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公务员职业发展障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职业发展和实现自我是每个人的愿望,公务员也不例外。但在当前我国公务员制度还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公务员的职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相反,个体的不足和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困境,如价值观错误、定位不准、工作压力、组织结构限制、制度缺陷和性别歧视,等等,束缚了他们的成长,降低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影响了他们职业发展的动力、工作能力和绩效,延缓了其职业目标的实现。这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公共组织工作能力和效率的提升,以及组织目标的实现。因而,了解和解决公务员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促进公务员的职业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为此,本文拟对我国公务员职业发展中存在的障碍进行研究,并寻求有关对策,以期有助于公务员职业的顺利发展。在研究中,首先,本文从理论的高度对国内外职业发展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以基本把握当前的研究进展和不足。其次,以上海公务员为对象,选取样本,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对他们在职业发展中遇到的障碍或困惑进行调查研究,以管窥豹、小中见大,探视我国公务员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障碍或困境。再次,探究障碍的形成原因,从主客观两方面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最后,针对公务员职业发展存在的障碍,本文主张发挥公务员、机关和社会群体三方主体的作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突破障碍的束缚,促进公务员和组织的协同发展。
It is everyone’s wish to have a successful career and achieve self-realization, and civil servants are no exceptions. However, due to the imperfect present system of civil servants, Chinese civil servants do not go so smoothly in their career. They are actually constrained in career development because of their insufficiency and some existing difficulties in real life, such as incorrect values and positioning, high pressure at work, limitations of organizations, flaws in institutions and gender discrimination, and so on. The reduction of their initiative in work affects the drive for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their working ability and efficiency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ir career objectives. As a result, the public organization ability and efficiency i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ffected. Therefore, it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 to figure out and try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are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 servants so as to promote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ims to launch an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the existing obstacles in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 servants and explore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to these obstacles in the hope of a smooth career development for Chinese civil servants.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 firstly summarizes and theoretically analyses the theories on career developmen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o have basic command of the study status and the existing insufficiencies. Then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some Shanghai civil servants to find out the common problems in Chinese civil servants’career development and the causes. Lastly, the author advocates removing these obstacles by uniting the strength of both civil servants,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whole society in order for a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ivil servants and the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引文
①(美)西奥多?W?舒尔茨著:《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40 页。
    ①新华网北京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2003-12-31),[2003-12-26], 网址: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3-12/31/content 1256161.htm。
    ②张再生编著:《职业生涯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06 页。
    ③帕特里夏·英格拉姆著:《公共管理体制改革的模式》,转引自国家行政学院合作交流部编译:《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0 页。
    
    ①孙柏瑛主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88~289 页。
    ②徐辉:《员工职业发展与组织压力管理》,《人才资源开发》,2004 年第 12 期。
    
    ①董晓霞:《公职人员职业生涯通路设计》,《党政论坛》,2000 年第 1 期。
    ②李明斐、唐丽莉:《中西方公务员职业发展道路差异比较》,《社会科学论坛》,2005 年第 7 期。
    
    ①宁本荣:《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困境及完善》,《人才开发》,2007 年第 3 期。
    ②徐辉:《员工职业发展与组织压力管理》,《人才资源开发》,2004 年第 12 期。
    ①郭云贵等:《对核心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探讨》,《经济论坛》,2004 年第 17 期。
    ②参见廖泉文:《招聘与录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①参见张再生著:《职业生涯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年版。
     ①金晓明:《西方国家职业指导理论发展趋向及启示》,《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2 卷第 2 期。
    ①景亭:《论中国公务员的职业化发展方向》,《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 3 期。
     ①洪壤、陈宜编著:《职业定位 DIY——指向成功的方法利器》,广州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 页。
     ①《人民日报》“时事观察”:《第一解读:4.6 万名公务员告别铁饭碗背后》[2005.7.14],网址: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30178/3542190.html。
     ①T. P. Ference, J. A. F. Stoner, and E. K. Warren, “Managing the Career Plateau,”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1997):602-612; quote is on p.602.
     ①张子良:《公务员能力建设与职业化发展——〈公务员法〉拓展了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新空间》,《行政与法》,2006 年第 9 期。
     ①(美)哈罗德·R·华莱士、L·安·马斯特斯著:《人生与职业开发》,邵剑兵译,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25 页。
     ①参见王晓东:《公务员职业发展倦怠和解决对策》,《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年第 11 期。
    ②修文荣:《“职业高原”现象评析》,《经济管理》,2006 年第 5 期。
    ③宁本荣:《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困境及完善》,《人才开发》,2007 年第 3 期。
     ①赵效编著:《青年职业规划》,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7 页。
     ①转引自唐沙:《教育者在人格教育中的作用》,《大连大学学报》,2003 年第 3 期。
    ①章立早:《南风·马太·苏东坡……──几种社会心理效应简介》,《工厂管理》,1999 年第 3 期。
    ①刘银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促进职业发展——兼论 SWOT 技术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应用》,《云南电大学报》,2002 年第 1 期。
    ①赵建华:《职业价值观在职业定位中的意义探究——〈学会做事〉之启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 年第 8 期。
    ②盘和林:《职商》,东方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 页。
     ①张永恒:《领导公务活动及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实事求是》,2005 年第 3 期。
    
    ①程社明、冯燕:《突破职业生涯发展瓶颈》,《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6 年第 8 期。
    ②纪新华:《员工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自我管理》,《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 年第 6 期。
     ①郑占勇等:《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人才开发》,2003 年第 10 期。
     ①石杰:《探讨构建公务员职业发展的良性机制》,《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 年第 1 期。
     ①张勇:《职位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 年第 7 期。
    ①陈景秋、王垒:《职业测评——功能与实践》,《职业》,2003 年第 3 期。
    ②孙柏瑛、祁光华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27~258 页。
     ①(美)格林豪斯等著:《职业生涯管理》(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25 页。
    1、(美)Robert D.Lock 著:《把握你的职业发展方向》,王东升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2、(美)珍妮·帕默(Jeanne Palmer)、玛莎·芬恩(Martha I.Finney)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职业发展指南》,高愉、黄瑞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3、(英)耶胡迪·巴鲁(Yehuda Baruch)著:《职业生涯管理教程》,陈涛、孙涛译,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4、(美)罗纳德·克林格勒(Donald E. Klingner)、(美)约翰·纳尔班迪(John Nalbandian)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战略》,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5、(美)加里·德斯勒(Garry Dessler)著:《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版),刘昕、吴雯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6、(美)R·韦恩·蒙迪(R.Wayne Mondy)、罗伯特·M·诺埃(Robert M.Noe)著:《人力资源管理》(第六版),葛新权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7、(美)雷蒙德·A·诺伊(Raymond A. Noe)等著:《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三版),刘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美)杰弗里?H?格林豪斯(Jeffrey H.Greenhous)等著:《职业生涯管理》(第三版),王伟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9、(美)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著:《论人力资本投资》,吴珠华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10、(美)埃德加?施恩(Edgar H.Schein)著:《职业的有效管理》,仇海清译,三联书店,1996。
    11、赵光忠主编:《行政主管才干增长阶梯:行政管理高端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12、孙柏瑛、祁光华编著:《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3、张再生著:《职业生涯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14、周文霞主编:《职业生涯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5、廖泉文主编:《人力资源发展系统》,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16、石林主编:《职业压力与应对》,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7、廖泉文著:《招聘与录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8、盘和林著:《职商》,东方出版社,2006。
    19、洪壤、陈宜编著:《职业定位 DIY——指向成功的方法利器》,广州出版社,2004。
    20、周文霞著:《职业成功:从概念到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1、廖泉文:《职业生涯发展的三、三、三理论》,《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 年第 9 期。
    22、梁丽芝:《中国专业技术类公务员职业的发展路径》,《求索》,2007 年第 2 期。
    23、沈传亮、王伟:《公务员群体的职业地位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 1 期。
    24、董晓霞:《公职人员职业生涯通路设计》,《党政论坛》,2004 年第 4 期。
    25、崔会玲、刘立惠:《公务员心理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公共行政学的视角》,《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 年第 2 期。
    26、张勇:《职位评价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 年第 7 期。
    27、苏文平:《专业技术类人才职业生涯发展方略探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6 年第 6 期。
    28、李明斐、唐丽莉:《中西方公务员职业发展道路差异比较》,《社会科学论坛》,2005 年第 7 期。
    29、张光明、张松林:《如何帮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战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 年第 8 期。
    30、赵慧军:《阻碍女性职业发展的因素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 年第 2期。
    31、郭云贵等:《对核心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的探讨》,《经济论坛》,2004 年第 17期。
    32、景亭、褚晓红:《中国公务员制度创新——以职业化为中心的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06 年第 11 期。
    33、黄磊:《公务员的职业化之路》,《人力资源》,2006 年第 21 期。
    34、景亭:《论中国公务员的职业化发展方向》,《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年第 3 期。
    35、梁文懋、杨龙兴:《我国公务员职业生涯规划支持体系建设刍议》,《江西社会科学》,2006 年第 8 期。
    36、胡丽文:《浅谈公务员职业生涯咨询系统的构建》,《求实》,2006 年第 1 期。
    37、杨静:《基于胜任特征的多重职业生涯路径体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6年第 4 期。
    38、赵泽洪、胡丽文:《为公务员的职业生涯找个方向》,《人力资源》,2006 年第3 期。
    39、何明福:《企业如伺制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05年第 6 期。
    40、刘苓玲:《当前我国企业员工职业发展管理的必要性与对策研究》,《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 年第 4 期。
    41、张金典:《畅通公务员职业通道》,《人力资源》,2005 年第 11 期。
    42、丁刚、宋斌:《能级管理:拓展公务员职业生涯纵向通道的有效途径》,《人才资源开发》,2005 年第 4 期。
    43、陈丽芬:《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分析》,《科学管理研究》, 2001 年第 5 期。
    44、郑钟炎、程竹松:《论公务员的角色定位和职业属性》,《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 2 期。
    45、宋斌、杜杰:《基于 SWOT 职业发展理论下的基层公务员学习能力研究》,《行政与法》,2006 年第 1 期。
    46、赵庆梅:《法国公务员的职业生涯制度》,《国际人才交流》。2000 年第 8 期。
    47、姚裕群:《生涯的演进过程分析——金兹伯格与萨帕的职业发展理论》,《中国人才》,2000 年第 11 期。
    48、宁本荣:《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困境及完善》,《人才开发》,2007 年第 3 期。
    49、邵梅:《多重职业生涯留住优秀员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 年第 4 期。
    50、张再生:《职业生涯发展与工作家庭平衡计划》,《中国人才》,2002 年第 7 期。
    51、郑占勇等:《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人才开发》,2003 年第 10 期。
    52、张子良:《公务员能力建设与职业化发展——〈公务员法〉拓展了公务员能力建设的新空间》,《行政与法》,2006 年第 9 期。
    53、孙政、齐心:《公务员职业角色定位与行政伦理建设》,《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年第 5 期。
    54、纪新华:《员工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自我管理》,《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 年第 6 期。
    55、崔斌、侯学博:《基于个人与组织互动的职业生涯规划分析》,《教育与职业》,2005 年第 16 期。
    56、陈景秋、王垒:《职业测评——功能与实践》,《职业》,2003 年第 3 期。57、唐沙:《教育者在人格教育中的作用》,《大连大学学报》,2003 年第 3 期。
    58、石杰:《探讨构建公务员职业发展的良性机制》,《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6 年第 1 期。
    59、李军峰:《职业生涯设计及其新发展》,《科学管理研究》,2000 年第 2 期。
    60、罗双平:《留住人才的有效措施——职业生涯设计》,《中国人才》,1998 年第3 期。
    61. Alberto Pertroni(2000): Career orientations and career route preferences in R&D organizations. 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5/l, pp39-49.
    62. Alberto Pertroni(2000): Career route preferences of design engineers: an empirical research. Caree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5/6, pp288-294.
    63. Byrd, Larry G(1999): An 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types and career anchors.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Type, vol2, pp31-38.
    64. Jeffrey Beck, An exploratory application of Schein’s Career Anchors Inventory to Hotel Executive Operating Committee member. Hospitality Management 20 (2001): 15-28.
    65. Magid Igbaria, Suleiman K.Kassicieh, Milton Silver: Career orientations and career success amo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s. Technol. Manage. 16 (1999): 29-54.
    66. Robert H. Rouda & Mitchell E. Kusy, Jr. Career Development: personal career management and planning, the Technical Association of the Pulp and Paper Industry, 1995.
    67. Career development – an introduction to learning, earning and living, Australian Blueprint for Career Development, 2003.
    68. Sue Campbell Clark, Work/family border theory:A new theory of work/family balance, Human Relations; New York: Jun 2000.
    69. T. P. Ference, J. A. F. Stoner, and E. K. Warren, “Managing the Career Plateau,”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1997):602-612.
    70. Barbara A. Bettes, Albert L. Strunk, Victoria H. Coleman, and Jay Schulkin, Professional Liability and Other Career Pressures: Impact on Obstetrician–Gynecologists’ Career SatisfactionVOL.103, NO.5, PART 1, MAY 2004?2004 by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Obstetricians and Gynecologists. Published by Lippincott liams & Wilkin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