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跨语际实践中的新诗“戏剧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新诗发展的历程中,“戏剧化”是一个兼涉诗学倡导与写作策略双重领域的异质性概念,曾以不同的提法、内涵进入新诗不同阶段优秀诗人的诗学或文本实践当中,但至今仍未见专文或专著进行整体、系统的研究。鉴于新诗戏剧化问题的复杂错综,本文从跨语际实践这一视域进行观照,在考证史实的基础上辨析中西诗学交汇过程中的借鉴、接受及内化,力求准确地把握新诗史上各种“戏剧化”话语的指涉内涵及信息价值,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文本细读阐释“戏剧化”实践的不同层面及审美质素。本文具体观点如下:和“小说诗化”、“小说戏剧化”等文类融合现象机制相似,新诗“戏剧化”实为“化戏剧”,即现代汉语诗人分别在不同的写作当中借鉴“角色”和“面具”等戏剧理念,融汇“矛盾冲突性”、“综合性”等戏剧精神,建构“在场”、直观的戏剧化场景,以特殊的诗思和手法达到了“诗”的另一些层面。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历时性梳理和共时性阐述,具体章节及内容依序如下:
     绪论部分厘定概念,在整合不同诗人的诗学及写作经验论的基础上首次将“新诗戏剧化”提升到文类美学融合层面进行考察,并介绍论题的研究现状,阐明本论文的写作意图及思路构架。
     第一章概述诗歌“戏剧化”论说在中西之间的跨语际实践过程,整体性地考察本土诗人对异域诗学译介和接受中的直译、转述、筛选及信息误读情况,并从新诗实际面临的问题、写作主体的态度及新诗形式发展的需求等方面论证新诗戏剧化写作的生成机制。
     第二章根据新诗戏剧化写作实践的阶段性特征,梳理三个时段的“戏剧化”写作的具体渊源和表现形态。1920年代,新月诗人从体式建设意识和艺术节制原则出发,借鉴异域诗歌的戏剧化、客观性艺术;1940年代,部分学院派“九叶”诗人在关注现实语境和诗艺现代性的诉求下,主动接轨西方前卫的现代主义诗歌及诗学,使“戏剧化”成为一个诗学命名,且以特殊表现形态彰显于文本创作中;1990年代,“戏剧化”内化于本土诗人个体诗学的知识谱系中,相关文本写作表现出丰富的包容力和繁复的技艺。
     第三章从诗人和文本言说者的关系,阐析“主体的戏剧化”。出于对节制性、非个人性的追求,一些现代汉语诗人搁置直接的自我抒发,借鉴“角色”。“面具”的言说方式.其中主要分为“他即我”与“‘我'非我”两类形态。本章还首次提出布莱克的“自我分化”思想对穆旦写作中的主体戏剧化的深刻影响。
     第四章论述“诗思的戏剧性”。在新诗现代性进程中,一些诗人面对现代社会冲突纷繁的内、外宇宙,不再停留于平面、单一的线性传达,而是在文本中凝聚和综合相互对立、冲突或异质性的情思经验。新诗中的戏剧性诗思常体现为假叙述情境中的隐含冲突,言语反讽和结构反讽则是呈现矛盾性情思的助动器。
     第五章阐析戏剧化手法的表现形态。诗人通过建构在场式的戏剧化场景,追求现在时、进行时的直观美学效应,并注重场景本身的暗示性、时空错置性和灵活转换性。格律化、意境化和语义编码的变形,先后成为戏剧化口语表述获得诗性平衡的几种主要途径.
     结语部分整体性评价了新诗“戏剧化”实践的价值及存在的问题。肯定了“戏剧化”对拓展诗人自我、深化诗歌内涵、丰富新诗形式的意义,并对新世纪以来肤浅、游戏式的叙事性文本提出了警示.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verse, dramatization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both in poetry and writing strategy, and in terms of different formulations and connotations, has been used in the poetics and textual practice of top poet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Yet up till now, there are no particular essays or books concerning integrated and systematic study of it. This dissertation, considering the complexity of dramatization of modern verse, attempts from a cross-lingual perspective, to grasp reference, recep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ino-western poetic communication based on historical research, so as to seize the referential connotation and information value of various "dramatization" discourse in the history of the modern verse. On the basis of this, follows an interpretation, through close reading, of different levels and aesthetic elements of the "dramatization practice" The concrete arguments are as follows: similar to the mechanism of genre syncretization such as "fictional poetization" and "fictional dramatization", poetic dramatization is virtually "blend the aesthetic idea of drama with verse writing", that is, modern Chinese poets refer respectively to theatrical notions such as "character" and "mask" in diverse writings, blending dramatic spirit such as" contradiction "and "conflict"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synthization",constructing intuitionistic dramatic scenes of "presence", thus in special approaches and thinking, achieving other levels of "poetry". The diachronic traces and the synchronicity presentation are included in the main content. The key parts of the essay include both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 description.
     The part of introduction demarcates the concepts, investigating the poetic dramat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genre integr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poetics and the view on writing experience of different poets, and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innovalue and framework of this thesis briefly.
     The first chapter inspects sino-western cross-cultural practice process of poetic dramatization, wholely examining stage by stage literal translation, retailing, selection and information misreading in local poets' translation, introduction and reception about overseas poetry. It also proves the producing mechanism in respect of writing attitude, form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of new verse.
     The second chapter describes the reasons and performance of dramatization in verse writing in three periods. In 1920, Crescent Poets learned the objectivity of drama from the principle of a form construction consciousness and reserved principle of arts. In 1940s, by focusing on context and verse modernity, Jiuye Poets of Academy actively integrated western modern verse and therefore named the definition of "dramatization" and used it in verse writing. In 1990, "dramatization" was internalised into the knowledge of native poets and their works displayed rich inclusiveness and complex techniques.
     The third chapter explains the dramatization of subject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et and words speaker.Due to the reserved aesthetics effect and non-individual pursuit, modern poets takes the forms of using actors and masks to organize the form but not by using self description. The new form can be mainly divided into express ways of "He is me" and "Me but not myself " .For the first time, this chapter has suggested the deep effects of William Blake's idea of "the separation of myself" on Mudan's dramatization writing.
     The fourth chapter maintains dramatic poetic thinking. In the process of new verses modernity development, some poets displayed and synthesized conflicting or opposite thinking experiences in poem writing but not only stopped in single or horizontal expression. Dramatic poetic thinking in new verses often has manifestations in hidden conflicts in false narrative situations, with speech irony and structure irony as booster representing moods of contradiction.
     The fifth chapter describes the expression form of dramatization. The poet, through constructing dramatization scenes of presence, pursues intuitionistic aesthetics effect of present tense and continuous tense, and values implication, temporal-spatial misplacement and flexible conversion. The rhythmization, contextualiz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emantic codes has become a means of balancing poeticity of verbal expression in dramatized speech during three phases.
     The conclusion part evaluates dramatization in modern verse and its existing problems. The essay not only proves the significance of poet's self expansion, rich poets meaning and colorful new verse forms, but also presents warnings on the superficial and insincere verses since the new century.
引文
[1]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见《闻一多全集》第1卷,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05页。
    [2]转引自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3]卞之琳:《完成与开端:纪念诗人闻一多80生辰》,见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页。
    [4]袁可嘉:《诗与民主--五论新诗现代化》,见《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7页。
    [5]参见《诗跟内心生活的水平等高--诸子百家5:陈东东》(木朵),“中国艺术批评”网站:http://www.zgyspp.com/Article/ShowArticle.aspTArticleID=4351
    [6]西川:《<大意如此>自序》,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7]分别参见肖开愚:《90年代诗歌:抱负、特征和资料》,见《最新先锋诗论选》,陈超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页;肖开愚:《当代中国诗歌的困惑》,《读书》1997第11期。
    [1]转引自敬文东:《没有终点的旅行--也谈“70后诗人”》,见《最新先锋诗论选》,陈超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
    [2]参见王家新、孙文波编《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02页。
    [3]参见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杨联芬《中国现代小说的抒情倾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解志熙《新的审美感知与艺术表现方式》(《河南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
    [1]吴晓东、倪文尖、罗岗:《现代小说研究的诗学视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1期。
    [2]方守金:《试论小说的戏剧化及其限制和超越》,《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5期。
    [3]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朱雯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3页。
    [1]西方通常的“戏剧诗”其实就是“戏剧”的代名词。由于西方古代文类普遍富有“韵律”,近代以前的西方诗学存在“泛诗”论倾向,所:有的文学都可称为“诗”,艺术家被统称为“诗人”,叙事作品被称为“史诗”,戏剧被称为“戏剧诗”。这一提法在本文显然不宜沿用。
    [2]王荣:《论“新月诗派”的现代叙事诗创作及其理论批评》,《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1]卞之琳、闻一多在提及“戏剧化”时都将之与“小说化”提法并置。
    [2]艾青:《诗的散文美》,见《艾青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63页。
    [1]龙泉明、邹建军:《现代诗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1]冷霜:《90年代“诗人批评”研究》(硕士论文),北京大学2000年。
    [2]杨匡汉:《多种途径和选择的可能性--<九十年代文学观察>丛书总序》,见刘士杰:《走向边缘的诗神·总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3]参见程光炜:《九十年代诗歌:另一意义的命名》(《山花》1997年第3期)、《九十年代诗歌:叙事策略及其他》(《大家》1997年第3期)、《不知所终的旅行》(《序<岁月的遗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4]参见陈超:《中国先锋诗歌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2、304页。
    [5]周瓒:《观察者朱朱的分身术》,《诗林》2006年第1期。
    [1]夏元明:《论翟永明诗歌的“戏剧性”》,《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分别参见粱秉钧《穆旦与现代的“我”》(见《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余光中《诗话痖弦》、张汉良《导读痖弦的<坤伶>和<一般之歌>》、叶维廉《对存在的开放和对语言的再创造--痖弦诗歌艺术论》(见萧萧编《诗儒的创造:痘弦诗作评论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版);叶维廉《语言的策略与历史的关联--五四到现代文学前夕》(见《中国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版)。
    [3]洪子诚主编:《在北大课堂读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98页。
    [1]王荣:《论“新月诗派”的现代叙事诗创作及其理论批评》,《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2]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5页。
    [3]袁可嘉:《新诗戏剧化》,见《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6页。
    [4]2008年4月19日晚21时许,郑敏先生在接受笔者电话采访中,认为自己的诗歌与“戏剧化”无关。
    [5]该研究者认为陈江帆的《灯》、《深巷》、《南方的街》,徐迟的《轻的季节》,戴望舒的《乐园鸟》、《断指》,何其芳的《夜景(二)》、《罗衫》等等,都是戏剧化尝试的优秀之作。(见高蔚《戏剧化:不同张力和谐作用的模式--中国纯诗间离生命经验的操作策略》,《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6]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页。
    [1]陈旭光:《中西诗学的会通--二十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2]冷霜:《重识卞之琳的“化古”观念》,《江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3]这里的“90年代诗人”是一个相对的批评概念,具体到某个诗人,其创作可能和80年代保持了延续性.
    [1]袁可嘉:《诗境的扩展与结晶》,见《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31页。
    [2]西川:《<大意如此>自序》,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3]姜涛:《叙述中的当代诗歌》,《诗探索》1998年第2期。
    [4]张曙光等:《写作:意识与方法--关于九十年代诗歌的对话》,见《语言:形式的命名》,孙文波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1页。
    [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6-38页。
    [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6页。
    [2]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40页。
    [3]厄尔·迈纳:《比较诗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4]卫姆塞特、布鲁克斯:《西洋文学批评史》,颜元叔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82年版。
    [1]王一川:《文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3页。
    [2]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3]亚理士多德:《诗学·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9页。
    [4]转引自《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页。
    [5]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2页。
    [1]黑格尔:《美学》(第3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90页。
    [2]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3]林荣松:《传统的认同与超越》,《晋阳学刊》1995年6期。
    [4]厄尔·迈纳:《比较诗学》,王宇根、宋伟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5]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页。
    [1]注:一种七玄琴乐器伴唱的歌。
    [2]田晓菲:《“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引言》,田晓菲编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3]华兹华斯:《抒情歌谣》,见《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刘若端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页。
    [1]赫兹利特;《英国诗人讲座》,见《论戏剧与戏剧性》,道森著,艾晓明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8页。
    [2]飞白:《<勃朗宁诗选>译者前言》,见《勃朗宁诗选》,汪晴、飞白译,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第32页。
    [1]注:西方严格的“戏剧独自诗”的概念是一个显然不是诗人的人物,在一个特定的情境,关键的时刻讲述整首诗;这个说话人对着一个或多个人说话,并与他们有互动,但读者只能从独白者的说话过程中知道听者的存在和他们的言行;诗人选择和组织诗中说话人语言的主要原则是以一种更有趣的方式展现独白者的脾气和性格。见Abams,M.H.(ed.)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New York: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1989.D.48.(艾布拉姆斯《文学术语词典》)
    [2]Yeats,W.B.Autobiographies.London:Macmillan,1955.p.152.(叶芝:《自传》)
    [3]Yeats,W.B.Essays.London:Macmillan,1924.p.497.(叶芝:《散文》)
    [4]董洪川:《庞德与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形成》,《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年第5期。
    [5]艾略特:《诗的三种声音》,《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249页。
    [1]Cleanth Brooks.Understanding Poetry.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p.267.(布鲁克斯:《理解诗歌》)
    [2]参见吴学先:《燕卜荪早期诗学与新批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3]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7页。
    [4]瑞恰兹:《想象力》,见《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20-227页。
    [1]沃伦:《纯诗与非纯诗》,见《“新批评”文集》,赵毅衡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57页。
    [2]Cleanth Brooks.Modern Poetry and the Tradition.Chapel Hill: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39.p.61.(布鲁克斯:《现代诗歌与传统》)。
    [3]布鲁克斯:《释义误说》,《“新批评”文集》,赵毅衡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9-224页。
    [4]布鲁克斯:《叶芝的根深花茂之树》,见《“新批评”文集》,同上,第437-454页。
    [5]尼柯尔:《西欧戏剧理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108页。
    [6]黑格尔:《美学》(第三卷下册),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08页。
    [7]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7页。
    [8]瑞恰兹:《想象力》,见《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21-225。
    [1]陈本益:《新批评派的对立调和思想及其来源》,《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第89页。
    [2]乔治·桑塔耶纳:《诗歌的基础和使命》,见《西方诗论精华》,沈奇编,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第8页。
    [3]爱伦·坡:《诗的原理》,见《西方诗论精华》,沈奇编,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第13页。
    [4]布鲁克斯:《释义误说》,见《“新批评”文集》,赵毅衡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9页。
    [1]退特:《诗的张力》,见《“新批评”文集》,赵毅衡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1页。
    [2]退特:《作为知识的文学》,见《“新批评”文集》,赵毅衡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44页,
    [3]沃伦:《纯诗与非纯诗》,见《“新批评”文集》,赵毅衡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81页。
    [4]柯尔律治:《文学生涯》,见《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刘若端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0-62页。
    [1]艾略特:《玄学派诗人》,见《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32页。
    [2]布鲁克斯:《释义误说》,见《“新批评”文集》,赵毅衡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24页。
    [1]Kenneth Burke.The philosoplry of literary fo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3.p.8.(勃克:《P文学形式哲学》)
    [2]米克:《论反讽》,周发祥译,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第47页。
    [3]朱自清:《真诗》,载《新诗杂话》,中国书屋1949年版,第124页。
    [4]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1917-1949),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15页。
    [1]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见《闻一多全集》第1卷,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05页。
    [2]如胡应麟《庄岳委谈》中的“异时俗尚悬殊,戏剧一变”,在文人中尚属较早采用“戏剧”说法。参见赵山林:《中国戏剧观念的演变历程》,《艺术百家》1996年第4期。
    [3]王国维《宋元戏曲考》,见《王国维遗书》第15册,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第50页。
    [1]余上沅在《论诗剧》中认为人类“爱好节奏与谐和的本能”,“发为诗歌和舞蹈……串成故事,叫它有充分的动作,有起承转合,于是成了戏剧”。“戏剧发端于抒情的节奏”,见《余上沅戏剧论文集》,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57页。
    [2]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见《闻一多全集》第1卷,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05页。
    [3]闻黎明、侯菊坤:《闻一多年谱》,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1页。
    [4]卞之琳曾提到:“徐、闻等曾被称为《新月》派的诗创作里,受过英国十九世纪浪漫摄传统和它在维多列亚时代的变种以至世纪末的唯美主义和哈代、霍思曼的影响是明显的”。参见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页。
    [5]梁实秋:《谈闻一多》,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版,第46页。
    [6]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见《闻一多全集》第1卷,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05页。
    [1]朱自清:《论朗诵诗》,见《朱自清全集》第3卷,朱乔森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254页。
    [2]陈卫:《诗论闻一多诗歌的戏剧化》,《东方丛刊》1998年第2期。
    [3]据朱自清日记,闻一多曾和他切磋“模印”理论:“利用纸上空间,由作者规定诗之读法,如剧之由导演主持也。”引自闻黎明、侯菊坤《闻一多年谱》,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30页。
    [1]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195页。
    [2]Kenneth Burke.A Grammar of Motives.NewYork:Prentice-Hall,1945.p.36.(勃克:《动机文法学》英文版),
    [3]Cleanth Brooks.Modern Poetry and the Tradition.Chapel Hill: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39.p.61.(布鲁克斯:《现代诗歌与传统》)
    [1]袁可嘉:《诗境的扩展与结晶》,见《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31页。
    [2]袁可嘉:《诗与民主》,见《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8页。
    [3]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7页。
    [1]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见《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页。
    [1]王佐良:《谈穆旦的诗》,见《中楼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83页。
    [2]见《英国现代诗选》,查良铮(穆旦)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73页。
    [3]洪子诚主编:《在北大课堂读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05页。
    [1]《诗跟内心生活的水平等高--诸子百家5:陈东东》(木朵),见“中国艺术批评”网站:http://www.zgyspp.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351
    [2]翟永明:《完成之后又怎样--书面访淡》,载民刊《标准》(北京),1996年·创刊号。
    [3]翟永明:《<咖啡馆之歌>以及以后》,见翟永明《纸上建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版,第243页。
    [4]翟永明:《词语与激情共舞》,《诗歌与人》2003年第8期。
    [1]王家新:《回答普美子的二十五个诗学问题》,《诗探索》2003年第1-2辑。
    [2]西川:《<大意如此>自序》,见《大意如此》,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3]姜涛:《叙述中的当代诗歌》,《诗探索》1998年第2期。
    [4]张曙光:《关于诗的谈话》,见孙文波等编《语言:形式的命名》,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8页。
    [1]肖开愚:《个人写作,但是在个人与世界之间:肖开愚访谈录》,《北京文学》1998年第8期。
    [2]敬文东:《没有终点的旅行--也谈“70后诗人”》,转引自陈超编《最新先锋诗论选》,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8页。
    [3]孙文波:《生活:解释的背景》,见“中国艺术批评”网站:http://www.zgyspp.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747
    [4]马永波:《客观化写作--复调、散点透视、伪叙述》,《诗探索》2006年第1辑。
    [1]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27-228页。
    [2]朱立元、刘雯:《张力与平衡》,《人文杂志》2005年第2期,第91页。
    [3]袁可嘉:《卞之琳诗艺贡献》,《文艺研究》1990年第2期。
    [4]叶公超:《再论艾略特的诗》,《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5]马永波提出“客观对应物”理论不适合阐释90年代诗歌中的场景,见《客观化写作--复调、散点透视、伪叙述》,《诗探索》2006年第1辑。
    [1]兰色姆:《新批评》,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2]李德武、欧阳江河:《嵌入我们额头的广场:关于<傍晚穿过广场>的交谈》,《诗林》2007年第4期。
    [1]林顺夫:《中国抒情传统的转变--姜夔及南宋词》(普林斯顿1978年,第87页):叶维廉:《艾兹拉·庞德的<神州集>》(普林斯顿,1967年,第129-130页)。参见周发祥:《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70-171页。
    [1]王瑶:《中古文学史论·文人与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
    [2]鲁迅:《致曹聚仁》,见《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97页。
    [3]朱光潜:《眼泪文学》,见《朱光潜全集》第8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00页。
    [1]袁可嘉:《论现代诗中的政治感伤》,见《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53页。
    [2]洪子诚、刘登翰编:《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3]刘纳:《诗:激情与策略--后现代主义与当代诗歌》,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第15页。
    [4]闻一多:《诗的格律》,载《晨报副刊·诗镌》1926年5月13日。
    [5]张曙光:《写作:意识与方法--关于九十年代诗歌的对话》,见《语言:形式的命名》,孙文波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91页。
    [6]宇文所安:《初唐诗》,贾晋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页。
    [1]刘锋:《浪漫派与审美主义--施米特的<政治的浪漫派>》,《国外文学》2003第3期。
    [1]米沃什:《历史、现实与诗人的探索》,见《20世纪外国重要诗人如是说》,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第457页。
    [1]林贤治:《新诗:喧闹而空寂的九十年代》,《西湖》2006年第5期。
    [2]参见张桃洲、姜涛、冷霜、孙晓娅、张洁宇、段从学:《重新探掘新诗批评的活力与效力--从臧棣对林贤治的反驳说开去》,‘新诗评论》2007年第2辑。
    [3]西渡:《历史意识和90年代诗歌》,《诗探索》1998年第2期。
    [1]艾青:《论抗战以来的中国新诗》,《艾青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12页。
    [2]西川:《大意如此》,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46页。
    [3]王家新:《夜莺在它自己的时代》,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86页。
    [4]爱伦·坡:《诗的原理》,见《西方文论选》下卷,杨烈译,伍蠡甫主编,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498页。
    [1]巴什拉·加斯东:《梦想的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页。
    [2]唐晓渡:《纯诗:虚妄与真实之间--与公刘先生商榷兼论当代诗歌的价值取向》,见《唐晓渡诗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6-57页。
    [3]陈伯良,《穆旦传》,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第64-65页。
    [4]王家新:《从古典的诗意到现代的诗性:试论中国新诗的“诗意”生成机制》,《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07年第5期。
    [1]西川:《<大意如此>自序》,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页。
    [2]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3]林荣松:《传统的认同与超越》,《晋阳学刊》1995年6期。
    [4]见王一川《倾听跨体文学潮》(《山花》1999年第1期)、南帆《文体的震撼》(《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3期)、赵勇《反思“跨文体”》(《文艺争鸣》2005年第1期)等论文。
    [5]陆时雍:《诗镜总论》,《历代诗话续编》(下),丁福保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419页。
    [6]艾青:《诗与感情》,见《艾青谈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526-527页。
    [1]余光中:《左手的缪斯》,转引自《中国现代作家论》,叶维廉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6年版,第106页。
    [2]肖开愚:《当代中国诗歌的困惑》,《读书》1997第11期。
    [3]闻一多:《文学的历史动向》,《闻一多全集》第1卷,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205页。
    [4]卞之琳:《徐志摩诗重读志感》,见《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6页。
    [1]系列争鸣文章见2002年度的《诗刊》与2004年度的《江汉大学学报》。
    [2]陈太胜:《多元的诗歌标准》,《诗刊》2002年第6期(下半月刊)。
    [1]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页。
    [2]分别见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1页;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1917-1949),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1]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上海书店1981年版,第19页。
    [2]王光明:《诗歌形式秩序的寻求--“新月诗派”新论(上)》,《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3]朱湘:《北海记游》,《朱湘散文》(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第18页。
    [4]转引自徐志摩:《猛虎集·序文》,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版。
    [5]朱湘:《分类》,见《朱湘散文》(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第248页。
    [1]胡适:《谈新诗》,见《中国现代诗论》(上编),刘匡汉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13页。
    [2]胡适:《尝试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182页。
    [3]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新青年》第3卷第3号。
    [4]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40年版,第354页。
    [5]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诗刊》创刊号,1931年1月20日。
    [6]当时集大成的研究著作有胡怀琛的《小诗研究》(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7]刊于《中华小说界》第2卷第7期,1915年7月。
    [1]胡适:《谈新诗》,见《中国现代诗论》(上),刘匡汉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2]康白情:《新诗底我见》,见《中国现代诗论》(上),刘匡汉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36页。
    [3]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新青年》第4卷第4号,1918年4月15日。
    [4]闻一多:《诗的格律》,《晨报副刊·诗镌》1926年5月13日。
    [5]注:一般以《诗镌》创办时间将新月诗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6]闻一多:《泰果尔批评》,《时事新报·文学》第99期,1923年12月3日。
    [7]徐志摩:《杂记(二):坏诗,假诗,形似诗》,《努力周报》第五十一期,1923年5月6日。
    [1]梁实秋:《新诗的格调及其他》,《诗刊》创刊号,1931年1月20日。
    [2]徐志摩:《诗刊牟言》,《晨报副刊·诗镌》第1期,1926年4月1日。
    [3]闻一多:《<女神>之地方色彩》,《创造周报》第5期,1923年6月10日。
    [4]见《诗刊》第2期“编者前言”,1931年4月。
    [5]转自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40年版,第354页。
    [1]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第19页。
    [1]闻黎明、侯菊坤:《闻一多年潜长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1页。
    [2]闻一多指导学生费鉴照写的《现代英国诗人》(上海新月书店1931年版)一书,其中涉及哈代等人。
    [3]两首诗同时刊登于1924年9月28日的《晨报副镌》。
    [4]徐志摩:《托马斯·哈代》,见梁实秋主编《徐志摩全集》第3辑。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83页。
    [1]飞白编:《世界诗库》(第2卷),花城出版社1994年版,第549。
    [2]梁实秋:《谈徐志摩》,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56年,第50页。
    [1]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1页。
    [1]陈鉴昌:《郭沫若诗剧和早期话剧的艺术成就》,《郭沫若学刊》1999年第2期。
    [2]张汉良:《从戏剧的诗到诗的戏剧--兼论台湾的诗剧创作》》,见《现代诗论衡》,台北幼狮文化公司1977年版,第70页。
    [3]王荣:《论“新月诗派”的现代叙事诗创作及其理论批评》,《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1]徐志摩:《诗刊牟言》《晨报副刊·诗镌》1926年4月1日。
    [2]徐志摩:《迎上前去》,《晨报副刊》1925年10月5日。
    [3]徐志摩:《自剖》,《晨报副刊》1926年4月15日。
    [4]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晨报副刊·诗镌》1926年4月1日。
    [5]闻一多:《诗的格律》,《晨报副刊·诗镌》1926年5月13日。
    [6]徐志摩:《诗刊牟言》,《晨报副刊·诗镌》1926年4月1日。
    [7]徐志摩:《诗刊放假》,《晨报副刊·诗镌》1926年6月10日。
    [1]郑敏:《试论汉诗的某些传统艺术特点--新诗能向古典诗歌学些什么?》,见《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6页。
    [2]注:学界普遍认为,不是每位“九叶”诗人都是现代主义者。“九叶“成员唐湜也提出,穆旦、杜运燮、郑敏、袁可嘉四人“受西方现代派熏染较深”,其他成员具有“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个性。见唐湜:《我的诗艺探索》,转自王圣思编《“九叶诗人”评论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96页。
    [3]注:“九叶诗人”是新时期追加性的称谓,至今仍存在争议。历时性地看,它分为“西南联大时期”和“中国新诗”时期,按照地域群落性,又分为“联大诗人群”和“上海诗人群”。本文仍沿用“九叶”称谓。
    [1]臧棣:《现代性与新诗的评价》,《文艺争鸣》1998年第3期。
    [2]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页。
    [1]张新颖:《学院空间、社会现实和自我内外--西南联大的现代主义诗群》,《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1期。
    [2]张洁宇:《荒原上的丁香:20世纪30年代北平“前线诗人”诗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08页。
    [1]王佐良:《谈穆旦的诗》,见《王佐良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版,第429页。
    [2]王佐良:《怀燕卜荪先生》,见《语言之问的恩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8页。
    [3]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周邦宪等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48-250页。
    [4]王佐良:《怀燕卜荪先生》,见《语言之间的恩怨》,天津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页。
    [5]唐湜:《杜运燮的<诗四十首>》,《文艺复兴》1947年9月号。
    [6]王佐良:《谈穆旦的诗》,见《中楼集》,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83页。
    [7]陈敬容:《和方敬谈诗》,《诗创造》第12期,1948年6月号。
    [1]周作人:《<扬鞭集>序》,《中国现代诗论》(上),刘匡汉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130页。
    [2]金丝燕:《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57页。
    [3]朱光潜:《谈美》,见《朱光潜美学文集》第1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506-507页。
    [4]梁宗岱:《象征主义》,见《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63页。
    [5]朱光潜:《诗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
    [1]陈旭光:《中西诗学的会通--二十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5页。
    [2]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1996年版,第209页。
    [3]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1996年版,第287、337页。
    [1]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
    [2]袁可嘉:《新诗现代化》,见《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9页。
    [3]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见《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页。
    [1]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6页。
    [2]李怡:《中国现代诗歌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67页。
    [3]见《现代》1卷2期,1932年6月1日。
    [4]徐迟:《意象派的七个诗人》,《现代》4卷6期,1934年4月1日。
    [1]洪子诚、刘登翰编:《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2]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前言),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程光炜:《90年代诗歌:另一意义的命名》,《山花》1997年第3期。
    [2]洪子诚、刘登翰编:《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8页。
    [1]唐晓渡:《90年代先锋诗的若干问题》,《唐晓渡诗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页。
    [2]程光炜:《90年代诗歌:另一意义的命名》,《山花》1997年第3期。
    [3]肖开愚:《减速、抑制、开阔的中年》,《大河》诗刊1989年第7期。另:肖开愚近期提出应警惕“中年”一词被僵化的危险。见萧开愚《一开始就是中年人》,“中国艺术批评”网站:http://www.zgyspp.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180
    [1]欧阳江河:《'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花城》1994年第5期。
    [2]唐晓渡:《九十年代先锋诗的若干问题》,《唐晓渡诗学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1]让·利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湖南美术出版1996年版,第36页。
    [2]罗振亚:《一九八四--二○○四先锋诗歌整体观》,《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3期。
    [1]孙文波:《我理解的九十年代:个人写作、叙事及其他》,《诗探索》1999年第2辑。
    [2]孙文波等:《写作:意识与方法--关于九十年代诗歌的对话》,见《语言:形式的命名》,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3页。
    [3]王家新:《阐释之外:当代诗学的一种话语分析》,《文学评论》1997年第2期。
    [4]王家新:《讲出一个故事来》,《为您服务报》,1995年8月31日。
    [5]蔡逍:《它们只是诗歌,现代汉语的诗歌--陈东东访谈录》,载“诗词在线”网站:http://www.chinapoesy.com/ShiCiZhiShiIndex4.html
    [1]洪子诚主编:《在北大课堂读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05页。
    [2]张曙光、孙文波、西渡:《写作:意识和方法》,见《语言:形式的命名》,孙文波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页。
    [1]奚密:《从边缘出发--现代汉诗的另类传统》,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页。
    [1]朱大可:《燃烧的迷津》,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第208页。
    [2]邓晓成:《文学泛化及其文体意义》,《当代文坛》2005年1期。
    [3]王一川:《倾听跨体文学潮》,《山花》1999年1期。
    [1]侯军:《珍爱文学的绿意--一散文家董桥访谈录》,载《工人日报》1999-9-31。
    [2]舒婷:《试-试拼盘》,‘柏林,一根不发光的羽毛》代序,花城出版社1999年版。
    [1]李巍:《凸凹:文学的怪物》,《文学自由谈》1999第2期。
    [1]洪子诚主编《在北大课堂读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406页。
    [2]西川:《<大意如此>自序》,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3页。
    [3]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9页。
    [4]柯雷:《西川的<致敬>:社会变革之中的中国先锋诗歌》,《诗探索》2001年第1-2辑,第349页。
    [1]陈世骧:《中国的抒情传统》,见《陈世骧文存》,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1]张曼仪:《卞之琳著译研究》,香港大学中文系1989年版,第18页。
    [1]注:赵毅衡、张文江、张曼仪、江弱水等学者先后对此有所讨论。
    [2]参见江弱水:《伪奥登风与非中国性:重估穆旦》,《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3]参见翟永明《词语与激情共舞》,载《诗歌与人》2003年8期。
    [4]西川:《让蒙面人说话》,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272页。
    [5]张枣在1995年8月12日接受南德电台的访谈中,说:“……那是我在1989年6月6日十分复杂的心情下通过面具向钟鸣发出的,发出寻找知音的信号。”见苏珊娜·格丝:《一棵树是什么?》,见孙文波等编《语言:形式的命名》,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44--345页。
    [6]西川:《让蒙面人说话》,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235页。
    [1]杨义:《李白代言体诗的心理机制》(一),《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张汉良:《导读痖弦的<坤伶>和<一般之歌>》,见《诗儒的创造》,萧萧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版,第106页。
    [2]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2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257页。
    [3]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8页。
    [4]冯光廉、谭桂林:《论现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早夭及其研究》,《东方论坛》1994年第4期。
    [5]宇文所安:《什么是世界诗歌》(洪越译),《新诗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辑,第121-122页。
    [1]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3页。
    [2]郭沫若:《论诗三札》,见《中国现代诗论》(上),刘匡汉、刘福春编,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第52页。
    [3]郑敏:《世纪末的回顾:汉语语言变革与中国新诗创作》,《文学评论》1993年3期。
    [1]闻一多:《诗的格律》,《晨报副刊·诗镌》,1926年5月13日。
    [2]苏雪林:《论闻一多的诗》,见《新月派评论资料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6页。
    [3]王荣:《论“新月诗派”的现代叙事诗创作及其理论批评》,《文学评论》2008年第2期。
    [1]穆旦:《<慰劳信集>--从<鱼目集>说起》,《大公报(香港版)》,1940年4月28日。
    [2]陈超:《从“纯于一”到“杂于一”:西川论》,《山花》2007年第4期。
    [3]翟永明:《完成之后又怎样》,载民刊《标准》(北京),1996年·创刊号。
    [4]臧棣:《90年代诗歌:从情感转向意识》,《郑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5]姜涛:《从“抒情的放逐”谈起》,《扬子江诗刊》2005年第3期。
    [1]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1页。
    [2]臧棣:《大忌还是大计:关于新诗的散文化--答《广西文学》关于当代诗歌语言话题的问卷》载“诗生活”网站:http://www.poemlife.com/Wenku/wenku.asp?vNewsId=2079
    [1]王文生:《论情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51页。
    [1]参见罗振亚:《九十年代先锋诗歌的“叙事诗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2]臧棣:《90年代诗歌:从情感转向意识》,《郑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Yeats,W.B.Autobiographies.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1955.p.152.(叶芝《自传》)
    [2]参见《闻一多研究四十年》,季镇淮编,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9页。
    [1]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6页。
    [2]唐湜:《杜运燮的<诗四十首>》,见《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51-53页。
    [1]柏桦:《左边--毛泽东时代的抒情诗人》,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7页。
    [1]西川:《让蒙面人说话》,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235页。
    [1]孔庆东:《纯洁的生命诗篇》,《中华读书报》1998年7月20日。
    [1]程光炜:《序<岁月的遗照>》,见《程光炜诗歌时评》,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1]闻一多:《论<悔与回>》,《新月》第3卷第5、6期,1931年4月。
    1 见《杜鹃的啼哭已经够久了--诸子百家5:朱朱》(木朵)载“诗生活”网站:http://www.poemlife.com/poet-magazine/wk01/wk01_067.htm
    [1]周瓒:《观察者和他的分身术--读朱朱的诗》,《诗林》2006年第1期。
    [1]Yeats,W.B.Autobiographies.London:Macmillan,1955.p.152.(叶芝:《自传》)
    [2]参见《世纪的跨越--重新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见《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诗歌卷》(上),张同道、戴定南主编,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
    [3]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蛇的诱惑》代序,曹元勇编,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
    [3]谢冕:《一颗星在天边》,《穆旦诗全集》序言,李方编,中国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
    [4]梁秉钧:《穆旦与现代的“我”》,见《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6-54页。注:本节所引梁秉钧的观点均出自此文,下不赘列。
    [5]张同道:《带电的肉体》,见《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3页。
    [1]赵瑞蕻:《南岳山中,蒙自湖畔》,见《丰富和丰富的痛苦》,杜运燮等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3-182页。
    [2]陈均:《在现实和梦的两端之间》,见《中国现代诗歌导读》(穆旦卷),孙玉石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1页。
    [3]此节所引证的布莱克意象、诗思主要参考了如下著作:《布莱克诗集》(张炽恒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年版)、《世界诗库》(第2卷中的“布莱克”部分,张德明译,飞白编,花城出版社1994年版)和《威廉·布莱克与后现代主义》(区鉷、陈尧著,《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1]参见《现代英国诗选》,查良铮(穆旦)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其中译者标注“摘自1950年《了解诗歌》”。
    [2]穆旦注明关于《枯叟》的介绍译自吉尔伯特·费尔普斯所编期刊《问答》,同上,第43页。
    [1]穆旦:《致郭保卫的信》(四),见《蛇的诱惑》,曹元勇编,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第228页。
    [1]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蛇的诱惑》序言,曹元勇编,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
    [2]王毅:《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西南师大出版社1998年版,第187页。
    [3]王学海:《穆旦诗歌中不存在宗教意识》,《文学评论》2007年第6期。
    [4]姚丹:《“第三条抒情的路”--新发现的几篇穆旦诗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年第3期。
    [1]周珏良:《穆旦的诗和译诗),《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杜运燮等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页。
    [2]参见曹元勇编:《蛇的诱惑》,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第222--227页。
    [3]江弱水:《伪奥登风与非中国性:重估穆旦》,《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4]王家新:《穆旦与“去中国化”》,《诗探索》2006年第3辑。
    [1]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蛇的诱惑》序言,曹元勇编,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2]程光炜等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1页。
    [1]尼柯尔:《西欧戏剧理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第108页。
    [2]庇考克:《戏剧艺术论》,转引自《编剧理论与技巧》,顾仲彝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版,第94页。
    [3]余光中:《叶慈:老得好漂亮》,《余光中选集》第3卷(文学评论集),江弱水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1]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47页。
    [2]唐湜:《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11页。
    [3]臧棣:(90年代诗歌:从情感转向意识》,《郑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4]陈超:《求真意志:先锋诗歌的困境和可能前景》,见《中国先锋诗歌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5]陈超:《情感、经验与智性的融汇》,《清明》2004年第2期。
    [6]各种“经验”说的介绍和研究参见潘颂德《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龙泉明、邹建军《现代诗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汪亚明《经验与现代主义诗学》(《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陈均《中国新诗“经验”说的引进和建立》(《河北学刊》2007年第1期)。
    [1]艾略特:《玄学派诗人》,见《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31页。
    [2]转引自唐湜:《论意象》,见《新意度集》11页,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参见里尔克《马尔特·劳利兹·布里格随笔》(冯至译),《沉钟》第14期,1934年)。
    [3]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见《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编,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8页。
    [1]程光炜:《90年代诗歌:另一意义的命名》,《山花》1997年第3期。
    [2]吴晓:《冥思者的理性之光--当代诗歌思的品味与指向》,《诗探索》1996年第2期。
    [3]胡适:《<梦与诗>“自跋”》,《尝试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1页。
    [4]胡适:《寄陈独秀》,《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5年。
    [5]胡适:《尝试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0页。
    [1]艾青曾将自己的诗观概括为“朴素”、“集中”、“单纯”和“明快”。其中“单纯”即“用一个意象来表明一个感觉和观念”。见《艾青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538页。
    [1]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蛇的诱惑》代序,曹元勇编,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
    [2]唐湜:《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91页。
    [3]引自《穆旦给郭保卫的信》(三),见《蛇的诱惑》,曹元勇编,珠海出版社1997年版,第223页。
    [4]李广田:《沉思的诗--论冯至的<十四行集>》,《明日文艺》第1期,1943年10月。
    [5]引自《十四行集》第26首,见《冯至选集》第1卷,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臧棣、木朵:《诗歌就是不祛魅力》,《青年文学》2006年第9期。
    [1]洪子诚主编:《在北大课堂读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05页。
    [1]《奇迹》系闻一多于1930年底创作的最末一篇新诗,长49行,每行基本为14-16字,气长、意深。
    [2]孙玉石在《闻一多<奇迹>本事及解读》一文中梳理了关于该诗的各种阐释,见《北华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敬文东:《介入的诗歌》,见《语言:形式的命名》,孙文波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5页。
    [2]柯雷:《西川的<致敬>:社会变革之中的中国先锋诗歌》,穆青译,《诗探索》2001年1-2辑。
    [3]姜涛:《被句群囚禁的巨兽之舞》,见《在北大课堂读诗》,洪子诚编,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33页。
    [1]骆寒超:《20世纪新诗综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97页。
    [2]江弱水:《思的聪明与诗的智慧--从夏志清的评语谈卞之琳的诗》,《新诗评论》2005年第1辑。
    [3]袁可嘉:《批评漫步--并论诗与生活》,《论新诗现代化》,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0-161页。
    [4]唐湜:《新意度集》,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91页。
    [1]臧棣:《90年代诗歌:从情感转向意识》,《郑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2]艾略特《传统与个人才能》,《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1页。
    [3]洪子诚编:《在北大课堂读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27页。
    [4]转引自西渡:《先锋诗歌档案》,重庆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1]欧阳江河:《当代诗的升华及其限度》,《谁去谁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67-285页。
    [2]洪子诚编:《在北大课堂读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404页。
    [1]卞之琳:《雕虫纪历·自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3页。
    [2]叶维廉:《在记忆离散的文化空间里歌唱--论痖弦记忆塑像的艺术》,见《诗儒的创造》,萧萧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版,第335页。
    [3]敬文东:《介入的诗歌》,见《语言:形式的命名》,孙文波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5页。
    [4]参见王达津、陈洪:《中国古典文论选》,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35页。
    [5]参见王国维.:《人间词话》,《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63页。
    [1]谭霈生:《戏剧本体论》,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页。
    [2]狄德罗:《论情境》,转自《西方美学史》(上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79页。
    [3]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51页。
    [4]胡安娜:《关于戏剧情境》,《艺海》2004年第2期。
    [1]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论集》,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40年版,第354页。
    [2]注:龙泉明的《中国新诗流变论》、孙玉石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和江弱水的《卞之琳诗艺研究》对徐、闻这部分诗歌的“戏剧化”、“冲突性”均有涉及。
    [3]何达认为该诗阻止青年到大风大浪里锻炼。见《把诗放在时代里衡量》,《集萃》1981年第4期。
    [4]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71页。
    [5]陈旭光:《中西诗学的会通--二十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1]斯拉文斯基:《关于诗歌语言理论》,见《结构--符号学文艺学》,波利亚科夫编,佟景韩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252页。
    [1]叶维廉:《对存在的开放和对语言的再创造--痖弦诗歌艺术论》,参见《诗儒的创造:痖弦诗作评论集》,萧萧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版,第335页。
    [2]痖弦:《中国新诗研究》,台湾洪范书店1987年版,第49页。
    [1]转引自洪子诚编:《在北大课堂读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65页。
    [2]洛夫:《关于新诗》,《诗潮》2005年7-8月号。
    [1]敬文东:《介入的诗歌》,见《语言:形式的命名》,孙文波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6页。
    [1]杨匡汉:《中国新诗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2-85页。
    [2]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3]肖开愚:《90年代诗歌:抱负、特征和资料》。见《最新先锋诗论选》,陈超编,河北教育出版2003年版,第337页。
    [1]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2]参见周瓒:《当代先锋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9年)
    [3]程光炜:《反讽的意义》,见《程光炜诗歌时评》,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
    [4]参见《“新批评”文集》,赵毅衡编,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版,第114页。
    [5]布鲁克斯:《反讽,一种结构原则》,见《“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35页。
    [1]陈仲义:《诗的哗变》,鹭江出版社1994年版,第162页。
    [2]王一川:《中国形象诗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26页。
    [3]骆寒超:《20世纪新诗综论》,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606页。
    [4]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31页。
    [1]臧棣:《后朦胧诗: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见《最新先锋诗论选》,陈超编,河北教育出版2003年版,第428页。
    [1]程光炜:《反讽的意义》,见《程光炜诗歌时评》,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55页。
    [2]臧棣:《谢谢你,诗歌--答<诗选刊>问》,《诗选刊》2001年第6期。
    [1]洪子诚编:《在北大课堂读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1]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1]唐湜:《新意度集》,北京: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91页。
    [1]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的再分析》,见《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1页。
    [1]珀西·卢伯克:《小说美学经典三种·小说技巧》,方土人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88页。
    [2]钱钟书:《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9-30页。
    [3]埃米尔·施塔格尔:《诗学的基本概念》,胡其鼎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7页。
    [1]厄尔·迈纳著:《比较诗学》,王宇根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2页。
    [2]杜夫海那:《审美经验现象学》,韩树站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375页。
    [1]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版,第10页。
    [2]叶维廉:《花开的声音》,台北四季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77年版,转引自张志国《随诗意一起流转--叶维廉访谈录》,《新诗评论》2006年第2辑,第211页。
    [3]刘燕:《穆旦诗歌中的“T.S.艾略特传统”》,《外国文学评论》2003年第2期。
    [4]孙文波:《生活:解释的背景》,见“中国艺术批评”网站:http://www.zgyspp.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747
    [5]韦恩·布斯:《小说修辞学》,付礼军译,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26页。
    [1]程光炜:《序<岁月的遗照>》,见《程光炜诗歌时评》,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1]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2]转引自胡旭东:《“九十年代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1]欧阳江河:《‘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花城》1994年第5期。
    [2]洪子诚编:《在北大课堂读诗》,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1]翟水明:《<加啡馆之歌>以及以后》,见《纸上建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243页。
    [2]见张枣:《朝向语言风景的危险旅行--当代中国诗歌的元诗结构和写者姿态》,见《最新先锋诗论选》,陈超编,河北教育出版2003年版,第458页。
    [1]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
    [2]巴赫金:《陀斯妥耶夫斯基诗学基本问题》,白春仁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9页。
    [1]郑敏:《关于汉语新诗与其诗学传统10问》,《山花》2004年第1期。
    [1]艾青:《诗的散文美》,见《艾青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63页。
    [2]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97页。
    [1]注:大众化诗歌和新民歌具有泛格律意识,但这种写作属于特殊意识形态的宣传,此处不作形式讨论。
    [2]飞白:《<勃朗宁诗选>译者前言》,见《勃朗宁诗选》,汪晴、飞白译,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第49页。
    [3]飞白编:《世界诗库》第2卷,花城出版社1994年版,第566页。
    [4]费鉴照:《现代英国诗人》,新月书店1931年版,第105页。
    [5]飞白编:《世界诗库》第2卷,花城出版社1994年版,第549页。
    [1]闻一多:《冬夜评论》,见《闻一多全集》第3卷,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334-335页。
    [2]注:载于《清华大学校刊》第278号,1931年5月11日。
    [3]沈从文:《谈朗诵诗》,见《沈从文文集》第11卷,花城出版社、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49页。
    [1]朱湘:《闻一多与<死水>》,见《新月派评论资料选》,方仁念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76页。
    [1]参见《北京大学征集全国近世歌谣简章》,《新青年》第4卷第3号,1918年3月15日。
    [2]朱湘:《评徐君<志摩的诗>》,见《新月派评论资料选》,方仁念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4页。
    [3]张曼仪:《卞之琳著译研究》,香港大学中文系1989年版,第17页。
    [4]卞之琳:《完成与开端:纪念诗人闻一多80生辰》,见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页。
    [5]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65页。
    [1]冷霜:《重识卞之琳的“化古”观念》,《江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2]卞之琳:《徐志摩诗重读志感》,见《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6页。
    [3]注:江弱水曾指出卞诗“戏剧化”的“无戏”特征。见《卞之琳诗艺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70页。
    [1]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74页。
    [2]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页。
    [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论文集》第2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54-57页。
    [1]卞之琳:《福尔的<亨利第三>和里尔克的<旗手>》,《卞之琳译文集》(上编),江弱水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页。
    [2]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3页。
    [1]注:结合文本上下节联系,这一车夫有可能是被开过来的汽车溅了一身水而从睡梦中惊醒。
    [2]冯文炳:《谈新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7页。
    [3]张曼仪:《卞之琳著译研究》,香港大学中文系1989年版,第38页。
    [4]张枣:《秋天的戏剧》,见《最新先锋诗论选》,陈超编,河北教育出版2003年版,第496页。
    [5]臧棣:《90年代诗歌:从情感转向意识》,《郑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于坚:《诗言体》,《芙蓉》2001年第3期。
    [2]注:《下半身》刊物于2000年7月创刊,发起人为巫昂、尹丽川、李红旗等人。
    [3]谢有顺:《文学身体学》,《花城》2001年第6期。
    [4]吴思敬:《中国新诗:世纪初的观察》,《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5]臧棣:《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1999年中国新诗年鉴》,广州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551页。
    [6]孙文波:《答珠江国际诗歌节组委会十问》,“中国艺术评论”网站:http://www.zgyspp.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2850&Page=2
    [1]西川:《让蒙面人说话》,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268页。
    [2]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年版,第227页。
    [3]李怡:《论穆旦与中国新诗的现代特征》,《文学评论》1997年第5期。
    [1]敬文东:《道旁的智慧--诗人臧棣论》,《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
    [1]臧棣、木朵:《诗歌就是不祛魅力》,《青年文学》2006年第9期。
    [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47页。
    [1]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文集》,戴晖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240页。
    [1]西川:《大意如此》,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59-262页。
    [1]艾青:《艾青论创作》,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2]卞之琳:《人与诗:忆旧说新》,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3]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陈超编:《最新先锋诗论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2003年版。
    [5]陈超:《中国先锋诗歌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6]陈国恩:《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7]陈仲义:《诗的哗变》,福州:鹭江出版社1994年版。
    [8]陈仲义:《扇形的展开》,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9]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0]陈太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陈旭光:《中西诗学的会通--二十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陈伯良:《穆旦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13]陈世骧:《陈世骧文存》,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4]程光炜:《朦胧诗实验诗艺术论》,武昌:长江文艺出版,1990年版。
    [15]程光炜:《程光炜诗歌时评》,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程光炜编:《中国当代诗歌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丁福保编:《历代诗话续编》(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8]杜运燮:《海城路上的求索》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版。
    [19]杜运燮、周与良编:《丰富和丰富的痛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0]杜运燮等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1]方锡德:《中国现代小说与文学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2]刘匡汉编:《中国现代诗论》(上),广州:花城出版社,1985年版。
    [23]洪子城、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4]洪子诚编:《在北大课堂读诗》,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25]刘若端编:《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26]胡经之、张首映编:《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下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27]江弱水:《卞之琳诗艺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8]江弱水:《中西同步与位移--现代诗人丛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9]蒋登科:《九叶诗派的合璧艺术》,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0]金丝燕:《文学接受与文化过滤--中国对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接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1]蓝棣之:(《现代诗的情感与形式》,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
    [32]蓝棣之:《现代诗歌理论:渊源与走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3]老木编:《青年诗人谈诗》,北京: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1985年版。
    [34]李怡:《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35]李怡:《中国现代诗歌欣赏》,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6]渔:《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
    [37]李振声:《季节轮换--新生代诗潮》,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
    [38]梁实秋:《谈闻一多》,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版版。
    [39]梁实秋:《谈徐志摩》,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56年版。
    [40]梁宗岱:《诗与真,诗与真二集》,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4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 1937)》,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版。
    [42]刘纳:《诗:激情与策略--后现代主义与当代诗歌》,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版。
    [43]刘士杰:《走向边缘的诗神》,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4]龙泉明、邹建军:《现代诗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5]龙泉明:《中国新诗流变论》(1917-194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46]龙泉明:《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7]骆寒超:《20世纪新诗综论》,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
    [48]骆寒超:《新诗创作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49]吕进:《对话与重建--中国现代诗学札记》,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潘颂德:《中国现代新诗理论批评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51]钱钟书:《谈艺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52]裘小龙:《现代主义的缪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53]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台北:昭明出版社,1995年版。
    [54]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5]邵伯周:《中国现代文学思潮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版。
    [56]孙文波等编:《语言:形式的命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57]唐晓渡:《唐晓渡诗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58]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9]田晓菲编译:《“萨福”:一个欧美文学传统的生成》,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60]王毅:《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1]王泽龙:《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2]王晓明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63]王家新、孙文波编:《中国诗歌九十年代备忘录》,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64]王瑶:《中古文学史论·文人与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5]汪剑钊编:《中国当代先锋诗人随笔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66]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67]王佐良:《中楼集》,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8]王佐良:《语言之间的恩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69]王文生:《论情境》,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70]王国维:《王国维遗书》第15册,《静安文集续编》,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版。
    [71]王一川:《文学理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72]吴学先:《燕卜荪早期诗学与新批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3]吴晓:《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74]吴晓:《诗美与传达》,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版。
    [75]吴思敬:《走向哲学的诗》,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76]西川:《让蒙面人说话》,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
    [77]奚密:《从边缘出发--现代汉诗的另类传统》,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8]《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79]肖开愚、孙文波、臧棣编:《从最小的可能性开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80]萧萧编:《诗儒的创造》,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版。
    [81]谢冕:《新世纪的太阳》,吉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82]杨匡汉:《中国新诗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83]杨联芬:《中国现代小说的抒情倾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84]叶公超:《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
    [85]游友基:《九叶诗派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86]袁可嘉:《半个世纪的脚印--袁可嘉诗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4年版。
    [87]袁可嘉:《论新诗现代化》,北京:三联书店,1988年版。
    [88]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89]袁行霈、孟二冬、丁放:《中国诗学通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90]余光中:《左手的缪斯》,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91]淤可训:《当代诗学》,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2]余上沅:《余上沅戏剧论文集》,武昌:长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93]张曼仪:《卞之琳著译研究》,香港:香港大学出版社中文系,1989年版。
    [94]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5]张清华:《内心的迷津:当代诗歌与诗学求问录》,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96]张汉良:《现代诗论衡》,台北:幼狮文化公司,1977年版。
    [97]张洁宇:《荒原上的丁香:20世纪30年代北平“前线诗人”诗歌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8]赵毅衡编:《“新批评”文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99]郑敏:《诗歌与哲学是近邻:结结构-解构诗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0]钟鸣:《旁观者》,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
    [101]周发祥:《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102]朱湘:《朱湘散文》(上),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
    [103]朱大可:《燃烧的迷津》,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
    [104]朱自清:《新诗杂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5]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106]朱栋霖、王文英:《戏剧美学》,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107][美]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
    [108][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9][英]勃朗宁:《勃朗宁诗选》,汪睛、飞白译,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版。
    [110][法]巴什拉·加斯东:《梦想的诗学》,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111][苏]巴赫金:《巴赫金全集》(五),白春仁、顾亚铃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12][德]D·C·米克(D.C.Muecke):《论反讽》,周发祥中译本,北京: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
    [113][美]厄尔·迈纳:《比较诗学》,王宇根、宋伟杰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14][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115][德]荷尔德林:《荷尔德林文集》,戴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16][德]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117][英]亨利·詹姆斯:《小说的艺术》,朱雯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118][美]兰色姆:《新批评》,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19][法]利奥塔:《后现代性状况》,谈流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120][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21][英]尼柯尔:《西欧戏剧理论》,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版。
    [122][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3][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24][英]瑞恰兹:《文学批评原理》,杨自伍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125][英]S.W.道森:《论戏剧与戏剧性》,艾晓明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2年版。
    [126][美]卫姆塞特、布鲁克斯:《西洋文学批评史》,颜元叔译,台北:志文出版社,1982年版。
    [127][美]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二卷,杨自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128][英]威廉·燕卜荪:《朦胧的七种类型》,周邦宪、王作虹、邓鹏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129][德]亚理士多德:《诗学·诗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30][美]宇文所安:《初唐诗》,贾晋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131]徐志摩:《徐志摩诗集》(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132]闻一多:《红烛;死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3]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1-3卷,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版。
    [134]陈梦家编:《新月诗选·序言》,上海:上海书店,1981年版。
    [135]张曼仪编:《卞之琳》(中国现代作家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136]飞白编:《世界诗库》(第2卷),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年版。
    [137]杜运燮、张同道编:《西南联大现代诗钞》,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8]蓝棣之编选:《九叶派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9]王圣思选编:《九叶之树长青--“九叶诗人”作品选》,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40]李方编:《穆旦诗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1]辛笛编:《九叶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
    [142]唐晓渡、王家新编:《中国当代实验诗选》,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43]徐敬亚编:《中国现代主义诗群大观1986-1988》,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44]谢冕、唐晓渡编:《以梦为马:新生代诗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5]万夏、潇潇编:《后朦胧诗全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46]多多:《多多诗选》,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
    [147]程光炜编:《岁月的遗照》,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48]杨克等主编:《90年代实力诗人诗选》,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年版。
    [149]欧阳江河:《站在虚构这边》,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150]欧阳江河:《谁去谁留》,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51]孙文波:《孙文波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2]肖开愚:《动物园的狂喜》,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153]肖开愚:《肖开愚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4]西川:《大意如此》,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55]西川:《西川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6]于坚:《于坚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7]翟永明:《黑夜里的素歌》,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1]陈林:《穆旦研究综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2期。
    [2]陈太胜:《多元的诗歌标准》,《诗刊》,2002年第6期(下半月刊)。
    [3]陈本益:《新批评派的对立调和思想及其来源》,《四川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4]邓晓成:《文学泛化及其文体意义》,《当代文坛》,2005年1期。
    [5]董洪川:《庞德与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形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5期。
    [6]傅浩:《现代英诗的运动轨迹:否定之否定》,《外国文学评论》,1989年第2期。
    [7]方守金:《试论小说的戏剧化及其限制和超越》,《文艺理论研究》,1992年第5期。
    [8]姜涛:《叙述中的当代诗歌》,《诗探索》,1998年第2期。
    [9]敬文东:《诗歌中的九十年代》,《读书》,1999年第6期。
    [10]敬文东:《道旁的智慧--诗人臧棣论》,《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5期。
    [11]林荣松:《传统的认同与超越》,《晋阳学刊》,1995年6期。
    [12]李怡:《穆旦研究评述》,《诗探索》,1996年第4辑。
    [13]李方:《解读穆旦诗中的“自己”》,《诗探索》,1996年第4辑。
    [14]龙泉明:《论中国40年代新诗的形象化运动》,《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1997年第8期。
    [15]龙泉明:《中国新诗成就估价》,《江汉论坛》,1999年第2期。
    [16]李巍:《凸凹:文学的怪物》,《文学自由谈》,1999第2期。
    [17]蓝棣之:《九叶派诗歌批评理论探源》,《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4期。
    [18]骆寒超,陈玉兰:《新诗二次革命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9]罗振亚:《一九八四--二00四先锋诗歌整体观》,《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3期。
    [20]冷霜:《重识卞之琳的“化古”观念》,《江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21]马永波:《客观化写作--复调、散点透视、伪叙述》,《诗探索》,2006年第1辑。
    [22]南帆:《文体的震撼》,《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3期。
    [23]欧阳江河:《89后国内诗歌写作:本土气质、中年特征与知识分子身份》,《花城》,1994年第5期。
    [24]吴思敬:《中国新诗:世纪初的观察》,《文学评论》,2005年第5期。
    [25]吴晓:《冥思者的理性之光--当代诗歌思的品味与指向》,《诗探索》,1996年第2期。
    [26]《新诗评论》,2005-2007年共六辑,北京大学出版社。
    [1]周瓒:《中国当代先锋诗歌论纲》,博士论文,北京大学,1999年。
    [2]胡旭东:《“九十年代诗歌”研究》,博士论文,北京大学,2002年。
    [3]冷霜:《90年代“诗人批评”研究》,硕士论文,北京大学,2000年。
    [4]王昌忠:《综合性视野中的1990年代诗歌写作》,博士论文,苏州大学,2008年。
    [1]《它们只是诗歌,现代汉语的诗歌--陈东东访谈录》(蔡逍),“诗词在线” 网站:http://www.chinapoesy.com/ShiCiZhiShiIndex4.html
    [2]《诗跟内心生活的水平等高--诸子百家5:陈东东》(木朵),“中国艺术批评”网站:http://www.zgyspp.com/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4351
    [3]《杜鹃的啼哭已经够久了--诸子百家8:朱朱》(木朵),“诗生活”网站:http://www.poemlife.com/poet-magazine/wk01/wk01_067.htm
    [4]孙文波:《生活:解释的背景》,“诗生活”网站:http://www.poemlife.com/Wenku/wenku.asp?vNewsId=508
    [5]臧棣:《大忌还是大计:关于新诗的散文化--答《广西文学》关于当代诗歌语言话题的问卷》,“诗生活”网站:http://www.poemlife.com/Wenku/wenku.asp?vNewsId=2079
    1.A.Norman Jeffares,A New Commentary on the Poems of W.B.Yeats.Londen:the Macmillan Press,1989.
    2.Cleanth Brooks,Understanding Poetry.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3 Cleanth Brooks,Modern Poetry and the Tradition.Chapel Hill: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39.
    4.Kenneth Burke,A Grammar of Motives.New York:Prentice-Hall,1945.
    5.Kenneth Burke,The Philosophy of Literary For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3.
    6.Roy E.Gridley,Browing.Londen:Routledge & Kegan Paul,1972.
    7.Yeats,W.B.Autobiographies.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1955.
    8.Yeats,W.B.Essays.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192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