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法律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20世纪80年代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 MBO)的概念被提出以来,管理层收购在西方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管理层收购的实施有助于把管理层和公司两者的利益有机结合在一起,激励管理层的经营和工作热情以及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政府对经济的管理将转变为以宏观调控为主,国有经济必然要进行战略性调整,国有企业将逐步从竞争性行业退出;另外,我国的国有企业中还存在着较严重的产权问题,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从而影响了经济的健康运行和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世纪90年代末,国内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管理层收购,随后,短期内国内就出现了“MBO热”。 但是这种在西方取得成功的公司治理模式究竟是否适合中国的国情?是否会为中国有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国内国有企业实施管理层收购应该注意那些问题?管理层收购在中国实施的法律环境如何及其如何完善?
    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管理层收购概述,阐述了管理层收购的概念、特征及其在西方的发展历程,为下文的论述打下了基础。第二章对国内管理层收购的理论研究和实施进行了分析,从整体上对中国实施管理层收购的现状、意义及其消极作用进行了论述。第三章从法律的角度对管理层收购进行了分析,分析了管理层收购的法律关系和法律后果。第四章分析了我国现有法律制度下管理层收购存在的法律障碍并提出建议。
Since the concept of management boy-out (MBO) put forward in 1980s, MBO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and applied in the western world. The application of MBO can help to combine the interests of both management and corporation together and stimulate the management team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rporation.
    At present, China is experiencing a transforming period economically. The government has changed the management to macro manipulation, thus the national economy naturally goes through a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and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SOEs) will recede out of the competing industries gradually. Besides, the equity issue of the SOEs is still very serious and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s far from perfect inside those corporations, which further affec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competence of specific corporations. At the end of 1990s, Chinese scholars started to focus and research on MBO and there is a fever of MBO comes along with. But whether the corporate management model is really fit for the Chinese market? Whether MBO can be really helpful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there any issues the SOEs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How to overhaul the legal system to accommodate the MBO in China?
    There add up to four chapters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i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MBO in terms of no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which lays a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ing paragraphs. The second chapter makes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analysis on the MBO practices and discusses the status quo, significance and side effects of MBO in China. The third chapter makes an analysis on MBO from a legal perspective, which further analyze the legal relation and legal consequences of MBO. The fourth chapter puts forwards legal obstacles for the MBO under the current legal system and gives corresponding suggestions.
引文
中文著作
    殷醒,《企业并购的金融经济学解释》【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阿尔钦、伍德沃德 《对企业理论的思考-新制度经济学》【C】 上海经济大学出版社
    许小年 《中国上市公司的所有制结构与公司治理》【A】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梁能主编 《公司治理结构:中国的实践与美国的经验》【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0.6)
    王巍等 《MBO管理者收购——从经理到股东》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杨瑞龙,王凤彬,周业安 《当代主流企业理论与企业管理》 安徽大学出 版社
    张剑文 《公司治理与股权激励》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版
    
    中文报刊和网站
    孙永祥,黄祖辉:《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绩效》【J】《经济研究》,1999年第12期
    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J】 《会计研究》 2000年第1期
    郭锋,王坚: 《加速公司法修改,促进市场创新》【N】 《中国证券报》 2000年6月17日
    施晓红: 《管理层收购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 《经济管理》 2001
    郑洪贴,王兵: 《浅析管理者收购(MBO)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1年第2期
    崔红霞: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MBO)的案例分析和对策建议》【EB/OL】
    殷亚林:《防范管理层收购中的偏差》【EB/OL】
    杨溢,李胜: 《国有股减持的新思路:MBO——兼议MBO的风险和对策》 《华东经济管理》 2003年第4期
    《国资委负责人就<国企改制意见>鸺钦?全文) 》 新华网 2003年12
    
    
    月18日
    曾清汉:《我国现有法律制度框架下的MBO》 新浪网
    《国资委解读国企改制新规:管理层收购不应搞专场》──《京青年报》 2003年12月18日
    《管理层收购(MBO)与国企改革》 新浪网
    贺俊,姜颖:《MBO: “新生儿”需要补点什么?》──《经济日报》 2002年12月16日
    谢德莲:《管理层收购若干法律问题探析》 新浪网
    韩天放: 《 MBO为什么-管理者收购的五大理由》【J】──《经济研究》 2003年第2期
    孙泽蕤: 《中国当前经济环境下的管理层收购研究》──《财经研究》 2002年第1期:38-46页
    余颖,陈琦伟:《中国引入管理层收购的框架设计》【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2年第6期:43-45页
    张彤: 《国有企业实施MBO优势风险与对策分析》──《学术交流》 2003年第12期
    陈理飞,李菊红:《我国实施管理层收购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市场周刊·财经论坛》 2003年11月号
    米险峰:《管理层收购:作用、效果及影响》
    顾水宾,陈纪南:《中国版MBO: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案例的研究》──《华东经济管理》 2004年2月
    肖峰:《管理层收购理论基础析评》 2004年第1期
    彭继咸:《管理层收购:概念、操作、障碍及风险》──《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贺强: 《应从历史角度与战略高度看待国有股减持》──《上海投资》 2002年第5期
    刘志云:《国内上市公司MBO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财经问题研究》 2002年第11期
    《国资委出手终结企业"自编自导自演” MBO》──《财经时报》 2004
    
    
    年2月3日
    靳玉英:《MBO: 特点及作用 》──《市场周刊·财经论坛》
    高福来:《企业管理层收购若干问题的思考》──《理论前沿》 2002年第2期
    华欧:《MBO的中外比较》──《中国乡镇企业》 2004年第2期
    徐征,陈印:《MBO:从管理者到所有者》──《销售与市场》 2003年1月
    朱琳:《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管理层收购(MBO)的思考》 国研网2002年8月13日
    刘超,谢太峰,毕海龙,古峰:《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探析》──《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
    
    外文部分
    A. J Smith. Capital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The Case of Management Buyout [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Sept.1990
    Coase, Ronald. H. The Nature of the Firm {J}. Economics, IV, 1937
    Jensen, M.C. Agency Costs of Free Cash Flow, Corporate Finance, and Takeover [A]. 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 [C], May. 1994
    Tim Copler. Operating Performance in Leveraged Buyouts: Evidence from 1985-1989 [M].Readings i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 Blackwell, 1994
    S.N. Kaplan, “The Effects of Management Buyouts on Operating Performance and Valu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24, pp 217-254,1989
    
    法律法规
    《公司法》
    《证券法》
    《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
    《信托法》
    《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
    《资金信托管理办法》
    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民政部办公厅《关于暂停对企业内部职工持股会进行社会团体法人登记的 函》(民办函[2000]110号)
    中华全国总工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外经贸试点企业内部职工持股会登记暂行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贷款通则》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