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救灾政治:合法性经营视角下的现代国家与乡村社会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以救灾政治为切入点,选择“5.12”汶川地震重灾区的四川省纹江县元镇为研究单位,将“在救灾过程中,各政治主体如何利用灾害危机来经营其合法性”作为全文考察的核心问题,以此探讨国家、基层政府、灾民经营合法性的过程、机制及效果。
     为此,笔者在元镇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田野调研,对国家、基层政府以及灾区民众的救灾行动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本文在考察国家的救灾行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逐渐移至灾后处于资源约束与利益驱动下的基层政府的救灾实践中,来展现基层的合法性经营行为与困境。同时,将灾区民众看作救灾政治中的积极行动者,展现他们为了缓解灾害危机下的经济压力,对“灾民”这有价身份进行的自我建构,以及利用国家救灾政策与基层政府展开互动以尽可能多地索取救灾资源,经营其权益合法性的行动与过程。
     国家作为救灾政治中最重要行动主体,通过政治动员与政策供给,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进行抗震救灾,体现出积极的、负责任的国家形象,凸显了“举全国之力”进行抗震救灾的体制上的优越性。
     基层政府在资源约束与利益驱动之下,在实践中承接国家的救灾行动,并对国家救灾政策进行落实与变通,以及基于自身利益进行“经营”式重建与开发,以获得行政合法性。但在灾害危机中,基层政府仍然无法摆脱它在税费时期作为“资源汲取者”在乡村社会中留下的“恶”的印象,以及在税费改革后由于能力的限制而不能很好地提供公共服务的“弱”的印象。基层政府在积累合法性资源的同时,又创造出了一些导致合法性资源流失的因素。针对灾后社会中的各种上访行动和社会冲突事件,基层政府通过“维稳”和“反应性”的主动改革加以应对。
     灾区民众利用国家赋予的“灾民身份”及其附着的相关权益,以及根据直观感知与经验知识自我建构的“灾民”身份与基层政府展开互动,以尽可能多地索取救灾资源,从而获得权益合法性。具有灾民身份的农民并非是完全的“被救助者”,在灾害危急中遭遇的损失,及其在恢复重建中面临的经济压力,是其进行主动索要和维权行为的主要动力来源。在行动策略上,他们或者通过“诉苦”和“告贪”,或者利用自己的“弱势”身份来进行“有声的”或“无言”的反抗,以为自己争取话语权,从而为自己的利益诉求树立合法性。
     研究发现,第一,在救灾政治中,国家、基层政府以及具有灾民身份的农民均会主动借助灾害危机最大限度地经营自身的合法性。第二,救灾政治中的合法性经营在效果上呈现出非均衡的特征:国家在总体上赢得了广泛的政治认同;基层政府的合法性经营因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和限制,不仅困难重重而且还有丧失原有合法性的危险;而灾民的权益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挤压。后两者的经营状况最终会影响着整个国家在乡村社会中的合法性经营效果。第三,当以全球视野来审视中国救灾政治时,笔者发现,与其他国家的救灾政治相比,中国式的救灾政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同时也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正是推动中国救灾政治,以及现代国家与乡村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In this study, the core problem is that how do the central state, grass-roots government and the victims operate their own legitimacy in the earthquake relief and reconstruction. The entry point of this study is relief politics and the research unit is Yuan town part of Patterns River 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 which is the disaster area of "5.12" Wenchuan earthquake.
     I conducted six months of field research in Yuan town with regards to this and have an overall grasp on the national, grass-roots government and disaster victims, disaster relief operations,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m.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national disaster relief operations in the first place, And then gradually moved to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s relief practiceln the resource constraints and interest-driven to show the legitimacy of the grass-roots management behaviors and difficulties. In this study, people in disaster areas are seen as active actors in the relief of political. In this study,I Show the action and processes of operating their own legitimacy such as constructing the identity of'victims"which can bring them the actual interests,Interacting with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 as much as possible to obtain relief resources
     The central state is the most important actor in disaster relief. Political mobilization and policy supply are the main action of the central state with the idea of "people-oriented". The earthquake relief reflects positive, responsible image of the country and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ystem which can "give the whole force" in disaster relief.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s undertake the country's relief operations such as implementing and altering the national relief policy. At the same time they carry out the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as enterprises based on its own interests. Through the above actions,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s operate their own legitimacy. However, they can not get rid of "bad" image and "weak" image left in the process of collecting agricultural taxes and fees and providing public services after tax and fee reform.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s are accumulating resources of legitimacy,while creating the factors that undermine the legitimacy.
     Disaster victims interact with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 in order to obtain relief resources as much as possible. They take advantage of the identity Victims given by the state and the relevant interests to get the legitimacy of their own rights and interests. Losses in the earthquake and economic pressures faced in the reconstruction are main power source of their post-disaster action. Their action strategies include bemoaning their fate and anti-corruption in order to fight for their right to speak.
     This study has the following basic conclusions. Firstly,the research found that Central state, local government and farmers who have the identity of the victims all try their best to operate their own legitimacy in the earthquake relief and reconstruction. Secondly, the result of their operating activities are non-balanced:the central state had been successfully; grass-roots governments have encountered many difficulties while have the risk of loss the original legitimacy in acti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victims have been squeez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latter two will ultimately affect the operating results of the legitimacy of the entire country in the rural society. Thirdly,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China's relief and political has more advantages than that of other countries in global perspective, it also has some problem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can promote China's disaster relief and political As well as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state and rural society.
引文
①汶川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中国新闻网,http://www.sina.com.cn,2008-09-04.
    ②百姓要求超出政府能力 天灾将各国政府推上火线,环球时报,2008-06-02。
    ①《纹江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5.12”地震和抗震救灾工作的情况通报》,2008年5月26日。
    ①文本—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00107.htm。
    ② Judy Pearsall.The new Oxford Dictionary of English[M]. Oxford.ClarendonPress,1998:1918.
    ③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4023-4024.
    ①王虹波:1912~1931年间吉林灾荒的社会应对,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第56-58页。蔡勤禹:华洋义赈会工赈救灾活动析论,东方论坛,2004年第4期,第89-94页。
    ②孙语圣:对民国与当前我国救灾体制的“社会化”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第102-105页。
    ③赵晓:非政府组织与抗震救灾,中外管理,2008年第6期,第16页。
    ④赵秀梅:中国NGO对政府的策略:一个初步的考察,开放时代,2004年第6期,第6页。在文中作者指出,NGO自我克制,它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和经验对政府功能的补充、其符号价值对政府的吸引力,政府没有能力完全控制社会,以及国际规范和标准的积极影响等是中国NGO合法性来源及其存在合法性困境的主要原因。
    ①走向善治:中国公民社会的角色——郝秋笛教授访谈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4期,第64页。
    ②[美]卡尔·A·魏特夫著,徐式谷等译.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1-44页。
    ③[法]魏丕信著,徐建青译,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①王玲、申恒胜:自然灾害与国家研究:缘起与拓展,理论与改革,2012第2期,第50页。
    ②唐皇凤:大国治理:中国国家治理的现实基础与主要困境,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第97页。
    ①参见:彭怀祖,崔岩岩:汶川地震和唐山地震后媒体传播的差异性,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129-135页。唐芬、王梦鸽、郑敏:党报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变化——以人民日报两次地震报道为例,青年记者,2011年1月中,第28页。邓利平:从灾害新闻看知情权在中国的发展——基于《人民日报》地震报道的历时性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5期,第119-122页。丁易:从汶川地震看中美主流报纸新闻报道差异——以《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为例,《新闻世界》,第93-94页。胡瑛、陈力峰:共同的灾难,趋同的声音?——《今日美国》与《人民日报》汶川地震报道比较,青年记者·2009年3月中,第7-8页。万生云:《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2期。孙丽娟:探析文化因素对中外灾难新闻报道的影响——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新闻传播》,2009年,第4期。
    ②林伟京:《人民日报》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动员,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112-116页。
    ①李长春要求中央宣传部门和中央主要新闻媒体认真做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人民日报,2008年5月14日,第001版。
    ②中国记协致电慰问宣传报道抗震救灾的新闻工作者,人民日报/2008年/5月/22日/第015版。
    ③李长春主持召开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人会议,部署近期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人民日报/2008年/5月/24日/第002版
    ①黎大东:回良玉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现场看望新闻工作者时说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感动了人民新闻报道要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战胜灾害重建家园的信心和勇气,人民日报/2008年/5月/28日/第002版。
    ②隋笑飞,中宣部广电总局出版总署慰问抗震救灾新闻工作者,人民日报/2008年/6月/5日/第004版要闻。
    ③马国英:公开、知情与理性,人民日报/2008年/5月/14日/第004版。
    ④中国政府欢迎境外记者赴四川地震灾区采访报道,人民日报/2008年/6月/12日/第002版。
    ①郝治清:中国古代的荒政(上),中国减灾,2009年第2期,第52页。
    ①[法]魏丕信著,徐建青译: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8-79页。
    ②夏维奇:电报与晚清时期的灾害赈防,历史教学,2009年第24期。第26-30页。
    ③[法]魏不信著,徐建青译: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2页。
    ①甘信建,汪建: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5·12一周年专访四川省通信管理局局长王钢,中国电信业·200905·总第101期,第24页。
    ②杨龙:跑出北川报告灾情第一人,中国电力报/2008年/5月/21日/第003版。
    ③张春生,田光清:青川报信第一人,中国保险报/2008年/5月/19日/第005版。
    ④丁海明、史照栋:映秀镇,最早报告灾情的电话——记武警四川森林总队副政委暴玉怀,解放军报/2008年/5月/29日/第004版。
    ①王洲平,肖常贵: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地质灾害报告统计——我国古代的灾情报告统计制度的借鉴意义,第53-54页。
    ②潘跃:规范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灾情报告,人民日报/2003年/06月/26日。
    ③赵丹:地灾纳入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中国国土资源报/2006年/1月/13日/第001版
    ④任丽梅:重大灾情信息须在24小时内报告,中国改革报/2006年/2月/17日/第005版,第1页。
    ①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人民日报/2008年/5月/13日/第001版。
    ②都江堰通往汶川公路完全中断,人民日报/2008年/5月/13日/第005版。
    ①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7.8级地震,震中裂度达11度,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由于地震发生在人口密集的工业城市且时间为晚上,固损失惨重,共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重伤,倒塌房屋530万间,直接经济损失54亿元。(唐山大地震事隔三年之后的1979年11月17日至22日召开的地震学会成立大会,才首次披露唐山大地震的具体死亡人数。(《唐山大地震》(增订图文本),钱钢 著,香港中华书局2004年11月初版,ISBN 962-8820-60-5《唐山大地震》,钱钢 著著,香港新秀出版社1986年8月初版。)
    ②李斌,黎大东: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会议时强调:抗震救灾必须举全国之力,人民H报/2008年/5月/16日/第001版。
    ③冯华:地震灾区基础设施逐步恢复,物资供应情况稳定,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部分水利设施损毁严重,人民日报/2008年/5月/18日/第002版。
    ④车玉明、吴晶晶: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四川特大地震已造成41353人遇难,人民日报/2008年/5月/22日/第002版。国内要闻。于猛:地震造成全国出险水库2380座,人民日报/2008年/5月/26日/第002版。梁小琴:四川2万多户工业企业受灾,人民日报/2008年/5月/27日/第002版
    ⑤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关于当前抗震救灾进展情况和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人民日报/2008年/5月/28日/第005版,第1页。
    ①传媒:一份在巨灾大难面前的优秀答卷.[N]《北京口报》2008年5月26日第19版。
    ②[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修订)版。
    ③郑德刚:不惜一切代价打赢这场硬仗——访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人民日报/2008年/5月/16日/第007版。
    ④郑德刚:不惜一切代价打赢这场硬仗——访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人民日报/2008年/5月/16日/第007版。
    ①史照栋、李凌志等,挺进汶川——武警某师抢险救灾纪实,人民日报/2008年/5月/17日/第004版。
    ②本报评论员:坚决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人民日报/2008年/5月/19日/第001版。
    ③田泓:灾后重建是场持久战,人民日报/2008年/6月/6日/第005版。
    ④曹智、刘永华、李宣良: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坚决完成抗震救灾各项任务,人民日报/2008年/6月/7日/第002版。
    ①阎晓明、王建新:坚决打赢非典型肺炎防治这场硬仗——刘淇解答公众关于非典的疑问,人民日报/2003年/04月/25日。
    ②袁理、翟启运:抗非典,1200军人决战小汤山——全军和武警部队支援北京非典收治定点医院纪实,人民口报/2003年/05月/12日。
    ③阎晓明、王建新,北京决心打好5月防治非典攻坚战,人民日报/2003年/05月/11日。
    ④李四清、刘平清等:抗非典决战广州,人民日报/2003年/05月/25日。
    ⑤钱江、禹伟良:关注农村:构筑抗非典大战线——万众一心抗非典系列报道之四,人民日报/2003年/05月/30日。
    ⑥阎晓明、王建新:北京有力量有信心打好抗击非典防治战,人民日报/2004年/04月/24日。
    ⑦廉洁:从防治非典的战争隐喻看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第75-77页。
    ①钱永红,英汉疾病隐喻的顺应性阐释,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第103-104页。
    ②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导言第10页。
    ③杨念群: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28页。
    ④ Montgomery S L.Codes and Combat in Biomedical Discourse[J].Science and Culture,1991,2(3):341.391.
    ⑤杨龙、徐彬:从“5·12”抗震救灾看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人本观”,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38页。
    ①孙绪闻,何南楠:我国古代军事檄文中的政治动员思想浅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91-93页。
    ②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40页。
    ③林伟京:转型时期党的政治动员实效下降的原因分析,科学社会主义,2007年第3期,第72页。
    ①龙太江:从动员模式到依法治国:共产党执政方式转变的一个视角,《探索》,2003年第4期。
    ②杨小明,张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方式初探,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19-23页。
    ③曹红蓓:告别动员时代,《新闻周刊》,2004年第16期。
    ④龙太江:从“对社会动员”到“由社会动员”——危机管理中的动员问题,政治与法律2005年第2期.第17-25页。
    ⑤蒋积伟、唐明勇:自然灾害背景的公共危机动员模式选择,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第101-105页。
    ⑥郭文亮:一部从全新视角看社会动员的新作——简评《危难与应对——新中国视野下的危机事件与社会动员个案研究,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4期,第125页。
    ⑦朱力:暴雪下的中国式社会动员,人民论坛,2008年04期,第43页。
    ⑧郑永廷:论现代社会的社会动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第21-27页。
    ①田飞龙:自然灾害、政治动员与国家角色,中国减灾,2008年第5期,第24-25页。
    ②蒋积伟、唐明勇:自然灾害背景的公共危机动员模式选择,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第102页。
    ③仲崇玲:美国灾害救援中军事权的运行规则,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82-85页。
    ④曹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胡主席指示精神再接再厉打好抗震救灾这场硬仗,人民日报/2008年/5月/16日/第002版。
    ⑤李斌、黎大东:举全国之力把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到底,人民日报/2008年/5月/17日/第001版。
    ⑥孙承斌:胡锦涛在绵阳一线主持召开会议,人民日报/2008年/5月/17日/第001版。
    ⑦李斌,徐松:温家宝在四川地震震中汶川接受中外记者采访,人民日报/2008年/5月/25日/第004版。
    ①贾永,曹智,黎云:惊天动地战汶川——写在军队和武警部队抗震救灾向纵深推进之际,人民日报/2008年/5月/30日/第001版。第1-3页。
    ②冯华:地震灾区基础设施逐步恢复,物资供应情况稳定无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5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部分水利设施损毁严重,人民日报/2008年/5月/18日/第002版。
    ③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人民日报/2008年/5月/18日/第002版。
    ④龙太江:从动员模式到依法治国:共产党执政方式转变的一个视角,探索,2003年第4期。
    ⑤蒋积伟、唐明勇:自然灾害背景的公共危机动员模式选择,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第103页。
    ①叶鹏飞:举国体制发挥强大救灾效能,但也暴露各种体制弊端,《联合早报》2008年5月16口。
    ①董根明:从“重养轻教”到“救人救彻”一一清末民国时期社会福利观念的演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43-44页。
    ②蒋积伟、唐明勇:自然灾害背景的公共危机动员模式选择,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第104页。
    ③杨龙、徐彬:从“5·12”抗震救灾看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人本观”,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37-43页。
    ④王振耀、田小红:中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管理的基本体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5期。
    ①王晓葵:记忆论与民俗学,民俗研究,2011年02期,第29页。
    ②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6页。
    ③杜赞奇著,王宪明译: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北京:社会科学文蔽出版社,2003年版,第21页。
    ④朱贻庭,赵修义:文化认同与民族精神,学习时报,2008年10月27日。
    ①王保华:研究型分析:一个重要的政策分析方法——兼对一个政策文本的分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第69页。
    ②参见曹正汉: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社会学研究,2011年第1期。
    ③将在第六章中对其进行详细地分析。
    ④[美]杰克·普拉诺等著,胡杰译,政治学分析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4页。
    ①许陈萍.从汶川大地震看中国应急管理,江海纵横,2008年第6期。
    ②詹承豫.地震巨灾后抗震救灾的阶段划分及主要任务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①王振:巨灾之年的政府应对与政策调整——2008年中国自然灾害救援政策分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第47-50页。
    ②温家宝主持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23次会议研究地震灾区困难群众后续救助政策等问题李克强等出席会议,人民日报/2008年/7月/13日/第001版。
    ③袁场.国务院:六大政策措施支持灾后重建[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6月/19日/第A03版.
    ①2008年6月29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
    ②这些政策包括:《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汶川地震灾区城镇居民住房重建的指导意见》(建法[2008]151号)、《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城镇住房重建工作方案》(川府发[2008]35号)、D市政府办《关于贯彻<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城镇住房重建工作方案)的实施意见》(D办发[2008]99号)以及纹江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城镇住房重建工作方案》的实施意见等。
    ①管好用好救灾款物,人民日报/2008年/5月/31日/第004版。
    ②灾后重建:转型与发展的契机,中国教育报,2008年10月09日。
    ①魏星奎,全市财政工作会议强调确保救灾专款专用,绵阳日报/2008年/6月/24日/第002版。
    ②小樊:彭州市确保灾后补贴政策落实兑现,中国社会报/2008年/6月/24日/第002版。
    ①杨焕鹏:试论山东乡村基层政权近代合法性危机(1912-1937),中国农史,2009年第4期,第118页。
    ②朱斌:传统中国政治权威的建构与解构,宜春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第15-17页。
    ③[法]魏丕信著,徐建青译,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第2-3页。
    ①[法]魏丕信著,徐建青译,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中文序言,第9页.
    ②[法]魏丕信著,徐建青译,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③[法]魏丕信著,徐建青译,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5页。
    ④[法]魏丕信著,徐建青译,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页。
    ⑤张玲:灾害与社会之断想——读魏丕信的《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第64-65页。
    ①孔祥成,刘芳:从1931年大水看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救灾关系博弈,中国农史,2011年第2期,第112-121页。
    ②费正清著、刘尊棋译: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版,第432页。
    ③黄宗智、李强、潘毅、刘世定、胡鞍钢、郭伟和、张勇、万向东等:中国非正规经济(上),开放时代,2011年第1期,第7-12页。
    ④周雪光: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三农中国,http://www.snzg.cn
    ①张英洪:农民、公民权与国家——以湖南省山脚下村为例,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03期,第83页。
    ②郑永年:基层社会的政治生态令人忧虑,《同舟共进》,2009年第7期,第9页。
    ③民政部法规办公室,民政工作文件选编(1998),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页。
    ④谢永刚,张佳丹:我国当代救灾制度综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第92页。许建斌:救灾工作分级管理的一点思考,中国民政,1995年08期,第21页。
    ⑤蒋积伟:1978年以来中国自然灾害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第4期,第41页。
    ①吕乃基:归零:以汶川的名义,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第17-18页。
    ①中共元镇委员会元镇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元委发[2008]36号,2008年5月12日.
    ②纹江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文件,纹江人口局发(2008)47号,纹江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关于成立“5.12”抗震救灾领导小组的通知,2008年5月13日。中共纹江县县委政法委员会文件,纹江政法[2008]22号,《中共纹江县委政法委员会关于成立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2008年5月14(00950-00951)。
    ③欧阳静:“做作业”与事件性治理:乡镇的“综合治理”逻辑,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第108页。
    ④[法]魏不信著,徐建青译,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①元镇党政办,元镇召开抗震救灾紧急会议安排部署排查救灾、安全保卫工作,信息报送卡(2008)第54期,2008年5月13日。
    ②元镇党政办,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元镇五条措施抓抗震救灾工作,信息报送卡(2008)第60期,2008年5月16日。
    ③元镇人民政府关于成立“5.12”抗震救灾物质调配领导小组的通知,元府发(2008)45号,2008年5月16日。
    ①中共纹江县委宣传部关于转发中共D市委宣传部《关于刊播、悬挂(张贴)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标语的通知》的通知)纹委宣发[2008]10号2008年6月19日。中共D市委宣传部(通知)D宣发[2008]29号通知要求中共D市委宣传部2008年6月17日。(00926-00931)
    ②《中共纹江县委宣传部关于加强受灾群众安全过冬宣传工作的通知》,纹委宣发[2008]30号,2008年11月12日。
    ①对重建速度的追求和强调一直贯穿于纹江县及其下属的各乡镇和部门。纹江县县委书记鲁叶就曾多次在县委会上提出,要以更快的行动狠抓落实“灾后重建三年缩短为两年”,或“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这样的要求和理念。他还认为,“纹江县的成绩是建立在速度与质量上的,纹江县人是与时间赛跑的高手,只有用时间去换空间,我们的事业才能长足进步,才能摔掉落后的帽子”。参见:中共纹江县委书记在县人大三届四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2009年3月27日,第1期,第6页;中共纹江县委书记在县委三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2009年12月29日,第12期,第3页;县委书记在县政府三届四次全体会上的讲话,2010年3月11日,第6期。)
    ①中共纹江县委群众工作部,工作简报,第三十一期,2008年5月30日。
    ②元镇党政办,信息报送卡(2008)第84期,2008年6月27日。
    ①野夫:废墟上的民主梦——基层政权赈灾重建的追踪观察与忧思,天涯,2008年第5期,第6页。
    ①2008年5月28日出台的《纹江县救灾资金和物资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要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所有救灾资金和物资由指挥部统一调度使用,重灾区(受灾群众)重点保障,同时兼顾一般,防止平均分配。
    ①野夫:废墟上的民主梦——基层政权赈灾重建的追踪观察与忧思,天涯,2008年第5期,第9-12页。
    ①即抓阄。
    ②讲述人:龙村一组组长黄静昌,访谈编号:20110410。
    ③讲述人:团村书记李云跃,访谈编号:20100717。
    ①[法]魏不信著,徐建青译,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②[法]魏不信著,徐建青译,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7页。
    ③野夫:治小县若统大国——地震危机中基层政权运作的观察与忧思,天涯,2008.4
    ④纹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纹府办发[2008]151号),纹江县“5.12”汶川地震损坏农房维修加固实施方案,2008年12月24日。
    ①根据元镇9个村的《“5.12”汶川地震损坏农房维修加固补助资金公示表》整理而成。
    ②这种一般是一楼在地震中受损不严重,不用拆除重修,为了节约资金,只需将受损较为严重的二层拆除。由于这种情况也不符合农房重建的补助政策,但所需花费又比一般的维修加固多,所以给予了特殊考虑。补助金额介于维修加固与重建补助之间。
    ①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6页。
    ①野夫:余震绵延的大地,天涯,2009年第2期,第57-60页。
    ②访谈记录,2010年7月28日。
    ①元镇于2009年8月31日填报的《“5.12”地震新增农房重建已动工户数花名册》总显示的户数为465户,而《“5.12”地震新增农房重建已完工户数花名册》显示的户数182户(其中购房户27户),总计647户都属于第二批申请的灾后农房重建户。元镇灾后重建办公室主任权守中谈及的第二批申请农房重建的户数为761户,还有档案资料显示是802户。
    ②讲述人:元镇灾后重建办公室主任权守中,访谈编号:20100728。
    ③这里的贫困农户是指低保户中主要劳动力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且无生活来源的困难户。
    ①元镇党政办,元镇强化灾后重建特供机制,380户村民得实惠,信息报送卡(2009)第16期,2009年4月2日。
    ①元镇党政办,元镇信用社一季度发放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贷款863万元,信息报送卡(2009)第19期,2009年4月13日
    ②元镇党政办,元镇信用社情系民生,积极筹措资金1285万元支持灾后恢复生产和农房重建,信息报送卡(2008)第111期,2008年10月20日。
    ③元镇党政办:元镇推进四条措施加强灾后农房重建安全管理工作,信息报送卡(2009)第4期,2009年2月23日。
    ① SusanCutter, "TheGeographyofSocialVulnerability:Race, Class,andCatastrophe", UnderstandingKatrina,Perspective fromthe Social Sciences, SSRC, Published on:Jun 11,2006, http://understandingkatrina·ssrc·org/Cutter/转引自童小溪、战洋:脆弱性、有备程度和组织失效:灾害的社会科学研究,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12期,第59-60页。
    ②庄孔韶、张庆宁,人类学灾难研究的面向与本土实践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5期,(页码)
    ③景军,泰坦尼克定律:中国艾滋病风险分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④元镇于2007年11月16日前完成合村区划调整,11月19日就正式进入党组织、村(居)委会换届选举阶段。
    ⑤元镇党支部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元镇党支部换届工作周报,第1-2期,2007年11月21日。
    ①元镇存村委会,春村开展新村扶贫项目建设的实施方案,2008年3月3日。
    ①中共元镇委员会,关于转发县纪委《关于转发市纪委<关于严禁以任何形式对地震受灾群众享受的政府救助(补助)款进行抵扣的紧急通知>的通知》(纹江纪发[2008]21号)的通知,元委发[2008]57号,2008年8月25日。这样的通知文件及其转发行为一般只是作为形式存在于基层政府的文牍之中,群众一般没机会看到。如果这些文件被群众看到,肯定会掀起_更大的抵制抵扣风波。
    ①王玲、申恒胜:农村水利困境:过程、机制与突破——基于江汉平原Y村的实证分析,农村经济,2011年第6期。
    ②林晓芳.救灾:套钱的“好日子”?[N].南风窗/2004.7.16/下。
    ①讲述人:龙村大学生村官王丹,访谈编号:20100721-27。
    ②讲述人:龙村10组(春村5组)村民刘国云,访谈编号:20100722-42。这里他讲的路是指通村的一条盘山路,该村较远的几个小组的路并未修通。
    ③[美]埃里克·霍弗: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梁永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①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鲁叶,在全县火凤凰计划精神重建工作会上的讲话,2008年7月8日。
    ①讲述人,青川县W乡柴王村柴家坝社社长金兆凯,访谈编号:201001 20。
    ②中共纹江县委办公室,纹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火凤凰计划实施工作委员会的通知(纹委办[2008]35号),2008年6月30日.
    ③中共纹江县委办公室:汶川地震——纹江县火凤凰计划纲要,2008年7月15日。
    ①中共元镇委员会、元镇人民政府,关于火凤凰计划精神重建实施办法,元委发[2008]50号,2008年7月11日。
    ①四川省纹江县人民政府,浙江大学生态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所:四川省纹江县“中国幸福家园”建设总体规划(2010年~2019年),2010年1月。
    ②“出如画”主要指生态环境要达到出门如画的效果;“入有余”是指经济发展要使得县镇村各级财政有余、各个家庭经济有余:“大和谐”则是指将纹江建成社会和谐、和而不齐、和而不同的和谐城乡;“同快乐”则指纹江人将生活在幸福美满的新纹江。
    ①中共纹江县委、纹江县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建设“中国幸福家园”的实施意见(纹委发[2010]3号),2010年1月15日。
    ①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10页。
    ②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22-234页。
    ③苏新留:略论民国时期河南水旱灾害及其对乡村地权转移的影响,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第129页。
    ①郭晓鸣:四川农村灾后重建的问题与对策,中国乡村建设,2009年01期,第125页。
    ①讲述人:元镇团村一组村民毛世敏,访谈编号:20101108。
    ②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第235页。
    ③上访的具体细节笔者将在“灾民身份与权益:被救助者的政治”一章中详细阐述。
    ①包括对上访人员做工作花费的费用,以及每次开发商讨占地补偿以及剩余—上地分配方案的会议都要给予一定的表示,有时甚至要给到会人员发误工费。
    ②郑永年:地方官员因何“自废武功”,同舟共进,2008年第11期,第11页。
    ①李步云:人权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288页。
    ②张清、廖宁:作为人道权的灾民权利研究,金陵法律评论,2011年第1期,第38-39页。
    ③王建平、唐仪萱:灾民身份的认定与灾后重建救助协调——以《防震减灾法》修改为视角,中国司法,2008年第8期,第96-100页。
    ④赵旭东、辛允星:否定的逻辑:汶川地震灾区民众的情感认知冲突及其转换,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57-164页。
    ⑤杨永燕:灾民身份确认零失误,信息方略,2008年18期,第16页。
    ⑥他们认为这种虽身在灾区,却躲过一劫,未受到影响的当地居民,利用身处灾区的地理优势,坐地起价,显然算不上灾民。
    ①陈世栋:发现灾民:灾害心理问题的构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27-34页。
    ② Dorothea Hilhorst. Responding to Disasters:Diveersity of Bureaucrats, Technocrats and Local Peop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Emergencies and Disasters,2003(1):37-55.
    ①有时也被成为“草民”、“子民”、“顺民”。参见李默海:从民族国家到公民国家,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郑晓江:从“子民”到“公民”: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4期,第153-157页。
    ②郑大华、朱蕾:国民观:从臣民观到公民观的桥梁——论中国近代的国民观,晋阳学刊,2011年05期,第85-93页。
    ①丛日云: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政法论坛,2005年第2期,第23页。
    ②叶麒麟:臣民·群众·公民——个体政治角色变迁与中国现代国家成长,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第37页。
    ③陈国富、卿志琼:从身份到契约:中国制度变迁的特征透视,人文杂志,2000年03期,第19-22页。
    ④高冬梅:1949-1952年中国社会救助研究,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2-63页。
    ⑤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⑥李路路、王奋宇:《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4-105页。
    ①王虹波,戚庭跃,王晓南: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灾民生活,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第44-47页。
    ②黄学贤、赵中华:从农民到公民:宪法视野中的农民平等权及其保护,“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第164页。
    ③周作翰、张英洪:《从农民到公民:农民身份的变迁路径》,《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第21-24页。
    ①李海金:身份政治: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对土改时期阶级划分的政治社会学分析,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第81-90页。
    ②周其仁、郑继成:我国农民社会身份变迁的自由,未来与发展,1987年第1期,第24-27页。
    ③张英洪:改革促进了农民公民权的成长,学习时报,2008年11月24日第4版,第1-2页。
    ④王小章: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第122-127页。
    ⑤俞可平:新移民运动、公民身份与制度变迁——对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农民工进城的一种政治学解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01期,第10页。
    ⑥高冬梅,1949-1952年中国社会救助研究,中国中央党校,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这体现在国家政策以及地方的执行实践中,主要是为了更加精确、有效地救济灾民。同样在国家救灾的政策文本以及各级政府精细化、操作化之后,一般灾民与残疾灾民,有人员伤亡家庭的灾民与没有人员伤亡家庭的灾民、一般灾民户、建卡贫困灾民户与低保灾民家庭户等是最常见的分类形式。
    ②除此之外还有文学的书写,参见:张堂会:灾荒与饥馑:中华民族记忆深处的隐痛——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灾害书写,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第168-172页。
    ①这种差距在关于艾滋病感染者的身份建构中已经得到了明显的体现。参见:胡瑶迪:“我们”与“他们”:艾滋病感染者的身份建构——以《南方周末》艾滋病报道为例,青年记者,2010年第20期,第17-18页。文章围绕——究竟是什么引起公众对艾滋病的恐惧?是艾滋病病毒本身,还是媒体报道中的艾滋病?艾滋病感染者这-群体究竟是以何种方式被呈现?——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虽然艾滋病感染者的身份经历了从“他们”到“我们”的转变,但需要思考的是,艾滋病感染者事实上一直都没有改变过,他们一直是他们,改变的只是我们的眼光,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媒体建构的艾滋病感染者身份与事实上的艾滋病感染者之间的差距。
    ② Jean-Claude Deschamps and Thierry Devos.1998.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ldentiy[A].In Stephen Worchel,J.Francisco Morales,Dario Paez and Jean-Claude Deschamps(eds).Social Identity[C].London:SAGE Publications, P5.
    ③王莹: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④在媒体报道中,灾民群体曾被建构为以下几层形象:被伤害者和被同情者、求生者、道德救赎者、感恩者以及建设者和劳动者。参见:张钢花:浅析5·12地震报道中灾区人民形象的构建,今传媒,2008年第12期,第59-60页。
    ⑤项蕴华:身份建构研究综述,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5期,第188-190页。
    ⑥陶东风:记忆是一种文化建构——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9期,第71页。
    ①陶东风:记忆是一种文化建构——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9期,第107页。
    ②王明珂: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2001年05期,第141页。
    ③这种心理创伤甚至还会波及救援人员、记者以及非灾区群众,其中幸存者的创伤记忆往往如禁忌般难以言说,如果硬要他们讲述,可能会造成“二度创伤”。2010年1月,笔者在极重灾区青川县W乡调研时,当地社队干部ZHJK就曾表示,地震后人们的心理有很多问题,不能看到那些惨事,不然就会哭。在访谈过程中,他曾数次因流泪而哽咽,当地其他村民也有类似的反应和表示。为避免给当地的灾难幸存者和亲历者再次带来痛苦,以及担心作为研究者的自己会迷失在这些创伤性的记忆之中,经过20多天的短暂调研(大多是没有固定问题的自由交流和实地观察)之后,笔者中断了在当地的调研,而转向人员伤亡不那么严重、创伤性相对较小的纹江县元镇进行长期调研。
    ①四川省D县县志编撰委员会编撰:D县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97页。纹江县在建县之前称D县,两者所辖范围略有不同。
    ②工晓葵:我们应当怎样记忆灾难,新一代,2009年第11期,第36页。
    ③王晓葵:我们应当怎样记忆灾难,新一代,2009年第11期,第37页,。
    ①除此之外还有宗教、社会阶级等,不同的集体有不同的记忆。
    ②陶东风:记忆是一种文化建构——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9期,第72页。
    ③这方面的具体内容在灾民身份的经济基础中还将详细讨论。
    ①曹新宇:从灾荒历史到灾难隐喻:乡村社会的历史记忆及群体认同,载于李文海、夏明方主编的《天有凶年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465-476页。
    ①樱井龙彦[日]曾指出三类作为灾害的集合性记忆装置的传承材料:第一类是以“故事”或者“传说”的形式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谚语等“口头传承”,它有别于用文字记载的历史性记录资料;第二类是为了不让灾害的经验风化,以一种可视的形式来记录保存的纪念碑等“纪念物”;第三类是供奉灾害遇难者灵魂的“慰灵祭祀”表彰救助受灾人员的英雄的“纪念仪式”,以及为了避开灾难所用的“咒术”等。这些“祭祀”伴随着定期的重温灾难记忆的“仪式”,成为提高当今人们防灾意识的一个好机会。参见:[日]樱井龙彦著,陈爱国译:灾害民俗学的提倡,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6期,第63页。
    ②[日]樱井龙彦著,陈爱国译:灾害民俗学的提倡,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6期,第69页.
    ③[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变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导言第2-3页。
    ①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8页。
    ①王跃生:家庭结构转化和变动的理论分析——以中国农村的历史和现实经验为基础,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第97页。
    ②这里仅指“5.12”汶川地震后的国家救灾政策。
    ③按规定,自2008年5月12日之后灾区就不再办理分户业务。
    ④冷淡的原因包括城乡户籍的之间松动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等因素。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也就是农业税费最沉重的时期,很多农民都想方设法通过“买城镇户口”,离开农村、离开土地。后来国家不仅免去农业税,而且还给予粮食直补等优惠,使得当时一些将户口非农化的人后悔不已。
    ⑤讲述人:刘会,访谈编号20101109-02。
    ①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68页。
    ②谢永刚、袁丽丽、孙亚男:自然灾害对农户经济的影响及农户承灾力分析,自然灾害学报,2007年06期,第173页。
    ①贺雪峰: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辽宁大古村调查,宁波党校学报,2007年第6期,第45页。
    ①关于川北当地的农房重建补贴,基层政府采用了最为简洁的规则,不论人多人少每户一律补助2万元。这种粗糙的方案倒是省去了纹江县在户的基础上再根据人数多少发放重建补贴带来的麻烦和冲突。
    ②王跃生:家庭结构转化和变动的理论分析——以中国农村的历史和现实经验为基础,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第96页。
    ①邵侃,商兆奎:唐代的灾荒与人口流迁,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120页。
    ①讲述人:龙村二组组长易明礼,访谈编号:20110411-25。
    ②卢阳旭:突生与连续:西方灾后恢复的社会学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11/02,第3842页。
    ③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1-174页.
    ①讲述人:龙村一组黄女士,访谈编号:20110408-10。
    ②谢永刚、袁丽丽、孙亚男:自然灾害对农户经济的影响及农户承灾力分析,自然灾害学报,2007年06期,第176页。
    ③讲述人:龙村三组,陈某,访谈编号:201104 12-29。
    ①黄宗智: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上),读书,2006年02期,第36页。
    ②黄宗智:中国的现代家庭:来自经济史和法律史的视角,开放时代,2011年05期,第99页。
    ③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当代中国农村婚姻家庭变动——一个初步的理论分析框架,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04期,第23页。
    ①讲述人:龙村一组郑会琼,访谈编号:20110409。
    ②童小溪、战洋:脆弱性、有备程度和组织失效:灾害的社会科学研究,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12期,第60页。
    ①邓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44页。
    ②鞠明库:灾害与明代政治,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73-175页。
    ③[法]魏不信著,徐建青译,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第44页。
    ①[法]魏不信著,徐建青译,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第54页。
    ②[法]魏不信著,徐建青译,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第58-59页。
    ③王洪兵、张松梅:清代京畿灾荒与秩序控制——以乾隆朝顺天府通州告赈案为例,齐鲁学刊,2011年第2期,第42-47页。
    ①和卫国:灾民流动与基层诉求的政府应对——以嘉庆六年京师、直隶水灾为中心,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年04期,第26页。
    ②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57页。
    ③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53页。
    ④夏明方: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65页。
    ⑤王颖:自然灾害与地方民生——以1923—1932年陕北地区为例,山西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第21-23页。
    ①汪志国:近代安徽自然灾害与乡村秩序的崩坏,中国农史,2007年第2期,第74-82页。
    ②李琼:自然灾害与社会流弊——以1935年湖北汉水水灾为例,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③张悦:孤岛汶川的人性百态,南方周末/2008年/5月/22日/第003版。
    ①李海鹏,陈江:灾后北川残酷一面,南方周末/2008年/5月/22日/第004版。
    ②龚艳:极穷状态界定之尝试——以一则震区哄抢事件为例说明,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第32-33页;李海鹏,陈江:灾后北川残酷一面,南方周末,2008-5-22;曹筠武:汶川没有死去汶川仍然活着,南方周末,20085-22。
    ①朱恪钧:防范地震灾区可能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思考,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第73-75页。
    ②谭娜:北京科技报/2008年/10月/20日/第034版。
    ①张欢、任婧玲、刘倩:析灾后救助政策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基于汶川地震的实证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②纹江县组织志(1912-2007),第4344页。
    ③讲述人:刘会,访谈编号:20101109-2。
    ①赵仁伟、李钧德、李俊义:“问题村干部”成为信访热点,晾望新闻周刊,2006年9月8日,第40页。
    ①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年版,第235页。
    ①讲述人:元镇便民服务中心叶华万、邓斌,访谈编号:20100723-44。
    ②仝志辉: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44-47页。
    ③尹毅: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第56页。
    ①申恒胜、王玲:《基层政治运作中的行政化逻辑——对S省纹江县人大代表专职化改革的考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10年第4期,第18页。
    ②于建嵘:县政改革中的人大代表职业化[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5).
    ①纹江县县委书记在县人大三届四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2009年3月27日,第6页。
    ②讲述人:叶华万、邓斌,访谈编号:20100723-44。
    ①王玲、申恒胜:自然灾害与国家研究:缘起与拓展,理论与改革,2012年第2期,第53页。
    ①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①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上),陈海宏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68-69。
    ②尹利民:策略性均衡:维权抗争中的国家与民众关系——一个解释框架及政治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28页。
    ③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第113-118页。
    ①于建嵘:压力维稳已走到尽头了,领导文萃,2010年第14期。
    ②张静,2000,《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
    ③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第17-22页。
    ①杨军,地震考验中国政治体系,南风窗,2008年第13期,第50页。
    ②周兆呈:中国式总理,《联合早报》,2008年5月18日。
    ①张清和,“中国式救灾”的思考,南风窗,2010年第12期。
    [1]“走向善治:中国公民社会的角色——郝秋笛教授访谈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4期。
    [2]埃里克·霍弗,2008,《狂热分子:码头工人哲学家的沉思录》,梁永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埃文斯、鲁施迈耶、斯考克波编著,2009,《找回国家》,方力维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4]安东尼·吉登斯著,1998,《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安介生,2007,“自然灾害、制度缺失与传统农业社会中的‘田地陷阱’——基于明代山西地区灾害与人口变动状况的探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6]把增强,2011,“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土地秩序的纷乱、调整与重构——以对‘民国河北高等法院档案’土地纠纷类案件的分析为中心”,《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7]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2005,《想象的共同体》,吴叡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8]蔡勤禹,2004,“华洋义赈会工赈救灾活动析论”,《东方论坛》,第4期。
    [9]曹红蓓,2004,“告别动员时代”,《新闻周刊》,第16期。
    [10]曹筠武,2008,“汶川没有死去汶川仍然活着”,《南方周末》,5月22日。
    [11]曹正汉,2011,“中国上下分治的治理体制及其稳定机制”,《社会学研究》,第1期。
    [12]查尔斯·蒂利著,2007,《强制、资本与欧洲国家(公元990—1992年)》,魏洪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3]查日新、汤黎,2009,“浅析桑塔格对疾病隐喻的文化解读”,《国外理论动态》,第7期。
    [14]陈国富、卿志琼,2000,“从身份到契约:中国制度变迁的特征透视”,《人文杂志》,第3期。
    [15]陈世栋,2011,“发现灾民:灾害心理问题的构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 科学版)》,第3期。
    [16]陈潭,2004,“社会转型与公共政策创新——以人事档案制度为例的分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5期。
    [17]陈业新,1997,“地震与汉代荒政”,《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18]陈业新,2001,“灾害与两汉社会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年博士学位论文。
    [19]丛日云,2005,“当代中国政治语境中的‘群众’概念分析”,《政法论坛》,第2期。
    [20]邓大才,2010,“超越村庄的四种范式:方法论视角——以施坚雅、弗里德曼、黄宗智、杜赞奇为例”,《社会科学研究》,第2期。
    [21]邓利平,2009,“从灾害新闻看知情权在中国的发展——基于《人民日报》地震报道的历时性分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5期。
    [22]邓云特,1998,《中国救荒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23]丁易,2010,“从汶川地震看中美主流报纸新闻报道差异——以《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为例”,《新闻世界》,第5期。
    [24]丁元竹、陈崇林,2004,“2010年前中国十大风险三农问题居前列”,《半月谈》,第16期。
    [25]董根明,2005,“从‘重养轻教’到‘救人救彻’——清末民国时期社会福利观念的演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5期。
    [26]杜赞奇,2003,《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蔽出版社。
    [27]段伟,2005,《秦汉社会防灾减灾制度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8]费孝通,1996,《学术自述与反思》,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9]费正清,2001,《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年版。
    [30]高冬梅,2008,“1949-1952年中国社会救助研究”,中国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
    [31]高王凌,2006,《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32]龚艳,2009,“极穷状态界定之尝试——以一则震区哄抢事件为例说明”,《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第5期;
    [33]郭剑鸣,2009,“地方行政潜规则观察”,决策,第Z1期。
    [34]郭文亮,2011,“一部从全新视角看社会动员的新作——简评《危难与应对———新中国视野下的危机事件与社会动员个案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第4期。
    [35]郭晓鸣,2009,“四川农村灾后重建的问题与对策”,《中国乡村建设》,第1期。
    [36]郭于华,2007,“‘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中国图书评论》,第8期。
    [37]韩博天,2008,“中国经济腾飞中的分级制政策试验”,《开放时代》,第5期。
    [38]郝治清,2009,“我国古代的荒政(上)”,《中国减灾》,第2期。
    [39]和卫国,2007,“灾民流动与基层诉求的政府应对——以嘉庆六年京师、直隶水灾为中心”,《石家庄学院学报》,第4期。
    [40]贺雪峰,2007,“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辽宁大古村调查”,《宁波党校学报》,第6期。
    [41]赫治清,2009,我国古代的荒政,中国减灾,第3期。
    [42]胡瑶迪,2010,“‘我们’与‘他们’:艾滋病感染者的身份建构——以《南方周末》艾滋病报道为例”,《青年记者》,第20期。
    [43]胡瑛、陈力峰,2009,“共同的灾难,趋同的声音?——《今日美国》与《人民日报》汶川地震报道比较”,《青年记者》,第8期。
    [44]黄学贤、赵中华,2007,“从农民到公民:宪法视野中的农民平等权及其保护”,《“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45]黄宗智,2006,“制度化了的‘半工半耕’过密型农业(上)”,《读书》,第2期。
    [46]黄宗智,2007,《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
    [47]黄宗智,2008,“集权的简约治理——中国以准官员和纠纷解决为主的半正式基层行政”,《开放时代》,第2期。
    [48]黄宗智,2008,“中国法律的实践历史研究”,《开放时代》,第4期。
    [49]黄宗智,2011,“中国非正规经济(上)”,《开放时代》,第1期。
    [50]黄宗智:中国的现代家庭:来自经济史和法律史的视角,开放时代,2011年05期,第99页。
    [51]吉登斯著,2000,《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
    [52]蒋积伟,2011,“1978年以来中国自然灾害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贵州社会科学》,第4期。
    [53]蒋积伟、唐明勇,2011,“自然灾害背景的公共危机动员模式选择”,《重庆社会科学》,第4期。
    [54]杰克·普拉诺等著,1986,《政治学分析辞典》,胡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5]景军,2006,“泰坦尼克定律:中国艾滋病风险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56]鞠明库,2008,“灾害与明代政治”,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57]卡尔·A·魏特夫,1989,《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的比较研究》,徐式谷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8]康弘,1991,“宋代灾害与荒政述论”,《中州学刊》,第5期。
    [59]孔祥成,刘芳,2011,“从1931年大水看民国时期中央与地方救灾关系博弈”,《中国农史》,第2期。
    [60]郎毅怀,2010,“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扬长避短”,《理论学习》,第12期。
    [61]李步云,2005,《人权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62]李海金,2010,“身份政治:国家整合中的身份建构——对土改时期阶级划分的政治社会学分析”,《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63]李路路、王奋宇,1992,《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结构及其变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64]李默海,2004,“从民族国家到公民国家”,《洛阳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
    [65]李琼,2006,“自然灾害与社会流弊——以1935年湖北汉水水灾为例”,《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66]李文海,1991,“清末灾荒与辛亥革命”,《历史研究》,第5期。
    [67]李文海,1992,“晚清诗歌中的灾荒描写”,《清史研究》,第4期。
    [68]李文海,1994,“甲午战争与灾荒”,《历史研究》,第6期。
    [69]李文海、夏明方,2007,《天有凶年清代灾荒与中国社会》,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70]李向军,1994,“清代荒政研究”,《文献》,第2期。
    [71]廉洁,2004,“从防治非典的战争隐喻看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甘肃社会科学》,第5期。
    [72]林伟京,2007,“《人民日报》与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政治动员”,《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73]林伟京,2007,“转型时期党的政治动员实效下降的原因分析”,《科学社会主义》,第3期。
    [74]龙太江,2003,“从动员模式到依法治国:共产党执政方式转变的一个视角”,《探索》,第4期。
    [75]龙太江,2005,“从‘对社会动员’到‘由社会动员’——危机管理中的动员问题”,《政治与法律》,第2期。
    [76]卢晖临,2005,“社区研究:源起、问题与新生”,《开放时代》,第4期。
    [77]卢晖临,2008,“‘卫星’是如何上天的——乡村基层干部和‘大跃进’”,《开放时代》,第5期。
    [78]卢阳旭,2011,“突生与连续:西方灾后恢复的社会学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第2期。
    [79]陆学艺,2002,《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0]吕乃基:2009,“归零:以汶川的名义”,《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81]马林诺夫斯基,1997,《(江村经济>序》,费孝通,《江村经济》,商务印书馆。
    [82]迈克尔·曼,2007,《社会权力的来源(第二卷·上)》,陈海宏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83]满永,2008,“‘反行为’与乡村生活的经验世界——从《人民公社时期中国农民‘反行为’调查》一书说开去”,《开放时代》,第3期。
    [84]民政部法规办公室,1999,民政工作文件选编(1998),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85]欧博文,2009,“威权体制是如何运作的?”,《开放时代》,第12期。
    [86]欧阳静,2009,“运作于压力型科层制与乡土社会之间的乡镇——以桔镇为研究对象”,《社会》,第5期。
    [87]欧阳静,2010,“‘做作业’与事件性治理:乡镇的‘综合治理’逻辑”,《华中 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88]彭怀祖、崔岩岩,2008,“汶川地震和唐山地震后媒体传播的差异性”,《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89]彭中礼,2010,“论权利的社会利益限度”,《法治论丛》,第5期。
    [90]钱钢著,2004,《唐山大地震》(增订图文本),香港中华书局。
    [91]钱永红,2011,“英汉疾病隐喻的顺应性阐释”,《牡丹江大学学报》,第4期。
    [92]强世功,2009,“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理解中国宪法的新视角”,《开放时代》,第12期。
    [93]邵侃,商兆奎,2009,“唐代的灾荒与人口流迁”,《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94]申恒胜、王玲,2010,“基层政治运作中的行政化逻辑——对S省纹江县人大代表专职化改革的考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第4期。
    [95]施雪华,2001,《政治科学原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96]斯科特,2007,《弱者的武器》,郑广怀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97]四川省D县县志编撰委员会,1994,《D县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
    [98]宋林飞,2007,“从‘风险社会’走向和谐社会”,《江海学刊》,第4期。
    [99]苏新留,2006,“略论民国时期河南水旱灾害及其对乡村地权转移的影响”,《社会科学》,第11期。
    [100]孙立平,2003,《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01]孙立平等,1998,“中国社会结构转型的中近期趋势与隐患”,《战略与管理》,第5期。
    [102]孙丽娟,2009,“探析文化因素对中外灾难新闻报道的影响——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新闻传播》,第4期。
    [103]孙绪闻、何南楠,2011,“我国古代军事檄文中的政治动员思想浅析”,《南京政治学院学报》,第3期。
    [104]孙语圣,2007,“对民国与当前我国救灾体制的‘社会化’思考”,《广西社会科学》,第9期。
    [105]唐芬、王梦鸽、郑敏,2011,“党报对突发事件报道的变化——以人民日报两次地震报道为例”,《青年记者》,第2期。
    [106]唐皇凤,2005,“大国治理:中国国家治理的现实基础与主要困境”,《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第6期。
    [107]唐皇凤,2007,“常态社会与运动式治理——中国社会治安治理中的‘严打’政策研究”,《开放时代》,第3期。
    [108]陶东风,2010,“记忆是一种文化建构——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中国图书评论》,第9期。
    [109]田飞龙,2008,“自然灾害、政治动员与国家角色”,《中国减灾》,第5期。
    [110]童小溪、战洋,2008,“脆弱性、有备程度和组织失效:灾害的社会科学研究”,《国外理论动态》,第12期。
    [111]万生云,2001,“中西方灾难性事件新闻摄影报道的差异性研究”,《国际新闻界》,第2期。
    [112]汪志国,2007,“近代安徽自然灾害与乡村秩序的崩坏”,《中国农史》,第2期。
    [113]王保华,2003,“研究型分析:一个重要的政策分析方法——兼对一个政策文本的分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第4期。
    [114]王国斌,2005,《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连玲玲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15]王洪兵、张松梅,2011,“清代京畿灾荒与秩序控制——以乾隆朝顺天府通州告赈案为例”,《齐鲁学刊》,第2期。
    [116]王虹波,2010,“1912-1931年间吉林灾荒的社会应对”,《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117]王虹波、戚庭跃、王晓南,2009,“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灾民生活”,《通化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
    [118]王建平、唐仪萱,2008,“灾民身份的认定与灾后重建救助协调——以《防震减灾法》修改为视角”,《中国司法》,第8期。
    [119]王玲、申恒胜,2011,“农村水利困境:过程、机制与突破——基于江汉平原Y村的实证分析”,农村经济,第6期。
    [120]王玲、申恒胜,2012,“自然灾害与国家研究:缘起与拓展”,《理论与改革》,第2期。
    [121]王明珂,2001,“历史事实、历史记忆与历史心性”,《历史研究》,第5期。
    [122]王铭铭,1997,《社区的历程:溪村汉人家族的个案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
    [123]王绍光,2008,“学习机制与适应能力:中国农村合作医疗体制变迁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124]王绍光,2009,“学习机制、适应能力与中国模式”,《开放时代》,第7期。
    [125]王曙明,2007,“试论乾隆三年宁夏府大地震的荒政实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126]王小章,2009,“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社会学研究》,第1期。
    [127]王晓葵,2009,“我们应当怎样记忆灾难”,《新一代》,第11期。
    [128]王晓葵,2011,“记忆论与民俗学”,《民俗研究》,第2期。
    [129]王莹,2008,“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130]王颖,2007,“自然灾害与地方民生——以1923—1932年陕北地区为例”,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31]王跃生,2002,“社会变革与当代中国农村婚姻家庭变动——一个初步的理论分析框架”,《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132]王跃生,2008,“家庭结构转化和变动的理论分析——以中国农村的历史和现实经验为基础”,《社会科学》,第7期。
    [133]王振,2010,“巨灾之年的政府应对与政策调整——2008年中国自然灾害救援政策分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134]王振耀、田小红,2006,“中国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管理的基本体系”,《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5期。
    [135]王洲平、肖常贵,2007,“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地质灾害报告统计——我国古代的灾情报告统计制度的借鉴意义”,浙江国土资源,第11期。
    [136]维克多·李·伯克,2006,《文明的冲突:战争与欧洲国家体制的形》,王晋新 译,上海三联书店。
    [137]魏丕信,2006,《十八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徐建青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38]乌尔里希·贝克,2004,《风险社会》,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139]乌尔里希·贝克,2005,“风险社会政治学”,刘宁宁,沈天霄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3期。
    [140]吴宝晓,2007,“19世纪的地方政府与荒政——兼论李鸿章在直隶的赈灾活动”,《安徽史学》,第6期。
    [141]吴宾、党晓红,2008,“中国古代荒政思想与赈济制度探析”,《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142]吴毅,2001,“‘双重角色’、‘经纪模式’与‘守夜人’和‘撞钟者’——来自田野的学术札记”,《开放时代》,第12期。
    [143]吴毅,2002,“双重边缘化:村干部角色与行为的类型学分析”,《管理世界》,第11期。
    [144]吴毅,2002,《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2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45]吴毅,2007,“何以个案为何叙述——对经典农村研究方法的反思”,《探索与争鸣》,第4期。
    [146]吴毅,2007,《记述村庄的政治》,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147]吴毅,2007,《小镇喧嚣——一个乡镇政治运作的演绎与阐释,北京:三联书店。
    [148]吴毅、李德瑞,2007,“二十年村治研究的演进与转向——兼论一段公共学术运动的兴起与终结”,《开放时代》,第2期。
    [149]西达·斯考切波,2007,《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何俊志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50]夏明方,2000,《民国时期的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北京:中华书局。
    [151]夏维奇,2009,“电报与晚清时期的灾害赈防”,《历史教学》,第24期。
    [152]夏益,2008,“水灾与西汉荒政”,《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153]夏玉珍、吴娅丹,2007,“中国正进入风险社会时代”,《甘肃社会科学》,第1期。
    [154]项蕴华,2009,“身份建构研究综述”,《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
    [155]谢永刚、袁丽丽、孙亚男,2007,“自然灾害对农户经济的影响及农户承灾力分析”,《自然灾害学报》,第6期。
    [156]谢永刚、张佳丹,2006,“我国当代救灾制度综述”,《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S1期。
    [157]徐湘林,2002,“‘摸着石头过河’与中国渐进政治改革的政策选择”,《天津社会科学》,第3期。
    [158]许陈萍,2008,“从汶川大地震看中国应急管理”,《江海纵横》,第6期。
    [159]许建斌,1995,“救灾工作分级管理的一点思考”,《中国民政》,第8期。
    [160]薛晓源、刘国良,2005,“全球风险世界现在与未来——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风险社会理论创始人乌尔里希·贝克教授访谈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第1期。
    [161]杨焕鹏,2009,“试论山东乡村基层政权近代合法性危机(1912—1937)”,《中国农史》,第4期。
    [162]杨龙、徐彬,2009,“从‘5·12’抗震救灾看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的‘人本观’”,《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163]杨念群,2006,“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64]杨善华、苏红,2002,“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社会学研究》,第1期。
    [165]杨小、张涛,2009,“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方式初探”,《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166]杨永燕,2008,“灾民身份确认零失误”,《信息方略》,第18期。
    [167]杨志娟,2010,“近代西北自然灾害与乡村经济”,《宁夏社会科学》,第4期。
    [168]杨志娟、杜国云,2008,“自然灾害与近代西北荒政及社会救济”,《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169]野夫,2008,“废墟上的民主梦——基层政权赈灾重建的追踪观察与忧思”,《天涯》,第5期。
    [170]野夫,2008,“治小县若统大国——地震危机中基层政权运作的观察与忧思”, 《天涯》,第4期。
    [171]野夫,2009,“余震绵延的大地”,《天涯》,第2期。
    [172]叶鹏飞,2008,“举国体制发挥强大救灾效能,但也暴露各种体制弊端”,《联合早报》,5月16日。
    [172]叶麒麟,2011,“臣民·群众·公民——个体政治角色变迁与中国现代国家成长”,《浙江社会科学》,第3期。
    [174]尹利民,2010,“策略性均衡:维权抗争中的国家与民众关系——一个解释框架及政治基础”,《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175]樱井龙彦著,2005,“灾害民俗学的提倡”,陈爱国译,《民间文化论坛》,第6期。
    [176]于建嵘,2001,《岳村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
    [177]于建嵘,2009,“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学习与探索》,第5期。
    [178]于建嵘,2010,“当前中国基层政治改革的困境和出路”,《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第2期。
    [179]于建嵘,2010,“县政改革中的人大代表职业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180]于建嵘,2010,“压力维稳已走到尽头了”,《领导文萃》,第14期。
    [181]俞可平,2010,“新移民运动、公民身份与制度变迁——对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农民工进城的一种政治学解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1期。
    [182]袁林,1994,《西北灾荒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183]詹承豫,2008,“地震巨灾后抗震救灾的阶段划分及主要任务研”,《甘肃社会科学》,第5期。
    [184]詹姆斯.C.斯科特,2011,《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变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85]张晨、何华玲,2010,“‘双重风险社会’中公共治理的困境与重塑”,《长白学刊》,第2期。
    [186]张成福,2003,“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行政管理》,第7期。
    [187]张钢花,2008,“浅析5·12地震报道中灾区人民形象的构建”,《今传媒》,第 12期。
    [188]张欢、任婧玲、刘倩,2011,“析灾后救助政策公平感的影响因素——基于汶川地震的实证研究”,《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第3期。
    [189]张静,2006,《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0]张静,2007,《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1]张玲,2005,“灾害与社会之断想——读魏丕信的《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滁州学院学报》,第5期。
    [192]张清、廖宁,2011,“作为人道权的灾民权利研究”,《金陵法律评论》,第1期。
    [193]张堂会,2010,“灾荒与饥馑:中华民族记忆深处的隐痛——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灾害书写”,《宁夏社会科学》,第2期。
    [194]张英洪,2008,“改革促进了农民公民权的成长”,《学习时报》,11月24日第4版。
    [195]张英洪,2009,“农民、公民权与国家——以湖南省山脚下村为例”,《中国农村观察》,第3期。
    [196]赵仁伟、李钧德、李俊义,2006,“‘问题村干部’成为信访热点”,《瞭望新闻周刊》,9月8日。
    [197]赵晓,2008,“非政府组织与抗震救灾”,《中外管理》第6期。
    [198]赵秀梅,2004,“中国NGO对政府的策略:一个初步的考察”,《开放时代》,第6期。
    [199]赵旭东、辛允星,2010,“否定的逻辑:汶川地震灾区民众的情感认知冲突及其转换”,《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200]郑大华、朱蕾,2011,“国民观:从臣民观到公民观的桥梁——论中国近代的国民观”,《晋阳学刊》,第5期。
    [201]郑恒峰,2006,“当前我国政策执行中的阻滞现象分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第9期。
    [202]郑晓江,2007,“从‘子民’到‘公民’: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学习与实践》,第4期。
    [203]郑永年,2008,“地方官员因何‘自废武功’”,《同舟共进》,第11期。
    [204]郑永年,2009,“基层社会的政治生态令人忧虑”,《同舟共进》,第7期。
    [205]郑永廷,2000,“论现代社会的社会动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206]仲崇玲,2011,“美国灾害救援中军事权的运行规则”,《西安政治学院学报》,第3期。
    [207]周飞舟,2006,“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第3期。
    [208]周其仁、郑继成,1987,“我国农民社会身份变迁的自由”,《未来与发展》,第1期。
    [209]周雪光,“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三农中国,http://www.snzg.cn
    [210]周雪光,2010,“基层政府间‘共谋’的制度逻辑”,《战略与管理》,第2期。
    [211]周作翰、张英洪,2007,“从农民到公民:农民身份的变迁路径”,《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212]朱斌,2010,“传统中国政治权威的建构与解构”,《宜春学院学报》,第5期。
    [213]朱恪钧,2009,“防范地震灾区可能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思考”,《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第1期。
    [214]朱力,2008,“暴雪下的中国式社会动员”,《人民论坛》,第4期。
    [215]朱贻庭、赵修义,2008,“文化认同与民族精神”,《学习时报》,10月27日。
    [216]庄孔韶、张庆宁,2009,“人类学灾难研究的面向与本土实践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5期。
    [217]庄孔韶、赵旭东、贺雪峰、仝志辉、卢晖临、林聚任,2008,“中国乡村研究三十年”,《开放时代》,第6期。
    [218]邹逸麟,2000,“‘灾害与社会’研究当议”,《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219]Montgomery S L,1991,Codes and Combat in Biomedical Discourse. Science and Culture,2(3).
    [220]SusanCutter,2006,"TheGeographyofSocialVulnerability:Race,Class,andCatastrophe ',UnderstandingKatrina,Perspective fromthe Social Sciences, SSRC, Published on: Jun 11, http://understandingkatrina-ssrc·org/Cutter/
    [221]Dorothea Hilhorst(2003), Responding to Disasters:Diveersity of Bureaucrats, Technocrats and Local Peopl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Emergencies and Disasters, (1).
    [222]Jean-Claude Deschamps and Thierry Devos(1998).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Identity and Personal Identiy.In Stephen Worchel,J.Francisco Morales,Dario Paez and Jean-Claude Deschamps (eds). Social Identity.London:SAGE Publications.
    [223]Lerbinger, O. (1997).'The crisis manager:Facing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Lawrence Erlbaum, Mahwah, NJ.
    [224]Kato T, Iwakuni M, Hikima K, Koketsu K. Tectonic background of the 2008 Xichuan, China, Earthquake as seen from GPS data. Japan Geoscience Union Meeting, May 25-30,2008, Chiba, Japa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