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元明清时期菏泽地区农业开发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菏泽是我国历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本区具有从事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但也有若干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本文以元明清(鸦片战争前)时期菏泽农业开发为研究对象,系统揭示和复原元明清时期菏泽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面貌,探讨总结历史时期本区农业开发的宝贵经验和惨痛教训,为今天本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本文的理论意义在于通对元明清时期菏泽地区农业开发的研究,可以为专门史、历史地理学和区域开发研究的学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为历史上黄泛平原地区的开发和国土整治提供典型案例,为今天本区的开发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历史依据。
     本文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对元明清时期菏泽地区农业开发的研究,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以期找到一条适合本区农业经济发展的道路,为今后如何更加有效地趋利避害,加强农业生产开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保护和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史鉴。
     本文共分十章:
     第一章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论述了菏泽地区重要的历史地位。第二章阐述了农业开发的自然条件和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壤资源和植被,分析了这些因素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促进和制约作用。第三章对本区历史沿革进行了梳理和考证,理清本区发展演变的轨迹,使人们对菏泽有一个宏观的历史把握。第四章分析了元明清时期国家的重农政策和本区劳动力资源的增加,这是农业开发取得进展的重要保障。第五章主要论述土地垦殖、水利兴修和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也是促进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第六章介绍了粮食作物的种植与发展。第七章论述了经济作物——棉花与牡丹的培植与发展,这是本区农业发展的又一重大表现。第八章论述了河患和蝗灾对本区农业生产的制约作用,介绍了这两大自然灾害情况,分析了这些灾害发生的原因、特征与影响,并从历史的角度提出了一些预防和消除灾害的措施。第九章分析了农业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湖泊的演变与堙废、盐碱地的改良。第十章是对菏泽地区农业开发经验教训的总结,分析了农业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与对策。
Heze is an earlier development areas in history. On the one hand the area has mor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has also several factors which constrain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The dissertation tak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griculture of Heze as object of study, to reveal and recover systematically the historical pictures of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f Heze area duri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y, studies the experiences and draws the lessons to serve for the future sustainable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By the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Heze during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y,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issertation lies in contributing to the special history, historical geography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y, providing typical cases for the agricultural exploitation and territorial management in Yellow River flooding plains, and offering historical bas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eco-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oday in the area.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lies in drawing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to help to find a suitabl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economy in the area, and providing historical references to foster strengths and circumvent weakness, to adjust agricultural structure and buil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ten chapters for discussion.
     Chapter I deals with the important historical place of Heze i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n China. Chapter II analyzes th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resources,including soil, water, climate, and vegetation in Heze, which are very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Chapter III investigates the path of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Heze in order to make it easy to grasp the history for reader. Chapter IV analyses the agricultural policies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increase of labor resource in the area, which are important to ensur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hapter V elaborates reclaiming wasteland, building a series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s and raising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which are very important manifestation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vital factors to promote it to develop further. Chapter VI introduces the plan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rain crops including some traditional corns and some from foreign countries, namely maize and Chinese potato. Chapter VII expounds the cultivating of economic crops, cotton and peony, which is another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Heze area during Ming and Qing Dynasty. Chapter VIII discusses the two main natural disasters, the Yellow River floods and locust plagues which constra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area. It introduces the two main natural disasters,analyses their causes,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s o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from historical perspective,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prevent and remove the two disasters. Chapter IX analyses the influence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cluding the changing of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the changing and disappearing of the lakes, and the improving of the saline and alkaline land. Chapter X sums up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and analyses the main problems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Heze area, and also provides some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引文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3257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①吴龙辉等《墨子白话今译》,20页,中国书店1992年10月第1版
    ②《淮南子》卷8《本经训》,136页,华夏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③何德亮《山东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学研究》,《东方博物》第11辑
    
    ①张应桥《我国史前人类治水的考古学证明》,《中原文物》2005年第3期
    ②张学海《从考古发现谈鲁西南地区古史传说的几个问题》,《中原文物》1996年第1期
    ③仝晰纲《虞舜相关地名辨正》,《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④侯仰军《海岱龙山文化与尧舜之乡考辨》,《齐鲁学刊》2006年第1期
    ⑤魏嵩山《尧跡地望分析》,《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魏嵩山《舜帝生地诸冯、姚墟地望分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⑥田世英《黄河流域古湖钩沉》,《山西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①张义丰《黄河下游大陆泽和大野泽的变迁初探》,《河南师大学报》1984年第1期
    ②张汉洁《黄河下游山东段古湖泽的变迁》,《人民黄河》1987年第5期郭永盛《历史上山东湖泊的变迁》,《海洋湖沼通报》1990年第3期
    ③王乃昂《梁山泊的形成和演变》,《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④喻宗仁等《山东东平湖的变迁与黄河改道的关系》,《古地理学报》2004年第6卷第4期
    ⑤赵永复《历史时期黄淮平原南部的地理环境变迁》,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历史地理研究》(2),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
    ⑥韩馥绶《冤句考》,《菏泽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⑦杜长印《冤句故城考》,《菏泽师专学报》2004年第3期
    
    ①张青《洪洞大槐树移民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②曹树基《洪武时期鲁西南地区的人口迁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4期
    ③李令福《明代山东省人口发展的时空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3期
    ①史念海《河山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9月第1版
    ②邹逸麟《椿庐史地论稿》,126-137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③前者发表在《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后者发表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
    ④李保光《曹州牡丹史新考》,《菏泽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
    ⑤陈冬生《明代以来曹州牡丹栽培发展史考述》,《古今农业》1998年第4期
    ⑥徐金光《菏泽牡丹的栽培历史》,《山东林业科技》2001年第6期
    ⑦陈冬生《明代以来山东植棉业的发展》,《中国农史》1992年第3期
    ⑧陈冬生《明清山东运河地区经济作物种植发展述论——以棉花、烟草、果木的经营为例》,《东岳论丛》1998年第1期
    ①李令福《明清山东盐碱土的分布及其改良利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4期
    ①本章由本人所写《论菏泽在先秦时期的历史地位》(《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一文扩写而成
    ②钱穆《史记地名考》,15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7月第1版
    ③[清]岳濬《山东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39册》,198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④[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262页,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版
    ⑤袁珂《山海经校译》,24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
    ⑥《尚书·禹贡》,《十三经注疏》,147页,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1版
    ⑦[宋]毛晃《禹贡指南》,《丛书集成新编·90册》,104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⑧[清]刘藻《曹州府志》,60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⑨[清]洪颐煊《汉志水道疏证四卷》,《丛书集成新编·91册》,20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⑩[清]刘藻《曹州府志》,61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11[清]刘藻《曹州府志》,86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12[清]和珅《钦定大清一统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76册》,842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13[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3《山水志》,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14[清]赵嗣晋(康熙)《城武县志》卷1上《舆地志·山川》,康熙41年刻本15[日本]泷川资言考证、[日本]水泽利忠校补《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上)《三皇本纪》,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第1版16[西汉]司马迁《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一》,32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①史念海《河山集》,10-11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9月第1版
    ②史念海《河山集》(三集),3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第1版
    ③[东汉]班固《汉书》卷28上《地理志第八上》,1570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④[西汉]司马迁《史记》卷90《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2591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79上《儒林列传第六十九上》,2554页,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⑥《尚书·禹贡》,《十三经注疏》,147页,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1版
    ⑦[日本]泷川资言考证、[日本]水泽利忠校补《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上)《三皇本纪》,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第1版
    ⑧对于伏羲的出生地雷泽,学术界曾多有争议,或以为即今江苏太湖,或以为即今甘肃庄浪县关山西麓的朝那湫,或以为在今山东菏泽。笔者倾向于后一种意见。
    ⑨[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124页,中华书局影印本1961年版
    ①[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108页,中华书局1980年2月第1版
    ②邓云特《中国救荒史》,6页,商务印书馆1993年7月影印第1版
    ③张红旗《走进巨野》,6页,中国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④《管子》卷23《地数》,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第1版
    ⑤[西汉]司马迁《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一》,3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⑥[清]和珅《钦定大清一统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76册》,850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⑦山东省巨野县地方志办公室《巨野县图志》,3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⑧[西汉]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八》,350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⑨张红旗《走进巨野》,5-6页,中国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①[清]徐文靖《竹书纪年统笺》,《二十二子》,105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第1版
    ②王先谦《汉书补注》(上),718页,中华书局1983年9月第1版
    ③[民国]冯麟溎《中国方志丛书·定陶县志》,380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④[民国]冯麟溎《中国方志丛书·定陶县志》,380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⑤[宋]范晔《后汉书》卷3《肃宗孝章帝纪第三》,150页,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⑥[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5《帝迹志·帝王》,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⑦[宋]王应麟《诗地理考》,《丛书集成新编·91册》,670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⑧[清]刘藻《曹州府志》,249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⑨[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5《帝迹志·帝王》,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①[清]刘藻《曹州府志》,112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②[宋]范晔《后汉书》卷3《肃宗孝章帝纪第三》,149页,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③[宋]范晔《后汉书》卷5《孝安帝纪第五》,238页,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④[宋]范晔《后汉书》志21《郡国三》,3456页,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⑤侯仰军《海岱龙山文化与尧舜之乡考辨》,《齐鲁学刊》2006年第1期
    ⑥[元]脱脱《宋史》卷14《本纪第十四·神宗一》,269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⑦参见本论文《前言·研究现状》
    ⑧[西汉]司马迁《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一》,32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⑨[清]汪鸿孙《中国方志丛书·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104页,(台北)成文出版社印行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⑩钱穆《史记地名考》,88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7月第1版
    11[西汉]司马迁《史记》卷1《五帝本纪第一》,34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12仝晰纲《虞舜相关地名辨正》,《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3[清]刘藻《曹州府志》,54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14[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3《山水志》,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①[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5《帝迹志·帝王》,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②[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3《山水志》,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卷2《夏本纪第二》,50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④潘建荣《二十五史人物与菏泽历史文化》,8页,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
    ⑤沈长云《禹都阳城即濮阳说》,《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2期沈长云《论禹治洪水真相兼论夏史研究诸问题》,《学术月刊》1994年第6期
    ⑥《尚书·禹贡》,《十三经注疏·二·尚书正义》,147页,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1版
    ⑦[西汉]司马迁《史记》卷3《殷本纪第三》,96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⑧[清]汪鸿孙《中国方志丛书·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7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五十七年三月台1版
    ⑨[民国]冯麟溎《中国方志丛书·定陶县志》,123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⑩王国维《水经注校》,258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11[清]汪鸿孙《中国方志丛书·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7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12[清]岳濬《山东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39册》,338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①[明]于慎行《兖州府志》卷5《帝迹志·帝王》,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②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22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第1版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卷3《殷本纪第三》,93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④[清]刘藻《曹州府志》,89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⑤[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171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⑥[西汉]司马迁《史记》卷35《管蔡世家》,1570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⑦侯仰军《海岱龙山文化与尧舜之乡考辨》,《齐鲁学刊》2006年第1期
    ⑧[西汉]司马迁《史记》卷4《周本纪第四》,125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⑨李文存《曹国王陵仿山》(定陶县地方志办公室内部资料)49-50页
    ⑩[民国]冯麟溎《中国方志丛书·定陶县志》,107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11《论语》,《十三经注疏》,2521页,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1版
    12[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243页,上海书店1998年1月第1版
    13钱穆《史记地名考》,87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7月第1版
    ①白寿彝《中国通史》第3卷《上古时代》(上),76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②[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二》,64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2版
    ③[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二》,65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2版
    ④[西汉]司马迁《史记》卷38《宋微子世家第八》,1632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⑤[西汉]司马迁《史记》卷72《穰侯列传第十二》,2329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⑥《春秋左传集解》,5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8月第1版
    ⑦《春秋左传集解》,4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8月第1版
    ⑧《春秋左传集解》,6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8月第1版
    ⑨《春秋左传集解》,13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8月第1版
    ⑩[西汉]司马迁《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第二》,1487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11[西汉]司马迁《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第二》,1488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12《国语》卷6《齐语》,85页,上海书店1987年1月影印第1版
    13[清]和珅《钦定大清一统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76册》,838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①《春秋左传集解》,31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8月第1版
    ②[清]刘藻《曹州府志》,89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③[清]储元升《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志》,89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版
    ④[明]曹学佺《大明一统名胜志二百八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168册》,501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第1版
    ⑤山东省巨野县地方志办公室《巨野县图志》,7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⑥钱穆《史记地名考》,882-883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7月第1版
    ⑦《国语》卷21《越语下》,239页,上海书店1987年1月影印第1版
    ⑧[西汉]司马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六十九》,3257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⑨《国语》卷19《吴语》,219页,上海书店1987年1月影印第1版
    ⑩《尚书·禹贡》,《十三经注疏》,148页,中华书局1980年9月第1版
    11钱穆《史记地名考》,177页,商务印书馆2001年7月第1版
    
    ①史念海《春秋时代的交通道路》,《河山集》,67-81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9月第1版
    ②[东汉]班固《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八下》,1664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③[清]赵国琳(顺治)《定陶县志·序》,顺治12年刻本
    ④[西汉]刘向《战国策·宋卫策》,14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2版
    ⑤[东汉]班固《汉书》卷28上《地理志第八上》,1525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⑥[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78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2版
    ⑦[西汉]司马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六十九》,3265-3266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⑧[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六》,45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2版
    ⑨[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二》,111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2版
    ①吴继轩《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原因探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2期
    ②[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三》,67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2版
    ③[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78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2版
    ④[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一》,33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2版
    ⑤[西汉]司马迁《史记》卷5《秦本纪第五》,212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⑥[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17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2版
    ⑦《国语》卷21《越语下》,239页,上海书店1987年1月影印第1版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六十九》,3258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②史念海《由地理的因素试探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文化最为发达的原因》,《河山集》(三集),24页,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第1版
    ③[清]刘藻《曹州府志》,89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④[西汉]司马迁《史记》卷3《殷本纪第三》,94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⑤[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172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卷3《殷本纪第三》,97-98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卷3《殷本纪第三》,99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③[三国]撰人不详、[清]孙冯翼辑《皇览》,《丛书集成新编·7册》,195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④钱穆《史记地名考》,27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7月第1版
    ⑤[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172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⑥[西汉]司马迁《史记》卷67《仲尼弟子列传第七》,2207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⑦[明]曹学佺《大明一统名胜志二百八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168册》,500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第1版
    ⑧《全唐诗》卷212《高适二》,2208页,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
    ⑨[清]刘藻《曹州府志》,614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⑩[西汉]司马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六十九》,3257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11[清]刘藻《曹州府志》,464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12[民国]冯麟溎《中国方志丛书·定陶县志》,132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13[民国]冯麟溎《中国方志丛书·定陶县志》,110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14[宋]吕本中《谒陶朱公庙》,《全宋诗》卷1605《吕本中一》,1803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1版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第六十九》,3258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②白寿彝《中国通史》第3卷《上古时代》(下),1177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③[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五》,4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2版
    ④陈奇猷《韩非子集释》,106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7月新1版
    ⑤[西汉]司马迁《史记》卷65《孙子吴起列传第五》,2162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⑥黄爱菊、郭满禄《曹州春秋》,158页,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⑦[西汉]司马迁《史记》卷65《孙子吴起列传第五》,2164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⑧《毛泽东选集》(第2卷),42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
    ⑨[清]储元升《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志》,108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版
    ⑩[西汉]司马迁《史记》卷63《老子韩非列传第三》,2145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11[清]刘藻《曹州府志》,614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12《庄子》卷8《天下》,226页,(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①《鲁迅全集》(第10卷),536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重排第1版
    ②《国语》卷1《周语上》,5页,上海书店1987年1月影印第1版
    ③[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329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④[日本]泷川资言考证,[日本]水泽利忠校补《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1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第1版
    ⑤[西汉]司马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六十九》,3266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⑥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279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
    ⑦成淑君《明代山东农业开发研究》,20页,齐鲁书社2006年8月第1版
    ⑧杨伯峻《春秋左传注》,485页,中华书局1981年3月第1版
    ①孙祚民《山东通史》,144-145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②韩茂莉《北宋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地域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1辑,60页
    ③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100-101页,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
    ④吴玉林《中国人口·山东分册》,55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5月第1版
    ⑤[汉]桓宽《盐铁论》卷1《通有第三》,19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⑥左大康《黄淮海平原农业自然条件和区域环境研究》(第2集),162页,(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
    ⑦[宋]范晔《后汉书》卷3《肃宗孝章帝纪第三》,149页,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⑧[宋]范晔《后汉书》卷50《孝明八王列传第四十》,1675页,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34《梁统列传第二十四》,1183页,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②成淑君《明代山东农业开发研究》,28页,齐鲁书社2006年8月第1版
    ③陶希圣《盛唐户口较多的州郡》,《食货》半月刊第2卷第10期,民国24年10月16日出版
    ④[宋]王溥《五代会要》,43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月第1版
    ⑤[元]脱脱《宋史》卷94《志第四十七·河渠四》,2338-2339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⑥[元]脱脱《宋史》卷2《本纪第二·太祖二》,22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⑦[元]脱脱《宋史》卷94《志第四十七·河渠四》,2338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①[美]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51页,中华书局2000年6月第1版
    ②[清]刘藻《曹州府志》,53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①[清]王镛(康熙)《单县志》卷1《方舆志·山川》,康熙56年刻本
    
    ①[清]刘藻《曹州府志》,199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②山东省巨野县史志编纂委员会《巨野县志》,500页,齐鲁书社1996年6月第1版
    
    ①[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292页,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版
    ②[清]刘藻《曹州府志》,42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卷35《管蔡世家第五》,1570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④[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2《舆地志·沿革》
    ⑤[西汉]司马迁《史记》卷38《宋微子世家第八》,1632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⑥[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2《舆地志·沿革》
    ⑦[民国]冯麟溎《中国方志丛书·定陶县志》,109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⑧[东汉]班固《汉书》卷1下《高帝纪第一下》,53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⑨[西汉]司马迁《史记》卷90《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2593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⑩[西汉]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八》,389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11[西汉]司马迁《史记》卷9《吕太后本纪第九》,404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12[清]刘藻《曹州府志》,81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13[西汉]司马迁《史记》卷58《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2083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卷58《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2086-2087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②[西汉]司马迁《史记》卷58《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2089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③[清]汪鸿孙《中国方志丛书·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11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④[东汉]班固《汉书》卷28上《地理志第八上》,1571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⑤[东汉]班固《汉书》卷28上《地理志第八上》,1571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⑥山东省定陶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定陶县志》,9页,齐鲁书社1999年12月第1版
    ⑦[宋]范晔《后汉书》志21《郡国三》,3456-3457页,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⑧[清]钱仪吉《三国会要》,69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⑨[唐]房玄龄《晋书》卷14《志第四·地理上》,419页,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
    ⑩[唐]魏征《隋书》卷24《志第十九·食货》,673页,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11[北齐]魏收《魏书》卷106中《地形志中》,2539页,中华书局1974年6月第1版
    12[北齐]魏收《魏书》卷106中《地形志中》,2540-2541页,中华书局1974年6月第1版
    13王仲荦《北周地理志》,687页,中华书局1980年8月第1版
    14王仲荦《北周地理志》,687-690页,中华书局1980年8月第1版
    15[唐]魏征《隋书》卷1《帝纪第一·高祖上》,20页,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16[唐]李延寿《北史》卷12《隋本纪下第十二》,447页,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
    17[唐]魏征《隋书》卷30《志第二十五·地理中》,837页,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1《本纪第一·高祖》,6页,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8《志第十八·地理一》,1441页,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③[宋]欧阳修《新唐书》卷37《志第二十七·地理一》,95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本纪第九·玄宗下》,215页,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⑤[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8《志第十八·地理一》,1389页,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⑥[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77《晋书三·高祖纪第三》,1020页,中华书局1976年5月第1版
    ⑦[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00《汉书二·高祖纪下》,1333页,中华书局1976年5月第1版
    ⑧[宋]王溥《五代会要》,38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月第1版
    ⑨[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12《周书三·太祖纪第三》,1485页,中华书局1976年5月第1版
    ⑩[元]脱脱《宋史》卷85《志第三十八·地理一》,2112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11[元]脱脱《宋史》卷19《本纪第十九·徽宗一》,363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12[元]脱脱《宋史》卷19《本纪第十九·徽宗一》,370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13[元]脱脱《宋史》卷85《志第三十八·地理一》,2110-2111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14[元]脱脱《宋史》卷85《志第三十八·地理一》,2112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15[宋]王存《元丰九域志》,21页,中华书局1984年12月第1版
    16[宋]王存《元丰九域志》,20-21页,中华书局1984年12月第1版
    17[元]脱脱《宋史》卷85《志第三十八·地理一》,2111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①[元]脱脱《金史》卷25《志第六·地理中》,617页,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1版
    ②[清]汪鸿孙《中国方志丛书·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16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③[明]宋濂《元史》卷58《志第十·地理一》,1368-1369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④[清汪鸿孙《中国方志丛书·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16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⑤李国祥《明实录类纂·山东史料卷》,12页,武汉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⑥[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2《舆地志·沿革》
    ⑦李国祥《明实录类纂·山东史料卷》,453页,武汉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⑧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研究室《清实录山东史料选》,126页,齐鲁书社1984年10月第1版
    ⑨[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序》,光绪11年刻本
    ⑩[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61《志第三十六·地理八》,2056-2058页,中华书局1976年7月第1版
    
    ①[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2《舆地志·沿革》,光绪11年刻本
    ②[清]刘藻《曹州府志》,42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③[清]和珅《钦定大清一统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76册》,834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④[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596页,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⑤[元]脱脱《金史》卷25《志第六·地理中》,617页,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1版
    ⑥菏泽市地名办公室编《菏泽市地名志》(内部资料),55页
    ⑦[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597页,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①[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61《志第三十六·地理八》,2056页,中华书局1976年7月第1版
    ②[民国]林修竹《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132页,民国8-9年山东省长公署教育科铅印本
    ③[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69册》,112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④[清]顾炎武《肇域志》,《续修四库全书·590册》,1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⑤[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23《陵墓志·曹县》,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⑥[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42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⑦[清]裴景煦《曹州府曹县乡土志·历史》,光绪33年抄本
    ⑧[清]刘藻《曹州府志》,42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⑨[宋]王溥《五代会要》,32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月第1版
    
    ①[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32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②[清]裴景煦《曹州府曹县乡土志·历史》,光绪33年抄本
    ③[清]裴景煦《曹州府曹县乡土志·历史》,光绪33年抄本
    ④[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33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⑤[民国]林修竹《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138-139页,民国8-9年山东省长公署教育科铅印本
    ⑥[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22《古蹟志·定陶县》,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⑦[宋]范晔《后汉书》志21《郡国三》,3457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⑧[清]汪鸿孙《中国方志丛书·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7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⑨杨宽《战国史》,340-34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9月第1版
    ⑩[西汉]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八》,379-380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11[西汉]司马迁《史记》卷8《高祖本纪第八》,389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12[东汉]班固《汉书》卷80《宣元六王传第五十》,3326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①[宋]范晔《后汉书》卷34《梁统列传第二十四》,1183页,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②[宋]王溥《唐会要》,1231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③[清]刘藻《曹州府志》,43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④[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610页,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⑤[明]李贤《明一统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72册》,531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⑥李国祥《明实录类纂·山东史料卷》,3页,武汉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⑦[清]张廷玉《明史》卷41《志第十七·地理二》,944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⑧[民国]林修竹《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158页,民国8-9年山东省长公署教育科铅印本
    ⑨山东省成武县史志编纂委员会《成武县志》,621页,齐鲁书社1992年11月第1版
    ⑩[清]刘藻《曹州府志》,106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11[清]袁章华(道光)《城武县志》卷1《舆地志·沿革》,道光10年刻本
    12[清]袁章华(道光)《城武县志》卷1《舆地志·古蹟》,道光10年刻本
    13[东汉]班固《汉书》卷1上《高帝纪第一上》,17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①[清]岳濬《山东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39册》,197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②[清]赵嗣晋(康熙)《城武县志》卷1上《舆地志·沿革》,康熙41年刻本
    ③[东汉]班固《汉书》卷28上《地理志第八上》,1570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④[清]赵嗣晋(康熙)《城武县志》卷1上《舆地志·沿革》,康熙41年刻本
    ⑤[清]赵嗣晋(康熙)《城武县志》卷1上《舆地志·沿革》,康熙41年刻本
    ⑥[清]赵嗣晋(康熙)《城武县志》卷1上《舆地志·沿革》,康熙41年刻本
    ⑦[清]张廷玉《明史》卷41《志第十七·地理二》,942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⑧[清]赵嗣晋(康熙)《城武县志》卷1上《舆地志·沿革》,康熙41年刻本
    ⑨[民国]林修竹《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151页,民国8-9年山东省长公署教育科铅印本
    ⑩[清]王镛(康熙)《单县志》卷1《方舆志·建置》,康熙56年刻本
    11山东省单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单县志》,7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12[东汉]班固《汉书》卷1上《高帝纪第一上》,4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13山东省单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单县志》,8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14[东汉]班固《汉书》卷28上《地理志第八上》,1571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106中《地形志中》,2539页,中华书局1974年6月第1版
    ②[清]王镛(康熙)《单县志》卷1《方舆志·建置》,康熙56年刻本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0上《本纪第二十上·昭宗》,766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④[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32《唐书八·庄宗纪第六》,438页,中华书局1976年5月第1版
    ⑤[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50《志十二·郡县志》,2013页,中华书局1976年5月第1版
    ⑥[清]毕沅《续资治通鉴》(第1册)卷第1《宋纪一》,15页,中华书局1957年8月第1版
    ⑦[明]陆釴(嘉靖)《山东通志四十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187册》,749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第1版
    ⑧[清]王镛(康熙)《单县志》卷1《方舆志·建置》,康熙56年刻本
    ⑨[明]刘基《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续修四库全书·586册》,30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⑩[明]宋濂《元史》卷58《志第十·地理一》,1368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11[清]张廷玉《明史》卷41《志第十七·地理二》,942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12[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22《古蹟志·单县》,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13[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1《沿革志》,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14[民国]林修竹《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145页,民国8-9年山东省长公署教育科铅印本
    ①[明]吕鹏云(万历)《巨野县志》卷8《杂志·陵墓》,崇祯间增刻本
    ②[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614页,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③山东省巨野县地方志办公室《巨野县图志》,12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④[东汉]班固《汉书》卷28上《地理志第八上》,1571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⑤[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2《编年志》,道光26年刻本
    ⑥山东省巨野县地方志办公室《巨野县图志》,24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⑦山东省巨野县地方志办公室《巨野县图志》,27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⑧[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2《编年志》,道光26年刻本
    ⑨[唐]魏征《隋书》卷30《志第二十五·地理中》,844页,中华书局1973年8月第1版
    ⑩[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261页,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版
    11[宋]欧阳修《新唐书》卷38《志第二十八·地理二》,992页,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1版
    12[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12《周书三·太祖纪第三》,1485页,中华书局1976年5月第1版
    13[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2《编年志》,道光26年刻本
    14[元]脱脱《金史》卷25《志第六·地理中》,614页,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1版
    15[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2《编年志》,道光26年刻本
    16[明]宋濂《元史》卷58《志第十·地理一》,1366-1368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①李国祥《明实录类纂·山东史料卷》,12页,武汉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②[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2《编年志》,道光26年刻本
    ③[民国]林修竹《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162页,民国8-9年山东省长公署教育科铅印本
    ④山东郓城县地名委员会办公室《山东省郓城县地名志》,9页,1990年10月编印
    ⑤[清]张盛铭(康熙)《郓城县志·重修郓城县志序》,康熙55年刻本
    ⑥[清]毕炳炎(光绪)《郓城县志》卷1《方域志·沿革》,光绪19年刻本
    ⑦[北齐]魏收《魏书》卷106上《地形志上》,2460页,中华书局1974年6月第1版
    ⑧[清]张盛铭《郓城县志》卷1《方域志·沿革》,康熙55年刻本
    ⑨[清]毕炳炎《郓城县志》卷1《方域志·沿革》,光绪19年刻本
    ⑩[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8《志第十八·地理一》,1442页,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11[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257页,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版
    1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0下《本纪第二十下·哀帝》,802页,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13[元]脱脱《金史》卷25《志第六·地理中》,614页,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1版
    
    ①[明]宋濂《元史》卷58《志第十·地理一》,1367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②陈冬生《明代以来山东植棉业的发展》,载《中国农史》1992年第3期
    ③[民国]林修竹《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168页,民国8-9年山东省长公署教育科铅印本
    ④[西汉]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第六》,224页,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⑤[东汉]班固《汉书》卷28上《地理志第八上》,1571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⑥[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263页,中华书局1983年6月第1版
    ⑦钱穆《史记地名考》,413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7月第1版
    ⑧[唐]房玄龄《晋书》卷5《帝纪第五·孝怀帝》,118页,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
    ⑨[唐]房玄龄《晋书》卷5《帝纪第五·孝怀帝》,120页,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
    ⑩[唐]房玄龄《晋书》卷14《志第四·地理上》,419页,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
    11[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8《志第十八·地理一》,1441-1442页,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12[明]宋濂《元史》卷58《志第十·地理一》,1369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13李国祥《明实录类纂·山东史料卷》,11页,武汉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14史松《清史编年》第4卷《雍正朝》,42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①[东汉]班固《汉书》卷28上《地理志第八上》,1558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②[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475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③[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477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版
    ④[元]脱脱《宋史》卷85《志第三十八·地理一》,2107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⑤[元]脱脱《金史》卷25《志第六·地理中》,617页,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1版
    ⑥[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79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⑦[明]宋濂《元史》卷58《志第十·地理一》,1361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⑧[清]储元升《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志》,107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版
    ⑨[清]和珅《钦定大清一统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74册》,460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⑩[清]储元升《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志》,583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11[清]张廷玉《明史》卷40《志第十六·地理一》,899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12[清]和珅《钦定大清一统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74册》,451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13[清]储元升《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志》,129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版
    ①[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序》,11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②[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67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①葛剑雄主编,吴松弟著《中国人口史》第3卷《辽宋金元时期》,17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①山东省定陶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定陶县志》,78-95页,齐鲁书社1999年12月第1版
    ①[宋]陈敷《农书》,《丛书集成新编·47册》,313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②[北齐]魏收《魏书》卷7下《高祖纪第七下》,170页,中华书局1974年6月第1版
    ③[宋]陈敷《农书》,《丛书集成新编·47册》,313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④[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卷19《鞑靼款塞》,《丛书集成新编·2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⑤[明]宋濂《元史》卷155《列传第四十二·史天泽》,3660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⑥[明]宋濂《元史》卷7《本纪第七·世祖四》,132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⑦[明]宋濂《元史》卷93《志第四十二·食货一》,2354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①[明]宋濂《元史》卷93《志第四十二·食货一》,2355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②[明]宋濂《元史》卷4《本纪第四·世祖一》,69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③[明]宋濂《元史》卷7《本纪第七·世祖四》,128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④[明]宋濂《元史》卷93《志第四十二·食货一》,2354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⑤[明]宋濂《元史》卷8《本纪第八·世祖五》,148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⑥[明]宋濂《元史》卷24《本纪第二十四·仁宗一》,551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⑦[元]王恽《秋涧集》卷62《劝农文》,(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200册》,806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⑧[元]虞集《道园学古录》卷11《纺绩图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207册》,168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⑨[明]宋濂《元史》卷93《志第四十二·食货一》,2354-2355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⑩[元]司农司《农桑辑要·原序》,《丛书集成新编·47册》,324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①[明]宋濂《元史》卷93《志第四十二·食货一》,2355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②[明]宋濂《元史》卷15《本纪第十五·世祖十二》,308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③[明]宋濂《元史》卷93《志第四十二·食货二》,2354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④[明]宋濂《元史》卷42《本纪第四十二·顺帝五》,894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⑤[明]宋濂《元史》卷93《志第四十二·食货一》,2354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⑥[明]宋濂《元史》卷19《本纪第十九·成宗二》,418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⑦《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六十卷》典章19《户部五·荒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63册》,485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第1版
    ⑧[明]宋濂《元史》卷6《本纪第六·世祖三》,122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⑨[明]宋濂《元史》卷7《本纪第七·世祖四》,128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⑩[明]宋濂《元史》卷7《本纪第七·世祖四》,132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11[明]宋濂《元史》卷93《志第四十二·食货一》,2356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①[清]张廷玉《明史》卷1《本纪第一·太祖一》,6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②[明]徐光启撰,石声汉校注《农政全书校注》(上),6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第1版
    ③《明太祖实录》卷37《洪武元年十二月辛卯》
    ④[明]申时行《明会典》,116页,中华书局1989年10月第1版
    ⑤[清]张廷玉《明史》卷6《本纪第六·成祖二》,80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⑥[清]张廷玉《明史》卷6《本纪第六·成祖二》,91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⑦[清]张廷玉《明史》卷7《本纪第七·成祖三》,94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⑧[清]张廷玉《明史》卷7《本纪第七·成祖三》,97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⑨[清]张廷玉《明史》卷11《本纪第十一·景帝》,145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⑩[清]张廷玉《明史》卷11《本纪第十一·景帝》,147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11[明]申时行《明会典》,116页,中华书局1989年10月第1版
    12[明]申时行《明会典》,116页,中华书局1989年10月第1版
    13[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2《本纪二·太宗本纪一》,20页,中华书局1976年7月第1版
    
    ①[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2《本纪二·太宗本纪一》,24页,中华书局1976年7月第1版
    ②[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2《本纪二·太宗本纪一》,28页,中华书局1976年7月第1版
    ③史松《清史编年》第1卷《顺治朝》,1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④[清]蒋良骐《东华录》,71页,中华书局1980年4月第1版
    ⑤[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4《本纪四·世祖本纪一》,106页,中华书局1976年7月第1版
    ⑥[清]蒋良骐《东华录》,103页,中华书局1980年4月第1版
    ⑦[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8《本纪八·圣祖本纪三》,278页,中华书局1976年7月第1版
    ⑧[清]岳濬《山东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39册》,88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⑨[清]岳濬《山东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39册》,81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⑩[清]岳濬《山东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39册》,115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11史松《清史编年》第4卷《雍正朝》,37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12[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10《本纪十·高宗本纪一》,376页,中华书局1976年7月第1版
    13[清]岳濬《山东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39册》,81-82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14[清]岳濬《山东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39册》,115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①[清]岳濬《山东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39册》,107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②黎翔凤《管子校注》,924页,中华书局2004年6月第1版
    ③黎翔凤《管子校注》,926页,中华书局2004年6月第1版
    ④邓云特《中国救荒史》,25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7月影印第1版
    ①[明]宋濂《元史》卷8《本纪第八·世祖五》,166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②《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六十卷》典章17《籍册·户口条画》,《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63册》,460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第1版
    ③[明]宋濂《元史》卷10《本纪第十·世祖七》,204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④《明太祖实录》卷33《洪武元年闰七月庚子》
    ⑤[民国]冯麟溎《中国方志丛书·定陶县志》,752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⑥郭厚安《明实录经济资料选编》,41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⑦[清]张廷玉《明史》卷2《本纪第二·太祖二》,27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①[清]张廷玉《明史》卷77《志第五十三·食货一》,1879-1880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②张青《洪洞大槐树移民志》,67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③山东省定陶县地名志办公室《定陶县地名志》(内部资料),78页
    ④张青《洪洞大槐树移民志》,65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⑤[清]裴景煦(光绪)《曹州府曹县乡土志·氏族》,光绪33年抄本
    ⑥山东省巨野县地方志办公室《巨野县图志》,2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⑦张青《洪洞大槐树移民志》,292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⑧张青《洪洞大槐树移民志》,65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⑨[清]汪鸿孙《中国方志丛书·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62-65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⑩政协东明县文史资料委员会《东明文史资料》(第五辑),1990年5月
    ①《明太宗实录》卷81《永乐十年正月乙未》
    ②张青《洪洞大槐树移民志》,67页,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③成武县地名办公室《成武县地名志》(内部资料),293页
    ④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3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
    ⑤[明]陆釴(嘉靖)《山东通志四十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187册》,749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第1版
    ⑥[明]陆釴(嘉靖)《山东通志四十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187册》,750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第1版
    ⑦[明]陆釴(嘉靖)《山东通志四十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187册》,751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第1版
    ⑧[明]陆釴(嘉靖)《山东通志四十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187册》,759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第1版
    ⑨[清]蒋良骐《东华录》,73页,中华书局1980年4月第1版
    ①[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8《田赋志》,光绪11年刻本
    ②[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15《户役志》,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③[清]朱琦《兖州府曹县志》卷3《赋役志·户口》,康熙55年增刻本
    ④[民国]冯麟溎《中国方志丛书·定陶县志》,710-711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⑤[清]赵嗣晋(康熙)《城武县志·旧序》,康熙41年刻本
    ⑥[清]袁章华(道光)《城武县志》卷4《艺文志·上刘抚台告荒书》,道光10年刻本
    ⑦[清]王镛(康熙)《单县志》卷1《方舆志·风俗》,康熙56年刻本
    ⑧[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6《食货志》,道光26年刻本
    ⑨[清]毕炳炎(光绪)《郓城县志》卷第3《田赋志·户口》,光绪19年刻本
    ⑩[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398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11[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433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12[清]蒋良骐《东华录》,71页,中华书局1980年4月第1版13史松《清史编年》第1卷《顺治朝》,23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14[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120《志九十五·食货一》,3485页,中华书局1976年7月第1版15陈振汉《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农业编》(第1分册),2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16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3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17[清]汪鸿孙《中国方志丛书·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62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①[清]袁章华(道光)《城武县志》卷3《食货志·户口》,道光10年刻本
    ②[清]王镛(康熙)《单县志》卷4《赋役志·田地》,康熙56年刻本
    ③[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6《食货志》,道光26年刻本
    ④[清]毕炳炎(光绪)《郓城县志》卷第3《田赋志·户口》,光绪19年刻本
    ⑤[清]毕炳炎《中国方志丛书·郓城县乡土志》,10页,(台北)成文出版社印行,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⑥[民国]冯麟溎《中国方志丛书·定陶县志》,218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⑦[民国]周保琛《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续志》,77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版
    ⑧[清]裴景煦《曹州府曹县乡土志·户口》,光绪33年抄本
    ⑨[清]乾隆官修《清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一·考五零二五》,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第2版
    ①《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六十卷》典章19《户部五·荒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63册》,485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第1版
    ②《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六十卷》典章23《户部九·农桑栽种》,《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63册》,556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第1版
    ③《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六十卷》典章19《户部五·荒田》,《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63册》,486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第1版
    ④[明]宋濂《元史》卷93《志第四十二·食货一》,2355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⑤[明]宋濂《元史》卷24《本纪第二十四·仁宗一》,558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⑥[明]宋濂《元史》卷92《志第四十一下·百官八》,2338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⑦[明]宋濂《元史》卷5《本纪第五·世祖二》,93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⑧[明]宋濂《元史》卷19《本纪第十九·成宗二》,415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⑨[明]申时行《明会典》,119页,中华书局1989年10月第1版
    ⑩[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253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11[明]申时行《明会典》,112页,中华书局1989年10月第1版
    12[清]张廷玉《明史》卷2《本纪第二·太祖二》,27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13[明]申时行《明会典》,112页,中华书局1989年10月第1版
    ①[清]张廷玉《明史》卷2《本纪第二·太祖二》,21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②[明]申时行《明会典》,112页,中华书局1989年10月第1版
    ③[清]张廷玉《明史》卷3《本纪第三·太祖三》,53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④[清]张廷玉《明史》卷77《志第五十三·食货一》,1882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⑤[清]张廷玉《明史》卷18《本纪第十八·世宗二》,236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⑥[明]吕鹏云(万历)《巨野县志》卷6《宦绩志》,崇祯间增刻本
    ⑦[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253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⑧[清]张廷玉《明史》卷77《志第五十三·食货一》,1884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⑨郭厚安《明实录经济资料选编》,404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⑩[清]毕炳炎(光绪)《郓城县志》卷第3《田赋志·土田》,光绪19年刻本
    11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研究室《清实录山东史料选》,7页,齐鲁书社1984年10月第1版
    12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研究室《清实录山东史料选》,6页,齐鲁书社1984年10月第1版
    13《清世祖实录》卷43《顺治六年三月壬子》
    14[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8《田赋志》,光绪11年刻本
    ①[清]袁章华(道光)《城武县志》卷3《食货志·地亩》,道光10年刻本
    ②[清]赵嗣晋(康熙)《城武县志·旧序》,康熙41年刻本
    ③[民国]冯麟溎《中国方志丛书·定陶县志》,700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④[民国]冯麟溎《中国方志丛书·定陶县志》,711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⑤[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6《食货志》,道光26年刻本
    ⑥[清]毕炳炎(光绪)《郓城县志》卷第3《田赋志·土田》,光绪19年刻本
    ⑦[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380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⑧[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120《志九十五·食货一》,3501页,中华书局1976年7月第1版
    ⑨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研究室《清实录山东史料选》,3页,齐鲁书社1984年10月第1版
    ⑩《清世祖实录》卷43《顺治六年三月壬子》
    
    ①南开大学历史系《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60页,中华书局1959年5月第1版
    ②[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4《本纪四·世祖一》,115页,中华书局1976年7月第1版
    ③陈振汉《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农业编》(第2分册),2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
    ④林铁钧《清史编年》第2卷《康熙朝》(上),213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⑤[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120《志九十五·食货一》,3502页,中华书局1976年7月第1版
    ⑥史松《清史编年》第4卷《雍正朝》,18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⑦陈振汉《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农业编》(第1分册),32-3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
    ⑧陈振汉《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农业编》(第1分册),3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
    ⑨陈振汉《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农业编》(第1分册),395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地21版
    ⑩[民国]冯麟溎《中国方志丛书·定陶县志》,290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①[民国]冯麟溎《中国方志丛书·定陶县志》,709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②[清]和珅《大清一统志》卷145《曹州府二·名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76册》,856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③[清]毕炳炎(光绪)《郓城县志》卷第3《田赋志·土田》,光绪19年刻本
    ④[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3《食货志·漕粮》,光绪11年刻本
    ⑤[清]袁章华(道光)《城武县志》卷2《赋役志·田亩》,道光10年刻本
    
    ①[明]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25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月新1版
    ②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93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
    ③[明]宋濂《元史》卷93《志第四十二·食货一》,2355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④[清]张廷玉《明史》卷3《本纪第三·太祖三》,51-52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⑤郭厚安《明实录经济资料选编》,42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⑥[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129《志一百四·河渠四》,3823页,中华书局1976年7月第1版
    ①[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26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9月第1版
    ②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4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6月中译本
    ③孙百亮《清代山东地区的灾荒与人口变迁》,25页,陕西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①[元]司农司《农桑辑要·原序》,《丛书集成新编·47册》,324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②[明]宋濂《元史》卷14《本纪第十四·世祖十一》,290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③[明]宋濂《元史》卷25《本纪第二十五·仁宗二》,571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④[明]宋濂《元史》卷33《本纪第三十三·文宗二》,730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⑤[明]宋濂《元史》卷40《本纪第四十·顺帝三》,863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⑥[明]宋濂《元史》卷26《本纪第二十六·仁宗三》,585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⑦[明]宋濂《元史》卷33《本纪第三十三·文宗二》,730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⑧郭成康《清史编年》第6卷《乾隆朝》(下),49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①[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3《方舆志·附錄》,道光26年刻本
    ②郭成康《清史编年》第6卷《乾隆朝》(下),53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③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第7辑),6页,中华书局1989年12月第1版
    ④[明]朱元璋《明太祖集》,30页,黄山书社1991年11月第1版
    ⑤[清]张廷玉《明史》卷78《志第五十四·食货二》,1895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⑥[清]王镛(康熙)《单县志》卷1《方舆志·风俗》,康熙56年刻本
    ⑦郭成康《清史编年》第6卷《乾隆朝》(下),53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①[清]刘藻《曹州府志》,163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②张显清《明代后期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载《学术探索》2005年第5期
    ③[明]宋应星著,钟广言注释《天工开物》上卷《乃粒》,33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10月第1版
    ④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10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05年8月第1版
    ①[清]汪灏《广群芳谱》,145页,上海书店1985年6月第1版
    ②[明]王象晋纂辑,伊钦恒诠释《群芳谱诠释》,12页,农业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
    ③[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11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④[明]王象晋纂辑,伊钦恒诠释《群芳谱诠释》,12页,农业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
    ⑤[明]李先芳(万历)《濮州志》卷4《货殖传·附土产》,万历10年刻本
    ⑥山东省成武县史志编纂委员会《成武县志》,774-775页,齐鲁书社1992年11月第1版
    ⑦[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6《风俗志·饮食》,光绪11年刻本
    ⑧[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6《风俗志·民事》,光绪11年刻本
    ⑨[清]赵嗣晋(康熙)《城武县志》卷1上《舆地志·风俗》,康熙41年刻本
    ⑩[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23《风俗志·民事》,道光26年刻本
    11[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11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12[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13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13[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14《田赋志》,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14李令福先生认为,明朝前期山东全省约有30%的耕地播种小麦,即小麦的播种面积占总耕地的三成左右(见李令福《明清山东粮食作物结构的时空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期,160页)
    ①《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7册),第2311号档(转引自李令福《明清山东粮食作物结构的时空特征》)
    ②[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13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③[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23《风俗志·饮食》,道光26年刻本
    ④[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332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⑤《明宣宗实录》卷19《宣德元年秋七月乙未》
    ⑥[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11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⑦明清各县地方志
    ⑧[清]陈芳生《捕蝗考》,《丛书集成新编·47册》,573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⑨[晋]张华《博物志》卷4《食忌》,《百子全书》(第7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①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323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
    ②[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11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③[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11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④山东省成武县史志编纂委员会《成武县志》,229页,齐鲁书社1992年11月第1版
    ⑤[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332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⑥[明]吕鹏云(万历)《巨野县志》卷8《杂志·物产》,崇祯间增刻本
    ⑦[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23《风俗志·饮食》,道光26年刻本
    ⑧[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11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①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318-323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
    ②[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2《舆地志·物产》,光绪11年刻本
    ③[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12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④[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12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⑤[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2《舆地志·物产》,光绪11年刻本
    ⑥[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117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⑦[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6《风俗志·饮食》,光绪11年刻本
    ⑧[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12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⑨[清]赵嗣晋(康熙)《城武县志》卷1上《舆地志·物产》,康熙41年刻本
    ①[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2《舆地志·物产》,光绪11年刻本
    ②[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23《风俗志·民事》,道光26年刻本
    ③[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6《风俗志·饮食》,光绪11年刻本
    ④[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332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⑤[清]钱仪吉《三国会要》,5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⑥王思明《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载《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
    ⑦山东省定陶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定陶县志》,11-12页,齐鲁书社1999年12月第1版
    ⑧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古今农业》2005年第3期
    ①曹树基《清代玉米、番薯分布的地理特征》,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2),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
    ②万国鼎《五谷史话》,29-30页,中华书局1961年4月第1版
    ③[明]王象晋纂辑,伊钦恒诠释《群芳谱诠释》,53-54页,农业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
    ④郭成康《清史编年》第6卷《乾隆朝》(下),53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⑤徐珂《清稗类钞》(第12册),5724页,中华书局1986年7月第1版
    ⑥郭成康《清史编年》第6卷《乾隆朝》(下),49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⑦郭成康《清史编年》第6卷《乾隆朝》(下),496-49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⑧郭成康《清史编年》第6卷《乾隆朝》(下),49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⑨山东省成武县史志编纂委员会《成武县志》,229页,齐鲁书社1992年11月第1版
    ⑩[美]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载《世界农业》1979年第6期
    ①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载《古今农业》2005年第3期
    ②[清]赵嗣晋(康熙)《城武县志》卷1上《舆地志·风俗》,康熙41年刻本
    ③[清]裴景煦《曹州府曹县乡土志·商》,光绪33年抄本
    ④王宝卿《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以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为中心》(1368-1949),2页,南京农业大学2006届博士生学位论文
    ⑤王宝卿《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以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为中心》(1368-1949),3页,南京农业大学2006届博士生学位论文
    ⑥[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68-75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9月第1版
    
    ①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27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②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27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③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28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④[清]章弘(康熙)《巨野县志》卷7《风俗》,康熙47年刻本
    
    ①[清]章弘(康熙)《巨野县志》卷7《风俗志》,康熙47年刻本
    ②[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6《风俗志》,光绪11年刻本
    ③李令福《明清山东粮食作物结构的时空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期
    ④[明]徐光启撰,石声汉校注《农政全书校注》,63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第1版
    ⑤[明]李先芳(万历)《濮州志》卷4《货殖传·附土产》,万历10年刻本
    
    ①吴宏岐《元代北方地区农作物的地域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4辑
    ②[明]申时行《明会典》,116页,中华书局1989年10月第1版
    ③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4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
    ④[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14《田赋志·郓城县》,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⑤[清]刘藻《曹州府志》,200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81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
    ⑦[清]赵嗣晋(康熙)《城武县志》卷1上《舆地志·物产》,康熙41年刻本
    ⑧[清]裴景煦(光绪)《曹州府曹县乡土志·物产》,光绪33年抄本
    ⑨[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131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⑩[清]毕炳炎《中国方志丛书·郓城县乡土志》,18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11[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4《风土志》,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12[明]邓韍(嘉靖)《濮州志》卷2《食货志》,嘉靖6年刻本
    
    ①[明]吕鹏云(万历)《巨野县志》卷8《杂志·物产》,崇祯间增刻本
    ②[清]裴景煦《曹州府曹县乡土志·实业》,光绪33年抄本
    ③[清]裴景煦《曹州府曹县乡土志·商》,光绪33年抄本
    ④[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131-132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⑤郭厚安《明实录经济资料选编》,3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⑥郭厚安《明实录经济资料选编》,5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⑦郭厚安《明实录经济资料选编》,1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⑧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5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3月第1版
    ⑨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44-4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第1版
    ⑩[清]裴景煦《曹州府曹县乡土志·植物名目》,光绪33年抄本
    11[明]王象晋纂辑,伊钦恒诠释《群芳谱诠释》,155页,农业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
    12[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4《风土志·郓城县》,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13[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23《风俗志·民事》,道光26年刻本
    14山东省巨野县史志编纂委员会《巨野县志》,500页,齐鲁书社1996年6月第1版
    ①[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13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②[明]申时行《明会典》,116页,中华书局1989年10月第1版
    ③李文炳《山东棉花》,2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④迟云飞《清史编年》第12卷《光绪朝》(下),481页,中国人民大学2000年8月第1版
    ①[清]褚华《木棉谱》,《丛书集成新编·47册》,498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②[明]李先芳(万历)《濮州志》卷2《风俗记》,万历10年刻本
    ③[明]李先芳(万历)《濮州志》卷4《货殖传》,万历10年刻本
    ④[清]杨士骧(宣统)《山东通志》,1504页,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3年本
    ⑤[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4《风土志》,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⑥李文炳《山东棉花》,2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⑦[清]裴景煦《曹州府曹县乡土志·植物名目》,光绪33年抄本
    ⑧[明]王象晋纂辑,伊钦恒诠释《群芳谱诠释》,155页,农业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
    ⑨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上),5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3月第1版
    ⑩陈振汉《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农业编》(第1分册),44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
    11[清]刘藻《曹州府志》,200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①[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下篇《各论·第一章植物类·第一节草部·草之三·芳草类》
    ②[清]汪鸿孙《中国方志丛书·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119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③李文存《曹国王陵仿山》(定陶县地方志办公室内部资料),76-77页
    ④李保光《曹州牡丹史新考》,《菏泽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
    ⑤[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125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⑥[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4《风土志·曹州》,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①朱效明《中国菏泽文化丛书·中国牡丹城》,262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②[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125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③朱效明《中国菏泽文化丛书·中国牡丹城》,264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④[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卷24《黑牡丹》,(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70册》,345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⑤朱效明《中国菏泽文化丛书·中国牡丹城》,264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①[清]佟企圣(康熙)《曹州志》卷2《舆地志·物产·花部》,《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9册),751页,中国书店1992年12月第1版
    ②[清]徐继孺《曹南文献录》卷41
    ③[清]余鹏年《曹州牡丹谱》,《丛书集成新编·44册》,105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④朱效明《中国菏泽文化丛书·中国牡丹城》,265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⑤朱效明《中国菏泽文化丛书·中国牡丹城》,265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⑥[清]计楠《牡丹谱》,《丛书集成续编·83册》,487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80年7月台1版
    ⑦朱效明《中国菏泽文化丛书·中国牡丹城》,267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⑧朱效明《中国菏泽文化丛书·中国牡丹城》,266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①朱效明《中国菏泽文化丛书·中国牡丹城》,267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②朱效明《中国菏泽文化丛书·中国牡丹城》,267-268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③[清]凌寿柏《新修菏泽县志》卷2《舆地志·物产》,光绪11年刻本
    ④见明清时期各县县志。
    ⑤胡朴安《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之十二·中华风俗志》,3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
    ⑥[明]李先芳(万历)《濮州志》卷2《风俗记》,万历10年刻本
    ⑦[清]刘藻《曹州府志》,200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⑧[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125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⑨[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4《风土志·曹县》,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⑩朱效明《中国菏泽文化丛书·中国牡丹城》,262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11[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4《风土志·曹县》,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①[清]凌寿柏(光绪)《菏泽县志》卷18《人物志》,光绪11年刻本
    ②朱效明《中国菏泽文化丛书·中国牡丹城》,266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③朱效明《中国菏泽文化丛书·中国牡丹城》,266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④[清]王培荀《乡园忆旧录》卷8《山左物产》
    ①[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1《舆地志·物产》,光绪11年刻本
    ②[清]汪鸿孙《中国方志丛书·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123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③[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1《舆地志·物产》,光绪11年刻本
    ④[清]杨士骧(宣统)《山东通志》,1521页,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3年本
    ⑤[清]杨兆焕《中国方志丛书·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123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⑥[清]赵世学《新增桑篱园牡丹谱·序》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卷29《河渠书第七》,1405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②[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243页,上海书店1998年1月第1版
    ③[东汉]班固《汉书》卷29《沟洫志第九》,1697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④[东汉]班固《汉书》卷29《沟洫志第九》,1696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⑤[东汉]班固《汉书》卷29《沟洫志第九》,1678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⑥菏泽市(原县级市)志编委会《菏泽市志》,7页,齐鲁书社1993年11月第1版
    ⑦[西汉]司马迁《史记》卷29《河渠书第七》,1409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①[西汉]司马迁《史记》卷29《河渠书第七》,1412-1413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②[东汉]班固《汉书》卷10《成帝纪第十》,308-309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③[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19《河渠志》,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④[清]周城《宋东京考》,316页,中华书局1988年8月第1版
    ⑤谭其骧《黄河史论丛》,102页,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
    ⑥[西汉]司马迁《史记》卷58《梁孝王世家》,2082-2083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①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1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
    ②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8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
    ③[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32《唐书八·庄宗纪第六》,445页,中华书局1976年5月第1版
    ④[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80《晋书六·高祖纪第六》,1053页,中华书局1976年5月第1版
    ⑤[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82《晋书八·少帝纪第二》,1090-1091页,中华书局1976年5月第1版
    ①[清]张廷玉《明史》卷83《志第五十九·河渠一》,2013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①[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126《志一百一·河渠一》,3716页,中华书局1977年7月第1版
    ②林铁钧《清史编年》第3卷《康熙朝》(下),3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③岑仲勉《黄河变迁史》,12页,中华书局2004年4月新1版
    
    ①[宋]苏辙《栾城集》卷46《论黄河东流劄子》,10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第1版
    ②[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15《户役志》,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③[清]刘藻《曹州府志》,152-153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④[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序》,光绪11年刻本
    ⑤[清]赵嗣晋(康熙)《城武县志》卷1下《建设志·堤防》,清康熙41年刻本
    ⑥[清]王镛(康熙)《单县志》卷1《方舆志·祥异》,康熙56年刻本
    ①[清]张廷玉《明史》卷83《志第五十九·河渠一》,2026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②[明]宋濂《元史》卷64《志第十六·河渠一·会通河》,1611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③[明]宋濂《元史》卷41《本纪第四十一·顺帝四》,874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④[明]宋濂《元史》卷90《志第四十·百官六》,2295-2296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⑤[明]宋濂《元史》卷92《志第四十一下·百官八》,2335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⑥[明]宋濂《元史》卷42《本纪第四十二·顺帝五》,893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⑦[明]宋濂《元史》卷92《志第四十一下·百官八》,2335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①[明]宋濂《元史》卷29《本纪第二十九·泰定帝一》,655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②[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19《河渠志》,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③[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19《河渠志》,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④[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19《河渠志》,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⑤[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19《河渠志》,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⑥李国祥《明实录类纂·山东史料卷》,18页,武汉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⑦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志总编辑室《黄河大事记》(增订本),67页,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⑧[清]刘藻《曹州府志》,148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⑨史松《清史编年》第4卷《雍正朝》,23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⑩[清]刘藻《曹州府志》,121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11史松《清史编年》第4卷《雍正朝》,60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12[清]和珅《钦定大清一统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76册》,840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13[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10《本纪十·高宗本纪一》,364页,中华书局1976年7月第1版
    14[明]宋濂《元史》卷14《本纪第十四·世祖纪十一》,292-293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15[明]宋濂《元史》卷170《列传第五十七·尚文》,3987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①[明]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104页,中华书局1979年4月第1版
    ②[清]刘藻《曹州府志》,137-138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③[清]储元升《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志》,583-584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版
    ④[清]和珅《钦定大清一统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76册》,840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⑤[清]刘藻《曹州府志》,154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⑥[清]刘藻《曹州府志》,155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①[清]刘藻《曹州府志》,155-156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②[清]刘藻《曹州府志》,152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③[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207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①[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207-208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②[清]刘藻《曹州府志》,152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③李国祥《明实录类纂·山东史料卷》,390页,武汉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④李国祥《明实录类纂·山东史料卷》,780页,武汉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⑤陈振汉《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农业编》(第3分册上),32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
    
    ①邓云特《中国救荒史》,75-7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7月影印第1版
    ②[宋]苏辙《栾城集》,102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第1版
    ③叶青超《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51页,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10月第1版
    ④[东汉]班固《汉书》卷29《沟洫志第九》,1697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⑤[清]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98《工政四·河防三》
    ⑥[元]脱脱《宋史》卷91《河渠志一》,2256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⑦邓云特《中国救荒史》,74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7月影印第1版
    ⑧[明]宋濂《元史》卷170《尚文传》,3987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①史松《清史编年》第4卷《雍正朝》,39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②[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126《河渠志一》,3720页,中华书局1976年7月第1版
    ③[清]张廷玉《明史》卷84《河渠志二》,2070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④[清]刘藻《曹州府志》,125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⑤[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132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⑥[清]张廷玉《明史》卷83《河渠志一》,2027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⑦[清]张廷玉《明史》卷84《河渠志二》,2054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⑧[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199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⑨[清]张廷玉《明史》卷84《河渠志二》,2069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⑩[明]宋濂《元史》卷65《志第十七上·河渠二》,1620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①[明]宋濂《元史》卷66《河渠志三》,1645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②[清]刘藻《曹州府志》,139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③[清]储元升《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志》,597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版
    ④邓云特《中国救荒史》,199-20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7月影印第1版
    ⑤邓云特《中国救荒史》,27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7月影印第1版
    ⑥[西汉]司马迁《史记》卷29《河渠书第七》,1409页,中华书局1976年版
    ⑦[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33《唐书九·庄宗纪第七》,463页,中华书局1976年5月第1版
    ⑧[清]李铭汉《续通鉴纪事本末》(一),114页,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①[清]张廷玉《明史》卷83《志第五十九·河渠一》,2013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②[元]苏天爵《元名臣事略》卷9《太史郭公》,(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51册》,625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③王恽《秋涧集》卷91《定夺黄河退滩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201册》,314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④[明]宋濂《元史》卷65《志第十七上·河渠二·黄河》,1622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⑤[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外七种),99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⑥[明]宋濂《元史》卷22《武宗纪一》,500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①陈振汉《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农业编》(第1分册),296-29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
    ②王恽《秋涧集》卷91《论黄河利害事状》,(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201册》,321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③[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外七种),99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④[清]蒋良骐《东华录》,260页,中华书局1980年4月第1版
    ⑤[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外七种),99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⑥林铁钧《清史编年》第7卷《嘉庆朝》,22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⑦林铁钧《清史编年》第7卷《嘉庆朝》,46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①[清]刘藻《曹州府志》,152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②[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外七种),98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③[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199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④[明]宋濂《元史》卷65《河渠志二·黄河》,1620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⑤[清]张廷玉《明史》卷83《河渠志一》,2027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⑥[清]张廷玉《明史》卷84《河渠志二》,2071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⑦[清]张廷玉《明史》卷84《河渠志二》,2073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①[明]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103页,中华书局1979年4月第1版
    ②[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126《志一百一·河渠一》,3722页,中华书局1976年7月第1版
    ③[民国]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127页,上海书店1986年8月第1版
    ④[民国]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128页,上海书店1986年8月第1版
    ⑤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研究室《清实录山东史料选》,387页,齐鲁书社1984年10月第1版
    ⑥[清]汪鸿孙《中国方志丛书·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108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⑦[明]宋濂《元史》卷41《本纪第四十一·顺帝四》,874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⑧[清]张廷玉《明史》卷84《志第六十·河渠二》,2048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①[清]刘藻《曹州府志》,139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②[民国]赵尔巽《清史稿》卷126《志一百一·河渠一》,3720页,中华书局1976年6月第1版
    ③[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外七种),985-98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④[元]脱脱《宋史》卷92《河渠志二》,2285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⑤[清]刘藻《曹州府志》,152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⑥[明]宋濂《元史》卷66《志第十七下·河渠三》,1645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⑦[民国]任传藻《中国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46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①[清]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101《工政七·河防六》
    ②岑仲勉《黄河变迁史》,8页,中华书局2004年4月新1版
    ③[清]刘藻《曹州府志》,148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④[元]王恽《秋涧集》卷91《论黄河利害事状》,(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201册》,320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⑤[东汉]班固《汉书》卷29《沟洫志第九》,1695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⑥[元]脱脱《宋史》卷92《志第四十五·河渠二》,2289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⑦[明]宋濂《元史》卷65《志第十七上·河渠二》,1620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①[清]储元升《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志》,104-105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版
    ②[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下部),34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③[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下部),71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④[清]袁章华(道光)《城武县志》卷13《外志·祥祲》,道光10年刻本
    ⑤张义丰《黄河下游大陆泽和大野泽的变迁初探》,《河南师大学报》1984年第1期
    ⑥[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20《职官志》,道光26年刻本
    ⑦[清]赵嗣晋(康熙)《城武县志》卷1下《建设志·堤防》,康熙41年刻本
    ⑧[清]袁章华(道光)《城武县志》卷2《秩官志·名宦》,道光10年刻本
    
    ①[清]袁章华(道光)《城武县志》卷13《外志·祥祲》,道光10年刻本
    ②[清]赵嗣晋(康熙)《城武县志》卷1上《舆地志·山川》,康熙41年刻本
    ③[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39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④[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45-46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⑤[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50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⑥[民国]冯麟桂《中国方志从书?定陶县志》,121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⑦李文存《曹国王陵仿山》(定陶县地方志办公室内部资料),103页
    ⑧[清]雷宏宇(乾隆)《定陶县志》卷2《建置志·县治》,光绪2年重修本
    ⑨[元]脱脱《金史》卷25《志第六·地理中》,614页,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1版
    ⑩[清]刘藻《曹州府志》,693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11桓宽《盐铁论?申韩》,297-298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12[民国]冯麟桂《中国方志丛书?定陶县志》,752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13[元]纳延《金台集》卷2《新隄谣》,(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215册》,295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①[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下部),217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②[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下部),220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③[清]朱琦(康熙)《兖州府曹县志》卷3《赋役志·户口》,康熙55年增刻本
    ④[清]汪鸿孙《中国方志丛书·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61-62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⑤[清]刘藻《曹州府志》,齐鲁书社,1988年,第692页。
    ⑥李国祥《明实录类纂·山东史料卷》,692页,武汉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⑦[清]刘藻《曹州府志》,201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⑧[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4《风土志》,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⑨[清]王镛(康熙)《单县志》卷1《方舆志·风俗》,康熙56年刻本
    ⑩[清]岳濬《山东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39册》,52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11[清]岳濬《山东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39册》,53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①葛剑雄主编,吴松弟著《中国人口史》第3卷《辽宋金元时期》,1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②[清]储元升《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志》,587-588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版
    ③[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197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④[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200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⑤[民国]冯麟桂《中国方志从书·定陶县志》,700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⑥[东汉]班固《汉书》卷29《沟洫志第九》,1695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⑦[东汉]班固《汉书》卷24下《食货志第四下》,1161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⑧[明]宋濂《元史》卷65《志第十七上·河渠二·黄河》,1622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⑨[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下部),71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⑩[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8《田赋志》,光绪11年刻本
    ①[清]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33《户政八·赋役五》
    ②菏泽市史志编纂委员会《菏泽市志》,746页,齐鲁书社1993年7月第1版
    ③[明]宋濂《文宪集》卷24《故愚庵先生方公墓版文》,(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224册》,302页
    
    ①[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105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2版
    ②[东汉]班固《汉书》卷29《沟洫志第九》,1697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③[清]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98《工政四·河防三》
    ④[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59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①[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61-63页,(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华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②[东汉]班固《汉书》卷29《沟洫志第九》,1695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③[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09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④[清]储元升《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志》,981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版
    ⑤[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下部),221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⑥[清]毕炳炎《郓城县志》卷第1《方域志·古蹟》,光绪19年刻本
    ⑦[清]刘藻《曹州府志》,648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⑧[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外七种),98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⑨[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外七种),99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⑩[清]杨兆焕《中国方志丛书?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108页,(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华民国57年3月台1版
    11[明]郭子章《郡县释名26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166册》,634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第1版
    12[清]汪鸿孙《中国方志丛书?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109页,(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华民国57年台1版
    13[清]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丛书集成新编·91册》,648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①[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322页,上海书店1998年1月第1版
    ②[清]周城《宋东京考》,331页,中华书局1988年8月第1版
    ③[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43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④[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部),37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重印
    ⑤[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44-48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⑥[清]刘藻《曹州府志》,137页,齐鲁书社,1988年8月第1版
    ⑦[清]徐松《宋会要辑稿》,《方域·一七之一一》,7602页,中华书局1957年11月第1版
    ⑧[清]杨兆焕《中国方志丛书?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24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⑨[清]储元升《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志》,79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版
    ⑩郑德坤《中国历史地理论文集》,285页,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70年5月初版
    11山东省定陶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定陶县志》,117页,齐鲁书社1999年12月第1版
    12山东省成武县史志编纂委员会《成武县志》,109页,齐鲁书社1992年11月第1版
    ①[清]杨士骧(宣统)《山东通志》,1504页,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3年印本
    ②[清]裴景煦(光绪)《曹州府曹县乡土志·商务》,光绪33年抄本
    ③[东汉]班固《汉书》卷24下《食货志第四下》,1180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④[梁]沈约《宋书》卷35《志第二十五·州郡一》,1051页,中华书局1974年10月第1版
    ⑤[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69册》,113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①邹逸麟《椿庐史地论稿》,126-137页,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②[民国]林修竹《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164页,民国8-9年山东省长公署教育科铅印本
    ③[清]赵嗣晋(康熙)《城武县志·序》,康熙41年刻本
    ④胡朴安《民俗民间文学影印资料之十二·中华风俗志》,3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3月第1版
    ⑤[民国]林修竹《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174页,民国8-9年山东省长公署教育科铅印本
    ⑥[民国]冯麟桂《中国方志从书?定陶县志》,700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⑦史念海《由历史时期黄河的变迁探讨今后治理黄河的方略》,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一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
    
    ①[东汉]班固《汉书》卷24下《食货志第四下》,1180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②[元]脱脱《宋史》卷85《地理志一》,2112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③[明]陆釴(嘉靖)《山东通志四十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187册》,749页,齐鲁书社1996年8月第1版
    ①[明]徐光启撰,石声汉校注《农政全书校注》,130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第1版
    ②徐珂《清稗类钞》(第12册),5679页,中华书局1986年7月第1版
    ③[清]张英《御定渊鉴类函》卷450《虫豸部六·蝗五》,(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993册》,857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①[清]岳濬《山东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41册》,136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②[清]岳濬《山东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41册》,137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8《本纪第八·玄宗上》,175-176页,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①[宋]欧阳修《新唐书》卷36《志第二十六·五行三》,939页,中华书局1975年版
    ②[清]岳濬《山东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41册》,139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③[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80《晋书六·高祖纪第六》,1059页,中华书局1976年5月第1版
    ④[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41《五行志三》,1887页,中华书局1976年5月第1版
    ⑤[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02《汉书四·隐帝纪中》,1358页,中华书局1976年5月第1版
    ⑥[清]毕沅《续资治通鉴》卷第2《宋纪二》,52页,中华书局1957年8月第1版
    ⑦[元]脱脱《宋史》卷62《志第十五·五行一下》,1355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⑧[元]脱脱《宋史》卷1《本纪第一·太祖一》,14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⑨[元]脱脱《宋史》卷1《本纪第一·太祖一》,17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⑩[元]脱脱《宋史》卷62《志第十五·五行一下》,1355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11[元]脱脱《宋史》卷62《志第十五·五行一下》,1355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12[元]脱脱《宋史》卷5《本纪第五·太宗二》,80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13[元]脱脱《宋史》卷5《本纪第五·太宗二》,86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14[元]脱脱《宋史》卷62《志第十五·五行一下》,1355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15[元]脱脱《宋史》卷5《本纪第五·太宗二》,90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16[元]脱脱《宋史》卷10《本纪第十·仁宗二》,197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17[元]脱脱《宋史》卷10《本纪第十·仁宗二》,206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18[元]脱脱《宋史》卷62《志第十五·五行一下》,1356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19[元]脱脱《宋史》卷62《志第十五·五行一下》,1357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20[元]脱脱《宋史》卷19《本纪第十九·徽宗一》,366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21[元]脱脱《宋史》卷62《志第十五·五行一下》,1357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22[元]脱脱《宋史》卷62《志第十五·五行一下》,1357页,中华书局1977年版
    23[元]脱脱《宋史》卷22《本纪第二十二·徽宗四》,409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24[元]脱脱《宋史》卷62《志第十五·五行一下》,1357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25[元]脱脱《金史》卷23《志第四·五行》,536页,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1版
    26[元]脱脱《金史》卷7《本纪第七·世宗中》,164页,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1版
    27[明]宋濂《元史》卷23《本纪第二十三·武宗二》,511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28[明]宋濂《元史》卷50《志第三上·五行一》,1073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①[明]宋濂《元史》卷23《本纪第二十三·武宗二》,513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②[明]宋濂《元史》卷50《志第三上·五行一》,1074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③[明]宋濂《元史》卷28《本纪第二十八·英宗二》,627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④[明]宋濂《元史》卷34《本纪第三十四·文宗三》,758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⑤[清]张廷玉《明史》卷28《志第四·五行一》,437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⑥山东省单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单县志》,91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⑦[清]张廷玉《明史》卷28《志第四·五行一》,438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⑧[明]宋濂《元史》卷50《志第三上·五行一》,1071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⑨邓云特《中国救荒史》,7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7月影印第1版
    ⑩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91-92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第1版
    ①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94-95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第1版
    ②[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6《列传第四十六·姚崇》,3024页,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37《志第十七·五行》,1364页,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④尹福庭《清史编年》第9卷《咸丰朝》,47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⑤李国祥《明实录类纂·山东史料卷》,741页,武汉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⑥[清]陈芳生《捕蝗考》,《丛书集成新编·47册》,574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⑦[明]徐光启撰,石声汉校注《农政全书校注》,1299-130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第1版
    
    ①[清]储元升《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志》,594-595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版
    ②[东汉]班固《汉书》卷24下《食货志第四下》,1185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③[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19《灾祥志》,光绪11年刻本
    ①[明]徐光启《徐光启集》,24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月新1版
    ②[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下部),219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③[宋]欧阳修《新唐书》卷36《志第二十六·五行三》,939页,中华书局1975年2月第1版
    ④[宋]范晔《后汉书》卷1上《光武帝纪第一上》,2页,中华书局1965年5月第1版
    ⑤张泽咸《唐五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325页,中华书局1979年11月第1版
    ⑥[清]张英《御定渊鉴类函》卷450《虫豸部六·蝗五》,(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993册》,858页,(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初版
    
    ①[清]袁章华(道光)《城武县志》卷6《职官志·忠烈》,道光10年刻本
    ②[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19《灾祥志》,光绪11年刻本
    ③[明]徐光启撰,石声汉校注《农政全书校注》,130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第1版
    ④山东省巨野县史志编纂委员会《巨野县志》,500页,齐鲁书社1996年6月第1版
    ⑤[元]脱脱《宋史》卷62《五行志一下》,1357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⑥[明]宋濂《元史》卷93《志第四十二·食货一》,2355-2356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⑦[清]张廷玉《明史》卷6《本纪第六·成祖二》,91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⑧[清]陈芳生《捕蝗考》,《丛书集成新编·47册》,573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①史松《清史编年》第4卷《雍正朝》,440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49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
    ③[宋]薛居正《旧五代史》卷141《五行志》,1887-1888页,中华书局1976年5月第1版
    ④[明]徐光启《徐光启集》,25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月新1版
    ⑤[明]王象晋纂辑,伊钦恒诠释《群芳谱诠释》,53-54页,农业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
    ①[清]陈芳生《捕蝗考》,《丛书集成新编·47册》,574-575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②[宋]王溥《唐会要》,789页,中华书局1985年版
    ③[明]徐光启《徐光启集》,25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月新1版
    ④[后晋]刘昫《旧唐书》卷96《列传第四十六·姚崇》,3024-3025页,中华书局1975年5月第1版
    ⑤[元]脱脱《宋史》卷178《志第一百三十一·食货上六》,4336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①[元]脱脱《宋史》卷62《志第十五·五行一下》,1358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②[清]储元升《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志》,594-595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版
    ③山东省成武县史志编纂委员会《成武县志》,599页,齐鲁书社1992年11月第1版
    ④[清]陈芳生《捕蝗考》,《丛书集成新编·47册》,575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⑤[清]陈芳生《捕蝗考》,《丛书集成新编·47册》,573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⑥[清]陈芳生《捕蝗考》,《丛书集成新编·47册》,573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①[清]陈芳生《捕蝗考》,《丛书集成新编·47册》,574-575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②[清]陈芳生《捕蝗考》,《丛书集成新编·47册》,576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③[清]陈芳生《捕蝗考》,《丛书集成新编·47册》,575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④[宋]董煨《救荒活民书》,《丛书集成新编·32册》,752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⑤[宋]董煨《救荒活民书》,《丛书集成新编·32册》,741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⑥[清]储元升《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志》,291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版
    ⑦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18-19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3月第1版
    ⑧[明]徐光启《徐光启集》,24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月新1版
    ⑨[清]陈芳生《捕蝗考》,《丛书集成新编·47册》,576页,(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元月台1版
    ①山东省成武县史志编纂委员会《成武县志》,776页,齐鲁书社1992年11月第1版
    
    ①吴滔《建国以来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研究综述》,载《中国农史》1992年第4期
    ②[明]谢肇浙《五杂俎》卷11《物部三》,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①见各县县志
    ②赵永复《历史时期黄淮平原南部的地理环境变迁》,载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历史地理研究》(2),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
    ③张学海《从考古发现谈鲁西南地区古史传说的几个问题》,载《中原文物》1996年第1期
    ①[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客谓燕王章》,111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第2版
    ②[汉]桓宽《盐铁论》卷1《通有第三》,20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③[西汉]司马迁《史记》卷63《老子韩非列传》,2143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1版
    
    ①[清]储元升《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志》,981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版
    ②[民国]冯麟溎《中国方志丛书·定陶县志》,704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③[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109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④[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序》,11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⑤[民国]冯麟溎《中国方志丛书·定陶县志》,229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⑥[清]汪鸿孙《中国方志丛书·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120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⑦[清]毕炳炎《中国方志丛书·郓城县乡土志》,18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台1版
    ⑧[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52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上),207页,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①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177页,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
    ②赵永复《历史时期黄淮平原南部的地理环境变迁》,《历史地理》(2),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
    ③[汉]桓宽《盐铁论·刺权第九》,56页,(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④《淮南子》卷17《说林训》,《诸子集成》(七),293页,中华书局1954年12月第1版
    ⑤徐莉莉《尔雅文词的渊海》,20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⑥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1973年第4期
    
    ①[唐]房玄龄《晋书》卷98《列传第六十八·桓温传》,2576页,中华书局1974年11月第1版
    ②王国维《水经注校》,29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③《全唐诗》卷212《高适二》,2214页,中华书局1960年4月第1版
    ①[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94《后周纪五·世宗显德六年》,9595页,中华书局1956年6月第1版
    ②[元]脱脱《宋史》卷468《列传第二百二十七·宦者三·杨戬》,13664页,中华书局1977年11月第1版
    ③[清]张廷玉《明史》卷41《志第十七·地理二》,944页,中华书局1974年4月第1版
    ④[清]胡渭著,邹逸麟整理《禹贡锥指》,12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⑤[明]施耐庵《水浒传》,100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月北京第2版
    ⑥[明]施耐庵《水浒传》,14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月北京第2版
    ⑦[元]脱脱《金史》卷80《列传第十八·斜卯阿里》,1800页,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1版
    ⑧[元]脱脱《金史》卷129《列传第六十七·佞倖》,2787页,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1版
    ⑨[元]脱脱《金史》卷47《志第二十八·食货二》,1047-1048页,中华书局1975年7月第1版
    ⑩[明]宋濂《元史》卷65《志第十七上·河渠二》,1620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11[明]宋濂《元史》卷65《志第十七上·河渠二》,1622页,中华书局1976年4月第1版
    
    ①[清]胡渭著,邹逸麟整理《禹贡锥指》,124-12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第1版
    ②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42-43页,岳麓书社2003年10月第1版
    ①[清]裴景煦《曹州府曹县乡土志·农》,光绪33年抄本
    
    ①[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卷2《舆地志·物产》,光绪11年刻本
    ②《清高宗实录》卷219《乾隆九年元月二十八日》
    ③[清]杨士骧(宣统)《山东通志》卷80《田赋志第五·田赋三》,2876页,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3年本
    ④[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61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⑤[清]王镛(康熙)《单县志》卷4《赋役志·田地》,康熙56年刻本
    ⑥[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23《风俗志·民事》,道光26年刻本
    ⑦[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卷4《风土志·定陶县》,齐鲁书社1985年4月影印本
    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52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
    ⑨[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61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①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991页,(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4月初版
    ②[东汉]班固《汉书》卷29《沟洫志第九》,1678页,中华书局1962年6月第1版
    ③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60页,(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中华民国89年4月初版
    ④[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3《方舆志·附錄·治鹻法》,道光26年刻本
    ⑤[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3《方舆志·附錄·治鹻法》,道光26年刻本
    ⑥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64-65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
    ⑦[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3《方舆志·附錄·治鹻法》,道光26年刻本
    
    ①[明]吕坤《实政录》民务卷2《小民生计》,《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②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81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
    ③[明]吕坤《实政录》民务卷2《小民生计》,《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④[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卷3《方舆志·附錄·治鹻法》,道光26年刻本
    ⑤[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62页,(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台1版
    ①孙成权、王天送、黄彦敏编译《全球环境变化与城市化、制度因素、全球土地计划》,167-168页,气象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①王宝卿《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以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为中心(1368-1949)》,5页,南京农业大学2006届博士生学位论文
    ①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52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第1版
    1.《尚书·禹贡》,《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9月
    2.《庄子》,(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年9月
    3.《淮南子》,《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02年12月
    4.《国语》,上海书店,1987年1月
    5.《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
    6.[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9月
    7.[汉]刘向《战国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
    8.[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6月
    9.[汉]桓宽《盐铁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5月
    10.[三国]撰人不详《皇览》,《丛书集成新编·7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1月
    11.[晋]张华《博物志》,《百子全书》(第7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
    12.[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5月
    13.[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10月
    14.[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6月
    15.[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11月
    16.[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10月
    17.[唐]魏征《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8月
    18.[唐]李泰等著,贺次君辑校《括地志辑校》,中华书局,1980年2月
    19.[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华书局,1983年6月
    20.[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5月
    21.[宋]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6月
    22.[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6月
    23.[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5月
    24.[宋]王溥《五代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月
    25.[宋]王存《元丰九域志》,中华书局,1984年12月
    26.[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69册》,(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
    27.[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丛书集成新编·29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1月
    28.[宋]董煨《救荒活民书》,《丛书集成新编·32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1月
    29.[宋]毛晃《禹贡指南》,《丛书集成新编·9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1月
    30.[宋]王应麟《诗地理考》,《丛书集成新编·9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1月
    31.[宋]苏辙《栾城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
    3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6月
    33.[宋]陈敷《农书》,《丛书集成新编·47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1月
    34.[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11月
    35.[元]脱脱《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7月
    36.[元]王恽《秋涧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201册》,(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
    37.[元]虞集《道园学古录》,(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207册》,(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
    38.[元]苏天爵《元名臣事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51册》,(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
    39.[元]纳延《金台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215册》,(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
    40.《大元圣政国朝典章六十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263册》,齐鲁书社,1996年8月
    41.[元]司农司《农桑辑要》,《丛书集成新编·47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1月
    42.[明]宋濂《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4月
    43.[明]陈邦瞻《元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9年4月
    44.[明]申时行《明会典》,中华书局,1989年10月
    45.[明]朱元璋《明太祖集》,黄山书社,1991年11月
    46.[明]官修《明实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
    47.[明]徐光启撰,石声汉校注《农政全书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9月
    48.[明]宋应星著,钟广言注释《天工开物》,广东人民出版社,1976年10月
    49.[明]王象晋纂辑,伊钦恒诠释《群芳谱诠释》,农业出版社,1985年11月
    50.[明]宋濂《文宪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224册》,(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
    51.[明]李贤《明一统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72册》,(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
    52.[明]郭子章《郡县释名26卷》,《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166册》,齐鲁书社,1996年8月
    53.[明]曹学佺《大明一统名胜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168册》,齐鲁书社,1996年8月
    54.[明]陆釴(嘉靖)《山东通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187册》,齐鲁书社,1996年8月
    55.[明]刘基《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之书》,《续修四库全书·58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
    56.[明]徐光启《徐光启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月
    57.[明]谢肇浙《五杂俎》,上海书店,2001年8月
    58.[明]施耐庵《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月
    59.[明]吕坤《实政录》,《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
    60.[明]于慎行(万历)《兖州府志》,齐鲁书社,1985年4月
    61.[明]李先芳(万历)《濮州志》,万历10年刻本
    62.[明]邓韍(嘉靖)《濮州志》,嘉靖6年刻本
    63.[明]吕鹏云(万历)《巨野县志》,崇祯间增刻本
    64.[清]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9月
    65.[清]王谟辑《汉唐地理书钞》,中华书局影印本1961年9月
    66.[清]钱仪吉《三国会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5月
    67.[清]周城《宋东京考》,中华书局,1988年8月
    68.[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11月
    69.[清]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4月
    70.[清]印鸾章《明鑑》,中国书店,1985年3月
    71.[清]蒋良骐《东华录》,中华书局,1980年4月
    72.[清]毕沅《续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8月
    73.[清]李铭汉《续通鉴纪事本末》,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8月
    74.[清]余鹏年《曹州牡丹谱》,《丛书集成新编·44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1月
    75.[清]陈芳生《捕蝗考》,《丛书集成新编·47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1月
    76.[清]褚华《木棉谱》,《丛书集成新编·47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1月
    77.[清]计楠《牡丹谱》,《丛书集成续编·8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80年7月
    78.[清]蒋廷锡《尚书地理今释》,《丛书集成新编·9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1月
    79.[清]洪颐煊《汉志水道疏证四卷》,《丛书集成新编·9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民国75年1月
    80.[清]乾隆官修《清朝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81.[清]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台北)文海出版公司,民国61年
    82.[清]官修《清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11月
    83.[清]汪灏《广群芳谱》,上海书店,1985年6月
    84.[清]和珅《钦定大清一统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476册》,(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
    85.[清]王士禛《池北偶谈》,(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870册》,(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
    86.[清]张英《御定渊鉴类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993册》,(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
    87.[清]顾炎武《肇域志》,《续修四库全书·59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5月
    88.[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外七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
    89.[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上海书店,1998年1月
    90.[清]叶圭绶《续山东考古录》,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12月
    91.[清]岳濬《山东通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539册》,(台北)商务印书馆,民国75年3月
    92.[清]杨士骧(宣统)《山东通志》,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23年
    93.[清]佟企圣(康熙)《曹州志》,《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9册),中国书店,1992年12月
    94.[清]刘藻《曹州府志》,齐鲁书社,1988年8月
    95.[清]雷宏宇(乾隆)《定陶县志》,光绪2年重修本
    96.[清]赵国琳(顺治)《定陶县志》,顺治12年刻本
    97.[清]凌寿柏(光绪)《新修菏泽县志》,光绪11年刻本
    98. [清]汪鸿孙《中国方志丛书·曹州府菏泽县乡土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
    99.[清]裴景煦《曹州府曹县乡土志·历史》,光绪33年抄本
    100.[清]陈嗣良(光绪)《曹县志》,山东省曹县档案馆1981年重印
    101.[清]朱琦《兖州府曹县志》,康熙55年增刻本
    102.[清]张盛铭(康熙)《郓城县志》,康熙55年刻本
    103.[清]毕炳炎(光绪)《郓城县志》,光绪19年刻本
    104.[清]赵嗣晋(康熙)《城武县志》,康熙41年刻本
    105.[清]袁章华(道光)《城武县志》,道光10年刻本
    106.[清]王镛(康熙)《单县志》,康熙56年刻本
    107.[清]黄维翰(道光)《巨野县志》,道光26年刻本
    108.[清]章弘(康熙)《巨野县志》,康熙47年刻本
    109.[清]储元升《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
    110.[清]胡渭著,邹逸麟整理《禹贡锥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12月
    111.[清]钱穆《史记地名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7月
    112.[民国]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7月
    113.[民国]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上海书店,1986年8
    114.[民国]王国维《水经注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5月
    115.[民国]冯麟溎《中国方志丛书·定陶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3月
    116.[民国]任传藻《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新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57年8月
    117.[民国]周保琛《中国方志丛书·东明县续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民国65年
    118.[民国]林修竹《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民国8-9年山东省长公署教育科铅印本
    1.吴龙辉等《墨子白话今译》,中国书店,1992年10月
    2.黎翔凤《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年6月
    3.陈奇猷《韩非子集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7月
    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3月
    5.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校释》,(上海)学林出版社,1984年4月
    6.王仲荦《北周地理志》,中华书局,1980年8月
    7.张泽咸《唐五代农民战争史料汇编》,中华书局,1979年11月
    8.《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4月
    9.《全宋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
    10.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9月
    11.李国祥《明实录类纂·山东史料卷》,武汉出版社,1994年8月
    12.郭厚安《明实录经济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4月
    13.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0年3月
    14.山师大历史系中国近代史研究室《清实录山东史料选》,齐鲁书社,1984年10月
    15.陈振汉《清实录经济史资料·农业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
    16.南开大学历史系《清实录经济资料辑要》,中华书局,1959年5月
    17.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清代奏折汇编——农业·环境》,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
    18.史松等《清史编年》(1-10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
    19.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第7辑),中华书局,1989年12月
    20.徐珂《清稗类钞》(第12册),中华书局,1986年7月
    21.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6月
    2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23.葛剑雄主编《中国人口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
    24.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7月
    25.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6月
    26.李文炳《山东棉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7月
    27.朱效明《中国菏泽文化丛书·中国牡丹城》,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8月
    28.胡朴安《中华风俗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3月
    29.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
    30.叶青超《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10月
    31.黄爱菊、郭满禄《曹州春秋》,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10月
    32.邹逸麟《黄淮海平原历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11月
    33.成淑君《明代山东农业开发研究》,齐鲁书社,2006年8月
    34.孙祚民《山东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8月
    35.葛剑雄《西汉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6月
    36.吴玉林《中国人口·山东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5月
    37.山东省菏泽地区史志编纂委员会《菏泽地区志》,齐鲁书社,1998年3月
    38.菏泽市(原县级市)志编委会《菏泽市志》,齐鲁书社,1993年11月
    39.山东省定陶县县志编纂委员会《定陶县志》,齐鲁书社,1999年12月
    40.山东省巨野县史志编纂委员会《巨野县志》,齐鲁书社,1996年6月
    41.山东省成武县史志编纂委员会《成武县志》,齐鲁书社,1992年11月
    42.山东省单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单县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
    43.万国鼎《五谷史话》,中华书局,1961年4月
    44.左大康《黄淮海平原农业自然条件和区域环境研究》(第二集),科学出版社,1987年2月
    45.徐莉莉《尔雅文词的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
    46.郑学檬《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经济研究》,岳麓书社,2003年10月
    47.袁珂《山海经校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9月
    48.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志总编辑室《黄河大事记》(增订本),黄河水利出版社,2001年12月
    49.山东省巨野县地方志办公室《巨野县图志》,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6月
    50.岑仲勉《黄河变迁史》,中华书局,2004年4月
    51.谭其骧《黄河史论丛》,复旦大学出版社,1986年10月
    52.郑德坤《中国历史地理论文集》,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70年5月
    53.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
    54.李令福《明清山东农业地理》,(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民国89年4月
    55.孙成权、王天送、黄彦敏编译《全球环境变化与城市化、制度因素、全球土地计划》,气象出版社,2008年1月
    56.张青《洪洞大槐树移民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11月
    57.史念海《河山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9月
    58.史念海《河山集》(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1月
    59.邹逸麟《椿庐史地论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5月
    60.张红旗《走进巨野》,中国出版社,2005年1月
    61.潘建荣《二十五史人物与菏泽历史文化》,中国书籍出版社,2007年4月
    62.顾颉刚、史念海《中国疆域沿革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7月
    63.李文存《曹国王陵仿山》(定陶县地方志办公室内部资料)
    64.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
    65.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9月
    66.鲁迅《鲁迅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2月
    1.[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9月
    2.[美]黄宗智《华北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6月
    3.[日本]泷川资言考证、[日本]水泽利忠校补《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月
    1.何德亮《山东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学研究》,《东方博物》第11辑
    2.张应桥《我国史前人类治水的考古学证明》,《中原文物》2005年第3期
    3.张学海《从考古发现谈鲁西南地区古史传说的几个问题》,《中原文物》1996年第1期
    4.仝晰纲《虞舜相关地名辨正》,《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6期
    5.侯仰军《海岱龙山文化与尧舜之乡考辨》,《齐鲁学刊》2006年第1期
    6.魏嵩山《尧跡地望分析》,《菏泽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7.魏嵩山《舜帝生地诸冯、姚墟地望分析》,《南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1期
    8.田世英《黄河流域古湖钩沉》,《山西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9.张义丰《黄河下游大陆泽和大野泽的变迁初探》,《河南师大学报》1984年第1期
    10.张汉洁《黄河下游山东段古湖泽的变迁》,《人民黄河》1987年第5期
    11.郭永盛《历史上山东湖泊的变迁》,《海洋湖沼通报》1990年第3期
    12.王乃昂《梁山泊的形成和演变》,《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
    13.喻宗仁等《山东东平湖的变迁与黄河改道的关系》,《古地理学报》2004年第6卷第4期
    14.赵永复《历史时期黄淮平原南部的地理环境变迁》,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编《历史地理研究》(2),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
    15.韩馥绶《冤句考》,《菏泽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16.杜长印《冤句故城考》,《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
    17.曹树基《洪武时期鲁西南地区的人口迁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4期
    18.曹树基《清代玉米、番薯分布的地理特征》,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研究》(2),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9月
    19.李令福《明清山东盐碱土的分布及其改良利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4期
    20.李令福《明清山东粮食作物结构的时空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1期
    21.李令福《明代山东省人口发展的时空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4年第3期
    22.吴继轩《论菏泽在先秦时期的历史地位》,《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23.吴继轩《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达原因探析》,《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
    24.李保光《曹州牡丹史新考》,《菏泽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
    25.陈冬生《明代以来曹州牡丹栽培发展史考述》,《古今农业》1998年第4期
    26.陈冬生《明代以来山东植棉业的发展》,《中国农史》1992年第3期
    27.陈冬生《明清山东运河地区经济作物种植发展述论——以棉花、烟草、果木的经营为例》,《东岳论丛》1998年第1期
    28.徐金光《菏泽牡丹的栽培历史》,《山东林业科技》2001年第6期
    29.曹玲《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古今农业》2005年第3期
    30.沈长云《禹都阳城即濮阳说》,《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2期
    31.沈长云《论禹治洪水真相兼论夏史研究诸问题》,《学术月刊》1994年第6期
    32.韩茂莉《北宋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的地域特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1辑
    33.陶希圣《盛唐户口较多的州郡》,《食货》半月刊第2卷第10期,民国24年10月16日出版
    34.张显清《明代后期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学术探索》2005年第5期
    35.王思明《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中国农史》2004年第2期
    36.[美]何炳棣《美洲作物的引进、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世界农业》1979年第6期
    37.吴宏岐《元代北方地区农作物的地域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第4辑
    38.吴滔《建国以来明清农业自然灾害研究综述》,《中国农史》1992年第4期
    39.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1973年第4期
    1.王宝卿《明清以来山东种植结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以美洲作物引种推广为中心》(1368-1949),南京农业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2.孙百亮《清代山东地区的灾荒与人口变迁》,陕西师范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