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多语合弦:90年代长篇小说的文体革命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90年代,长篇小说以其独特的文体革命赢得了文学的核心地位,形成了颇有规模的市场效应,并展示了“多语合弦”的对话姿态,显示出旺盛的生命活力,这就向批评家们敞开了极有诱惑力的探寻空间。为能深入透视这种活力的背后所隐藏的艺术规律,本文以全新的视角,交错纵横的时空网络,采用理论分析与文本解读相互呼应的论证方式,在探讨世界长篇小说和中国20世纪长篇小说文体惯例演变规律的基础上,放大、突出90年代长篇小说文体革命所呈现的艺术策略和审美特征,具有迫切的理论意义、丰富的现实意义和深刻的历史意义。
     本文理论视角涉及小说文体学、叙事学、语言学、修辞学和心理学等不同学科,多层面、多角度地探讨长篇小说文体在90年代的巨大变革,并穿越小说的艺术时空,聆听中国小说在与世界文学链接进程中所发出的繁富足音。
     导论:文体惯例及其演变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其中,最能显现语言与小说间张力的是文体的存在。可以说,文体的流变成为凸现小说意义的最佳存在方式。文体包涵的相关语言学、叙事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元素之间交互作用,形成了小说内部特有的文体惯例及其变易的内在规范。对惯例的考察提供了本文切入长篇小说文体变革的视角。
     文体惯例常常是规范化的,它有一种相对稳定的语言操作模式。文体意识就是对于文体惯例的意识。长篇小说作为一种文类文体,从其诞生之日起,就内蕴着强烈的文体自觉意识,成为对传统文体惯例的冲破与偏离的先锋。它在世界文学中发生了两次质变,一是“时间形式”的脱颖而出;一是“空间形式”的横空出世。
     对20世纪中国长篇小说文体形式演变规律的考察就从这里开始。
     第一章 溯源:戴着镣铐跳舞
     20世纪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诞生及发展时期,它演绎着小说文体惯例由偏离、创新到稳定、平衡以至再偏离的变化规律:从20年代开始确立的现代意味的长篇白话体式,是对中国古代和近代长篇小说的反动;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内容的“史诗”型时间形式结构成为90年代以前最为显著的文体标志。就文体意识而言,这一时期的文体并非独立的存在,而是隐藏于思想内容、题材主题和人物形象的背后,“戴着镣铐跳舞”。文体惯例在90年代发生重大偏离,小说呈现多元而繁荣的态势。作家文体意识的转型导致文体的结构方式、文体修辞、叙事策略和审美心理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
     对时间与空间形式的分别展开,成为长篇小说文体结构变革的两种姿态。
     第二章 有意味的时间形式
     某种意义上,长篇小说就是作者对时间的线性结构艺术的表达,这使长篇小说的故事内核具有一种无法比拟的博大与繁富。“时间”在90年代的长篇叙事舞台上,内化为小说的结构张力、潜伏的结构动机、突出的结构线索和深层的主题意蕴等不同方式,呈现出更加丰富化、多样化、内在化和隐蔽化的风姿,并形成了丰富的时间形式结构:命运型、纪年型、戏剧型、空间型和成长型等。这种形式以一种线性的结构发展主题,讲究着人物、事件的顺序、条理与秩序,带有强烈的线条感、曲折性与封闭意识。同时,又呈现出由客观外在向内在心理的转化,极大地丰富并拓展了小说文体结构的时间范畴。
    
     第三章 另类播撒的空间形式
     作家在摒弃时间线索和外部矛盾之后,关注的是一种新的空间形式的创造,
     他们采用并置、和声、反讽等手段,对小说结构进行了新的创造,显示了长篇小
     说结构的内在表现力。这类小说摒弃了时间的连续单向性与空间的单维性等特
     征,创造了多维的时空范畴,因此,小说叙事视点的不断变化就成为空间形式展
     开的首要条件。其次,现代作家把他的对象当作一个整体来表现,其对象的统一
     性不是存在于时间关系中,而是存在于一个空间关系的封闭系统中,这就使小说
     本身所具有的叙事因子凝聚了内在的张力,并构筑了复调、对话等结构特色,拓
     展了长篇小说的艺术技艺。但是,它依然隐藏着某些负面效应,影响着艺术本体
     的发展和进步。
     结语:敞开的未来
     如果说小说体式凭借外表形式的先锋性率先冲破了传统长篇小说的文体惯
     例,文本结构又以内在构架支撑了小说文体对惯例的变革,那么在90年代最深
     层的思想内蕴里,长篇小说以其“多语合弦”的对话共呜的姿态走完了西方几百
     年来在小说文体变革中所走的道路,这就是它在文体结构与文体修辞两个方面的
     重大创新。当然,这种变革并非是由“时间形式”转向“空间形式”的过程,而
     是二者相互借鉴、互通有无的渗透历程,它们使小说结构呈现出繁富、谨严却又
     开放、自由的特征。若从结构类型和结构手段分析,小说文体经历了由“单一”
     向“繁富”、由“客观”向“主观”、由“表现”到“呈现”、由“封闭”到“开
     放”的变化;若从文体修辞的角度透视,小说文体则经历了从“宏大”到?
This thesis tends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rity of Style Revolution of Novels in 1990s. The revolution gives rise to the echos on "Multivoices chord of Style".
    An introduction : Style Convention and its Evolution
    Novels are arts of language. Style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that changes the tens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novel. It is the best way to express the significance of novel. Elements of style which includes Linguistic ,Narrative,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are relative to each other .They form peculiar style convention and inner standard of novel. Investigation of convention is an entrance to research style revolution of novel.
    Style convention is usually standard. It has a relative stable operating model of language . Style consciousness is the sense of style convention. As a kind of genre, novel has been have strong conciousness to break through and deviate traditional style convention from its birth day .It had two qualitative changes in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history: one is Time Form; the other is Spacial Form. We will begin with our investigation right from here.
    The First Chapter: Dancing with Shackles .
    Chinese Modern Novel emerged and developed in the 20th Century .It deducted the changing principle of convention from deviation to regularity and to deviation again The vernacular style which was founded in 1920s opposed to Chinese Ancient Novel. "Epic"style of Time Form which treated Realism as its main content became the most outstanding mark of style. Style in that period was not independent, it was behind the content, the theme and the figures, "Dancing with shackles". Style convention deviate a lot in 1990s. Novel became multivarious and prosperous. Writers' style conciouness changed, which resulted in great revolution on structure pattern, style rhetoric, narrative tactics and aesthetic psychology .
    To spread out Time Form and Spacial Form respectively, we can know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style.
    The Second Chapter: Meaningful Time Form
    To some extent , novels are aristic expression of Time's linear structure .This makes the stories very broad and rich .On the 1990s' narrative stage, Time became the structure tension, latent structure motive .structure elements and deep expression of the theme,etc.Then the charm emerged more plentiful ,various , inner and potential .They form many kinds of structures: Fate mold ;Annals mold ;Drama mold ,Space mold ,Grown梪p mold ,etc. They develop the themes with a linear structure .They emphasize order of figures and events presentation and sequ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y present transformation from objective to inner psychology ,then enrich and broaden Time categories of structure .
    The Third Chapter : Spacial Form on Dissemination
    After abanden time clue in outer conditon ,writers pay attention to the new
    
    
    creation of Spacial Form. They newly create novel structure by means of BINGZHI, Irony and Chord .This kind of novel abandons Time' linear and creates multidimensional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is point of view .continuous changes of narrative is the elementary condition. Next, modern writers present their figures as a whole ,which exists not in Time relationship but in a confining system of Spacial relationship .Novel' narrative elements gather inner tension ,and give rise to the distinguishing structure on "Double Tones " and "Dialogue". But they still conceal some negative effect and affect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Ending Speech: Uncovered Future
    There are two types on style revolution:: Structure and Rhetoric ,which express various characters such as rich, open ,free and so on .It uncovers the prosess of evolution from "Single"to "Plentiful", "Objective" to "Subjective", "Expressness to Appearance", "Sealing" to "Openness". It also uncovers the tranformation from "Epic" to "Normal", "Group" to "Personality", "Cousciouness Ideology "to "Folk ".
引文
[1] 韦勒克:《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P189。
    [2]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5月,P99。
    [3] 凯瑟琳·洛德《社会惯例和迪基的艺术惯例理论》,见《美学译文》第三辑。转引自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年5月,P32、P33。
    [4] 凯瑟琳·洛德:《社会惯例和迪基的艺术惯例理论》,见《美学译文》第三辑。转引自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年5月,P32、P33。
    [5] 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2月,P9。
    [6] [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 1992年7月,P5。
    [7] [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 1992年7月,P6。长篇小说“NOVEL”,英文原意为“新颖的”,“新奇的”。
    [8] [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 1992年7月,P6。
    [9] [美]约瑟夫·弗兰克等著《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5月,P158。
    [10] [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 1992年7月,P15。
    [11] [美]约瑟夫·弗兰克等著《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5月,P156。
    [12] [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三联书店,1992年4月,P27。
    
    
    [13]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年5月,P257。
    [14]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年5月,P257。
    [15] 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年5月,P257。
    [16] 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2月,P10。
    [17] 范烟桥:《小说丛谈》,大东书局,1926年,转引自《陈平原小说史论集》中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P755。
    [18] 徐枕亚:《<茜窗泪影>序》,国华书局,1914年。转引自《陈平原小说史论集》中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P782。
    [19] 《陈平原小说史论集》中卷,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1年10月,P755。
    [20]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年,P110。
    [21]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年,P110。
    [22] 《陈平原小说史论集》中卷,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P755。
    [23] 茅盾:《小说研究ABC》转引自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年,P105。
    [24]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年,P120。
    [25] 转引自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年,P120。
    [26] 茅盾:《从牯岭到东京》,转引自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3年,P105。
    [27] 雷达:《第三次高潮——90年代长篇小说述要》,《小说评论》2001年3期。
    [28] 雷达:《第三次高潮——90年代长篇小说述要》,《小说评论》2001年3期。
    [29] 雷达:《第三次高潮——90年代长篇小说述要》,《小说评论》2001年3期。
    [30] 雷达:《第三次高潮——90年代长篇小说述要》,《小说评论》2001年3期。
    [31] 转引自杨义主笔,中井政喜张中良合著《中国新文学图志》(下),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P374。
    [32] 夏自清原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P133。
    [33] 夏自清原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P133。
    [34] 夏自清原著,刘绍铭等译《中国现代小说史》友联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P133。
    [35] 吴野:《长篇小说:川军在崛起》《当代文坛》1998年3期。王蒙:《关于九十年代小说》(在中国小说学会第三届年会上的讲话)《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1997年5期。洪治纲:《逼视与守望——从张炜、格非、余华的三部长篇近作看先锋小说的审美动向》《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2期。
    [36] 陈晓明:《守望与越位——一九九三年长篇小说概述》《小说评论》1994年4期。
    
    
    [37] 陈晓明:《守望与越位——一九九三年长篇小说概述》《小说评论》1994年4期。
    [38] 陈晓明:《守望与越位——一九九三年长篇小说概述》《小说评论》1994年4期。
    [39] 陈墨:《90年代长篇小说概观》《百花洲》1996年2期。
    [40] 转引自汪政、晓华:《惯例及其对惯例的偏离》《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3期。
    [41] 吴义勤:《史诗的尴尬与技术的无奈——当前长篇小说质量问题的反思》《钟山》1999年3期。
    [42] 吴义勤:《史诗的尴尬与技术的无奈——当前长篇小说质量问题的反思》《钟山》1999年3期。
    [43] [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 1998年2月,P240。
    [44] 杨义:《杨义文存(第一卷)·中国叙事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12月,P60。
    [45] 王一川:《我所期待的跨体文学——从<凸凹文本>谈起》《大家》1999年2期。
    [46] [意大利]肖·莫拉维亚:《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世界文论6·小说的艺术——小说创作论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5年6月。
    [47] 陈思和:《关于长篇小说的历史意义》《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4期。
    [48] 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9月,P250—P252。
    [49] 路文彬:《90年代长篇小说写作现象分析》《文艺争鸣》2001年4期。
    [50] 凯南:《叙事虚构作品》,三联书店1989年,P105。
    [51]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P14。
    [52] 吴义勤:《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关于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4期。
    [53] 吴义勤:《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关于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4期。
    [54] 贾平凹:《怀念狼》作家出版社2000年6月。
    [55] 杨义:《杨义文存(第一卷)·中国叙事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2月,P40。
    [56]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1月,P61。
    [57]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的界限》《外国文学报道》1985年5期。
    [58]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1月,P61。
    [59]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P61。
    [60]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11月,P61。
    
    
    [61] 祁雅理:《二十世纪法国思潮》,商务印书馆1998年6月,P180。
    [62]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11月,P65。
    [63] [法]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11月,P65。
    [64] 吴义勤:《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关于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4期。
    [65] 徐岱《小说叙事学》268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9月,P65。
    [66]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P190。
    [67]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P190。
    [68] 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7年6月。
    [69]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P166。
    [70] 虹影:《饥饿的女儿·附录·将一种幽暗带到光亮之中》漓江出版社 2001年1月。
    [71] 虹影:《饥饿的女儿·附录》漓江出版社 2001年1月。
    [72]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
    [73] 杨义:《杨义文存(第一卷)·中国叙事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12月。
    [74] 《陈染访谈·夜孩子·康宇版权》(网)。
    [75] H. Cixous.Sorties. in C. Belsey and J. Moore (ed.), The Feminist Reader (London: Macmillian Press, 1997)P, 3, 转引自肖鹰《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全球化与自我认同》《文学评论》2000年2。
    [76] J. Kristerva, Desire in Languag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tsity Press, 1980), P.163. 转引自肖鹰:《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全球化与自我认同》《文学评论》2000年2期。
    [77] 肖鹰:《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全球化与自我认同》《文学评论》2000年2期。
    [78] 肖鹰:《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全球化与自我认同》《文学评论》2000年2期。
    [79] 肖鹰:《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全球化与自我认同》《文学评论》2000年2期。
    [80] 陈卫:《说话方式》《70年代以后小说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
    [81] 卫慧:《痛并快乐着》《南方文坛》1998年总第67期。
    [82] 徐岱:《小说叙事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2年9月,P267。
    [83] 任琦:《倾诉与表达》《70年代以后小说选》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年1月。
    [84] 卫慧:《黑夜温柔》《70年代以后小说选》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0年1月。
    
    
    [85] 朱文颖:《人在途中》《70年代以后小说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
    [86] 卫慧:《痛并快乐着》《南方文坛》1998年总第67期。
    [87] 魏微《一个年龄的性意识》《70年代以后小说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
    [88]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三联书店 1998年9月。
    [89] 李洁非:《小说类型探讨》,《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3期。
    [90] 汪政、晓华:《惯例及其对惯例的偏离》《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3期。
    [91] 布托尔:《漫谈长篇小说技巧》,《法国作家论文学》,P422。
    [92]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文化生活艺丛》1992年6月P4。
    [93] 沃尔夫:《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年12月,P214,。
    [94] 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文化生活艺丛》1992年6月,P6。
    [95] 林舟:《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汪政、晓华《惯例及其对惯例的偏离》《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3期。
    [96] 陈染:《私人生活·附录》作家出版社 1995年6月。
    [97] 汪政、晓华:《惯例及其对惯例的偏离》《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3期。
    [98] 格非:《小说艺术面面观》21-22,转引自汪政、晓华《惯例及其对惯例的偏离》《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3期。
    [99] 转引自汪政、晓华:《惯例及其对惯例的偏离》《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3期。
    [100] 汪政、晓华:《惯例及其对惯例的偏离》《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3期。
    [101] [美]约瑟夫·弗兰克等著《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5月,P90。
    [102] 高概:《话语符号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10月,P62。
    [103] [美]约瑟夫·弗兰克等著《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5月,P70。
    [104] 韦勒克:《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P201。
    [105] 转引自韦勒克:《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P202。
    [106] 黑格尔:《美学》商务印书馆 1979第1卷P12。
    [107] 丹纳:《艺术哲学》安徽文艺出版社 1998年10月,P255。
    [108] 《海明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P255。
    [109] 齐红 林舟《王安忆访谈》,《作家》1995年10期。
    [110]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抽象语言与隐喻》《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6月,P251、P255。
    [111] 齐红 林舟:《王安忆访谈》,《作家》1995年10期。
    [112]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抽象语言与隐喻》《西方二十世纪文论选》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6月。P251,P255。
    [113]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P197。
    [114]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P197。
    
    
    [115] 徐贲《二十世纪西方小说理论之人物观评析》《文艺研究》1989年3期。
    [116]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P197。
    [117] 转引自[美]约瑟夫·弗兰克等著《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5月,P201。
    [118] 王蒙:《难得明白》《不再沉默——人文学者论王小波》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8年8月。
    [119] [美]约瑟夫·弗兰克等著《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5月,P61。
    [120] [美]约瑟夫·弗兰克等著《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5月,P90。
    [121]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P197。
    [122] 热奈特:《叙事话语 新叙事话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年11月,P115—117。
    [123]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年7月,P197。
    [124] [美]约瑟夫·弗兰克等著《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5月,P157。
    [125] 《“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4月。
    [126] 徐剑艺《小说符号诗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1年5月,P120。
    [127] 王蒙:《躲避崇高》《读书》1993年1期。
    [128] 李建军:《小说中的反讽修辞》《小说评论》2001年4期。
    [129] [荷兰]佛克马·伯顿斯编著:《走向后现代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年5月。
    [130] 王一川:《长篇小说文体笔谈》《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5期。
    [131] 《卢卡契文学论文集(二)》P328,转引自汪政、晓华:《惯例及其对惯例的偏离》《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3期。
    [132] 肖鹰:《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全球化与自我认同》《文学评论》2000年2期。
    [133] 肖鹰:《九十年代中国文学:全球化与自我认同》《文学评论》2000年2期。
    [134] 谢有顺:《十部作品,五个问题》《南方文坛》2001年1期。
    [135] 汪政、晓华:《惯例及其对惯例的偏离》《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3期。
    [136] 吴义勤:《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关于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4期。
    [137] 吴义勤:《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关于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4期。
    [138] 吴义勤:《难度·长度·速度·限度——关于长篇小说文体问题的思考》《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4期。
    [139] [俄]M·巴赫金:《巴赫金文论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年4月。
    
    
    [1] 爱·缪尔:《小说结构》《小说美学经典三种》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4月。
    [2] 伊恩·里德:《短篇小说》昆仑出版社 1993年4月。
    [3] [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10月。
    [4] 陈平原:《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8年3月。
    [5] 刘康:《对话的喧声 巴赫金的文化转型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年8月。
    [6] 南帆:《小说艺术模式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 1987年11月。
    [7] [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9年12月。
    [8] R·巴特:《符号学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9] [美]威尔·杜兰特:《探索的思想》(上、下)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1年5月。
    [10] [阿根廷]豪·路·博尔赫斯谈创作《作家们的作家》1997年8月。
    [11] 弗吉尼亚·伍尔夫文集《论小说与小说家》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年12月。
    [12]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谈创作《两百年的孤独》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7年7月。
    [13] 罗伯特·休斯:《文学结构主义》三联书店 1988年12月。
    [14] [法]让—伊夫·塔迪埃:《20世纪的文学批评》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
    [15] 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1988年5月。
    [16] [美]莫瑞·克里格《批评旅途:六十年代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2月。
    [17] 胡经之 张首映主编《西文学二十世纪文论选》(四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年6月。
    [18] 亨利·詹姆斯文论选《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1年5月。
    [19] [古巴]阿莱霍·卡彭铁尔谈创作《小说是一种需要》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7月。
    [20] 朱德发主编《跨进新世纪的历程——中国文学由古典向现代转换》明天出版社 2000年12月。
    [21] 庞守英:《新时期小说文体论》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7年5月。
    [22] 白海珍 汪帆《文化精神与小说观念——中西小说观念的比较》河北人民出版社 1989年8月。
    作品引文:
    [1] 《余华文集·许三观卖血记》南海出版社1998年9月。
    [2] 虹影:《饥饿的女儿》漓江出版社2001年1月。
    
    
    [3] 贾平凹《怀念狼》作家出版社 2000年6月。
    [4] 陈染《私人生活》作家出版社 1995年6月。
    [5] 周大新《第二十幕》(上、中、下)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年北京。
    [6] 张平《决择》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0年9月。
    [7] 李佩甫《羊的门》华夏出版社 1999年7月。
    [8] 阎连科《日光流年》花城出版社 1998年11月。
    [9] 尤凤伟《中国1957》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1年1月。
    [10] 《格非文集·寂静的声音·边缘》江苏文艺出版社 1996年1月。
    [11] 潘军《独白与手势·白》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1月。
    [12] 王安忆《富萍》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年9月。
    [13] 《余华文集·活着》南海出版社 1998年9月。
    [14] 陆天明《大雪无痕》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年8月。
    [15] 棉棉《糖》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0年3月。
    [16] 孙甘露:《呼吸》花城出版社 1993年6月。
    [17] 阿来:《尘埃落定》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7月第1版。
    [18] 洪峰:《东八时区》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4年10月。
    [19] 王小波:《时代三部曲》花城出版社 1999年3月。
    [20] 潘军:《独白与手势》《作家》1999年7—12期。
    [21] 王安忆:《长恨歌》作家出版社 2000年11月。
    [22] 贾平凹:《废都》北京出版社 1993年7月。
    [23] 王安忆:《长恨歌》作家出版社 2000年11月。
    [24] 朝少功:《马桥词典·附录》462页。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1年10月。
    [25] 柯云路:《黑山堡纲鉴》《花城》2000年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