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五四”小说理论批评的现代转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五四”新文学处于新旧传统文化交替、中西文化碰撞的时代这一特殊性出发来观照“五四”小说理论批评,我们可以看到,自“五四”以来,小说理论批评从研究的对象、方法和学科形态上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裂变,中国传统文论话语几乎被遗弃了。因此,“五四”小说理论批评的生成就其实质而言是实现了一种与传统文论迥然不同的形态转换。在研究“五四”小说理论批评时虽然不能忽略传统与现代的联系,但论述的重点应该摆在“五四”小说理论批评对传统文论的转换和超越上,这也是本文的研究主旨。
     本文侧重从理论批评主体、小说观念、理论范畴、批评文体、批评方法五方面来探讨“五四”小说理论批评的现代转换,力图全面把握研究对象。
     第一章主要从社会身份、知识结构、生存样态三方面探讨“五四”小说理论批评主体的现代转换。因为小说理论批评的现代化首先应该是作为理论批评主体的人的现代化。晚清至“五四”时期,由于西学的冲击和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知识者群体发生转型。而作为“五四”小说理论的建构者,他们由“士”到现代知识分子的身份转换,由“封闭型”到“开放型”知识结构的变化,由“求仕”到“执教”和“卖文”的生存样态的改变带来的必然是小说理论与小说批评实践的现代变革。
     第二章主要探讨“五四”小说观念的现代转换。小说观念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相对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小道末流”、“羽翼经史”到“文学之最上乘”和“文学之正宗”,从“游戏消遣”到“为人生”和“为艺术”。小说观念也在纷繁芜杂的喧嚣流变中拥有了区别于传统小说观念的崭新的现代品格。这种现代品格不仅表现在小说从目录学意义上那几乎包罗万象的“小说”转换为具有独立文学体裁的“小说”,获得了文学文体的独立性,还表现在小说对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多面诉求中。
     第三章主要探讨“五四”小说理论范畴的现代转换。与古典小说理论相比,现代小说理论有其自身的范畴体系。本章以“五四”时期最经常出现的“人物”、“结构”和“环境”三个理论范畴为研究对象,对“五四”时期的人物中心论、人物个性论、人物的的艺术真实性、环境的分类、环境与人物之关系、有机结构论、自由结构论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考察和研究,并通过与古代小说理论的比照来探讨它们的现代转换。
     第四章研究“五四”小说批评文体的现代转换。传统小说批评文体主要为评点、评传、序跋、书信等。清代中叶以后,传统批评文体逐渐沦为古代文论朝现代化方向转型的绊脚石。“五四”小说批评家取法西方,大多采用适应现代文学批评发展要求的论文体写作,加强了小说批评的理性力量,促成了小说批评文体的现代转型。同时他们也继承了传统的序跋体和书信体文论样式并加以现代改良,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第五章研究“五四”小说批评方法的现代转换。“五四”小说批评借鉴了西方社会学、美学、心理学等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从整体上表现出重理性分析、重逻辑推理的趋势,体现了“五四”小说批评方法的现代特质。其中有代表意义的是社会学批评方法、比较文学批评方法和精神分析学批评方法。
From the perspective that "May 4th" new literature is at the turn of the new and old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between the collision of East and West cultures, this thesis analyzes "May 4th " novel theory criticism. We can see that since "May 4th", the novel theory criticism has changed in research subjects, methods and the discipline forms. The traditional criticism theories have been deserted. Therefore, the generation of the "May 4th" novel theory criticism on its essence indicates a kind of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theory criticism. In examining the "May 4th" novel theory criticism, we can not ignore the link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 but the discussion focus should be placed on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nd the transcendence over the traditional theory criticism, which is also the subject of this thesis.
     This thesis discusses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May 4th"novel theory criticis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criticism subjects, novel concept, theory Category, criticism style and criticism methods.
     Chapter one discusses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criticism subjects of "May 4th" novel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ocial identity,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living station. The modernization of novel theory criticism should be realized through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subject of the criticism.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May 4th " period, because of the collision of Western literature and the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intellectuals in China transformed. As a constructor of "May 4th" novel theory, they changed from "scholar" to "modern intellectuals" , their knowledge structure changed from "enclosed type" to "open type" and their living station changed from "Taking part in government" to "teaching" and "selling literature" , which would necessarily lead to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novel theory and novel criticism.
     Chapter two investigates into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May 4th" novel concept. The evolvement of novel concept has experienced a long period from "Humbly and Last stage ", "Depend on Confucian classics and History" to "The Best in Literature Field", "Literature Orthodox" and from "Game and Entertainment" to "For Life" and "For Art". Novel concept has got new modern characteristics which are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novel concept. These modern characteristics could be shown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novel" which includes kinds of novels to the "novel" which is only a kind of literal genre and could be shown in the appeals of novel to enlightening modernism and aesthetic modernism.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May 4th" novel theory category. Compared to classic novel, modern novel theory has its own category. With the three theory categories of "character", "structure" and "environment" as the research subject, this chapter investigates into the personalized of character, the art authenticity of character, the classification of environment, the relation between environment and character, the organic theory and the free theory. And their modern transformation is also discusse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with the ancient novel theory.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criticism style of "May 4th" novel. The traditional novel criticism style includes critical article, preface, and letters. Since the middle Qing Dynasty, this traditional novel criticism style has become an obstacle which prevents the old criticism from becoming modernization. "May 4th" novel critics borrowed from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wrote with the Thesis style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terature criticism, which strengthened the sense color of novel criticism and promoted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novel criticism style. At the same time they inherited the traditional preface and postscript style and letter style and improved them in order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
     Chapter five investigates into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the criticism methods of "May 4th" novel. "May 4th" novel criticism borrowed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western socialism, aestheticism, psychology and other subjects. In general those methods put emphasis on rational analysis and logical reasoning, which indicated the modernism of the criticism methods of "May 4th" novel. Among those methods, the socialism criticism method, th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riticism method and the psychoanalysis criticism method are representative.
引文
[1]严家炎.前言[A].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
    [2]朱寿桐.论中国现代小说史研究的现行格局与发展前景[J].江海学刊,1998(1)
    [1]王永生主编.中国现代文论选[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2]王永生.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3]徐鹏绪.鲁迅小说理论探微[M].天津:天津文学出版社,1982.
    [4]许怀中.中国现代小说理论批评的变迁[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5]吴福辉.五四时期小说批评概述[A].带着枷锁的笑[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
    [6]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研究之回顾与展望[J].文学评论.1993(6).
    [7]林荣松.五四小说的理论催生[J].宁德师专学报,1996(4).1997(1).
    [1]谢昭新.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2]荣文仿.罗爱华等.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研究[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3]刘涛.中国现代小说范畴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4]程丽蓉.对话场景中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5]王钟陵.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理论之变迁[J].学术月刊,2000(2).
    [6]陈春生.论现代中国小说理论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9(2).
    [1]何永康、高永年.论中国现代小说学之成因[J].江苏社会科学.2005(6).
    [2]郑家建.中国20年代小说理论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1996(2).
    [3]夏德勇.五四小说文体理论概观[J].广州大学学报,2002(8).
    [4]刘涛.中国现代小说视角理论评析[J].中州学刊,1998(4).
    [5]刘涛.黄雅玲.中国现代小说环境——氛围理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3).
    [6]谢昭新的系列论文:《论郁达夫的小说理论批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5);《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3.(5);《论胡适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开创性贡献》,学术界,2004(5);《论张恨水对现代通俗小说艺术理论的贡献》,文学评论,2006(3);《论老舍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4).
    [7]黄曼君.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1]王瑶.在东西古今的碰撞中——对五四新文学的文化反思·序[C].北京: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4.2-5.
    [2][美]李欧梵.文学的趋势Ⅰ:对现代性的追求,1895—1927年[A].费正清编.杨品泉等译.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507.
    [3]郑家建.中国文学现代性发生的起源语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4]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5]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赵恒瑾.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追求[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1]张光芒.决绝与新生——五四文学现代化转型新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2]张光芒.五四文学观念的现代化转型新论[J].苏州大学学报,1999.(3)
    [3]刘涛.从古典的“义法”到现代的“结构”——小说理论批评的现代转换研究之一[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2).
    [4]晏红.从“文”到“文学”:中国文学观念的现代转换[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5).
    [5]张林杰.文体变革与文学的转型[J].学术月刊,1998(8).
    [6]庄桂成.论中国文学批评视野中的“现代转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02).
    [1][美]L.A.怀特.文化的科学[M].沈原、黄克克、黄玲伊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1988.199.
    [1]杨伯峻.孟子译注.(上)[M].北京:中华书局,1990.235.
    [2]所谓私学,即是相对于官学而言的私人所办之学。这种学校究竟最早为何人所办,已无从考证。不过,从一些古籍所保存的零星记载来看,起码在孔子之前已存在私人讲学的现象,但真正将私学推向新阶段的是孔子。
    [3]刘泽华.士与社会(先秦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21.
    [1]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178.
    [2]辞源[Z].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修订本.640.另注:《辞源》为“士大夫”列出的第三义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文人、士族”。
    [3]刘泽华.士与社会[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116-118.
    [1][法]雅克·勒戈夫.张弘译:中世纪的知识分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
    [2]张汝伦.知识分子·中国知识分子·现代性[J].天涯.2004(1).
    [3]苏联百科词典[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1590.
    [4]A.Pollard.The Russian Intelligentsia:the mind of Russia.California Slavic Studies,1964,(3).
    [1]辞海(缩印本)[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1952.
    [2]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6154.
    [1]彭克宏.社会科学大词典[Z].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315.
    [2]有人对此提出异议,王增进认为早在1845-1846年,雷南(Renan)就曾在他的一部手稿中使用该词,不过,这部手稿直至1906年才公开出版;1864年,哲学家勒努维耶(Renouvier)用过此词;小说家巴尔贝·都尔维利(Barbey d'Aurevilly)在其作品《图师的骑士》(Le Chevalier des Touches)中也用过该词;巴雷斯(Barres,M aurice)在1894年9月至1895年3月间主持La Cocarde杂志时也使用过这一名词。以上见王增进《关于“知识分子”词源的若干问题》一文。(《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1期)
    [1][法]福柯.福柯集[M].杜小真编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470.
    [2]水秉和.知识分子的人文倾向[A]梁从诫主编.知识分子文丛之一[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17.
    [3]刘晔.迈向现代国家: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国家建设[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1]尤西林.阐释并守护世界意义的人[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25-26.
    [2]刘吉.知识分子的历史地位与作用[A].赵宝煦.知识分子与社会发展[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220.
    [3]杨继绳.中国知识分子的现状和未来[A].赵宝煦.知识分子与社会发展[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8.
    [4]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引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王增进.关于“知识分子”词源的若干问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
    [6]无懈.俄国共产政府成立三周年纪念[J].共产党,1920(1).
    [7]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办公厅编.中国青年运动历史资料(第2册)[C].1957.53.
    [1]葛全.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3.
    [1]林毓生在《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提出的著名观点,见三联书店.1988.
    [2]朱自清:论气节[A].朱自清文集[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311.
    [3]林贤治.五四运动与中国知识分子[Z].星期文萃·世纪中国网.2000.10.
    [1]王之春.国朝柔远记(卷16)[M].转引自董宝良.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潮与流派[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85.
    [2]张静庐.中国现代出版史料(甲编)[C].北京:中华书局,1954.407-408.
    [3]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三)[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224.
    [4]广学会年报(第十一次)[J].出版史料,1992(1).
    [1]刘大鹅.退想斋日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102.
    [2]杨天宏.中国的近代转型与传统制约[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110.
    [3]鲁迅.重三感旧——一九三三年忆光绪朝末[A].鲁迅全集(第5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109.
    [4]赵振.新党派述略[N].清议报全编·卷四.
    [1]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增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1.293.
    [2]萧一山.清代通史(四)[M].北京:中华书局.1986.1845.
    [3]梁启超.三十自述:上[A].饮冰室文集类篇[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2.
    [4]萧一山.清代通史(四)[M].中华书局,1986.1913.
    [1]以太(ether),本是古希腊哲学家所预言的一种介质。17世纪后,为解释光的传播,以及电磁和引力现象而重新提出,成为一种被假想的电磁波的传播媒质。1881年,这假说随着迈克耳一莫雷实验的成功而受到沉重打击。到1905年,当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后,以太理论就被否定了。然而,随着量子力学的兴起,新的以太说又东山再起。
    [2]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增订本)[C].北京:中华书局,1981.291-292.
    [3]汪丹.汪兵.论《仁学》与近代士人知识结构的转型[J],南京师大学报.2000(2).
    [1]胡适.整理国故与“打鬼”[A].胡适文集(第4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6.
    [2]胡适.四十自述[A].胡适文集[第1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5.
    [1]蔡元培.答林琴南的诘难[A].蔡元培全集(第3卷)[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575.
    [2]李楚材.帝国主义侵华教育史资料:教会教育[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15.
    [1]朱有谳.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1辑)上册[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73-79.
    [1]澄衷学堂在1905年还是按照宋儒分斋教学法称谓各班,编制班次。
    [2]陆发春.转型时期的教育变革与新型知识分子的塑造——新发现胡适澄衷学堂丙午日记的解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
    [3]胡适.四十自述[A].胡适文集(第1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4.
    [4]胡适.我的信仰[J].胡适文集(第1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
    [1]鲁迅.琐记[A].鲁迅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95.
    [2]李宗刚.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M].济南:齐鲁书斋,2006.63.
    [3]胡明.正误交织陈独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6.
    [4]王自立.陈子善.郁达夫研究资料(上)[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26.
    [1]陈学洵、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258.
    [2]任达.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M].雷颐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56.
    [3]陈学洵、田正平.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留学教育[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687.
    [4]说明:1.本表为自制,根据若干词典,传记汇集而成。2.本表所选理论代表作均择取“五四”时期的作品。
    [1]李宗刚.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M].济南:齐鲁书斋.2006.256.
    [2]欧阳哲生.新文化的传统——五四人物与思想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221.
    [3]粱实秋.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A].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8.
    [1]钱理群.周作人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09.
    [1]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四)[M].北京:中华书局.1958.5392.
    [2]刘大鹏.退想斋日记[M].乔志强标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149.
    [3]陈思和.试论现代出版与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J].复旦学报,1993(3).
    [4]王奇生.开新式教育之先河——近现代留学生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神州学人,1997(12).
    [1]胡适.非留学篇[J],留美学生年报(第三年本),1914.
    [1]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第2卷)[Z].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325.
    [2]郝雨.中国现代文化的发生与传播[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149.
    [1]李宗刚.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M].济南:齐鲁书斋.2006.134.
    [2]李小峰.新潮社的始末[A],五四运动回忆录(续)[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202.
    [3]周作人.五四之前[A].知堂回想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426.
    [1]吴宓.哈米顿《小说法程》中译本序[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62.
    [2]丁淦林.中国新闻事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27.
    [1]高思新.朱杰.中国现代报刊与现代文学的发生[J].江汉论坛,2004.(9).
    [2]廖向东.“五四”作家的编辑实践与理念及其当代启示[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7(1).
    [3]高思新、朱杰.中国现代报刊与现代文学的发生[J].江汉论坛,2004.(9).
    [1]以下数据转引自余国良:五四知识群体的革命论述[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5.
    [1]周海波.杨庆东.传媒与现代文学之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
    [2]最早的白话新闻报是《民报》,它创刊于1876年3月30日,由上海《申报》馆出版发行,是供识字不多的店员、下人、妇孺等类人阅读的。
    [1]改革宣言[J].小说月报,12卷第1号,1921.
    [2]曹小娟.《小说月报》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J].山西师大学报,2006(7).
    [3]陈思和.试论现代出版与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J].复旦学报,1993(3).
    [1]程华平.中国小说戏曲理论批评的近代转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6.
    [2]程华平.中国小说戏曲理论批评的近代转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67.
    [3]袁进.近代文学的突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43.
    [1]胡适.逼上梁山——文学革命的开始[A]..胡适文集(第1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63.
    [2]郝雨.中国现代文化的发生与传播[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49.
    [3]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4]陈平原.思想史视野中的文学——《新青年》研究(下)[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1).
    [1]向天渊.现代汉语诗学话语(1917-1937)[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1]浦江清.论小说[A].浦江清文录[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80.
    [2]浦江清.论小说[A].浦江清文录[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81.
    [3]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1.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A].鲁迅全集(第9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5.
    [2]转引自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A].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7.
    [3]浦江清.论小说[A].浦江清文录[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80.
    [1]张燕瑾.中国古代小说专题[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3.
    [2]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6.
    [3]刘湘兰.从古代目录学看中国文言小说观念的演变[J].江淮坛,2006(1).
    [4]唐洁瑶.汉代的“小说”观念及其对后世小说创作的影响[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6.(3).
    [1]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九·九流绪论下[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280.
    [2]葛洪.西京杂记序[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249.
    [1]刘勰.文心雕龙注释[M].周振甫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71-172.
    [2]萧绮.拾遗记序[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58.
    [3]刘知几.史通·杂述[A].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8.33.
    [1]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六·二酉缀遗中[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371.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A].鲁迅全集(第9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70.
    [1]司马光.进资治通鉴表[A].资治通鉴[C].北京:中华书局,1956.9607.
    [2]晃载之.小说跋[M].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276-277.
    [1]刘湘兰.从古代目录学看中国文言小说观念的演变[J].江淮坛,2006(1).
    [2]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九·九流绪论下[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282.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A].鲁迅全集(第9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A].鲁迅全集(第9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9.
    [2]陈曦钟等.水浒传会评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30.
    [3]袁宏道.东西汉通俗演义序[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96.882-883.
    [4]袁宏道.花阵绮言题词[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96.1819.
    [5]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96.886-887.
    [1]凌云翰.剪灯新话序[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96.600.
    [2]唐锦.古今说海引[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96.600.
    [3][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2.
    [1]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8.
    [2]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0-51.
    [3]楚卿.论文学上小说之位置[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8.
    [4]天僇生.论小说与社会改良之关系[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84.
    [1]陶祐曾.论小说之势力及其影响[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47.
    [1]胡适.文学改良刍议[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
    [2]胡适.文学改良刍议[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8.
    [3]胡适.文学改良刍议[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4.
    [4]胡适.文学改良刍议[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8.
    [5]胡适.文学改良刍议[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3.
    [6]胡适.历史的文学观念论[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8.
    [7]胡适.《国语文学史》大要[A].胡适文集(第8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34.
    [8]胡适.白话文学史·引子[A].胡适文集(第8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51.
    [9]胡适.白话文学史·引子[A].胡适文集(第8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52.
    [1]钱玄同.致陈独秀[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5.
    [2]钱玄同.致陈独秀[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4.
    [3]陈独秀.答胡适[A].水如编.陈独秀书信集[Z].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133.
    [4]陈独秀.答钱玄同[A].水如编.陈独秀书信集[Z].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92.
    [1]陈独秀.文学改良刍议·附识[J].《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
    [2]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A].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本,1981.67.
    [3]佚名.读新小说法[N].新世界小说社报.1907(6-7).
    [4]严复.夏曾佑.本馆附印说部缘起[A].陈平原、夏晓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7.
    [1]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A].鲁迅全集(第9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02.
    [2]《魏书·王粲传》注[A].三国志卷二十一[C].603.
    [3]刘勰.文心雕龙注释[M].周振甫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60.
    [1]谷神子.博异志序[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96.551.
    [2]《毛颖传》是一篇介于小说和寓言之间的传记,带有浓郁的传奇色彩。姚鼐的《古文辞类篆》之体例有论辩类、奏议类、书说类、赠序类、诏令类、传状类、碑志类、杂记类、箴铭类、辞斌类、哀祭类等,共收韩愈文143篇,《毛颖传》附在传状类之后,并在前序里说“昌黎《毛颖传》,嬉戏之文,其体传也,故亦附焉。”(见姚鼐的《古文辞类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10-11页)
    [1]柳宗元.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A].柳宗元集(第2册)[C].北京:中华书局,569.570.
    [2]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23
    [3]曾慥.类说序[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96.1779.
    [4]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8.
    [5]根据《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源》等辞书的定义,“谐”的义项中有一条是“诙谐、戏谑”:“谑”的义项有一条:“开玩笑:嘲弄”;“谐谑”则解释为“语言滑稽而略带戏弄。”
    [6]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二九·九流绪论下[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283.
    [1]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三十六·二酉缀遗中[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364.
    [2]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小引[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上)[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6.
    [3]赵弼.效颦集后序[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96.597.
    [4]袁枚.新齐谐序[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96.597.
    [5]金人瑞.三国志演义序[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96.898.
    [6]烟水散人.珍珠舶序[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1996.828.
    [7]黄摩西.《小说林》发刊词[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53.
    [1]钝根.《礼拜六》出版赘言[A].陈平原、夏小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84.
    [2]徐枕亚.《小说丛报》发刊词[A].陈平原、夏小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86-487.
    [3]羽白.《小说旬报》宣言[A].陈平原、夏小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81.
    [1]吴中杰.鸳鸯蝴蝶派与消闲文艺[J].上海大学学报.1996(2).
    [2]吴中杰.鸳鸯蝴蝶派与消闲文艺[J].上海大学学报.1996(2).
    [3]梁启超.告小说家[A].陈平原、夏小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11.
    [4]梁启超.告小说家[A].陈平原、夏小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11.
    [1]李大钊.晨钟发刊词[N].晨钟报(创刊号),1916-8-15.
    [2]刘半农.我之文学改良观[J].新青年,第3卷第3号,1917.
    [3]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2-53.
    [4]茅盾.关于“文学研究会”[A].茅盾全集(第19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412.
    [5]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32.
    [6]郑振铎.血和泪的文学[A].郑振铎文集(第4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392.
    [7]郑振铎.中国文人对于文学的根本误解[A].郑振铎文集(第4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社,1985.336-337.
    [1]陈金泉.游戏:张恨水小说的审美机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5(3).
    [2]朱自清.论严肃[A].朱自清选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229.
    [3]赵苔狂.花前小语[A].芮和师.范伯群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28.
    [4]陈蝶衣.通俗文学运动[A].芮和师.范伯群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148.
    [5]瞿秋白.鬼门关外的战争[A].芮和师.范伯群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C].福州:福建人民出社,1984.784.
    [1]公奴.金陵卖书记[A].陈平原、夏小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社,1997.65.
    [2]贾植芳.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序[A].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M].南京:江苏教育出社,1999.3.
    [3]罗家伦.什么是文学[J].新潮,第1卷第5号.1919.
    [1]周作人.人的文学[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60.
    [2]周作人.平民的文学[A].艺术与生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4.
    [3]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上卷)[M]香港:昭明出版社,1979.118.
    [4]文学研究会宣言[J].小说月报,第12卷1号,1921.
    [1]茅盾.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61.
    [2]茅盾.中国文学不发达的原因[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97.
    [3]茅盾.大转变时期何时来呢[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414.
    [4]在《文学者的新使命》中,茅盾认为,所谓“文学决不可仅仅是一面镜子,应该是一个指南针”。(《茅盾全集》(第1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539页)
    [5]耿济之.前夜·序[A].前夜[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1.
    [6]叶圣陶.文艺谈·十七[N].《晨报》副刊,1921-4-16.
    [7]茅盾.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60.
    [1]茅盾.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9.
    [2]郑振铎.血和泪的文学[A].郑振铎文集(第4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391.
    [3]茅盾.1961年11月25日致曾广灿的信[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1(3).
    [4]陈独秀.今日之教育方针[A].独秀文存[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17.
    [5]谢六逸.西洋小说发达史(四)[J].小说月报,13卷5号.1922.
    [6][英]利里安·R·弗斯特.自然主义[M].北京:昆仑出版社 1989.29.
    [1]陈独秀.答张永言[A].水如编.陈独秀书信集[Z].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16-17.
    [2]茅盾.一年来的感想与明年的计划[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61.
    [3]茅盾.自然主义与现代中国小说[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40.
    [1]叶圣陶.叶圣陶选集·自序[A].叶圣陶选集[C].上海:开明书店,1951.
    [2][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84.
    [3]杨晓明.启蒙现代性与文学现代性的冲突和调适——梁启超文论再评析[J].厦门大学学报,2001(1).
    [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31.
    [5]孙立平.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剖析[J].中国社会科学,1991(2).
    [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A].鲁迅全集(第4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512.
    [1]郭沫若.文艺的生产过程[A].郭沫若全集(第15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217.
    [2]郭沫若.文艺的评价[A].郭沫若全集(第15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196.
    [3]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A].成仿吾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89.
    [4]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A].成仿吾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90.
    [5]郑伯奇.新文学之警钟[A].郑伯奇文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32.
    [6]郁达夫.五六年来创作生活的回顾[A].郁达夫文集[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180.
    [7]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A].郭沫若全集(第15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社,1990.228-229.
    [1]郑伯奇.国民文学论[A].郑伯奇文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35.
    [2]季桂起.关于“五四”时期的抒情小说[J].文学评论.1995(6).
    [3]转引自周敬山.从“艺术偏至”到“政治偏至”——创造社文学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4]郑伯奇.新文学之警钟[A].郑伯奇文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29.
    [1]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A]注释①.郭沫若全集(第15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社,1990.228.
    [2]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A].成仿吾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89.
    [3]郁达夫.《茫茫夜》发表以后[A].郁达夫文集(第5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125.
    [4]郁达夫《茫茫夜》发表以后[A].郁达夫文集(第5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125.
    [5]郁达夫.小说论[A].郁达夫文集(第5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16.
    [6]郁达夫.小说论[A].郁达夫文集(第5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91.16.
    [7]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A].郭沫若全集(第15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社.1990.228-229.
    [8]郭沫若.文艺之社会的使命[A].郭沫若全集(第15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202-203.
    [1]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C].成仿吾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89.
    [2]成仿吾.艺术之社会的意义[A].成仿吾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167.
    [3]成仿吾.艺术之社会的意义[A].成仿吾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167.
    [4]郅庭阁.浪漫的变形——创造社与“为艺术的(而)艺术”文学观念之关系的再探讨[J].中州学刊,2000(3).
    [5]郁达夫.艺术与国家[A].郁达夫文集(第5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152.
    [6]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A].成仿吾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94.
    [1]成仿吾.文艺批评杂论[A].成仿吾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203.
    [2]郁达夫.《创造日》宣言.郁达夫文集(第7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288.
    [3]郁达夫.艺术与国家[A].郁达夫文集(第5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150.
    [4]郁达夫.小说论[A].郁达夫文集(第5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7.
    [5]成仿吾.真的艺术家[A].成仿吾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140.
    [6]成仿吾.补白[J].创造季刊,第3号,1922-7.
    [1]胡山源.弥洒MUSAI宣言(弥洒Musai临凡曲)[J].弥洒,1923(1).
    [2]弥洒·扉页小语[J].弥洒,1923-1924(2-6).
    [3]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A].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3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42.
    [4]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A].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3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42.
    [1]杨晦.晞露集序[J].沉钟半月刊,1933(20).
    [2]陈炜谟.论坡(EdgarAllan Poe)的小说[J].沉钟特刊,1927-07-10.
    [3]陈翔鹤.关于“沉钟社”的过去现在及将来[J].现代,1933(6).
    [4]冯至.交织[A].冯至全集(第3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158.
    [5]冯至.回忆《沉钟》——影印《沉钟》半月刊序言[A].冯至全集(第4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336.
    [6]陈炜谟.小说的使命[J].文艺旬刊,1923(8).
    [7]杨晦.怀念翔鹤同志[J].文艺报,1980,(1).
    [1]张辉.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上半叶德国美学东渐中的现代性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8.
    [2]梅泰·卡利内斯库.两种现代性[J].南京大学学报,1999.(3).
    [3]张辉.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上半叶德国美学东渐中的现代性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
    [1]郁达夫.新文学大学馓文二集·导言[A].郁达夫文集(第6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3.261.
    [2]张光芒、马航飞.现代性与近代性的多元对抗——论中国新文学思潮的内在矛盾及其演变轨迹[J].福建论坛.2002(4).
    [3]茅盾.文学和人的关系及中国古来对于文学者身份的误认[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61.
    [1]郭沫若.论国内的评坛及我对于创作上的态度[A].郭沫若全集(第15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社,1990.191.
    [2]张光芒.混沌的现代性——对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总体特征的一种解读[A].杨春时、俞兆平主编.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55.
    [1]汪涌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
    [2]汪涌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479.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罗念生、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7.
    [2][英]弗吉尼亚·伍尔芙.论小说和小说家[M].瞿世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87.
    [3]转引自郜元宝.人物论式小说批评方法的反思[J].小说评论,1990(2).
    [4]赵令畴.侯鲭录[A].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上)[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57.
    [1]何穆森.短篇小说的特质[A].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3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社,1997.216.
    [2]郑家建.中国20年代小说理论研究(之一)[J].文艺理论研究.1996(2).
    [3]胡适.论短篇小说[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2-43.
    [1]谢六逸.小说作法[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00.
    [2]瞿世英.小说的研究[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47.
    [3]郁达夫.小说论[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38.
    [4]鲁迅.文化偏至论[A].鲁迅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6.
    [5]李大钊.“少年中国”的“少年运动”[A].李大钊选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238.
    [6]周作人.人的文学[A].艺术与生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2.
    [7]周作人.人的文学[A].艺术与生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1.
    [1]刘涛.中国现代小说范畴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18.
    [1]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容与堂本)[M].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97
    [2]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序三[A].金圣叹全集(一)[C].曹方人.周锡山标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10.
    [3]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A].金圣叹全集(一)[C].曹方人.周锡山标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19.
    [4]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上)[A].金圣叹全集(一)[C].曹方人.周锡山标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395.
    [5]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A].金圣叹全集(一)[C].曹方人.周锡山标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19-20.
    [1]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A].宋俭等编注.奇书四评[C]湖北:崇文书局,1987.397.
    [2]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A].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223.
    [3][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M].高原、董红钧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11.
    [1]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701.
    [2]清华小说研究社.短篇小说作法[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57.
    [3]谢六逸.小说作法[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00.
    [4]孙俍工.小说作法讲义[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42
    [1]孙俍工.小说作法讲义[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42.
    [2]茅盾.人物的研究(《小说研究》之一)[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77.
    [3]鲁迅.译了《工人绥惠略夫》之后[A].鲁迅全集(第10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82.
    [4]成仿吾.成仿吾《呐喊》的评论[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57.
    [5]郁达夫.小说论[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39.
    [1]茅盾.人物的研究(《小说研究》之一)[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77.
    [2]郎损(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93.
    [3]静观.读《晨报小说》第一集[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0.
    [1]鲁迅.《阿Q正传》成历[A].鲁迅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379.
    [2]鲁迅.《孔乙己》篇末附记[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84.
    [3]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A].鲁迅全集(第9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23.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郭豫适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87.
    [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郭豫适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96.
    [6]瞿世英.小说的研究[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54.
    [1]瞿世英.小说的研究[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52.
    [2]茅盾.人物的研究[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72.
    [3]茅盾.人物的研究[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73.
    [4]刘涛.中国现代小说范畴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76.
    [5]郁达夫.日记文学[A].郁达夫文集(第5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261.
    [1]王希廉、姚燮、张新之.红楼梦三家评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1276.
    [2]刘涛.中国现代小说范畴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80.
    [3]郁达夫.现代小说所经过的路程[A].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3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3.
    [4]郁达夫.小说论[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40.
    [1]鲁迅.《穷人》小引[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56.
    [2]鲁迅.《穷人》小引[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56.
    [3]鲁迅.《坏孩子和别的奇闻》译者后记[A].鲁迅全集(第10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450.
    [4]鲁迅.《黯澹的烟霭》译者附记[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18.
    [5]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及著者自叙传略[A].鲁迅全集(第7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81.
    [6]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A].金圣叹全集(一)[C].曹方人.周锡山标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5.22.
    [1]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A].宋俭等编注.奇书四评[C]湖北:崇文书局,1987.398.
    [2]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A].宋俭等编注.奇书四评[C]湖北:崇文书局,1987.402.
    [3]叶绍均.创作的要素[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6.
    [4]鲁迅.作文秘诀[A].鲁迅全集(第4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614.
    [5]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A].鲁迅全集(第4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513.
    [1][德]黑格尔.美学(第1卷)[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312.
    [2]魏饴.小说环境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6(2).
    [1]罗贯中.三国演义(上)[M].吴小林校注.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495-496.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郭豫适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73.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郭豫适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75.
    [4]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上)[A].金圣叹全集(一)[C].曹方人.周锡山标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341.
    [5]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下)[A].金圣叹全集(二)[C].曹方人.周锡山标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431.
    [1]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读法[A].宋俭等编注.奇书四评[C]湖北:崇文书局,1987.392.
    [2]刘涛.中国现代小说范畴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138.
    [3]俞平伯.谈中国小说[A].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3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7.
    [1]郁达夫.小说论[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44.
    [2]左拉.论小说[A].古典文艺理论译丛(第8辑)[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129.
    [3]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前言[A].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07.
    [4][英]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M].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59.
    [5]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前言[A].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107.
    [6]左拉.实验小说论[A].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234-235.
    [1]左拉.实验小说论[A].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236.
    [2]郁达夫.小说论[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43.
    [3]清华研究社.短篇小说作法[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40.
    [4]瞿世英.小说的研究(中篇)[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60.
    [5]瞿世英.小说的研究(中篇)[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60.
    [1]汉弥尔顿.小说法程[M].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97-98.
    [2]郁达夫.小说论[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社,1997.444.
    [3]郁达夫.小说论[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社,1997.444-446.
    [4]瞿世英.小说的研究(中篇)[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61.
    [1]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15.
    [2]刘涛.中国现代小说范畴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122.
    [3]清华研究社.短篇小说作法[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40.
    [4]成仿吾的《残春》的批评[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社,1997.295.
    [1]茅盾.创作的准备[A].茅盾全集(第2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28.
    [2]茅盾.创作的准各[A].茅盾全集(第2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28.
    [1]刘勰.文心雕龙注释[M].周振甫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62.
    [2]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上)[A].金圣叹全集(一)[C].曹方人.周锡山标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498.
    [3]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下)[A].金圣叹全集(二)[C].曹方人.周锡山标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147.
    [4]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下)[A].金圣叹全集(二)[C].曹方人.周锡山标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477.
    [5]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下)[A].金圣叹全集(二)[C].曹方人.周锡山标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479.
    [1]解弢.小说话[M].北京:中华书局,1932,91.
    [2]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87-88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罗念生、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5.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罗念生、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8.
    [2]转引自翁义钦.欧美近代小说理论史稿[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92.
    [3]Philip Stevick,ed.,The Theory of the Novel,London:The Free Press,1967.65.
    [4]汉弥尔顿.小说法程[M].华林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59.
    [1]汉弥尔顿.小说法程[M].华林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61.
    [2]汉弥尔顿.小说法程[M].华林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61.
    [3]程丽蓉.对话场景中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61.
    [4]郁达夫小说论[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436.
    [1]郁达夫.小说论[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436.
    [2]瞿世英.小说的研究[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58.
    [3]瞿世英.小说的研究[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59.
    [4]茅盾.小说研究ABC·结构[A].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3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0-53.
    [5]茅盾.怎样阅读文艺作品[A].茅盾全集(第24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67.
    [1]陈寅恪.论再生缘[A].寒柳堂集[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60.
    [2]胡适.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1.
    [3]胡适.再寄陈独秀答钱玄同[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1.
    [4]胡适.《三国志演义》序[A].胡适文集(第3册)[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92.
    [5]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52.
    [1]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A].胡适文集(第3册)[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242.
    [2]张舍我.短篇小说泛论[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社,1997.101.
    [3]刘涛.中国现代小说范畴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163.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郭豫适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56.
    [5]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A].鲁迅全集(第9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5.
    [1]王任叔.对于一个散文诗作者表一些敬意[J].文学旬刊.第37期.1922.
    [2]赵景深.短篇小说的结构——在新华艺术大学讲演[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社,1997.499.
    [3]Ralph Freedman,The Lyrical Novel,Princeton univ.press,1971.76
    [4]周作人.《晚间的来客》译后附记[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91.
    [5]周作人.明治文学之追忆[A].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4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63.
    [1]郁达夫.小说论[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社,1997.437.
    [2]瞿世英.小说的研究[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59.
    [3]成仿吾:《残春》的批评[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社,1997.294.
    [4]成仿吾.《残春》的批评[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92-297.
    [1]成仿吾.《残春》的批评[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社,1997.297.
    [2]俞平伯.谈中国小说[J].小说月报,第19卷第2号.1928.
    [3]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1-2.
    [1]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
    [2]王群.“五四”新文学运动前二十年——文学理论批评文体的演进[J].复旦学报,2003(2).
    [1]陈独秀.文学革命论[J].新青年,第2卷第6号.1917.
    [2]周作人.论“黑幕”[J].每周评论,第4号.1919.
    [3]胡适.论短篇小说[J].新青年,第4卷第5号.1918.
    [4]王统照.论冰心的《超人》与《疯人笔记》[J].小说月报,第13卷第9号.1922.
    [5]郁达夫.历史小说论[J].创造月刊,第1卷第2号.1926.
    [6]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A].王国维文集(第3卷)[C].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333.
    [7]白寅.心灵化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2.
    [1]周建人.鲁迅先生与自然科学[A].年少沧桑[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277.
    [2][日]增田涉.鲁迅与日本[A]林焕平.鲁迅与中日文化交流[C].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75.
    [3]锦明.达夫的三个时期——《沉沦》——《寒灰集》——《过去》[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88.
    [1]锦明.达夫的三个时期——《沉沦》——《寒灰集》——《过去》[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90.
    [2]锦明.达夫的三个时期——《沉沦》——《寒灰集》——《过去》[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90.
    [3]锦明.达夫的三个时期——《沉沦》——《寒灰集》——《过去》[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93.
    [4]罗家伦.驳胡先骕君的中国文学改良论[A].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本,2003.117.
    [1]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影印本,1981.3.
    [2]周树人.《域外小说》杂识[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78.
    [3]鲁迅.《黯澹的烟霭里》译后附记[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78.
    [1]张利群.批评重构——现代批评学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12.
    [2]宁宗一.小说评点与小说艺术[J].寻根,2001(4).
    [3]胡适.论短篇小说[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6-45.
    [4]庄桂成.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辛小征、靳大成.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第二部)上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77.
    [1]姚鼐.古文辞类纂·序目[M].北京:中国书店,1986.3.
    [2]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422.
    [3]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9.
    [4]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5]郭璞.山海经序[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6.
    [1]葛洪.神仙传自序[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54-55.
    [2]干宝.搜神记序[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50.
    [3]楼国萍.中国小说序跋发展述评——兼谈胡适对小说序跋发展的贡献[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5).
    [4]曾慥.类说·序[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779.
    [1]庸愚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序[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886.
    [2]修髯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引[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888.
    [3]瞿佑.剪灯新话序[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600.
    [4]天都外臣.水浒传叙[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1463.
    [1]李渔.三国志演义序[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902.
    [2]谷口生.生绡剪弁语[A].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617.
    [3]陈大康.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前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俄国]列夫·托尔斯泰.莫泊桑文集·序[A].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中)[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437-438.
    [2]许广平.鲁迅先生序跋集·序言[J].鲁迅研究月刊,1988(8)
    [3]毕绪龙.鲁迅的序跋文体及其文学批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3)
    [4]胡适.胡适口述自传[A].胡适文集(第1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57.
    [1]楼国萍.中国小说序跋发展述评——兼谈胡适对小说序跋发展的贡献[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3(5)
    [2]冯光廉、刘增人、徐鹏绪.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9.454.
    [3]有时为了与作品的内容相一致,而且在形式上也与作品的形式相统一,“五四”作家在作序跋时偶尔会刻意使用文言文,如鲁迅为使序跋与正文内容和形式统一,1923年写的《中国小说史略·序言》和次年写的《中国小说史略·后记》都使用文言。
    [4]周作人.《炭画》序[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83
    [1]周作人.《晚间的来客》译后附记[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91.
    [1]严家炎.前言[A].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3.
    [2]鲁迅.域外小说集·序[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02.
    [1]周树人.《月界旅行》辨言[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67.
    [2]鲁迅.1934年12月25日致赵家璧信[A].鲁迅全集(第12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18.
    [3]鲁迅.1935年3月6日致赵家璧信[A].鲁迅全集(第13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72.
    [4]鲁迅.为半农题记《何典》后,作[A].鲁迅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302.
    [1]鲁迅.《何典》题记[A].鲁迅全集(第7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96.
    [2]鲁迅.《何典》题记[A].鲁迅全集(第7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96.
    [3]曹靖华.采在百花酿蜜后[A].春城飞花[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31.
    [4]郭沫若.《少年维特之烦恼》增订本后序[A].郭沫若集外序跋集[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253.
    [5]郭沫若.《异端》译者序[A].郭沫若集外序跋集[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253.
    [1]陈五云.书信大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3.
    [2]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史小军、梁娟.明代文人书信体文论探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3).
    [1]向天渊.现代汉语诗学话语(1917—1927)[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1]刘勰.文心雕龙注释[M].周振甫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78.
    [2]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孔令境编《当代文人尺牍钞》序[A].鲁迅全集(第6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414-415.
    [1]苏全有著的《清末邮传部研究》第五章《邮传部与清末交通事业的发展》中有专门的介绍(中华书局2005年版)。
    [2]刘月仙.雪融.鲁迅书信究竟有多少?[A].《上海鲁迅研究》第二辑[C].上海:百家出版社,1989.
    [3]转引自万宇.中国现代学人论学书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胡适.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C].合肥:黄山书社,1995.145.
    [5]万宇.中国现代学人论学书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李欧梵.“批评空间”的开创——从《申报·自由谈》谈起[A].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C].北京:三联书店,2000.3-4.
    [2]阎霞.试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文体的特征及成因[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3]本志编辑部.社告[Z].青年杂志,第1卷第1号.1915.
    [4]胡正强.中国现代报刊活动家思想评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5.
    [1]万宇:中国现代学人论学书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曹小娟.《小说月报》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7).
    [1]胡适.尝试集自序[A].胡适文集(第9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80.
    [2]胡适.文学改良刍议[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8.
    [3]钱玄同.致陈独秀[A].水如编.陈独秀书信集[Z].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91.
    [4]陈独秀.答钱玄同[A].水如编.陈独秀书信集[Z].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90.
    [1]劝告小说家勿再编写黑幕一类小说函稿[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9.
    [2]钱玄同、宋云彬.“黑幕”书[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9.
    [3]钱玄同、宋云彬.“黑幕”书[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9.
    [1]万宇.中国现代学人论学书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转引自万宇.中国现代学人论学书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万宇.中国现代学人论学书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胡适.胡适口述自传[A].胡适文集(第1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04.
    [2]俞樾.致日本国僧小雨上人[A].邓逸梅.陈左高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1844—1919)书信日记卷[C].上海:上海书店,1992.37.
    [3]俞樾.致日本人竹添进一[A].邓逸梅、陈左高编.中国近代文学大系(1844—1919)书信日记卷[C].上海:上海书店,1992.38.
    [4]万宇.中国现代学人论学书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5]胡适.《水浒传》后考[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27-428.
    [1]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5.
    [2]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6.
    [3][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92.
    [4][美]卡尔佛登.文学之社会学的批评[M].傅东华译.上海:华通书局 1930.66.
    [1]王春元.文学原理·作品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26.
    [2]亚里斯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罗念生、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55.
    [3]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62.
    [4][德国]莱辛.汉堡剧评[M].张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9.
    [1]司马云杰.文艺社会学论稿[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25.
    [2][法国]孔德.实证哲学教程[A].西方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论著选辑[C].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5-26.
    [1]转引自司马云杰.文艺社会学论稿[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32.
    [1]周平远.文艺社会学史纲——中国20世纪文艺学主流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67.
    [2]关于社会学在中国的具体传入过程,可参见:杨雅彬的《近代中国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袁方的《社会学百年》,北京出版社,1999年;李培林、孙立平、王铭铭等的《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韩明谟的《20世纪百年学案——社会学卷》,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姚纯安的社会学在近代中国的进程(1895-1919),三联书店2006年。
    [1]周平远.文艺社会学史纲——中国20世纪文艺学主流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151.
    [2]胡适.文学改良刍议[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
    [3]李耀仙.中国文艺批评的趋势[A].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1集)[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329.
    [1]《茅盾全集》中国文论部分共收入茅盾自1919—1981年间的评论文章887篇。
    [1]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9.
    [2]茅盾.我对于介绍西洋文学的意见[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3.
    [3]茅盾.新旧文学平议之评议[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8.
    [1]茅盾.致王晋鑫[A].茅盾全集(第36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58.
    [2]茅盾.文学与人生[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69.
    [3]茅盾.文学上各种新派兴起的原因[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60.
    [4]茅盾.文学与人生[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72.
    [5]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4-105.
    [6]茅盾.中国文学不能健全发展之原因[A].茅盾全集(第19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08.
    [1]茅盾.对于系统的经济的介绍西洋文学底意见[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社,1989.24-25.
    [2]茅盾.鲁迅论[A].茅盾全集(第19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50-151.
    [3]茅盾.春季创作坛漫评[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61.
    [1]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92.
    [2]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92.
    [3]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92.
    [4]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92.
    [5]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93.
    [6]茅盾.文学与人生[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72-273.
    [7]茅盾.读《呐喊》[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社,1997.321.
    [1]茅盾:读《呐喊》[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社,1997.321·324.
    [2]茅盾.评四、五、六月的创作[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94.
    [3]茅盾.春季创作坛漫评[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83.
    [4]Sketch:英语,意为速写。
    [5]茅盾.春季创作坛漫评[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85.
    [6]茅盾.鲁迅论[A].茅盾全集(第19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36.
    [7]茅盾.鲁迅论[A].茅盾全集(第19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37.
    [8]茅盾.鲁迅论[A].茅盾全集(第19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38.
    [1]茅盾.现在文学家的贵任是什么?[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8-9.
    [2]茅盾.现在文学家的贵任是什么?[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1.
    [3]王晓明.王晓明自选集[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31.
    [4]茅盾.介绍外国文学作品的目的[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250.
    [5]茅盾.创作的前途[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19.
    [6]茅盾.创作的前途[A].茅盾全集(第18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121.
    [7]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4-105.
    [8]茅盾.读《呐喊》[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社,1997.321.
    [1]茅盾.鲁迅论[A].茅盾全集(第19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51.
    [2]茅盾:读《呐喊》[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社,1997.321-322.
    [3]朱文华.关于鲁迅讥评“胡适之法”的几个问题[J].鲁迅研究月刊,2001.(12).
    [1]胡适.文学改良当议[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7.
    [2]胡适.历史的文学观念论[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7.
    [3]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的改良[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6.
    [4]胡适.建设的文学革命论[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3.
    [5]胡适.易卜生主义[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75-476.
    [6]胡适.易卜生主义[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76.
    [7]胡适.胡适留学日记·序[Z].长沙:岳麓书社,2000.
    [1]侯鸿勋、郑涌编.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388.
    [2]Lloyd Brian,Pragmatism,Exceptionalism,and the Poverty of American Marxism,1890-1922,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7.58.
    [3]孙有中.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
    [1]胡适.《红楼梦》考证(改定稿)[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76.
    [2]蔡元培.《石头记索隐》第六版自序[A].蔡元培全集(第3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4.73.
    [3]胡适.西游记考证[A].胡适文集(第3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22.
    [4]胡适.《儿女英雄传》序[A].胡适文集(第4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19-421.
    [5]胡适.镜花缘的引论[A].胡适文集(第3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46.
    [1]胡适.镜花缘的引论[A].胡适文集(第3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46.
    [2]胡适.镜花缘的引论[A].胡适文集(第3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52.
    [1]胡适.水浒传考证[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09-410.
    [2]胡适.水浒传考证[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07-408.
    [3]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3.
    [4]相关论点参阅:温儒敏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第三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周平远的文艺社会学史纲——中国20世纪文艺学主流形态研究》第二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斯洛伐克]高利克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第三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1年。
    [1]转引自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9.
    [2]成仿吾.艺术之社会的意义[A].成仿吾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166-167.
    [3]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5.
    [4]成仿吾.歧路[A].成仿吾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22.
    [1]成仿吾.批评的建设[A].成仿吾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158.
    [2]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A].成仿吾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91.
    [3]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A].成仿吾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91.
    [4]成仿吾.新文学之使命[A].成仿吾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91.
    [5]成仿吾.评冰心女士的《超人[A].成仿吾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27-28.
    [6]成仿吾.《命命鸟》的批评[A]威仿吾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62.
    [1]成仿吾.《呐喊》的评论[A].成仿吾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148-150.
    [2][美]罗伯特·克莱门茨.比较文学的渊源和定义[A].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25
    [3]Bertran de Born.约在12—13世纪,法国抒情诗人.
    [1]Arnaut Daniel.约在12世纪,法国诗人.
    [2]Giraud de Borneil.1150?—1220?法国行吟诗人.
    [3]Cion da Pistoia.1270—1337,意大利诗人,法律学家.
    [4]伍蠡甫、蒋孔阳.西方文论选(上卷)[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72-173.
    [5]叶绪民、朱宝荣、王锡明主编.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65.
    [6]刘献彪.刘介民.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48.
    [1]刘献彪.刘介民.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50.
    [2]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76-177.
    [1]梁启超.译印政治小说序[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8.
    [2]严复.天演论·译例言[A].严复集(第5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1321.
    [3]鲁迅.摩罗诗力说[A].鲁迅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65.
    [4]林纾.撒克逊劫后英雄略·序[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60.
    [5]徐念慈.《小说林》缘起[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56.
    [1]刘保安.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100年[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6)
    [2]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8.
    [3]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A].胡适文集(第2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15-129.
    [1]田汉.诗人与劳动[J].少年中国,1920(8).
    [2][德]艾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Z].洪天富译.上海:上海译林出版社,2002.220-221.
    [3]鲁迅.在上海野风画会的讲演[A].鲁迅佚文全集(下)[C].北京:群言出版社,2001.797.
    [4]鲁迅.文化偏至论[A].鲁迅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6.
    [1]鲁迅.论俗人应避雅人[A].鲁迅全集(第6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204.
    [2]鲁迅.科学史教篇[A].鲁迅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26.
    [3]鲁迅.摩罗诗力说[A].鲁迅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5.
    [4]向天渊.百年中西比较诗学概论[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6(6).
    [5]鲁迅.记谈话[A].鲁迅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357.
    [6]鲁迅.记谈话[A].鲁迅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356-357.
    [1]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A].鲁迅全集(第9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03.
    [2]鲁迅.《奔流》编校后记[A].鲁迅全集(第7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62.
    [3]鲁迅.《痴华鬟》题记[A].鲁迅全集(第7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01.
    [4]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郭豫适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30.
    [5][法]梵·第根.比较文学论[A].于永昌、廖鸿钧、倪蕊琴编选.比校文学研究译文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59-62.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A].鲁迅全集(第9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9.
    [1]陈寅恪诗被吴宓记于1919年3月26日《日记》。诗曰:等是阎浮梦里身,梦中谈梦倍酸辛。青天碧海能留命,赤县黄车更有人。(虞初号黄车使者。)世外文章归自媚,灯前啼笑已成尘。春宵絮语知何意,付与劳生一怆神。
    [2]可参考赵连元:《吴宓——中国比较文学之父》,《学习与探索》1993年第3期;杨周翰:《吴宓——中国比较文学的拓荒者》,《忧郁的解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徐葆耕编:《会通派如是说——吴宓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吴宓.红楼梦新谈[N]民心周报,第1卷,第17期.1920-3-27.
    [4]吴宓.红楼梦新谈[N]民心周报,第1卷,第17期.1920-3-27.
    [1]吴宓.红楼梦新谈[N]民心周报,第1卷,第17期.1920-3-27;第18期,1920-4-3.
    [1]吴宓.评杨振声《玉君》[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91.
    [2]吴宓.评杨振声《玉君》[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92.
    [3]吴宓.评杨振声《玉君》[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92。
    [4]吴宓.评杨振声《玉君》[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93.
    [5]吴宓.评杨振声《玉君》[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93.
    [6]吴宓.评杨振声《玉君》[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997.400
    [1]吴宓:论新文化运动[N].中国留美学生月报.1920.
    [2]转引自苏敏.层层改变递嬗而为新[J].红岩,1998(6).
    [3]任生名.胡适与比较的文学研究观[J].中国比较文学,1998(4).
    [4]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A].胡适文集(第3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7.
    [5]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A].胡适文集(第3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6.
    [6]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A].胡适文集(第3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7.
    [1]胡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A].胡适文集(第3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6.
    [2]鲁迅不同意胡适的意见,认为孙悟空是受唐传奇《古岳渎经》中无支祁的影响。此后,还有一些学者如金克木、刘毓忱、龚维英等不同意胡适的意见。但是,郑振铎、陈寅恪、季羡林、顾子欣、肖兵等大多数学者都认可胡适的观点,认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确实受到了《罗摩衍那》中的哈奴曼的影响。
    [3]胡适.《西游记》考证[A].胡适文集(第3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12.
    [4]胡适.《西游记》考证[A].胡适文集(第3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14.
    [5]王向远:大胆假设,细致分析——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新解[J].北京社会科学,2003(2)
    [6]胡适.镜花缘的引论[A].胡适文集(第3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419.
    [7]胡适.论短篇小说[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3.
    [1]胡适.建设得文学革命论[A].胡适文集(第3册)[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2.
    [2]郑振铎.文学大纲(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05.
    [3]郑振铎.文学大纲(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66.
    [1]郑振铎.文学大纲(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01.
    [2]郑振铎.文学大纲(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93.
    [3]杨玉珍.郑振铎与“世界文学”[J].贵州社会科学,2005(1).
    [4]郑振铎.整理中国文学的提议[A].郑振铎文集(第7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10.
    [5]郑振铎.文学大纲·叙言[A].文学大纲(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茅盾.海外文坛消息一四四[J].小说月报,13卷10号.1922.
    [2]茅盾.海外文坛消息九十八[J].小说月报,11卷11号.1920.
    [3]茅盾.西班牙写实文学的代表者伊本纳兹[A].茅盾全集(第32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282.
    [4]高旭东.比较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74.
    [1]高旭东.比较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76.
    [2]胡适.论短篇小说[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2.
    [3]宋广波.吴宓与《石头记》[J].红楼梦学刊,2003(3).
    [1]郭良.弗洛伊德[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7.5.
    [1]王宁.文学与精神分析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22.
    [1]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A].鲁迅全集(第4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513.
    [2]郁达夫.文艺鉴赏上之偏爱价值[A].郁达夫文集(第5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62.
    [1][英]鲍桑葵.美学史[M].张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595.
    [2]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上)[A].金圣叹全集(一)[C].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354.
    [3]金圣叹.贯华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下)[A].金圣叹全集(二)[C].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108-109.
    [1]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1-52.
    [2]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50.
    [3]王国维.<红楼梦》评论[A].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1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14.
    [4]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之一[A].周锡山编.王国维文学美学论著集[C].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434.
    [1]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5.
    [2]郭沫若.暗无天日的世界[J].创造周报,第7号,1923-6-23.郭沫若在后来修改重版《文艺论集》时,曾对其“我郭沫若所信奉的文学的定义是‘文学是苦闷'的象征”的观点加以修正,改为“我郭沫若所信奉的文学的定义是‘文学是批判社会的武器'”。(见《郭沫若全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第152页)
    [3]郭沫若.《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A].郭沫若全集(第15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322-323.
    [1]郭沫若.《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A].郭沫若全集(第15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326.
    [2]郭沫若.《西厢记》艺术上的批判与其作者的性格[A].郭沫若全集(第15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社,1990.326.
    [3]郭沫若.批评与梦[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15.
    [4]郭沫若.批评与梦[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12.
    [5]郭沫若.批评与梦[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14.
    [1]郭沫若.批评与梦[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314.
    [2]鲁迅.“碰壁”之余[A].鲁迅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16-117.
    [3]鲁迅.故事新编·序言[A].鲁迅全集(第2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341.
    [1]鲁迅.《幸福》译后记[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98.
    [2][奥地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115.
    [3]鲁迅.诗歌之敌[A].鲁迅全集(第7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36.
    [4]鲁迅.听说梦[A].鲁迅全集(第4卷)[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469.
    [1]周作人.人的文学[A].艺术与生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0.
    [2]周作人.情诗[A].自己的园地[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52.
    [3]周作人.沉沦[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13.
    [4]周作人.沉沦[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13-214.
    [5]周作人.沉沦[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15.
    [6]赵景深.鲁迅的《弟兄》[A].陈子善编.新文学过眼录[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
    [1]赵景深.鲁迅的《弟兄》[A].陈子善编.新文学过眼录[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15.
    [2]王宁.文学与精神分析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13.
    [1]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郁达夫.小说论[A].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2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418.
    [2]钱玄同.致陈独秀[A].水如编.陈独秀书信集[Z].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97.
    [1]白寅.心灵化批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思维特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卜召林.鲁迅文学批评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Z].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4]曹顺庆.中国古代文论话语[M].成都:巴蜀书社,2001.
    [5]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6]陈独秀.独秀文存[C].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7]陈方竞.多重对话:中国新文学的发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8]陈洪.中国小说理论史[A].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
    [9]陈平原、夏晓虹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一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0]陈平原.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2]陈平原.小说史: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3]陈平原.中国小说叙述模式的转变[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4]陈谦豫.中国小说理论批评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5]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M].北京:三联书店,1997.
    [16]陈曦钟、侯忠义、鲁玉川辑校.水浒传会评本[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17]陈寅恪.寒柳堂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8]陈子善编.新文学过眼录[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9]成仿吾.成仿吾文集[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5.
    [20]程华平.中国小说戏曲理论批评的近代转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1]程丽蓉.对话场景中的中国现代小说理论话语[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2]邓新华.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观照[M].成都:巴蜀书社,2004.
    [23]丁锡根编.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4]高力克.五四的思想世界[M].学林出版社,2003.
    [25]方正耀.中国古典小说理论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6]冯光廉、刘增人、徐鹏绪.中国近百年文学体式流变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27]冯光廉、刘增人.中国新文学发展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28]逢增玉.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M].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9]高旭东.比较文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0]葛懋春、李兴芝编.胡适哲学思想资料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31]葛全.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2]郭良.弗洛伊德[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7.
    [33]郭沫若.郭沫若集外序跋集[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34]郭沫若.郭沫若全集(文学编)[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1992.
    [35]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6]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
    [37]郭延礼.近代西学与中国文学[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
    [38]韩进廉.中国小说美学史[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39]郝雨.中国现代文化的发生与传播[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40]胡适.胡适留学日记[Z].长沙:岳麓书社,2000.
    [41]胡适.胡适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2]胡适.胡适论治学[M].陈平原选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43]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44]胡正强.中国现代报刊活动家思想评传[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
    [45]花建、于沛.文艺社会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46]黄霖、韩同文选注.中国历代小说论著选[C].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
    [47]黄曼君.中国20世纪文学理论批评史[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48]季桂起.中国小说体式的现代转型与流变[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
    [49]金圣叹.金圣叹全集[C].曹方人.周锡山标点.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
    [50]赖力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学[M].武汉:华中师范人学出版社,1991.
    [51]雷锐.跨进现代:中国文学现代化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2]李建中.古代文论的诗性空间[M].武汉:湖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53]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C].北京:三联书店,2000.
    [54]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55]李宗刚.新式教育与五四文学的发生[M].济南:齐鲁书社,2006.
    [56]廖超慧.中国现代文学思潮论争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7.
    [57]林岗.明清之际小说评点学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8]刘锋杰.中国现代六大批评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9]刘纳.嬗变:辛亥革命时期至五四时期的中国文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60]刘涛.中国现代小说范畴论[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
    [61]刘献彪、刘介民.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62]刘炎生.中国现代文学论争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63]刘泽华.士与社会(先秦卷)[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64]鲁迅.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05.
    [65]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郭豫适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6]孪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7]罗贯中.三国演义[M].吴小林校注.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68]茅盾.茅盾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993.
    [69]欧阳哲生.新文化的传统——五四人物与思想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70]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71]浦江清.浦江清文录[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72]荣文仿、罗爱华等.20世纪中国小说理论研究[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2
    [73]芮和师.范伯群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C].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74]盛子潮.小说形态学[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
    [75]水如编.陈独秀书信集[Z].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
    [76]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M]香港:昭明出版社,1979.
    [77]司马云杰.文艺社会学论稿[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78]宋俭等编注.奇书四评[C]湖北:崇文书局,1987.
    [79]陶东风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转型[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80]田刚.鲁迅和中国士人传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81]汪涌豪.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82]王春元.文学原理·作品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83]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M].北京:三联书店,1998.
    [84]王国维.王国维文集[C].北京:燕山出版社,1997.
    [85]王宁.文学与精神分析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86]王希廉、姚燮、张新之.红楼梦三家评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87]王一川.中国现代性体验的发生:清末民初文化转型与文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8]王永生.中国现代文学理论批评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89]王永生主编.中国现代文论选[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90]魏绍昌编.鸳鸯蝴蝶派研究资料[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91]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92]翁义钦.欧美近代小说理论史稿[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93]吴福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三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94]伍蠡甫.胡经之主编.西方文艺理论名著选编[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
    [95]谢昭新.理论、创作与批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96]谢昭新.中国现代小说理论史[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97]杜书瀛、钱竞主编.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98]徐鹏绪.鲁迅小说理论探微[M].天津:天津文学出版社,1982.
    [99]许道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100]许怀中.中国现代小说理论批评的变迁[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101]许纪霖.智者的尊严——知识分子与近代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1.
    [102]许志英.五四文学精神[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
    [103]许组华.五四文学思想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4]严家炎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二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05]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6]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文化[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107]杨春时、俞兆平主编.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C].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8]杨联芬.晚清至五四: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09]杨乃乔主编.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10]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11]叶朗.中国小说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112]叶绪民、朱宝荣、王锡明主编.比较文学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113]于永昌、廖鸿钧、倪蕊琴编选.比校文学研究译文集[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114]余虹.革命·审美·解构: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5]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16]俞兆平.现代性与五四文学思潮[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
    [117]俞兆平.写实与浪漫:科学主义中的“五四”文学思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118]郁达夫.郁达夫文集[C].广州: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书店分店(联合出版),1981-1985.
    [119]袁进.中国文学观念的近代变革[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120]张光芒.决绝与新生——五四文学现代化转型新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121]张光芒.中国近现代启蒙文学思潮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122]张辉.审美现代性批判——20世纪上半叶德国美学东渐中的现代性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23]张利群.批评重构——现代批评学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24]张少康、刘三复.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125]赵宝煦主编.知识分子与社会发展[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126]赵恒瑾.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追求[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
    [127]赵家壁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社影印本,1981.
    [128]郑伯奇.郑伯奇文集[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129]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130]郑家建.中国文学现代性发生的起源语境[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131]郑振铎.文学大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32]郑振铎.郑振铎文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133]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134]周海波.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35]周平远.文艺社会学史纲——中国20世纪文艺学主流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136]周作人.艺术与生活[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37]周作人.知堂回想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38]周作人.自己的园地[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39]朱德发.五四文学新论[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
    [140]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41]朱水涌.中国文学:世纪初与世纪末[M].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142][奥地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4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诗学·诗艺[M].罗念生、杨周翰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144][美国]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45][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幅面孔[M].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46][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M].高原、董红钧译.北京:三联书店,1992.
    [147][美]汉弥尔顿.小说法程[M].华林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
    [148][美]卡尔佛登.文学之社会学的批评[M].傅东华译.上海:华通书局1930.
    [149][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50][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M].刘向愚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151][美]魏伯·司各特.西方文艺批评的五种模式[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3.
    [152][美]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153][斯洛伐克]玛利安·高利克.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1917-193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54][苏联]巴赫金.小说理论[M]白春仁、晓河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155][英]拉曼·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M].刘象愚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156][英]利里安·R·弗斯特.自然主义[M].任庆平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89.
    [157]Booth,Wayne C,The Rhetoric of Fic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1.
    [158]Bernard Bergonzi,The Situation of the Novel.Pittsburgh: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1972.
    [159]Philip Stevick,ed.,The Theory of the Novel,London:The Free Press,1967.
    [160]Cristine Booke-Rose,Stories,theories and thing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1991.
    [161]Goldman,Merle.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in the Fourth Era,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162]毕绪龙.鲁迅的序跋文体及其文学批评[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3).
    [163]曹小娟.《小说月报》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7).
    [164]陈春生.论现代中国小说理论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9(2).
    [165]陈金泉.游戏:张恨水小说的审美机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5(3).
    [166]陈思和.试论现代出版与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J].复旦学报,1993(3).
    [167]高思新、朱杰.中国现代报刊与现代文学的发生[J].江汉论坛,2004.(9).
    [168]郜元宝.人物论式小说批评方法的反思[J].小说评论,1990(2).
    [169]何永康、高永年.论中国现代小说学之成因[J].江苏社会科学.2005(6).
    [170]季桂起.关于“五四”时期的抒情小说[J].文学评论.1995(6).
    [171]林荣松.五四小说的理论催生[J].宁德师专学报,1996(4),1997(1).
    [172]刘涛.从古典的“义法”到现代的“结构”——小说理论批评的现代转换研究之一[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6(2).
    [173]刘湘兰.从古代目录学看中国文言小说观念的演变[J].江淮坛,2006(1).
    [174]楼国萍.中国小说序跋发展述评——兼谈胡适对小说序跋发展的贡献[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5).
    [175]陆发春.转型时期的教育变革与新型知识分子的塑造——新发现胡适澄衷学堂丙午日记的解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
    [176]宁宗一.小说评点与小说艺术[J].寻根,2001(4).
    [178]史小军.梁娟.明代文人书信体文论探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3).
    [179]宋广波.吴宓与《石头记》[J].红楼梦学刊,2003(3).
    [180]孙立平.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剖析[J].中国社会科学,1991(2).
    [181]万宇.中国现代学人论学书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82]汪丹、汪兵.论《仁学》与近代士人知识结构的转型[J].南京师大学报,2000(2).
    [183]王奇生.开新式教育之先河——近现代留学生对中国教育的影响[J].神州学人,1997(12).
    [184]王向远:大胆假设,细致分析——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新解[J].北京社会科学,2003(2).
    [185]王钟陵.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理论之变迁[J].学术月刊,2000(2).
    [186]吴中杰.鸳鸯蝴蝶派与消闲文艺[J].上海大学学报,1996(2).
    [187]夏德勇.五四小说文体理论概观[J].广州大学学报,2002(8).
    [188]向天渊.现代汉语诗学话语(1917-1927)[D].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189]谢昭新.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贡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3(5).
    [190]谢昭新.论张恨水对现代通俗小说艺术理论的贡献[J].文学评论,2006(3).
    [191谢昭新.论胡适对中国现代小说理论的开创性贡献[J].学术界,2004(5).
    [192]谢昭新.论郁达夫的小说理论批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2(5).
    [193]许广平.鲁迅先生序跋集·序言[J].鲁迅研究月刊,1988(8).
    [194]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研究之回顾与展望[J].文学评论,1993(6).
    [195]杨晓明.启蒙现代性与文学现代性的冲突和调适——梁启超文论再评析[J].厦门大学学报,2001(1).
    [196]杨玉珍.郑振铎与“世界文学”[J].贵州社会科学,2005(1).
    [197]张光芒.马航飞.现代性与近代性的多元对抗——论中国新文学思潮的内在矛盾及其演变轨迹[J].福建论坛,2002(4).
    [198]张林杰.文体变革与文学的转型[J].学术月刊,1998(8).
    [199]赵连元.吴宓——中国比较文学之父[J].学习与探索,1993(3).
    [200]郑家建.中国20年代小说理论研究(之一)[J].文艺理论研究.1996(2).
    [201]郅庭阁.浪漫的变形——创造社与“为艺术的(而)艺术”文学观念之关系的再探讨[J].中州学刊,2000(3).
    [202]周敬山.从“艺术偏至”到“政治偏至”——创造社文学批评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203]庄桂成.论中国文学批评视野中的“现代转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4(2).
    [204]庄桂成.中国文学批评现代转型发生论[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205]朱德发.辩证地认识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J].河北学刊,2007(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