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侗族款组织的文化人类学阐释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于侗族款组织的研究,早在宋代的汉族文献中就已经开始。从目前所了解的情况来看,除元代没有汉族文献记载之外,此后的各个朝代均有记载,而且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具体。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始时仅仅是某一方面的著述,到后来的官方、私人著述均有记载。我们可以将这些记载称之为汉族、局外人对侗族款组织的研究。在侗族民间流传着大量款组织的传说,保存有大量的款组织的条规,侗族人自己将其称之为“款”、“款词”、“念词”等。我们可以将这些“口碑文献”看作是本土研究者的研究成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开展了“民族民间三套集成”的收集整理工作;改革开放后,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又对侗族款词作了古籍整理工作,正式出版了几十万字的汉、侗文对照的书籍;更有近30年来研究者发表在各类杂志上的近100篇论文以及一本专门研究侗族款组织的著作。我们可以将这些研究成果称之为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的既有本民族学者又有外族学者的参加的共同研究成果。
     本论文是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文献法、实地调查法等方法对侗族款组织进行研究,厘清前人研究的不足,纠正其含混甚至是错误的观点与结论,使人们对侗族款组织有一个清楚、明晰的认识。
     本论文共分为七章。
     第一章讨论了文献的种类及其对款组织记载的状况,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款组织的成因。在文献的分类上分为汉文文献和侗语文献,以往研究多忽略侗语文献。这样划分可以可以补充以往研究文献种类划分的不足,以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料。在款组织的成因上主要是侗族社会长期存在二重性因素,即既有受封建王朝统治的一面,又有自身社会组织发展的一面。二者之间是一种互相消长的关系。
     第二章讨论的是款组织的社会性质问题,它是前阶级社会的一种组织,这是以往研究成果中最含混的部分,是对第一章的逻辑解释,也是理解以下各章的基础和出发点。对这个问题认识清楚了,对于款字的含义的争论也就不言自明了。
     第三章是对款组织的结构、层次及与其他社会组织关系进行厘清,并探讨其内在的联系。研究后认为,这一组织结构是一种上小下大的三角形组织结构,在物理学上讲这是一种稳固的结构形式,由于它的存在才形成第四章的状况。
     第四章讨论的是款组织的联络方式、集中地点和起款。款组织有自己的结构,但是,只要它没有起款活动,我们就不容易看出它的存在,只有起款才感觉和看到它的存在。正是基于这一点,无论是汉文文献,还是侗语文献,或者是古代文献、近现代文献对它的记载都比较多。本章将对这些文献记载的这类内容进行辨析,认为:在联络上有声域信息和视域信息两种;在集中地点上名称不同且各有所用;在起款活动上是以民族为出发点的(?)有仪式。
     第五章讨论款组织的规约。在以往的研究成果中多认为:款组织的规约就是“约法款”,它是侗族的法律或者习惯法。本章认为款组织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文本和不同的内容。在早期阶段是“石头文本”,其内容比较单一;其次是“款词文本”阶段,它的内容全面、具体,有法律的性质;再次是“碑刻文本”阶段,它的内容不如“款词文本”广泛,但有可操作性。正是由于文本、内容各不相同,但在立约上都是以发誓而订立,所以将其称为规约,也就是对这些条款有约定。
     第六章讨论款组织的变迁。变迁问题是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一个长期的热门课题。本章除叙述理论外,更主要是对变迁的背景有详细叙述,这是以往研究所没有的,而且是在调查、寻访的基础上举出了实例;将变迁的性质具体化。
     第七章以对款组织的研究为例对民族学、文化人类学的几个理论问题如变迁、实践,中心与边缘等进行探讨。认为;变迁可以看作是历史的,纵向的,实践是横向的,两者可以互相补充。中心与边缘是一个主观因素较浓的词,值得认真探究。侗族款组织作为一种社会组织长期存在于侗族社会中,它不仅有文化遗产的性质,而且也有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对此,提出了对这些遗产进行“文化空间”保护、静态保护、动态保护等措施。款组织长期对侗族的影响,使其民族性格有了“款”的因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如何开展这项工程,本部分也进行了探讨。
As for the study of the Dong Nationality's article organization, it was put down in writing in Chinese documents as early as the Song Dynasty.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except for the Yuan Dynasty, every dynasty had record after it. There were increasingly more and more detailed and specific records. At first, it was only put down in writing by someone later, there were official and private records. We can call these records research into the Dong Nationality's article organization carried out by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outsiders. Some specific items and clauses of article organization and stipulations of an agreement have largely circulated among the Dong People. The Dong Nationality call them "articles", "article words", or "chant scriptures". We can consider these "public praised documents" as achievements in the research into article organization carried out by native researchers. Soon after new China was founded in 1949,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department concerned launched collecting and arranging work of "Nationality folk three pairs of integrating." After reforming and opening, the department concerned organized people to arrange ancient books of the Dong article words. A text of tens of thousands of characters has been published formally. Besides, there are nearly one hundred essays by researchers published in kinds of magazines in the past 30 years, and a works specially researching into Dong article organization. We can call these achievements in research the ones gained by native scholars together with other nationalities under the conduct of the theory concerned.
    This thesis is based on the achievements in research above, which does research into Dong article organization by means of anthropology such as the document and investigation in the field. It finds out our predecessors' insufficiency in study, corrects its indistinct and even wrong views and conclusion and let people have a clear and plain understanding of the organization.
    This thesis has seven chapters.
    Kinds of the document and the records of the article organization are discussed in the first chapter. On this base, it proves the cause of article organization. The document is divided into Han and Dong language document. The study of the Dong language document was often neglected in the past. This kind of division can make up the insufficiency of the former document division and gain more researching information. That dual character factor existed in Dong society for a long time resulted in article organization, namely it was ruled by feudal dynasty and at the same time, its own social origination developed. They grew and declined. The social character of article organization is discussed in the second chapter. It is the most indistinct part in the past achievements in research. It gives logical explanation to chapter One and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following chapters. If you can understand this problem very well, you will be able to settle the argument over article words.
    The third chapter makes the structure and levels of article organization and other social organization relation clear. What's more, it inquires into its inner relation. Through studying, I think its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s that it is small on top and big at the base just like a triangle. In physics, it is a relatively stable structure. Because of this, the situation of Chapter Four is easily formed.
    Chapter Four deals with the ways of contacting. Gathering place and organizing. Article organization has its own structure, but as long as it has no organizing activities, it is not easy for us to see its existence. Only when it has organizing activity, can we feel it existence. Just because of this, Han, Dong language document, ancient document and modern document have some records about it. This chapter will discriminate the content of these document records. I think in contact, there is sound information and video information. In the collecting place, they have different names but also have their own usage. In organizing activity, nationality is their starting point.
    Chapter Five discusses stipulations of an agreement of article organization. In the past achievements, it was thought that stipulations were "article according to the law", it was the laws of the Dong Nationality or customary law. In this chapter, I think article organization has different texts and different contents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the early period, the content of "Stone Text" was single; Then the content of "Article Word Text" was all-around, specific and had legal character. At last,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Carved on the Stele" was not as wide as content of article word text. But it could be operated. Because there were different texts and contents, when they made rules, they used pledge, they are called stipulations of an agreement. That is to say, they wanted to agree on these articles.
    The sixth chapter deals with the changes of the article organization. The problem with changes is a prolonged popular problem. Besides stating theory, this chapter mainly recounts the background of changes in details, which didn't happen in the former study. What's more, real examples are given after investigating and paying visits, which makes the discussion to the character of changes clear.
    Chapter Seven inquires into several theory problems with ethnology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 such as changes, practice, centre and edge. I think, changes can be regarded as historic and vertical, while practice is horizontal.
    The two can complement each other. As a social organization, the Dong article organization exists in the Dong society for a long time, it has not only character of cultural heritage but also oral and non-material heritage content. For this measures such as "culture space" protection, static state protection and trends protection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se heritage.
    Article organization having a long-term effect on the Dong Nationality makes its nationality character have article factors. Today when we build harmonious society, why should we carry out this project, this part will also give a discussion.
引文
1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编:《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
    1 钱忡书著:《管锥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71页:张隆溪著:《道与逻各斯》,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4页。
    2 成中英著:《论中西哲学精神》,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62页:成中英主编:《本体论诠释学》,三联书店2000年版。
    3 洪汉鼎:《真理与方法。译者序言》,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4 汤一介:《能否创建中国的解释学》,《学人》第13期:《再论创建中国解释学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夏镇平、宋建:《哲学解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
    5 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引言》,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 殷鼎著:《理解的命运》,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4页。
    7 李清良著:《中国阐释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
    8 (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1979年。
    1 李清良著:《中国阐释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版第18-41页。
    1 见水延凯等编著:《社会调查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1页。
    2 见杨(?):《民族学调查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50-160页。
    1 《明史。贵州土司》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1 详见湖南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杨锡光、杨锡、吴治德整理译释:《侗款》,岳麓书社1988年版。
    1 光绪《黎平府志》;徐家干《苗疆闻见录》,《黔南识略》等。
    1 《清世祖实录》卷41,顺治五年十一月辛未.
    1 《清史稿》卷515《土司四》。
    2 光绪《古州厅志》卷7《武备志·纪兵》。
    3 徐家干著,吴一文校注:《苗疆闻见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9—60页。
    1 徐家干著,吴一文校注:《苗疆闻见录》,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5页。
    3 《清世宗实录》卷54,雍正五年正月甲寅。
    4 张荣铮等点校:《大清律例》卷19《兵律·军政》条例638。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5 《清会典事例》卷119《吏部处分例·边禁》,第548页。
    1 《清世宗实录》卷144,雍正十二年六月庚午。
    2 《清会典事例》卷119《吏部处分例·边禁》,第550页。
    3 《清实录。贵州资料辑要》,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46页。
    4 《清会典事例》卷119《吏部处分例·边禁》,第556页。
    5 《清会典事例》卷119《吏部处分例·边禁》,第557页。
    6 《清会典事例》卷119《吏部处分例·边禁》,第556页。
    7 《清会典事例》卷119《吏部处分例·边禁》,第552页。
    8 《〈清实录〉贵州资料辑要》,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50页。
    9 《清会典事例》卷158《吏部处分例·边禁》,第1004页。
    1 张荣铮等点校:《大清律例》卷25《刑律·贼盗下》条例922,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吴大旬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中认为“苗例”有征抚作用:徐晓光博士的《苗族习惯法》也是这样认为的:我同时认为对款组织发展有间接的促进作用。
    2 《清会典事例》卷119《吏部处分例·边禁》,第547页。
    3 张荣铮等点校:《大清律例》卷25《刑律·贼盗中》条例922,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4 《清高宗实录》卷29,乾隆元年十月下己丑。
    1 罗文彬、王秉恩编纂,贵州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点校:《平黔纪略》,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 光绪《古州厅志》卷3《田赋志·徭役》。
    1 光绪《古州厅志》卷3《田赋志·徭役》
    1 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贵州省志·文物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
    2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文物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2页。
    1 笔者2004年1月时的调查访问记录,贵州省从江县原人大副主任石庭章等讲述。
    2 笔者调查访问记录2005年10月调查访问记录。
    1 编写组编:《侗族文学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版。
    1 杨进飞:《侗款制试探》,《民族论坛》1987年第3期。
    2 雷广正等:《侗族地区“洞”、“款”组织的特征和作用》,《民族研究》1980年第5期。
    3 向零:《洞款乡规及其演变》,《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第3期。
    4 杨秀绿:《侗款的产生、功能及承传试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6期
    5 杨昌嗣:《论侗族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1期。
    6 王胜先著:《侗族文化与习俗》,贵州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1 吴治德:《侗款的“款”字探源-兼谈“都”字》,《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2 邓敏文、吴浩著:《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75页。
    3 杨进铨:《侗族款的名称》,《民族论坛》1990年第2期;《再谈侗族款的名称》,《民族论坛》1993年第1期。
    4 中华书局1963年12月第1版,1985年6月北京第8次印刷影印本,第179页。
    5 《康熙字典》,中华书局影印。
    6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1984年11月第3次印刷,第411页。
    7 中华书局1981年10月第1版,1984年5月北京第二次印刷。
    1 李庭贵等:“苗族社会的三根支柱”,《贵州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柏果成等著:《贵州瑶族》,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潘一志著:《水族社会历史资料》1982年内部印刷;史继忠:“明代水西的则溪制度”,《贵州彝族研究论文选编》,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1985年内部印刷;贵州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社会形态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年。
    1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第28页。
    2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郑杭生:《社会学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 湖南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杨锡光、杨锡、吴治德整理译释《侗款》,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版第7-15页。
    1 杨国仁整理:《侗族祖先哪里来》.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 杨权、郑国乔整理、译注:《侗族史诗-起源之歌》(1-2),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107页。
    1 张民:《萨天巴置疑》,《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向零:《一本珍贵的侗族古籍—东书少鬼》,《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邓敏文:《萨神试析》,《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黄才贵:《侗族堂萨的宗教性质》,《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吴文志:《萨岁为女娲神考略》,《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杨通山:《三乡萨神崇拜调查》,《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吴世华:《侗萨时代初探》,《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云青:《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新文化服务——侗族萨文化学术讨论会记实》,《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张民:《萨岁考略》,《贵州民族研究》1982年第3期;席克定:《侗族“萨岁”试论》,《贵州民族研究》1993年第3期;吴能夫:《侗族萨崇拜初探》,《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黄才贵:《黎平县肇洞侗族的丧葬和“多堂”礼仪》,《民族志资料汇编》第3集。
    1 杨锡光、杨锡采录译住《侗耶》,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11-26页。
    2 杨锡光、杨锡采录译住《侗耶》,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版,第2-10页。
    1 笔者调查记录.同时参阅了相关文章:参见拙著:《鉴村侗族计划生育的社会机制及方法》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1 见《黎平县志》,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144页。
    1 笔者在黎平县、从江县交界地区调查记录。
    2 黄才贵:《黎平县肇兴乡侗族鼓楼调查》,《贵州民族调查》(之四),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1986年8月。
    1 黄才贵:《黎平县肇兴乡侗族鼓楼调查》,《贵州民族调查》(之四),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1986年8月。
    2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语言文字委员会吴美莲提供。
    1 详见拙著:《侗族鼓楼》,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3 方铁主编:《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 宇晓:《侗族亲从嗣名制研究》,《苗侗文坛》1992年第一期第36-37页。
    2 宇晓:《侗族亲从嗣名制研究》,《苗侗文坛》1992年第一期第38-50页:拙著:《鉴村侗族计划生育的社会机制及方法》,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112-120页。
    3 见邓敏文、吴浩著:《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
    1 黄才贵:《黎平县肇兴乡侗族鼓楼调查》,《贵州民族调查》(之四),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1986年8月。
    2 见《桂海虞衡志·羁縻州峒》
    1 见邓敏文、吴浩著:《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第33页。
    1 姜玉笙(民国)《三江县志》。
    2 笔者2005年4月调查记录。
    1 详见拙著:《侗族鼓楼》,香港: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第40-45页。
    2 笔者2001年6月访问从江县占里吴永荣的记录。
    1 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杨锡光、杨锡、吴治德整理译释:《侗款》,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10月版,第7-14页。
    1 参见彭兆荣:《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2期,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下),《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第3期
    2 Emile Durkheim, 1995: 34-35.
    3 参见Bowie, 2000: 152; 161-166.
    1 薛艺兵著:《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3月版,第20页。
    2 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杨锡光、杨锡、吴治德整理译释:《侗款》,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10月版,第237-243页。
    1 该文本有两种:一是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杨锡光、杨锡、吴治德整理译释:《侗款》,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10月版,第248-256页;一是吴浩先生收集的。这里用的是吴浩先生的文本。
    1 邓敏文、吴浩:《论侗族约法款》,《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2期;向零《侗款乡规及其演变——对侗族社会组织形式功能及其演变的探讨》,《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第3期;张世珊《侗族约法款的法律思想及其特征》,《民族论坛》1989年第4期。
    2 内部编印:《侗族文学资料》第五集第147-148页。
    3 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杨锡光、杨锡、吴治德整理译释:《侗款》,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10月版,第19-96页。
    1 《吕氏春秋》。
    2 《穆天子传》。
    3 《穆天子传》。
    1 湖南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侗款》,长沙:岳麓书社1988年10月初版第19-96页。
    1 详见邓敏文著:《神判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 林端:法律人类学简介,《中国论坛》1988年第298期。
    1 Hoebel,1954;26.
    2 Pospisil, 1967:37—38
    1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135页;宋蜀华、白振声主编:《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55页;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66年版,第59-283页;夏建中著:《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254页。
    1 程贤敏:《清<圣训>西南民族史料》,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页。
    1 《清会典事例》卷158《户部·户口》,第994-998页。
    2 《清会典事例》卷158《户部·户口》,第995页。
    3 《清会典事例》卷158《户部·户口》,第996页。
    4 《清会典事例》卷158《户部·户口》,第997页。
    5 《清会典事例》卷158《户部·户口》,第998页。
    1 光绪《黎平府志》卷5上《武备志第五·保甲》。
    2 光绪《黎平府志》卷5上《武备志第五·保甲》。
    3 光绪《黎平府志》卷5上《武备志第五·保甲》
    4 光绪《黎平府志》卷5上《武备志第五·师旅》。
    1 光绪《黎平府志》卷6《秩官志》。
    2 《清会典事例》卷158《户部七·户口》。
    3 乾隆《贵州通志》卷6《邮传》。
    1 张正东等辑:《<清实录>贵州资料辑要》,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88页。
    1 光绪《古州厅志》卷3《田赋志》
    2 乾隆《开泰县志》“所屯志”
    3 光绪《古州厅志》卷1《苗寨》
    4 光绪《黎平府志》卷5《武备志·屯卫》。
    1 全国政协暨湖南、贵州、广西、湖北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侗族百年实录》(上).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第34-36页。
    1 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36页。
    1 布迪厄等著,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2 Bourdieu P. 《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1990.
    3 毛泽东著:《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1年版,第283页。
    1 Spencer F.(compiled), Ecco Homo:An Annotated Bibliographic History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 Greenwood Press,1986,PP.3-4;叶舒宪、彭兆荣、纳日碧力戈著:《人类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146页
    1 刘红婴、王健民著:《世界遗产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页.
    2 刘红婴、王建民著:《世界遗产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8月,第26页.
    3 刘红婴、王建民著:《世界遗产概论》,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8月,第146页.
    1 有关禁忌,参见刘宗碧:《论侗族传统文化特征及其对社会的影响》,《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2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1] 雷广正、李知仁.侗族地区“洞”、“款”的组织特征和作用[J],民族研究,1980年第5期.
    [2] 石若屏.侗族款组织的一点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一辑(1981年9月).
    [3] 黄才贵、吴永清.侗族习惯法[J],贵州文史丛刊,1982年第3期.
    [4] 林河.论“侗款”与侗俗[J],湘潭大学学报.1982年10月号.
    [5] 吴治德.侗款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第1期.
    [6] 洪寒松.侗族“合款制”试析[J],湖南民族研究,1985年第1期.
    [7] 邓敏文、杨进铨.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款词[J],云南民族文化1985年第2期.
    [8] 吴浩.刍议侗族款词的科学价值[J],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
    [9] 吴治德.对侗款“Jul hus jir gal”一语中gal”字汉译的不同看法[J],贵州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
    [10] 冰炭.侗族约法性款词刍议[J],民族论坛1988年第2期.
    [11] 黄才贵.侗族家庭公社形态试析——读马克思(民族学笔记)[J],贵州民族研究1988年第3期.
    [12] 杨秀绿.侗款的产生、功能及其承传试探[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88年第6期.
    [13] 邓敏文、吴浩.论侗族约法款[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89年第2期.
    [14] 向零.侗款乡规及其演变——对侗族社会组织形式功能及其演变的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 1989年第3期.
    [15] 张世珊.侗族约法款的法律思想及其特征[J],民族论坛 1989年第4期.
    [16] 吴浩.款坪、埋岩、石牌的共同文化特征[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
    [17] 吴浩.侗族款的名称[J],民族论坛1990年第2期.
    [18] 杨进铨.也谈侗族款词“Jul hus jiv gal”[J],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
    [19] 杨进铨.侗族款制的产生年代[J],民族论坛1990年第3期.
    [20] 杨昌嗣.侗族社会的款组织及特点[J],民族研究1990年4期.
    [21] 周敦耀.村寨自然领袖是自然成长的民主制的产物—建国前广西瑶、苗、侗族村寨头人问题管见[J],广西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
    [22] 杨进铨.侗族款组织的自治性质[J],黔东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23] 石佳能.侗族“补捡”文化溯源[J],贵州民族研究1991年第2期.
    [24] 张世珊.侗款文化[J],求索1991年第2期.
    [25] 王显家.城步苗族侗族款文述略[J],民族论坛1991年第2期.
    [26] 吴治德.“侗款”的“款”字探源[J],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27] 杨进铨.侗族“卜拉”文化试析[J],民族论坛1992年第1期.
    [28] 邢志萍.三江侗族的“款”和“款词”[J],民俗研究1992年第2期.
    [29] 石开忠.从“六洞”“九洞”地区的社会历史资料探讨侗族的款[J],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第2期.
    [30] 杨进铨.再谈侗族款的名称——(“侗款”的“款”字探源)质疑[J],民族论坛1993年第1期.
    [31] 吴浩、邓敏文.侗族“约法款”对现实生活的影响[J],贵州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
    [32] 吴三麟.古代靖州侗“款”组织[J],贵州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
    [33] 石佳能.侗族的“补拉”与款[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
    [34] 杨进铨.侗族民间防偷惩盗习俗初探[J],广西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
    [35] 邓敏文、吴浩.侗款的历史变迁[J],民族论坛1994年第2期.
    [36] 廖耀南.古州考略[J],贵州民族研究1980年第3期.
    [37] 杨锡.解放前通道侗族地区原始社会的痕迹[J],贵州民族研究1982年第1期.
    [38] 黄建春.一百五十年前的婆洞婚礼改革[J],黔东南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
    [39] 张民.从岭南习俗看侗族来源[J],思想战线1983年第3期.
    [40] 张民、向零、吴永清.关于辰、沅、靖州仡伶杨和仡伶吴族属问题的浅见[J],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第1期.
    [41] 洪寒松.侗族族称、族源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第3期。
    [42] 廖耀南.黎平锦屏从江长官司考略[J],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
    [43] 郭长生、邓星煌.侗族婚姻家庭的发展演变浅谈[J],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
    [44] 石庭章.谈侗族鼓楼及其社会意义[J],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第4期.
    [45] 杨进铨、邓敏文.吴文彩别传[J],民族文化1987年第1期.
    [46] 吴世华.侗族原始支系初探[J],贵州民族研究1988年第2期.
    [47] 刘光秋.从“鼓楼文化”看民俗功能[J],贵州民族研究1988年第3期.
    [48] 石佳能、黄雪鸿.侗族民俗及民族文化中的原始社会残余试析[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49] 秦秀强.侗族婚姻习俗的传承性和变异性——析小广侗乡<永定风规>碑[J],贵州文化丛刊1988年第2期.
    [50] 都垒、银军.侗族传统习俗及其文化模式的新思考[J],民族论坛1988年第4期.
    [51] 余达忠.侗族鼓楼文化的层面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第3期.
    [52] 杨秀绿.侗族鼓楼美学探幽[J],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第3期.
    [53] 刘宝明.侗族鼓楼的文化分析[J],民族论坛1989年第1期.
    [54] 萧川.从侗族原始婚姻遗俗看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J],民族论坛1990年第3期.
    [55] 刘胜华.侗族恋爱婚姻家庭道德观试探[J],贵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56] 秦秀强.侗族传统婚俗及其在当代的变迁[J],黔东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4期.
    [57] 杨顺清.关于侗族鼓楼文化的几点思考[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6期.
    [58] 杨运红、雷建云.谈侗族的鼓楼文化[J],黔东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59] 王继英.侗族鼓楼产生及其发展时代新探[J],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
    [60] 杨国仁.试析侗族社交习俗的群体意识[J],、黔东南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61] 张世珊、杨昌嗣.侗族信仰文化[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6期.
    [62] 王昭武.清代侗族吴金银起义的历史新证[J],贵州民族研究1990年第1期.
    [63] 吴世华.鼓楼探源[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4期.
    [64] 陈家柳.侗族传统家庭形态管见[J],广西民族研究1991年第1、2合期.
    [65] 彭垒.论侗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J],民族论坛1991年第1期.
    [66] 张世珊、杨昌嗣.侗族文化哲学[J],贵州民族研究1991年第1期.
    [67] 吴能夫.侗族创世款的进化思想[J],民族论坛1992年第3期.
    [68] 吴能夫.寨桩·集会所·鼓楼——侗族鼓楼发生发展过程之我见[J],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3期.
    [69] 吴治德.侗族古制变迁一瞥[J],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3期.
    [70] 李时学.侗族鼓楼及鼓楼文化管窥[J],贵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4期.
    [71] 杨进铨.侗寨建筑及其美学意义[J],怀化师专学报1992年第3期.
    [72] 杨玉琪.侗族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J],民族论坛1992年第3期.
    [73] 杨顺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质试探[J],广西民族研究1993年第3期.
    [74] 刘宗碧.侗族传统文化特征及其对社会的影响[J],西南民族研究1993年第1期.
    [75] 石开忠.试论侗族的来源和形成[J],贵州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
    [76] 马奎.侗族传统文化二元论[J],民族论坛1994年第2期.
    [77] 杨玉琪.再论侗族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J],民族论坛1994年第4期.
    [78] 杨进铨.侗寨的民间自治[J],黔东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79] 张民.探侗族自称的来源和内涵[J],贵州民族研究1995年第1期.
    [80] 向零.侗族的论理道德与社交礼仪[J],贵州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
    [81] 张民.探侗族的祖先崇拜[J],贵州民族研究1995年第3期.
    [82] 吴浩.款坪、埋岩、石牌的共同文化特征,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
    [83] 杨进铨.侗族款的名称[J],民族论坛1990年第2期.
    [84] 杨进铨.侗族款制的产生年代[J],民族论坛1990年第3期.
    [1] 通道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通道县志.民族[M],民族出版社 1999年版.
    [2] 黎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黎平县志.民族[M],巴蜀出版社 1989年版.
    [3] 玉屏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玉屏侗族自治县志.民族[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 天柱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天柱县志.民族[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 剑河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剑河县志.民族[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6] 芷江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芷江县志.民族[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
    [7] 三江侗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三江侗族自治县志.民族[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8] 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龙胜县志.民族[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版.
    [9] 三穗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三穗县志.民族[M],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10] 会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会同县志.民族[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版.
    [11] 从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从江县志.民族[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 榕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榕江县志.民族[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 镇远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镇远县志.民族[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 唐·柳宗元.柳州峒氓[M].
    [2] 唐·柳宗元.柳州杂记[M],古今游记丛钞本.
    [3]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M],中华书局1979年李剑雄、刘德权点校本.
    [4] 宋·洪迈.容斋随笔[M].
    [5] 宋·范成大著、胡起望、覃光广校注.桂海虞衡志[M],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9月出版.
    [6] 宋·朱辅.溪蛮丛笑[M].
    [7]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M].
    [8] 元·周致中.民域录[M],中华书局1981年出版,陆峻岭校注本.
    [9] 元·脱脱.宋史西南溪洞诸蛮[M],中华书局标点本,1977年版.
    [10] 明·沈瓒.五溪蛮图志[M],湖南邵阳市图书馆抄本.
    [11] 明·沈庠修,赵瓒篡.贵州图经新志[M].
    [12] 明·邝露.赤雅[M].
    [13] 明·田汝成.炎徼纪闻[M],与行边纪闻[M]是同一本书,文物出版社1983年本.
    [14] 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M].
    [15] 清·汪介.古州杂俎[M],安阳三怡堂1921年铅印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藏.
    [16] 清·林溥.古州杂记[M].
    [17] 清·陆次云.峒溪纤志[M].
    [18] 清·陈德华等.大清一统志[M].
    [19] 清·雍正年间编修.广西通志[M].
    [20] 清·乾隆年间编修.柳州府志[M].
    [21] 清·道光年间编修.龙胜厅志[M].
    [22] 清·道光年间编修.晃州厅志[M].
    [23] 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5年.
    [24] 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7年.
    [25] 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6年.
    [26] 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4年.
    [27] 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76年.
    [1] 刘介(锡蕃).岭表纪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2] 徐松石.泰族僮族粤族考[M],中华书局1946年版.
    [3] 姜玉笙续纂.三江县志[M].
    [4]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侗族简史简志合编[M](初稿),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63年印,内部发行.
    [5] 杨通山、蒙光朝、过伟、郑光松、周东培编.侗乡风情录[M],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年6月版。
    [6] 编写组编.龙胜各族自治县概况[M],广西民族出版社1985年2月版.
    [7] 编写组编.侗族简史[M],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10月版.
    [8] 编写组.玉屏侗族自治县概况[M],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年12月版.
    [9] 编写组编.新晃侗族自治县概况[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版。
    [10] 编写组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M],贵州民族出版社1986年1月版.
    [11] 编写组编.通道侗族自治县概况[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3月版.
    [12] 编写组编.三江侗族自治县概况[M],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年5月版.
    [13] 王胜先主编.侗族文化史料[M],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研究所1986年印,内部发行.
    [14] 编写组编.宣恩县侗族概况[M],湖北宣恩县民族宗教事务局1986年印,内部发行.
    [15] 编写组编.芷江侗族自治县概况[M],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版.
    [16] 黄钟警等编.龙胜风情[M],漓江出版社1988年11月版.
    [17] 张人位、邓敏文、杨权、龙玉成主编.侗族文学史[M],贵州民族出版社1988年12月版.
    [18] 编写组编.划平王吴勉[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8月版。
    [19] 杨权、郑国乔整理译注。侗族史诗——起源之歌[M],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版。
    [20] 王胜先著。侗族文化与习俗[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版.
    [21]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事务委员会编,石若屏主编.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志[M],广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1月版.
    [22] 杨盛中主编.黎平县民族志[M],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版.
    [23] 吴国春、杨元龙编.榕江民族风情[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1月版.
    [24] 王胜先著.越裔遗俗新探[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4月版.
    [25] 编写组编.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概况[M],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版.
    [26] 贵州侗学研究会编.侗学研究[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年3月版.
    [27] 邓敏文著.神判论[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
    [28] 吴浩、张泽忠著.侗族歌谣研究[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版。
    [29] 王胜先、罗庭华、刘振国主编.侗族文化新论[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版.
    [30] 杨权编著,郑国乔审订.侗族民间文学史[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6月版.
    [31] 张世珊、杨昌嗣编著.侗族文化概论[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6月版.
    [32] 杨权、郑国乔、龙耀宏编著.侗族[M],民族出版社1992年5月版.
    [33] 陈衣主编.八桂侗乡风物[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6月版.
    [34] 陆景川著.民俗·历史·当代[M],贵州民族出版社1995年12月版.
    [35] 石开忠著.侗族鼓楼[M],华夏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版.
    [36] 姚丽娟、石开忠著.侗族地区社会变迁[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5年6月版.
    [37] 吴浩主编.中国侗族村寨文化[M],民族出版社2004年11月版.
    [38] 陆中午主编.侗寨大观[M],民族出版社2004年10月版.
    [39]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古籍整理办公室编.侗族[M](侗汉对照油印在籍本),1935年5月编印.
    [40]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办公室编.侗族款词、耶歌、酒歌[M],1987年10月铅印,内部发行.
    [41] 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杨锡光、杨锡、吴治德整理译释.侗款[M],岳麓书社1988年10月版.
    [42] 湖南省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主编,杨锡光、张家桢整理注校.侗垒[M],岳麓书社1989年9月版.
    [43] 邓敏文、吴浩著.没有国王的王国—侗款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1月版.
    [44] 洗光位主编.侗族通览[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版.
    [45]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6] [英]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M],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8] (英)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M],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49] (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0] 王铭铭、潘忠党.象征与社会[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1] 王铭铭.文化格局与人的表述[M],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2]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53] (美)路易·摩尔根.古代社会[M],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54] (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版.
    [55] 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56] 梁治平.清代习惯法:社会与国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7] 高丙中.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M],群言出版1998年版.
    [58] (美)马歇尔·萨林斯.文化与实践理性[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9] 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概论[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60] 刘红婴、王健民.世界遗产概论[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年版.
    [61] 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M],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2] 毛泽东.实践论[M],《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63] 刘作翔.法律文化理论[M],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4] (美)格尔兹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65] (美)罗伯特。C尤林著,何国强译.理解文化—从人类学和社会理论视觉[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6] (德)加达默尔著、洪汉鼎翻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67] 洪汉鼎.理解与解释[M],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68] 李清良.中国阐释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9] 周裕锴.中国古代阐释学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Bourdieu, Pierre.1970.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Bauman, Zygmuntl978:Hermeneutics and Social Science,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3]Bernstein, Richer J 1983:Beyond Objectivisim and Relativism:Science, Hermeneutics and Praxi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4]Fabian, Johannes. 1983. Time and the 0ther:How Anthropology Makes Its Objec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5]Gay, Peter. 1976. "From the Native, s Point of View:On the Nature of Antheopological Understand" , In Keith Basso and Henry Selb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Mexico Press.
    [6]Hodge, Joanna. 1977." Hermeneutics in Anthropology"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Society Oxford 8/2, pp. 74-83.
    [7]Palmer, Richarde. 1969. Hermeneutics, Evanstion, Evanston, IL:Northw estern University Press.
    [8]Ricoeur, Paul1973b. "The Task of Hermeneutics" , Philosophy Today17(summer), pp.112-128.
    [9]Ricoeur, Paul.1974.the conflict of interpretations:essays in hermeneutics, Evanston,i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0]Ricoeur, Paul.1976. Interpretation Theory:Discourse and the Surplus of Meaning, Fort Worth:Texas Christian University Press.
    [11]Bell. C. Ritual Theory, Ritual Practice. New York and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12]Schechner.R. The Future of Ritual ;Writing on Culture and Performance. London and New York;Rautledge, 1993.
    [13]Hook. S. H. The Myth and Ritual Pattern of The Ancient East.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3.
    [14]Philippe G Planel Legal Anthropology.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