Yi,” in Stevan Harrell ed.,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95); Ralph A. Litzinger, “Contending Conceptions of the Yao Past,” in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N. Diamond, “Defining the Miao,” in 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 Dru Gladney,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Cambridge: Council of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91). 转引自王明珂著:《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第 xxi 页。
    ① [台]王明珂著:《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第 386~387 页。
    ② 参见冯天瑜著:《略论中国文化史的几个基本概念》,载冯天瑜主编《人文论丛》,2003 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5~6 页。
    ③ 费孝通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年,第 36 页。
    ① 梁启超著:《中国历史上民族之研究》,载《饮冰室合集》第 8 卷,北京,中华书局,1989 年版。
    ② 详见吴泽霖著:《吴泽霖民族研究文集》,“自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年。
    ③ 参见黄光学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年,第 108 页。
    ① 费孝通著:《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1997 年第 2 期,第 4~12 页。
    ② 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14 页。
    ③ 王夫之:《思问录·外篇》。
    
    ① 杨度著:《杨度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 374 页。
    ② [英]爱德华·泰勒著:《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年,第 1 页。
    ③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文化论》,费孝通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年,第 2 页。
    ① 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年,第 409 页。
    ② 参见冯天瑜著:《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571 页。
    ③ 方汉文著:《比较文化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92 页。
    ④ 彭宏主编:《社会科学大词典》,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 年,第 343 页。
    ⑤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年,第 419 页。
    ⑥ 参见芮逸夫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人类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5 年,第 67 页。
    ⑦ 参见车文博主编:《弗洛伊德文集》,第五卷,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 年, 第 156~157 页。
    ① 庞卓恒著:《从世界历史看文明兴衰规律》,载《中央高层邀请著名学者讲述的历史文化问题》(内部参考资料)上册,2005 年 8 月,第 181 页。
    ②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文明史纲》,肖昶、冯棠、张文英、王明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 23 页、27 页。
    ③ [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著:《古代社会》上册,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年,第11~12 页。
    ① [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著:《世界文明史》第一卷,罗经国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年,第 25~26 页。
    ② [美] 威廉·麦克高希著:《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董建中、王大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 53~54 页。
    ③ 陈序经著:《文化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42 页。
    ④ 李学勤著:《失落的文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年,第 78~93 页。
    ⑤ 徐苹芳、张光直著:《中国文明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载燕京研究院《燕京学报》第六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3 页、第 12~13 页。
    ⑥ 参见冯天瑜著:《略论中国文化史的几个基本概念》,载冯天瑜主编《人文论丛》,2003 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8~9 页;冯天瑜著:《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570 页。
    ⑦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西方的没落》,上册,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年,第 54 页。
    ① Christopher Dawson, The Dynamics of World History, New York, 1956, edited by John J. Mulloy, p.403。
    ② 参见[法]阿努瓦·阿布戴尔-马里克著:《文明与社会理论》,张宁、丰子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 220~221 页。
    ③ 阮炜著:《文明的表现:对 5000 年人类文明的评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52~53 页。
    ④ 参见芮逸夫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人类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5 年,第 68~69页。
    ① [英]雷蒙·威廉斯著:《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年,第 46~48 页、50页、102 页。
    ② 参见冯天瑜著:《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569 页。
    ③ 钱穆著:《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年,第 1 页。
    ④ 参见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第 60~61 页。
    ⑤ 陈炎著:《文明与文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 页、3~4 页。
    ⑥ 参见赵汀阳著:《没有世界观的世界:政治哲学和文化哲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73页。
    ① 参见曹卫东、张广海等著:《文化与文明》,“前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5~6 页。
    ② 详见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3 页。
    ③ 参见[德]诺贝特·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著:《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一卷,王佩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年,第 61~63 页。
    ① 详见葛兆光著:《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5 年,第 205、206 页;葛兆光著:《古代中国社会与文化十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 192~193 页。
    ② 参见[法]阿努瓦·阿布戴尔-马里克著:《文明与社会理论》,张宁、丰子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 141 页。
    ③ 参见曹卫东、张广海等著:《文化与文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71 页。
    ④ 参见葛兆光著:《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5 年,第 204~205 页。
    ⑤ 参见曹卫东、张广海等著:《文化与文明》,“前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5~6 页。
    ① 参见[日]福泽谕吉著:《文明论概略》,北京编译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年,第 30 页、12 页、13 页。
    ② 参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文明史纲》,肖昶、冯棠、张文英、王明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29~43 页。
    ③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西方的没落》,上册,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年,第 305~309页、130~142 页、46 页、34 页、39 页、54 页。
     ① 阮炜著:《地缘文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年,第 26 页。
    ② 详见阮炜著:《文明的表现:对 5000 年人类文明的评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第 41~42 页、52页。
    ①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著:《文明史纲》,肖昶、冯棠、张文英、王明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 32 页。
    ② 阮炜著:《地缘文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年,第 31 页。
    ③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年,第 28 页。
    ① 参见费孝通著:《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京,1997 年第 2 期,第 4~12 页。
    ② 参见费孝通著:《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 年,第 288~289 页。
    
    
    ① 参见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导言”,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5~16 页。
    ② [美]艾尔·巴比著:《社会研究方法》(第 10 版),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年,第 286 页。
    ① 详见刘锋著:《百苗图疏证》之“苗瑶篇”、“百越篇”、“氐羌篇”、“汉移民篇”、“存疑篇”,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
    ② [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 1984 年,第 283 页。
    ③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土司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 年。
    ④ 参见王富文著:《苗族与民族性》,载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 215~216 页。
    ⑤ 王会昌著:《中国文化地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 291 页。
    ⑥ 参见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
    ① 详情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第 298 页;《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4~14 页;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18~182 页。
    ② 参见黄荣清、赵显人等著:《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各民族人口的变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第 316页、164 页、166 页;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发展司、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中国民族统计年鉴2004》,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第 492 页。
    ③ 参见贵州省黔东南州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编:《黔东南人口的现状与未来》,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 年,第 3 页、87 页、90 页。
    ① 关于苗语的分布和分类可参见王辅世主编:《苗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年;《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2~3 页;李廷贵、张山、周光大主编:《苗族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 7~8 页。
    ② 对于三大方言区所包含的苗族人群及其下的次方言或土语,学术界还有点分歧,详情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苗语”条,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第 297 页。
     ① 参见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第 2~4 页。
    ① 参见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1999 年,第 214 页。
    ② [日]鸟居龙藏著:《苗族调查报告》,国立编译馆译,国立编译馆,1936 年,第 17~19 页。
    ③ 参见[清]王锡祺等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八帙,光绪,上海著易堂印行本。
    ④ 参见[清]王锡祺等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八帙,光绪,上海著易堂印行本。
    ⑤ 参见[清]王锡祺等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八帙,光绪,上海著易堂印行本。
    
    ① 详见杨学琛著:《清代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年,第 481~482 页。
    ② 参见龙生庭、石维海、龙兴武等著:《中国苗族民间制度文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36 页。
    ① 参见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218 页。
    ② 武陵,我国古代郡名,汉高帝时置,治所在义陵(今湖南溆浦南部),辖境相当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及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东汉移治临沅(今常德市西),其后辖境逐渐缩小。隋大业及唐天宝、至德年间又曾改朗州为武陵郡。五溪,据[梁]沈约《宋书·夷蛮传》载:“居武陵者有雄溪、樠溪、辰溪、酉溪、舞溪,谓之五溪蛮?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沅水》记沅水流经辰溪云:“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樠溪、无溪、酉溪、辰溪……夹岸悉是蛮左所居,故谓此蛮为五溪蛮也?惫赜谖淞辍⑽逑木咛?详情,可参见张雄著:《中国中南民族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 年,第 48、49 页。
    ③ 参见刘锋著:《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第 122 页;李汉林著:《百苗图校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年,第 103~104 页。
    ④ [清]王锡祺等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八帙,光绪,上海著易堂印行本。
    ① 参见刘锋著:《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第 121 页;李汉林著:《百苗图校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年,第 102 页。
    ② 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219 页。
    ③ 转引自《贵州通志·土民志二》。
    ① 光绪《永绥厅志·剿抚》卷十九。
    ② 《明世宗嘉靖实录》卷三四一。
    ③ [清] 严如熤撰:《苗防备览》卷八,道光癸卯重镌。
    ④ 参见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219 页。
    ⑤ [清]王锡祺等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七帙,光绪,上海著易堂印行本。
     ① 见刘锋著:《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第 72 页;李汉林著:《百苗图校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年,第 58 页。
    ② 参见《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88 页。
    ① 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220~221 页。
    ② [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88 页。
    ③ 参见符太浩著:《溪蛮丛笑研究》,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年,第 66~357 页。
    
    ① 详见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册,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240~244 页、281~284 页。
    ② 参见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册,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240~241 页。
    
    ①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52 页。
    ② 参见吴永章著:《中国南方民族文化源流史》,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年,第 8 页。
    ① 转引自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242~243 页。
    ② 转引自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243~244 页。
    ③ [清]王起衔等修:《永绥厅志》卷之六“苗峒”,宣统元年。
    ④ 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239~244 页。
    ① 李汉林著:《百苗图校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年,第 63 页。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年,第 308 页。
    ③ 参见乾隆元年八月初八日张广泗奏折:《复奏王士俊条陈各款》,载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三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 67 页。
    ④ 《明武宗正德实录》卷一二六。
    ⑤ 翟九思《万历武功录·贵州》,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影印本。
    ① 乾隆《贵州通志》卷七。
    ② 乾隆《辰州府志·苗蛮》。
    ③ 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247 页。
    ④ 杨学琛著:《清代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年,第 481~482 页。
    ⑤ 张捷夫著:“关于雍正西南改土归流的几个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73~286 页。
    ⑥ 侯绍庄、史继忠、翁家烈著:《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 年,第 211 页。
    ⑦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年,第 356 页。
    ① 石启贵著:《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增订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146 页。
    ② 石启贵著:《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增订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146~147 页。
    ③ 石启贵著:《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增订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147 页。
    ④ [清]徐家干著:《苗疆闻见录》,吴一文校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 162 页。
    ⑤ 黄才贵著:《独特的社会经纬——贵州制度文化》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0 年,第 174 页。
    ① 详情参见参见龙生庭、石维海、龙兴武等著:《中国苗族民间制度文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82~83 页。
    ② 参见《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91 页。
    ③ 详见刘锋著:《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第 121 页;李汉林著:《百苗图校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年,第 102 页。
    ④ 龙生庭、石维海、龙兴武等著:《中国苗族民间制度文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40 页。
    ① 《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32 页。
    ② 《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32 页。
    ③ 有关鼓社的详情,可参见龙生庭、石维海、龙兴武等著:《中国苗族民间制度文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40 页、41 页、56 页、107~108 页。
    ④ 参见《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34 页;龙生庭、石维海、龙兴武等著:《中国苗族民间制度文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56~57 页。
    
    ① 参见龙生庭、石维海、龙兴武等著:《中国苗族民间制度文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57 页。
    ② 参见《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35 页。
    ① 参见龙生庭、石维海、龙兴武等著:《中国苗族民间制度文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57~59页;贵州省编辑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之“台江县苗族的家族”部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② 关于养猫应有很多的传说,有说他是距今八辈子的人,也有说他是距今约二百年前的人,也有说他是乾隆三四十年代的人;对于他的生平,有说他只活了三四十岁就死了,也有说他从 16 岁便开始当“娄方”,一直当了五六十年,直到死为止。具体详情请参见贵州省编辑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 160 页、391 页。
    ③ 补瓦,今贵州剑河县的摆尾寨——原注。
    ① 与上一条相比,因结婚时,女方出的礼物重——原注。
    ② “西将”,指“舅爷钱”,也叫“回头钱”,即女儿出嫁,须向舅家交付的一笔身价钱,其多少原先视女儿的人才容貌而定,后由养猫应主持“议榔”作了规定——原注。
    ③ “西奋”,指人头钱,即母亲死后,儿子须向舅家交付的一笔钱——原注。
    ④ 以上详情可参见贵州省编辑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年,第 166~167 页。
     ① 以上反映土地买卖、外甥女出嫁给舅家“头钱”和防止偷盗的《议榔词》,请参见伍新福、龙伯亚著:《苗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年,第 496~498 页。
    ① 参见贵州省编辑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之“台江县苗族的家族”部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② 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年,352~353 页。
    ③ 参见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287 页;吴德坤、吴德杰搜集整理翻译:《苗族理辞》,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年,第 5 页。
     ① 参见龙生庭、石维海、龙兴武等著:《中国苗族民间制度文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70~74页。
     ① 转引自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287~288 页。
    ① 凌纯声、芮逸夫著:《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 年,第 152、153 页。
    ② [清]方亨咸著:《苗俗纪闻》,载王锡祺等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八帙,光绪,上海著易堂印行。
    ③ [清]陆次云著:《峒谿纤志》,载王锡祺等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八帙,光绪,上海著易堂印行。
    ④ 吴德坤、吴德杰搜集整理翻译:《苗族理辞》“序言”,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年,第 4 页。
     ① 以上《贵州图经新志》所载苗人婚俗,均转引自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第 288、289 页。
     ① 转引自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281~282 页。
    ① [宋]洪迈著:《容斋四笔》卷第十六“渠阳蛮俗”,见《容斋随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年。
    ② 凌纯声、芮逸夫著:《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 年,第 94 页。
    ③ 吴泽霖、陈国钧等著:《贵州苗夷社会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第 227 页。
    ④ 孙秋云著:《黔东南地区苗族“还娘头”婚俗剖析》,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贵阳,1987 年第 3 期,第 58~63 页。
    ⑤ 参见伍新福著:《苗族文化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 年,第 224~225 页。
    ① 李德洙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 1454~1455 页。
    ② 李廷贵、张山、周光大主编:《苗族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 389~390 页。
    ③ 参见吴永章著:《中国南方民族文化源流史》,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年,第 249 页。
    ④ 李德洙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 1455 页。
    ⑤ 龙生庭、石维海、龙兴武等著:《中国苗族民间制度文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第 95 页。
     ① 苗人的“子父连名”和“子祖连名”制度详情可参见李廷贵、张山、周光大主编:《苗族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 387~388 页。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 年,第 1 页。
    ① 转引自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288 页、289 页。
    ② 嘉靖《贵州通志》所引材料,转引自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290 页。
     ① 以上“农毕鼓脏”图、“祭鬼椎牛”图、“开庙歃血”图、“鸡卜决事”图、“悬梳卜病”图及附志,可参见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283~284 页。
    
    ① 转引自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286 页、287 页。
    ② 凌纯声、芮逸夫著:《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 年,第 129 页。
     ① 转引自芮逸夫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人类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5 年,第 63页“文化类型”条和第 34 页“文化核心”条。
    ① 湘西腊尔山地区和黔东南雷公山地区元、明及清初设治情形,可参见《苗族简史》编写组:《苗史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86~88 页。
    ② 范玉春著:《移民与中国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71~72 页、74 页。
    ③ 嘉靖《思南府志》卷七《补遗》。
    ① [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85 页。
    ② 参见胡绍华著:《中国南方民族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第 310~311 页。
    ③ 参见范同寿著:《西南各族土司制度的瓦解和清代前期的改土归流》,载《贵州社会科学》,贵阳,1983 年第 2期,第 73~80 页。
    ④ 《清世祖实录》卷一二六,顺治十六年五月壬午,载《清实录》第 3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978页。
    ① 转引自《湘西苗族》编写组:《湘西苗族》(初稿),吉首市,1982 年 9 月,铅印本,第 225 页。
    ② 《清朝文献通考》卷六九《学校七》,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年影印本。
    ③ 《清史稿·于成龙传》附传。
    ④ 《清世宗实录》卷六六,雍正六年二月壬寅,载《清实录》第 7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013 页。
    ⑤ 《清史稿·赵廷臣传》。
    ① [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85 页、283 页。
    ② 详见李世愉著:《清代土司制度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第 66~69 页。
    ③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 6 册、第 8 册,云南总督鄂尔泰于雍正四年二月二十四日、九月十九日、十一月十五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④ 参见张捷夫著:《关于雍正西南改土归流的几个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73~278 页。
    ① 胡绍华著:《中国南方民族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第 312 页。
    ② 李世愉著:《清代土司制度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第 45 页。
    ③ [清] 王履阶:《改土归流说》,载[清]王锡祺等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八帙,光绪,上海著易堂印行。
    ④ [清]方显:《平苗纪略》,转引自《贵州通志·土民志二》。
    ① [清]王履阶:《改土归流说》,载[清]王锡祺等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八帙,光绪,上海著易堂印行。
    ② [清]方显:《平苗纪略》,转引自《贵州通志·土民志二》。
    ③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 15 册,云南总督鄂尔泰雍正七年六月十八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④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 12 册,云南总督鄂尔泰雍正六年四月二十六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⑤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 8 册,云南总督鄂尔泰雍正四年九月十九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⑥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土司一》,北京,中华书局,1977 年。
    ⑦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 7 册,云南布政使常德寿雍正四年七月二十六日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⑧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 21 册,湖广提督岳超龙雍正十年正月二十八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①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 19 册,云南总督鄂尔泰雍正八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② [清] 蓝鼎元:《论边省苗疆事宜书》,载[清]贺长龄、魏源等编:《清经世文编》下册,卷八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影印本。
    ③ 《清世宗实录》卷七二,雍正六年八月乙酉,载《清实录》第 7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075 页。
    ④ 上述康熙年间反抗土司的事件可分别参见:康熙《定番州志》卷一《大事》;乾隆《贵州通志》卷二十四《武备》;嘉庆《黄平州志》卷三《武备》。
    ①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 7 册,云南巡抚管云贵总督事鄂尔泰雍正四年三月二十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②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 9 册,云南总督鄂尔泰雍正五年五月初十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③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 11 册,湖北巡抚马会伯雍正六年二月十七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④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 13 册,四川提督黄廷桂雍正六年十月十三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⑤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 19 册,湖南巡抚赵弘恩雍正八年十月二十八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⑥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 6 册,贵州巡抚毛文铨雍正二年十一月十七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⑦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 8 册,管云贵总督事鄂尔泰雍正四年十一月十五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⑧ 《清世宗实录》卷八六,雍正七年九月癸未,见《清实录》第 8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47 页。
    ⑨ 《清世宗实录》卷一四七,雍正十二年九月甲申,见《清实录》第 8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826页。
    
    ① [清]蒋良骐撰:《东华录》,济南,齐鲁书社,2005 年,第 286 页。
    ② 乾隆《湖南通志》卷八十四。
    ③ 道光《凤凰厅志》卷之十四。
    ① 乾隆《湖南通志》卷二《沿革》。
    ② 参见《苗族通史》编写组:《苗族通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107 页。
    ③ 《清世宗实录》卷二十,雍正二年五月丙辰,载《清实录》第 7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324 页。
    ④ 《清世宗实录》卷五一,雍正四年十二月壬申、戊寅,载《清实录》第 7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770 页、772 页。
    ⑤ 参见侯绍庄、史继忠、翁家烈著:《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 年,第 261 页。
    ⑥ 参见[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84~285 页。
    ① 《清世宗实录》卷五一,雍正四年十二月壬申,载《清实录》第 7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770 页。
    ② 《清世宗实录》卷五四,雍正五年三月甲寅,载《清实录》第 7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827 页。
    ③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 11 册,云南总督鄂尔泰雍正五年十二月十三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88 页。
    ④ 《清世宗实录》卷六一,雍正五年九月己巳,载《清实录》第 7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937 页。
    ① 《清世宗实录》卷六三,雍正五年十一月戊辰,载《清实录》第 7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968 页。
    ②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 15 册,云南总督鄂尔泰雍正七年五月十八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③ [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88~289 页。
    ④ 乾隆《贵州通志》卷二四,《武备》。
    ⑤ 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十九》。
    ⑥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 13 册,云南总督鄂尔泰雍正六年八月初六日、十月二十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⑦ [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89 页。
    ⑧ [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89 页。
    ① 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十九》。
    ② 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十九》。
    ③ [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89~290 页。
    ④ 参见民国《贵州通志·土民志九》。
    ⑤ 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十九》。
    ⑥ 《清世宗实录》卷一一六,雍正十年三月戊寅;《清世宗实录》卷一四 0,雍正十二年二月癸酉。详见《清实录》第 8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46 页、775 页。
    ⑦ 分别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 15 册云南总督鄂尔泰雍正七年五月十八日、第13 册雍正六年七月二十一日、第 14 册雍正六年十二月初八日、第 15 册雍正七年六月十八日、第 11 册中雍正五年十二月十三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⑧ 以上数据和设置,可参见张捷夫著:《关于雍正西南改土归流的几个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73~278 页。
    ① 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十九》。
    ② [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92 页。
    ③ 李世愉著:《清代土司制度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第 72 页。
    ① 见民国《贵州通志·艺文志四·金石四》。
    ② 《清世宗实录》卷七九,雍正七年三月戊申,载《清实录》第 8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33 页。
    ③ 《清世宗实录》卷一四七,雍正十二年九月甲申,载《清实录》第 8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826~827页。
    ④ 《清高宗实录》卷七,雍正十三年十一月下甲寅,载《清实录》第 9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278页。
    
    ① [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96 页。
    ② 方铁主编:《西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年,第 734 页、735 页、736 页、737 页。
    ③ 参见侯绍庄、史继忠、翁家烈著:《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 年,第 261~262 页。
    ④ 王锺翰著:《王锺翰清史论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1410 页。
    ① 参见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第 889 页。
    ② 参见《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110~111 页。
    ③ 李治亭主编:《清史》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927 页。
    ④ 参见《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111 页。
    ⑤ 杨学琛著:《清代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年,第 489 页。
    ① 参见《湖南巡抚蒋溥奏酌议抚苗事宜三条折》,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64~165 页。
    ② 乾隆《永顺府志》卷十一《檄示》。
    ③ 参见同治《保靖县志》卷三《食货志》,《户口》;乾隆《永顺府志》卷四《户口》。
    ④ 乾隆《桑植县志》卷四《风俗》。
    ⑤ 参见伍新福、龙伯亚著:《苗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年,第 386~387 页。
    ① 《清高宗实录》卷三一一,乾隆十三年三月下癸丑,载《清实录》第 13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 106页。
    ② 参见民国《八寨县志稿》卷二十一,《风俗》。
    ③ [清] 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二十。
    ④ 乾隆《镇远府志》卷九,《风俗志》。
    ⑤ [清]罗绕典撰:《黔南职方纪略》卷六,《黎平府》,道光本。
    ⑥ [清]罗绕典撰:《黔南职方纪略》卷五,《都匀府》,道光本。
    ① 郭松义著:《清代的人口增长和人口流迁》,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114 页。
    ② 伍新福、龙伯亚著:《苗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年,第 387 页。
    ③ 以上统计数据均见孙毓棠、张寄谦:《清代的垦田与丁口记录》,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第 117~119 页。
    ① [美]李中清:《明清时期中国西南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86 页。
    ② 雍正十三年六月二十四日迈柱奏折《清军筹剿起事黔苗》,载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三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 7 页。
    ③ 见《湖广总督塞楞额奏请严汉民置买苗产等事折》,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76~177 页。
    ① 《清高宗实录》卷一四四一,乾隆五十八年十一月下戊午,载《清实录》第 27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 249~250 页。
    ② 参见《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124 页。
    ③ 乾隆《鹤峰州志》卷下《文告》。
    ④ 乾隆《永顺府志》卷之十一《檄示》,保靖知县王钦命:《示劝开垦荒地》。
    ① 乾隆《鹤峰州志》卷下,《文告》。
    ① 乾隆《贵州通志》卷之十三,《田赋》。
    ② 参见《永顺县志》卷首、《龙山县志·田赋》、《兴义府志》。转引自《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125 页。
    ③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第 14 册,湖广总督迈柱雍正六年十二月初二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④ 《清朝文献通考》卷三《田赋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年,影印本。
    ⑤ 乾隆《永顺府志》卷之十一,《檄示》。
    ⑥ 《清高宗实录》卷一五 0,乾隆六年九月上壬申,载《清实录》第 10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155页。
    ⑦ 《清世宗实录》卷九二,雍正八年三月丙戌,载《清实录》第 8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235 页。
    ⑧ 详见李世愉著:《清代土司制度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第 94 页。
    ⑨ [清]爱必达著:《黔南识略》卷九,《都江通判》。
    ⑩ 参见[清]严如熤撰:《苗防备览》卷十七《要略》、卷二十二《杂识》,道光癸卯重镌,绍义堂藏板。 11 乾隆《贵州通志》卷三十五《艺文》。
    ① 《清世宗实录》卷八八,雍正七年十一月甲戌,载《清实录》第 8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78 页。
    ② [清]吴振棫撰:《黔语》卷下,转引自《苗族简史》编写组:《苗史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122 页。
    ③ 见《湖广总督德沛奏陈苗疆事宜七条折》,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52 页。
    ④ 《清高宗实录》卷一 0 五,乾隆四年十一月下壬申,载《清实录》第 10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81页。
    ⑤ 杨学琛著:《清代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年,第 489 页。
    ① [清] 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二十一、二十八。
    ② 乾隆《霍山县志》卷七,《物产志》。
    ③ 乾隆《辰州府志》卷十五,《物产考》上。
    ④ 乾隆《沅州府志》卷二十三、二十四《物产》。
    ⑤ 嘉庆《龙山县志》卷八《物产》。
    ⑥ 参见《清高宗实录》卷一三 0,乾隆五年十一月上癸酉;《清高宗实录》卷一四七,乾隆六年七月下丁亥,分别参见《清实录》第 10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900 页、1119 页。
    ⑦ 《清高宗实录》卷一三 0,乾隆五年十一月上癸酉,载《清实录》第 10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900页。
    ⑧ 参见郭松义著:《清代的人口增长和人口流迁》,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114 页。
    ⑨ 晏斯盛著:《黔中水道记》,载[清]王锡祺、王锡礽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四帙,光绪,上海著易堂印行本。
    ① [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二十二《古州同知》。
    ② 王锺翰著:《王锺翰清史论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第 1406 页。
    ③ 见《署湖广总督鄂弥达等奏请开修镇筸河道以利兵民折》,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65~167 页。
    ④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 18 册,云南总督鄂尔泰雍正八年七月二十四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① 《朱批谕旨》第 36 册,王柔奏。
    ②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 11 册,云南总督鄂尔泰雍正五年十一月十一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③ 乾隆《湖南通志》卷五十三《理苗一》。
    ④ 乾隆《凤凰厅志》卷之十四,转引自伍新福著:《试论湘西苗区“改土归流”——兼析乾嘉苗民起义的原因》,载《民族研究》,北京,1986 年第 1 期,第 15~22 页。
    ⑤ 《清高宗实录》卷三一一,乾隆十三年三月下癸丑,载《清实录》第 13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 106页。
    ⑥ 《清高宗实录》卷一 0 五,乾隆四年十一月下壬申,载《清实录》第 10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81页。
    ⑦ 《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123 页。
    ⑧ [清]林溥:《古州杂记》,载[清]王锡祺、王锡礽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八帙,光绪,上海著易堂印行本。
    ⑨ 乾隆《永顺府志》卷十二《杂记》。
    ① 参见郭松义著:《清代的人口增长和人口流迁》,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114 页。
    ② 见《湖南巡抚蒋溥奏酌议抚苗事宜三条折》,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64 页。
    ③ 《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117 页。
    ④ 《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117 页。
    ① 乾隆《永顺府志》卷之十二《杂记》。
    ② 《清史稿·食货志一》。
    ③ 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十九》。
    ④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 8 册,云南总督鄂尔泰雍正四年八月初六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⑤ 《清世宗实录》卷六六,雍正六年二月壬午,载《清实录》第 7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003 页。
    ⑥ [清]蒋良骐撰:《东华录》,济南,齐鲁书社,2005 年,第 468 页。
    ① 见《湖南巡抚蒋溥奏酌议抚苗事宜三条折》,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64 页。
    ② 《清高宗实录》卷三六三,乾隆十五年四月下己亥,载《清实录》第 13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 1006页。
    ③ 见《湖南按察使徐德裕奏陈苗疆应行应禁事宜四条折》,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69 页。
    ④ 《清世宗实录》卷八九,雍正七年十二月戊申,载《清实录》第 8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198~199页。
    ⑤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 9 册,云南总督鄂尔泰雍正五年三月十二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① 《贵州通志·宦迹志·张广泗传》。
    ② 光绪《宝庆府志》,转引自《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119 页。
    ③ 参见同治《宜昌府志》。
    ④ 见《湖南巡抚蒋溥奏酌议抚苗事宜三条折》,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65 页。
    ① 见《湖南按察使徐德裕奏陈苗疆应行应禁事宜四条折》,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68~169 页。
    ② 《清史稿·吴杰传》。
    ③ 见《清世宗实录》卷一二二,雍正十年九月丙申,载《清实录》第 8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620页。
    
    ① 民国《永顺县志》卷六《风俗》。
    ② 李世瑜著:《清雍正改土归流善后措施初探》,载《民族研究》,北京,1984 年第 3 期,第 51 页。
    ③ 民国《永顺县志》卷六《风俗》。
    ④ 民国《永顺县志》卷六《风俗》。
    
    ① 以上文告,均见乾隆《鹤峰州志》卷下《文告》。
    ② 道光《鹤峰县志》卷六《风俗》。
    ③ 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432~433 页。
     ① 参见《署湖广总督常钧等奏应准湖南民苗互相姻娅折》,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82 页。
    ① 参见《署湖广总督常钧等奏应准湖南民苗互相姻娅折》,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83~184 页。
    ② 乾隆《贵州通志》卷三十五《艺文》。
    ③ 参见光绪《普洱府志稿》卷四十八《艺文》。
    ④ 《清朝文献通考》卷七十《学校八》,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年影印本。
    ⑤ 参见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十九》。
    ① 见李世愉:《清雍正改土归流善后措施初探》,载《民族研究》,北京,1984 年第 3 期,第 48~56 页。
    ② 《清朝文献通考》卷七十《学校八》,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 年影印本。
    ③ 参见光绪《湖南通志》之《武备七》、《苗防四》。
    ④ 《清史稿·循吏二·陈德荣传》。
    ① 参见《湖南巡抚开泰奏陈苗疆事宜折》,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77~178 页。
    ② 乾隆《鹤峰州志》卷下《文告》。
    ③ 《清史稿·陈宏谋传》。
    ④ 参见民国《贵州通志·人物志五》。
    ① [清]林溥撰:《古州杂记》,载王锡祺等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七帙,光绪,上海著易堂印行。
    ② [清]爱必达撰:《黔南识略》卷二十。
    ③ [清]李宗昉撰:《黔记》卷三,道光本。
    ④ 见丁尚固撰:《台拱文献纪要》、爱必达撰:《黔南识略》卷二,转引自《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121 页。
    ⑤ 光绪《湖南通志》卷一九 0《国朝人物》。
    ⑥ 见《清世宗实录》卷一五七,雍正十三年六月甲申,载《清实录》第 8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921页。
     ① 庄晓东主编:《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57~59 页。
    
    ① 参见芮逸夫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人类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1 年,第 214~217 页。
    ② [清]贺长龄、魏源等编:《清经世文编》下册,卷八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影印本。
    ③ 参见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二十》;方显:《平苗事宜》。
    ①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 25 册,云南广西总督尹继善雍正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② 《清世宗实录》卷四三,雍正四年四月丁亥,载《清实录》第 7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638 页。
    ③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 21 册,云南总督鄂尔泰雍正九年九月初二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④ 如对贵州古州用兵,雍正帝曾谕张广泗:“近闻尔在彼……有干戈之举,但仓猝胁以兵威,未免多伤苗命,且强所不愿,非朕本念。”又谕鄂尔泰:“八万古州原系化外,亦无甚大罪,非如土司恶苗之可比……朕意撤兵而回,卿意以为如何?”,详情可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 13 册新授贵州巡抚张广泗雍正六年八月二十日的奏折之朱批、云南总督鄂尔泰雍正六年九月初三日的奏折之朱批,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⑤ 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十九》。
    ① 雍正十三年四月十六日尹继善奏折《古州八妹等寨苗民起事》,载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三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 3 页、4 页。
    ② 《贵州通志·艺文·疏》之张广泗“苗疆告竣撤兵疏”。参见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三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 142~143 页。
    ③ [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93 页。
    ④ 参见[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93~294 页。
    ⑤ [清]蒋良骐撰:《东华录》,济南,齐鲁书社,2005 年,第 504 页。
    ① 《清世宗实录》卷一五八,雍正十三年八月己巳,载《清实录》第 8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946页。
    ② [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94 页。
    ③ 参见雍正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尹继善奏折《清军在丹江、镇远等处镇压苗众》,载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三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 26 页。
    ④ [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94 页。
    ⑤ 参见[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94~295 页。
    ① 见乾隆元年六月初一日冯光裕奏折《敬陈苗疆善后事宜六条》,载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三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 58 页、59 页。
    ① 参见乾隆元年六月初一日冯光裕奏折《敬陈苗疆善后事宜六条》,载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三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 60~61 页。
    ② 参见乾隆元年十月二十八日张广泗奏折“议复冯光裕条陈事”,载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三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 73 页、74 页。
    ③ 光绪甲午《十朝东华录·雍正二十六》。
    ④ 雍正十三年十一月初八日张广泗奏折《筹办苗疆事宜》,载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三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 22 页。
    ⑤ [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92 页。
    ⑥ 马少侨编著:《清代苗民起义》,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年,第 24 页、32 页。
    ⑦ 分别参见伍新福、龙伯亚著:《苗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年,第 341 页;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332 页。
    ① 见杨正文著:《雍乾苗族起义的几个问题》,载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民委、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民委、湖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苗族史文集——纪念乾嘉起义一百九十周年》,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 年,第 358~366页。
    ② 《清世宗实录》卷一三 0,雍正十一年四月己卯,载《清实录》第 8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696页。
    ③ [清]李宗昉撰:《黔记》卷二,道光十四年。
    ① 雍正十三年七月二十四日张照等奏折《参哈元生等办理黔苗举事不力》,载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三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 14 页。
    ② 雍正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张广泗奏折《清军攻破上下九股、鸡讲、清水江等苗寨情形》,载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三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30 页。
    ③ 《清高宗实录》卷七,雍正十三年十一月甲寅,载《清实录》第 9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278~279页。
    ① 《清高宗实录》卷一二,乾隆元年二月戊辰、己卯,载《清实录》第 9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362页、374 页。
    ② 《清高宗实录》卷二二,乾隆元年七月辛丑,载《清实录》第 9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27~528页。
    ③ 乾隆元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上谕”,载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三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 75 页。
    ① 乾隆二年三月十一日允禄等奏折,载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三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 78~79 页。
    ② [清]但湘良纂:《湖南苗防屯政考》卷一《苗防通志》,光绪九年。
    ③ 参见乾隆元年二月二十七日“上谕”,载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三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第 50~51 页。
    ① 《清高宗实录》卷一 0 五,乾隆四年十一月下壬申,载《清实录》第 10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581页。
    ② 周宁著/编注:《大中华帝国》,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年,第 98~99 页。
    ③ 参见《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中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年。转引自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381 页。
    ① [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314 页。
    ② 乾嘉苗民起义的详细过程可参见[清]魏源撰:《圣武记》卷七之《乾隆湖贵征苗记》、《嘉庆湖贵征苗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314~324 页);马少侨编著:《清代苗民起义》,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年;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379~404 页;伍新福、龙伯亚著:《苗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年,第 395~420 页。
    ① 马少侨编著:《清代苗民起义》,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年,第 36~38 页。
    ② 参见贺国鉴著:《略论乾嘉苗民起义》,载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民委等编:《苗族史文集——纪念乾嘉起义一百九十周年》,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 年。
    ③ [清]严如熤:《苗防备览》卷二二《杂识》,道光癸卯重镌,绍义堂藏板。
    ④ [清]严如熤:《苗防备览》卷八《风俗上》,道光癸卯重镌,绍义堂藏板。
    ⑤ [清]严如熤:《苗防备览》卷二二《杂识》,道光癸卯重镌,绍义堂藏板
    ① [明]翟九思撰:《万历武功录·贵州》,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影印本。
    ② 《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127 页。
    ③ 伍新福、龙伯亚著:《苗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年,第 388 页。
    ④ 参见《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第 127 页。
    ⑤ [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314 页。
    ⑥ 张捷夫:“关于清代乾嘉苗民起义爆发的原因”,载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编《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年,第 140 页。
    ⑦ 《朱批奏折》,乾隆二年三月十一日允禄等折。
    ⑧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7~8 页。
    ① 范玉春著:《移民与中国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13 页。
    ② 参见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著:《中国移民史》(六卷本)第一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 48~50 页。
    ③ 范玉春著:《移民与中国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18~19 页。
    ④ 《清高宗实录》卷三一一,乾隆十三年三月下癸丑,载《清实录》第 13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 106页。
    ⑤ [清]但湘良编纂:《湖南苗防屯政考》卷七《均屯考三》,光绪九年。
    ⑥ 张捷夫:“关于清代乾嘉苗民起义爆发的原因”,载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编《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年,第 139 页。
    ⑦ 详见王慧琴著:《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苗族农民的大起义》、石海波著:《反抗清朝民族压迫的伟大斗争——乾嘉苗民起义述评》、伍新福著:《试论湘西苗区“改土归流”——兼析乾嘉苗民起义的原因》、吴荣臻著:《关于乾嘉苗民起义的几个问题》、秦宝琦著:《乾嘉苗民起义的性质与作用初探》、石昭明著:《略论乾嘉苗民起义的几个口号》,以上文章均载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民委等编:《苗族史文集——纪念乾嘉起义一百九十周年》,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 年。
    ① 以上“供单”,引自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民委、贵州松挑苗族自治县民委、湖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苗族史文集——纪念乾嘉起义一百九十周年》,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 年,第 190~200 页。
    ② 陇久生、石老乔、吴天半的“供词”,参见《清代前期苗民起义档案史料》下册,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转引自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第 382~383 页。
    ① 转引自胡起望著:《乾嘉苗民起义参加人供单简述》,载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民委、贵州松挑苗族自治县民委、湖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苗族史文集——纪念乾嘉起义一百九十周年》,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 年,第 185页。
    ② 参见吴荣臻著:《关于乾嘉苗民起义的几个问题》,载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民委、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民委、湖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苗族史文集——纪念乾嘉起义一百九十周年》,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 年。
    ③ [清]鄂辉等撰:《钦定平苗纪略》卷三十。
    ① 果拐:苗语音译词,即“当官的”。此处指清朝官吏——原注。该首“义题歌”歌词,最后一句“皇帝果拐我不饶”与其他版本有出入。如伍新福、龙伯亚著《苗族史》第 486 页为“大贵果拐我不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年版);刘官仲、刘黎光、彭继宽整理编注的《湘西歌谣大观》(下)第 339 页为“天下穷人跟我走,大富果拐我不饶”(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 年)。笔者在此采用的是苗青所选的乾嘉苗民起义歌谣,详情请参见苗青选编:《乾嘉苗民起义歌谣选》,载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民委、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民委、湖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苗族史文集——纪念乾嘉起义一百九十周年》,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 年,第 284 页。
    ② [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317 页。
    ③ 芮逸夫、凌纯声著:《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 年,第 107 页。
    ④ 见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第 902 页;张永国著:《试论清代乾嘉苗民起义的意义和影响》,载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民委、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民委、湖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苗族史文集——纪念乾嘉起义一百九十周年》,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 年。
    ① 燕宝著:《“苗王”小议》,载贵阳,《贵州民族研究》,1982 年第 2 期,第 86~88 页。
    ② 李廷贵、张山、周光大等人认为流传于黔东南苗区的《独戈王》和《阿秀王》是封建领主时期,即土司时期的产物(见李廷贵、张山、周光大主编:《苗族历史与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 336 页);而伍新福、龙伯亚则认为《独戈王》和《力王》反映的是土司时期的苗族社会形态(见伍新福、龙伯亚著:《苗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年,第 306 页)。笔者在此采用的是伍新福、龙伯亚的主张。
     ① 《独戈王》和《力王》的故事,请参见伍新福、龙伯亚著:《苗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年,第306~309 页。
    ① 乾隆九年九月十二日张广泗等奏“雍正十三年黔苗案内逃逸苗首生羊被访获”,载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三册,北京,1991 年,第 82 页。
    ② 参见“石三保供单”,载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民委、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民委、湖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苗族史文集——纪念乾嘉起义一百九十周年》,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 年,第 192 页、195~196 页。
    ③ 参见“石三保供单”,载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民委、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民委、湖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苗族史文集——纪念乾嘉起义一百九十周年》,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 年,第 192 页、195~196 页。
    ① [日]村松一弥:《关于苗、瑶、壮、彝族的历史》,陈翠年摘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室资料组编译:《民族史译文集》5,打印稿,1978 年,第 75、81 页。该文实为[日]村松一弥著:《中国少数民族——其历史、文化及现状》一书中的部分章节,每日新闻社,1973 年。
    ② 参见[澳] W.R.格迪斯:《苗族的起源》,王慧琴译,吴泽霖校,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室资料组编译:《民族史译文集》5,打印稿,1978 年,第 19 页。该文实为澳大利亚人类学家 W.R.格迪斯著《山地的移民——泰国青苗的文化生态学》一书中的第一章,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976 年。
     ① Michael Hechter, 1975, Internal Colonial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3~13,具体参见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 81 页。
    ① Michael Hechter, 1975, Internal Colonial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3~13, 具体参见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 83~84 页。
    ② Michael Hechter, 1975, Internal Colonial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3~13, 具体参见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 85~86 页。
    ① 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第 190 页。
    ② Michael Hechter, 1975, Internal Colonial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3~13, 具体参见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 84、85 页。
    ③ [美] 卡尔·A·魏特夫著:《东方专制主义》,徐式谷、奚瑞森、邹如山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 163~208 页。
    ④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尤来寅等译,罗荣渠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 194 页。
    ⑤ 安德烈·冈德·弗兰克、巴里·K.吉尔斯主编:《世界体系:500 年还是 5000 年?》,郝名玮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
    ① Michael Hechter, 1975, Internal Colonial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3~13, 转引自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 83 页。
    ② Michael Hechter, 1975, Internal Colonialism,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3~13, 具体参见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年,第 84 页。
    ③ [清]贺长龄、魏源等编:《清经世文编》下册,卷八十六,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影印本,第 2136 页。
    ④ 《湖南通志》卷八十四《武备七·苗防四》,光绪十一年重修。
    ① 《湖南通志》卷首之一《诏谕一》,光绪十一年重修。
    ② 刘锡蕃著:《苗荒小纪序引》,载张永国、史继忠、石海波、韩雪峰收集编纂:《民国年间苗族论文集》,贵阳,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铅印本,1983 年 12 月,第 15 页。
    ③ 民国《贵州通志·前事志十八》。
    ④ 参见《湖南通志·苗防四》。
     ① 参见《湖广总督孙嘉淦奏陈抚绥苗瑶之法折》,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55~156 页。
    ① [美]孔飞力著:《叫魂:1768 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年,第 10~20页。
    ② [清]魏源撰:《圣武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314 页。
    ③ 参见《湖南巡抚蒋溥奏酌议抚苗事宜三条折》,载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第 164~165 页。
    ④ 《清世宗实录》卷六四,雍正五年十二月己亥,载《清实录》第 7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987 页。
    ①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 6 册,四川巡抚法敏之雍正四年三月十七日的奏折之朱批,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② 《清世宗实录》卷六四,雍正五年十二月己亥,载《清实录》第 7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第 987 页。
    ③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 9 册,云南总督鄂尔泰雍正五年二月初十日的奏折之朱批,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④ 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 16 册,云南总督鄂尔泰雍正七年九月十九日的奏折,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⑤ 详情参见张捷夫著:《关于雍正西南改土归流的几个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85~286 页。
    ⑥ 《清高宗实录》卷一四七 0,乾隆六十年二月上丙辰,载《清实录》第 27 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 年,第629~630 页。
     ① 庄晓东主编:《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187~188 页。
     ① 列宁著:《社会主义与战争》,载《列宁选集》,第 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第 668 页。
    1.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土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 年。
    2. 《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 年。
    3. 《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1986 年。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年。
    5. 《大义觉迷录》,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第 4 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 年,第 1~169 页。
    6. [清]严如熤撰:《苗防备览》,道光癸卯重镌本。
    7. [清]王锡祺、王锡礽辑:《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四帙、第七帙、第八帙,光绪,上海著易堂印行本。
    8. [清]贺长龄、魏源等编:《清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92 年影印本。
    9. [清]但湘良纂:《湖南苗防屯政考》,光绪九年。
    10. [清]李宗昉著:《黔记》,道光十四年本。
    11. [清]傅恒著:《皇清职贡图》上下集,乾隆本。
    12. [清]蒋良骐撰:《东华录》,济南,齐鲁书社,2005 年。
    13. [清]爱必达撰:《黔南识略》,道光本。
    14. [清]鄂容安等撰:《襄勤伯鄂文端公年谱》,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第 2 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第 55~152 页。
    15. [清]罗绕典撰:《黔南职方纪略》,道光本。
    16. [清]徐家干撰:《苗疆闻见录》,吴一文校注,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年。
    17. [清]魏源:《圣武记》上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
    18. 《十朝东华录》,光绪甲午年本。
    19. 《苗疆屯防实录》,江苏杨州人民出版社,1960 年复制印行本。
    20. 《永绥厅志》,宣统元年本。
    21. 《凤凰厅志》,道光本。
    22. 《凤凰厅续志》,光绪十八年本。
    23. 《辰溪县志》,道光本。
    24. 《古丈坪所志》,光绪丁未年本。
    25. 《贵州通志》,乾隆本。
    26. 《湖南通志》,光绪十一年本。
    27. 《永顺府志》,乾隆本。
    28. 《永绥厅志》,宣统元年本。
    29. 《鹤峰州志》,乾隆本。30. 《永顺县志》,民国十九年本。
    1. 曹卫东、张广海等著:《文化与文明》,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2. 程贤敏选编:《清圣训西南民族史料》,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 年。
    3. 程昭鑫著:《贵州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载《贵州民族研究》,贵阳,1989 年第 4 期,第 92~99页。
    4. 陈序经著:《文化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
    5. 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一)(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年。
    6. 邸永君著:《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创立过程、内涵及其影响》,载王俊义主编:《炎黄文化研究》,第二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5 年。
    7. 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编印:《鄂西少数民族史料辑录》,铅印本,1986 年 6月。
    8. 范同寿著:《西南各族土司制度的瓦解和清代前期的改土归流》,载《贵州社会科学》,贵阳,1983 年第 2 期,第 73~78 页。
    9. 范玉春著:《移民与中国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0. 方汉文著:《比较文化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1. 方铁主编:《西南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年。
    12.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年。
    13. 费孝通等著:《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年。
    14.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年。
    15. 冯天瑜:《略论中国文化史的几个基本概念》,载冯天瑜主编:《人文论丛》,2003 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1~12 页。
    16. 冯天瑜:《新语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动与近代汉字术语生成》,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
    17.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著:《中华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
    18. 冯天瑜著:《明清文化史散论》(第二版),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年。
    19. 冯天瑜著:《中国文化史断想》(第二版),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年。
    20. 风笑天著:《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21.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视野、角度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5 年。
    22. 郭松义著:《清代的人口增长和人口流迁》,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103~138 页。
    23. 贵州省黔东南州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编:《黔东南人口的现状与未来》,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 年。
    24. 贵州省编辑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6 年。
    25. 何积全主编:《苗族文化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年。
    26. 侯绍庄、史继忠、翁家烈:《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 年。
    27. 胡绍华:《中国南方民族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
    28. 胡兴东著:《元明清时期南方民族基层社会控制制度的变迁》,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武汉,2005 年第 5 期,第 35~39 页。
    29. 黄光学主编:《中国的民族识别》,北京,民族出版社,1995 年。
    30. 黄荣清、赵显人等:《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各民族人口的变动》,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31. 黄柏权:《鄂西土家族地区改土归流的必然性和进步性》,载《湖北少数民族》,武汉,1985年第 2 期。
    32. 黄兴涛著:《文化史的视野》,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 年。
    33. 蒋立松著:《清前期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社学、义学发展述略》,载《贵州民族研究》,第 4 期,贵阳,1998 年,第 137~141 页。
    34. 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35. 李汉林著:《百苗图校释》,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 年。
    36. 李廷贵、张山、周光大主编:《苗族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年。
    37. 李廷贵、酒素著:《略论苗族古代社会结构的“三根支柱”——鼓社、议榔、理老》,载《贵州民族研究》,第四期,贵阳,1981 年,第 42~46 页。
    38. 李世宇著:《康雍乾时期民族政策与西南民族地区的开发》,载《贵州民族研究》,第 1 期,贵阳,1992 年,第 127~133 页。
    39. 李世瑜著:《清雍正改土归流善后措施初探》,载《民族研究》,北京,1984 年第 3 期,第 48~56页。
    40. 李世愉著:《清代土司制度论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年。
    41. 李德洙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年。
    42. 李学勤:《失落的文明》,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 年。
    43. 李治亭著:《清康乾盛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年。
    44. 李治亭著:《论清代“大一统”与边疆民族问题》,载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明清论丛》,第
    六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5 年,第 237~246 页。
    45. 李治亭主编:《清史》上、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
    46. 李炎著:《文明与文化》,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年,第 1~12 页。
    47. 梁聚五著:《贵州苗族人民在反清斗争中跃进》(草稿),载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民族研究参考资料》,贵阳,第一集,1980 年 4 月。
    48. 梁聚五著:《苗夷民族发展史》(草稿),载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十一集,1982 年 7 月。
    49. 梁漱溟著:《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
    50. 凌纯声、芮逸夫著:《湘西苗族调查报告》,上海,商务印书馆,1950 年。
    51.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 年。
    52. 龙生庭、石维海、龙兴武等:《中国苗族民间制度文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年。
    53. 刘锋著:《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
    54. 马戎、周星主编:《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
    55. 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年。
    56. 马戎编著:《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57. 马少侨编著:《清代苗民起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 年。
    58.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59. 马廷中、赵建忠著:《清朝改土归流目的论》,载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主办《民族史研究》,第四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年,第 278~292 页。
    60. 58、《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年。
    61. 孟森著:《明清史讲义》上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
    62. 覃光广、冯利、陈朴主编:《文化学辞典》,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年。
    63. 阮炜:《文明的表现:对 5000 年人类文明的评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64. 阮炜著:《地缘文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年。
    65. 芮逸夫主编:《云五社会科学大辞典·人类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
    66. 石朝江著:《中国苗学》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年。
    67. 石启贵著:《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增订本),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年。
    68. 孙毓棠、张寄谦:《清代的垦田与丁口记录》,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第 110~120 页。
    69. 孙秋云著:《黔东南地区苗族“还娘头”婚俗剖析》,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 年第 3 期,第 58~63 页。
    70. 孙秋云著:《文化类型理论与我国的文化类型研究》,载冯天瑜主编:《人文论丛》,2003 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45~57 页。
    71. 孙秋云主编:《文化人类学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
    72. 孙秋云著:《社区历史与乡政村治——鄂西土家族地区农村宗族文化与村民自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年。
    73. 孙秋云著:《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之我见》,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武汉,2006 年第 2 期,第 58~63 页。
    74. 孙秋云著:《“文明”:内涵及其变迁——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概念的探析》,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武汉,2006 年第 2 期,第 48~53 页。
    75. 田兵、刚仁等编著:《苗族文学史》,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 年。
    76. 田昌五著:《中国历史体系新论》,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年。
    77. 田惠刚著:《世界文化区的形成与分类刍议——兼评〈内核与外缘——中日文化论〉》,载《中国文化研究》,北京,1995 年冬之卷(总第 10 期),第 35~41 页。
    78. 王辅世主编:《苗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年。
    79. 王鉴著:《试论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与一体教育观的形成与发展》,载《广西民族研究》,第 4期,南宁,2002 年,第 40~47 页。
    80. 王文光著:《中国古代的民族识别》,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7 年。
    81. 王竹楼著:《1795 年的苗民大起义》,载《历史教学》,天津,1953 年 7 月号,第 12~16 页。
    82. 王锺翰著:《王钟翰清史论集》第二册,北京,中华书局,2004 年。
    83. 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年。
    84. 王明珂著:《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85. 王明珂著:《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年。
    86. 王明珂著:《民族史的边缘研究:一个史学与人类学的中介点》,载康乐、彭明辉主编:《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年,第 87~106 页。
    87. 翁家烈著:《明清以来苗汉关系初探》,载《贵州民族研究》,贵阳,1986 年,第 4 期,第 137~142页。
    88. 吴德坤、吴德杰搜集整理翻译:《苗族理辞》,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年。
    89. 吴永章著:《中国南方民族文化源流史》,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 年。
    90. 吴永章著:《中国南方民族史志要籍题解》,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年。
    91. 吴永章著:《中国土司制度渊源与发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年。
    92. 吴泽霖、陈国钧等:《贵州苗夷社会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
    93. 伍新福著:《中国苗族通史》上下册,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 年。
    94. 伍新福、龙伯亚著:《苗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 年。
    95. 夏之乾著:《神判》,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0 年。
    96. 湘西自治州凤凰县民委、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民委、湖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苗族史文集——纪念乾嘉起义一百九十周年》,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 年。
    97. 《湘西苗族》编写组:《湘西苗族》(初稿),吉首市,铅印本,1982 年 9 月。
    98.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事务委员会《民族志》编纂小组:《民族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年。
    99. 萧一山著:《清代通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 年。
    100. 徐苹芳、张光直著:《中国文明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载燕京研究院《燕京学报》新六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第 1~18 页。
    101. 徐丽华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汉文版)之《百苗图》、《中国边疆苗族风俗图考》、《苗疆风俗图》,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年。
    102. 许结著:《中国文化史论纲》,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03. 《学习时报》编辑部:《落日的辉煌——17、18 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年。
    104. 燕宝著:《“苗王”小议》,载《贵州民族研究》,贵阳,1981 年第 2 期,第。
    105. 杨学琛:《清代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年。
    106. 尤中:《中国西南民族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 年。
    107. 余宏模著:《清代雍正时期对贵州苗疆的开辟》,载《贵州民族研究》,贵阳,1997 年第 3 期,第 66~74 页。
    108. 张捷夫:《关于清代乾嘉苗民起义爆发的原因》,载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编:《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集刊》(第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年,第 134~140 页。
    109. 张捷夫:“关于雍正西南改土归流的几个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第 273~286 页。
    110. 张有隽、徐杰舜主编:《中国民族政策通论》,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 年。
    111. 张研、牛贯杰著:《清史十五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
    11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0 年。
    113.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室资料组编译:《民族史译文集》5,打印稿,1978年。
    114.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第三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年。
    115. 中共鹤峰县委统战部、县史志编纂办公室、中共五峰县委统战部、县民族工作办公室编印:《容美土司史料汇编》,铅印本,1984 年 1 月。
    116. 《中央高层邀请著名学者讲述的历史文化问题》上下册,北京,2005 年 8 月。
    117. 《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年。
    118. 《中国大百科全书 社会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 年。
    119. 钟年著:《文化、文化结构与文化心理》,载冯天瑜主编:《人文论丛》,2003 年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年,第 24~44 页。
    120. 周宁著/编注:《大中华帝国》,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年。
    121. 庄晓东主编:《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年。
    1. [美]斯蒂文·郝瑞(Stevan Harrell)著:《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巴莫阿依 曲木铁西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年。
    2. [美]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第一卷,罗经国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年。
    3. [美]艾尔·巴比著:《社会研究方法》(第 10 版),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年。
    4. [美]李中清:《明清时期中国西南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载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论丛》,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 年。
    5.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现代世界体系》第一卷、第二卷,庞卓恒、尤来寅等译,罗荣渠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
    6.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现代世界体系》第三卷,庞卓恒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年。
    7. [美]卡尔·A·魏特夫著:《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徐式谷、奚瑞森、邹如山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年。
    8. [美]孔飞力著:《叫魂:1768 年中国妖术大恐慌》,陈兼、刘昶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9. [美]孔飞力著:《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 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谢亮生、杨品泉、谢思炜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年。
    10.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年。
    11. [美]威廉·麦克高希著:《世界文明史——观察世界的新视角》,董见中、王大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年。
    12. [德]诺贝特·埃利亚斯著:《文明的进程——文明的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的研究》,第一卷,王佩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年。
    13. [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著:《西方的没落》上下册,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年。
    14. [德]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共存——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郦红、那滨译,新华出版社,北京,第 31 页,2002 年。
    15.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纲》,肖昶、冯棠、张文英、王明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6. [法]阿努瓦·阿布戴尔-马里克著:《文明与社会理论》,张宁、丰子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年。
    17. [日]鸟居龙藏著:《苗族调查报告》,国立编译馆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年。
    18. [日]福泽谕吉著:《文明论概略》,北京编译社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年。
    19. [前苏联]列·谢·瓦西里耶夫著:《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郝镇华等译,莫润先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年。
    20. [英]汤因比著:《历史研究》上、中、下,曹未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年。
    21. [英]雷蒙·威廉斯著:《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 年。
    22. [英]马林诺夫斯基著:《文化论》,费孝通等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 年。
    23. 安德烈·冈德·弗兰克、巴里·K.吉尔斯主编:《世界体系:500 年还是 5000 年?》,郝名玮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