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代陕甘人口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一篇区域断代人口史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对象是清代陕甘地区的人口问题,研究的空间范围以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陕、甘两省政区为基础,时间范围则从康熙中叶一直延续到宣统末年。
     清代前中期,西北疆域的拓展引发了陕甘人口大规模的西迁浪潮。及至道、咸年间,历经二百余年的发展,陕甘人口臻于极盛。同、光年间的战争、灾荒,造成了严重的人口损失,此后直到清朝灭亡,陕甘人口再也没有恢复到极盛时期的水平。本文即主要研究这一变化过程中的区域人口迁移、人口管理制度、人口聚落分布以及人口数量变化等等问题。但是,受资料、时间、篇幅以及个人能力所限,部分重要问题,如同治战时及战后人口迁移、人口安置等,本文暂未涉及,只能留待以后再继续补充、完善。
     本文首先对清代陕甘地区人口管理制度,尤其是回民人口的管理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然后,本文全面梳理了清代前中期陕甘人口西迁的历史进程,并对人口西迁中的一个经典个案,即雍正敦煌移民以及移民管理制度“农坊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对农坊制度下人口统计意义上的“户”逐步演化成一个纳税单位的过程和原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接下来,本文对清代陕甘人口极盛时期的分布状况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这一时期的回民聚落名称及分布状况,在州县一级的精度上,逐一进行了详细的考证。最后,本文对有关清代陕甘人口数量的部分问题,如清代陕甘回民峰值人口规模等,进行了研究,并以陕西省为个案,对同光年间陕西省的人口变动进行了数量分析,最后又以宣统人口普查“地理调查表”甘肃分村户口数据为样本,对清末甘肃人口进行了个案研究。
     研究表明,在人口管理制度方面,区域内的回民人口与普通人口存在明显差异。清代有专门的回民户籍,即“回籍”。“回籍”的主要作用是界定涉回案件中回民的族属身份,因此,“回籍”的产生与涉回法律条文的制定正相关,其时间大约在乾隆中叶。回民户籍信息只记载于州、县一级的地方保甲册中。保甲册的编制,视各地回民人口具体情况,既有单独编列者,亦有统一编列后又在回民人口部分加注特殊标记者。由于司法审判中辨别回民族属身份的工作主要由州、县、厅这一审级来完成,因此,地方保甲册中的回民户籍信息没有上报的必要,也缺乏上报的机制,没有体现在更高一级的官方户口统计数据中,这是导致清代回民户籍信息最终丢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人口迁移方面,清朝前中期官方组织陕甘人口西迁的动力前后经过二次重大转折,其最初目的是战备军需,后来逐渐过渡到移民实边,最后则发展到解决关内贫民生计问题上来。西迁的陕甘人口,体现在官方的统计数据之内的仅占其中的六成。以“农坊制”为代表的,因时而变、多样化的移民管理体系是保障人口西迁顺利推进,强化移民人口管理,加快区域开发的制度基础。完善齐备的的灌溉渠道,科学、合理、执行严格的用水章程为移民屯垦的长久发展提供了最基本、最必要的物质条件。在农坊制中,“户”是最核心的细胞,移民人口管理、屯垦田亩及所承担赋役的分配,全部以“户”为单位,随着人口与田亩的脱节,“户”最终演变成为一种纳税单位,成了原来一户所承担的赋税、徭役的简称,农坊制因此走向崩溃。
     清代陕甘人口回、汉错杂聚居的特点非常鲜明,人口聚落主要集中在纵横交叉的两条轴线上,即从河湟谷地北上,经兰、巩,直达宁夏平原的纵轴;沿河西走廊东行,越陇山,直达关中平原的横轴。经过考证,我们总计复原了1034个同治以前的陕甘回民聚落。对清代陕甘回民人口数量的研究显示,长期以来广泛流布的清代陕甘回民人口数量众多,尤其是甘肃一省回民远多于汉人的说法是错误的,其峰值人口仅占区人口总数的二成五左右。其中,在甘肃省,这一比例大约是三成或略高一些,在陕西省,这一比例仅为一成五左右。
     对同光年间陕西人口损失的个案研究显示,同治至光绪初的十余年间,陕西人口损失超过四成五,这其中战争导致的人口损失更是超过八成,战争对人口造成的损失远胜于天灾。对宣统人口普查“地理调查表”甘肃分村户口数据的分析表明,虽然户口数据中的讹误之处较多,但大都源于后期上报过程中的汇总错误,而不是人口普查本身。在大多数地区,这次人口普查得到了切实的推行,户口数据质量较高。作为宪政运动受益者的地方绅董是普查事务的主要承办者,这是此次人口普查能够得到切实执行,普查数据具有较高质量的重要原因。普查数据首先是以村为单位汇总的,上报的数据分为“表”和“册”两种。对乡村聚落户口的研究显示,宣统年间,甘肃乡村聚落平均户数,一般不会超过百户。对城市户口的研究显示,城市人口数量多寡不一,晚清甘肃城市人口不符合任何一种固定的模式。这实际上是在同治战乱导致区域人口遭到严重损失,尚未得到恢复的情况下,城市残破、人口凋敝、区域经济崩溃、城市生活陷于停顿的一种真实状态。
This research is about dynastic regional population, mainly researching the Qing Dynasty population problems in Shanxi-Gansu region, with the research spaces cope basing on both Shanxi-Gansu provincial areas during 25 years in Jiaqing (1820) period, and with time from the middle of the Kangxi to late Xuantong period.
     In the early and medium terms of the Qing dynasty, north-west territories' expansion led to Shanxi-Gansu's large-scale population moving wave westward. Till the Daoguang and Xianfeng period, after more than two hundred years' development, population of Shanxi-Gansu reached to heyday. Among the Tongzhi and Guangxu period, war and famine caused a serious population loss, since then to the demise of the Qing dynasty, Shanxi-Gansu's population never returned to the level of the heyday period. This paper mainly researches regional immigration, population management, population settlement and distribution, and population change, etc, in the change process. Firstly, this article has deeply analyzed the population management system, especially the Muslim popula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Shanxi-Gansu area in the Qing dynasty. Then, it has comprehensively carded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Shanxi-Gansu's population moving westward during the early and medium terms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systematically researched a classic case from the population moving westward, that is, the Dunhuang immigrants and immig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gricultural Square (Nongfang) system in Yongzheng period. Next, it has a comprehensive discussion about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Shanxi-Gansu during the heyday period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a detail research about the name and distribution of Muslim in this period, in a county accuracy level, one by one. Finally, this paper has studied part problems about population amount of Shanxi-Gansu in the Qing dynasty taking Shanxi Province an example, simultaneously, analyzed the population changes in the Tong-Guang period, researched regional population cases abou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basing on villages census data of Gansu during Xuantong period.
     Research shows, in the area of population management, there be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Muslim and the general population in the region, the Qing dynasty not only had special Muslim registration, but also recorded the Muslim demographic information in county lists (Bao Jia Ce), however, due to institutional reasons, never reflected in higher level official statistics. Population reflected in official statistics only accounts for 60 percent of the whole moving westward in the early and medium terms of the Qing dynasty. Changing as time and diverse immigr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base of protecting population moving westward smoothly, strengthening immigrant population management, speeding up regional development. Population of Shanxi-Gansu in the Qing dynasty main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two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ross-axis, that is, the longitudinal axis starting from the Hehuang valley northward, through Langong, directly to the Ningxia plain, the transverse axis starting from the Hexi corridor eastward, overstepping the Long Mountain, direct to the Guanzhong plain. After research, we added up to 1034 recovered Muslim villages before the Tongzhi period, and the peak population amount accounting for 25 percent of the total regional'. Shanxi population loss was more than 45 percent in Tong-Guang period, war leading to more than 80 percent of the loss. After analysis of the Gansu villages' census data in Xuantong period, it shows that, in Gansu Province, the census, at least in part of governments, states, counties, and offices, had been effectively carried out, population in these areas having a higher data quality.
引文
1 谭其骧:《长水集》(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99、300页。
    2 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六卷本),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葛剑雄主编:《人国人口史》(六卷本),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 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 薛平栓:《陕西历史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 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人口迁移与社会影响》,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6 葛庆华:《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7 本文定义的关西地区主要指清代甘肃嘉峪关以西地区,包括今甘肃西部、新疆及中亚部分地区,即历代中原王朝统治所及的地区,也就是狭义上的西域地区。
    8 王希隆:《清代实边新疆述略》,《西北史地》1985年第4期,第62-71页。
    9 王希隆:《清代西部屯田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0 蒿锋:《清初关西地区的开发》,《西北史地》1987年第1期,第46-56页。
    11 张丕远:《乾隆在新疆施行移民实边政策的探讨》,《历史地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九辑,第93-113页。
    12 成崇德:《清代西部开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3 这一时期的回族研究大都集中于回族的形成、族源考证、伊斯兰教文化等方面。比较重要的论著如:陈汉章《中国回教史》(中国史地学会编:《史学与地学》第1期,1926年)、陈垣《回回教入中国史略》(三联书店编:《东方杂志》第25卷1号,1928年)、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北平成达师范学校,1935年版)、傅统先:《中国回教史》(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古兰经译解》(王静斋译,北平中国回教俱进会1932年版)、白寿彝:《中国回教小史》(1943出版)。尤为可贵的是,这一时期学者进行广泛的实地社会调查,出版了一批考察报告,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比如重要的如:范长江:《中国西北角》(1935年发表)、王梦扬:《北京回教概况》、右丞:《太原回教概况》、石羊:《河北沧县回民概况》、穆以刚《天津回民概况》、、王曾善《长安西城巡礼记》、吴明士《甘肃的回教》、马兹廊《穆斯林在临夏》等。
    14 中国史学会主编,编者白寿彝:《回民起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调查记录》,《陕西文史资料》第26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6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青海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青海回族调查资料汇集》,1964年。
    17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甘肃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甘肃回族历史调查资料汇集》1964年。
    18 王国杰:《东干族形成发展史——中亚陕甘回族移民研究》,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9 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0 薛平栓:《陕西历史人口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1 秦章永:《甘宁青地区多民族格局形成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22 王天奖:《清同光时期客民的移垦》,《近代史研究》1983年第2期,第224-241页。
    23 钞晓鸿:《晚清时期陕西移民入迁和土客融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第66-74页。
    24 薛平栓:《明清时期陕西境内的人口迁移》,《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1期,第99-119页。
    25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第九章第二节《陕西》及第十三章第二节《回民战争及大旱灾对陕西人口的影响》,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93页-422页,568页-601页。
    26 《辞海》附录《中国历史纪年表》十四“清纪年表”,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4811-4815页。
    27 图1-1:《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陕甘政区》,本文第13页。
    28[美]何炳棣著,葛剑雄译:《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第71-78页。
    29 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第705页。
    30 葛剑雄主编,侯杨方著:《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10-1953年》。
    31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一卷《导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5页。
    3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档》,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
    34 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宫中档雍正朝奏摺》,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8年。
    35 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宫中档乾隆朝奏摺》,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2年。
    36 本段主要参考了以下著作:韩宪纲编著:《西北自然地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聂树人编著:《陕西自然地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甘肃省志》第一卷《概述》第一章《自然概况与行政区划》,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28页。
    37 经纬度、区域面积及东西南北直线距离数值为使用Mapinfo7.0软件根据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1820年数据自动计算而得。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2003年6月。
    38 本段参考牛汉平主编:《清代政区沿革综表》,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版,第435-477页。林涓《清代行政区划变迁研究》,复旦大学2004年未刊博士论文,第139-147页。
    39 请参见图1—1:《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陕甘政区》,本文第12页。
    40 本节主要参考了何炳棣著,葛剑雄译:《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第三、四、五章,第35-98页;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第二章第七节《清代:由户口登记向人口普查的过渡》,第61-65页;聂红琴:《清代前期的户籍与赋役》,《史林》2001年第1期,第79-86页。安介生《历史民族地理》(下)第七章《清代民族地理》,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783-811页。
    41 《清文献通考》卷二十一,《职役考一》。
    42 《清高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三,“乾隆五年十二月丙辰”条。
    43 《清史稿》卷一百二十,《食货一》。
    44 道光《苏州府志》卷三,《田赋》。
    15 《清史稿》卷一百二十七,《食货一》。
    46 民国《甘肃省志》第五章《政教民俗》第三节《种族人口》
    47 姚大力:《“回回祖国”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中国学术》,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辑,第90-135页。
    48 “回回”一词清人或以其表示地域名称,或以其表示种族或族群,亦或以其表示教名及其信奉者。表示种族或族群之意时又认为其人可分为若干种类,如以地域分则有“陕回”、“甘回”、“西回”(“西回”是甘肃回族对新疆维吾尔族的称谓)、“东回”(东回即陕西东府回民,也就是同州府的回民,东回自称东安人)、“河回”等等,如以族群分则更有“汉回”、“汉装回”、“红帽回”、“缠回”、“东乡回”、“撒拉回”、“保安回”等诸多名目。在回回族源的认知上又或错误的将唐代对回纥的别称“花门”作为其别称,现实中亦有将不同种类的“回回”混为一谈的情况。
    49 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85页;武沐、陈云峰:《清代河州地区穆斯林乡约制度考述》,《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115—121页;武沐、于彩贤:《明清之际河州基层社会变革对穆斯林社会的影响》,《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2期,第106-114页。
    50[日]岩村忍:《中国伊斯兰社会研究诸问题》,转引自[日]中田信田著,陈健玲译,吴越校:《清代回族的一个侧面》(原刊于日本《东洋学报》第36卷),《回族研究》1992年第1期,第39-46页。
    51 朱长文先生是较早研究清代官方对回政策的学者之一,他在《中国西北回民起义:政府对少数民族政策的研究》(Wen-diang chu.The Moslem Rebellion in Northwest China 1862-1878:A Study of Government Minority Policy.The Hague:Mouton,1966)一书中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王树槐先生在《咸同云南回民事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研究专刊(23),1970年版)一书中对咸同云南回民起义的政策背景进行讨论的同时,也开始关注清代涉回法律问题。日本学者片冈一忠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为全面系统,他在《从<精实录>再论清代的回民政策》、《从刑案资料看清代的回民政策》等文中全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美国的乔纳森·李普曼(Jonathan N.Lipman)写有专篇学术论文讨论大清律例中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问题(乔纳森·李普曼著,王建平译:《论大清律例中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回族研究》2002年第2期,第96-102页),近年国内学者如马汝珩(《从海富润案件看乾隆对回族的统治政策》,《回族研究》1992年第1期,第8-12页)、胡云生(《论清代法律中的回回问题》,《回族研究》1998年第4期,第29-36页)及王东平(《<大清律例>回族法律条文研究》,《回族研究》2000年第2期,第9-13页)等人等都对清代涉回法律问题进行过深入研究,本节对于清代涉回法律问题的回顾很大程度上参考了他们的成果。
    52 刘东声、刘盛林注释:《北京牛街》,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年版,134-135页。
    53 雍正七年(1729年)四月二十一日陈世倌奏折,国立故宫博物院编辑:《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12辑,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79年版,第900页。
    54 《清世宗实录》卷九十四,“雍正八年五月甲戌”条。
    55 丁万禄先生将这种转变的原因归结于大汉族主义及地方官吏的民族偏见,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丁万禄:《清前期回族政策简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第47-53页。
    56 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北: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45页。
    57 门宦是伊斯兰教苏非派主义派别及所属各支派在中国回族穆斯林中的通称。学术界一般认为,门宦制有以下特点:“神化、崇拜教主,鼓吹教主是引领教徒进入天堂的人,促使教下绝对服从;信仰拱北,即在教主坟地建立亭屋,号召教下上坟念经,加以崇拜;教主只能以始传者的子孙世袭相传,别人无权继承;一个门宦的教主,管辖许多清真寺,各清真寺的教长,由教主委任并直接管辖,教主与教坊之间,完全是隶属关系。参见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08页。
    58 杨怀中标点:《钦定石峰堡纪略》卷四,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9页。
    59 《清高宗实录》卷三百七十七,“乾隆十五年十一月丁卵”条。
    60 《清高宗实录》卷六百六十五,“乾隆二十七年六月庚申”条。《清高宗实录》卷六百七十六,“乾隆二十七年十二月庚子”条。
    61 王树槐:《咸同云南回民事变》,第47页。
    62 王东平:《<大清律例>回族法律条文研究》,《回族研究》2000年第2期,第9-13页。
    63 存留养亲,简称留养,是指如果因犯罪人服刑而导致其直系尊亲无人侍养的情况发生,则允许通过上请程序对犯罪人犯从宽处罚,流刑可免发遣,徒刑可缓期执行,以保证其父母尊长有人侍养,待老人去世后再按规定处置。
    64[清]吴坛:《大清律例通考》卷二十七,《刑律·斗殴》第7条。
    65[清]祝庆琪等编:《刑案汇览三编》卷十六,《盗窃》,回子与民人伙窃应各按本例(道光三年说帖),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77页。细读该说帖,蒋家哇当陕西人,胡云生君前引文称其为直隶人,当属误读。
    66[清]祝庆琪等编:《刑案汇览三编》卷十六,《盗窃》,回民行窃未得财拒捕者不减(道光七年通行),第578页。
    67 胡云生:《论清代法律中的回回问题》,《回族研究》1998年第4期,第29-36页。
    68[美]乔纳森·李普曼著,王建平译:《论大清律例中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回族研究》2002年第2期,第96-102页。
    69 李藏蓉:《编户下的回民:以清朝杜文秀京控案为例》,《清史研究》2007年第2期,第39-53页。
    70 姚大力:《“回回祖国”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中国学术》2004年第1辑,第90-135页。
    71[民国]马光启:《陕西回族概况》,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14页。
    72 《清高宗实录》,卷六百四十八,“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丁未”条。
    73 据王东平的考证,长期以来,被诸多学者错误的认为适用于西北回族聚居地区的《回律》实际上就是适用于维吾尔地区的单行法律《钦定回疆则侧》。王东平:《清代回疆地区法律典章的研究与注释》,《西北民族研究》1998年02期,第93-111页。
    74 美国学者白蓓莉的研究最早澄清了中国穆斯林不是一个单一民族,而是中国伊斯兰教徒的通称。他们包括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保安、撒拉、柯尔柯孜、乌孜别克、塔塔尔等10族群。实际上,以上10个族群并非全部人口都是穆斯林,10个族群以外,如蒙古族、傣族中亦有部分伊斯兰教徒。[美]白蓓莉《中国穆斯林人口》(Barbara L.K.Pillsbury,The Muslim Population of China:Cladfying the Questions of size and Ethnicity,Journal-Institute of Muslim Minority Affairs(Jeddah,Saudi Arabia)3,no.2[1981]:35-58.Offprint.)
    75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06页。
    7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81页。
    77 《清世宗实录》卷八十,“雍正七年四月辛已”条。
    76 《清史稿》卷四百二十六,《列传第二百十三·马新贻传》。
    79 《清史列传》卷四十九,《马新贻》。
    80 光绪《新修菏泽县志》。
    81[民国]梁溪坐观老人:《清代野记》卷下《刺马详情》。
    82[清]薛福成:《庸盒笔记》卷三,《张文祥之狱》。
    83[清]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一,《回民起义》第4册,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9页。
    84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75页。
    85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0页。
    86 民国《续修大荔县旧志存稿》卷十二《列女传·节孝》。
    87 姚大力:《“回回祖国”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中国学术》,2004年第1辑,第90-135页。
    88 李晓霞:《中国各民族间族际婚姻的现状分析》,《人口研究》2004年第3期,第68-75页。
    89 丁宏主编:《回族、东乡族、撒拉族、保安族民族关系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5页。
    90 巴巴即爷爷,娜娜,阳平声,系波斯语奶奶之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中国回族的父系祖先是西来的波斯、阿拉伯等穆斯林商人,而其母系祖先则是当地的汉人。它真实的反映了历史时期西来的回族先民与汉人通婚的普遍性。[民国]马光启:《陕西回族概况》,转引自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14页。
    91[清]龚景瀚编,李本源校:《循化志》第8卷《回变·善后事宜附》,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22页。
    92[民国]顾颉刚:《甘青闻见录》,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286页。
    93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55页。
    94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77页。
    95 《户部则例》卷四《户口·直省户口下·人户籍贯》,故宫博物院编,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284册,第66页。
    96 《清世祖实录》卷十六,“顺治二年五月庚子”条。
    97[清]杨毓秀:《平回志》,《回民起义》,第3册,第59页。
    98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67页。
    99 商籍始见于明朝万历年间,现有研究表明,商籍的产生主要是为照顾长期在两淮、两浙经营盐业并已在当地附籍的盐商及其子弟在科举方面的需要而设的。朝廷为他们在行盐府、州、县学特设的学额,准其参加当地的科举考试,能取得这种学额和考试资格的凭藉就叫“商籍”。因此,实际上“商籍”是一种资格凭藉,与民、军、灶等籍相比,有本质的区别。参见[日]藤井宏著,傅衣凌、黄焕宗译:《新安商人的研究》,《徽商研究论文集》,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日]寺田隆信《山西商人研究》,太原:山西出版社1986年版;王振忠:《两淮“商籍”何以无徽商》,《盐业史研究》1994年第1期,第16页-19页;许敏:《试论清代前期铺商户籍问题——兼论清代“商籍”》,《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第140-154页。
    100 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一日戊子太常寺少卿王拯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三十。
    101 《清高宗实录》卷二百九十,“乾隆十二年五月壬寅”条。
    102[民国]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103 《清高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一,“乾隆五年十一月乙酉”条。
    104 《清高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三,“乾隆五年十二月丙辰”条。
    105 光绪《大清会典》卷十七《户部》。
    106 嘉庆《两淮盐法志》卷四十七,《人物六·科第表上》。
    107 《清史稿》卷一百二十七,《食货志一》。
    108 《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一百二十八,“乾隆四十六年四月丙午”条。
    109[清]杨昌浚:《甘肃忠义录》卷十三,《回民列传》。姚大力文称卷十八《回民列传》,实误。《中国西北文献丛书》第3辑,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第二十三卷,第215-219页。
    110[清]余庚阳:《池阳吟草·查产》,文见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50页。
    111[民国]马复初:《大化总归》卷首,《马开科序》。
    112 乌大经为西安回民,是清代有名的回族将领,《清史稿》卷三百五十八,《国朝耆献类征》卷二百九十九,《满汉大臣传》卷六十八等均有其传。白寿彝主编《回族人物志·清代》卷四十亦有其传。
    113 姚大力:《“回回祖国”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中国学术》2004年第1辑,第90-135页。
    114 《清世祖实录》卷六,“顺治元年七月丙戌”条。
    115 清代保甲的组织结构,顺、康、雍、乾四朝前后多有变化,初各府州县卫所属乡村,十家置一甲长,百家置一总甲。(《清世祖实录》卷七,“顺治元年八月癸亥”条)雍正时改为十户为牌、十牌为甲、十甲为保,每保所辖户口较之原来增加了10倍,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更定保甲后,终清一代,保甲制再无大的更改与修订。
    116 雍正七年三月十七日川陕总督岳钟琪奏请设立回民义学渐施化导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殊批奏折汇编》,第14册,第843页。
    117 《清世宗实录》卷一百一十二,“雍正九年十一月戊子”条。
    118 《清朝文献通考》卷二十三,《职役三》。
    119 哈的,阿拉伯语Qadi的音译,其意为“教法说明官”,元代设回回掌教哈的司,回回掌教哈的所等,任用哈的为回回人的掌教官员,处理其政教事务。已有的史料表明,哈的和掌教成为国家正式的职官和官职是在元代。王东平:《元代回回人的宗教制度与伊斯兰教法》,《回族研究》2002年第4期,第44-50页。
    120 明末以来,随着经堂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原来由伊玛目、海推布和穆津安共同组成的三掌教制度,逐渐演化为阿訇掌教制度,原来的彼此松散独立教坊制也转变成为组织严密、等级森严的门宦制。胡云生:《河南回教掌教制度的历史变迁》,《回族研究》2004年第1期,第48-57页。
    121 相对老教,新教礼拜不但仪式简单,而且费用较省,因此老教教民转而入新教的趋之若鹜,这是导致乾隆年间教争频发的重要原因。清廷的部分地方官持这种观点,如德成奏称:“甘肃回民新旧二教每至互生嫌衅,盖因旧教念经须用羊只、布匹,所费较多,新教念经仅取仟钱五六十文,小民希图省费,是以愿归新教。若令旧教亦照新教余多取少,恐一时难于更改,势必阳奉阴违,转致滋生事端。”(《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三百四十,“乾隆五十四年十月丁卯”条。)虽然德成主张不可强令老教少收费用,但乾隆仍然认为这是平息教争的重要切入口,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清廷的努力,结束了过去争创门宦的活跃局面,使得从乾隆后到咸丰末的70多年中再没有出大规模的教争。
    122 《钦定户部则例》卷三《户口·直省户口上·保甲》。《保甲书》卷一《定例·户部则例》。时间断限源于《清史稿》卷一百二十七《食货志一》。
    123 《清高宗实录》卷二百八十六,“乾隆十二年三月丁酉”条。
    124 《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三百三十五,“乾隆五十四年七月庚戌”条。
    125[清]阿桂等纂,杨怀中标点:《钦定兰州纪略》卷六,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五月二十九日己卯,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5页。
    126[[清]阿桂等纂,杨怀中标点:《钦定兰州纪略》卷16,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月五日戊子,第252-253页。
    127 周扬波:《宋代乡约的推行状况》,《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106-111页。
    128 段自成:《清代北方乡约和保甲的关系》,《兰州学刊》2006年第3期,第47-49页。
    129[清]赵灿著,杨永昌、马继祖标注:《经学系传谱》,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5-36页。
    130[清]赵灿著,杨永昌、马继祖标注:《经学系传谱》,第14-15页。
    131[清]龚景瀚编,李本源校:《循化志》第8卷《回变》,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18页。
    132[清]龚景瀚编,李本源校:《循化志》第8卷《回变》,第310页。
    133 霍维洮先生对清代西北回族社会发展与组织化运动有深入的研究和精辟的论述,参见霍维洮:《近代西北回族社会组织化进程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6-59页。
    134[清]龚景瀚编,李本源校:《循化志》第8卷《回变》,第322页。
    135 清代督抚以下有藩、臬二司,即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前者专司一省财赋及人事,后者则专司一省刑名,二司是平级单位(藩司地位略高),平时各行其政,遇到大事则要由二司 会议。
    136 乾隆五十三年,陕甘总督勒保进京时面奏称,陕甘回民经两次平定,业经一体悔悟,改归旧教。并无仍从新教之人,但次年七月西宁苏家堡回民苏代原等人即复倡兴新教,聚众起兵。乾隆对此极为震怒,勒保因此备受斥责(《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三百三十四,“乾隆五十四年七月乙酉”条。),后苏代原被戤尸枭示,其附和从教随同拒敌之马得伏等均属情罪重大例拟斩立决,家属苏杜氏等男妇及从犯马得伏等家属男妇俱应照例发遣黑龙江为奴(见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明清档案,第NO000143340号、NO000143574号)。
    137[清]龚景瀚编,李本源校:《循化志》第8卷《回变》,第320页。
    138 《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三百四十三,“乾隆五十四年十一月辛亥”条。
    139[清]龚景瀚编,李本源校:《循化志》第8卷《回变》,321-323页。
    140[清]张兆栋:《守岐纪事》,《回民起义》第4册,第273页。风翔即周之岐州,汉日右扶风,唐初日岐州,天宝后曾改为扶风、凤翔郡、凤翔府等,明清以来皆曰风翔。张兆栋著《守岐纪事》,书名盖沿用古称。拙文《清代陕西回族的人口变动》将28坊回民视为岐山县回民,属于严重误读,在此深表歉意。道光三年(1823年)岐山县、风翔县的人口数分别为18.3万、20.7万([清]庐坤:《秦疆治略》),以3.5‰的年均增长率推算,战争爆发前,凤翔县回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28%,比原来以岐山县为标准少了2个百分点,该错误不足以对《清代陕西回族的人口变动》一文的推算过程造成根本性的影响,因此,对于清代陕西回民人口数仍然维持原来的结论,这一点需要说明。路伟东:《清代陕西回族的人口变动》,《回族研究》2003年第4期,第71-77页。
    141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347-371页。
    142 西北地区习称回教为花门,花门之变,指同治年间西北回民战争。[民国]吕钟:《重修敦煌县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111页。
    143 1938年1月21日临夏县县长张铸荆呈,甘肃省档案馆编:《甘肃历史人口资料汇编》第2辑,下册,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6页。
    144[清]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第一卷,《回民起义》第4册,第218、220页。
    145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战争历史调查记录》,第164页。
    146 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上册),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447页。
    147 马士年:《伊斯兰教在陕西的传播发展与演变》,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清代中国伊斯兰教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0页。
    148 马士年:《伊斯兰教在陕西的传播发展与演变》,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清代中国伊斯兰教论集》,第210页。
    149[清]庐坤:《秦疆治略》,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288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第57、59、71页。
    150 Stevan Harrell,"Introduction",in Stevan Harrell ed.,Cultural Encounters on China's Ethnic Frontiers(Sear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4),P.15.
    151 随着经堂教育的发展,大学课本逐渐统一并固定下来,共中有13个读本,是各地经堂教学中必读的,俗称“十三本经”,分别为:《连五本》、《遭五·米苏巴哈》、《满俩》、《白亚尼》、《凯拉姆》(讲授《阿戛衣杜·伊斯俩目》)、《舍来哈·伟嘎亚》、《海瓦依·米诺哈吉》、《虎托布》、《古洛斯坦》、《艾尔白欧》、《米尔萨德》、《艾什尔吐·来麦尔台》、《古兰经》经注。(杨怀中、余振贵著:《伊斯兰与中国文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32-133页),又或有14本经之说,篇目亦略有差异,参见庞士谦;《中国回教寺院教育之沿革及课本》,《禹贡》半月刊第7卷第4期。
    152[民国]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尹伯清序,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页。
    153 《清世宗实录》卷九十四,“雍正八年五月甲戌”条。
    154[日]中田吉信引用Haratoman的话指出,穆斯林出身的官员中武将较多,……这大概不仅是因为穆斯林身体健壮、武功好、勇敢擅战,而且以需学为主要内容的科举考试,对他们不利。因而想要出人头地,做武官对他们比较合适。中田吉信着,陈健玲译,吴越校:《清代回族的一个侧面》(原刊于日本《东洋学报》第36卷),《回族研究》1992年第l期,第39-46页。
    155 杨大业先生的《明清回族进士考略》系列论文发表于《回族研究》,从2005年第1期发 表第一篇以来,至今总计发表了13篇,共考证了明清两代各省回族进士240名,作者艰苦细致的考证过程恰好证明,明清回族进士中绝大部分都没有明确记载他们的族群身分。
    156 郭润涛:《百府、幕友与书生——“绍兴师爷”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7页。
    157 《偏途论》,“送刑名核办事件”条,荣孟源、章伯锋主编:《近代稗海》(第11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988版,第646、647页。
    158 《清世宗实录》卷五,“雍正元年三月乙酉”条。
    159[明]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八《吏胥》,上海:世界书局中华民国二十五年版,第187页。
    160[清]徐珂:《清稗类钞》第三十九册《胥役、奴婢、盗贼》例吏利条,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六年,第5页。
    161 郑秦:《清代法律制度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36页。
    162[清]汪辉祖著,赵子光注释:《一个师爷的官司场经》,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年,第61页。
    163 《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二百三十三,“乾隆五十年六月癸卯”条。
    164 光绪:《富平县志稿》卷十《兵事》。
    165 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一,《回民起义》第4册,第218、220页。
    166 按照传统的清代历史分期划分标准,清前期一般是指清朝初年至雍正朝末,清朝中期一般指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本章讨论的移民时段主要集中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故以清朝前中期概括称之。
    167 王永强领导的反清斗争以榆林、延安为中心,战事波及整个渭北,顺治六年(1649年)二月起事,顺治八年(1651年)七月失败。乾隆《绥德直隶州志》卷三《纪事》。
    168 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府,治乌垒城,管辖玉门、阳关以西,天山南北,西包乌孙、大宛、葱岭范围内的西域诸国。《汉书·西域传》。
    169 很多人喜欢把历史时期中原王朝与关西地区之间关系说成是持续的、稳定的统治关系,实际上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谭其骧先生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长水集续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170 关西七卫为安定卫、阿端卫、曲先卫、罕东卫、沙州卫、罕东左卫及赤斤卫,范围所及仅有今甘肃省西部、新疆省东部及青海省东北一角。高自厚:《明代的关西七卫及其东迁》,《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第42-48页。
    171 宫胁淳子认为,历史上并不存在一个统一准噶尔汗国,我们今天所称的准噶尔汗国其实是不断交替盟主的四卫拉特游牧部落联盟,因此,应该叫做准噶尔珲台吉国。[日]宫胁淳子著,晓克译:《准噶尔史通说中的错误》,《蒙古学信息》2004年第3期,第11-17页。
    172 叶尔羌即今新疆沙车县。
    173 魏良弢:《叶尔羌汗国史纲》,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84-103页。
    174 《清世祖实录》卷二十六,“顺治三年五月辛酉”条。
    175 《清世祖实录》卷一百○三,“顺治十三年九月丁未”条。
    176 叶尔羌汗国灭亡的具体时间史学界颇有争论。乌兰:《叶尔羌汗国灭亡时间补正》,《西域研究》2002年第3期,第27-28页。
    177 乌尔会河又名鄂尔虎河、贺尔浑河、和尔洪河,在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之乌拉盖高勒(乌拉根郭勒)。乌尔会河之战详见黑龙:《乌尔会河之战》,《清史研究》2007年第1期,第104-109页。
    178 噶尔丹之死,有多种版本,官方史料多称其仰药而死,实谬。[日]宫胁淳子著,晓克译:《清朝康熙帝亲征准噶尔》,《蒙古学信息》2002年第1期,第6-12页。
    179[意]伯戴克著,周秋有译:《十八世纪前期的中原和西藏》,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8页。
    180 七十一:《西域闻见录》卷七《杂录》。(七十一字椿园,故多有称该书作者为椿园)
    181 双方议定阿尔泰山、哈密一线以东归清朝,以西属准噶尔。《清世宗实录》卷三十一,“雍正三年四月己卯”条。
    182 终雍正一朝,基本上对准噶尔采取守势,清准双方兵相当,互有胜负,雍正初划定的疆界基本保持不变。王称:《试论雍正朝对西域的经营》,《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55-60页。
    183 康、雍、乾三朝,清准之间围绕吐鲁番进行过反复争夺。齐清顺:《18世纪前半期清朝与准噶尔对吐鲁番地区的争夺》,《西域研究》2005年第1期,第28-34页。
    184 达瓦齐即阿札汗,是准噶尔最后一个大台吉。魏源:《圣武记》卷四《乾隆荡平准部记》。
    185 伊·亚·兹拉特金将准噶尔汗国灭亡的时间界定至1758年阿睦尔撒纳叛乱被平定之后,实际上,兹拉特金自己也承认,1755年达瓦齐被俘后,准噶尔作为一个汗国已经不复存在了。准噶尔汗国的历史始于公元1635年,止于公元1755年,前后正好120年。[苏]伊·亚·兹拉特金著,马曼丽译:《准噶尔汗国史(1635—1758)》,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56、418页。
    186 本文定义的关西地区主要指清代甘肃嘉峪关以西地区,包括今甘肃西部、新疆及中亚部分地区,即历代中原王朝统治所及的地区,也就是狭义上的西域地区。
    187 温达等撰:《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二十五。
    188[清]钱仪吉:《清代碑传全集》卷四十二,汪由敦:《赠中宪大夫太仆寺卿衔范府君毓[香奇]墓表》。
    189 巴尔库尔即巴里坤。
    190 《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九十七,“康熙六十一年五月癸已”条。
    191 乾隆二十一年十月四日黄廷桂奏折,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宫中档·乾隆朝奏折》。
    192 乾隆二十四年八月四日范时绶奏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档·朱批奏折·农业屯垦》。
    193 乾隆二十六年八月初五日著陕甘总督杨应琚妥议招募甘肃贫民赴新疆屯垦事上谕。转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年间徙民屯垦新疆史料》,《历史档案》2002年第3期,第9-31页。
    194 乾隆二十六年十月十六日陕甘总督杨应琚为遵旨招募甘肃贫民赴新疆屯垦事奏折,转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年间徙民屯垦新疆史料》,《历史档案》2002年第3期,第9-31页。
    195[清]纪昀著,郝浚、华桂金、陈效简注:《乌鲁木齐杂诗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4页。
    196 《清高宗实录》卷六百四十九,“乾隆二十六年六月辛卯”条。
    197 雍正四年十一月二十一川陕总督岳钟琪奏报沙州招民垦种事宜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8册,第499页。
    198 雍正四年六月初五川陕总督岳钟琪等奏陈会勘安西沙州城渠屯垦事务管见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7册,第395页。
    199 乾隆四十二年二月十五日索诺穆策凌奏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档·朱批奏折·农业屯垦》。
    200 据《平定准噶尔方略》记载,康熙三十九年策旺阿拉布坦侵挠西藏,康熙帝曾“饬所司留意赵充国三奏”,王希隆据此推定清代西北屯垦之议最早可能始于该年,其说当是。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第37页。
    201 本文所指安西地区即清代甘肃安西州,范围大体包括玉门、敦煌、安西等处。
    202 今甘肃省安西县北,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于此地置靖逆卫。
    203 《清圣祖实录》卷二百六十九,“康熙五十五年七月丁亥”条。
    204 《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七十,“康熙五十五年十月丁酉”条。
    205 今甘肃省金塔县东南。
    206 今甘肃省玉门县西北赤金镇,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于此地置赤金卫。
    207 今甘肃省安西县四道沟,康熙五十七年于此地置柳沟所。
    208 《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七十七,“康熙五十七年二月戊子”条。
    209 雍正二年,裁甘州左、右二卫置甘州府,所属两卫置张掖县为府治,改山丹卫为山丹县,高台所为高台县,肃州卫为肃州厅,俱属甘州。林涓:《清代行政区划变迁研究》,复旦大学2004年未刊博士论文,第144页。
    210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赤金所·户口、田赋》,第608页。
    211 雍正三年十月二十三日川陕总督岳钟琪奏请分驻安西镇兵以便屯垦折,转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6册,第342页。
    212 甘肃八府分别是临洮府(乾隆三年(1738年)改称兰州府)、平凉府、庆阳府、巩昌府、宁夏府、西宁府、凉州府及甘州府,八府为雍正三年(1725年)行政设置。
    213 路伟东:《农坊制度与雍正敦煌移民》,《历史地理》第29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第310-330页。
    214 雍正八年四月二十八日署陕西总督查郎阿奏覆沙州民户余谷无庸籴买并查贮岳钟琪原买余剩麦石折,《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8册,第576页。
    215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沙州卫·营制》载:“协镇标下分管,凡马战兵九百名·步站兵六百名。黄墩堡马战兵一百八十名,步战兵一百二十名。”,见该书第499页。
    216 今甘肃酒泉市东南东升乡。
    217 今甘肃高台县城东南15里。
    218 今甘肃高台县西南10里。
    219 今甘肃张掖市北80里。
    220 今甘肃金塔县东北鼎新镇
    221 今甘肃金塔县鼎新镇东南与高台县邻近的双树村。
    222 今甘肃高台县西北。
    223 今甘肃宁昌县西北。
    224 今甘肃民勤县东。
    225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肃州·附载》记载有各屯区垦田数,其中最大的柳林湖屯区12万亩垦地为初开田亩数,见该书第88-92页。现根据《五凉全志·镇番县志》卷二《地理志·田亩柳林湖附》的记载,乾隆初实有垦田249,850万亩。
    226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肃州·附载》记载,柳林湖屯区共有屯户1,669名,见该书第89页。以此数计算,人均垦田高达72亩,从清初西北屯垦的实际状况来看,单个人不可能耕种如此多的田亩,1,669名或当为1,669户。该书又记载有半名者,如西渠“屯户工百六十一名半,西渠之尾,复有潘家湖四千六百亩,屯户三十二名半,”估计“名”很可能是指一种纳税的单位,与真实的户数并不完全匹配,这在西北屯区并非个例,沙州移民的“户”即为此类含义。
    227 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第159页。
    228 乾隆四年十一月初三日川陕总督鄂弥达为请酌改边地兵屯为民屯事奏折,转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朝甘肃屯垦史料》,《历史档案》2003年第3期,第23-43页。
    229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肃州·屯田》,第88页。
    230 现有论著皆言首批移民共206户,但认真核对,此说实谬,206户仅为陕甘总督杨应琚在甘肃招募之数,而同批西迁者尚有哈密办事道员淑宝在哈密招募的一部分户民,据杨应琚奏称“哈密办事道员淑宝所招之四十一户内,……有眷属在哈密之马进友等七户,自应一体料理前往。……应于肃州此次续招户民路过哈密时,交与委员顺便送往,以免另派官兵管送之繁。其有眷属在籍之七户,内有胡异等三户系凉属武威县人,距肃尚近,亦应料理前往。但妇女未便官为差送,应令本人自行回凉携带起程。”实际西迁者共216户,约770口,其中肃州120户,安西28户,高台58户,哈密7户、武威3户。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初六日陕甘总督杨应琚为报办理甘肃贫民赴新疆起程日期事奏折,转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年间徙民屯垦新疆史料》,《历史档案》2002年第3期,第9-31页。
    231 其中迁至巴里坤者共90余户,迁至乌鲁木齐者190余户。乾隆二十九年七月二十四日陕甘总督杨应琚为招募敦煌民人赴巴里坤屯垦事奏折,转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年间徙民屯垦新疆史料》,《历史档案》2002年第3期,第9-31页。《清高宗实录》卷七百二十一,“乾隆二十九年十月丁未”条。
    232 乾隆年间,清廷曾在南疆组织大批维吾尔族人前往伊犁屯垦,至乾隆三十三年时迁往伊犁的维族人已达5774户。阚耀平:《清代伊犁地区人口迁移研究》,《干旱区理》2006年第6期,第930-934页。
    233 纪昀《乌鲁木齐杂诗》载:“乌鲁木齐之民凡分五种:由内地募往耕种,及自塞外认垦者,谓之民户:因行贾而认垦者,谓之商户:由军士子弟认垦者,谓之兵户;原拟边外为民者,谓之安插户;发往种地、为奴、当差,年满为民者,谓之遣户。各以户头、乡约统之,官衙有事,亦多问之户头、乡约,故充事役者,事权颇重……”,[清]纪昀著,郝浚、华桂金、陈效简注:《乌鲁木齐杂诗注》,第40页。
    234 雍正三年,经甘肃提督路振声奏准,将直隶、陕西、河南、山东、山西五省充发罪人发往安西,给以籽种牛具种地,交纳粮草省。雍正三年八月二十二日甘肃提督路振声奏陈安西等处派兵驻防管见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殊批奏折汇编》,第5册,第912页。
    235 《清高宗实录》卷七百九十三,“乾隆三十二年八月庚寅”条。
    236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赤金所·户口、田赋》,第608页。
    237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靖逆卫·屯田》,第595页。
    238 河西屯垦,粗放式经营,很多地方耕殖面积不以亩计算,而只使用籽种多少计算,各处所下籽种因地土厚薄每亩多少不同,地力越差下种越多,反之亦然。《屯田条例》记载:“小麦则每亩一斗六、一斗四、一斗二以至八、九升不等(一斗约合四十市斤,一升约合四市斤),青稞、豆,照依小麦;糜子则每亩五、六、七升不等;粟谷则颗粒尤细,每亩一、二升不等。”亩下籽种一斗或1斗以下者属于比较好的田地,《甘肃通志稿》卷二十四民族四移徙记载,“世宗雍正初,……回族请内附,安插于金塔寺西威鲁堡,……每户给肥田一顷,每亩下籽 种一斗。”一般地田则以亩下种2斗为常,如常钧《敦煌随笔》卷下“屯田”条记载,乾隆五年,“佛家营、鸦儿河,白杨河三处渠道新设渠夫三十名,每名给三京石籽种地,共计四百五十亩。”是亩下籽种2斗。同书卷上靖逆条亦记载:“垦地四百五十石,下籽种九十石。”康熙《岷川志》卷11载,岷州“每亩下籽种二斗,遇丰稔之岁,在平地所收尚可盈石,山地仅可得五六斗。合数亩之利,止供一口之需。”曹树基在对这段引文的解读中即以亩下种2斗计算(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92页。),王希隆则以亩下种1斗计算(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64页),移民自发出关,私垦田亩不可能地力很好,亩下种2斗比较合乎情理。
    239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赤金卫·户口、田赋》,第608页。
    240 根据王希隆的统计,当时合计共约5000石籽种地,以亩下籽种2斗计,当有25000亩左右。又据常钧《:敦煌随笔》卷下,“屯田”条记载,乾隆五年,安西地区共接收军屯地、余地及新垦佛家营、鸦儿河、白杨河等共26209亩。王希隆以每下籽1斗算,推测当时田亩总数有50000余亩,似当有误。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第164页。
    241 《清世宗实录》卷一百二十三,“雍正十年九月戊申”条。
    242 乾隆四年十一月初三日川陕总督鄂弥达为请酌改边地兵屯为民屯事奏折》,转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朝甘肃屯垦史料》,《历史档案》2003年第3期,第23-43页。
    243[清]常钧:《敦煌随笔》卷下,“屯田”条。
    244 乾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四日著陕甘总督勒尔谨饬令各属化导甘肃贫民往赴新疆垦种事上谕,转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年间徙民屯垦新疆史料》,《历史档案》2002年第3期,第9-31页。
    245 乾隆二十六年十月十六日陕甘总督杨应琚为遵旨招募甘肃贫民赴新疆屯垦事奏折,转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年间徙民屯垦新疆史料》,《历史档案》2002年第3期,第9-31页。
    246 《总统伊犁事宜·抚民同知应办事宜》,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清代新疆稀见史料汇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版,第249。
    247[清]纪昀著,郝浚、华桂金、陈效简注:《乌鲁木齐杂诗注》,第57页。
    248 柏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二日乌鲁木齐索诺穆策凌为复甘肃被灾贫民移往新疆屯垦事奏折,转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年间徙民屯垦新疆史料》,《历史档案》2002年第3期,第9-31页。
    249[清]王大枢:《西征录》卷三《新疆》,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1991年。
    250[清]和宁:《三州辑略》卷二《建置门》。
    251[清]袁大化总裁,王树楠、王学曾总纂:《新疆图志》卷二十九《实业二·商》。
    252 山西商人以长期活跃于塞外蒙古地区,故多称“北套客”,大贾多从北套来即指晋商而言。
    253 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六日陕甘总督杨应琚为报巴里坤商民初次认垦地亩数目事奏折,转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年间徙民屯垦新疆史料》,《历史档案》2002年第3期,第9-31页。
    245 乾隆二十九年九月十九日陕甘总督杨应琚奏折,转引自张丕远:《乾隆在新疆施行移民实边政策的探讨》,《历史地理》第九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3-113页。
    255[清]温达纂:《钦定新疆识略》卷六《屯务》。
    256 《清圣祖实录》卷二九六,“康熙六十一年二月乙卯”条。
    257 《清圣祖实录》卷二九六,“康熙六十一年四月戊午”条。
    258 《清世宗实录》卷十三,“雍正元年十一月丁亥”条;卷二十五,“雍正二年十月癸酉”条。
    259 《清世宗实录》卷十七,“雍正二年三月丙申”条。
    260[清]常钧:《敦煌随笔》卷上,“赤金、柳沟、小湾”三条。
    261 雍正三年七月二十八日署川陕总督岳钟琪奏陈塞外设镇垦田积粮官见等事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5册,第826页。
    262 《清世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七,“雍正十三年六月已丑”条。
    263[清]常钧:《敦煌随笔》卷下,“屯田”条。
    264 《清高宗实录》卷五百七十二,“乾隆二十三年十月甲子”条。
    265 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第64页。
    266 《清高宗实录》卷一千零八十八,“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已未”条。
    267 乾隆二十六年九月十三日陕甘总督杨应琚为遵旨办理甘肃贫民赴新疆屯垦事奏折,转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年间徙民屯垦新疆史料》,《历史档案》2002年第3期,第9-31页。
    268[清]袁大化总裁,王树楠、王学曾总纂:《新疆图志》卷五十《军志二》。
    269[清]佚名编:《乌鲁木齐政略·户民》。
    270 《清高宗实录》卷一千零二十五,“乾隆四十二年正月甲午”条。
    271 《清高宗实录》卷一千零三十七,“乾隆四十二年七月丙戌”条,记载:“贫民出关,现据各属报称,原往者六百九十余户,程途遥远,实难携眷前行。应请照上年资送之例,酌给一半。”
    272 《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一百零一,“乾隆四十五年二月丙子”条。
    273[清]袁大化总裁,王树楠、王学曾总纂:《新疆图志》卷五十《军志二》。
    274 吴慧的研究表明,明清时期,日食1升即年需3.6石,大致是丁男之食量,或说是相当于男女大小平均每人的口粮加其它用粮数量。(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第81页。)据《清圣祖实录》卷二百九十七,“康熙六十一年五月癸已”条记载:“巴尔库尔、吐鲁番、科合图、俄隆吉等四处所有满州蒙古绿旗官兵共二万一千一百名,计算随役共三万三千四百九十名,每月需粮六千六百九十余石。自阿尔泰遣往官兵一万二千名,计算随役,约二万五千名,每月需粮五千石。”照此比例推算,每名士兵年需粮食仅2.4石。这可能是战时缺粮状态下的粮食消费情况,正常状态下人均粮食需求应该多于此数。又据《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十五,乾隆二十六年十二月丙寅记载,乾隆二十六年,新疆驻防1.9万八旗官兵共支粮食料豆8.28万石,人均每年合粮食4.36石,人均粮食增加原因在于布防八旗中有马兵3110名,现八旗绿营合而计之,以每人年均4石粮食为标准,当与实际相差不多。
    275 阚耀平的研究表明,乾隆年间新疆移民的户均人口大约在4.5口,以此计算移民人口总数约5.3万口。阚耀平:《清代天山北路人口迁移与区域开发研究》,复旦大学2003年未刊博士论文,第22页。
    276[清]汪廷楷纂修,松筠绩纂修,祁韻士编:《西陲总统事略》卷七《屯务成案》。
    277 雍正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川陕总督岳钟琪奏报沙州招民垦种事宜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8册,第499页。
    278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藏:《户部抄档·地丁题本》甘肃(二)。
    279 乾隆四十二年二月十五日索诺穆策凌奏,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档·朱批奏折·农业屯垦》。
    280 《清高宗实录》卷一千零一十,“乾隆四十一年六月壬子”条。
    281 乾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四日著陕甘总督勒尔谨饬令各属化导甘肃贫民往赴新疆垦种事上谕,转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年间徙民屯垦新疆史料》,《历史档案》2002年第3期,第9-31页。
    282 到乾隆四十二年、四十六年为止,官方统计的累计资送户口总数分别是11,854户、19,700。朱批屯垦,乾隆四十三年闰六月四日索诺穆策凌奏,乾隆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二日明亮奏。对于两份奏折所记户口数据时间的判读请参见阚耀平:《乾隆年间天山北麓东段人口迁移研究》,《干旱区地理》,2003年第4期,第379-384页。
    283 常昀:《敦煌随笔》卷下,“酌给安西城内隙地建盖民房”条。
    284 二卫一所即赤金卫、靖逆卫、柳沟所。蒿锋先生的研究见《清初关西地区的开发》,《西北史地》,1987年第1期,第46-55页。
    285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沙州卫·水利》,第492页。
    286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肃州·附载》,第91、92页。
    287 各屯区字号名称见乾隆《重修肃州新志·肃州·附载》,第88-92页;《重修肃州新志·高台县·屯田》第362-366页等。《五凉全志·镇番县志》卷二《地理志·田亩·柳林湖附载》“柳林湖,雍正十二年部堂蒋(洞)题准屯垦,濬五渠,……画地二千四百九十八顷五十亩,以千字文编号,东渠地三十八号,西渠地二十四号,中渠中四十四号,外西渠、红沙梁、红 柳园共地二十七号,共编号一百三十三,每号二十户或十余户,”《重修肃州新志·肃州·附载》载柳林湖初招民1669户,共92号,见该书第89页。以此计算是每号平均18户,后又招民1031户,号增至133,是后招之民每户达25户。
    288 《清高宗实录》卷六百七十三,“乾隆二十七年十月壬子”条。
    289 木垒招民及里甲制的规划细节详见陕甘总督吴达善上奏之《木垒安户章程》,乾隆三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陕甘总督吴达善为请定木垒安户章程事奏折,转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年间徙民屯垦新疆史料》,《历史档案》2002年第3期,第9-31页。
    290 聂红萍博士对清代前期新疆基层管理体系的设置及变化有深入的研究,请参见《清代前期新疆州县以下的基层制度的演变》一文,《兰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16-21页。
    291 经陕甘总督文绶等奏请恩准,“凡有商贾呈垦者,每户给地三十亩,并给与农具籽种马匹,六年升科。如力能多垦,取结给照,永远管业。至不具呈请垦者,亦不得稍有抑勒。”《清高宗实录》卷九百零九,“乾隆三十七年五月戊午”条。
    292 《清世宗实录》卷三十五,“雍正三年八月己卯”条。
    293[清]永保纂修,兴肇增补:《塔尔巴哈台事宜》卷四《屯田》。
    294 《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一百零四,“乾隆四十五年四月丁巳”条。
    295[清]佚名编:《乌鲁木齐政略·户民》。
    296 园户是城市周边以种植瓜果为职业者,据《三州辑略》卷四《赋门税》记载,仅乌鲁木齐一处就有园户566户,种地30290亩。参见蔡家艺:《清代新疆社会经济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0页。
    297 乾隆四十八年海禄继任乌鲁木齐都统后,开始奏请施行保甲制度,至乾隆四十九年镇迪道所属的府、州、厅县已全面施行了保甲制。此事请参见《乌鲁木齐都统海禄奏请编排乌鲁木齐保甲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乾隆朝汉文录副奏折》,编号:019-1372。
    298[清]傅恒等修,褚廷璋等纂,英廉等績纂修;《钦定皇舆西域图志》卷三十二《屯政(一)》、卷三十四《屯政(二)》。
    299 张丕远:《乾隆在新疆施行移民实边政策的探讨》,《历史地理》第九辑,第93-113页。
    300 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二日乌鲁木齐都统索诺穆策凌为复甘肃被灾贫民移往新疆屯垦事奏折,转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年间徙民屯垦新疆史料》,《历史档案》2002年第3期,第9-31页。
    301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安西卫·户口田赋》,第447页。
    302 1顷等于100亩。
    303 《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二百一十三《安西州》。
    304 乾隆四十二年十月初三日大学士阿桂等为遵旨议复将拨安西为民遣犯改拨乌鲁木齐垦种事奏折,转引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隆年间徙民屯垦新疆史料》,《历史档案》2002年第3期,第9-31页。
    305 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9页,第431页。
    306 苗普生:《清代维吾尔族人口考述》,《新疆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第70-82页。
    307[日]堀直:《试论18——20世纪的维吾尔族人口》,《史林》第60卷第4号,1977年7月,第111-128页。
    308 乾隆二十六年官方统计的乌什人口是2,967户,12630口,根据阚耀平的统计(阚耀平《清代伊犁地区人口迁移研究》,《干旱区地理》2006年第6期,第930-934页),乾隆三十年乌什事件之前,至少有520户以上的乌什人迁往伊犁地区。因此,事变前乌什人口可能最多只有11000余口。赵玉梅的研究表明(赵玉梅:《从清代满文档案看“乌什事件”始末》,《历史档案》2001年第4期,第93-97页。)乌什事件中除战中死亡流徙的人口外,战后直接被杀戤者为2,300余口,其余近8,000口均被迁往伊犁为奴,这部分人口被排除在官方的户口统计之外。因此表现在官方户口统计中减少的人口应该不会超过11,000人。苗普生引用《回疆通志》所言乌什人口被屠戳净尽,损失人近两万人口的观点是错误的。
    309 据陕甘总督杨应琚乾隆二十四年十一月(《军机处录副档·内政·其他》)奏称,“哈密旧城玉素富所居,回民一千五百余户。迤西则有头堡、三堡,迤北则有二堡、四堡,回民三环 而族处者约一千余户,其余散处各户统计男女大小一万二、三千人。”《西域图志》载乾隆四十一年哈密人口为1,950户,12,153人。
    310 苗普生:《清代维吾尔族人口考述》,《新疆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第70-82页。
    311[清]魏源:《圣武记》卷四,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56页。
    312 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313 余太山主编:《西域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55-456页。
    314 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第446页。
    315 扣除移民因素,乾隆四十一年至嘉二十五年间,陕西人口的正常年均增长率都在3‰——4‰间,这一增长率比同时期甘肃中部地区要高近1个千分点。人口增长率在3‰——4‰间,曹先生倾向于选择3.4‰这一经验值,我们采用其高值4‰来推算同时期新疆人口数可能更为合适。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第422页。
    316[清]袁大化总裁,王树楠、王学曾总纂:《新疆图志》卷四十八《礼俗》。
    317 张天路、宋传升、马正亮著:《中国穆斯林人口》,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4页。
    318 6‰的人口年均增长率大约与乾隆二十四年至乾隆四十一年间辟展、伊犁等12个地区维吾尔族人口户数的增长率相同,也是同期陕西人口正常年均增长率低值的两倍。
    319 马大正:《土尔扈特蒙古东返人户数考析》,《历史档案》,1983年第1期,第84-87页。
    320 葛剑雄主编,侯杨方著:《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10—1953》,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0-141页。
    321 阚耀平对同时期新疆入迁人口数推算的结果是16.4万,这一包括民户、商户、遣户、兵户及安插户等五类人口在内的数字居然低于官方统计人口数,很明显,作者在推算方法及史料运用上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阚耀平:《乾隆年间天山北麓东段人口迁移研究》,2003年第4期,第379-384页。
    322 王希隆:《清代实边新疆述略》,《西北史地》1985年第4期,第62-71页。
    323 民间自发移民迁入天山南部地区的时间大约在1760年前后,起初主要是经商或佣工的回汉民人,自发移民迁入伊犁及塔尔巴哈台等地区的时间则主要是在乾隆以后。[日]佐口透著,章莹译:《1760—1860新疆回民简况》,《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第50-54页。
    324 目前学界研究地名与移民关系的论著并不少见,但于移民地名的确定定义,尚无严格界定,我们大体可以将其定义为“移民地名是在移民迁入地因移民过程而产生的与移民迁出地有某种源渊的新地名”。
    325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111年)敦煌初置郡县,其后建制屡有废置,名称亦多有变更。清雍正元年(1723年)在敦煌设置沙州所,三年(1725年)升沙州所为沙州卫,属安西同知管辖。
    326 《汉书·地理志》。
    327 《明史》卷三百三十,列传第二百一十八《西域二·西番诸卫》。
    328 雍正三年七月二十八日川陕总督岳钟琪塞外设镇垦田积粮官见等事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第5册,第660页。
    329 雍正三年十月二十三日川陕总督岳钟琪分驻安西镇兵以便屯垦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第6册,第342页。
    330 雍正四年六月初五川陕总督岳钟琪会勘安西沙州城渠屯垦事务管见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殊批奏折汇编》,第7册,第395页。
    33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殊批奏折汇编》,第7册,第405页。
    332 甘肃八府分别是临洮府(乾隆三年(1738年)改称兰州府)、平凉府、庆阳府、巩昌府、宁夏府、西宁府、凉州府及甘州府,八府为雍正三年(1725年)行政设置。八府及所属州县请参见图2-1:《雍正敦移六隅民来源》,本文第98页。
    333 雍正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川陕总督岳钟琪沙州招民垦种事宜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第8册,第499页。
    334 雍正四年六月初五川陕总督岳钟琪会勘安西沙州城渠屯垦事务管见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殊批奏折汇编》,第7册,第395页。
    335 雍正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川陕总督岳钟琪沙州招民垦种事宜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 《雍正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第8册,第499页。
    336 道光《敦煌县志》卷二《地理志·田赋》中讲敦煌移民始于雍正三年(1725年),后世多从其说,皆误。雍正三年实际上是沙州由所升卫的时间,真正的移民开始于雍正四、五年间。
    337 雍正五年二月二十二日甘肃巡抚石文焯各属招往沙州民户数目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殊批奏折汇编》,第9册,第143页。
    338 雍正五年润三月初八甘肃巡抚石文焯奏报前赴沙州垦地居民户口数目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殊批奏折汇编》,第9册,第395页。
    339 雍正五年九月初六日陕西安西总兵潘之善奏报安西新辑民民到迟兵丁代种收获田苗缘由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第10册,第567页。
    340 雍正五年润三月初八甘肃巡抚石文焯奏报前赴沙州垦地居民户口数目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第9册,第395页。
    341 雍正五年九月初六日陕西安西总兵潘之善奏报安西新辑民户到迟兵丁代种收获田苗缘由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第10册,第567页。
    342 雍正八年四月二十八日署陕西总督查郎阿奏覆沙州民户余谷无庸糴买并查贮岳钟琪原买余剩麦石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殊批奏折汇编》,第18册,第576页。
    343 雍正八年二月二十八日署陕西总督查郎阿奏请准沙州招垦民户展限升科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殊批奏折汇编》,第18册,第52页。
    344 雍正八年四月二十八日署陕西总督查郎阿奏覆沙州民户余谷无庸耀买并查贮岳钟琪原买余剩麦石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殊批奏折汇编》,第18册,576页。
    345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沙州卫·营制》,第499页。
    346[清]汪漋:《敦煌怀古六首》,道光《敦煌县志》卷六《艺文志·诗》。
    347 乾隆《敦煌县志》(著者与刊行时间均未知)内容与乾隆《重修肃州新志·沙州卫》(见该书第478-556页)基本相同,唯开修渠道记载略有增加,增加部分应该是乾隆前中期水渠的实际情况,疑为好事者将黄文炜撰《重修肃州新志》沙州卫一节辑出后略加删节补掇而成。
    348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沙州卫·水利》,第491页。
    349[清]常钧:《敦煌随笔》卷上,“沙州”条。
    350 雍正七年六月初六日甘肃巡抚许容奏报沙州州民聚众殴毙乡约缘由并饬司严提首犯审拟等事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第15册,第479页。
    351 雍正六年,户民为争取缓修护墙,曾发生命案,估计护墙可能在雍正十年左右修筑,而《敦煌随笔》记事止于乾隆二年,护墙前后仅使用了有四、五年。
    352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沙州卫·水利》,第491页。
    353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附录二《中国历代度量衡变迁表·(乙)中国历代之容量标准变迁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545页。
    354 240步之亩为大亩,每亩约合今0.692市亩。详见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北京: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16页。
    355[清]常钧:《敦煌随笔》卷下,“户口田亩总数”条。
    356 雍正八年四月二十八日署陕西总督查郎阿奏覆沙州民户余谷无庸糴买并查贮岳钟琪原买余剩麦石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殊批奏折汇编》,18册,576页。
    357 常钧:《敦煌随笔》卷下,“户口田亩总数”条。
    358 雍正四年六月初五川陕总督岳钟琪等奏陈会勘安西沙州城渠屯垦事务管见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第6册,第342页。
    359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沙州卫·水利》,第492页。
    360 雍正五年润三月初八甘肃巡抚石文倬奏报前赴沙州垦地居民户口数目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第9册,第395页。
    361 道光《敦煌县志》卷二《地理志·户口乡农坊甲附》。
    362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沙州卫·水利》,第493页。
    363 乾隆《敦煌县志·八景》。
    364 乾隆《敦煌县志·水利》。
    365[民国]吕钟;《重修敦煌县志》卷六《河渠志》,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1页。
    366 图2—2:《党水北流渠坊分布》,本文第99页。
    367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沙州卫·水利》,第492-493页;乾隆《敦煌县志·水利》;常钧:《敦煌随笔》卷下,“开渠”条;道光《敦煌县志》卷二《地理志·水利》;光绪《敦煌乡土志·水利》;敦煌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敦煌市志》卷八《水利》,北京:新华出版社1994年版,第176-189页。
    368[民国]高良佐编著:《西北随轺记》,建国月刊社民国二十五年版,第206页。
    369[清]纪昀著,郝浚、华桂金、陈效简注:《乌鲁木齐杂诗注》,第62页。
    370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沙州卫·水利》,第492页。
    371 乾隆《重修肃州新志·沙州卫·水利》,第492页。
    372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三十五,“洪武十四年正月”。
    373 何炳棣:《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374 王日根:《论明清乡约属性与职能的变迁》,《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第70-77页。
    375 段自成:《论清代北方里甲催科向乡约催科的转变》,《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第72-76页。
    376 《清朝文献通考》卷二十二《职役·保甲》。
    377 王晓啉、吴吉远:《清代保甲制度探论》,《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第3期,第96-102页。
    378 道光《敦煌县志》卷二《地理志·水利》。
    379[清]常钧:《敦煌随笔》卷上,“沙州”条。
    380 乾隆《敦煌县志·水利》。
    381[清]常钧:《敦煌随笔》卷上,“沙州”条。
    382 道光《敦煌县志》卷二《地理志·田赋》。
    383 道光《敦煌县志》卷二《地理志·水利》详细记载有各渠所辖农坊名称,与图2—2《党水北流图》标注的完全一致。
    384 图2—2:《党水北流渠坊分布》,本文第99页。
    385 敦煌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敦煌市志》卷四《自然环境·地貌》,第79-81页。
    386[民国]刘郁芬修,杨思、张维等纂《甘肃通志稿》卷二十四《民族迁徙》即引用其说。
    387[清]常钧:《敦煌随笔》卷下,“查勘党河源流”条记载:“其卫城东北席笆厂一带,平原之地,旷地颇多”,崔乃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大词典》笆子场:“为清代修建粮仓、编织仓顶所用红柳笆的场所,故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588页。)笆子场当席巴厂今称。杂坝地名无考,估计与席笆厂相同,为当地地名。
    388 图2—1:《雍正敦煌文隅移民来源》,本文第98页。
    389 表2—5:《六隅各坊移民来源、田户数目及坊的分划》,本文第94-97页。
    390 雍正七年十二月初七日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奏陈暂动沙州库贮银两探买麦石缘由折,《雍正朝汉文殊批奏折汇编》,第17册,第457页。
    391 雍正八年四月二十八日署陕西总督查郎阿奏覆沙州民户余谷无庸糴买并查贮岳钟琪原买余剩麦石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殊批奏折汇编》,第18册,第576页。
    392 雍正十年六月十四日署陕西总督查郎阿奏报动支军需银两採买沙州粮石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殊批奏折汇编》,第22册,第703页。
    393[清]石之英:《开设沙州记》,见道光《敦煌县志》卷《艺文志》。
    394[清]常钧:《敦煌随笔》卷上,“沙州”条。
    395 关于人均粮食需求量,明清两代的记载大体相同,即人均日食米一升。据吴慧考证,日食一升,大致是丁男之食量,或说是相当于男女大小平均每人的口粮加其它用粮数量。见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第81页。
    396 雍正七年二月初一日川陕总督岳钟琪奏报恩赏牛骡至沙州倒毙情形并请准予公帮买补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殊批奏折汇编》,第14册,第511页。
    397 雍正七年六月初六日甘肃巡抚许容奏报沙州州民聚众殴毙乡约缘由并饬司严提首犯审拟 等事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第15册,第479页。
    398 雍正八年二月二十八日署陕西总督查郎阿奏请准沙州招垦民户展限升科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殊批奏折汇编》,第18册,第52页。
    399[清]姚培和:《沙州送汪临亦二首》,道光《敦煌县志》卷六《艺文志》。
    400 敦煌市志编纂委员会:《敦煌市志》卷八《水利》载:“据沙枣园水文站1955——1980年统计,多年平均流量为9.12立米/秒,年均径流量为2.876亿立米。年际变率只有6.5%。各月平均来水量以4月和7月最多,分别为13.68立米/秒和13.97立米/秒。其次为5、8月份分别为12.25和11.33立米/秒。元月份为枯水期,平均流量只有3.74立米/秒。来水量大体与农业用水量的大小时期相吻合。唯独6月份有些偏紧,农业生产往往因缺水而造成损失。”敦煌市志编纂委员会:《敦煌市志》卷八《水利》,第173页。
    401 乾隆《敦煌县志·党河》。
    402 光绪《敦煌县乡土志·山川·党河》载:“十渠悉资灌溉,无余流复至黑海”,《水利》载:“黑海子:卫志在沙州西北大泽,番名哈喇脑尔,即华言黑海子也。旧志云,党海之水自南来,以此泽为归宿”。
    403 唱戏水是敦煌民间祈祷求雨的一种活动,费用由各农户摊派。见敦煌市志编纂委员会:《敦煌市志》卷八《水利》,第195页。
    404 光绪《敦煌县乡土志·山川·水利》。
    405 道光《敦煌县志》卷二《地理志·水利》。
    406 敦煌市志编纂委员会:《敦煌市志》卷八《水利》,第190页。
    407 道光《敦煌县志》关于道光十年户数的记载,前后讹误颇多,如卷二《地理志·田赋》中记载有2418户,但根据各隅田亩数统计实际应为2458户,《户口乡农坊甲附》中的记载又为2448户,今以实际田亩数推测数据为准。
    408[民国]明驼:《河西见闻录》,上海:中华书局民国二十三年十二月印行,第20页。
    409 何炳棣著,葛剑雄译:《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第二章《丁的实录》,第24-35页。
    410 道光《敦煌县志》卷七《杂类·风俗》,光绪《敦煌乡土志·杂类·风俗》亦有相关记载。
    411 龙头山一说在甘肃文县西北。《寰宁记》卷一百五十四文州曲水县:“龙头山在县西七里。从故松州党(艹聚)山来,至当州石马水口绝。其山如龙头。”该地名较小,龙头山坊源于山丹县北龙首山的可能性较大。
    412[民国]明驼:《河西见闻记》,第13页。
    413 民国《重修敦煌县志》卷五《建置志》,第143页。
    414 葛剑雄先对历史时期的移民类型有过精典的分析,详见葛剑雄著《中国人口发展简史》第15章第1节《人口迁移的类型、特点和规律》,第368页。
    415 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48页。
    416 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第63页。在何炳棣先生的研究中,将这一比较准确的统计数据开始的年份定在了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请参见[美]何炳棣著,葛剑雄译:《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第46-63页。
    417 姚大力:《“回回祖国”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中国学术》,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2004年第1辑,第90-135页。
    418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76-477页。
    419[民国]马光启:《陕西回族概况》,转引自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14页。
    420[清]龚景瀚编,李本源校:《循化志》第8卷《回变·善后事宜附》,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22页。
    421[清]余畴澍:《秦陇回务纪略》,《回民起义》第4册,第215页。
    422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34页。
    423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64页。
    424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10-211页。
    425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37页。
    42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30页。
    427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56页。
    428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05-106页。
    429[美]塞缪尔·享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430[明]陆容撰,王仁湘注释:《菽园杂记》卷二,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版,第12页。
    431[明]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九,“吐蕃回纥”条。
    432 雍正二年九月十二日山东巡抚陈世倌奏请严禁回教折,《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3辑,第177页。
    433 雍正七年四月二十一日原任山东巡抚革职陈世倌奏陈回教应加严禁折,《宫中档雍正朝奏折》第12辑,第900页。
    434[日]中田吉信著,陈健玲译,吴越校:《清代回族的一个侧面》,《回族研究》1992年第1期,第39-46页。
    435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21页。
    436[清]张兆栋:《守岐纪事》卷首林妤序,《回民起义》,第4册,第271页。
    437[清]郑士范:《旧雨集》下卷《忠义篇》,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363页。
    438 《鄂县乡土志·兵事》。
    439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122页。
    440[美]孔飞力著,谢亮生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14页。李恭忠先生在研究土客械斗与华南地方军事化的过程中,对孔飞力的所讲的那种叛乱——平叛模式的军事化与华南土客械斗所体现的军事化模式进行了探讨。本文借用这一观点来说明清代西北地区的回汉冲突与械斗。请参见李恭忠:《客家:社会身份、土客械斗与华南地方军事化——兼评刘平著<被遗忘的战争>》,《清史研究》2006年第1期,第115-124页。
    441[民国]马光启:《陕西回族概况》,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陕西文史资料》第26辑,第214页。
    442[清]魏源:《国朝甘肃再征叛回记》,《回民起义》,第3册,第3页。
    443 马自祥:《东乡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87年,第5页。
    444 陈文祥:《东乡族族源“撒尔塔”说商榷——兼论东乡族的形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第44-50页。
    445[美]Barbara L.K Pillsbury.The Muslim Population of China:Clarifying the Questions of Size and Ethnicity.Journal of Muslim Minority Affairs,Volume 3,Issue 2 Winter 1981,pages 35-58.
    446 这一时期创办的较有影响的刊物有陕西回教公会创办的《陕西回教公会月刊》、中国回教 俱进会陕西分会创办的《中国回教俱进会陕西分会月刊》、西安伊斯兰青教社创办的《伊斯兰青年》等,尤其是1927年在北平创刊的《月华》杂志,在回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是我国现代回教报刊中较早倡导并组织开展回民清真寺及各地回民概况调查的报刊之一;较有影响的文章有刘大成的《安康回民状况》(《伊斯兰青年》第2卷第9期)、《陕西回民风俗概况》(《月华》第8卷第26期)、马廷章的《长安回教一瞥》(《月华》第7卷第10-11期)以及冶平的《西安教务近况》(《中国回教协会会报》第7卷第6、7期合刊)等。详见雷晓静:《<月华>与社会调查》,《回族研究》2000年第2期,第95-96页;冯福宽:《陕西回族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5-76页。
    447 两书分别刊于《蒙古西北丛书》第3号,昭和15年(1940年)2月6日,第14号,昭和16年(1941年)4月16日。详见房建昌:《日本兴亚院蒙疆连络部与蒙古善邻协会西北研究所始末及其对西北少数民族的调查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第131-207页。
    448 在此次调查的基础之上,由马长寿先生执笔于1957年撰写完成《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一部书稿。由于种种原因,直到1993年才得以陕西文史资料的方式公开出版(《陕西文史资料》,第26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该书是我们研究陕甘回民战争及战争前后陕西回民人口分布的重要史料。
    449 这一时期整理出版的有《河南回族群众反映汇编》(1953年)、《甘肃回族调查资料汇集》(1964年)、《青海回族调查资料汇集》(1964年)等,尽管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些资料大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存在不少问题,但却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450 该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专著文集类,共收录二十余种,如《秦难见闻记》、《再生记》、《壬戌华州回变记》、《咸京被难记》、《多忠勇公平陕事略》、《忧愤疾书》等。第二部分是地方志类,共收录陕西省五十七种地方志中有关回民起义的各种记载。由于该书没有正式出版,只刊印了1000册,非常珍贵。邵宏谟、韩敏编:《陕西回民起义资料》,西安:陕西省地方志编委会1987版。
    451 杨永富、张克非:《国内五十年来回民起义研究述评》,《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第87-94页;答振益:《1949-1999年回族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69-74页。杨大庆、丁明俊:《20年来回族学热点问题研究述评》,《回族研究》,2001年第4期,第53-58页。
    452 穆德全:《清代回族的分布》,《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第56-63页。
    453 罗万寿、吴万善:《论清代同治年间西北回族的变迁》,《西北史地》1990年第3期,第79-86页。
    454 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周伟洲着:《陕西通史》第13卷《民族卷》,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71-277页。
    455 韩敏、李希哲:《清代乾隆年间西安城四乡回民六十四坊考》,《伊斯兰文化研究》,2001年第3期。
    456 韩敏:《清代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457 张天路、宋传升、马正亮著:《中国穆斯林人口》,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80页。
    458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0页。
    459 姚大力:《“回回祖国”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中国学术》,2004年第1辑,第90-135页。姚大力先生这篇近四万字的文章堪称建国后回族史研究的扛鼎之作,不论是资料的搜集还是理论的分析都大大超过前人。本文部分引文是在看了该文之后又去核对原文得来的,部分无法核对原文的引文均注明转引自姚文,特在此说明并致谢。
    460 《旧唐书·西戎传》。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国第三任哈里发欧斯曼正式派遣使节来到唐都长安.我们学界一般将永徽二年作为伊斯兰教入中国之始。
    461 《资治通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八月条。
    462[民国]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1页。
    463 丁国勇主编:《宁夏回族》,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页。
    464 薛文波:《我国西北地区何以穆斯林居多》,《甘肃民族研究》,1998年第3期。
    465 《元史》卷一百二十五《赛典赤·赡思丁传》。
    466[瑞典]多桑著,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340页。
    467 《明史》卷三百三十二,《撒马尔罕传》。
    468 《明史》卷三百三十二,《西域四》。
    469 和龑:《明代西域入附回回人口及其分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0年第2期,第65-72页。
    470 《明史》卷二,《太祖本纪二》。
    471[明]陆深:《谿山余话》,[明]陈继儒编:《尚白斋镌陈眉公家藏秘笈续函》,第七十九册,第九十九卷。
    472[民国]吴景敖:《西陲史地研究》,上海:中华书局1948版,第56页。
    473[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上卷。
    474 姚大力先生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现代民族都必定具有其前现代的历史形态;同时也有很多具有“民族”的前现代形态的人们群体最终未演变成现代民族。为了与“现代意义上的民族”相区别,姚先生以“种族族群”或“种族”来称呼民族的前现代形态。参见姚大力:《“回回祖国”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中国学术》2004年第1辑,第90-135页。
    475 张天路等著:《中国穆斯林人口》,第34页;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周伟洲着:《陕西通史》第13卷《民族卷》,第272页。
    476[明]张瀚:《松窗梦语》第二卷《西游记》。
    477[清]吴弥光辑:《胜朝遗事》第二编,第8卷《后鉴录》。
    478[明]瞿九思:《万历武功录》第一卷《陕西回夷列传》。
    479 顺治《绥德州志》卷八《选举·举人》,康熙《山西通志》卷七十八《职官》。
    480[清]杨毓秀:《平回志》,《回民起义》第3册,第107页。
    481 雍正七年三月十七日川陕总督岳钟琪奏请设立回民义学渐施化导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14册,第843页。
    482 毕沅:《查禁新教苛抚激变疏》。转引自萧一山《清代通史》Ⅲ,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52年版,第624页。
    483[清]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一,《回民起义》第4册,第218、220页。
    484[清]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二,《回民起义》第4册,第222页。
    485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战争历史调查记录》,第164页。
    486 哈雒岐:《秦回治学论》(油印稿),转引自冯富宽:《陕西回族史》,第107页。
    487[清]杨毓秀:《平回志》卷一,《回民起义》第3册,第60页。
    488 同治元年十二月初九日丙戌、十一日戊子多隆阿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三十。
    489 同治元年闰八月二十五日(乙巳)陕甘总督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十二。
    490[民国]慕寿祺:《甘宁青史略》副编卷十二。
    491 同治二年三月初八日(甲寅)陕甘总督熙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三十七。
    492 同治三年七月十五日(癸丑)护理陕甘总督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七十一。
    493 王宗维:《清代中叶前西安地区回民的分布和经济生活》,《西北历史研究》1988年号,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年。
    494[民国]马光启:《陕西回教概况》,转引自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战争历史调查记录》第219页。
    495[民国]萧一山《清代通史》Ⅲ,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52年版,第624页。
    496 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战争历史调查记录》,第187页。
    497[清]左宗棠:《左文襄公奏疏续编》,第三十一卷。
    498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68页。
    499 韩敏:《清代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史》,第5页。
    500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86-187页。
    501[清]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一,《回民起义》第4册,第219页。
    502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73页)明确记载马氏祖茔碑回坊数为63坊。韩敏先生认为“广大门马氏祖茔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石碑记载:西安城四乡回民有六十四坊。”(韩敏、李希哲:《清代乾隆年间西安城四乡回民六十四坊考》,《伊斯兰文化研究》2001年第3期。)比原文多出的一坊似将长条村二坊解读为2个坊,其说当是。
    503 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周伟洲着:《陕西通史》第13卷<民族卷》,第274页。
    504 嘉庆《重修咸宁县志·地理志》。
    505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63页。
    50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95页。
    507 立于光大门村南马氏祖茔上的石碑总共两块,其中一块除上半部的阿文外,下半部以汉文注明了咸、长各村公立碑石的村坊名,这块石碑民国十八年(1929年)由马静山掌教发现,在研究西安回民教坊及聚落分布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1956年西北大学马长寿先生、冯增烈先生等人在进行清西北回民起义历史调查时,对碑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和考订。
    508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85页。
    509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75页。
    510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10-211页。
    511 马长寿先生当年调查时,据一位杨姓老人讲,光大门的高堡子原来是半回半汉地住者,在马氏祖茔东北五十步的高台子上,曾是当日的清真寺,此高堡子显然是指上堡子。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92页。民国《咸宁长安两县续志》,光太庙(即光大门)四村,马家湾在光太庙四村内。
    512 周伟洲先生在前引书中指出:“根据调查者的研究,此碑共列71坊名。”实际上,如上文所言,调查者当年所记述的是63坊,而非71坊。周先生所言71坊或为碑文载64坊所涉及的回民聚落数。64坊中长条村二坊一村分为二坊,又有8个坊为数村为一坊者,这8坊涉及的村落分别是:东、西北石桥,杏园头东、西二堡,东沙河二村,上、下班家,南、北摆铁二村,寇家东、西二堡,马五十东、西二堡以及广大门的两个回村,合而计之总计71个村落。
    513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66页。
    514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05页。
    515 生卒时间约为1550—1640,排行二,俗称老二巴巴,也称冯二阿訇。
    51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00页。
    517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04页。
    518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05页。
    519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81页。
    520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02页。
    521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05页。
    522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00页。
    523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96页。
    524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95页。
    525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72页。
    52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96-197页。
    527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76页。
    528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66页。
    529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77页。
    530 同治元年润八月初五日(乙酉)胜保瑛棨奏,《钦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十一。
    531 同治二年七月二十日(甲子)多隆阿奏,《钦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四十八。
    532 张永禄主编:《明清西安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769页。
    533 《临潼县志》卷三十五《社会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990页。
    534 同治二年八月二十六日(庚子)多隆阿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二。
    535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48页。
    53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40页。
    537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49页。
    538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37页。
    539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41页。
    540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46页。
    541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44-145页。
    542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45页。
    543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47页。
    544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42页。
    545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49页。
    546[清]余畴澍:《秦陇回务纪略》卷一,《回民起义》第4册,第220页。
    547 杨大业:《明清回族进士考略(八)》,《回族研究》2007年第1期,第75-89页。
    548 同治二年七月二十日(甲子)多隆阿奏,《钦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四十八。
    549 关于油坊街,周伟洲先生将其归于回村,似不妥。油坊街即今油槐,因当年张芾等人前往调解回汉纷争,于此处被回民擒拿掠走,故而名气很大。油坊街初名吴凌镇,后因本地多产菜油而得名,镇在今耿度口,谚语讲:“先有吴凌镇,后有油房街。”所指即此(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38页)。当年张芾等人之所以前往油坊街主要是该处乃渭北商业繁盛之区,地近临潼,又离回村不远,可以方便的把渭南大荔一带的回回头目招来,可见当年油坊街似乎是汉人的势力范围,不应归之于回村。
    550[清]杨毓秀:《平回志》卷一,《回民起义》第3册,第60页。
    551 清代地方基层组织除了保甲制度及里甲制之外,亦有“社”。大约以数十户设一社,作为劝农的机构。可见,社是一种很小的基层单位,大约与现在的行政村相似。是由邻近的数个较小的自然村组成的具有共同的赋税义务的基层单位。
    552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55页。
    553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39页
    554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35页。
    555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38页。
    55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396页。
    557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54页。
    558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35页。
    559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8,396,449-450页。
    560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51页。
    561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38页。
    562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44页。
    563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54页。
    564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23页。
    565 光绪《富平县志》卷十《故事表》。
    56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58页。
    567 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周伟洲著:《陕西通史》第13《民族卷》,第275页。
    568 同治二年七月二十日(甲子)多隆阿奏,《钦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四十八。
    569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10页。
    570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45页。
    571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02页。
    572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10页。
    573 高陵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高陵县志》,西安出版社2000年版,第672页。
    574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10页。
    575 光绪《三原县新志》卷八,《杂记》。
    57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29页。
    577 宣统《重修泾阳县志》卷三,《贡赋志》。
    578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52页。
    579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52页。
    580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89页。
    581 光绪《富平县志稿》卷十,《兵事》。
    582 光绪《三原县新志》卷八,《杂记》。
    583 张永禄主编:《明清西安词典》,第617页。
    584 同治二年四月初四日(庚辰)多隆阿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四十。
    585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51页。
    58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83页。
    587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52页。
    588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07页。
    589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08-409页。
    590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53页。
    591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74页。
    592 光绪《三原县新志》卷八,《杂记·邑侯李公瀛禁宰驴说》。
    593 光绪《三原县新志》卷六《人物》(上)。
    594 民间口碑相传,同治回民事变时,城内有安姓回回者,到县府告密,说城内外回回联合造反,城内回民后被民团剿杀殆尽,兴和巷亦改称太平巷。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32页。
    595 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35页。
    596 同治二年四月初四日(庚辰)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将军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四十。
    597 光绪:《富平县志稿》卷十,《兵事》。
    598 同治元年五月十八日(己亥)托明阿、瑛棨、孔广顺、张芾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十三。
    599[清]易孔昭、胡孚骏、刘然亮:《平定关陇纪略》卷一。
    600 同治二年四月初四日(庚辰)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将军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四十。
    601 同治元年五月十八日(己亥)托明阿、瑛棨、孔广顺、张节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十三。
    602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24页。
    603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65、272页。
    604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68页。
    605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70、275页。
    60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73页。
    607 木际丰义行碑碑名全称为“国子监太学生木际丰(庆生)及郎可华、可正、可培、可任义行碑”立于木家沟的村前,上世纪五十年代马长寿先生等人实地调查时发现,立碑的最初目的是歌颂木际丰等人的义行,由于详载了156位参与立碑者的姓名,遂成了我们了解当年渭城一带的回民人口情况的重要史料。
    608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76-278页。
    609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84页。
    610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83、284、285页。
    611 牛羊村在窑店北一里处,原为回民屠宰牛羊的场所,自家咀即今柏家咀。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74页。
    612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74页。
    613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52页。
    614 同治二年九月十七日(辛酉)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将军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三。
    615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三日(壬申)胜保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十四。
    61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67-268页。
    617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65-266页。
    618 以上三堡均在马家堡附近。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04页。
    619 同治元年八月二十九日(已酉)胜保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十二。
    620 同治二年九月二十日(甲子)穆腾阿、张集馨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三。
    621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01页。
    622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77页。
    623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65页。
    624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64页。
    625 同治二年七月初八日(壬子)瑛棨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四十七。
    626 民国《续修醴泉县志稿》卷十一,《兵事志》。
    627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95页。
    628 民国《续修醴泉县志稿》卷十一,《兵事志》。
    629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99页。
    630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98页。
    631 同治二年七月初八日(壬子)瑛棨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四十七。
    632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322页。
    633 《鄠县乡土志·兵事》
    634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60页。
    635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03页。
    63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03页。
    637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95页。
    638[清]顾寿祯:《孟晋斋文集》,《孟晋斋年谱》(同治五年刻本)。
    639 民国《重修鄂县志》卷九,《纪事》。
    640 《鄂县乡土志·兵事》。
    641 《鄂县乡土志·人类》。
    642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二十七,《吏部》。
    643 《柞水县志》卷二十五,《宗教民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04页。
    644 《柞水县志》卷五,《人口》,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26页。
    645 《清史稿》卷六十三《地理志十》。
    646 《清仁宗实录》卷六十三,“嘉庆五年四月乙未”条。
    647 魏国安:《宁陕穆斯林的今昔》,《陕西穆斯林》2003年第3期。
    648 省城西安可考的礼拜寺共10座,城内回民聚居处以10计算。
    649 二华指华州、华阴两州县,关指潼关县,大指大荔县,水指白水县,三城指澄城、韩城、蒲城三县,朝指朝邑县,合阳即合阳县。
    650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68页。
    651 大荔沙苑回回的先民,史料记载及民间口碑传说往往将其上溯至唐代的回纥,于是乃有回纥入驻沙苑之说。杜甫《留花门》一诗即吟咏此事,《唐书·回纥传》及《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至德二年十月亦均有记载。关于回回是否是回纥的问题,清初顾炎武认为二者相同,但钱大昕则主张二者皆非。实际上,现代回回与历史上的回纥并没有关系,今人姚大力已对此问题进行了更为清晰的阐述。
    652 光绪《同州府续志》卷十四,《文征录》。
    653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19页。
    654 《明史》卷二百十九,《马自强传》。
    655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02页。
    65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12页。
    657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18页。
    658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29页。
    659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19页。
    660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27页。
    661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01、423页。
    662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45页。
    663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四日(壬子)胜保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十七。
    664[清]杨毓秀:《平回志》卷一,《回民起义》第3册,第60页。
    665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20、127页。
    66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29页。
    667 民国《修续大荔县志·旧志存稿》卷二,《足征录》。
    668 同治元年十月初二日(辛巳)成明等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十五。
    669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癸酉)胜保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十八。
    670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23页。
    671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06页。
    672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24、425页。
    673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26页。
    674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33页。
    675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73页。
    676 民国《重修华州县志稿》卷十一,《人物志·卫归文传》。
    677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69页。
    678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95页。
    679 同治元年八月十二日(壬戌)英桂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十八。
    680 杨大业:《明清回族进士考略(八)》,《回族研究》2007年第1期,第75-89页。
    681[清]郑士范:《旧雨集》下卷《忠义》,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363页。
    682[清]张兆栋:《守岐公牍汇存》。又余畴涛《秦陇回务纪略》卷七称风回三十四坊。据前章所考,战前州县保存有本地回民人口户籍资料,张氏同治为凤翔郡守,所以记凤翔县回民人口数据可能援引自保甲册籍,故较为可靠,余氏所称似当有误。
    683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347-349页。
    684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352页。
    685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349页。
    68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361页。
    687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351页。
    688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361页。
    689 同治二年十月十九日(壬辰)多隆阿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五。
    690 同治二年十一月初三日(丙午)陶茂林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五。
    691 同治二年十一月初六日(戊申)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六。
    692 同治二年十二月十三日(乙酉)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七。
    693 《清史稿》志三十八,《地理志第十》。
    694 同治五年六月十二日(己亥)陕西巡抚刘蓉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三十六。
    695 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门宦溯源》,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01页。
    696 同治二年十一月初三日(丙午)张集馨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五。
    697 同治二年十一月初六日(戊申)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六。
    698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33页。
    699 同治二年十一月初三日(丙午)据雷正绾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五。
    700 同治二年十月十九日(壬辰)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五。
    701 同治二年十一月初三日(丙午)据雷正绾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五。
    702 冯富宽:《陕西回族史》,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703 马士年:《伊斯兰教在陕西的传播发展与演变》,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清代中国 伊斯兰教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0页。
    704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09页。
    705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310页。
    706 同治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乙丑)补四品京堂李云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六。
    707 同治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乙丑)补四品京堂李云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六。
    708 同治元年十月十二日(辛卯)英桂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十五。
    709 同治五年四月初六日(甲午)刘蓉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三十。
    710 同治四年七月二十一日(癸未)杨能恪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十一。
    711 同治六年十二月三十日(己酉)左宗棠、库克吉泰、乔松年、刘典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六十四。
    712 同治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辛丑)库克吉泰、左宗棠、刘典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八十六。
    713 同治五年六月十二日(己亥)刘蓉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三十六。
    714[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陕西九》。
    715 光绪《大清会典》卷二十七、卷三十一《吏部》。
    716[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陕西九》。
    717 同治三年十月二十九日(丙申)张集馨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八十二。
    718 同治元年七月初十日(辛卯)沈兆霖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十五。
    719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311页。
    720 王立中:《解放前兰州清真寺述略》,《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第37-45页。
    721 同治十一正月十三日(戊戍)左宗棠穆图善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百五十九。
    722 马建春、郭清祥:《金城关回民居住区的历史和现状》,《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第163页。
    723 张令琮:《兰州百年大事记》,《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4辑,第13页。
    724 李锦堂:《榆中朱家沟回民村》,《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第21页。
    725 民国《续修导河县志》卷二,《建置》。
    726 《清高宗实录》卷二百九十,“乾隆十二年五月辛丑”条。
    727 《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一百五十九,“乾隆四十七年六月癸巳”条。
    728 马占奎:《临夏八坊清真寺概述》,《回族研究》1992年第4期,第40-44页。
    729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365-371页。
    730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367页。
    731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367页。
    732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369页。
    733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369页。
    734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371页。
    735[清]杨毓秀:《平回志》,《回民起义》第3册,第107页。
    736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375页。
    737 马建春、郭清祥:《金城关回民居住区的历史和现状》,《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第163页。
    738 同治六年十月初七日(丙戌)穆图善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六十一。
    739 同治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甲辰)穆图善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六十四。
    740 同治七年二月十五日(癸巳)穆图善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六十八。
    741 同治七年闰四月十三日(庚申)穆图善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七十五。
    742 同治七年十月十三日(丙辰)穆图善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八十五。
    743 同治七年十月二十二日(乙丑)穆图善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八十五。
    744 同治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己亥)穆图善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八十六。
    745 同治十一年正月初八日(癸巳)左宗棠、穆图善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百五十九。
    746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378、386、388、395、400页。
    747[清]杨毓秀:《平回志》,《回民起义》,第3册,第111页。
    748 同治三年五月二十一日(庚申)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六十六。
    749 同治七年四月十六日(甲午)穆图善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七十三。
    750 乾隆《甘肃通志》,卷十二,《祠祀》。
    751 同治七年二月十八日(丙申)穆图善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六十八。
    752 道光《靖远县志》卷一,《辑略》。
    753 同治四年三月初六日(辛丑)恩麟、陶茂林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九十五。
    754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三十,《史部》。
    755 《清高宗实录》卷二十五,“乾隆三年九月辛未”条。
    756 《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十一。
    757 同治四年三月初八日(癸卯)凉州副统统瑞云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九十六。
    758 同治四年三月十五日(庚戌)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九十六。
    759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326页。
    760 乾隆《甘肃通志》卷十二,《祠祀》。
    761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
    762 同治四年三月十五日(庚戌)恩麟陶茂林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九十六。
    763 同治三年十月二十九日(丙申)张集馨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八十二。
    764 同治四年六月初七日(庚子)恩麟陶茂林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零六。
    765 赵朋柱:《清末回民起义在永登》,《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第89页。
    766 赵鹏翥、马天民:《永登回族的变迁》,《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第17页。
    767 同治四年一月二十九日(乙丑)恩麟、陶茂林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九十二。
    768 同治四年三月十五日(庚戌)恩麟、陶茂林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九十六。
    769 同同治十年九月十八日(乙巳)李鸿章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百五十三。
    770 同治四年闰五月初六日(已巳)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零二。
    771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三十,《史部》。
    772 《清高宗实录》卷八十,“雍正七年四月辛丑”条。
    773 《清高宗实录》卷三百九十,“乾隆十六年闰五月丁卯”条。
    774 乾隆《甘肃通志》卷四,《疆域附形势》。
    775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324页。
    776 同治四年四月初一日(乙丑)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九十八。
    777 同治四年闰五月十九日(壬午)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零三。
    778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三十,《史部》。
    779 《清高宗实录》卷六百三十五,“乾隆二十六年四月丁亥”条。
    780 《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三百八十二,“乾隆五十六年七月乙酉”条。
    781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二十七,《吏部》。
    782[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四,《陕西十三》。
    783[清]康敷镕《青海记》,台北成文出版社中华民国五十七年,第105-107页。
    784 《门源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4页。
    785 青海省政府民政厅编:《最近之青海》,新亚西亚学会出版社民国二十三年,第38页。
    786 同治二年八月初四日(戊寅)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四十九。
    787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459页。
    788 同治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丙寅)西宁办事大臣玉通,《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四十四。
    789 同治二年八月二十一日(乙未)玉通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一。
    790 同治十年八月初一日(己未)左宗棠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百五十。
    791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461、463页。
    792 民国《大通县志》第二部,《种族志》。
    793 乾隆《西宁府新志》卷十一,《建置志·学校》。
    794 同治四年闰五月初六日(已巳)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零二。
    795 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四日陕甘总督陶模官军会攻北大通营城并连克十大回庄折,《陶勤肃公奏议遗稿》卷五,《回民起义》第4册,第444、446页。
    796 同治七年九月二十四日(戊戌)玉通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八十四。
    797 同治四年八月二十六日(戊午)成禄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十五。
    798[清]杨毓秀:《平回志》卷四,《回民起义》第3册,第129页。
    799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468页。
    800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465、466页。
    801 同治六年四月二十七日(庚戌)杨岳斌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五十五。
    802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467、468页。
    803 《清世宗实录》卷八十,“雍正七年四月辛丑”条。
    804[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三《陕西十二》。
    805 《甘宁青史略》(正编),卷二十一。
    806 同治四年六月初四日(丁酉)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零五。
    807 同治十二年正月初九日(戊午)左宗棠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百七十四。
    808 同治十一年八月十一日(癸亥)左宗棠穆图善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百六十八。
    809 光绪《肃州新志稿·祠庙》。
    810 同治四年四月初九日(癸酉)雷正绾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九十九。
    811 《清世宗实录》卷十七,“雍正二年三月丙申”条。
    812 《清高宗实录》卷五百九十三,“乾隆二十四年七月丁丑”条。
    813 《清高宗实录》卷九百二十六,“乾隆三十八年二月癸亥”条。
    814 乾隆《重修肃州府新志》,甘肃省洒泉县博物馆排印本1983年,第567页。
    815 同治四年六月初四日(丁酉)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零五。
    816 民国《敦煌县志》卷三,《民族志·敦煌回族考》,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11页。
    817 光绪《肃州新志稿·艺文·节》。
    818[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九,《陕西八》。
    819 道光九年二月二十八日朱批张廷玉题奏,牛汉平主编《清代政区沿革综表》,第455页。
    820[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九,《陕西八》。
    821 同治元年闰八月二十五日(乙巳)陕甘总督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十二。
    822 同治三年八月初五日(癸酉)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七十四。
    823 民国《重修漳县志》卷二,《建置志·兵事》。
    824 同治四年十二月十三日(甲辰)杨岳斌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二十三。
    825 光绪《洮州厅志》卷三,《建置·寺观》。
    826 同治六年二月二十七日(辛亥)杨岳斌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五十。
    827[清]杨毓秀:《平回志》,《回民起义》第3册,第128页。
    828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557页。
    829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404、411、415、417、418、419、421、425、427、428、431页。
    830 同治四年六月十九日(壬子)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零七。
    831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327页。
    832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328页。
    833 同治三年三月十五日(乙卯)恩麟,《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六十一。
    834 《定西县志》第二编《人口民族》,甘肃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24页。
    835 同治三年六月初九日(戊寅)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六十八。
    836 同治四年闰五月十九日(壬午)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零三。
    837 同治三年十二月十八日(乙酉)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八十九。
    838 同治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壬辰)雷正绾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九十五。
    839 同治三年六月初九日(戊寅)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六十八。
    840 同治四年三月初六日(辛丑)恩麟、陶茂林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九十五。
    841 同治四年七月二十一日(癸未)联捷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十一。
    842 光绪《大清会典事例》卷三十,《吏部》。
    843 《清世宗实录》卷四十八,“雍正四年九月乙末”条。
    844 《清世宗实录》卷七十五,“雍正六年十一月壬戌”条。
    845 《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卷二百六十四,《甘肃统部》。
    846 同治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丙寅)庆昀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四十四。
    847 万历《朔方新志》卷三,《寺观》。
    848 嘉庆《宁夏府志》卷六,《坛庙》。
    849 同治二年正月十五日(壬戌)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三十二。
    850 同治二年五月二十一日(丙寅)庆昀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四十四。
    851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437、439、440页。
    852 道光《续修中卫县志》卷二,《建置考·堡寨附各滩湖山庄》
    853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447页。
    854 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庚寅)左完棠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百二十三。
    855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444、446页。
    856 同治八年九月初七日(乙亥)左宗棠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百零一。
    857 同治八年十一月初五日(壬申)左宗棠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百零七。
    858 同治八年十一月初五日(壬申)金顺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百零七。
    859 同治九年十月二十八日(庚申)左宗棠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百二十七。
    860 同治元年十月二十一一日(庚子)英桂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十六。
    861 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庚寅)左宗棠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百二十三。
    862 同治二年四月十四日(庚寅)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四十一。
    863[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八,《陕西七》。
    864 《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二十七,“乾隆四十二年二月甲寅”条。
    865 《清高宗实录》卷三百十三,“乾隆十三年四月癸酉”条。
    866 《清高宗实录》卷一千四十,“乾隆四十二年九月甲子”条。
    867 同治二年二月十三日(己丑)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三十四。
    868 同治三年三月十五日(乙卯)雷正绾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六十一。
    869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342-351页。
    870 同治三年四月十六日(丙戍)雷正绾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六十四。
    871 同治二年十月初七日(庚辰)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四。
    872 光绪《海城县志》卷五,《兵防》。
    873 佚名:《平回纪略》,《回民起义》,第3册,第12页。
    874 同治四年五月初二日(丙申)雷正绾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一百。
    875 同治三年二十九日(乙亥)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九十三。
    876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457页。
    877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352页。
    878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456页。
    879 同治五年五月二十八日(丙戌)杨岳斌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三十五。
    880 《清高宗实录》卷二百九十,“乾隆十二年五月辛丑”条。
    881 同治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壬辰)雷正绾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九十五。
    882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丙子)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十九。
    883 光绪《平远县志》卷十,《艺文》。
    884 光绪《平远县志》卷十,《艺文·甘肃东路叛回纪略》。
    885 同治四年二月十七日(癸未)雷正绾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九十三。
    886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457页。
    887[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七,《陕西六》。
    888 《清史稿》卷六十四,《地理志十一》。
    889[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八,《陕西七》。
    890 同治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壬辰)雷正绾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第册,第491页。
    891 同治元年八月二十五日(乙巳)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十二。
    892 同治六年十二月二十日(辛丑)左宗棠、库克吉泰、乔松年、刘典等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六十四。
    893 同治六年十月三十日(己酉)左宗棠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六十二。
    894 同治六年十二月初六日(乙酉)左宗棠库克吉泰乔松年刘典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六十四。
    895 《清世宗实录》卷七十六,“雍正六年十二月己丑”条。
    896[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九,《陕西八》。
    897 同治三年十一月十六日(癸丑)恩膦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八十五。
    898 同治三年十二月初八日(乙亥)雷正绾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八十七。
    899[清]杨毓秀:《平回志》,《回民起义》,第3册,第111页。
    900 同治三年三月十二日(壬子)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六十。
    901 同治三年八月十五日(癸未)雷正绾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七十五。
    902 万历《重修礼拜寺碑记》,马以愚:《中国回教名礼拜寺记》,《东方杂志》第42卷第3号。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334-335页。
    903 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第334页。
    904 同治元年闰八月二十五日(乙巳)陕甘总督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十二。
    905 《清世宗实录》卷七十六,“雍正六年十二月己丑”条。
    906[明]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九《陕西八》。
    907 光绪《泾州乡土志》卷十三,《道路》。
    908 同治二年十二月初七日(己卯)熙麟、雷正绾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七。
    909 民国《重修灵台县志》卷三,《风土志·祠祀》。
    910 同治三年三月初二日(壬寅)雷正绾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六十。
    911 同治七年正月初八日(丁亥)左宗棠、库克吉泰、乔松年、刘典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六十五。
    912 同治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癸未)陕西巡抚乔松年、前署陕西巡抚刘蓉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四十三。
    913 同治三年三月十五日(乙卯)雷正绾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六十一。
    914 民国《崇信县志》卷四,《志余》。
    915 同治二年九月二十六日(庚午)熙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四。
    916 赵宗堂:《崇信民族分布与宗教信仰》,《崇信文史》,第1辑,第90页。
    917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76-477页。
    918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63页。
    919 马建春、郭清祥:《金城关回民居住区的历史和现状》,《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第163页。
    920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丙子)恩麟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卷358。
    921 今之言西北回民分布者,皆称回民居于“三边、两梢、一山”,自然环境非常恶劣。现代回民的这种分布格局是同治回变近百年以来人为调整的结果,这与本文所指的同治以前陕省回民人口聚落“三边、两梢、一山”的分布格局有非常明显的不同。
    922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76-477页。
    923 以麦易灰之事在马长寿先生的调查资料中记述很多,其事大体是讲,汉人只知以粪肥田, 而不知以灰肥田,所以常把火坑的灰卖给回民,从他们那里换得麦子。汉人中之狡猾者常掺以塘土和炕灰,以为是欺哄了回民,所以当时汉人有两旬谚语传达此意:三笼尘土三笼灰,就给回回要年麦。回回得到火灰以后,庄稼日肥,农业日益发展,所以任凭汉人嘲笑,自己对于耕作的利弊却心里有数。因此,回民也有两旬谚语报答汉人:不白你三笼尘土三笼灰,但看我田地里长的麦。
    924 沙苑实际上是关中平原上位于泾渭三角洲的一片沙地,其具体方位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境内,西起孝义镇,东至赵渡镇,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10公里,介于洛河与渭河之间的第二级阶地表面。从沙苑中的沙丘看,沙丘迎风坡向东,背风坡向西,反映形成沙丘的主风方向为东风。起初,沙苑只存在于大荔、朝邑县境内,至明末清初,逐渐扩展到渭南、华州境内。据明代的《陕西通志》记载,此时的渭南县、华州还没有出现沙地。但在清康熙年间修的《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第四九四卷“同州”条的记载中却云:“沙苑,旧志在县南洛渭之间,亦曰沙海。其中坌起者曰沙阜。东跨朝邑,西至渭南,南连华州,广八十里。”表明康熙四十五年以前沙地已向西、向南扩展到渭南、华州境内。刘炳涛:《明清沙苑回、汉民的经营方式与生态环境变迁》,《史学月刊》2008年第5期,第122-127页。
    925 同治二年二月十九日(乙未)多隆阿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三十六。
    92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03页。
    927 马长寿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476-477页。
    928 据民间口碑史料,同治年间以前,回民多在渭河沿岸牧羊,有时损伤汉农田禾,汉农拉住回民的羊,切下头,以图报复。因此,看庄稼的组织就叫做‘羊头会'。‘羊头会'后来也误称为‘羊犊会'。民国十年以前,这种组织还很普遍。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75页。
    929 民国《重修华州县志稿》卷三《建置志·回教条》下注,卷十一《人物志·卫归文传》。
    930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46页。
    931 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67页。
    932 嘉庆《安康县志》卷十七《文征》。
    933 1953年陕甘政区与本文研究时段内的陕甘政区差别较大,为了使其具有可比性,我们对后者的人口数进行了汇总,其总数约为2994.4万,具体请参考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第421、432页。
    934 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第253-257页。
    935 陈忠祥:《宁夏南部回族社区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人文地理》,2002年第1期,第39-42页。
    936 据陕西省统计局统计资料整理,转引自曹占泉著:《陕西省志·人口志》,三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5页。
    937 其中以中国史学会主编《回民起义》(全4册,1952年由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为代表。
    938 杨永富、张克非:《国内五十年来回民起义研究述评》,《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第87-94页;答振益:《1949-1999年回族研究的回顾与思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第69-74页。
    939 同治元年六月初七(戊午)光禄寺卿潘祖阴奏折,《钦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十三。
    940 同治元年八月二十五日(乙巳)陕甘总督恩麟奏折,《钦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十二。
    941 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八日(丙寅)陕西巡抚瑛棨奏折,《钦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十八。
    942 同治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丙子)陕甘总督恩麟奏折,《钦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十九。
    943 同治六年正月十八日(癸酉)陕甘总督左宗棠奏折,《钦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一百四十六。
    944 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二十一日陕甘总督陶模筹商河湟善后情形片,《陶勤肃公奏议遗稿》卷六,《回民起义》第4册,第444页。
    945[清]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一,《回民起义》第4册,第215页。
    946 民间流传的同治回变前一百二十个汉人对一个回回的故事有多个版本,回汉比例或指为一比一百二十八、或指为一比一百三十,故事的主角亦或指为渭南孝义镇赵老五。参见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65、200页、446。
    947[清]庐坤:《秦疆治略》。
    948[清]左宗棠:《复陈拟办事宜并办理营务城防各员请奖折》,《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四十四。
    949 同治三年三月十七日丁巳钦差大臣督办陕西军务多隆阿奏折,《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六十一。
    950[民国]马光启:《陕西回教概况》,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14页。
    951 路伟东:《同治光绪年间陕西人口损失》,《历史地理》第十九辑,第350-361页。
    952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页。
    953 丁万禄:《陕西回族发展变迁的历史考查》,《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4期,第101-105页。
    954 该书现已亡轶。
    955[民国]马光启:《陕西回族概况》,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14-215页。
    956 胡振华:《中国回族》,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2页。
    957 严中平、徐义生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附录·清代乾嘉道咸同光六朝人口统计表(五)》(北京: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366页),而严书的数据出自《户部清册》。朱楚珠:《中国人口·陕西分册》,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版,第63页。
    958 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第62-71页。
    959 同治元年七月十七日(戊戌)山东道监察御史寻銮炜奏折,《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十五。
    960[民国]王金绂编:《西北之地文与人文》,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版,第147页。
    961 路伟东:《清代陕西回族的人口变动》,《回族研究》2003年第4期,第71-77页。
    962[清]赵烈文:《能静居士日记》卷十五,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编:《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3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8页。
    963 雍正七年三月十七日川陕总督岳钟琪奏请设立回民义学渐施化导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殊批奏折汇编》第14册,第843页。
    964[清]毕沅:《查禁新教苛抚激变疏》,萧一山《清代通史》Ⅲ,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52年版,第624页。
    965[清]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一,《回民起义》第4册,第218、220页。
    96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战争历史调查记录》,第164页。
    967[清]杨毓秀:《平回志》卷一,《回民起义》第3册,第60页。
    968[清]张兆栋:《守岐纪事》,《回民起义》第4册,第273页。
    969[清]易孔昭等着:《平定关陇纪略》卷一,《回民起义》第3册,第249页。
    970 马士年:《伊斯兰教在陕西的传播发展与演变》,宁夏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编:《清代中国伊斯兰教论集》,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10页。
    971 洪兴,陕西渭南人,回族阿訇,同治元年聚众起兵,董志源十八营元帅之一,降清后改名洪忠孝。韩敏:《董志源十八营元帅事迹考》,载《回族研究》1993年第2期,第22-30页。
    972[清]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八,《回民起义》第4册,第261页。
    973[清]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一,《回民起义》第4册,第219页。
    974 各厅县1861年户口数据,除另作说明外,均在各厅县1823年户口数据的基础上按3.4‰的年平均增长率推算而得。各厅县1823年人口数据除另作说明外皆转引自庐坤《秦疆治略》及王志沂《陕西志辑要》;各府州1861年人口数在1820年分府人口数据的基础上按3.4‰的年平均增长率推算而得,各府州1820年人口数据除另作说明外皆转引自曹树基修正后的《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人口数据。根据曹树基先生的研究1820年前的44年间陕西省的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在3‰—4‰之间,一般取值3.4‰。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第9章第2节《陕西》,第398、422、700页。
    975[清]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一,《回民起义》第4册,第219页。
    97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208页。
    977 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战争历史调查纪录》,第195页。
    978 同治元年闰八月二十三日(癸卯)奏折,《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二十二。
    979 同治二年三月二十六日(壬申)奏折。《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三十九。
    980[清]左宗棠:《收复回民安插耕垦片》,《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三十六。
    981[清]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一,《回民起义》第4册,第215页。
    982 道光还淳堂《至圣实录年谱》卷首,马长寿:《同治年间陕西回民战争历史调查纪录》,第2页。
    983 张天路、宋传升、马正亮著:《中国穆斯林人口》,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80页。
    984 从已有史料来看,各坊所辖回户多少似乎差别较大。如乾隆年间西安省城回民不下数千家,城中礼拜寺共有7座,即7坊,每坊平均估约有三四千人。(道光还淳堂《至圣实录年谱》),而同时期凤翔县城中有回民两坊,“共四十八家”,平均每坊回民仅一百余口。([清]张兆栋:《守岐纪事》,《回民起义》第4册,第273页。[清]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亦记载:“城中仅回民四十八家,多入伍。”,见《回民起义》第4册,第222页。)但从正文的分析来看,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这类情况可能属于个案,清代陕西各坊所辖回民人口数应该呈正态分布,各坊大小比较接近。
    985 庐坤:《秦疆治略》记载凤翔县1823年人口数为27万。
    986 庐坤:《秦疆治略》记载,凤翔府1823年人口数为135万。
    987 道光《西乡县志·户口》载同治八年(1828年)全县土著、新民合计共38728户,178453口。《秦疆治略》载道光三年(1823年)全县口数仅52300,明显偏低,误载或有误,应以县志为准。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第9章第2节《陕西》,第410页。
    988 牛汉平:《清代政区沿革表》,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版,第435-452页。
    989 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记载,陕西省1820年人口数为1197.6万,全省1861年人口数在此基础上按3.5‰年平均增长率推算而得。
    990[民国]马光启:《陕西回教概况》。
    991 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六日戊子张集馨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七。
    992 同治二月十二月二十四日丙申刘蓉奏,《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五十八。
    993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战争历史调查纪录》,第2页。
    994 《户部则例》,故宫博物院编:《故宫珍本》,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第284册,第66页。
    995 战后承种叛产田亩者,所纳田粮田此较一般田亩为多,如普通粮为五升,顶多不过七升五合,但叛产粮则为满斗。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战争历史调查纪录》,第40、120页。
    996 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第163页。
    997[清]余澍畴:《秦陇回务纪略》卷一,《回民起义》第4册,第215页。
    998 乾隆《循化志》卷八《回变》,青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20-321页。
    999 乾隆《循化志》卷八《回变》,324页。
    1000 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第425页。
    1001 《清高宗实录》卷一千一百五十九,“乾隆四十七年六月甲午”条。
    1002 道光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会同喀什噶尔参赞大臣武公隆阿奏为讯办被胁从逆及娶有回妇之汉回分别定擬事折,《那文毅公奏议》卷七十九,《续修四库全书》《史部·诏令奏议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497册,775页。
    1003 同治四年二月十七日(癸未)陕西提督雷正绾奏折,《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卷九十三。
    1004 这次旱灾,因光绪丁丑(1877年)、戊寅(1878年)两年灾情最重,史称“丁戊奇荒”,又因晋、豫两省被灾最烈,亦称“晋豫奇荒”。在所有被灾省份中,陕西旱灾开始晚而结束早,灾情亦不如晋、豫两省严重。因此,不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来讲,用“丁戊奇荒”或“晋豫奇荒”等称谓来表述陕西的灾情都不是十分恰当,故本文以“光绪大旱灾”称之,从同治元年(1862年)回民战争爆发到光绪六年旱灾完全结束,前后共约17年。
    1005[民国]王士达:《近代中国人口的估计》,详见台湾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编:《社会科学杂志》,第1卷第3、 4期;李提摩太:《在华四十五年》(英文版),伦敦1916年版,转引自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3页。
    1006 钞晓鸿:《晚清时期陕西移民入迁与土客融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第66-74页;侯春燕:《同治回民起义后西北地区人口迁移及影响》,《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第70-74页。
    1007 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第九章第二节《陕西》及第十三章第二节《回民战争及大旱灾对陕西人口的影响》,第393-422页,第568-601页。
    1008 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第十三章第二节《回民战争及大旱灾对陕西人口的影响》,第568-601页。
    1009[清]曾毓瑜:《征西纪略》卷一,《回民战争》第3册,第24页。
    1010[清]张集馨:《临潼纪事》。《回民战争》第3册,第17页。
    1011[清]左宗棠:《复陈拟办事宜并办理营务城防各员请□奖折》,《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四十四。
    1012[清]杨毓秀:《平回志》卷一,《回民战争》第3册,第61页。
    1013[清]杨毓秀:《平回志》卷一,《回民战争》第3册,第68页。
    1014[清]孔易昭:《平定关陇纪略》卷一,《回民战争》第3册,第253页。
    1015[清]谭钟麟:《历陈陕库艰窘不能多拨满营欠响折》,《谭文勤公奏稿》卷五。
    1016[清]谭钟麟:《陕省旧欠东三省俸响请暂展缓片》,《谭文勤公奏稿》卷二。
    1017[清]柏景伟:《沣西草堂集》卷六。李文海:《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第399页。
    1018[清]丁宝桢:《复核沈葆桢包馕立限折》,《丁文诚公(宝桢)遗集·奏稿》卷十四。
    1019[港]何汉威:《光绪初年(1876——79)华北的大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第33页。
    1020[清]梁景先等《陕西旱灾请妥筹捐赈疏》(光绪三年),《道咸同光四朝奏议》,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清代史料丛书》,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59年(1970年)版,第3333页。
    1021 《清德宗实录》卷五十五,“光绪三年八月戊子”条载:“近闻陕西同州府属之大荔、朝邑、合阳、澄城、韩城、白水各县因旱欠[歉]收,麦田不过十之一二,华州潼关等属秋苗尽为田鼠蝗虫所害,粮价骤增,大荔、蒲城等处抢粮伤人之案递出,韩城之白马川,聚人数千,游勇土匪,互相煽乱,并有军械旗帜,请饬分理。”《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一百二十七,《荒政一》“是年蒲城大饥,七月二十六日,土匪胁饥民汇夜入城,焚署劫狱,戕知县黄传坤,大肆抢掠。”
    1022 《清德宗实录》卷五十八,“光绪三年九月辛巳”条。
    1023 《清德宗实录》卷六十三,“光绪三年十二月丁亥”条。
    102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光绪五年五月十七日阎敬铭折。
    1025 《清史稿》卷六十一,《饶应祺传》。
    1026[民国]蔡冠洛编纂:《清代七百名人传》(上册),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年版,第542页。
    1027 民国《续修醴泉县志稿》卷14《杂记》,第4页。
    1028 民国《续修醴泉县志稿》卷14《杂记》,第4页。
    1029[清]赵翰:《致南中书》,《皇朝经世文编》卷三十九,《户政》。
    1030[清]曾国荃:《绶征上忙疏》,《曾忠襄公奏议》卷九。
    1031[清]曾国荃:《复丁雨生》,《曾忠襄公奏议》卷十一。
    1032 光绪《高陵县续志》卷八,《缀录》。
    1033 《劝通商济赈小启》,《万国公报》,《清末民初报刊丛编》之四,台北华文书局,民国五十七年版,第8册,第567b页。
    1034[清]丁宝桢:《筹赈末完骤病剧增折》,《丁文诚公(宝桢)遗集·奏稿》卷六。
    1035[美]何炳棣著、葛剑雄译:《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46页-49页。
    1036 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第56页。
    1037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第一种,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370页-374页。除另作说明外,下文所引用清代《户部清册》人口资料均转引自该书。
    1038 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第398页、422页。
    1039 光绪《蓝田县志》卷六,《土地志·民数》。
    1040 光绪《三原县新志》卷三,《田赋·户口》。
    1041 光绪《富平县志稿》卷三,《风土志·户口》。
    1042[清]卢坤:《秦疆治略》。
    1043 光绪《泾阳县续志》卷三,《贡赋·户口》。
    1044 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三十一,《户口》。
    1045 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第601页。
    1046[清]谭钟麟:《各属截止散赈平粜日期折》,《谭文勤公奏稿》卷五。
    1047[清]谭钟麟:《陕省亢旱采买米粮请免厘金折》,《谭文勤公奏稿》卷四。
    1048[清]谭钟麟:《筹办陕省荒政折》,《谭文勤公奏稿》卷四。
    1049 光绪《定远厅志》卷四,《地理志·保甲》。
    1050 光绪《富平县志稿》卷三,《风土志·户口》。
    1051[清]谭钟麟:《报销陕省赈款折》,《谭文勤公奏稿》卷六。
    1052[清]谭钟麟:《陕省亢旱采买米粮请免厘金折》,《谭文勤公奏稿》卷四。
    1053[清]谭钟麟:《设立筹赈局片》,《谭文勤公奏稿》卷四。
    1054[清]谭钟麟:《筹办陕省荒政折》,《谭文勤公奏稿》卷四。
    1055[清]谭钟麟:《请禁贩运粮食并协济晋豫赈粮折》,《谭文勤公奏稿》卷五。
    1056[清]谭钟麟:《报销陕省赈粮折》《谭文勤公奏稿》卷六。
    1057[清]柏景伟:《沣西草堂集》卷六,李文海等著:《近代中国灾荒纪年》,第399页。
    1058[清]丁宝桢:《复核沈葆桢包馕立限折》,《丁文诚公(宝桢)遗集·奏稿》卷十四,。
    1059 光绪《增续淠阳县志》卷四,《土地志·户口》。
    1060 光绪《保安县志草》卷二,《户口》。
    1061 本节宣统人口调查过程部分的写作,参考了葛剑雄主编、侯杨方著《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10—1953年》第二章《宣统人口普查》,第23-25页。关于宣统人口调查何炳棣以来诸家行文均称之为“人口普查”,文本行文亦以“普查”称之,但引文中原文为“调查”二字者则保持不变,特此说明。
    1062[民国]王士达:《民政部户口调查及各家估计》,《社会科学杂志》第3卷第3期、第4卷第1期。
    1063[民国]陈长衡:《人口》,民国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1064[美]何炳棣著,葛剑雄译:《1368—1953年中国人口研究》,第71-78页。
    1065 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第705页。
    1066 葛剑雄主编,侯杨方著:《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11—1953年》,第22-26页。
    1067 实际上,该批人口数据,早在1997就已经由甘肃人民出版社排印后出版,但长期以来并未引起国内外历史人口学家的关注。甘肃档案馆编:《甘肃历史人口资料汇编》(第一辑,先秦至1911年),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5-349页。
    1068 清民政部《调查户口章程折》,《大清法规大全(光绪辛丑迄宣统乙酉)》卷六,政学社印本,1910年。
    1069[民国]明驼:《河西见闻记》,中华书局民国二十三年十二月发行,第13页。
    1070 胡焕庸、张善余:《中国人口地理》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67页。
    1071[美]施坚雅著,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施坚雅模式》,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54-94页。
    1072 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移民史》第六卷《清、民国时期》,第588-589页;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第723-830页。
    1073 许檀:《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5-244页。
    1074 清代陕甘人口峰值约在3200万左右,同光年间区域人口损失超过2000万,人口损失超过六成即由此而来。请参见路伟东:《同治光绪年间陕西人口损失》,《历史地理》第19辑,第350-361页;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第568-635页。单纯历史人口数字的考证多受人诟病,过于精确的人口数往往正是其弊病所在,故本文只取其大约之数。
    1075 葛庆华:《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带人口迁移研究(1853—1911)》,第五章《人口迁移与经济变化》,第211-258页。
    1076 《清高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乾隆五年十一月戊辰”条。
    1077 《清高宗实录》卷一百三十三,“乾隆五年十二月丙辰”条。
    1078 葛剑雄主编,侯杨方著:《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10—1953年》第二章《宣统人口普查》,第20-54页。
    1079 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中篇《人口数量的发展及其变化特点》,第106-297页。
    1080 宣统陕甘人口数参用了侯杨方修正之后人口数,参见葛剑雄主编,侯杨方著:《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10-1953年》,第129、133页。
    1081 曹树基、陈意新:《马尔萨斯理论和清代以来的中国人口——评美国学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王丰、李中清《摘掉人口决定论的光环——兼谈历史人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第41-61页。
    1082 葛剑雄、侯杨方、张根福:《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第241-245页。
    1.《康熙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档案出版社1984年版。
    2.《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江苏古藉出版社1991年版。
    3.《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乾隆朝上谕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
    5.《光绪朝朱批奏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中华书局1995年版。
    6.《钦定平定陕甘新疆回匪方略》,[清]奕訢等修纂,兰州古籍书店影印本1991年版。
    7.《宫中档康熙朝奏折》,故宫博物院(台北)1976年版。
    8.《宫中档雍正朝奏折》,故宫博物院(台北)1977年版。
    9.《宫中档乾隆朝奏折》,故宫博物院(台北)1982年版。
    10.《年羹尧奏折专辑》,故宫博物院(台北)1971年版。
    11.《清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6年版。
    12.《清史稿》,中华书局点校本1976年版。
    13.《钦定光绪大清会典》,光绪年间刊本。
    14.《钦定户部则例》,故宫博物院编,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15.《光绪大清会典事例》,中华书局1991年4月影印光绪二十五年石印本。
    16.《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
    17.《清朝文献通考》,商务印书馆(上海)1936年版。
    18.《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上海涵芬楼印影清史馆藏进呈写本。
    19.《大清律例》,张荣铮、刘勇强等点校,天津古藉出版社1993年版。
    20.《读史方舆纪要》,[明]顾祖禹撰,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影印本。
    21.《清稗类钞》,[清]徐珂编纂,中华书局1984年版。
    22.《乾隆年间徙民屯垦新疆史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历史档案》2002年第3期。
    23.《乾隆朝甘肃屯垦史料》,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历史档案》2003年第3期。
    24.《甘肃历史人口资料汇编》,甘肃省档案馆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版。
    25.《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马长寿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26.《陕西回民起义资料》,邵宏谟、韩敏编,陕西省地方志编委会1987年版。
    27.《左宗棠全集》,[清]左宗棠撰,岳麓书社1996年版。
    28.《饶氏奏稿》,[清]饶应琪撰,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藏手抄本。
    29.《谭文勤公奏稿》,[清]谭钟麟撰,宣统三年刻本。
    30.《陶勤肃公奏议遗稿》,[清]陶模撰,铜山陆洪涛民国十三年(1924)版。
    31.《丁文诚公(宝桢)遗集》,[清]丁宝桢撰,罗文彬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版。
    32.《曾忠襄公奏议》,[清]曾国荃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刻本。
    33.《日知录集集释》,[明]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秦克诚点校,岳麓书社1994年版。
    34.《敦煌随笔》,[清]常钧撰,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版。
    35.《清代碑传全集》,[清]钱仪吉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6.《乌鲁木齐杂诗注》,[清]纪晓岚著,郝浚等注,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
    37.《钦定兰州纪略》,[清]阿桂等纂,杨怀中标点,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38.《经学系传谱》,[清]赵灿撰,杨永昌、马继祖标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9.《道咸宦海见闻录》,[清]张集馨撰,中华书局1981年版。
    40.《松窗梦语》[明]张瀚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1.《沣西草堂集》,[清]柏景伟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刻本。
    42.《能静居士日记》,[清]赵烈文撰,中华书局1962年版
    43.《平回纪略》,[清]佚名,白寿彝主编《回民起义》,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上海书店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以下书目皆援引自该版本。
    44.《临潼纪事》,[清]疆集馨撰。
    45.《守岐纪事》,[清]张兆栋撰。
    46.《征西纪略》,[清]曾毓瑜撰,奎顺辑。
    47.《平回志》,[清]杨毓秀撰。
    48.《平定关陇纪略》,[清]孔易昭、胡孚骏、刘然亮撰。
    49.《秦陇回务纪略》,[清]余澍畴撰。
    1.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杨虎诚、邵力子修,宋伯鲁、吴廷锡纂,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铅印本。
    2.道光《陕西志辑要》,[清]王志沂纂,道光七年(1827年)朝坂谢氏赐书堂刻本。
    3.道光《秦疆治略》,[清]庐坤撰,道光年间刊本。
    4.光绪《甘肃新通志》,[清]昇允、长庚修,安维峻纂,宣统元年(1911年)刻本。
    5.民国《甘肃通志稿》,刘郁芬修,杨思、张维等纂,民国十八年至二十五年修,稿本。
    6.乾隆《甘肃通志》,[清]许容修,李迪等纂,乾隆元年(1736年)刻本。
    7.宣统《新疆图志》,[清]袁大化修,王树枬、王学曾纂,宣统三年(1911年)抄本。
    8.乾隆《重修肃州新志》,[清]黄文炜撰,甘肃省酒泉县博物馆1984年排印本。
    9.乾隆《敦煌县志》,[清]佚名纂,乾隆年间抄本。
    10.道光《敦煌县志》。[清]苏履吉修,曾诚纂,道光十一年(1831年)刻本。
    11.光绪《敦煌县乡土志》,[清]佚名纂,民国抄本。
    12.民国《重修敦煌县志》,吕钟纂,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修,抄本,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乾隆《西宁府新志》,[清]杨应琚纂修,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
    14.民国《西宁府续志》,[清]郑承伟原本,基生兰续纂,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铅印本。
    15.乾隆《五凉全志》,[清]张招美修 曾钓等纂,清乾隆十四年(1749)刊本。
    16.光绪《鄂县乡土志》,[清]佚名编,光绪末年抄本。
    17.乾隆《循化志》,[清]龚景瀚纂修,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修,龚氏双骖亭稿本。
    18.乾隆《绥德直隶州志》,[清]吴忠诰修,李继峤纂,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刻本。
    19.嘉庆《三州辑略》,[清]和宁(和瑛)纂,嘉庆十年(1805年)和氏刻本。
    20.民国《续修大荔县旧志存稿》,陈少先、聶雨润修,张树橒、李泰纂,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铅印本。
    21.民国《咸宁长安两县续志》,翁柽修,宋联奎纂,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铅印本。
    22.道光《西乡县志》,[清]张廷槐纂修,记事下限道光七年(1827年),抄本。
    23.光绪《三原县新志》,[清]焦云龙修,贺瑞麟纂,光绪六年(1880年)刻本。
    24.民国《同官县志》,余正东修,黎锦熙纂,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铅印本。
    25.民国《续修醴泉县志稿》,张道芷、胡铭荃修,曹骥观纂,民国二十四年(1935 年)铅印本。
    26.民国《重修鄂县志》,强云程、赵葆真修,吴继祖纂,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西安酉山书局铅印本。
    27.民国《续修导河县志》,黄陶菴纂,民国二十年(1931年)抄本。
    28.民国《大通县志》,刘运新修,廖徯苏纂,民国八年(1919年)铅印本。
    29.光绪《肃州新志》,[清]吴人寿、何衍庆纂修,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抄本。
    30.乾隆《宁夏府志》,[清]张金城修,杨浣雨纂,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刻本。
    31.万历《朔方新志》,[明]杨应聘、杨寿纂修,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刻本。
    32.光绪《重修灵州志》,[清]杨芳灿修,佚名续修,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抄本。
    33.道光《续修中卫县志》,[清]郑元吉修,余懋官纂,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刻本。
    34.光绪《海城县志》,[清]杨金庚修,陈廷珍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铅印本。
    35.民国《化平县探访录》,佚名纂,民国九年(1920年)抄本。
    36.光绪《平远县志》,[清]陈日新纂修,光绪五年(1879年)刻本。
    37.民国《崇信县志》,张明道修,任瀛翰纂,民国十七年(1928年)石印本。
    38.民国《华县县志稿》,郭涛修,顾耀離纂,民国三十八年(1939年)铅印本。
    39.嘉庆《安康县志》,[清]郑谦修,王森文纂,嘉庆二十年(1815年)刻本。
    40.光绪《蓝田县志》,[清]吕懋勳修,袁廷俊纂,光绪元年(1875年)刻本。
    41.光绪《富平县志稿》,[清]樊增祥、刘锟修,谭麐纂,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刻本。
    42.宣统《重修泾阳县志》,[清]刘懋官修,宋伯鲁、周斯亿纂,宣统三年(1910年)天津华新印刷局铅印本。
    43.光绪《新续渭南县志》,[清]严书麐修,焦联甲纂,光绪十八年(1892年)刻本。
    44.道光《续修咸阳县志》,[清]陈尧书纂修,道光十六年(1836年)刻本。
    45.光绪《保安县志略》,[清]侯昌铭纂修,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抄本。
    46.光绪《增续淠阳县志》,[清]焦思善修,张元壁、王润纂,光绪十三年(1887年)刻本。
    47.光绪《丹噶尔厅志》,[清]张庭武修,杨景昇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稿本。
    48.陕西省临潼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睢卯民著《临潼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9.敦煌市志编纂委员会编《敦煌市志》,新华出版社1994年版。
    50.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曹占泉著《陕西省志·人口志》,三秦出版社1986年版。
    51.门源回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门源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2.兰州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兰州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1988年版。
    5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西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西安文史资料》第12辑,1987年版。
    54.敦煌市政协委员会编《敦煌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1991年版。
    1.谭其骧:《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清时期》,地图出版社1987年版。
    3.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移民史》第六卷《清、民国时期》,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5.葛剑雄主编,曹树基著:《中国人口史》第五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葛剑雄主编,侯杨方著:《中国人口史》第六卷《1910-1953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葛剑雄、侯杨方、张根福:《人口与中国的现代化》,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8.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88》,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年版。
    9.姜涛:《中国近代人口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路遇、腾泽之:《中国人口通史》,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1.安介生:《历史民族地理》,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12.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张根福:《抗战时期浙江省人口迁移与社会影响》,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14.葛庆华:《近代苏浙皖交界地区人口迁移研究(1853-1911)》,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5.牛汉平主编:《清代政区沿革综表》,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版。
    16.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17.李文海:《近代中国灾荒纪年》,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8.韩敏:《清代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史》,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9.霍维洮:《近代西北回族社会组织化进程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白寿彝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
    21.冯福宽:《陕西回族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2.丁国勇主编:《宁夏回族史》,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3.马通:《甘肃回族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24.马通:《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
    25.薛平栓:《陕西历史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6.秦章永:《甘宁青地区多民族格局形成史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27.王希隆:《清代西北屯田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8.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版。
    29.张天路、宋传升、马正亮著:《中国穆斯林人口》,宁夏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0.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周伟洲著:《陕西通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1.吴建伟主编:《中国清真寺综览》,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2.张永禄主编:《明清西安词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3.胡振华:《中国回族》,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4.严中平、徐义生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
    35.[民国]马光启:《陕西回族概况》,马长寿主编《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历史调查记录》,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36.[民国]高良佐编著、雷恩海、姜朝晖点校:《西北随轺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7.[民国]顾颉刚:《甘青闻见录》,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8.[民国]金吉堂:《中国回教史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9.[民国]吴景敖:《西陲史地研究》,中华书局1948版。
    40.[民国]萧一山:《清代通史》,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52年版。
    41.[民国]慕寿祺:《甘宁青史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42.[民国]金绂:《西北之地文与人文》,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版。
    43.[民国]陈长衡:《人口》,民国实业部《中国经济年鉴》,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44.[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45.[美]何炳棣著,葛剑雄译:《1368-1953中国人口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版。
    46.[美]珀金斯著,宋海文等译:《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47.[美]李中清、王丰、陈卫、姚远:《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1700-2000)),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48.[港]王树槐:《咸同云南回民事变》,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研究专刊23,1970年版。
    49.[港]何汉威:《光绪初年(1876——79)华北的大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50.[台]张中复:《清代西北回民事变——社会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的省思》,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51.[美]孔飞力著,谢亮生等译:《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52.[美]塞缪尔·享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53.[意]伯戴克著,周秋有译:《十八世纪前期的中原和西藏》,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4.[苏联]伊·亚·兹拉特金著,马曼丽译:《准噶尔汗国史(1635—1758)》,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55.[瑞典]多桑著,冯承钧译:《多桑蒙古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56.Jonathan N.Lipman,FAMILIAR STRANGERS: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7.
    57.Wen-djang chu.The Moslem Rebellion in Northwest China 1862-1878:A Study of Government Minority Policy.The Hague:Mouton,1966.
    58.Barbara L.K.Pillsbury,The Muslim Population of China:Clarifying the Questions of Size and Ethnicity,Journal-Institute of Muslim Minority Affairs (Jeddah,Saudi Arabia) 3,no.2[1981]:35-58.Offprint.
    1.谭其骧:《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国历代疆域》,《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1期。
    2.谭其骧:《俗传中国史朝代起讫纪年匡谬》,《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
    3.姚大力:《回回祖国与回族认同的历史变迁》,《中国学术》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辑。
    4.张丕远:《乾隆在新疆施行移民实边政策的探讨》,《历史地理》第9辑。
    5.侯杨方:《宣统年间的人口调查——兼评米红等人论文及其他有关研究》,《历史研究》1998年第6期。
    6.侯杨方:《民国时期全国人口统计数字的来源》,《历史研究》2000年4期。
    7.曹树基、陈意新:《马尔萨斯理论和清代以来的中国人口——评美国学者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8.李恭忠:《客家:社会身份、土客械斗与华南地方军事化——兼评刘平著<被遗忘的战争>》,《清史研究》2006年第1期。
    9.王渊:《清代敦煌移民》,《敦煌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
    10.蒿锋:《清初关西地区的开发》,《西北史地》1987年第1期。
    11.苗普生:《清代维吾尔族人口考述》,《新疆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12.聂红琴:《清代前期的户籍与赋役》,《史林》2001年第1期。
    13.齐清顺:《18世纪前半期清朝与准噶尔对吐鲁番地区的争夺》,《西域研究》2005年第1期。
    14.武沐、陈云峰:《清代河州地区穆斯林乡约制度考述》,《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5.穆德全:《清代回族的分布》,《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
    16.杨永富、张克非:《国内五十年来回民起义研究述评》,《云南社会科学》2001年第5期;
    17.韩敏、李希哲:《清代乾隆年间西安城四乡回民六十四坊考》,《伊斯兰文化研究》2001年第3期。
    18.胡云生:《论清代法律中的回回问题》,《回族研究》1998年第4期。
    19.胡云生:《河南回教掌教制度的历史变迁》,《回族研究》2004年第1期。
    20.王东平:《<大清律例>回族法律条文研究》,《回族研究》,2000年第2期。
    21.王东平:《元代回回人的宗教制度与伊斯兰教法》,《回族研究》2002年第4期。
    22.杨大业:《明清回族进士考略》,《回族研究》2006年第4期-2007第3期。
    23.钞晓鸿:《晚清时期陕西移民入迁与土客融合》,《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1期。
    24.侯春燕:《同治回民起义后西北地区人口迁移及影响》,《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25.房建昌:《日本兴亚院蒙疆连络部与蒙古善邻协会西北研究所始末及其对西北少数民族的调查研究》,《西北民族研究》2002年第3期。
    26.丁万禄:《陕西回族发展变迁的历史考查》,《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
    27.续建宜、刘亚林:《战争对人口影响的历史考察》,《西北人口》1998年第2期。
    28.路伟东:《同治光绪年间陕西人口损失》,《历史地理》第19辑。
    29.路伟东:《清代陕西回族的人口变动》,《回族研究》2003年第4期。
    30.路伟东:《农坊制度与雍正敦煌移民》,《历史地理》第29辑。
    31.路伟东:《清代前中期陕甘地区的人口西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8年第4期。
    32.[民国]庞士谦:《中国回教寺院教育之沿革及课本》,《禺贡》半月刊第7卷第4期。
    33.[民国]马以愚:《中国回教名礼拜寺记》,《东方杂志》第42卷第3号。
    34.[民国]王士达:《近代中国人口的估计》,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杂志》第1卷第3、4期,1930年。
    35.[民国]王士达:《民政部户口调查及各家估计》,《社会科学杂志》第3卷第3期、第4卷第1期,1932年、1933年。
    36.[美]乔纳森·李普曼著,王建平译:《论大清律例中的伊斯兰教和穆斯林》,《回族研究》2002年第2期。
    37.[美]王丰、李中清《摘掉人口决定论的光环——兼谈历史人口研究的思路与方法》,《历史研究》,2002年第1期。
    38.[日]中田吉信著,陈健玲译:《清代回族的一个侧面》,《回族研究》,1992年第1期。
    39.[日]宫胁淳子著,晓克译:《准噶尔史通说中的错误》,《蒙古学信息》,2004年第3期。
    40.[日]宫胁淳子著,晓克译:《清朝康熙帝亲征准噶尔》,《蒙古学信息》,2002年第1期。
    41.[日]堀直:《试论18——20世纪的维吾尔族人口》,《史林》第60卷第4号。
    42.[日]佐口透著,章莹译:《1760—1860新疆回民简况》,《民族研究》1992年第2期。
    43.[日]藤井宏著,傅衣凌、黄焕宗译:《新安商人的研究》,《徽商研究论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