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元代使臣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与其它朝代相比,元代使臣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由于疆域空前辽阔,帝国内外的信息交流沟通的需要,以及蒙古旧制的影响,蒙元统治者更习惯于派遣使臣传递重要信息,处理相关重大事务。元代使臣活动非常频繁,身份地位较高,被赋予了较大的权力,承担了多种出使任务,出使活动覆盖了包括亚欧大陆在内的广阔地域。元代使臣在政治、军事、社会诸方面都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是历史舞台上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角色。通过对元代使臣的考察,可以折射出当时的若干历史特征。
     元代使臣的渊源可追溯至蒙古部落时期的遣使。笔者详细爬梳了《蒙古秘史》中所记载的相关遣使活动,逐次进行了详细的考察。通过对早期遣使活动的归纳总结,笔者认为:蒙古早期的使臣多由贵族首领身边的那可儿担当,出使多服务于军事,尚没有文书和系统的牌符制度。总之,这时期的遣使活动还处于早期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尽管如此,与其它朝代相比,早期的蒙古使臣仍然表现出鲜明的特征,尤其是元代使臣渗透着较强的使役与从属关系,大抵滥觞于此。大蒙古国时期,宣差传旨成为当时使臣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宣差传旨在汗廷布宣政令、处理政务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具有一定的过渡意义。这为元代遣使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使臣由多种不同的使长和官僚机构选派。按照不同的选派者,元代使臣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皇帝(大汗)、诸王、后妃等诸位下等贵族集团的选派的使臣;二是由以中书省为代表的,包括枢密院、御史台、行省等各类官僚机构选派的使者。本文依据其不同特点,对各类使臣作了具体的考察。
     皇帝等诸位下遣使是黄金家族贵族集团加强自身统治、维护和攫取特权的得力工具,也是他们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主宰或干预国家统治的重要手段。其中,元代遣往西藏地区的金字使臣则代表中央威临藏地,有利于加强对西藏的控制和管理。在两都巡幸之际,使臣将巡幸的皇帝及扈从官员与留守的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等重要机构联系起来,在传达旨意、通报军情、布宣政令等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这类遣使受到草原家臣政治的影响颇多。
     官僚机构的遣使对国家权力的运作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宣使和奏差是元代官僚机构中特殊而重要的专职使者。他们奉长官差遣督办诸项事务,传达重要信息。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宣使和奏差具有使长一长官差遣的混合性质,拥有较大的权力,对国家及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还从使臣的身份地位着手,对两类比较有特色的遣使进行了探讨:怯薛使臣为元代所独有,是同家臣治国的传统联系在一起的;儒士使臣则主要表现了蒙元统治者对汉文化的吸纳和利用。
     元代使臣的活动对政治、社会产生了比较重大的影响。与完善发达的驿站交通系统相伴随,经行驿路的使臣滥用威权,泛滥乘驿,骚扰沿途的站户官员,产生了比较严重的使臣害政扰民等弊端。此弊端影响时间长,波及范围广,存在着一定的社会危害。政府虽屡次下令禁止,但收效甚微。本文详细讨论了使臣害政扰民的表现形式及屡禁不止的原因。使臣对于元代的皇位继承斗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有着自己独特的作用。元代的使臣打上了家臣制的深深烙印,频繁遣使是“家臣治国”的一种表现形式。
     受军事征伐活动的影响,蒙元帝国派遣到内属各国、被征服地区的使臣颇为引人注目。本文撷取了元朝对南宋、高丽、安南、日本等典型地区的遣使,结合元朝与其关系的发展演变,探讨了使臣的相关活动。其中,郝经使宋是当时关涉时局的一项重大事件,郝经也是元代的一位重要使臣,文中对此作了详细探讨。元廷同四大汗国之间的使臣往来,反映了元朝同各汗国之间关系的发展变化,促进了东西方的交流。元代出使境外的使臣之中,很多被杀或被囚,或不能顺利达成使命,命运比较悲惨,这与蒙古人的“天下观”和当时的军事政治形势有关。
     元代使臣的活动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层面紧密相联。通过对元代使臣的探讨剖析,可从内政、外交诸方面窥见整个元代政治社会生活的面貌。总之,元代使臣处在蒙汉二元的政治文化背景之下,有着自己鲜明的特征,发挥的作用不容低估。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dynasties, the shichen (envoys,messengers and staff who serve in the government) of Yuan Dynasty had their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Rulers of the Mongolian-Yuan Empire habitually relied on shichen to convey important messages and deal with important affairs, and this habit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wo reasons. First, the empire had a territory that was unprecedently expansive and it needed more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communication both interiorly and exteriorly. Second, the influence of the old Mongolian system still lingered. In Yuan Dynasty shichen were very active. They were highly qualified and enjoyed high status.They were given considerable power and assumed many kinds of missions. They covered a wide geographical scope including the Euraisa Continent.The shichen of Yuan Dynasty played a unique role in politics, society, military affairs and many other fields, so they were the group of people that should not ignored in the historical scene. From the exploration of the shichen of Yuan Dynasty, we would discover some historical features about that period.
     The origin of the shichen in Yuan Dynasty could be dated back to the Mongolian tribe period. The author here specifies the actions of dispatching shichen recorded in Secret History of the Mongols, and studies the cases in detail one by one. By generalizing the action of dispatching shichen in the early period, the author finds that most shichen served as nokor beside the noble leaders, and there were no systematic literary and credential systems. In conclusion, the actions of dispatching shichen in this period were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 of development, and there were no complete institutional systems. However, there were still some traits that make the shichen in the early Mogolian period different from their counterparsts of other dynasties, especially their strong subordination to and dependence on the nobles,and this influenced the role of the shichen of Yuan Dynasty.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the Mongolian Empire,to send Xuanchai to announce decrees became an important form of shichen's mission and this practic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when the Court was proclaiming and conveying decrees and orders, dealing with government affairs and so on. This practice was more or less of transitional significance,and it also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institutional system of dispatching shichen in Yuan Dynasty.
     Shichen were assigned and dispatched by different kinds of shizhang (masters, hosts, usually the nobles who held the power) and bureaucratic structures. In the light of dispachers, there were two kinds of shichen. The first kind were sent by the Emperor (or Khan), princes, queens and other nobles (these people were called zhuweixia in Yuan Dynasty),and the second kind were sent by many kinds of bureaucratic institutions such as zhongshusheng (the Central Secretariat),shumiyuan (the Privy Council),yushitai (the Censorate), xingsheng and other government organs. Basing on the studies of different related features, the author analyzes a variety of shichen in detail.
     First, zhuweixia's dispatching shichen (including the Emperor and other nobles).This wa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nobles of the Golden Family to strengthen their rule and to maintain and acquire privileges. It was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for them to dominate or intervene in the ruling of the empire in terms of politics and military affairs. Jinzi shichen, who were sent to Tibet by the Emperor of Yuan were on behalf of the central court. It was beneficial for strengthening the control and administration of Tibet. When the Emperor was parading between Dadu and Shangdu, shichen served as a connction between the Emperor (including ministers) and important bureaucratic structures(Zhongshusheng etc.) left behind.The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nnouncing decrees, transmitting military messages and conveying orders. This type of dispatching shichen was obviously affected by the retainer system.
     Second, bureaucratic structures's dispatching shichen.These shichen also had great impact on the management of state power. Xuanshi and zouchai were special and important professional envoys in the bureaucratic structures of Yuan Dynasty. They followed the superior's orders, handled concrete affairs and transmitted messages. Due to the special historical and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time, xuanshi and zouchai were sent by shizhang(superiors) and held stronger powers. So they had greater impact on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than the messengers of other dynasties.
     The author studies two distinctive kinds of shich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ir identity and status. The Keshig shichen of Yuan Dynasty were unique in history, and the system wa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tradition of "administering the country through retainers". However, shichen dispatched as rushi (scholar messengers) mainly showed that Mongolian—Yuan rulers absorbed and utilized Han culture.
     The activities of shichen in Yuan Dynasty had relatively significant impact on politics and society. At a time when the system of stage transport was perfect and convenient, shichen passing through stages abused power, exploited transport resources and harassed the officials as well as commoners. Disturbance on local people and officials by shichen thus became a serious problem. As the problem continued for a long period and the influence covered a wide scope,their behaviors did certain harm to the society. The Government paid much attention to this, but the many measures that it had taken virtually came to no obvious effect. This essay intends to deal with the behaviors of shichen, the social harm brought about by their disturbance and the reasons behind their rampancy. Shichen were also involved in royal succession conflicts and they played there unique roles. And it i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the shichen of Yuan Dynasty we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retainer system, and dispatching shichen was an important means to "administer the country through retainers".
     Affected by the military conquest, the shichen dispatched abroad by Mongolian-Yuan Dynasty to dependent countries and conquered regions draw special attention.The author presents a study of the shichen dispatched to Southern Song Dynasty, Korea, Annan, Japan and other typical areas and surveyed the evolve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these regions and Yuan Dynasty. Among these missions, Hao Jing's journey to Southern Song Dynasty was especially important, so the author analyzed him in detail as an individual case. The missions of shichen between Yuan Dynasty and the four khanates contributed to the exchanges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and revealed the changes of their relationships. Most of the shichen dispatched by the Yuan Court were not able to accomplish their missions, and many of them were killed or held in capativity. So they had their own unique tragic lot. These were caused by many reasons, such as the political and military situation and the conquest concept of Mongolian rulers.
     The activities of shichen were closely related to all aspects of the empire's national life--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and military, especially military conques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hichen of Yuan Dynasty, we could ge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life of Yuan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ternal and diplomatic affairs. The shichen of Yuan Dynasty which rooted in the unique dual Mongolian-Ha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had their own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t influence that could not be neglected.
引文
①[元]苏天爵:《国朝文类》卷四一,四部丛刊本。
    ②[元]虞集:《道园类稿》卷十九《司执中西游漫稿序》,台湾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
    ③参见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16-217页。
    ①据《辞海》,使臣:“1,身负君命外出之臣;2,宋代对部分低级官员的称谓”。使节:“原指古代卿大夫聘于诸侯时所持的符信。后称一国诸他国的外交官或派往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代表。”(《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674页)据《现代汉语词典》,使节:“由一个国家派驻在另一个国家的外交代表或由一个国家派遣到另一个国家办理事务的代表。”使者:“奉使命办事的人。(现多指外交人员)”该词典没有收入“使臣”这一词条。(《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24页)
    ② Herbert,Franke. Diplomatic missions of the Sung state,960-1276.Canberra: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81.
    ③ Elizabeth,Endicott-west. Mongolian rule in China—local administration in the Yuan Dynasty. Glossary. pp.209. Can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④[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八,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65页。
    ①《诗经译注》,程俊英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89-290页。
    ②《论语疏证》,杨疏达疏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23-324页。
    ③明人陈谟曾言:“所以宣道德意,延问疾苦,所以究吏制之得失,视风俗之厚薄,亦孰非为使哉?”(《海桑集》卷六《赠刘宣使序》,四库全书本)说明使臣在古代社会中具有多项职能。
    ④廖伯源:《使者与官制演变——秦汉皇帝使者考论》,台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文史哲大系202号。
    ⑤见杨志玖:《马可波罗足迹遍中国——与海格尔先生商榷》,《南开学报》1982年第6期。
    ⑥廖伯源将使臣的特征总结为:1临时差遣,事毕则罢;2使者见官大一级;3得专擅自决;4官职无限制,但多为亲近臣;5使命几乎无所不包。见《使者与官制演变——秦汉皇帝使者考论》,第228-233页。
    ①桂栖鹏:《元代进士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16页。
    ②[明]宋濂:《元史》卷一二六《安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083页。以下版本同,不再另外注出。
    ①第1页。
    ②宁志新:《隋唐使职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③薛政超:《宋初对外遣使及使者素质研究》,《贵州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①Franke Herbert. Diplomatic missions of the Sung state,960-1276.Canberra: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81.
    ②高艳林:《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南开学报》2005年第5期。
    ③李治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④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⑤请参看孟繁清:《评元顺帝至正初年的奉使宣抚》,《历史教学》1988年第9期;李治安:《关于元代中后期的奉使宣抚》,收入《元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⑥收入《成吉思汗与六盘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
    ⑦#12
    ⑧许凡:《元代吏制研究》,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7年。
    ⑨申万里:《元代国家政治体系内部的沟通与交流——以宣使为中心的考察》,于2009年上都学术会议上宣读。
    ⑩聂崇岐:《宋辽交聘考》,后收入《宋史丛考》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1傅乐焕:《宋辽聘使表稿》,后收入《辽史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2贾玉英:《宋辽交聘制度论略》,《中州学刊》2005年第6期。
    13余行迈:《金亡前后南宋和蒙古的一段交涉》,《东方杂志》第三十九卷,第九号。
    ①陈高华:《早期宋蒙关系和“端平入洛”之役》,载《宋辽金史论丛》第一辑,后收入《元史研究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②陈高华:《王檝使宋事实考略》,收入《元史研究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220-237页。
    ③胡多佳:《早期蒙宋关系》,《元史论丛》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④陈世松,匡裕彻:《宋元战争史》,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
    ⑤胡昭曦,邹重华:《宋蒙(元)关系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⑥刘迎胜:《元初朝廷与西北诸王关系考略》,《中国民族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⑦刘迎胜:《皇庆、至治年间元朝与察合台汗国和战始末》,《元史论丛》第五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⑧刘迎胜:《察合台汗国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⑨徐良利:《论伊儿汗国与元帝国的政治关系》,《求索》2009年第8期。
    ⑩周清澍:《蒙元时期的中西陆路交通》,《元史论丛》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11陈高华:《元代的站户》,《元史论丛》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2党保海:《蒙元驿站交通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①关于对马可波罗研究的系统介绍,刘晓已有详细论述,请参见《元史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0-276页。故此处对一般性研究不再一一涉及,仅对其身份地位的研究状况予以介绍。
    ②杨志玖:《马可波罗足迹遍中国——与海格尔先生商榷》,《南开学报》1982年第10期:《马可波罗与中国——对<马可波罗到过中国没有?>一文的看法》,《环球》1982年第10期。
    ③《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8期,1984年。
    ④李涵:《也论郝经》,《元史论丛》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⑤任崇岳:《郝经使宋与宋蒙关系》,《黄淮学刊》1990年第2期。
    ⑥李治安:《元初华夷正统观念的演进与汉族文人仕蒙》,《学术月刊》2007年第4期。
    ⑦[日]樱井智美:《(创建开平府祭告济渎记)考释》,《元史论丛》第十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⑧陈高华:《黑城元代站赤登记簿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5期。
    ⑨王亚莉:《黑城出土元代签补站户文书F116:W543考释》,《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①王亚莉:《黑城文书所见元代两份整点站赤文书考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②参见《蒙古社会制度史》,刘荣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40-163页。
    ③亦邻真:《关于10-12世纪的孛斡勒》,《元史论丛》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另一篇论述蒙古早期社会性质的重要论文是《成吉思汗与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载《内蒙古大学学报》1962年第2期。
    ④周良霄:《皇帝与皇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⑤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⑥韩儒林:《元朝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⑦白寿彝主编,陈得芝著:《中国通史》元史分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⑧陈高华主编:《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
    ①周良霄、顾菊英:《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元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李治安:《忽必烈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校注:《至正条格》,首尔:韩国学中央研究院,2007年。以下版本同。
    ①已有学者对《至正条格》经行过相关介绍,初步研究已经展开,陈高华在《中国史研究》2008年第2期发表《<至正条格·条格>初探》,张帆、刘晓等也有论及,在此不详细列举。但有关使臣的资料还有待发掘。
    ①[法]伯希和撰,冯承钧译:《评长春真人西游记译文》,收入《西域南海史地论丛》五编,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32页。
    ②贾敬颜,朱风合辑:《蒙古译语、女真译语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4页、45页、96页、135页。
    ③蔡美彪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第1页。
    ①额儿登泰,乌云达赉,阿萨拉图:《<蒙古秘史>词汇选释》,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02页。
    ②《蒙古秘史》,额儿登泰,乌云达赉校勘,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蒙古秘史》版本甚多,校勘本保持了《秘史》原貌且最为完备,是比较可靠的,故本文采用了这个版本。巴雅尔编有蒙汉对照《蒙古秘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对《秘史》原文做了畏兀儿蒙古文的复原和拉丁文转写,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另相关词语的注释等参照《蒙古秘史》,余大钧译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③见额儿登泰,乌云达赉:《蒙古秘史》校勘本,第50页。文中的拉丁文转写得到了中国社科院乌云高娃女士的帮助,特此致谢。《蒙古秘史》的拉丁文转写以伯希和的版本为佳,但限于条件,在此引用的是较为易得的巴雅尔本,见第77页。
    ①《蒙古秘史》校勘本,第219页。拉丁文转写见巴雅尔本,第393页。
    ②《蒙古秘史》校勘本,第221页。转写见巴雅尔本,第395页。
    ③《蒙古秘史》校勘本,第235页。转写见巴雅尔本,第414页。
    ①《蒙古秘史》校勘本,第238页。转写见巴雅尔本,第418-419页。
    ②《蒙古秘史》校勘本,第318页。转写见巴雅尔本,第533页。
    ③《蒙古秘史》校勘本,第345页。转写见巴雅尔本,第583页。
    ④《蒙古秘史》校勘本,第394页。转写见巴雅尔本,第674页。
    ①《蒙古秘史》校勘本,第994-995页。转写见巴雅尔本,第734-735页。
    ②《蒙古秘史》校勘本,第451页。转写见巴雅尔本,第769页。
    ③《蒙古秘史》校勘本,第458页。
    ④《圣武亲征录》,王国维校注,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53页。
    ⑤《蒙古秘史》,余大钧译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90页。
    ⑥《蒙古秘史》,余大钧译注,第392页,注3。
    ①《蒙古秘史》校勘本,第691页。转写见巴雅尔本,第1181页。
    ②《蒙古秘史》校勘本,第722页。巴雅尔转写本,第1231页。这很可能是蒙古对南宋派出的最早使臣,相关论述请见第六章第一节。
    ③《蒙古秘史》校勘本,第733页。这次蒙古使臣的被杀对当时的历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参见:[法]格鲁赛:《蒙古帝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章第13节注2,第373页;[俄]巴托尔德:《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高荣盛:《关于蒙古征服动因及其“天下观“的思考》,刘迎胜主编:《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十九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2页,等等。
    ④[元]耶律楚材:《西游录》,向达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页。
    ⑤《新元史》中对此人也有记载,作阿沙敢卜。有学者以为此人就是唐兀昔里氏家族的阿沙。张沛之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列出了三个疑点,以为“从现有资料来看,上引拒降之阿沙敢卜与昔里氏家族之阿沙虽同名而实非一人。”这是有道理的。参见《元代色目人家族及其文化倾向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10页。
    ①《蒙古秘史》校勘本,第753页。
    ②《蒙古秘史》校勘本,第782页。
    ③《蒙古秘史》校勘本,第817页。
    ④《蒙古秘史》校勘本,第152页。
    ⑤《蒙古秘史》,余大钧译注,第538页。
    ⑥《蒙古秘史》,余大钧译注,第548页。
    ⑦《蒙古秘史》,余大钧译注,第568页。
    ①《蒙古秘史》校勘本,第326页。
    ②《蒙古秘史》校勘本,第1039页。
    ①见《华夷译语·人事门》,词条510“来 亦列”。拉丁语转写为“ire"。见贾敬颜、朱风合辑:《蒙古译语、女真译语汇编》,第46页;《鞑靼译语·人事门》,词条584“来 亦列”,上引贾敬颜辑本,第107页。
    ②乌兰:《<蒙古源流>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
    ①杨志玖:《蒙古初期饮浑水功臣十九人考》,收入《内陆亚洲历史文化研究——韩儒林先生纪念论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9-10页。
    ①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二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83页。
    ②[德]傅海波,[英]崔瑞德:《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史卫民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379页。
    ③《蒙古秘史》,余大钧译注,第124节,第216页。
    ④《元朝秘史》,KaΦapo p译本,第191页注。转引自默书民:《蒙元邮驿研究》,暨南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5页。
    ①多桑著:《多桑蒙古史》,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151页。
    ②[俄]巴托尔德:《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435—436页。
    ③详见余元盒:《元秘史远箭近箭官号新释》,载《西北民族文化研究丛刊》第一辑,上海,1949年5月。
    ④杨志玖:《蒙古初期饮浑水功臣十九人考》,收入《内陆亚洲历史文化研究——韩儒林先生纪念论集》。
    ⑤由于该句含义模糊不清,多有歧义,学者对此有多种解释。台湾学者札奇斯钦对该句的解释列举了木定苏隆德的“远近情报之搜集者”和旺钦多尔济先生的“在近处居随从,在远处作远行”的两种解释。(札奇斯钦《蒙古秘史新译并注释》,台北:经联出版业公司,1979年,第149页,注13)札奇斯钦先生更倾向于后者。默书民仍采用余元盦的解释,认为“此时大蒙古国便有了专门的奉大汗命令传递信息的使臣”。见默书民:《蒙元邮驿研究》,暨南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第5页。
    ⑥《蒙古秘史》第176节,校勘本,第393页。
    ⑦苏天爵:《国朝文类》卷四一
    ①[宋]赵珙:《蒙鞑备录》,王国维笺证,收入《王国维遗书》第13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第4页。
    ②拉施特:《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第157页。
    ③《元史》卷一二八《土土哈传》,第3131页。
    ④见本章附文《成吉思汗遣使致责王汗考》。
    ①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党宝海译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2页。以下简称为《西游记》。关于《西游记》的作者及价值,陈得芝曾有专文考述,请见《李志常和<长春真人西游记)》收入《蒙元史研究丛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有关《西游记》的版本甚多,其中王国维校注本(《王国维遗书》第13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比较权威,杨建新主编《古西行记校注》(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987年)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党宝海译注本(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参校了多种版本,博采众长,笔者采用了这个本子。
    ③有关刘仲禄的记载资料甚少。台湾学者王德毅主编《元人传记资料索引》(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9—1983年出版)中未予收入。王国维注云:“仲禄姓名,他书未见,惟《元史·河渠志》载太宗七年岁乙未(1235年)八月勅:近刘仲禄言:‘率水工二百余人,已依期筑毕卢沟河元破牙梳口’云云。即此记之刘仲禄也。足本《西游录》:‘昔刘姓而温名者,以医术进,渠谓邱公行年三百,有保养长生之秘术,乃奏举之’。《至元辨伪录》三:‘导师丘处机继唱全真,本无道术,有刘温字仲禄者,以作鸣镝幸于太祖。首信僻说,阿意甘言,以医药进于上,言邱公行年三百余岁,有保养长生之术,乃奏举之’”。(见王国维:《长春真人西游记注》,《王国维遗书》第十三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关于刘仲禄的出身,《析津志》载:“刘便宜,名仲禄,其先为马邑人,天兵南下,建策于上,因而获宠用。”赵琦据此推测说:“看来刘仲禄很早就投靠了蒙古人。”刘仲禄是大蒙古国早期成吉思汗身边得到宠信任用的汉人,其得到宠信地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懂医术,二是善作鸣镝。(赵琦:《金元之际的儒士和汉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6—-37页)
    ④《长春真人西游记》,党宝海译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第9页。以下简称为《西游记》,版本皆 同。
    ①“宣差”一词的词义,在蒙元早期和后期有着较大的变化。在后期,常专指地方官府中的达鲁花赤。但在许多情况下,仍然有“使臣”的含义。关于该词的本义及演变过程,将在下文详细讨论。
    ②《西游记》,第62页。
    ③《西游记》,第63页。
    ④《西游记》,第59页。
    ⑤《西游记》,第61页。
    ⑥《西游记》,第63页。
    ①《西游记》,第65页。
    ②《西游记》,第75页。
    ③《西游记》,第21页。
    ④《西游记》,第54页。
    ⑤《西游记》,第123-124页。
    ⑥见姚从吾:《旧元史中达鲁花赤初期的本义为“宣差”说》,收入《姚从吾先生全集(五)—辽金元史论文(上)》,台北:正中书局印行,1981年,第436页。
    ⑦《西游记》,第70页。
    ①《西游记》,第82页。
    ②《西游记》,第92页。
    ③《西游记》,第99页。
    ①《西游记》,第2页。
    ②杨志玖:《补(元史·札八儿火者传>》,收入《元代回族史稿》,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③《西游记》,第106页。
    ④《西游记》,第106页。
    ⑤《长春道教源流》卷三,民国东莞陈氏刻聚德堂丛书本。
    ①[日]箭内亘:《元朝牌符考》,收入《元朝制度考》,陈捷、陈清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61页。
    ②蔡美彪:《元代圆牌两种考释》,《历史研究》1980年第4期。
    ③[英]道森编:《出使蒙古记》,吕浦译,周良霄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177页。
    ④赵珙:《蒙鞑备录》,王国维笺证,第15页。
    ⑤蔡美彪:《蒙古字符牌两种音释》,收入《内陆亚洲历史文化研究——韩儒林先生纪念文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0页。
    ①《元史》卷一二四《塔塔统阿传》,第3048页。
    ②《元史》卷八五《百官志一》,第2119页。
    ③当然,姚从吾先生以为,这样的判断与事实不尽相符。十三世纪的蒙古人在太祖、太宗时代,“是另有一套颇为完整的官制与文化的”。只是没有后世使臣苛求的的官制或典章制度罢了。见姚从吾:《旧元史中达鲁花赤初期的本义为“宣差”说》,收入《姚从吾先生全集(五)—辽金元史论文(上)》,第427页。
    ①《元史》卷八七《百官志三》,第2187页。
    ②陈高华,史卫民:《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第56页。
    ③姚从吾通过对《元史》中宣差、达鲁花赤记载的研究,认为宣差是临时差遣,没有固定的职权,这是与使者的身份性质相符合的,见姚从吾:《旧元史中达鲁花赤初期的本义为“宣差”说》,收入《姚从吾先生全集(五)—辽金元史论文(上)》,第444页。
    ④多种历史专业类工具书如《中国历史大辞典》、《元史辞典》等均未收入“宣差”这一词条,《文献通考》等典籍亦无对宣差的专门考述。
    ⑤姚从吾:《旧元史中达鲁花赤初期的本义为“宣差”说》,收入《姚从吾先生全集(五)—辽金元史论文 (上)》,第431-432页。
    ①[元]李庭:《寓庵集》卷七《大元故宣差万户奥屯公神道碑铭》,藕香零拾本。
    ②姚先生并认为这是临时想出的一种权宜办法,如唐朝宋朝皇帝所派的中使,明朝清朝皇帝所派的钦差大臣,代天巡守的巡按一般。详见姚从吾:《旧元史中达鲁花赤初期的本义为“宣差”说》,收入《姚从吾先生全集(五)—辽金元史论文(上)》,第428页。假如这个比方不错的话,那对于我们理解宣差的身份无疑是大有裨益的,他们明显在本文讨论的使臣之列。由一种临时的差遣发展为有固定职守的官员,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也是十分常见的,宣差后来成为固定镇守地方的官员,应当也是遵循这样一个发展轨迹。
    ③韦斯特所列的译语表中,把宣差译作‘'commissioner',即办事员,详见:Elizabeth Endicott-west. Mongolian rule in China-local administration in the Yuan Dynasty. Glossary, pp.209.
    ④姚从吾:《旧元史中达鲁花赤初期的本义为“宣差”说》,收入《姚从吾先生全集(五)—辽金元史论文(上)》,第438页。
    ⑤[元]张养浩:《张养浩集》卷十三,李鸣、马振奎点校,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第116页。其中说:“始余授堂邑,徐访诸民,佥曰:‘监县公忽哥赤,德人也,凡三为邑长,未闻有口辞同列间。’既共事,其详容逊语,恂恂乐易,政不主己,惟是之从。”这里所谓的“监县”,当是指担任达鲁花赤。
    ①姚从吾:《旧元史中达鲁花赤初期的本义为“宣差”说》,第427-454页。
    ②《蒙鞑备录》,王国维笺证,第15页。
    ③《蒙鞑备录》,王国维笺证,第17页。
    ④[南宋]彭大雅、徐霆:《黑鞑事略》,王国维笺证,《王国维遗书》第1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⑤按:宋代的职官制度,有官、职、阶都有不同的意味。一般来说,被中央差遣到地方的官员,如知州等,是握有实权的,但只是一种差遣,官品则只是虚号。宋人所理解的“宣差”,似乎有此意味。
    ①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一二五四年鄂县草堂寺阔端太子令旨碑(二)》,北京:科学出版社,第13页。
    ②《元史》卷一二五《铁哥传》,第3074页。
    ③李道谦编:《甘水仙源录》卷八《洞元虚静大师申公提点墓志铭》,《道藏》第19册,北京、上海、天津: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④[元]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二十《易州李氏角山阡表》,陈高华,孟繁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341页。
    ⑤《蒙鞑备录》,王国维笺证,第4页。
    ①李涵:《蒙古前期的断事官、必阇赤、中书省和燕京行省》,《武汉大学学报》1963年第3期。
    ②陈高华、史卫民著:《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第56页。
    ③《元典章》卷二《圣政一·肃台纲·止贡献》,台北故宫博物院影印元刊本,以下版本同。
    ④[波斯]志费尼著,波伊勒英译,何高济汉译:《世界征服者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621页。
    ①《元史》卷三《宪宗纪》。俄国史籍亦记1257年,有蒙古军官抵城中计民户口,设官收税。见张星娘:《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282页。
    ②《元史》卷一六三《马亨传》,第3827页。
    ③《元史》卷三《宪宗纪》,第49页。
    ④《蒙鞑备录》,王国维笺证,第16页。
    ⑤《蒙鞑备录》,王国维笺证,第16页。
    ①见《蒙古秘史》校勘本,第177节—181节;《元史》卷一《太祖纪》,第10—11页;《圣武亲征录》,王国维笺证,第38—47页;拉施特:《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第173-180页。以下所引史料,不再一一注出。
    ①《蒙古秘史》,余大钧译注,第74节,第523页。
    ②高文德认为,铁木真与王罕的联盟是通过结交“安答”的形式建立的,是在其父也速该与王罕结交安答的基础上形成的。安答一词,《蒙古秘史》释为“契交”或“契合”,《史集》释为“义兄弟”,“犹言盟友也。结交安答一般经过某种仪式,通过互赠礼物,誓约定盟,将两者的关系和义务固定下来。见高文德:《论铁木真与王罕的联盟》,第168页。铁木真与王罕的联盟是以父辈结交安答为基础,彼此建立起父子安答关系的,同上,第176页。
    ①[元]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卷三《枢密句容武毅王》,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50页。
    ①《蒙古秘史》,余大钧译注,第204节。
    ②《蒙古秘史》,余大钧译注,第208节。
    ③《元史》卷一《太祖纪》,第11页。
    ④《元史》卷一《太祖纪》,第11页。
    ⑤《元史》卷一《太祖纪》,第11页。
    ①《元史》卷一二四《速哥传》,第3051页。
    ②[法]格鲁赛:《蒙古帝国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章第13节注2,第373页。
    ③高荣盛:《关于蒙古征服动因及其“天下观”的思考》,收入《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十九辑,第11页。
    ①《元史》卷三五《百官志一》,第2115页。
    ②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第203-205页。
    ①详见李治安:《元代常朝与御前奏闻考辨》,收入《元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15页。
    ②《元史》卷一三一《忙兀台传》,第3188页。
    ③[元]杨载:《赵孟頫行状》,《松雪斋文集》附录,四部丛刊本。
    ④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⑤《元史》卷二三《武宗纪二》,第527页。
    ⑥《元史》卷十七《世祖纪十四》,第363页。
    ①《元史》卷一二八《相威传》,第3130—3131页。
    ②《元史》卷八《世祖纪五》,第164页。
    ③《元史》卷一七三《崔或传》,第4043页。
    ④《元史》卷二九《泰定帝纪一》,第656页。
    ⑤《元史》卷二二《武宗纪一》,第500页。
    ⑥《元史》卷三十《泰定帝纪》,第673页。
    ⑦陈得芝:《常德西使与<西使记)中的几个问题》,收入《蒙元史研究从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16页。
    ⑧《元史》卷一二六《廉希贤传》,第3097页。
    ①《元史》卷一三六《阿沙不花传》,第3297页。
    ②《元史》卷十三《世祖纪十》,第280页。
    ③[元]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二四《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安庆武襄王神道碑》,四部丛刊本。
    ④蒙古人没有中国传统的夷夏观念,也就谈不上对华夷的区分。在他们看来,整个天下都是待征服的领土。参见高荣盛前揭文。
    ⑤《元史》卷十七《世祖纪十四》,第369页。
    ⑥《元史》卷八《世祖纪五》,第160页。
    ⑦《元史》卷一二八《阿里海牙传》,第3127页。
    ①拉施特:《史集》第二卷,第261页。
    ②《元史》卷十六《世祖纪十三》,第353页。
    ③《元史》卷三六《文宗纪五》。
    ④[元]揭傒斯:《揭傒斯全集》辑遗《潞阳郡公墓志铭略》,李梦生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460页。
    ⑤《元史》卷二四《仁宗纪一》,第550页。
    ⑥尚衍斌:《元代舶商与海外交通》,《民族史研究》第三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⑦元史》卷二七《英宗纪一》,第602页。
    ⑧《元史》卷一三一《亦黑迷失传》,第3199页。
    ①《元史》卷八《世祖纪五》,第147页。
    ②《元史》卷二一《成宗纪四》,第454页。
    ③《元史》卷二二《武宗纪一》,第501页。
    ④《元史》卷三三《文宗纪二》,第729页。
    ⑤《元史》卷一四《世祖纪十一》,第286页。
    ⑥《元史》卷四二《顺帝纪五》,第890页。
    ⑦《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沙海昂注,党宝海新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77页。
    ⑧《元史》卷八《世祖纪五》,第169页。
    ⑨《元史》卷一百三十《阿鲁混萨理传》,第3175页。
    ⑩《元史》卷二百零三《田忠良传》,第4535页。
    11《元史》卷二四《仁宗纪一》,第543页。
    ①[元]欧阳玄:《元翰林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同知经筵事豫章揭公墓志铭》,《揭侯斯全集》附录,第466页。
    ②马晓林:《蒙元时期岳镇海渎祭祀制度研究》,南开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③[元]王沂:《伊滨集》卷十九《祀中岳记》,四库全书本。
    ④《元史》卷一九《成宗纪二》,第411页、第417页。
    ⑤《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72页。
    ⑥《元史》卷六《世祖纪三》,第118页。
    ⑦《元史》卷九《世祖纪六》,第179页。
    ⑧《元史》卷一六七《吕(?)传》,第3931页。
    ⑨《元史》卷十六《世祖纪十三》,第353页。
    ①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55页。
    ②《元史》卷一二六《廉希宪传》,第3091页。
    ③胡务:《蒙元皇后与元朝政治》,《求索》1990年第3期。
    ④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第267页、第274页;拉施特:《史集》第二卷,第212页。
    ①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第265-266页。
    ②《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62页。
    ③参见本文第五章第二节《元代皇位继承中的使臣》。
    ④[明]权衡:《庚申外史》,任崇岳,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第105页。
    ⑤《元史》卷三八《顺帝纪一》,第824页。
    ⑥[元]王恽:《秋涧集》卷六一,四部丛刊本。详见马晓林:《蒙元时期岳镇海渎祭祀制度研究》,南开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⑦据《元史》卷一二六《廉希宪传》:“长公主及国婿入朝,纵猎郊原,扰民为甚。希宪面谕国婿,欲入奏 之。国婿惊愕,入语公主,公主出,饮希宪酒曰:‘从者扰民,吾不知也。请以钞万五千贯还敛民之直,幸勿遣使者。’”
    ①陈高华:《元朝的后妃与公主》,《文史知识》2009年第11期。
    ②邵循正:《历史与语言——附论(马可波罗游记)的史料价值》,《元史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③洪金富曾对此加以考辨,他以为:汉至宋太子为父子·皇位继承人:金元太子、诸王则泛称宗室男子。元世祖立真金为皇太子,太子由泛称变为专称,仍存两义;至海山立仁宗为皇太子,明宗立文宗为皇太子,仅存一义。洪先生并指出,这些称谓都悖离了中国传统称谓词汇的固有含义。我们不须责备马上起家的蒙古人误用了汉语借词,倒是应当警惕自己小心解读元代文献中的词汇。这些见解是很有见地的。见洪金富:《元代文献考释与历史研究:称谓篇》,收入《纪念元大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09年。
    ④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皇太子得立时年幼,不可能被委以重任。如成宗曾立爱子德寿为皇太子,但少年即因病夭折;泰定帝立子为皇太子,但其时年幼,并未参与朝政。英宗即位时尚年幼,答己太后以小儿视之。尽管即位以后大所更张,但在做皇太子时仍无太大作为。
    ⑤这期间,作为皇太子的图帖睦尔也有过几次遣使。如天历元年五月,皇太子遣翰林学士承旨阿邻帖木儿来觐;六月己亥,枢密院奏:“皇太子遣使来言,近已颁赦,四川诸省兵悉遗还营,惟云南逆谋叵测……”云云;当月,铁木儿补化以久旱启于皇太子,请求辞去相位,皇太子遣使报于明宗。详见《元史》卷三一《明宗纪》第698-700页。
    ⑥《元史》卷二四《仁宗纪一》,第537页。
    ①《元史》卷二四《仁宗纪一》,第536页。
    ②[元]魏初:《青崖集》卷四《奏议》,四库珍本。
    ③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七《平章廉文正公》,第141页。
    ④《元史》卷一二六《廉希宪传》,第3096页。
    ⑤《元史》卷七《世祖纪四》,第140页。
    ⑥这里所说的驸马得与宗室通称诸王,大抵应是武宗以后的情况,不论宗室驸马都按诸王的标准颁发赏赐。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驸马地位稍逊,从属于公主位下,似尚未跻身于诸王之列。
    ①《元史》卷一百零八《诸王表》,第2735页。
    ②《元史》卷二二《武宗纪一》,第501页。
    ③元代的公主也有类似情况,凡宗室之女皆得称公主。
    ④李治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12-334页。
    ⑤虞集:《道园类稿》卷四六《靖州路总管捏古台公墓志铭》。
    ⑥《元史》卷二九《泰定帝纪一》,第661页。
    ⑦《元史》卷二四《仁宗纪一》,第544页。
    ⑧《元史》卷三五《文宗纪四》,第794页。
    ⑨《元史》卷三六《文宗纪五》,第803页。
    ①《元史》卷九八《兵志一》,第2518页。
    ②《元史》卷一二五《高智耀传》,第3073页。
    ③这次遣使的时间,《元史》系于至元五年,经周良霄先生考证,应为至元七年。至元六年,海都等西北诸王塔剌思会盟,组成了以海都为首的诸王保守势力的大联盟,其主要矛头就是指向作为大汗的忽必烈。详见周良霄:《小考一则》,《元史论丛》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82页。
    ④《元史》卷二五《仁宗纪二》,第565页。
    ⑤永乐大典引《经世大典·站赤二》,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第13页。
    ①《元史》卷三《宪宗纪》,第46页。
    ②《元史》卷二三《武宗纪二》,第526页。
    ③《元史》卷一一七《术赤传》,第2906页。
    ④《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第69页。
    ⑤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第270页。
    ⑥拉施特:《史集》第二卷,第213页。
    ①魏初:《青崖集》卷四《奏议》其五,四库珍本。
    ②元代还曾设立尚书省理财,一度有凌驾于中书之势,但时间较短,在此不做详论。
    ③《元典章》卷二《圣政一·振朝纲》。
    ④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第216页。
    ⑤《元史》卷十八《成宗纪一》,第131页。
    ⑥[元]徐明善:《安南行纪》,收入《说郛》卷五一,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第4页。
    ⑦《元典章》卷二《圣政一·振朝纲》。
    ⑧永乐大典引《经世大典·站赤三》,第9页。
    ⑨《元史》卷八《世祖纪五》,第147页。
    ①《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引《经世大典·站赤三》,第3页。
    ②《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引《经世大典·站赤三》,第1页。
    ③《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引《经世大典·站赤三》,第14页。
    ④《元史》卷一三四《唐仁祖传》,第3253页。
    ⑤《元史》卷八六《百官志二》,第2155页。
    ⑥《元史》卷七《世祖纪四》,第136页。
    ①[元]刘佶:《北巡私记》,云窗丛刻本。
    ②《元史》卷十《世祖纪七》,第209页。
    ③《元史》卷一六七《吕(?)传》,第3931页。
    ④太宗元年五月的一道文书中说:“若军情急速事件,及进纳颜色、丝线、酒食、米粟、缎匹、鹰隼,但系御用诸物,虽无牌面文字,亦仰验数应付铺马文字。如不应付,亦依上断罪。”见《经世大典·站赤一》,第7页。
    ⑤《元史》卷二四《仁宗纪一》,第551页。
    ①《元史》卷八《世祖纪五》,第160页。
    ②《元史》卷十三《世祖纪十》,第280页。
    ③[明]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下《杂制篇》,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1页。
    ④《元史》卷一二七《相威传》,第3129页
    ⑤《元史》八六《百官志二》,第2155页。
    ⑥《元史》卷九二《百官志八》,第2333页。
    ⑦[元]郭德润:《存复斋续集》(不分卷),《送枢密院宣使傅德润之京师序》,涵芬楼秘籍本。
    ⑧《元史》卷八六《百官志二》,第2178、2179页。
    ①[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二六《资善大夫资国院使赠资政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顺义郡公谥贞惠玉吕伯里公神道碑铭并序》,四部丛刊本。
    ②《元史》卷一二二《虎都铁木禄传》,第3003页。
    ③[元]欧阳玄:《圭斋集》卷九《江陵王新庙碑》,四部丛刊本。
    ④《元史》卷二七《英宗纪一》,第603页。
    ①王沂:《伊滨集》卷一四《送刘伯温序》。
    ②《元典章》卷四《朝纲一·政纪·外省不许泛滥咨禀》。
    ③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七《平章廉文正王》,第130页。
    ④《元史》卷十三《世祖纪十》,第270页。
    ⑤《元史》卷十三《世祖纪十》,第268页。
    ⑥《元史》卷二三《武宗纪二》,第518-519页。
    ①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征服王朝”(dynasties of conquest),请参见K.A. Wittfogel and Feng Chia—Sheng, History of the Chinese Society, Liao,903-1125 (Phiadelphia,1949), pp.4-16;田中實造:《中国征服王朝の研究》(京都,1971年),第623-655页;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79-580页。
    ②廖伯源:《使者与官制演变——秦汉皇帝使者考论》,卷一“导论”。
    ①《元史》卷一二三《纯只海传》,第3031页。
    ②《元史》卷一二六《廉希宪传》,第3091页。
    ③《元史》卷一四三《自当传》,第3418页。
    ①《元史》卷一八六《归旸传》,第4269页。
    ②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第234-236页。
    ④《元史》卷一百三十《阿鲁混萨理传》,第3175页。
    ①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第33页。
    ②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81页。
    ③诏旨广义上也包括诸王令旨和后妃的懿旨。这里所讲的特指皇帝下达的圣旨。
    ④方龄贵:《通制条格校注》卷八《仪制·贺谢迎送》,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341页。
    ①方龄贵:《通制条格校注》卷八《仪制·贺谢迎送》,第341—342页。《元典章》卷二八《礼部一·迎送·迎接合行礼数》也有相关记载,文字大致相同,略有删改。
    ②舩田善之:《元代开读诏旨考》,《成吉思汗与六盘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宁夏:2007年。
    ③《通制条格校注》卷八《仪制·贺谢迎送》,第348页。
    ④《元典章》卷二八《礼部一·迎送·迎接》。
    ⑤舩田善之:《元代开读诏旨考》,《成吉思汗与六盘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②[元]施惠:《王瑞兰闺怨拜月亭》,收入王季思编:《全元戏曲》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439页。
    ①[元]马致远:《董秀英花月东墙记》,收入《全元戏曲》第一卷,第484页。
    ②《元典章》卷四九《刑部十一·强切盗贼·拯治盗贼新例》。
    ③《元史》卷一三八《脱脱传》,第3347—3348页。
    ④《元史》卷三三《文宗纪二》,第741页。
    ⑤党宝海新注:《马可波罗行纪》,第55页。
    ①李治安:《马可波罗所记的乃颜之乱考释》第四节《马可波罗在华身份刍议》,参见《元代政治制度研究》,第527页。
    ②虞集:《道园类稿》卷十九《司执中西游漫稿序》。
    ③阿旺贡噶索南著,陈庆英等译注:《萨迦世系史》,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第104页。
    ④《元史》卷一四三《自当传》,第3418页。
    ⑤廖伯源:《使者与官制演变——秦汉皇帝使者考论》,第332页。
    ⑥李治安:《元代及明前期社会变动初探》,《史学集刊》2006年第1期。
    ①关于元代怯薛的探讨,成果众多,如李治安:《怯薛与元代朝政》,《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萧启庆:《元代的宿卫制度》,《元代史新探》,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第59—111页;刘晓:《元代怯薛轮值新论》,《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屈文军:《元代怯薛新论》,《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等等。以上论著从政治制度层面对元代怯薛进行了探讨,但对于怯薛充当使臣,仍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
    ②[苏]符拉基米尔佐夫:《蒙古社会制度史》,刘荣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48页。
    ③傅海波、崔瑞德:《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史卫民译,第379页。
    ④《蒙古秘史》校勘本,第219页、221页、394页。阿儿孩·合撒儿管领一千勇士,执掌护卫散班,为成吉思汗的怯薛。
    ①吴晓萍:《宋代外交使节的选派》,《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
    ②《元史》卷八一《选举志一》,第2016页。
    ③很多情况下,禁卫军将领会被委任为地方阃帅或其它武职,赋予较大的兵权。但被皇帝作为耳目之寄承担出使任务,仍属罕见。
    ④苏天爵:《国朝文类》卷四十。
    ⑤[元]姚燧:《牧庵集》卷一五《佥书枢密院事董公神道碑》,四部丛刊本。
    ①[元]程钜夫:《雪楼集》卷五《拂林忠献王神道碑》,台湾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
    ②《元史》卷九九《兵志二·宿卫》,第2524页。
    ③《元史》卷一二四《速哥传》,第3051页。
    ④程钜夫:《雪楼集》卷五《拂林忠献王神道碑》。
    ⑤《元史》卷一五三《石天麟传》,第3619页。
    ⑥[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十《守节绝域》,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710页。
    ①《元史》卷一一九《木华黎传附硕德》,第2941页。
    ②《元史》卷一二五《铁哥传》,第3075页。
    ③虞集:《道园类稿》卷四六《贺丞相忠贞公墓志铭》。
    ④《元史》卷一二四《速哥传》,第3051页。
    ①《元史》卷一三四《铁连传》,第3248页。
    ②《元史》卷一六七《张立道传》,第3915页。
    ③《元史》卷一六七《张立道传》,第3918页。
    ④[越]黎崱著,武尚清点校:《附张尚书行录》,《安南志略》卷三,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69-72页。
    ①《元史》卷一三一《亦黑迷失传》,第3198页
    ②李治安师:《怯薛与元代朝政》,《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第195-202页。
    ③虞集:《道园学古录》卷十九《司执中西游漫稿序》。
    ④《元史》卷一三四《铁连传》,第3248页。
    ⑤《元史》卷一五三《石天麟传》,第3619页。
    ①《元史》卷一六七《张立道传》,第3917—3918页。
    ②《元史》卷一百二十《亦力撒合传》,第2957页。
    ③虞集:《道园类稿》卷四三《江西省参政董公神道碑》。
    ①关于两都巡幸制度及上都分省的性质,学者已有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如陈高华,史卫民:《元上都》,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叶新民:《元上都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陈高华、史卫民:《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元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李治安:《元代上都分省考述》,收入《元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等等,数量众多,在此不一一列举。
    ②虞集:《道园类稿》卷四六《贺忠贞公墓志铭》。
    ③陈高华,史卫民:《元上都》,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
    ④[元]柳贯:《柳待制文集》卷二《五月八日至上都国子监作》,四部丛刊本。
    ①王恽:《秋涧集》卷八十《中堂事记(上)》。
    ①《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七引《经世大典·站赤二》,第5页。
    ②参见《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七引’《经世大典·站赤二》,中统三年四月等相关记载。
    ③《元史》卷二二《武宗纪一》,第489页。
    ④《元史》卷二四《仁宗纪一》,第543页。
    ⑤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八《上都御史台殿中司题名记》,四部丛刊本。
    ⑥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八《上都翰林国史院题名记》。
    ⑦王恽:《秋涧集》卷八四《乌台笔补·皇太子亲政事状》,参见王晓欣点校:《宪台通纪》(外三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10页。
    ⑧李治安:《元代上都分省考述》,收入《元代政治制度研究》,第38页。
    ⑨《元代行省制度之形成及其职权》,台湾私立中国文化学院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77年打印本,第126页。
    ①[元]危素:《危太朴续集》卷二《故翰林学士承旨耶律公神道碑》,台湾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
    ②[元]傅与砺:《傅与砺诗集》卷五《送贺尚书致仕后赴召上都》,四库全书本。
    ③《元典章》卷二八《礼部一·迎送·迎接》。
    ④《元史》卷一百三十《不忽木传》,第3166页。
    ⑤《至正条格》卷一《断例·卫禁·侵耕捺钵草地》,第170-171页。
    ①《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引《经世大典·站赤三》,第1页。此处“中统二十年”显误,但原文如此,疑为至元二十年。
    ②党宝海:《蒙元驿站交通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袁翼:《元代两京间驿路考释》,收入《元上都研究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13-221页,
    ①参见叶新民:《元上都研究》;党宝海:《蒙元驿站交通研究》,第283-285页;《内蒙古历史地理》,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30—131页。
    ②拉施特:《史集》第二卷,第324页。
    ③拉施特书所描述的应是元初的情形,指的是持有海青牌符,通报紧急军情的使臣,即海青使臣。
    ④《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六引《经世大典·站赤一》,第10页。
    ⑤《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六引《经世大典·站赤一》,第11页。
    ⑥陈高华、史卫民:《元上都》,第53页。
    ①《马可波罗行纪》第99章,党宝海新注,第370页。
    ②李治安:《元代上都分省考述》,收入《元代政治制度研究》,第63页。
    ③张云:《元代吐蕃地方行政体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7页。
    ①蔡美彪:《元代圆牌两种考释》,《历史研究》1980年第4期。
    ②永乐大典引《经世大典·站赤一》,第1页。
    ③见党宝海:《蒙元驿站交通研究》第五章,第一节《乘驿牌符》,对现存的几面牌子进行了考释。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196-203页。
    ④蔡巴·贡噶多吉:《红史》,陈庆英,周润年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5页。
    ⑤《红史》,第]72页。
    ①关于元代金字使臣的涵义及地位,我曾写信求教于张云先生,得到其回复,知《藏汉大辞典》中对gser yigpa有两种解释:一是掌制诰者,即圣旨起草人;二是天使,宣旨钦差,传递帝王命令的使者。正与皇帝派遣的使臣相符。特此致谢。
    ②阿旺贡噶索南:《萨迦世系史》,陈庆英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第260页。以下版本同。
    ③陈庆英:《夏鲁的元朝帝师法旨》,收入《陈庆英藏学论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第387页。
    ④第338页。蒙张云先生告知,这个词直译就是“金字者”。
    ⑤《青史》中说,萨迦派差来的金册使者索将手杖和用瓢交出。由于(这里指桑杰温)未能交出,金册使者脱下僧衣而说到:“请求释放我和给我一小筐(言难复命,只好去乞食)吧!我是为关心而这样作的。”温说道:“这是由于不看情面,才有彼此互不相信的到来”。见廓诺·迅鲁伯:《青史》,郭和卿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23页。这里的金册使者是指来自萨迦的官员,称其为金册使者,应是扩展义,以显尊贵。尚需再查核藏文原文,暂且存疑。
    ⑥《萨迦世系史》载:“(汗王)又谓:若能惟命是听,则汝等地方及各地之部众原有之官员俱可委任官职,对于由萨迦之金字使和银字使召来彼等,任命为我之达鲁花赤等官。”见第103页。其中又有银字使之称,暂存疑。
    ⑦《萨迦世系史》,第89-90页。
    ①第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郭和卿译,北京:民族出版社,1983年,第89页。
    ②《萨迦世系史》,第80—81页。
    ③《萨迦世系史》,第95页。
    ④《汉藏史集》,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第178-179页。
    ⑤张云:《元代吐蕃地方行政体制研究》,第11—12页。
    ⑥张云:《答失蛮其人及其经略吐蕃考实》,《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3年第4期。
    ①《汉藏史集》,第151页。
    ②陈庆英:《元代朵司麻宣慰司的设置年代和名称》,收入《陈庆英藏学论文集》,第331页。
    ③《汉藏史集》,第149页。
    ④陈庆英:《元朝帝师制度述略》,收入《陈庆英藏学论文集》,第225页。
    ①《萨迦世系史》,第134页。
    ②第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第93页。
    ③《萨迦世系史》,第216页。
    ④《萨迦世系史》,第251页。
    ⑤《萨迦世系史》,第251页。
    ①《萨迦世系史》,第253页。
    ②《青史》,第326—-327页。
    ③《青史》,第331页。
    ④《汉藏史集》,第189页。
    ⑤《元史》卷三五《文宗纪四》,第794页。
    ⑥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学院藏族研究所编:《中国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拉萨:西藏人民 出版社,1986年,第253-254页;陈庆英:《陈庆英藏学论文集》,第431页。
    ①陈庆英:《陈庆英藏学论文集》,第432页。
    ②《中国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第254-255页。
    ③《八思巴为通报萨迦班智达去世蒙哥继位宣诏免除僧人差赋遣使入藏清查户口等情致西藏地区僧众信》,原信载《萨迦五祖全集》,德格木刻本,第十五函,转引自陈庆英:《元朝帝师八思巴》,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2年,第50—51页。
    ④《汉藏史集》,第63页。
    ①据最后提示,该信“阳水鼠年(即1252年)春二月五日于凉州王宫之佛殿内写就”。此信载《萨迦五祖全集》(德格木刻版)ba320。见陈庆英:《与八思巴有关的几份藏文文献》,收入《陈庆英藏学论文集》,第401—402页。
    ②《汉藏史集》,第151页。
    ③《萨迦世系史》,第119页。
    ④《元史》卷三六《文宗纪五》,第804页。
    ①《萨迦世系史》,第104页。
    ②《萨迦世系史》,第123页。
    ③陈庆英:《与八思巴有关的几份藏文文献》,收入《陈庆英藏学论文集》,第401—-402页。
    ④引自《忽必烈赐给僧人的珍珠诏书》,《萨迦世系史》,第124-125页。据诏书末尾所说“朕之诏书于鼠年夏五月初一日在上都写就。”此鼠年即1264年,即至元元年。元朝历代皇帝登基,均向西藏颁发诏书,其式样,《南村辍耕录》第二卷第二五页有详细记载。参见陈庆英:《与八思巴有关的几份藏文文献》,第 三件,并指出:由此可见自忽必烈开始元朝历代皇帝对萨迦派首领的尊崇之意。见《陈庆英藏学论文集》,第406-409页。
    ①吴以宁:《唐蕃交聘制度考述》,《学术月刊》1994年第10期。
    ②李治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05-311页。
    ③《元典章》卷九《吏部三·投下·改正投下达鲁花赤》。
    ①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第216-217页。
    ②《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61页。
    ③《元史》卷三三《文宗纪二》,第727页。
    ④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第622页。
    ⑤《元史》卷二百零六《阿鲁辉帖木儿传》,第4597页。
    ①参见李治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相关论述。
    ②[元]郝经:《陵川集》卷三二《河东罪言》,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③《蒙古秘史》校勘本,第691页。
    ④据《华夷译语》,“瞎”作“莎合儿”,可供参照,见贾敬颜校、朱风:《蒙古译语、女真译语汇编》,第55页。
    ⑤《元史》卷一六七《张础传》,第3929页。
    ①方龄贵:《通制条格校注》卷二《投下民户》,第76-81页。
    ②《元史》卷五《世祖纪二》,第98页。
    ③《元史》卷二四《仁宗一》,第552页。
    ④《元史》卷一百零三《刑法志一》,第2629页。
    ⑤《元史》卷二二《武宗纪一》,第498页。
    ⑥《元史》卷二四《仁宗纪一》,第543页。
    ⑦《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引《经世大典·站赤三》,第6页。
    ①《元史》卷六《世祖纪三》,第105页。
    ②《元史》卷一二六《廉希宪传》,第3093页。
    ③[元]元明善撰:《国朝文类》卷六五《平章政事廉文正公神道碑》。
    ④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丞相东平忠宪王》,第13-14页。
    ⑤《元史》卷一九《成宗纪二》,第411页。
    ①详见李治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第272、273页。
    ②参见《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九引《经世大典·站赤四》第6-8页相关记载。
    ③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第267页。
    ④拉施特:《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第259页。
    ⑤拉施特:《史集》第二卷,第211页。
    ⑥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第621页。
    ①关于黑城文书元代部分的研究状况,请见张国旺:《黑城出土元代汉文文书研究综述》,沈卫荣、中尾正义、史金波主编《黑水城人文与环境研究一黑水城人文与环境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25—633页;苏力:《黑城出土元代文书国内研究简况》,《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二辑,2009年。
    ②陈高华:《黑城元代站赤登记簿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5期。
    ①李逸友:《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38页。
    ②《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①《元史》卷六十《地理志三》,第1451页。
    ②[元]徐元瑞:《吏学指南》,杨讷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122页。
    ③丛海平:《(黑城出土文书)所见海都之乱时期亦集乃路的军粮供给》,《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①许凡:《元代吏制研究》,北京:劳动人事出版社,1987年,第13页。
    ①[元]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二一《论臣道》,三怡堂丛书本。
    ②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二三《民间疾苦状》。
    ①原载李逸友:《黑城出土文书》(汉文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81页。相关勘误考释参考王亚莉的研究成果。
    ②《元典章》卷六《台纲二·体察体覆·禁治察司等例》。
    ③此事在《经世大典》中也有记载。见《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二四《经世大典·站赤九》,第12页。《元典章》应是依据《经世大典》的材料略加修改而成,文字略有不同。
    ④《元典章》卷十六《户部二·使臣·体察出使臣人员分例》。
    ①《至正条格》卷五《断例·职制·使臣回还日期》,第212页。
    ②《元典章》卷十二《吏部六·书吏·宣使奏差等出身》。
    ③许凡:《元代吏制研究》,第118页。
    ④[元]戴良:《九灵山房文集》卷六《送栾宣使还省诗序》,四部丛刊本。
    ①[明]宋濂:《宋濂全集》,《叶治中历官记》,罗月霞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012页。
    ②[元]宋褧:《燕石集》卷十四《奉元路总管致仕文公神道碑》,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书目文献出版社。
    ③萧启庆:《元代的通事和译史:多元民族国家中的沟通人物》,收入《内北国而外国——蒙元史研究》,第440页。
    ④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二三《民间疾苦状》。
    ⑤[元]王士点、商企翁等:《秘书监志》,高荣盛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60页。
    ⑥《元典章》卷十二《吏部六·书吏·宣使奏差等出身》。
    ①苏天爵:《国朝文类》卷四十引《经世大典序录·补吏》。
    ②[元]许有壬:《至正集》卷七五《吏员》,台湾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
    ③[元]赵承禧等编撰:《南台备要·译史人等》,王晓欣点校:《宪台通纪》(外三种),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46页。
    ④申万里:《元代国家政治体系内部的沟通与交流——以宣使为中心的考察》,未刊稿,于2009年上都学术会议上宣读,蒙惠赠大作,特此致谢。
    ①[元]许有壬:《至正集》卷七四《取补书吏》。
    ②如刘守让由秘书监奏差转殿中司知班,见《金华先生文集》卷三一《深州知州刘公墓志铭》。《秘书监志》卷十一《题名·奏差》刘守让条下说至元二十年九月十四日受吏部札付,高荣盛点校本,第220页。
    ③《元史》卷八三《选举志三》,第2078页。
    ①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第32-33页。
    ②申万里:《元代国家政治体系内部的沟通与交流——以宣使为中心的考察》。
    ③参见萧启庆:《元代的通事与译史:多元民族国家中沟通人物》,收入《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有关元朝语言交流的文章还有:姚从吾:《辽金元时期通事考》,收入《姚从吾先生全集》第5册,台北:中正书局,1981年;蔡春娟:《元代的蒙古《字学》,《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2期等。
    ④许凡:《元代吏制研究》,第13页。
    ⑤申万里:《元代国家政治体系内部的沟通与交流——以宣使为中心的考察》。
    ⑥[宋]李昉:《太平广记》卷三百九十《冢墓二·严安之》,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①这一点与金字使臣有些许相似之处。宣使以类似的方式而得名,也是有可能的。
    ②[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七八《帝王部·委任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902页。
    ③[元]脱脱:《金史》卷一二三《姬汝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690页。
    ①《西游记》,第61页。
    ②《西游记》,第127页。
    ③姚从吾:《旧元史中达鲁花赤初期的本义为“宣差“说》,收入《姚从吾先生全集》第五册,第436页。
    ④郝经:《陵川集》卷三五《河阳遁士苟君墓铭有序》。
    ⑤[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卷三三《邢州新石桥记》,四部丛刊本。
    ①《元史》卷八三《选举志三》,第2069页。
    ②[元]杨翮:《佩玉斋类稿》卷一《宣使房壁记》,四库全书本。
    ①许凡:《元代吏制研究》,第13页。
    ②申万里:《元代国家政治体系内部的沟通与交流——以宣使为中心的考察》。
    ③《至正条格》卷十《断例·厩库·押运官物短少》,第282页。
    ④《至正条格》卷十《断例·厩库·押运官物损坏》,第282页。
    ①《元史》卷十四《世祖纪十一》,第289页。
    ②从制度渊源上来说,行人似乎与奏差更为接近。但从其职能考察上来看,还是类似于宣使较多。这点只是猜测,尚祈指正。不过行人掌外交事务较多,宣使更偏重于国家内部的交流。参见孙卫国:《试说明代的行人》,《史学集刊》1994年第1期。
    ①《嘉靖河间府志》卷一七《宦迹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1年。
    ②王恽:《秋涧集》卷八十《中堂事记(上)》。
    ③[明]李善长:《大明令·吏令》,明浙江省丹徒县皇明制书本。
    ④[元]陈基:《夷白斋类稿》卷一九《送韦道宁诗序》,四部丛刊本。
    ⑤许有壬:《至正集》卷七四《冗食妨政》。
    ⑥[元]王逢:《梧溪集》卷三《送兵部使贾彦彬北还二首》,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⑦《元史》卷八五《百官志一》,第2124页。
    ①《元史》卷八六《百官志二》,第2156页。
    ②《元史》卷八七《百官志三》,第2194页。
    ③《元史》卷八八《百官志四》,第2234页。
    ④宋本撰:《国朝文类》卷三一《都水监事记》。
    ⑤王士点等:《秘书监志》卷一《立监》,高荣盛点校,第20页。
    ⑥王士点等:《秘书监志》卷一《禄秩》,高荣盛点校,第40页。
    ⑦《八闽通志》卷二七《封爵秩官》,[明]]黄仲昭纂修,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⑥《元典章》卷十二《吏部六·儒吏·随路岁贡儒吏》。
    ⑨王士点等:《秘书监志》卷十一《题名》,高荣盛点校,第219—-221页。
    ①王士点等:《秘书监志》卷十一《题名·奏差》,高荣盛点校,第219-222页。
    ②参见萧启庆:《元代的译史与通事:多元民族国家中的沟通人物.》,收入《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第444页。
    ③陈基:《夷白斋类稿》卷一九《送韦道宁诗序》。
    ④虞集:《道园类稿》卷八《送成元举奏差迁湖南》。
    ⑤[元]贡师泰:《玩斋集》卷十《福建道都元帅府奏差潘积中墓志铭》,四库全书本。
    ①魏初:《青崖集》卷四《奏议》。
    ②罗振玉校补:《大元海运记》卷上,雪堂丛刻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16、17页。
    ③陈基:《夷白斋类稿》卷一四《赵泰州平反冤狱诗序》。
    ④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九《婺州路新城记》。
    ⑤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卷九《绍兴路新城记》。
    ⑥贡师泰:《玩斋集》卷十《福建道都元帅府奏差潘积中墓志铭》。
    ①《元史》卷一四三《余阙传》,第3428页。
    ②王逢:《梧溪集》卷一《杭城陈德全架阁……征诗二首并后序·其一》。
    ③胡祗遹:《紫山大全集》卷二一《论按察失职二首其一》。
    ④贡师泰:《玩斋集》卷十《福建道都元帅府奏差潘积中墓志铭》。
    ⑤陈基:《夷白斋类稿》卷一九《送韦道宁诗序》。
    ⑥王逢:《梧溪集》卷一《杭城陈德全架阁……征诗二首并后序·其一》。
    ①陈基:《夷白斋类稿》卷一四《赵泰州平反冤狱诗序》。
    ②贡师泰:《玩斋集》卷十《祭姜奏差文》。
    ③疑此处误,应为宣使,但原文如此。
    ④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二三《民间疾苦状》。
    ①苏天爵:《国朝文类》卷四一引《经世大典序录·政典总序·征伐·缅》。
    ②《元史》卷二四《仁宗纪一》,第538页。
    ③[元]危素:《危太朴续集》卷二《故翰林学士承旨耶律公神道碑》。
    ④《元史》卷一百三十《忙兀台传》,第3189页。
    ⑤《元典章》卷三五《兵部二·开元路打捕不禁弓箭》。
    ①《元典章》卷三六《兵部三·使臣与印信文字》。
    ②《元史》卷二四《仁宗纪一》,第544页。
    ①《元典章》卷三六《兵部三·使臣·出使筵会事理》。
    ②《朴通事谚解》,收入《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第一册,汪维辉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56页。
    ③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下《杂制篇》,第63页。
    ①《元史》卷六《世祖纪三》,第106页。
    ①萧功秦:《论大蒙古国的汗位继承危机》,《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5期(1981年)。萧认为,千人大汗制定汗位继承人,该继承人又须经大会推选等两重程序,本身就会导致纷争与分歧。
    ①《蒙古秘史》,余大钧译注,第126节,第155页;校勘本,第219页。
    ②《蒙古秘史》,余大钧译注,第127节,第159页;校勘本,第221页。详细遣使情况请参见第一章《蒙古早期遣使》。
    ③韩儒林:《(元史纲要)结语》,《元史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④陆峻岭、何高济:《从窝阔台到蒙哥的蒙古宫廷斗争》,《元史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⑤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第264页。
    ①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第285、292页:《史集》第二卷,第212页。
    ②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第267页、第274页;《史集》第二卷,第212页。
    ③《元史》卷一二一《速不台传》说速不台劝说拔都赴会。“甲辰,遂会于也只里河。”也只里河为蒙古人对伏尔加河的称呼,这里是拔都的驻地,因此拔都不可能参加贵由的选汗大会。学者认为也只里河之会的合理解释是:这是拔都在的驻地的一次会议,或是与脱列哥那所遣使的会谈。参见陆峻岭、何高济:《从窝阔台到蒙哥的蒙古宫廷斗争》。
    ④杨志玖先生撰《定宗征拔都》一文(收入《陋室文存》,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专门论述此事:后有学者撰文驳之,以为并无实据;杨志玖先生再作文回复。刘迎胜先生引证外文资料,证明确有此事,支持了杨先生的观点。(刘迎胜:《察合台汗国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94页)“定宗征拔都”一事,可为定案。
    ⑤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三四。
    ⑥白拉都格其:《贵由汗即位的前前后后》,《元史论丛》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①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第622页。
    ②《元史》卷三《宪宗纪》,第44页。
    ③《史集》第二卷,第217页。
    ④《元史》卷一三四《忙哥撒儿传》,第3055页。
    ①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第52-55页。
    ②陆峻岭、何高济:《从窝阔台到蒙哥的蒙古宫廷斗争》,《元史论丛》第一辑。
    ③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第626页。
    ④拉施特:《史集》第二卷,第221页。
    ⑤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第627页。志费尼这样写道:“蒙哥可汗和唆鲁禾贴尼别吉向那些三心二意,持观望态度的人送去友情和有益的忠告—‘挤驼奶前必须爱抚骆驼。
    ⑥《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61页。
    ⑦《元史》卷一五七《郝经传》,第3707页。郝经的这项建言是极具政治眼光的,他洞察到当时严峻的形 势,“独不见金世宗、海陵之事乎?”奉劝忽必烈及早班师,避免陷入欲归无路的绝境。
    ①《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61页。
    ②据拉施特记载,忽必烈曾同大将拔都鲁商议说:“我们率领了[多得]象蚂蚁和蝗虫般的[大军]来到这里,怎能因为谣传便无所作为地回去呢?”正表明了忽必烈的这种心态。
    ③《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62页。
    ④拉施特:《史集》第二卷,第290页。
    ⑤拉施特:《史集》第二卷,第290页。
    ⑥拉施特:《史集》第二卷,第291-292页。
    ①拉施特:《史集》第二卷,第292、293页。
    ①拉施特:《史集》第二卷,第298-299页。事实上别儿哥站在阿里不哥一边。在钦察汗国境内曾出土钱币,上面标明阿里不哥为第五位大汗。
    ②《元史》卷一三八《康里脱脱传》,第3323页。
    ③《元史》卷一三六《阿沙不花传》,第3298页。
    ④《元史》卷一三六《阿沙不花传》,第3298页。
    ①《元史》卷二四《仁宗纪一》,第536页。
    ②《元史》卷一三六《阿沙不花传》,第3298页。
    ③《元史》卷一三六《阿沙不花传》,第3298页。
    ④康里脱脱与阿沙不花同为牙牙之子,为亲兄弟,属于元代著名的色目人官僚家族——康里阿沙不花家族。关于该家族的相关事迹,张沛之已有专门研究,请参见《元代色目人家族及其文化倾向研究第二章《康里阿沙不花家族史事辑存》,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9年。另康里脱脱在武宗改储事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详见赵文坦:《元武宗改皇储事件发微》,《中国史研究》2005年第2期。
    ⑤《元史》卷二九《泰定帝纪一》,第638页。
    ①《元史》卷一八二《许有壬传》,第4200页。
    ②《元史》卷二九《泰定帝一》,第639页。
    ③《元史》卷三二《仁宗纪一》,第705页。
    ④《元史》卷三二《仁宗纪一》,第705—-706页。
    ⑤《元典章》卷五七《刑部·禁聚众·禁聚众赛社集场条》。
    ①《元史》卷三二《文宗纪一》,第715页。
    ②《元史》卷三二《文宗纪一》,第716页。
    ③《元史》卷一二三《布智儿传》,第3021页。
    ④刘迎胜:《从阿合马的身份谈起》,《元史论丛》第九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⑤《元史》卷三三《文宗纪二》,第728页。
    ⑥Francis Woodman Cleaves. The Sino-Mongolian Inscription of 1335 in Memory of Chang Ying-Jui,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13, June 1950,Number land 2,p1-131.
    ①《元史》卷三一《明宗纪》,第695页。
    ②《元史》卷三一《明宗纪》,第694-695。
    ③明宗曾对阔儿吉思谕旨说:“修德应天,乃君臣当为之事,铁木儿补化所言良是。天明可畏,朕未尝斯须忘于怀也……”(《元史》卷三一《明宗纪》,第698页)可能即此处的阔里吉思。
    ④《元史》卷三八《顺帝纪一》,第816页。
    ⑤《元史》卷三八《顺帝纪一》,第817页。
    ①如赵琦:《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萧启庆:《元代的儒户:儒士地位演进史上的一章》,收入《元代史新探》,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等等。
    ②权衡:《庚申外史》卷下,任崇岳笺注。
    ③萧启庆:《元代的儒户:儒士地位演进史上的一章》,收入《元代史新探》,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第40页。
    ①李治安:《两个南北朝与中古以来的历史发展线索》,《文史哲》2009年第6期。
    ②赵琦:《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③张维、高毅清:《中国文化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681页。
    ④[元]李士瞻:《经济文集》卷三《与有嗣监卿书》,四库全书本。
    ⑤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五《中书杨忠肃公》,第85页。
    ①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八《左丞姚文献公》,第156页。
    ②《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57页。
    ③萧启庆:《忽必烈潜邸旧侣考》,收入《元代史新探》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
    ④《元史》卷一五九《赵璧传》,第3747页。
    ⑤参见《元史》卷一六四《魏初传》;《元朝名臣事略》卷十二《内翰王文康公》。
    ⑥《元史》卷八《世祖纪五》,第169页。
    ⑦陈得芝先生对此撰有专文,请参见《程钜夫奉旨求贤江南考》,收入《蒙元史研究丛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元史》卷一四《世祖纪十一》,第278页。
    ②《元史》卷一四《世祖纪十一》,第278页。
    ③程钜夫:《雪楼集》卷十《奏议存稿·好人》。
    ④陈得芝:《程钜夫奉旨求贤江南考》,见《蒙元史研究丛稿》,第570页。
    ⑤危素:《危太朴文续集》卷二《程钜夫神道碑铭》。
    ①《元史》卷一五三《王檝传》,第3613页。
    ②详见第六章有关安南使臣的论述。
    ③《元史》卷一二六《廉希贤传》,第3097页。
    ④《元史》卷一二五《高智耀传》,第3073页。
    ⑤《元中》卷七二《祭祀志一》,第1780页。
    ⑥《元史》卷七六《祭祀志五》,第1900页。
    ①王沂:《伊滨集》卷一八《祀济渎北海记》。
    ②马晓林:《蒙元时期岳镇海渎祭祀制度研究》,南开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③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一三《元故翰林直学士,赠国子祭酒、范阳郡侯,谥文清宋公(褧)墓志铭》,第204页。
    ④《元史》卷一六七《张立道传》,第3915-3919页。
    ⑤《元史》卷一六七《谭资荣传》,第3931页。
    ⑥事实上,一些被重用的使臣所凭借的并非儒士身份,而是其同时兼有的怯薛近侍身份。如张立道被世祖信赖,便是由于宿卫,而几乎与他饱读诗书的儒学功底无关。
    ①陈高华:《论元代的站户》,《元史论丛》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②默书民:《元代邮驿研究》,暨南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③党宝海:《蒙元驿站交通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④党宝海:《论元朝的站户制度及其性质》,《元史论丛》第十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⑤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下《杂制篇》,第67页。
    ①《元史》卷一百零一《兵志四·站赤》,第2583页。
    ②《经世大典·站赤一》,《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第5、6页。
    ③《元典章》卷三六《兵部三·站赤·拯治站赤》。
    ④《元史》卷一二四《塔本传》,第3043页。
    ⑤《元史》卷一二三《赵阿哥潘传》,第3029页。
    ①《元史》卷二三《武宗纪二》,第513页。
    ②《经世大典·站赤一》,太宗十一年十月十五日奉旨:“使臣若无急事,令乘牛车。”
    ③《元典章》卷三六《兵部三·给驿·使臣起马数目》。
    ④《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七《经世大典·站赤二》,第7页。
    ⑤《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七《经世大典·站赤二》,第7页。
    ⑥《元典章》卷三六《兵部三·使臣·使臣不过三站》。
    ⑦《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七《经世大典·站赤二》,第7页。
    ①《至正条格》卷三五《断例·职制·枉道驰驿》,第210页。
    ②《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六引《经世大典·站赤一》,第8页。
    ③《朴通事谚解》,收入《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第一册,汪维辉编,第255页。
    ④《朴通事谚解》,收入《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第三册,汪维辉编,第256页。
    ⑤《原本老乞大》,收入《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第一册,汪维辉编,第38页。
    ⑥《元史》卷一百零三《刑法志二》,第2629页。
    ⑦《元典章》卷三六《兵部三·禁约使臣稍带沉重》。
    ①《元典章》卷三六《兵部三·铺马·分拣铺马驼驮》。
    ②《至正条格》卷五《断例·职制·增乘铺马》,第209页。
    ③《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六引《经世大典·站赤一》,第13页。
    ④《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六引《经世大典·站赤一》,第13页。
    ⑤《元典章》卷十六《户部二·使臣》各条《下海使臣正从分例事》、《使臣合吃肉食》。
    ⑥《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七引《经世大典·站赤二》,第16页。
    ⑦《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引《经世大典·站赤三》,第12页
    ⑧《元典章》卷十六《户部二·使臣·下番使臣山羊分例》。
    ①《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引《经世大典·站赤三》,第2页。
    ②《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六引《经世大典·站赤一》,第8页。
    ③《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六引《经世大典·站赤一》,第8页。
    ④《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引《经世大典·站赤三》,第3页。
    ⑤《元典章》卷三六《兵部三·使臣·禁使臣打站官》。
    ⑥《朴通事谚解》,收入《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第一册,汪维辉编,第254页、256页。
    ①《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引《经世大典·站赤三》,第7页。
    ②《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引《经世大典·站赤三》,第10页。
    ③《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七引《经世大典·站赤二》,第3页。
    ④《元典章》卷二八《礼部一·迎送·迎接》。
    ⑤《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站赤三》,第6页。
    ⑥方龄贵校注《通制条格校注》卷八《仪制》,第353页。
    ①《元典章》卷三六《兵部三·使臣·出使筵会事理》。
    ②此事在《经世大典》中也有记载。见《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二四《经世大典·站赤九》,第12页,《使臣索要妓女》条。《元典章》应是依据《经世大典》的记载修改而成。
    ③《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七《经世大典·站赤二》,第8页。
    ①《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七《经世大典·站赤二》,第6页。
    ②《元典章》卷三六《兵部三·使臣·使臣驿内安下》。
    ③《元典章》卷三六《兵部三·使臣·禁使臣人家安下》。
    ④《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七引《经世大典·站赤二》,第16页。
    ⑤《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七引《经世大典·站赤二》,第1页。
    ⑥《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六引《经世大典·站赤一》,第8页。
    ⑦《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七引《经世大典·站赤二》,第6页。
    ①《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六引《经世大典·站赤一》,第8页。②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二十《易州李氏角山阡表》,第342页。
    ③苏天爵:《滋溪文稿》卷十七《元故亚中大夫河南路总管韩公神道碑铭》,第278页。
    ④《元史》卷二《定宗纪》,第39-40页。
    ①《元史》卷一五七《刘秉忠传》,第3688页。
    ②《元史》卷二九《泰定帝纪一》,第654页。
    ③此处恐断句有误,“水磨”应连在一起,但原文如此,暂存疑。
    ④蔡美彪:《泾州水泉寺碑译释》,《元史论丛》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34--235页。
    ⑤《萨迦世系史》,第124页。
    ⑥党宝海:《论元朝的站户制度及其性质》,《元史论丛》第十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①《元典章》卷三六《兵部三·使臣·使臣不得骑马入酒肆》。
    ②《元典章》卷二八《礼部一·迎送·迎接委官一员余者办事》。
    ③《蒙古秘史》,余大钧译注,第279节,第489页。
    ④《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七引《经世大典·站赤二》,第4页。
    ⑤《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71页。
    ①《元史》卷六《世祖纪三》,第110页。
    ②《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七《经世大典·站赤二》,第3页。
    ③《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七《经世大典·站赤二》,第3页。
    ④《元典章》卷三六《兵部三·使臣》条下《禁使臣条画》、《禁使臣五条》。
    ⑤《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七引《经世大典·站赤二》,第7页。
    ⑥《元典章》卷三六《兵部三·使臣·使臣索要妓女》。
    ①有关怯薛使臣的详细情况,请参见第三章的相关论述。
    ②蔡美彪:《元代圆牌两种考释》,《历史研究》1980年第4期。
    ③《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六引《经世大典·站赤一》,第7页。
    ①《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七《经世大典·站赤二》,第16页。
    ②见杨志玖:《马可波罗足迹遍中国——与海格尔先生商榷》,《南开学报》1982年第6期。
    ③《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七引《经世大典·站赤二》,第8页。
    ④默书民:《蒙元邮驿研究》,第11页。
    ①参见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元朝的族群政策与族群关系》、《蒙元支配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等文,收入《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②道森编:《出使蒙古记》,吕浦译,第15页。
    ③符拉基米尔佐夫:《蒙古社会制度史》,刘荣焌译,第148页。
    ④拉施特:《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第14页。
    ①虞集:《道园类稿》卷三八《句容郡王世绩碑应制》。
    ②赵承禧等:《宪台通纪·加脱欢等答刺罕大夫散官》,王晓欣点校,第64页。
    ③参见姚大力:《论蒙元王朝的皇权》,载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第十五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张帆:《元朝的特性:蒙元史若干问题的思考》,赵汀阳、贺照田主编:《学术思想评论》第一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屈文军:《论元代君臣关系的主奴化》,《江海学刊》2004年第1期。
    ④周良霄:《皇帝与皇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90页。
    ⑤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丞相东平忠宪王》,第13页。
    ⑥《元史》卷一二六《廉希宪传》,第3093页。
    ①姚燧:《牧庵集》卷一五《佥书枢密院事董公神道碑》。
    ②周良霄:《皇帝与皇权》,第290页。
    ③权衡:《庚申外史》,任崇岳笺证,第28页。对于此事,《元史》中也有记载,可供参照:“伯颜奏乞陛辞,不许,遂行。道出真定,父老奉觞酒以进。伯颜问曰:‘尔曾见子杀父事耶?’父老日:‘不曾见子杀父,惟见臣杀君。’伯颜俯首有惭色。”见《元史》卷一三八《伯颜传》,第3339页。两条史料的记载可能来自同一史源。《元史》的记载可能即是明代史臣据《庚申外史》删改润色而成。权衡为元末明初人,他的记载或许更符合历史事实,而明代史臣则将使长与奴婢的关系改作汉地士人更易于理解的君臣关系。
    ④权衡:《庚申外史》,任崇岳笺证,第50页。
    ①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第216页。
    ②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第217页。
    ①《元史》卷一二六《廉希宪传》,第3091页。
    ②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第181页。
    ③《元史》卷一四三《自当传》,第3418页。
    ④叶子奇:《草木子》卷三下《杂制篇》,第60页。
    ⑤虞集:《道园类稿》卷五十《翰林学士承旨董公行状》。
    ①《蒙古秘史》,余大钧译注,第606页。
    ②《元史》卷八《世祖纪五》,第155页。
    ③余行迈:《金亡前后南宋和蒙古的一段交涉》,《东方杂志》第三十九卷,第九号。其中第二节列举了蒙古与南宋的使节往来。
    ④[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九《鞑靼款塞》,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⑤胡多佳:《早期宋蒙关系》,《元史论丛》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周良霄也有此意见:“《元朝秘史》续集卷1,第251节谓成吉思汗遣主卜罕使宋,以金人阻挡,故不得达,可能即此一事。”《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9页。
    ⑥《蒙鞑备录》,王国维笺证,第2页。
    ①[日]箭内亘:《蒙古史研究》,陈捷、陈清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1页。
    ②《元史》卷一一五《睿宗传》,第2886页。
    ③余行迈:《金亡前后南宋和蒙古的一段交涉》,《东方杂志》第三十九卷,第九号。
    ④胡昭曦:《宋蒙关系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7页。
    ⑤《黑鞑事略》,王国维遗书本,第三页。
    ⑥《元史》卷二《太宗纪》,第31页。
    ⑦[宋]李鸣复:《轮对状》,收入《历代名臣奏议》卷九九。
    ①《元史》卷一五三《李邦瑞传》。
    ②这数十字是:“癸已,奉命持国书使宋,以兀剌鲁副之。至宋,宋人甚礼重之,即遣使以金币入贡。檝前后凡五往,以和议未决,隐忧致疾,卒于南。”见《元史》,第3613页。
    ③孙克宽:《元代汉文化之研究》,台北:中华书局,1986年,第331-337页。
    ④见陈高华:《王檝使宋事实考略》,收入《元史研究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①李鸣复:《轮对状》,收入《历代名臣奏议》卷九九。
    ②孙克宽:《王檝使宋辑补》,收入《元代汉文化之研究》,第337页。
    ③陈高华:《王檝使宋事实考略》,收入《元史研究新论》,第224页。
    ④《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三八。
    ⑤《历代名臣奏议》卷九九。
    ①[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二,四部丛刊本。
    ②[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九,第538页。
    ③[宋]汪元量:《增订湖山类稿》卷一《醉歌》其二,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4页。
    ④[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上《方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5858页。
    ⑤[明]施耐庵:《水浒传》卷八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第278页。
    ⑥《蒙古秘史》校勘本,第316—317页。
    ⑦道森编:《出使蒙古纪》,吕浦译,第167-168页。
    ⑧[宋]魏了翁:《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二八《奏和不可信常为寇至之备》,四部从刊本。
    ①《元史》卷二百零三《阿尼哥传》,第4546页。
    ②据本传称,月里麻思为乃马人,疑即乃蛮人。
    ③《元史》卷一二三《月里麻思传》,第3037页。
    ④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十《元史·郝经昔班帖木尔》,王树民校证,第710页。
    ⑤拉施特:《史集》第二卷,第217页。
    ①《元史》卷一五九《赵璧传》,第3748页。
    ②《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65页。
    ③《元史》卷一二六《廉希宪传》,第3087页。
    ④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七《平章廉文正王》,第129页。
    ①[元]阎复:《静轩集》卷五《元故翰林侍读学士郝公国信使墓志铭》,藕香零拾本。
    ②[元]苟道宗:《侍读故翰林学士国信使郝公行状》,载《陵川集》卷首。
    ③苟道宗:《侍读故翰林学士国信使郝公行状》,载《陵川集》卷首。
    ④郝经:《陵川集》卷三七《与宋国两淮制置使书》。
    ⑤李涵:《也论郝经》,《元史论丛》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⑥关于郝经的夷夏思想,近年来学者研究甚多。可参见:季方桐:《论元代儒家郝经夷夏观》(《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樊文礼:《略论郝经对儒家“用夏变夷”思想的发展》(《孔子研究》2006年第1期);赵旭峰:《宋元之际郝经的民族思想观》(《云南财院学报》2006年第6期)等。
    ①尤其要强调的是使团中的书佐苟宗道。他本是郝经的门生,在宋被拘禁期间从学于郝经,后来也“通于学”,官至国子祭酒。他撰写了郝经的行状,是研究郝经的最可贵的第一手材料,阎复、卢挚等人有关郝经的撰述便是以苟的行状为基础的。因此在下面的引述中,凡有苟的行状记载的,全部采用苟宗道所写的行状;行状无载,方采用别处资料。
    ②据《元史·百官志三》:“中统初,以王鹗为翰林学士奉旨,未立官署。”看来这个翰林侍读学士与其说是一个实际的官职,倒不如说是一个虚衔。
    ③郝经:《陵川集》卷三四《殷烈祖庙碑》。
    ④郝经:《陵川集》卷三五《河阳遁士苟君墓铭并序》。
    ⑤《元史》卷一五七《郝经传》,第3708页。
    ⑥胡昭曦对宋蒙鄂州和议提出诸多质疑,认为宋蒙之间根本没有签订和约,请和纳岁币之事并非史实:“蒙方称贾似道提出以‘请称臣’和‘割江为界,各奉银、绢匹两各二十万’的条件换取蒙古退军,是颇值得怀疑的。”既然“鄂州和议”之说本身是子虚乌有之事,那么郝经出使“且征岁币”也就根本站不住脚。也为一说。详见胡昭曦:《宋蒙关系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47-250页。
    ⑦1259年时忽必烈率军攻鄂州,得知蒙哥死讯,急欲北归;恰此时贾似道遣使求和,遂定和议。此事在诸多史籍中都有记载,黎东方等学者也予以采纳,笔者也认为是符合史实的。至于和议条款有“宋向蒙古称臣、每年进贡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等具体内容,笔者以为还值得商榷。
    ⑧郑思肖:《心史》之《大义略叙》,《郑思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59页。关于《心史》的真伪问题,杨志玖先生曾作过专门的讨论,请参看《(心史)中记载的阿合马被杀事件—兼论(心 史)的真伪问题》,载《中国民族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①苟道宗:《侍读故翰林学士国信使郝公行状》,载《陵川集》卷首。
    ①苟宗道:《翰林侍读学士国信使郝公行状》,载《陵川集》卷首。
    ②《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70页。
    ③《元史》卷五《世祖纪二》,第91页。
    ①苟宗道:《翰林侍读学士国信使郝公行状》。
    ②胡昭曦、邹重华:《宋蒙关系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65页。
    ③[宋]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卷六《集杜诗·误国权臣第三》,《文天祥全集》,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第399页。
    ④关于金元之际汉族士大夫的思想特别是正统观念方面的变化,请参看李治安:《元初华夷正统观念的演进与汉族文人仕蒙》,载于《学术月刊》2007年第4期。
    ①胡昭曦、邹重华:《宋蒙(元)关系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17--418页。
    ②《元史》卷八《世祖纪五》,第161页。
    ③《元史》卷八《世祖纪五》,第162页。
    ④《元史》卷一二七《伯颜传》,第3105页。
    ⑤《元史》卷一二六《廉希贤传》,第3097页。
    ⑥[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独松关》,北京:中华书局标点本,1959年。
    ①《元史》卷一二六《廉希贤传》,第3097页。
    ②关于东平严氏的详细情况,请参见陈高华:《大蒙古国时期的东平严氏》,《元史论丛》第六辑,1997年。
    ③《元史》卷九《世祖纪六》,第180页。
    ④《元史》卷一二七《伯颜传》,第3106页。
    ⑤《元史》卷一百六十《孟祺传》,第3771页。
    ①请见氏著:《元丽关系中的王室婚姻与强权政治》,收入《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第769页。
    ②黄枝连:《东亚的礼义世界——中国的封建王朝与朝鲜半岛关系形态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20页。
    ③如杨昭全:《中国—朝鲜·韩国文化交流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等等。
    ④[朝鲜]郑麟趾:《高丽史》卷二一《熙宗世家》,熙宗七年五月,平壤: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古典研究所,1957年,第324页。以下版本同。
    ⑤[佚名]《元高丽纪事》,台北:广文书局,1972年,第2页。
    ⑥《元高丽纪事》,第2页。
    ①《高丽史》卷二二《高宗世家一》,高宗六年正月二十四日,第333页。
    ②《元高丽纪事》,第2页。
    ③《元高丽纪事》,第3页。
    ④《高丽史》卷二二《高宗世家一》,高宗十一年正月十六日,第337页。
    ⑤《元高丽纪事》,第3页。
    ①《高丽史》卷二三《高宗世家二》,高宗十八年十月,第343页。
    ②《元高丽纪事》,第5页。
    ③《高丽史》卷二三《高丽世家二》,高宗十九年正月,第346页。
    ①《高丽史》卷二五《元宗世家一》,元宗元年正月,第381页。
    ②《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67页。
    ③《高丽史》卷二六《元宗世家二》,元宗五年五月,第392页。
    ④《元史》卷五《世祖纪二》,第96、97页。
    ⑤萧启庆:《元丽关系中的王室婚姻与强权政治》,收入《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第783页。
    ⑥《元史》卷五《世祖纪二》,第91页。
    ⑦《元史》卷五《世祖纪二》,第97页。
    ⑧《元史》卷十《世祖纪七》,第207页。
    ⑨《元史》卷十五《世祖纪十二》,第138页。
    ⑩《元史》卷五《世祖纪二》,第81页。
    11《元史》卷五《世祖纪二》,第88页。
    12《元史》卷五《世祖纪二》,第100页。
    13《元史》卷五《世祖纪二》,第100页。
    ①《高丽史》卷二六《元宗世家二》,元宗五年五月,第393页。
    ②《高丽史》卷二六《元宗世家二》,元宗九年三月,第397页。
    ③《高丽史》卷二七《元宗世家三》,元宗十二年三月、四月,第413页,。
    ④《高丽史》卷二六《元宗世家二》,元宗八年九月,第396页。
    ⑤《高丽史》卷二六《元宗世家二》,元宗九年二月,第396页。
    ⑥《元史》卷十三《世祖纪十》,第280页。
    ①萧启庆:《元丽关系中的王室婚姻与强权政治》,收入《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第780页。
    ②《高丽史》卷二六《元宗世家二》,高宗十年十一月,第401页。
    ③《元史》卷八《世祖纪五》,第171页。
    ④《元史》卷二一《成宗纪四》,第454页。
    ⑤《高丽史》卷二六《元宗世家二》,高宗十一年五月,第404页。
    ⑥《元史》卷二二《武宗纪一》,498页。
    ⑦《高丽史》卷二七《元宗世家三》,元宗十二年六月,第414页。
    ⑧《元史》卷二百零五《高丽传》,第4621页。
    ⑨《高丽史》卷二六《元宗世家二》,高宗十一年二月,第403页。
    ①参见《高丽史》卷一百一十一《柳濯传》,卷一百一十三《崔莹传》。
    ②刘估:《北巡私记》。
    ③《高丽史》卷二四《高宗世家三》,高宗三十八年正月,第360页。
    ④《高丽史》卷二六《元宗世家二》,元宗九年二月,第396页。
    ⑤《高丽史》卷二六《元宗世家二》,高宗十年十一月,第401页。
    ①薛磊:《京师达官贵人必得高丽女然后为名家》,《元代宫廷史》附录,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
    ②[元]廼贤撰,[清]顾嗣立编:《元诗选》初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451页
    ③刘估:《北巡私记》。
    ④[韩国]李玠爽:《大都的高丽人:高丽出身宦官》,于2009年元大都学术会议上宣读。
    ⑤喜蕾:《高丽贡女制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146页。喜蕾并在书中对前往高丽索取贡女的使臣列表作了分析。
    ⑥《高丽史》卷三二《忠烈王世家五.》,忠烈王三十年六月,第504页。
    ⑦《高丽史》卷三二《忠烈王世家五.》,忠烈王三十三年十月,第508页。
    ⑧《高丽史》卷三二《忠宣王世家一》,忠宣王二年五月,第522页。
    ⑨[朝鲜]李谷:《稼亭集》卷三《代言官请罢童女》,韩国文集丛刊本,汉城:韩国景仁文化社,1996年。
    ①萧启庆:《元丽关系中的王室婚姻与强权政治》,收入《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第770页。
    ②暨南大学2000年硕士论文。
    ③贾玉英:《有关宋辽交聘中泛使概念的几点辨析》,《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
    ④聂崇岐:《宋辽交聘考》,收入《宋史丛考》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⑤王恽:《秋涧集》卷八十《中堂事记(上)》,四部丛刊本。
    ①王恽:《秋涧集》卷八十《中堂事记(上)》,四部丛刊本。
    ②《元史》卷二百零九《安南传》。此六事又被记作入觐、纳质、献户口、助军、纳贡赋、置达鲁花赤,后又加了“设驿”。详见到何之《关于金末元初的汉人地主武装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1978年第]期。
    ③当然,其他各国也需遵守内属国六条,在《元高丽纪事》中便提及元朝下令高丽遵守,但在《元史·高丽传》中并无记载。在《元史·外国传》中记载内属六事的只有安南。
    ④《元史》卷八《世祖纪五》,第160页。
    ⑤《元史》卷二百零九《安南传》,第4637页。
    ⑥《元史》卷二百零九《安南传》,第4639页。
    ⑦《元史》卷二百零九《安南传》,第4640页。
    ①《元史》卷一五《世祖纪十二》,第317页。
    ②徐明善:《安南行纪》,收入《说郛》卷五一,第19页。
    ③《元史》卷二百零九《安南传》,第4637页。
    ④《元史》卷八《世祖纪五》,第147页。
    ⑤《元史》卷二百零九《安南传》,第4636页。
    ⑥《元史》卷一六七《张立道传》,第3915页。
    ①《安南志略》卷三《附张尚书行录》,武尚清点校,第69-72页。
    ②《元史》卷一百九十《陈孚传》,第4339页。
    ③《元史》卷一七八《梁曾传》,第4134页。
    ④[元]吴澄:《吴文正公集》卷八十《故太长礼仪院判官文君墓志铭》,四库全书本。
    ⑤《安南志略》卷十七《尚书张显卿》,武尚清点校,第393页。
    ①《安南志略》卷十七《翰林承旨董文用送萧郎中》,武尚清点校,第407页。
    ②《元史》卷一百九十《陈孚传》,第4339页。
    ③《元史》卷一百九十《陈孚传》,第4339页。
    ④苏天爵:《滋溪文稿》卷十三《元故广州路儒学教授傅君墓志铭》,第213-214页。
    ⑤《安南志略》卷十七《侍郎李思衍两山》,第391页。
    ①[元]长谷真逸:《农田余话》卷上,宝颜堂秘笈本。
    ②#12
    ③李治安师:《忽必烈传》,第475-478页;陈得芝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三册《元时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52-357页。
    ①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十一《枢密赵文正公》,第226-227页。
    ②原书之抄本,藏于日本奈良东大寺尊胜院,原为调伏异朝怨敌抄手所收。全文亦引见《元史》卷二百零八,《高丽史》卷二六。
    ③[元]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6页。
    ①拉施特:《史集》第二卷,第320页。
    ②聂崇岐:《宋辽交聘考》,收入《宋史丛考》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90-293页。
    ③《元史》卷二百零五《高丽传》,第4620页。
    ④王恽:《秋涧集》卷十五《挽殷佥事献臣》。
    ⑤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七《木兰花慢,殷献臣、伯德孝先奉使日本,索诗送行,得此三阕》。
    ①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十一《枢密赵文正公》,第224页。
    ②《元史》卷八《l世祖纪五》,第150页。
    ③《元史》卷一三《世祖纪十》,第264页。
    ④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上,第5856-5857页。
    ①《元史》卷二百零五《日本传》,第4630页。
    ②《元史》卷一八四《王都中传》,第4229页。
    ③《元史》卷一八四《王都中传》,第4232页。
    ④胡祗通:《紫山大全集》卷六。
    ⑤毛德传:《元国信使一山一宁东渡述略》,《南开史学》1982年第2期。
    ⑥《永乐大典》卷一九四一八引《经世大典·站赤三》,第7页。
    ①《蒙古秘史》,余大钧译注,第255节,第435页。
    ②刘迎胜:《元初朝廷与西北诸王关系考略》,收入《中国民族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③《蒙古秘史》,余大钧译注,第279节,第619页。
    ①道森编:《出使蒙古记》,吕浦译,第153页。
    ②《元史》卷三《宪宗纪》,第46页。
    ③《瓦萨夫史》第一卷,波斯文,第98页;德译,第94页。瓦萨夫说此事发生于别儿哥与旭烈兀战争期间(1262)。然而刘迎胜认为:忽必烈正与阿里不哥作战,遣使赴不花刺括户似不可能。见刘迎胜:《察合台汗国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53页。
    ④拉施特:《史集》第二卷,第178页,详见刘迎胜:《察合台汗国研究》,第152-153页。
    ①陈得芝:《常德西使与<西使记)中的几个问题》,收入《蒙元史研究丛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日]松田孝一:《旭烈兀家之东方领地》,《东洋史研究》第三十九卷,第一号,1980年,第52页。
    ③拉施特:《史集》第二卷,第311—312页。
    ④《元史》卷二四《仁宗纪一》,第550、551、555页。
    ①《完者都史》,第203页,转引自刘迎胜:《察哈台汗国史研究》,第375--376页。
    ②刘迎胜:《察合台汗国史研究》,第365页。
    ③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三四《拜住元帅出使事实》。
    ④刘迎胜:《察合台汗国史研究》,第374--381页。
    ⑤请见徐良利:《论伊儿汗国与元帝国的政治关系》,《求索》2009年第8期。
    ⑥某些日本学者采用了“大元兀鲁思”的提法,笔者以为,至少在名义上来说,元朝皇帝仍是全体蒙古人 的大汗,与其它汗国名分地位不同,这种提法似值得商榷。
    ①拉施特:《史集》第三卷,第103-104页。
    ②拉施特:《史集》第三卷,第136页。
    ③拉施特:《史集》第三卷,第194页。
    ④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三四《拜住元帅出使事实》。
    ⑤《元史》卷二九《泰定帝纪一》,第651页。
    ⑥拉施特:《史集》第二卷,第318页。
    ⑦《元史》卷一三五《忽林失传》,第3283页。
    ①拉施特:《史集》第二卷,第299页。
    ②多桑:《多桑蒙古史》,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341页。
    ③《元史》卷二九《泰定帝纪一》。
    ④据蔡美彪先生考证,马可波罗不是使臣或元廷派遣的官员,而是沿途随行斡脱商人,见《马可波罗归途记事析疑》,《元史论丛》第六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⑤杨志玖:《马可波罗离华的一段汉文记载》,原载《文史杂志》。对于怀疑马可波罗来华真实性的观点,杨志玖都撰文予以回应,相关成果汇编为《马可波罗在中国》,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
    ①余大钧对孛罗事迹考述甚详,参见氏著《蒙古朵儿边氏孛罗事辑》,载《元史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②程钜夫:《雪楼集》卷五《拂林忠献王祌道碑》。
    ③《完者都史》,第42页。转引自刘迎胜书,第378页。
    ①《元史》卷一二七《伯颜传》,第3115页。
    ①元代使臣的命运尚未引起专家学者太多的关注。不过对于使臣个体的经历,前贤已多有揭示,可视作研究元代使臣命运的重要参考。如陈高华:《王檝使宋事实考略》,《元史研究新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20-237页;任崇岳:《郝经使宋与宋蒙关系》,《黄淮学刊》,1990年第2期;高荣盛:《关于蒙古征服动因及其“天下观“的思考》,刘迎胜主编:《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十九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12页,等等。
    ②上述统计数字系笔者辑录《元史》纪传中的出使史实,以文集中的记载补证,综合其他资料,经计算得出。
    ①如南宋时孝宗派范成大使金,要求更定受书礼,引得“金廷纷然,太子欲杀成大。”但最终范成大还是全节而归,金世宗还对范成大表示了理解。见脱脱:《宋史》卷三八六《范成大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1868页。
    ②《元史》卷一一五《睿宗传》,第2886页。拖雷闻知使者被杀后,大怒说:“彼昔遣苟梦玉来通好,遽自食言背盟乎?”遂分兵攻宋。
    ③《元史》卷八《世祖纪五》,第155页。
    ④姚燧:《牧庵集》卷四《序江汉先生事实》。
    ①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第116页。
    ②拉施特:《史集》第二卷,第160页。
    ③道森编:《出使蒙古记》,吕浦译,第260页。
    ④道森编:《出使蒙古记》,吕浦译,第25页。
    ⑤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第26页。
    ⑥蒙古人还曾遣使招谕欧洲各国,请参见:Voegelin,Eric. The Mongol roders of submission to the European powers,1245-1255. Byzantion,15(1940-1)pp.378-413.
    ⑦《元史》卷二百零九《安南传》,第4635页。
    ①《元史》卷一五二《唐庆传》,第3600页。
    ②《高丽史》卷二二《高宗世家一》,高宗六年正月二十四日,第333页。
    ③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二《虚斋资政赵公》。
    ④吴晓萍:《宋代外交使节的选派》,《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
    ①苟宗道:《侍读故翰林学士国信使郝公行状》,载《陵川集》卷首。
    ②[法]格鲁赛:《蒙古帝国史》,第3章第13节注2,第373页。
    ③高荣盛:《关于蒙古征服动因及其“天下观”的思考》,《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第十九辑,第11页。
    ④《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70页。
    ⑤《元史》卷五《世祖纪二》,第91页。
    ⑥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第87-88页。
    ⑦阎复:《静轩集》卷五《元故翰林侍读学士国信使郝公墓志铭》,藕香零拾本。
    ①胡昭曦、邹重华:《宋蒙关系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65页。
    ②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卷六《集杜诗·误国权臣第三》,第399页。
    ③《元史》卷二百零八《爪哇传》,第4664页。
    ④《高丽史》卷二《太祖世家二》。
    ⑤黄枝连:《东亚的礼义世界——中国的封建王朝与朝鲜半岛关系形态论》,第120页。
    ①白钢:《郝经的政治倾向》注26,载《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4期,第115页。
    ②李治安:《忽必烈传》,第215页。
    ③吴澄:《吴文正公集》卷九二。
    ①袁桷:《清容居士集》卷一二。
    ②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二十《雁书》,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本,第6394页。
    ③中华书局1959年版本此处作:“遂进师南代越。二年,宋亡。”按翻检四部丛刊本,此处作“遂进师南伐越二年宋亡”。“代”应为“伐”之误。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王雪玲校点的文句就订正为:“遂进师南伐越。二年,宋亡。”另笔者认为中华书局版此处的标点也值得商榷。苟宗道为郝经写的行状中就有“越二十有八日”之语,可见在当时“越”是可以当作动词使用的。而且自宋之后,“越”就很少用作地理名词了。此处如作动词处理,上下文也更连贯通畅。因此笔者最终选择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版本。
    ④王逢:《梧溪集》卷一
    ⑤[明]宋濂:《宋文宪公全集》卷八《题郝伯常帛书后》,四部备要本。
    ①《元史》卷一五七《郝经传》,第3709页。
    ②[清]钱大听:《廿二史考异》卷九八,《元史》一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337页。在钱大昕考证的基础上,汪辉祖在《元史本证》中也指出了其中的错误:“案《纪》经还在至元十二年,此云‘经还之岁’,又云‘至元五年’,误。”详见《元史本证》卷二一《郝经传》,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23页。
    ③[清]顾嗣立:《元诗选》初集《郝信使经》,第384页。
    ④[清]吴景旭:《历代诗话》卷六十,四库全书本。
    ⑤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十《元史·郝经昔班帖木尔》条,第710页。
    ①郝经雁帛书事在后世多有流传,如《天中记》卷58、《尧山堂外集》卷69等皆有记载,但并未增添新的情节及论辩,在此不一一征引。清道光年间,文人许鸿磐(1757-1838)写了一出四折杂剧《雁帛书》,收入《六观楼北曲》。自然,这已不是史实的记录与流传,而只是以雁帛书为历史背景的文学艺术创作。不过这正说明了此事在历史上的重要影响。
    ②《元史》卷四《世祖纪一》,第57页。
    ①王恽:《秋涧集》卷四六《儒用篇》,四部丛刊本。
    ②王恽:《秋涧集》卷四六《儒用篇》,四部丛刊本。
    ③《元史》卷二四《仁宗纪一》,第558页。
    ④苏天爵:《滋溪文稿》卷五《伊洛渊源录序》,第74页。
    ⑤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十《元史·郝经昔班帖木尔》条,第710页。
    ①李治安:《元初华夷正统观念的演进与汉族文人仕蒙》,《学术月刊》2007年第4期。
    ②郝经:《陵川集》卷二六《北风亭记》,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③《全元文》第三册、卷一一五还收录了一篇刘秉忠撰写的《郝文忠公传》,根据的是1918年的《霸县志》刊本。(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460-461页)其中也未提及郝经雁帛书事。但文中说:“秋七月,经卒。年五十二。”按郝经死于1275年,而刘秉忠死于1274年,他怎能在死后记郝经归来病死之事?此文很可能是后人托刘之名伪造的,故不予采用。
    ①苟宗道:《故翰林侍读学士国信使郝公行状》,见《陵川集》卷首。
    ①《元史》卷一八三《苏天爵传》,第4227页。
    ②苏天爵:《元朝名臣事略》卷一五《国信使郝文忠公》。
    ③郑作新等:《中国动物志》,《鸟纲》第二卷《雁形目》鸿雁条,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年,第53页。
    ①《元史》卷五八《地理志一》,第1345页。
    ②李治安:《元代行省制度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06-509页。
    ①虞集:《道园类稿》卷十九《司执中西游漫稿序》,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
    ②余大钧译注《蒙古秘史》第281节,第493页。
    ③《元史》卷六三《地理志六》,第1563页。
    ④[元]王礼:《麟原集》前集卷六《义冢记》,四库全书本。
    ⑤[英]玉尔:《契丹以及通往契丹的道路》,第292页。参见Henry Yule, 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1915.p. 292.
    ⑥周良霄:《蒙元时期的中西陆路交通》,《元史论丛》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①党宝海:《蒙元驿站交通研究》,第372页。
    ②参见《元史》卷一二六《廉希宪传》,第3089页。
    ①《金史》卷一一九《完颜娄室传》,第2599页。
    ②道森编:《出使蒙古记》,吕浦译,第177页。
    ③蔡美彪:《元代圆牌两种考释》,《历史研究》1980年第4期。
    ①参见廖伯源:《使者与官制演变——秦汉皇帝使者考论》第一卷、第三卷、第十二卷。
    ②李治安:《元代及明前期社会变动初探》,《史学集刊》2006年第1期。
    ①李治安:《两个南北朝与中古以来的历史发展线索》,《文史哲》2009年第6期。
    ②孙卫国:《论明初的宦官外交》,《南开学报》1994年第2期。
    ③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四《南北朝通好以使命为重》,第297页。
    [1](元)脱脱:《金史》,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
    [2](元)脱脱:《宋史》,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
    [3](明)宋濂:《元史》,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
    [4](明)黄淮、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5](清)赵翼:《廿二史札记》,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6](南宋)赵珙:《蒙鞑备录》,王国维笺证,收入《王国维遗书》第13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7](南宋)彭大雅,徐霆:《黑鞑事略》,王国维笺证,收入《王国维遗书》第13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8]《圣武亲征录》,王国维校注,收入《王国维遗书》第13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9](元)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姚景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10](明)权衡:《庚申外史》,任崇岳笺证,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11](元)佚名:《元典章》,全称《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台北故宫博物院影印元刊本,1972年。
    [12]方龄贵:《通制条格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
    [13](元)赵承禧等:《宪台通纪(外三种)》,王晓欣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年。
    [14]《至正条格》,首尔: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校注本,2007年。
    [15](元)王士点,商企翁编次:《秘书监志》,高荣盛点校,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16](元)刘估:《北巡私记》,云窗丛刻本。
    [17]《蒙古秘史》,余大钧译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8]《蒙古秘史》(校勘本),额尔登泰,乌云达赉校勘,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19]《蒙古秘史》,巴雅尔编,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20]乌兰:《<蒙古源流>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
    [21]贾敬颜,朱风合辑:《蒙古译语、女真译语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
    [22]蔡巴·贡噶多吉:《红史》,陈庆英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
    [23]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陈庆英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24]阿旺贡噶索南:《萨迦世系史》,陈庆英等译注,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
    [25]廓诺·迅鲁伯:《青史》,郭和卿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
    [26]《经世大典·站赤》,收入《永乐大典》卷19416—19423,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7]李逸友:《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科学出版社,1991年。
    [28]《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藏黑水城文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29]蔡美彪:《元代白话碑集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
    [30]张星娘:《中西交通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31](波斯)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何高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32](波斯)拉施特:《史集》,余大钧、周建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33](瑞典)多桑:《多桑蒙古史》,冯承钧译,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
    [34](英)道森:《出使蒙古记》,吕浦译、周良霄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35](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冯承钧译,党宝海校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36]佚名:《元高丽纪事》,台北:广文书局,1972年。
    [37](朝鲜)郑麟趾:《高丽史》,平壤: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科学院古典研究所刊本,1957年。
    [38]《原本老乞大》,收入《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第二册,汪维辉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9]《朴通事谚解》,收入《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第三册,汪维辉编,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元一统志》,赵万里辑录,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
    [2](元)熊梦祥:《析津志》,北京图书馆古籍部辑遗,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
    [3](元)俞希鲁:《至顺镇江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4]《元大德南海志残本》,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
    [5]《八闽通志》,(明)黄仲昭纂修,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6](元)耶律楚材:《西游录》,向达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7](元)周达观:《真腊风土记校注》,夏鼎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8](元)汪大渊:《岛夷志略》,苏继癫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9](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王国维笺证,收入《王国维遗书》第13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
    [10](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党宝海译注,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11]贾敬颜:《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元)曹伯启:《曹文贞公诗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2](元)陈孚:《陈刚中诗集》,四库全书本。
    [3](元)陈基:《夷白斋类稿》,四部丛刊本。
    [4](元)程钜夫:《雪楼集》,台湾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
    [5](元)戴表元:《剡源集》,四部丛刊本。
    [6](元)戴良:《九灵山房文集》,四部丛刊本。
    [7](元)范柠:《范德机诗集》,四部丛刊本。
    [8](元)傅与砺:《傅与砺诗集》,四库全书本。
    [9](元)贡师泰:《玩斋集》,四库全书本。
    [10](元)郝经:《陵川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1](元)黄溍:《金华黄先生文集》,四部丛刊本。
    [12](元)胡祗通:《紫山大全集》,三怡堂丛书本。
    [13](元)李庭:《寓庵集》,藕香零拾本。
    [14](元)李士瞻:《经济文集》,四库全书本。
    [15](元)刘敏中:《中庵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6](元)马祖常:《石田集》,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
    [17](元)欧阳玄:《圭斋集》,四部丛刊本。
    [18](元)宋褧:《燕石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元)苏天爵编:《国朝文类》(即《元文类》),四部丛刊本。
    [20](明)宋濂:《宋文宪公集》,四部备要本。
    [21](元)王恽:《秋涧集》,四部丛刊本。
    [22](元)王逢:《梧溪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23](元)王礼:《麟原集》,四库全书本。
    [24](元)王沂:《伊滨集》,四库全书本。
    [25](元)魏初:《青崖集》,四库珍本。
    [26](元)危素:《危太朴文集》,台湾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
    [27](元)危素:《危太朴文续集》,台湾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
    [28](元)吴澄:《吴文正公集》,四库全书本。
    [29](元)许衡:《鲁斋遗书》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30](元)许有壬:《至正集》,台湾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
    [31](元)阎复:《静轩集》,藕香零拾本。
    [32](元)杨翮:《佩玉斋类稿》,四库全书本。
    [33](元)姚燧:《牧庵集》,四部丛刊本。
    [34](元)耶律铸:《双溪醉饮集》,四库全书本。
    [35](元)虞集:《道园类稿》,台湾元人文集珍本丛刊本,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
    [36](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四部丛刊本。
    [37](元)余阙:《青阳集》,四部丛刊本。
    [38](金)元好问:《遗山先生文集》,四部丛刊本。
    [39](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四部丛刊本。
    [40](元)赵孟頫:《松雪斋文集》,四部丛刊本。
    [41](宋)赵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本。
    [42](元)朱德润:《存复斋文集》,涵芬楼秘集本。
    [43](元)揭傒斯:《揭傒斯全集》,李梦生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44](元)卢挚:《卢疏斋辑存》,李修生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
    [45](元)萨都刺:《雁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46](明)宋濂:《宋濂全集》,罗月霞主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47](元)苏天爵:《滋溪文稿》,陈高华、孟繁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48](宋)汪元量:《增订湖山类稿》,孔凡礼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9](元)虞集:《虞集全集》,王颋点校,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50](元)张养浩:《张养浩集》,李鸣,马振奎校点,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
    [51](宋)郑思肖:《郑思肖集》,陈富康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52](清)顾嗣立:《元诗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53]《全元戏曲》,王季思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1](元)长谷真逸:《农田余话》,宝颜堂秘笈本。
    [2](元)孔齐:《至正直记》,《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4](元)杨璃:《山居新语》,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明)叶子奇:《草木子》,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6](宋)周密:《癸辛杂识》,《宋元笔记小说大观》第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1]白寿彝主编,陈得芝著:《中国通史·中古时期·元时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2]白钢主编,陈高华,史卫民著:《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元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3]陈高华主编:《中国经济通史·元代经济卷》,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
    [4]杨志玖审定,李治安、王晓欣编著:《元史学概说》,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
    [5]蔡美彪主编:《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史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6]额儿登泰,乌云达赉,阿萨拉图:《(蒙古秘史>词汇选释》,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
    [7]陈得芝:《蒙元史研究丛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8]陈高华:《元史研究论稿》,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
    [9]陈高华:《元史研究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0]陈高华、史卫民:《元上都》,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
    [11]陈世松等:《宋元战争史》,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12]党宝海:《蒙元驿站交通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13]桂栖鹏:《元代进士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韩儒林主编:《元朝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15]韩儒林:《穹庐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6]胡昭曦、邹重华:《宋蒙(元)关系史》,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
    [17]黄枝连:《东亚的礼义世界——中国封建王朝与朝鲜半岛关系形态论》(《天朝礼治体系研究》中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18]李治安:《元代政治制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19]李治安:《元代分封制度》(增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0]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21]廖伯源:《使者与官制演变——秦汉皇帝使者考论》,台北:台湾文津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22]孟繁清等著:《金元时期的燕赵文化人》,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23]孟繁清等著:《蒙元时期环渤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3年。
    [24]蒙思明:《元代社会阶级制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25]宁志新:《隋唐使职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6]邵循正:《邵循正历史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27]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8]萧启庆:《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29]萧启庆:《元代史新探》,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
    [30]杨志玖:《马可波罗在中国》,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9年。
    [31]杨志玖:《元代回族史稿》,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32]姚从吾:《姚从吾先生全集(五)——辽金元史论文(上)》,台北:正中书局印行,1981年。
    [33]叶新民:《元上都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年。
    [34]张帆:《元代宰相制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5]张维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36]张云:《元代吐蕃地方行政体制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7]赵琦:《金元之际的儒士与汉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38]赵永春:《金宋关系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39]周良霄:《皇帝与皇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0]周良霄,顾菊英:《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41](俄)巴托尔德:《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张锡彤,张广达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41](苏)符拉基米尔佐夫:《蒙古社会制度史》,刘荣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42](法)格鲁赛:《草原帝国》,蓝琪译,项英杰校,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43](法)格鲁赛:《蒙古帝国史》,龚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44](日)箭内亘:《蒙古史研究》,陈捷、陈清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年。
    [1]白钢: 《关于忽必烈“附会汉法”的历史考察》, 《中国史研究》,1981年第4期。
    [2]白钢:《论郝经的政治倾向》,《中国史研究》,1985年第4期。
    [3]蔡美彪:《元代圆牌两种考释》,《历史研究》1980年第4期。
    [4]陈得芝:《马可波罗补注数则》,收入《蒙元史研究丛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5]陈得芝:《程钜夫奉旨求贤江南考》,《内陆亚洲历史文化研究—韩儒林先生纪念文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6]陈高华:《论元代的站户》,《元史论丛》第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7]陈高华:《黑城元代站赤登记簿初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5期。
    [8]陈高华:《早期宋蒙关系和“端平入洛”之役》,《宋辽金史论丛》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9]陈高华:《王檝使宋事实考略》,原载《刘子健博士颂寿纪念宋史研究论文集》,收入《元史研究新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
    [10]傅乐焕:《宋辽聘使表稿》,收入《辽史丛考》,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1]高荣盛:《关于蒙古征服动因及其“天下观”的思考》,《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十九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2]高文德:《论铁木真与王罕的联盟》,收入《中国民族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13]高艳林:《明代中朝使臣往来研究》,《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4]郝时远:《金元之际的蒙古与高丽》,收入《中国民族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15]洪金富:《元代文献考释与历史研究:称谓篇》,收入《纪念元大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09年。
    [16]胡多佳:《早期蒙宋关系》,《元史论丛》,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17]贾玉英:《有关宋辽交聘中泛使概念的几点辨析》,《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2期。
    [18]李涵:《蒙古前期的断事官、必阁赤、中书省和燕京行省》,《武汉大学学报》1963年第3期。
    [19]李涵:《也论郝经》,《元史论丛》,第三辑,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0]李治安:《元初华夷正统观念的演进与汉族文人仕蒙》,《学术月刊》2007年第4期。
    [21]刘迎胜:《从阿合马的身份谈起》,《元史论丛》第九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
    [22]毛德传:《元国信使一山一宁东渡述略》,《南开史学》,1982年第2期。
    [23]聂崇岐:《宋辽交聘考》,原载《燕京学报》第27期,后收入《宋史丛考》下册,第283-375页,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4]任崇岳:《郝经使宋与宋蒙关系》,《黄淮学刊》,1990年第2期。
    [25]申万里:《元代国家政治体系内部的沟通与交流——以宣使为中心的考察》,未刊稿,于2009年上都学术会议上宣读。
    [26]孙卫国:《试说明代的行人》,《史学集刊》,1994年第1期。
    [27]王亚莉:《黑城出土元代签补站户文书 F116:W543考释》,《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28]杨志玖: 《关于马可波罗离华的一段汉文记载》, 《南开大学学报》,1979年第8期。
    [29]杨志玖:《马可波罗足迹遍中国—与海格尔先生商榷》,《南开学报》,1982年第10期。
    [27]杨志玖:《马可波罗与中国——对<马可波罗到过中国没有?>一文的看法》,《环球》,1982年第10期。
    [28]杨志玖:《蒙古初期饮浑水功臣十九人考》,收入《内陆亚洲历史文化研究—韩儒林先生纪念论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29]姚从吾:《旧元史中达鲁花赤初期的本义为“宣差”说》,收入《姚从吾先生全集(五)—辽金元史论文(上)》,台北:正中书局印行,1981年。
    [30]余元盒:《元秘史远箭近箭官号新释》,载《西北民族文化研究丛刊》第一辑,上海,1949年5月。
    [31]周清澎:《蒙元时期的中西陆路交通》,《元史论丛》第四辑,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32]默书民:《蒙元邮驿研究》,暨南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33]马晓林:《蒙元时期岳镇海渎祭祀制度研究》,南开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34]王英: 《元朝与安南之关系》,暨南大学2000年硕士论文。
    [35](法)伯希和撰:《评长春真人西游记译文》,冯承钧译,收入《西域南海史地论丛》第五辑,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36](日)舩田善之:《(灵岩寺执照碑>碑阳所刻公牍的价值》,《元史论丛》第十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37](日)舩田善之:《元代开读诏旨考》,收入《成吉思汗与六盘山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宁夏:2007年。
    [38](日)箭内亘著,陈捷、陈清泉译:《元朝牌符考》,收入《元朝制度考》,北京:商务印书馆。
    [39](韩国)李玠爽:《大都的高丽人:高丽出身宦官》,收入《纪念元大都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2009年。
    [40](日)向正树:《元代“朝贡”与南海信息》,《元史论丛》第十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41](韩国)樱井智美:《<创建开平府祭告济渎记)考释》,《元史论丛》第十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42](日)羽田亨:《元朝驿传杂考》,刘焌文:《日本学者研究中国论著选译》第九卷《民族交通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43](韩国)张东翼撰、郭方平译:《1269年大蒙古国中书省牒与日本方面的反应》,《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十九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Endicott-west, Elizabeth. Mongolian rulein China-local administration in the Yuan Dynas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and the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1989.
    [2]Herbert, Franke. Diplomatic missions of the Sung state,960-1276. Canberra: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81.
    [3]Herbert, Franke. and Twitchett, Deni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volume 6.Alien regimes and border states,907-1368.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4]Langlois JR., John D. ed., China under Mongol rule.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1.
    [5]Moule, A, C. and Pelliont, Paul. Marco Polo:the Discription of the World, vol.1,London, 1938; reprinted by New York; AMS Press,1976.
    [6]Pelliot, Paul. Notes on Marco Polo.Paris:Imprimerie Nationale, vol.1.,1959;vol.2,1963;vol.3, 1973.
    [7]Voegelin, Eric.The Mongol roders of submission to the European powers,1245-1255. Byzantion,15(1940-1),pp.378-413.
    [8]Yule, Henry. Cathay and the Way Thither,3vols. New Delhi:AES reprint,2005.
    [9]Yule, Henry. The books of Sen Marco Polo, the Venetian Concerning the Kingdoms and Marvels of the East,2vols. London,:John Murry,187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