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资源型地区政府生态责任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进步,空前增强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推动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创造了辉煌的工业文明,但是与此同时,人类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致使人类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非再生资源过度耗费,面临枯竭,人类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空气受到严重污染,酸雨现象严重,二氧化碳超量排放,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频发,水体受到污染,许多河流失云自净功能,森林被大面积毁坏,许多生物面临绝种,土地荒漠化速度加快,耕地锐减,等等,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已经达到极限,人类的生存受到极大的挑战。
     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失灵,政府干预不到位。生态环境作为准公共产品,其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直接导致了“公地悲剧”的发生;市场经济的外部不经济性,致使企业在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面前,直接选择了经济效益,因而置生态环境的污染于不顾,大量排放废物,致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在这两方面,政府的干预存在严重不到位情况,这更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后果。
     生态职能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受种种原因影响,政府一直把在经济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生态环境一般情况下都让位于经济发展,因而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政府必须尽快转变职能,构建生态责任,切实加强生态管理,进行生态建设,对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保护,为人类提供良好生存和生活环境。
     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型地区由于国家经济发展和建设需要,其资源受到高强度、大规模的开发,同时,受挤出效应的影响,其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重型化严重,大部分为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科技含量低,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排放大,污染大,同时,土地沉陷,水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破坏较其他地方更为严重,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山西作为我国典型的资源型地区,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资源奠定了山西的产业基础,但也带来了产业结构重、能源消耗高、生态压力大、环境容量小等一系列突出矛盾。显然,资源依赖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转变发展方式对山西尤为重要。近年来,山西省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决心由主要依靠资源开采、初步加工向资源深度开发、深度加工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由传统产业一枝独大向多元发展转变,由粗放、高耗、低效、单一线性发展向集约、低碳、高效、多元、循环发展转变,最终实现绿色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六年以来的实践探索,为下一步实现山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营造了氛围,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
     本文运用政府职能、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等理论,对政府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界定,提出政府要实现“三大转变”,全面履行生态责任,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强生态建设。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山西作为我国典型资源型地区的判定依据和形成原因;梳理了作为资源型地区的山西省进行绿色转型的主要做法:如全面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有偿使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整合资源,重点支持,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以技术引领转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总结近年来山西绿色转型发展的经验: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是山西转型发展的根本依据、从实际出发制定行之有效推动转型的发展思路、顶住压力坚持保增长和促转型协同发展、抓住重点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注意运用经济手段引导转型、发挥科技进步对转型发展的支撑作用;分析了近年来山西转型发展的主要困难:如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增长的资源依赖性很强、部分经济要素短缺,转型发展支撑能力不足、资源耗费问题突出,环境历史欠账巨大、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城市转型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体制机制制约问题突出,转型发展的政策科学性还不够。在此基础上,提出山西省政府实现生态责任的对策,指出山西的转型发展不能离开国家经济建设对“煤”的需要,而必须建立在国家经济建设总体布局的高度,建设国家的新型能源供应基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转型是主动求新、求变的过程。同时,认真学习借鉴国外先进国家和地区经验,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法律制度,完善生态责任的实施机制,并通过构建政府生态责任的运行机制,最终政府生态责任得以实现,从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at Industrial Revolution brings about, has unprecedented strengthened the ability that human being use to conquer and reform nature and driven the economy to develop swiftly and violently and created splendid industry civiliza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human being has tremendously destroye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at resulted in the survival of mankind is faced with a huge crisis: the non-recycled resources excessively consumption and facing depletion that threaten human be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ir is polluted significantly, acid rain phenomenon is grave , the carbon dioxide surpasses amounts to discharge, the green-house effect leads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 the exceeding weather frequency happens , water is contaminated, a lot of rivers lose oneself purification function. a large area of forests are destroyed, a great number of species are threatened with extinction , desertification of land is accelerated , arable land sharply plummeted, and so on . The supporting capacity of resource and the environment has reached its high limition , human being's survival accepts extremely challenged.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why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en seriously damaged are market failure and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not in place. Eco-environment as a quasi-public goods, its non-exclusive and non-competitive, directly results in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occur; The market economy outside is uneconomic that causes enterprise without the least hesitation to choose an economic effect between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thus plac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taminating in to disregarding and discharge a large number of waste, resulting in environment has been severely damaged. While In both respect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s not in place seriously, this exacerbated the destructive consequenc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Ecological functions as an important function of a government, has not been taken seriously for a long time. Affected by a variety of reasons, the government has put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most important positi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s in general condition have given way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led to seriou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refore, the Government must quickly change their functions, and effectively strengthen ecological management,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toration,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to provide a good living environment for human being.
     For a long time, China's resource-based regions due to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needs, their resources are high-intensity, large-scale exploited. While under the impact of crowding-out effec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 of these regions become single, seriously heavy industrialization, most of which are the high consumption of energy, high-polluting industries, low-tech, low resource utilization, serious waste, large emissions, and grave pollution. At the same time, land subsidence, water resources seriously damaged, frequent geological disaster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amage is more serious than other places, which must be solved in no delay.
     Shanxi is an important energy base in China; the coal resource has laid Shanxi's industrial foundation, but also resulted in a heavy industrial structure, high energy consumption, high ecological pressure, small environmental capacity and so on. Obviously, the resources dependent model is not sustainable, transforming the development way is very important to Shanxi. In recent years, Shanxi province has proposed the guiding principle for transforming development; it decided to transfer from the traditional resourse minning and initial processing to a deep minning and a deep processing, from the external extention to an internal improvem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industry to a multi-dimensional development, from the high input - low output and the unitary development to an intensive, low carbon, high efficiency, multi-dimensional and circulatory development. Ulmately, green development, the clean development, the safe development will be made. After six years exploration, it built the atmosphere for forward development of Shanxi economic society; it also accumulated certain material base and the basic condi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uses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government in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he fun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shanxi resources area as the typical judgement basis and formation reasons; Combed the resource-based area of Shanxi Province as the main methods of green transformation all-round coal resources: if the integration and paid use, to upgrad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backward production capacity, the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strengthen, key support succeeded substituted industry and promote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chnology leading transformation, to develop recycling economy,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ummary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shanxi green transformation of experience: such as guided by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is the fundament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hanxi transformation from reality, formulated effective approaches to development of promoting transformation, resist pressure insists the growth and promoting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ransformation, seize the key foster and strengthen substituted industry and attention in use economic means guide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ical advances to transition play role in supporting development; Introduced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shanxi transformation mainly difficult: such as economic structure unreasonable, economic growth resources dependence strong economic factors, part of the shortage of the development ability is insufficient, support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problems consumption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history is huge, and greatly resource-based cities are numerous, the city is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th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system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formation of problems, scientific enough. Policy Based on this, advances the shanxi provincial government realize ecological responsibility, points out the countermeasures of development can't lea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hanxi coal to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the need of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must be based on the height of the overall layout, building the country's new energy supply base, safeguarding state energy security. Transformation is the process of initiative innovation and change. Meanwhile, earnestly study and learn from foreign advanced countries and regions experience,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basic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f legal system, perfe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responsibility by constructing mechanism, and the running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responsibility
     government, ultimately the government realize ecological responsibility, from the green economic transition.
引文
①全球五分之一脊椎动物濒临灭绝[N].中国日报,2010年10月27日.
    ②坎昆,是墨西哥东南的海滨城市。1981年10月22日,包括中国在内的由14个发展中国家和8个发达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第一次坐在同一张谈判桌上,正式就南北关系问题进行讨论。
    ③苏苏.坎昆联合国气候大会闭幕中国领跑低碳竞赛[ED/OL].腾讯绿色特稿,2010年12月12日.
    ①储信艳.坎昆决议艰难出台[N].新京报,2010年12月12日.
    ②苏苏.坎昆联合国气候大会闭幕中国领跑低碳竞赛[ED/OL].腾讯绿色特稿,2010年12月12日.
    ③2009中国环境状况公报[N].中新网,2010年6月11日.
    ④胡同泽、文晓波.政府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实现途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⑤同上.
    ⑥2009中国环境状况公报[N].来源:中新网2010年6月11日.
    ①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N].来源:中国经济网,2006年3月30日.
    ②张玉林.生态环境灾难呼唤社会救助机制[J].绿叶,2008年第8期.
    ①李建民.经济增长给环境机遇[N].人民日报,1999年4月6日.
    ①胡锦涛强调扎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N].新华网,2005年2月19日.
    ②Hotelling,The Economics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31.
    ③Bradbury J H,Living with boom and cycles:new towns on the resource frontier in Canada,1945-1986,Resource Communities:Settlement and Workforce issues,East Melbourne.
    ①Millward H A.Model of coalfield development:six stages explied by the Sydneyfield,TheCanadian Geographer,1985(3):234-248.
    ②转引自龙如银.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③张秀生、陈先勇.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④张米尔、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和对策研究[J].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2001年第2期.
    ⑤张以诚.中国矿城:历史、现状、未来[J].国土资源,2003年第9期.
    ①路建涛.工矿城市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1997年第2期.
    ②赵天石.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③孙雅静.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分析[J].经济论坛,2004年第8期.
    ④顾立林、胡靖国、张先国.资源型地区觉醒中部走出资源陷阱[N].源自:新华网,2005年4月4日.
    ⑤赵玉香.战略转型——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J].经济前沿,2007年第4期.
    ①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N],源自:中国政府网,2008年6月27日。
    ②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年第10期.
    ③燕乃玲.生态文明[N].解放日报,2007年10月24日.
    ④王慧敏.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思考[J].学习论坛,2003年第8期.
    ①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
    ②[英]戴维·皮尔斯,杰瑞米·沃福德.世界无末日[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③高尚全.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N].海南日报,2004年10月31日.
    ④胡同泽、文晓波.政府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实现途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①何跃、黄沁.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生态责任[J].重庆行政,2006年第5期.
    ②冀海英.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政府[J].当代学术论坛,2008年第5期.
    ③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N].资料来源:新浪网,2003年10月14日.
    ④李亚.论经济发展中政府的生态责任[N].光明日报,2005年5月25日.
    ⑤李鸣.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现代政府生态责任[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2期.
    
    ①张礼建、张迎燕.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生态责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②张庆、赵泽洪.论政府生态责任刚性化[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①胡洪彬,吴玲玲.十七大以来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述评[J].当代社科视野,2010年第4期.
    ①转引自杨筠.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R],1989年.
    ①宗浩等.我国生态建设进展及主要问题与对策[J].四川环境,2004年第6期.
    ②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R](国发1998【36】号).
    ①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综述[J].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报告,2002年第2期.
    ②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R].国发[2005]22号.
    ①曾培炎副总理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R] (辽政发〔2005〕23号).
    ①张金萍.我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公布[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4月19日.
    
    ①国务院确定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N].中国政府网,2009年3月6日.
    ②张复明.资源型经济:理论解释、内在机制与应用研究.山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①朱光磊.现代政府理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②朱光磊、薛立强.建设服务型政府:狭义政府还是广义政府[N].人民日报,2007年7月26日.
    ①乔耀章.政府理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
    ②马斌.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基于省、市、县政府间关系的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第48页.
    ③薄贵利.近现代地方政府比较[M].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④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9页.
    ①乔耀章.政府理论[M].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137页.
    ②高小平.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行政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5期.
    ①刘祖云、王彬彬.生态型政府:现实性、学术性与价值性[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3期.
    ①李亚.论经济发展中政府的生态责任[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第5期.
    ②毕铁居、吴绍琪.和谐社会与政府生态责任体系的构架[J].特区经济,2006年第4期.
    ③李鸣.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现代政府生态责任[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
    ①Murray Bookchin ,“Thinking Ecologically :A Dialectical Approach”,Our Generation 18,1987.
    
    ①大卫·库珀.生态社会主义:从纵深学到社会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93—100页.
    ②刘仁忠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多重内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4期.
    ①转引自刘仁忠、罗军.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多重内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4期.
    ①参见:张馨.西方的公共产品理论及借鉴意义[J].财政研究,1991年第11期.
    
    ②华炬.市场失灵——环境问题的成因[J].市场经纬,2005年第2期.
    ①转引自杨天宇.斯蒂格利茨的政府干预理论评析[J].学术论坛,2000年第2期.
    ①王阳.转型时期地方政府定位[M].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27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3年10月22日.
    ①张超.论政策责任[J].理论探讨,2004年第4期.
    ①李鸣.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现代政府生态责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2006年.
    ①参阅: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R](国发[2005]39号).
    ①苗长青.“一柱擎天”惹人愁[J].党史文汇.2006年第1期.
    ①闫新江.发展循环经济是山西破解环境难题的内在要求[N].山西统计信息网,2006年10月27日.
    ①山西:传达贯彻胡锦涛视察山西的重要讲话精神[N].来源:人民网,2005年8月6日.
    ②温家宝考察山西农村[N].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6年3月19日.
    ①张宝顺在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N].山西日报,2006年10月27日.
    ②袁纯清.以转变发展为主线,再造一个新山西[J].求是,2010年第19期.
    ①杨珏、张谦.全面实施煤炭资源整合势在必行[N].山西日报,2005年8月10日.
    ①李景平.山西公布淘汰落后产能名录[N],中国环境报,2010年6月1日.
    
    ①山西省提出“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主题[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1月7日.
    ②山西经济止跌回升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转“危”为“机”[N].山西日报,2009年8月4日.
    ①山西转型发展的成效数据,来源于山西省副省长牛仁亮的调研报告:山西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A];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重点调研报告汇编(下)[C].中共山西省委办厅,2010年10月.
    ①山西省投入3亿元实施省级造林绿化十大工程[N].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改委网,2009年2月9日.
    ①权力超.5个重点城市全部摘掉“黑帽子”[N].三晋都市报,2011年1月12日.
    ②山西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转型仍面临较大挑战[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12月28日.
    ①山西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转型仍面临较大挑战[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12月28日.
    ①张复明主编.山西发展报告(2007-2008)[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②张复明.山西转型发展的难点、抓手与推进机制[J].前进,2009年第4期.
    ③牛仁亮.山西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A].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重点调研报告汇编(下)[C].中共山西省委办厅,2010年10月.
    ①谢高地.资源消耗:中国的责任有多大[N].北京科技报,2008年11月3日.
    ①管延芳.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5期.
    ①肖鹏程.日本北九州生态城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启示[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①王晓辉.瑞典的环境法实施机制及其借鉴意义[J].世界环境,2007年第5期.
    ①姜爱林,陈海秋.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若干经验[J].武汉建设,2009年第3期.
    ②姜爱林,钟京涛,张志辉.美、德、日等国城市环境治理若干措施及其经验[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③潘康.芬兰瑞典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机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4期.
    ①关琰珠.澳大利亚先进的环境保护经验以及对我们的启示[J].厦门科技,2007年第8期.
    ②岳世平.新加坡环境保护的主要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2期.
    ③李咏涛,郝春等.日本循环经济的战略构建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7期.
    ④肖鹏程.日本北九州生态城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启示[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⑤王鲁杰.北九州市经济迅速发展分析[J].中小企业科技,2007年第8期.
    ①姜爱林,钟京涛,张志辉.现代城市环境治理:美、德、日等国案例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②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通常直译为“建设-经营-转让”。BOT实质上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的一种方式,以政府和私人机构之间达成协议为前提,由政府向私人机构颁布特许,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筹集资金建设某一基础设施并管理和经营该设施及其相应的产品与服务。
    ①关琰珠.澳大利亚先进的环境保护经验以及对我们的启示[J].厦门科技,2007年第8期.
    ②探索环保新模式,打造厦门生态城[N].来源:厦门政府网,2007年12月11日.
    ③岳世平.新加坡环境保护的主要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第2期.
    ①王鲁杰.北九州市经济迅速发展分析[J].中小企业科技,2007年第8期.
    ②姜爱林,钟京涛,张志辉.美、德、日等国城市环境治理若干措施及其经验[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①岳世平.新加坡环境保护的主要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第2期
    ②姜爱林,钟京涛,张志辉.美、德、日等国城市环境治理若干措施及其经验[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③周兵、黄志亮.论国外循环经济理论及实践[J].经济纵横,2006年第4期.
    ④张雅丽,黄建昌.日本、新加坡生态环境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兰州学刊,2008年第2期.
    
    ①张雅丽,黄建昌.日本、新加坡生态环境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兰州学刊,2008年第2期.
    ②陈志萱.法国洛林:在经济转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J].经济日报,2008年5月21日.
    ①姜爱林、钟京涛、张志辉.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若干经验[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①陈荣顺.重视科技与民间力量的新加坡环境政策[N].中国环境报,2006年1月27日.
    ②李宇军.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经验[J].政策瞭望,2010年第6期.
    ①吴季松.循环经济综论[M].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页.
    ①李宇军.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经验[J].政策瞭望,2010年第6期.
    
    ①王文革.生态环境建设立法问题研究[J].环境保护,2005年第8期.
    ②全国生态功能区划[R].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公告,2008年第35号.
    ①《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4年3月25日经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①刘存瑞、白吉平.《山西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基本完成[N].来源:中国经济网,2010年9月7日.
    ①据联合国统计,每年我国在采煤过程中要向大气排放近194亿立方米的甲烷,其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
    ①康洪.论经济发展中的政府生态责任[J].文史博览(理论),2009年第7期.
    ①刘福军.绿色GDP理论基础及核算方法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1期.
    ②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R](国发[2007]38号).
    ①孙宁华.大学对政府生态决策的参与[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8期.
    1.Enviroment and Development: Sustainability Science[J]. Science, 2001(27).
    2. Hotelling,The Economics of Exhaustible Resourc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31.
    3.Bradbury J H.Living with boom and cycles:new towns on the resource frontier in Canada,1945-1986,Resource Communities:Settlement and Workforce issues,East Melbourne.
    4.Millward H A.Model of coalfield development:six stages explied by the Sydneyfield,TheCanadian Geographer,1985(3):234-248.
    5. Murray Bookchin.“Thinking Ecologically :A Dialectical Approach”,Our Generation 18,1987.
    6.Joanna Burgera, Michael Gochfeldb, CharlesW Powers.Integrating Long Term Stewardship Goals into the Remediation Process:Natural Resource Damages and the Department of Energy[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Management,2007 (82) .
    7.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列宁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邓小平文选,第1、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0.[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1.大卫·库珀,生态社会主义:从纵深学到社会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
    12.[美]科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13.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
    14.[英]戴维·皮尔斯,杰瑞米·沃福德,世界无末日[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版。
    15.姬振海,生态文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16.杨筠,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郭小聪,政府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李军鹏,责任政府与政府问责任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9.刘丹,法治政府:基本理念与框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
    20.吴季松,循环经济综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21.刘江,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年版。
    22.王阳,转型时期地方政府定位[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3.卫志民,政府干预的理论与政策选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4.马斌、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5.王昕,2010年:山西煤炭工业发展报告[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26.路甬祥,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中国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孟赤兵,区域循环经济[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28.谢庆奎、佟福玲,服务型社会与和谐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乔耀章,政府理论[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张复明,山西发展报告(2007-2008)[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版。
    29.王全春,产业转移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0.杨通进、高予远,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
    31.石国亮,服务型政府——中国政府新思维[M].北京:研究出版社,2009年版。
    31.曹沛霖,政府与市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2.燕继荣,服务型政府建设:政府再造七项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3.中国科学院,2007科学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4.胡叔宝,西方政府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5.朱光磊,现代政府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36.张玉林,生态环境灾难呼唤社会救助机制[J],绿叶,2008年第8期。
    37.李建民,经济增长给环境机遇[N],人民日报,1999年4月6日。
    38.龙如银,矿业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39.张秀生、陈先勇,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40.张米尔、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和对策研究[J],经济理论和经济管理,2001年第2期。
    41.张以诚,中国矿城:历史、现状、未来[J],国土资源,2003年第9期。
    42.路建涛,工矿城市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1997年第2期。
    43.赵天石,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44.孙雅静,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分析[J],经济论坛,2004年第8期。
    45.顾立林、胡靖国、张先国,资源型地区觉醒中部走出资源陷阱[N],源自:新华网,2005年4月4日。
    46.赵玉香,战略转型——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J],经济前沿,2007年第4期。
    47.韩宝平、宋亚洲、马晓冬,发展观的嬗变与生态文明建设[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5期。
    48.李校利,生态文明理论定位与发展策略简述[J],理论月刊,2008年第6期。
    49.周鸿,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2008年4月8日。
    50.蔡守秋,以生态文明观为指导,实现环境法律的生态化[J],中州学刊,2008年第2期。
    51.曹孟勤,生态文明的四个向度[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52.王如松,略论生态文明建设[N],光明日报,2008年4月8日。
    53.郭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构建[J],河南师大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3期。
    54.于晓霞、孙伟平,生态文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
    55.高尚全,政府是创造环境的主体[N],海南日报,2004年10月31日。
    56.胡同泽、文晓波,政府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实现途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57.何跃、黄沁,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生态责任[J],重庆行政,2006年第5期。
    58.冀海英,构建和谐社会的生态政府[J],当代学术论坛,2008年第5期。
    59.李亚,论经济发展中政府的生态责任[N],光明日报,2005年5月25日。
    60.李鸣,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现代政府生态责任[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年2期。
    61.张礼建、张迎燕,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生态责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62.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3年10月22日。
    63.张庆、赵泽洪,论政府生态责任刚性化[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64.胡洪彬,吴玲玲,十七大以来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述评[J],当代社科视野,2010年第4期。
    65.宗浩等,我国生态建设进展及主要问题与对策[J],四川环境,2004年第6期。
    66.王青云,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综述[J].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报告,2002年第2期。
    67.张金萍,我国首批12个资源枯竭城市名单公布[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4月19日。
    68.张复明,资源型经济:理论解释、内在机制与应用研究,山西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69.朱光磊、薛立强,建设服务型政府:狭义政府还是广义政府[N],人民日报,2007年7月26日。
    70.高小平,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行政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5期。
    71.刘祖云、王彬彬,生态型政府:现实性、学术性与价值性[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3期。
    72.铁居、吴绍琪,和谐社会与政府生态责任体系的构架[J],特区经济,2006年第4期。
    73.张超,论政策责任[J],理论探讨,2004年第4期。
    74.李鸣,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的现代政府生态责任[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
    75.刘仁忠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多重内涵[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第4期。
    76.张馨,西方的公共产品理论及借鉴意义[J],财政研究,1991年第11期。
    77.华炬,市场失灵——环境问题的成因[J],市场经纬,2005年第2期。
    78.杨天宇,斯蒂格利茨的政府干预理论评析[J],学术论坛,2000年第2期。
    79.王晓辉,瑞典的环境法实施机制及其借鉴意义[J],世界环境,2007年第5期。
    80.姜爱林,陈海秋,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若干经验[J],武汉建设,2009年第3期。
    81.姜爱林,钟京涛,张志辉.美、德、日等国城市环境治理若干措施及其经验[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82.潘康,芬兰瑞典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机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4期。
    83.关琰珠,澳大利亚先进的环境保护经验以及对我们的启示[J],厦门科技,2007年第8期。
    84.岳世平,新加坡环境保护的主要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2期。
    85.李咏涛、郝春等,日本循环经济的战略构建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7期。
    86.肖鹏程,日本北九州生态城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启示[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87.王鲁杰,北九州市经济迅速发展分析[J],中小企业科技,2007年第8期。
    88.姜爱林,钟京涛、张志辉,现代城市环境治理:美、德、日等国案例分析[J],上海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89.探索环保新模式,打造厦门生态城[N],来源:厦门政府网,2007年12月11日。
    90.岳世平,新加坡环境保护的主要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第2期。
    91.姜爱林、钟京涛、张志辉,美、德、日等国城市环境治理若干措施及其经验[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92.周兵、黄志亮,论国外循环经济理论及实践[J],经济纵横,2006年第4期。
    93.张雅丽、黄建昌,日本、新加坡生态环境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兰州学刊,2008年第2期。
    94.陈志萱,法国洛林:在经济转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J],经济日报,2008年5月21日。
    95.管延芳,日本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07年第5期。
    96.姜爱林、钟京涛、张志辉,发达国家城市环境治理的若干经验[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97.陈荣顺,重视科技与民间力量的新加坡环境政策[N],中国环境报,2006年1月27日。
    98.李宇军,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经验[J],政策瞭望,2010年第6期。
    100.北九州市国际环境协力室,北九州的国际环境合作[Z] ,来源:http://www.city.kitakyushu.jp/file。
    101.王文革,生态环境建设立法问题研究[J],环境保护,2005年第8期。
    102.康洪,论经济发展中的政府生态责任[J],文史博览(理论),2009年第7期。
    103.刘福军,绿色GDP理论基础及核算方法探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1期。
    104.孙宁华,大学对政府生态决策的参与[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8期。
    105.苗长青,“一柱擎天”惹人愁[J],党史文汇,2006年第1期。
    106.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R(]国发[2007]38号)。
    107.全国生态功能区划[R],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公告,2008年第35号。
    10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R].1989年。
    109.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R](国发[2005]39号)。
    110.2009中国环境状况公报[N].来源:中新网,2010年6月11日。
    11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R](国发[2005]22号。
    112.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通知[R](国发1998[36]号)。
    113.曾培炎副总理在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R] (辽政发〔2005〕23号)。
    114.胡锦涛强调扎实做好工作大力,促进社会和谐团结[N],新华网,2005年2月19日。
    115.闫新江,发展循环经济是山西破解环境难题的内在要求[N],来源:山西统计信息网,2006年10月27日。
    116.山西:传达贯彻胡锦涛视察山西的重要讲话精神[N],来源:人民网,2005年8月6日。
    117.温家宝考察山西农村[N],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6年3月19日。
    118.张宝顺在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N],山西日报,2006年10月27日。
    119.袁纯清,以转型发展为主线,再造一个新山西[J],求是,2010年第19期。
    120.杨珏、张谦,全面实施煤炭资源整合势在必行[N],山西日报,2005年8月10日。
    121.李景平,山西公布淘汰落后产能名录[N],中国环境报,2010年6月1日。
    122.山西省提出“十二五”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主题[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1月7日。
    123.山西经济止跌回升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转“危”为“机”[N],山西日报,2009年8月4日。
    124.山西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R]。
    125.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行动纲要的通知[R](晋政发〔2006〕50号)。
    126.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山西开展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意见的批复[R](国函[2006]52号)。
    127.中共山西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努力走出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128.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三大煤炭基地建设促进全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见[R](晋政发[2005]6号)。
    129.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R](晋政发[2006]49号)。
    130.山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R](晋政发[2007]9号)。
    131.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蓝天碧水工程的决定[R](晋政发〔2006〕15号)。
    132.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R](晋政发[2008]23号)。
    133.山西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牛仁亮主持的调研报告)[A]。
    134.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重点调研报告汇编(下)[C],中共山西省委办厅,2010年10月。
    135.山西省投入3亿元实施省级造林绿化十大工程[N],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改委网,2009年2月9日。
    136.权力超,5个重点城市全部摘掉“黑帽子”[N],三晋都市报,2011年1月12日。
    137.山西省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转型仍面临较大挑战[EB/OL],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年12月28日。
    138.谢高地,资源消耗:中国的责任有多大[N],北京科技报,2008年11月3日。
    139.高山,计划经济最后堡垒坍塌,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获批[N],中国青年报,2007年5月21日。
    140.刘存瑞、白吉平,《山西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编制工作基本完成[N],来源:中国经济网,2010年9月7日。
    141.闫新江,山西省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N],来源:山西统计信息网,2006年11月9日。
    142.全球五分之一脊椎动物濒临灭绝[N],中国日报,2010年10月27日。
    143.京都议定书[ED/OL],来源: http://baike.baidu.com。
    144.苏苏,坎昆联合国气候大会闭幕中国领跑低碳竞赛[ED/OL],腾讯绿色特稿,2010年12月12日。
    145.储信艳,坎昆决议艰难出台[N],新京报,2010年12月12日。
    146.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N],来源:中国经济网,2006年3月30日。
    147.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N],资料来源:新浪网,2003年10月14日。
    148.国务院确定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N],中国政府网,2009年3月6日。
    149.方世南,环境友好型社会呼唤绿色文明[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150.谢中起、郑劲梅、吕明丰,生态视域中的政府责任[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0年第5期。
    151.郭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构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3期。
    152.王蓉丽,论政府生态责任机制的构建[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第4期。
    153.方世南,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4期。
    154.袁丽静,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和生态经济[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年第6期。
    155.李英姿,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J],求索, 2007年第5期。
    156.梁冰等,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5年第3期。
    157.韩晶晶,主体功能区建设中的地方政府职能重塑[J],时代经贸,2007年第72期。
    158.范军富等,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与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J],能源与环境,2005年第1期。
    159.苏哲,西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7年第5期。
    160.于刚,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保障[J],辽宁经济,2006年第11期
    161.高萍,50年来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变化与启示[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4期。
    162.周利华,浅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J],科学与管理,2007年第3期。
    163.申坤,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府职能转变的途径探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64.姚凤云,行政效能建设与政府职能转变[J],行政论坛,2007年第6期。
    165.杨义芹,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政府职能转变[J],理论与现代化,2007年第5期。
    166.史永展,从放任政府到有限政府:对政府职能的历史考察[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第4期。
    167.侯德功,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初探[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168.郑永超等,我国政府职能社会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报,2006年第5期。
    169.王玉珍,区域经济的发展对政府职能的挑战及有效转变政府职能的对策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07年10期。
    170.周月娥,建设服务型政府与有效发挥政府职能[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171.翟桔红、徐水安,政府职能内涵的理论阐释[J],行政与法,2007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