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政府、市场、媒体及其他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The Government, the Market, the Media and the Others
  • 副题名:试论新闻生产中的社会权力
  • 英文副题名:Social Powers in News Production
  • 作者:芮必峰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新闻学
  • 学位年度:2009
  • 导师:李良荣
  • 学科代码:050301
  •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9-03-20
摘要
“新闻是人们了解世界的窗口”,“窗口展示的视野取决于窗口的大小、窗格的多少、窗玻璃的明暗以及窗户的朝向是迎着街面还是对着后院”。塔奇曼这个形象的比喻是要说明新闻是被生产出来的,它受制于一定的“框架”,“媒介现实”不是真实的现实,而是媒介组织“制造”出来的现实。但是,那又怎么样昵?问题在于我们似乎无法摆脱依靠媒介的“制造”来了解现实的“宿命”。所以,在揭开“媒介现实”建构和结构之谜的基础上,能否进一步思考如何使新闻生产更加“合理化”,让媒介产品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呢?
     本论文运用知识社会学的方法来考察新闻生产及其产品。但是,我们并不打算全面考察那些影响和制约新闻生产的“存在”因素,而是集中考察和分析其中的几项重要“社会权力”因素。目的是想通过这种考察和分析,来寻求建立一种更好的“人们能够得到良好信息”的新闻生产关系。
     我们吸收了福柯、布尔迪厄、吉登斯等学者关于“权力”的一些基本思想,特别是权力的分散性、生产性、可转换性(不是暴力夺取)以及“控制的辩证法”等,分别将政府(执政党)、市场、媒介视为不同的“社会权力”主体,考察它们在我国新闻生产中的实际作用和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并试图通过另外引入以学界和各种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公共权力”,来建构一种更为“理想”的新闻生产的“制度空间”。所以,本文的“社会权力”不同于政治学或法学界对权力所进行的分类,它只是对上述影响新闻生产的几种重要社会“力量”所做的一般性描述。
     舒德森在回顾西方新闻生产研究的各种理论取向后批评说,“它们既缺乏历史视野也不谙比较研究”,“媒介研究的动机通常是在缺乏比较视野的情况下构想出来的”,在他看,新闻生产研究中的这种缺陷“也一定损害了其作为社会科学的长期价值”李金铨也认为,“英美的媒介政治学家通常漠视比较的视野,他们的理论架构孕育于工业先进和政治稳定的富裕国家,无法完全解释第三世界复杂而曲折的经验。”
     本文立足当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定语境,关注媒介、媒介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如何在各种社会力量的作用下,以及在和这些力量的相互作用中从事新闻生产,建构“媒介现实”。在对上述作用和相互作用的分析过程中,我们也会对这些力量的形成和变化做必要而简洁的历史扫描,以期发现它们的理路和走向。但是,我们的根本目的不在揭开中国“媒介现实”的建构和结构之谜,而在通过检视那些影响新闻生产的主要社会力量,寻求一种适合中国国情、有利于新闻生产的“专业化制度空间”。
     在“新闻生产的中国‘语境'”一章,我们从“准入制度”和“政治家办报”两方面论述中国新闻生产的“语境”特点,认为它们从“外”(制度)到“内”(观念),安排着新闻生产的基本要素,设置了新闻活动的基本前提。但实践是发展的,因此“语境”也是变化的。改革开放30年来,传统新闻观念和体制与社会实践的冲突随处可见。也正是在这些冲突中,我们看到了新闻生产关系发生的一些微妙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生产方式和产品内容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所以,我们的基本观点是:这种表现在“制度”和“观念”层面的语境特点,并不只是一种作为“机械结果”的控制性力量,左右着新闻生产者及其生产过程,像许多媒介政治经济学者和文化批判学者认为的那样;也不是一种无碍于新闻生产者及其生产过程的可有可无的“背景”或“底色”,像一些多元自由主义学者和解释社会学者所做的那样。我将新闻生产的中国“语境”作为这项研究的出发点,同时也将“语境”变化过程中所体现的这种内在逻辑作为整个研究的思想方法。它们支持着我对一些深藏着的“根本关怀”的憧憬和乐观。
     从具体新闻生产着眼,我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与各级党委宣传部门的关系,即与执政党的关系中。第三章“宣传管理”从“学习运动”、宣传通知、“命题作文”等方面,集中讨论我国宣传管理中的一些主要方法。但我并不打算系统梳理这些方法的种类,或者详细描述它们的实施过程。我的目的是分析这些方法作为新闻生产“统治技术”的成因,进而揭示它们如何与“自我技术”一起参与新闻生产,发挥实际作用。我们用从米歇尔·福柯那里借来的“统治技术”来描述影响媒体及其从业者并作用于新闻生产的各种外部结构性因素;而用“自我技术”来描述媒体及其从业者自身对各种“统治技术”的积极回应(而非消极响应)。并分别把它们与吉登斯的“结构”与“行动”这一对概念勾连起来,认为在具体新闻生产过程中,大量存在的是两者之间冲突中的合作、合作中的冲突,而不是那种要么是“对抗”要么是“合谋”的二元对立关系。正是在这样的复杂关系中,新闻生产的所谓“空间”,或者“临场发挥”中的所谓“场”以及“策略突围”中的所谓“围”,被一次次构筑,又被一次次打破。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生产同时也是新闻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第四章“市场的逻辑”,以马克思关于人类三大社会形态的论述为指导,在对传媒市场化进行社会学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市场逻辑与新闻生产的关系。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在传媒市场化过程中,“异化”和“异化”的扬弃实际上走着同一条道路。因此,对传媒市场化做简单的肯定或否定都难免有失偏颇。传媒的历史是整个社会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社会发展规律看,市场化或许是传媒发展史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积极利用它来发展现代新闻生产力,改造传统新闻生产关系,努力限制其“异化”程度和范围,以达到最终超越它的目的,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第五章“专业化追求”,通过分析功能主义和社会互动论关于“专业主义”的不同解释,并结合多项调查结果,认为在当前中国语境下,将媒体及其从业者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认同或追求视为对实际新闻生产中“专业权力”的追求,或者“职业权力的意识形态”的建构似乎更加符合实际。同时我们也认为,媒体及其从业者的“专业权力”之于现代社会是一种“必要”而且“合理”的权力,建构“职业权力的意识形态”自然也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当然,“专业权力”只是现代社会各种权力中的一种权力,媒体及其从业者的“专业权力”也只是各种“专业权力”中的一种“专业权力”;和所有的权力一样,它同样面临着和其他权力的关系问题,并存在一个相互监督和制约的问题。因此,需要构筑一种更加合理的媒介“专业化的制度空间”。我们将这个“空间”设想为由政府、市场、媒体以及以学界和各种非政府组织为代表的“其他社会权力”构成的一种“合力场”,寄希望充分发挥各种“权力”的建设性作用,把每一种力量当作吉登斯所谓“反思性监控系统”,在制度设计层面为其划分界限、设定范围,使彼此间形成“控制的辩证法”,共同推动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News is a window on the world"."The view through a window depends upon whether the window is large or small,has many panes or few,whether the glass is opaque or clear,whether the window faces a street or a backyard".Tuchman adopted this vivid analogy to make his point that news is manufactured and confined to its frames,media reality is not a true reality but a reality manufactured by media organizations.But the problem is that we still have to count on medi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reality and that seems to be the destiny.In that sense,based on understanding how media reality is constructed,can we ponder further on how news production could be more rationalized so that it better serves the society?
     The thesis explores news prodcution and its produ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ogy of knowledge.But rather than examining those existing factors that influence and restrict news prodcution in general,the study focuses on analyzing several social power factors in order to seek a better news production relations that helps the public be better informed.
     The study absorbs some basic ideas of power from Fo-ucault,Pierre Bourdieuand and Giddens,especially that power is scattered,productive and transformed and the notion of the dialectics of control.It regards the government(the ruling party),the market and the media as different subjects of social power,and discusses how they influence and interact with news production in China.It also attempts to introduce in public power represented by academia and various NGOs in order to construct more ideal institutional space for news production.The concept of social power in this study is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social powers that influence news production,and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political study and legal study.
     After reviewing various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news production in the west,Schudson commented that,'they either lack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r do poor in comparative study','the motive for media study is often conceived when there is a lack of comparative perspective';and in his view of point,the drawback in the study of news production 'also harms its long-term value as a social science.'.Lee also thinks that 'American and British media scholars often ignores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ison,and their theoretical frames derive from industiralized and politically stable countries,and can't fully interprete complex experiences of the third world.'
     The thesis seeks to understand how media institutions and media professionals engage in news production embedded in China's political,economic and cultural contexts,and how various social powers influence and interact with the construct of media reality.There is a general and historical description of how these social powers are formed and changed,in order to track down their appraoches and specific roles. Bu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not to uncover how media reality is constructed and structured in China,but to search for a professionally institutionalized space that is compatible to Chinese reality and benefits news production
     In the second chapter Contexts of News Production in China,the study starts with discussion of entry permit system and politicians run the newspapers,which are considered to feature the contexts of news production in China as intern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and external dominant notion.These two set the prerequisite for news production and arrange basic elements accordingly.Even after China has carried out open-door policy for more than thirty years,social practice of news production still drastically conflicts with traditional mentality and system,from which subtle and profound changes of news production relationship,methods of production and news products could be observed.In that sense,the contexts of news production in China, which are featured by both levels of institution and notion,are not the result of a dominant power that controls media professionals and their production,as many political economy media scholars and critical cultural study scholars thought.Nor is it only a backdrop of news production process as held by some liberal pluralists and interpretive sociologists.The study unfolds the contexts of news production in China as the starting point,and also makes use of the logic of changes as the methodology, in support of a dose of optimism towards some hidden ultimate care.
     In terms of tangible news produc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government or the ruling party,is mainly reflected by media relationship with party propganda offices at different levels.The third chapter Propganda Management discusses major cases as political studies movement,propganda policy notice and collective media campaign;explains how they become part of techniques of domination and mingle with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to play in news production.The study borrows the concept of techniques of domination from Fo-ucault to describe extern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media professionals and their production,and uses the concept of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to describe how media companies and media professionals respond actively to techniques of domination(not passively);and articulates these two concepts with Gidden's concepts of structure and action.The study tends to regard what really exists in news production is featured by conflicts through cooperation,and cooperation through conflicts,rather than the dichotomy of 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In that sense,improvisation or strategic breakout,just to name some of the summaries by meida scholars,all suggest that the institutionalized space of media prodcution has been constructed and broken over and over.Also in this sense,news production is the reproduction of news production relations.
     The fourth chapter The Logics of the Market,based on Marxist exposition of three social forms and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media marketization,analyzes in dep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logic and news production.The argument is that during the process of media marketization,alienation and sublation of alienation actually take the same path.It is biased to simply criticize or praise media marketization.The history of media is part of the social history,and media marketization is one inevitable phase the media has to go through,which could be exploited in order to transform traditional news production relations,reduce the range of alienation,and develop capability of news production.
     Based on different explanations of professionalism from approaches of functionalism and social interaction theory,the fifth chapter In Pursuit of Professionalism analyzes several surveys,and tends to consider that within Chinese contexts,it is more realistic to regard the pursuit of professionalism as the pursuit of professional power,or the construct of ideology of professional power.The pursuit of professional power by media and media professionals is necessary and justified for the society,and so is the construct of ideology of professional power.Professional power for the media is only one kind of powers and professional powers,and has the same problem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 to other powers and the issue of check and balance.Acutally that is all the more reason to construct a more reasonable institutionalized space for the media and media professionals.The study suggests tthat institutionalized space compose of government,market,media,academia and various NGOs to represent other social powers.In that case it could become a complex field in which each power could serve as part of reflective monitoring system and their roles would be difined and confined at the level of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hence the the dialectics of control could be in place and contributes to the progress of Chinese society.
引文
1 盖伊·塔奇曼:《做新闻》,第30页,华夏出版社,2008。
    2 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生产的社会学》,见《大众媒介与社会》,第185、186页,华夏出版社,2006。
    3 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第25页,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
    1 Tuchman, Gaye(2008): Making News, P. 30, HuaXia Publishing House.
    
    2 Schudson, Michael(2006): Sociology of News Production, Pp. 185-186, HuaXia Publishing House.
    
    3 Chin Chuan, Lee(2004): Beyond Western Hegemony, P.25, Oxford Universtity Press.
    1 许燕:《虚幻的客观与真实——赵汀阳研究员访谈录》,见李良荣主编:《为中国传媒业把脉——知名学者访谈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 making news在有些早期文献中还被用来形容那些以制造知名度为目的的传播行为,如在历史学家Daniel J.Boorstin以及Harvey Molotch和Marilyn Leaster的著作中。
    3 盖伊·塔奇曼:《做新闻》,第30页,华夏出版社,2008。
    4 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第661、682页,译林出版社,2006。
    5 同上,第659页。
    6 参阅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第十四章。
    7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第42页,人民出版社,2003。
    8 刘易斯·A·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第12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9 参阅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第695页。
    10 转引自刘易斯·A·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第235页.
    11 参阅默顿的《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第十五章。
    12 刘易斯·A·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第383页。
    13 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生产的社会学》,见[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编《大众媒介与社会》,第164页,华夏出版社,2006。
    14 迈克尔·舒德森的《新闻生产的社会学》和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的《对媒介职业和职业人员的分析》两文分别见《大众媒介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6)和《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2004),以下综述凡来源于这两篇文章的资料不再另注明出处,读者可从这两篇文章的注释中查找这些资料的原始出处。
    15 舒德森:《新闻生产的社会学》,《大众媒介与社会》,第166页。
    16 这项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的研究显然与当时相关研究的路径不同,正如标题中显示的,它深深打上了功能主义角色社会学的印记。
    17 《制作新闻》已由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年翻译出版,本文引述根据该版本。
    18 参阅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生产的社会学》,彼得·戈尔丁、格雷厄姆·莫多克:《文化、传播和政治经济学》,见《大众媒介与社会》;李金铨:《媒介政治经济学的悖论——中港台 传媒与民主变革的交光互影》,见《超越西方霸权》,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
    詹姆斯·卡伦:《媒体与权力》第二部分“媒体社会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9 另有杨保军:《简论新闻源主体》(《国际新闻界》2006、6)、曾庆香、刘自雄:《论新闻源与新闻的话语主体》(《国际新闻界》2006、1)、张洪忠、何艳、许航:《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新闻从业者的价值取向》(《国际新闻界》2006、10)等也可以视为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
    20 陆晔:《权力与新闻生产过程》,《二十一世纪》,2003年第6期。
    21 关于西方一些著名学者的权力观,可参阅刘娜:《传媒的权力——兼论若干西方著名学者关于“权力”的思考》,载《新闻与传播评论》(2006-2007年卷),武汉出版社,2007。
    22 Michel Foucault:“The History ofSexuality”,New York:Vintage Books,p.136,1980。
    2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评性的质疑》,第66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4 参阅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5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第77、78、376-377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6[美]伯纳德·罗胥克:《制作新闻》,台湾远流出版公司,第9页,1994。
    27 许燕:《虚幻的客观与真实——赵汀阳研究员访谈录》,见李良荣主编:《为中国传媒业把脉——知名学者访谈录》,第8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8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29 参阅詹姆斯·卡伦:《媒介与权力》,第二部分媒体社会学,史安斌、董关鹏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0 James Carey,"After word:The Culture in Question," in James Carey:A Critical Reader,ed.Eve Stryker Munson and Catherine A.Warren(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7),19.332 o
    31 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第4页,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
    32 同上,第19-20页。
    33 “Making news”中译名为《做新闻》,麻正旗、刘笑盈、徐扬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8月出版。
    34 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第130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5 《做新闻》,第30页。
    36 舒德森:《新闻生产的社会学》,见《大众媒介与社会》,第185、186页。
    37 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第25页。
    38 所有这些调查研究成果我们在具体引用时再另行交待出处,在此先一并致谢。
    39 见林晖编撰:《历史的探索》,第449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0 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第202、202-203页,译林出版社,2006。
    41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第413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42 刘易斯·A·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第19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43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第35页;另外,关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还可参阅该书第54、55、56页,以及卡西尔的《人论》。
    44 同上,第54页:关于“情境定义”和“自证预言”可参阅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第十三章以及第30-32、257-259页,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第469页。
    1 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第5页,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
    2 见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3卷,第二十一章,第一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入,准入制度的不少具体规定已经被突破,其中一些突破来自官方或得到官方的认可,有些则是心照不宣的默许,前者如报刊管理中的“管办分离”,广播电视中的“局台分离”,后者如大量无证记者和编辑实际在从事新闻工作。但是到目前为止,准入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宗旨并未改变,国家对有关法规也未进行清理,也就是说,这些法规在法律上依然有效。
    4 《列宁选集》,第3卷,第202页,人民出版社,1995。
    5 参阅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第一章,第2、3节,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6 《列宁全集》2版,第12卷,第96页,人民出版社,1990。
    7 《列宁全集》2版,第33卷,第47页,人民出版社,1990。
    8 《列宁全集》2版,第40卷,第335页,人民出版社,1990。
    9 《列宁全集》2版,第42卷,第85页,人民出版社,1990。
    10 《列宁全集》2版,第32卷,第230页,人民出版社,1990。
    11 《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2分册,第43页。
    12 毛泽东:《事情正在起变化》,《人民日报》,1957年5月15日。
    13 毛泽东:《<文汇报>在一个时期内的资产阶级方向》,《人民日报》,1957年6月14日。
    14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册,第126页,新华出版社,1980。
    15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19页,新华出版社,1983。
    16 童兵:《主体与喉舌》,第57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7 西方关于新闻生产的研究大多如此,其中Gaye Tuchman的Making News尤为典型,该书第一章“作为框架的新闻”开宗明义:“本书把新闻看做一种框架,并考察这个框架是如何建构的,或者说考察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机构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考察的重心是报纸 和电视作为复杂的组织所必然遵循的程序,以及新闻工作者所承担的职业关怀……本书更关注新闻专业主义以及来自新闻专业主义的决定是如何成为组织需要的产物的。”(见《做新闻》,第30页,华夏出版社,2008)。Todd Gitlin在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中也认为:“新闻业的惯例是以新闻组织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兴趣为基础的,往往从对各种社会现实的筛选中得到体现。日复一日,常规的组织程序界定了‘报道',塑造了领导人以及他们所持的观点,并且传达了该如何认识领导人的态度。只有在政治危机或起主导作用的意识形态出现较大变化的时候,政治经济领导才会偶尔直接介入或干涉现行的新闻惯例。”(见《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第11页,华夏出版社,2007)。
    18 见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第126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19 吴冷西《新闻的阶级性及其他——毛主席几次谈话的回忆》,载《缅怀毛泽东》上,第203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0 《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第215-216页,新华出版社,1983。
    21 见朱正:《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第47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毛泽东对邓拓的这次训斥在胡乔木、王若水等人的回忆文章中均有记载。
    22 吴冷西:《新闻的阶级性及其他——毛主席几次谈话的回忆》,载《缅怀毛泽东》上,第204、205-206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3 见吴冷西:《忆毛主席》,第59页,新华出版社,1995。
    24 吴冷西:《新闻的阶级性及其他——毛主席几次谈话的回忆》,载《缅怀毛泽东》上,第36-141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5 同上。
    26 见吴冷西:《忆毛主席》。
    27 马达:《关于“政治家办报”》,《马达自述——办报生涯60年》,文汇出版社,2004。
    28 潘忠党:《有限创新与媒介变迁:改革中的中国新闻业》,该文系潘忠党根据自己的英文原作改写,以电子邮件发给我的。原作的简缩版发表于M.Bromley&A.Romano主编,Journalism and Democracy in Asia(pp.96-107),London:Routledge;关于“边缘突破”,见潘忠党:《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造》,《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3期。
    29 见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三卷,第二十一章,第一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0 同上,第504、506页。
    31 在吉登斯的社会“结构化”理论中,与“结构”不同,“社会系统”指的仅仅是社会互动具体可见的表层模式,而前者则是有生成能力的规则和资源的“虚拟性秩序”(viaual order),它使得行动者在日常生活中能再生产他们自认为对常规情形合适的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看,“结构”也是“结构化”的动态过程。(参见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第一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2 刘用亚:《一份受欢迎的周报——<周末>》,《新闻战线》,1983年,第12期。
    33 梁博祥:《我国晚报事业发展概况》,《中国新闻年鉴》,1987年,第28页。
    34 参阅李良荣:《15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新闻大学》,1995年,第1期。
    35 有关这场争论的详细情况可参阅胡绩伟:《我与胡乔木的十年论辩》,香港,卓越文化出版社,2006。
    36 李大同:《冰点故事》,第1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7 参阅黄旦:《党组织办报与“手工业”工作方式——“全党办报”的历史学诠释》,《新闻大学》,2004年,第3期。
    38 关于“管办分离”,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7月25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的实施细则》是这样解释的:“中央党政部门所办报刊,除公报、政报、文告外,要与部门实行管办分离,由读者自费订阅。管办分离指在坚持《出版管理条例》确定的主管主办制度前提下,对报刊管理方式做出的一种调整。具体要求是:1.人员分离。报刊工作人员不得与党政部门公务员混岗。各级党政部门现职领导干部不得兼任报刊社社长、总(主)编、顾问或编委会成员、理事等职务。党政部门工作人员不得在部门所属报刊单位兼职。不得以党政部门名义参与协办报刊。2.财务分离。报刊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党政部门不得以任何名目向报刊单位收取管理费、发行费和 其它费用,更不得把报刊经营收入变成机关的“小金库”。3.发行分离。党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为报刊发行和承揽广告业务提供各种便利,不得参与报刊的经营活动。报刊不得利用部门职权搞摊派发行。管办分离后,主管部门仍要履行主管职责。主要包括对报刊的舆论导向、出版质量进行监管;监督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任免报刊单位主要负责人。”
    39 宋木文:《出版单位主办主管制度的由来与调整的探索》,《出版科学》,2003年,第4期。
    40 《中央报刊治理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有关问题答记者问》(2006年12月29日)。
    41 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司长刘波2001年4月《在全国都市类报纸座谈会上的讲话》。
    42 童兵:《试论中国都市报的第二次创业》,《新闻记者》,2005年,第4期。
    43 张小争:《中国电视业大拐点》,见吴飞主编《传媒竞争力》,第104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44 正如学界和业界共同总结的那样,如今的媒介遵循的是“大投入大产出,小投入不产出”的模式,可见竞争的激烈以及资本在竞争中的重要性。
    45 黄进:《中国传媒的资本游戏》,见吴飞主编《传媒竞争力》,第87页,中国传媒大学,2005。
    46 如根据《广播电视管理条例》规定,只有政府所属的广电行政部门可设立电台和电视台,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立。禁止设立外资经营、中外合资经营和中外合作经营的广播电台、电视台。但“局台分离”后电台、电视台己直属上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电台、电视台的基本资源是频道(率),社会资本进入频道(率)意味这些资本的持有者可以参与经营电台、电视台的某些频道(率),事实上意味着政府垄断的打破。
    47 见刘根社:《在流浪中追寻理想》,《今传媒》,2005年,第5期。
    48 《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规定:“新闻记者证是我国新闻机构的新闻采编人员从事新闻采访活动使用的有效工作身份证件”,“新闻记者证持有者从事新闻采访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这些“流浪记者”既“无从事新闻采访活动使用的有效工作身份证件”,其新闻采访活动自然不受法律保护。如果他们的报道能引起较大社会反响,又在权力势力(政治和经济)能够容忍的范围内,所在媒体可以此提高声誉,“法律”也会开只眼闭只眼;如果他们的报道开罪了某些势力,媒体往往以“招聘人员”推卸责任,“法律”则指认他们为“假记者”。
    48 张志安对江的访谈,见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第43、44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49 同上,第45页。
    50 《草根媒体——部落格传奇》,陈建勋译,美商欧莱礼台北分公司,2005;以上资料取自闵大洪《草根媒体:传播格局中的新力量》,《青年记者》,2008年,第15期。
    1 转引自[美]道格拉斯·凯尔纳 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第78-79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 参阅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第一章,第4节,李康、李猛译,王铭铭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 “深度解释学的方法论架构”是英国文化学者约翰·B·汤普森在吸收“深度解释学”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研究象征形式的方法论总架构”,但在《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一书中,汤普森的主要目的是要用它来分析“意识形态”中的意义与权力关系。在汤普森看来,“通过集中注意意义与权力之间的相互关系,注意象征形式可以用于建立和支撑统治关系的方式,意识形态分析就有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批判的性质。它提出了关于使用象征形式和解释、自我反思与批判之间关系的新问题”。我认为,汤普森所“集中注意”的问题与我的问题是契合的,而通过这种“集中注意”所提出的“新问题”也是本研究十分关注的。“深度解释学的方法论架构”分为“社会-历史分析、正式的或推论性分析,以及解释/再解释”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又被划分为若干不同环节。详见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第六章,第二节,译林出版社,2005。
    4 “策略行为分析”(analysis of strategic conduct)是吉登斯“结构化”理论中一种重要的社会分析形式,它暂时悬置对在社会层面上不断再生产出来的制度的分析,集中考察行动者是如何反思性地监控自身的行为,如何利用规则与资源构成互动。吉登斯指出:“对于分析策略行为来说,下面几条原则具有重要的意义:充分描述行动者的认知能力;细致说明动机;解释控制辩证法。”我认为,借鉴这种形式分析本研究中的所谓“自我技术”既适合又必要。详见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第六章,第二节。
    5 参阅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第67-75页。
    6 同上,第63页。
    7 同上,参阅第一章,第四节。
    8 参阅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解释性社会学纲要》,第三章,(冈瑟·罗斯、克劳斯·威蒂克编)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78。
    9 参阅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第71-72页。
    10 同上,第73页。
    11 克洛德勒福尔:《现代社会的政治形态》,第201页;转引自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第73页。
    12 参阅4。
    13 中央主要媒体子报子刊,各地主要晚报、都市类、财经类报刊负责人,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长,部分高校新闻传播院系、研究机构负责人共196人参加了培训班。资料来源:中宣部新闻局主办《内部通信》2006年增刊,“新闻媒体负责同志培训班专辑”(2006年4月)。
    14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第161页。
    15 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第65、67、68、69、24、94、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16 参阅陆晔:《权力与新闻生产过程》(《二十一世纪》2003、6、);
    刘建明:《新闻生产的媒介产业地位》(《今传媒》,2005、10、);
    陈健强:《媒介生产的社会学思考》(《国际新闻界》,2006、2、);
    陈阳:《我国新闻生产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妇女新闻为个案》(《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2、);
    洪兵:《转型社会中的新闻生产——<南方周未>个案研究(1983-2001年)》(博士论文);
    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以<南方都市报>为个案》(博士论文)。
    17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第277页,并参阅该书第六章,第二、三、四节。
    18 该“通知”以“中宣发[2008]7号”文件下达,为遵守保密规定,本论文引述的内容,根据的是中宣部新闻局主办的《内部通讯》(2008年第7期)中刊载的《做好当前价格形势宣传报道》,笔者对照过,后者内容与文件完全一致,由于《内部通信》有国内统一刊号,未表明保密级别,我据此引用。
    19 这项工作是我委托我的硕士研究生王夏露做的。
    20 《大众日报》2008年4月22日-5月11日关于价格形势宣传报道一览表:
    21 《通知》中“宣传重点”包括5点:1、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价格上涨问题,并积极采取一系列发展生产、保障供应、稳定价格和妥善安排低收入群体生活的措施。宣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的进展、成效。2、客观分析当前价格上涨的原因和对各方面的影响,让社会了解价格上涨的真实情况,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和市场供应、价格情况,增强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3、及时反映各级党委和政府在灾后重建、保障供应、畅通物流、减免收费、发放补贴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大力宣传抗灾救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4、加强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的正面引导。宣传国家实施价格干预措施的必要性、合法性、合理性、临时性和辅助性。宣传稳定价格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生产、保障供给,随着成本和供求关系的变化,市场价格波动是正常的。宣传政府保障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同时经营者要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合理制定价格,主动承担社会责任。5、加强对各种价格违法行为的舆论监督。正确认识在特定条件下加强市场价格监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不执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不执行临时干预措施,以及价格串通、哄抬价格的各种价格违法行为的舆论监督,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M这项工作是我委托我的硕士研究生李嘉树帮助做的。
    22 参阅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第四章,第二、三、四节。
    23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第282页。
    25 根据本人访问记录。
    26 《××早报》2007年10月-2008年1月关于电影《色·戒》的报道:1.华仔猛夸伟仔<色戒>内地11月公映 日期:2007-10-11
    2.刘德华望《兄弟》票房有《色戒》的1/10日期:2007-10-12
    3.张同祖透露《色戒》无缘香港金像奖 日期:2007-10-25
    4.访《色戒》推手娱乐律师 揭开好莱坞机密 日期:2007-10-30
    5.上海首映 李安对《色戒》又爱又怕 日期:2007-11-01
    6.《色·戒》内地首日票房“一般”日期:2007.11.02
    7.期望金像奖再改革 遗憾《色戒》未入围 日期:2007-11-06
    8.第44届金马奖昨晚揭晓《色|戒》夺8奖日期:2007-12-09
    9.《色|戒》入围金球奖 汤唯无缘影后 日期:2007.12.14
    10.《赎罪》最佳《色戒》没份金球奖 日期:2008-01-15
    11.亚洲电影奖提名《投名状》《色戒》较量 日期:2008-01-18
    12.奥斯卡提名揭晓《色戒》颗粒无收 日期:2008-01-23
    《××晚报》2007年10月-2008年1月关于电影《色·戒》的报道:1.《色·戒》连创港台票房纪录 无盗版出现 日期:2007.10.18
    2.《色·戒》明引爆零点场 李安抵沪 日期:2007.10.31
    3.不在意删节 观众:李安没让我们失望 日期:2007.11.01
    4.演技合格 人性成功 评汤唯《色|戒》日期:2007.11.01
    5.《色戒》引发灵感 激情戏被删成宣传绝招 日期:2007.11.16
    6.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揭晓《色|戒》入围 日期:2007.12.07
    7.金球奖揭晓《潜水钟与蝴蝶》胜《色戒》日期:2008.01.14
    8.联手执法,11万张盗版《色戒》落入伏击圈 日期:2007.12.26这项工作是由我的硕士研究生李小军帮助我做的。
    27 见潘忠党:《中国大陆新闻改革过程中象征资源之替换形态》,《新闻学研究》(台北),1997年,第五十四期;
    张志安:《新闻生产与社会控制的张力呈现:对南都深度报道的个案分析》,《新闻与传播评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
    28 参阅上注中张志安文。
    29 转引自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第2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30 参阅Lee,Chin-Chuan,Mass media:Of China and about China.In Chin-ChuanLee (Ed.) Voices of China:The Interplay of Politics and Journalism,pp.3-32.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0;
    Wu,Guoguan,Command communication:The politics of editorial formulationin the People's Daily.The China Quarterly;(Summer),194-211,1994;
    潘忠党:《大陆新闻改革过程中象征资源之替换形态》,(台湾)《新闻学研究》,第五十四期,1997。
    31 汪家驷:《论典型报道》、《论主题宣传创新》,见《新闻三十论》,人民出版社,2008。
    32 中宣部新闻局:《加强和改进典型宣传、切实提高典型宣传水平——许振超典型宣传综述》(王娟执笔),《新闻战线》,2004年,第6期。
    33 中宣部新闻局:《改进典型宣传的有益尝试——许振超典型事迹宣传报道反响强烈效果突出》,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编:《为时代英雄放歌》,第108页,学习出版社,2005。
    34 陈征、贾燕华:《不断增强报道感染力》,工人日报:《让典型真正走进读者心里》,同上书第143、65页。
    35 分别见光明日报冯蕾:《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人民日报李丽辉:《讴歌平实所蕴含的伟大》、中央电视台杨铭军:《模范人物的时代背景》,载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编:《为时代英雄放歌》。
    36 袁成本:《一次成功的采访》,同上书第159页。
    37 宁启文:《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温秋阳:《用特写镜头彰显典型人物的魅力》,陈征、贾燕华《不断增强报道感染力》,同上书第156、135、141页。
    38 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第55、58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39 袁成本:《一次成功的采访》,刘莉:《回归记者本来的角色》,见《为时代英雄放歌》,第159、150页。
    40 李东生在许振超事迹采访团动员会上的讲话,见李丽辉:《讴歌平实所蕴含的伟大》,同上书第112页。
    41 见《为时代英雄放歌》,第28、33、40、45、79-80页。
    42 杨铭军:《模范人物的时代背景》,林红梅:《让典型恢复本色》,同上书第146、116页。
    43 宁启文:《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同上书第155页。
    44 李丽辉:《讴歌平实所蕴含的伟大》,同上书第113、114页。
    45 温秋阳:《用特写镜头彰显典型人物的魅力》,同上书第137-139页。
    1 参阅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第十七章,第三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解放日报》社论《致读者》,1942年4月1日。
    3 《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册,第126页,新华出版社,1980。
    4 《劳动周刊·发刊词》,1921年8月在上海出版。
    5 参阅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第四章,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04页,人民出版社,1980。
    7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第24、12页,人民出版社,2003。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110页,人民出版社,1980。
    9 同6注。
    10 转引自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59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1 参阅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第一卷,第二、三章,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2 弗罗姆:《逃避自由》,第62页,工人出版社,1987。对社会形态的类似分类还有斯宾赛 的“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齐美尔的“实物交换”与“经济交换”;韦伯的“传统统治”与“法理型统治”等。参阅[美]刘易斯·A·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第83-87页,第170页,第199-20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第260页。
    14 同6,第473页。
    15 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版,第1卷,第129页。
    16 同8。
    17 同6,第108页。
    18 同6,第103页。
    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版,第1卷,第276页。
    20 同6,第107页。
    21 同上,第393页。
    22 同上,第105页。
    23 同上,第109页。
    24 同上,第106页。
    25 恩格斯:《马克思<法兰西内战>1891年单行本<导言>》,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3页,人民出版社,1995。
    26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第165页,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2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920页。
    28 《列宁选集》,第2卷,第444页,人民出版社,1972。
    29 罗以澄:《新闻改革30年研究书系·序》,见李良荣主编“新闻改革30年研究书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0 李良荣:《中国新闻改革30年》,见李良荣等:《历史的选择》,第1-6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1 参阅芮必峰:《现代社会与现代传媒——从汶川汶川地震中我国传媒的表现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4期。
    32 见Pan,Z.& Lu,Y.,Localizing professionalism:Discursive practices in China's media reforms.In C.C.Lee(Ed.),Chinese media,global context(pp.215-236).London:Routledge,2003.
    33 有关这场争论的详细情况可参阅胡绩伟:《我与胡乔木的十年论辩》,香港,卓越文化出版社,2006。
    34 相关访谈参阅李良荣主编:《为中国传媒业把脉——知名学者访谈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企业与传媒:竞合之道——财富精英访谈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报道如何深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35 吴敬琏:《信任的年代,怀疑的年代》,《转型中国·序》,第5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6 西美尔:《货币哲学》,第213、271、224页,华夏出版社,2002。
    37 罗以澄:《新闻改革30年研究书系·序》,见李良荣主编“新闻改革30年研究书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3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4页,人民出版社,1972。
    39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第31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40 鲁品越:《资本逻辑与当代现实:经济发展观的哲学沉思》,第13页,上海财金大学出版社,2006。本节和接下来的两节中采用了该书的部分观点。
    41 参阅潘忠党:《中国大陆新闻改革过程中象征资源之替换形态》,《新闻学研究》(台北),第五十四期(1997);
    陆晔:《权力与新闻生产过程》,《二十一世纪》,2003年,第6期。
    4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393-394页,人民出版社,1980。
    43 两项调查的报告分别见《新闻记者》,2006年,第8期;《新闻与传播评论》(2006-2007年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44 数据来源分别见赵月枝:《公众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市场化》,《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2期;
    刘微:《变革中的新闻内涵》,《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5期。
    45 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生产的社会学》,见[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编:《大众媒介与社会》,第186页,华夏出版社,2006。
    46 关于这方面研究,可参阅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2期;
    吴飞、沈荟:《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闵阳:《新闻娱乐化现象成因探析》,载《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赵华:《邪恶娱乐化的事事非非》,载《视听界》,2005年,第4期;
    牟婕:《谈新闻娱乐化》,载《山东视听》,2005年,第1期;
    章旭清:《浅谈新闻娱乐化现象》,载《新闻爱好者》,2004年,第2期;
    韩蓓:《解析新闻娱乐化现象》,载《新闻实践》,2005年,第6期;
    黄和节、陈荣美:《新闻娱乐化:形式与功能的错位——对当前新闻娱乐化倾向的新探索》,载《当代传播》,2002年,第5期;
    肖云:《新闻娱乐化的辨证批判》,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杨金鹏:《新闻娱乐化与传媒责任》,载《青年记者》,2004年,第9期;
    熊慧:《走出新闻娱乐化研究的误区——对当前电视新闻娱乐化研究的几点不同意见》,载《新闻记者》,2007年,第9期。
    47 “理性经济人”原先是西方流行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其基本含义表现在个人层面上,是说每个自然人或企业法人都是“理性经济人”,会对自己的各种行为的得失进行仔细盘算,做出效益最大化的选择;在社会层面上,是说由于每个人的精打细算、相互间的讨价还价,最终会使人们的利益出现均衡格局,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后来这个概念被广泛用于对社会各领域的分析,从而事实上成为一种关于现代社会的理论,如加里·贝克尔(Gary S.Becker)曾以这个概念为基础,分析犯罪、家庭、社会歧视等现象,正因为“将微观经济学分析扩展到更大领域,比如各种各样的人类行为和交往,甚至非市场行为”,他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并被聘为芝加哥大学社会学教授。再如布坎南也将“理性经济人”推广到政治生活领域,来解释投票、选举、决策等政治行为。
    48 舒德森:《新闻生产的社会学》,见[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编:《大众媒介与社会》,第185、186页,华夏出版社,2006。
    49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第26-27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0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73页,人民出版社,1975。
    52[德]马克斯·霍克海姆、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第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53[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第155-156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54 这个问题可参阅吴飞、沈荟《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中关于“社会体系承认”的论述(见《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5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第370人民出版社,1980。
    56 李岩、孙晓亚、殷畅、张川霞:《焦虑与反思:谁是新闻传播娱乐化、低俗化的操盘手》,见《新闻与传播评论》,2006-2007年卷,第68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57 陆晔、俞卫东:《社会转型过程中传媒人职业状况——2002年上海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之一》,载《新闻记者》,2003年,第1期。
    1 转引自迈克尔·舒德森:《新闻生产的社会学》,见[英]詹姆斯·库兰[美]米切尔·古尔维奇编《大众媒介与社会》,第164页,华夏出版社,2006。
    2 同上。
    3 盖伊·塔奇曼:《做新闻》,第30、32页,华夏出版社,2008。
    4 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第11页,华夏出版社,2007。
    5 詹姆斯·库兰:《媒体与权力》,第140-141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关于这两种学术立场的比较还可参阅李金铨:《媒介政治经济学的悖论》,见《超越西方霸权》,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
    6 参阅张志安对业界人士所做的访谈,见《记者如何专业——深度报道精英的职业意识与报道策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7 参阅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结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8 转引自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第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9 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第24、359、2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吉登斯也把“专家系统视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参阅《现代性后果》。
    10 参阅赫伯特·斯宾塞:《社会进化》。
    11 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第109页,译林出版社,2006。
    12 同9,第360、92页。
    13 同7,第32页。
    14 见王长庚:《媒介整合的背景及应对举措——李良荣教授在暨南大学的专题演讲述评》,《当代传播》,2002年第3期。
    15 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第2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6 潘忠党、陈韬文在《中国改革过程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评价和工作满意度:两城市的新闻从业者问卷调查》中列专节“以新闻专业主义模式分析中国的新闻改革”,认为“新闻专业主义是分析新闻体制和实践时非常有用的规范性(normative)和描述性(descriptire)理论。作为规范性的理论,它提出了理想的行为规范和评判标准:作为描述性的理论,它指出了具体的观察领域,帮助我们推导出可供检验的理论假设”。“结语”中作者进一步指出:“本文的结果说明,新闻专业主义是理解中国新闻工作者及其工作的一个具有描述和解释意义的理论,但它不可以被简单地套用到中国的现实。符合这一理论的基本逻辑之实证现象,一方面是强调新闻专业主义这个话题的现实依据,另一方面也是对新闻改革后的今天具有某种前瞻意义的描述,即新闻专业主义作为规范理论包含了对未来的指向。”见潘忠党、陈韬文:《中国改革过程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评价和工作满意度:两城市的新闻从业者问卷调查》,来源:www.66wen.com;
    陆晔、潘忠党在一项研究的结论中也指出:新闻专业主义不仅具有描述意义,而且“我们今天讨论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也具有了前瞻的意义。只有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社区非常牢固地以专业主义话语得到整合,才能抗拒市场对严肃新闻话语的侵蚀;只有将建立在专业主义基础上的对媒体、对新闻工作者的期待变为全社会文化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才能抵御纯粹市场导向的新闻话语的蔓延。”见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新闻学研究》(台湾),2002年,第71期。
    17 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新闻学研究》(台湾),2002年,第71期。
    18 陆晔:《社会控制与自主性——新闻从业者工作满意度与角色冲突分析》,《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
    19 潘忠党、陈韬文:《中国改革过程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评价和工作满意度:两城市的新闻从业者问卷调查》,来源:www.66wen.com。
    20 同16。
    21 卢跃刚认为新闻的使命是“记录历史”,李大同则认为新闻的使命是“影响今天”,他既《“冰点”的故事》之后的另一部书就是《用新闻影响今天》,两人的不同观点可参阅张志安对他们的访谈,见《记者如何专业》,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22 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第17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23 参阅张志安对张洁的访谈,见《报道如何深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24 同21,第200-201页。
    25 同22,第176页。
    26 张志安:《启蒙与监督的变奏——中国深度报道实践轨迹的回望与浅思》,《记者如何专业·前言》,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27 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第146-150页,译林出版社,2006。
    28 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第30-31页,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
    29 同26,第150页。
    30 Eloit Freidson:" Professional Power:A Study in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Formal Knowledg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6.
    31 Julia Evetts:"The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ism:occupational change in the modern world",International Sociology,Vol.18,No.2,PP.395-415,June 2003.
    32 王学成:《“现实”与“理念”的分裂——重思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1期。
    33 Michel Foucault:"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New York:Vintage Books,p.136,1980.
    34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第24页,译林出版社,2000。
    35 如美国学者伊·布莱克就认为:“新闻工作在诸多方面还称不上一门成熟的职业。”参见埃弗里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媒介论争》,第154页,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36 参阅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7 同19。
    38 同上。
    39 见吴飞、吴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39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第311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40 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第12-13页,译林出版社,2005。
    41 范以锦的访谈由张涛甫以电子邮件提供;另两则谈话见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第24、67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42 张志安、陆晔:《记者“权力寻租”中的社会资本转换及其伦理边界》,《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0期。
    43 《魏永征:跨越新闻与法》,见王永亮、成思行主编:《倾听传媒论语》,第68页,新世界出版社,2003。
    44 Banning,Stephen A: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Journalism,Journalism History,Winter 98/99,Vol·24Issue 4,P.157,Database:Academic Search Elite.
    45 参阅谢静:《20世纪初美国的媒介批判与新闻专业主义确立》,《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1卷,第2期。
    46 丁亚韬在第五届“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的发言,根据本人记录。
    47 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视察工作时的讲话》。
    48 潘忠党、陈韬文:《中国改革过程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评价和工作满意度:两城市的新闻从业者问卷调查》,来源:www.66wen.com。
    49 詹姆斯·卡论:《媒体与权力》,第287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第547页,人民出版社,1979。
    51 参阅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第203-204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2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1997。
    53[美]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第55、56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54 李金铨:《媒介政治经济学的悖论——中港台传媒民主变革的交光互影》,《超越西方霸权》,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
    55 参阅詹姆·斯卡论:《媒体与权力》,第二、三部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第374页,人民出版社,1979。
    57 参阅厉以宁:《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9 许纪霖:《超然与介入:东西方知识分子的一种比较》,《许纪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许原文为“欲使‘道'尊于‘势',首先必须独立于‘势'”。
    58 参阅王建芹:《非政府组织的理论阐释:兼论我国现行非政府组织法律的冲突和选择》,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60 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3页,人民出版社,1994。
    1、李良荣主编:《为中国传媒业把脉——知名学者访谈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盖伊·塔奇曼:《做新闻》,华夏出版社,2008;
    3、罗伯特·K·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译林出版社,2006;
    4、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人民出版社,2003;
    5、刘易斯·A·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詹姆斯·库兰、米切尔·古尔维奇编:《大众媒介与社会》,华夏出版社,2006;
    7、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媒介研究的进路》,新华出版社,2004;
    8、李金铨:《超越西方霸权》,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
    9、伯纳德·罗胥克:《制作新闻》,(台湾)远流出版公司,1994;
    10、詹姆斯·卡伦:《媒体与权力》,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11、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评性的质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2、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3、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4、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5、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方法的新规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6、林晖编撰:《历史的探索》,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17、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3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8、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
    19、《列宁全集》2版,第12、32、33、40、42卷,人民出版社,1990;
    20、《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
    21、《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件汇编》,上、中、下册,新华出版社,1980;
    22、童兵:《主体与喉舌》,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23、托德·吉特林:《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华夏出版社,2007;
    24、吴冷西:《缅怀毛泽东》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25、朱正:《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
    26、吴冷西:《忆毛主席》,新华出版社,1995;
    27、马达:《马达自述——办报生涯60年》,文汇出版社,2004;
    28、胡绩伟:《我与胡乔木的十年论辩》,(香港)卓越文化出版社,2006;
    29、李大同:《冰点故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0、吴飞主编:《传媒竞争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1、张志安:《记者如何专业》,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32、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
    33、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解释性社会学纲要》,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78;
    34、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35、汪家驷:《新闻三十论》,人民出版社,2008;
    36、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局编:《为时代英雄放歌》,学习出版社,2005;
    37、陈力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思想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
    39、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0、李良荣等:《历史的选择》,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4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42、《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
    43、《财经》杂志编辑部编:《转型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4、张志安:《报道如何深入》,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45、李良荣主编:《企业与传媒:竞合之道——财富精英访谈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6、西美尔:《货币哲学》,华夏出版社,2002;
    47、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48、鲁品越:《资本逻辑与当代现实:经济发展观的哲学沉思》,上海财金大学出版社,2006;
    49、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
    50、马克斯·霍克海姆、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1、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2、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
    53、埃弗里特·E·丹尼斯、约翰·C·梅里尔:《媒介论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54、王永亮、成思行主编:《倾听传媒论语》,新世界出版社,2003;
    55、《李良荣自选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56、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书店,2003:
    57、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
    58、张维迎主编:《中国改革30年——i0位经济学家的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59、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9;
    6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9;
    62、厉以宁:《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论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63、许纪霖:《超然与介入:东西方知识分子的一种比较》,《许纪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4、王建芹:《非政府组织的理论阐释:兼论我国现行非政府组织法律的冲突和选择》,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6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66、人民日报报史编辑组编:《人民日报回忆录》(1948—1988),人民日报出版社,1988;
    67、Simon Cottle等:《媒介组织与产制》,(台)韦伯文化国际,2009;
    68、《南方周末<后台>》(第一辑),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69、《南方周末<后台>》(第二辑),南方日报出版社,2008;
    79、叶成群编:《记者档案之聚焦新闻大事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
    80、李大同:《用新闻影响今天》,(港)泰德时代出版有限公司,2006;
    81、约翰埃尔德里奇主编:《获取信息——新闻、真相和权力》,新华出版社,2004;
    82、陈怀林、何舟:《中国传媒新论》,(港)太平洋世纪出版社,1998;
    83、董郁玉、施滨海编:《政治中国:面向新体制选择的时代》,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84:魏永征:《新闻法新论》,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85、段晓锋:《非正式制度对中国经济制度变迁方式的影响》。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86、Michel Foucault:"The History of Sexuality",New York:Vintage Books,1980;
    87、James Carey,"After word:The Culture in Question," in James Carey:A Critical Reader,ed.Eve Stryker Munson and Catherine A.Warren,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7;
    88、Eloit Freidson:Professional Power:A Study in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Formal knowledg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6;
    89、Micheal Schudson,The Sociology of News.W.W.Notton&Company,Inc.2003.
    1、毛泽东:《事情正在起变化》,《人民日报》,1957年5月15日;
    2、毛泽东:《<文汇报>在一个时期内的资产阶级方向》,《人民日报》,1957年6月14日;
    3、潘忠党:《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造》,《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年,第3期;
    4、潘忠党:《有限创新与媒介变迁:改革中的中国新闻业》,该文系潘忠党根据自己的英文原作改写,原作的简缩版发表于M.Bromley & A.Romano主编,Journalism and Democracy in Asia(pp.96-107),London:Routledge;
    5、、《解放日报》社论《致读者》,1942年4月1日;
    6、、《劳动周刊·发刊词》,1921年8月在上海出版;
    7、、芮必峰:《现代社会与现代传媒——从汶川汶川地震中我国传媒的表现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8年,第4期;
    8、Pan,Z.& Lu,Y.,Localizing professionalism:Discursive practices in China's media reforms.In C.C.Lee(Ed.),Chinese media,global context(pp.215-236).London:Routledge,2003;
    9、潘忠党:《中国大陆新闻改革过程中象征资源之替换形态》,《新闻学研究》(台北),第五十四期(1997);
    10、陆晔:《权力与新闻生产过程》,《二十一世纪》,2003年,第6期;
    11。赵月枝:《公众利益、民主与欧美广播电视市场化》,《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2期;
    12、刘微:《变革中的新闻内涵》,《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5期;
    13、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2期;
    14、吴飞、沈荟:《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15、闵阳:《新闻娱乐化现象成因探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16、赵华:《邪恶娱乐化的事事非非》,《视听界》,2005年,第4期;
    17、牟婕:《谈新闻娱乐化》,《山东视听》,2005年,第1期;
    18、章旭清:《浅谈新闻娱乐化现象》,《新闻爱好者》,2004年,第2期;
    19、韩蓓:《解析新闻娱乐化现象》,《新闻实践》,2005年,第6期;
    20、黄和节、陈荣美:《新闻娱乐化:形式与功能的错位——对当前新闻娱乐化倾向的新探索》,载《当代传播》,2002年,第5期;
    21、肖云:《新闻娱乐化的辨证批判》,《云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
    22、杨金鹏:《新闻娱乐化与传媒责任》,《青年记者》,2004年,第9期;
    熊慧:《走出新闻娱乐化研究的误区——对当前电视新闻娱乐化研究的几点不同意见》,《新闻记者》,2007年,第9期;
    23、李岩、孙晓亚、殷畅、张川霞:《焦虑与反思:谁是新闻传播娱乐化、低俗化的操盘手》,《新闻与传播评论》,2006-2007年卷,第68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4、陆晔、俞卫东:《社会转型过程中传媒人职业状况——2002年上海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之一》,《新闻记者》,2003年,第1期;
    25、刘用亚:《一份受欢迎的周报——<周末>》,《新闻战线》,1983年,第12期;
    26、梁博祥:《我国晚报事业发展概况》,《中国新闻年鉴》,1987年;
    27、李良荣:《15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新闻大学》,1995年,第1期;
    28、黄旦:《党组织办报与“手工业”工作方式——“全党办报”的历史学诠释》, 《新闻大学》,2004年,第3期;
    29、宋木文:《出版单位主办主管制度的由来与调整的探索》,《出版科学》,2003年,第4期;
    30、《中央报刊治理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就有关问题答记者问》(2006年12月29日);
    31、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司长刘波2001年4月《在全国都市类报纸座谈会上的讲话》;
    32、童兵:《试论中国都市报的第二次创业》,《新闻记者》,2005年,第4期;
    33、刘根社:《在流浪中追寻理想》,《今传媒》,2005年,第5期;
    34、闵大洪:《草根媒体:传播格局中的新力量》,《青年记者》,2008年,第15期;
    35、杨保军:《简论新闻源主体》,《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6期;
    36、曾庆香、刘自雄:《论新闻源与新闻的话语主体》,《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1期;
    37、张洪忠、何艳、许航:《社会转型时期我国新闻从业者的价值取向》,《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10期;
    38、刘娜:《传媒的权力——兼论若干西方著名学者关于“权力”的思考》,《新闻与传播评论》(2006-2007年卷),武汉出版社,2007;
    39、王长庚:《媒介整合的背景及应对举措——李良荣教授在暨南大学的专题演讲述评》,《当代传播》,2002年,第3期;
    40、潘忠党、陈韬文:《中国改革过程中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评价和工作满意度:两城市的新闻从业者问卷调查》,www.66wen.com;
    41、陆晔、潘忠党:《成名的想象: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从业者的专业主义》,《新闻学研究》(台湾),2002年,第71期;
    42、陆晔:《社会控制与自主性——新闻从业者工作满意度与角色冲突分析》,《现代传播》,2004年,第6期;
    43、王学成:《“现实”与“理念”的分裂——重思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1期;
    44、吴飞、吴风:《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建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45、张志安、陆晔:《记者“权力寻租”中的社会资本转换及其伦理边界》,《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10期;
    46、谢静:《20世纪初美国的媒介批判与新闻专业主义确立》,《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1卷,第2期;
    47、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视察工作时的讲话》;
    48、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1997;
    49、刘建明:《新闻生产的媒介产业地位》,《今传媒》,2005年,第10期;
    50、陈健强:《媒介生产的社会学思考》,《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2期;
    51、陈阳:《我国新闻生产的影响机制研究:以妇女新闻为个案》,《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年,第2期;
    52、洪兵:《转型社会中的新闻生产——<南方周未>个案研究(1983-2001年)》(博士论文);
    53、张志安:《编辑部场域中的新闻生产:以<南方都市报>为个案》(博士论文);
    54、中宣部新闻局:《加强和改进典型宣传、切实提高典型宣传水平——许振超典型宣传综述》(王娟执笔),《新闻战线》,2004年,第6期;
    55、罗以澄:《新闻改革30年研究书系·序》,见李良荣主编“新闻改革30年研究书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56、李良荣:《中国新闻改革30年》,见李良荣等:《历史的选择》,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57、Julia Evetts:"The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Professionalism:occupational change in the modern world",International Sociology,Vol.18,No.2,PP.395-415,June 2003.
    58、刘朝霞:《新闻娱乐化与受众需求的错位——报纸内容分析及大学生新闻需求调查》,《新闻记者》,2006年,第8期。
    59、陆晔、俞卫东:《社会转型过程中新闻生产的影响因素——2002上海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之三》,《新闻记者》,2003年,第3期;
    60、陆晔、俞卫东:《传媒人的职业理想——2002上海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之二》,《新闻记者》,2003年,第2期;
    61、杨击:《穷人、富人和传媒正义——解读新闻生产中的平民主义策略》,《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2期;
    62、王斌:《灰色间与传媒产制的集聚》,《国际新闻界》,2007年,第9期;
    63、陈怀林、黄煜:《中国大陆大众传媒商业化非均衡发展:以报业为案例》,(台)《新闻学研究》,1996年,第53集;
    64、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5期;
    65、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讨》,《国际新闻界》,2003年,第2期;
    66、胡正荣、李继东:《我国媒介规制变迁的制度困境及其意识形态根源》,《新闻大学》,2005年,春季号。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