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元结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元结提倡文学创作应当继承风雅传统,主张文学作品要发挥规讽的作用,反对绮靡文风和形式主义,主张作品风格要自然、真朴。其复古文学主张既有积极性,又有局限性。元结提倡写作具有规讽功能的诗篇,企求诗歌能对社会产生补偏救弊的作用,在这方面具有进步意义。但他排斥诗歌和谐的声律、鲜明的形象,对诗歌的艺术特征认识不足。
     元结的诗歌“闵时忧国”,哀叹民生多艰。怨尤时主,讽喻统治者。他用诗歌描绘山水,表现对美景的欣赏。记述隐居生活,表达对耕钓生活的满足。记游胜景,抒发回归田园的渴望。元结还在诗歌中记叙与朋友的欢聚、对朋友的劝告和思念,以及和朋友重逢后的感慨,表现了对亲友之情的珍惜。元结诗歌以五言古体为多,自创系乐府。诗歌语言质朴,有散文化倾向。他的诗歌运用对比、顶真、复沓等多种修辞手法,运用诗序阐明主旨。
     元结的散文揭露政治黑暗,规劝统治阶级。描摹山水,寄托退隐思想、道德理想。在习静商余和辞官安家樊上其间,还写作了一批表述其人生态度的文章。元结的散文风格古朴,笔力雄健。大部分散文短小精悍,短的不足百字,长的四五百字,然而体裁丰富多样,各体兼备。笔者根据明朝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将元结的128篇散文分成18类。他的散文语言平易朴实,造语独特、不落凡俗,但也落追求奇字怪字弊病,善用寓言、对话来针砭时弊。
     元结的文学主张和文学创作预示着古文运动的高潮即将来到,他的文学主张对古文运动具有启发作用,他对文体和语言体式的改革影响了韩愈,他的山水散文和杂文是柳宗元散文的先声,他的语言体式为古文运动提供借鉴。元结的继承风雅、规讽传统的诗歌理论对中唐新乐府运动具有开启作用,他的诗歌题材为新乐府提供借鉴,其诗歌的形式和语言风格也影响了中唐新乐府诗歌的创作。
Yuan Jie asserted the function of literature is “jiushiquesu”, which means the main roleof literature is to tackle and solve social problems and to rectify the undesirable tendencies.zhe advocated to inherited tradition of “fengya”, arguing that literary works should play therole of “remonstration and irony”. His literary creation was in pursuit of natural, real andsimple style.
     Yuan Jie’s poems included many aspects. He concerned about the common people’sdifficult life, complaining and satirizing the monarch; He also depicts landscape, showing theappreciation of beautiful scenery. He recorded his secluded life to express his satisfaction offarming and fishing life. He also wrote tour attraction to express a desire to return to theidyllic life. He narrated his gathering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and the emotion of reunion,expressing that he cherished the family and friends. Yuan Jie’s poems style mainly belongs to“wugu”, and he created “xiyuefu”; his language is plain and simply with a prose tendency.He applied lots of rhetorical devices, such as contrast, anadiplosis, refrain, and illustrated thepurpose by poetic preface.
     Yuan Jie’s prose revealed the dark side of politics, admonishing the monarch. Some ofhis prose depocting landscapes to rest his ideal of seclusion and morality. His prose’s style issimple and unsophisticated. Most of his prose are short and pithy, but with various genres.The author in this dissertation divided Yuan Jie’s128pieces of prose into18categories,based on Wu Na’s “wenzhangbiantixushuo” in Ming Dynasty. Yuan’s language are simpleand plain, and he was good at using fables and dialogues to criticize the society.
     Yuan Jie’s literary views and creations predicted the coming of culmination of “ancientliterature movement”. His literary views and reforms of type of writing and languageinfluenced Han Yu and Liu Zongyuan. His poetic theory of “fengya”and “guifeng”and poemsalso enlightened the “New Yuefu Songs Movement.”
引文
①聂文郁著《元结诗解》,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版。
    ①杨承祖著《元结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2002年版,第6页。
    ②杨承祖著《元结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2002年版,第6页。
    ③杨承祖著《元结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2002年版,第16页。
    ④杨承祖著《元结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2002年版,第16页。
    ⑤杨承祖著《元结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2002年版,第16页。
    ⑥杨承祖著《元结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2002年版,第18页。
    ⑦杨承祖著《元结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2002年版,第18页。
    ⑧杨承祖著《元结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2002年版,第294页。
    ⑨杨承祖著《元结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2002年版,第294页。
    ①杨承祖著《元结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2002年版,第319页。
    ②杨承祖著《元结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2002年版,第375页。
    ①《中山大学学报》1957年第1期,第244-261页。
    ②《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3期,第73-79页。
    ③《阴山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第1-5页。
    ④何诗海《晓鸡谁唱第一声——论元结在新乐府运动中的地位》,《求索》2002年第4期,第154-156页。
    ①《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3期,第292页。
    ②《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3期,第292页。
    ③《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第23页。
    ④《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第2期,第23页。
    ⑤《临沂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第3期,第89-97页。
    ⑥《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1993年6月30日,第162-166页。
    ⑦《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2期,第29页。
    ⑧《社科纵横》2012年第7期,第72-75页。
    ⑨《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第40页。
    ⑩《厦门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第129-136页。
    ①《浙江学刊》1995年第2期,第76-80页。
    ②《湖湘论坛》2008年第1期,第57-82。
    ③《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68-72页。
    ④《求索》2007年第1期,第178-180页。
    ⑤《鄂州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27-32页。
    ⑥徐爱华《元结、柳宗元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⑦杨承祖著《元结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2002年版,序。
    ⑧杨承祖著《元结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2002年版,序。
    ①[清]沈德潜选编《唐诗别裁集》,岳麓书社1998年2月,第58页。
    ②[清]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
    ③[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39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81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5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6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606页。
    ②[宋]洪迈著夏祖尧周洪武校点《容斋随笔》,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20页。
    ③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11页。
    ④[宋]高似孙著顾颉刚标点《子略》,朴社1928年版,第98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4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4页。
    ⑦[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5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702页。
    ②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第一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3页。
    ③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第一册,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83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编《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604页。
    ⑤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11页。
    ⑥[宋]郑樵著《通志略》,《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6页。
    ⑦万曼《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1页。
    ⑧[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5页。
    ⑨[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5页。
    ⑩[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41页。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11页。
    [宋]郑樵著《通志略》,《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5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5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6页。
    ③[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14页。
    ④[宋]郑樵著《通志略》,《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21页。
    ⑤[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6页。
    ⑥[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14页。
    ⑦[宋]郑樵著《通志略》,《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1936年版,第21页。
    ①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9页。
    ①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79页。
    ②万曼《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1页。
    ③[清]莫友芝撰傅增湘订补《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996页。
    ①傅增湘著《藏园群书经眼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41页。
    ②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47页。
    ③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777页。
    ④[清]永瑢等编《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83页。
    ①万曼《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2页。
    ②万曼《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2页。
    ①傅增湘著《藏园群书经眼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41页。
    ①[清]莫友芝撰傅增湘订补《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996页。
    ①[清]莫友芝撰傅增湘订补《藏园订补郘亭知见传本书目》,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996页。
    ②傅增湘著《藏园群书经眼录》中华书局1983年第1041页。
    ③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82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凡例。
    ①[清]章学诚著《章学诚遗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十四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1115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十四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1114页。
    ①罗宗强著《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52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0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0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6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9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9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二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893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四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884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四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884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四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883页。
    ⑤[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四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880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2页。
    ⑦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25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四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885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5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1页。
    ③[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上海古籍1976年版,第981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9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9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5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69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85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页。
    ⑤[南朝梁]刘勰著周振甫注《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5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页。
    ⑧[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5页。
    ⑨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343页。
    ⑩[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4页。
    [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5页。
    ①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32页。
    ②[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38页。
    ③[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238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343页。
    ⑤[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178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6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25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6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8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9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227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9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8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2页。
    ③郭绍虞著《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④郭绍虞著《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⑤孙昌武著《唐代古文运动通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98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0页。
    ⑦[清]永瑢等编《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83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4页。
    ③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11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1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诗》(第三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789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8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诗》(第四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883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7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0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7页。
    ⑦[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606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诗》(第三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611页。
    ②孙望著《蜗叟杂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84页。
    ③孙望著《蜗叟杂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84页。
    ④跃进《<箧中集>与杜甫》,《中州学刊》,1984年第4期,第88-90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1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33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3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9页。
    ③罗宗强著《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68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8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9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5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81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521页。
    ④[后晋]刘昫等编《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1页。
    ⑤[后晋]刘昫等编《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1页。
    ⑥[清]董诰等编《全唐诗》(第四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886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6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4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4页。
    ⑦仲跻培《标举风雅倡导古朴----论元结》,《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第55-59页。
    ⑧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3页。
    ①[清]翁方纲著《石洲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7页。
    ②[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981页。
    ③王闿运撰《王湘绮先生全集》,清光绪宣统间刻,民国十二年汇印本,《王志》卷二。
    ④王启兴《评元结的复古主义诗论》,《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3月,第73-79页。
    ⑤龚鹏程著《中国文学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285页。
    ⑥龚鹏程著《中国文学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326页。
    ⑦王运熙《元结诗论述评》《阴山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三期,第1-5页。
    ①[清]永瑢等编《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83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4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四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364页。
    ②[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上海古籍1978年版,第981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5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5页。
    ②杨承祖著《元结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2002年版,第18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页。
    ④[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第十五册),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822页。
    ⑤[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第十五册),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822页。
    ①[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第十五册),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822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5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三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016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页。
    ②[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第十五册),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6823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9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9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页。
    ⑧[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页。
    ⑨[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页。
    ⑩[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页。
    [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页。
    [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2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4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6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1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81页。
    ⑤[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81页。
    ⑥[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81页。
    ⑦[后晋]刘昫等编《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1页。
    ⑧[后晋]刘昫等编《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1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1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6页。
    ③[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03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9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9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9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页。
    ③汤擎民《元结和他的作品》,中山大学学报1957年1月,第244-261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81页。
    ⑤[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606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6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0页。
    ⑧[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4页。
    ⑨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663页。
    ①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46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3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2页。
    ④[明]许学夷著《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页。
    ⑤[宋]苏轼著[清]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49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4页。
    ⑦[宋]苏轼著[清]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049页。
    ⑧[晋]陶渊明著袁行霈注《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76页。
    ①[晋]陶渊明著袁行霈注《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247页。
    ②[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全唐诗》第四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364页。
    ③[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00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6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5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4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4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页。
    ③蔡镇楚编《中国诗话珍本丛书》(第十三册之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版,第366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6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7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5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6页。
    ③[梁]钟嵘著曹旭集注《诗品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
    ④[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上海古籍1976年版,第976页。
    ①[清]王夫之等撰《清诗话》,上海古籍1976年版,第976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9页。
    ④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清诗话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173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前言第28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6页。
    ②魏耕原《论陶渊明诗的散文美》,《文学遗产》2008年第6期,第33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5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4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6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2页。
    ⑧[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0页。
    ⑨[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6页。
    ⑩魏耕原《论陶渊明诗的散文美》,《文学遗产》2008年第6期,第30页。
    [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页。
    [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0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6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3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1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7页。
    ⑧此处分析参考魏耕原《论陶渊明诗的散文美》,《文学遗产》2008年第6期,第30-35页。
    ⑨[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4页。
    ⑩[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页。
    [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3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5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6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6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5页。
    ⑧[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5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7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9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0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0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3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9页。
    ⑧[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9页。
    ⑨[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1页。
    ⑩[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页。
    [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9页。
    [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2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2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1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4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1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5页。
    ⑧[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1页。
    ⑨[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0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8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4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6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8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8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1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0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3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4页。
    ⑧[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6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9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4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5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7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4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页。
    ⑧[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页。
    ⑨[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页。
    ⑩[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页。
    [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页。
    ①[宋]司马光编著[元]胡三省音注“标点资治通鉴小组”校点《资治通鉴》(第十五册),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6876页。
    ②[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39页。
    ③杨承祖著《元结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2002年版,第26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3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7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2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0页。
    ⑤[清]董诰等编《全唐诗》(第四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879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页。
    ②[宋]计有功撰《唐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年版,第384页。
    ③[元]辛文房著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31页。
    ④[清]董诰等编《全唐诗》(第三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016页。
    ⑤[清]董诰等编《全唐诗》(第四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700页。
    ⑥[宋]计有功著《唐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359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8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8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5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页。
    ⑥[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六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617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0页。
    ⑧[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7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4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5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四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364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8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5页。
    ①[清]梅雨田辑《清芬堂丛书元次山诗集》,国家图书馆藏慎自爱轩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第36册。
    ①聂石樵著《唐代文学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63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486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486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8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1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1页。
    ①[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6346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1页。
    ③郭预衡主编《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38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39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0页。
    ②杨承祖著《元结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2002年版,第29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8页。
    ④饶尚宽译注《道德经》,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3页。
    ⑤饶尚宽译注《道德经》,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9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5页。
    ⑤饶尚宽译注《道德经》,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5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9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9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9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0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0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0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0页。
    ⑥[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81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3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4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4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4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5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6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6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545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95页。
    ③[宋]洪迈著《容斋随笔》,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20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3页。
    ①[宋]黄徹著汤新祥校注《溪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90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81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32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6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7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6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6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6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6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6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6页。
    ⑤[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808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1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7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1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5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8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9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2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9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1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1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2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2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9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0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16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37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4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1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1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2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3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7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7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8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15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0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1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1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3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6页。
    ⑧[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7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6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4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6页。
    ④[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46页。
    ⑤张双棣撰《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80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14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13页。
    ⑧[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3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606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4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4页。
    ④[宋]欧阳修宋祁等编《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682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6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6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5页。
    ⑧[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1页。
    ⑨余冠英著《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113页。
    ①[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39页。
    ②罗宗强著《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32页。
    ③[清]章学诚著《章学诚遗书》卷十三,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9页。
    ⑤方韬译注《山海经》,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9页。
    ①[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03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3页。
    ③[宋]洪迈著《容斋随笔》,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20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3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6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4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4页。
    ⑧乔象锺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1995年版,第578页。
    ⑨郭预衡主编《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
    ⑩乔象锺陈铁民主编《唐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1995年版,第578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8页。
    ②[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96页。
    ③郭预衡主编《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①[明]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②聂石樵著《唐代文学史》,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463页。
    ③[元]辛文房著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19页。
    ④[宋]阮阅编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89页。
    ①王水照编《历代文话》(第七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723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6页。
    ③[宋]高似孙著顾颉刚标点《子略》,朴社1928年版,第98页。
    ④[唐]欧阳询撰汪绍盈校《艺文类聚》,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28页。
    ⑤[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989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10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33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5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5页。
    ①孙昌武《读元结文札记》,《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3期,第292页。
    ②[清]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18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3页。
    ⑤王琦珍《略论元结对唐代古文运动的贡献》,《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2月,第23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8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9页。
    ⑧[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1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3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3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4页。
    ④[宋]洪迈著夏祖尧周洪武校点《容斋随笔》,岳麓书社1994年版,第120页。
    ①[清]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521页。
    ③罗宗强郝世峰主编《隋唐五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67页。
    ①高海夫主编《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第一册,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②高海夫主编《唐宋八大家文钞校注集评》第一册,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③[明]胡应麟著《少室山房笔丛》,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369页。
    ④陈平原《唐宋古文运动述略》,《浙江社会科学》1996年第1期,第80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606页。
    ②孙昌武《读元结文札记》,《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3期,第292-299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4页。
    ①孙昌武《读元结文札记》,《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3期,第292-299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486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2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459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5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487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6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606页。
    ④[明]王鏊《震泽长语》卷下,《四库全书》第86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14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57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6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0页。
    ④[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1页。
    ⑤[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239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15页。
    ⑦[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85页。
    ⑧[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589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3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0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0页。
    ④[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0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41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29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0页。
    ④[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0页。
    ⑤[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0页。
    ⑥[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0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0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0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0页。
    ④[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0页。
    ⑤[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0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1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2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2页。
    ④郭绍虞著《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⑤[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15页。
    ⑥[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15页。
    ⑦[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15页。
    ⑧[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54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1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52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606页。
    ④[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7页。
    ⑤[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607页。
    ⑥[宋]李涂著郭绍虞罗根泽主编刘明晖校点《文章精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63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65页。
    ②[明]归有光辑文震孟参订《诸子汇函次山子》,国家图书馆藏明末刻本,第26卷。
    ③[明]归有光辑文震孟参订《诸子汇函次山子》,国家图书馆藏明末刻本,第26卷。
    ④[明]归有光辑文震孟参订《诸子汇函次山子》,国家图书馆藏明末刻本,第26卷。
    ⑤[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487页。
    ⑥[清]全祖望《全祖望集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20页。
    ⑦[宋]陈騤著郭绍虞罗根则主编刘明晖校点《文则》,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第30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9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9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460页。
    ④[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496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0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500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500页。
    ④[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474页。
    ⑤[清]章学诚《章学诚遗书》卷十三,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
    ⑥葛晓音《新乐府的缘起和界定》,《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第161-173页。
    ⑦吴庚舜董乃斌主编《唐代文学史》(下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2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2页。
    ②[清]彭定求编.全唐诗《全唐诗》第四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364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7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0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7页。
    ⑥[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七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666页。
    ⑦[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2页。
    ⑧[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2页。
    ①[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2页。
    ②[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2页。
    ③[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2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0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0页。
    ⑦[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2页。
    ⑧[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2页。
    ⑨[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052页。
    ⑩[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六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626页。
    ①葛晓音《新乐府的缘起和界定》,《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第161-173页。
    ②[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9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六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630页。
    ④[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9页。
    ⑤[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六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629页。
    ①[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六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627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四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2255页。
    ③[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页。
    ④[清]董诰等编《全唐诗》(第七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705页。
    ⑤陈衍著,郑朝宗、石文英校点《石遗室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6页。
    ⑥[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七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4715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8页。
    ②[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六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617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七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701页。
    ④[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七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685页。
    ⑤[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七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715页。
    ⑥[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七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715页。
    ⑦[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七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625页。
    ①[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页。
    ②[明]许学夷著《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页。
    ③[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七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688页。
    ④[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606页。
    ⑤[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9页。
    ⑥[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5页。
    ⑦[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七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686页。
    ⑧[清]彭定求等编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第七册),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4714页。
    ①朱东润著《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1][唐]元结.唐元次山文集十卷附拾遗.四部丛刊影印上海涵芬楼借江安傅氏双鉴楼藏明正德郭氏刻本.
    [2][唐]元结著孙望校.元次山集.中华书局,1960年.
    [3][唐]元结殷璠等选.唐人选唐诗(十种).中华书局,1958年.
    [4]饶尚宽译注.道德经.中华书局,2006年.
    [5]方韬译注.山海经.中华书局,2009年.
    [6][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7][宋]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
    [8][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
    [9][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97年.
    [10][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1][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
    [12][宋]阮阅编周本淳校点.诗话总龟.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13][宋]高似孙著顾颉刚标点.子略.朴社,1928年.
    [14][南宋]洪迈著夏祖尧周洪武校点.容斋随笔.岳麓书社,1994年.
    [15][元]辛文房著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
    [16][明]吴讷著于北山校点.文章辨体序说.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17][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8][明]许学夷.诗源辩体.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19][清]刘熙载撰袁津琥校注.艺概注稿.中华书局,2009年.
    [20][清]沈德潜.唐诗别裁.中华书局,1964年.
    [21][清]董诰等编.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
    [22][清]何文焕辑.历代诗话.中华书局,2004年.
    [23]丁福保辑.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
    [24][清]彭定求编.全唐诗.中华书局,1999年.
    [25][清]章学诚.章学诚遗书.文物出版社,1985年.
    [26]孙望.元次山年谱.中华书局,1962年.
    [27]余冠英.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28]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
    [29]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30]万曼.唐集叙录.中华书局,1980年.
    [31]孙望.蜗叟杂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2]高步瀛.唐宋文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3]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34]聂文郁.元结诗解.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35]刘国盈.唐代古文运动论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36]孙昌武.唐代古文运动通论.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
    [37]罗宗强郝世峰.隋唐五代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38]乔象钟陈铁民.唐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
    [39]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40]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41]高文何法周.唐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42]葛晓音.诗国高潮与盛唐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43]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44]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隋唐五代卷.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4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46]陈尚君.唐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47]张燕瑾等.隋唐五代文学研究.北京出版社,2001年.
    [48]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9]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50]杨承祖.元结研究.台湾国立编译馆,2002年.
    [51]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52]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
    [53]蔡镇楚编.中国诗话珍本丛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
    [54]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中华书局,2006年.
    [55]聂石樵.唐代文学史.中华书局,2007年.
    [56]王水照编.历代文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57]龚鹏程.中国文学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
    [58]何林军.试论元结与新乐府运动.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59]邹文荣.元结诗文创作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60]侯志杰.元结、独孤及诗文用韵比较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61]卢华.元结文学思想研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62]徐爱华.元结、柳宗元比较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63]罗田.元结诗歌研究.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64]王景涛.元结与中唐现实主义诗风.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65]陈蕾.元结的诗学思想及其诗歌创作.广西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66]陈麦.元结诗文及其思想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67]刘备.元结诗歌题材分类研究.信阳师范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68]汤擎民.元结和他的作品.中山大学学报,1957年1月.
    [69]聂文郁.试论元结诗的艺术形式.青海师院学报,1981年4月.
    [70]聂文郁.论元结的系乐府创作.青海师院学报,1982年3月.
    [71]孙昌武.读元结文札记.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3月.
    [72]黄炳辉.次山文开子厚先声说.厦门大学学报,1986年1月.
    [73]王启兴.评元结的复古主义诗论.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3月.
    [74]聂文郁.论元结的山水诗.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料学版),1986年3月.
    [75]仲跻培.标举风雅倡导古朴----论元结.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3月.
    [76]跃进.《箧中集》与杜甫.中州学刊,1987年4月.
    [77]张玉顺.颂美戒恶,以裨天监—读元结《二风诗》.临沂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4月.
    [78]朱延春.试论唐元结《箧中集》.丽水师专学报,1988年2月.
    [79]王琦珍.略论元结对唐代古文运动的贡献.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88年2月.
    [80]张玉顺.颂昌人之道,为戒心之宝一从《皇说》三篇看元结的政治理想.临沂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3月.
    [81]刘继才闵振贵.论元结—兼与陶渊明相比较.辽宁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2月.
    [82]王运熙.元结诗论述评.阴山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3月.
    [83]李秋新.略论元结和他的十二首《系乐府》诗.张掖师专学报(综合版),1992年1月.
    [84]陈文华.《大唐中兴颂》非“罪案”论.唐代文学研究,(第四辑)1993年6月30日.
    [85]梅新林.元结与皎然:中唐诗歌复古的南北先导.浙江学刊,1995年2月.
    [86]许总.论元结及《箧中集》诗人的人生态度、文学思想与创作倾向.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1月.
    [87]张玉顺.也是匕首和投枪——论元结的杂文.临沂师专学报,1998年1月.
    [88]姬沈郁.试论元结革新文体的成就.天中学刊,1999年1月.
    [89]杨晓宇.从元次山墓碑看元结与颜真卿的关系.平顶山师专学报,1999年1月.
    [90]姬沈郁.试论元结的散文成就.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3月.
    [91]王佑夫.鲜卑匈奴后裔对唐代汉语诗学的贡献.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2月.
    [92]高林广.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元结诗学思想述评.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3月.
    [93]张明华.试论元结诗歌的散文化.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4月.
    [94]张明华.哲人玄想、政治家务或和隐士丽情怀—对元结诗文的重新解读.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2月.
    [95]何诗海.晓鸡谁唱第一声———论元结在新乐府运动中的地位.求索,2002年4月.
    [96]许连军.唐前期唐诗选本与唐诗观念的流变.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7月.
    [97]姬沈郁.元结复古诗浅析.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1月.
    [98]姬沈育.论盛、中唐转折时期的著名诗人元结.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2月.
    [99]许连军.唐中期唐诗选本与唐诗观念的流变.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5月.
    [100]邹文荣.陆龟蒙“文似元道州”辨析.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月.
    [101][日]高桥幸吉.元好问和元结.《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月.
    [102]陶生魁.元结《箧中集》及其文学批评观.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4月.
    [103]邹文荣.句浅而情深—浅析元结诗歌.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8月.
    [104]许连军.唐后期唐诗选本与唐诗观念的流变.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月.
    [105]熊礼汇.“救时劝俗”与“追复纯古”——元结古文创作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7月.
    [106]熊礼汇.论元结山水铭文的修辞策略和美学风格.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1月.
    [107][韩]赵殷尚.“厅壁记”的源流以及李华、元结的革新.文献季刊,2006年4月.
    [108]邹文荣.论元结文之道德重建的宗旨.红河学院学报,2007年1月.
    [109]杨金砖.元结对潇湘文学的开掘.求索,2007年1月.
    [110]邹文荣.试论元结复古以求新变的古文主张.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月.
    [111]姜晓霞.元结的文学创作与民族情结.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4月.
    [112]朱琼娅.试论元结诗歌的规讽特色.天中学刊,2007年4月.
    [113]苏利国.江山同助情韵有别———试比较元结、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情感意蕴.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5月.
    [114]霍松林.元结的山水诗与山水游记刍议.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5月.
    [115]周玉华.元结、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蕴情差异性探析.湖湘论坛,2008年1月.
    [116]姜晓霞.元结的诗歌理论和诗歌创作.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2月.
    [117]熊礼汇.由“猗王于子”到“漫叟”—浅论元结在武昌(今鄂州)的诗文创作.鄂州大学学报,2008年3月.
    [118]高翠霞.《元次山集》版本源流考.唐山学院学报,2008年5月.
    [119]于东新.《箧中集》与《河岳英灵集》之比较.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5月.
    [120]唐忠勇.元结之忠.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10月.
    [121]何家壬、黄福先.元结道州行迹传说.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10月.
    [122]张官妹.元结在永州的创作地位和影响.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10月.
    [123]周玉华.浅论元结的山水观.学习月刊,2008年12月.
    [124]魏崇周.略谈元结对周敦颐的影响.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月.
    [125]戴婕.论元结的诗学主张.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3月.
    [126]乔丽丽.参照《河岳英灵集》分论《箧中集》之“风”与“骨”.安徽文学,2009年4月.
    [127]张金玉.谈元结永州诗歌中的战乱文化特征.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5月.
    [128]周玉华.试论柳宗元借鉴元结游记艺术.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12月(下).
    [129]邓芳.盛世中的穷者之音———论《箧中集》诗人的复古与涩调.北方论丛,2010年1月.
    [130]蔡静波孙慧玲.元结散文《恶圆》《恶曲》解读.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月.
    [131]翟满桂蔡自新.元结湘南诗文论略.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2月.
    [132]陈仲庚.“隔”与“不隔”的山水美———元结山水诗的审美特征及其价值.船山学刊,2010年2月.
    [133]周玉华.元结、柳宗元永州山水游记之“山石”意象比较.唐山学院学报,2010年2月.
    [134]杨金砖.论元结游记体散文的艺术特质.求索,2010年2月.
    [135]周玉华.论元结、柳宗元山水游记的文化精神.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月.
    [136]邓芳.元结和杜甫—盛唐到中唐转折期的一对有意味的比照.汉语言文学研究,2010年4月.
    [137][韩]赵殷尚.“表文”的形成与定位———兼论元结、贾至的革新.唐都学刊,2010年5月.
    [138]陈蕾.试论元结五言诗的叙事性结构与散文化句法.今日南国,2010年6月.
    [139]邹文荣.略论元结在中唐古文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月.
    [140]张京华.元结与永州水石文化.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2月.
    [141]彭敏.元结《次山铭叙》初探.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5月.
    [142]陈蕾.《箧中集》与元结的诗歌审美观.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2月.
    [143]王星.“于世忘情”的隐逸世界----元结浯溪石刻作品解读.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4月.
    [144]罗浩刚.元延祖对元结的影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6月.
    [145]罗浩刚.“漫家”元结的墨学色彩.社科纵横,2012年7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