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末,我国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课程改革进入课堂、遭遇师生的课堂教学生活时,两者之间的碰撞便拉开了序幕。在碰撞中,原来隐匿在现有课堂中的一些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从理论上思考这些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关系到课程改革在课堂里的实践命运。教学是精神处于自由状态的师生通过精神相遇生成属于自己的观点和思想的商谈性活动。课堂文化是师生精神相遇的文化,课堂的物质条件、制度、信念和价值,是师生精神相遇的文化环境。从理论上讲,师生之间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按照“商谈伦理”展开的精神相遇,不应该成为一方对另一方的精神控制,而应该是课堂成员的理性启蒙和精神解放。从文化学的角度,本文将围绕“课堂文化在功能上为什么会由理性启蒙、精神解放异化为精神控制”这一核心问题展开对课堂文化的探讨,提出新型课堂文化的建设策略。
     全文分为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明确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课堂文化的异化问题,从理论上阐明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对课堂文化的已有相关文献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从中发现研究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概要介绍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思路与方法。
     第二部分,课堂的文化透视。站在文化学的立场上,从课堂教学活动和课堂环境两个方面对课堂进行文化透视,回答“课堂里存在哪些重要的文化现象”这一问题。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文化透视,集中探讨了师生背负的文化印记、教学目标的价值理性考量、知识的选择和对待知识的态度以及知识的课堂实践命运、教学评价中价值判断被遮蔽的文化根源。对课堂环境的文化透视,集中探讨了课堂时间和课堂空间安排的文化心理效应、课堂中的纪律与自由、显在和潜在课堂制度、课堂的信念和价值。
     第三部分,课堂文化的本体追寻。从共时态和历时态两个维度探讨课堂文化的本质和特征,对课堂文化的组成部分及其关联进行静态分析和动态把握,描述课堂文化的结构和功能,回答“课堂文化是什么”、“课堂文化是如何演变的”等本体问题。通过研究,我们认为,课堂文化,从内涵上讲,是教学活动以及对教学活动起支撑、规范和引领作用的课堂物质条件、课堂制度、课堂信念、课堂价值的总和;从本质上看,是师生在课堂里精神相遇的文化。精神相遇的结果,既可能是课堂成员的精神解放——从偏见中解放出来,也可能是课堂成员的精神束缚——在偏见中越陷越深;双重性、动态性、依附性和滞后性,是课堂文化的主要特征;课堂文化包括课堂教学文化和课堂环境文化两个组成部分,前者具体包括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文化、目标文化、内容文化和评价文化,后者主要包括课堂物质文化、课堂制度文化和课堂精神文化;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课堂文化具有传承和创新知识、转变个体状态等基本功能。
     第四部分,课堂文化的异化及其反思。课堂文化的异化,是指课堂文化在功能上由理性启蒙到精神控制的隐蔽性变化。异化的路径有两条:观念灌输利对观念灌输起支持作用的课堂奖惩。导致课堂文化异化的主要原因有五个:思想领域“定于一尊”的传统;学校教育的政治化倾向;知识选择的话语权被垄断;知识教学上的教条主义;单向度的教学评价。
     第五部分,课堂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有哪些理论可以深化我们对课堂文化异化问题的理性认识,以便为新型课堂文化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使课堂文化在功能上由精神控制复归于理性启蒙,这是本部分所要回答的问题。本研究认为,“单向度”理论、“文化霸权”理论和生态伦理,既是认识课堂文化异化问题的理论工具,也是建设新型课堂文化的理论基础。
     第六部分,课堂文化建设的现实依据。在现实中,课堂文化的重建,是否到了势在必行的程度,这是本部分所要探讨的问题。通过研究,我们认为,从文化特性上讲,教学改革主张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谋求竞争与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的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现有课堂文化具有师生关系上的权威与服从、知识教学上的教条与保守、教学方法上的灌输与说教等特点。教学改革与现有课堂文化在文化特性上的这些矛盾,决定了课堂文化重建势在必行。
     第七部分,课堂文化的建设策略。如何建设课堂文化,这是本文需要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本研究的落脚点。我们认为,课堂文化的建设,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即:注重实践智慧生成的课堂教学目标;建立互惠、平等、友好、亲密的师生关系;注重平等对话与自主建构的课堂教学过程;注重能力和创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尊重个人权利的课堂群体文化;形成求异和宽容的课堂教学氛围;建立“共有、共享、共管”的课堂制度。
     第八部分,结束语。阐明在当代中国社会背景下研究课堂文化异化问题的重要意义。通过对本研究的反思,明确后续研究的努力方向。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the 8th curriculum reform took place in our country. As the reform encountered existing class and the classroom life,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m also began. In this process, some problems hiden in the class teaching are exposed. The practical fate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is determined by the way we consider the problems and advance the solutions to them theoretically. The activity of instruction is a kind of discussing one in which new ideas and thoughts are coming into being by the dialogue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Class culture is a kind of culture in which dialogue is happening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environment of class material condition, syrtem, belief and value. Theoretically speaking, the spiritual dialogue between tearcher and students in the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 ethics should not be spiritual controlling but rationality enlightenment and piritual liberation.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dissimilation of the class culture's function from rationality enlightenment, piritual liberation to spiritual controlling i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ulturology,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trategies.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eight parts as the following:
     Part One: Introduction. It clarifies the main problem in this research and answers the importance of this study in theory, related research literatures a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so as to find the breakthrough and briefly introduces the plot of this research.
     Part Two: Cultural perspective of the class. On the stand of culturology, this part gives a cultural perspective to the class culture from the viewpoint of class teaching and class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kinds of culture phenomena exist in the class? The perspective of class teaching mainly includes teacher and students'cultural prints, consideration of teaching objectective's value rationality, sellection and attitute of knowledge and its fate in class, cultural reason of hidden of value judgement in teaching evaluati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lass environment includes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 of the arrangement of class spatial -temporal, principle and liberty in class, formal and informal class system, belief and value of class.
     Part Three: Ontological discussion of class culture. This part deals with the essence, featur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lass culture from such dimentions as synchronic and dychronic, stative and dynamic in order to answer the ontological questions what class culture is and how it changes in its history. The conclusions are reached as following: class culture which is a collection of teahing activity and supporting material condition, class's system, belief and value is a kind of culture in which teacher and students meet together spiritually, spiritual emancipation and bondage are its results; dualism and dynamics; adherence and retention are the features of class culture; its structure includes class teaching culture and class environment culture. The former includes the culture of class teaching subject, object, content and evaluation. The latter includes the culture of class material, system and spirit. It functions to change the state of the individual, to spread and innovate knowledge.
     Part Four: The dissimilation of class culture and its reflection. The dissimilation of class culture is that the function of class culture changes from rationality enlightenment to spiritual control, which comes true by the way of idea instillation and class rewards and punishment. The reason lies in the following: the tradition of spiritual unification; political tendency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the monopolization of the knowledge; dogmatism of knowledge preaching; utilitarianism-oriented teaching evaluation.
     Part Fiv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ulture. This part deals with the problem of what kinds of theories can be used as the basi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ulture in order that the function of the class culture can return to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from spiritual control. The conclusion is theory of "one-dimension", theory of "cultural hegemonism" and ecological ethics which are the theoretical tool to realize the problem of the dissimilation of class culture and theoretical basement to construct of class culture.
     Part Six: Realistic basi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ulture. This part deals with the problem whether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ulture comes to a critical point in reality.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ulture has to be constructed. This is determined by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cultural feature of class teaching reform and the cultural feature of the existing class culture.
     Part Seven: The construction of class culture. It is the last problem discussed in the paper how to construct the class culture. The conclusions are reached: emphasizing practical wisdom in teaching object; establishing relation between teacher and students on mutual beneficial, equal, friendly and intimate basis; emphasizing the teaching process on equal dialogue and construction on students' own; stressing o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in teaching evaluation; respecting individual's right in class group culture; seeking difference and allowance in class atmosphere; establishing the class system on the principle of "possessing together, enjoying together and managing together".
     Part Eight: Conclusion. The importance to study the class culture dissimilation is explained in this part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Chinese society. New direc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is also proposed in this part.
引文
[1][捷]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2]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上),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034页。
    [3][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论教育》(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4][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页。
    [1][美]T L.古德、J.E.布罗菲著,陶志琼译:《透视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1][美]T L.古德、J.E.布罗菲著,陶志琼译:《透视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1]费孝通:《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载《文史哲》2003年第3期。
    [1]顾建德:《关于构建新的课堂文化的思考》,载《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3期。
    [2]陈尚达:《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文化重建问题》,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年第2期。
    [3]严玮懿:《创建学生本位的课堂文化》,载《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4期。
    [4]卢谦:《构建生态和谐的课堂文化》,载《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2期。
    [5]赵光强:《课堂文化中学生的主体性初探》,山东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1]王铁群、张世波:《论社会学视野观照下的课堂文化》,载《教育科学》2003年第4期。
    [2]杨宏丽:《课堂文化冲突的多视角审视》,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期。
    [3]郑金洲:《重构课堂》,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3期。
    [4]刘耀明:《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塑》,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23期。
    [1]吴也显:《课堂文化重建的研究重心:学习力生成的探索》,载《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期。
    [2]刁培萼、吴也显:《让智慧走进课堂推动课堂文化重建》,载《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版)2005年第4期。
    [3]刘庆昌:《教学文化的意义探寻》,2007年全国首届教学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
    [1][美]安乐哲著:《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2][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2页。
    [1][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页。
    [1]这方面的内容参见下面的著作:徐继存著:《教学论导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5-135页;吴康宁等著:《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1]所谓“前有”,是指在解释之前,我们预先已有的东西。所谓“前见”,是指解释的特定角度和观点,解释的入手处。参见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93-494页。
    [1]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9-282页。
    [1]英国政论家、文学家约翰·密尔顿提出的观点。参见刘畅:《第五种权利》,载《书屋》2008年第12期。
    [2]刘畅:《第五种权利》,载《书屋》2008年第12期。
    [3]培根把构成人们获得真理性认识的障碍比喻为假象,包括“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和“剧场假象”。参见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9-282页。
    [1]车文博主编:《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9-50页。
    [2]田本娜主编:《外国教学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92-93页。
    [3]车文博主编:《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15页。
    [4]田本娜主编:《外国教学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95页。
    [1]刘放桐等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78-479页。
    [2]“自然境界”的人,做事出于本能或社会的风俗习惯;“功利境界”的人,做事出于自己的功利要求;“道德境界”的人,做事出于服务社会,具有严格的道德意义;“天地境界”的人,做事合于自然法则或符合人类的利益。参见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92页。
    [1][英]阿诺德·汤因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2]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72、73页。
    [1][美]埃里希·弗罗姆著,刘海林译:《逃避自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23页。
    [2][法]爱弥尔·涂尔干著,陈光金等译:《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1]“零和”是搏弈论里的一个概念,用来指竞争者之间的此涨彼消,“胜者之所得加败者之所失等于零”。
    [2]陈彩虹:《中美老太太相遇故事新编》,载《读书》2008年12期。
    [1]参见[德]卡尔·曼海姆著,艾彦、郑也夫、冯克利等译:《文化社会学论集》中的第三篇论文《文化的民主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版。
    [2][英]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3][德]阿·叔本华著,韦启昌译:《人生的智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1]裴娣娜:《中国教学论学科的当代形态及发展路径》,载《教育研究》2009年第3期。
    [2]张武升主编:《教学论问题争鸣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0页。
    [1]李森:《教学交往观的确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载《教育研究》2002年第9期。
    [2]张广君著:《教学本体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7页。
    [3]有学者在思考教学存在的本质问题时提出,“教学是旨在促进人的文化生成的师生特殊交往活动”。参见张广君著:《教学本体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1]康德用语。参见康德著,何兆武译:《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2页。
    [2]所谓“相互性准则”,是指“任何一种结构或关系的状态,如果它被要求接受,那么,当且仅当它的逆反式镜像也能被接受。”参见戴立勇:《和谐与伪和谐》,载《书屋》2009年第3期。
    [1]陈序经著:《文化学概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2]陈序经著:《文化学概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3]陈序经著:《文化学概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4]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6页。
    [1]李海鹏:《邓小平:强调权威的改革家》,载《南方周末》2008年12月18日第2版。
    [1][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88页。
    [2]盛嘉:《马克思与十八世纪的美国革命》,载《读书》2008年第12期。
    [1][古希腊]柏拉图著,郭斌和、张竹明译:《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71-274。
    [2]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 论语·子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9页。
    [3]石钟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6页。
    [1]Kenneth Strikesuo:《开放教育的哲学〈自主与控制:迈向一个正当影响的理论〉》,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4版,第199页。转引自周兴国:《论有效教学的正当性》,载《教育研究》2008年第11期。
    [1][德]阿·叔本华著,韦启昌译:《人生的智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9页。
    [2]在历史上,俄国大诗人普希金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他曾经与沙皇尼古拉一世会面,并达成了一种默契:你让我生存,我为你说话。但是,他最终还是死在了人为安排的决斗中。参见朱建刚:《布尔加科夫的个性》,载《读书》2008年第12期。
    [1]崔振椿:《中国历史上的两次社会大转型》,载《书屋》2009年第3期。
    [1]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11页。
    [2]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02页。
    [3]《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九。
    [1]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96-399页。
    [2]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247-250页。
    无编改内容
    [1]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3页。
    [1][美]詹姆斯著,陈羽纶等译:《实用主义》,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4页。
    [2][美]安乐哲著:《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中下的古典儒学与道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492页。
    [1]高王凌:《弱者的武器和农民的“反行为”》,载《南方周末》2008年5月8日第24版。参见[美]斯科特著,郑广怀译:《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译林出版社2007年版。
    [2]梁启超:《学校总论》,载《中国近代教育文选》,第125-126页。
    [3]梁启超:《学校总论》,载《中国近代教育文选》,第130页。
    [1]张慧芬、金忠明编著:《中国教育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61页。
    [1]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57-558页。
    [2]这是一个社会心理学术语,指反应不是根据客观刺激本身做出的,而是根据发出刺激的人的主观期待做出的。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59页。
    [1]Francisco Ferrer,The Origin and Ideals of the Modern School.New York:G.P.Putnam's Sons,1913,p.29.
    [1]杨念群:《我看“大一统”历史观》,载《读书》2009年第4期。
    [2]石钟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14页。
    [1]姜书阁著:《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3年,第20-21页。转引自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694页。
    [2]A.S.Makarenko,The Collective Family:A Handbook for Russian Parents New York:Doubleday Anchor,1967,p.14.
    [1]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4-365页。
    [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1]雷毅著:《生态伦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6页。
    [1]雷毅著:《生态伦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5页。
    [2][美]蕾切尔·卡逊著:《寂静的春天》,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63页。
    [3]D.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7-18页。
    [4]罗伯特·唐斯(Robert B.Downs)把《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哥白尼、牛顿、达尔文、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等人著作相提并论,成为“改变世界的著作”。参见Downs R.B,Books That Changed the World.New York:Mentor,1983.333.
    [1][法]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著,蔡鸿滨等译:《欧洲史》,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第441页。
    [1]杨启亮著:《困惑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15页。
    [2]钟启泉等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0-279页。
    [3]王健:《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变革:若干困境与现实选择》,载《教育学报》2008年第4期。
    [4]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5-147页。
    [5]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46页。
    [6]徐继存著:《教学论导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25页。
    [1]《诗经·小雅·北山》,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119页。
    [2]“本体论意义上的平等”这个提法,来源于德国著名文化社会学学者卡尔·曼海姆,主要指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双方都暂时抛开社会在后天给予个人的一切,如身份、名誉、荣誉、地位、学历、职称,等等,相互把对方还原为一个与自己一样的人来对待,以便双方能够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真诚而富有成效的交往。参见[德]曼海姆著,艾彦、郑也夫、冯克利等译:《文化社会学论集》中的第三篇论文《文化的民主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版。
    [1]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5页。
    [2]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修订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25页。
    [3]钟启泉等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72页。
    [4]程志民、江怡主编:《哲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98-199页。
    [1][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页。
    [1]潘光文:《社会控制理论视角下的自主学习》,载《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第2期。
    [2]宋乃庆、徐仲林、靳玉乐主编:《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1]靳玉乐主编:《探究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1-312页。
    [2]钟启泉著:《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63页。
    [3]宋乃庆、徐仲林、靳玉乐编著:《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110页。
    [1]哈耶克把完全根据理性主义的原则来设计理想和完美的社会制度这种行为称为“致命的自负”。参见[英]F.A 哈耶克著,冯克利等译:《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3-84页。
    [1]徐继存著:《教学论导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3页。
    [1]石钟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版,第150-153页。
    [1][美]威廉·托马斯等著,钱军等译:《不适应的少女》,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2-43页。
    [1]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编著:《外国教育史》(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93-397页。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廖申白译:《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4-21页。
    [3]徐继存著:《教学论导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页。
    [4]赵中建编:《教育的使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5]金生鈜著:《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37页。
    [1]李其龙编著:《德国教学论流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123页。
    [1]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 论语·学而》,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2-53页。
    [1]石钟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7页。
    [2]石钟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3]石钟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页。
    [4]黄希庭著:《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16页。
    [1]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54-156页。
    [1]车文博著:《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57-558页。
    [2]《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370页。
    [1]田慧生、李如密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页。
    [1]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24页。
    [2][美]房龙著,李宏顺、严丽娜、张校园译:《宽容》,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249页、封底。
    [3][德]埃里希·弗洛姆著,刘海林译:《逃避自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187页。
    [4][德]埃里希·弗洛姆著,刘海林译:《逃避自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200页。
    [1]赵敦华著:《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187页。
    [1]石钟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2页。
    [2]石钟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1页。
    1.[苏联]麦丁斯基著,叶文雄译:《世界教育史》,五十年代出版社1950年版。
    2.[美]杰罗姆·S·布鲁纳著,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室译:《教育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3.[美]罗伯特·梅逊著,陆有诠译:《西方当代教育理论》,文化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4.[南斯拉夫]弗·鲍良克著,叶澜译:《教学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英]博伊德、金著,任宝样等译:《西方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6.王策三著:《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7.[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8.余英时著:《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9.[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87年版。
    10.刘克兰著:《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1.何志汉著:《教学论稿》,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2.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13.《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4.[美]埃金等著,王维诚等译:《课堂教学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5.司马云杰著:《文化悖论——关于文化价值悖谬的认识论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6.李秉德主编:《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7.[美]莫里斯·L·比格著,张敷荣等译:《学习的基本理论与教学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8.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9.张厚粲主编:《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0.周浩波、迟艳杰著:《教学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1.李定仁主编:《教学思想发展史略》,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2.王天一等编著:《外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3.钟启泉等主编:《美国教学论流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4.杜殿坤等主编:《前苏联教学论流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5.李其龙等主编:《德国教学论流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6.田本娜主编:《外国教学思想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7.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8.张武升主编:《教学论问题争鸣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9.靳玉乐著:《现代课程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0.张惠芬、金忠明编著:《中国教育简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1.杨启亮著:《困惑与抉择——20世纪的新教学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2.[美]大卫·格里芬著:《后现代科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33.施良方著:《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34.田慧生、李如密著:《教学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5.田慧生著:《教学环境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6.袁贵仁著:《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7.袁方主编:《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8.[美]威廉·维尔斯曼著,袁振国等译:《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39.黄仁宇著:《中国大历史》,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
    40.金生鈜著:《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1.李森著:《教学动力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2.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3.张国清著:《中心与边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4.吕达著:《课程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5.熊川武著:《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6.[捷克]夸美纽斯著,傅任敢译:《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英]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8.张传燧著:《中国教学论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9.吴康宁等著:《课堂教学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0.廖其发著:《先秦两汉人性论与教育思想研究》,重庆出版社1999年版。
    51.丛立新著:《课程论问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2.徐继存著:《教学理论的反思与建设》,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3.刘放桐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4.余谋昌著:《生态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5.雷毅著:《生态伦理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6.[美]埃里希·弗罗姆著,刘林海译:《逃避自由》,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版。
    57.[英]阿诺德·汤英比著,刘北成、郭小凌译:《历史研究》(修订插图本),上 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58.[英]戴维·冯塔纳著,王新超译:《教师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9.石元康著:《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三联书店2000年版。
    60.[美]迈克尔·W·阿普尔著,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1.[德]阿·叔本华著,韦启昌译:《人生的智慧》,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2.[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3.靳玉乐、李森等著:《中国新时期教学论的进展》,重庆出版社2001年版。
    64.和学新著:《主体性教学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5.徐继存著:《教学论导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6.徐继存、李定仁主编:《教学论研究二十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8.黄书光、王伦信、袁文辉著:《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化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9.[英]麦克·F·D·杨主编,谢维和等译:《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0.[美]古德、布罗菲著,陶志琼等译:《透视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71.[美]斯坦伯格、金奇洛主编,易近译:《学生作为研究者:创建有意义的课堂》,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72.郝德永著:《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3.陈时见著:《课堂管理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4.郭华著:《教学社会性之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75.张广君著:《教学本体论》,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6.孙有中著:《美国精神的象征——杜威社会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7.[法]德尼兹·加亚尔 贝尔纳代特·德尚J·阿尔德伯特等著,蔡鸿滨译:《欧洲史》,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78.[美]梅雷迪斯·D·高尔沃尔特·R·博格侨伊斯·P·高尔著,许庆豫译:《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9.[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0.郭华著:《静悄悄的革命——日常教学生活的社会建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1.[德]卡尔·曼海姆著,艾彦等译:《文化社会学论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版。
    82.[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杨远婴译:《疯癫与文明》,三联书店2003年版。
    83.[英]保罗·约翰逊著,杨正润译:《知识分子》,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4.[美]托马斯·库恩著,金吾伦胡新和译:《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5.[美]威廉F·派纳等著,张华等译:《理解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86.石钟英著:《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7.金生鈜著:《规训与教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8.靳玉乐、李森主编:《现代教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89.李森著:《现代教学论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0.裴娣娜主编:《现代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1.石中英著:《教育学的文化性格》,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2.胡定荣著:《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93.陈序经著:《文化学概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4.章海荣著:《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5.[美]乔尔·斯普林格著,贾晨阳译:《脑中之轮:教育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6.[美]安乐哲著,彭国翔译:《自我的圆成:中西互镜下的古代儒学与道家》,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7.梁漱溟著:《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8.梁漱溟著:《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9.王曾才著:《西方文化要义》,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00.赵鼎新著,夏江旗译:《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诞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1.[德]马克斯·韦伯著,于晓等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103.[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04.[美]房龙著,李宏顺、严丽娜、张校园译:《宽容》,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1.陈科军:《当代社会发展:人的解放与文化自觉》,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01届博士学位论文。
    2.张瑞堂:《文化自觉与中国先进文化发展》,华中师范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陈丽春:《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文化的解析与重建》,福建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3.王志曲:《论课堂文化的重建》,安徽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4.赵光强:《课堂文化中学生的主体性初探》,山东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5.梁清:《批判与扬弃:教育异化论》,东北师范大学2006届博士学位论文。
    6.王德如:《课程文化自觉》,西南大学2007届博士学位论文。
    1.金生鈜:《教育学的合法与价值关涉——对元教育学的反思》,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第4期。
    2.项贤明:《教育过程中人的异化及扬弃》,载《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1期。
    3.郑金洲:《重构课堂》,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3期。
    4.陈科军:《人文精神:当代社会发展与人的解放和文化自觉》,载《求索》2001年第3期。
    5.严玮懿:《创建学生本位的课堂文化》,载《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第4期。
    6.王四达:《从“文化幻觉”到“文化自觉”——鸦片战争前后精英思想的嬗变及其启示》,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7.扈中平、蔡春:《教育人学论纲》,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9期。
    8.王铁群、张世波:《论社会学视野观照下的课堂文化》,载《教育科学》2003年第4期。
    9.费孝通等:《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笔谈)》,载《文史哲》2003年第3期。
    10.刘耀明:《课堂文化的诠释与重塑》,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23期。
    11.王鉴:《课堂研究引论》,载《教育研究》2003年第6期。
    12.张政文:《康德哲学与近代西方文化自觉》,载《社会科学季刊》2003年第4期。
    13.张晓东:《课程文化自觉:实现课程改革的文化转向》,载《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18期。
    14.崔大华:《梁漱溟:一种文化自觉》,载《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
    15.鲁洁:《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育信条:塑造知识人》,载《教育研究》2004年第6期。
    16.吴也显、刁培萼:《课堂文化重建的研究重心:学习力生成的探索》,载《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期。
    17.张瑞堂:《近现代中国的文化选择与文化自觉》,载《长白学刊》2005年第6期。
    18.刘武德:《寻找课堂文化的坐标》,载《江西教育》(教学版)2005年第9期。
    19.王长纯:《文化自觉、理论自觉与实践自觉(论纲)——比较教育和而不同发展的途径》,载《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20.卢谦:《构建生态和谐的课堂文化》,载《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第2期。
    21.孙德芳:《有效教学的课堂文化论》,载《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第5期。
    22.袁银宗:《课堂文化的特征及其生成之我见》,载《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年第12期。
    23.杨宏丽:《课堂文化冲突的多视角审视》,载《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期。
    24.郑师渠:《欧战后梁启超的文化自觉》,载《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5.王彬:《课堂制度文化的诠释与重塑》,载《当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18期。
    26.王德如:《国家课程文化自觉的价值取向》,载《教育研究》2006年第12期。
    27.凌济政、王文超:《构建主体间性下的课堂文化》,载《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8.孟建伟:《教育与生命——关于教育的生命哲学的思考》,载《教育研究》2007年第9期。
    29.蔡宝来、晋银峰:《论课程改革的教学文化适应性》,2007年全国首届教学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
    30.顾建德:《关于构建新的课堂文化的思考》,载《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年第3期。
    31.陈尚达:《课程改革中的课堂文化重建问题》,载《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7年第2期。
    32.罗生全、靳玉乐:《课堂文化扩散与交流:形式、原则与路径》,载《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3.李长吉:《公共文化视域中的教师:还是知识分子吗》,2007年全国首届教学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
    34.王传金、谢利民:《教学文化与教师职业幸福》,2007年全国首届教学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
    35.兰英:《论教师文化的生存境遇》,2007年全国首届教学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
    36.张广君:《文而化之、助而长之:论教学功能的当代取向——兼论当代中国教学文化的应然选择》,2007年全国首届教学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
    37.刘庆昌:《教学文化的意义探寻》,2007年全国首届教学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
    38.张昭军:《近代中国的文化自觉》,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9.陈丽娟:《学校构建课堂文化的探索》,载《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2期。
    40.王德如:《国家课程文化自觉的实践策略》,载《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第8期。
    41.苏国勋:《社会学与文化自觉——学习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一些体会》
    42.潘光文、李森:《论教学理论的文化改造》,载《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6期。
    43.张冠生:《费孝通的文化自觉》,载《人海撷英》2007年第6期。
    44.唐露萍:《课堂教学中“真语言”缺失的危机及对策研究》,载《全球教育展望》2008年第7期。
    45.周兴国:《论有效教学的正当性》,载《教育研究》2008年第11期。
    46.王健:《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变革:若干困境与现实选择》,载《教育学报》2008年第4期。
    1.A.S.Neil Hearts Not Heads in the School 1944 by London:Herbert Jenkins Ltd.
    2.Max Stinrner The Ego and His own:The Case of the Individual Against Authority 1963 by New York:Libertarian Book Club.
    3.John Dewey Dmocracy and Education 1966 by New York:The Free Press.
    4.A.S.Makarenko The Collective Family:A Handbook for Russian Parents 1967 by New York:Doubleday Anchor.
    5.Philip W.Jackson Life in Classrooms 1968 by Holt,Rinehart & Winston,Inc.
    6.Dreikurs R.Psychology in the Classroom:A Manual for Teachers 1968 by Harper and Row.
    7.Bernstein B.Social and Linquistic Development:A Theory of Social Learning Educa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1969.
    8. Paulo Freire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1970 by New York: 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Company.
    9. Glasser W. Roles Goals and Failure Education digest, 1971.
    10. Young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New Direction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971 by Collier Macmillan.
    11. Basil Bernstein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1975 by 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
    12. Hargreaves D 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Education 1975 by Routledge.
    13. Allan C. Ornstein & Harry L. Miller Looking into teaching 1980 by Bon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4. Dreikurs R. Maintaining Sanity in the Classroom 1982 by Harper and Row.
    15. Allan Bloom The Closing of the American Mind 1987 by New York: Simon and Schuster.
    16. The Universal Decleration of Human Rights 1948-1988: Human Rights, the United Nations and Amnesty Inernational 1988 by New York: Amnesty International.
    17. Henry A. Giroux Schooling and the Struggle for Public Life: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Modern Age 1988 by Minneapolis: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8. Gordon T. Discipline that Works: Promoting Self-Dscipline Is Children 1989 by Random House.
    19. David W. Johnson & Roger T. Johnson Coorperation in the Classroom 1991 by Edythe Johnson holubec,Interaction Book Company.
    20. Steven D L. & Baker D P. State Control of the Curriculum and Classroom Instructio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1991.
    21. Lazarowitz & Morman Miller Interaction in Coorperative Groups 1992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2. Moore K D. Classroom Teaching Skills 1992 by McGraw-Hill Inc.
    23. Edwards C H. Classroom Disciplins and Management 1993 by Macmilan Publishing Company.
    24. Usher & Edwards Postmodernism and Education 1996 by Routledge.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