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转道日本打开欧美教育之窗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01年,罗振玉创立《教育世界》杂志,这是中国第一个专业的教育杂志,每月发行两期,自1901年5月(光绪辛丑四月)创办以来,一直延续到1908年1月(光绪丁未十二月),共出版166期。除主要协助者王国维之外,尚有樊炳清、沈纺、高凤谦、陈毅、汪有龄、罗振常等编译人员。该杂志初期注重译介日本教育法令及规章,自69号起,主编王国维对杂志的内容作了较大程度的扩充,使之由注重译介日本教育制度转变为以日本为中介、译介欧美哲学、美学、文学等内容的综合性教育杂志。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教育世界》前期(1-68号)的译介内容。正文部分除导论、结语外,另包括四章。第一章“创办和运作:《教育世界》的编译群体”,主要在依据前人研究的成果上,对编译群体的背景及其编译经历作一考察,由此与杂志内容的相关性进行分析,这有助于理解杂志的内容安排,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杂志的意义所在。第二章“欧美之风:《教育世界》之欧美教育文化一览”,对杂志刊载的美国和德国教育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勾勒,这些内容反映出当时中国教育改革初兴、迫切需要将欧美教育制度作为范本的需求。第三章“期待精英:《教育世界》之人物传记及编译者的关怀”,通过对人物传记(包括七位日本人和两位德国人)原形与传记内容的对照和分析,论述编译者对精英的期待和对学校教育的重视之情。第四章“确立典范:《教育世界》对外国女子教育制度的译介——兼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中女子教育制度之联系”,通过对杂志译介的日本女子教育章程的爬梳,及其与清末女子教育制度的比较,显而易见,清末的女子教育制度在诸多方面参考了日本的作法,体现在学科门类、教育主旨等方面,由此可见,作为译介载体的《教育世界》,在中国近代女学发展历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The first pedagogic magazine in modern China history, World of Pedagogy, lasting form 1901 to 1908, was published by LuoZhenyu twice a month, with successive edition of 166. Besides chief editor LuoZhenyu, WangGuowei, also there were other expert translators, mainly including FanBingqing, ShenHong, GaoFengqian, ChenYi, WangYouling, LuoZhenchang. The magazine, from 69 edition, enlarged its view to western pedagogic system while Japanese pedagogic system was its original focus.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magazine's translation of foreign pedagogic system, from 1 to 68 edition. There are four chapters besides preface and conclusion. ChapterⅠis mainly about the translators themselves, helping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magazine's background and content. ChapterⅡoutlines the general pedagogic system in America and Germany, which reflects the need of pedagogic renova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ChapterⅢaims to analyze translators' desire and attention to the foreign pedagogic elites and administration mode through analyzing the original images described in the biography. ChapterⅣcompares the female pedagogic system of Japan and China. Obviously, it shows that Japanese model was seen and taken as a model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China's female pedagogic system, another aspect showing that the magazine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at period.
引文
宪等著《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页;
    孙敦恒《王国维与中国现代教育》,载《纪念王国维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89-301页;
    王庆祥《罗振玉和王国维交往始末》,《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代后记),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664-693页;
    金林祥、张蓉《〈教育世界〉与西方教育的传入》,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穆允军《王国维的近代教育活动及其贡献》,刊《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谢长法《罗振玉:晚清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刊《河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杨建华《上海近代教育期刊的历史沿革》,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王令之亦提出《教育世界》“由罗振玉出资,刊行于上海”,见氏文《祖父王国维留在上海的记忆》《档案春秋》2006年第3期;
    郑爱华《罗振玉教育思想与日本》,转引自http://www.ch.zju.edu.cn/rwxy/rbs/shuoshilunwenZHENG-AIHUA.htm。
    14刘正伟、薛玉琴《略论清末罗振玉的教育活动和教育主张》,刊《杭州大学学报》1997年第27卷增刊;
    穆允军(《王国维的近代教育活动及其贡献》,刊《山东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肖朗、叶志坚(《王国维与赫尔巴特教育学说的导入》,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金林祥、张蓉《〈教育世界〉与西方教育的传入》,刊《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这些文章皆论述了罗振玉、王国维通过《教育世界》杂志,引进、传播西方教育思想的活动。
    15谢长法错误地认为《教育世界》的内容始终仅有文篇和译篇两栏,参见氏文《罗振玉:晚清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河北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殊不知,经过王国维的的改革后,自69号后,在原有的文篇和译篇基础上,新增了其他栏目。就杂志的基本史实而言,叶再生的把握较为全面和准确,可资参考,但是“69期起改为月刊”之说,不确。参见氏著《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华文出版社2002年,第889、911页。
    16 杨晓《中日近代教育关系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11-112页。
    17 葛桂录《论王国维的西方文学家传记》,《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18 萧文立《罗雪堂教育思想柬释》,参见氏编《白云追思集》大连双守簃梓行2003年,第257-322页。将此文与前述郑爱华文互为参照,对理解罗氏教育思想很有帮助。
    19参见前引文章。熊月之主编《老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观》中的罗振玉条、王国维条,都未提及他们创办、编译《教育世界》的情况。袁英光、刘寅生《王国维年谱长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则以时间为纵轴,列述了王国维刊载于《教育世界》的译作和文论。
    20 《上海近代教育史》指出,王国维、樊炳清、沈纺“在翻译日本学制章程和教育著作中贡献很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71页。
    21 甘孺辑述《永丰乡人行年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2、25-27页;
    《雪堂自述》之《罗振玉年谱》,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袁英光、刘寅生《王国维年谱长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7页;
    孙敦恒《王国维年谱新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4-15页;
    罗琨、张永年《罗振玉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00页;
    《雪堂类稿》,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0、32-33页。
    22谭佛雏《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81-383页,是谭氏据王国维父王乃誉《日记》而得出的结论,认为赵万里《王静安先生年谱》可能将两次赴日搅混了。部分学者亦可能受赵《谱》影响而错误地认为王国维于1901年秋季赴日本留学,1902年始归,参见孙敦恒《王国维年谱新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11-12页;
    萧艾《王国维评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222页。
    23罗继祖《我的祖父罗振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251-255页。
    24王强强对樊炳清的研究,是目前最为详细的,具体涉及:(1)对其生平、早期的编译活动(至1906年)及其在民国时的编译情况作了考证、梳理,列出了较为详细的著述年表。(2)指出樊氏参与了教育世界社出版的四套丛书,即《科学丛书》、《哲学丛书》、《农学丛书》、《教育丛书》的编译工作;并且,在此基础上,增补了谭汝谦主编《中国泽日本书综合目录》 一书中所未收录的樊氏译著。从而再现了这位先行翻译学者为国外译著在中国流行的进程中所作的重要贡献。(3) 对《教育世界》中之未署名文章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亦进行了分析,与两位王学专家--谭佛雏和陈鸿祥二先生不同的是,王氏认为这些文章极有可能出自樊氏之手,并进而指出“长期以来的王国维研究,断然把樊炳清与王国维割离联系,实在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笔者认为此论颇有见地,鉴于王国维与樊炳清之间的亲密关系,在研究时,实有必要将二人联系起来看待。诚如王强强指出的那样,由于《教育世界》中的部分未署名文章可能与王国维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弄清这些文章是否出自王国维本人之手或是由他人所编著,不仅有助于厘清王国维与《教育世界》的关系,亦关系着王国维研究的总体水平,其表现之一便是“王国维全集”的整理进程。参见氏文《樊炳清及其维新译介运动中的译书》,《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樊炳清美学思想初探》,《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樊炳清早期的编译事业初探--兼谈罗振玉主持的教育世界社在清末编译热潮中的贡献》,转引自 www.ywsl.com/bbs/bbsshow.aspx?id=38145。
    25 关于樊氏的生卒时间,存在三种说法:(1)1877-1929,参见王强强《樊炳清美学思想初探--兼论与王国维美学思想的关系》,《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2)约1877前后-?,参见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增订本),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311页。(3)1876?-1931?,参见陈应年《樊炳清与哲学辞典》,《出版史料》2003年第2期。
    26 罗继祖《庭闻忆略--回忆祖父罗振玉的一生》,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1985年,第18页。樊氏祖上的具体情况尚待进一步考证。据刘蕙孙《中国文化史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第609-610页,樊炳清的祖母写有弹词集《子虚记》。
    27 刘蕙孙《中国文化史稿》,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第609-610页;王强强《樊炳清早期的编译事业初探--兼谈罗振玉主持的教育世界社在清末编译热潮中的贡献》,转引自www.ywsl.com/bbs/bbsshow.aspx?id=38145。
    28 罗振玉《雪堂自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甘孺辑述《永丰乡人行年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8页。
    29 萧艾《王国维评传》,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第167页;
    甘孺辑述《永丰乡人行年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0-21页;
    吕顺长《清末浙江与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第203页。
    30 《雪堂自述》之《集蓼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31 任达著 《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第132页。
    32 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出版社1983年,第217页。他亦指出,樊氏并未在日本留学,他的日语学自藤田丰八。
    33 关于樊炳清的译述统计,参见附录一。
    34 甘孺辑述 《永丰乡人行年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8页。
    35 罗继祖 《王国维与樊炳清》,《史林》 1989年第3期,第80、19页。
    36 吕顺长 《清末浙江与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03页;《庭闻忆略--同忆祖父罗振玉的一生》,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1985年,第18页。
    37 《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1页。
    38 同上,第11页。
    39 同上,第30页。
    40 孙敦恒 《王国维年谱新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53、114、217、232-233、273、351页。
    41 《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392、393、398页;孙敦恒《王国维年谱新编》,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第82页。
    42 《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592页。
    43 《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387、435、448页。
    44 陈毅的卒年未详。
    45 《郑孝胥日记》(二),中华书局1993年,第804页。
    46 桑兵《国学与汉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2-204页。另,李庆编注《东瀛遗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稀见史料辑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收录的《陈毅致那珂通世的信》中,编者的解说有误,将此信作者陈毅(陈士可)误作陈毅(字彝仲,号诒重,湖南湘乡人。光绪三十年进士。曾官邮传部右参议。),见此书第112页。
    47 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书店2003年,第121页;苏云峰《张之洞与湖北教育改革》,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年,第305页。
    48 《郑孝胥日记》(二),中华书局1993年,第852页。
    49 罗继祖《庭闻忆略--回忆祖父罗振玉的一生》,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1985年,第35页;吕顺长《清末浙江与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08页。孙敦恒《王国维与中国现代教育》(《纪念王国维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集》,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一文中,将陈毅作“陈君毅”,易引起误解,是为不妥。
    50 《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04页。
    51 1915年任乌里雅苏台佐理员。1917年后任驻库伦办事大员、库乌科唐镇抚使、西北筹边使。1921年,库伦陷落,外蒙宣布独立后被免职。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724页。
    52 甘鹏云《崇雅堂书录序》:“黄陂陈士可,精于鉴别,颇多海内孤本,其后人以贱价售之厂估,并不箧内何书也”。转引自《文艺志》资料选辑(四),湖北省志《文艺志》编辑室编辑1984年。
    53 《郑孝胥日记》(二),中华书局1993年,第826页。
    54 关于沈纮在农学方面的译书情况,邹振环先生已有详细研究,参见《东文学社及其译刊的(支那通史)与(东洋史要)》,刊《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三辑,中华书局2007年。
    55 袁英光、刘寅生《王国维年谱长编(1877-1927)》,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52页。一说卒于巴黎,参见邹振环《东文学社及其译刊的〈支那通史〉与〈东洋史要〉》,刊《域外汉籍研究集刊》第三辑,中华书局2007年。
    56 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055页;《郑孝胥日记》(二),中华书局1993年,第841页。
    57 《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746页。
    58 转引自王云五 《革新时代教学思想》,台北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1年,第42-45页。
    59 甘孺辑述《永丰乡人行年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0-21页;吕顺长 《清末浙江与日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08页;《郊孝胥日记》(二),中华书局1993年,第815-816页。
    60 张之洞《创建三江师范学堂折》,《张文襄公奏议》卷58,民国十七年刻《张文襄公全集》本,第988-989页。
    61 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888-889页;《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61页。
    62 汪有龄的卒年未详。
    63 日华学堂由高楠顺次郎于1898年6月在东京本乡西片町创立,是专为中国学生补习语言文字及学科的学校。参见沈殿成主编《中国人留学日本百年史》,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85、87页。
    64 《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414页。
    65 甘孺辑述《永丰乡人行年录》,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2页。
    66 《郑孝胥日记》(二),中华书局1993年,第819页。
    67 《郑孝胥日记》(二),中华书局1993年,第852页。
    68 除欧美教育之外,《教育世界》译篇亦涉及印度(如卷四十三《印度教育之一斑》),是文主要反映的是该国教育不甚完善的一面;朝鲜(卷四十三《朝鲜教育之一斑》)与暹罗(卷六十一《论暹罗教育》)的教育制度则主要取法于日本;综合上述两点原因,关于这三国的介绍内容不在本文考察范围内。
    69 《教育世界》介绍的欧美国家教育制度,田正平、肖朗《中外教育交流史》(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44-345页)有所涉及。
    70 福原镣二(次)郎,大学预备科时与夏目漱石结交,福原氏曾任东北大学第三代总长(1917.10/15-1919.6/20),转引自 http://www.pcmaniak.info/ja/wiki/;学习院第14代院长,转引自 http://www.weblio.jp/content/;文部省专门学务局长。其婿寺罔謹平(1891-1984)曾任汪精卫南京政府海军顾问。
    71 下田次郎(?-1938),文学博士。笔录德国科培尔(Coppell)《哲学要领》,此书后由蔡元培译成中文,转引自http://www.hkbu.edu.hk/-histweb/eng/publication/contemporary/jourvol4_3/jourvo14_3main.htm
    72 斋藤阿具,著有《西力东侵史》(又称《西方东侵史》),林长民译,属1903年发行的“闽学会丛书”之一。
    73 《教育界》,日本教育杂志,1902年吴汝纶访日期间,该杂志有很多报导,参见陈弱水《关于“中华思想共有圈”的几点看法》,《当代》第232期,2006年12月,60-75页。
    74 《太阳报》,即日本的《太阳》杂志,转引自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三联出版社1983年,第464页。葛兆光指出,“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那些年里,快速膨胀的日本似乎确实有一种‘提携支那'的热情和‘同文同种'的想象。其中,大久保利通利“振亚会”、《太阳》杂志、东亚同文会及《东亚时论》、日本人在中国所创办的各种东文学堂,在一些学者眼中就是某种“亚洲主义”的象征。”《想象的和实际的:准认同“亚洲”?--关于晚清至民初日本与中国的“亚洲主义”言说》,《台大历史学报》第30期(2002年12月),第183-206页。
    75 《教育世界》对实业教育的介绍主要集中于欧洲国家,参见卷四十三之《欧洲之学校附属园》、《英国之实科中学补助金》、《奴仆学校》、《法人欲学工业于美国》,卷四十九之《欧美高等商学校计数》、《乡宴学校》,卷五十《英国实业教育之缺憾》、《德国之手工教育》、卷五十四之《论教育宜注重实业》,卷五十五之《德国商业补习学校》,卷六十二之《述学园》等。
    76 《美国教育制度》,《教育世界》 卷四十一。
    77 原文作“斯塔福大学总长叙乐敦博士”,“希卡瓦大学总长哈巴氏”,“哈巴独大学总长衰黎亚德氏”。叙乐敦,即乔丹David Starr Jordan(1851-1931),博物学家和教育家,是他生活时代的美国最杰出的鱼类学家。1891-1913年任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参见《不列颠百科全书》(9),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80页。哈巴,即哈珀William Rainey Harper (1856-1906),美国希伯来语言学家,芝加哥大学第一任校长。参见《不列颠全科全书》(7),第461-462页。衰黎亚德,即埃利奥特Charles William Eliot(1834-1926),美国教育家、公共事务领导人。1869-1909年担任哈佛大学校长,在此期间将哈佛提高到世界著名学府的地位。参见《不列颠百科全书》(6),第31-32页。
    78 亥罗大学,即Howard University.
    79 《美国学事汇述》,《教育世界》 卷六十三。
    80 原文作“厄利”,即Richard Theodore Ely(1854-1943),美国经济学家,以关心社会问题和经济学家在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作用而闻名。1892-1925年任威斯康辛大学经济系主任。参见《不列颠百科全书》(6),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第47页。
    81 《美国威士孔沁大学记》,《教育世界》 卷六十五。
    82 《美国教科书制度》,《教育世界》 卷五十四。
    83 《美国教科书制度》,《教育世界》 卷五十四。
    84 《记美国少年图书馆》,《教育世界》 卷五十一。
    85 关于图书馆,除此文外,尚有卷三十六之 《欧美书藏纪要》,卷四十九之《美国轮阅图书馆》 等。
    86 《记美国心理学会》,《教育世界》 卷五十五。
    87 《美国之中学校》,《美国各都会之中等教育费》,卷四十三;《美国增设汉学科》,《美国设普通教育局》,《美国禁卖学位》,卷四十九;《美国教育进步》,卷五十;《记纽约学务》,卷五十五。
    88 Francoise Kreissler,Technical Education as a Key to Cultural Cooperation:The Sino-German Experience,in China's Education and the Industrialized World,Ruth Hayhoe and Marianne Bastid,M.E.Sharpe,1987.pp86
    89 《论教育宜注生实业》(卷五十四)、《记德国商业补习学校》(卷五十五) 亦涉及德国实业教育。
    90 即萨克森州 Freistaat Sachsen。
    91 《德国实业教育之大略》,《教育世界》 卷四十四。
    92 《德国实业教育之大略》,《教育世界》 卷四十四。
    93 《德国实业教育之大略》,《教育世界》 卷四十五。
    94 Hochschule,德语中指大学。
    95 《德国实业教育之大略》,《教育世界》 卷四十五。
    96 Fachschule,德语中指专科学校。
    97 《德国实业教育之大略》,《教育世界》 卷四十六。
    98 《德国实业教育之大略》,《教育世界》 卷四十六。
    99 《德国实业教育之大略》,《教育世界》 卷四十七。
    100 即今天的莱比锡商学院,位于萨克森州,是德国最古老、最顶尖的商学院。
    101 即汉诺威 Hannover.
    102 《德国实业教育之大略》,《教育世界》 卷四十七。
    103 《德国实业教育之大略》,《教育世界》 卷四十八。
    104 于洪波 《日本教育的文化透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3页。
    105 陈学恂 《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16、133、135、141页。
    106 《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舒新城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1年,第202页。
    107 《普国大学之女学生》,《教育世界》 卷四十九。
    108 即剑桥大学。
    109 即挪威。
    110 《记各国女子高等教育》,《教育世界》 卷五十。
    111 《记英国女校长协会》,《教育世界》 卷五十五。
    112 此处的“特殊教育”与今天意义上的特殊教育不同,包括贫困学生教育和残障学生教育二方面。
    113 原文作哈法德大学。
    114 《哈法德大学多贫生》,《教育世界》 卷四十二。
    115 《英国地方学务局之施设》,《教育世界》 卷四十二。
    116 伯明干即伯明翰,曼采斯他即曼彻斯特,里法普洱即利物浦。
    117 《英国地方学务局之施设》,《教育世界》 卷四十二。
    118 《记教育废人会》,《教育世界》 卷五十五。
    119 《英国之顽童学校》,《教育世界》 卷四十三。
    120 下文的“附属园”、“学园”皆可作“学校内的田园”理解,用于种植菜蔬、果物等。
    121 《欧洲之学校附属园》,《教育世界》 卷四十三。
    122 《述学园》,《教育世界》 卷六十二。
    123 从刊载内容的行文看,译自日本的文章占有极大比重。可以说,《教育世界》对欧美教育的译介主要是通过日本转译的。
    124 在介绍西方女子教育及教员的内容上有较多体现,参见卷四十九之《瑞士多外国留学生》、《普国大学之女学生》,卷五十之《记各国女子高等教育》、卷五十五之《记英国女校长协会》、《记脱麦斯师范学校》。。此外,卷四十一、卷四十二之《美国教育制度》,卷五十四之《美国学政述要》,卷四十三之《捐金兴学》、卷四十九之《马车迎送儿童》等内容的选择上亦有体现。
    125 关于《教育世界》之人物传记的研究成果尚不多见,是个有待充实的领域。杨晓曾以《日本文部大臣菊池大麓君传》为例,对该传记的叙述方式作了分析。参见氏著《中日近代教育关系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11-112页。
    126 参见孟华《晚清知识界的卢梭幻象》,收录于《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58-59页。
    127 传记中作“西巴特”,又译为希伯德,即Philip Franz von Siebold(1796-1866),出生于德国南部拜恩州维尔茨堡,在本地大学攻医学,兼修多门学科,包括动物学、植物学、民族学、人种学等。1823年作为荷兰商馆附属医生,前往日本长崎。在长崎开办诊所兼学塾,世称“呜泷塾”,门人中有不少成为兰学新秀。他是欧洲著名的日本学者,发表有《日本动物志》、《日本植物志》和《日本》。1859年作为荷兰贸易公司的顾问再次来到日本,1863年回国,1866年死于德国慕尼黑。参见郑彭年著《日本西方文化摄取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13、120-123页。
    128 #12
    129 作者(译者)待考。
    130 《伊藤圭介小传》,《教育世界》 卷十六。
    131 《伊藤圭介小传》,《教育世界》 卷十六。
    132 日本文科大学长即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长。此传与下文的《早稻田大学长法学博士鸠山和夫君传》、《东京美术学校校长正木直彦君传》的作者皆为石川半山(1872-1925),本名安次郎,冈山县人,毕业于庆应义塾,曾任《每日新闻》主笔、《朝日新闻》与《万朝报》记者。
    133 参见王守华《日本哲学史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79-281页;《日本人物辞典》,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51页。
    134 此处依原文译名,即哈特曼(Eduart Hartmann,1842-1906,)又译哈尔特曼,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
    135 《日本文科大学长文学博士井上哲次郎君传》,《教育世界》 卷五十七。
    136 东京大学的前身。1862年蕃书调所改称洋书调所。1863年改称开成所。1869年,开成所改为大学南校。
    137 《早稻田大学长法学博士鸠山和夫君传》,《教育世界》 卷六十。
    138 东京美术学校:东京艺术大学的前身。产生于日本美术复兴运动时期,1887年10月根据敕令设置,1889年开学,采用西方教学法。1949年,根据日本《国立学校设置法》,它与东京音乐学校合并为东京艺术大学,为日本最高艺术学府。正术直彦自1901年开始担任东京美术学校校长。
    139 文中作福原镣次郎,即福原镣二郎。
    140 《东京美术学校校长正木直彦君传》,《教育世界》 卷六十。
    141 1863年洋书调所改称开成所。
    142 #12
    143 高岛秋帆(1798-1866),江户幕府后期的炮术家。向荷兰人学习西洋兵法,创立高岛流派炮术,主张实行西式军事改革,1842年因受顽固派污蔑而被逮捕。高野长英(1804-1850),江户幕府后期的兰学者,因批判幕府的锁国政策被捕,越狱后继续行医和从事翻译,最后被幕吏追捕而自杀。佐久间象山(1811-1864),江户幕府后期的西洋兵学家,后被攘夷派暗杀。参见《日本人物辞典》,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08、231、339页。
    144 《日本文学博士加藤弘之君传》,《教育世界》 卷六十四。
    145 《日本文学博士加藤弘之君传》,《教育世界》 卷六十四。
    146 #12
    147 《日本文部大臣菊池大麓君传》,《教育世界》 卷六十四。
    148 #12
    149 津田仙(1837-1908)农业科学家。致力普及西方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被称为日本农业科学家的“鼻祖”。还办过盲哑学校,提倡禁烟、禁酒运动。著有《农业三事》。参见《日本人物辞典》,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445页。
    150 《东京盲哑学校长小西信八君传》,《教育世界》 卷五十八。
    151 《东京盲哑学校长小西信八君传》,《教育世界》 卷五十八。
    152 笔者由此猜想,所刊载的传记可能仅仅是原文的部分内容。
    153 文中指出黎氏生于1754年,卒于1826年,且卒年七十四,以此为断,则卒年应为1828年。此外,文中有“一千八百二十八年三月二十八日,黎讲演伦理学时,曾予人以遗言,……”则黎氏的卒年应以1828年为确。
    154 原文作哈尔勒大学。哈雷(勒)大学(Halle University),建于1694年。1806年被拿破仑关闭。1813年再次被关闭。1815年重建,1817年与维滕贝格大学合并。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改名为哈雷-维滕贝格马丁·路德大学(Martin Luther University of Halle-Wittenberg,)。
    155 原文作“一千八百七十七年”,疑笔误,此处改为1777年。
    156 《德国教育家黎摩厄传》,《教育世界》 卷五十九。
    157 为便于同原文对照,下文仍沿用加达里讷这一译名。
    158 《德国女杰加达里讷传》,《教育世界》 卷五十九。
    159 罗振玉在《教育私议》中提出女子教育与家庭教育之关系,“国民之中,女子居半数,若教育不及女子,是隐去其国了之半数矣。况女子不读书,必昧于家庭教育,而此半数之男子已于幼龄中经此,不谙保育法之慈亲,为种孱弱之病根。后来教育虽极完全,已有不可挽回 之势矣。故必破除惯习,开女子教育,亦从小学校入手,亦教以国民普通之知识技能与男子同,而别加以妇功及育儿等学。不必遽语高深,令成学以后,能谙家庭教育,抚育其子女,俾为有用之国民,是为要图。”《教育世界》卷一,教育世界社。
    160 关于这部分内容,相关的著述仅限于罗列性质的介绍,缺乏深层次的分析,如《上海近代教育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76-177页。
    161 近代中国女学与日本关系的先行研究,可参见乔素玲《近代中国女学与日本》,《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孙晓杰《日本女学对晚清中国女子教育的影响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度硕士论文)等。这些研究的主要关注点,体现在日本对中国官方女学思想的启蒙、日本教习对中国女学所提供的帮助等方面,非官方层面的研究则被忽略。《教育世界》作为公开发行的刊物,研究其译介的女子教育章程等内容有助于从非官方层面认识日本教育章程的传播及其结果,从而对中国女子教育近代化历程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
    162 《师范学校学科及程度》,《教育世界》 卷五。
    163 《师范学校、中学校、高等女学校建筑准则》,《教育世界》 卷八。
    164 《高等女学校令施行规则》,《教育世界》 卷十七。
    165 《文部省直辖诸学校官制》,《教育世界》 卷十五。
    166 《小学校教则大纲》,《教育世界》 卷六。
    167 《日本明治五年学制》,《教育世界》 卷三十九。
    168 《徒弟学校规程》,《教育世界》 卷十二(1901年10月),教育世界社。
    169 《学校令》时期是指1886年初《帝国大学令》、《小学校令》、《中学校令》、《师范学校令》等统称为《学校令》的颁布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的1945年为止的近六十年期间,是日本近现代教育立法的国家主义教育法制的确立和扩充期,亦是逐步确立以《教育敕语》为顶点的君主立宪教育体制的时期。参见郝维谦、李连宁《各国教育法制比较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9页。
    170 舒新城编 《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 中册,《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年,第385页。
    171 罗苏文 《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23-124页。
    172 卢燕贞 《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史1895-1945》,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第31-33页。
    173 《学部奏咨辑要》 卷三 《女子师范学堂章程》,沈云龙主编 《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 第十辑,文海出版社1986年。
    174 将中国女子教育章程与日本方面作综合比较的,参见孙晓杰《日本女学对晚清中国女子教育的影响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度硕士论文),作者认为1907年女子学堂章程在教育宗旨、入学年龄、课程设置、修业年限等方面都有浓重的日本色彩。
    175 参见孙晓杰 《日本女学对晚清中国女子教育的影响研究》,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度硕士论文。
    176 当然,这个学制在全国的实行情况并不统一,各地在实行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177 江上波夫《文明转移》,转引自依田熹家《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91页。
    罗振玉等.《教育世界》[J],上海:教育世界社,1901-1904年,1-68。
    [1]阿部洋.中国の近代教育と明治日本[M],福村出版,1990。
    [2]阿部洋.中国近代学校史研究:清末における近代学校制度の成立過程[M],福村出版,1993。
    [3]鲍尔生.滕大春译.德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4]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大事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5]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6]陈鸿祥.王国维与近代东西方学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7]陈鸿祥.王国维年谱[M],济南:齐鲁书社,1991。
    [8]陈科美.上海近代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陈永明.日本教育:中日教育比较与展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0]陈鸿祥.王国维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1]杨晓.中日近代教育关系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2]陈玉堂.中国近现代人物名号大辞典[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13]多贺秋五郎.近代中国教育史资料[G],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
    [14]杜成宪、崔运武、王伦信.中国教育史学九十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5]甘孺.永丰乡人行年录(罗振玉年谱)[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
    [16]国务院外事办公室.日本人物辞典[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8。
    [17]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十卷)[G],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18]关晓红.晚清学部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19]葛兆光.想象的和实际的:谁认同“亚洲”?--关于晚清至民初日本与中国的“亚洲主义”言说[J],台大历史学报,2002(30):183-206。
    [20]顾建新.我国明清时期教育翻译的发展脉络及特点[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5(3): 51-55。
    [21]郝维谦,李连宁.各国教育法制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2]何冠彪.关于罗振玉、王国维在清末编的《教育世界》与《教育丛书》--兼谈北京图书馆外借的《教育世界》第117、118、124号及上海图书馆编《中国新代期刊篇目汇录》第2卷上册的《教育世界》目录[J],抖擞,1980(37):64-73。
    [23]何生根、杨发祥.日本影响清末教育的途径[J],日本问题研究,2001(3):45-49。
    [24]蒋逸雪.刘鹗年谱[M],济南:齐鲁书社,1980。
    [25]#12
    [26]金林祥.张蓉.《教育世界》与西方教育的传入[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4):30-36。
    [27]刘蕙孙.铁云先生年谱长编[M],济南:齐鲁书社,1982。
    [28]刘德隆等.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G],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29]罗继祖.庭闻忆略--回忆祖父罗振玉的一生[M],长春:长春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辑出版,1985年。
    [30]罗继祖.庭闻忆略--回忆罗振玉的一生[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
    [31]卢燕贞.中国近代女子教育史[M],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32]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G],北京:中华书局,1993。
    [33]李国钧.中国教育大系·历代教育制度考[G],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34]罗苏文.女性与近代中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5]罗振玉.雪堂自述[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36]李庆.东瀛遗墨--近代中日文化交流稀见史料辑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7]吕顺长.清末浙江与日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8]林吉玲.20世纪中国女性发展史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39]罗继祖,萧文立.永丰乡人行年录,见:雪堂类稿[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40]罗继祖.王国维与樊炳清[J],史林,1989(3):80、19。
    [41]刘正伟、薛玉琴.略论清末罗振玉的教育活动利教育主张[J],杭州大学学报,1997(27):125-130。
    [42]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学制的制定[J],河北学刊,2002(6):125-129。
    [43]马光仁.上海新闻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44]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不列颠白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
    [45]穆允军.王国维的近代教育活动及其贡献[J],山东大学学报,2003(1):87-93。
    [46]孟华.晚清知识界的卢梭幻象[A],见: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58-59。
    [47]全国图书联合目录编辑组.全国中文期刊联合目录1833-1949(增订本)[G],北京: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1。
    [48]瞿葆奎.日本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49]钱曼倩,金林祥.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50]钱鸥.王国维与《教育世界》未署名文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0,32(4):121-123。
    [51]乔素玲.近代中国女学与日本[J],广东社会科学,2001(1):93-97。
    [52]Hayhoe Ruth,Marianne Bastid,China's education and the industrialized world:studies in cultural transfer,M.E.Sharpe,c1987.
    [53]任达.李仲贤译.新政革命与日本--中国1898-1912[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54]上海图书馆.《中国近代期刊篇目汇录》(2)[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55]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56]实藤惠秀.谭汝谦等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M],北京:三联出版社,1983。
    [57]学部奏咨辑要[A],见: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十)[G],台湾:文海出版社,1986。
    [58]史和.中国近代报刊名录[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59]宋应离.中国期刊发展史[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
    [60]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1]苏云峰.中国新教育的萌芽与成长(1860-1928)[M],台湾:五南图书公司,2005。
    [62]孙敦恒.于国维与中国现代教育[A],见:纪念王国维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论文集[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289-301。
    [63]孙晓杰.日本女学对晚清中国女子教育的影响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5。
    [64]谭汝谦.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
    [65]谭佛雏.王国维哲学美学论文辑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66]田正平.留学生与中国教育近代化[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67]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68]王德毅.王国维年谱[M],台湾:学术并作奖助委员会 1967。
    [69]王云五.革新时代教学思想[M],台北:商务印书馆股份有限公司,1971。
    [70]王守华.日本哲学史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71]卫道治.中外教育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72]王庆祥,萧文立,罗继祖.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G],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73 萧艾.王国维评传[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74]徐友春.民国人物大辞典[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
    [75]夏之莲.外国教育发展史料选粹[G],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6]萧文立.白云追思集[M],大连:双守簃,2003。
    [77]徐万民.教育世界[A],见:《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一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14-140。
    [78]谢长法.罗振玉:晚清教育改革的先行者[J],河北大学学报,2003(4):17-20。
    [79]肖朗,叶志坚.王国维与赫尔巴特教育学说的导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4):76-82。
    [80]依田熹家.孙志民等译.中日近代化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88。
    [81]袁英光.新史学的开山--王国维评传[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82]叶再生.中国近代现代出版通史[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2。
    [83]于洪波.日本教育的文化透视[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
    [84]依田熹家.卞立强译.日中两国近代化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85]杨齐福.西方教育思想东渐下近代教育观的生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1999(4):105-110。
    [86]杨建华.上海近代教育期刊的历史沿革[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1):87-94。
    [87]中华学术院日本研究所.日本简明百科全书[M],台湾:华冈出版部,1973。
    [88]周谷平.近代西方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89]郑彭年.日本西方文化摄取史[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
    [90]张连科.王国维与罗振玉[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91]朱鹏.晚清教育宗旨奏折试析[J],清史研究,1996(3):53-62。
    [92]邹振环.东文学社及其译刊的《支那通史》与《东洋史要》[J],域外汉籍研究集刊(三),北京:中华书局,2007:347-36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