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秘密侦查制度的法治化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颗毒瘤,并且其职业化、组织化、智能化、隐蔽化、暴力化、国际化程度日益加剧,给我们以公开侦查为主的传统侦查模式带来严峻的挑战。为此,世界各国纷纷运用秘密侦查手段来打击和惩治犯罪,以实现控制犯罪的目的,秘密侦查在预防犯罪、控制犯罪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秘密侦查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能快捷高效地收集证据,惩治犯罪;另一方面它又极易被滥用从而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追求控制犯罪、保障人权和实现诉讼效率等多元化的平衡是现代诉讼的价值目标。在兼顾多元化价值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法律程序来限制国家司法权力、保障人权,已成为现代法治国家的共识。加强秘密侦查的法律规制是我们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基于此,笔者研究了秘密侦查的基本理论、历史沿革和价值功能,客观分析了我国秘密侦查立法和司法方面的现状和缺失,揭示秘密侦查和人权保障的冲突,在比较法治国家秘密侦查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秘密侦查法治化的建构设想,希望对我国秘密侦查的立法和司法实践方面有所裨益。
     本文共分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秘密侦查概述。首先界定了秘密侦查的概念,介绍了秘密侦查的特征,即隐蔽性、侵权性、强制性、直接性、主动性、程序性、从属性。然后对秘密侦查种类进行重新划分,即秘密外线侦查、秘密内线侦查和技术侦查三类。最后,阐述了秘密侦查的功能,即预防和制止犯罪、扩大证据来源、查明特殊犯罪等功能。
     第二部分秘密侦查溯源。首先按照时间顺序简要考察了中国历朝出现的秘密侦查活动,然后考察了国外秘密侦查的历史,最后,分析总结了中西秘密侦查历史变迁的现代启示。
     第三部分秘密侦查法治化的国际考察。分别对英美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秘密侦查的法治化进行比较研究,然后归纳总结出西方法治国家秘密侦查的原则,即法定原则、比例原则、特定性原则、司法审查原则、司法救济原则。
     第四部分我国秘密侦查立法的现状与适用实践。对我国秘密侦查的立法现状进行归纳总结,按照两大法系法治国家秘密侦查的原则,客观的找出了我国秘密侦查存在的立法缺陷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五部分我国秘密侦查的法治建构。秘密侦查法治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分析了我国实现秘密侦查的法治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法治化进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最后,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结合国际发展的潮流,论文主要从秘密侦查的主体、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实施程序、侦查期限、证据能力、协助机关或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年度报告制度等八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我国秘密侦查制度的法治化建构问题。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crime is becoming a malignanttumor nowadays, and the crime levels are increasing day by day such asprofessional, organize, Intelligent, concealment, violence, international,which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pattern of putting publicinvestigation first. Therefore, all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utilize secretinvestigation to crack down and punish the crime for achieving the aim ofcontrolling the crime. Secret investigation plays a great role in thecriminal prevent and control. But secret investigation is a "double-edgedsword". On the one hand, it can collect evidences quickly and efficientlyto punish the crime. On the another hand, it can be easily usedindiscriminately to infringe upon the citizens legitimate rights andinterests. Pursuing that controlling the crime and guaranteeing rights andlawsuit efficiency become many-faceted is the valuable aim of code ofcriminal procedure in the present age. The countries under rule by law inmodern times have reached consensus to realize the limitation of nationaljudicial power through proper procedure of law on the base of givingconsideration to many-faceted value aim. To strengthen the legalprovisions of secret investigation is inevitable choice for us of managingstate affairs according to law and building concordant society.Therefore, researching elementary theory, history evolution and valueanalysis, objectivel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hortness, thewriter put forward a conception and tentative idea of secret investigationcombined to our national condition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to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practice of secret investigation in the countriesunder rule by law, which is expected to be of benefit for our legislativeand judicial practice.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First Chapter Summarization of Secret Investigation
     At first, it gives the limit boundary definition of secret investigationand intro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cret investigation, such as conceal,force, tort, direct, initiative, procedure, subordination. Then it re-dividessecret investigation into three styles including secret exterior-lineinvestigation, secret interior-line investigation and technologicalinvestigation. Finally, it sets forth the functions of secret investigation,preventing and putting an end to crime, extending evidence source andproving special crime through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Second Section Trace to Source of Secret Investigation
     First briefly research the secret investigation action existing in alldynasties, and then inspect the history of foreign secret investigation.Finally, analyze modern inspiration from historical changes of Chinese andWestern secret investigation.
     Third Sectio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f Rule of Law of Secret Investigation
     Respectively, research on the comparison to secret investigation underthe rule by law in England and America and inland, and then summarize theprinciple of secret investigation in the west countries under the rule by law,such as legal principle, proportion principle, specific principle, judicialinvestigation principle, judicial relief principle.
     Fourth Section Current Condition Analysis of Secret InverstigationLegislation
     Summarize the current condition analysis of secret investigationlegislation, and then find out the legal shortness of our secret investigation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secret investigation from the countries underthe rule which have two legal systems.
     Fifth Section Construction of Secret Investigation in China
     Secret investigation under rule by law is an international trend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orld and an outcome of the times. Rule of lawsecret investigation has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Based on our nationalcondition and combined to the tide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articleconcretely discusses construction of rule by law of secret investigationsystem from nine aspects such as investigation principal part, scope ofapplication, condition of application, enforcement procedure, lead time ofinvestigation, evidence capability, assistance organ or rights and duties ofcitizens, judicial relief rights, annual report system and so on.
引文
[1][法]盂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樊崇义:《论侦查模式的转换与改革》,载郝宏奎主编《侦查论坛》(第二卷),中国人民公
    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2]刘向红:《对秘密侦查法治化的思考》,载《福建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6期。
    [3]马静华:《秘密侦查论略》,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第42页。
    [1]何家弘:《秘密侦查立法之我见》,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25卷。
    [2]瞿丰:《侦查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3]唐磊、赵爱华:《论刑事司法中的秘密侦查措施》,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1期。
    [4]邓立军:《秘密侦查法治化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4页。
    [1]参见邓立军《秘密侦查法治化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5-6页。
    [2]参见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二版),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第12页。
    [1]参见[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30页。
    [1]转引自艾明主编《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1]参见郎胜、王尚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释义》,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第 72页;郎胜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实用问题解析》,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1]郭立新:《侦查技术·技术侦查》,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271页。
    [2]参见唐磊、赵爱华《论刑事司法中的秘密侦查措施》,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1期.
    [3]参见马海舰《刑事侦查措施》,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4页。
    [1]参见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版,第37页。
    [1]转引自艾明主编《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2]参见苏晓龙《秘密侦查研究》,海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5-18页。
    [1]参见刘光明:《我国古代秘密侦查技术源流探析》,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64-65页。
    [1]参见刘光明:《我国古代秘密侦查技术源流探析》,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65-66页。
    [2]参见马海舰主编《刑事侦查措施》,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4-25页。
    [1]参见邓立军《秘密侦查法治化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29-31页。
    [1]参见《摩奴法典》第七卷,《国王和武士种姓的行为》第107节。
    [1]参见邓立军《秘密侦查法治化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34页。
    [2]参见何家弘《外国犯罪侦查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0-51页。
    [3]参见何家弘《外国犯罪侦查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0-51页。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84页。
    [2][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1]参见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版,第131-132页。
    [1]参见[美]乔恩·R.华尔兹《刑事证据大全》,何家弘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7页。
    [2]参见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版,第134-142页。
    [3]参见邓立军《秘密侦查法治化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54页。
    [4]参见何家弘《外国犯罪侦查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1]参见邓立军《秘密侦查法治化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47-48页。
    [2]参见李昌珂著《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4页。
    [1]参见李昌珂著《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9页。
    [2]参见余叔通、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页。
    [3]参见邓立军《秘密侦查法治化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54-55页。
    [1]转引自瞿丰主编《侦查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2]参见韩大元主编《比较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2页。
    [1]参见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版,第134页。
    [2]参见黄风《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版,第89-92页。
    [1]参见马静化《秘密侦查正当程序探讨》,载郝宏奎主编《侦查论坛第二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42页。
    [1]参见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17页。
    [1]参见艾明主编《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1]转引自管光承、刘莹《论侦查程序与人权保障》,载孙长永主编《现代侦查取证程序》,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328-329页。
    [1][英]丹宁勋爵著:《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前言1页。
    [2]参见谢佑平、万毅《刑事侦查制度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69页。
    [3]参见刘梅香《刑事侦查程序理论与改革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38页。
    [1]参见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版,第157页。
    [1]参见陈光中、胡铭《<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载《政法论坛》2006年第1期。
    [1]参见樊崇义主编《迈向理性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91页。
    [1]参见邓立军《秘密侦查法治化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第115页。
    [2]参见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版,第148-149页
    [1]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载季卫东《法治程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2]转引自徐静村《走向程序法治:中国刑事程序改革的宪政思考》,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4期。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4页。
    [1]参见孙长永《侦查程序与人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版,第138页。
    [1]、[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瞿丰主编:《侦查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第二版),群众出版社2004年版。
    [4]、[日]田口守一著:《刑事诉讼法》,刘迪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艾明主编:《秘密侦查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6]、郎胜、王尚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释义》,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7]、马海舰主编:《刑事侦查措施》,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8]、孙长永主编:《侦查程序与人权》,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9]、何家弘:《外国犯罪侦查制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英]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李克强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1]、谢佑平、万毅:《刑事侦查制度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刘梅香:《刑事侦查程序理论与改革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13]、李昌珂著:《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4]、余叔通、谢朝华译:《法国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5]、黄风译:《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6]、韩大元主编:《比较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政法大学 出版社2003年版。
    [17]、陈瑞华著:《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樊崇义主编:《迈向理性刑事诉讼法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刘方权:《法治视野下的强制侦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彭勃:《日本刑事诉讼法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何家弘、张卫平主编:《外国证据法选译》(上卷),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22]、赵翔主编:《侦查学论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孙长永主编:《现代侦查取证程序》,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1]、樊崇义:《论侦查模式的转换与改革》,载郝宏奎主编《侦查论坛》(第二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刘向红:《对秘密侦查的法治化思考》,载《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6期。
    [3]、马静华:《秘密侦查论略》,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
    [4]、何家弘:《秘密侦查立法之我见》,载《法学杂志》,2004年第25卷。
    [5]、唐磊、赵爱华:《论刑事司法中的秘密侦查措施》,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1期。
    [6]、邓立军:《秘密侦查法治化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7]、苏晓龙:《秘密侦查研究》,海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8]、刘光明:《我国古代秘密侦查技术源流探析》,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9]、陈光中、胡铭:《<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载《政法论坛》,2006年第1期。
    [10]、樊学勇、陶杨:《特殊侦查手段法制化问题研究》,载崔敏主编,《刑事诉讼与证据运用》第一卷,2005年版。
    [11]、杨郁娟:《技术侦察若干问题探讨》,载《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2]、黄吉伟:《中外秘密侦查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载《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5期。
    [13]、罗彩荣:《论我国秘密侦查措施的法治化》,载《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11期。
    [14]、郭冰:《秘密侦查法制化之比较研究》,载《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5]、郝宏奎、戴蓬:《第二届全国侦查学术研讨会暨侦查系主任论坛综述》,载《公安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6]、陈晓辉:《我国秘密侦查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第27卷。
    [17]、季卫东:《法律程序的意义》,载季卫东《法治程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徐静村:《走向程序法治:中国刑事程序改革的宪政思考》,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