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十七年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乃至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段时期文学的研究在经历了一段沉寂之后重新活跃起来,掀起了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精神理念、文化心理诸多方面的“十七年文学研究热”。“十七年文学”是一片极为开阔和丰厚的研究领域,本文选取十七年小说中展现出的浓郁的革命理想主义精神作为切入点,考察其理论来源、主要特征及其文本构建方式,力求探讨其意义和价值,反思其局限和缺失,将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层面上加以阐释和反思,并进一步发掘其现实意义,为当下时代对精神的召唤和重铸提供有价值的资源。
     导论部分所要探讨的是“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这一选题的来源与意义,对目前的研究状况作出总结,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作出简要阐述。近些年来“十七年文学”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内容涉及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其间的国家体制、社会思潮、文学体式、形象谱系、时代精神等各个方面,并从叙事学、现代性、人性反思、审美标准和价值判断等视角展开多层次、立体化的研究,开拓出新鲜而开放的学术视界。本文以这些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对十七年小说文本的再解读,对其表现出的浓郁的革命理想主义做一系列分析,力求实现对这种精神现象的全面认识和合理评价,使其有价值、有活力的因素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新时代理想建设中继续发挥作用。
     第一章主要论述十七年小说中革命理想主义的理论渊源和主要特征。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以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观为基础,同时融合了中国传统理想主义的价值要素,并以毛泽东独具特色的理想主义情怀为核心支柱,从而成为当时小说创作的主导精神。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有其独特的规范性,激昂的爱国情操、坚定的革命意志、崇高的牺牲精神构成其三个主要表征:对国家和民族深切的热爱是中国人民团结起来投身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源泉和动力,从压抑、悲愤到乐观、壮美,十七年小说中的爱国情怀展现出深沉、厚重的理想气质;革命是消灭旧的不平等的阶级关系、创建新的合理的社会秩序,是实践伟大共产主义理想的具体过程和必由之路,无产阶级革命者坚定的革命意志是这一社会理想得以实现的有力保障;十七年小说以一种审美的方式观照牺牲这一革命行为,通过具有象征意味的意象群和诗意化的牺牲情境把抽象的革命理念形象化地表达出来,从而展现出革命理想主义的崇高之美。
     第二章主要论述十七年小说中革命理想主义的全面建构,这种建构主要是通过主流意识形态指导下的长篇革命史诗创作得以实现。首先,长篇革命史诗通过对宏大战争场景的描绘和典型英雄形象的塑造,呈现出崇高壮美、气势恢宏的风格。其次,众多革命英雄成为十七年小说中革命理想主义的载体,他们以对革命理想的坚守和实践、为革命事业的献身和牺牲,以及面对艰难困境的乐观和昂扬,成为革命理想主义精神的化身。同时,主流意识形态对十七年小说中革命理想主义的整体规定,正是通过这些纯洁、完美的英雄形象得以形象而具体地阐释出来。
     第三章主要论述十七年小说中革命理想主义在民间的确立。“民间”首先是一个地域概念,是民众开阔自由的生存空间所在;“民间”更是一个文化观念,它蕴涵着一个原生态的精神层面,是朴素的理想观和传统的道德观之集合。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以民间传奇这种叙事形式讲述了发生在民间曲折精彩的革命故事,塑造了富有传奇色彩和民间气息的英雄形象,在活跃诙谐的民间氛围中传达出革命的乐观主义情趣;同时,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对朴素的民间理想观进行规范和改造,将民间理想整合进革命理想的建构中,使其成为革命理想主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第四章主要论述十七年小说中革命理想主义如何参与到个体成长,实现其对个体精神的引导和规范。在这里,“成长”常常与革命信念的确立和理想人格的形成紧密相连,它不仅是个体生命的成长历程,更是个体精神皈依革命理想的过程。《青春之歌》展现了个体生命如何在革命理想的引导下实现其社会价值;《红旗谱》反映了农民个体如何在革命信念的确立过程中实现其精神觉醒。无论是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还是作为革命主力军的农民,微观的个体成长历程都折射出宏大的时代变迁。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正是通过参与这种微观成长的过程,实现对宏观社会精神的传达。
     第五章分析了新时代理想主义的表层特征和深层内涵,解析了它与十七年小说中革命理想主义的内在精神联系。面对当下文艺逐渐商业化、精神信仰不断受到冷落和解构的现状,新时代理想主义以对十七年小说的翻拍和革命题材的再创作等形式,表达了构建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理想的迫切要求。立足当下回顾历史,我们力求对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做出整体评价,汲取其营养和价值,反思其缺失和局限,挖掘其尚未被重视的深层力量和现实意义。
     结语部分是对“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这一论题的归结和延伸,对新时代理想精神的构建做开放式思考。在新的历史阶段重拾革命理想,我们要对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理想主义进行理性反思,力求对其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另一方面,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需要吸收十七年小说中革命理想主义的合理的、有生命力的因素,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想规范和精神体系所用。
"17 years of literature" is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story, literature on the period of study has gone through a period of silence after the re-active, set off at the time involved in social life, the spirit of the idea , Psycholog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the "17 hot literature." "17 years of literature" is a very broad field of study, the paper selected 17 novels show the revolutionary spirit of idealism as a starting point,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its source, and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text of building a way to explore the The meaning and value to reflect its limitations and shortcomings, the novel will be 17 years of revolutionary idealism placed in a broader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o explain and reflect, to explore its relevance to the current spirit of the times call for the cast and provide valuable Resources.
     Introduction to explore some of the "novel in 17 years of revolutionary ideals," the source selection with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research conclude, this article on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innovation to make briefly. In recent years, "17 years of literature" is rich in research, which involv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 to 1966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roke out during the country's institutional, social thought, literature and style, the image of the spectrum, all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 And from the narrative, modern and aesthetic standards and values, reflect on the human perspective, and so launched a multi-level, three-dimensional research, develop and open a new academic field of vision.
     The First Chapter focuses on the novel 17 years in the revolutionary idealism of the theory of origi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Novel in 17 years of Marxist revolutionary idealism to the communist ideal concept as the basis for integr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 of some of the idealism of the elements, and Mao Zedong's thoughts and feeling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dealism gradually developed, which was to become Fiction The dominant spirit. 17 years of the revolution in literary idealism has its own unique norms, passionate patriotism, revolutionary will of the strong, noble sacrifice constitut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it patriotism as an important statement that the object, combined with China's specific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is spirit into action, so that patriotism into concrete action in the past; and the concrete practice of revolution is the ideal process, through the revolution, on the one hand, remove the old uneq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lass, on the one hand Reasonable to create a new social order; in the process, at the expense of the lives of the revolu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uccess of the noble spirit of idealism of the revolution become a driving force for progress.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novel 17 years in the revolutionary idealism of the positive construction of this building, mainly through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the revolu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a long epic creation can be achieved. First of all, the long revolutionary war epic scale through the scene and described the typical hero image, showing a magnificent noble, magnificent style. Second, the large number of revolutionary hero in the novel 17 years to become revolutionary idealism of the carrier, they stick to the revolutionary ideal and practice for the revolutionary cause, as well as the dedication and sacrifice in the face of the difficult plight of optimism and high-spirited, the spirit of the ideals of this Incarnation.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of the novel in 17 years of revolutionary idealism as a whole provides the perfect purity is through these heroic image of a specific interpretation.
     The Thir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novel 17 years in the revolutionary idealism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non-governmental. "Civil" First of all, is a geographical concept, is open free of the living space where the public; "civil" is a concept of culture, it contains a spirit of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level, the traditional ideal of plain view and a collection of moral values. Novel in 17 years of civil revolutionary idealism to such a legend in the form of narrative about the ups and downs occurred in the civil revolution of the wonderful story of the legendary shape and style of folk hero image, in the humorous and lively atmosphere of civil convey revolution Optimism taste; At the same time, the novel 17 years of revolutionary idealism of the civil concept of simple idealism to regulate and reform,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non-ideal construc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ideal.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the novel 17 years in the revolutionary idealism to the individual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growth and achieve their individual spiritual guidance and norms. Here, the "growth" and often revolutionary beliefs and ideals established by the formation of personality are closely linked, it is not only the life of growth, but also the spirit of the individual conversion revolutionary ideals. "Song of Youth" shows how the lives of individuals in the revolu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an ideal to achieve its social values; "Red Flag" reflects how the individual farmer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volutionary belief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alization of their spiritual awakening. Both the petty-bourgeois intellectuals or peasants as the main force of revolution, the individual micro-growth are a reflection of the times of great change. Novel in 17 years of revolution idealism is through participation in this growth achieved on the micro-macro to convey the spirit.
     Chapter Five analyzes the new era of idealism and the surfa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ep connotations of its analysis and the novel 17 years in the revolutionary idealism of the inner spirit of the contact. In the face of the current literature Commercialization, spiritual beliefs have been left out in the cold and the deconstruction of the status quo, a new era of idealism to 17 years of revolution and the remake of the novel's theme of the re-creation, and other forms of expression to build a new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social ideal An urgent need. Looking back now based on history, we strive to 17 years on the novel of revolutionary idealism to the overall assessment of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draw, to reflect on its shortcomings and limitations, the excavation was not yet in-depth attention to the strength and relevance.
     Part of the Conclusion of the "17 years of revolutionary ideals novel" The issue boils down to the extension and the new era ideal of building a spirit of open thinking to do. In the new historical stage to regain their revolutionary ideals, we have 17 years on the novel of the Revolutionary idealism to reflect on them in a rational manner, and strive to make their objective and fair evaluation; On the other hand, from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we need to absorb Novel in 17 years of revolutionary idealism and reasonable, viable, the building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spirit of the ideals and norms used by the system.
引文
[1]冯牧:《革命的战歌,英雄的颂歌——略论<红日>成就及其弱点》,《文艺报》,1958年第21期。
    [1]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前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1]任现品:《革命星空的覆盖与存留——论十七年小说对民国时代的叙述》,《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3]程光炜:《重建中国的叙事——<红旗谱><红日><红岩>的创作策略》,南方文坛,2002年第3期。
    [4]汪东发:《叙述成长——<红旗谱><青春之歌><三家巷>叙事比较》,《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5]李宗刚:《论<保卫延安>的英雄历史及英雄叙事》,《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刘忠:《建国前后中国文学中的英雄叙事》,《学术论坛》,2004年第4期;杜国景:《论农业合作化小说中的“创业叙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6]李扬:《<林海雪原>与传统小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4期。
    [1]洪子诚:《关于五十至七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
    [2]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前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3]唐小兵:《我们怎样想象历史(代导言)》,《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4]李扬:《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64-365页。
    [5]蓝爱国:《解构十七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叶世祥:《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中国文学的审美倾向》,《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
    [7]陈美兰:《新古典主义的成熟与现代性的遗忘——对中国20世纪文学中“十七年文学”的一种阐释》,《学术研究》,2002年第5期。
    [8]周艳芬:《崇高的赞歌——建国十七年文学风格概论》,《唐都学刊》,1996年第3期。
    [9]刘保昌:《“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江汉论坛》,2002年第3期。
    [1]蔡世连:《关于建国后27年文学现代性的思考》,《齐鲁学刊》,2003年第6期。
    [2]刘忠:《集体主义对个体意识的改造与消融——从“延安文学”到“十七年文学”的一种考察》,《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3]吴培显:《红色经典创作得失再评价》,《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2期。
    [4]颜敏:《从自我危机到本体安全——重读<青春之歌>》,《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5]丁帆、王世沉:《十七年文学:“人”和“自我”的失落》,《唯实》,1999年第1期。
    [6]阎浩岗:《从文学角度看“红色经典”》,《河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讲稿》,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188页。
    [2]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3]陈思和:《新文学整体观》,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页。
    [4]陈晓明:《历史“扭结”中的十七年小说——评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文艺争鸣》,2005年第4期。
    [1]刘康:《在全球化时代“再造红色经典”》,《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1期。
    [2]田义贵:《试论红色经典的传播效果》,《北方论丛》,2005年第3期。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2]柳青:《创业史(第一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1]李准:《李双双小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第343页,第354页。
    [2]柳青:《创业史(第一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1]王文胜:《现代性的选择与失落——对“十七年”现实主义文艺思潮的一种阐述》,《南京师大学报》,2007年第1期。
    [1]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第169页。
    [1]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265页,第501页。
    [1]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年版,第273页,第264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82页。
    [1]杨沫:《青春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5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1]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页。
    [1]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第41页。
    [1]丁晓平、方健康选编/校注:《毛泽东印象》,《埃德加·斯诺之印象记》,中共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2]丁晓平、方健康选编/校注:《毛泽东印象》,《他是一个中国人》,中共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39页。
    [3]萧三:《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第47页。
    [1]康有为:《大同书》,古籍出版社1956年版,第275页。
    [2]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449页。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59页。
    [2]萧三:《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第47页。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20页。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20页。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20页。
    [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89-292页。
    [1]曲波:《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92页。
    [2]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第195页。
    [3]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30页。
    [4]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31页。
    [1]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一九三七年九月七日),《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49页。
    [2]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九三八年十月),《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10页。
    [1]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九三七年五月三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4页。
    [2]高云览:《小城春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52-153页。
    [3]高云览:《小城春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94页。
    [4]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551页。
    [5]杨沫:《青春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63页。
    [1]威廉·亚当斯:《人类学的哲学之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页。
    [2]张雪山:《二十世纪理想主义思潮探源》,《成都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1]张志忠:《现代民族共同体的想象与认同——论“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品格》,《文史哲》,2006年第1期。
    [2]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1页。
    [1]旷新年:《民族国家想象与中国现代文学》,《文学评论》,2003年第1期。
    [2]杨沫:《青春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65页。
    [1]郑春:《卓异的、缺失的和永恒的——试论“十七年”文学创作的爱国情结》,《山东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2]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630页。
    [1]柴德赓等编:《辛亥革命》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35页。
    [2]柴德赓等编:《辛亥革命》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35-349页。
    [3]柴德赓等编:《辛亥革命》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51页。
    [1]刘流:《烈火金刚》,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2]曲波:《林海雪原》,人们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页。
    [3]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2页。
    [4]吴强:《红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5]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第1页。
    [1]杨沫:《青春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22页。
    [2]刘流:《烈火金刚》,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第98页。
    [3]郑春:《卓异的、缺失的和永恒的——试论“十七年”文学创作的爱国情结》,《山东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1]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139页。
    [1]茅盾:《文艺创作问题》,原载于《人民文学》,第1卷第5期。
    [1]高云览:《小城春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57页。
    [2]施津菊:《历史视野中的死亡叙事——十七年文学宏大叙事中的死亡话语及其审美意蕴》,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3]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版,第230-231页。
    [4]雪克:《战斗的青春》,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第647页。
    [5]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2年版,第587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65页。
    [1]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282页。
    [2]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出版,第197页。
    [3]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页。
    [4]冯雪峰:《论<保卫延安>的成就及其重要性》,《文艺报》,1954年第14、15期。
    [5]罗荪、晓立:《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文学评论》,1962年第3期
    [1]吴强:《吴强近作》,解放军文艺出版1982年版,第302页。
    [2]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1]吴强:《红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420页。
    [2]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3]吴强:《红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446-447页。
    [1]黄子平:《灰澜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98页。
    [1]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167页,第265页,第278页。
    [1]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241页。
    [2]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45页。
    [3]罗广斌 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268页。
    [4]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3页。
    [1]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269-270页。
    [1]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499页,第551页,第586页。
    [2]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501页,第551页。
    [1]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551页。
    [2]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498页。
    [1]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217-218页。
    [1]蒋光慈:《十月革命与俄罗斯文学》,《蒋光慈文集》第四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70-71页。
    [1]吴强:《红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469页。
    [2]周扬:《在全国第一届电影剧作会议上关于学习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的报告》,《周扬文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20页。
    [3]周恩来:《第二次文代会上的政治报告》,《周恩来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76页。
    [1]周扬:《为创造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文艺报》,1953年第19期。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114页。
    [2]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164-166页。
    [3]王朝闻:《战斗性的心理描写》,《文艺报》,1962年第3期。
    [4]吴强:《红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445页。
    [1]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216-217页。
    [2]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195页。
    [1]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71页。
    [2]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78页。
    [1]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第497-498页。
    [1]吴强:《红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43页。
    [1]吴强:《红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315页。
    [1]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98页。
    [1]转引自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1]曲波:《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19-120页。
    [2]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93页。
    [1]陈思和:《当代文学史教程》前言,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2]巴赫金:《拉伯雷的创作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钱中文主编,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全集》第六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0-41页。
    [1]曲波:《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68-269页。
    [1]陈山:《中国武侠史》,上海三联书店1980年版,第73页。
    [2]曲波:《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7-18页。
    [1]曲波:《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7页。
    [2]曲波:《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8页。
    [3]高云览:《小城春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21页。
    [1]曲波:《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83页。
    [2]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56页。
    [1]梁斌:《我怎样创作了<红旗谱>》,《梁斌文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2]梁斌:《红旗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02页。
    [3]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96页。
    [1]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13页。
    [2]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作家谈创作经验》,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版。
    [3]吴强:《谈“红日”的创作体会》,《文学评论》,1978年第3期。
    [1]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00页,第254页。
    [1]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28页。
    [1]吴强:《红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00-101页。
    [2]曲波:《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99-300页。
    [1]曲波:《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00-301页。
    [2]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91页。
    [3]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86页。
    [1]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6页。
    [1]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86页。
    [2]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66页。
    [1]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54页。
    [2]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3页。
    [1]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76页。
    [1]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8页。
    [2]刘流:《烈火金刚》,人民文学出版社1968年版,第16页。
    [3]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6页。
    [1]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55页。
    [2]曲波:《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195页,第209页。
    [1]曲波:《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第262页。
    [1]陈独秀:《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青年》,第1卷第4号。
    [2]陈独秀:《袁世凯复活》,《新青年》,第2卷第4号。
    [1]《本志宣言》,《新青年》七卷一号。
    [2]李大钊:《庶民的胜利》,《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上册,河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20页。
    [3]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第9页。
    [1]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第197-198页。
    [1]柳青:《创业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8页。
    [1]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40页。
    [1]杨沫:《青春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9-40页。
    [1]杨沫:《青春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05-106页。
    [2]杨沫:《青春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30页。
    [1]杨沫:《谈谈林道静的形象》,牛运清:《长篇小说研究专集中册》,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3页。
    [2]李泽厚:《试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中国思想史论》(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999页。
    [1]杨沫:《青春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10页。
    [2]杨沫:《青春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402页。
    [1]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281页。
    [2]张闳:《革命中的灰姑娘》,《上海文学》,2001年第2期。
    [1]梁斌:《漫谈<红旗谱>的创作》,《人民文学》,1959年第6期。
    [1]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33页。
    [2]梁斌:《红旗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2页。
    [1]梁斌:《红旗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7页。
    [2]李希凡:《革命英雄典型的巡礼》,《文学评论》,1961年第1期。
    [1]梁斌:《红旗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104页。
    [1]梁斌:《红旗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56页。
    [1]梁斌:《红旗谱》,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428页。
    [1]曲波:《林海雪原》,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80页。
    [1]都梁:《亮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1]都梁:《亮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1]《美国作家谈文学》,现代外国文艺理论译丛,三联出版社1980年版,第167页。
    [1]郑春:《卓异的、缺失的和永恒的——试论“十七年”文学创作的爱国情结》,《山东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2]周扬:《为创作更多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而奋斗——1953年9月24日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文艺报》,1953年第19期。
    [1]刘流:《烈火金刚》,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第413页。
    [1]曲波:《关于<林海雪原>——谨以此文敬献给亲爱的读者们》,《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525-526页。
    [2]高云览:《<小城春秋>的写作经过》,《小城春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302页。
    [3]高玉宝:《我是怎样学习文化和学习写作的(代序)》,《高玉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8页。
    [4]杜鹏程:《重版后记》,《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第434页。
    [1]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58年版,第663页。
    [1]马克思:《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2年版,第566页。
    [1]黄健:《“十七年文学”与现代性的重构》,《学术月刊》,2007年第6期。
    [2]黄健:《“十七年文学”与现代性的重构》,《学术月刊》,2007年第6期。
    [1]丁帆、王世沉:《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唯实》,1999年第1期。
    [2]冯牧:《革命的战歌,英雄的颂歌——略论<红日>成就及其弱点》,《文艺报》,1958年第21期。
    [1]孟亚平:《革命历史小说中“红色话语”之解读》,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1]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22页。
    [2]吴秀明:《关于“十七年文学”整体评价的思考》,《学术月刊》,2007年第6期。
    [1]蓝爱国:《解构十七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第25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5.孔范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6.文学研究所:《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河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7.陈平原等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洪子诚:《问题与方法》,三联书店,2002年版。
    12.陈思和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3.陈思和:《陈思和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董建等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6.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7.朱德发等:《现代中国文学英雄叙事论稿》,山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8.陈晓明:《解构的踪迹:历史、话语与主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9.解洪祥:《中国现代文学精神》,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0.牛运清:《中国当代文学精神》,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1.牛运清:《长篇小说研究专集中册》,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2.吴义勤:《长篇小说与艺术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郑春:《留学背景与中国现代文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4.郑春:《精神与局限: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两极透析》,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黄子平:《灰澜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6.王德威:《想像中国的方法》,三联书店,1998年版。
    27.丁帆、王世沉:《十七年文学:“人”与“自我”的失落》,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8.董之林:《旧梦新知:“十七年”小说论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蓝爱国:《解构十七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刘克宽:《十七年文学的时代性思考》,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
    31.刘克宽:《阐释与重构——十七年文学沉思》,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32.王寰鹏:《左翼至抗战:文学英雄叙事的当代阐释》,齐鲁书社,2005年版。
    33.李扬:《抗争宿命之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34.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35.陈山:《中国武侠史》,上海三联书店,1980年版。
    36.赵树理、刘白羽等:《作家谈创作经验》,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版。
    37.余岱宗:《被规训的激情——论1950、1960年代的红色小说》,三联书店,2005年版。
    38.Margaret Drabble:The Oxford Companion to English Literature,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5.
    39.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40.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1.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版。
    42.杰姆逊:《后现代主义和文化理论》,陕西师大出版社,1986年版。
    43.李兆林、夏忠宪等译:《巴赫金拉伯雷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4.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45.雅斯贝尔斯:《当代的精神处境》,三联书店,1992年版。
    46.刘保端等译:《现代外国文艺理论译丛:美国作家谈文学》,三联出版社,1980年版。
    47.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周扬:《周扬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
    49.梁斌:《梁斌文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50.蒋光慈:《蒋光慈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51.瞿秋白:《瞿秋白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52.丁晓平、方健康选编/校注:《毛泽东印象》,中共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3.萧三:《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
    54.毛泽东:《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
    1.刘流:《烈火金刚》,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
    2.李准:《李双双小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
    3.罗广斌、杨益言:《红岩》,中国青年出版社,1961年版。
    4.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5.冯志:《敌后武工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6.杜鹏程:《保卫延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7.杨沫:《青春之歌》,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8.雪克:《战斗的青春》,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版。
    9.曲波:《林海雪原》,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0.李晓明、韩安庆:《平原枪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11.徐光耀:《平原烈火》,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版。
    12.袁静、孔厥:《新儿女英雄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13.吴强:《吴强近作》,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14.吴强:《红日》,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15.高云览:《小城春秋》,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16.梁斌:《红旗谱》,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
    17.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6年版。
    18.赵树理:《三里湾》,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19.柳青:《创业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
    20.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2年版。
    21.周立波:《山乡巨变》,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22.高玉宝:《高玉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23.石钟山:《激情燃烧的岁月》,时代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24.都梁:《亮剑》,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5.徐贵祥:《历史的天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兰晓龙:《士兵突击》,花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1.曾令存:《“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学科史意义》,《学术研究》,2003年第6期。
    2.曾令存:《“十七年文学”研究与“历史叙述”的重构》,《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3.吕切、李永中:《论十七年文学的文学史叙述——从<中国当代文学史稿>到<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2期。
    4.丁帆:《十七年文学:“人”和“自我”的失落》,《唯实》,1999年第1期。
    5.陈晓明:《历史“扭结”中的十七年小说》,《文艺争鸣》,2005年第4期。
    6.董之林:《史与言——“当代小说十七年”纵论》,《江海学刊》,2003年第6期。
    7.刘克宽:《当代十七年文学公式化、概念化的政治文化反思》,《泰安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
    8.刘克宽:《二维建构模式中的史诗体式追求——“十七年”长篇小说的审美反思》,《云梦学刊》,1998年第2期。
    9.刘克宽:《现实主义的时代性改造——“十七年文学沉思”之一节》,《海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10.刘克宽:《试论当代十七年文学的常规范式》,《泰安师专学报》,1998年第3期。
    11.刘克宽:《当代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文化意识反思》,《泰安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12.刘克宽:《当代十七年文学一体化的时代政治因素》,《琼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3.刘克宽:《当代十七年文学常规范式的文体表现》,《滨州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14.刘克宽:《时代政治对文学一体化的制导作用——当代十七年文学一体化思考之一》,《泰安教育学院学报 岱宗学刊》,2000年第2期。
    15.刘克宽:《从审美主体选择看十七年文学的公式化和概念化成因》,《文史哲》,2003年第2期。
    16.刘克宽:《二十世纪时空坐标上的十七年文学——<阐释与重构—当代十七年文学沉思>绪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2003年第4期。
    17.黄开发:《“十七年”文学三论》,《江淮论坛》,2004年第2期。
    18.朱晓进:《重新进入“十七年文学”的几点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5期。
    19.张志忠:《现代民族共同体的想象与认同——论“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品格》,《文史哲》,2006年第1期。
    20.马廷新:《论十七年文学的反现代性》,《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1.陈美兰:《新古典主义的成熟与现代性的遗忘——对中国20世纪文学中“十七年文学”的一种阐释》,《学术研究》,2002年第5期。
    22.周艳芬:《反映论与崇高个性之间——再论十七年文学风格》,《人文杂志》,1997年第2期。
    23.唐艳芬:《崇高的颂歌——建国十七年文学风格概论》,《唐都学刊》,1996年第3期。
    24.颜敏:《历史记忆与英雄传奇——“十七年”战争小说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25.熊忠武:《思想倾向与艺术风格:从一种视角对十七年文学演变的考察》,《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6.刘复生:《历史规约与文学的自律性》,《文艺争鸣》,2005年第4期。
    27.路文彬:《怀旧与文学史写作》.《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第3期。
    28.蔡兴水:《过滤掉的和沉淀下的——重读部分十七年小说札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29.高旭国:《压缩之后的价值:“十七年”小说漫议》,《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1期。
    30.刘保昌:《“十七年文学”的现代性问题》,《江汉论坛》,2002年第3期。
    31.钱文亮:《当代文学史研究与“十七年文学”》,《江汉论坛》,2002年第3期。
    32.张达:《论“十七年”的文学观》,《文史哲》,2002年第1期。
    33.方长安:《十七年文学的民族性与反西方性》,《文艺争鸣》,2002年第4期。
    34.靳新来:《评<十七年文学的时代性思考>》,《东岳论丛》,2002年第5期。
    35.任现品:《革命主题对感性生活的整合——论十七年小说创作的一种倾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6.郑国友:《政治激情与艺术追求的融合——从创作现象透析“十七年”作家的精神气象》,《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4期。
    37.席扬:《“政治审美化”的“纯粹”与“艰难”——关于“十七年”文学思潮内在机制和理念走向》,《三明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38.宋剑华:《论新中国十七年文学的艺术追求与经验教训》,《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1期。
    39.熊忠武:《建国后十七年文学艺术风格述评》,《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40.熊忠武:《建国后十七年文学流派评论》,《湖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41.傅书华:《从“意境”说看“十七年”文学的失误》,《晋阳学刊》,1998年第5期。
    42.傅书华:《细读“十七年”小说中个体生命的碎片》,《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
    43.傅书华:《重新审视“十七年”文学》,《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2期。
    44.刘为钦:《系统阅读:十七年文学研究之我见》,《福建论坛》,2004年第10期。
    45.岳凯华:《民族化与大众化的艺术实践——建国后十七年文艺创作一瞥》,《中国文学研究》,1998年第1期。
    46.杨剑龙:《历史情境与世纪回眸——关于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研究的思考》,《齐鲁学刊》,2003年第1期。
    47.赵海彦:《“为政治”与“逃逸政治”:“公众化写作”与“个体化写作”——对“十七年文学”两种创作现象的解读》,《北京社会科学》,1998年第3期。
    48.彭礼贤:《评“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吉安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
    49.石世明:《论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的三个问题》,《社会科学家》,2005年第1期。
    50.杜国景:《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文学的阅读期待与叙事策略》,《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51.汪树东:《历史理性的建构与个体立场的悬搁——论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的苦难叙事》, 《新疆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52.吉崇敏:《十七年文学中的民间叙事》,《齐鲁学刊》,2005年第6期。
    53.吉崇敏:《十七年文学的民间化倾向探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12期。
    54.薛晓芬:《“十七年”现实主义小说发展轨迹及其时代局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55.曾一果:《论“十七年”长篇小说的历史叙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56.李宗刚:《“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的隐喻性特征》,《河北学刊》,2005年第6期。
    57.李宗刚:《在主流意识形态制导下的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58.余岱宗:《论“十七年”小说中的小资知识分子形象》,《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59.余岱宗:《论“十七年小说”的“阶级斗争”叙事(博士学位论文)》,《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2期。
    60.魏宏瑞:《“历史讲述”与“讲述历史”——在时间裹挟下的十七年革命历史小说》,《黑河学刊》,2004年第6期。
    61.谢维强:《表象的政治判定与潜在的文化冲突——十七年文学批评现象片论》,《理论学刊》,2003年第3期。
    62.王洁:《政治文化:审视“十七年文学”的新视角》,《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63.施津菊:《历史视野中的死亡叙事——十七年文学宏大叙事中的死亡话语及其审美意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64.刘忠:《集体主义对个体意识的改造与消融——从“延安文学”到“十七年文学”的一种考察》,《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65.樊国宾:《“十七年”成长小说兴起的深度溯因》,《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5期。
    66.郑春:《卓异的、缺失的和永恒的——试论“十七年”文学创作的爱国情结》,《山东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67.王俊峰:《时代颂歌·英雄传奇·现代神话·枯萎之花——当代十七年文学的基本形态》,《西北成人教育学报》,1999年第3期。
    68.孟长勇:《延安文艺与新中国十七年文学的历史联系》,《人文杂志》,1998年第5期。
    69.岳凯华:《模式化艺术规范的形成及其对文学创作的制约——对建国后十七年文学创作的透视》,《中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
    70.邵明:《时间的意义——“十七年”文学现代性价值的时间维度》,《江淮论坛》,2006年 第2期。
    71.王文胜:《自我否定的文化意蕴——十七年文学反思》,《文艺争鸣》,2001年第2期。
    72.王传满:《政治夹缝中女性意识的隐秘流露——二十世纪“十七年”时期(1949-1966)女性文学的尴尬处境》,《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73.刘俐丽:《“十七年”女性对革命历史的温情书写》,《江淮论坛》,2005年第3期。
    74.马春花:《爱情与革命的抉择——论“十七年”女性文学中知识女性“成长/改造”模式》,《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75.潘晓生:《“十七年小说”中新时代女性形象分析》,《齐鲁学刊》,1999年第5期。
    77.叶继群:《论“十七年”文学作品的女性意识》,《浙江师大学报》,1999年第1期。
    78.倪宗武:《“十七年文学”是非得失谈》,《福建论坛》,1999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