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大灌顶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大灌顶经》十二卷在中国佛教史上影响很大,第十二卷《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更是如此。《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中出现了最早的药师信仰形态,从石窟壁画和敦煌遗书可知,中国中世时期药师信仰非常兴盛。但是出于种种原因,学界对《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以及《大灌顶经》其它十一卷的研究却没有得到充分关注。本文以《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为中心,以《大灌顶经》各卷为顺序,在文献学的基础上,对《大灌顶经》进行了专门研究,提出了以下观点:
     一、《大灌顶经》十二卷均为伪经。从经文内容和经文来源上,都可以判断出《大灌顶经》十二卷为伪经,伪经的成分主要来自道教,也有来自民间巫道的成分;经文多处抄袭自先前翻译出来的佛经和中土编著经典。
     二、不仅《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为刘宋鹿野寺沙门慧简编著,《大灌顶经》的其它十一卷也为慧简编著,从《大灌顶经》中的字词和思想均可判别这一点。
     三、《大灌顶经》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后三卷先形成,前九卷后形成,公元457年《大灌顶经》十二卷被集中编集修订。
     四、慧简编著《大灌顶经》受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一是北魏太武帝灭佛,佛教界中末法感非常强烈;二是当时的道教和民间巫道发展都很快,佛教界中像慧简这样的僧人受到了道教和民间巫道的刺激,转而创撰了《大灌顶经》。
     五、《大灌顶经》的编撰有一定的目的,全经体现了慧简的宗教理想。那就是囊括人生的各个时段,范围世间的各个方面,甚至于把道教和民间巫道的诸多方面纳入到佛教体系中。
     六、《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已被证明是伪经,其经又先后三译,体现了文化汇流这一现象的历史性,是为这一历史文化现象的具体案例。
The Consection sutra (12 volumes in all) had a strong influe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especially the twelfth volume Guan ding ba chu guo zui sheng si de dujing, in which the original Bhaisajyaguru believing form had emerged., and the Bhaisajyaguru faith was very prosperous in the medieval periods of China, we can learn this through the grotto paintings and dunhuang manuscripts. But due to a variety of reasons, the community of scholars didn't pay full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n the Guan ding ba chu guo zui sheng si de dujing and other 11 volumes of the Consection sutra. Be centered on the Guan ding ba chu guo zui sheng si de dujing, in order of each volume of the Consection sutra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bibliography, this article make a special study on the Consection sutra and come up with the following viewpoints:
     First, all the 12 volumes of the Consection sutra are Buddhist apocrypha. We can figure out that all the 12 volumes of the Consection sutra are Buddhist apocrypha through the contents and sources of the scriptures. The contents of the Buddhist apocrypha mainly came from Daoism, and also stemmed from the civil witchcraft. Multiple places of the scriptures plagiarized from the buddhist sutra which had been translated previously and the volumes which had been compiled in China.
     Second, not only the Guan ding ba chu guo zui sheng si de dujing was compiled by monk Hui-jian of Lu-ye temple in Liu Song Dynasty, other 11 volumes of the Consection sutra were also compiled by him, we can judge this fact from the words and ideas of the Consection sutra.
     Third, the formation of the Consection sutra went through two phases:the latter three volumes formed in advance, and the first nine volumes formed in behind. In 457 AD, all the 12 volumes of the Consection sutra were clustered together for edition and revision.
     Fourth,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that time, Hui-jian compiled the Consection sutra. One was Taiwu Emperor of Beiwei Dynasty destroyed the Buddhism, which made the Buddhist came about the intensive feelings of doomsday, and the other was that the Daoism and the civil witchcraft were all developed rapidly, which stimulated the buddhism circles, especially the buddhist like Hui-jian, who in turn created and wrote the Consection sutra.
     Fifth, to compile the Consection sutra, Hui-jian had certain purposes. All scriptures reflected his religious ideal, that was:including different times of one's life, containing all respects of the world, and even incorporating many aspects of the Daoism and the civil witchcraft into the Buddhism system.
     Sixth, the Guan ding ba chu guo zui sheng si de dujing has been turned out to be a apocrypha, nevertheless, it's scriptures were also translated successively three times, which embodied the historical character of cultural convergence phenomenon, and it also became a specific cases for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henomena.
引文
1 方广錩先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年的思考,最新的表达请参看方广錩为侯冲《云南阿吒力教经典研究》所写的序。《云南阿吒力教经典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
    1 参看方广錩,《试论佛教发展中的文化汇流—从<刘师礼文>谈起》,《法音》2007年第3期,第8—20页。
    1 Paul pelliot, Le Bhai2ajyaguru, B.E.F.E.O., Vol.3,1903, pp.33-37.转引自Dutt and Litt, Gilgit Manuscript Ⅰ, Srinagar-Kashmir: Calcutta Oriental Press,1939. pp.48-50.
    2 小野玄妙著,杨白衣译,《佛教经典总论》,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年。第62页,第88页。此书是小野玄妙《佛书解说大辞典》的别卷,也就是总结篇,编为辞典第14册,东京:大东出版社,1936年初版。1982年重版。
    3 小野玄妙,《佛教の美术と历史》,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37年。第53—66页。
    1 大村西崖,《密教发达志》,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72—74,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年。第128—133页。
    2 长部和雄,《道密管见》,见其著《唐宋密教史论考》,京都:永田文昌堂,1982年。第211—233页。
    3 Michel Strickmann, The Consection Sutra:A Buddhist Book of Spells,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Edited by Robert Buswell,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0. pp.75-118.
    1 Michel Strickmann, Chinese Magical Medicine, edited by Carl Bielefeldt and Bernard Faure,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p.113-119.
    2 Lin, Fu-Shih, Chinese Shamans and Shamanism in the Chiang-nan Area during the Six Dynasty Period (3rdi-6th century A.D.), Ph. 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1994.
    3 林富士,《汉代的巫者》,台北:稻香出版社,1988年。
    1 阿纯章,《<灌顶经>における咒術の受容》,《天台學報》第三十九號,1996年。第179—185页。
    2 《大正藏》,第21册第497页下。
    3 阿纯章,《灌頂经の成立について》,见《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四一,1995年。汉译请参看同氏《关于灌顶经的成书》,华林编辑委员会编,《华林》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73—182页。
    1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50—152页。
    1 从大藏经看,并无一个《药师琉璃光咒经》的经典。从吕氏的行文看,此经应指《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我们不同意对于一个有经名的经典,反而采用一个杜撰的经名。
    2 速藤祐介,《灌頂經の訳者について》,《密教学研究》第36号,2004年3月。第45—64頁。
    1 望月信亨,《東晉帛尸梨蜜多羅譯と傳へられる大灌顶經》,见《佛教經典成立史論》,京都:法藏館,1946年。第417—424页。
    2 萧登福,《道教术仪与密教典籍》,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第368—390页。
    1 侯冲,《预修斋供》,《中国佛教仪式研究—以斋供仪式为中心》第六章,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2 望月信亨,《佛教經典成立史論》,京都:法藏館,1946年。第409—424页。
    3 常盘大定,《從後漢より宋齊に至る譯經總錄》,东京:国书刊行会。1938年原版,1973年复刻。第733—744页。
    1 上揭书第983页。
    2 真田有美,《梵本藥師經について》,《龍谷大學論集》339號,1950年6月。第22—45页。
    3 #12
    4 西本照真,《藥师經典解题》,見《新國譯大藏經》之《淨土部3》,由木義文、蓑輪顯量、西本照真校注,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2007年。第31—38页。
    5 新井慧譽,《沙門慧简》,《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8號,1971年。第275—281页。
    1 李玉珉,《敦煌药师经变研究》,《故宫学术季刊》第七卷第三期,1990年。第1—39页。
    2 宁强,《佛经与图像—敦煌第二二零窟北壁画新解》,《故宫学术季刊》第十五卷第三期,1998年。3 吕澂,《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见《呂澂佛学论著选集》卷三,济南:齐鲁书社。1991年。第184页。
    1 望月信亨,《佛教经典成立史論》,京都:法藏館,1946年。第409—416页。
    2 比如牧田谛亮的研究。牧田諦亮,《疑經研究》,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6年。牧田关于此经没有专门论述,但据其书索引条目看原文可知牧田谛亮对此经的态度。
    3 柴田泰,《淨土教關係疑經典の研究》(一),《札幌大谷短期大學纪要》,1974年。第97—146页。《淨土教關系疑经典の研究》(二),《札幌大谷短期大學研究纪要》,1976年。第75—128页。
    4 萧登福,《道教术仪与密教典籍》,台北:新文丰,1993年。《道教与密宗》,台北:新文丰,1993年。《道教星斗符印与佛教密宗》,台北:新文丰,1993年。《道教与佛教》,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道家道教与中土佛教初期经义发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这些著作在不同程度上讨论到了药师 经。
    1 萧登福,《道教星斗符印与佛教密宗》,台北:新文丰,1993年。第38—42页。
    2 郭丽英,《中国佛教中的占卜、游戏和清净—汉文伪经<占察经>研究》,原文用法文发表,汉译后被收编进《法国汉学》第二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93—223页。相关研究见第201页和第218页详注,特别是第218页。
    3 郭丽英的经本统计似乎有误,把达摩笈多本和玄奘本混淆了,当然也有可能是翻译的问题,笔者不懂法文,无法判断。
    1 (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鍊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苏氏序言第29页。
    2 新井慧一,《一佛经与七佛经》,《印度学佛教学研究》总第31号,1967年12月;《一佛经与七佛经(续)》,《印度学佛教学研究》总第34号,1969年3月。
    3 Raoul Bimbaum, The Healing Buddha, Boston:Shambala Publication,1989. pp.72.
    3 洪启嵩,《药师经择要》,《药师如来圣典汇编》,台南:和裕出版社,1993年。附录第133—147页。
    1 矢吹慶辉,《敦煌異本藥師經について》,《山家學報》10號,1918年。第15—32页。
    2 矢吹慶辉,《鳴沙餘韵解說篇》,京都:临川书店,1980年。第116—119页。
    3 李小荣,《S.2512及S.2551<药师经疏>簡介》,《敦煌密教文献论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207—228页。
    1 李小荣,《S.2512及S.2551<药师经疏>简介》,《敦煌密教文献论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91—199页。
    2 #12
    3 萧登福,《道教星斗符印与佛教密宗》,台北:新文丰1993年。第38—39页。萧氏统计了英藏、北图藏、法藏药师经约二百五十多种。
    4 林世田、申国美编,《敦煌密宗文献集成》上,北京: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0年。第529—649页。因为图书性质的原因,其统计不周全。
    5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实际撰稿人为施萍婷和邰惠莉。书中因未统计俄国收藏及各地散藏,依据其书《索引》,统计收《佛说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3号,见其书索引第62页。《佛说灌顶章句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44号,见其书索引第68页。《佛说药师经》51号,见其书索引第67—68页。隋达摩笈多译《药师如来本愿经》6号,见其书索引第68页。玄奘译《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136号,见其书索引第147—148页。另外,P.4914在《总目》中已被介绍为《灌顶经》卷十二,但却未被统计进《佛说灌顶章句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中。
    6 赵晓星,《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密教研究》,兰州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根据赵晓星统计,《灌顶经》卷十二有32号,见其论文第50页。隋达摩笈多译《药师如来本愿经》10号,见其论文第78页。玄奘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100号,见其论文第78—79页。义净译《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1号,见其论文第79页。
    1 滋贺高義,《敦煌本藥師經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总第22期,1963年3月。第176—177頁。
    2 李玉珉,《敦煌药师经变研究》,《故宫学术季刊》第七卷第三期,1990年。第1—39页。
    1 宁强,《佛经与图像—敦煌第二二零窟北壁画新解》,《故宫学术季刊》第十五卷第三期,1998年。
    2 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上海此书出版社,1998年。第664—665页。
    3 近年来关于吉尔吉特梵文写本的发现与研究介绍,可参见松村恒,《ギルギット本寫本備忘錄》,《印度学佛教学研究》总第62号,1983年12月。第128—132页。蔡耀明,《吉尔吉特梵文佛典写本的出土与佛教研究》,《正观杂志》第十三期,2000年6月。
    4 A. Stein,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the Hinduksh:JRAS. Oct.1931.
    3 Dutt, The Buddhist Manuscripts at Gilgit, India Historical Quarterly,8,1932. pp.342-350. And he published an edition of the text in 1936 as a supplement to part.2 and part.3 of vol.12 of India Historical Quarterly.
    1 Dutt and Litt, Gilgit Manuscript I, Srinagar-Kashmir:Calcutta Oriental Press,1939. pp.47-57.
    2 汉译名采自宇井伯寿等合编,《德格版西藏大藏经目录》,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年。第89-90页。
    3 真田有美,《梵本藥師經について》,《龍谷大學論集》339号,1950年6月。第22—45页。
    4 C. Bendall, Siksasamuccaya, St. Pertersburg,1897-1902, reprinted.1957. pp.13,174-175.
    5 E. Leumann, Buddhistische Literatur, Nordarisch und Deutsch, Teil Ⅰ (Abhandl. Fur die Kunde des orgenlandes vol.15, Bd.2,1920) S104.
    6 山田龙城,《梵语佛典导论》,见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79,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年。第278—279页。
    7 Gilgit Buddhist manuscripts, ed, R.vila and L.chandra, Delhi,1974.
    8 Gregory Schopen, The Bhai2ajyaguw_s[tra and Buddhism of Gilgit, Ph.D. dissertation,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78.
    1 We can see the acknowledgement of Gregory Schopen's dissertation. Gregory Schopen, The Bhaisajyaguru-Sutra and Buddhism of Gilgit, Ph.D. dissertation,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78.
    2 松村恒,《藥師經の諸傳本》,《佛教學》13號,1982年。《藥师經の諸傳本》二,《四天王寺國際佛教大
    學文學部紀要》,1983年。《Recensions of the BhaisajyaguruSutra 3》,《四天王寺國際佛教大學文學部纪要》
    16,1983年,第175—196页。《ギルギット本寫本備忘錄》,《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總第62號,1983年12月。第128—132页。Recent studies of the Gilgit manuscripts, Journal of Central Asia, vol.8/2.1982. pp.148-151. Hisashi Matsumura, Remarks on the Gilgit Manuscripts:A Genealogy of the Bhaisajyaguru Sutra Recensions in the Gilgit Manuscripts. Proceedings of the Thirtyfirst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uman Sciences in Asia and North Africa, Tokyo:The Toho Gakkai,1984. pp.215-217.
    3 F. M. Hassnain & Tokan D. Sumi, Bhai2ajyaguru_s(?)tra (Original Sanskrit Text with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Reliance Publishing House, New Delhi,1995.
    4 蔡耀明,《吉尔吉特梵文佛典写本的出土与佛教研究》,《正观杂志》第十三期,2000年6月。
    1 见上文第34—35页。2 见上文第45页。
    3 蔡耀明,《吉尔吉特梵文佛典写本的出土与佛教研究》,《正观杂志》第十三期,2000年6月。第92—94页。
    4 山田龙城,《梵语佛典导论》,见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79,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年。第278—279页。
    5 Gregory Schopen, Sukhqvat] as a generalized religious goal in Sanskrit Mahqyqna S[tra literature, Indo-Iranian Journal. Vol.19.1977. pp.177-210.
    6 The Sutra of the Lord of Healing, Buddhist scripture series; no.1. Translated by Walter Liebenthal. Society of Chinese Buddhists. Peiping.1936.
    7 The Sutra of the Master of Healing. Translated by Chow Su-chia, revised by Shen Shou-liang. Hong Kong.1990.
    1 Birnbaum Raoul, The Healing Buddha. Boston:Shambala Publication,1989. pp.151-170.
    2 Sutra of the Merit and Virtue of the Past Vows of Medicine Master Vaidurya Light Tathagata, Translated by The Buddhist Text Translation Society, Dharma Realm Buddhist University, City of Ten Thousand Buddhas,1997.
    3 Sutra on the Merits and Original Vows of Tathagata Medicine Guru with lapis Lazuli Light, Translated by Dr. Yutang Lin. EL Cerrito, California.2001.
    4 Sutra of the Medicine Buddha, Translated by Minh Thanh& P.D. Leigh, International Buddhist Monastic Institute.2001.
    5 Birnbaum Raoul, The Healing Buddha. Boston:Shambala Publication,1989. pp.173-217.
    6 由木義文、蓑輪顯量、西本照真校注,《新國譯大藏經》之《浮土部3》,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2007年。药师经的解题和日译由西本照真负责。
    7 木村泰贤著,李根源译,《本愿思想之开展与其道德的文化的宗教的意义》,见张曼涛主编《净土思想论集》,《现代佛教学术从刊》第66册,台北:大乘出版社,1978年。第352页。
    8 #12 学纪要》第一号,1998年。第107—150页。
    1 《大正藏》,第11册第755页下。
    2 Alexander, Coburn Soper, Literary evidence for early Buddhist art in China, Artibus Asiae. Supplementum, Vol.19,1959. pp.169-178.
    3 新井慧誉,《<药师经>の传える十二神将》,《印度学佛教学研究》,1972年3月。《药师十二神将名の检讨》,《中村元博士還歷纪念論集》,1973年11月。
    1 萧登福,《道教与佛教》,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第177—229页。
    2 Gregory Schopen, The Bhai2ajyaguru-Sutra and Buddhism of Gilgit, Ph.D. dissertation,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78.
    3 Raoul Birnbaum, The Healing Buddha, Boston:Shambala Publication,1989. About this book's review, We can see C.N.Tay's Review, The Buddha as Healer, History of Religions, Vol.21, No.2(Nov.,1981), pp.191-193.
    1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ed. Mircea Eliade. New York:Macmillan,2004, Vol.2, pp.855-856.
    2 Paul Williams, Mahayana Buddhism:The Doctrinal Foundations,2nd edition, Routledge,2009. pp.234-237.
    3 傅楠梓,《中古时期的药师信仰》,玄奘大学1989年硕士论文。
    1 桑原佳代子(長尾佳代子),《藥師經の目指した大乘佛教:轉輪聖王、八支齋》,京都大學1999年博士論文。
    2 #12
    1 李小荣,《药師信仰》,见《敦煌密教文献论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182—233页。
    2 杨明芬,《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271—293页。
    1 松本荣一,《敦煌畫の研究》,京都:同朋舍株式會社,1985年復刻。第60—90页。永井信一,《中国の藥師像》,《仏教藝術》159期,1985年。第49—62页。第60—90页。罗华庆,《敦煌壁画中的东方药师净土变》,《敦煌研究》,1989年第4期。李玉珉,《敦煌药师经变研究》,《故宫学术季刊》第七卷第三期,1990年。百桥明惠,《敦煌的药师经变与日本的药师如来像》,《敦煌石窟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牛龙菲,《敦煌壁画乐史资料总录与研究》,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57—59页。敦煌研究院,《敦煌石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292—293页。宁强,《佛经与图像—敦煌第二二零窟北壁画新解》,《故宫学术季刊》第十五卷第三期,1998年。王惠民,《敦煌遗书中的药师经变榜题底稿校录》,《敦煌研究》,1998年第4期;《<敦煌遗书中的药师经变榜题校录>补遗》,《敦煌研究》,1999年第4期。严智宏,《唐朝前期的药师经变》,《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卷》,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年。王惠民,《敦煌净土图像研究》,中山大学2000年博士论文。刘永增,《阿弥陀经的光明信仰和药师经的审判思想》,《敦煌佛教艺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6—205页。公维章,《涅槃、净土的殿堂:敦煌莫高窟第148窟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第139—154页。以及上揭李小荣、杨明芬等人的讨论。
    2 王艳云,《西夏壁画中的药师经变与药师佛形象》,《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3 Anning Jing, The Yuan Buddhist Mural of the Paradise of Bhai2ajyaguru, Metropolitan Museum Journal, Vol.26. 1991.pp.147-166.
    4 谢继胜,《西夏藏传绘畫:黑水城出土西夏唐卡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8—78页。
    1 李玉珉,《张胜温“梵像卷”药师琉璃光佛会与十二大愿之研究》,见释圣严等编《佛教的思想与文化:印顺导师八秩晋六寿庆论文集》,台北:法光出版社,1991年。第341-356页。
    2 侯冲,《南诏大理汉传佛教绘画艺术—张胜温绘<梵像卷>研究》,见其论文集《云南与巴蜀佛教论稿》,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96—117页。
    3 小田义久,《大谷文书の研究》,京都:法藏馆,1996年。第339—358页。
    1 王素,《吐鲁番出土<功德疏>所见西州庶民的净土信仰》,《唐研究》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11—35页。
    2 #12
    3 #12
    4 胡文和,《四川摩崖造像中的<药师变>和<药师经变>》,《文博》1988年第2期。王巧莲、杜平,《一座浮雕药师佛及十二神将的石香炉》,《文物春秋》,2003年第3期。李浪涛,《礼泉县出土两件释迦、药师纪年像座》,《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5期。
    5 沙门若愚述,侯冲整理,《佛说消灾延寿药师灌顶章句仪》,方广錩主编《藏外佛教文献》第七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第114—225页。
    1 侯冲,《云南阿吒力教经典研究》,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年。第25—28页。第35页。
    2 圣凯,《药师礼忏仪的演变与发展》,《觉群佛学》,2007年。第361—378页。
    1 太虚《药师本愿经讲记》,见《药师如来圣典汇编》,台南:和裕出版社,1992年。
    2 《佛学半月刊》第九十号,上海佛学书局,1934年。见《民国佛教期刊集成》第50卷,北京:全国图书馆缩微文献复制中心,2006年。
    1 印顺讲,妙峰、常觉记,《药师经讲记》,《妙云集》上编之四,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
    2 印顺,《净土与禅》,《妙云集》下编之四,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年。
    3 《药师如来圣典汇编》,台南:和裕出版社,1992年。
    4 刘永增,《阿弥陀经的光明信仰和药师经的审判思想》,《敦煌佛教艺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86—205页。
    1 李元弘,《当代药师法门之实践—以台湾及日本关西地区为例》,玄奘大学1996年硕士论文。
    2 南怀瑾,《药师经的济世观》,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3 吴信如,《药师经法研究》(第一、二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年。
    4 吴信如,《药师经法研究》(第三、四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年。
    1 五来重主编,《药师信仰》,东京:雄山阁出版株式会社,1989年。
    2 #12
    1 (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鍊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76一177页。
    2 上揭书第225页。
    1 《出三藏记集》,1995年。第477—478页。
    2 《出三藏记集》,1995年。第479—480页。
    3 《出三藏记集》,1995年。第480—482页。
    4 药师信仰的具体形态最早在《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中得以体现,而且在敦煌遗书中《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保留较多,数量与玄奘译《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相当,所以笔者在这里把药师信仰也当成是《大灌顶经》发展的重要表现。
    1 大村西崖,《密教发达志》,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72—74,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年。第128—133页。
    2 长部和雄,《道密管见》,见其著《唐宋密教史论考》,京都:永田文昌堂,1982年。第211—233页,特别是第225页。
    3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50—152页。
    1 吕建福,1995。第151页。
    2 依据吕建福的看法,应是有人翻译或者编造了这卷经文的佛向比丘说法部分,而佛与阿难的对话应是后人添加的,这个说法有欠准确。首先,吕先生没有说清楚前半部分是翻译还是“中土编造”;其次,所谓后人编造的部分也很难准确分辨,在“佛告阿难”之前,已经有“灌顶十二部微妙经典”等文字。佛经中基本上没有佛首先向弟子或信众说明讲多少部经的形式,如果这部经真的是中十编造,那么编造者在经文后面讲十二部经缘起也不是不可能的。
    3 《大正藏》,第21册第498页上。
    4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423页。
    1 #12
    2 汤用彤,前引书第590页。
    3 《大正藏》,第21册第497页下。
    4 林富士,《中国六朝时期的巫觋与医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本第一分,1999年。第1—48页。林富士认为巫者是六朝时期主要的医疗者之一。
    5 《大正藏》,第21册第499页上。
    6 Lin, Fu-Shih, Chinese Shamans and Shamanism in the Chiang-nan Area during the Six Dynasty Period (3rd-6th century A.D.), Ph. 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1994. pp.266.林富士完成于普林斯顿的这篇博士论文是迄今为止关于六朝江南时期巫道最详细的研究。
    1 (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38页。
    2 《大正藏》,第21册第498页下及499页上。
    3 《中华道藏》,第8册第556页上。
    4 《中华道藏》,第8册第545页中。
    1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312页。关于六天故气的详细考证,亦可参见王宗昱《道教的“六天”说》,收入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六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2—49页。
    2 林富士,《试论六朝时期的道巫之别》,《国史浮海开新录—余英时教授荣退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2年。第19—38页。
    3 《中华道藏》,第8册第556页上及中。
    4 司马虚认为道教(天师道)明确取缔那些“不洁、食荤的民间宗教神祗”是中国宗教史上一项瞩目的革新,他将道教反对飨祀鬼神的解释看成是出于道教的革新性所致,例如上章仪式。See Michel Strickmann, The Consection Sutra:A Buddhist Book of Spells,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Edited by Robert Buswell,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0. pp.93. Chi-tim, Lai, The opposition of Celestial-Master Taoism to popular cults during Six Dynasties, Asia Major, vol.6,1998. pp.1-20. Esp.pp6.黎志添,《六朝天师道教与民间宗教祭祀》,收入《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论集》,香港:学峰文化事业公司,1999年。第11-39页。王承文则认为古灵宝经亦对民间巫道进行了批判,参见氏《东晋南朝之际道教对民间巫道的批判》,《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8—15页。
    5 Eric Ziircher, Buddhist influence on early Taoism:A survey of scriptural evidence, T'oung Pao, vol.Lxvi,1980.pp.84-147.福井文雅,《道教和佛教》,见福井康顺、山崎宏等监修,朱越利等译《道教》第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71—102页。
    6 朱越利把道经对佛经的吸收概括为七个方面,一为宇宙观;二为救济思想;三为丰富了善恶报应思想;四为吸收佛性说建立道性说;五为吸收了关于“空”的思想:六为戒律;七为一些概念名词的借用。见氏 著《道经总论》,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5—39页。
    1 小林正美,《<灵宝经>的形成》,见氏著《六朝道教史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29—157页。王承文,《从敦煌本古灵宝经两部佚经论中古早期道佛关系》,见氏著《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8—85页。
    2 《中华道藏》,第18册第90页下91页上。
    3 《中华道藏》,第5册第206页上及下。
    4 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255页。
    5 望月信亨,《佛教经典成立史论》,京都:法藏館,1946年。第421页。
    1 《高僧传》,第108页。
    1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93页。
    2 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86页。
    3 关于刘宋时代诸帝对道教的政策和态度,可参看林长春《东晋南朝道教与政治社会之关系》,国立中正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第67—80页。
    4 《中华道藏》,第28册第385页上。
    1 《大正藏》,第21册第498页下及499页上。
    2 《中华道藏》。第28册第205页上。
    3 阿纯章,《灌顶经の成立について》,见《早稻田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纪要》四一,1995年。汉译请参看同氏《关于灌顶经的成书》,华林编辑委员会编,《华林》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79—180页。
    4 由于这部经是《大灌顶经》十二卷第一部经,按常理考虑,这部经应该是首先产生,这样的话,下文说经文出世后的反应便是想象的了。笔者认为存在另外一种可能,在这部经产生之前,《大灌顶经》中的某些经已经产生了,详见后文论述。
    1 《大证藏》,第21册第498页上及中。
    2 林富士,《中国六朝时期的巫觋与医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本第一分,1999年。第37—38页。
    1 《大正藏》,第21册第498页下。
    2 《大正藏》,第21册第498页中及下。
    1 关于《洞渊神咒经》的各卷形成时间,虽然学界对于上限有争论,但前十卷中至少有为六朝前期形成的观点是一致的。参见大渊忍尔《洞渊神咒经の成立》,见氏著《道教史の研究》,罔山:罔山大学共济会,1964年。小林正美,《<太上洞渊神咒经>的成书年代》,见氏著《六朝道教史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2 大洲忍尔,《敦煌道经·目錄篇》,东京:福武书店,1978年。第251—294页。3 大渊忍尔《洞渊神咒经の内容に關する研究》,見氏著《道教史の研究》,岡山:岡山大學共濟會,1964年。第534-535页。
    4 《大正藏》,第21册第498页中。
    5 《大正藏》,第21册第498页中及下。
    1 《大正藏》,第21册第499页上。
    2 《大正藏》,第21册第497页中及下。
    1 阿纯章,《<灌顶經>における咒術の受容》,《天台學報》第三十九號,1996年。第184页。
    2 《大正藏》,第3册第84页下。
    3 《大正藏》,第21册第495页上。
    4 《大正藏》,第3册第84页下及85页上。
    1 《大正藏》,第21册第495页及中。
    2 《大正藏》,第21册第864页下至865页上。
    1 《大正藏》,第21册第908页上。
    2 《大正藏》,第21册第495页下。
    1 《大正藏》,第21册第500页上、中及下。
    1 《中华道藏》,第8册第599页上及中。
    2 《中华道藏》,第8册第601页中。
    3 《中华道藏》,第8册第609页下。
    4 《中华道藏》,第8册第603页中。
    5 《大正藏》,第21册第501页上。
    1 林富士,《中国早期道士的医疗活动及其医术考释:以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记资料为主的初步探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三本第一分,2002年。第104页。
    2 《大正藏》,第21册第501页中。
    3 《中华道藏》,第30册第5页上。
    1 《大正藏》,第21册第510页中及下。
    2 《大正藏》,第21册第500页中至501页上。
    1 《大正藏》,第21册第501页中。
    1 《大正藏》,第21册第502页中及下。
    2 #12
    3 《大正藏》,第1册第134页下。
    4 《大正藏》,第15册第118页中。
    5 关于《佛说四天王经》,可参考望月信亨《四天王经及ぴ三品弟子经》,见氏著《佛教经典成立史论》,京都:法藏館,1946年。第393—400页。道端良秀,《中国仏教の道教的展开》,《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8号,1971年。第55-60页。
    1 牧田谛亮,《疑经研究》,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6年。第168—170页。
    2 塚本善隆,《中国の在家仏教特に庶民仏教の一经典—提谓波利经の歷史》,见《塚本善隆著作集》第二卷,东京:大东出版社,1974年。第187—240页。Whalen W.Lai, The earliest folk Buddhist religion in China: Ti-wei Po-li Ching and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Buddhist and Daoist practice in Medieval Chinese society, Edited by David W. Chappell,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7. pp.11-35.
    3 池平纪子,《道教と中国撰述经典》,收入《道教研究の最先端》,大河书房,2006年。笔者没有见到此书,此处系转引自池平纪子上揭论文(2008年)第56页。
    4 《中华道藏》,第8册第574页中。
    5 池平纪子,2008年,第62页。关于功曹使者,参见山田利明,《寇谦之と陸修静の仪礼整备》之《功曹使者》,见氏著《六朝道教仪礼の研究》,东京:东方书店,1999年。第124—126页。
    1 《大正藏》,第21册第504页上。
    2 刘仲宇,《道法依据的形神观》,见氏著《道教法术》,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第114—132页。
    3 《大正藏》,第21册第504页上。
    4 《大正藏》,第21册第504页上及中。
    5 《卍续藏》,第60册第153页下。性坻在这里把一戒与五神相配,五戒即为二十五神,并说“此五戒,若犯一戒本,五戒神随即远离,更招罪罹,勉受戒之人慎毋毁损。”
    1 《大正藏》,第21册第504页中。
    2 《大正藏》,第21册第501页下。
    3 《大正藏》,第21册第501页中。
    4 侯冲,《从道安三例看斋讲》,《中国佛教仪式研究—以斋供仪式为中心》第二章,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1 《大正藏》,第21册第504页中及下。
    2 刘晓明,《护身辟邪符》,见氏著《中国符咒文化大观》,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284—315页。
    1 “法”,藏经本作“化”,依文意改。
    2 《大正藏》,第21册第507页下。
    3 Michel Strickmann,1990. pp.89.
    3 此处的“书著竹帛”涉及到了书写材料,有的学者认为纸的风行当在三至四世纪的晋代,我们所讨论的六朝初年应当已经普及用纸了,那么此处的“书著竹帛”当是沿用了习语。参见钱存训关于竹简木渎、帛书以及纸卷的相关讨论,见氏著《书于竹帛》,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5 《大正藏》,第21册第508页中。
    1 阿纯章,1996年。第184页。
    2《大正藏》,第16册第350页上及中。
    3《大正藏》,第21册第505页中。
    1 《大正藏》,第13册第911页上。
    2 《大正藏》,第21册第507页上及中。
    1 《大正藏》,第13册第912页中及下。
    2 《大正藏》,第21册第507页中及下。
    1 《大正藏》,第3册第84页中及下。
    2 《大正藏》,第21册第506页下及507页上。
    1 《大正藏》,第21册第504页下及505页上
    2 《大正藏》,第21册第504页下及505页上。
    3 《大正藏》,第21册第508页下。
    1 《大正藏》,第21册第509页上。
    2 《大正藏》,第21册第509页中。
    3 参看张亿平,《魏晋南北朝民间信仰研究》,国立台湾大学2004年硕士论文。
    4 《中华道藏》,第8册第535页上。
    5 《中华道藏》,第4册第115页中。
    6 #12
    7 《大正藏》,第53册第756页中及下。
    1 严耀中,《佛教在江南的异化》之《对淫祠杂神的收容及其后果》,见氏著《江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2 《大正藏》,第21册第511页中。
    3 萧登福,《道教符箓咒印对佛教密宗之影响》,见氏著《道教星斗符印与佛教密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
    4 《大正藏》,第21册第511页中。
    5 福光永司,《道教的镜与剑—其思想的源流》,收入《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之论著选译》第七卷之思想宗教,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86—445页。萧登福,《道教及佛教密宗法术中之剑与镜》,见氏著《道教与密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第321—384页。
    1 (晋)葛洪著,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1996年增订本。第300页。
    2 《中华道藏》,第3册第202页中。
    3 《大正藏》,第21册第511页中及下。
    1 《大正藏》,第21册第511页下。
    2 《大正藏》,第21册第507页中。
    3 阿纯章,《关于<大灌顶经>的成书》,收进《华林》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76页。
    4 《大正藏》,第13册第911页上。
    1 《大正藏》,第21册第511页下。
    1 《大正藏》,第21册第513页中。
    2 关于表刹的研究,可参考辛嶋静志《漢譯仏典の言語の研究》,《创価大學國際仏教學高等研究所年報》第10号,2006年。第445-460页。
    3 《大正藏》,第21册第512页上。
    4 《高僧传》,第109页。
    1 《大正藏》,第23册第446页上。
    2 《大正藏》,第21册第512页中。
    3 (唐)玄奘、辨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08页。
    4 《大正藏》,第27册第685页上及下。
    5 #12
    1 三圣的组合在现存的文献中屡有不同,关于“三圣化导”的背景及其发展,参看许理和《蛮族的归依:佛道冲突的早期历史》,见氏著《佛教征服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73—417页。亦可参看前田繁树《<清淨法行经>と<老子化胡經>—排除のない論議》,收入牧田諦亮监、落合俊典编《七寺古逸经典研究叢書》第二卷之《中国撰述經典(二)》,東京:大東出版社,1996年。第769—782页。
    2 李学勤主编,《周礼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568页。
    3 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86页。
    4 逯钦立上书,第1275页。
    5 逯钦立上书,第1265页。
    1 《大正藏》,第21册第512页中及下。
    2 参看石奕龙《葬法》,见氏著《中国民俗通志·丧葬志》,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3—72页。
    2 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59页。
    1《大正藏》,第21册第512页中。
    2《大正藏》,第21册第512页下。
    3《大正藏》,第21册第512页下。
    4《大正藏》,第21册第513页下。
    5《大正藏》,第21册第514页下。
    1《大正藏》,第21册第512页下。
    2《大正藏》,第21册第514页中。
    3《大正藏》,第21册第514页下。
    1 阿纯章,1996年。第184页。
    2《大正藏》,第1册第80页上。
    1《大正藏》,第21册第513页下及514页上。
    2《大正藏》,第21册第498页下。
    1 《大正藏》,第21册第515页中。
    2 阿纯章,1996年。第181页。
    3 中村元,《佛教语大辞典》缩刷版,东京:东京书籍,1981年。第68—69页。
    4 (东晋)葛洪著,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00—301页。
    5 关于道教用印的起源及考古实物研究,可参考刘昭瑞,《早期道教用印研究》,见氏著《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年。第132—174页。
    6 关于五行的产生及其早期发展,代表性的著作参看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1 《大正藏》,第21册第515页中及下。
    2 萧登福,《道教之存思与密教之观想》,见氏著《道教与密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第500—501页。
    3 黄心川,《密教与道教》,见氏著《东方佛教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71页。
    4 《中华道藏》,第8册第648页上及下。
    1 《大正藏》,第21册第517页上及中。
    2 《中华道藏》,第30册第192页下。
    1 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1121页。又《中华道藏》经前提要
    2 《大正藏》,第21册第517页中。认为本经成立于唐末宋初,笔者从前说。
    3 上博66为该经,从形式上看为全本,但是将其与《大正藏》本比较,则少了T2ln1331_p0519a18--T21n1331_p0519c20很长的一段,因为没有见到这件原件,不好对其进行评论。
    1 #12
    2 #12
    1 《中华道藏》,第8册第634页上、中及下。
    2 《大正藏》,第21册第520页下。
    3 新井慧誉,《<摩尼罗亶经>的燮遷》,《豐山教學大會紀要》第三号,1975年。《<摩尼羅亶經>類の訳經史的考察》,《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8号,1976年。阿纯章,1996年。第184页。
    1 《大正藏》,第21册第910页中。
    2 《大正藏》,第21册第518页中及下。
    3 关于《女青鬼律》,可参看Lai Chi-Tim(黎志添),The "Demon statutes of Nuqing' and the problem of the Bureaucration of the Netherworld in early Heavenly Master Daoism, T'oung Pao, Second Series, Vol.88,2002.pp.251-281.黎忠添认为《女青鬼律》可能是现存最古老的天师道文本,其内容是列出鬼怪的名称,并说明天师道众应遵守的戒律和禁忌;与《女青诏书律令》所关注的官僚层级结构及对死者的救度无关。
    1《大正藏》,第21册第501页上。
    2 小林正美,2001。第360—363页。
    1 《大正藏》,第21册第523页中。
    2 《中华道藏》,第8册第515页中及下。
    3 阿纯章,1996年。第184页。
    1《大正藏》,第14册第757页中。
    2《大正藏》,第21册第521页中。
    3《大正藏》,第17册第552页上。
    4《大正藏》,第21册第521页上。
    1 《大正藏》,第21册第525页中。
    2 《大正藏》,第21册第526页中。
    3 《大正藏》,第25册第100页上及中。
    4 《大正藏》,第2册第169页上。
    5 黄寿祺、张善文撰,《周易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6 王明,《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1997年5刷。第22页。
    1《大正藏》,第21册第524页中。
    2《大正藏》,第21册第524页下。
    3《大正藏》,第21册第526页中。
    4《大正藏》,第21册第527页上。
    1《大正藏》,第21册第524页下。
    2《大正藏》,第21册第525页上。
    3“救”,底本作“叙”,据文意改。
    4《大正藏》,第21册第526页上。
    5《大正藏》,第21册第523页下。
    1《大正藏》,第21册第529页下及530页上。
    2《大正藏》,第21册第530页上。
    1《大正藏》,第21册第530页上。
    2《大正藏》,第21册第530页上及中。
    1《大正藏》,第21册第514页中。
    2《大正藏》,第21册第532页上。
    3 太史文《中国中世纪鬼节史片段》,见太史文著,侯旭东译,《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8—99页。
    1 阿纯章,1996年。第184页。
    2 这一点望月信亨已经提到,见望月信亨《佛教经典成立史论》,1946年。第423页。
    3 《大正藏》,第10册第446页下及447页上。
    1 《大正藏》,第14册第72页中。2 《大正藏》,第55册第31页中。
    3 《大正藏》,第55册第86页中。
    1《大正藏》,第55册第598页上及下。
    2《大正藏》,第14册第356页中。
    3《大正藏》,第55册第602页上。
    1 《大正藏》,第19册第482页上。
    2 大渊忍尔,《洞渊神咒经の内容に关する研究》,见氏著《道教史の研究》,冈山:冈山大学共济会,1964年。第531-532页。
    3 (清)汪鋆,《十二砚斋金石过眼续录》卷四。转引自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铭考》,见《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之《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96页。
    4 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铭考》,第57页。
    5 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铭考》,第96页。
    1 关于《众经别录》,请参看方广錩,《敦煌佛教经录辑校》(上),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25页。
    2 关于《出三藏记集》的介绍,可参看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210—216页。亦可参看苏晋仁,《佛教文化与历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98—222页。川口義照,《中国における经錄研究》,京都:法藏馆,2000年。第49页—76页。一般性的介绍,亦可参看岡部和雄,The Chinese catalogues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驹泽大学佛教学部研究纪要》38,1980年,第1—13页。关于僧祐的研究,可参看饶宗颐,《论僧祐》,见《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宗教学》,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3年。第289—305页。关于僧祐的著作,可参看内藤龙雄《僧祐の著作活勤》,《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9号,1971年12月。第284—287页。
    3 关于僧祐“失译杂经录”的研究,可参看岡部和雄,《失译杂经錄研究の裸题》,《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42号,1973年3月。第66—71页。亦可参看杉山龙清《出三藏记集失譯杂经錄なめぐつ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84号,1994年3月。第46—48页。
    1 (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鍊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76—177页。
    2 需要说明的是,僧祐把《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列入《疑经录》,并不是说僧祐把此经列为“疑经”,而只是因为把《新集疑经伪撰杂录》简称为《疑经录》而已。疑经与伪经的关系,可参考方广錩,《关于江泌女子僧法诵出经》,《藏外佛教文献》第九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383—422页。亦可参见李素洁《道安疑伪经判别标准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至于僧祐对此经的态度,详看下文分析。
    3 上揭书第225页。
    4 (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鍊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18页。
    1 上揭书第226页。
    2 上揭书第460页。
    3 关于《释迦谱》的研究,可参看Hubert Durt, The Shijiapu of Sengyou:The first Chinese attempt to produce a critical biography of the Buddha,《国際仏教学大学院大学研究纪要》第10号,2006年。第51—89页。
    4 “窃闻方等大典,多说深空,唯《长含》、《楼炭》,辨章世界,而文博偈广,难卒检究。且名师法匠,职竞玄义,事源委积,未必曲尽。祐以庸固,志在拾遗,故抄集两经,以立根本。兼附杂典,互出同异,撰为五卷,名曰《世界集记》。将令三天阶序,焕若披图;六趣群分,照如临境。庶溺俗者发蒙,服道者莹解,共建慧眼之因,俱成觉智之业焉。” (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鍊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64页。
    5 #12
    6 #12
    7 方广錩,《关于江泌女子僧法诵出经》,《藏外佛教文献》第九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383—422页。
    1 (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鍊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78—480页。
    2 上揭书第476—477页。
    1 参见苏晋仁对《出三藏记集》撰写年代的考证,(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鍊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序言》第9—11页。
    2 该号遗书属于1944年发现的土地庙遗书,关于土地庙遗书的介绍,可参看王素,《敦煌吐鲁番文献》,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
    3 滋贺高義,《敦煌本藥師經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22号,1963年3月。第176—177頁。
    1 上举例子S.6952就以“灌顶经卷第十一”的形式流传。
    1 《大正藏》,第21册第535页中。
    2 关于《法经录》,可参看内藤龙雄《法经錄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70,1970年12月。第235—238页。
    1 《大正藏》,第55册第120页中。
    2 “慧”,历代大藏经作“惠”,依《出三藏记集》卷五改。
    3 《大正藏》,第55册第138页下至139页上。
    4 《大正藏》,第55册第125页中。
    1《大正藏》,第55册第126页中。
    1 #12
    2 《历代三宝纪》卷四“译经后汉”有一条“《摩诃刹头经》一卷,与《灌顶经》同,后事少异”的记载。《佛说摩诃刹头经》收在《大正藏》第16册,经号为696。检寻比对《摩诃刹头经》与《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经文,两者内容相差很大,应该不是同一部经典。实际上《灌顶经》应为《灌佛经》,出现这种情况应是刊刻的错误,至于是哪部藏经开始出现这个情况,此处不加以讨论。
    3 依《大正藏》校勘录改动了部分行文。
    1 《大正藏》,第49册第69页上。
    2 (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鍊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45页。
    3 日本学者远藤祐介认为这个《杂录》及竺道祖《晋世杂录》,参见速藤祐介,《灌頂經の訳者について》,《密教学研究》第36号,2004年3月。第45—64页。对此,我们有不同意见,参见笔者下文论述。
    4 《大正藏》,第49册第62页中。
    5 《大正藏》,第49册第68页上。
    6 概括自《大正藏》第49册第92页上。
    1《大正藏》,第49册第77页上。
    2《大正藏》,第49册第74页中及下。
    3(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鍊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177页。
    1 《大正藏》,第49册第93页中及下。
    1《大正藏》,第50册第437页中及下。
    2《大正藏》,第55册第189页上。
    3《大正藏》,第55册第151页上。
    4《大正藏》,第55册第153页上。
    5“简”,历代藏经作“蘭”,依《出三藏记集》等相关记载改。
    6《大正藏》,第55册第174页下。
    1《大正藏》,第55册第286页下。
    2《大正藏》,第55册第313页下。
    3《大正藏》,第55册第313页上。
    4《大正藏》,第55册第260页下—第261页上。
    5《大正藏》,第55册第334页中。
    6《大正藏》,第55册第291页下。
    7《大正藏》,第55册第318页中。
    1 《大正藏》,第50册第435页下。
    2 《大正藏》,第14册第401页上。
    1 郭丽英在一篇论文中曾认为“梵宋不融,文辞杂糅”意思是《灌顶经》卷十二的作者(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以药师经的梵文文本为基础,并在译文中加入了中国概念,并说此经是一种质量低劣或者是过分自由的译经。我们将达摩笈多本与《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并无实质差别,那么这个所谓加入的“中国概念”很难谈起,我们对郭丽英的这个观点持保留态度。郭丽英,《中国佛教中的占卜、游戏和清净—汉文伪经<占察经>研究》,原文用法文发表,汉译后被收编进《法国汉学》第二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93—223页。相关研究见第201页和第218页详注,特别是第218页。
    2 《大正藏》,第14册第401页上。
    3 《大正藏》,第55册第307页上。
    4 《大正藏》,第55册第316页下。
    1《大正藏》及历代藏经均做“白”,据《高僧传》卷一改。
    2《大正藏》,第55册第356页下。
    3《大正藏》,第55册第363页上。
    4《大正藏》,第55册第357页—358页上。
    5《大正藏》,第55册第182页上。
    6《大正藏》,第55册第191页下。
    1 “慧简”,《大正藏》及历代藏经作“惠蘭”,据《出三藏记集》卷五改。
    2 《大正藏》,第55册第212页下。
    3 《大正藏》,第55册第180页下。
    1 “扬”,此段引文俱作“杨”,据文意改。
    2 《大正藏》,第55册第393页中、394页上。
    1《大正藏》,第55册第372页下。
    2《大正藏》,第55册第579页上。
    1 《大正藏》,第55册第396页中。
    2 关于《开元释教录》的介绍研究,参看方广錩,《中国写本大藏经研究》第一章《<开元录>对大藏经结构的贡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9—70页。关于《开元录》与其后大藏经的组织关系,据方广錩先生的研究,应该是在会昌灭佛后才逐渐以《开元录·入藏录》组织入藏。参看上举书第二章和第三章。
    3 《大正藏》,第55册第503页上
    1《大正藏》,第55册第593页下—594页上。
    2《大正藏》,第55册第698页下至699页上。
    1《大正藏》,第55册第674页上。
    2《大正藏》,第55册第653页上。
    3《大正藏》,第55册第651页上。
    4《大正藏》,第55册第531页下。
    1《大正藏》,第55册第662页中。
    2《大正藏》,第55册第698页下。
    3《大正藏》,第55册第593页下。
    1 《大正藏》,第55册第705页中。
    2 #12
    3 新井慧誉上引论文第24页。
    1 请参看林屋友次郎撰的“众经目录”等条目,见《佛书解说大辞典》第5册,东京:大东出版社,1981年。第92页,95页,96页等。
    2 滋贺高義,《敦煌本藥師經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总第22期,1963年3月。第176—177页。
    3 李玉珉,《敦煌药师经变研究》,《故宫学术季刊》第七卷第三期,1990年。
    4 宁强,《佛经与图像—敦煌第二二零窟北壁画新解》,《故宫学术季刊》第十五卷第三期,1998年。
    1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可参看索引第67页。
    2 参看上引书索引第68页。
    3 参见滋賀高義,《敦煌本藥師經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学研究》总第22期,1963年3月。第176页。
    1 孟列夫主编,袁席箴、陈华平翻译,《俄藏敦煌汉文写卷叙录》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682页。
    1 Lionel Giles, The 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Manuscripts from Dunhuang in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1957. pp.97.
    2 滋贺高義,《敦煌本藥師經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总第22期,1963年3月。第177页。
    1《大正藏》,第18册第799页中。
    2《大正藏》,第19册第22页中。
    1 About figure plates of this sutra, we can see F. M. Hassnain & Tokan D. Surni, Bhaisajyaguru-Sutra (Original Sanskrit Text with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Reliance Publishing House, New Delhi,1995. pp.64-81.
    2 About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is sutra from Sanskrit manuscripts, we can see Gregory Schopen, The Bhaisajyaguru-Sutra and Buddhism of Gigit, Ph.D. dissertation,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78.
    3《大正藏》,第21册第533页中及下。
    1 李玉珉,《敦煌药师经变研究》,《故宫学术季刊》第七卷第三期,1990年。宁强,《佛经与图像—敦煌第二二零窟北壁画新解》,《故宫学术季刊》第十五卷第三期,1998年。宁强等索引用的S.162号实际上只有七菩萨,分别为“拔陀和菩萨,罗邻那竭菩萨,矫越觉菩萨,须量弥菩萨,摩诃萨和菩萨,同祇达菩萨,和伦轮菩萨”,与诸本比,少了“那罗达菩萨”。又宁强引用的S.261号,应为《金光明最胜王经》,非《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
    2 萧登福亦持这种看法,见萧登福,《道教星斗符印与佛教密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第40页。
    1 梵文名字均据中村元《佛教语大辞典》(缩刷版),东京:东京书籍,1981年。其中宝坛华找不到相应梵文名。
    2 《大正藏》,第8册第217页上及中。
    3 菩萨名字的对应关系可参考竺法护译《光赞经》卷一:“其名曰:颰陀和菩萨、罗邻那竭菩萨、摩诃须菩和菩萨、那罗达菩萨、桥日兜菩萨、和轮调菩萨、因坻菩萨、贤守菩萨、妙意菩萨、持意菩萨、增意菩萨、不虚见菩萨、立愿菩萨、周旋菩萨、常精进应菩萨、不置远菩萨、日盛菩萨、无吾我菩萨、光世音菩萨、缚首菩萨、宝印首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慈氏菩萨诸菩萨众,如是难限,不可计数,亿百千姟,一切妙德,清净同真。”《大正藏》第8册第147页中。
    1《大正藏》,第25册第110页下及111页上。
    2 Stefano Zacchetti, In praise of light, A critical synoptic edition with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Chapters 1-3 of Dharmaraksa's Guang zan Jing光讃經,Being the earliest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larger Prajfiqpqramitq,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2005.
    3《大正藏》,第8册第147页上及中。
    4 Stefano Zacchetti,2005. pp.253-254.
    1 Stefano Zacchetti,2005. pp.253.
    2 方广錩,《印度禅》,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15页。
    3 辛岛静志在其编撰的《正法华经词典》中还原了颰陀和菩萨的梵文。《正法华经词典》,东京:创价大学国际高等佛教研究所,1998年。第8页。
    1 赖富本宏,《密教仏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90年。第607—632页。但是赖富本宏把“文殊师利”等八菩萨说成出自《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是不准确的,文殊师利等八菩萨应出自《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及《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2 #12
    3 “偈”,甲本作“言”。
    1 土桥秀高,1963。第146页。
    1 《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中的“得大势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应为同一菩萨,此处为何作两位菩萨,不得其解。丁福保在《佛学大辞典》中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把二者当作一个菩萨看待,但是却加进了一个经中没有特指的“释摩男菩萨”。
    2 Gregory Shopen,Ph.D dissertation,1978.pp.276-294.
    2 还没有足够的题记资料或书志学材料来确定上述写本的准确年代。
    1《大正藏》,第13册第911页下。
    2《大正藏》,第14册第73页上。
    3《大正藏》,第13册第679页中及下。
    4“八难”,依《长阿含》卷九、《中阿含》卷二十九等,八难处为:地狱、畜生、饿鬼、长寿天、边地、 盲聋喑哑,世智辩聪及佛前佛后。
    1 《大正藏》,第21册第534页上。
    2 Gregory Schopen, Sukhavati as a generalized religious goal in Sanskrit Mahayana Sutra literature, Indo-Iranian Journal. Vol.19.1977. pp.177-210.
    3 “终”,底本无,据BD04407补。
    1 “罗达”,底本残,据S.1968及BD04407补。
    1 赖富本宏,《密教仏の研究》,京都:法藏馆,1990年。第608页。
    2 矢吹庆辉,1933年。第118页。
    3 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药师经疏”条,第665页。
    4 李小荣,2003年。第208页。
    1 卷子的年代判定材料由方广錩先生提供。
    1 参看方广錩撰写的《汉文大藏经》,见中国佛教协会编《中国佛教》之(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73—195页。
    2 至于慧简本是抄撰本还是译本此处暂不处理,后文另有叙述。
    3 《出三藏记集》,第218—219页。
    4 《出三藏记集》,第218—220页。
    1 《出三藏记集》,第224页。
    2 《出三藏记集》,第225页。
    3 望月信亨,1946年。第412页。
    1《大正藏》,第21册第532页中。
    2《佛说八吉祥神咒经》是否为支谦译学界还没有统一意见,这部经最早见于《出三藏记集》,没有标明译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智昇《开元释教录》,智昇首先把这部经归为支谦译,这部经还有一个传为竺法护的异译本《佛说八阳神咒经》(T.428)。但是学界的最新研究表明支谦和这部经没有关系,See Jan Nattier, A guide to the earliest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s-Texts from the Eastern Han東漢and Three Kingdoms三國periods-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Tokyo,2008. pp.116-148.
    3 《大正藏》,第14册第72页中。
    4 《大正藏》,第14册第72页中。
    5 About this sutra's English translation, see Birnbaum's translation:s(?)tra spoken by the Buddha on the contemplation of the two Bodhisattvas, King of Healing and Supreme Healer, In Raoul Birnbaum, The Healing Buddha, Revised edition, Boston, Shambhala,1989. pp.115-148.
    1《大正藏》,第21册第532页中至533页上。
    2《大正藏》,第21册第533页上。
    3《大正藏》,第14册第72页中。
    4《大正藏》,第20册第662页中。
    5《大正藏》,第20册第665页中。
    6《大正藏》,第20册第666页上。
    7《大正藏》,第20册第665页下。
    8《大正藏》,第21册第533页上及中。
    1《大正藏》,第21册第533页下。
    2《大正藏》,第14册第72页下。
    3《大正藏》,第14册第73页上。
    4《大正藏》,第14册第72页下。
    5《大正藏》,第21册第533页中。
    6《大正藏》,第14册第72页下。
    7《大正藏》,第21册第498页中。
    1《大正藏》,第25册第555页上及中。
    2《大正藏》,第21册第533页中。
    3《大正藏》,第14册第73页上。
    1《大正藏》,第21册第533页中及下。
    2《大正藏》,第14册第73页上。
    3《大正藏》,第14册第73页上。
    4此号遗书正好在八菩萨处残损,但依据残存文字,补缀后与前三号属同一系列,见笔者前敦煌本药师经专门研究。
    5“终”,底本无,据BD04407补。
    1《大正藏》,第21册第533页下。
    2《大正藏》,第21册第534页上。
    3《大正藏》,第21册第534页上。
    4《大正藏》,第21册第534页上及中。
    5《大正藏》,第21册第534页下。
    6《大正藏》,第21册第535页上及中。
    1《大正藏》,第14册第72页下。
    2《大正藏》,第14册第72页下及73页上。
    3《大正藏》,第14册第73页上。
    4《大正藏》,第20册第664页下及665页上。
    5望月信亨,1946年。第412页。
    1《大正藏》,第20册第633页上。
    2《大正藏》,第55册第38页中。
    3《大正藏》,第47册第20页中。
    4《大正藏》,第21册第533页中及下。
    1《大正藏》,第21册第534页上及中。
    2《大正藏》,第14册第72页下。
    3《大正藏》,第21册第535页下。
    1《大正藏》,第20册第663页上。
    2《大正藏》,第21册第535页中及下。
    3《大正藏》,第14册第407页下。
    1《大正藏》,第2册第883页上及中。
    2《大正藏》,第30册第281页中。
    1 See Gregory Schopen,1978. pp.368
    1《中华道藏》,第8册第314页及315页上。
    2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950页。
    3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1985年。第126—127页。
    1 #12
    2 《大正藏》,第21册第535页下及536页上。
    1 Alex Wayman, Studies in Yama and Mqra, Indo-Iranian Journal 3,1959. pp.44-73,112-131. P. R. Barua, The conception of Yama in early Buddhism, Journal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Pakistan, Vol.ix. No.2,1964. pp.1-14.
    2 摘引自巫白慧《吠陀经探义和奥义书解析》,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65页。
    3 Alex Wayman, Studies in Yama and Mqra. Indo-Iranian Journal 3,1959. pp.44-45.
    1 《大正藏》,第54册第1085页下及1086页上。
    2 可参考萧登福,《道教司命司录系统对佛教检斋及善恶童子说之影响》,载氏著《道教与佛教》,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第127—176页。
    3 萧登福,1995年。第133-134页。
    4 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礼记》注疏卷四十六,第1305页。
    1 王明,《太平经合校》,1960年。第619—620页。
    2 王明,《太平经合校》,1960年。第672—673页。
    3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1985年。第53页。
    4 《中华道藏》,第8册第659页中。
    1 萧登福,1995年。第133-143页。
    2 《道藏提要》认为此经可能形成于南北朝时期,见《道藏提要》第1124页。
    3 《中华道藏》,第30册第227页上。
    4 陈国符,《道藏源流考》,1963年。第316—317页。
    5 《中华道藏》,第8册第631页下。
    1 《中华道藏》,第3册第772页中及下。
    2 《道藏提要》,第338—339页。
    3 《中华道藏》,第4册第168页上。
    4 王小盾针对少皞氏所立“五官”提出了新的解释,认为其和五行起源有密切关系。见其《从五官看五行的起源》,《中华文史论丛》,2008年第1期。我们这里探讨的五官和中国传统的五官有差别。
    5 《大正藏》,第53册第259页中。
    6 《大正藏》,第53册第372页中。
    7 《卍续藏》,第1册第370页中。
    1 《卍续藏》,第1册第371页下。
    2 牧田諦亮,《疑經研究》,1976年。第254—261页。
    3 牧田谛亮监修,落合俊典编,《七寺藏古经典研究逸丛书》第二卷,《中国撰述经典》之二,东京:大东出版社,1996年。第44—81页。
    4 “血”,甲本作“而”。
    5 “头”,甲本作“显”。
    6 “目”,甲本作“因”。
    7 “谗人”,甲本作“又”。
    8 “人根人根”,甲本作“人人根根”。
    9 “伏”,底本、甲本无。
    10 “将”,甲本作“狩”。
    1 《大正藏》,第53册第932页下。
    1 牧田谛亮,1976年。第184—197页。
    2 “天”,甲本作“无”。
    3 “天”,甲本作“无”。
    4 “耶”,甲本作“取”。
    5 “人”,底、甲本俱作“太”,据文意改。
    1 “逮”,甲本作“连”。
    2 参看《中阿含经》卷12《王相应品·天使经》,《增一阿含经》卷32《善聚品·天使》,《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
    3 #12
    1《大正藏》,第21册第530页上。
    2《大正藏》,第14册第403页下。
    1《大正藏》,第14册第407页中。
    2《大正藏》,第37册第124页上及中。
    3《大正藏》,第9册第680页下。
    1 《大正藏》,第12册第276页上。
    2 《大正藏》,第12册第276页中及下。
    3 《大正藏》,第12册第276页下。
    4 参考余治平《唯天为大—建基于信念本体的董仲舒哲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5 #12
    1 《大正藏》,第85册第324页上。
    2 中村元,《佛教语大辞典》缩刷版,东京:东京书籍,1981年。第10—11页。
    3 《大正藏》,第38册第261页中及下。
    1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1985年。第125页。
    2 《中华道藏》,第4册第71页中及下。
    3 关于《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的详细考证,小林正美认为《道藏》本《五符序》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形成过程,原本《五符经》或《五符经序》最早出现在东晋建武元年(317),道藏本《五符序》最终形成于义熙六年(410)前后。参看小林正美《<太上灵宝五符序>的形成》,见氏著《六朝道教史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2—97页。即使这样,依据他所列内容的叠加情况,笔者所引经文思想应在葛洪之前已经形成。
    4 《中华道藏》,第8册第640页中。
    5 《道藏提要》认为其经出于刘宋前,见其书第22页。
    6 《中华道藏》,第3册第22页中。
    1 《中华道藏》,第3册第19页下。
    2 《中华道藏》,第3册第23页上。
    3 王承文认为佛教的月六斋亦受道教斋直影响而来,见王承文《古灵宝经的定期斋戒和“斋直”与天师道》,见氏著《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54—418页。特别是385—399页。我们认为王承文正确地指出了一岁六校、十斋日、八王日等的来源,但是关于“月六斋”来源于道教的说法却证据不足。
    1 《大正藏》,笫21册第504页上及中。
    2 Gregory Schopen, Ph. D. dissertation,1978. pp.358.
    1 《大正藏》,第21册第533页中。
    2 《大正藏》,第21册第533页下。
    3 萧登福对厌祷与道教和佛教之间关系有论述,参见《道教巫蛊、人偶与密教之降灭法》,见氏著《道教与密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5年。
    4 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664页。
    5 参见李卉,《说蛊毒与巫术》,原载《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九期,1960年。现收入苑利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信仰民俗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77—195页。
    1 《宋书》卷九十九,第2424页。
    2 《宋书》卷九十九,第2424页。
    3 《中华道藏》,第8册第329页中。
    1 《中华道藏》,第8册第643页下及644页上、中。
    2 “宫中向下悬看见一”,甲、乙本残。
    1 “今为一切众生说死苦”,甲、乙本残。“苦”,底本作“善”,据丙本。
    2 “闻解”,甲、乙、丙本作“开悟”,据底本。
    3 “说过去之事吾”,甲本残。
    4 “有一”,丙本作“二”。
    5 “母野”,甲、乙本无。
    6 “下牵”,丙本无。
    7 “大”,丙本无。
    8 “裹黄”,丙本作“果星”。
    9 “衣”,丙本无。
    10 “或取人家甑带”,丙本无。
    11 “瓮瓦”,底本作“瓮瓮”,甲、乙本作“瓮(土+瓦)”。
    12 “五行之具”,丙本作“五行之事”。
    13 “楔”,丙本作“薛”。
    14 “骑麻蒐马”,甲本作“奇麻邹马”,乙本作“骑麻邹马”,丙本作“奇摩邹马”。
    15 “田苗”,丙本作“目”。
    16 “或”字前丙本有“或作人手形像”六字。
    17 丙本“人”字前有“魅蛊人”三字。
    18 “牛羊猪狗”,丙本作“牛”。
    19 “自作”,底、甲本无。
    20 “灭”,丙本作“自”。
    1 宫井里佳,《<咒媚經>解题》,见落合俊典编《七寺古逸经典研究叢害》第二卷,《中国撰述經典》(其之二),東京:大東出版社,1996年。第736页。
    2 《大正藏》,第55册第138页下及139页上。
    3 諏訪義纯,《<救護身命經>解题》,见落合俊典编《七寺古逸經典研究叢害》第二卷,《中国撰述經典》(其之二),東京:大東出版社,1996年。第530—537页。
    4 #12
    5 参见定方晟《天界の構成》,见氏著《须彌山と極樂:仏教の宇宙觀》,東京:講谈社,1973年。第51—58页。
    1《中华道藏》,第8册第653页上及中。
    2《大正藏》,第21册第535页下及536页上。
    1 岩本裕,《佛教圣典選》第六卷,《大乘經典》4,東京:1974。第363页。
    2 Raoul Birnbaum, The Healing Buddha, Boston:Shambala Publication,1989. pp.204.
    3 Gregory Schopen, The Bhai2ajyaguru-sftra and Buddhism of Gigit, Ph. D. dissertation,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78. pp.354.
    4 #12
    5 #12
    6 長尾佳代子,2007年。第44页。
    7 Gregory Schopen, Ph. D. dissertation,1978. He translated this paragraph from Sanskrit version founded in Gilgit.
    1 Gregory Schopen, Ph. D. dissertation,1978. pp.354-355.
    2 小林信彦,2005年。小林认为玄奘的译本没有完全忠实于梵文本或者是玄奘的梵文能力不足。
    3 Gregory Schopen, Ph. D. dissertation,1978. pp.355.
    4 Gregory Schopen, Ph. D. dissertation,1978. pp.357.
    1 《大正藏》,第26册第432页下。
    2 Gregory Schopen, The generalization of an old Yogic attainment in Medieval Mahqyqna s[tra literature:some notes on Jqtismare,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ddhist Studies,6,1(1983). pp.109-147. Reprinted in Gregory Schopen, Figments and Fragments of Mahqyqna Buddhism in India:More collected paper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5. pp.190-222.
    3 #12
    4 岩本裕,《佛教圣典选》第六卷,《大乘经典》4,东京:1974。第363页。
    5 《大正藏》,第21册第530页下。
    1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校笺》,杨勇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76—77页。
    1《大正藏》,第53册第988页下及989页上。
    1《大正藏》,第21册第498页下及499页上。
    2《大正藏》,第21册第504页上。
    3《大正藏》,第21册第530页上。
    4《大正藏》,第21册第521页中。
    1《大正藏》,第21册第534页上及中。
    2《大正藏》,第21册第535页下。
    3《大正藏》,第21册第535页下及536页上。
    1《大正藏》,第21册第495页中。
    2《大正藏》,第21册第501页上。
    3《大正藏》,第21册第503页上。
    4《人正藏》,第21册第507页下至508页上。
    5《大正藏》,第21册第510页上。
    6《大正藏》,第21册第510页中。
    1《大正藏》,第21册第511页上。
    2《大正藏》,第21册第516页上及中。
    3《大正藏》,第21册第524页上至528页中。
    1《大正藏》,第21册第497页下及498页上。
    2《大正藏》,第21册第495页下。
    3《大正藏》,第21册第497页下。
    4《大正藏》,第21册第498页上。
    5《大正藏》,第21册第504页中。
    1《大正藏》,第21册第513页下。
    2《大正藏》,第21册第524页上。
    3《大正藏》,第21册第524页中。
    4《大正藏》,第21册第526页中。
    5《大正藏》,第21册第527页上。
    6《大正藏》,第21册第535页下。
    1 See Raoul Birnbaum, Seeking longevity in Chinese Buddhism:long life deities and their symbolism, The healing Buddha, Boston:Shambhala Publications,1989. pp.238-273.
    2 参见《续高僧传》卷六“释昙鸾传”。
    3 《大正藏》,第21册第498页上。
    1 《大正藏》,第21册第512页下。
    1 Michel Strickmann, Chinese magical medicine, 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p.132-140. Copp agrees with Strickmann's opinion, See Paul F. Copp, Voice, Dust, Shadow, Stone:The makings of spells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Ph.D. dissertation, Princeton,2005. pp.265.
    2 Richard D. Mcbride, Ⅱ, Book Review:Chinese magical medicin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72(2),2004. pp.563-566.
    1《大正藏》,第21册第525页上及下。
    2《大正藏》,第21册第526页中及下。
    3《大正藏》,第21册第526页下。
    1 《大正藏》,第21册第526页上。
    2 《中华道藏》,第8册第556页上及中。
    3 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62页。
    4 《大正藏》,第21册第520页下。
    5 荒见泰史,《敦煌における仏教の唱導活動》,《國文学解釈鑑赏》72(10),2007。第99—108页。侯冲,《中国佛教仪式研究—以斋供仪式为中心》,第三章《唱导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1《大正藏》,第21册第532页上。
    2《大正藏》,第21册第517页上。
    1 《大正藏》,第21册第530页中。
    2 《大正藏》,第21册第532页上。
    3 牧田諦亮監、落合俊典编,《七寺古逸經典研究叢害》第一卷,《中國撰述经典》(其之一),東京:大東出版社,1994年。第44、45页。
    4 《中华道藏》,第30册第27页中。
    5 《中华道藏》,第30册第27页下。
    1 《大正藏》,第21册第535页下。
    1《大正藏》,第21册第498页上。
    1 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第264页。
    2 山田利明,《六朝道教仪礼の研究》,东京:东方书店,1999年。第175页。
    1 吉川忠夫,《静室考》,载《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七卷之《思想宗教》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46—477页。
    2 吕鹏志,《教团道教仪式的滥觞—东汉天师道仪式》,见氏著《唐前道教仪式史纲》,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18—19页。
    3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1985年。第172页。
    1 干宝,《搜神记》,1979年。第35页。
    2 李昉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4145页。
    1 李延寿,《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817页。
    2 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00—2101页。
    3 林富士,《中国六朝时期的巫觋与医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本第一分。第27页。
    4 林富士,上文,第29页。
    1 陈国符,《天师道与巫觋有关》,见氏著《道藏源流考》,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260—261页。
    2 关于道教医学的扼要叙述,可参见林富士《疾病终结者—中国早期的道教医学》,台北:三民书局,2001年。
    3 《中华道藏》,第647页下及648页上。
    1 关于印度医学乃至中亚医学的研究,研究著作不鲜见。可参见廖育群《阿输吠陀—印度的传统医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陈明教授对此有精湛研究,可参看其《印度梵文医典<医理精华>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敦煌出土胡语医典<耆婆书>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5年。
    2 黄心川在一篇文章中曾列举了一些善于异术的“密宗”僧人传教,效果突出,见黄心川《中国密教的印度渊源》,收入《印度宗教与中国佛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20页。特别是第6—12页。
    3 《大正藏》,第53册第987页下。
    4 “避”,底本作“辟”,据《高僧传》智严本传改。
    1《大正藏》,第53册第452页中及下。
    2《大正藏》,第53册第761页上。
    1 《大正藏》,第53册第757页下。
    2 魏收,《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34—1835页。
    3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增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7页。
    1 如敦煌出土的梵文于阗文双语医书《耆婆书》,是印度医学与以于阗为代表的中亚医学相融合的产物,其中有佛教影响的痕迹,《耆婆书》的内容便以药方为主。参看陈明《敦煌出士胡语医典<耆婆书>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5年。关于中国佛教医学,可参看陈明《沙门黄散:唐代佛教医事与社会生活》,收入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第252—295页。亦可参看刘淑芬《唐、宋寺院中的茶与汤药》、《唐、宋寺院中的丸药、乳药和药酒》,均见氏著《中古的佛教与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大正藏》,第21册第535页中。
    2《出三藏记集》,1995年。第478页。
    3《出三藏记集》,1995年。第476、477页。
    4关于慧皎《高僧传》中《兴福篇》的研究,可参看王志宏《梁<高僧传>福慧观之分析与省思—《兴福篇》“论”之研究》,台湾玄奘大学2000年硕士论文。
    1《高僧传》,1992年。第495—496页。
    2《大正藏》,第21册第512页中及下。
    1 林富士,《中国早期道士的医疗活动及其医术考释:以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记资料为主的初步探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三本第一分,2002年。第44页。林富士的探讨主要是从各种医疗方式入手的。
    2 李延寿,《南史》,1975年。第1720—1721页。
    3 #12
    4 《大正藏》,第25册第42页中。
    1 侯冲,《中国佛教仪式研究—以斋供仪式为中心》,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论文。
    2 阿纯章,《关于<灌顶经>的成书》,收入《华林》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73—182页。
    3 《灌顶梵天神策经》说:“汝能为未来五浊恶世,像法众生多诸疑惑,信邪倒见,不识真正。汝既慈悲,欲为说者,嘉也,梵王我助汝喜;善也,梵王随意演说。”(《大正藏》第21册第523页下)《随愿往生经》说:“今我于此大众之中,为诸四辈未来之世像法众生,说是十方诸佛国土及佛名号,不可称说略演少耳。”(《大正藏》第21册第529页下)《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说:“世尊,愿为未来像法众生宣扬显说往昔过去诸佛名字及清净国土庄严之事,愿为解说,得闻法要。”(《大正藏》第21册第532页中)三经中都有“像
    法众生”,没有前九经中的灭法紧迫感。
    1 “谀”,底本作“谕”,据文意改。
    2 《大正藏》,第85册第1328页下。
    3 阿纯章,2003。第182页。
    1 《大正藏》,第21册第514页下。
    2 虽然今藏经本《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中有咒语,但是敦煌本《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中没有咒语的情况更加普遍,这两种版本的关系还需要继续研究。
    3 《大正藏》,第21册第501页中。
    4 《大正藏》,第21册第511页下。
    1 《大正藏》,第21册第498页上及中。
    2 可参考佐藤连玄,《中国南北朝时代における律僧の活躍》,《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0號,1972年。第73—77页。
    1 #12
    2 方广錩,《关于江泌女子僧法诵出经》,《藏外佛教文献》第九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383—422页。
    1 《高僧传》,1995年。第128页。
    2 《南史》,第541—542页。
    3 汤用彤,《佛教之南统》之“谢灵运”条,见氏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10页。
    4 《续藏经》,第77册第166页下。
    1 新井慧誉,《沙门慧简》,《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8号,1971年。第275—281页。
    2 董志翘,《观世音应验记三种详注》,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6—39页。
    3 《大正藏》,第50册第646页中及下。
    1 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72—1973页。
    2 刘义庆著,《世说新语校笺》,徐震堮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52—153页。
    3 董志翘,上引书,2002年。第37—38页。
    4 法显撰,《法显传校注》,章巽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3页。
    1 法显撰,章巽校注,《法显传校注》,2008年。第8页。
    2 新井慧誉,《沙门慧简》,《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8号,1971年。第275—281页。
    3 章巽在《法显传校注》序言中引各家记载,说法显从长安出发去天竺时,他的年龄无论如何已经在五十八岁以上了。见其书序言第2页。
    4 《高僧传》,1995年。第103页。
    5 《高僧传》,1995年。第104—105页。
    1 望月信亨,《姚秦竺佛念譯と傳へられる菩薩璎珞本業經》,见氏著《佛教經典成立史論》,京都:法藏館,1946年。第471—484页。
    2 Thanks Professor Jan Nattier gave me unpublished version, See Jan Nattier, Re-evaluating Zhu fonian's Shizhu duanjiejing(T309):Translation or forgery? Unpublished version.
    1 Michel,Strickmann,1990.pp.84.
    2 阿纯章,《关于<灌顶经>的成书》,2003年。第181页。
    1 《大正藏》,第21册第507页下及508页上。
    2 《大正藏》,第21册第506页中。
    3 参看石泰安《二至七世纪的道教和民間宗教》,收入《法国汉学》第七辑“宗教史专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39—67页。
    4 六朝时期的蒋子文信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具体论述参见林富士《中国六朝时期的蒋子文信仰》,收入氏著《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8年。第467—498页。5 《大正藏》,第21册第514页下。
    1 国家祭祀、宗教、巫术与淫祀的问题,近年来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代表性的论述可参看雷闻《“祀典”与“淫祠”之间》,见氏著《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皮庆生,《正祀与淫祀—宋代祠神信仰的合法性研究》,见氏著《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与宋代社会政治》,见氏著《宋代民间巫术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4年。雷闻的研究基于隋唐,皮庆生及刘黎明的研究基于宋代。《大灌顶经》中对淫祠的批判在六朝,当时佛教和道教正处于向全国范围广泛传播的时代,其中的关系值得深究。
    2 《大正藏》,第21册第506页中。
    3 《大正藏》,第21册第511页下。
    1 《大正藏》,第21册第523页中。
    2 Daniel L. Overmyer, Buddhist in the Trenches:Attitudes toward popular religion in Chinese scriptures found at Tun-Hua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50, No.1,1990. pp.197-222.
    1 陈金华,《传善无畏所译三部密教仪轨出处及年代考》,收入《藏外佛教文献》第四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第394—428页。
    2 详文参看方广錩,《试论佛教发展中的文化汇流—从<刘师礼文>谈起》,《法音》2007年第3期,第8—20页。
    [1]敦煌宝藏[Z].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1—1986.
    [2]英藏敦煌文献[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1995.
    [3]法藏敦煌文献[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005.
    [4]俄藏敦煌文献[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001.
    [5]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Z].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5—
    [6]上海图书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7]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藏黑水城文献汉文部分[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8]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998.
    [9]甘肃藏敦煌文献[Z].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
    [10]浙藏敦煌文献[Z].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11]国立中央图书馆藏敦煌卷子[Z].台北:石门图书公司,1976.
    [12]晋魏隋唐残墨[Z].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2.
    [13]中国书店藏敦煌文献[Z].北京:中国书店,2007.
    [14]#12
    [15]大谷文書集成[Z].京都:法藏馆,1984—2003.
    [16]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Z].北京:中国书店,2008.
    [17]吐鲁番出土文书[Z].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1991.
    [18]中村不折旧藏禹域墨書集成[Z].東京:二玄社,2005.
    [19]敦煌密宗文献集成[Z].北京: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0.
    [20]敦煌密宗文献集成续编[Z].北京: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0.
    [21]大理丛书.大藏经篇[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1]帛尸梨蜜多罗.灌顶经[M].大正藏.21.
    [2]达摩笈多.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M].大正藏.14.
    [3]玄奘.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M].大正藏.14.
    [4]义净.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M].大正藏.14.
    [5]一行.药师琉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M].大正藏.19.
    [6]金刚智.药师如来观行仪轨法[M].大正藏.19.
    [7]不空.药师如来念诵仪轨[M].大正藏.19.
    [8]佚名.药师如来念诵仪轨[M].大正藏.19.
    [9]佚名.药师仪轨一具[M].大正藏.19.
    [10]沙啰巴.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经念诵仪轨[M].大正藏.19.
    [11]沙啰巴.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念诵仪轨供养法[M].大正藏.19.
    [12]释普智.药师七佛供养仪轨如意王经[M].工布查布译.大正藏.19.
    [13]阿旺扎什.修药师仪轨布坛法[M].大正藏.19.
    [14]佚名.净瑠璃净土摽[M].大正藏.19.
    [15]佚名.药师经疏[M].大正藏.85.
    [16]慧观.药师经疏[M].大正藏.85.
    [17]太贤.本愿药师经古迹[M].大正藏.38.
    [18]灵耀.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直解[M].续藏经.21.
    [19]受登集.药师三昧行法[M].续藏经.21.
    [20]畺良耶舍.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M].大正藏.20.
    [21]安世高.佛说九横经[M].大正藏.2.
    [22]竺法护.月光童子经[M].大正藏.14.
    [23]竺法护.佛说申日经[M].大正藏.14.
    [24]那连提耶舍.佛说施灯功德经[M].大正藏.16.
    [25]阿地瞿多.陀罗尼集经[M].大正藏.18.
    [26]支谶.般舟三昧经[M].大正藏.13.
    [27]支谦.八吉祥神咒经[M].大正藏.14.
    [28]金俱吒.七曜攘灾诀[M].大正藏.21.
    [29]佚名.北斗七星护摩秘要仪轨[M].大正藏.21.
    [30]佚名.佛说北斗七星延命经[M].大正藏.21.
    [31]菩提流支.佛说佛名经[M].大正藏.14.
    [32]菩提流志.大宝积经[M].大正藏.11.
    [33]鸠摩罗什.妙法莲华经[M].大正藏.9.
    [34]义净.根本说一切毗奈耶杂事[M].大正藏.24.
    [35]鸠摩罗什.大智度论[M].大正藏.25.
    [36]玄奘.俱舍论[M].大正藏.29.
    [37]畺良耶舍.观无量寿经[M].大正藏.12.
    [38]昙无谶.大方等大集经[M].大正藏.13.
    [39]道宣.续高僧传[M].大正藏.50.
    [40]道绰.安乐集[M].大正藏.47.
    [41]法经.众经目录[M].大正藏.55.
    [42]费长房.历代三宝纪[M].大正藏.85.
    [43]道宣.大唐内典录[M].大正藏.55.
    [44]静泰.众经目录[M].大正藏.55.
    [45]彦琮.众经目录[M].大正藏.55.
    [46]明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M].大正藏.55.
    [47]靖迈.古今译经图纪[M].大正藏.55.
    [48]鸠摩罗什.梵网经[M].大正藏.24.
    [49]慧简.请宾头卢法[M].大正藏.32.
    [50]慧觉等.贤愚经[M].大正藏.4.
    [51]慧琳.一切经音义[M].大正藏.54.
    [52]支谦.佛说菩萨本业经[M].大正藏.10.
    [53]康僧铠.无量寿经[M].大正藏.12.
    [54]失译.佛说除恐灾患经[M].大正藏.17.
    [55]昙无兰.佛说摩尼罗亶经[M].大正藏.21.
    [56]卑摩罗叉.十诵律[M].大正藏.23.
    [57]性坻.毗尼日用录[M].续藏经.60.
    [58]智严共宝云译.佛说四天王经[M].大正藏.15.
    [59]支谦.佛说护诸比丘咒经[M].大正藏.3.
    [60]佚名.佛说决罪福经[M].大正藏.85.
    [61]佚名.咒魅经[M].大正藏.85.
    [62]佚名.天地八阳神咒经[M].大正藏.85.
    [63]佚名.七千佛神符经[M].大正藏.85.
    [64]佚名.续命经[M].大正藏.85.
    [65]佚名.延寿命经[M].大正藏.85.
    [66]佚名.像法决疑经[M].大正藏.85.
    [67]佚名.护身命经[M].大正藏.85.
    [68]失译.佛说不思议功德诸佛所念护经[M].大正藏.14.
    [69]佚名.佛般涅槃经[M].大正藏.2.
    [70]宝唱等.经律异相[M].大正藏.53.
    [71]佚名.净度三昧经[M].卍续藏.1.
    [72]龙树造.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M].大正藏.25.
    [73]法云.翻译名义集[M].大正藏.54.
    [74]藏川述.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M].续藏经.1.
    [75]舍利子说.玄奘译.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M].大正藏.1.
    [76]吉藏.无量寿经义疏[M].大正藏.37.
    [77]鸠摩罗什.孔雀王咒经[M].大正藏.17.
    [78]迦才.净土论[M].大正藏.47.
    [79]佛陀波利.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M].卍续藏.1.
    [80]道世.法苑珠林[M].大正藏.53.
    [8l]失译.七佛八菩萨所说大陀罗尼神咒经[M].大正藏.21.
    [1]佚名.三天内解经[M].中华道藏.8.
    [2]陆修静.陆先生道门科略[M].中华道藏.8.
    [3]佚名.黄帝九鼎神丹经诀[M].中华道藏.18.
    [4]佚名.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M].中华道藏.5.
    [5]佚名.上清道类事相[M].中华道藏.28.
    [6]佚名.无上秘要[M].中华道藏.28.
    [7]佚名.女青鬼律[M].中华道藏.8.
    [8]佚名.太上洞渊神咒经[M].中华道藏.30.
    [9]佚名.太上老君戒经[M].中华道藏.8.
    [10]佚名.太上无极大道自然真一五称符上经[M].中华道藏.3.
    [11]佚名.赤松子章历[M].中华道藏.8.
    [12]佚名.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注经[M].中华道藏.6.
    [13]佚名.太上正一法文经[M].中华道藏.8.
    [14]佚名.太上洞玄灵宝三元玉京玄都大献经[M].中华道藏.4
    [15]佚名.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功德轻重经[M].中华道藏.3.
    [16]佚名.七元真诀语驱疫秘经[M].中华道藏.30.
    [17]佚名.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M].中华道藏.4.
    [18]佚名.元始五老赤书玉篇真文天书经[M].中华道藏.3.
    [19]佚名.正一法文经章官品[M].中华道藏.8.
    [1]干宝.搜神记[M].汪绍楹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2]释僧祐.出三藏记集[M].苏晋仁.萧鍊子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
    [3]释慧皎.高僧传[M].汤用彤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
    [4]葛洪.抱朴子内篇[M].王明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
    [5]玄奘.辨机.大唐西域记[M].季羡林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6]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7]王明.太平经合校[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张君房.云笈七签[M].李永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3.
    [9]佛学半月刊.民国佛教期刊文献集成[Z].第五十卷.北京:全国缩微文献复制中心.2006.
    [10]药师经汇刊[M].台南:和裕出版社.1994.
    [11]若愚.佛说消灾延寿药师灌顶章句仪[Z].侯冲整理.方广錩.藏外佛教文献.第七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12]法显.法显传校注[M].章巽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8.
    [13]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校注[M].王邦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5.
    [14]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M].王邦维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
    [15]蒋忠新.摩奴法论[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6]赞宁.宋高僧传[M].范祥雍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
    [17]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校笺[M].杨勇校笺.北京:中华书局.2006.
    [18]赵翼.陔余丛考[M].商务印书馆.北京:中华书局.1957.
    [19]郎瑛.七修类稿[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20]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简体标点本[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1]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2]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3]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4]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5]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6]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64.
    [27]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8]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29]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0]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31]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32]房玄龄等.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2]刘义庆撰.世说新语校笺[M].徐震堮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84.
    [3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4]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真诰校注[M].朱越利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陈国符.道藏源流考[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陈明.敦煌出土胡语医典《耆婆书》研究[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5.
    [3]陈国符.陈国符道藏研究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4]陈兵.生与死—佛教轮回说[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
    [5]陈于柱.敦煌写本宅经校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曹仕邦.中国佛教译经史论集[M].台北:东初出版社.1990.
    [7]池田温.敦煌文书的世界[M].张铭心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7.
    [8]蔡林波.神药之殇—道教丹术转型的文化阐释[M].成都:巴蜀书社.2008.
    [9]车锡伦.信仰·教化·娱乐—中国宝卷研究及其他[M].台北:学生书局.2001.
    [10]大村西崖.密教发达志[M].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
    [11]敦煌研究院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2]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13]杜斗城.北凉佛教研究[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8.
    [14]杜斗城.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
    [15]德·恰托巴底亚耶.印度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6]邓启耀.中国巫蛊考察[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17]杜继文主编.佛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18]董志翘.观世音三种应验记译注[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19]福井康顺.山崎宏.朱越利等翻译.道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0]方广錩.佛教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21]方广錩.敦煌佛教经录辑校(上、下)[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22]方广錩.写本大藏经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3]方广錩.英国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目录S.6981-S.8400[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24]方广錩.印度禅[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5]方广錩.敦煌学佛教学论丛(上、下)[M].香港:中国佛教文化出版公司.1998.
    [26]方广錩.印度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文化书院.1987.
    [27]方广錩.道安评传[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
    [28]冯承钧.西域南海史地考证论著汇辑[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9]公维章.涅槃净土的殿堂[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30]郭良望.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1]高国藩.中国巫术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32]侯冲.云南阿吒力教经典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8.
    [33]侯冲.云南与巴蜀佛教论稿[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
    [34]韩森.南宋时期的民间信仰[M].包伟民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5]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以造像记为中心的考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6]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37]洪锦淳.水陆法会仪轨[M].台北:文津出版社.2006.
    [38]郝春文.唐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9]郝春文.中古时期社邑研究[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6.
    [40]胡孚琛.中华道教大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1]黄正建.敦煌占卜文书与唐五代占卜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
    [42]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M].长沙:岳麓书社.1995.
    [43]黄心川.东方佛教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4]黄心川.印度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45]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46]季羡林.季羡林学术论著自选集[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1.
    [47]吉冈义丰.中国民间宗教概说[M].台北:华宇出版社.1984.
    [48]贾二强.唐宋民间信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59]江晓原.钮卫星.天文西学东渐集[M].上海:上海书店.2001.
    [50]江晓原.天学真原[M].沈阳:中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51]林富士.汉代的巫者[M].台北:稻香出版社.1988.
    [52]林富士.疾病终结者—中国早期的道教医学[M].台北:三民书局.2003.
    [53]林富士主编.礼俗与宗教[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54]林富士.中国中古时期的宗教与医疗[M].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8.
    [55]林梅村.汉唐西域与中国文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56]林梅村.古道西风—考古新发现所见中西文化交流[M].北京:三联书店.2000.
    [57]林悟殊.摩尼教及其东渐[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8]刘仲宇.道教法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59]刘昭瑞.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60]刘屹.敬天与崇道—中古经教道教形成的思想史背景[M].北京:中华书局.2005.
    [61]刘淑芬.中古的佛教与社会[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62]刘黎明.宋代民间巫术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4.
    [63]刘晓明.中国符咒文化大观[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
    [64]李小荣.敦煌密教文献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65]李四龙.欧美佛教学术史—西方的佛教形象与学术源流[M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66]李建民主编.生命与医疗[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67]李养正.道教经史论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68]李际宁.佛教大藏经研究论稿[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69]李零.中国方术考(修订本)[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70]李零.中国方术续考[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71]吕鹏志.唐前道教仪式史纲[M].北京:中华书局.2008.
    [72]吕建福.中国密教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73]吕建福.密教论稿[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
    [74]吕澂.吕澂佛学论著选集[M].卷三.济南:齐鲁书社.1991.
    [75]廖育群.阿输吠陀—印度的传统医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76]雷闻.郊庙之外—隋唐国家祭祀与宗教[M].北京:三联书店.2009.
    [77]卢建荣.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M].台北:麦田出版.2006.
    [78]罗伯特·沙夫.走进中国佛教:《宝藏论》解读[M].夏志前.夏少伟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79]牧田谛亮.中国近世佛教史研究[M].台北:华宇出版社.1984.
    [80]孟列夫编.袁华箴等翻译.俄藏敦煌汉文写卷叙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81]马小鹤.摩尼教与古代西域史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2]马德.敦煌莫高窟史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
    [83]南怀瑾.药师经的济世观[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84]南方熊楠.纵谈十二生肖[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5]钮卫星.西望梵天—汉译佛经中的印度源流[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86]彭金章.王建军.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M].第一.二.三.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0-2004.
    [87]皮庆生.宋代民众伺神信仰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88]平川彰.印度佛教史[M].庄昆木译.台北:商周出版社.2002.
    [89]潘重规.敦煌变文集新书[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90]蒲慕州.追寻一己之福:中国古代的信仰世界[M].上海:山海古籍出版社.2007.
    [91]钱存训.书于竹帛[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92]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93]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M].第一至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989.
    [94]饶宗颐.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M].宗教学: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3.
    [95]荣新江.英国图书馆藏敦煌汉文非佛教文献残卷目录[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4.
    [96]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唐宋时代敦煌历史考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97]芮传明.东方摩尼教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98]石奕龙.中国民俗通志·丧葬志[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99]神林隆净.菩萨思想的研究[M].台北:华宇出版社.1983.
    [100]神田喜一郎.敦煌学五十年[M].高野雪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1]释果朴.敦煌写卷P3006支谦本维摩诘经注解考[M].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1998.
    [102]苏晋仁.佛教文化与历史[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103]山田龙城.梵语佛典导论[M].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
    [104]索安.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M].吕鹏志.陈平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
    [105]释章慧.申日经研究[M].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2006.
    [106]水野弘元.佛教要语的基础知识[M].台北:华宇出版社.1984.
    [107]尚会鹏.印度文化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08]尚会鹏.种姓与印度教社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09]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10]太史文.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11]谭世保.汉唐佛史探真[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112]谭伟伦主编.民间佛教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13]谭中.耿引曾.印度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1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15]王承文.敦煌古灵宝经与晋唐道教[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16]王素.李方.魏晋南北朝敦煌文献编年[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
    [117]王素.敦煌吐鲁番文献[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118]王卡.敦煌道教文献研究—综述·目录·索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9]王卫明.大圣慈寺画史丛考[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120]王文颜.佛典疑伪经研究与考录[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121]汪娟.敦煌礼忏文研究[M].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1998.
    [122]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M].北京:三联书店.2006.
    [123]巫鸿.中国古代艺术与建筑中的纪念碑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24]巫白慧.吠陀经探义和奥义书解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125]吴立民.药师经法研究[M].第一、二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
    [126]吴立民.药师经法研究[M].第三、四辑.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8.
    [127]外恩斯坦.唐代佛教—王法与佛法[M].释依法译.台北:佛光出版社.1999.
    [128]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129]小林正美.中国的道教[M].济南:齐鲁书社.2010.
    [130]小野玄妙.佛教经典总论[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3.
    [131]萧登福.道教星斗符印与佛教密宗[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
    [132]萧登福.道教与密宗[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
    [133]萧登福.道教与佛教[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
    [134]萧登福.道教术仪与密教典籍[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
    [135]萧登福.道教星斗符印与佛教密宗[M].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
    [136]萧登福.道家道教与中土佛教初期经义发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137]萧登福.谶纬与道教[M].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
    [138]许理和.佛教征服中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39]谢继胜.西夏传绘画:黑水城出土西夏唐卡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140]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141]夏名采.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M].北京:三联书店.2004.
    [142]严耀中.江南佛教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43]严耀中.佛教与三至十三世纪中国史[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
    [144]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45]宇井伯寿等.德格版西藏大藏经目录[M].台北:华宇出版社.1986.
    [146]杨曾文.方广錩.佛教与历史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147]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M].范丽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48]杨明芬.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149]药师如来圣典汇编[M].台南:和裕出版社.1992.
    [150]印顺.药师经讲记[M].妙云集上编之四.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
    [151]印顺.净土与禅[M].妙云集下编之四.台北:正闻出版社.1992.
    [152]余欣.神道人心—唐宋之际敦煌民生宗教社会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53]殷光明.敦煌壁画艺术与疑伪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54]阎文儒.云门石窟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55]朱越利.道经总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156]朱庆之.佛典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157]朱庆之编.佛教汉语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158]张继禹.天师道史略[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0.
    [159]张汝舟.二毋室古代天文历法论丛[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
    [160]张总.地藏信仰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
    [161]张广达.文本、图像与文化流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62]张广达.荣新江.于阗史丛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63]塚本善隆.龙门石窟北魏佛教研究[M].林保尧.颜娟英译.台北:觉风佛教艺术文化.2005.
    [164]湛如.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3.
    [165]周一良.周一良集:佛教史与敦煌学[M].第三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66]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五)[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67]詹鄞鑫.心智的误区—巫术与中国巫术文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阿纯章.关于灌顶经的成书[A].华林.第三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3.
    [2]百桥明惠.敦煌的药师经变与日本的药师如来像[A].敦煌石窟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
    [3]曹凌.中国佛教疑伪经综录[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4]蔡耀明.吉尔吉特梵文佛典写本的出土与佛教研究[J].止观杂志.2000(6)
    [5]陈明.沙门黄散:唐代佛教医事与社会生活[A].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6]陈金华.传善无畏所译三部密教仪轨出处及年代考[A].藏外佛教文献.第四辑[C].1998.
    [7]陈大为.唐五代后期宋初敦煌僧寺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8]方广錩.关于江泌女子僧法诵出经[A].藏外佛教文献.第九辑[C].2003.
    [9]方广錩.关于敦煌遗书《佛说佛名经》[A].姜亮夫.郭在贻.敦煌吐鲁番研究论集
    [C].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10]方广錩.从《敦煌遗书总目录索引新编》前百号谈佛教文献的著录[A].释惠敏编.佛教与二十一世纪论文汇编[C].2005.
    [11]傅飞岚.天师道上章科仪—《赤松子章历》和《元辰章醮立成历》研究[A].黎志添主编.道教与中国宗教文化[C].香港:中华书局.2003.
    [12]傅楠梓.中古时期的药师信仰[D].新竹:玄奘大学硕士论文.1989.
    [13]福永光司.道教的镜与剑—其思想的源流[A].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之论著选译.第七卷之思想宗教卷[C].北京:中华书局.1993.
    [14]郭丽英.中国佛教中的占卜、游戏和清净—汉文伪经《占察经》研究[A].法国汉学.第二辑[C].1997.
    [15]黄心川.中国密教的印度渊源[A].印度宗教与中国佛教[C].1988.
    [16]侯冲.中国佛教仪式研究—以斋供仪式为中心[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
    [17]侯冲.受座,还是受斋?[A].敦煌吐鲁番研究.第十一期[C].2009.
    [18]胡文和.四川摩崖造像中的药师变和药师经变[J].文博.1988(2)
    [19]黎志添.六朝天师道与民间宗教祭祀[A].道教与民间宗教研究论集[C].香港:学峰文化事业公司.1999:11-39.
    [20]林富士.中国六朝时期的巫觋和医疗[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本第一分.1999.
    [21]林富士.中国早期道士的医疗活动及其医术考释—以汉魏晋南北朝的传记资料为主的探讨[J].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三本第一分.2002.
    [22]林富士.试论六朝时期的道巫之别[A].国史浮海开新录-余英时教授荣退论文集[C].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2:19-38.
    [23]林长春.东晋南朝道教与政治社会之关系[D].台北:国立中正大学.2005.
    [24]林孟颖.中有之研究[D].宜兰:佛光大学硕士论文.2005.
    [25]刘永增.阿弥陀经的光明信仰和药师经的审判思想[A].敦煌佛教艺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26]李玉珉.敦煌药师经变研究[J].故宫学术季刊.第七卷第三期.1990.
    [27]李素洁.道安疑伪经判别标准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28]李铁华.阴阳五行与四大五蕴比较研究—汉唐时期佛教中国化问题初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39]李玉昆.敦煌遗书《泉州千佛新著诸祖师颂》研究[J].敦煌学辑刊.1995.
    [30]李玉珉.张胜温梵像卷药师琉璃光佛会与十二大愿研究[J].释圣严等编.佛教
    的思想与文化—印顺导师八秩晋六寿庆论文集.1991.
    [31]李浪涛.礼泉县出土两件释迦、药师纪年像座[J].考古与文物.2005(5)
    [32]李元弘.当代药师法门之实践—以台湾及日本关西地区为例[D].新竹:玄奘大学硕士论文.1996.
    [33]罗华庆.敦煌壁画中的东方药师净土变[J].敦煌研究.1989(4)
    [34]落合俊典.写本一切经的资料价值[J].世界宗教研究.2000(2)
    [35]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A].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通论[C].北京:中华书局.1992.
    [36]宁强.佛经与图像—敦煌第二二零窟北壁画新解[A].故宫学术季刊.第十五卷第三期.1998.
    [37]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38]潘文献.苗人、巫蛊:对于他者的想象和指控[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5.
    [39]饶宗颐.敦煌出土镇墓文所见解除惯语考释—《魏晋南北朝敦煌文献编年》序[J].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三辑.1998.
    [40]石泰安.二至七世纪的道教和民间宗教[A].法国汉学.第七辑[C].2002.
    [41]萨吉尔.大方等大集经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5.
    [42]圣凯.药师礼忏仪的演变与发展[J].觉群佛学.2007.
    [43]吴荣曾.镇墓文中所见到的东汉道巫关系[A].先秦两汉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95.
    [44]杨梅.4—8世纪中国北方地区佛教谶记类伪经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45]杨荣贵.道教符咒的探讨[D].新竹:玄奘大学硕士论文.1994.
    [46]严智宏.唐朝前期的药师经变[A].2000年敦煌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之石窟考古卷[A].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
    [47]王宗昱.道教的“六天”说[A].陈鼓应主编.道教文化研究.第十六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2-49.
    [48]王承文.东晋南朝之际道教对民间巫道的批判[J].中山大学学报.2002(4):19-38.
    [49]王素.吐鲁番出土功德疏所见西州庶民的净土信仰[J].唐研究.第一卷.1995.
    [50]王巧莲.杜平.一座浮雕药师佛及十二神将的石香炉[J].文物春秋.2003(3)
    [51]王惠民.敦煌遗书中的药师经变榜题底稿校录[J].敦煌研究.1998(4)
    [52]王惠民.敦煌遗书中的药师经变榜题底稿校录补遗[J].敦煌研究.1999(4).
    [53]王惠民.敦煌净土图像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0.
    [54]王艳云.西夏壁画中的药师经变与药师佛形象[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版).2003(1)
    [55]王国维.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A].周绍良.白化文主编.敦煌变文论文录[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56]王志宏.《高僧传》福慧观之分析与省思—《兴福篇》“论”之研究[D].新竹:玄奘大学硕士论文.2000.
    [57]王小盾.从五官看五行的起源[J].中华文史论丛.2008(1)
    [58]张亿平.魏晋南北朝民间信仰研究[J].台北:国立台湾大学硕士论文.2004.
    [59]张磊.敦煌遗书《佛说佛名经》(二十卷本)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60]张总.《阎罗王授记经》缀补研考[J].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五卷.2001.
    [61]张耀方.敦煌文书所见唐代节庆之研究[D].台中:逢甲大学硕士论文.2003.
    [62]赵晓星.吐蕃统治时期的密教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7.
    [63]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铭考[A].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64]郑炳林、陈双印.敦煌写本《诸山圣迹志》探微[J].敦煌研究.2005(1)
    [65]中村元.儒教思想对佛典汉译带来的影响[J].世界宗教研究.1982(2)
    [1]香川默識.西域考古圖譜[M].東京:國華社.1915.
    [2]矢吹慶辉.鳴沙餘韻·解說篇[M].東京:岩波書店.1933.
    [3]小野玄妙.佛教の美术と历史[M].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1937.
    [4]常盤大定.從後漢より宋齋に至る譯经總錄[M].東京:國書刊行會.1938.
    [5]林屋友次郎.異譯經類の研究[M].東京:東洋文庫.1945.
    [6]望月信亨.佛教经典成立史論[M].京都:法藏館.1946.
    [7]横超慧日.中國佛教の研究[M].京都:法藏馆.1959.
    [8]大淵忍爾.道教史の研究[M].岡山:岡山大學共濟會.1964.
    [9]吉岡義堂.道教と佛教第一[M].東京:圖書刊行會.1970.
    [10]金岡照光.敦煌の民衆—その生活と思想[M].東京:评論社.1972.
    [11]定方晟.须彌山と極樂:仏教の宇宙觀[M].東京:講談社.1973.
    [12]塚本善隆.塚本善隆著作集[A].第二卷.東京:大東出版社.1974.
    [13]牧田諦亮.疑經研究[M].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76.
    [14]大渊忍爾.敦煌道經·目錄篇[M].東京:福武書店.1978.
    [15]水野弘元.经典—その成立と展開[M].東京:佼成出版社.1980.
    [16]道端良秀.中國佛教と社會その交涉[M].京都:平樂寺書店.1980.
    [17]水野清一.畏廣敏雄.龍門石窟の研究[M].京都:同朋社.1980.
    [18]筱原壽雄.田中良昭.敦煌仏典と禅[M].東京:大東出版社.1980.
    [19]中村元.佛教語大辞典(缩刷版)[A].東京:東京書籍.1981.
    [20]松長有慶.密教经典成立史論[M].京都:法藏馆.1981.
    [21]池田末利.中國古代宗教史研究—制度と思想[M].東京:東海大學出版會.1981.
    [22]長部和雄.唐宋密教史論考[M].京都:永田文昌堂.1982.
    [23宫川尚志.中國宗教史研究·第一[M].京都:同朋社.1983.
    [24]牧田谛亮.福井文雅编.敦煌と中國仏教[M].東京:大東出版社.1984.
    [25]松本榮一.敦煌畫の研究[M].京都:同朋社.1985.
    [26]氏家覺勝.陀羅尼思想の研究[M].大阪:東方出版株式會社.1987.
    [27]中村喬.中國の年中行事[M].東京:平凡社.1988.
    [28]諏訪義纯.中國中世仏教史研究[M].東京:大東出版社.1988.
    [29]五來重.藥师信仰[M].東京:雄山閣出版株式社.1989.
    [30]赖富本宏.密教仏の研究[M].京都:法藏馆.1990.
    [31]池田温.中國古代寫本識捂集錄[M].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90.
    [32]上山大峻.敦煌佛教の研究[M].京都:法藏馆.1990.
    [33]酒井忠夫.福井文雅.山田利明.日本·中國の宗教文化の研究[M].東京:平河社.1991.
    [34]吉川忠夫编.中國古道教史研究[M].京都:同朋社.1992.
    [35]香川孝雄.淨土教の成立史的研究[M].東京:山喜房佛書林.1993.
    [36]小野玄妙.佛書解說大辞典[M].東京:大東出版社.1996.
    [37]吉川忠夫编.六朝道教の研究[M].東京:春秋社.1998.
    [38]辛嵨静志.正法華經詞典[M].創価大學国際仏教學高等研究所年報.1998.
    [39]山田利明.六朝における道教の儀禮形成[M].東京:東方書店.1999.
    [40]吉川忠夫编.唐代の宗教[M].京都:朋友書店.2000.
    [41]川口義照.中國における經錄研究[M].京都:法藏馆.2000.
    [42]坂出祥伸.道教となにか[M].東京:中央公論新社.2005.
    [43]古勝隆一.中國中古の學術[M].東京:研文社.2006.
    [44]麥谷邦夫.三教交涉論叢[C].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2005.
    [45]#12
    [46]小林正美.道教齋法儀禮思想史の研究[M].東京:知泉書馆.2006.
    [47]西本照真等.新國譯大藏經之淨土部3[M].束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2007.
    [1]本田義英.盂蘭盆經と淨土盂蘭盆經[M].龍谷大學論叢.1927(276).
    [2]太田悌藏.支那宋齋時代の道佛論爭[J].宗教研究.第十卷第三號.1933.
    [3]真田有美.梵本藥师經について[J].龍谷大學論集.1950(339).
    [4]小笠原宣秀.高昌國の佛教教學[A].塚本博士颂壽纪念佛教史學論集[C].京都.1961.
    [5]鹽入良道.中國仏教儀禮における懺悔の受容過程[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63(22)
    [6]滋贺高義.敦煌本藥師經について[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63(22)
    [7]#12
    [8]藤田宏達.臨终來迎思想の起源[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64(24)
    [9]道端良秀.中國人の死の觀念と佛教[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65(26)
    [10]#12
    [11]新井慧一.一佛经與七佛經[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67(31).
    [12]新井慧一.一佛经與七佛经(續)[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69(34).
    [13]#12
    [14]#12
    [15]#12
    [16]内藤龍雄.法經錄についこ[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70(37).
    [17]#12
    [18]道端良秀.中國仏教の道教的展開[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71(38).
    [19]内藤龍雄.僧祐の著作活动[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71(39).
    [20]岡部和雄.僧祐の疑偽經觀と抄經觀[J].驹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1971(2).
    [21]岡部和雄.中國撰述偽經經典の成立史研究—僧祐の偽经觀とその思想的背景[J].曹洞宗研究纪要.1971(3).
    [22]#12
    [23]佐藤達玄.中国南北朝時代における律僧の活躍[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72(40).
    [24]新井慧譽.藥师經の傳える十二神将[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72.3.
    [25]新井慧譽.藥师十二神将名の檢討[A].中村元博士還歷纪念論集[C].1973.11.
    [26]#12
    [27]岡部和雄.失譯雜經錄研究の課题[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73(42).
    [28]土橋秀高.敦煌出土仏典研究—敦煌寫經北京本《仏說善信菩薩二十四戒經》考[J].龍谷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纪要.1973(12).
    [29]柴田泰.淨土教關係疑經典の研究(一)[J].札幌大谷短期大學纪要.1974.
    [30]新井慧譽.摩尼羅亶經の燮遷[J].豐山教學大會纪要.1975(3).
    [31]大内文雄.安樂集所引疑偽经典の二、三について[J].大谷學報.第54卷第4號.1975.
    [32]#12
    [33]土橋秀高.戒律の在俗性[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75(46).
    [34]佐藤健.安樂集之と偽經[J].仏教大學研究纪要.1976(60).
    [35]柴田泰.淨土教關係疑偽經典の研究(二)[A].札幌大谷短期大學纪要.1976.
    [36]新井慧譽.摩尼羅亶经類の訳经史的考察[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76(48).
    [37]土橋秀高.敦煌资料《仏說提謂五戒经并威儀卷下》について[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76(49)
    [38]窐德忠.中國における仏教と道教[J].驹澤大學佛教學部論集.1976(17).
    [39]大内文雄.歷代三寶纪の一研究[J].仏教史學研究.第二十五卷二号.1983.
    [40]大内文雄.歷代三寶纪帝年攷[J].大谷學報63(4).1983.
    [41]永井信一.中國の藥师像[J].仏教藝術.1985(159).
    [42]平井宥慶.敦煌本密教疑经典考[J].密教文化(150).1985.
    [43]#12
    [44]#12
    [45]#12
    [46]落合俊典.毘羅三昧經と初期訳經[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94(84).
    [47]杉山龍清.出三藏記集失譯雜經錄なめぐつて[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1994(84)
    [48]#12
    [49]阿纯章.灌顶經におけゐ咒術の受容[J].天台學報.1996(39).[50]#12
    [51]#12
    [52]前田繁樹.清淨法行經>と<老子化胡經>—排除のない論議[A].七寺古逸經典研究叢書.第二卷.東京:大東出版社.1996.
    [53]菊地章太.甲申大水考—東晋末期の圖識的道經とその系譜[J].東方宗教.1996(87).
    [54]梶山雄一.ア一ラヤ識と業報、輪回[J].創価大學国際仏教學高等研究所年報.1998(2)
    [55]原實.不殺生考[J].國際仏教學大學院大學研究纪要.1998(1)
    [56]#12
    [57]#12
    [58]#12
    [59]#12
    [60]#12
    [61]#12
    [62]菊地章太.六朝道教における终末思想の形成[J].桜花學園大學研究纪要.2000(2).
    [63]#12
    [64]#12
    [65]#12
    [66]#12
    [67]#12
    [68]#12
    [69]#12
    [70]#12
    [71]长尾佳代子.俱生神のフダ[J].舞鹤工业高等专门学校纪要.2003(38).
    [72]落合俊典.陀罗尼杂集所收の经典について[J].国隙佛教学大学院大学研究纪要(6).2003.
    [73]#12
    [74]#12
    [75]#12
    [76]遠藤祜介.灌顶經の訳者について[J].密教学研究.2004(36)
    [77]#12
    [78]#12
    [79]#12
    [80]林敏.照明菩薩經と八师經について[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005(106)
    [81]#12
    [82]#12
    [83]辛嵨静志.漠譯仏典の言語の研究[J].創価大學国際仏教學高等研究所年報.2006(10)
    [84]#12
    [85]船山徹.六朝佛典の翻譯と编辑に見る中國化の問题[J].東方學報.2007(80).
    [86]#12
    [87]#12
    [88]荒見泰史.敦煌における仏教の唱導活動[J].國文学解釈鑑賞72(10).2007.
    [89]肖越.初期無量壽經おける阿彌陀と無量清淨[J].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008(112)
    [90]#12
    [1]Anna Seidel, Taoist Messianism, Numen, vol.31, Fasc.2,1984. pp.161-174.
    [2]Alexander, Coburn Soper, Literary evidence for early Buddhist art in China, Artibus Asiae. Supplementum, Vol.19,1959. p169-178.
    [3]Anning Jing, The Yuan Buddhist Mural of the Paradise of Bhaisajyaguru, Metropolitan Museum Journal, Vol.26.1991. pp.147-166.
    [4]Chi-tim, Lai, The opposition of Celestial-Master Taoism to popular cults during Six Dynasties, Asia Major, vol.6,1998. pp.1-20.
    [5]Ching-Lang Hou, The Chinese Belief in Baleful Stars, ed., Holmes Welch and Anna Seidel, Facets of Taoism, 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 pp.193-228.
    [6]Chun-fang Yu, Kuan-yin: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Avalokite1vara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01.
    [7]Dutt and Lift, Gilgit Manuscript Ⅰ, Srinagar-Kashmir:Calcutta Oriental Press, 1939.
    [8]Daniel Boucher, Buddhist translation procedures in third-century China:A study of Dharmaraksaand his translation idiom, Ph.D dissertation, Pennsyvania,1996.
    [9]Daniel L. Overmyer, Buddhism in the trenches:Attitudes toward popular religion in Chinese scriptures found in Tun-huang,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50, No.1,1990. pp.197-222.
    [10]Daniel L. Overmyer, Folk-Buddhist religion:creation and eschatology in medieval China, History of Religions, Vol.12, No.l,1972. pp.42-70.
    [11]Donald S. Lopez, Jr., Editor, Religions of China in practi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6.
    [12]Eric Zurcher, Buddhist influence on early Taoism:A survey of scriptural evidence, T'oung Pao, vol.Lxvi,1980. pp.84-147.
    [13]Eric Zurcher, Prince Moonlight-Messianism and eschatology i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T'oung Pao, Lxviii,1-3,1982.
    [14]Funayama Toru, Masquerading as translation:Example of Chinese lectures by Indian scholar-monks in the Six Dynasties Period, Asia Major, Vol.19,2006.
    [15]F. M. Hassnain & Tokan D. Sumi, Bhaisajyaguru-Sutra (Original Sanskrit Text with Introduction and Commentary), Reliance Publishing House, New Delhi,1995.
    [16]Gregory Schopen, The Bhaisajyaguru-Sutra and Buddhism of Gilgit, Ph.D. dissertation,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1978.
    [17]Gregory Schopen, Sukhavati as a generalized religious goal in Sanskrit Mahayana Sutra literature, Indo-Iranian Journal. Vol.19.1977. pp.177-210.
    [18]Gregory Schopen, Figments and Fragments of MahqyqnaBuddhism in Indian-More collected paper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5.
    [19]Gregory Schopen, Bones, Stones, and Buddhist Monks:Collected papers on the Archaeology, Epigraphy, and texts of Monastic Buddhism in Indi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6.
    [20]Gregory Schopen, Buddhist monks and Business matters:still more papers on Monastic Buddhism in India,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2004.
    [21]Hisiyaki Miyakawa, Local cults around Mount Lu at the time of Sun En's rebellion, Facet of Taoism, Edited by Holmes Welch and Anna Seidel,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1979. pp.83-102.
    [22]Hubert Durt, The Shijiapu of Sengyou:The first Chinese attempt to produce a critical biography of the Buddha, International College for Postgraduate Buddhist Studies 10,2006. pp.51-89.
    [23]Isabelle Robinet, translated by Phyllis Brooks, Taoism:Growth of a religion, 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4]Jan Nattier, A guide to the earliest Chinese Buddhist translations-Texts from the Eastern Han東漢and Three Kingdoms三國periods-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 Tokyo,2008. pp.116-148.
    [25]Jan Nattier, Church language and vernacular language in Central Asia Buddhism, Numen,37(2), Dec 1990. pp.195-219.
    [26]Jan Nattier, Indian antecedents of Huayan thought:new light from Chinese sources, ed., Imre Hamar, Reflecting Mirrors perfectives on Huayan Buddhism, Harrassowiz Verlag. Wiesbaden,2007.
    [27]Jan Nattier, Re-evaluating Zhu fonian's Shizhu duanjie jing(T309):Translation or forgery? Unpublished version.
    [28]Jan Nattier, The Proto-history of the Buddhqvatamsaka:The Pusa benye jing菩薩本業经and the Dousha jing兜沙經,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at Soka University,2005.
    [29]Jinhua Chen, The Indian Buddhist missionary Dharmaksema:A new dating of his arrival in Guzang and his translation, T'oung Pao, XC, Leiden,2004.
    [30]Jinhua Chen, Buddho-Daoist Medico-Meditative forms inspired by Wuxing(五行): Essay for the"Monks and Medicine" Conference, Beijing and Heibei, Dec 2009.
    [31]Jacob Dalton, The development of perfection:the interiorization of Buddhist ritual in the Eighth and Ninth centuries,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32,2004. pp.1-30.
    [32]James Robson, Searching for a better return:Pre-Mortem rites in East Asian Buddhism, Unpublished version.
    [33]Kazuo Okabe, The Chinese catalogues of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Journal of the Faculty of Buddhist of the Komazawa University 38,1980, pp.1-13.
    [34]Kanai Lal Hazra, Buddhism and Buddhist literature in early Indian Epigraphy, New Delhi: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 Pvt. Ltd.2002.
    [35]Kenneth K.S. Chen,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on of Buddhi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3.
    [36]Lionel Giles, The descriptive catalogue of the Chinese Manuscripts from Dunhuang in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1957.
    [37]Lewis R. Lancaster, Gilgit to Korea:The search for the sources of the Chinese Buddhist canon, Journal of Central Asia, Vol.Ⅷ, No.2,1985.
    [38]Lin, Fu-Shih, Chinese Shamans and Shamanism in the Chiang-nan Area during the Six Dynasty Period (3rd-6th century A.D.), Ph. D. disser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1994.
    [39]Lai Chi-Tim, The "Demon statutes of Nuqing' and the problem of the Bureaucration of the Netherworld in early Heavenly Master Daoism, T'oung Pao, Second Series, Vol.88,2002. pp.251-281.
    [40]Michel Strickmann, The Consection Sutra:A Buddhist Book of Spells,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Edited., Robert Buswell,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41]Michel Strickmann, Chinese Magical Medicine, edited by Carl Bielefeldt and Bernard Faure,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42]Mircea Eliade, ed,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New York:Macmillan.2004.
    [43]Peter, Nickerson,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Great Petition for Sepulchral Plaints, Stephen R. Bokenkamp edited, Early Daoist Scriptures,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7. pp.230-274.
    [44]Paul Williams, Mahqyqna Buddhism:The Doctrinal Foundations,2nd edition, Routledge,2009.
    [45]Paul F. Copp, Voice, Dust, Shadow, Stone:The makings of spells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Ph.D dissertation, Princeton,2005.
    [46]P. R. Barua, The conception of Yama in early Buddhism, Journal of the Asiatic society of Pakistan, Vol.IX, No.2, Dec 1964. ppl-14.
    [47]Pia Brancaccio and Kurt Behrendt, edt., GandhqranBuddhism Archeology, Art, Texts, Vancouver: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2006.
    [48]Raoul Birnbaum, The Healing Buddha, Boston:Shambala Publication,1989.
    [49]Richard D. Mcbride, Ⅱ, Book Review:Chinese magical medicin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72(2),2004. pp.563-566.
    [50]Robert E. Buswell, Jr., Editor in Chief, Encyclopedia of Buddhism, Volume one, New York:Macmillan Reference USA,2004.
    [51]Stefano Zacchetti, In praise of light, A critical synoptic edition with 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Chapters 1-3 of Dharmaraksa's Guang zan Jing光讃經,Beingthe earliest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larger Prajnaparamita,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dvanced Buddhology, Soka University,2005.
    [52]Sutra of the Medicine Buddha, Translated by Minh Thanh & P.D. Leigh, International Buddhist Monastic Institute,2001.
    [53]Sutra of the Merit and Virtue of the Past Vows of Medicine Master Vaidurya Light Tathagata, Translated by The Buddhist Text Translation Society, Dharma Realm Buddhist University, City of Ten Thousand Buddhas,1997.
    [54]Sutra on the Merits and Original Vows of Tathagata Medicine Guru with lapis Lazuli Light, Translated by Dr. Yutang Lin. EL Cerrito, California.2001.
    [55]Tokuno kyoko, The Evaluation of Indigenous Scriptures in Chinese Buddhist Bibliographical Catalogues, In Robert E. Buswell, Jr., ed., Chinese Buddhist Apocrypha.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0. pp.31-74.
    [56]The Sutra of the Lord of Healing, Buddhist scripture series; no.l. Translated by Walter Liebenthal. Society of Chinese Buddhists. Peiping.1936.
    [57]The Sutra of the Master of Healing. Translated by Chow Su-chia, revised by Shen Shou-liang. Hong Kong.1990.
    [58]Tansen Sen, In search of longevity and good karma:Chinese diplomatic missions to middle India in the seventh century,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Vol.12, No.l,2001. pp.1-28.
    [59]Walter Libenthal, Buddhism during the 4th and 5th centuries, Monumenta Nipponica, Vol.11, No.l,1955. pp.44-83.
    [60]Whalen W.Lai, The earliest folk Buddhist religion in China:Ti-wei Po-li Ching and its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Buddhist and Daoist practice in Medieval Chinese society, Edited by David W. Chappell,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87. pp.11-3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