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跨国有组织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The Research on Some Problems of 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
  • 作者:曹璐
  • 论文级别:硕士
  • 学科专业名称:刑法学
  • 学位年度:2004
  • 导师:张旭
  • 学科代码:030104
  •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4-04-01
摘要
跨国有组织犯罪,是犯罪发展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犯罪类型。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交通通讯的日益发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跨国有组织犯罪在这一大形势下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同时也对各国及国际社会的稳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是国际社会与该种严重危害各国利益的犯罪进行斗争的一个里程碑,我国于2003年9月加入了该公约。本文从国际刑法学的角度,对跨国有组织犯罪的犯罪现状、立法现状和司法现状进行概述,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公约提出一些应对的策略,力求为我国预防和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尽一些绵薄之力。
    本文的第一部分,对跨国有组织犯罪的犯罪现状、立法现状、司法现状进行了概览和分析。笔者认为,跨国有组织犯罪是由三人或多人组成的、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有组织结构的犯罪集团,以获取经济利益为最终目的,而实施的行为或结果涉及两个以上国家的犯罪活动。在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跨国有组织犯罪呈现出一些自身的新特点: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具有严密的分工及专业化特性;跨国地域进一步扩大;涵盖犯罪类型广泛;由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扩展,并试图披上“合法化”的外衣;以及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犯罪手段由暴力向智能化转变。跨国有组织犯罪不但危害各国
    
    
    社会安全,威胁国际社会稳定,而且阻碍各国间正常的经济交往,破坏世界经济秩序,同时也冲击各国法律制度,挑战国际刑事司法体系。面对来势凶猛的跨国有组织犯罪,各国各地区均采取积极的态度,纷纷通过立法对其进行控制与防范。从各国国内立法来看,制定专门的刑事法规对有组织犯罪予以惩治,已逐渐成为各国反有组织犯罪立法的首选。联合国大会第55届会议通过的《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是国际社会长期以来同跨国有组织犯罪进行斗争的结果,其通过国际公约的形式构建了全球性控制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国际法律机制。现阶段对跨国有组织犯罪的打击,仍以各国国内司法机关为主;同时,鉴于该种犯罪的跨国特性,双边及多边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国际刑警组织在国际社会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的行动中充当了重要角色。
    本文的第二部分,在前文解读现状的基础之上,分析了跨国有组织犯罪的立法和司法中存在的问题。国内刑事立法相对滞后、各国法律制度间存在差异以及配套法规不健全在立法层面给跨国有组织犯罪以可乘之机;而国家间存在的政治分歧和狭隘的民族利益观、管辖权冲突问题以及在刑事制裁执行时涉及的追缴犯罪所得问题则在司法层面对同跨国有组织犯罪的斗争中形成了种种阻碍。
    本文的第三部分,在前文解读跨国有组织犯罪的现状和分析立法、司法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之上,结合《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中的相关规定,试对我国预防和打击跨
    
    
    国有组织犯罪提出一些策略和建议。首先,笔者从制定针对跨国有组织犯罪的专门法条或法规和修改完善刑法中的相关条款两个方面入手,建议完善国内刑事立法,提出扩大刑法中洗钱罪的上游犯罪范围以及在刑法中增设“贿赂外国公职人员和国际公务员罪”的意见;其次,笔者认为应在司法环节引入针对跨国有组织犯罪的特殊措施。比如,在侦查阶段允许采用一些非常规的侦查手段、加强对证人的保护等;第三,要加强国家间和地区间的刑事司法合作。其中包括管辖合作、关于没收和扣押的合作等方面;最后,还要建立合理的社会防控体系。打击有组织犯罪并不只是公检法三个部门的事情,只有保证社会肌体的各个器官处于良性运作状态,才能从根本上遏制有组织犯罪的滋生。
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 (TOC) is a kind of crime with distinct features of times that must appear in the development of crime.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at of the traffic and the communication brings great changes to our lives. TOC takes on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se condition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threatens the steady of all countries and the global society.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Against 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s is a milestone in the struggle against this crime that harms all countries’ interest seriously. Our state joined this convention in September, 2003. This thesis outlines the present situations of the crime and the legislation and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crime, analyses the problems in them, and puts forward some tactics of respondence from the angle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The author tries to do something good to the prevention from the TOC of our country.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thesis the author outlines and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rime and that of the legislation and the jurisdiction. The author deems that TOC is a kind of crime made by the criminal group of three or more members which exists in a period and has an organized constitution. It considers the economic benefits as the last goal and the behavior or the consequence of it concerns two or more countries. Now the global economy develops quickly an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es with each passing day . TOC takes on some new features in this situation: The organized level becomes higher; The area it concerns becomes bigger; The kinds of crime it contains become more and more. This crime expands from the economic area to the political area. And its criminal means change from force to intelligence. TOC endangers the safe of the country and the peace of the world, hinders the normal economic contact between countries, harms the global economic order, pounds the national legal system and challenges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judicial system. Facing the rampant TOC, the countries and areas all take positive attitude to control and prevent it through legislation. Seeing from the national legislation of some countries, drawing up special criminal law against TOC has become the first choice among the legislation against TOC.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Against Transnational Organized Crimes passed at the
    
    
    55th conference of UN General Assembly in 2000 is the fruit of the long-term struggle of the global society against TOC. It constructs an international legal system of global control on TOC in the form of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The strike against TOC now still depends on the national judicial office. At the same time, considering its characteristic of transnation,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is necessary. The ICP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ction of the global society against TOC too.
    In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thesis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problems in the legislation and the jurisdiction against TOC on the basis of the aforesaid explanation of the situations. On the one hand, the falling behind of the national criminal law, the distinctions between national legal systems, the related regulations which are not perfect give opportunities to TOC on the level of legisl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fferences of political opinions, the narrow sense of national benefits, the jurisdictional confliction and the problem of the recovery of booty block the strike to TOC.
    The third part of this thesis tries to put forward some advice to our prevention and strike to TOC on the basis of aforesaid outline and analysis. First, the author suggests perfecting the domestic criminal law and proposes to enlarge the range of the upstream crimes of the crime of laundering. The author also proposes to increase the crime of bribing foreign public officials and international public servants in the criminal law. Second, the author deems some special measures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the jurisdiction against TOC
引文
[1] 莫洪宪:《反有组织犯罪的国际合作研究》,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第2期,第49页。
    [2] 《联合国草拟打击有组织犯罪公约》,载《人民公安报》,1998年5月7日。
    [3] 康均心、王文波:《经济全球化与有组织犯罪发展趋势》,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第33页。
    [4] 赵永琛:《论跨国犯罪的概念》,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73页。
    [5] 周密:《论跨境犯罪及其控制策略》,载《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第29页。
    [6] 康均心、王文波:《经济全球化与有组织犯罪发展趋势》,载《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第34页。
    [7] 【美】克利斯托费·桑德斯著,王勇、单长宗、丁慕英译:《面对有组织犯罪挑战的刑事司法制度》,载《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年第4期,第80页。
    [8] 【意】加罗法洛著,耿伟、王新译:《犯罪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67页。
    [9] 杨春洗主编:《刑法基础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1页。
    [10] 李伟:《国际有组织犯罪发展趋势》,载《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3期,第42页。
    
    [11] 彭东博士论文:《有组织犯罪刑事政策研究》,吉林大学法学院资料室书藏,第12页。
    [12] 【瑞士】尼古拉斯·奎勒兹著,周欣译:《有组织犯罪的国际状况》,载《外国法译评》,1997年第4期,第24页。
    [13] 赵永琛:《区域刑法论——国际刑法地区化的系统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59页。
    [14] 李伟:《国际有组织犯罪发展趋势》,载《现代国际关系》,2001年第3期,第43页。
    [15] 吉丽阿扎提、阿迪力江:《中亚跨国犯罪及其法律控制措施》,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4期,第113页。
    [16] 李玫瑾:《对美国有组织犯罪情况的考察》,载《政法学刊》,第17卷第2期,第39页。
    [17] 赵秉志、赫兴旺:《跨国跨地区有组织犯罪及其惩治与防范》,载《政法论坛》,1997年第4期,第2页。
    [18] 莫洪宪:《国际社会反有组织犯罪立法概况》,载《中国刑事法杂志》,1998年第3期,第91页。
    [19] 周密:《论跨国境犯罪及其控制策略》,载《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12期,第33页。
    [20] 马进保:《国际犯罪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73页。
    [21] 【韩】李万熙著,马相哲译:《引渡与国际法》,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45页。
    [22] 消息来源:http://news.tom.com 2003年12月18日。
    
    [23] 张智辉:《国际刑法通论》(增补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4页。
    [24] 赵永琛:《国际刑法发展新的里程碑——<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銎馈罚亍吨泄淌路ㄔ又尽罚?001年第6期,第110页。
    [25] 据统计,截止到2001年6月1日,对所有犯罪废止死刑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75个,对普通犯罪废止死刑的国家和地区有14个,事实上废除死刑的国家和地区至少有20个,这样,在法律上或事实上废除死刑的国家和地区已达成109个,而保留死刑的国家和地区仅有86个。—— see The Death Penalty :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the Death Penalty Information 转载自钊作俊:《中国现行死刑政策的评价及其反思》,www.elawcn.net/default.asp <刑法中国>?003年9月14日。
    [26] 郭自力:《有组织犯罪之比较研究》,载《政法论坛》,1998年第4期,第38页。
    [27] 张智辉、蔡巍:《国际经济交往中的腐败及其相关犯罪》,载张智辉主编:《国际刑法问题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67页。
    [28] 莫洪宪:《反有组织犯罪的国际合作研究》,载《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第2期,第54页。
    [29] 李瑛:《跨国犯罪及其罪犯的引渡问题探析》,载《河北法学》,2001年第4期,第53页。
    
    [30] 黄风:《关于追缴犯罪所得的国际司法合作若干问题研究》,载张智辉主编:《国际刑法问题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10月版,第173页。
    [31] 邵沙平、丁明方:《控制跨国犯罪与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1期,第69页。
    [32] 齐文远、吴学斌:《论打击国际有组织犯罪中的司法合作》,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中国区际刑法与刑事司法协助研究》,法律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414-415页。
    [33] 魏平雄、赵宝成、王顺安主编:《犯罪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74页。
    [34] 李玫瑾:《对美国有组织犯罪情况的考察》,载《政法学刊》,第17卷第2期,第39页。
    [35] 张旭:《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现状、问题与应对》,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6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02页。
    
    
    
    
    
    
    
    
    参 考 文 献
    
    一、中文著作
    1、张智辉主编:《2002国际刑法问题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年版。
    2、张智辉:《国际刑法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张旭:《国际刑法论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6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黄芳:《国际犯罪国内立法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
    6、马呈元:《国际犯罪与责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7、赵永琛编:《国际刑法约章选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高铭暄、赵秉志主编:《中国区际刑法与刑事司法协助研究》,法律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9、林欣主编:《国际刑法问题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何秉松主编:《有组织犯罪研究》第1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11、彭东博士论文:《有组织犯罪刑事政策研究》,吉林大学法
    
    
    学院资料室书藏。
    12、赵秉志:《外向型刑法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
    13、陈晖:《走私犯罪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4、马克昌:《经济犯罪新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赵永琛:《区域刑法论—国际刑法地区化的系统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6、马进保:《国际犯罪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7、邓正刚:《穿越时空的较量——21世纪的国际犯罪预防与控制》,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20、魏平雄、赵宝成、王顺安主编:《犯罪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21、康树华、魏新文主编:《有组织犯罪透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赵秉志、钱毅、赫兴旺:《跨国跨地区犯罪的惩治与防范》,中国方正出版社,1996年版。
    23、赵永琛:《国际刑法与司法协助》,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24、叶高峰、刘德法主编:《集团犯罪对策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25、陈显容、李正典:《犯罪与社会对策——当代犯罪社会学》,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
    
    26、高一飞:《有组织犯罪问题专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赵秉志:《国际区际刑法问题探索》,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8、黄风:《中国引渡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9、赵永琛:《区际刑法论——国际刑法地区化的系统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