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重构不动产税体系 完善县乡税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第一部分对我国在分税制财政体制初步确立以后,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分配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剖析了县乡财政收入体制的具体问题,指出在现行政治、经济体制环境条件下,省市两级通过94年以来的改革、调整,已建立了相对规范的分税制财政收入体制,从税收收入角度,也有了相对的主体税种。但县乡地方税收负担结构失调、税基狭窄、税种零散、缺乏明确的主体税种,形成普遍性财政困难的根源之一。所以应当在采取积极措施,扩大中央、省、市级财力的同时,加强县乡地方税制建设,为县乡级政府拓宽并确立稳定的税基,整合零散税种,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主体税种,为县乡财政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
     由于国内外基层政府的地位、所承担的职能、管理对象是相近的,所以在财政收入体制上必然有一些共同特点。同时,我国处于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完善过程中,国外市场经济国家在确定基层政府财政收入体制上的一些做法对我国肯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所以本文第二部分结合第一部分中所指出的问题,对其他国家基层政府财政收入状况、特点进行了描述和总结。
     在结合解决第一部分所指出的问题和第二部分借鉴国外基层政府收入特点的基础上,第三部分提出我国县乡级政府财政收入体制建设的基本模式。认为县乡收入体制应当选择适度集权模式,通过加强地方税建设,使县乡基层政府主要税种收入占其支出的50%以上,并通过税收共享、规范转移支付制度等措施,满足县乡政府公共支出需求,而其核心在于县乡主体税种体系建设。提出应当构建以不动产税收为核心的县乡财政收入体系,并提出所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要求。
     对照这些原则和要求,对现行地方税制的各税种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现行税制体系中,只有涉及房产、土地的有关税种,在经过一定改造后,适合做为县乡主体税种。这些税种主要是农业税、耕地占有税、契税、房产税、房地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同时对这些税种各自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
     在此基础上,第四部分提出了将不动产取得、保有、转移等环节全面纳入税收调控范围,认为应当在取消农业税、特产税和三提五统等农村税费项目,对房地产有关税费进行清理后,将现行《城镇土地使用税条例》修改为《土地使用税条例》;将《房产税暂行条例》和《房地产税暂行条例》取消后,制定《房产税条例》;将《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改为《农用土地占用税条例》;修改《契税条例》;制定《房地产空置税条例》,开征土地空置税,限止闲置行为,增加财政收入。基本的改革要求一是要拓宽税基。将适用范围扩大到包括城市和农村、单位和个人、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一切区域和主体。二是优化税率。根据纳税主体的具体情况和国家鼓励、限制程度规定不同税率;改变定额税的形式,实行比例税率。三是改变计税依据。主要参照不动产市场价格计算,定期对不动产价格进行调整。通过完善不动产税制,要较大幅度提高不动产税在地方税中的比重,通过改革和调整来优化地方税结构,使不动产税成为县乡财政主体税种。同时,对这一模式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This dissertation focus on the revenue of the grass roots level governments, it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In part one, the author bring forward that, after the financial reform in 1994,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system of tax distribution. These problems are more serious when we throw lights on revenue of the grass roots level governments, many of them lack the ability to afford the basic public service, even some can't pay the governmental employees' salary in full. All these problems result from the unreasonable tax system, these problems are mainly referred as the maladjusted structure of local tax burden, the narrow local tax basis, the lack of main body taxes to form the large part of the revenu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s. So we should improve the revenue level of the central, provincial, municipal governments as well as that of the county and township governments. Then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regime of our country distinguishes from that of all other countries, it is called five-level governmental structure, other countries have only three-level government. County government is the basic level government for other countries, its counterpart in our countiy is the county and township level government, which is under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level government. Through, there are so many differences, they should all be called local government or grass roots level government. And because they usually provide the similar public services to their habitant, some experience of foreign local government in construction of their system of tax distribution will surely benefit us. So in part two, the author summarize on the experience and features of tax system of the grass roots level government in some countries to contrast with our country.
    On the basis of accountings on the problems in part one and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in part two, the author raises in part three that the tax system of real estate should be reconstruct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puzzling grass roots level government to meet the urgent need of the WTO entry. In the mean time, the author also analyses some of the effective tax statutes relating to land and house, pointing out som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se tax statutes.
    In the part four, the author devises some practical ways on how to reconstruct the tax system on real estate. These are as follows: to revoke some of the fees in rural area or on land and house; to expand applying range of land-use tax; to reenact ; to amend and tax all kind of farmland occupation; to amend and extend its applicable range; to enact , prevent forestall of land and house. And the author also analys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se suggesting reforms.
引文
1、《中国统计年鉴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
    2、《中国财政年鉴2001》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中国税务年鉴2001》中国税务出版社
    4、《河北财政年鉴2001》河北人民出版社
    5、《河北农村统计年鉴2001》经济科学出版社
    6、《河北农业税收决算1990—2001》内部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网站(http://www.mof.gov.cn)和内部网站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网站(http://www.chinatax.gov.cn)
    中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www.stats.gov.cn)
    1、《财政政策论纲》第16章 刘溶沧 赵志耘 经济科学出版社
    2、《财政学论纲》刘溶沧 杨之刚 经济科学出版社
    3、《中国财政理论前沿Ⅰ》刘溶沧 赵志耘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中国财政理论前沿Ⅱ》刘溶沧 赵志耘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美国则政理论与实践》[美]理查·A·穆斯格雷夫 皮吉·B·穆斯格雷夫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9月
    6、《税费改革研究文集》贾康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7、《中国税制50年》刘佐 中国税务出版社2001年
    8、《中国税制概览》刘佐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
    9、《竞争还是协调:欧盟各国税收制度和政策的比较研究》钟晓敏中国税务出版社2002年5月
    10、《公共经济体制改革与公共经济学论纲》齐守印 人民出版社2002年
    11、《财产税的国际比较》各国税制比较研究课题组主编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2、《海外财产税征管》石坚 袁毅等 人民出版社1992年
    13、《中国土地租税费体系研究》 刘维新 中国大地出版社1994年
    14、《外国税制概览》国家税务总局科研所编 中国税务出版社
    15、《美国联邦税收制度》孙凯 中国税务出版社
    16、《美国税制》第5、7、8章 王晓刚 王则柯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17、《日本等工业化国家的税制》[日]尾崎护 中国税务出版社
    18、《比较税制》杨春梅 中国税务出版社、
    
    
    19、《一举两得——纵论税制、农业和政治》熊大年 王万清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2年
    20、《分税制下的乡镇财政》马新南 唐启岚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年
    21、《WTO与中国农业》柯炳生等 中国农业出版社
    22、《中国农民负担史》1—4卷 财政部编写组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关于“减税”的几个问题与判断》刘溶沧 《光明日报》20024月2日
    2、《深化农村财政体改革 推动农业农村稳步发展》刘溶沧《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3期
    3、《重视和发挥新时期税收的双重功能》刘溶沧 《税务研究》1998年第1期
    4、《现行税制如何应对入世挑战》郭庆旺等《税务研究》2000年第10期
    5、《世界性税制改革的现实思路》郭庆旺 《涉外税务》2001年第2、3期
    6、《税制改革分析的理论基础》赵志耘 郭庆旺 《税务研究》2001年第3期
    7、《深化税制改革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杨之刚 《财贸经济》1999年第12期
    8、《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比较》马拴友 杨之刚 徐佳蓉 《税务研究》2001年第1期
    9、《中国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杨之刚 《中国经贸导刊》2000年第22期
    10、《中国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创新》夏杰长《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02年3月
    11、《直面县乡财政困难问题》苏明 《经济参考报》2002年3月20日
    12、《历史上分税制的形成和发展》付志予 《税务研究》2002年第2期
    13、《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姜永华 中国社科院学位办《博士文1996-1997》
    14、《地方税立法原则研究》于中一 《涉外税务》1998年第6期
    15、《改革和完善地方税体系的基本构想》财政部地方司 《财政研究》1998年第4期
    16、《中国地方税税权划分研究》苏明 《涉外税务》2000年第5期
    17、《完善我国地方税收体系的政策建议》安体富等《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18期
    18、《财政合理分权与我国地方税的发展》王桂娟 《财政研究》1999年第8期
    19、《世界上一些国家地方税税种的设置》董文毅 《税务研究》1998年第7期
    20、《关于确立地方税主体税种的思考》裴育《税务与经济》1998年第1期
    21、《试论确立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樊丽明 李文《税务研究》2000年第7期
    22、《我国地方税体系建设若干问题探析》张京萍 《税务研究》2000年第1期
    23、《地方税体系构建的基本理论分析》杨志勇 《税务研究》2000年笫7期
    24、《财富转让税的立法精神和税制模式选择》郭庆旺《涉外税务》1999年第3期
    25、《重构我国财产课税制度的设想》戴诗友《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26、《关于完善我国财产税制的政策思考》郭振林《税务与经济》2000年第4期
    
    
    27、《全国部分省市不动产税收研讨会观点综述》王平《中国税务》2000年第7期
    28、《增加所得和财产课税是提高税收占GDP比重的现实选择》于柏青《税务研究》2000年第3期
    29、《台湾土地税立法及对大陆的启示》许合进《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30、《国外财产课税的比较与我国财产课税的完善》曲顺兰 《涉外税务》1999年第5期
    31、《外国财产课税制度》彭龙运 《中国财政》1999年第6期
    32、《O E C D国家财产税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王裕康等《中国税务》1999年第2期
    33、《论规范利完善我国财产税制》蒋晓蕙《财贸经济》1997年第6期
    34、《统一城乡税制与调整分配政策:减轻农民负担新论》刘书名《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
    35、《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新方略的探索》何振一 《税务研究》2002年第5期
    36、《当前中国农民负担问题的研究》郭永中《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37、《税收中介:环状模型—兼论中国农业的中介欠缺问题》No.200101钟笑寒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网站
    38、《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研究的百年回顾》徐勇/徐增阳 北大《新青年》2001年8月
    39、《应该通过减负来提高农民购买力》魏杰 清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动态》29期
    40、《如何才能提高农民收入》李子奈 清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动态》第8期
    41、《农业税改革不宜过急》王海勇《中国税务报》2002年2月19日
    42、《论我国税费制度的改革》吴旭东《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第2期
    43、《农业税改革应大刀阔斧》刘向明《中国税务报》2002年2月19日
    44、《农民负担与农业税制改革问题研究》国家税总课题组 税总科研所《研究报告》总第19期
    1、"ECONOMICS" (SIXTEENTH EDITION) Paul A. Samuelson William D. Nordhaus P292 The McGraw-Hill Companies,Inc 1998
    2、Gray Davis: Governor's Budget Summary 1999-2000,Published by the Department of Finance, State of California the U.S.A 2000
    3、The Website of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of Department of Treasur, U.S. (http://www.irs.ustreas.gov/)
    
    
    4、Legislative Analyst's Office, CA. U.S.A (www.lao.ca.gov)
    5、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Collecting Appliance Data IRS Research Conference, 2002Session 6: Data Availability, Access and Security Issues
    6、2002 Ontario budget Queen's Printer for Ontario, 2002 ISBN 0-7794-3193-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