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法律视野下两宋与周边政权盟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关于古代中国的盟约,以往的研究多偏重于春秋战国时期。本课题主要是从法学的角度,对10-13世纪两宋与周边政权辽、西夏、金之间签订的盟约予以解读。从签订盟约的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各个政权都享有或完整或部分缔约能力,在其权力范围内可以签订盟约。至于签订盟约的最终决定权,还是掌握在各国君主手里,一旦双方君主认可,即可派遣使臣进行谈判。当然,在使臣的组成、职位、学识及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只有符合这些要求的大臣才可以通过宰辅推荐或自荐等方式,获得皇帝的任命。使节在出使时,应携带证明身份的凭证,包括国书、表、诏等。关于谈判的原则与意向,也包括在这些文件中。在谈判中,谈判代表非常重视可以体现己方地位的礼仪细节。在约文的起草与议定中,也充分运用外交技巧,以维护本国尊严和利益。
     誓书是记载双方盟约具体内容的一种外交文书,在双方使者携带国书往来谈判多次,达成一致意见后,各方以誓书的形式将盟约内容写清楚,由使人送往对方国家,意味着盟约开始生效。盟约一旦生效,除了具体约定之事外,并不溯及既往。两宋时期誓书沿用春秋盟书之样式,包括序文、正文、誓言三部分。双方通过向神灵、祖先宣誓的方式承诺遵守盟约,一旦背盟,甘愿接受灭族亡国的重罚。由于誓书在两宋时期的外交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起草、誊写、纸张、印玺及存放规格等方面,都有特别的要求。
     本文以宋辽之间澶渊之盟的实现为中心,从岁币交纳、使节往来及相关规范、榷场贸易、修缮边城及遣送逃亡人、边界遵守等方面,对盟约的实现进行专题考察,进而揭示盟约的执行对缔约双方的政治、经济及法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盟约在执行中由于情势发生变动,会对其进行修订。这一时期盟约修订的提出及修改方式也各不相同。修订后的盟约继续维持其效力。但是,从古至今,没有任何一个盟约会永久生效。导致盟约终止的原因主要有违约行为的出现、新的战争发生或原缔约方的消灭等,盟约的终止包括盟约的暂停施行和永久终止两种形式。
     总之,各政权之间缔结盟约的基础是实力相当,而盟约得以长期履行的动力是利益刺激。只有在此基础上,所谓的誓言和诚信才能发挥作用。一旦势力不再均衡,通过战争或其他方式能获得更大利益时,约束双方守约的外在力量如神灵、祖先便显得苍白无力,盟约的拘束力也随之而消解。
This thesis talks about the covenants between Song Dynasty and other regimes as for Liao(Khitan)、Xi-Xia and Jin. On regimes to covenant, all of them had capacity to covenant. And the emperors would make the last dicision if or not to sign contract. Then, the emperor would dispatch ambassadors to negotiate. Of course , there were some request for ambassadors’compose: position, acqierement and ability. When Ambassadors were to be sent on a diplomatic mission, they should take full powers which was not only to testify their identity, but also included matters concerned and emperors’attitude. During negotiating, representatives took more attentions on proprieties, which embodied nation’s dignity and interests. There were skills and artifice when parties discussed and drafted out treaties. After endorsing covenant, ambassadors sent letter of credence to contracting state, which meant the treaty came into effect. The treaty had no retroactivity.
     Compared to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re was no obvious change for the format of covenants, which consisted of preface, text and oath. Contracting states took an oath for gods and their ancestors, no matter what any party violates the covenant, their kindreds would die out and his nation would exterminate. The covenants was so important in 10-13 century that there was lots of criterion for execution and conservation. When covenant became effective, contracting states carried it out sufficiently. The implemantment of Song-Liao Chanyuan Covenant was typical, so by studying it, we can know main knowledge about implementation of all covenan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venant brought far-reaching influence in politics, economy and law of both parties.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lay of the land, parties may present different explanation for treaties, which resulted in recension. They were still effective after emending by different measure to alter. Indeed , there was no any covenant which could keep effective forever. There were different reasons reduced invalidation, for example, breach of faith, battle and annihilation. This invalidation may be temporary or perpetua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occasion.
     In a word, the conclusion of covenant was based on equilibrious strength, and the motivity to implementate covenant was to obtain more kingdom’s benefit. When the strength can not keep counterpoise, parties didn’t pay attention to the supervision from gods and ancestors. If they can gain more benefit by war and other means, the sanction of covenant would clear up.
引文
1 [英]雷蒙·威廉斯著、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中文版,三联书店(北京),2005年版,90页。
    2周宝珠等:《简明宋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1页;李昌宪:《司马光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2页。
    
    1陈顾远:《中国国际法溯源》,民国丛书第三编(27),上海书店1933年版,219页。
    2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161,炎兴下帙61,引王绘《绍兴甲寅通知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三朝北盟会编?序》,序文为清末许涵度重新刊刻时所做。
    
    1陈顾远:《中国法制史概要》,374页。
    2陈顾远:《中国国际法溯源》,民国丛书第三编(27),上海书店1933年版。
    1杨泽伟:《宏观国际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吕静:《春秋时期盟誓研究——神灵崇拜下的社会秩序再构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3孙玉荣:《古代中国国际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时昭瀛:《春秋时代条约》,《社会科学》1931年,第11卷。
    5滋贺秀三:《中国上古刑罚考——以盟誓为线索》,刘俊文主编,姚荣涛、徐世虹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八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
    6刘笃才:《中国古代的盟、誓与成文法的关系》,《辽宁大学学报》1994年6期。
    1杜文忠:《誓与法》,《现代法学》,2004年2期。
    2吴承学:《先秦盟誓及其文化意蕴》,《文学评论》2001年1期。
    3李建新:《周代盟誓研究》,河南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4陶晋生:《宋辽关系史》中华书局2008年版。
    5陶玉坤:《辽宋关系研究》内蒙古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6李华瑞:《宋夏关系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赵永春:《金宋关系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胡昭曦等:《宋蒙(元)关系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9彭向前:《辽宋西夏金时期西北民族关系研究》,河北大学2004级博士论文。
    10吴晓萍:《宋代外交制度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汪圣铎、胡坤:《宋辽瀛洲之战与澶渊之盟》,张希清等主编《澶渊之盟新论》(此为2004年召开的澶渊之盟一千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都兴智、吕洪伟:《“澶渊之盟”三论》,《澶渊之盟新论》;李大龙:《也谈澶渊之盟形成的原因》,《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3期。
    3漆侠:《辽国的战略进攻与澶渊之盟的订立》,《河北大学学报》,1992年3期;刘孔伏:《再论“澶渊之盟”的性质及有关的几个问题》,《汉中师院学报》,1991年3期;高美玲:《关于澶渊之盟的几个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1期。
    4参见李锡厚:《论“澶渊之盟”非“城下之盟”》,《澶渊之盟新论》;苏启刚:《“澶渊之盟”评价管窥》,出处同前;罗朝霞:《澶渊之盟之性质辨》,《贵阳师专学报》2000年1期;
    5王晓波:《对澶渊之盟的重新认识和评价》《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4期。
    6赵永春:《宋人对澶渊之盟的认识》,《澶渊之盟新论》。
    7参见陶晋生:《宋辽关系史》,中华书局2008年版;武玉环、陈德洋:《澶渊之盟与辽宋关系》,关树东:《澶渊之盟后辽朝社会与文化的若干变化》,皆载于论文集《澶渊之盟新论》。
    8王庚武:《小帝国的辞令:宋代与其邻国的早期关系》,《历史的功能》,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9范家权、吴晓萍:《两宋与辽、金外交之比较——以盟约和国书为中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3期。
    1王德毅:《富弼使辽增币交涉述评》,《澶渊之盟新论》;罗继祖:《关于庆历增币——读史札记》,《学习与探索》1986年6期;李之勤:《熙宁年间宋辽河东地界交涉研究》,《山西大学学报》,1980年1期;贺达等:《富弼与庆历增币简论》,《河北师院学报》,1991年3期;余敏辉:《临危受命慷慨赴难:富弼使辽》,《文史知识》,1998年11期。
    2吴天墀:《西夏史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顾吉辰:《宋夏庆历议和考》,《宁夏社会科学》1988年3期。
    4赵永春、厉永平:《宋金“海上联盟”期间的领土交涉——以赵良嗣〈燕云奉使录〉的记载为中心》,《北华大学学报》2005年6期。
    5张政《论“海上之盟”订立之因及其对北宋的影响》,《蒲峪学刊》1992年1期;任崇岳:《论宋金“海上之盟”》,《中州学刊》1987年4期。
    6赵永春:《关于宋金海上之盟的几个史实问题》,《北方文物》1985年2期;赵永春:《宋金“海上之盟”评议》,《上饶师专学报》,1987年4期。
    7任崇岳:《略论宋金关系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4期。
    8王心恒、周启志:《宋金军事态势与南宋初年的和议》,《枣庄师专学报》,1997年1期;曹家齐:《从宋、金国力对比看绍兴和议的签订》,《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3期;任崇岳:《略论宋金关系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4期;任崇岳《南宋初年政局与绍兴和议——绍兴和议研究之一》,《中州学刊》,1990年1期;任崇岳:《南宋初年的经济与政治形势——绍兴和议研究之二》,《郑州大学学报》1993年1期。
    9何忠礼:《“绍兴和议”签订后的南宋政治》,《杭州大学学报》1997年3期。
    10陈志刚:《宋廷士大夫与绍兴八年和议——兼论南宋初年宋金和议的必然性》,《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2期;王曾瑜:《绍兴和议与士人气节》,《中国史研究》,2001年3期;舒仁辉、王淑君:《也论绍兴和议期间士人的气节问题——与王曾瑜先生商榷》,《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2期。
    1任崇岳:《绍兴和议新论》,《中州学刊》,1991年1期;何忠礼:《试论南宋孝宗朝初年与金人的和战——兼论对张浚和史浩的评价》,《浙江学刊》1998年6期。
    2靳华:《嘉定议和后的宋金关系》《北方论丛》2002年6期。
    3黄宽重:《从和战到南北人物——南宋时期的政治难题》,《史事文献与人物——宋史研究论文集》,东大图书公司2003年版。
    4朱小琴:《宋辽“关南地”之争》,《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2期。
    5 [日]毛利英介、陶玉坤译:《1074-1076年契丹(辽)宋间地界交沙的原因——以契丹方面为中心》,《蒙古学信息》2004年4期。
    6李之勤:《熙宁年间宋辽河东边界交涉研究——王安石弃地数百里说质疑》,《山西大学学报》1980年1期。
    7陶玉坤:《辽宋天池之争》,《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1期。
    1吴晓萍:《宋代外交制度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聂崇岐:《宋辽交聘考》,《宋史丛考》,中华书局1980年版。
    3贾玉英:《宋辽交聘制度论略》,《中州学刊》,2005年6期。
    4赵永春:《宋金关于“受书礼”的斗争》,《民族研究》1993年6期;赵永春:《宋金关于交聘礼仪的斗争》,《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1996年3期;范有芳:《宋孝宗为改变不平等“受书礼”的斗争》,《宋辽学刊》,1997年1期。
    5姬乃军:《宋与西夏在保安军互市榷场位置考》,《宁夏大学学报》1983年4期;杜建录:《宋夏保安军榷场位置考》,《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4期;
    6王晓燕:《论宋与辽、夏、金的榷场贸易》,《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4期;王福君:《辽宋夏金时期宋的榷场贸易考述》,《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1期;张良采:《宋辽间的榷场贸易》,《东北师范大学科学辑刊》,1957年3期;靳华:《宋、金榷场贸易的特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4期;靳华:《试析宋、金榷场建立的目的及作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1期;
    7薛梅卿、赵晓耕:《两宋法制通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8廖隆盛:《北宋与辽夏边境的走私贸易问题》,《国策贸易战争——北宋与辽夏关系研究》,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1张亮采:《补辽史交聘表》卷1,中华书局1958年版,1页。
    2 [元]脱脱:《辽史·地理志一》卷37,中华书局1974年版,438页。
    3《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5,庆历三年十一月辛卯,3507页,中华书局2004年版。(以下简称《长编》)
    4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卷133,《上仁宗论元昊请和不可许者三大可防者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5 [后晋]刘昫:《旧唐书·党项羌传》卷198,中华书局1975年版,5290页。
    6 [元]脱脱:《宋史?夏国传上》卷486,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版,14030页。
    1《宋史·夏国传上》卷485, 13994页。
    2《宋史·夏国传下》卷486,14028页。
    3《宋史·夏国传上》卷485,13994页。
    4《长编》卷124,宝元二年九月丁巳,2926页。
    5吴广成:《西夏书事》卷12,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戴锡章编撰、罗矛昆校点:《西夏纪》卷28,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吴天墀:《西夏史稿》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版,71页。
    8 [元]脱脱:《金史·礼志》卷36,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831页。
    9《金史·熙宗本纪》卷4,74页。
    1《金史·百官志》卷55,1216页。
    2 [元]刘祁:《归潜志》卷12,四库全书本。
    3 [金]赵秉文:《滏水集》卷20,《书曹忠敏公碑后》四库全书本。
    4岳珂:《桯史》卷1,《汤岐公罢相》,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年版。
    5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6《辽史·景宗纪下》卷9,101页。
    7《长编》卷130,庆历元年正月戊寅,3087页。
    1《长编》卷63,景德三年五月庚申,1403页。
    1 [英]安托尼·奥斯特著、江国青译《现代条约法与实践》4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 [元]脱脱:《宋史·张崇贵传》卷466,13619页.
    2田况:《儒林公议》卷上,四库全书本。
    3《长编》卷123,宝元二年三月丙午。
    4《长编》卷204,治平二年正月癸酉,4935页
    5参见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三联书店2005年版,218、267页。
    6张耒:《张耒集》卷151,《送李端叔赴定州序》,中华书局校勘本1990年版。
    
    1 [汉]司马迁:《史记·始皇本纪》卷6,中华书局1959年版,258页。
    2楼钥:《攻媿集》卷42,《新除四川安抚制置使赵彦逾辞免不允诏》,四部丛刊本。
    3林駧:《古今源流至论》,《别集》卷2,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4《长编》卷57,景德元年闰九月癸酉,1269页。
    
    1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乙集,中华书局1997年版,74页。
    2《长编》卷150,庆历四年六月戊戌,3626页。
    3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99,《论乞廷议元昊通和事状》,中华书局2001年版。
    4《长编》卷58,景德元年十月丙午,1278页。
    5《三朝北盟会编》卷102,炎兴下帙2,752页。
    6《三朝北盟会编》卷121,炎兴下帙21,887页。
    7《三朝北盟会编》卷117,炎兴下帙17,856页。
    
    1《长编》卷58,景德元年十一月、十二月。
    2《长编》卷252,熙宁七年四月甲午,6176页。
    3《三朝北盟会编》卷162,炎兴下帙62,1172页。
    
    1《长编》卷64,景德三年十一月乙巳,1433页。
    2《长编》卷410,元祐三年五月癸丑,9992页。
    3《长编》卷72,大中祥符二年十月癸未,1635页。
    4《长编》卷304,元丰三年五月丁丑,7407页。
    5《长编》卷158,庆历六年二月丁卯,3821页。
    6《左传·庄公二十七年》,《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
    7《国语·鲁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1查尔斯·马斯顿著、[清]联芳、庆常译《星轺指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辽朝在庆历关南地争议和熙宁地界之争时派来的谈判使臣刘六府和萧禧就被称为“泛使”;北宋与金在议定“海上之盟”时,徽宗派遣龙图阁直学士大中大夫赵良嗣、朝散郎充显谟阁待制周武仲充“国信使”,马扩充“计议使”赍书再往军前,许以银绢代燕地税赋令,金国派来的谈判使臣也称之为“国信使”;隆兴和议签订时,奉命出使的礼部尚书魏杞,崇信军、承宣使康湑,也是冠以“通问国信使”之称;绍兴九年,高宗任命王伦为签书枢密院事,以“交割地界使”和“奉迎梓宫奉还两宫使”的名义出使金朝。钦宗靖康元年正月,任命同知枢密院事李棁为军前计议使,出使金斡离不军。苏颂在《苏魏公文集》卷66《华戎鲁卫信录总序》中说:“南北将命往还约束细大之务,动循前比,故次之以条例,凡此皆常使也,诞辰岁节致礼而已;若事干大体,则有专使导之,故次之以泛使。”由此可知,前面提到的各种使臣可统称为“泛使”。
    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蕃夷》二之二四,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65年版。
    4《长编》卷269,熙宁八年十月己丑,6582页。
    5《长编》卷379,元祐元年六月甲午,9200页。
    6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3,绍兴十一年十二月癸酉,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80年版,以下简称《系年要录》。
    1《金史·仆散忠义乌者传》卷87,1939页。
    2《三朝北盟会编》卷155,炎兴下帙55,1123页。
    3《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六之三二。
    4《长编》卷161,庆历七年八月甲寅,3884页。
    5《长编》卷269,熙宁八年十月壬寅,6602页。
    6《长编》卷79,大中祥符五年十月己酉,1794页。
    7岳珂:《愧郯录》卷六,四库本。
    8 [清]方苞:《仪礼析疑》卷八《聘礼》,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王与之:《周礼订义》卷六七记载更为详细:“次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中,中当其上大夫。小国之上卿,当大国之下卿,中当其上大夫,下当其下大夫。各因其国之小大以齐之,不然小大无等,待之之礼无时而可同矣。”即大国的较低级别的官阶相当于小国较高级别的官阶,以此来明确大国与小国的不平等地位。
    
    1《长编》卷135,庆历二年二月己丑,3224页。
    2聂崇歧:《宋辽交聘考》,《宋史丛考》,290页。
    3《长编》卷103,天圣三年正月戊子,2374页。
    4《长编》卷63,景德三年五月壬寅,1398页。
    5《长编》卷63,景德三年五月庚申,1403页。
    6《长编》卷138,庆历二年十二月乙丑,3332页。
    1范仲淹:《范仲淹全集?补编》卷2,《宋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文正公传》;《长编》卷130,庆历元年正月戊寅;《长编》卷131,庆历元年四月癸未,3114页。
    2《长编》卷138,庆历二年十二月乙丑,3332页。
    3《宋史·舆服六》,卷154,3590页。
    4马端临:《文献通考》,卷115,《王礼十·圭璧符节玺印》,中华书局影印武英殿本,1986年版。
    5朱熹:《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奉使直密阁朱公行状》,载《曲洧旧闻》附录二,中华书局2002年版,245页。
    1楼钥:《攻媿集》卷17,《书魏丞相奉使事实》,四部丛刊本。
    2徐师曾著、罗根泽点校:《文体明辨序说·国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119页。
    3宋人习惯将不同的数量单位合在一起使用,如匹两、贯旦匹两等,总数也是不同单位数量相加的结果。
    4《三朝北盟会编》卷206,炎兴下帙106, 1485页。
    5《金史·张景仁传》卷84,1892页。
    6《辽史·圣宗纪一》卷10, 108页。
    7《宋史·徐侨传》卷422,12614页。
    8《三朝北盟会编》卷4,政宣上帙四,24页
    9《三朝北盟会编》卷4,政宣上帙四,24页。
    10《金史·交聘表中》卷61,1418页
    
    1叶梦得:《石林燕语》卷1,中华书局1997年版,7页。
    2《宋大诏令集》卷229,中华书局1992年版,866页、888页。
    
    1《长编》卷135,庆历二年三月己巳,3229页。
    2《宋大诏令集》卷228,864页;另见《长编》卷135,庆历二年四月庚辰,3235页。
    1《三朝北盟会编》卷4,政宣上帙4, 24页。
    
    1《长编》卷226,熙宁四年九月庚子,5514页。
    2欧阳修:《归田录》卷1,载《欧阳修全集》卷126。
    3《长编》卷140,庆历三年四月癸卯,3362页。
    4《长编》卷519,元符二年十二月壬寅,12343页。
    5《长编》卷480,元祐八年正月辛卯,(此据张舜民所作梁焘行状),11421页。
    
    1《长编》卷509,元符二年四月辛卯,12113页。
    2《金史·张景仁传》卷84,1892页。
    3《长编》卷102,天圣二年二月丁亥,2352页。
    1《长编》卷58,景德元年十月丙午,1279页。
    2苏轼:《东坡全集》卷14,《张文定公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王巩:《闻见近录》共一卷,四库本。
    4《三朝北盟会编》卷2,政宣上帙2,14页。
    5《宋朝诸臣奏议》卷139,《上哲宗论前后致寇之由及当今待敌之要》,苏轼奏折。
    6《长编》卷138,庆历二年十二月乙丑,3332页。
    7《宋朝诸臣奏议》卷139,《上哲宗论前后致寇之由及当今待敌之要》,苏轼奏折。
    
    1《系年要录》卷196,绍兴三十二年正月庚寅。
    2《三朝北盟会编》卷161,引录王绘《绍兴甲寅通和录》,1168页。
    3《长编》卷150,庆历四年六月戊午,3640页。
    4《三朝北盟会编》卷1,政宣上帙1,4页。
    5《三朝北盟会编》卷14,政宣上帙14,引马扩《茅斋自叙》小字注,96页。
    
    1《三朝北盟会编·序》。
    2《宋史·魏杞传》卷385,11832页。
    1《金史·礼志一》卷9,691页。
    2欧阳修:《文忠集》卷68,《与陈员外书》。
    3黄以周辑注、顾吉辰点校《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52,中华书局2004年版,1623页。
    4参见吴晓萍:《宋代外交制度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244页。
    5《三朝北盟会编》卷5,政宣上帙4,24页。
    1《三朝北盟会编》卷188,炎兴下帙88,1360页。
    2《宋史·胡铨传》卷374,11580页。
    3《三朝北盟会编》卷206,炎兴下帙106,1485页。
    4《宋史·孝宗纪一》卷33,628页;《宋史·魏杞传》卷385,11832页。
    1《系年要录》卷196,绍兴三十二年正月庚寅。
    
    1《长编》卷157,庆历五年十二月乙丑,3812页。
    2《长编》卷237,熙宁五年八月辛卯,5768页。
    3《金史·交聘表下》卷62,1480页。
    4《长编》卷58,景德元年十二月丙戌,1291页。
    5庄绰:《鸡肋编》,中华书局点校本1983年版,45页。
    6《长编》卷58,景德元年十二月丙戌,1298页。
    1《辽史·圣宗纪五》卷14,160页。
    2《长编》卷88,大中祥符九年十月丙子,2022页。
    3《系年要录》卷142,绍兴十一年十一月戊午。
    4熊克:《中兴小纪》,卷29,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壬子,四库全书本。
    5《长编》卷60,景德二年五月戊辰,1335页。
    6《宋会要辑稿·蕃夷》一之三三。
    7陈师道:《后山丛谈》卷1,中华书局2007年版,22页。
    
    1《宋史·河渠志五》卷95,2366页。
    2《三朝北盟会编》卷15,政宣上帙15,105页,
    1《宋会要辑稿?蕃夷》一之三三。
    2《长编》卷64,景德三年十月癸未,1430页。
    3《长编》卷185,嘉祐二年二月壬戌,4468页。
    4陈师道:《后山丛谈》卷1,中华书局2007年版。
    5文彦博:《文潞公文集》卷22,《答奏》,四部丛刊本;另见《长编》卷237,熙宁五年八月壬午5760页。
    6陈顾远:《中国国际法溯源》,2页。
    7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314页;92页。
    8 [汉]刘熙:《释名》卷4,四库全书本。
    9司马光:《类篇》卷19,四库全书本。
    
    1陈顾远:《中国国际法溯源》,220页。
    2参见吕静:《春秋时期盟誓研究》,213页。
    3两份誓书均见《长编》卷58,景德元年十二月辛丑,1299页;另见《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20,《宋真宗誓书》,《圣宗回宋誓书》,四库全书本。
    
    1《长编》卷152,庆历四年十月己丑3706页;卷153,庆历四年十二月乙未,3723页。
    2《长编》卷153,庆历四年十二月乙未,3723页。
    1《大金吊伐录校补》74页,中华书局2001年版。
    1《三朝北盟会编》卷15,政宣上帙15,108页。
    2《系年要录》卷142,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庚申,另见《金史·宗弼传》卷77,1755页。
    1朱熹:《晦暗先生朱文公文集》卷95下,《少师保信军节度使魏国公致仕赠太保张公行状下》,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版。这句在《系年要录》记载的誓书中没有,权录于此。
    2册文见《金史·宗弼传》卷77,1755页;关于誓诏,《金史·熙宗纪》中记载皇统二年(1142)年五月乙卯,赐宋誓诏,但关于誓诏的具体内容不知。
    1《金史·仆散忠义乌者传》卷87,1939页
    2《国语·晋语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3《论语·学而》,中华书局2006年版。
    4《春秋谷梁传·庄公二十七年》,《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5《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6《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1《三朝北盟会编》卷13,炎兴上帙13。
    2《长编》卷237,熙宁五年八月壬午,5760页。
    3镰田重雄:《中国古代的同盟》,《史论史话》第二,新生社,1967年,265页。转引自吕静《春秋时期盟誓研究》,68页。
    1《周礼·秋官·司盟》《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2参见李浩培:《条约法概论》,32页。
    3参见杨泽伟:《宏观国际法史》,2页。
    4《左传·成公十二年》。
    5《左传》中提到的:若背其言,所不归尔帑者,有如河(文公十三年);主苟终,所不嗣于齐者,有如河(襄公十九年);蔡侯归,及汉,执玉而沈,曰:余所有济汉而南者,有若大川(定公三年);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僖公二十四年)。
    6 [南朝]范晔:《后汉书?臧洪传》卷58,中华书局1965年版。
    7 [唐]欧阳询主编:《艺文类聚·人部·盟》卷33,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1 [美] E·霍贝尔著:《原始人的法》,严存生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0页。
    2《尚书·召诰》,《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3《尚书·甘誓》
    4杨天宇:《礼记译注·表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5杨天宇:《仪礼译注·丧服》。
    6参见上海博物馆商周青铜器铭文选编写组:《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一,文物出版社,1986年。
    1程武《一篇重要的法律史文献——读朕匜铭文札记》,《文物》1976年第5期。
    2参见吕静《春秋时期盟誓研究》79页。
    3 [西晋]陈寿:《三国志?吴主传》卷47,1135页。
    4文彦博:《文潞公文集》卷22,《答奏》,四部丛刊本。
    5《长编》卷237,熙宁五年八月壬午,5760页。
    6周必大:《皇朝文鉴》卷44,《论时事》,四部丛刊本。
    
    1胡寅:《斐然集》,巻16,《上皇帝万言书》。
    2庄绰:《鸡肋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45页。
    3《三朝北盟会编》卷8,政宣上帙8,54页。
    1《宋朝事实类苑》卷29,《词翰书籍》, 364页。
    2《长编》卷259,熙宁八年正月乙卯,6320页。
    3《长编》卷366,元祐元年二月庚辰,8798页。
    4《三朝北盟会编》卷15,政宣上帙15,105。
    5《石林燕语》卷3。
    6《庆元条法事类》卷16,《文书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洪遵:《翰苑群书》卷12,《翰苑遗事》,四库全书本。
    8答外国诏敕,原用金花白藤纸,南宋初,改用白藤纸。《朝野杂记》甲集卷9《礼官学士争诏纸》载:乾道中,李仁父为礼部郎中,洪景卢直学士院。时占城入贡,诏学院答敕。景卢引故事,乞用金花白藤纸写诏,而仁父上言,当从绍兴旧例,用白藤纸作敕书。187页。
    9《宋朝事实类苑》卷33《典故沿革》。
    1《宋史·卫肤敏传》卷378,11662页。
    2陆游:《家世旧闻》卷下,中华书局1993年版,211页。
    3《宋史·舆服志六》卷154,3586页。
    4司马光:《涑水纪闻》卷11,中华书局1989年版,205页。
    5《长编》卷261,熙宁八年三月辛酉,6367页。
    
    1《宋会要辑稿·蕃夷》七之四六。
    2《系年要录》卷146,绍兴十二年九月戊申。
    
    1 [英]安托尼·奥斯特著,江国青译:《现代条约法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41页。
    2 P.Reuter,Introduction to the Law of Treaties (2nd English edition,1995),para 44,转引自《现代条约法与实践》,141页。
    1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中华书局2008年版,38页。
    2《辽史·圣宗本纪》卷14,中华书局版,161页。
    3《潞公文集》卷22,《答奏》。
    
    1张亮采:《宋、辽间的榷场贸易》,《东北师范大学科学集刊》,1957年3期。
    2《长编》卷233,熙宁五年五月辛卯,5654页。
    3《长编》卷234,熙宁五年六月壬戌,5676页。
    1《长编》卷340,元丰六年十月庚辰,8181页。
    2《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一五八。
    3《金史·交聘表下》卷62,1485页。
    4《长编》卷466,元祐六年九月戊子,11126页。
    1《长编》卷483,元祐八年四月庚申,11483页。
    2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7,《康定元昊扰边》,四库全书本。
    3《西夏书事》卷16。
    4欧阳修:《新五代史·四夷附录二》,卷73,904页。
    5《辽史·景宗纪上》卷8,94页。
    6《宋会要辑稿·蕃夷》一之一、二,另见《长编》卷15,开宝七年十一月辛丑。
    7《宋会要辑稿·蕃夷》一之二。
    1李复:《潏水集》卷11,《过澶州感事》,四库全书本。
    2苏颂:《苏魏公文集》卷8,《登雄州城楼》,中华书局2004年版。
    3聂崇歧:《宋史丛考》下册《宋辽交聘考》,中华书局1980年版。
    4关于泛使的概念,参见贾玉英《有关宋辽交聘中泛使概念的几点辨析》,《中国史研究》2006年2期。
    1《宋大诏令集》卷229,886页。
    2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卷86,《内制》。
    3《苏魏公文集》卷26,《外国书》,359页。
    4《欧阳修全集》卷82,《内制》,
    5《长编》卷58,景德元年十二月癸未,1291页。
    6《辽史·圣宗纪五》卷14,160页。
    7孟森:《辽碑九重跋尾》,《国学季刊》第三卷第三号(1932年),转引自《宋辽关系史研究》26页。
    
    1《长编》卷137,庆历二年九月癸亥,3292页。
    2《长编》卷137,庆历二年九月乙丑,3293页。
    1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2《陈应求正北使书仪》,中华书局2000年版,696页。
    2严复:《法意·按语》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
    3《三朝名臣言行录》卷11《丞相苏公》,四部丛刊本。
    4《长编》卷315,元丰四年八月丙辰,7616页。
    5苏颂:《苏魏公文集》卷44,《进<华戎鲁卫信录>》、《谢支赐》;卷66《〈华戎鲁卫信录〉总序》。
    
    1苏颂:《苏魏公文集》卷66,《〈华戎鲁卫信录〉总序》。
    2《长编》卷60,景德二年五月乙亥,1342页。
    3《宋会要辑稿·蕃夷》一之三四。
    1《三朝北盟会编》卷20,政宣上帙20,141页
    
    1《长编》卷262,熙宁八年四月丙寅,6376页。
    2《长编》卷261,熙宁八年三月庚子,6358页。
    1《宋史·礼志二十二》卷119,2804页。
    2《长编》卷111,明道元年正月戊子,2575页。
    3《长编》卷70,大中祥符元年十二月壬子,1582页。
    4《金史·礼志十一》卷368,869页。
    1《长编》卷97,天禧五年正月辛巳,2239页。
    2《长编》卷209,治平四年正月庚戌,5073页。
    3《长编》卷199,嘉祐八年七月丙辰,4824页。
    4《长编》卷126,康定元年正月丙辰,2965页;卷188,嘉祐三年闰十二月己卯,4541页。
    5《三朝北盟会编》卷4,政宣上帙4,24页。
    6《宋史·礼志二十二》卷119,2810页。
    7《左传·隐公十一年》
    1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公孙丑上》中华书局2000年版。
    2王先谦:《荀子集释·礼论篇》,中华书局1988年版。
    3《孟子译注·离娄下》
    4何淑宜:《明代士绅与通俗文化——以丧葬礼俗为例的考察》,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印行,1999年版,1页。
    5《长编》卷98,乾兴元年五月乙巳,2282页。
    1《长编》卷98,乾兴元年五月丁巳,2282页。
    2《长编》卷274,熙宁九年四月己丑,6703页。
    3《长编》卷181,至和二年九月丙辰朔,4370页;卷181,至和二年十一月丙辰,4382页。
    4《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一二九。
    5《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一一。
    6《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一三。
    7《长编》卷187,嘉祐三年二月癸卯,4502页。
    8《长编》卷274,熙宁九年四月己丑,6703页。
    9《长编》卷198,嘉祐八年四月庚辰,4796页。
    
    1《宋史·章频传》卷301,9993页;《辽史·兴宗纪一》卷18,215页。
    2《长编》卷469,元祐七年正月乙酉,11200页。
    3《金史·礼志十一》卷38,878页。
    1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三《北使礼节》,中华书局2000年版,96页。
    2《金史·纥石烈良弼传》卷88,1953页。
    
    1《两朝纲目备要》卷8,开禧元年十二月戊寅。
    2《长编》卷103,天圣三年正月戊子,2374页。
    3《长编》卷161,庆历七年八月甲寅,3884页。
    4《长编》卷167,皇祐元年八月己卯,4011页。
    1 [清]张廷玉等编《词林典故》卷3,乾隆十二年刊本。
    2《长编》卷64,景德三年十一月乙巳,1432页。
    3《长编》卷81,大中祥符六年九月乙卯,1848页。
    4《长编》卷114,景祐元年五月癸亥,2675页。
    5《宋史·赵安仁传》卷287,9657页。
    6《长编》卷105,天圣五年十二月己丑,2457页。
    7《长编》卷138,庆历二年十一月壬申,3321页。
    1《金史·交聘表中》卷61,1432页。
    2《长编》卷83,大中祥符七年九月乙巳,1897页。
    3《长编》卷135,庆历二年四月壬午,3237页。
    4《长编》卷135,庆历二年正月丙寅,3219页。
    5岳珂:《桯史》卷2《东坡属对》,四库全书本。
    6窦仪:《宋刑统》卷9《职志律·泄露大事》,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174页。
    7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8《赵温叔探赜虏情》,中华书局2000年版,628页。
    8《三朝北盟会编》卷20,政宣上帙20,141页。
    9《长编》卷163,庆历八年二月壬午,3919页;卷179,至和二年四月丙辰,4334页。
    1《长编》卷179,至和二年四月丙辰,4334页。
    2苏轼:《东坡全集》卷63《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
    3《欧阳修全集》卷100,《论孙抃不可使契丹札子》。
    4《金史·食货志》卷50,1113页。
    5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53页。
    6《文潞公文集》卷19,《御批绥州边事》。
    1关于两宋时期榷场贸易的研究,可参见姬乃军:《宋与西夏在保安军互市榷场位置考》,《宁夏大学学报》1983年4期;杜建录:《宋夏保安军榷场位置考》,《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4期;靳华:《宋、金榷场贸易的特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4期;靳华:《试析宋、金榷场建立的目的及作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1期等文章,已有研究多是从考证榷场位置、分析榷场贸易的特点、目的及作用等角度展开,本文重在将榷场贸易放在盟约履行的范围内,分析其履行的轨迹,及对国内法的影响。
    2《宋史·食货志下八》卷186,4562页。
    1《长编》卷72,大中祥符二年十一月乙卯,1640页。
    2《宋史·夏国传上》卷485,13991页。
    3《宋史·食货志下八》卷186,4563页。
    4《长编》卷365,元祐元年二月壬戌,8752页。
    5北宋六次禁止公开贸易的时间分别是:宝元二年禁,至庆历六年再通;嘉祐元年禁,至八年恢复;治平三年禁,次年恢复;熙宁二年查禁,至九年恢复;元丰四年禁,至元祐元年恢复;元祐六年禁,至宣和元年恢复。参见廖隆盛:《北宋与辽夏边境的走私贸易问题》,《国策贸易战争——北宋与辽夏关系研究》。
    6《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20,《榷场》,471页。
    7《金史·食货志》卷50,1115页。
    1《长编》卷365,元祐元年二月壬戌,8752页。
    2《宋刑统》卷8《卫禁律?越州县镇戍城及官府廨垣》,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157页。
    3《长编》卷65,景德四年三月壬寅,1447页。
    4《长编》卷77,大中祥符五年正月丁酉, 1752页。
    5《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八之三二;《宋会要辑稿·兵》二七之六至七。
    6《西夏书事》,卷10。
    7《长编》卷365,元祐元年二月壬戌,8753页。
    1《长编》卷365,元祐元年二月庚午,8769页。
    2《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八之三五。
    3《宋史·食货志下八》卷186,4563页。
    4《长编》卷110,天圣九年九月癸酉,2567页。
    5《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八之三四。
    6《长编》卷285,熙宁十年十一月戊辰,6991页。
    7《金史·食货志》卷50,1114页。
    1《长编》卷246,熙宁六年八月庚寅, 5995页。
    2《长编》卷84,大中祥符八年五月己亥,1930页。
    3李心传:《系年要录》卷145,绍兴十二年五月乙巳,《大金国志》卷17中记载金朝榷场之法与李心传所记几乎相同,有人认为是直接抄自李书,“非金法,乃乱改宋朝之法也”。
    4《长编》卷98,乾兴元年二月庚子,2269页。
    5《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八之四二。
    6《长编》卷495,元符元年三月戊午,11782页。
    7《长编》卷84,大中祥符八年五月己亥,1930页。
    8《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八之二八。
    9《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六之二二。
    1《辽史·食货志》卷60,929页;《辽史·耶律室鲁传》卷81,1283页。
    2《辽史·食货志》卷60,929页。
    3苏轼:《东坡全集》卷63《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
    4《宋史·食货志下八》卷186,4563页。
    5《长编》卷105,天圣五年二月乙亥,2436页;《宋会要辑稿·食货》三八之三○。
    6《长编》卷289,元丰元年四月庚申,7068页。
    7《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一一八。
    8苏辙:《栾城集》卷41,《论北朝所见于朝廷不便事》。
    1苏辙:《栾城集》卷16,《神水馆寄子瞻兄四绝》。
    2《辽史·耶律庶成传》卷89,
    3《长编》卷94,天禧三年十月丁亥,2168页。
    4《长编》卷359,元丰八年九月乙巳,8596页。
    5《长编》卷9,开宝元年九月壬午,207页。
    6章如愚:《群书考索·后集》卷60,《财用门·铜钱类》,四库全书本。
    7《长编》卷98,乾兴元年二月庚子,2269页。
    8苏辙:《栾城集》卷41,《论北朝所见于朝廷不便事》。
    1《金史·食货志》卷48,1076页。
    2《长编》卷94,天禧三年七月辛酉,2159页。
    3《长编》卷68,大中祥符元年正月庚午,1520页。
    4《长编》卷73,大中祥符三年六月乙卯,1674页。
    
    1《三朝北盟会编》卷185,炎兴下帙85,1336页。
    2《三朝北盟会编》卷8,政宣上帙8,53页。
    3《三朝北盟会编》卷14,政宣上帙14,96页。
    1 [明]沈德符《野获编·户部·海上市舶司》中华书局1989年版。
    2《金史·食货志五》卷50,1113页。
    3《长编》卷401,元祐二年五月戊辰,9767页。
    4《长编》卷470,元祐七年二月丁卯,11225页。
    
    
    1《宋会要辑稿·蕃夷》一之三三。
    2《宋史·河渠志五》卷95, 2365页。
    3《长编》卷235,熙宁五年七月丙申,5711页。
    4《长编》卷506,元符二年二月甲申,12058页。
    5《长编》卷81,大中祥符六年七月乙未,1837页。
    1《长编》卷93,天禧三年六月丁酉,2150页;另见《宋史·李允则传》卷324,10480页。
    2《长编》卷81,大中祥符六年七月乙未,1837页。
    3《长编》卷160,庆历七年四月己酉,3869页。
    4《长编》卷251,熙宁七年三月癸亥,6135页。
    5《长编》卷135,庆历二年二月乙未,3225页;卷137,庆历二年六月戊寅、庚寅、辛卯,3277-3278页。
    6《长编》卷166,皇祐元年二月己巳,3986页。
    
    1《长编》卷470,元祐七年二月丁卯,11225页。
    2《长编》卷470,元祐七年二月辛巳,11232页。
    3《长编》卷301,元丰二年十二月壬子,7332页。
    4《宋史·孝宗纪一》卷33,630页。
    1《宋会要辑稿·蕃夷》一之一一。
    2《宋会要辑稿·蕃夷》一之三三。
    3《长编》卷200,治平元年正月甲寅,4846页。
    4《宋史·何承矩传》卷273,9332页。
    5《欧阳修全集》卷11,《论刘三嘏事状》。
    6《宋史》卷310《杜衍传》10191页;《长编》卷152,庆历四年十月甲午。
    1范祖禹:《范太史集》卷40,《郭逵墓志铭》,四库全书本。
    2《长编》卷409,元祐三年四月壬寅,9979页。
    3《长编》卷435,元祐四年十一月甲申,10487页。
    4《长编》卷282,熙宁十年五月丙辰,6902页。
    5《长编》卷289,元丰元年五月乙酉,7076页。
    6《长编》卷242,熙宁六年二月辛丑,5906页。
    7《长编》卷273,熙宁九年二月癸丑,6688页。
    8《长编》卷215,熙宁三年九月辛亥,5244页。
    
    1《长编》卷228,熙宁四年十二月戊午,5552页。
    2《长编》卷230,熙宁五年二月辛未,5604页。
    3《长编》卷336,元丰六年闰六月丁酉,8112页。
    4《三朝北盟会编》卷208,炎兴下帙108,1498页。
    5《三朝北盟会编》卷18,政宣上帙18,引《北征纪实》,131页。
    1参见林荣贵《北宋与辽并立时期的疆域格局》,《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3期。
    1《长编》卷135,庆历二年三月己巳,3229页。
    2《长编》卷139,庆历三年二月乙卯,3345页。
    3《长编》卷135,庆历二年二月庚辰,3235页。
    4《长编》卷137,庆历二年九月癸亥,3291页。
    5关于宋辽河东地界之争,已经有不少学者撰文研究,主要有李之勤:《熙宁年间宋辽河东边界交涉研究——王安石弃地数百里说质疑》,《山西大学学报》1980年1期;[日]毛利英介、陶玉坤译:《1074一1076年契丹(辽)宋间地界交沙的原因——以契丹方面为中心》,《蒙古学信息》2004年4期;陶玉坤:《辽宋天池之争》,《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1期;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之《宋辽边界交涉的问题》等等。
    
    1《长编》卷262,熙宁八年四月丙寅,6278页。
    2《长编》卷168,皇祐二年三月己酉,4035页。
    1《长编》卷67,景德四年十二月戊午,1514页。
    2《长编》卷262,熙宁八年四月丙寅,6376页。
    3赵汝愚:《宋朝诸臣言行录》,《后集》卷3。
    4陈均:《九朝编年备要》卷20,熙宁八年七月,四库全书本。
    5朱熹:《朱子语类》,卷133《夷狄》,中华书局2004年版。
    1《三朝北盟会编》卷17,政宣上帙17,121页。
    2《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20,《契丹兴宗致书》;《长编》卷251,熙宁七年三月丙辰。
    3《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18,《耶律隆运传》。
    4陈师道《后山丛谈》卷3,中华书局2007年版。
    5苏辙:《栾城集》卷42,《北使还论北边事札子五道·二论北边政事大略》。
    6《三朝北盟会编》卷208,炎兴下帙108,1502页。
    7《长编》卷151,庆历四年八月甲午,3675页。
    1王称:《东都事略》卷55,《郑戬传》,台湾文海出版社1980年。
    2《三朝北盟会编》卷8,政宣上帙8,53页。
    3《三朝北盟会编》卷1,政宣上帙1,4页。
    4《三朝北盟会编》卷14,政宣上帙14,96页。
    5《苏颂文集》卷13,《和国信张宗益少卿过潭州朝拜信武殿》。
    6《金史·食货志四》卷49, 1108页。
    1《宋史·苏颂传》卷340,10863页。
    2洪迈:《夷坚志·丙志》卷18,中华书局1981年版。
    3《金史·章宗纪一》卷9,218页。
    4《长编》卷156,庆历五年七月壬子,3793页。
    5《长编》卷157,庆历五年十一月乙未,3807页。
    6《系年要录》卷157,绍兴十八年三月乙酉。
    1《长编》卷481,元祐八年二月辛亥,11438页。
    2《长编》卷481,元祐八年二月辛亥,11438页。
    3《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一一。
    4《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三八。
    5《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四七。
    
    1《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一五一。
    2《长编》卷69,大中祥符元年六月甲午,1548页。
    3《长编》卷168,皇祐二年三月甲午,4034页。
    1参见李浩培《条约法概论》335页。
    2《长编》卷237,熙宁五年八月壬午、甲申,5762页。
    3《长编》卷260,熙宁八年二月甲申,6344页。
    1《长编》卷507,元符二年三月己未,12079页。
    2《长编》卷272,熙宁九年正月己卯,6663页。
    3《长编》卷135,庆历二年三月己巳,3229页。
    4《三朝名臣言行录》卷2,《丞相韩国富文忠公》,四部丛刊本。
    5《长编》卷251,熙宁七年三月癸亥,6135页。
    6《长编》304,元丰三年五月丁丑,7407页。
    7《金史·魏子平传》卷89,1977页。
    
    
    1《长编》卷67,景德四年十二月戊午,1514页。
    2《长编》卷236,熙宁五年闰七月庚申,5739页。
    
    1《长编》卷87,大中祥符九年六月丙申,1996页。
    2《长编》卷176,至和元年四月庚申,4260页。
    3《长编》卷241,熙宁五年十二月己丑,5882页。
    1王珪:《华阳集》卷35,《庞庄敏神道碑》,四库全书本。
    2《长编》卷519,元符二年十二月壬寅,12343页。
    3《长编》卷186,嘉祐二年八月己丑,4489页。
    4《长编》卷193,嘉祐六年六月庚辰,4680页。
    1《长编》卷204,治平三年十一月己巳,5067页。
    2《长编》137卷记载,仁宗同意在交割岁币的文书中用“纳”字,但在《辽史·兴宗本纪》中记载,“重熙十
    一年闰月癸未,耶律仁先遣人报,宋岁增银、绢十万两、匹,文书称‘贡’”,记载略有出入。
    3《三朝北盟会编》卷30,政宣上帙30,219页。
    4《长编》卷137,庆历二年九月乙丑,3294页。
    5《长编》卷519,元符二年十二月壬寅,12343页。
    6《宋史?钱端礼传》卷385,11830页。
    1《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20,《兴宗回宋誓书》,四库全书本。《长编》卷137,庆历二年九月乙丑。
    2《金史·交聘表中》卷61,1418页。
    3宇文懋昭:《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17,大定十年五月,四库全书本。
    4《三朝北盟会编》卷15,政宣上帙15,102页。
    1《长编》卷64,景德三年十月癸未,1429页。
    2《长编》卷157,庆历五年八月庚辰,3799页。
    3《长编》卷232,熙宁五年四月庚申,5631页。
    4《长编》卷280,熙宁十年二月丙戌,6860页。
    1 [金]赵秉文:《滏水集》卷十《详问书》。
    2《金史·交聘表》卷62,1485页。
    3《三朝北盟会编》卷8,政宣上帙8,56页。
    4《系年要录》卷196,绍兴三十二年正月庚寅。
    5《宋史·赵禼传》卷332,10684页。
    6《长编》卷237,熙宁五年八月辛卯,5768页。
    
    1《三朝北盟会编》卷108,炎兴下帙18,791页。
    2《宋史·夏国传下》卷486,14022页。
    1朱瑞熙先生认为宋代中央体制决策的特点之一就是“宋朝统治者重视决策程序中的皇帝最终裁决权,在多数时间里,皇帝在整个决策程序中都牢牢地掌握着最终裁决权,皇帝的活动仍然是这一时代政治史的主体,而没有被象征化。”参见朱瑞熙:《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宋代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186页。
    2《三朝北盟会编》卷161,炎兴下帙61,王绘《绍兴甲寅通和录》,1168页。
    3都兴智、吕洪伟:《澶渊之盟三论》,《澶渊之盟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3-36页。
    4《辽史·耶律撒和传》卷85,1319页。
    1《三朝北盟会编》卷184,炎兴下帙84, 1330页。
    2《澹蓭文集》卷1,《御试策一道》。
    3《三朝北盟会编》卷184,炎兴下帙84, 1332页。
    4参见黄宽重:《从和战到南北人物——南宋时期的政治难题》,《史事文献与人物——宋史研究论文集》,东大图书公司2003年版。
    1《三朝北盟会编》卷191,炎兴下帙91,1379页。
    2范仲淹:《范仲淹全集》卷20《乞修京城札子》,408页,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
    3《长编》卷238,熙宁五年九月丙午,5787页。
    4《长编》卷252,熙宁七年四月甲午,6176页。
    5 [美]汉斯·摩根索:《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长编》卷111,明道元年十二月癸亥,2598页。
    1《长编》卷250,熙宁七年二月癸未,6095页。
    2范仲淹:《范仲淹全集?政府奏议》卷下《奏陕西河北和守攻备四策》,530页。
    3司马穰苴:《司马法》卷上《仁本第一》,四库全书本。
    4《三朝北盟会编》卷188,炎兴下帙88,1357-1358页。
    5《欧阳修全集》卷98,《论河北守备事宜札子》。
    6 [唐]陆贽《陆贽文集》卷19,《论缘边守备事宜状》,中华书局2006年版。
    1陈顾远:《中国法制史概要》,374页。
    1. (宋)晁补之:《鸡肋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2. (宋)陈均:《九朝编年备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宋)陈师道:《后山丛谈》,中华书局点校本2007年版。
    4. (宋)窦仪:《宋刑统》,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5. (南朝)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1965年版.
    6. (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 (清)方苞:《仪礼析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 (宋)费衮:《梁溪漫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 (宋)洪迈:《夷坚志》中华书局1981年版。
    11. (宋)洪遵:《翰苑群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 (宋)胡铨:《澹菴文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 (宋)胡寅:《斐然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4. (清)黄以周等辑注:《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中华书局2004年版。
    15. (宋)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16.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点校本1994年版。
    17. (宋)李复:《潏水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8.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点校本2004年版。
    19.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华书局2000年版。
    20.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80年版。
    21. (宋)刘敞:《公是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2. (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23. (元)刘祁:《归潜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4. (宋)刘挚:《忠肃集》,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版。
    25. (宋)楼钥:《攻媿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26. (宋)陆游:《家世旧闻》中华书局1993年版。
    27. (唐)陆贽:《陆贽文集》,中华书局2006年版。
    28. (宋)吕陶:《净德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9. (宋)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影印武英殿本1986年版。
    30. (宋)欧阳修:《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点校本2001年版。
    31. (唐)欧阳询主编:《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32. (宋)庞元英:《文昌杂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3. (宋)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4. (宋)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35. (宋)司马光:《涑水纪闻》,中华书局1989年版。
    36. (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37. (宋)苏轼:《东坡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8. (宋)苏颂:《苏魏公文集》,中华书局2004年版。
    39. (元)苏天爵:《滋溪文稿》,中华书局1997年版。
    40. (宋)苏辙:《栾城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1. (宋)田况:《儒林公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2. (元)脱脱:《辽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4年版。
    43. (元)脱脱:《金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版。
    44. (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77年版。
    45. (宋)王称:《东都事略》,文海出版社1980年版。
    46. (宋)王巩:《甲申杂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7. (宋)王巩:《闻见近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8. (宋)王珪:《华阳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9. (宋)文彦博:《文潞公文集》,四部丛刊本。
    50. (宋)熊克:《中兴小纪》,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1. (宋)徐度:《却扫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2. (宋)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53.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65年版。
    54. (宋)徐自明著,王瑞来校补:《宋宰辅编年录校补》,中华书局校补本1986年版。
    55. (宋)叶隆礼:《钦定重订契丹国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6. (宋)叶梦得:《石林燕语》,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版。
    57.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中华书局点校本1989年版。
    58. (清)永瑢、纪昀等编:《钦定历代职官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9. (宋)余靖:《余襄公奏议》,丛书集成续编本1996年版。
    60. (宋)宇文懋昭:《钦定重订大金国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1. (宋)岳珂:《愧郯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2. (宋)岳珂:《桯史》,中华书局点校本1981年版。
    63. (宋)曾巩:《曾巩集》,中华书局点校本1984年版。
    64. (宋)张耒:《张耒集》,中华书局校勘本1990年版。
    65. (宋)张舜民:《画墁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6. (宋)章如愚:《群书考索》,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7. (金)赵秉文:《滏水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8. (宋)赵汝愚:《宋朝诸臣奏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69. (宋)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四部丛刊初编本。
    70. (宋)周必大:《皇朝文鉴》四部丛刊初编本。
    71. (宋)朱熹:《晦暗先生朱文公文集》,中华书局点校本2002年版。
    72.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3. (宋)不著撰人《皇宋两朝纲目备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4. (宋)不著撰人《皇宋中兴两朝圣政》,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年版。
    75. (宋)不著撰人《庆元条法事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6. (宋)不著撰人《三朝名臣言行录》,四部丛刊初编本。
    77. (金)佚名:《大金吊伐录校补》,中华书局点校本2001年版。
    78. (宋)佚名:《宋大诏令集》,中华书局排印本1961年版。
    79.《左传》,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
    80.《尚书》,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
    1.陈顾远:《中国法制史概要》,三民书局1964年版。
    2.陈顾远:《中国国际法溯源》,民国丛书第三编,上海书店1933年版。
    3.陈述:《契丹社会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63年版。
    4.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宋辽西夏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5.陈振:《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戴锡章:《西夏纪》,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傅乐焕:《宋辽聘使表稿》,中华书局1984年版。
    8.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三联书店2005年版。
    9.龚延明:《宋代官制词典》,中华书局1997年版。
    10.何淑宜:《明代士绅与通俗文化——以丧葬礼俗为例的考察》,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印行1999年版。
    11.何忠礼、徐吉军:《南宋史稿》,杭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胡昭曦等:《宋蒙(元)关系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怀效锋、孙玉荣编《古代中国国际法史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贾敬颜:《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中华书局2004年版。
    15.李大龙:《唐朝和边疆民族使者往来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6.李浩培:《盟约法概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7.李华瑞:《宋夏关系史》,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8.李锡厚、白滨:《辽金西夏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9.聂崇岐:《宋辽交聘考》,《宋史丛考》,中华书局1980年版。
    20.漆侠:《宋学的发展和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1.孙玉荣:《古代中国国际法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陶晋生:《宋辽关系史研究》,(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5年版。
    23.王金玉:《宋代档案管理研究》,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
    24.王铁崖:《国际法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5.吴广成:《西夏书事》,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26.吴天墀:《西夏史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吴晓萍:《宋代外交制度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徐传保:《先秦国际法之遗迹》,上海书店,民国丛书第三编。
    28.徐师曾著、罗根泽点校:《文体明辨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29.薛梅卿、赵晓耕:《两宋法制通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0.杨泽伟:《宏观国际法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1.虞云国:《宋代台谏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张晋藩:《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3.张晋藩、郭成伟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五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34.张亮采:《补辽史交聘表》,中华书局1980年版。
    35.赵永春:《金宋关系史》,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6.朱奇武:《中国国际法的理论与实践》,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7.朱瑞熙:《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宋代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38.朱文奇、李强:《国际条约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9. (英)安托尼?奥斯特著,江国青译:《现代盟约法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0.查尔斯?马斯顿著[清]联芳、庆常译《星轺指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1. (美)汉斯?摩根索著、徐昕等译,王缉思校:《国家间政治——权力斗争与和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 (英)劳特派特修订,王铁崖、陈体强译:《奥本海国际法》,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43. (日)千叶正士:《法律多元——从日本法律文化迈向一般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曹家齐:《从宋、金国力对比看绍兴和议的签订》,《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3期。
    2.曹松林:《熙宁初年的对夏战争述评》,刊于邓广铭、漆侠:《中日宋史研讨会中方论文选编》,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
    3.杜建录:《宋夏保安军榷场位置考》,《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4期。
    4.杜文忠:《誓与法》,《现代法学》,2004年2期。
    5.都兴智、吕洪伟:《“澶渊之盟”三论》,张希清等主编论文集《澶渊之盟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范有芳:《宋孝宗为改变不平等“受书礼”的斗争》,《宋辽学刊》1997年1期。
    7.高美玲:《关于澶渊之盟的几个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1期。
    8.关树东:《澶渊之盟后辽朝社会与文化的若干变化》,论文集《澶渊之盟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贺达等:《富弼与庆历增币简论》,《河北师院学报》,1991年3期。
    10.何忠礼:《“绍兴和议”签订后的南宋政治》,《杭州大学学报》,1997年3期。
    11.黄宽重:《从和战到南北人物——南宋时期的政治难题》,《史事文献与人物——宋史研究论文集》,东大图书公司2003年版。
    12.姬乃军:《宋与西夏在保安军互市榷场位置考》,《宁夏大学学报》1983年4期。
    13.贾玉英:《宋辽交聘制度论略》,《中州学刊》,2005年6期。
    14.靳华:《宋、金榷场贸易的特点》,《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4期。
    15.靳华:《试析宋、金榷场建立的目的及作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1期。
    16.靳华:《嘉定议和后的宋金关系》,《北方论丛》2002年6期。
    17.李大龙:《也谈澶渊之盟形成的原因》,《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3期。
    18.李锡厚:《论“澶渊之盟”非“城下之盟”》,论文集《澶渊之盟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9.李之勤:《熙宁年间宋辽河东边界交涉研究——王安石弃地数百里说质疑》,《山西大学学报》,1980年1期。
    20.廖隆盛:《北宋与辽夏边境的走私贸易问题》,载于《国策贸易战争——北宋与辽夏关系研究》,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版。
    21.林荣贵:《北宋与辽并立时期的疆域格局》,《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3期。
    22.林荣贵:《北宋与辽的边疆经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3期。
    23.刘笃才:《中国古代的盟、誓与成文法的关系》,《辽宁大学学报》1994年6期。
    24.漆侠:《辽国的战略进攻与澶渊之盟的订立》,《河北大学学报》,1992年3期。
    25.任崇岳:《论宋金“海上之盟”》,《中州学刊》1987年4期。
    26.任崇岳:《南宋初年政局与绍兴和议——绍兴和议研究之一》,《中州学刊》,1990年1期。
    27.任崇岳:《略论宋金关系的几个问题》,《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4期。
    28.任崇岳:《绍兴和议新论》,《中州学刊》,1991年1期。
    29.任崇岳:《南宋初年的经济与政治形势——绍兴和议研究之二》,《郑州大学学报》1993年1期。
    30.苏启刚:《“澶渊之盟”评价管窥》,论文集《澶渊之盟新论》,上海人民出版2007年版。
    31.舒仁辉、王淑君:《也论绍兴和议期间士人的气节问题——与王曾瑜先生商榷》,《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2期。
    32.陶玉坤:《辽宋天池之争》,《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1期。
    33.汪圣铎、胡坤:《宋辽瀛洲之战与澶渊之盟》,论文集《澶渊之盟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4.王德毅:《富弼使辽增币交涉述评》,论文集《澶渊之盟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5.王庚武:《小帝国的辞令:宋代与其邻国的早期关系》,《历史的功能》,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6.王晓波:《对澶渊之盟的重新认识和评价》,《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4期。
    37.王晓燕:《论宋与辽、夏、金的榷场贸易》,《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4期。
    38.王曾瑜:《绍兴和议与士人气节》,《中国史研究》,2001年3期。
    39.王志强:《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反思与法律多元的视角》,《法律多元视角下的清代国家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12页。
    40.吴承学:《先秦盟誓及其文化意蕴》,《文学评论》2001年1期。
    41.武玉环、陈德洋《澶渊之盟与辽宋关系》,论文集《澶渊之盟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2.余敏辉:《临危受命慷慨赴难:富弼使辽》,《文史知识》,1998年11期。
    43.张良采:《宋辽间的榷场贸易》,《东北师范大学科学辑刊》,1957年3期。
    44.张政:《论“海上之盟”订立之因及其对北宋的影响》,《蒲峪学刊》1992年1期。
    45.赵永春:《关于宋金海上之盟的几个史实问题》,《北方文物》1985年2期。
    46.赵永春:《宋金关于“受书礼”的斗争》,《民族研究》1993年6期。
    47.赵永春、厉永平:《宋金“海上联盟”期间的领土交涉——以赵良嗣〈燕云奉使录〉的记载为中心》,《北华大学学报》2005年6期。
    48.赵永春:《宋人对澶渊之盟的认识》,论文集《澶渊之盟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49. (法)蓝克利(Christian Lamouroux):《政治与地理论辩—1075年的宋辽边界谈判》,田余庆主编:《庆祝邓广铭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50. Morris Rossabi, ed. China Among Equals: The Middle Kingdom and its Neighbors,
    10 to 14 Centur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51. (日)毛利英介、陶玉坤译:《1074一1076年契丹(辽)宋间地界交涉的原因——以契丹方面为中心》,《蒙古学信息》2004年4期。
    52. (日)滋贺秀三:《中国上古刑罚考——以盟誓为线索》,刊于《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八卷,中华书局1993年版。
    1.彭向前:《辽宋西夏金时期西北民族关系研究》,河北大学2004级博士论文。
    2.陶玉坤:《辽宋关系研究》,内蒙古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3.冒志祥:《论宋朝外交文书》,南京师范大学2007级博士论文。
    4.赵彦昌:《春秋国际法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5.李建新:《周代盟誓研究》,河南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