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自余华以短篇创作在文坛上崭露锋芒,即被评论界奉为当代先锋小说家的典范。他于1990年着手长篇的尝试并获得成功,主要作品有《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兄弟》是他沉寂十年再度推出的长篇力作,其上、下两部分别于2005年、2006年问世,故事背景各自为十年文革岁月和改革开放之后的纷纭现代。整部小说延续了暴力与温情的双重叙事,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带领读者在历史与当下的时空中游刃。小说在国内出版后不久,陆续以多国语言推向海外,并获得赞誉不断。然而,同一本书,却在国内引发争议、毁誉参半,批评主要针对小说的内容荒谬、手法怪诞。
     本文由导论、结论以及三个主体部分构成。第一章通过探讨《兄弟》对历史和记忆的处理,展示小说时间呈现“空间化”的“梦魇”特点,它影响了其中的人物事件,使他们似乎被无形的大网笼罩、始终逃不出“过去”的魔障。第二章从城镇变化和个体成长来探讨《兄弟》中的“时间化”的空间,指出小说中的地点、人物均随着“社会的仪式化进程”而变得面目全非,在消费和纵欲的“狂欢”下失去自我。第三章则通过分析余华的叙事策略和特点,总结音乐对《兄弟》写作的影响,揭示这部小说时空体的与众不同:既是对狂欢叙事的模仿、同时又是一种变异与反叛。基于主体部分的分析,本文将得出这样的结论,《兄弟》是中国当代文学中一部成熟的时空体小说:通过文革历史和当下时局的交织、公众空间和私人空间的重合,余华揭示了“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下的国家与城镇喧嚣纵欲的狂欢画面、群众与个人迷失孤寂的生存图景,发现了“人”在这种特殊时空下的无可奈何,并在小说中利用颠覆主流、呼应传统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Yu Hua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the paragon in avant-garde circles of contemporaryChina after he embarked on his literary career with short stories. He started writingfull-length novel in1990and achieved great success. His novel consisted of Cries in theDrizzle, To Live and Chronicle of a Blood Merchant. After10years’ suspension, his Brothersbecame an instant hit in China since the release of its first volume in2005and the second in2006. This novel, which traces the fortunes of two stepbrothers from the Cultural Revolutionto the Consumer Revolution after Reform and Opening-up, continues Yu Hua’s duel narrationof violence and warmth between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times in a very concise way. It hasbeen translated into many languages and warmly applauded abroad. However, the same workgot both praise and criticism at home, and the criticism mainly focused on the absurd storyand grotesque writing style.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body chapters apart from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Through the handling of history and memory, Chapter One manifests the time in the novelacting like the “spatial” nightmare, which impacts the characters and stories both, makesthem besieged in the past and cannot take refuge. Chapter Two focuses on the “temporal”space through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Liu Town and the growing-up of the individual,points out both town and human have changed beyond recognition during the modernizationof the whole society and corrupted in the consumptive and carnal Carnival. Chapter Threediscusses 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as well as the narrative way of music in the novel, in orderto unclose the fact that Brothers imitates the carnival style and yet embodies some sort ofalienation and rebellion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the body chapters, the thesis attempts toconclude that Yu Hua’s Brothers is a well-rounded novel of Chronotope, which announces thepredicament of human beings in the two eras of difference and describes such condition in asubversive way.
引文
2洪治纲:《余华评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3页。
    4洪治纲:《余华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见“余华简历”。页。
    14陈思和:《我对〈兄弟〉的解读》,载《文艺争鸣》,2007年02期,第55-64页。
    16王侃:《〈兄弟〉内外(上)》,载《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5期,第41页。
    17杨小滨:《欲望主体与精神残渣:对〈兄弟〉的心理-政治解读》,载《上海文化》,2009年06期,第24-38页。
    19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七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606-616页。
    20Mikhail Bakhtin,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 tr., The Dialogue Imagination(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98), pp85.
    21巴赫金:《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74-275页。
    22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72页。
    23马大康、叶世祥、孙鹏程:《文学时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259-275页。
    24Mikhail Bakhtin,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 tr., The Dialogue Imagination(Austin: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98), pp100.
    25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76页。
    26巴赫金:《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55、358页。
    27同上,第366-402页。
    28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七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611页。
    29废名:《说梦》,见《冯文炳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322页。转引自格非:《文学的邀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0页。
    30转引自苏童、王宏图:《苏童王宏图对话录》,见王尧、林建法主编《新人文对话录丛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页。
    31同上,第83页。
    32莫言:《清醒的说梦者——关于余华及其小说的杂感》,载《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2期,第31页。
    36余华:《奢侈的厕所》,见《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71页。
    37李敬泽:《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我读〈兄弟〉》,载《文汇报》,2005年8月20日。
    39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世纪出集团,2005年,第9页。
    41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世纪出集团,2005年,第10页。
    42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见《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170页。
    43余华:《虚伪的作品》,见《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80页。
    44同上。
    45莫言:《蛙》,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145页。
    46宇文所安:《追忆》(郑学勤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第113页。
    47同上,第66-67页
    48格非:《文学的邀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2页。
    52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9页。
    53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陈涛、周辉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5页。
    54同上,第2页。
    55同上,第1-2页。
    57余华:《文学和民族》,见《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37-138页、第140页。
    58参见Jean-Fran oìs Lyotard,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4.转引自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62页。
    59陈思和:《关于长篇小说的历史意义》,载《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4期,第6页。
    61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金堤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第55页。
    62鲁迅:《彷徨·在酒楼上》,见《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7页。
    63莱辛:《拉奥孔:论画与诗的界限》(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82-83页。
    66乔治·卢卡契:《审美特性(第2卷)》(徐恒醇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186页。转引自马大康、叶世祥、孙鹏程:《文学时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0页。
    67余华、杨绍斌:《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载《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1期,第10页。
    68余华:《奢侈的厕所》,见《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68页。
    71陈思和:《我对〈兄弟〉的解读》。载《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第62页。
    72余华:《奢侈的厕所》,见《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71-172页。
    73同上,第171页。
    74详见王泛森:《近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政治化》,台北,《当代》第125期,1998年1月1日。转引自刘志荣:《潜在写作:1949-197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76余华:《消费的儿子》,见《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9页。
    77余华:《奢侈的厕所》,见《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65页。
    78同上,第167页。
    79丹尼·卡瓦拉罗:《文化理论关键词》(张卫东、张生、赵顺宏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转引自赵嘉鸿:《空间的力量——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空间叙事》,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第145页。
    80巴赫金:《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48页。
    83巴赫金:《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74页。
    84此句来自余华的一篇散文《人的正当研究便是人》,原载《莽原》,2000年第1期。转引自洪治纲:《余华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96页。
    85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86余华:《虚伪的作品》,见《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89页。
    87余华:《什么是爱情》,见《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75页。
    88同上。
    91巴赫金:《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54-355页。
    93Mikhail M.Bakhti, Speech Genres and Other Late Essays(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Press,1986), p.23.转引自杨小滨:《欲望主体与精神残渣:对〈兄弟〉的心理-政治解读》,载《上海文化》,2009年06期,第28页。
    94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第192页。
    99余华:《“我不喜欢中国的知识分子”——答意大利〈团结报〉记者问》,见《我能否相信自己》,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第229页。转引同上,注释⑦。
    100余华:《河边的错误·跋》,见《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59页。
    101余华在《虚伪的作品》中写道:“当我认为生活是不真实的,只有人的精神才是真实时,难免会遇到这样的理解:我在逃离现实生活。汉语里的‘逃离’暗示了某种惊慌失措。另一种理解是上述理解的深入,即我是属于强调自我对世界的感知,我承认这个说法的合理之处,但我此刻想强调的是:自我对世界的感知其终极目的便是消失自我。人只有进入广阔的精神领域才能真正体会世界的无边无际。我并不否认人可以在日常生活里消解自我,那时候人的自我将融化在大众里,融化在常识里。这种自我消解所得到的很可能是个性的丧失。”(见《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82页。)
    102宋智明:《余华畅谈伟大小说梦想——其长篇新作〈兄弟〉昨在厦首发》,载《厦门日报》,2005年7月30日,第2版。
    104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余中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7页。
    106莫言:《生死疲劳》,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第260页。
    107严锋、余华:《〈兄弟〉夜话》,见《感官的盛宴》(严锋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161页。
    109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66页。
    110同上,第167页。
    111鲁迅:《故事新编·采薇》,见《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18页。
    112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23页。笔者认为在文革期间,当权者的“语录”这种高度集权化的政治话语甚至可以说是直接支持了暴力行为,以其所谓“将阶级斗争进行到底”的不可质疑的“正义性”,成为群众暴力狂欢的强力后盾。这一点在小说中展露无遗。除了下文提及的例子表明了语录被“去权威化”外,也不能忽视刘镇群众在语录的潜移默化的鼓动下愈发颠倒黑白、好坏不分,政治话语被滥用的同时,独立正直的人格也被腐蚀。
    113有关余华小说“重复”叙述的研究成果,见于张闳《〈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问题》(载《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2期,第19-23页)以及他的相关著作中。
    114余华在1997年韩文版的《活着》前序中写道:“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笔者认为,描写人如何“活着”,如何面对生活、消解苦难,不仅是这部同名小说的主旨,其实也是余华所有创作的重要主题。
    115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第24页。
    116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89页。
    117巴赫金:《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403页。
    118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5页。
    119严锋、余华:《〈兄弟〉夜话》,见《感官的盛宴》(严锋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156-157页。
    120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24-225页。
    121鲁迅:《坟·再论雷峰塔的倒掉》,见《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203页。
    123余华:《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见《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9页。
    124严锋、余华:《〈兄弟〉夜话》,见《感官的盛宴》(严锋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170页。
    125余华:《高潮》,见《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40页。
    126朱玮:《余华史铁生格非林斤澜几篇新作印象》,载《中外文学》,1988年第3期。
    127苏童、王宏图:《苏童王宏图对话录》,见王尧、林建法主编《新人文对话录丛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55页。
    128余华:《关于时间的感受》,见《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74-75页。
    129南帆:《夸张的效果》,载《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第4期,第84页。
    130李敬泽:《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我读〈兄弟〉》,载《文汇报》,2005年8月20日。
    格非:《文学的邀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洪治纲:《余华研究资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洪治纲:《余华评传》。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
    刘康:《对话的喧声: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刘志荣:《潜在写作:1949-1976》。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马大康、叶世祥、孙鹏程:《文学时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莫言:《生死疲劳》。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
    莫言:《蛙》。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
    南志刚:《叙述的狂欢和审美的变异——叙事学与中国当代先锋小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年。
    苏童、王宏图:《苏童王宏图对话录》。见王尧、林建法主编《新人文对话录丛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严锋:《感官的盛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余华:《活着》。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余华:《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余华:《十个词汇里的中国》。香港,麦田出版社,2011年。
    余华:《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年。
    余华:《兄弟(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
    余华:《兄弟(下)》。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
    余华:《许三多卖血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余华:《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余华:《在细雨中呼喊》。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褚蓓娟:《解构的文本——海勒和余华长篇小说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07年。
    Mikhail Bakhtin, 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 tr., The Dialogue Imagination, 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98.
    巴赫金:《小说理论》(白春仁、晓河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余中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昆德拉:《小说的艺术》(董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莱辛:《拉奥孔:论画与诗的界限》(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尼采:《悲剧的诞生》(周国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
    尼采:《历史的用途与滥用》(陈涛、周辉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世纪出集团,2005年。
    宇文所安:《追忆》(郑学勤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
    约瑟夫·弗兰克等:《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秦林芳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七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金堤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陈思和:《关于长篇小说的历史意义》。载《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4期。
    陈思和:《我对<兄弟>的解读》。载《文艺争鸣》,2007年第2期。
    董丽敏:《当代文学生产中的〈兄弟〉》。载《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
    房伟:《破裂的概念:在先锋死亡“伪宏大叙事”年代——来自〈兄弟〉的语境症候分析》。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2期。
    黄发有:《余华的惯性》。载《钟山》,2006年02期。
    林淑红:《余华创作真正转型及其成败得失的思考》。载《社科纵横》,2009年04期。
    刘金花:《不能承受的媚俗之重——试论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的叙事》。载《科教文汇》,2006年06月。
    邵燕君:《“先锋余华”的顺势之作——由〈兄弟〉反思“纯文学”的“先天不足”》。载《当代文坛》,2007年第1期。
    汪汉利、孙立春:《指向身体下部的叙述——余华<兄弟>的肉体狂欢化叙事》。载《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王达敏:《〈兄弟〉:岂止是遗憾》。载《文艺争鸣》,2006年第3期。
    王宏图:《文学的颓势与作家的精神资源》。载《当代文坛》,2007年第3期。
    王宏图:《〈兄弟〉的里里外外》。载《扬子江评论》,2006年创刊号。
    王侃:《<兄弟>内外(上)》。载《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5期。
    王侃:《<兄弟>内外(下)》。载《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第6期。
    莫言:《清醒的说梦者——关于余华及其小说的杂感》。载《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02期。
    夏榆、许桐辉:《余华:记录两个天壤之别的时代》。载《南方人物周刊》,2005年第18期。
    叶立文、余华:《访谈:叙述的力量——余华访谈录》。载《小说评论》,2002年04期。
    余华、杨绍斌:《我只要写作,就是回家》。载《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第1期。
    张闳:《<许三观卖血记>的叙事问题》。载《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2期。
    张丽军:《“消费时代的儿子”——对余华〈兄弟〉“上海复旦声音”的批评》。载《文艺争鸣》,2008年第2期。
    张清华:《<兄弟>及余华小说中的叙事诗学问题》。载《文艺争鸣》,2010年12期。
    张学昕、刘江凯:《压抑的,或自由的——评余华的长篇小说<兄弟>》。载《文艺评论》,2006年06期。
    张业松:《如何评价〈兄弟〉》。载《文艺争鸣》,2007年02期。
    杨小滨:《欲望主体与精神残渣:对<兄弟>的心理-政治解读》。载《上海文化》,2009年06期。
    郑建华:《消费文化视阈中的<兄弟>映像》。载《广西社会科学》,2008年12期。
    朱玮:《余华史铁生格非林斤澜几篇新作印象》。载《中外文学》,1988年03期。
    陈思和:《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创作的两种现实主义趋向》。载《渤海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黄晓东:《余华<兄弟>的叙事特征与创作得失》。载《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刘金良:《<兄弟>的叙事手法与模式》。载《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任文汇:《回归与超越——读余华的<兄弟>》。载《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沈杏培、姜瑜:《被消费的“文革”历史与当代现实——消费文化语境下<兄弟>的生产与传播》。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赵嘉鸿:《空间的力量——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空间叙事》。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朱大喜:《消费社会的缩影——试析余华<兄弟>(下)的欲望叙事》。载《沈阳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李敬泽:《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我读〈兄弟〉》。载《文汇报》,2005年8月20日。
    蒲荔子、李培:《〈兄弟〉根本不值一提?》。载《南方日报》,2006年3月29日。
    宋智明:《余华畅谈伟大小说梦想——其长篇新作<兄弟>昨在厦首发》。载《厦门日报》,2005年7月30日,第2版。
    余华:《文学给了我什么》。载《南方都市报》,2008年7月24日。
    张柠:《〈兄弟〉和当代文学批评的残局》。载《文艺报》,2006年4月27日。
    段水红:《全球化视野下的余华小说创作转型》。湖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08年。
    和彩霞:《余华小说的叙事模式浅析》。河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6年。
    何滢:《余华小说创作转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6年。
    吕建飞:《无以言说与摆脱的无望命运——余华小说精神分析论》。宁波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9年。
    谢成梓:《论余华小说风格的转变》。山东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09年。
    徐敏:《市场作用下的文学生产——以余华<兄弟>热销现象为个案》。首都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2009年。
    余华:《<兄弟>让我自己满意》。http://www.cnjxol.com/rbtk/styd/content/2006-04/07/content_66543.htm,2006年4月7日/2011年2月1日。
    许子东:《文革小说中的罪与罚》。http://culture.163.com/edit/010420/010420_49534(2).html,2001年4月20日/2011年2月1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