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晚清驻外公使群体研究(1875-1911)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晚清驻外公使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往对此的研究较为侧重介绍生平传略、陈述外交事件、解析外交思想与孤立探讨他们在政治变革、经济转型、西学传播等领域的作为,缺乏宏观考察与比较分析使臣的群体共性与个体差异。本文通过充分搜求与研读使臣遗留下来的日志、游记、手札、书信、奏稿、电函等原始资料、近年刊行的清季外交档案与前人研究成果,采用群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审视这一群体地域分布、原有职衔、年龄层次、任职年限、家庭出身等基本情状的构成与演变,以此透视使臣群体的总体特征及在清季外交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来的差异性。
     本文重点研究晚清传统开明士绅、新式学堂学生、留洋归国人员等出身各异的使臣知识结构、洋务、外交阅历的差别、演变,阐析由此造成的使臣综合外交素养的高低与对外事工作的影响,以及随着清季外交的纵深发展,使臣群体新陈嬗代,西式教育尤其留洋背景的使臣后来居上,转而成为清廷外交主力,中国外交近代化、外交官职业化行将实现。
     本文基于以上综合研究,择取典型个案,微观分析地缘、业缘、人缘、机缘与出身、阅历等诸种因素对不同类型使臣外交实践的影响与制约,展现在弱肉强食的变局之下,驻外公使为维护国家权益与挽救民族危亡进行的外交抗争,以及为此饱受的苦痛与无奈,进而全面反思晚清外交失败的原因,解读使臣群体的时代际遇,评价使臣的功过是非,借此深化对近代中国外交的认识。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the group of ministers to foreigncountri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previous studies placed great emphasis on minister’s biography brief,diplomatic affairs and thoughts, particularly attached importance toinvestigating their accomplishment in the fields of politicaltransformation, economic transition and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in isolation, lacking of macroscopic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ativeanalysis of their group characteristic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hepaper intends to see through minister’s global characteristics anddifferences at any of various stages of Late Qing’s diplomacythrough searching for and reading up numerous source material suchas diaries, travels, letters, memorials, telegrams etc. that ministersleft over, diplomatic archives of Late Qing which published in recentyears and precedent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adopting the methodof combination with group study and case study to research theconstitu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ir regional distribution, original rank,age structure, tenure, family background, etc.
     This dissertation is concerned primarily with the differencesand evolution of knowledge structure, Westernization and diplomatic experience of ministers stem from enlightened gentry, new-styleSchools’ and overseas student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level ofcomprehensive diplomatic appreciation and the great effect onforeign affairs. With Late Qing’s diplomacy developed in-depth, thegroup of ministers advanced with the times, the outdated ones werewashed out, the ones who had accepted modern education especiallyoverseas education started to become main force of diplomacy, thediplomatic modernization and diplomat professionalism of modernchina will be come true at this time.
     This dissertation chooses typical cases to analyze the impactand constraint of geography, profession, popularity, reference,learning and experience to different kinds of ministers’ diplomatic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above research so as to re-create theirdiplomatic struggles to safeguard national interests and to save thenation from peril and the pain and helplessness who endured as aresult of these, then reflecting on the real reason for the failure ofLate Qing’s diplomacy, unscrambling era fortune of the group ofministers and reappraising the merits and demerits of them, so as to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chinese diplomacy.
引文
①[英]萨道义、布思著;杨立义译:《外交实践指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第12页。
    ②晚清专使肩负的使命因事而异,包括议约、报聘、游历、答谢、致歉、吊唁、贺新君加冕、考察政治、商务、宪政、财政、陆军、海军、参加保和会、博览会等。以上钱实甫先生有关出洋办理交涉人员划分的五大类别中,观光性使节、屈辱性使节、礼仪性使节、考察性使节均属专使。
    ③[清]崑冈等撰:《钦定大清会典》,京师官书局,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石印本,第100卷,第l6页,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出使大臣职掌。
    ④光绪廿八年(1902年)外务部奏请随使人员“惟须慎加遴选,(出使大臣)不得任意携带,有愈定额”;光绪卅三年(1907年)奏准“各馆人员均不得由出使大臣任意调用”,欲除驻外公使任人唯亲、滥调馆员之弊,但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参见[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890页;王克敏、杨毓辉编:《光绪丙午(三十二)年交涉要览》,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中篇,第1卷,第1055页,交际门,遣使类。
    ⑤《通使》,[清]郑观应著;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上册,第393页。
    ①史料为历史学研究的基础,傅斯年先生曾言:“历史学即史料学”;胡适先生尝曰:“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有九分证据,不要说十分的话”,故而,本文在史料的收集、考订方面颇下功夫。
    ①譬如,若是通过深入剖析晚清驻外公使的态度、情绪、性格、气质等因素来阐释他们的具体行为,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现他们的思想面貌、总体特征与个体差异,从而得出全新的结论。
    ①[英]萨道义、布思著;杨立义译:《外交实践指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第99页。
    ②鲁毅、黄金祺、王德仁等:《外交学概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第353页。
    ③吕友仁译注:《周礼译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07页。
    ④吕友仁译注:《周礼译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19页。
    ①[美]柯文著;雷颐、罗检秋译:《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页。
    ②[清]严复译:《泰晤士报论郭氏离任返国》,孙应祥著:《严复年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
    40页。
    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第77页。
    ④[清]文庆、贾桢、宝鋆等纂辑:《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台北:文海出版社,第31卷,《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史部·纪事本末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17册,第205页。
    ⑤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96页。
    ①[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第40卷,第3783—3784页。
    ②同治十年(1871年),威妥玛升任驻华公使,光绪九年(1883年)卸任回国。
    ③[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第40卷,第3803—3804页。
    ④《筹办铁甲兼请遣使片》,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奏议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171页。
    ①《重专议对》,[清]冯桂芬著;戴扬本评注:《校邠庐抗议:洋务运动的理论纲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14页。
    ②《论公法》,[清]郑观应著;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上册,第66页。
    ③[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43卷,第4110页。
    ④譬如,恭亲王奕訢曾言:“遣使一节,本系必应举行之事,止因一时乏人堪膺此选,且中外交际不无为难之处,是以明知必应举行而不敢竟请举行,尚待各处公商以期事臻妥协”。[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51卷,第4898—4899页。
    ⑤[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40卷,第4821页。
    ⑥[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50卷,第4821页。
    ⑦《论善后事宜并教务厘务》,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四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信函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139页。
    ①[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33页。
    ②[清]陈炽著;赵树贵、曾丽雅编:《陈炽集·庸书》,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12页。
    ③[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33页。
    ④《使才与将相并重说》,[清]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18页。
    ⑤《论出使》,[清]郑观应著;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上册,第124页。
    ⑥[清]冯桂芬:《重专对议》,[清]葛士濬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04卷,第2713页,洋务四,邦交一。
    ⑦《查复李凤苞被参各款折》,光绪九年正月二十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奏议十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149页。
    ①[清]王韬:《弢园尺牍》,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0页。
    ②《奏拟为洋务人才培植之方兼筹变通之利折》,光绪十四年九月初七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吴琴整理:《近代史资料总68号·洪钧使欧奏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5页。
    ③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5年,第147页。
    ④《查复李凤苞被参各款折》,光绪九年正月二十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奏议十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149页。
    ⑤夏东元:《盛宣怀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91页。
    ⑥[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85页。
    ⑦《清会典事例》,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1220卷,第1125页,总理衙门。
    ⑧《密保洪钧李文田崔国因李兴锐四员片》,光绪十三年四月三十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奏议十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113页。
    ①《密保洪钧李文田崔国因李兴锐四员片》,光绪十三年四月三十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奏议十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113页。
    ②[清]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二日,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辑,下册,第17页。
    ③按照张仲礼先生的等级划分,正途的进士、举人、贡生(包括各类贡生)为上层绅士;正途的生员(包括各类生员),异途的监生、例贡生为下层绅士,双方的社会地位与享有的特权大不一样。参见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6页。
    ④《查复李凤苞被参各款折》,光绪九年正月二十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奏议十二》,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149页。
    ⑤总署王大臣:《议复谢祖源奏请练习洋务人才疏》,光绪十二年,[清]葛士濬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20卷,第3222页,洋务二十,培才。
    ①[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8卷,第805页。
    ②《复郭筠仙星使》,光绪三年七月十八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信函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105页。
    ③[美]丁韪良译:《通使总论》,[清]邵之棠辑:《皇朝经世文统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第48卷,第1924页,外交部三,遣使。
    ④[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忆记: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1页。
    ⑤曾纪泽自学英语有成,但他认为“若遣使必通洋文洋语,则日后择才更难。且通洋文洋学与办洋务系截然两事。办洋务以熟于条约熟于公事为要,不必侵占翻译之职”,见解颇为独到,不无合理之处。[清]曾纪泽:《曾纪泽遗集》,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第383页。
    ⑥[清]王韬著;楚流、书进、风雷等选注:《弢园文录外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4—85页;
    ⑦《清流党之外交观》,天台野叟著:《大清见闻录·史料遗闻》,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19页。
    ⑧《复郭筠仙星使》,光绪三年七月十八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信函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105页。
    ⑨《中学》,[清]汤震:《汤蛰仙先生危言》,光绪十六年(1890年)上海刊,第1卷,第10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杨儒庚辛存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214页。
    ②[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4859页。
    ③[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4859页。
    ④[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634页。
    ⑤《外务部奏议定变通出使设立员缺及薪俸章程折》,王克敏、杨毓辉编:《光绪丙午(三十二)年交涉要览》,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中篇,第1卷,第1055页,交际门,遣使类。
    ①[清]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83页。
    ②[清]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83页。
    ③[清]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2卷,第8781页,交聘年表一,中国遣驻使。
    ④《曾纪泽宣付史馆折》,光绪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奏议十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349页。
    ⑤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杨儒庚辛存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214页。
    ①[清]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2卷,第8781—8782页,交聘年表一,中国遣驻使。
    ②[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867页。
    ③《清德宗实录》,光绪二十一年六月丁丑,北京:中华书记影印本,1987年,第370卷,第849页。
    ④光绪卅一年(1905年),日本强行“统监朝鲜”,清朝撤旗回国,废黜驻韩公使。
    ⑤[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867页。
    ⑥[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212卷,第8782页,表第五十二,交聘年表一,中国遣驻使。
    ①总署王大臣:《条陈出使外洋事宜疏》,[清]邵之棠辑:《皇朝经世文统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第48卷,第1919页,外交部三,遣使。
    ②《谕崇厚派充使俄大臣又谕作为全权大臣便宜行事》,王彦威、王亮辑:《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13卷,第255页。
    ③[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212卷,第8782页,表第五十二,交聘年表一,中国遣驻使。
    ④《清德宗实录》,光绪四年八月庚子,北京:中华书记影印本,1987年,第77卷,第192页。
    ⑤《清德宗实录》,光绪六年五月丙戌,北京:中华书记影印本,1987年,第113卷,第663页。
    ⑥[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081页。
    ⑦[清]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年,第141卷,第9017页,职官二十七。
    ⑧《安置李昰应片》,光绪八年八月初十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奏议十》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81页。
    ⑨《安置李昰应片》,光绪八年八月初十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奏议十》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81页。
    ⑩[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66卷,第12488页,列传二三三,徐寿朋。
    11《总理衙门奏预筹朝鲜通商办法折》,光绪二十二年六月十七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第8卷,第4872页。
    ①庄吉发:《清季出使经费的筹措》,《大陆杂志》,1977年8月,第55卷,第2期。
    ①《复刘仲良》,光绪三年二月初六日,[清]刘坤一著;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刘坤一遗集·书牍》,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卷,第1820页。
    ②[清]陈夔龙:《梦蕉亭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卷,第46页。
    ③《请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折》,同治二年正月二十二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奏议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208—209页。
    ①[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55卷,第5714页。
    ①[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43卷,第4110页。
    ②王萍主编:《近代中国对西方及列强认识资料汇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年,第3辑,第2分册,第650页。
    ③《复钦差出使日本国大臣黎》,光绪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信函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525页。
    ④中国史学会编辑:《辛亥革命·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57页。
    ⑤《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清]左宗棠:《左宗棠全集·书信二》,长沙:岳麓书社,1996年,第58—59页。
    ①《复文中堂》,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四日夜三鼓,[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信函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142页。
    ②[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890页。
    ③“凡遣使各国,则开单请简,恭候简派”。[清]昆冈等撰:《钦定大清会典》,京师官书局,清光绪二十五年
    (1899)年,第110卷,第902页,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④[清]丁日昌:《海防条议》,[清]葛士濬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01卷,第2619页,洋务一,洋务通论上。
    ⑤《粤督刘坤一奏捐资生息储养洋务人才折》,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12卷,第229页。
    ①《粤督刘坤一奏捐资生息储养洋务人才折》,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12卷,第229页。
    ②《论中国选派钦使事》,《申报》,1878年8月13日。
    ③陈寅恪:《柳如是别传·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年,第963页。
    ④《中华民国与联邦组织》,戴季陶著;唐文权、桑兵编:《戴季陶集(1909—1920)》,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772—773页。
    ⑤《中华民国与联邦组织》,戴季陶著;唐文权、桑兵编:《戴季陶集(1909—1920)》,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772页。
    ⑥晚清总理衙门大臣、外务部会办大臣、尚书、侍郎除奕訢、奕劻、桂良、文祥、那桐、联芳等满洲贵族与旗人外,谭廷襄、王文韶、许庚身、徐用仪、许景澄、袁昶、汪大燮、胡惟德、曹汝霖为籍隶浙江,丁日昌、陈兰彬、张荫桓、邓成修、许应骙、伍廷芳、唐绍仪、梁敦彦籍隶广东,董恂、沈桂芬、周家楣、廖寿恒、洪钧、翁同龢、邹嘉来、顾肇新籍隶江苏,郭嵩焘、左宗棠、曾纪泽、瞿鸿机、李鸿章籍隶湖南、安徽,仅有李鸿藻、张佩纶、徐寿朋、毛昶熙、袁世凯、孙毓汶、吕海寰、徐继畲、阎敬铭、薛焕等人籍隶直隶、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等省。
    ①总署王大臣:《条陈出使外洋事宜疏》,[清]邵之棠辑:《皇朝经世文统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第48卷,1919页,外交部三,遣使。
    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外交》,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112辑,第703—704页。
    ③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总署奏底汇订》,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制复制中心,2003年,第83页。驻德公使刘锡鸿曾电请总理衙门代为选派使馆翻译人员,总署以“殊与出使章程不符”而要求锡鸿自行拣派奏调。
    ④《论宜遴选使才以重使事》,《申报》,1892年7月10日。
    ⑤[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55卷,第5210页。
    ⑥《首博藏洪钧致许景澄函札》,转引自刘高:《洪钧评议》,首都博物馆编辑委员会编辑:《首都博物馆丛刊·第9辑》,北京:地质出版社,1994年,第37页。
    ⑦[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11卷,第12021页,列传第一九八,李鸿章。
    ⑧梁启超:《李鸿章传》,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第83页。
    ①[清]翁同龢:《翁文恭公日记》,台北: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33卷,第58页。
    ②尤其戴东阳的博士学位论文《晚清驻外使臣与不平等条约体系》,对晚清驻外公使与清季曾、李等权臣的关系论述甚详,可资参阅。
    ①《中华民国与联邦组织》,戴季陶著;唐文权、桑兵编:《戴季陶集(1909—1920)》,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772页。
    ②《李鸿章滥用乡人》,[清]胡思敬:《国闻备乘》,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卷,第13页。
    ③清朝末年、民国初期掌握军事大权的李鸿章、段祺瑞都是安徽合肥人氏,故有此谚。
    ④[清]郭嵩焘:《玉池老人自叙》,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76页。
    ⑤[清]于晦若、李鸿章编:《李文忠公尺赎》,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415页。
    ⑥李经方本为李鸿章六弟李昭庆长子,同治元年(1862年),鸿章年届不惑,膝下无子,遂过继经方为嗣。同治三年(1864年),鸿章生嫡子经述,仍以经方为嗣子,呼为“大儿”。
    ①[清]顾炎武:《日知录·上》,台北: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72页。
    ②[美]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上卷,第8页。
    ③直鲁赣黔四省当中,直隶、山东、江西三省的地理位置远非内陆省份可比,直隶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山东归属东部沿海,江西地处长江中下游,均有口岸对外开放通商,西洋文化濡染颇深。
    ①[清]王之春:《皖抚覆奏条陈洋务疏》[清]于宝轩辑:《皇朝蓄艾文编》,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59卷,第4570页。
    ①晚清三次遣使尝试派充专使的斌春原为山西襄陵知县(捐有副护军参领衔)、志刚为花翎记名海关道、孙家谷为道衔记名繁缺知府、礼部郎中,皆为中下层官员,只有崇厚因负有道歉修好的使命官衔尊崇,以三口通商大臣、兵部左侍郎充出使法国钦差大臣赴法谢罪。清廷选用官衔不显的士绅为正式遣使投石问路,只是为避免礼仪纠纷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并非长远打算。
    ②[清]郭嵩焘著;杨坚点校:《郭嵩焘奏稿》,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第354页。
    ③《论出使》,[清]郑观应著;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上册,第125页。
    ④《通使》,[清]郑观应著;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上册,第394页。
    ①[清]梁溪坐观老人:《清代野记》,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第24页。
    ②《保荐使才疏》,[清]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
    522页。
    ③[清]王韬著;方行、汤志钧整理:《王韬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51页。
    ④《复沈幼帅》,光绪二年正月十二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信函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354页。
    ⑤雷平阳:《天上攸乐:普洱茶的八座山和一座城》,青岛:青岛出版社,2007年,第133页。
    ⑥光绪二年(1876年),清廷破格升迁驻美公使陈兰彬为太常寺卿,李鸿章对此解释为“朝廷以使绝域为难
    ①光绪十年(1884年),总理衙门奏准“嗣后出使各员,三四五六品京堂仅加二品顶戴。外官司道、京官科道编检、各部司员给予二品顶戴,并酌加京官衔,均以本官充使,仍准其照例升转铨补”,《清德宗实录》,光绪十年三月丁丑,北京:中华书记影印本,1987年,第179卷,第493页。
    ②有关晚清道台尤其是关道大量充任驻外公使的情况留待以下章节详细阐述,于此略而不谈。
    ③此处谈及的来自京官的驻外公使不包括赏加京卿、京堂等虚衔的地方官员或者候补官员。
    ④[清]丁日昌:《海防条议》,[清]葛士濬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01卷,第2619页,洋务一,洋务通论上。
    ⑤[清]何刚德著;张国宁点校:《客坐偶谈》,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卷,第111页。
    ①[清]昭梿:《啸亭杂录》,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卷,第527页。
    ②[清]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台北:文海出版社,第474卷,第11208页,外交十,通使。总理衙门改组为外务部后,清廷重新厘定出使大臣及参随人等的薪俸标准,但与先前相比变化不大。
    ③《清德宗实录》,光绪四年八月庚子,北京:中华书记影印本,1987年,第77卷,第192页。
    ④总署王大臣:《条陈出使外洋事宜疏》[清]邵之棠辑:《皇朝经世文统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第
    48卷,第1919页,外交部三,遣使。
    ⑤[清]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台北:文海出版社,第474卷,第11207页,外交十,通使。
    ⑥《保荐使才疏》,[清]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
    523页。
    ⑦[清]容闳著;徐凤石、恽铁憔译:《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91页。李慈铭日记亦载:“陈兰彬嗜利小人,敢为大言,自以翰林改官潦倒不振,涂(途)穷日暮,倒行逆施,只以自便私面,不惜卖国,言之可为切齿”。[清]李慈铭著;吴语亭编著:《越缦堂国事日记》,光绪二年九月十八日,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戌集二,第1918页。
    ①在此,候补道包括候补、候选、补用、记名、简放道;候补京堂包括三、四、五品京堂;候补知府包括候选、补用、即选知府。
    ②《海防议》,[清]朱采:《清芬阁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30页。
    ③吴琦:《明清史论集·漕运·群体·社会》,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59页。
    ④姜涛:《人口与历史:中国传统人口结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48页。
    ⑤清朝文官一般七十致仕,但从退休制度实际执行的情况来看,清朝文官的退休年龄,从六十多岁延至八十多岁,踌度很大。这是因为清朝官员退休问题的处理,与其它朝代相比,在更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皇帝的“特恩”。
    ①《复郭筠仙星使》,光绪二年八月二十九日夜,[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信函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491页。
    ②[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216页。黄遵宪未能成行,患病并非主因,而是遭受戊戌变法牵连,政治上不再被当局信任。
    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编:《奕訢秘档》,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
    359页。
    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编:《奕訢秘档》,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
    360页。
    ⑤《论郭刘二使违言》,光绪四年五月二十一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信函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327页。
    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册,第
    162页。
    ①《电盛宣怀》,二月二十日(1901年4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杨儒庚辛存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00页。
    ②汪辟疆:《汪辟疆说近代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78页。洪钧因感受暑湿,先后奏请赏假、续假十五日、十五日、二十日,俾资调摄,怎知久病不愈,溘然长逝。
    ③《三品卿衔记名海关道李君墓志铭》,[清]俞樾:《春在堂杂文·四编·四》,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第1069页。
    ④《使英郭嵩焘奏举使才片》,王彦威、王亮辑:《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8卷,
    160页。
    ①《照译西人库伯尔叙〈郭侍郎小像〉》,[清]郭嵩焘著;钟书河、杨坚点校:《伦敦与巴黎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30卷,第1018页。
    ②《照译西人库伯尔叙〈郭侍郎小像〉》,[清]郭嵩焘著;钟书河、杨坚点校:《伦敦与巴黎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30卷,第1018—1019页。
    ③[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55卷,第5210页。
    ④[清]郭嵩焘著;杨坚点校:《郭嵩焘奏稿》,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第354页。
    ⑤[清]严复译:《泰晤士报论郭氏离任返国》,孙应祥著:《严复年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2页。
    ⑥《题〈曾劼刚归朴斋诗钞〉并以为别(即效其体)》,[清]郭嵩焘著;杨坚点校《郭嵩焘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693页。
    ①曹汝霖:《一生之回忆》,香港:春秋杂志社,1966年,第87页。
    ①《出使法国大臣刘奏条陈出使事宜拟请变通章程折附片》,《东方杂志》,1906年11月11日,第3卷,第1
    0号。
    ②总署王大臣:《条陈出使外洋事宜疏》[清]邵之棠辑:《皇朝经世文统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第
    48卷,第1919页,外交部三,遣使。
    ①[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634页。
    ①吴天任编著:《清何高先生国炎年谱》,台北: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9页。
    ②御史杨崇伊就曾上疏弹劾黄遵宪言:“群凶孙、康、黄、熊为四首领,黄不宜出使,免为首逆东道主人”。邓之诚著;邓珂点校:《骨董琐记全编·戊戌政变实录》,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第603页。
    ③光绪十七年(1891年),清廷亦曾拒绝接受倡言排华、诋辱华工的布莱尔担任美国驻华公使。
    ①[清]李慈铭著;吴语亭编著:《越缦堂国事日记》,光绪二年九月十八日,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戌集二,第1917页。
    ②《论中国宜简亲王出使》,[清]何良栋辑:《皇朝经世文四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28卷,第
    509页。
    ③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总署奏底汇订》,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制复制中心,2003年,第92页。
    ①诸如,李经方、杨晟、荫昌丁忧期间,使馆参赞汪凤藻、吴寿全、施绍常分别署理或代办使事。
    ②《容增祥丁忧片》,光绪五年四月十六日,总理衙门章程奏定“出洋调遣,事难道远,与寻常差委不同。倘有经手未完事件,应准奏留在洋差遣,俟差竣回华,再令补行穿孝守制”。[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奏议八》,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381页。
    ③光绪七年(1881年)驻日公使许景澄丁父忧,回籍守制,光绪十年(1884年)服阙,派充驻德公使;光绪十三年(1887年)许氏驻德三年未满,又遭逢母忧,回国奔丧,光绪十六年(1890年)起复,派充驻俄公使;光绪十年(1884年)驻日公使黎庶昌丁母忧,去职守制,光绪十三年(1887年)服阙,重任驻日公使。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册,第
    41页。
    ②尹仲容创稿;陆宝千补辑;郭廷以编定:《郭嵩焘先生年谱》,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71年,第762页。
    ③《密陈李凤苞能胜出使之任折》,光绪三年十月初五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奏议七》,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469页。
    ④《清德宗实录》,光绪二十八年七月辛酉。北京:中华书记影印本,1987年,第502卷,631页。
    ⑤中国史学会编辑:《辛亥革命·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57页。
    ⑥《使美张荫棠敬陈外交事宜并请开缺简授贤能折》,[清]王彦威纂辑;王亮编;王敬立校:《清季外交史料·清宣统朝外交史料》,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23卷,第3942页。
    ①《更调督抚问题》,《东方杂志》,1905年2月28日,第2卷,第1号。
    ②梁元生著:陈同译:《上海道台研究:转变社会中之联系人物(1843—189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③张寿镛等纂:《清朝掌故汇编外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第1623页。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册,第
    162页。
    ②《电盛宣怀》,二月二十日(1901年4月8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杨儒庚辛存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100页。
    ③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总署奏底汇订》,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制复制中心,2003年,第91页。
    ④《刘坤一张之洞奏赔款事赖伍廷芳力办请留使美电》,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160卷,第2663页。
    ⑤[清]曾纪泽著;喻岳衡点校:《曾纪泽遗集》,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第91页。
    ⑥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总署奏底汇订》,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制复制中心,2003年,第52页。
    ①张仲礼先生研究指出:“从理论上说,除了属于‘贱民’一类的人以外,获得绅士地位的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开放的。然而绅士的子孙获得绅士地位比平民的子孙要容易,这也是很自然的”。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234页。
    ②刘海峰:《科举考试的教育视角》,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60页。
    ①[清]麟庆著;汪春泉等绘图:《鸿雪因缘图记·序》,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1页。
    ②《出使日记》,光绪十九年八月初三日,[清]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27页。
    ③曾国藩曾言:“甲三(曾纪泽)读书,天分本低,若再以全力学八股、试帖,则他项学业必全荒废。吾决计不令其学作八股也。”[清]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一》,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285页。
    ④曾广铨本系曾国藩季子曾纪鸿第四子,后来过继给曾纪泽为嗣子,纪泽视为己出,位列长子,承袭一等毅勇侯爵。
    ⑤刘福谦,光绪十年至十五年(1884年—1889年)曾任清朝驻秘鲁嘉里约领事。
    ①《英吉利用商务辟荒地说》,[清]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97页。
    ②[清]沈垚:《落帆楼文集》,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民国七年嘉业堂刻吴兴丛书本影印,第24卷,《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第1525册,第664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③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页。
    ①施肇基口述、傅安明笔记:《施肇基早年回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第15页。
    ①费念慈:《清故光禄大夫兵部左侍郎洪公墓志铭》,闵尔昌:《碑传集补》,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
    5卷,第347页。
    ②[清]吴道镕:《何詹事家传》,汪兆镛辑:《碑传集三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第17卷,第1007页。
    ③[清]温廷敬《清詹事府少詹事何公传》,闵尔昌:《碑传集补》,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13卷,第
    793页。
    ①汪兆镛辑:《碑传集三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第17卷,第991页。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64页。
    ③[清]王先谦:《提督衔李勤恪公神道碑》,缪荃孙:《续碑传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32卷,第
    19页。
    ④以往不少学者认为张荫桓、张荫棠为同胞兄弟,实则不然,荫桓应为荫棠族兄,张荫棠官宦出身,父亲张蓉光官至浙江海防水师总兵。因为荫桓、荫棠的族兄弟关系,以致戊戌政变后,荫桓革职充军新疆,荫棠遭受牵连去职。参见张锦标:《张荫棠传略》,张国民主编:《葵乡俊彦列传》,第2辑,《近代杰出人物当代俊贤合辑》,新会市政协学习文史社会工作委员会,1998年;赵立人:《查办藏事大臣张荫棠》,关振东主编:《岭南逸史》,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年。
    ⑤[清]黎汝谦:《诰授资政大夫出使大臣四川川东道黎公家传》,冯楠总编:《贵州通志·人物志·黎庶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2页。
    ⑥[清]郑观应著;辛俊玲评注:《盛世危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13页。
    ①竹园:《学生宜立爱群会》,《爱国报》,第161期,1907年5月5日。
    ②《“一门忠烈”牌坊铭文》,冼剑民、陈鸿钧编:《广州碑刻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257页。《驻粤八旗志》特为杨靖、杨朝生父子立有传记,并御批准建牌坊“一门忠孝”,以示表彰。
    ③刘淑英:《一个家族的变迁:广州回族敬修堂杨氏家族的变化发展》,广东省民族研究学会,广东省民族研究所,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广东民族研究论丛》,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98页。
    ④[清]容闳著;徐凤石、恽铁憔译:《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4页。
    ⑤[清]容闳著;徐凤石、恽铁憔译:《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2页。
    ①《陆徵祥传》,罗光:《罗光全书》,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第27册,第291页。
    ②陆徵祥谈及进入广方言馆学习西文西学,曾言:“我当日无心走外交的途径,因为做外交官的,于经史子集,都该通达。我所想望的,是能出国久居,日后回国,在邮局里谋一位置,因此我从未想做外交宫。加之先君,深恶清廷官僚恶习,尤不愿我踏入宦途。”《陆徵祥传》,罗光:《罗光全书》,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第27册,第297页。
    ③《三品卿衔记名海关道李君墓志铭》,[清]俞樾:《春在堂杂文·四编·四》,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第1070页。
    ④颜惠庆著;吴建雍等译:《颜惠庆自传:一位民国元老的历史记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80页。
    ①《清德宗实录》,光绪二十年六月己未,北京:中华书记影印本,1987年,第342卷,383页。
    ②李经叙为李鸿章六弟李昭庆第三子,光绪卅三年至宣统元年(1907年—1909年)派充清廷驻墨西哥分馆二等参赞兼总领事代办出使大臣事务,宣统元年(1909年)积劳病故任内。
    ①《奏拟为洋务人才培植之方兼筹变通之利折》,光绪十四年九月初七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吴琴整理:《近代史资料总68号·洪钧使欧奏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5页。
    ②《保荐使才疏》,[清]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
    523页。
    ③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625页。
    ④《论出洋肄业学生分别撤留》,光绪七年二月三十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信函五》,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15页。
    ⑤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5册,第4597页。
    ⑥《复两江制台曾》,光绪十五年五月初八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信函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547页。
    ①[清]黄遵宪著;钟贤培等选注:《黄遵宪诗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59页。
    ②胶州柯邵志撰文、天津华世奎书丹、南皮张权益篆:《逊清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外务部尚书吕公墓志铭》,泽文:《吕海寰》,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481页。
    ③李鼎芳编著:《曾国藩及其幕府人物》,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49页。
    ④《蔡钧之可笑》,[清]李伯元著;李乔编选、校点:《南亭随笔》,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第
    118页。
    ⑤[清]俞樾:《曾惠敏公墓志铭》,缪荃孙:《续碑传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15卷,第18页。
    ⑥[清]俞樾:《贵池刘公墓志铭》,刘瑞芬:《养云山庄文诗钞》,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第26页。
    ⑦《慈东马径张氏宗谱》,民国十五年,永思堂木活字刻本。
    ⑧[清]罗惇曧著;孙安邦、王开学点校:《罗瘿公笔记选》,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21页。
    ①《论延访使才》,[清]何良栋辑:《皇朝经世文四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518页。
    ②[清]容闳著;徐凤石、恽铁憔译:《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2页。
    ③李鸿章曾言:“崔惠人(崔国因)召见,蒙谕以翰林习小楷试帖为无用,圣明英武,承于慈闱,此真转移好机会,惜惠人未能畅对也。”《复钦差德俄奥和国大臣洪》,光绪十五年五月十七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信函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550页。
    ④《变法》,[清]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55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65页。
    ②[清]郭嵩焘:《玉池老人自叙》,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7年,第42页。
    ③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养知书屋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64页。
    ④[清]郭嵩焘著;杨坚点校:《郭嵩焘奏稿》,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第339页。
    ⑤[清]温廷敬:《清詹事府少詹事何公传》,闵尔昌:《碑传集补》,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13卷,第
    794页。
    ⑥[清]朱祖谋:《总理各国事务大臣都察院左副都御使兼署礼部左侍郎陈公神道碑》,汪兆镛辑:《碑传集三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第17卷,第157页。
    ⑦《致张中堂》,光绪十三年八月十九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信函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255页。
    ⑧[清]崔国因:《枲实子存稿》,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铅印本,第23页。
    ⑨[清]俞樾:《清故吏部左侍郎许公墓志铭》,[清]许同莘编:《许文肃公(景澄)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016页。
    ⑩直隶总督荣禄:《为时事多艰特保人才以备朝廷任使折》,转引自孔祥吉:《京师大学堂创建时的新旧之争“以李盛铎为例》,钱伯城、李国章主编:《中华文史论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8辑,第102页。王尔敏:《晚清外交思想的形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69年,第1期,第20页。
    ①《感怀》,[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卷,第1页。
    ②光绪廿三年(1897年),西学堂改名通艺学堂,次年并入筹办中的京师大学堂。
    ③《上曾侯相书》,[清]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
    10页。
    ④《保举薛福成黎庶昌暨徐建寅创办机器片》,光绪元年八月初二日,[清]丁宝桢:《丁文诚公奏稿》,光绪十九年(1893年)京师刻本,第11卷,第52页。
    ⑤《使英郭嵩焘奏举使才片》,王彦威、王亮辑:《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8卷,
    160页。
    ⑥《书合肥伯相李公用沪平吴》,[清]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62页。
    ⑦《述美使商论东事》,同治十三年九月十二—日,《李文忠公全集·译署函稿》,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年影印金陵原刊本,第2卷,第52页。[清]吴汝纶编:《李文忠公(鸿章)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第46卷,第1403页。毕格德,美国人,李鸿章外交顾问、洋文翻译。
    ⑧《复文中堂》,同治十三年十一月初四日夜三鼓,[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信函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141—142页。
    ⑨[清]俞樾:《曾惠敏公墓志铭》,缪荃孙:《续碑传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15卷,第18页。
    ①[清]陈炽著;赵树贵、曾丽雅编:《陈炽集》,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74页。
    ②转引自龚缨晏:《张斯桂:从宁波走向世界的先行者》,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12—13页。
    ③[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忆记: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7页。
    ④《复出使德俄和奥大臣洪》,[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信函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456页。
    ⑤[清]薛福成著;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826页。
    ⑥吴宝晓:《初出国门:中国早期外交官在英国和美国的经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3—4页。
    ①《总署奏俄约界务商务请饬左宗棠统筹全局片》,王彦威、王亮辑:《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16卷,第218页。
    ②[清]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卷,第976页。
    ③[清]蔡钧《出使须知》,转引自吴宝晓《初出国门:中国早期外交官在英国和美国的经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7页。
    ④《奏为密保词臣堪胜使才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吴琴整理:《近代史资料总68号·洪钧使欧奏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7页。
    ⑤《二十世纪之中国》,《国民报》,1901年,第1期。
    ⑥《奏为密保词臣堪胜使才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吴琴整理:《近代史资料总68号·洪钧使欧奏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7页。
    ①[清]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卷,第740页。马格里本为英人,中英交涉,偏向母国,不但翻译时篡改原意,还屡次擅发公文,郭氏对此大为愤慨,却无可奈何。
    ②陈绛编著:《近代中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17辑,第418页。
    ③《陈兰彬文集·致李勉林函》,转引自李喜所:《精彩与无奈:陈兰彬与晚清出洋官员的两难选择》,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2期,第114页。
    ④[清]曾四藩等:《湘乡曾氏文献》,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0册,第6019页。
    ⑤曾纪泽外语水平如何,学人认识不一,著名学者蒋廷黻先生认为曾纪泽“在外国五年多,略识英语”。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51页。
    ⑥沈云龙:《近代史事与人物》,台北:文海出版社,2004年,第109页。
    ⑦沈云龙:《近代外交人物论评》,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81页。
    ⑧沈云龙:《近代外交人物论评》,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81页。
    ①《荐李凤苞为公使》,光绪五年二月初四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信函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399页。
    ②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第5页。
    ③《应诏陈言疏》,[清]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④《通筹南洋各岛添设领事保护华民疏》,[清]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32页。
    ⑤[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忆记: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38页。
    ⑥[清]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卷,第17页。
    ⑦[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53卷,第4497页,志第一二八,邦交一。
    ⑧钱仲联:《黄公度先生年谱》,[英]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21页。
    ①袁世凯:《遵旨保荐徐世昌、孙宝琦等以供任使折》,天津图书馆、天津社科院历史出版社研究所编:《袁世凯奏议》,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上册,第284页。
    ②《使美日秘张荫桓奏兼使日国起程日期折》,王彦威、王亮辑:《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85年,第71卷,第1328页。
    ③著名外交史家蒋廷黻先生对郭嵩焘推许甚高,评其:“觉悟还比恭亲王诸人的更深刻……他是全国最开明的一个人,他对于西洋的认识远在李鸿章之上。”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54—55页。
    ④[清]郭嵩焘著;杨坚点校:《郭嵩焘诗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35页。
    ⑤《复都韶笙大令》,[清]许景澄:《许文肃公书札》,宣统元年(1909年)排印本,第1卷,第16页。
    ⑥[清]曾国藩著;殷绍基等整理:《曾国藩全集·书信一》,长沙:岳麓书社,1990年,第2649页。
    ①《复出使德俄和奥国大臣洪》,光绪十五年正月十五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信函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498页。
    ②[清]严复译:《泰晤士报论郭氏离任返国》,孙应祥著:《严复年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
    42页。
    ③苏精记载庆常“对持节并不感兴趣,一再言辞,以致龚照瑗曾电请总理衙门‘乞万勿允’庆常之辞”,僵持两个月后才肯接篆,但亦消极应付,仅为转传知照而已。再者,庆氏任内曾遭革职留任处分,并且皈依天主教,卸任之后滞留巴黎不归。参见苏精:《京师同文馆出身的外交使节》,《传记文学》,第44卷,第5期,第80页。
    ①《袁世凯张之洞奏请递减科举》,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辑,上册,第105页。
    ②沪馆汪凤藻同治七年(1868年)、杨兆鋆同治十年(1871年)、吴宗濂光绪五年(1879年)、陆徵祥、刘式训、刘镜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咨送到京,粤馆杨枢同治十年(1871年)、杨晟光绪十六年(1890年)咨送到京。
    ③《同治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总理各国事物奕訢等折》,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263页。
    ①《同治六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总理各国事物奕訢等折》,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263页。
    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71—72页页。
    ③[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忆记: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99页。
    ④同文馆创立初期,清廷误认日本为同文之国,直至光绪廿三年(1897年)才开设东文馆。
    ⑤[美]丁韪良:《同文馆记》,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159页。
    ①[美]丁韪良:《同文馆记》,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
    1辑,上册,第159页。
    ②《光绪十二年五月二十日总理各国事务奕劻等片》,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49页。
    ③王维俭:《丁韪良与京师同文馆》,汪熙主编:《中美关系史论丛》,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
    201页。
    ④京馆如此,沪馆、粤馆莫不如此。沪馆学员“多攻制艺,不复用心西学,故中学尚有可观,西学几同墙面”;粤馆学员“专意汉文,冀图乡试文理平通,致使西文疏忽,未能精深”。参见《总办机器制造局李、蔡禀复南洋通商大臣刘》,光绪七年三月二十一日、《文渊阁大学士两广总督瑞麟等折》,同治十年十月二十一日,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237、
    268页。
    ⑤京师同文馆师资有限,但英文教习包尔腾、傅兰雅、丁韪良皆极一时之选,尤其丁韪良博士从同治八年
    (1869年)至光绪廿年(1894年),担任京师同文馆总教习达二十五年之久,贡献深巨。
    ⑥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138页。
    ①《光绪四年各科岁试题》,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90页。
    ②《光绪四年各科岁试题》,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93—94页。
    ③该书由庆常、联芳翻译初稿,贵荣、杜法孟稍加润色,丁韪良校核定稿。
    ④《〈同文馆题名录〉记历年各馆各科学生大考榜单》,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55—56页。
    ①懿善,光绪廿八年至光绪卅年(1902年—1904年)充任清廷驻元山副领事;黎子祥,光绪卅二年至宣统元年(1906年—1909年)充任清廷驻元山副领事。
    ②《光绪二十四年续增同文馆条规八条》,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23页。光绪廿八年(1902年),京师同文馆归并京师大学堂后即改称译学馆。
    ③《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五日总理衙门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辑,下册,第656页。
    ④《杨儒变法条议》,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杨儒庚辛存稿》,中国社科院出版社,1980年,第214页。
    ⑤戴陈霖与唐在复在清朝仅为代办,民国时才得持节一方。
    ⑥[清]冯桂芬著;戴扬本评注:《校邠庐抗议:洋务运动的理论纲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10页。
    ⑦江海关道:《请南洋通商大臣拟议上海同文馆章程文》,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76页。
    ①《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九日江海关道详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附章程)》,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217页。
    ②《陆徵祥传》,罗光:《罗光全书》,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第27册,第297页。
    ③钱钟书:《七缀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43页。
    ④上海广方言馆咨送至京师同文馆的优秀学子在京馆历年大考榜单中,名次远在京馆、沪馆学生之前。
    ⑤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14页。
    ⑥曾纪泽:《文法举隅序》,转引自朱杰勤:《东南亚华侨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19页。
    ⑦《奏调参赞片》,光绪十三年五月廿九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吴琴整理:《近代史资料总68号·洪钧使欧奏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页。
    ⑧《陆徵祥传》,罗光:《罗光全书》,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第27册,第297页。
    ⑨《陆徵祥传·再版自序》,罗光:《罗光全书》,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第27册,第305页。
    ①《总办机器制造局冯、郑上督抚宪禀》,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223页。
    ②黎难秋主编:《中国科学翻译史料》,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6年,561页。
    ③[清]许同莘编:《许文肃公(景澄)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7页。
    ④[清]汪康年:《汪康年师友书札·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896页。
    ⑤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14页。
    ⑥[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4卷,第1418页。
    ⑦《署两广总督都察院左副都御使晏端书广东巡抚黄赞汤奏》,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257页。
    ①《同治三年六月初十日两广总督毛鸿宾折》,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260页。
    ②两广总督瑞麟等:《广东同文馆肄业学生酌量变通折》,[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84卷,第7755页。
    ③两广总督瑞麟等:《广东同文馆肄业学生酌量变通折》,[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84卷,第7755页。
    ④《致黎召民》,光绪二年十月二十八日,[清]刘坤一著;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刘坤一遗集·书牍》,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卷,第1812页。
    ⑤刘淑英:《一个家族的变迁:广州回族敬修堂杨氏家族的变化发展》,广东省民族研究学会,广东省民族研究所,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广东民族研究论丛》,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200页。
    ①[清]左宗棠:《艺学说帖》,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
    1辑,下册,第26页。
    ②余绳武等主编:《十九世纪的香港》,中华书局,1994年,第303—304页。
    ③明恩溥:《更正学校之缺点》,《中西教会报》,1890年5月,第6卷,第65期。
    ④以上毕业于同文馆系统之外的罗丰禄、吴德章、伍廷芳、容闳之能奉命出使,主要与他们留学外洋的履历有关,故在此不再赘述,留待下节详细论述。
    ⑤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第242页。
    ⑥徐以骅:《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第29页。
    ①[清]陈其璋:《请与各国订明同列万国公法疏》,[清]于宝轩辑:《皇朝蓄艾文编》,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13卷,第1254页。
    ②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896页。
    ③[清]冯桂芬著;戴扬本评注:《校邠庐抗议:洋务运动的理论纲领》,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10页。
    ④徐景薇:《外交人才之训练与培养》,《外交评论》,1933年,第11期,第19页。
    ⑤[清]盛宣怀:《请在经沪这达成馆以储使才片》,[清]王延熙、王树敏辑:《皇清道咸同光奏议》,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7卷,第432页。
    ⑥《光绪九年六月二十一日掌广东道监察御史陈锦片》,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585页。
    ⑦[清]王之春:《条陈洋务事宜疏》,[清]于宝轩辑:《皇朝蓄艾文编》,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59卷,第4570页。
    ①郑希付编著:《现代西方人格心理学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326页。
    ②晚清后期留学运动以游学东瀛与庚款赴美为主。清季留日学生数量之多,“实为任何时期与任何留学国所未有”,但绝大多数以普通、速成教育为主,学制半年、一年不等,很少有人考进日本高等学府深造,素质极差,当时即流行“西洋一品、东洋二品”的说法。再者,留日学生思想激进,不仅未能造就为清廷的中流砥柱,反而大多积极参与排满革命,这就导致留日学生很难在晚清外交中发挥应有作用;光绪卅四年(1908年),美国“将庚子赔款退赠一半,俾中国政府得遣学生来美留学”,沉寂多年的留美运动再度兴起,截至清亡共有三届一百八十名庚款学生赴美深造,但学生尚未学成归国,清室即告覆亡,直到北洋、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才大显身手,名噪一时。
    ①[清]曾国藩、李鸿章:《奏遴派委员携带幼童出洋肄业兼陈应办事宜折(节录)》,同治十一年正月十九日,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95页。
    ②[清]容闳著;徐凤石、恽铁憔译:《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10页。
    ③据徐润记载120名留美幼童除容尚勤、曾溥二人年龄不详之外,其余幼童10岁7人、11岁19人、12岁26人、13岁35人、14岁26人、15岁4人、16岁1人,平均年龄为12岁半。参见徐润:《徐愚斋自叙年谱》,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编辑室、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编辑组编:《洋务运动·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04—116页。
    ④[清]李圭:《环游地球新录》,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69页。
    ⑤《温秉忠:一个留美幼童的回忆》,高宗鲁译注:《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珠海:珠海出版社,2006年,第66页。
    ①《温秉忠:一个留美幼童的回忆》,高宗鲁译注:《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珠海:珠海出版社,2006年,第66页。
    ②《书日本报论中国学徒事》,《申报》,1881年9月22日。
    ③[清]容闳著;徐凤石、恽铁憔译:《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10页。
    ④陈学恂、田平正:《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年,,第155页。
    ⑤《书日本报论中国学徒事》,《申报》,1881年9月22日。
    ⑥《学徒回华余闻》,《申报》,1881年11月13日,第3067号,第2页。
    ⑦徐亚男、李建英:《外事翻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第2页。
    ⑧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88页。
    ⑨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编辑室、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编辑组编:《洋务运动·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153页。
    ①[清]徐承祖:《上陈富强之策管见折》,光绪十年闰五月初二日,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编辑室、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编辑组编:《洋务运动·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
    232—233页。
    ②李鸿章奏称:“该学生等先后赴美国肄业,除因事故撤回及在洋病故二十六名外,其余九十四名,于光绪七年分作三批回华。头批学生二十一名,送电局学传电报,二、三批学生内由船政局、上海机器局留用二十三名,其余五十名经臣札饬津海关道周馥会同机器、电报各局逐加考验,分拨天津水师、机器、鱼雷、水雷、电报、医馆等处学习当差。”李鸿章:《奏陈留美学生回国就业请奖折》,光绪十一年三月初三日,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879页。
    ③袁世凯:《请将唐绍仪暂留北洋襄办交涉事宜折》,光绪三十年八月二十一日,天津图书馆、天津社科院历史出版社研究所编:《袁世凯奏议》,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下册,第1015页。
    ④《唐侍郎于外部之地位》,《顺天时报》,1906年7月21日。
    ⑤唐绍仪曾经担任清朝外务部左丞,梁敦彦任外务部尚书、会办大臣,刘玉麟任外务部右丞,梁诚任总理衙门章京。
    ①《詹事府詹事志锐片》,光绪十六年二月二十六日,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51页。
    ②[清]张德彝:《随使法国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86页。
    ③《奏为抵俄接任呈递国书折·附片》,光绪十二年十一月廿九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吴琴整理:《近代史资料总68号·洪钧使欧奏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4页。
    ④金梁《现代名人小传》记载陆徵祥“卒业俄京大学”,罗光《陆徵祥传》记载陆徵祥随同许景澄出使俄国,并先后被继任的杨儒、胡惟德奏留,驻守圣彼得堡长达十四年,由此推知,陆氏留学俄国应该属实,而其他学者有关其留学法国、比利时的记述,缺少史料依据,较难征信,但亦不可据此否认徵祥精通欧洲英、法、德、俄等多国语言的事实。参见金梁:《现代名人小传》,北京:中国书店,1988年,第28页;《陆徵祥传》,罗光:《罗光全书》,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第27册,第317页。
    ①金梁辑:《近世人物志》,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第350页。此处“德王”乃时为皇太子的威廉二世。
    ②《寿勋之言论》,庄建平编:《晚清民初政坛百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40页。
    ③陆徵祥在民国充任驻外公使、外交总长;刘镜人充任驻外公使、外交委员会副会长;刘式训充任驻外公使、外交部次长、外交委员会副会长,三人对中国外交地位的提高、外交近代化的实现贡献深巨。
    ④《詹事府詹事志锐片》,光绪十六年二月二十六日,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51页。
    ⑤《总理衙门奏派学生出洋片》,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51—52页。
    ①光绪廿七年(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因而,出洋肄业官生仅此两届。
    ②《光绪二十二年四月奉堂谕》,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144页。
    ③《总理衙门奏派学生出洋片》,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52页。
    ④《总理衙门奏派学生出洋片》,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52页。
    ⑤《总理衙门奏派学生出洋片》,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52页。
    ⑥《总理衙门奏派学生出洋片》,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52页。
    ⑦《詹事府詹事志锐片》,光绪十六年二月二十六日,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51页。
    ①光绪卅三年(1907年)汪大燮奉旨归国补授外务部右侍郎,陈贻范以二等参赞代办驻英使事;宣统二年(1910年)刘式训回籍省亲,唐在复以二等参赞代办驻法使事、宣统三年(1911年)萨荫图回国简放科布多参赞大臣,以二等参赞代办驻俄使事;宣统三年(1911年)刘式训回籍葬亲,戴陈霖以二等参赞代办驻法使事。
    ②桂芳,汉军镶蓝旗,光绪卅二年至宣统三年(1906年—1911年)充任清朝驻海参崴总领事。
    ③金梁:《现代名人小传》,北京:中国书店,1988年,第111页。
    ④转引自苏州市地方志编篡委员会办公室编:《苏州史志资料选辑》,2003年,第93页。
    ⑤施肇基的外交巅峰当在民国时期,曾经担任中华民国驻英全权公使、驻美全权公使、驻美全权大使、巴黎和会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华盛顿会议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出席国际联盟兼国联理事会全权代表、北洋政府外交总长、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等要职。
    ①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225页。
    ②诸如,第三届海军留欧生“专习水师海军公法、捕盗公法及英国文字语言之学者,张秉圭、罗忠尧、陈寿彭三员……专习万国公法及法文法语者,林藩、游学楷、高而谦、王寿昌、柯鸿年、许寿仁六员。”《光绪十六年闰二月初八日裴荫森奏》,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433页。
    ③《光绪四年二月十六日督办福建船政吴赞诚片》,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1辑,上册,第407页。
    ④海军留欧生学制初始“速者三年,迟则五年”,后来略有调整“习驾驶者仍以三年为限;习制造者则酌予变通,以六年为限”。《光绪十二年五月十三日李鸿章等奏》,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1辑,上册,第426页。
    ⑤秦国经主编:《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16页。
    ①林庆元主编:《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49页。
    ②[清]郭嵩焘著;钟叔河、杨坚整理:《伦敦与巴黎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607页。
    ③杜春和等编:《荣禄存札》,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第377页。
    ④[清]容闳著;徐凤石、恽铁憔译:《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9页。
    ①[清]容闳著;徐凤石、恽铁憔译:《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9页。
    ②[清]容闳著;徐凤石、恽铁憔译:《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9页。
    ③《复郭筠仙星使》,光绪三年七月十八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信函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105页。
    ④伍朝枢:《伍秩庸博士哀思录·附哀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未刊本,第1页。
    ⑤伍朝枢:《伍秩庸博士哀思录·附哀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未刊本,第1页。
    ⑥《伍廷芳墓表》,孙中山著;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孙中山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1卷,第575页。
    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外务部部分主要官员履历·伍廷芳》,《历史档案》,1986年,第24期,第40页。
    ⑧伍朝枢:《伍秩庸博士哀思录·附哀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未刊本,第1页。
    ⑨胡适:《胡适文存》,上海:亚东图书馆,1924年,第2集,第3卷,第176页。
    ①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中华书局,1926年版,第212页。
    ②周棉:《中国留学生大辞典》,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季羡林先生题词。
    ③康德珍:《外交学》,上海:大东书局,1931年,第11页。
    ①相比中国,同时期日本留学生的境遇大不相同。明治时期特别是后期,日本外务大臣一职几乎全由留学生垄断,诸如寺岛宗则、井上馨、伊藤博文、青木周藏、陆奥宗光、西园寺公望、加藤高明、桂太郎、小村寿太郎、林董等。转引自胡连成:《走向西洋:近代中日两国官派欧美留学之比较研究:1862—1912》,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69页。
    ①徐景薇:《外交人才之训练与培养》,《外交评论》,1933年,第11期,第19页。
    ②《论外交治本之法》,1903年7月9日,《外交报》,第49期。
    ①梁敦彦出身留美幼童,一直追随李鸿章、张之洞、袁世凯等洋务大员帮办洋务,未见出洋办理交涉的阅历。
    ②[清]郭嵩焘:《郭嵩焘日记·三》,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1页。
    ③[清]温廷敬:《清詹事府少詹事何公传》,闵尔昌:《碑传集补》,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13卷,第794页。
    ④[清]郭嵩焘著;钟叔河、杨坚整理:《伦敦与巴黎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9页。
    ⑤《使英郭嵩焘奏举使才片》,王彦威、王亮辑:《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8卷,160页。
    ⑥《使英郭嵩焘奏举使才片》,王彦威、王亮辑:《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8卷,160页。
    ①转引自钟书河:《从东方到西方: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第313页。
    ②刘锡鸿“喜言经济,自负能办洋务”,金梁辑:《近世人物志》,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第127页。
    ③《读郭廉使论时事书偶笔》,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编辑室、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编辑组编:《洋务运动·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296页。
    ④[清]郭嵩焘:《玉池老人自叙》,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31页。
    ⑤《出使笑话九则》,辜鸿铭、孟森等著:《清代野史》,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281页。
    ⑥《密陈李凤苞能胜出使之任折》,光绪三年十月初五日,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奏议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469页。
    ①王尔敏:《淮军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31页。
    ②王尔敏:《淮军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326页。
    ③[清]许同莘著;王毓、孔德兴校点:《公牍学史》,北京:档案出版社,1989年,第238页。
    ①郭嵩焘自称“年二十二,即办洋务”,转引自钟书河:《从东方到西方: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第244页。
    ②楚金:《郭筠仙手札并跋》,《中和月刊》,1940年,第1卷,第12期。
    ③[清]曾国藩:《曾国藩全集·日记·三》,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第1350页。
    ④[清]曾国藩:《曾国藩全集·书札下》,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第6401页。
    ①[清]王之春:《皖抚覆奏条陈洋务疏》[清]于宝轩辑:《皇朝蓄艾文编》,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59卷,第4570页。
    ②[英]萨道义、布思著;杨立义译:《外交实践指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第12页。
    ③《奉天将军赵尔巽覆荻原总领事与道台同品应按约章办理照会》,王彦威、王亮辑:《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199卷,第3086页。晚清地方外交官似指任职关道衙门、交涉局、洋务局、交涉公所等地方外交机构,负责地方外交事务的官员,而道员、候补道员则构成其主体。
    ④[清]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34卷,第8939页,职官二十。
    ⑤晚清海关道多由地方上的兵备道或分巡兵备道兼领,并非专职,其分布与隶属关系为:上海的江海关,由江苏苏松太道管理;宁波的浙海关,1861年定为浙江宁绍台道管理;汉口的江汉关,1861年定为湖北汉黄德道管理;登州(烟台)的东海关,1862年定为山东登莱青道管理;九江的九江关,1862年定为江西广饶九南道管理;镇江的镇江关,1862年定为江苏常镇通海管理;牛庄(营口)的山海关,1866年定为奉天奉锦山海道骨理;天津的津海关,1870年定为直隶天津关道管理;温州的瓯海关,1874年定为浙江温处道管理;芜湖的芜湖关,1876年定为安徽徽宁池太道管理;宜昌的宜昌关,1877年定为湖北荆宜施道管理;甘肃的嘉峪关,1881年定为安肃道管理;龙州的龙州关,1888年定为广西太平思顺道管理;蒙自的蒙自关,1889年定为云南临南开广道管理;重庆的重庆关,1891年定为四川川东道管理;苏州的苏州关,1897年定为江苏苏松粮道管理;杭州的杭州关,1897年定为浙江杭嘉湖道管理;沙市的沙市关,1897年定为湖北上荆南道管理;岳州的岳州关,1899年定为湖南岳常澧道管理;腾越的腾越关,1902年定为云南迤西道管理;安东的安东关,1903年定为奉天兴风道管理;辉春的辉春关,1906年定为吉林东南路道管理;哈尔滨的滨江关,1908年定为吉林滨江关道管理。晚清专职海关道仅有津海关道与东边道两处。
    ⑥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辑,第614页,内政,职官。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总63号·薛福成书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总第63号,第22页。
    ②《酌议津海关道章程折》,同治九年十一月初六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奏议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173页。
    ③《奏留郑藻如片》,光绪四年六月十七日,[清]吴汝纶编:《李文忠公(鸿章)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第32卷,第1035页。
    ①《郑藻如请简关道折》,光绪四年九月二十六日,[清]吴汝纶编:《李文忠公(鸿章)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第33卷,第1066页。
    ②[清]张荫桓著;任青、马忠文整理:《张荫桓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第563页。
    ③[清]张凤喈修;桂坫等纂:《宣统南海县志》,据宣统三年(1911年)刻本影印,第16卷,第397页,列传三,张荫桓,《中国地方志集成·广东府县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30辑。
    ①颜惠庆著;吴建雍等译:《颜惠庆自传:一位民国元老的历史记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72页。
    ②[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634页。
    ③张寿镛等纂:《清朝掌故汇编外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第1卷,第31页,外务部。
    ④《外务部奏议定变通出使设立员缺及薪俸章程折》,王克敏、杨毓辉编:《光绪丙午(三十二)年交涉要览》,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中篇,第1卷,第1056页,交际门,遣使类。
    ⑤沈瑞麟在外务部参议上行走任内外放出使大臣。
    ⑥[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858页。
    ⑦[清]郭嵩焘著;陆玉林选注:《使西纪程》,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46页。
    ①钟书河:《从东方到西方: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第16页。
    ②[清]《乘槎笔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117页。
    ③[清]曾纪泽著;喻岳衡点校:《曾纪泽遗集》,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第276页。
    ④[清]薛福成著;宝海校注:《出使四国日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71页。
    ⑤[清谭嗣同著;周振甫选注:《谭嗣同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8页。
    ⑥[清]刘锡鸿:《英轺私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110页。由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人群思想复杂多面,故而,出洋人员获益深浅不一。刘锡鸿虽然担任驻英副使、驻德公使一年有余,思想稍有松动,但未有根本改观。归国之后,锡鸿思想日趋保守,对西方文化嗤之以鼻,晚年更是以一篇《仿造西洋火车无利多害折》,批判李鸿章修建铁路而轰动一时。
    ⑦[清]刘锡鸿著;朱纯校点:《英轺私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7页,序。
    ⑧[清]王之春:《皖抚覆奏条陈洋务疏》[清]于宝轩辑:《皇朝蓄艾文编》,台北:学生书局,1965年,第59卷,第4570页。
    ⑨遣使初期,总署在奏调陈兰彬、容闳派充驻美正、副使时,颇加看重二人出洋办理交涉的资历,奏称:“查有四品衔花翎候选郎中前刑部主事陈兰彬,忠奋笃实,本系管带学生出洋肄习之员,嗣经派往古巴,备历艰险,所取各工人口供呈词等件,于虐待情事历历如绘,该员差旋后本拟奏请优奖。又查三品衔同知容闳,于密查秘国华工之役,能殚心竭力,不辞劳瘁.亦应酌予奖励,并据李鸿章称,容闳熟于洋语洋律,办事奋勉,堪备出使之选。所有三国情形,该员等业经涉历较为熟悉,可否以陈兰彬作为出使美国日国秘国大臣,而以容闳帮办一切事宜。”《总署奏请派员出使美日秘国保护华工折》,王彦威、王亮辑:《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4卷,第79页。
    ①《外务部奏议定变通出使设立员缺及薪俸章程折》,王克敏、杨毓辉编:《光绪丙午(三十二)年交涉要览》,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中篇,第1卷,第1055页,交际门,遣使类。
    ②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廷考试选取傅云龙、缪佑孙、顾厚焜等十二位低级官员,“钦派傅云龙等游历东洋及美洲,程绍祖等游历西洋及非洲”,开清末派员游历之先河。参见《派员游历之先河》,天台野叟:《大清见闻录·史料遗闻》,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22页。
    ③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编:《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840—19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240页。
    ④苏精:《京师同文馆出身的外交使节》,《传记文学》,第44卷,第5期,第79页。
    ①袁世凯:《养寿园奏议辑要》,项城:袁氏宗祠藏版,1937年。
    ②刘体智:《异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41页。
    ①天津图书馆、天津社科院历史出版社研究所编:《袁世凯奏议)》,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上册,第1018页。
    ②由于新式学堂出身的驻外公使以同文馆系统最多,而其他新式学堂学生外交历练的轨迹与此大同小异,故此节以介绍同文馆学生为主,包括早先肄业同文三馆,后又留学外洋的学生。
    ①王立诚:《外交家的诞生:顾维钧与近代中国外交官文化的变迁》,金光耀主编:《顾维钧与中国外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345页。
    ②[清]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台北:文海出版社,第474卷,第11223页,外交十,通使。
    ③晚清国内新式学堂出身的驻外公使,初次随使出洋就充任较高外交职务的只有两位,一为上海广方言馆、京师同文馆毕业生汪凤藻,以参赞身份随同洪钧出驻俄国;二为福州船政学堂毕业生吴德章,以学生监督身份随同第四届船政学堂学生赴欧,随后充任驻美公使张荫桓参赞。
    ①[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65页。
    ②[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65页。
    ③《致总理衙门总办函》,[清]许同莘编:《许文肃公(景澄)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83页。
    ④《致总理衙门总办函》,[清]许同莘编:《许文肃公(景澄)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83页。
    ⑤[清]吴仲贤译呈:《醇亲王使德日记往来文电选》,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总74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57页。
    ⑥[清]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337卷,外交一,第10786—10787页。
    ⑦程天放著;传记文学杂志社编辑:《程天放早年回忆录》,传记文学出版社,1968年,第136页。
    ①[清]张之洞著;王树枬编:《张文襄公之洞全集·公牍》,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第3849页。
    ②光绪十七年(1891年),广方言馆、京师同文馆毕业生汪凤藻署理出使日本大臣,次年实授,是为清季第一位同文馆出身的驻外使节,上距同文馆设立整整三十年。但正如赫德所言汪凤藻膺任使命实因其翰林资格,而非语文能力,且其初出国门即充参赞,并未经过充分的外交历练,汪氏外交生涯与职业外交官相去甚远,是故,晚清驻外公使由传统人才向新式人才过渡,由非职业型外交官向职业型外交官转变的标志性事件与人物应为光绪廿一年(1895年)京师同文馆毕业生庆常派充驻法公使,庆氏多次随使出洋,常驻多个驻外使馆,从实习翻译、翻译、参赞、代办循资递升至公使。
    ①[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4858页。
    ①出使大臣郭嵩焘、刘锡鸿、张荫桓等屡以重金奏调伍廷芳出洋充任使馆参赞,均被伍氏婉拒。
    ②《慎重佐使人才说》,《申报》,1901年7月15日。
    ③《复钦差德俄和奥国大臣许》,光绪十六年八月初六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奏议十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109页。
    ④[清]马建忠:《玛塞复友人书》,[清]冯桂芬、马建忠著;郑大华点校:《采西学议:冯桂芬马建忠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74页。
    ⑤《北京政府の外交官试验》,川岛真:《中国近代外交の形成》,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第1部,第3节,第115页,转引自[日]箱田惠子:《晚清外交人才的培养:以从设立驻外公馆至甲午战争时期为中心》,“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2006年。
    ⑥晚清绝大多数传统士绅不通西语,亦不可能充当见习翻译、三等翻译、二等翻译等卑职。
    ①《奏调参赞片》,光绪十三年五月廿九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吴琴整理:《近代史资料总68号·洪钧使欧奏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2页。
    ①晚清驻外公使兼管海外留学事务,充作留学生监督的大有人在,诸如,驻德公使李凤苞兼任留德学生监督,驻英法公使曾纪泽兼任留英法学生监督,驻日公使杨枢兼任留日学生总监督等。
    ①《奏奖道员邵友濂龚照瑗片》,[清]刘铭传:《刘壮肃公奏议》,台北:大通书局,1987年,第379页。
    ①费行简记载龚照瑗“许馈李莲英万金,已而忘之,谗于孝钦,遂迁太常寺卿,为出使英法比义四国大臣,时将开府矣,乃左迁卿寺,远使异国,非所愿也”。费行简撰:《近代名人小传》,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170页。
    ②李宗侗、刘凤翰编著:《清李文正公鸿藻年谱》,台北:商务印书馆,1981年,下册,第721页。
    ③[清]李慈铭著;吴语亭编著:《越缦堂国事日记》,光绪二年九月十八日,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戌集二,第1917页。
    ④《查复李凤苞被参各款折》,光绪九年正月二十日,[清]吴汝纶编:《李文忠公(鸿章)全集》,台北:文海出版社,第46卷,第1403页。
    ⑤翰林院庶吉士樊增祥对曾纪泽出使深表忧虑,尝言纪泽“平日倾心泰西,吐弃周礼,过庭之诫,扫地无余”。王芸生:《由统一到抗战:芸生文存第二集》,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37年,第184页。
    ⑥《参奏龚照瑗贻误封疆片稿》,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上旬,[清]文廷式著;汪叔子编:《文廷式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卷,第83—84页。
    ①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中华出版社,1993年,第6册,第565页。
    ②例如,光绪廿一年四月初十日(1895年5月5日),清廷电谕龚照瑗等著速与法外务部商酌保台办法。参见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3册,第297页。
    ③三国干涉还辽成功,清廷为表谢意一概满足列强的无理要求,法国驻华公使施阿兰回忆道:“自一八九五年以来,法国和俄国已在收获它们奉行的干预政策的成果,成为北京方面最言听计从的两国。这当然首先是由于它们最近为中国所作出的特殊贡献,但也是由于俄法两国所追求的利益及由此而获得特权所更进一步表明三国政府间的亲密和互相信任的关系对大家都有利。”[法]施阿兰著;袁传璋、郑永慧译:《使华记:1893—1897》,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61页。
    ①[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46卷,第12481页,列传二三三,薛福成。
    ②《参奏龚照瑗贻误封疆片稿》,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上旬,[清]文廷式著;汪叔子编:《文廷式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1卷,第83页。
    ③[清]薛福成:《出使公牍·跋》,台北:华文书局,1969年,第2页。
    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7册,第55页。
    ⑤龚照瑗外交业绩值得一书的是奏调黄遵宪充任清朝驻新加坡领事以保商护侨,在黄氏回国奉差之后,另行暂委清朝驻槟榔屿副领事张振勋代理新加坡领事,尚称任人有方,措置裕如,参见龚照瑗:《奏为暂委槟榔屿副领事官张振勋代理新加坡领事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关系档案史料汇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第1册,第103—104页。
    ①周作人:《饭后随笔·钱念劬》,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4页。
    ②钱稻孙:《钱恂生平事迹》,转引自邱巍:《吴兴钱家: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2页。
    ③中法镇海之役资料选辑编委会编:《中法战争镇海之役史料》,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第442—443页。
    ④[清]许同莘编:《许文肃公(景澄)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387页。
    ①金梁辑:《近世人物志》,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第251页。
    ②钱恂父亲钱振常早年曾充张之洞幕僚。
    ③《推荐国文学堂监督人选禀》,[清]宋恕著;胡珠生编:《宋恕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01页。
    ④《推荐国文学堂监督人选禀》,[清]宋恕著;胡珠生编:《宋恕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401页。
    ⑤[清]单士厘:《癸卯旅行汜》,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701页。
    ⑥《保荐使才折并清单》,[清]张之洞著;苑书义、孙华锋、李秉新编:《张之洞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册,第1317页。
    ①此行钱恂受学部特派为南洋查学委员,与乘龙快婿董鸿祎联袂赶赴南洋视察各埠华侨学堂,选送六十多名侨生分批返国,并恳请两江总督端方,创办暨南学堂,主持学务,故而,暨南大学的创始者虽为端方,但首倡此议且力促其成者则为钱恂。
    ②《钱恂与陆徵祥》,姜泣群编;阎晶明、张继红点校:《民国野史》,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88页。
    ③《钱恂与陆徵祥》,姜泣群编;阎晶明、张继红点校:《民国野史》,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88页。
    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6册,第344页。
    ⑤[清]钱恂:《二二五五疏》,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⑥《使义钱恂奏巴尔干半岛争局渐就和平义国政府亦臻安稳折》,王彦威、王亮辑:《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3519—3520页。
    ①光绪卅四年(1908年),清廷谕令“出使义国大臣钱恂著赏给二等第一宝星”。[清]钱恂:《二二五五疏》,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上卷,第64页。
    ②[清]钱恂:《二二五五疏》,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下卷,第199页。
    ③周作人:《饭后随笔·钱念劬》,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404页。
    ④钱恂倾慕民主共和,有诗为证,“专制共和难为偶,白熊黑鹰雄雌守。共和政体古昔有,华盛重兴约克纽”。[清]单士厘著;陈鸿祥校:《受兹室诗稿》,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29—30页。
    ⑤曹述敬著:《钱玄同年谱》,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第19页。
    ⑥钱玄同:《钱玄同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卷,第327页。
    ⑦高树、严一萍:《许文肃公年谱》,台北:艺文印书馆,1964年,北京图书馆文津分馆藏,第3号,第42页。
    ⑧巧合的是庚子年与许景澄一同罹难的同乡袁昶,亦为是科举人。
    ①[清]俞樾:《清故吏部左侍郎许公墓志铭》,[清]许同莘编:《许文肃公(景澄)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016页。
    ②[清]许同莘编:《许文肃公(景澄)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7页。
    ③吴相湘:《晚清宫廷与人物》,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年,第224页。
    ④[清]许同莘编:《许文肃公(景澄)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7页。
    ⑤[清]俞樾:《清故吏部左侍郎许公墓志铭》,[清]许同莘编:《许文肃公(景澄)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016页。
    ⑥“长白相国文文种公器之(许景澄),以使才荐,遂有出使日本之命”。[清]俞樾:《清故吏部左侍郎许公墓志铭》,[清]许同莘编:《许文肃公(景澄)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016页。
    ①总理衙门:《议复谢祖源奏请练习洋务人才疏》,[清]葛士濬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20卷,第125页,洋务二十。
    ②总理衙门:《议复谢祖源奏请练习洋务人才疏》,[清]葛士濬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20卷,第125页,洋务二十。
    ③《使英郭嵩焘奏举使才片》王彦威、王亮辑:《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8卷,第160页。
    ④[清]郭嵩焘著;杨坚点校:《郭嵩焘奏稿》,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第361页。
    ⑤金梁辑:《近世人物志》,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第213页。
    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编:《奕訢秘档》,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第171页。
    ⑦[清]俞樾:《清故吏部左侍郎许公墓志铭》,闵尔昌:《碑传集补》,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第5卷,第352页。《光绪朝东华录》对许景澄上疏奏请俄德二国别遣两使记载颇详,许氏奏称:“奉命兼驻俄德,近因中俄交涉日繁,不能不驻俄馆,以期办理迅速,而德国自助议归辽以来,其君臣锐意谋拓东方商务,于邦交亦关紧要,往往两国同有商务要件,即苦不能兼顾,德外部亦以使臣不常在德,仅由参赞接洽,隐怀不惬。现法国业经改派专使,法德并号大国,相形之际,该外部更可藉口,而臣尚有虑者,向来俄人在华通商,常居各国之后,今自俄户部大臣威特用事,荐揽借款,创设银号,近有议接铁路之事,时与俄臣接洽,其所经营,皆隐夺德人之利权。中德君臣之所忌,若以一使臣往来兼驻,浃洽于俄,必至见猜于德,以后办理德国交涉,恐不惟不能联络,适足以启龃龉,似宜藉目前照章更换使臣之便,增遣大臣兼办,庶操纵之权出自中国,而于两国使务均有裨益。”[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883页。
    ①清廷本来谕命黄遵宪为出使德国大臣,但因德国不肯接待,“若遽换人有损国体,然又不便因此失欢,”只得谕令驻洋多年、一再辞归的许景澄“勉为其难,于接卸俄事后暂移驻德,俟半年后再请交替回华。”《发彼得堡许钦差电》,十一月十八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册,第26页。
    ②例如,光绪廿年八月十六日(1894年9月15日),驻俄使臣许景澄奏购定枪弹电“遵旨先购定单响毛瑟枪万杆,药五百万。即赶运,价已报北洋。”戚其章主编:《中日战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册,第218页。
    ③许景澄致总理衙门总办函称“回疆西境,向以葱岭为华裔界限,今帕米尔部实在葱以西,其名不见官私记载,诚如衙门来电,无可考证。”[清]许同莘编:《许文肃公(景澄)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6卷,第287页。
    ①[清]许同莘编:《许文肃公(景澄)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7卷,第333页。
    ②[清]许同莘编:《许文肃公(景澄)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2卷,第853页。
    ③[清]许同莘编:《许文肃公(景澄)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外集,卷首,第1010页。
    ④[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66卷,第12761页,列传二五三,许景澄。
    ⑤《谨陈洋人测探新疆和阗一带金矿情形折》,[清]许同莘编:《许文肃公(景澄)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80页。
    ⑥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杨儒庚辛存稿》,北京:中国社科院出版社,1980年,第140页。
    ①[清]许同莘编:《许文肃公(景澄)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外集,卷首,第1025—1026页。
    ②何明编著:《民国名人全纪录:民国名人的最后岁月纪实2》,北京:华文出版社,2010年,第555页。
    ③[清]张德彝:《光禄大夫建威将军张公集》,国家图书馆分馆编:《醒目清心录》,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年,第13册,第18页。
    ④[清]张德彝著;钟书河、杨国桢、左步青校点:《航海述奇》,钟书河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第1辑,第437页,贵荣序。
    ⑤[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8卷,第815页。
    ①[清]翁同龢著;陈义杰点校:《翁同龢日记》,同治六年二月二十四日,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521页。
    ②[清]张德彝:《随使法国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凡例。
    ③潘士魁:《清故晋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镶蓝旗蒙古都统张府君墓志铭》,[清]张德彝:《建威将军光禄大夫张公集》,国家图书馆分馆编:《醒目清心录》,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年,第13册,第227—228页。
    ④[清]张德彝:《建威将军光禄大夫张公集》,国家图书馆分馆编:《醒目清心录,》,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年,第13册,第85页。
    ⑤[清]张德彝著;钟书河、杨国桢、左步青校点:《航海述奇》,钟书河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第1辑,第570页。
    ⑥总署王大臣:《议复谢祖源奏请练习洋务人才疏》,光绪十二年,[清]葛士濬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20卷,第3221页,洋务二十,培才。
    ①[清]张德彝著;朱纯、杨坚校点:《随使英俄记》,钟书河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8年,第7辑,第272页,自序。
    ②[清]张德彝:《张德彝欧美环球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58页。
    ③[清]张德彝:《随使法国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00页。
    ④[清]张德彝著;朱纯、杨坚校点:《随使英俄记》,钟书河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8年,第7辑,第638页,自序。
    ①[清]张德彝著;朱纯、杨坚校点:《随使英俄记》,钟书河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8年,第7辑,第271—272页,自序。
    ②《赫德致小鲍拉函》,1901年11月29日,[美]马士著;张汇文等合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3卷,第187页。凤仪,蒙古正黄旗,京师同文馆毕业,光绪廿八年(1902年)至光绪卅二年(1906年),派充清朝驻新加坡总领事官。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李瑚整理:《近代史资料总94号·张德彝出使奏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82页。
    ④《外务部奏请旨简派驻奥义比三国使臣折》,王彦威、王亮辑:《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155卷,第2603页。
    ⑤[清]张德彝:《建威将军光禄大夫张公集》,国家图书馆分馆编:《醒目清心录》,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年,第13册,第175页。
    ①[清]张德彝:《建威将军光禄大夫张公集》,国家图书馆分馆编:《醒目清心录》,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年,第13册,第16页。
    ②[清]张德彝著;钟书河、杨国桢、左步青校点:《航海述奇》,钟书河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第1辑,第437页,贵荣序。
    ③[清]张德彝:《建威将军光禄大夫张公集》,国家图书馆分馆编:《醒目清心录》,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年,第13册,第17页。
    ④《驻英大臣张德彝为密陈南雯洲拟招华工宜早酌定章程事致外务大臣函》,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初九日,陈翰笙主编;卢文迪等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辑,第1643页。
    ⑤南雯洲总领事,亦称南非领事,驻地在约翰内斯堡。
    ⑥刘玉麟,光绪卅年至光绪卅三年(1904年—1907年),派充清朝驻南雯洲总领事官。
    ⑦满清政府孱弱无能,约文保护华工的条款流于表面,并未发挥多大实际作用。
    ①[清]张德彝:《光禄大夫建威将军张公集》,国家图书馆分馆编:《醒目清心录》,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年,第13册,第89页。
    ②[清]张德彝:《建威将军光禄大夫张公集》,国家图书馆分馆编:《醒目清心录》,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4年,第13册,第176页。
    ③[清]张德彝著;朱纯、杨坚校点:《随使英俄记》,钟书河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出版社,2008年,第7辑,第272页,自序。
    ④罗香林:《梁诚的出使美国》,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出版,1977年,第26页。
    ①梁碧莹:《梁诚与近代中国》,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页。
    ②梁碧莹:《梁诚与近代中国》,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52页。
    ③郑曦原编;李方惠等译:《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72页。
    ①[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42卷,第12436页,列传二二九,张荫桓。
    ②梁诚后来相继获授美国安赫斯特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耶鲁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学位。
    ③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义和团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下册,第1303页。
    ④相比梁诚,荫昌在解决觐见礼仪争执方面发挥的作用更重要。荫昌留学德国学习陆军期间,与时为皇太子的现任德皇威廉二世私交甚笃,借此私人关系,觐见礼仪之争得以转圜,荫氏亦因此功绩于当年衔命出使德国。
    ①罗香林:《梁诚的出使美国》,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7年,附录二,第189页。
    ②罗香林:《梁诚的出使美国》,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7年,附录二,第189页。
    ③梁询,梁诚胞弟,随使美国,先在驻美使馆充当随员、二等参赞,光绪卅年(1904年),派充清朝驻小吕宋总领事,是年,调充驻墨西哥分馆参赞兼总领事。
    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册,第111页。
    ⑤《致华盛顿梁钦差》,光绪三十一年八月十一日寅刻发,苑书义、孙华锋、李秉新编:《张之洞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62卷,第9378页。
    ⑥梁诚:《致外务部函》,1905年4月10日,转引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编:《文史资料选辑》,第24卷,第71辑,第144页。
    ⑦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卷,第83页。
    ⑧梁诚:《致外务部函》,1905年4月10日,转引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编:《文史资料选辑》,第24卷,第71辑,第144页。
    ①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室编:《清华大学史料选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卷,第26页。
    ②光绪廿年二月十一日(1894年3月31日),清朝驻美公使杨儒在美国威逼利诱下,被迫签署《限禁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约》,致使美国限制和排斥华工合法化。光绪卅年(1904年)条约十年期满,美国拒废旧约并且强求续订新约,激起中国各界人士强烈不满,清廷迫于舆论压力,指令驻美公使梁诚与美府谈判改订条约。
    ③和作辑:《一九○五年反美爱国运动》,《近代史资料》,1956年,第1期,第16页.
    ④宣统三年(1911年)冬起,因国内政局动荡,留德学生接济断绝,限于困境,梁诚遂以使馆产业押款维持。
    ①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896页。
    ①[清]黎汝谦:《诰授资政大夫出使大臣四川川东道黎公家传》,冯楠总编:《贵州通志·人物志·黎庶昌》,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83页。早期维新思想家王韬更是精辟地论断:“睦邻之道无他,首在自强……惟能自强,则遣使臣、设领事,一切皆有实用,否则亦不过以虚文相靡而已。”《设领事》,[清]王韬著;楚流等选注:《弢园文录外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89页。
    ②《顾维钧序》,王彦威、王亮辑:《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4页。
    ③《华侨有以受辱投诉者作此示之》,[清]左秉隆:《勤勉堂诗钞》,新加坡:南洋历史研究会,1959年,第4卷,第176页。
    ④[清]罗惇曧著;孙安邦、王开学点校:《罗瘿公笔记选》,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22页。
    ①[清]费正清:《中国的世界秩序中的早期条约关系》,[清]费正清编;杜继东译:《中国的世界秩序: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77页。
    ②[清]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337卷,第10781页,外交一。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第77页。
    ②[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1卷,序。
    ③《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卷,第2页。
    ④中英《江宁条约》第二款规定:开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且大英国君主派设使领、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务事宜”。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1689—1901)》,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1册,第31页。
    ⑤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96页。
    ①梁启超:《李鸿章传》,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3页。
    ②《恳请朝廷下罪己诏片》,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初九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奏议十六》,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213页。
    ③《复户大堂罗》,同治二年三月初四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信函一》,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212页。
    ④钱亦石:《中国外交史》,汉口:生活书店,1938年,第8页。
    ⑤《鸦片贸易史》,[德]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卷,第26页。
    ①《答友人书》,[清]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3页。
    ②《八月六日朝受十大可痛说》,知新报,光绪廿四年十一月初一日。
    ③《致江宁刘制台保定袁制台》,光绪二十八年正月十一日卯刻发,[清]张之洞著;苑书义、孙华锋、李秉新编:《张之洞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49卷,第8471页,电牍八十。
    ④《上沈相国书》,[清]黎庶昌著;喻岳衡、朱心远校点:《西洋杂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82页。《外交报》亦载:“外交之败失,使尽由于外交官之不善,则更易外交官可也,其病甚浅。若外交之败失,不尽由于外交官之不善,则可知国家所恃以外交之根本已坏,其病甚深。”《论外交治本之法》,1903年7月9日,《外交报》,第49期。
    ①清季保守分子以理学名臣倭仁、李鸿藻、徐桐,皇室亲贵刚毅、载漪,清流名士张佩纶、京官刘锡鸿及部分御史、翰林等为代表。但因思想认识等的差异,他们对新知的态度不尽一致。例如,李慈铭虽以清流自任,不喜洋务,然于郭嵩焘《使西纪程》、刘锡鸿《英轺私记》皆仔细拜读,并加以评论。李氏日记载读毕《英轺私记》,“闻(刘锡鸿)尚有《德轺私记》,当再借观也”。[清]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中册,第477页。
    ②辜鸿铭、孟森等著:《清代野史》,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277—278页。
    ③辜鸿铭、孟森等著:《清代野史》,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278页。
    ④[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25卷,第2491页。
    ⑤胡秋原:《近百年来中外关系》,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第10页。
    ⑥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下册,第872页。
    ⑦《洋务下》,[清]王韬著;楚流等选注:《弢园文录外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0页。
    ①[清]曾纪泽:《中国先睡后醒论》,光绪十二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教研室编:《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参考资料·上》,1981年,第281页。
    ②《伦敦致李伯相》,[清]郭嵩焘著;杨坚点校《郭嵩焘诗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第11卷,第190页。
    ③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113页。
    ④《复署赣抚刘仲良中丞》,光绪元年正月初八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信函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175页。
    ⑤《两广总督卢坤等奏为律劳卑来粤不遵法度现予封舱示惩片》,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鸦片战争档案史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册,第146页。
    ⑥[清]薛福成《庸庵文别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21页。
    ⑦[清]李慈铭著;吴语亭编著:《越缦堂国事日记》,光绪二年九月十八日,台北:文海出版社,1978年,戌集二,第1917页。
    ①《李经方之受谤》,沈云龙:《近代史事与人物》,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第110页。
    ②《李经方之受谤》,沈云龙:《近代史事与人物》,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第110页。
    ③《论出使须求真才》,《申报》,1893年2月20日
    ④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编辑室、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编辑组编:《洋务运动·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275页。
    ⑤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卷首献词。
    ⑥[美]丁韪良:《同文馆记》,《教育杂志》,1937年,第27卷,第4号,第231页。
    ⑦[美]丁韪良:《同文馆记》,《教育杂志》,1937年,第27卷,第4号,第231页。
    ⑧[美]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上卷,第9页。
    ①[美]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上卷,第9页。
    ②庄练:《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上)》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60页。
    ③庄练:《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上)》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261页。
    ①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商务印书馆社,1938年,第35页。
    ②[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386卷,第11689页,列传一七三,文祥。
    ③曹汝霖:《一生之回忆》,香港:春秋杂志社,1966年,第86页。
    ④[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忆记: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45页。
    ⑤[清]赵烈文:《能静居日记》台北:学生书局,1964年,第1919页。
    ⑥梁启超:《李鸿章传》,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第104页。
    ⑦[俄]维特:维特伯爵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第74页。
    ①辜鸿铭、孟森等著:《清代野史》,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279页。
    ②张寿镛等纂:《清朝掌故汇编外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6年,第1卷,第25页,外务部。
    ③罗香林:《梁诚的出使美国》,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77年,附录二,第189页。
    ①王立诚:《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0页。
    ②[清]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卷,第609页。
    ③《出使日记》,光绪十八年六月二十日,[清]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610页。
    ④《外人讥吾外交》,徐珂:《清稗类钞》,北京:商务印书馆,1928年,第4册,第27页。
    ⑤《上谕总署改为外务部派奕劻总理王文韶会办并各将军督抚毋庸兼总署衔》,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147卷,第2479页。
    ⑥施肇基对此事讳莫如深,自辩为“余之送礼,在得缺之后,非同贿赂。且为数甚少,当时丞参上行走且有送至一万两者。”施肇基口述、傅安明笔记:《施肇基早年回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6年,第73页。
    ①《外务部媚夷》,[清]胡思敬:《国闻备乘》,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卷,第65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杨儒庚辛存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214页。
    ③转引自钟书河:《从东方到西方: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第515页。
    ④《上沈相国书》,[清]黎庶昌著;喻岳衡、朱心远校点:《西洋杂志》,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
    182页。
    ⑤何谓职业外交官,不同学者对此界定不一,本文主要参用王福春、唐德刚两先生的看法。王福春先生认为:“职业外交官则是指那些献身于外交工作,并以外交为职业,循序渐进地担任各级外交职务的人们。如绝大多数国家驻外的大使、参赞、外交秘书、武官和随员等”;唐德刚先生认为:“所谓职业化外交官,不但是说他一辈子的主要职业是从事外交工作,而且包含这一层含义,即他从青少年时期开始,所受到的教育和训练也都是服从于培养担任外交官的目标,再用一句通用的话来表达,那就叫做‘科班出身’”。关于中国外交官的职业化,亦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诸如,唐振常、岳谦厚认为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官形成于民国之北京政府时期;周海生认为清季使臣制度逐步呈现出向外交官职业化、使臣制度近代化等纵深层次发展的趋势,为民国初期中国近代外交行政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清季使臣制度研究》,南开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任云仙认为清末(1875—1911)中国外交官的群体构成与知识结构发生明显变化,总体专业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显示出职业化的发展趋势,但清末中国外交官的专业素质与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外交官还有很大距离,表现出明显的过渡特征,外交官职业化远未完成(《试论晚清外交官的职业化进程》,河北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杨莉提出晚清外交人员群体谈不上职业化,用“外交官专业化”的提法较为合适。(《晚清外交专门化趋势研究》,武汉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危兆盖认为清季使节制度近代化的后期,清政府在外交使节的职业化和使节制度的完善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到清亡前夕,使节制度的近代化任务已基本完成,在中外关系中,已完全按照西方的外交程序与国际社会接轨;在理论上,清政府的使节制度已经与西方国家的使节制度相吻合,近代化已基本完成。但是,由于清政府迅速走向灭亡,因而,使节制度的的近代化在实践中并没有能够完全实现,这一任务直到民国初年才最后完成(危兆盖:《清季使节制度近代化后期的历史考察》,《江汉论坛》,1997年,第7期)。
    ①《陆徵祥传》,罗光:《罗光全书》,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第27册,第305页。
    ②夏东元:《盛宣怀传》,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页。
    ①[清]王闿运著;马积高主编:《湘绮楼日记》,光绪二年三月初三日,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第460页。
    ②[清]刘坤一著;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刘坤一遗集·书牍》,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③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625页。
    ④《使英郭嵩焘办理洋务横被构陷折》,王彦威、王亮辑:《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12卷,第236页。
    ⑤《使英郭嵩焘办理洋务横被构陷折》,王彦威、王亮辑:《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12卷,第236页。
    ⑥尹仲容创稿;陆宝千补辑;郭廷以编定:《郭嵩焘先生年谱》,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71年,第675页。
    ⑦汪荣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327页。
    ⑧[清]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卷,第888页。
    ①汪荣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326—327页。
    ②汪荣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326页。
    ③楚金:《郭筠仙手札并跋》,《中和月刊》,1940年,第1卷,第12期。
    ④[清]郭嵩焘:《自题小像》,转引自钟书河:《从东方到西方: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第233页。
    ⑤[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忆记:一个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1页。
    ⑥辜鸿铭、孟森等著:《清代野史》,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280页。
    ⑦[清]薛福成:《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140页。
    ①汪辟疆:《汪辟疆说近代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59页。
    ②张荫桓在戊戌维新期间,不仅利用光绪皇帝召见机会启诱圣聪,还力荐康有为,可谓维新运动的主持人。参见萧一山:《清代通史·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96页。
    ③吴永口述:《庚子西狩丛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卷,第32页。
    ④东汉西域都护班超游走关外三十载,暮年深恐遗骸荒漠,上疏求归:“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还玉门关”。
    ①[清]谭嗣同著;周振甫选注:《谭嗣同文选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58页。
    ①光绪卅一年(1905年),杨枢上疏奏言:“中国与日本地属同洲,政体民情,最为相近,若议变化之大纲,似宜仿效日本。”杨枢亦认为:“民主革命,势所使然,问题在迟早而已。吾老矣,行将退休归田。而加入革命之举,虽吾子侄亦不禁。”[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287页;白寿彝主编:《回族人物志·近代》,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26页。
    ②驻比公使李盛铎就曾言“开设议院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而弥中国无穷之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册,第257页。
    ③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上册,第360页。
    ④中国史学会编辑:《辛亥革命·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57页。
    ⑤《使美张荫棠敬陈外交事宜并请开缺简授贤能折》,[清]王彦威纂辑;王亮编;王敬立校:《清季外交史料·清宣统朝外交史料》,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23卷,第3942页。
    ①中国史学会编辑:《辛亥革命·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170页。
    ②伍廷芳等:《忠告清监国赞成共和文》,沈云龙:《伍先生(秩庸)公牍》,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上卷,第11页。
    ③清朝驻神户兼大阪理事官郑孝胥在曾言:“举国糜难,我则以清国遗老以没世矣”。民清易代之后,沦为满清遗民的晚清驻外公使有:李经方、李经迈、曾广铨、张德彝、吕海寰、孙宝琦、梁敦彦、许珏、黄诰等人。参见林志宏:《民国乃敌国也:政治文化转型下的清遗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焦静宜:《遗老与遗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
    ④胡先骕著;张大为、胡德熙、胡德焜编:《胡先骕文存》,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上卷,第103页。
    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总第82辑,第139页。
    ①张勋复辟期间,梁敦彦曾任伪外务部尚书、李经迈任伪外务部左侍郎、吕海寰任伪弼德院顾问大臣等。
    ②据不完全统计,出任民国外交总长、外交部长、外交次长的晚清驻外公使有汪大燮、胡惟德、陆徵祥、孙宝琦、沈瑞麟、伍廷芳、施肇基、刘式训;出任民国驻外大使、公使、外交代表的有汪大燮、刘玉麟、胡惟德、陆徵祥、孙宝琦、刘式训、沈瑞麟、刘镜人、李国杰、吴宗濂、张荫棠、施肇基,至于出任交涉使、参事等外交职务的更是大有人在。参见《中华民国驻国外使节名录暨外交官简历》;《中国外交机关历任首长衔名表》;《北洋政府国务院各部总次长参事司长年表·外交部》;《辛亥以后十七年职官年表》等。
    ③《温秉忠:一个留美幼童的回忆》,高宗鲁译注:《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珠海:珠海出版社,2006年,第70页。
    ①[清]容闳著;徐凤石、恽铁憔译:《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3页。
    ②[清]薛福成著;蔡少卿整理:《薛福成日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第826页。.
    ①[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41卷,第3878页。
    ②[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41卷,第3878页。
    ③徐凌霄、徐一士:《凌霄一士随笔》,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624页。
    ④《读郭廉使论时事书偶笔》,[清]刘锡鸿:《刘光禄遗稿》,载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编辑室、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编辑组编:《洋务运动·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297页。
    ⑤晚清官僚士绅“以骂洋务为清流,以办洋务为浊流”,驻日公使汪凤藻就曾大发感慨:“我辈身任外事,均世俗所谓‘浊流’者”。《与陈右铭方伯》,[清]吴汝纶:《吴汝纶全集·尺牍》,合肥:黄山书社,2002年,第1卷,第104页;[清]黄庆澄:《东游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354页。
    ⑥[清]郭嵩焘:《玉池老人自叙》,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82页。
    ⑦[清]郭嵩焘:《郭嵩焘日记》,咸丰十一年九月十三日,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508页。
    ①李石孙:《吕海寰的一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天津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天津文史资料选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5期,第122页。
    ②《逊清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外务部尚书、吕公墓志铭》,泽文:《吕海寰》,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482页。
    ③《逊清诰授光禄大夫、建威将军、外务部尚书、吕公墓志铭》,泽文:《吕海寰》,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第482页。
    ④《由上海启行至长崎》,[清]黄遵宪著;钱仲联笺注:《人境庐诗草笺注·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3卷,第199页。
    ⑤[清]徐承祖:《上陈富强之策管见折》,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413页。
    ①《强邻环伺谨陈愚见疏》,[清]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02页。
    ②金正昆:《现代外交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页。
    ③《使美张荫棠敬陈外交事宜并请开缺简授贤能折》,[清]王彦威纂辑;王亮编;王敬立校:《清季外交史料·清宣统朝外交史料》,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23卷,第3942页。
    ④[清]薛福成:《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第588页。
    ⑤《奏拟为洋务人才培植之方兼筹变通之利折》,光绪十四年九月初七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吴琴整理:《近代史资料总68号·洪钧使欧奏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5页。
    ⑥《保荐使才疏》,1894年,[清]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22页。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杨儒庚辛存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214页。
    ①光绪七年(1881年)檀香山商董改称领事,光绪九年(1883年)裁领事,光绪廿四年(1898年)檀香山归并美国,复设领事。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编:《清季中外使领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3页。
    ②有关晚清驻外领事人数的统计主要参考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编《清季中外使领年表》、钱实甫先生编《清代职官年表》、王立诚先生著《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出之档案资料有所增订、补正。
    ①《使俄曾纪泽谨就收回伊犁事宜敬陈管见折》,王彦威、王亮辑:《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第21卷,第406页。
    ②《曾纪泽宣付史馆折》,光绪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奏议十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第349页。
    ③沈林一:《薛福成出使日记续刻跋》,钟书河编:《走向世界丛书》,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第1辑,第
    963页。英国驻圣彼得堡大使德费伦亦对此赞叹有加,认为:“中国迫使俄国做了她从来没有做过的事,那就是吐出了她已经吞进的土地。”[美]马士著;张汇文等合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第2卷,第373页。
    ④王芸生编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4卷,第129页。
    ①郭豫斌编著:《燕京旧闻》,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第55页。
    ②民国著名外交官顾维钧、颜惠庆、曹汝霖、王正廷、高而谦、陈箓等均在晚清驻外公使的督导之下成长起来,走上外交岗位。
    ③《奏为密保词臣堪胜使才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吴琴整理:《近代史资料总68号·洪钧使欧奏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8页。
    ④《陆徵祥传》,罗光:《罗光全书》,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第27册,第314页。
    ⑤《陆徵祥传》,罗光:《罗光全书》,台北:学生书局,1996年,第27册,第310页。
    ⑥《文史资料选辑》编辑部编:《文史资料选辑·合订本》,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0年,第36卷,第
    26页。
    ①转引自马玉东:《陆徵祥三题》,《人物》,1997年,第5期,第182页。
    ①李侃:《朝夕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35页。
    ①晚清鼓吹革命的小说,诸如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对晚清驻外公使极尽谴责之能事,推波助澜,导致民众对他们的印象更是大打折扣。
    ①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从东方到西方》,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第5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外交》,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初版社,1996年。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朝关系档案史料汇编》,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编:《奕訢秘档》,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
    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大学、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编:《清代外务部中外关系档案史料丛编·中英关系卷》,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7.故宮博物院文献馆编:《掌故丛编》,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献馆,1928年—1929年。
    8.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9.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10.国家图书馆分馆编:《(清末)时事采新汇选》,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11.国家图书馆分馆编:《醒目清心录》,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04年。
    12.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文献中心编:《清代民国名人家谱选刊》,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
    13.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家谱文献中心编:《清代民国名人家谱选刊续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
    14.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9年。
    15.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6.天津图书馆、天津社科院历史出版社研究所编:《袁世凯奏议》,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
    17.清华大学图书馆、科技史暨古文献研究所编:《清代缙绅录集成》,郑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
    18.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编辑室、中央档案馆明清档案部编辑组编:《洋务运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
    19.清史编委会编:《清代人物传稿》,北京:中华书局。
    20.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杨儒庚辛存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2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吴琴整理:《近代史资料总68号·洪钧使欧奏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22.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编:《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840—190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23.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华侨史资料选辑组编:《晚清海外笔记选》,北京:海洋出版社,1983年。
    24.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编:《中美往来照会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大学出版社,2006年。
    25.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清外务部收发文依类存稿》,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年。
    26.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总署奏底汇订》,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制复制中心,2003年。
    27.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续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5年。
    28.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清末官报汇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刊中心,2006年。
    29.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清末民初出使外洋外务密档》,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9年。
    30.军机处原藏:《清宣统朝中日交涉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71年。
    31.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编辑委员会编辑:《清季对外交涉:英美法德》,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32.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编辑委员会编辑:《清季对外交涉:俄日》,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33.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美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8年。
    34.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清季中日韩关系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2年。
    3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对西方及列强认识资料汇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1990年。
    36.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63年。
    37.故宫博物院编:《清光绪朝中法交涉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1966年。
    38.孙学雷、刘家平主编:《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内阁六部档案》,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年。
    39.秦国经主编:《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敷文社:《最近官绅履历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
    40.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41.毛佩之辑:《变法自强奏议汇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
    42.朱有瓛:《中国近代学制史料》,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
    43.陈学恂、田正平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44.高时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洋务运动时期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45.来新夏主编:《清代科举人物家传资料汇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年。
    46.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
    47.吴丰培等编:《清同光间外交史料拾遗》,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印复制中心,1991年。
    48.权赫秀编著:《近代中韩关系史料选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8年。
    49.陈翰笙主编;卢文迪等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50.朱士嘉编:《美国迫害华工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51.顾廷龙主编:《清代朱卷集成》,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92年。
    52.王尔敏、吴伦霓霞合編:《清季外交因应函电资料》,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
    53.顔世清、杨毓辉、胡献琳编:《光緒乙巳(三十一)年交涉要览》,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54.王克敏、杨毓辉编:《光绪丙午(三十二)年交涉要览》,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55.王克敏、杨毓辉、孙乃炤编:《光緒丁未(三十三)年交涉要览》,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56.缪荃孙:《续碑传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57.闵尔昌:《碑传集补》,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58.汪兆镛辑:《碑传集三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
    59.章开沅主编:《清通鉴》,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60.[清]郭嵩焘:《郭嵩焘日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1983年。
    61.[清]郭嵩焘著;杨坚点校:《郭嵩焘奏稿》,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
    62.[清]郭嵩焘:《玉池老人自叙》,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
    63.[清]张德彝:《航海述奇》,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64.[清]张德彝:《欧美环游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65.[清]张德彝:《随使法国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66.[清]张德彝:《随使英俄记》,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67.[清]薛福成:《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68.[清]薛福成:《出使公牍·奏疏》,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69.[清]薛福成著;丁凤麟、王欣之编:《薛福成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70.[清]吕海寰:《呂海寰奏稿》,台北:文海出版社,1990年。
    71.[清]曾纪泽:《曾纪泽日记》,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
    72.[清]曾纪泽著;喻岳衡点校:《曾纪泽遗集》,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
    73.[清]曾纪泽:《曾惠敏公奏疏》,上海:江南制造总局,1893年。
    74.[清]刘锡鸿:《英轺私记》,长沙:岳麓书社,1986年。
    75.[清]刘锡鸿:《刘光禄遗稿》,台北:文海出版社。
    76.[清]黎庶昌:《西洋杂志》,长沙:岳麓书社,1985年。
    77.[清]黎庶昌:《拙尊园丛稿》,台北:文海出版社。
    78.[清]李凤苞:《使德日记》,台北:文海出版社。
    79.[清]张荫桓:《张荫桓日记》,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80.[清]崔国因:《出使美日秘日记》,合肥:黄山书社,1988年。
    81.[清]李兴锐著;罗真容、廖一中整理:《李兴锐日记》,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82.[清]吴宗濂:《随轺笔记》,台北:文海出版社。
    83.[清]黄遵宪撰;吴振清、徐勇、王家祥编校整理:《黄遵宪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
    84.[清]容闳著;徐凤石、恽铁憔译:《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85.[清]杨兆鋆:《须曼精庐算学》,上海:上海书店,1994年。
    86.[清]许同莘编:《许文肃公(景澄)遗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87.[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88.[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89.[清]宝鋆等编:《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90.[清]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55年。
    91.[清]席裕福、沈师徐辑:《皇朝政典类纂》,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
    92.[清]王延熙、王树敏辑:《皇清道咸同光奏议》,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93.[清]李鸿章著;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安徽出版集团,2008年。
    94.[清]王韬:《弢园文录外编》,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95.[清]胡思敬:《国闻备乘》,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96.[清]梁溪坐观老人著:《清代野记》,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
    97.[清]俞樾:《春在堂杂文》,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清实录》,北京:中华书记影印本,1985年—1987年。
    98.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
    99.袁伟时:《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0.王尔敏:《弱国的外交:面对列强环伺的晚清世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01.于建胜、刘春蕊:《落日的挽歌:十九世纪晚清对外关系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102.梁伯华:《近代中国外交的巨变:外交制度与中外关系变化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103.刘福祥:《智者的迷惘:晚清士大夫中西文化观演变的缩影》,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年。
    104.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中国近代士大夫与西方挑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105.汪澍白主编:《文化冲突中的抉择:中国近代人物的中西文化观》,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106.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与中西文化碰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7.李长莉:《先觉者的悲剧:洋务知识分子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3年。
    108.李扬帆:《走出晚清:涉外人物及中国的世界观念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9.王晓秋、杨纪国:《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1887年海外游历使研究》,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0.吴宝晓:《初出国门:中国早期外交官在英国和美国的经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1.梁碧莹:《艰难的外交:晚清中国驻美公使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112.汪荣祖:《走向世界的挫折:郭嵩焘与道咸同光时代》,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
    113.张宇权:《思想与时代的落差:晚清外交官刘锡鸿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
    114.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115.邱巍:《吴兴钱家:近代学术文化家族的断裂与传承》,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6.石霓:《观念与悲剧:晚清留美幼童命运剖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117.董守义:《跨出国门:清末出国潮》,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8.胡连成:《走向西洋:近代中日两国官派欧美留学之比较研究:1862—1912》,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年。
    119.梁元生著:陈同译:《上海道台研究:转变社会中之联系人物(1843—189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20.林志宏:《民国乃敌国也:政治文化转型下的清遗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121.陆玉芹:《穿越历史的忠奸之辨:庚子事变中“五大臣”被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122.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历史漩涡里的重臣与帝国》,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123.汪衍振:《虎口索食第一人:晚清外交家曾纪泽》,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
    124.张朋园著:《郭廷以、费正清、韦慕庭:台湾与美国学术交流个案初探》,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年。
    125.张礼桓:《从西方到东方:伍廷芳与中国近代社会的演进》,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26.钟书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27.钟书河:《从东方到西方:走向世界丛书叙论集》,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
    128.陈廷湘、周鼎:《天下·世界·国家:近代中国对外观念演变史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129.王晓秋:《近代中国与世界:互动与比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130.金正昆:《现代外交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9年。
    131.陈体强:《中国外交行政》,重庆:商务印书馆,1943年。
    132.钱实甫:《清代的外交机关》,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年。
    133.岳谦厚:《民国外交官人事机制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
    134.蔡建:《晚清与大韩帝国的外交关系(1897—1910)》,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135.王开玺:《清代外交礼仪的交涉与论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36.李兆祥:《近代中国的外交转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137.田涛:《国际法输入与晚清中国》,济南:济南出版社,2001年。
    138.袁丁:《晚清侨务与中外交涉》,西安:西北大学出版,1994年。
    139.严和平:《清季驻外使馆的建立》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
    140.王曾才:《清季外交史论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
    141.黄刚:《中美使领关系建制史(1786—1994)》,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95年。
    142.王立诚:《中国近代外交制度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年。
    143.徐国桢编著:《近百年外交失败史》,上海:世界书局,1929年。
    144.钱亦石:《中国外交史》,汉口:生活书店,1938年。
    145.杨公素:《晚清外交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146.洪钧培:《国民政府外交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
    147.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年。
    148.王奇生:《中国留学生的历史轨迹(1872—1949)》,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
    149.萧一山:《清代通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0.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151.南炳文、白新良主编:《清史纪事本末》,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2.辜鸿铭、孟森等著:《清代野史》,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
    153.郭汉民:《晚清社会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54.袁伟时:《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深圳:海天出版社,1992年。
    155.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56.桑兵:《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157.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58.郭汉民、章育良:《晚清人物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59.冯尔康:《清代人物传记史料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160.吴相湘:《晚清宫廷与人物》,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9年。
    焦静宜:《遗老与遗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
    刘晓莉:《晚清早期驻英公使研究(1894年前)》,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李樵编著:《中国历代外交家列传》,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
    肖宗志:《候补文官群体与晚清政治》,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
    苗长青:《晚清官僚派别派系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
    李华川:《晚清一个外交官的文化历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年。
    高宗鲁译注:《中国留美幼童书信集》,珠海:珠海出版社,2006年。
    沈云龙:《近代外交人物论评》,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8年。
    金梁辑:《近世人物志》,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
    费行简:《近代名人小传》,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7年。
    吴福环:《清季总理衙门研究(1861—1901)》,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5年。
    林庆元主编:《福建船政局史稿》,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年。
    陈向阳:《晚清京师同文馆组织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孙子和:《清代同文馆之研究》,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77年。
    苏精:《清季同文馆及其师生》,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85年。
    季压西、陈伟民:《从“同文三馆”起步》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
    杨逸著;陈正青标点:《海上墨林·广方言馆全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罗光:《陆徵祥传》,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7年。
    王兴国:《郭嵩焘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黄万机:《黎庶昌评传》,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
    丁凤麟:《薛福成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泽文:《吕海寰》,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年。
    郑海麟:《黄遵宪与近代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梁碧莹:《梁诚与近代中国》,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
    罗香林:《梁诚的出使美国》,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出版,1977年。
    张焕宗:《唐绍仪与清末民国政府》,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俞政:《何如璋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刘建强:《曾国藩幕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牛秋实、范展、高顺艳:《李鸿章幕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张学继:《袁世凯幕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黎仁凯等:《张之洞幕府》,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成晓军:《曾国藩家族》,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年。
    宋路霞:《李鸿章家族》,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年。
    马昌华主编:《淮系人物列传》,合肥:黄山书社,1995年。
    蔡东杰:《李鸿章与清季中国外交》,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年。
    李恩涵:《曾纪泽的外交》,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年。
    吴天任著:《清黄公度先生遵宪年谱》,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尹仲容创稿;陆宝千补辑;郭廷以编定《郭嵩焘先生年谱》,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71年。
    顾维钧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译:《顾维钧回忆录》,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颜惠庆著;吴建雍等译:《颜惠庆自传:一位民国元老的历史记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施肇基口述、傅安明笔记:《施肇基早年回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7年。
    程天放著;传记文学杂志社编辑:《程天放早年回忆录》,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8年。
    曹汝霖:《曹汝霖一生之回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钟叔河:《论郭嵩焘》,历史研究,1984,(01)。
    刘晓峰:《何如璋是否向日本人提供过情报:与孔祥吉先生商榷》,历史研究,2006,(03)。
    张晓辉《唐绍仪出生年月考》,近代史研究,1988,(03)。
    夏泉:《郭嵩焘出使英国时的矛盾心态》,近代史研究,1990,(03)。
    陈铮:《黄遵宪外交思想初探》,近代史研究,1991,(02)。
    李守郡:《梁诚生年考辨》,近代史研究,2001,(06)。
    左玉河:《论清季学堂奖励出身制》,近代史研究,2008,(04)。
    王益知供稿:《驻俄公使胡惟德往来电报》,近代史资料,1978,(02)。
    张浩:《郭嵩焘曾纪泽外交思想之比较》,清史研究,1998,(03)。
    孔祥吉、村田雄二郎:《日本机密档案中的伍廷芳》,清史研究,2005,(01)。
    王贵忱:《张荫桓其人其著》,学术研究,1993,(06)。
    梁碧莹:《伍廷芳与中美侨务交涉(1897-1902)》,学术研究,1996,(09)。
    范耀登:《张荫桓对早期华侨权益的保护》,学术研究,2000,(05)。
    贾熟村:《中国首任驻美使节陈兰彬》,学术研究,2002,(03)。
    梁碧莹:《以广东人为主体的晚清中国驻美公使》,学术研究,2006,(05)。
    周中明:《薛福成年谱》,古籍研究,2000,(02)。
    王澈:《中法战争期间曾纪泽由主战转而主和原因初探》,历史档案,1992,(03)。
    屈春海:《晚清海军留学英法述析》,历史档案,2004,(03)。
    方英:《许钤身未能出使日本考》,历史档案,2009,(01)。
    周慧平:《民国外交家施肇基》,民国档案,1992,(02)。
    张瑾:《简论中国早期外交近代化的延误》,民国档案,1997,(02)。
    黄妙珍:《中国最早的百名官费留美学生》,上海档案,1994,(03)。
    裴燕生:《从〈顺德梁崧生尚书生平事迹草稿〉(手抄本)看清外务部尚书梁敦彦早年事迹》,档案学通讯,2007,(01)。
    裴燕生:《清外务部尚书梁敦彦的幕友生涯及〈梁敦彦履历〉勘误》,档案学通讯,2008,(01)。
    王维江:《郭嵩焘与刘锡鸿》,学术月刊,1995,(04)。
    陈双燕:《经世致用与中国近代外交观念的产生》,学术月刊,2000,(01)。
    郭双林:《晚清驻外公使与义和团运动》,史学月刊,2001,(02)。
    刘晓琴:《同文馆与晚清留英教育》,史学月刊,2004,(08)。
    张兆敏:《徐承祖与中日长崎事件》,史学月刊,2007,(05)。
    蒋跃波:《崇厚伊犁交涉失败谁之过》,史学月刊,2008,(03)。
    帅艳华:《最早提出在中国设立议院的晚清官员崔国因》,文史月刊,2009,(09)。
    祖金玉:《早期驻外使节对晚清经济变革的贡献述论》,史学集刊,1999,(01)。
    田毅鹏:《中国传统对外观念对早期现代化的影响》,史学集刊,2003,(01)。
    祖金玉、颜杰峰:《早期驻外使节对西方近代文明的传播及其特点》,社会科学辑刊,2004,(06)。
    刘超、王晓秋:《晚清吕海寰出使荷兰及保护华侨二三事》,北大史学辑刊,2005,(11)。
    许金芳:《幕僚与晚清外交》,安徽史学,1997,(02)。
    任云仙、牛杰:《清末报刊评论与中国外交论析》,安徽史学,2005,(06)。
    容尚谦著;李喜所译:《中国近代早期留美学生小传》,南开史学,1984,(01)。
    刘正甫:《评郭嵩焘出使英法》,云梦学刊,1987,(01)。
    陆玉芹:《许景澄与帕米尔交涉述论(1890—1896)》,江海学刊,2005,(01)。
    危兆盖:《清季使节制度近代化前期的历史考察》,中州学刊,1996,(05)。
    任云仙:《清代海外领事制度论略》,中州学刊,2002,(05)。
    李兆祥:《晚清政府外交立法与最高决策权的演变》,齐鲁学刊,2007,(06)。
    贾熟村:《中国首任驻日使节许钤身》,浙江学刊,1998,(06)。
    刘保刚:《论晚清士大夫公法观念的演变》,浙江学刊,1999,(03)。
    盛利:《驻日公使与近代清鲜关系(1877—1894年)》,浙江学刊,2009,(01)。
    黄汉青:《清朝驻日使臣的派遣和领事裁判权的行使》,河北学刊,2003,(06)。
    闫俊侠:《一本虽薄却重的晚清出洋大臣日记:浅谈李凤苞及其〈使德日记〉》,兰州学刊,2006,(12)。
    刘晓莉:《薛福成出使之前的外务历练与见识探析》,兰州学刊,2008,(07)。
    朱听昌:《晚清对外政策之检讨》,兰州学刊,2010,(01)。
    赵玉敏:《清徐寿朋卒年及其遗缺补授情形疏正》,晋阳学刊,2008,(06)。
    姚洛:《不辱使命的何如璋》,岭南文史,1983,(02)。
    郭维勇:《广州同文馆的历史作用》,岭南文史,1985,(02)。
    危兆盖:《清季使节制度近代化开端述评》,江汉论坛,1995,(11)
    危兆盖:《清季使节制度近代化后期的历史考察》,江汉论坛,1997,(07)。
    贾熟村:《中国近代外交家刘瑞芬》,江淮论坛,1998,(05)。
    廖宗麟:《中法战争期间曾纪泽的外交思想及其演变》,学术论坛,1987,(05)。
    黄铮:《中国近代有作为的外交家黄遵宪》,学术论坛,1991,(04)。
    方英、汪菁华:《安徽首任出使美日秘国大臣崔国因》,江淮文史,2007(04)。
    张勇、王传英:《晚清外交使节的遴选》,文教资料,2006,(19)。
    宋小勤:《中西文化碰撞产生的矛盾:浅析留美幼童被撤回原因》,文教资料,2006,(25)。
    陈静:《论清代外交关系变化在对外文书文种上的体现》,文教资料,2009,(18)。
    段清:《试论近代官员之旅外游记:以郭嵩焘、黎庶昌、薛福成为例》,文教资料,2009,(28)。
    夏莉萍:《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培养外交人才的学校:京师同文馆》,历史教学,1998,(03)。
    张雅晶:《何如璋驻日期间的外交活动》,历史教学,2001,(04)。
    周海生:《清季遣使之争与驻外使馆的建立》,历史教学,2006,(11)。
    张宇权:《晚清政府的外交心态与驻外使团的派遣》,历史教学,2010,(07)。
    张富强:《李鸿章与清末遣使驻外》,广东社会科学,1991,(02)。
    孔祥吉:《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新论》,广东社会科学,2004,(03)。
    赵林凤:《从同文馆中走出的使日大臣:汪凤藻》,广西社会科学,2006,(05)。
    张宇权:《论晚清传统士大夫对西方的认识及其外交主张:以刘锡鸿为例》,广东社会科学,2010,(05)。
    祖金玉:《早期驻外使节与晚清侨务政策》,天津社会科学,2002,(05)。
    吴红英:《论晚清爱国使者的外交斗争》,江西社会科学,2002,(12)。
    任云仙:《晚清驻外使臣的群体构成与知识结构》,贵州社会科学,2005,(03)。
    苏苑:《中国近代新型外交家唐绍仪》,贵州社会科学,2005,(01)。
    刘增合:《1840—1884年晚清外交观念的演进》,社会科学战线,1998,(01)。
    祖金玉、闫夏:《早期驻外使节与晚清海防近代化》,社会科学辑刊,2010,(02)。
    何勤华:《〈万国公法〉与清末国际法》,法学研究,2001,(05)。
    高士华:《论晚建清驻外使领馆的建立在华侨史上的作用》,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1,(03)。
    袁丁:《同光年间清政府对遣使设领态度的转变:晚清侨政研究》,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4,(02)。
    瞿巍:《中美洛案赔偿交涉考》,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9,(03)。
    权赫秀:《晚清对外关系中的“一个外交两种体制”现象刍议》,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04)。
    夏泉:《晚清早期驻外公使的爱国主义意识》,贵州文史丛刊,1999,(06)。
    崔军伟:《清末新政时期中国使节制度变革述论》,贵州文史丛刊,2010,(03)。
    曾琼:《浅析晚清政府外交观念的演变》,黑龙江史志,2009,(15)。
    陈泽泓:《晚清外交中的粤人群体》,广东史志(视窗),2006,(04)。
    罗孝逵、罗肇前:《外交家翻译家罗丰禄》,福建史志,1998,(05)。
    刘佐泉:《陈兰彬出任中国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公使始末》,湛江史志,1988,(02)。
    石建国:《胡惟德:从晚清到民初的外交重臣》,世界知识,2008,(13)。
    石建国:《沈瑞麟:出卖国家权益的外交总长》,世界知识,2009,(12)。
    关培凤:《张荫棠:清末民初的“外交良才”》,世界知识,2010,(03)。
    石建国:《刘式训:上海广方言馆出身的新式外交官》,世界知识,2010,(15)。
    张宇权:《论晚清首任驻德公使刘锡鸿在德国的活动与思想》,德国研究,2004(04)。
    徐昕:《晚清中国外交:历史冲突中的失落与更新》,国际政治研究,1992,(02)。
    周方银:《清朝外交变化动因:观念还是物质》,国际政治科学,2006,(02)。
    戴东阳:《晚清驻外使臣与政治派系》,史林,2004,(06)。
    汤仁泽:《崇厚与晚清外交》,史林,2008,(04)。
    周国瑞、王克霞:《晚清政府走向世界过程中的外交观念》,沧桑,2007,(04)。
    龙向阳:《关于“中国外交近代化”的思考》,求索,2007,(08)。
    蔡贤体:《驻外使臣与清末教育改革》,时代人物,2008,(10)。
    陈艾利:《民国时期整理出版的晚清外交史料述论》,群文天地,2009,(01)。
    李良:《从外交地位变化看晚清对外关系》,知识经济,2010,(12)。
    茆诗珍、徐飞:《庚款留美发端考:梁诚首倡庚款留美计划的历史考察》,中国科技史料,2005,(01)。
    杨晓梅:《近代中国对西方外交制度的抗拒与适应》,北方论丛,1997,(05)。
    吴雪岩、孙梦健:《许景澄与中俄四厘借款》,北方论丛,1999,(03)。
    夏泉:《论晚清驻外使馆的设立》,复印报刊资料(中国近代史),1992,(08)。
    沈云龙:《崔国因其人其事》,《传记文学》,第10卷,第2期。
    苏精:《广方言馆出身的外交使节》,《传记文学》,第43卷,第5期。
    苏精:《清末驻日公使杨枢与留日学生》,《传记文学》,第44卷,第2期。
    苏精:《京师同文馆出身的外交使节》,《传记文学》,第44卷,第5期。
    高贞白:《清朝最后一任驻德公使梁诚》,《传记文学》,第74卷,第5期。
    苏精:《汪凤藻:从广方言馆学生到出使日本大臣》,《传记文学》,第83卷,第1期。
    杨红林、高艳萍:《清末民初外交制度的嬗变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02)。
    夏泉:《清季首任驻美公使陈兰彬》,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2,(03)。
    赵慎修:《黄遵宪行年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03)。
    蔡永明:《论晚清洋务思想家的近代外交观》,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4)。
    林琼:《甲午战前清政府驻外使节回国后的命运与结局》,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4)。
    郭双林:《晚清驻外使领与维新运动》,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3)。
    辛益、杨芳:《清季首任专差驻意大利公使许珏评介》,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6)。
    刘晓莉:《论晚清早期驻英公使出使前的共性特征:以清政府驻外公使任用条件为研究视角》,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
    高士华:《早期中国驻外使馆的建立》,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03)。
    岳谦厚:《近代中国使领人员薪俸待遇之考察》,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范铁权:《钱恂生平史事述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6)。
    汪波:《容闳与近代中国早期的外交》,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6)。
    龚缨晏:《张斯桂:从宁波走向世界的先行者》,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06)。
    冯君:《论清代外交机构的演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嘉应大学学报,1994,(03)。
    吴佩林、张国平:《简论甲午战争前清季驻英使节的英国观》,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杨海岩:《伍廷芳的幕僚生涯》,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黄小用、仉慧卿:《晚清驻外公使地理分布探析:以广东为例》,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张晖:《从晚清国际法的输入看公使驻京和遣使出洋》,聊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
    傅德元:《〈星轺指掌〉与晚清外交的近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6)。
    王毅:《中国近代爱国外交家杨儒》,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03)。
    彭南生:《晚清外交官制及其俸薪制度的形成与变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2)。
    刘伟:《晚清关道的职能及其演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张东升:《略论中国近代首次驻外公使的派遣》,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02)。
    李强:《论晚清遣使与洋务运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04)。
    杨发祥:《奕訢与晚清外交近代化》,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5)。
    李喜所:《精彩与无奈:陈兰彬与晚清出洋官员的两难选择》,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吴佩林:《论晚清政府对遣使驻外的调适》,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容应萸、周牧:《1870年代清朝留美幼童与1900年代清末留日学生之比较》,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
    刘晓莉:《郭嵩焘出使之前主要活动与见识探析:以清政府驻外公使任用条件为视角》,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
    林琼:《甲午之前清政府驻外公使的选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2)。
    张步先:《从总理衙门到外务部:兼论晚清外交近代化》,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03)。
    岳谦厚:《近代外交失败与民国职业外交家勃兴》,山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
    岳谦厚:《中国近代外交官铨选之思想与主张》,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刘华:《评曾纪泽的外交活动》,内蒙古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01)
    叶小青:《京师同文馆与晚清外交近代化》,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马永明:《关于晚清香山籍留美幼童的地域集中性:一个群体研究的视角》,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3)。
    周俐玲、段怀清:《京师同文馆与晚清“学生—译员计划”》,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
    张宇权:《刘锡鸿出使英国缘由考》,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3)。
    曹倩琴:《清末民初外交官群体素质比较:中国外交近代化历程探析》,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10,(06)。
    刘馨:《试论晚清时期外交思潮的演变》,外交学院学报,2004,(02)。
    任云仙:《清末中国外交官群体变化论略》,西安外事学院学报,2006,(01)。
    王瑞、张立胜:《试论晚清保守派的外交主张》,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07)。
    李慧芹:《浅析晚清主流外交思想的演变》,宜宾学院学报:2006,(07)。
    贾熟村:《晚清著名外交官罗丰禄》,怀化学院学报,2008,(04)。
    沈丽娅:《洋务思想家与清季使节制度的近代化》,怀化学院学报,2007,(03)。
    姚翠翠:《略论晚清外交体制近代化的递嬗》,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
    贺琤:《琉球事件期间的何如璋:兼论晚清驻外大使对外交近代化的影响》,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01)。
    费驰:《吕海寰外交思想与交涉事略》,长春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6)。
    张兰英、潘崇:《杨兆鋆任中国驻比利时大臣期间的建言与主张:以〈须圃出使奏议〉为中心》,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01)。
    贾建飞:《清季驻外使节与西北史地研究:以许景澄为中心》,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
    陈红梅:《清末回族外交官杨枢与1905年留日学生运动》,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6)。
    康欣平,李志松:《张荫棠外交思想探论:以1906-1908年间张荫棠的涉外言行考察》,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2)。
    林琼:《清末早期驻外使节的国外交往与思想观念的转变》,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林琼:《清末早期驻外使节的西学实践》,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6)。
    王颖丽、孙红旗、张文德:《刘玉麟与晚清侨务在南非的开展》,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01)。
    钟金燕:《晚清外交使臣研究:综述与评价》,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刘春霞、李莹:《从夷务到外务:近代清政府外交认识的变迁》,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6,(06)。
    徐景薇:《外交人才之训练与培养》,外交评论,1933,(11)。
    陈文进:《清季出使各国使领经费》,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1933,(02)。
    王尔敏:《晚清外交思想的形成》,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69,(01)。
    李恩涵:《唐绍仪与晚清外交》,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73,(04上)。
    梁元生:《清末的天津道与津海关》,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996,(25)。
    洗玉清:《第一届驻日公使何如璋》,东方杂志,1944,(06)。
    李天纲:《职业外交家的悲剧人生:记陆徵祥》,东方杂志,1995,(06)。
    邱祖铭:《我国派设领使之沿革》,民族杂志,第4卷第8期,1947年。
    王曾才:《中国对西方外交制度的反应》,大陆杂志,第41卷第10期,1970年。
    黄刚:《清季驻美诸使任职日期之考订》,外交部通讯,第20卷第3期,1994年。
    任天豪:《清季使臣群体的变迁及其历史意义》,“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
    学术讨论会;“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2006年。
    [日]箱田惠子:《晚清外交人才的培养:以从设立驻外公馆至甲午战争时期为中心》,“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2006年。
    戴东阳:《关于晚清驻外使臣出身的地域分布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2001年。
    戴东阳:《晚清驻外使臣与不平等条约体系》,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周海生:《清季使臣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高申鹏:《论十九世纪六十至九十年代初的中西文化关系》,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
    吴宝晓:《中国驻英美使臣研究(1876-1890):以近代化为中心》,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
    张宇权:《刘锡鸿研究》,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王熙:《一个走向世界的八旗子弟:张德彝〈稿本航海述奇汇编〉研究》,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年。
    王秀丽:《外务部与晚清外交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李志茗:《晚清幕府研究:以陶、曾、李、袁幕府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
    石霓:《观念与悲剧:晚清留美幼童命运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
    肖宗志:《候补文官群体与晚清政治》,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黄小用:《晚清华侨政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赵宏林:《晚清地方外交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张靖:《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黄树生:《薛福成研究》,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邱楚东:《论崔国因之自强思想与护侨活动》,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李毅:《论郭嵩焘》,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85年。
    高超群:《论清末外务部》,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5年。
    李丹:《曾纪泽主要外交思想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孙洛丹:《黄遵宪的驻日外交活动和诗文考论(1877—1882)》,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贾菁菁:《晚清驻德公使研究》,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林丽雄:《施肇基与中美外交(1921—1937)》,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年。
    林智素:《走向中国近代化的尝试:张斯桂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夏泉:《中国早期驻外公使的群体研究(1875—1894)》,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0年。
    杨莉:《晚清外交专门化趋势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刘春明:《论甲午战争之前国人对外观念的转变》,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李红莹:《晚清地方官员介入外交问题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庄斌:《论外务部与清末外交》,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蔡永明:《洋务思想家与晚清外交观念的近代化》,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9年。
    张卫明:《近代国际法的输入与晚清外交近代化:1839—1890年的历史考察》,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洪炜:《晚清早期驻外公使对西方的观察与思考述论:以郭嵩焘、刘锡鸿、曾纪泽和薛福成为例》,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王雅馨:《晚清驻外公使许景澄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吉正芬:《晚清外交体制研究(1861—1901):总理衙门与北洋大臣》,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王华:《黄遵宪外交思想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冯吉红:《晚清留学生地理分布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仉慧卿:《晚清驻外使领地理分布与区域风气研究》,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胥明义:《晚清欧美游记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孙志军:《爱国忧民的晚清官员:许珏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余静:《晚清十部经世文编中的外交思想》,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江静:《晚清变局中的角色转换:刘瑞芬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戴峰:《晚清驻外使节与辛亥革命》,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刘立:《薛福成研究》,汕头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任云仙:《试论晚清外交官的职业化进程》,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王瑞芬:《论许景澄的外交活动》,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赵海亮:《京师同文馆与中国近代化》,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曹流:《早期使西士大夫西方文化观研究》,湖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
    赵强强:《许景澄外交活动述论》,新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潘可新:《近代出使人员与晚清社会的变革》,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刘媛:《晚清驻英公使与西政东渐》,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于杰:《试论吕海寰的外交思想及其外交实践》,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王春燕:《张德彝与西方近代文明:以八部<航海述奇>为考察中心》,鲁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董桂兰:《上海地区明清进士家庭背景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周国瑞:《驻美公使崔国因的世界认识、国防及外交思想(1889—1893)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楼秀丽:《张德彝:一个晚清外交官西方认识的成长史》,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刘锦:《晚清一个官宦子弟的经历和思考:孙宝瑄研究(1893—1902)》,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王雅娟:《晚清保守思想的一个特殊典型:刘锡鸿保守思想剖析与阐释》,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王卓:《两个体系的碰撞:“洋务外交”评析》,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李斌:《晚清海军中留学生群体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方玉芬:《清末奖励出身制度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张勇:《晚清驻外使馆的历史考察》,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戴国芳:《尽瘁国事的晚清官员:刘瑞芬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孙晓飞:《试论伍廷芳的外交思想》,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
    熊娉婷:《中国驻西方公使的海外考察(1876—1894)》,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胡宁宁:《崇厚对外交涉思想及实践》,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方慧:《许景澄外交思想和实践》,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刘薇:《崔国因外交思想及实践》,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罗红希:《张荫桓的外交思想与实践》,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罗玉:《吕海寰外交思想与实践》,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蔡贤体:《驻外使臣与清末新政》,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姚翠翠:《梁诚外交思想与实践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宣刚:《从“天朝上国”到“地上的世界”:晚清早期驻外公使国际法思想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崔军伟:《清末新政时期外交新论:以外交体制变革为中心》,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杨芳:《宗藩体制与晚清外交》,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冯振华:《吕海寰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王红光:《清季外交官许珏思想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刘俊:《晚清驻美公使与美国驻华公使比较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王雷:《民国初年前清遗老群体心态剖析》,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李丽杰:《传统中国对外关系在近代嬗变的路径》,贵州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苟德仪:《晚清海关道及其对外交涉研究》,西华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吴红英:《论晚清外交战线的苦斗》,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1997年。
    郭明中:《清末驻德公使李凤苞研究》,台中“国立中兴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任天豪:《胡惟德与清末民初“弱国外交”》,台中“国立中兴大学”历史学硕士论文,2004年。
    [英]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英]萨道义、布思著;杨立义译:《外交实践指南》,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英]季南著;许步曾译:《英国对华外交(1880—1885)》,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法]佩雷菲特著;王国卿、毛凤支、谷炘、夏春丽、钮静籁、薛建成译:《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
    [法]奥古斯特·弗朗索瓦著;罗顺江、胡宗荣译:《晚清纪事:一个法国外交官的手记(1886—1904)》,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
    [美]费正清编;杜继东译:《中国的世界秩序:传统中国的对外关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美]芮玛丽著;房德邻等译:《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美]丁韪良著;沈弘等译:《花甲忆记: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韩德:《中美特殊关系的形成:1914年前的美国与中国》,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
    [美]汪荣祖:《从传统中求变:晚清思想史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
    [美]约瑟夫·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美]费正清、刘广京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译室译:《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美]马士著;张汇文等合译:《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
    [美]毕乃德著;曾钜生译:《洋务学堂》,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
    [日]坂野正高著;陈鹏仁、刘崇棱译:《近代中国政治外交史》,台湾: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日]田原天南:《清末民初中国官绅人名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96年。
    [俄]维特:《维特伯爵回忆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
    [澳]颜清湟著;粟明鲜、贺跃夫译《出国华工与清朝官员:晚清时期中国对海外
    华人的保护(1851—1911)》,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0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编:《清季中外使领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钱实甫:《清代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魏秀梅:《清季职官表:附人物录》,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2年。
    佚名编:《清末职官表》,台湾:文海出版社,1979年。
    刘寿林:《辛亥以后十七年职官年表》,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刘寿林、万仁元、王玉文编:《民国职官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朱彭寿编纂:《皇清人物通检》,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
    陈乃干:《清代碑传文通检》,台北:文海出版社,1977年。
    姜亮夫:《历代名人年里碑传总表》,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年。
    江庆柏编著:《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梁廷灿:《历代名人生卒年表》,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
    张德泽:《清季各国照会目录》,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外交部档案资料处编:《中国驻外各大、公使馆历任馆长衔名年表》,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9年。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编:《外交档案目录汇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
    [清]李铭皖等修;冯桂芬等纂:《江苏省苏州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清光绪九年刊本影印,1970年。
    [清]梁蒲贵等修;朱延射等纂:《江苏省宝山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清光绪八年刊本影印,1983年。
    [清]龚嘉、李楁纂:《浙江省杭州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十一年铅印本影印,1974年。
    [清]许瑶光等修;吴仰贤等纂:《浙江省嘉兴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清光绪五年刊本影印,1970年。
    [清]刘桂年修、邓抡斌纂:《广东省惠州府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清光绪七年刊本影印,1966年。
    [清]长善等纂:《驻粤八旗志》,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
    曹炳麟:《崇明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75年。
    吴馨等修;姚文枬等纂:《民国上海县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年。
    吴秀之等修;曹允源等纂:《江苏省吴县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二十二年铅字本影印,1970年。
    阎幼甫、陆志鸿等纂:《浙江省嘉兴新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十八年刊本影印,1970年。
    欧阳英修;陈衍等纂:《福建省闽侯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二十二年刊本影印,1966年。
    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佛山市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吴宗焯修;温仲和纂:《广东省嘉应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清光绪二十四年刊本影印,1968年。
    番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番禺县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梁鼎芬修;丁仁长纂:《广东省番禺县续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二十年刊本影印,1967年。
    厉式金修;汪文炳、张丕基纂:《广东省香山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据民国十二年刊本影印,1967年。
    厉式金主修;王文炳等纂:《香山县志续编》,台北:学生书局,1985年。
    大埔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大埔县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刘织超等修;温迁敬等纂:《民国新修大埔县志》,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新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新会县志》,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
    新会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新会县志续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福建省志·人物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冯楠总编:《贵州通志·人物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
    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文史资料研究组编:《广州市回族、伊斯兰教文史资料选辑(第一、二、三辑合订本)》,广州市伊斯兰教协会文史资料研究组,2002年。
    梅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大埔县何如璋研究会编:《梅州文史·何如璋专辑》,1987年。
    夏泉:《开眼看世界与晚清驻外公使的派遣》,光明日报,2002.06.25。
    钱钢、胡劲草:《120名清朝幼童赴美留学的前前后后》,南方周末,2004.03.04。
    史馆文:《中国由传统的外交向近代式外交的重要转折》,中国档案报,2004.06.25。
    雷兴元:《中国第一代外交大臣:雷补同》,松江报,2008.01.07。
    陈佳欣整理:《外交父子兵雷补同、雷炳扬》,松江报,2008.05.2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