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族学校教育中的隐性力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体系是整个国家学校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教育改革的成败。因此,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问题。但是,从总体上看,与主体族群汉族相比,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少数民族学生辍学率较高且学业成绩普遍偏低。根据许多专家的研究,归纳出了多种原因:或是师资问题;或是教育投入力度问题;或是经济贫困等等。政府和当地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如发展经济,提高少数民族家庭的教育负担能力;对贫困家庭的学生实行减免学杂费;加强义务教育的执法力度等等,并认为上述措施一旦到位,严重的学生辍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业成绩就将从根本上得到改善。然而,随着对少数民族学生辍学现象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逐渐发现,在那些辍学的孩子们中间,有相当一部分并不是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或家里需要帮手,而是他们认为在学校感到“不适应”,由此他们“厌倦”并“厌烦”了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和学校生活,并因此造成辍学现象的不断发生或学业失败。不仅如此,少数民族学校在为城市和工业社会培养和输送了一批人才的同时,也使一部分遭受到学业失败的学生既无法从教育的渠道进入国家体制,又无法认同和融入当地社区生活。他们满怀着对城市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越来越远离他们生身的土地和民族文化,成为乡土社会“熟悉的陌生人”。
     那么,少数民族学校究竟是怎样一种场所?在时间的流逝中,学校里究竟发生了什么?除了师资、教育经费投入和家庭经济等显性因素外,究竟还有哪些隐性因素在影响着少数民族的学校教育,使得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不适应学校教育而遭受到学业失败?学校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区分出“中心”与“边缘”?为什么会产生乡土社会的“陌生人”?他们又该何去何从?这些就是本文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本文主要借助于社会空间理论为分析工具,运用民族学、教育人类学和教育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对影响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的隐性力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研究试图在大量已有文献的基础上,以翔实的田野调查资料为佐证,围绕国家和学校的结构性制约与学生能动性之间的张力进行研究,对少数民族学校教育做出教育人种志的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由国家、学校共同构成的隐性力如何对少数民族学生形成了宰制性的力量,以及学生对这种力量进行抵制的双向互动的过程,进而对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中的隐性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全文共分为八章。
     第一章是论文的导论部分。本章提出了论文的缘起以及所要研究的问题,在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本研究可能的突破与创新进行了阐释,并详细介绍了教育人种志的研究方法和本文的研究过程。
     第二章对社会空间理论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和理论反思,指出了社会空间理论对于本研究方法论和分析工具上的重要意义。同时对研究的主要概念——隐性力、民族学校教育、学校空间和行动策略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在这些概念上确立了研究框架。
     第三章对本文所选择地点——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市石龙乡的社会生活、生产和生活习俗、民族文化、学校教育状况进行了人种志的描述。学校处于一定的社会场域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并根据这些影响和制约不断调整自己内部的结构,从而与社会场域协调一致。由此,本章在对研究地点进行详尽考察的基础上,对学校所处的政治场域、经济场域、文化场域和教育场域进行了分析,指出:渗透国家权力的政治场域、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场域、以主流文化的“普适知识”与“身份文化”为价值取向的文化场域和考试主导下以精英教育为主的教育场域都参与到学校的运作过程中来,从而使学校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对所处的社会场域做出回应。
     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这三章分别对学校生活的常态,学校知识的选择、分类与传递以及学校利益的分配对学生产生的隐性力进行了分析,指出学校通过一系列的控制和权力的实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发挥着隐性但不可忽视的影响。第四章是学校教育中隐性力的第一个作用机制。在学校教育中,隐性力以制度化的形式在学校的生活常态中对学生进行渗透,潜移默化地将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根植于学生的心灵。而且,学校对学生时空的占据和控制,人为地割裂了少数民族学生与民族社区的联系,使学生越来越远离他们生身的土地和民族文化。第五章是学校教育中隐性力的第二个作用机制。学校通过在公领域对课程知识的传承,完成了对学生成为符合主流社会价值的人的规训和塑造,由此,少数民族文化和地方性知识消隐到了私领域,学生也成为乡土社会里“熟悉的陌生人”。第六章是学校教育隐性力的第三个作用机制。学校通过对学生文化资本的遴选,完成了学校空间内部中心和边缘的划分,从而实现了学校教育的再生产功能。
     第七章探讨了在学校空间中,学生通过不同的行动策略对国家和学校的结构性制约进行能动的反应。学生并不是被动地接受学校教育中隐性力的影响,他们会采用各种策略进行抵制。研究在对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学生抵制的五种策略:权宜策略、假发策略、戏谑策略、对抗策略和自我淘汰策略。
     第八章对研究结论进行了简单归纳,并对发展少数民族学校教育进行了思考:在多元文化背景中重新构建关于少数民族学校教育的理念;实现国家教育与地方性知识的有效整合;坚持以社会公正为价值取向,发展少数民族学校教育。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minorities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whole country school education system. Its develop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result of our country education reform. Therefore, the school education of minorities is a key point that most of the scholar are concerned about. However, taken as a whole, compared to Ha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education of minorities is very slow. Most of the minority students choose to leave school, and the rest aren't usually good at study and examination. Many experts think the reason is the lack of teachers, little attentive, poor economy and so on. Of course, the local government takes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such as developing economy,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shouldering the burden, reducing the tuition, strengthen the imple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he experts think only by doing so, we are able to reduce the percentage of leaving school, leading to their improvement in study. Whereas, with further research, experts find the reason why most of the students choose to leave school is not that they live a poor life, but that they can't adapt to school surroundings. They don't feed well in school. They are annoyed with all the subjects, and tired of school life. Eventually, their study suffers failure. What's worse, the phenomenon of leaving school happens frequently. Although school education of minorities provides many qualified people for the society of cities and industries. yet, it maks some students not succeed in the study. These students can neither enter the civil system, nor recognize and merge the local community life. Being full of many dreams of the city life, they gradually get away with their homeland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That is to say, they will become "familiar strangers" of the local community.
     Then, what place on earth is the school of minorities? As the time goes by, what happens to the school? Apart from the obvious factors such as teachers, tuition and poverty, what hidden factors influence the school education in the monority region, causing their failure in study? How can the school separate the center from the edge? What and how should the school teach? Why do the "strangers" come about? Where should they go? All these are just the problems the article will solve.
     This article makes a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hidden force which influences the school education of minorities, using the correspondent theories of ethnology,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of education, with the social spatial theory analyzing instrument. The research tries to study the relation of school structural restrict and the students' dynamic role based on the large amount of the field research and original research, and makes an educational ethnography analysis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of minorities.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the hidden force from the country and the school form a controlling force on the students in the minority school, and how the students resist it. With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hidden force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of minorities,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solve the problem.
     This article is made up of eight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tells the reason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problem this article wants to solve. Based on the original documents, the chapter explains the possible creativity of the article, and make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the educational ethnography.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the social spatial perspective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article. Meanwhile, it makes a definition of the main concepts of the article, such as hidden force, school education of minorities, school space and the action strategy, making the framework of the article.
     The third chapter makes a detailed ethnological description of the research spot named Shilong in Duyun located in Qiannan Buyi and Miao Minority Antonomy region, including social life, minority culture and the school education. The school is in certain social field, and it must be influenced by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inevitably. Therefore, it has to make a respond to the social field and correspond with it. This chapter analyzes the political field, economical field and cultural field which influence the school and points out: the political field full of country power, the economical field working by market economy, the cultural field oriented by main current culture and identity culture, elite educational field working by test have all participated in the running of the school, resulting to the response of the school to the social field.
     The fourth, fifth and sixth chapter are the main part of the article. The three chapters discuss the usual life in school, the choice, classification, distribution and transfer of school knowledge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school benefit respectively, pointing out that the school has influenced the students through a series of controlling and power, which makes a hidden but important role.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first mechanism of the hidden force to influence the students. In the school, the hidden force permeates values of main culture to the mind of students through the institutional school life. Furthermore, because of the occupying of students' time and space, the school break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the local community, resulting to the fact that the students are far away from their soil and minority culture. The fifth chapter is the second mechanism of the hidden force to influence the students. By transferring the school knowledge in the public place, the school has fulfilled the mold of the students who accord with the main culture. It brings out the result tha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local knowledge have disappeared, with the students becoming the "familiar strangers" of the local community.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third mechanism of the hidden force to influence the students. By choosing the students' cultural capital, the school has separated the center from the edge and finished the function of reproduction.
     The seventh chapter discusses students' different strategies to resist the restrict of the country and the school in school space. They don't accept the role of hidden force passively, they use different strategies to resist it. This article has put forward five strategies students use: contingent strategy, wig strategy, joke strategy, resist strategy and self-elimination strategy.
     The eighth chapter gives a brief conclusion of the articl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bout it: reconstruct the idea of the school education of minorities under the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achieve the goal of integrating the country education and the local knowledge; develop the school education of minorities oriented by social justice.
引文
1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9.
    1 钱民辉.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民族教育[J].西北民族研究,2005(4).
    2 钱民辉.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民族教育[J].西北民族研究,2005(4).
    3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53.
    1 Willam A.Callahan,Nationalising International Theory:Race,Class and the English School,Global Society,Vol.18,No.4,October,2004
    2 钱民辉.当代欧美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与趋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9).
    3 Jeanne H.Ballnatine,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A Systematic Analysis,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New Jersey,1997,101
    4[美]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等.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课程出版社,2003.362-363.
    5 制度化(institution)可以说是“人造的生活”,伯格与卢可曼在其论著《社会实体的建构》中认为,制度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一种“物化”(reificafion)的形式,具有外在约束个人行为的必然性,简单地说,物化是一种将人类现象作为事物的了解,也就是在非人或超越人类角度之上来看待人类。因此,制度化乃是一个涉及社会过程、职责或实际展现以规则地位呈现于社会思想与行动的过程,这是一个非人性的世界(dehumanized world)。.
    1 郑金州.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36.
    2 Bernstein,B,Social class,Language and Socialization.In Karbel & Halsey(eds.) 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p473-486.
    3 胡春光.学校生活中的规训与抗拒:[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4[美]哈瑞斯著,唐宗清译.教师与阶级[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124-125.
    1 胡春光.学校生活中的规训与抗拒:[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 Peter Woods,Inside Schools Ethnography in Education Research,Reprinted 1991 by Routledge,p.1.
    1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6.
    2 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3 陈伯璋.隐性课程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7.
    1 Eric Margolis主编,薛晓华译.高等教育中的潜在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8.
    2 钱民辉.断裂与重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的潜在课程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07(1).
    3 M.W.Apple.Teachers and Texts:a Political Economy of Class and Gender relations in Education[M].New York:Routledge & Kegan Paul,1986,22,131.
    4 M.W.Apple.Teachers and Texts:a Political Economy of Class and Gender relations in Education[M].New York:Routledge & Kegan Paul,1986,22,131.
    5 布迪厄&华康德著,邢克超译.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观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4.
    6 见Hanley,Lynne Maria(1984)."Cultural Reproduction via the Hidden Curriculum."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http://wwwlib.umi.com.和Carvallo,Oscar Raul(1995)."Values in the Hidden Curriculum:An Axiological Reproduction."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http://wwwlib.umi.com.的相前文献。
    1 Ballantine.J.H.,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A systematic Analysis,by Prentice-Hall,Inc..1997.
    2 Ivan Illich.非学校化社会[M].吴康宁译,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7.12-13.
    3 麦克·F·D·扬主编.知识与控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2.
    1 Eric Margolis主编,薛晓华译.高等教育中的潜在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
    2 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18.
    3 Wills,P.(1977).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NY:Cohumbian University Press.
    4 Giroux,H.A.(1983).Theories of reproduction and resistance in the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A critical analysis,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53(3),p257-293.
    1[英]戴维·布莱克莱吉,巴里·亨特著,王波等译.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M].春秋出版社,1989.197-199.
    2 参阅Kohlberg,L.,Mcneil,J.D.,Gordon,D.,Hare,W,Vallance,E.,吴也显、班华、郑金州、靳玉乐、田慧生、吴康宁等人的有关论文。
    3 Assor,A.& Gordon,D,The implicit Learning Theory of Hidden Curriculum Research,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Vol 19,No.4,1987
    4 参见吴康宁.简论课程社会学研究的功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0(11);
    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 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张楚廷.论教学环境与课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1)
    2 郑金州.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5.
    4 请参看李复新.20世纪隐蔽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评析(下)[J].课程·教材·教法,1998(12);
    马志颖.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文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8).;
    刘云杉.课堂教学的”麦当劳化”--一个社会学视角的检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2).;
    傅建明.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152.;
    季正泉.试论学校隐性课程管理[J]教学与管理,1997(2),;
    沈云林,彭劲松 关于在隐性课程建设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1999,13(3):;
    仇晓春,甄丽娜.关注学校隐性课程,创设对话教育生态[J].基础教育参考,2004(12).;
    贾克水、张如山.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2000(8).:
    贾克水、张如山、朱建平.论隐性教育功能和作用机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3).:
    曲成.浅谈隐性教育[J].教育探索,2000(9).:
    沈嘉祺.论隐性教育[J].教育探索,2002(1).
    1 Spindler,George,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Anthropological Approaches,Prospect Heights,IL.:Waveland Press.1977.
    2 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24.
    3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8.
    4 Bond,G.C,1981."Social Economic Status and Educational Achievement:A Review Article".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12(4):227-257
    1 Ogbu.J.U.Racial stratification and education:The case of Siockton,California ICRD Bulletin,1977,12(3):1-26
    2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1.
    3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1-62.
    1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2-64.
    2 Postiglione,Gerard A.,"National Minority Regions:Studying School Discontinuation" In Judith Liu,Heidi A.Ross,and Donald P.Kelly eds.,The Ethnographic Eye:Interpretive Studies of Education in China,2000:pp.51-71.New York:Falmer Press.
    1 Postiglione,Gerard A.,"National Minority Regions:Studying School Discontinuation" In Judith Liu,Heidi A.Ross,and Donald P.Kelly eds.,The Ethnographic Eye:Interpretive Studies of Education in China,2000:pp.51-71.New York:Falmer Press.
    2 Hansen,M.H.,1999,Lessons in Being Chinese:Minority Educa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in Southwest China.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3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274.
    4 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1 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1 王鉴.实践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6.
    1 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社会,2006(2).
    2 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45-46.
    1 George And Spindler "Intepret Ethnogral of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Lawrence Eri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 1987 Hillsdate,New Jersey London.
    2[美]威廉·维尔斯曼著,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1 李复新.西方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历史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4).
    2 G.Spindler(ed,) 1974.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Process:Toward an Anthnopology of Education,Holt,Reinhart and Winston,Inc,.pp.5-10
    1 G.Spindler(ed,) 1974.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Process:Toward an Anthnopology of Education,Holt,Reinhart and Winston,Inc,.pp.6-7
    2[美]博格丹、比克林著,唐晓杰译.教育中定性研究的传统.载瞿堡奎主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 J.U.Ogbu.The Next Generation:An ethnography of Education in an Urban Neighborhood,New York:Academic Press.
    4 G.Spindler,L.Spindler,Roger Harker and Schonhausen:Fron the Familiar to the Strange and Back,In:G.Spindler(ed) Doing the Ethnography of Schooling: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in Action,Holt,Reinhart and Winston,Inc.1982.
    1 又译为俗民方法论、民俗方法论、常人方法论、本土方法论等,由美国社会学家加芬克尔(H.Garfield)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
    2 参见M.Saville-Troike.1982.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An Introduction,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Limited.
    3 J.U.Ogbu,N.E.Sato,E-Y Kim,Ethnography of Education:Anthnopological Approach.In T.Husen,T.N.Postlethwaite(eds.) 1994,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Vol,4,Oxford:Pergamon Press.
    4 参见M.D.Lecompte,W.L.Millroy,J.Preissle(eds.) 1992.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Academic Press,Inc.,pp.459-460.
    5 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93.
    1 司敏.“社会空间视角”:当代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J].社会,2004(5).
    2 转引自高峰.空间的社会意义:一种社会学的理论探索[J].江海学刊,2007(2).
    3 侯斌英.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7.6.
    1 张子凯.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述评[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2 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的中的空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30.
    1 高峰.空间的社会意义:一种社会学的理论探索[J].江海学刊,2007(2).
    2 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 高峰.空间的社会意义:一种社会学的理论探索[J].江海学刊,2007(2).
    4 高峰.空间的社会意义:一种社会学的理论探索[J].江海学刊,2007(2).
    5 齐美尔,2002a,空间社会学[G]//社会是如何可能的:齐美尔社会学文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转引自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社会,2006(2).
    6 侯斌英.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7.6.
    1 侯斌英.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7.25.
    2 侯斌英.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7.7.
    3 侯斌英.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7.26.
    1 Lefebvre,H.1991.The Production of space(translatede by Donald Nicholoson Smith).Blackwell.转引自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社会,2006(2).
    2[美]Edward W.Soja著,陆扬等译.包亚明主编.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
    3 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社会,2006(2).
    1[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9.
    2 Bourdieu,P.1973."The Berber House" in M.Douglas(ed.).Rules and Meanings:the Anthropology of Everyday Knowledge.Selected Readings.Harmondsworth:Penguin.
    3 何雪松.空间、权力与知识:福柯的地理学转向[J].学海,2005(6).
    1 转引自夏铸九.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M].台北明文书局,1988.225.
    2[美]Edward W.Soja著,陆扬等译.包亚明主编.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9.
    3 侯斌英.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7.13.
    4[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9.27.
    5 张子凯.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述评[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1 陈薇.空间权力社区研究的空间转向:[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11-12.
    1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 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1998.138.
    2[法]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9-140.
    3 薛晓源,曹荣祥.全球化与文化资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80-281.
    4[法]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27-131.
    5 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45.
    6 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32.
    1 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社会,2006(2).
    2 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社会,2006(2).
    3 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19.
    1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1998.133.
    2 Bourdieu,Pierre,and Jean-Claude Passerson(1977).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Society and Culture.London and Beverly Hills:Sage Publication,pp.181,183-184.
    3 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社会,2006(2).
    4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引言部分.
    1 叶涯剑.空间社会学的缘起与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05(5).
    2 王有升.学校理想的限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
    3 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引言部分.
    1 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引言部分.
    2 高峰.空间的社会意义:一种社会学的理论探索[J].江海学刊,2007(2).
    3 转引自金小红.权力分析的特点与文化分析的缺失-对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一点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7(7).
    4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7.
    1 陈薇.空间权力社区研究的空间转向:[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11-12.
    2[英]R.J.约翰斯顿.哲学与人文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71.
    3 侯斌英.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7.105.
    1 侯斌英.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博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07.126.
    2 戴维·哈维 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缘起的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00.
    3 戴维·哈维 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缘起的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00.
    4 胡大平.为什么以及如何通过空间来探寻希望?--哈维《希望的空间》感言[J].学术评论.2007.
    1 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社会,2006(2).
    2 高峰.空间的社会意义:一种社会学的理论探索[J].江海学刊,2007(2).
    3 戴维·哈维 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缘起的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399.
    4 戴维·哈维 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缘起的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255.
    1 Harvey,D.(1989):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Oxford:Basil Blackwell.
    2 王有升.学校理想的限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
    3 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社会,2006(2).
    1[德]O.F.博尔诺夫著,李其龙等译.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76.
    2 马维娜.学校场域-一个关注弱势群体的新视角[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3).
    1 金元浦.文化研究学科大联合的事业[J].社会科学战线,2005(1).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505.
    3 张小军.社会场论[M].团结出版社,1991.84-85.
    1 王同亿.现代汉语词典[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810.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诃典(第二卷)[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764.
    3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5.
    4 Apple,M.W.(1990).Ideology and Curriculum,2~(nd) ed.Routledge:New York and London.
    1 巴战龙.试述民族学校的概念、类型及功能.河池学院学报[J].2007(6).
    2 张仕平.乡村场域变迁中的农民外出就业:[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06.
    1 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6.
    2 为了对人们的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研究人员有必要把自己的调查限定在一个小的社会单位内来进行。一方面,调查者必须容易接近被调查者,以便能够亲自进行密切的观察;另一方面,研究的社会单位也不宜太小,它应能提供人们社会生活的较完整的切片。见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26.
    1 王鸣明.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2 徐莉.民族村落中的教师--文化视域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3.
    1 与中心校老师陆风华老师的访谈记录。
    2 与原石龙乡党委书记柏龙兴的访谈记录。
    3 与中心校老师陆风华老师的访谈记录。
    1 王鸣明.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1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2 卢德生.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8.
    1 身份文化(identity culture)的具体内容包括价值观、审美观、谈吐方式、礼仪教养、行为方式等。
    2 王有升.学校理想的限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
    3 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的中国道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后研究报告,30.
    1 天野郁夫.“社会选拔与教育”载于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57.
    2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400.
    3 吉登斯认为,“社会系统的所有结构性特征都兼具制约性与使动性。”见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
    4 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417.
    1 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81.
    1 钱民辉.当代欧美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与趋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9).
    2 尤其在2006年都匀市初中生英语作文大赛中,石龙乡学生韦方龙荣获一等奖,三位同学获二等奖,五位同学获三等奖,成绩显著,居全市乡镇之首。
    3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1998.134.
    4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1998.145.
    5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1998.132.
    6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1998.155.
    1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1998.134.
    2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1998.139-140.
    3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1998.144.
    1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1998.144.
    2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1998.144.
    1 李小敏.国外空间社会理论的互动与论争--社区空间理论的流变[J].城市问题,2006(9).
    2 程世波.批评理论的空间转向[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3 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31.
    4 夏铸九、王志弘.空间的文化形式与社会理论读本[M].台北:明文书局,1993.544.
    5 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M].上海:三联书店,2005.353.
    1[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9.
    2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3 福柯认为,学校是现代社会发展起来的一种规训机构,与军队、医院、工厂、监狱一样,其中行使的是与宏观权力--君主 权力或国家权力--不同的权力类型,这是一种微观权力--规训权力,它包括一系列手段、技术、程序、应用层次及目标。它是一种权力“物理学”或权力“解剖学”一种技术学。它直接作用于人的肉体,既是一种控制性的力量,又是一种生产性的力量。“规训”造就个人,这是一种把个人既视为操练对象又视为操练工具的权力的特殊技术。这种权力技术自从中世纪以来,发展日益完善,已遍布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学校是其中的一个典型领域。这种规训权力(或日纪律权力)的事实实施一方面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操控来推行;另一方面则通过使用一些简单的手段: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与检查。见[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9.
    1[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等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1.
    2 胡春光.学校中的规训与抗拒:[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 据学校老师介绍,音乐铃声是学校花了一万元买的,主要是为了配合素质教育的需要。
    1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5-7.
    2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1 李小敏.村落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利空间--永宁拖支村的田野研究[A].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3.9.
    2 李小敏.村落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利空间--永宁拖支村的田野研究[A].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3.18.
    1 摘自中心校一教师的期末总结。
    2 你拍一,我拍一,八荣八耻要牢记;你拍二,我拍二,为了祖国国出劲;你拍三,我后三,铺张浪费要揭穿;你拍四,我拍四,做人有能自顾自。你拍五,我拍五,好逸恶劳是耻辱;你拍六,我拍六,我们尊老也爱幼;你拍七,我拍七,崇尚科学属第一;你拍八,我拍八,诚实守信人人夸;你拍九,我拍九,法律法规要遵守;你拍十,我拍十,争做文明小卫士!
    3 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80.
    4 石艳.区隔与脱域--学校空间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科学,2006(8).
    5 石艳.区隔与脱域--学校空间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科学,2006(8).
    1[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9.
    2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
    1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7.
    1 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62.
    2 “全景敵视主义”(panopticism)是福柯创造的词语,其含义来自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Betham.1748-1832)的“敵视式监狱”的建筑图:这个建筑设计的中心是一座嘹望塔,周围是环形的建筑,内有很多小囚室.窗户、光线和窗帘的设计,使了望塔的人可随时观察到每个囚室的人的一举一动,囚室的人却不能看到嘹望塔的人,也不能看到其他囚室的人:“然后,所需要做的就是在中心嘹望塔安排一个监督者,在每个囚室里关进一个疯子或一个病人、一个罪犯、一个工人、一个学生”。参见[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9.224.
    3 李小敏.国外空间社会理论的互动与论争--社区空间理论的流变[J].城市问题,2006(9).
    1 齐学红.走在回家的路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57.
    2[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9。166.
    1[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9.216.
    2[美]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9.45-46.
    3 从社会学来说,学校是一种科层权威体制,在学校中我们都会发现各种不同的职务和岗位,各种职务岗位具有层级性,并且存在严格的规范制约着学校中的各种社会角色,这是学校运作效率的要求在一般科层制中,处于不同岗位的垂直等级系列中的个体,岗位的职责和义务被明确规定下来,上下级的角色关系和运作过程已经形成惯例,严格运行的行政序列是没有人情可言的。
    1 金生鉉.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8。
    2 包亚明主编.文化资本与社会炼紧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200.
    3 胡春光.学校生活中的规训与抗拒:[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118.
    4 石艳.区隔与脱域-学校空间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科学,2006(8).
    5 麦克·F·D·扬主编,谢维和、朱旭东等译.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01.
    6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18.
    7 转引自周怡.文化社会学发展之争辩:概念、关系及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4(5).
    1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2.
    2 李建东.政府、地方社区与乡村教师:靖远县及23个县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107.
    1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 石艳.区隔与脱域--学校空间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科学,2006(8).
    3 齐学红.走在回家的路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 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5 齐学红.走在回家的路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 吴康宁.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载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73.
    2 王有升。学校理想的限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
    3[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9。153.
    1 王有升.学校理想的限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
    1 对当地村民的访谈记录。
    2[英]戴维·布莱克莱吉,巴里·亨特著,王波等译.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M].春秋出版社,1989.178。
    1 金生鉉.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9。
    2[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9.206.
    3 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73-374.
    1 涂尔干著,瞿菊农译.论教育[M].参见:世界教育名著通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145-146.
    2 胡春光.学校生活中的规训与抗拒:[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3[美]伊里奇著,吴康宁译.非学校化社会[M].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53.
    1 常亚慧.沉默的力量--学校空间中教师与国家的互动:[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40-41.
    1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9.
    2 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1 McLaren认为,简单地说,意识形态指的是意义的生产.它可以被描述为一种世界观、一个观念体系、种种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惯例程式以及我们往往会当成合乎常情和常识性的表象。它是意义和权力在社会世界中相互交叉的结果。风俗习惯、惯例模式、信念与信仰和价值观念,经常在个体中产生关于他们在社会文化秩序中所处位置的歪曲思想,并因此起着有助于个体安心于他们所处位置的作用及掩饰权力和特权的不平等关系的作用;这有时被称为“意识形态的霸权”。参见[美]威廉 F.派纳,威廉M.雷诺兹等.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课程出版社,2003.240.
    2 李小敏.村落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利空间--永宁拖支村的田野研究[A].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3.19.
    3 胡春光.学校中的规训与抗拒:[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16。
    1 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09.
    1 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第5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75。
    2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1998。191。
    3 周润智.力量就是知识-教师职业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244-245。
    1 吴义勤主编.韩少功研究资料[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251-252.
    2 Borudieu P ierre,and Jeanne-Claude Passeron(1977).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Society and Culture.PLondon and Beverly Hills:Sage Publication,pp.116-120
    1 伯恩斯坦引用了霍金斯的如下对比研究结果加以说明:霍金斯把有关一个故事的四张连环画交给两个分别来自中产阶级家庭与工人家庭的五岁儿童,让他们看图讲故事,第一张画的是一些男孩在踢足球,第二张是球飞进了一所房子的窗户,第三张是一位探头往窗外看的妇女和一个做吓人姿势的男人,第四张是孩子们在逃跑.来自中产阶级家庭的儿童讲述的故事是:三个男孩在玩足球,一个孩子把球踢进窗户,球打碎了这扇窗户,孩子们望着它,一个男子走出来朝他们大喊,因为他们把窗子打碎了,于是他们跑开了。这时,那位夫人望着窗外大骂孩子们。而来自工人家庭的儿童讲述的故事是:他们正在玩足球,他踢球,球穿过那里打碎了窗子,他出来了,朝他们大喊.因为他们打碎了它,于是他们跑掉了,这时她往外瞧,大骂他们.在伯恩斯坦看来,第一个儿童讲述的人物与事件是清楚的,具体事实间的逻辑关系是清晰的,听者无需看图便可理解;而第二个儿童讲述的人物与事件却是模糊的.具体事实之间的逻辑联系是暧昧含混的,听者若不同时看图便难以理解。因此,前者的语言则带有受制代码的特征。
    2 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译.社会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49-650.
    1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81.
    1[英]巴兹尔·伯恩斯坦社会阶级、语言与社会化.见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15.
    2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5.
    3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4.
    4[美]威廉 F.派纳,威廉 M.雷诺兹等.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课程出版社,2003.364.
    5 对当地村民的访谈记录.
    1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03-104.
    2 甲壤小学罗家强老师语。
    3 我在甲壤小学听课时,就发现了这一现象。五名教师中,就有四名教师使用土汉语式的普通话。
    4 如“把东西抬来”说成“把东西逮来”、把“星期”说成“新鸡”、“来我家喝口水”说成“来我家喝狗水”、把“兔子”说成“肚子”、把“他是1989年考起大学的”说成“他是1989年搞挤大学的”等等.
    5 摘自八(2)班一学生对小偷事件的感想。
    1 转引自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423.
    2 转引自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423.
    3 李谨瑜.试谈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八个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1992(4).
    1[美]威廉 F.派纳,威廉 M.雷诺兹等.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课程出版社,2003.238。
    1[美]阿普尔著,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55.
    2 麦克·F·D·扬主编.知识与控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1.
    3 吴刚.文化霸权与课程(上)[J].外国教育资料,1997(3).
    4 中心校的老师要求学生发了新书后,必须包上书皮,不许在书上乱涂乱画。一年级的语文老师还要求学生用指定的方法在书上做笔记.不能擅自在书上划线、勾圈等。对于把书弄脏弄烂的学生,老师都给予了严厉的批评。有些老师甚至对学生说:“你们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书本.”从中足以见知识的仪式化表征。
    1 齐学红.走在回家的路上[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69-71。
    2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教育制度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3 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8.
    4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318.
    5 转引自陈伯璋.意识形态与教育[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88.
    1 陈时见,朱利霞.一元与多元,论课程的两难文化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0(2).
    2 D,M.Gollink &P.C.Chinn.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London:Routledge & Keg an Paul.1980.300-303
    1 靳玉乐.多元文化背景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J]。教育研究,2003(12).
    2 陆有铨。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J].探索与争鸣。2002(5).
    3 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的现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06.
    2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06.
    3 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的现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31-132.
    4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育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北课程教材研究所、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3-126.
    5 李祖祥.控制与教化--小学思品教科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1 佘秀兰.农村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弱势[J].上海教育科研,2005(3)。
    2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79.
    3 余秀兰.农村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弱势[J].上海教育科研,2005(3).
    4 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7. 城市为本位造成的尴尬之一例。”参见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14.
    1[美]阿普尔著,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4.
    2 阿普尔著,曲囡囡译.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6.
    3 阿普尔著,曲囡囡译.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3.
    4 罗伯特.教育、社会公正与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2).
    5 转引自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36。
    1[美]阿普尔著,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36.
    2 张行涛.必要的乌托邦--考选世界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金生鉉.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9。
    1[英]迈克尔·W·艾波。意识形态与文化再制、经济再制.载厉以贤。西方教育社会学文献[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社,1992.699.
    2[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9.206.
    3 金生鉉.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00.
    4[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IM].北京:三联书店,1999.196-211.
    1 陈伯璋.意识形态与教育[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88.218.
    2[日]渡边雅男著,陆泽军等译。现代日本的阶层差别及其固定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90-91。
    3 从世界各国的考试选拔制度看,基本上是以两种制度为主:“竞争式选拔制度”(Contest mobility)和“赞助式选拔制度”(Sponsored mobility)。我国的教育选拔基本是一种“以竞争为主,赞助式与照顾为辅”的制度.(参见班克斯。教育社会学[M].台湾复文图书出版社,1985.51.)。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暂行条例》规定: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分数,择优录取.对散居于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少数民族班招生,从参加当年高考的边疆、山区、牧区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中,适当降低分数,择优录取。山区、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委托培养,可以划定招生范围,同时明确预备生源,适当降低分数,择优录取.普通高等学校对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降低分数的幅度,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当地的情况确定。有的降低5-10分,有的降低几个分数段.有的地方对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分别规定适当的录取比例,单独划定录取分数线择优录取。对一些教育程度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在录取分数线上则给予较多的照顾,特别是对人口较少的民族给予特殊照顾。参见钱民辉.“西部人才开发的基础是提高民族教育的质量[A],滕星、胡鞍钢.西部开发与教育发展博士论坛[C].北京:民族教育出版社,2001.)在当地,少数民族在中考中可加10分.
    1 邓红.乡村回族儿童的入学体验--在甘肃和政县一所乡村小学的观察发现[J].民族教育研究,2007(5)
    1 罗慧燕.教育为了发展?中国贵州省的一个个案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香港:中文大学,2003.226.
    1 石龙乡政府拟订的布依族服装和装束。
    2 钱民辉。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民族教育[J].西北民族研究,2005(4).
    3 金星华主编.民族文化理论与实践[M].民族出版社,2005.19.
    4 钱民辉.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民族教育[J].西北民族研究,2005(4).
    5 根据中心校几位语文老师的意见,稍加整理。
    1 许美德主编.东西方文化交流与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0.
    1 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276.
    2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56。
    1 张济洲.文化视野中的村落、学校与国家--一个县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考察(1904-2006):[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 张济洲.文化视野中的村落、学校与国家--一个县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考察(1904-2006):[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1 李小敏。村落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利空间--永宁拖支村的田野研究[A].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3.40.
    2 麦克·F·D·扬主编.谢维和、朱旭东等译。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8.
    3 麦克·F·D·扬主编.谢维和、朱旭东等译.知识与控制:教育社会学新探[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1。
    4[德]卡尔·曼海姆著,艾彦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28.
    1 “陌生人”是社会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德国社会学家是奠基人齐美尔看来,“陌生人”并不是距离我们很遥远的“天狼星上的居民”,因为“他们根本不是为我们而存在”的,他们与我们之间“无所谓远近”。在齐美尔看来,“陌生人是指今天来、明天流下来的漫游者--可以所潜在的流浪人,他虽然没有继续游移,但是没有完全克服来和去的脱离”。他还认为,“陌生人是群体本身的一个要素,无异于穷人们和形形色色的‘内部的敌人'--一个要素,它的内在的和作为一个环节的地位同时包含着一种外在和对立。进行叛逆的和引起疏离作用的因素在这里构成相互结合在一起和发挥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的一种形式”。因此,“陌生人”可能是“内部的敌人”,在一定程度上,他可能引起叛逆或者疏离。参见[德]齐美尔著,林荣远编译.社会是如何可能的[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41-342。
    2 余秀兰.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城市偏向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2005(9)。
    3 潘年英.在田野中自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 2008年11月9日与共和村摆绒组村民罗忠勋的访谈记录.
    2 李小敏.村落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利空间--永宁拖支村的田野研究[A].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3.47.
    1 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2-201。
    2 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92.
    1 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192-193.
    2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1998.212.
    3 Lamont,Michele,and Annette Lareau(1988)."Cultural Capital:Allusion,Gaps and Glissandos in Recent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ocio logical Theory,6:153-168
    1 布迪厄&华康德著,邢克超译.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观点[M]。商务印书馆.2002.14.
    2 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10-211.
    3 石朝江.中国苗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1[法]P.布迪厄,J.-C.帕斯隆著,邢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8.
    2 Bourdieu,P.The Form of Capital,in A.H.Halsey,Hugh Lauder,Phillip Brown,Amy Stuart Wells,(1997).Edueati on Culture Economy Societ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3 钱民辉.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公平问题[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4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6。
    1 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 根据谷林完小2007年1月期末成绩统计。学校的成绩册上并没有将布依族和苗族学生的成绩单列出来,我根据学生的民族成分将他们分类计算出的分值。
    2 李小敏.村落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利空间--永宁拖支村的田野研究[A].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3。39.
    3 李小敏.村落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利空间--永宁拖支村的田野研究[A].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3.46.
    1 他并未将罗元平家的两个孩子计算在内。
    2 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83.
    1 中心校一至四年级都只有一个班,到五年级时,由于各村小学生的加入,会将原来的一个班扩展为两个班。
    2 吴德刚.中国全民教育问题--兼论教育机会平机会平等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318.
    3 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第5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75.
    1 台湾教育社会学学会主编。教育社会学[M]。台湾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5.78.
    2 周宗奎.家庭抚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J].教育评论,1998(2).
    3[美]珍妮·巴兰坦著,朱志勇等译.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第五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86.
    1 常亚慧.沉默的力量--学校空间中教师与国家的互动:[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40-41.
    1 参见关红、张人杰.西方教育不平等社会学述评[J].外国教育动态,1990(5).
    1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8.
    2 Riat,R.C.(1970).Student Social Class and Teacher Expectations: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in Ghet to Education.Harvard Education Review,Vol.40 No.4.
    2 肖睿.校园检讨书[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268-269.
    1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6。
    2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9.
    1 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27.
    2 雷·里斯特(Ray Rist)著,标签理论对理解学校教育过程的贡献,载厉以贤主编.西方教育社会学文选[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2.
    1 张人杰主编.外国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542.
    2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主要是指以意识形态方式发挥作用的机器,比如教育的,法律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等。“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是‘政治无意识'所依附的真正的物质基础,是对个体进行体制化规训和合法化‘生产'的领地,是一套看似温和却弥漫着神秘暴力的社会调控工具。” 参见马海良、孟登迎.文化研究关键词(之四O{J}.读书,2006(4).
    1 白钢.论政治的合法性原理[J].天津社会科学,2002(4)
    2[法]让-马克·思古德.什么是政治的合法性[J].外国法译评,1997(2).
    1 李路路.再生产与统治[J].社会学研究,2006(2).
    2 李路路.再生产与统治[J].社会学研究,2006(2).
    3[美]鲍尔斯、金蒂斯著,王佩雄等译.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56-172.
    4[美]沃尔特·范伯格,乔纳斯 F·索尔蒂斯著,李奇等译.学校与社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63-64.
    1 Eric Margolis主编,薛晓华译.高等教育中的潜在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8.
    2 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2004。84.
    3 玛丽·杜里-柏拉著,汪凌译.学校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65-69.
    4 原乡长韦光文语。
    1 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转型期农村教育的根本性危机:[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 就是指在根本上制约着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育过程的教育制度.他们隐藏在学校的建筑、仪式、人际关系、教育观念、课程与知识、教育方法和技术、学校管理机构、发展规划、教学组织形式、目标、传统与习俗乃至心理氛围中,发挥着对教育实践实际的,潜在的控制作用.在这种制度氛围中,一种看似使人理性增长的制度安排,其实使人丧失其理性,越来越成为某种社会支配力量手中的工具,因为它所培养的只是人的工具理性,一项似乎促进社会公平的教育措施,其实是在维护、复制乃至强化着社会不公,并且给人一种公平的幻觉,从而消除人们内心的警觉和抵触。参见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教育制度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 张意.文化与区分[M].文化研究(第4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47.
    2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9.
    1 Lamont,Michele,and Annette Lareau(1988),"Cultural Capital:Allusion,Gaps and Glissandos in Recent Theoretical Development,Sociology Theory,6:155-168
    1 余秀兰.文化再生产:我国教育的城乡差距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
    2[法]P.布迪厄,J.-C.帕斯隆著,邢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6.
    3 费孝通先生曾经用“差序格局”来反映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即以“己”为中心,推己及人所产生的差序--一圆圈推出去,社会关系愈远,也愈推愈薄.
    4 费孝通.乡土中国[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25.
    5 张仕平。乡村场域变迁中的农民外出就业[博士学位论真].吉林:吉林大学,2006.中文摘要.
    6 理性这个概念来源于经济学的“人是具有目的性的理性人”的假设。理性行动理论(又称为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西方社会学理论学派。理性行动理论借鉴和扩展了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它不仅用于解释人们的经济行为,而且还试图 解释更广泛的社会行动。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J·科尔曼。科尔曼所研究的“理性”(或有目的性)并不局限于狭窄的经济含义,其理论正是要研究人的理性行动是如何受到社会结构制约的,在结构的限制中人们又是如何选择行动方式的.见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99。
    1 万明春。失学问题诊断与对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2 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转型期农村教育的根本性危机:[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1 罗伯特·K·默顿著,林聚任等译.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285-288.
    2[澳]M·沃特斯著,杨善华译.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13.
    3 P.Bourdieu,Distinction,Polity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4
    1 与九(1)班学生的访谈记录。
    2 菲利普·柯尔库夫著,钱瀚译.新社会学[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36.
    3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1998.163.
    1 转引自胡春光.学校中的规训与抗拒:[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163.
    1 Munns,G & McFadden,M.G(2000).First chance,second chance or last chance? Resistance and response to education.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eation,21(1),p59-75 转引自胡春光.学校中的规训与抗拒:[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2[英]戴维·布莱克莱吉,巴里·亨特著,王波等译。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M]。春秋出版社,1989.198-199.
    3 Woods,P.(1983).Sociology and the school.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p90.
    4 转引自 McFadden,M.G(1995).Resistance to schooling and Educational Outcomes:questions of structure and agency.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Schooling of Education,16(3),p256-257.
    1 Mclaren,P.L(1985).The ritual dimensions of resistance:clowing and symbolic inversion.Journal of Education,167(2),p84-97。
    转引自胡春光.学校中的规训与抗拒:[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16.
    2 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社会,2006(2).
    3 陆杨,王毅著。大众文化与传播[M].上海:三联书店,2000.122-132。
    4 转引自练玉春.论米歇尔·德塞都的抵制理论--避让但不逃离[J].河北学刊,2004(2).
    5 胡春光.学校中的规训与抗拒:[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16.
    1 根据雷司(Lacey)与哈格瑞夫斯(Hargreaves)学生次文化研究发现,编班制度影响学生的自我概念与次文化发展,形成支持与反对学校的两种极端风气.在学校里,优异的学业表现就是“成绩”,这足以显示学生社会地位。他们认为反抗学习与规范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学业成绩不佳,被编入后进班级,这等于剥夺获得肯定与赞赏的可能,学业失败等于地位剥夺,于是学生们发展出反学校的犯罪次文化.参见黄鸿文.学生次文化:研究、理论与方法论之检讨[J].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学系社会教育学刊第23期,166-167.
    2 详见[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李猛译.社会的构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144。
    3 杨善华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15.
    4 汪建和.自我行动的选择[J].社会,2006(3).
    1[美]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47.
    1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58.
    2 周宗伟.“高尚”与“卑贱”的距离:[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90.
    3 根据研究,同辈群体的产生具有两个功能:保护功能和发展功能,它能够满足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无法完全满足的平等的需要。参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28-233.
    1 张行涛。必要的乌托邦--考选世界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54.
    1 石艳。区隔与脱域--学校空间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科学,2006(8).
    2 蒋纯焦.密切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的关系--试析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7)
    3 李小敏。村落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利空间--永宁拖支村的田野研究[A].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3.20.
    1 张济洲.文化视野中的村落、学校与国家--个县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考察(1904-2006):[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 李小敏.村落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利空间--永宁拖支村的田野研究[A].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3。19.
    1 李小敏.村落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利空间--永宁拖支村的田野研究[A].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3.19。
    2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20.
    3 李小敏。村落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利空间--永宁拖支村的田野研究[A]。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3.50-51.
    1 “磁场效应”曾将一座城市比喻一个巨大的“磁场”,它在向外放射出强烈的磁力,在吸引着周围的人、财、物的同时,通过“磁化物”(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对周围的乡村产生着重大影响。(参见景普秋.中国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56-57.)
    2 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84.
    3 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64.
    1 转引自石中英 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J].教育研究,2000(12).
    2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52.
    1 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1996.110-111.
    2 Apple,M.W.(1990).Ideology anti Curriculum,2~(nd) ed.Routledge:New York and London,
    1 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1998。115-116.
    2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61.
    3 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的现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46.
    1 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169.
    2 马红光.村落视野中的小学变迁.郑也夫等编.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220。
    3 余秀兰.乡土化?城市化?--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4).
    4 钱民辉.建设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民族教育[J].西北民族研究,2005(4).
    1 余秀兰.乡土化?城市化?--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4).
    2 余秀兰.乡土化?城市化?--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4).
    3 滕星,关凯.教育领域内的国家整合与地方性知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
    1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21.
    2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61
    1 刘茜.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发展--雷山苗族多元文化的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137.
    2 刘茜.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发展--雷山苗族多元文化的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7.
    3 靳玉乐主编.多元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29.
    4 张晓霞。农村基础教育质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3).
    5 金生鉉.什么是正义而又正派的教育--我国教育改革的症结[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3)
    6 谢维和等,中国的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1990--2005)[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
    [1]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美]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等.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课程出版社,2003.
    [4]郑金州.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
    [6][美]哈瑞斯著,唐宗清译。教师与阶级[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
    [7]Eric Margolis 主编,薛晓华译.高等教育中的潜在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陈伯璋.隐性课程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
    [9]布迪厄&华康德著,邢克超译.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观点[M].商务印书馆,2002.
    [10]丁钢。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1]麦克·F·D·扬主编.知识与控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2]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13][英]戴维·布莱克莱吉,巴里·亨特著,王波等译.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M].春秋出版社,1989.
    [14]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5]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6][美]阿普尔著,黄忠敬译.意识形态与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7]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18]王鉴.实践教学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19][美]威廉·维尔斯曼著,袁振国主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0][美]博格丹、比克林著,唐晓杰译.教育中定性研究的传统.载瞿堡奎主 编.教育学文集·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21]冯增俊.教育人类学[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22][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23][美]弗郎兹·博厄斯著,刘莎等译.人类学与现代生活[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24]苏联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现代资产阶级理论社会学批判[M].郑杭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1.
    [25]傅建明.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26]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7]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1998.
    [28][美]沃尔特·范伯格,乔纳斯 F·索尔蒂斯著,李奇等译.学校与社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9]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30]张楚廷.中国教育的沉思[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31]陈伯璋。潜在课程的概念分析[M].台湾: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印行,1987。
    [32]林清江.潜在课程与生活教育[M].台湾:台北台湾书店,1986.
    [33]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4]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5]刘云杉.学校生活社会学[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6]侯斌英,空间问题与文化批评:[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7.
    [37]爱德华·W 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的中的空间[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8]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9][美]Edward W.Soja著,陆扬等译。包亚明主编.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0][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9.
    [41]薛晓源。曹荣祥.全球化与文化资本[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2]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3]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三联书店,1998.
    [44][英]R.J.约翰斯顿.哲学与人文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5]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缘起的探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46][德]O.F.博尔诺夫著,李其龙等译.教育人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7]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48]张小军.社会场论[M].团结出版社,1991.
    [49]胡春光.学校生活中的规训与抗拒:[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
    [50]王同亿.现代汉语词典[Z]。海口:海南出版社,1992。
    [51]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第二卷)[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
    [52]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53]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4]王鸣明.布依族社会文化变迁:[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55]王有升。学校理想的限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3。
    [56]卢德生。民族文化传承中的社会教育运行机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8.
    [57]康永久.知识输入还是制度重建:公立学校制度变革的中国道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58]天野郁夫。“社会选拔与教育”载于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59]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0]苏国勋、刘小枫主编.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M]。上海:三联书店,2005.
    [61][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等译.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
    [62]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3]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4]齐学红.走在回家的路上[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65]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66][美]华勒斯坦等著,刘健芝等编译。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三联书店,1999。
    [67]金生鉉.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8]包亚明主编。文化资本与社会炼紧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69]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70]李建东.政府、地方社区与乡村教师:靖远县及23个县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
    [7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72]吴康宁。学校组织的社会学分析.载鲁洁主编。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73]涂尔干著,瞿菊农译.论教育[M].参见:世界教育名著通览.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74][美]伊里奇著,吴康宁译.非学校化社会[M]。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
    [75]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76]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第5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7]周润智.力量就是知识-教师职业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8]吴义勤主编。韩少功研究资料[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79]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80]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教育制度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81]连英青.教材的族群文化分层与选择--对北京版汉语文教材的文本分析和实地调查:[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4.
    [82]阿普尔著,曲囡囡译。官方知识--保守时代的民主教育(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3]李祖祥.控制与教化--小学思品教科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84]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7.
    [85]张行涛.必要的乌托邦--考选世界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6][美]鲍尔斯、金蒂斯著,王佩雄等译.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M].上 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87][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等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三联书店,1999.
    [88]陈伯璋.意识形态与教育[M].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88.
    [89]许美德主编.东西方文化交流与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0]司洪昌。嵌入村庄的学校--仁村教育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9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92]张济洲。文化视野中的村落、学校与国家--一个县教育变迁的历史人类学考察(1904-2006):[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93][德]卡尔·曼海姆著,艾彦译.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94][德]齐美尔著,林荣远编译.社会是如何可能的[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5]潘年英.在田野中自觉[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96]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97]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98]石朝江.中国苗学[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
    [99]吴康宁.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00]吴德刚.中国全民教育问题--兼论教育机会平机会平等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101]台湾教育社会学学会主编。教育社会学[M].台湾巨流图书有限公司,2005。
    [102]迈克尔·W·艾波.意识形态与文化再制、经济再制.载厉以贤.西方教育社会学文献[M].台湾五南图书出版社,1992.
    [103][美]珍妮·巴兰坦著,朱志勇等译.教育社会学:一种系统分析法(第五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104]肖睿.校园检讨书[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2。
    [105]张人杰主编.外国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06]布迪厄著,蒋梓骅译。实践感[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3.
    [107][美]赫伯特·马尔库塞著,刘继译。单向度的人[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08]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2004.
    [109]玛丽·杜里-柏拉著,汪凌译.学校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0]曹晶.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转型期农村教育的根本性危机:[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111]张意。文化与区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112]费孝通。乡土中国[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113]张仕平.乡村场域变迁中的农民外出就业:[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吉林大学,2006.
    [114]万明春。失学问题诊断与对策[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115][澳]M·沃特斯著,杨善华译.现代社会学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116]罗伯特·K·默顿著,林聚任等译.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17]菲利普·柯尔库夫著,钱瀚译.新社会学IN].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
    [118]陆杨,王毅著。大众文化与传播[M].上海:三联书店,2000.
    [119]陆杨,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120][美]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21]周宗伟.“高尚”与“卑贱”的距离:[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122][加]麦克尔·布雷克著,岳西宽等译。越轨青年文化比较[M1.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123]蔡拓等.当代全球问题[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
    [124]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25]刘茜.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发展--雷山苗族多元文化的课程开发的个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重庆:西南大学,2007。
    [126]靳玉乐主编.多元文化课程理论与实践[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127]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128]马红光.村落视野中的小学变迁。郑也夫等编.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M]。山东人民出版社,2095。
    [129]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1996.
    [130]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131]陶行知教育文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132]金星光主编。民族文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33]常亚慧.沉默的力量--学校空间中教师与国家的互动:[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34]陈薇.空间权力社区研究的空间转向:[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135]保罗·弗莱雷著,顾建新等译.被压迫者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6]谢维和等.中国的教育公平与教育发展(1990--2005)[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钱民辉。当代欧美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与趋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9).
    [2]钱民辉.断裂与重构: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中的潜在课程研究[J].西北民族研究,2007(1)。
    [3]高蜂.空间的社会意义:一种社会学的理论探索[J].江海学刊,2007(2).
    [4]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社会,2006(5).
    [5]李复新,西方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历史透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0(4)
    [6]李复新.20世纪隐蔽课程研究的历史回顾与评析(下)[J].课程·教材·教法,1998(12).
    [7]吴康宁.简论课程社会学研究的功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0(11)。
    [8]张晓霞.农村基础教育质疑[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3).
    [9]金生鉉.什么是正义而又正派的教育--我国教育改革的症结[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3)
    [10]张楚廷.论教学环境与课程[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1).
    [11]马志颖.课程是一种特殊的文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8).
    [12]刘云杉。课堂教学的”麦当劳化”--一个社会学视角的检讨[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2).
    [13]季正泉.试论学校隐性课程管理[J].教学与管理。1997(2).
    [14]沈云林,彭劲松.关于在隐性课程建设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1999(3).
    [15]仇晓春,甄丽娜.关注学校隐性课程.创设对话教育生态[J].基础教育参考,2004(12)。
    [17]贾克水、张如山,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2000(8).
    [18]贾克水、张如山、朱建平.论隐性教育功能和作用机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2(3).
    [19]曲成。浅谈隐性教育[J].教育探索,2000(9).
    [19]沈嘉祺。论隐性教育[J].教育探索,2002(1).
    [20]黄政杰.隐性课程概念分析[J]。师大教研所集刊第28辑。1986(6).
    [21]吴以显.隐性课程初探[J]。教育研究,1987(11)。
    [22]唐晓杰。西方“隐蔽课程”研究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88(2).
    [23]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1989(12)。
    [24]傅建明.“隐性课程辨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0(8)。
    [25]郑金州.隐蔽课程:一些理论上的思考[J].外国教育动态,1989(1).
    [26]赵正铭.隐性课程论析[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8).
    [27]阿普尔。国家权力与法定知识的政治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2)。
    [28]司敏。 “社会空间视角”:当代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J].社会,2004(5)。
    [29]张子凯。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述评[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30]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J]。社会,2006(2).
    [31]金小红.权力分析的特点与文化分析的缺失-对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一点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7(7).
    [31]石艳.区隔与脱域--学校空间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科学,2006(8)。
    [32]马维娜.学校场域--一个关注弱势群体的新视角[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3).
    [33]金元浦.文化研究学科大联合的事业[J]。社会科学战线,2005(1)。
    [34]靳玉乐.多元文化背景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J]。教育研究,2003(12).
    [35]陆有铨.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J].探索与争鸣。2002(5).
    [36][美]L.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论符号权力的轨迹:对布丢(国家精英)的讨论[J],国外社会学,1995,(4)。
    [37]叶涯剑.空间社会学的缘起与发展[J].河南社会科学。2005(5).
    [38]胡大平.为什么以及如何通过空间来探寻希望?--哈维《希望的空间》感言[J].学术评论。2007(10).
    [39]李小敏.村落知识资源与文化权利空间--永宁拖支村的田野研究[A].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2003.
    [40]巴战龙.试述民族学校的概念、类型及功能.河池学院学报[J].2007(6)。
    [41]李小敏.国外空间社会理论的互动与论争--社区空间理论的流变[J].城市问题,2006(9).
    [42]程世波.批评理论的空间转向[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43]李谨瑜.试谈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八个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1992(4).
    [44]吴刚。文化霸权与课程(上)[J].外国教育资料,1997(3).
    [45]陈时见,朱利霞.一元与多元,论课程的两难文化选择[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0(2)。
    [46]余秀兰。农村孩子在学校教育中的文化弱势[J].上海教育科研,2005(3).
    [47]罗伯特.教育、社会公正与知识[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2).
    [48]余秀兰。中小学教学内容的城市偏向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2005(9).
    [49]钱民辉.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公平问题[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50]关红、张人杰。西方教育不平等社会学述评[J].外国教育动态,1990(5).
    [51]李路路.再生产与统治[J].社会学研究,2006(2)。
    [52]练玉春.论米歇尔·德塞都的抵制理论--避让但不逃离[J].河北学刊,2004(2).
    [53]郭于华.“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J].读书,2002(7)。
    [54]蒋纯焦.密切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的关系--试析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7)
    [55]冯建军.制度化教育中的公正:难为与能为[J].教育科学研究,2007(2)
    [56]黄鸿文.学生次文化:研究、理论与方法论之检讨[J]。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学系社会教育学刊第23期。
    [57]滕星.关凯.教育领域内的国家整合与地方性知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9)。
    [58]余秀兰.乡土化?城市化?--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江苏教育研究(理论版),2008(4)。
    [59][法]让-马克·思古德.什么是政治的合法性[J].外国法译评,1997(2)。
    [60]汪建和.自我行动的选择[J]。社会,2006(3)。
    [61]王鉴.我国民族地区地方课程开发研究[J].教育研究,2006(5)。
    [62]周宗奎.家庭抚养方式与儿童的社会化[J].教育评论,1998(2).
    [63]白钢.论政治的合法性原理[J].天津社会科学,2002(4).
    [1]Willam A.Callahan,Nationalising International Theory:Race,Class and the English School,Global Society,Vol.18,No.4,October,2004.
    [2]Jeanne H.Ballnatine,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A Systematic Analysis,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New Jersey,1997.
    [3]Bemstein,B,Social class,Language and Socialization.In Karbel & Halsey(eds.)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4]Peter Woods,Inside Schools Ethnography in Education Research,Reprinted by Routledge,1991.
    [5]M.W.Apple.Teachers and Texts:a Political Economy of Class and Gender relations in Education[M].New York:Routledge & Kegan Paul,1986.
    [6]Hanley,Lynne Maria."Cultural Reproduction via the Hidden Curriculum."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http://wwwlib.umi.com.1984
    [7]Carvallo,Oscar Raul(."Values in the Hidden Curriculum:An Axiological Reproduction." ProQuest Digital Dissertation,http://wwwlib.umi.com.1995.
    [8]Ballantine.J.H.,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A systematic Analysis,by Prentice-Hall,Inc..1997.
    [9]Wills,P.(1977).Learning to Labor: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NY:Cohumbian University Press.1977.
    [10]Giroux,H.A..Theories of reproduction and resistance in the new sociology of education:A critical analysis,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53(3),1983.
    [11]Jeanne H.Ballnatine,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A Systematic Analysis,Prentice Hall Upper Saddle River,New Jersey,1997.
    [12] Ogbu.J.U.Racial stratification and education:The case of Siockton,California ICRD Bulletin, 12(3), 1977.
    [13] Bond, G.C, 1981. "Social Economic Status and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A Review Article".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Quarterly 12(4), 1981.
    [14] Postiglione, Gerard A., "National Minority Regions: Studying School Discontinuation" In Judith Liu, Heidi A. Ross, and Donald P. Kelly eds., The Ethnographic Eye: Interpretive Studies of Education in China, New York: Falmer Press.2000.
    [15] Hansen,M.H., ,Lessons in Being Chinese:Minority Educa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in Southwest China.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9.
    [16] Harrel, S., ed., Perspectives on the Yi of Southwest China, Berkeley,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1.
    [17] Mackerras, C.1999, "Religion and the Education of China's Minorites'Mn Gerard A.Postiglione, ed., China's National Minority Education Culture, Schooling, and Development, pp.23-54.New York:Falmer Press. 1999.
    [18] Vallence, E, Hiding the Hidden Curriculum: 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nguage of Ustific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Education Reform. In Giroux, H. & Purpel, D.(ed).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Moral Education. 1983.
    [19] Martin, J., What Should We Do with a Hidden Curriculum when We Find One? In Giroux ,H. & Purpel, D.(ed).The Hidden Curriculum and Moral Education, 1983.
    [20] Assor,A.& Gordon,D., The implicit Learning Theory of Hidden Curriculum Research,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Vol 19,No. 4,1987.
    [21] Spindler, Geor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Process: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es, Prospect Heights, IL.: Waveland Press. 1974.
    [22] Postiglione, Gerard A., "National Minority Regions: Studying School Discontinuation" In Judith Liu, Heidi A. Ross, and Donald P. Kelly eds., The Ethnographic Eye: Interpretive Studies of Education in China, .New York: Falmer Press.2000.
    [23] George And Spindler "Intepret Ethnogral of Educ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Lawrence Eri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1987 Hillsdate, New Jersey London.
    [24] G. Spindler (ed,),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Process: Toward an Anthnopology of Education, Holt, Reinhart and Winston, Inc,.1974.
    [25] J.U. Ogbu. The Next Generation: An ethnography of Education in an Urban Neighborhoo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6] G. Spindler, L. Spindler, Roger Harker and Schonhausen: Fron the Familiar to the Strange and Back, In: G. Spindler(ed). Doing the Ethnography of Schooling: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in Action, Holt, Reinhart and Winston, Inc.1982.
    [27] M. Saville-Troike. 1982. 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 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Limited. 1982.
    [28] J. U. Ogbu, N. E. Sato, E-Y Kim, Ethnography of Education: Anthnopological Approach. In T. Husen, T. N. Postlethwaite (eds.) ,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 Vol, 4, Oxford: Pergamon Press. 1994.
    [29] M. D. Lecompte, W. I,. Millroy, J. Preissle (eds.).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Academic Press, Inc., 1992.
    [30] Bourdieu, P. "The Berber House" in M.Douglas(ed.). Rules and Meanings: the Anthropology of Everyday Knowledge. Selected Readings.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73.
    [31] Harvey, D,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mity.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89.
    [32] Borudieu P ierre, and Jeanne-Claude Passeron.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PLondon and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 1981.
    [33] Riat,R.C.. Student Social Class and Teacher Expectations:The Self-fulfilling Prophecy in Ghet to Education.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Vol.40 No.4.1970.
    [34] Bourdieu,P. The Fo(?)m of Capital,in A. H. Halsey,Hugh Lauder,Phillip Brown,Amy Stuart Wells, Educati on Culture Economy Societ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1997.
    [35] Lamont, Michele,and Annette Lareau(1988),"Cultural Capital: Allusion, Gaps and Glissandos in Recent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Sociology Theory, 19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