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财富与信仰的冲突及其化解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性文化背景下,日新月异的新科技革命浪潮,从根本上改变了现代人的生存与生活图景,也不断地改写和颠覆着传统的价值观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进程迅速加剧,客观上使得以功利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为基本追求的消费主义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理念日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财富的占有,花样繁多的、无尽的物品消费也已成为普通民众幸福的重要内容。对GDP的狂热追求,对财富的近乎疯狂的占有和享用,使得整个社会和民众并没有真正体验到快乐和幸福,相反,却陷入越来越深重的精神虚无和信念危机的境地,同时不得不承受着因资源的浪费、生态的恶化所带来的生命与生活质量不断下降的严重代价,幸福的承诺和实现成了一句空话。
     本文采用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理论和现实相关照的方法,从对“人类幸福的生态限度”问题的思考和关注入手,提出并立足“生态幸福”的理论视野,围绕财富与信仰之间的冲突这一核心主题,通过对传统不合理的发展观和社会进步观的全面反思,对消费主义等展开深刻的批判,系统地分析和阐释了生态幸福理论和实践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力图实现对传统幸福观的辩证扬弃和超越。
     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幸福论的立场,运用现代生态伦理学的理论立场、观念和方法,从生态幸福观的角度分析财富、信仰与幸福的关系,尝试提出自己对于生态幸福的含义、实质、实现原则和路径等的理解。论文集中阐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主题性内容。一是通过思考片面理解的财富为什么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这一问题,对中西方传统文化关注的幸福观念展开反思,在此基础上引入生态幸福的观念,展开生态幸福问题的理论分析。作者认为,生态幸福是中西方文化中幸福观念历史演进的当代形态,表达的是现代人对于自身生存与生活方式的新的生态觉悟和伦理自觉,秉持着新的历史使命;二是对现代人以占有和享乐为目的的生活方式所导致的现代人幸福的疏离化现象进行了分析,提出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生态维度”的缺失——非生态、反生态所导致。论文一方面通过对收入、消费与幸福三者关系的生态文化考量,全面分析现代人“文明病”的症结。另一方面,通过对以追求单纯增长为发展目的的财富创造和获取方式所导致的生态的缺失及其后果的分析,指出了现代人的幸福感受危机的症结和实质所在;三是作者认为,对生态幸福观的理解,必须明确当代人类所处时代的性质,作者认为,当今时代是一个“生态社会”的时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早有深刻的理论预见和前瞻性分析,经典作家所坚持的实践基础上的“生态幸福”是一种新价值公共性基础上的人类群体共享的幸福。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本质上是实践的,这种实践是对整个对象世界的尊重和敬畏的前提下展开的,在这种实践基础上所获得的幸福才是实在的、可靠的、可共享的。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想中的未来美好社会,本质上是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生态社会”,这一社会追求人与对象世界之间物质变换的合理性,其结果就是现代人的“生态幸福”理论的达成和实现。四是在分析阐释生态幸福的本质问题的基础上,作者对发展主义、消费主义的财富、幸福与信仰观进行了深刻的审视,对生态幸福在何种意义上构成当代中国民众精神生活——社会价值理性信仰重建的新领域等问题做出了必要的阐明。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深刻分析了当代中国民众合理信仰的选择问题;另一方面,分析财富与信仰之间冲突的的根源以及二者之间统一的基础和根据;认为,金钱和财富对信仰的僭越是荒谬的。五是探讨了生态幸福实现的社会基础与制度性条件。作者认为,生态幸福贵在实践,这种新质的、新形态的幸福的实现,需要付诸多方面的努力。论文着重探讨了与生态幸福实现相关的经济生活领域的包容性增长、绿色经济、生态补偿,政治生活领域“生态政治”的实践,以及文化价值领域的“生态中心主义的共同体”、“生态政治”、“生态公民与生态人”的培育问题等。作者明确指出,生态幸福不是一种乌托邦,而是一种通过全球社会的共同努力,完全可以达到并最终实现的美好生活理想。
Modern cultural context of rapidly chang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to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survival and life of the modern picture also continue to rewrite and subvert the traditional values. Since the1990s, the process of globalization is rapidly increasing, Utilitarianism, individualism, hedonism, for the basic pursuit of consumer culture, values and philosophy of life is increasingly penetrated into various fields of social life, The possession of wealth, great variety, the endless consumption of goods has also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appiness of ordinary people. The fanatical pursuit of the GDP, the frenzied possession of wealth and enjoyment, making the whole society and the public does not really experience the joy and happiness, on the contrary, they will find themselves increasingly deeper position of the heavy spirit of nothingness and the crisis of faith. And had to bear due to the waste of resources, serious consideration of ecological deterioration brought about by the life and quality of life declining happiness commitment and became a bubble
     In this paper, the history and logic of the unity of theory and reality according to the method, Thinking and attention from the problems of " the ecological limits of human happiness ", paper presented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and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well-being, Around the core theme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wealth and faith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irrational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nd the concept of social progress, expand profound critique of consumerism, system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cological well-being history and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trying to discard and beyond the dialectic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happiness.
     Adhere to Marxism practice happiness on the position paper, the use of modern ecological ethics, theoretical positions, concepts and method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wealth, faith and happi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happiness, try to put forward their own ecological meaning of happiness, the real, to achie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s and path.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thematic content of the following aspects. First, think one-sided understanding of the wealth, why not bring true happiness, to expand the reflection on the concep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udience happy, on this bas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well-being, expand the ecological well-being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ecological well-being is a contemporary form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concept of happiness in Western culture, the expression is modern for their own survival and way of life of the new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and ethical consciously uphold the new historical mission; Second, the modern to the possession and enjoyment for the purpose of lifestyle caused by the alienation of modern happiness phenomenon, the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at due to the lack of "ecological dimension"-the non-ecological, anti-ecological cause. On one hand, considerations of income, consumption and happiness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paper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crux of the modern " diseases of civil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lack of ecological consequences for development purposes in a simple growth of wealth creation and the way pointed out the crux and the essence of the crisis of the modern feeling happy; Third,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logical concept of happiness, we must clear the nature of contemporary human era in which,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 present era is the era of an "ecological society", the classic writers of Marxism has long been a profound theoretical foresight and prospective analysis, Classical writers adhere to the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the ecological well-being is to share the happiness of a new value on the basis of the public nature of the human population.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 Marxist concept of happiness is essentially practical, this practice is carried out under the premise of respect and awe of the whole object world of such practices on the basis of happiness is real, reliable, can be shared. Pointed out that the future good society in the ideal of the classic writers of Marxism, in essence, is the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n and society and people such as "ecological society". This social rationality of the pursuit of material transformation between the world of people and objects, the result is to achieve and realize the modern theory of "ecological well-being". Fourth,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ecological well-being, the author has made a profound look at the development of doctrine, consumerism, wealth, happiness and faith concept, at the same time,of the ecological well-being in what sense,constitute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people the spiritual life-rational belief reconstruction of the social value of new fields, such as to make the necessary clarifications. On the one hand, under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Marxism, profound analysis of the choice of reasonable belief of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people; the other hand, the root causes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analysis of wealth and beliefs as well as between the two unified basis and in accordance with; Pointed out that money and wealth is the transgression of faith is absurd. The fifth is to explore the basis of ecological well-being to achieve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of ecological well-being is the practice, this new quality, the implementation of new forms of happiness, we need to put many efforts.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economic spheres of life and ecological well-being to achieve inclusive growth, green economy,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the area of political life "eco-politics" of the practice, as well as the field of cultural values "community of ecocentrism","ecological politics", the cultivation of "ecological citizenship and ecological man" problems.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the ecological well-being is not a utopia, but a global community works together, can achieve the ideal and the eventual realization of a better life.
引文
①参见马妮:《解构之后的多元与虚无:后现代幸福观简论》,载《江海学刊》,2010年第四期。
    ②参见刘兴石等:《马尔库塞幸福观的三个维度》,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7期。
    ①虞依娜彭少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研究进展》,载《生态环境学报》,2010第9期。
    ②健康的概念最初是医学用语,主要用于描述人体处于一种良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意味着身体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它应是一种完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关系上的良好状态”。生态系统的健康也应该呈现出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的良性发展状态。
    ③朱丽:《近50年来发展心理学生态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载《心理科学》, 2005,,28[4]。
    ①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①①转引自葛红兵:《忧患、信仰与拯救——当代生态文学的三个向度》[J],载《社会科学》,2010年第8期。
    ① Dond Worst, The Wealth Of Nature: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ecologicallmagin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p.27.
    ①①[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82页。
    ①参见王锡君: 《人类向何处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8月版,第38、39页。
    ①[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4、45页。
    ②参见谭容培,宋国栋:《想象理论新视域:自由的唤醒与物化的拯救》[J],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6期。
    ①周国平:《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M],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②[法]阿尔贝特·史怀泽著:《敬畏生命》[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9页。
    ③《气候变化与资金:“钱”因“候”果》,参见网页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12/12/content_12633922.htm.
    ①转引自王诺: 《唯发展主义批判》[J],载《世界文学》2005年第6期,第291-303页。
    ① J. M. Keynes, Economic Possibilitiyes for Our Grandchild, Essays in Persuasion, New York, Norton,1963.
    ②欧阳志远:《上帝的陶杯——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差异性》[M],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版,第302页。
    ③韩文辉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与生态理性》[J],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第3期,第8-11页。
    ①[英]威廉·汤普逊:《最能促进人类幸福的财富分配原理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页。
    ①胡鞍钢:《科学发展观就是中国人民的幸福观》[J],《前沿》2008年第3期。
    ①转引自郑也夫:《收入,消费与幸福》[J],参见腾讯网http://book.qq.com/a/20071009/000009.htm.
    ①参见雷鸣:《祛魅与返魅:新世纪生态小说的现代性反思》[J],载《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
    ②参见潘岳纵:《论文明转型》[J],载《绿叶》2004年第2期,第8-13页。
    ①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8页。
    ①此原始资料来源于《世界资源报告——1998-1999》
    ②参见《瞭望》周刊,2001年7月9日。
    ③参见《瞭望》周刊,2003年8月4日。
    ④199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1997年—2010年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正式实施。在这个规划纲要中,划定了全国范围内的人们称之为“保命田”、“生命线”的基本农田保护区。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范围,又扩展至16.28亿亩,这是号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不可逾越的红线”。2002年8月,宣布16亿亩基本农田为“不可逾越的红线”。2006年9月6日,国务院强调,18亿亩耕地的“红线”坚决不能突破,不仅要管到2010年,而且要管到2020年甚至更长时间。
    ①转引自佟新:《人口社会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2版,第36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③[法]克洛德·阿莱格尔:《城市生态,乡村生态》[M],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3页。
    ①[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林自新、戢守志译,东方出版社出版,2003年版,序言。
    ①出自《易经》“贲”卦的象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①[英]阿伦·布洛克著:《西方人文主义传统》(The Humanism Tradition in the West),董乐山译,北京:三联出版社1997年版,第12页。
    ①[美]奥尔多·利奥波德著:《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页。
    ①[美]戴维·埃伦费尔德著:《人道主义的僭妄》,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67页。
    ①[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利》,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② Aldo Leopold, "The Land Ethic," in Michael E. Zimmermanetal.(ed.),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From Animal-Rights to Radical Ecology,2nded.,PrenticeHall,Inc,1998,P.87,88.
    ③ Peter Singer, "All Animals Are Equal," Philosophic Exchange, Vol.1, No.5(Summer1974), P.243.
    ①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
    ②转引自苗元江:《影响幸福感的诸因素》,载《社会》,2004年第4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②杨楹等:《马克思生活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③参见杨楹:《论马克思生活哲学对费尔巴哈的超越——两种生活思维之比较研究》,载《华侨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④参见王福民:《论马克思哲学生活观的理论支点》,载《新华文摘》,2006年第8期。
    ①杨楹等:《马克思生活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75页。
    ③杨楹等:《马克思生活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①赵林:《西方宗教文化》,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6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63页。
    ①李兴方:《人生格言精华词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66页。
    ①参见耿凯燕:《生活质量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载《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88期。
    ②参见赵向红,陈胜涛:《城乡生活质量差距比较研究》,载《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2期。
    ①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30页。
    ①陈学明、张志孚:《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名著提要下》,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502页。
    ①威廉·莱易斯:《自然的控制》,重庆: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页。
    ②闵绪国:《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论述》,《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第2期。
    ③张晓鹏:《从控制走向解放——莱易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探析》,复旦大学,2007年,第107页
    ①《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页。
    ①本文指的自然,相同于美国生态哲学家罗尔斯顿所限定的自然,它是指独立于人类有目的的活动而在自然力作用下的自然,即源发自然或荒野自然。人类文化过程打断了这样的自然力。尽管一些海域、南极或划定保护的荒野接近源发自然,但是质朴的自然留存仍然不多。
    ②见列奥·施特劳斯对自然的界定:“在发现自然之前,某些事物或某些类别的事物的最具特征的行为,被人们看作它的习惯或方式。……吠叫和摇尾巴是狗的方式,来月经是妇女的方式,疯人所作的古怪的事情是疯人的方式,正如不吃猪肉是犹太人的方式、而不喝酒是穆斯林的方式一样。在前哲学时期,‘习惯’或‘方式’乃是‘自然’的对应物。每一事物或每类事物都有其习惯或方式。”(施特劳斯,第83-84页)
    ①康芒纳的生态学四条定律是:“事物皆相互连接”、“物质不灭,物质循环”、“自然界最懂得自然”、“取予平衡”。
    ②[美]康芒纳:《生态学的四条定律》fJ],刘国城译,载《生态哲学信息》1988年第1期。
    ③[美]康芒纳:《生态学的四条定律》fJl,刘国城译,载《生态哲学信息》1988年第1期。
    ④[美]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①参见叶平:《生态哲学的内在逻辑:自然(界)权利的本质》[J],载《哲学研究》2006年第1期。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2页。
    ③《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17页。
    ①参见叶平:《生态权力观和生态利益观探讨》[J],载《哲学动态》1995年第3期。
    ① Seitz, John L.,1988, The Politics of Development, Basil Blackwell Inc, p.130.
    ①[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杨祖陶校,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93页。
    ①参见孙雪蕾:《三问幸福指数?》,载《人民论坛》,2005年第1期,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85/13978/1247721.html
    ②出自《论语·述而》“饭素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①[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版,第263页。
    ①王慧博:《浅析消费社会的异化》[J],载《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①李金蓉:《消费主义与资本主义文明》[J],载《当代思潮》2003年第1期。
    ①周道华:《生态伦理视角中我国的消费问题》[J],载《消费导刊》2007年第11期。
    ①尹世杰:《关于生态消费的几个问题》[J],载《求索》2000年第5期。
    ①张理:《消费模式创新与人性的延伸》[J],载《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①万俊人:《寻求普世伦理》[M],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3页。
    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2页。
    ②出自《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③出自《论语·述而》。
    ④出自《老子》第67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①资料来自中国环保设备网,http://www.goepe.com/exhibition/zh_news.php?id=18902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2页。
    ①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2页。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5-26页。
    ②万俊人:《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4-296页。
    ①[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杰译,三联书店,1987年12月北京第1版,第138页。
    ②[德]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关子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页。
    ③刘森林:《发展哲学引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①[印度]克里希那穆提:《点亮自性之光》,胡因梦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②[印度]克里希那穆提:《浩渺无垠——生命的注释Ⅱ》,李立东、史芳梅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5年版,第307页。
    ①[美]亨延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第2页。
    ①[英]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等译,学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64页。
    ②袁祖社:《公共性的价值信念及其文化理想》,《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①汪晖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88页。
    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6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7页。
    ①朱光潜著,《无言之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9页。
    ②同上,第3页。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选自苗力田主编《亚力士多德全集》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4]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5][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英]约翰·穆勒:《功用主义》,唐钺译,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7][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两篇》,赵伯英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英]休谟:《人性论》,关之运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9][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0][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60年版。
    [1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2][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3][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4][法]圣西门:《圣西门选集》第2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5][法]摩莱里:《自然法典》,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6][德]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任立、孟庆时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4、10、13、18、19、23、24、25、26(Ⅰ)26(Ⅲ)、27、34、42、46(上)、46(下),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9][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0][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1][德]恩格斯:《反杜林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2][德]恩格斯:《论马克思》,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
    [23]《列宁选集》第1、2、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6][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年版。
    [27][德]汉斯·萨克塞:《生态哲学》,东方出版社1991年版。
    [28]《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李宝恒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9][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30][美]戴维·艾伦费尔德:《人道主义的僭妄》,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31][德]海德格尔:《诗歌·语言·思想》,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32][德]海德格尔:《林中路》,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4年版。
    [33][德]海德格尔:《走向语言之途》,孙周兴译,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年版。
    [34][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5][美]大卫·雷·格里芬主编:《后现代科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36][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
    [37][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利》,青岛出版社1999年版。
    [38][美]康芒纳:《生态学的四条定律》,刘国城译,载《生态哲学信息》1988年第1期。
    [39][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刘耳、叶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40][巴西]何塞·卢岑贝格:《自然不可改良》,三联书店1999年版。
    [41][美]E.拉兹洛:《决定命运的选择》,三联书店1997年版。
    [42][奥]路德维希·冯·贝塔朗非:《开放系统论与人类社会、人文科学系统》,《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7年第2期。
    [43][美]E·拉兹洛:《即将到来的人类学生态时代》,《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第10期。
    [44][美]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45][美]E·P·奥德姆:《九十年代生态学的重大概念》,《世界科学》1993年第2期。
    [46][英]W·C丹皮尔:《科学史》,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47][奥]弗·冯·维塞尔:《自然价值》,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48][美]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49][美]丹尼尔·A.科尔曼:《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梅俊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50][德]乌·贝克、哈贝马斯:《全球化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51][美]A.莱奥波尔德:《大地伦理学》,叶平译,《自然信息》1990年第4期。
    [52][英]安德鲁·韦伯斯特:《发展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53][美]柯克帕特里克·塞尔:《美国绿色行动的现状》,《交流》1994年第3期。
    [54][美]巴里·康芒纳:《与地球和平共处》,王喜六、王文江、陈兰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
    [55][英]罗素:《走向幸福》,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6][美]诺曼·迈尔斯:《最终的安全》,王正平、金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57][美]福格特:《生存之路》,张子美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58][德]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59][德]沃尔夫冈·威尔施:《如何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民族艺术研究》2004年第5期。
    [60][美]莱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
    [61][美]托马斯·贝里:《伟大的事业:人类未来之路》,曹静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62][美]麦克·迈克尔:《危险的地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64][美]丹尼斯·米都斯:《增长的极限》,李宝恒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5][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6][日]见田宗介:《现代社会理论——信息化、消费化社会的现在与未来》,厉以宁监译,耀禄、石平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版。
    [67][美]施里达斯·拉尔夫:《我们的家园——地球》,夏堃堡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8][美]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潘嘉玢、刘瑞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69][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祥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0][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1][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2][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73][瑞士]汉斯·昆:《世界伦理构想》,周艺译,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74][俄]H弗罗洛夫:《人的前景》,王思斌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75][美]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张宁等译,华夏出版社1997年版。
    [76][德]赫尔穆特·施密特:《全球化与道德重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77][美]詹姆斯·N·罗西瑙:《全球化的复杂性与矛盾》,转引自王列、杨雪冬《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78][英]A·J·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国际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79][美]约翰·贝拉米·福斯特:《马克思的生态学——唯物主义与自然》,刘仁胜,肖锋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80]迪安·克定:《生态公民权》,载恩靳·伊辛等主编《公民权研究手册》,王小章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81][英]巴特·范·斯廷博根:《迈向全球生态公民身份》,载巴特·范·斯廷博根编《公民身份的条件》,郭台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82][美]彼得·雷森伯格:《西方公民身份传统》,郭台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版。
    [83][美]基思·福克斯:《公民身份》,郭忠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
    [84][法]克洛德·阿莱格尔:《城市生态,乡村生态》,陆亚东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85][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侯文惠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86][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87][英]齐格蒙特·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刚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8][俄]基鲁索夫:《生态意识是社会和自然最优相互作用的条件》,《哲学译丛》1986年第4期。
    [89][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韩立新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90][美]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环境哲学导论》,林官明、杨爱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1][美]伊斯特布鲁克:《是什么使幸福感缺失》,黄海燕、喻文中译,《文汇报》2006-04-04(11)。
    [92][德]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关子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93][印度]克里希那穆提:《点亮自性之光》,胡因梦译,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07年版。
    [94][印度]克里希那穆提:《浩渺无垠——生命的注释Ⅱ》,李立东、史芳梅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5年版。
    [95][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8 年版。
    [96][英]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等译,学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97][美]哈维:《后现代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索》,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98][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99][美]阿伦特:《人的条件》,竺乾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0][美]奥尔多·利奥波德著:《沙乡年鉴》,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01]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2]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3]邓捷:《生态哲学——生态文明时代的灵魂》,《新疆社科论坛》2000年第3期。
    [104]杨楹等:《马克思生活哲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5]赵林:《西方宗教文化》,长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106]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7]辛鸣:《制度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8]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09]张三元:《论人的全面发展与制度保障》,《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10]宋增伟:《制度公正与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1]王海传:《人的发展的制度安排》,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2]鲁鹏:《制度与发展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3]陆学艺、景天魁:《转型中的中国社会》,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14]俞吾金、陈学明:《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新编西方马克思主义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5]陈学明、张志孚:《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名著提要》(下),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
    [116]闵绪国:《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论述》,《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第2期。
    [117]张晓鹏:《从控制走向解放——莱易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探析》,复旦大学,2007年版。
    [118]韩立新:《马克思的物质代谢概念与环境保护思想》,《哲学研究》2002年第2期
    [119]徐德应:《全球气候变暖与热带林业政策》,载《世界林业研究》1990年第3期。
    [120]王立朝:《记“5·5”中国西北一场黑风暴灾害纪实》,载《中国科学报》1993年6月11日。
    [121]孙英:《幸福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22]陈振明:《技术、生态和人的需求》,《学术月刊》1985年第10期。
    [123]肖前、李秀林、汪永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修订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24]申曙光:《生态文明及其理论与现实意义》,《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
    [125]周穗明:《智力圈》,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26]柳承宏:《未来世界的六大特征》,《新华文摘》1993年第4期。
    [127]包庆德:《市场经济与生态哲学》,《哲学动态》1994年第6期。
    [128]张晓琴:《生态政治: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29]李连奎:《政治生态化——未来政治的发展趋势》,《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第5期。
    [130]王伟中:《国际可持续发展战略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31]丁开杰、刘英、王勇兵:《生态文明建设:伦理、经济与治理》,《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4期。
    [132]田启波:《全球化进程中的生态文明》,《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33]潘岳:《中国环境问题的根源是我们扭曲的发展观》,《环境保护》2005年第6期。
    [134]朱锋:《“非传统安全”呼唤人类共同体意识》,《瞭望》2006年第4期。
    [135]何德功:《新闻背景:世界水资源现状》2003年3月16日,
    [136]余潇枫、张彦:《21世纪伦理学新走向:类伦理学》,《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5期。
    [137]刘东国:《绿党政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138]余潇枫:《国际关系伦理学》,长征出版社2002年版。
    [139]廖晓义:《绿色生活与民间组织的功能》,2005年3月28日,http://www.gvbchina.org.cn/content.php?newsid=160。
    [140]虞云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载韩雪《从多元到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41]蔺雪春:《大政治观:生态政治对构建中国和谐社会的有益启示》,《晋阳学刊》2006年第2期。
    [142]肖显静:《生态政治—面对环境问题的国家抉择》,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143]叶峻:《关于社会生态学的几个哲学问题》,烟台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5]郑慧子:《多样性的再发现:从技术社会到生态社会》,《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年第7期。
    [146]傅治平:《和谐社会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47]肖显静:《生态政治》,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148]王建明:《当代西方生态政治运动的踪迹和走向》,《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1期。
    [149]文传浩等:《论政治生态化》,《思想战线》2000年第6期。
    [150]陈中、陈初越:《中国呼唤生态文明时代》,《南风窗》2005年第4期。
    [151]贵州环境保护政府网,http://www.gzhjbh.gov.cn,2006-02-28.
    [152]中国环保产品超市网,http://www.hbcs.cn,2005-10-08.
    [153]《环球时报》2002年4月4日。
    [154]于光远:《经济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155]周梅华:《可持续消费及其相关问题》,《现代经济讨论》2001年第2期。
    [156]矫海霞:《现代性消费伦理的演变与生态消费伦理的提出》,《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2期。
    [157]万俊人:《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8]李培超:《自然的伦理尊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59]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三联书店1995年版。
    [160]王宁:《消费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61]尹世杰:《优化消费结构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62]高兆明:《道德生活论》,河海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63]孙启宏、王金南:《可持续消费》,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年版。
    [164]国家环境保护局编译:《21世纪议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65]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66]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王之佳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67]杨茂松:《生态消费:人类消费行为发展的深度思考》,《特区经济》2005年第10期。
    [168]尹世杰:《消费需要论》,湖南出版社1993年版。
    [169]向玉乔:《生态经济伦理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70]罗丽艳:《“生态人”假设—生态经济学的逻辑起点》,《生态经济》2003年第10期。
    [171]王宁、薛晓源:《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72]曹伟编著:《城市·建筑的生态图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年版。
    [173]周国文:《公民伦理观的历史源流》,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174]庄贵阳等:《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75]杨通进:《生态公民论纲》,《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3期。
    [176]熊焰:《低碳之路》,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177]樊浩:《伦理精神的价值生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8]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
    [179]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80]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81]曾繁仁:《试论人的生态本性与生态存在论审美观》,《人文杂志,》2005年第3期。
    [182]里夫全:《嫡—一种新的世界观》,三联书店1997年版。
    [183]刘大椿,岩佐茂主编:《环境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4]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85]余谋昌:《生态意识及其主要特点》,《生态学杂志》1991年版第4期。
    [186]王民:《环境意识概念的产生与定义》,《自然辩证法通讯》2000年第4期。
    [187]侯文蕙:《环境史和环境史研究的生态学意识》,《世界历史》2004年第3期。
    [188]余谋昌:《环境意识与可持续发展》,《世界环境》1995年版第4期。
    [189]刘湘溶:《论生态意识》,《求索》1994年第2期。
    [190]储大建:《“绿色前沿译丛”总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
    [191]杨朝飞:《关于环境意识内涵的研究》,《环境保护》1992年第4期。
    [192]徐嵩龄:《环境伦理学进展:评论与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93]方世南:《马克思的环境意识与当代发展观的转换》,《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第3期。
    [194]包庆德:《生态哲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评析》,《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95]余谋昌:《生态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96]陈铁民:《论现代生态意识》,《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2年第4期。
    [197]张久恒:《论生态意识的基本特征》,《江淮论坛》1988年第6期。
    [198]孙朝阳、马志政:《简论哲学的环境意识》,《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199]欧阳志远:《生态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质与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44年版,第229、230期。
    [200]包庆德:《生态哲学视野中的生态意识与环境教育》,《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201]郑雪等:《幸福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2]王韬洋:《有差异的主体与不一样的环境想象》,《哲学研究》2003年第3期。
    [203]庄国泰:《论环境意识的基本内涵》,《中国环境科学》1991年第5期。
    [204]郇庆治:《传统生态意识:时代视角与价值转化》,《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年第9期。
    [205]杨莉、戴明忠、窦贻俭:《论环境意识的组成、结构与发展》,《中国环境科学》2001年第6期。
    [206]王民:《论环境意识的结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3期。
    [207]方世南:《环境哲学视域内的生态价值与人类的价值取向》,《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8期。
    [208]包庆德、彭月霞:《生态哲学之维:自然价值的双重性及其统一》,《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09]包庆德:《生态哲学的功能与生态素质的提升》,《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210]刘啸霆:《环境问题的人学价值》,《新华文摘》2004年第17期。
    [211]曹孟勤:《马克思的物质变换思想与生态伦理重构》,《道德与文明》2009年第6期。
    [212]汪晖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1998年版。
    [213]徐嵩龄:《环境意识关系到中国的现代化前途》,《科技导报》1997年第1期。
    [214]包庆德:《论生态存在与生态意识》,《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215]李欣复:《论生态美学》,《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12期。
    [216]余谋昌:《生态伦理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7]徐长福:《马克思的实践首先是一个价值本体概念》,《哲学动态》2003年第6期。
    [218]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光明日报》2004年4月5日。
    [2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年版。
    [220]王偌:《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1]雷毅:《深层生态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222]刘森林:《发展哲学引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23]俊伟:《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初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1998年第6期。
    [224]景全·休闲:《人与自然和谐之道》,《中州学刊》2007年第1期。
    [225]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26]李培超:《伦理拓展主义的颠覆——西方环境伦理思潮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7]李兴方:《人生格言精华词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28]Roderick Frazier Nash, The Riguts, Nature.Wisconis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isn Press,1989.
    [229]M.C. Nussbaum and A. Seneds, The Quality of Life, Oxford:Clarendon Press, 1993.
    [230]Hurrella,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ry and The Global Enviro Environment [A].B00THK, SNITH5.
    [231]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 [M].USA:The Pennsy Lvhia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5.
    [232]Liz Barclay & Grosvenor, Green Living for Dummies, West Sussex:John Wiley &,Sons,Ltd.,2007.
    [233]Aldo Leopold, The Land Ethic, in Michael E. Zimmermanetal.(ed.),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FromAnimal-Rights to Radical Ecology,2nded.,PrenticeHall,Inc,1998.
    [234]SeePeterSinger, All Animals Are Equal, PhilosophicExchange,Vol.1,No.5 (Summer 1974)
    [235]Olson, Sigurd,1980 Reflections from theNorth Country, New York: AlfredH.Knopf.
    [236]Seitz, John L.,1988, The Politics of Development, BasilBlackwell Inc.
    [237]Jill Steans & Lioyd Petiifor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erspectives and Themes, Harlow:Person Education.
    [238]Thomas Barry, The Great Work, Our Way into the Future, New York:Bell Tower, 1999.
    [239]Thomas G.Weiss, Tatiana Carayannis & Louis Emmerij,et al,UN Voices:The Struggle for Development and Social Justice,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5.
    [240]Andrew Cottey, Security in the New Europe,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7.
    [241]Amartya Sen, Beyond the Crisis,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Asia,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1999.
    [242]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303/16/content_780942.htm.
    [243]Andrew Hurrell,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ry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 in Ken Booth & Steve Smith (ed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 University Park, PA: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5.
    [244]Volker Rittberger & Bernhard Zangl, International Orgnization:Polity,Politics and Policies,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6.
    [245]Thomas G.Weiss & Sam Daws, The Oxford Handbook on the United Nation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246]Emil Kirchner & James Sperling, Global Security Governance:Competing Perceptions of Security in the 21th Century, Abington:Loutledge,2007.
    [247]Jim Whitman, The Limits of Global Governance, Abington:Loutledge,2005.
    [248]Gao Qinhai & Yu Xiaofeng, Species Philosophy and Human Modernizatio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Vol.22,No.1 (2001)
    [249]Dale Jamieson, A Companion to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3.
    [250]Barry Buzan, From International World Society:English School Theory and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Globaliza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51]Jochen Prantl, UN Security Council and Informal Groups of State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252]Christopher Rootes, Environmental Protest in Western Europ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253]R. S. Gottlieb, A Spirituality of Resistance:Finding a Peaceful Heart and Protecting the Earth, New York:TheCrossroads PublishingCompany,1999.
    [254]B. Turner, Citizenship and Capitalism, London, Allen and Unwin,1986.
    [255]J. Weeks, The Sexual Citizen, Theory Culture and Society 15 (3-4),1998.
    [256]J.Bernstein, Right, Revolution and Community:Marx's on the Jewish Question, in P. Osborne (ed.),Socialism and the Limits of Liberalism, London:Verso,1991.
    [257]C. Taylor, Sources of the self,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9.
    [258]M.Thomashow, Ecological Identity:Becoming a Reflective Environmentalist, Cambridge, MA:MIT Press,1996.
    [259]UK Energy White 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ing Alow Cadxm Economy, 2003.
    [260]Donald Worster, Nature's Ecomomy, A History of Ecological Ideas,2m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