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析波普尔政治哲学之困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波普尔政治哲学是对时代发展主旋律的一种回应。然而,由于其时代的动荡和其政治哲学存在的诸多困境,使他与20世纪的思想家相比,其学说的命运显得格外悖谬。
     从方法论上看,波普尔政治哲学是根据独特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推论而来的,这使得他的政治哲学论证严密和观点新颖。然而,其强势之处必是其弱势之点。一方面,方法论个人主义对密尔心理学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的批判不但不成功,反而还陷入了“形而上学”的迷途。另一方面,在论证过程中,由于其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适用范围的限制、倚重逻辑抽象,以及运用二元对立和制衡的思维模式,使得其论证效果矛盾重重,难以自圆其说。此外,波普尔的悖论群也陷入了消减“中心主义”的悖论,终究难逃逻辑上的自悖。这样,最终其方法论只能是一种“想象力的贫困”。在理论上,首先是作为一种消极功利主义的“最小痛苦原则”不但存在着“痛苦难以达成共识”、“与平等主义的不相容性”以及“导致的不良后果”三个方面的缺陷,而且波普尔也未能解决“谁的痛苦最小化”、“什么样的痛苦最小化”、“是否能够最小化”以及“如何做到最小化”的四个问题。其次,从波普尔对两种社会工程的论证来看,也存在一些悖谬与偏失。在反乌托邦社会工程的论证上,波普尔把历史主义、极权主义、科学和乌托邦社会工程联系起来是有失偏颇的;同样的,无论在合理性上还是科学验证上,他对渐进社会工程的论证也是存在问题的;更重要的是,反乌托邦社会工程、渐进社会工程与其所倡导的开放社会之间是矛盾的。最后,作为其政治哲学的最终归属点的开放社会也有着潜在的缺陷和脆弱性,这主要体现在开放社会的封闭性、权威性以及空想性上
     本论文无意对波普尔学说作全面的论述,而是通过对其政治哲学困境的剖析,在存在何种困境、其困境的存在对波普尔政治哲学的价值以及对西方政治界有何影响、走出困境有无必要和可能性等问题上,表达一孔之见。同时,论文进一步评论了波普尔的思想特征、政治归属以及困境效应,并得出了一些相应的结论。
Karl Popper's political philosophy is a kind of response to main themes of the age. However, compared with other ideologists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fate of his theory appeared extraordinary preposterous because of the turbulence of the age and dilemmas of his political philosophy.
     From the point of methodology, Karl Popper arrived at his conclusion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from the use of his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which made his arguments and views on political philosophy to be rigorous and novel. But the strongpoint of his theory is the weakpoint too. On the one hand, his criticism of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to Mill's psychologism and methodological holism is not only unsuccessful, but also go astray of metaphysics. On the other hand, the effect of the argument is filled with difficulties due to these facts that applicative scopes of his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are limited, logical abstract is emphasized and the opposite pattern of thought is applied in the process of argument. In addition, Popper's paradoxes go into the dilemma of cutting down the "centrism" as well, which eventually avoid logical paradox hardly. Thus, his methodology is nothing more than a poverty of imagination. Theoretically, first of all, in the principle of the minimization of misery as the negative Utilitarianism there are three defects,1) there is no consensus in pain; 2) it is not consistent with equalitarianism; 3) it will cause negative consequences. Moreover, Popper could not solve four problems as following:I.Whose pains will be minimized?Ⅱ.What kind of pains will be minimized?Ⅲ.Can they be minimized? IV. How to realize the minimization of them? Secondly, there are some absurd points and errors in Popper's arguments to two kinds of social Engineering. On the arguments of opposing the Utopian social Engineering, Popper is biased to combine Historicism, Totalitarian and Science with the Utopian social Engineering. Similarly,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his arguments (especially the feasibility and the scientific test) of the piecemeal social Engineering. Most importantly, there are contradictions among opposing the Utopian social Engineering, the piecemeal social Engineering and the Open Society that he advocates. At last, there are some potential defects and frangibility in the Open Society that is the final destination of his political philosophy, which mainly appear as the closeness, authoritativeness and fantasticality of the Open Society.
     In the thesis I do not intend all-around exposition of Popper's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ory, but express my own opinions of the following subjects through analysing the dilemmas of his political philosophy:What kind of dilemmas is there in Popper's political philosophy? Which value of the dilemmas is there in Popper's political philosophy? Which influence of the dilemmas on western politics is come into being? Is ther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in getting through the dilemmas? At same time, the author further discusses Popper's characteristics of thoughts, his political ascription and political effects of the dilemma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his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arrives at some relative conclusions.
引文
①[德]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②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p.225.
    ③详细的研究状况请参阅本“导论”的第二部分。
    ④Calvin Hayes, Fallibilism Democracy and the Market:the Meta-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Popper's Political Philosophy, Lanham, 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2001, P.73.
    ①参见朱宏源: 《开放社会的先驱: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年版。
    ②Karl R.Popper, Unended Quest:an 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 London:Routledge,1992, p.39.
    ③参见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原文版序言”第1页。
    ④[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姚仁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0页。
    ⑤[德]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6页。
    ①参见博士论文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277; 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7,71,334-369,524-540.
    ②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87-88.
    ①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p.31-32.
    ②参见W.H.Newton-Smith, Jiang Tianji, E. James, "Introduction", in Popper in China, London:Routledge,1992, p.13.
    ③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383; Maurice Cornforth, The Open Philosophy and the Open Society, 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68; John Wild, Plato's Modern Enemies and the Theory of Natural Law,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 Ronald B. Levinson, in Defense of Plato,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3; Jonathan Lieberson, "Karl Popper", in Social Research,49:1(1982:spring) p.109.
    ④参见恩伯莱、寇普编: 《信仰与政治哲学—斯特劳斯与沃格林通信集》,谢华育、张新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版,第95-97页。
    ⑤参见卡尔·波普尔:《20世纪的教训》,王凌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译本导言”第2-3页。
    ⑥卡尔·波普尔: 《20世纪的教训》,王凌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译本导言”第1页。
    ①参见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381; Geoff Stokes, "Politics, Epistemology and Method:Karl Popper's Conception of Human Nature ",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5), XLIII, p.121; 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33.
    ②参见Fred Eidlin, Popper's "Popper 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41; Ernest Gellner, "Karl Popper—the Thinker and the Man", in The Significance of Popper s Thought, Amsterdam:Rodopi,1996, p.75; Philip Brantingham, "Notes on Karl Popper", in Modern Age,2007, p.37; 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384; Gunnar Andersson, "Book Review:Karl Popper:Critical Appraisals", p.119, in http://pos.sagepub.com at DUKE UNIV on July 8,2009.
    ③转引自Gunnar Andersson, "Book Review:Karl Popper:Critical Appraisals", p.331, in http://pos.sagepub.com at DUKE UNIV on July 8,2009.
    ④参见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p.34-37.
    ⑤闻凤兰: 《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7年, “导言”第1页。
    ①参见启良:《西方自由主义传统:西方反自由至新自由主义学说追索》,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参见朱宏源: 《开放社会的先驱: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年版,第173页。
    ③[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甲、李本正学派的。参见H·阿尔伯特: 《卡尔·波普(1902-1994》,王彤译,载《世界哲学》1996年第3期。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16页。
    ④当然,这并不否认波普尔与维也纳学派的相同之处,在对德国式语言表述上的态度,波普尔接近于维也纳
    ⑤卡尔·波普尔:《20世纪的教训》,王凌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译本导言”第7页。
    ①参见赵敦华: 《赵敦华讲波普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②参见卡尔·波普尔:《20世纪的教训》,王凌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译本导言”第7页。
    ③参见布赖恩·马吉:《波普尔》,郭昌辉、郭超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④参见Bruce Caldwell,"Popper and Hayek:Who Influenced Whom?",Presented at Karl Popper 2002 July 6,2002英文文章来源于http://hi.baidu.com/wgbf_123/blog/item/78909fe531c61fl828bl319.html。同时参见李卫公译的《哈耶克与波普:谁影响了谁?》,源于http://tieba.baidu.com/f?kz=128105466。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n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21.
    ⑤参见小河原诚: 《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毕小辉、徐玉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7页;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n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496.
    ⑥参见Jan Wolenski, "Popper on Prophecies and Predictions", in the Significance of Popper's thought, Amsterdam: Rodopi,1996, p.88;拉塞尔·雅各比: 《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页;拉塞尔·雅各比:《乌托邦之死:冷漠时代的政治与文化》,姚建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
    ⑦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奥地利有社会民主党、基督教社会党和德意志国民党三个主要的政党。通过1919年的选举,由马克特尔·阿德勒组建的社会民主党掌握了维也纳市政权力,成立了所谓的“红色维也纳”政府。参见小河原诚的《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毕小辉、徐玉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 2003, p.306; 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nhv in Inten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6-7; Karl R.Popper, Unended Quest:an 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 London:Routledge,1992, p.32.
    ①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393-397.
    ②参见Karl R.Popper, Unended Quest:an 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 London:Routledge,1992. pp.128,136.
    ③波普尔: 《理性、民主与开放社会---卡尔·波普答客问》,野月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第4期。
    ④参见Neil Mcinnes, "Popper's Return Engagement:the Open Society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Spring 2002), p.73;波普尔: 《理性、民主与开放社会---卡尔·波普答客问》,野月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第4期。
    ⑤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333.
    ①[英]卡尔·波普尔: 《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57页。
    ②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3, p.494同时参见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304.
    ③朱宏源: 《开放社会的先驱: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年版,第247页。
    ④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424 and Anthony O'Hear, Karl Popper:Critical Assessments of Leading Philosophers, vol.1,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4, p.1.
    ①Wavne J.Norman, "a Democratic Theory for a Democratizing Word? a Re-assessment of Popper's Political Realism",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3), XLI, p.252; Jonathan Lieberson, "Karl Popper", in Social Research, 49:1(1982:spring) p.104-105,Bryan Magee,Karl Popper, New York:Viking,1973,pp.82-83.
    ②参见Karl R.Popper, Unended Quest:an 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 London:Routledge,1992, p.172.
    ③[英]昆廷·斯金纳、[瑞典]博·斯特拉思: 《国家与公民:历史·理论·展望》,彭利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④里塔·巴尔迪:《卡尔·波普尔的“开放社会”》,载萨尔沃·马斯泰罗内主编的《当代欧洲政治思想:1945-1989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80页。
    ①参见马克·诺图洛: 《波普》,宫睿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②[英]布赖恩·马吉(Brian Magee)《波普尔》,郭昌辉、郭超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95页。
    ③参见迈克尔·H·莱斯诺夫: 《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④参见里塔·巴尔迪:《卡尔·波普尔的“开放社会”》,载萨尔沃·马斯泰罗内主编的《当代欧洲政治思想:1945-1989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让·博杜安: 《卡尔·波普》,吕一民、张战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小河原诚: 《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毕小辉、徐玉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14.
    ⑤[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 《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页。
    ⑥参见Bruce Caldwell, "Popper and Hayek:Who Influenced Whom? ",Presented at Karl Popper 2002 July 6,2002.
    ①参见马克·诺图洛: 《波普》,宫睿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③[英]安东尼·阿巴拉斯特: 《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32页。
    ②参见布赖恩·马吉:《波普尔》,郭昌辉、郭超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1945-1989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④参见安东尼·阿巴拉斯特: 《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36页。
    ⑤参见里塔·巴尔迪:《卡尔·波普尔的“开放社会”》,载萨尔沃·马斯泰罗内主编的《当代欧洲政治思想:黄华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84页。
    ⑥里塔·巴尔迪: 《卡尔·波普尔的“开放社会”》,载萨尔沃·马斯泰罗内主编的《当代欧洲政治思想》,
    ⑦参见马克·诺图洛: 《波普》,宫睿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⑧Fred Eidlin, "Popper's Socic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33.
    ①[英]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12页。
    ②[英]安东尼·阿巴拉斯特: 《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31页。
    ③首先,整体的改变或整体重建社会的任何尝试都是无效的;其次,它不仅违反了试错法的原则,而且也违背了科学的最基本规则;最后,作为一种结果,乌托邦式的方法不仅证明是不可能的,而且具有不可行性。参见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25--426页。
    ④参见让·博杜安: 《卡尔·波普尔》,吕一民、张战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79-89页。
    ⑤参见布赖恩·马吉:《波普尔》,郭昌辉、郭超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84页。
    ⑥[美]马克·诺图洛: 《波普》,宫睿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07页。它们都主张对社会问题采取干预的方式;它们都论证说对社会的干预应建立在科学与理性的基础之上;都在某种程度上反对波普尔将之与马克思联系在一起的历史主义。
    ⑦[法]让·博杜安: 《卡尔·波普尔》,吕一民、张战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02页。
    ⑧[英]布赖恩·马吉:《波普尔》,郭昌辉、郭超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⑨参见小河原诚: 《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毕小辉、徐玉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1-332页。
    ①参见约翰·格雷: 《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页。
    ②参见迈克尔·H·莱斯诺夫: 《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③参见小河原诚:《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毕小辉、徐玉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86页。
    ④[日]小河原诚: 《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毕小辉、徐玉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6-338页。
    ⑤[日]小河原诚: 《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毕小辉、徐玉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6页。
    ⑥参见格尔哈德·帕普克主编: 《知识、自由与秩序:哈耶克思想论集》,黄冰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5-105页。
    ①魏宏晋: 《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波普热”的再检视》,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第5期,第56页。
    ②这其中,夏基松先生在对波普尔政治哲学的研究上,主要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因而可能带有较浓的意识形态色彩。当然,这并不完全否认他在科学哲学上的学理性研究。
    ①参见陈惠龙: 《“渐进工程”对抗“整体主义”》,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
    ②参见李海亮: 《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的合理因素》,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年第1期:王利:《波普尔的改良主义及其启示》,载《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陈德贶:《卡尔·波普尔的“零星社会工程”理论及当代启示》,载《黑龙江史志》2008年第8期;焦轶荣: 《“渐进社会工程理论”对我国当前政治改革的借鉴意义》,载《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③参见罗秋立: 《波普尔政治哲学的方法及其困境》,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陈海平、刘保春: 《“开放社会”的偏见》,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黄开华:《波普尔历史哲学评析》,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朱士群:《卡尔·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与当代社会改良主义》,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④参见赖振胜:《波普尔反历史决定论思想的辩证解读》,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9年。李宝祥:《波普历史思想再探析》,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7年。
    ⑤参见王志勇: 《浅论波普反历史决定论观念政治上的贫困》,载《兰州学刊》2008年第3期。
    ⑥参见余红: 《波普尔反乌托邦社会工程的悖论》,载《唯实》2002年第10期。
    ⑦参见陈东英、陈小义: 《波普的自由观及其独特视角》,载《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第106页。他们则认为开放社会有五个特点,用一句话说,就是开放社会是一个物质、资金、人员和信息的交流自由通畅,允许开放理性批评,倡导普世主义,建立在民主和法治基础上的动态社会。
    ①参见李先敏、朱俐、郑小波: 《刍议开放社会建构的困境》,载《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②参见陈海平: 《波普政治文明观初探》,载《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2期。
    ③参见顾肃: 《论波普的开放社会》,载《开放时代》2002年第6期。
    ④赵敦华: 《赵敦华讲波普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1页。
    ⑤参见陈海平、刘保春: 《“开放社会”的偏见》,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⑥参见李先敏、朱俐、郑小波: 《刍议开放社会建构的困境》,载《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⑦参见章胜: 《对波普的“开放社会”观念的思考》,载《理论学刊》2004年第9期。
    ⑧参见吴翔:《卡尔·波普尔的“开放社会”思想述评》,载《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8期;冉文伟:《波普尔的国家观及其现实意义》,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郭天文: 《社会开放学说中开放尺度标准的演变》,载《岭南学刊》2000年第2期。
    ⑨参见夏基松: 《波普哲学述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79页。
    ⑩参见王晓林: 《证伪之维:重读波普尔》,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①参见赖辉亮和金太军: 《波普尔传》,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7页。
    ②参见朱宏源: 《开放社会的先驱--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有限公司,第246页。
    ③参见朱士群: 《评马尔库塞对波普的批判》,载《求是学刊》1996年第6期。
    ①[英]布莱恩·巴里: 《正义诸理论》,孙晓春、曹海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9页。
    ①[英]卡尔·波普尔: 《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纪树立、周昌忠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二版序”
    ②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3, p.87.
    ③参见Karl R.Popper, Unended Quest:an 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 London:Routledge,1992, p.152.
    ①牛京辉: 《英国功用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②前者主要处理的是波普尔明确的语言特点,后者主要是研究其政治哲学是如何从波普尔生活的整体中产生的。
    ①[德]克劳斯·冯·柏伊姆: 《当代政治理论》,李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61页。
    ②对于批判理性主义方法,笔者认为这种方法从哲学上去探讨似乎更合理,因而并没有把它纳入方法论的详细讨论之中。关于此问题的探讨请参见邱杭宁的《论批判理性主义的自身不相容性》,载《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8期。
    ③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p.381; 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p.125-126; Jonathan Lieberson, "Karl Popper", in Social Research,49:1(1982:spring) p.105; I.C.Ian Jarvie and Jeremy Shearmur, "Introduction", in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Special Issue:The 50th Anniversary of Popper's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Part1), v.26, n.4, December 1996, p.450.
    ①Karl R.Popper,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57, p.130.
    ②参见戴维·米勒、波格丹诺主编: 《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6-377页。
    ③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45.
    ④李强: 《自由主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48页。
    ⑤参见Steven Lukes,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Reconsidered", in Peter J.Boettke, ed., The Legacy of Friedrich von Hayek (Ⅱ:Philosoph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9, p.162.
    ⑥闻凤兰: 《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7年,第116页。
    ⑦[英]罗素: 《西方哲学史》(上卷),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22页。
    ①参见赵敦华: 《赵敦华讲波普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6页。
    ②参见鲍伯·威尔, 《个人主义种种》,西岭、魏风译,载《道德与文明》1987年06期。
    ③[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精神科学的逻辑》,李涤非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①[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精神科学的逻辑》,李涤非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这里引文有所改动。
    ②[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精神科学的逻辑》,李涤非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脚注”第29页。
    ③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45, p.90.
    ④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45, p.98.
    ⑥[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 《精神科学的逻辑》,李涤非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
    ⑤[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二卷),郑一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5页。
    ①[日]小河原诚: 《波普批判理性主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60页。
    ②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45,p.98.
    ③高山奎: 《柏拉图是极权主义者么?—兼论波普尔与斯特劳斯的方法论差异》,载《现代哲学》2009年第6期。
    ①闻凤兰:《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7年,第71页。
    ②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45, p.93.
    ③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45, p.93.
    ④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33页。
    ⑤参见朱宏源:《开放社会的先驱: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年版,第147页。
    ⑥参见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45,p.97.
    ⑦[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二卷),郑一明、李惠斌、陆俊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64页。
    ⑧[英]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页。
    引文有所修改。
    ①[英]安东尼·阿巴拉斯特: 《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26页。
    ②刘斌: 《评波普尔对马克思整体主义方法的责难》,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1期。
    ③Smuts, J.C., Holism and Evolution, New York:Viking Press,2nd ed.,1965.
    ④参见《哈耶克对伪个人主义的批判及其给我们的启示》,来源于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174683&page=1
    ①参见闻凤兰: 《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7年,第73页和刘军宁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评介》(源自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books/1/1601.shtml)中指出,开放社会的政治敌人是极权主义;经济济敌人则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从社会的组织形态上说开放社会的敌人就是一种集体主义的社会。
    [②英]卡尔·波普尔: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辑、邱仁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
    ③参见卡尔·波普尔: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辑、邱仁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
    ④卢卡奇: 《历史与阶级意识》,载《西方马克思主义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⑤W.H.Newton-Smith, Jiang Tianji, E.James, "Introduction", in Popper in China, London:Routledge,1992, p.13.
    ①参见刘斌: 《评波普尔对马克思整体主义方法的责难》,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1期。
    ②Kad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45(4th. ed.,1962), p.98; Karl R.Popper,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57, p.136.
    ③闻凤兰:《论波普尔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载《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同时参见Philip Benesch,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Politics,2003, p.202.
    ①Hayek,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London,1949,p.6.
    ②参见闻凤兰: 《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7年,第119页。
    ③[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王大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页。
    ④参见闻凤兰:《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国博士论文数据库2007年,第119页。
    ⑤[英]安东尼·阿巴拉斯特: 《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⑥参见邓正来: 《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载《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
    ⑦Karl R.Popper,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57,p.140.
    ⑧它于1938年首次补充到《历史决定论的贫困》的第31和32节中,关于境况分析方法的论述还体现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二卷的第14章、《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的第4章以及《波普尔思想自述》、《通过知识获得解放》等著作中。
    ①参加相似观点,闻凤兰: 《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7年。
    ②[英]史蒂文·卢克斯: 《个人主义》,阎克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页。
    ③David L. Prychitko,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and the Austrian School:a Note its Crities", in Peter J. Boettke, ed., the Legacy of Friedrich Von Hayek (Ⅱ:Philosoph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9, p.122.转引目邓止来: 《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载《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
    ①David L. Prychitko,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and the Austrian School:a Note its Crities", in Peter J. Boettke, ed., the Legacy ofFriedrich Von Hayek (Ⅱ:Philosoph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9, p.122.转引自邓正来: 《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载《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
    ②David L. Prychitko,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and the Austrian School:a Note on Its Critics", in Peter J. Boettke, ed., the Legacy ofFriedrich Von Hayek (Ⅱ:Philosoph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1999, p.122,转引自邓正来:《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载《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
    ③李德瑞: 《析哈耶克立基于认知观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载《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④[美]拉塞尔·雅各比: 《乌托邦之死:冷漠时代的政治与文化》,姚建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26页。
    ⑤俞可平: 《社群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⑥[英]史蒂文·卢克斯: 《个人主义》,阎克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
    ①参见王宁: 《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对立的新思考》,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即“整体观”上的“化约主义”与“反化约主义”的对立:在“个体观”上“非社会化”、“非社会决定论”与“社会化”、“社会决定论”之间的对立。
    ②转引自李德瑞: 《析哈耶克立基于认知观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载《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③覃方明: 《社会学方法论新探—科学哲学与语言哲学的理论视角》,载《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2期。
    ①[法]莫里斯·迪韦尔热: 《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工大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6页。
    ②李德瑞: 《析哈耶克立基于认知观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载《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③王长华: 《春秋战国人士与政治》,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224页。
    ④参见 David Weinstein and Avihu Zakai, "Exile and Iinterpretation:Popper's Re-invention of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in Journal of Political Ideologies (June 2006),11(2), p.205.
    ⑤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326.
    ①[英]安东尼·阿巴拉斯特: 《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②[英]安东尼·阿巴拉斯特: 《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1页。
    ③转引自安东尼·阿巴拉斯特: 《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④参见关锋、龙柏林: 《反向思维中的相互统一》,载《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
    ⑤参见小河原诚: 《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毕小辉、徐玉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⑥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33.
    ⑦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3, p.8.
    ⑥参见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39.
    ①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97.
    ②参见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218.
    ③参见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112; Stefan Amsterdamski, "Between Relativism and Absolutism:the Popperian Ideal of Knowledge", in The Significance of Popper's Thought, Amsterdam:Rodopi,1996, p.61; Gunnar Andersson, "Book Review:Karl Popper:Critical Appraisals", p.327, in http://pos.sagepub.com at DUKE UNIV on July 8,2009; Jonathan Lieberson, "Karl Popper", in Social Research,49:1(1982:spring) p.101; Geoff Stokes, "Politics, 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377;里塔·巴尔迪《卡尔·波普尔的“开放社会”》,载萨尔沃·马斯泰罗内主编的《当代欧洲政治思想:1945-1989年》,第78页。
    ④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38.
    ⑤参见布赖恩·马吉:《波普尔》,郭昌辉、郭超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
    ①Geoff Stokes, "Popper and Human Nature Revisited",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5), XLIII, pp.131-132.
    ②Karl R.Popper,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57, pp.ix-x.司时参见卡尔·波普尔: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辑、邱仁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序”,第1-2页。
    ③Anthony Quinton, "Karl Popper:Politics without Essences",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ers, edited by Anthony de Crespigny & Kenneth Minogue, New York:Dodd, Mead & Company.1975. p151.
    ④参见Jan Wolenski, "Popper on Prophecies and Predictions", in The Significance of Popper's Thought, Amsterdam:Rodopi,1996, p.89.
    ⑤参见伍俊斌: 《开放社会的意义及其限度》,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3年,第23页。
    ⑥参见布赖恩·马吉:《波普尔》,郭昌辉、郭超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引言”第8页;马克·诺图洛:《波普》,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页。
    ①Karl R. 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45,p.107.
    ②[英]卡尔·波普尔: 《开放的宇宙》,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③[英]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4页。
    ④[英]卡尔·波普尔: 《猜想与反驳》,傅季重、纪树立、周昌忠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80页。
    ①朱宏源: 《开放社会的先驱: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年,第246页。
    ②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45, p.93.
    ③罗秋立: 《波普尔政治哲学的方法及其困境》,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第33页。
    ④恩伯莱、寇普编: 《信仰与政治哲学—斯特劳斯与沃格林通信集》,谢华育、张新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版,第94页。
    ①[美]理查德·罗蒂: 《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燕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422页。
    ②W.H.Newton-Smith, Jiang Tianji, E.James, "Introduction", in Popper in China, London:Routledge,1992, p.8.
    ③参见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p.38.
    ④[意]卡洛·罗塞利:《自由社会主义》,陈高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导言”第61页。
    ①参见米志峰、洪晓楠: 《波普尔社会政治哲学简评》,载《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第363页。
    ①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45,p.130.
    ②罗秋立: 《批判理性主义方法论的现代形而上学性》,载《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弟6期。
    ③Eyal, Szelenyi, Townsley, "Capitalism without Capitalists", NLR,1997, p.222.转引罗秋立: 《批判理性主义力法论的现代形而上学性》,载《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④[英]理查德·贝拉米: 《自由主义与现代社会》,毛兴贵、檀秀侠、陈高华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导论”第9页。
    ⑤参见相似观点,陈炳辉: 《波普民主理论剖析》,载《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牛第3期。
    ①[英]理查德·贝拉米: 《自由主义与现代社会》,毛兴贵、檀秀侠、陈高华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7页。
    ②陈炳辉: 《波普民主理论剖析》,载《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3期。
    ③参见《宽容悖论与九——清真寺的出路》来源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426092/
    ④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45,p.265.
    ①[意]卡洛·罗塞利: 《自由社会主义》,陈高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192页。
    ②参见相似观点,李先敏: 《波普开放社会及其理论起源探索》,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3年。
    ③李先敏: 《波普开放社会及其理论起源探索》,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3年。
    ④参见李先敏: 《波普开放社会及其理论起源探索》,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3年。
    ⑤姜延军: 《波普反本质主义与中国全球化思维》,载《求是学刊》2002年第2期。
    ⑥余红: 《波普尔反乌托邦社会工程的悖论》,载《唯实》2002年第10期。
    ①参见朱宏源: 《开放社会的先驱: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年。
    ②乔·奥·赫茨勒: 《乌托邦思想史》,张兆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93页。
    ③Karl R.Popper,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57, p. ix.
    ①杨雪英: 《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生态后果》,载《生态经济》2002年第4期。这里引文有所改变。
    ②牛京辉: 《英国功用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8页。
    ①[美]乔治·H·米德: 《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陈虎平、刘芳念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第256页。
    ②参见罗素: 《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元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27页:牛京辉:《革国功用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6页。
    ③参见盛庆琜: 《功利主义新论》,顾建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8页。
    ④[英]休谟: 《人性论》(下册),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509-510页。同时参见阳建国、曹志平: 《开放社会的伦理-波普尔伦理思想述评》,载《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
    ①参见陈江进: 《论西季威克对穆勒功利主义的批评》,载《学术论坛》2005年第11期。
    ②[德]莫里茨·石里克: 《伦理学问题》,孙美堂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③[英]乔治·爱德华·摩尔: 《伦理学原理》,长河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第88页;盛庆珠《功利主义新论》,顾建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8页。
    ④参见阳建国、曹志平: 《开放社会的伦理—波普尔伦理思想述评》,载《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贾中海: 《社会价值的分配正义》,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4年。
    ①参见阳建国、曹志平: 《开放社会的伦理—波普尔伦理思想述评》,载《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
    ②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p.64.
    ③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278.
    ④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58.
    ⑤R·M·黑尔:《道德思维》,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页。转引自盛庆琜《功利主义新论》顾建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07页。
    ⑥Karl R. 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pp278-279.
    ⑦谢江平: 《反乌托邦思想的哲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导论”第5页。
    ①参见牛京辉的《英国功用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146页。
    ②Jeremy Waldron, "Making Sense of Critical Dualism", in Popper and the Human Sciences (Gregory Currie, Alan Musgrave), Dordrecht: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85, p.116.
    ①参见贾中海: 《社会价值的分配正义》,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4年。
    ②[美]乔治·H·米德: 《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陈虎平、刘芳念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第248页。
    ③[加]查尔斯·泰勒: 《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7页。
    ④杨雪英: 《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生态后果》,载《生态经济》2002年第4期。这里引文有所改变。
    ⑤Karl R.Popper,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vol.Ⅰ,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p.284.
    ①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159.
    ②参见约翰·格雷: 《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③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2, p.487; 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p.284-285.
    ④转引自牛京辉的《英国功用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145页。
    ⑤托马斯·纳格尔:《利他主义的可能性》,牛津:克拉伦登出版社1970年版,第138页。转引自盛庆琜《功利主义新论》,顾建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96页。
    ①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159.
    ②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304.
    ③[美]拉塞尔·雅各比: 《乌托邦之死:冷漠时代的政治与文化》,姚建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72页。
    ④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3, p.465.
    ⑤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159.
    ⑥Will kymlicka,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an Introducti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1990, p.4.
    ⑦转引自汤姆.L.彼彻姆: 《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18页。
    ⑧[美]乔治·H·米德: 《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陈虎平、刘芳念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第248页。
    ①参见徐志国:《罗尔斯论平等--兼与功利主义、德沃金比较》,来源于“正来学堂”http://dzl.ias.fudan.edu.cn/MasterArticle.aspx?ID=12121
    ②Kymlicka, Justice in Political Philosophy:an Introducti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1990, p.31.
    ③参见Kymlicka, Justice in Political Philosophy:an Introducti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1990, p.32.
    ④参见徐志国: 《罗尔斯论平等--兼与功利主义、德沃金比较》,来源于“正来学堂”http://dzl.ias.fudan.edu.cn/MasterArticle.aspx?ID=12121
    ⑤转引牛京辉: 《英国功用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5页。
    ③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2, pp.486-487.
    ⑦[美]约翰·罗尔斯: 《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6页。
    ①[意]圭多·德·拉吉罗:《欧洲自由主义史》,杨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页。
    ①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2, p.247.
    ②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2, p.247.
    ④伍俊斌:《开放社会的意义及其限度》,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3年,第44页。
    ⑤[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页。
    ③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3, d.465
    ⑦[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序言”第4页。
    ①参见冯克利:《尤利西斯的自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②Karl R Popper. Coni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3, p.471.
    ③[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52。
    ④[英]卡尔·波普尔:《开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郑一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1页。引文有所修改。
    ⑤参见罗克全:《最小国家的极大值》,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⑥[日]小河原诚:《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毕小辉、徐玉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页。
    ①[美]乔治·H·米德: 《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陈虎平、刘芳念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页。
    ②[日]小河原诚:《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毕小辉、徐玉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3页。
    ③赵敦华:《赵敦华讲波普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8页。小河原诚:《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毕小辉、徐玉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4页。
    ④转引牛京辉:《英国功用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44页。
    ①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3, p.485.
    ②[英]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③牛京辉:《英国功用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4页。这里对“最小痛苦原则”的讨论套用了牛京辉对幸福的论证模式。
    ①参见《幸福与经济学》,来源于http://book.douban.com/review/1169989/
    ②《幸福与经济学》,来源于http://book.douban.com/review/1169989/
    ③参见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有限理性说》,杨砾、徐立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67页。
    ④[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9页。
    ⑤参见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194.
    ①参见Kymlicka, Justice in Political Philosophy:an Introduction, Clarendon Press Oxford,1990, p.31.
    ②[德]莫里茨·石里克: 《伦理学问题》,孙美堂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96页。
    ③这些例子是笔者修正了薛兆丰关于说明“最大幸福原则”的三个例子的结果。请参见薛兆丰:《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载英国《金融时报》,来源于http://xuezhaofeng.com/blog/?p=82。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对苦难、痛苦以及邪恶等词都是在同一个意义上使用。
    ①参见薛兆丰: 《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载英国《金融时报》,来源于http://xuezhaofeng.com/blog/?p=82。薛兆丰指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暗含着双重最大化的要求,即幸福总量的最大化和所涉及的人的数量的最大化。然而,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现实中看,二者都有可能不能同时实现。
    ②[美]约翰·罗尔斯: 《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这里引文有所修改。
    ①参见路德维希·米塞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转引自薛兆丰的《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载英国《金融时报》,来源于http://xuezhaofeng.com/blog/?p=82。
    ②参见莫里茨·石里克:《伦理学问题》,孙美堂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
    ③[德]莫里茨·石里克: 《伦理学问题》,孙美堂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第71页。
    ①eorge Soros, Open Society:Reforming Global Capitalism, Public Affairs,2000, p.42.
    ②[英]G.M.霍奇逊: 《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向以斌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5页。
    ③参见Krishan Kumar, Utopia & Anti—Utopia in Modern Times, Oxford:Basil Black well Press,1987,p.423刘慧:《自由主义的批判与乌托邦观念的合理性》,载《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0期;陈侃:《当代自由主义反乌托邦思想探析》,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8年,第50页。
    ①[英]布赖恩·马吉: 《波普尔》,郭昌晖、郭超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②《奥克肖特与波普通信三封》,英文原文来源于http://www.michael-oakeshott-association.org/pdfs/mo_letters_popper.pdf
    ③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3, p.163.
    ④参见牛京辉: 《英国功用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页。
    ⑤美]乔治·H·米德:《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陈虎平、刘芳念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第257-258页。
    ①参见Gunnar Andersson, "Book Review:Karl Popper:Critical Appraisals", pp.117-8, in http://pos.sagepub.com at DUKE UNIV on July 8,2009. ②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 2003. p. 194.
    ③参见Anthony Quinton, "Karl Popper:Politics Without Essences",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ers.
    ed.by Anthony de Crespigny & Kenneth Minogue, New York:Dodd, Mead & Company,1975, pp.147-167.转引自朱宏源: 《开放社会—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第200页。
    ④参见Anthony Quinton, "Karl Popper:Politics Without Essences",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nhe.rs ed.by Anthony de Crespigny & Kenneth Minogue, New York:Dodd, Mead & Company,1975, pp.147-167.
    ①参见布莱恩·巴里: 《正义诸理论》,孙晓春、曹海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59页。
    ②参见David Weinstein and Avihu Zakai, "Exile and interpretation:Popper's Re-invention of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in Journal of Political Ideologies (June 2006),11 (2), p.203.; 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29; 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45; H·阿尔伯特: 《卡尔·波普(1902-1994》,王彤译,载《世界哲学》1996年第3期;牛京辉: 《英国功用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39页。
    ①[美]乔治·H·米德: 《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陈虎平、刘芳念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第256页。
    ②[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苯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51页;Malachi Haim Hacohen,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45-64.
    ③[德]豪克: 《绝望与信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④[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①[英]约翰·格雷:《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2, pp.497-498.
    ③[法]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王大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0页。
    ④[英]迈克尔·博兰尼: 《自由的逻辑》,冯银江、李雪茹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6页。
    ⑤参见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1
    ①[英]约翰·格雷: 《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②[澳]斯马特、[英]威廉斯: 《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牟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1页。转引自杨健潇: 《论政治功利主义》,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9年,第19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 《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3页。
    ④参见小河原诚: 《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毕小辉、徐玉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2页。
    ⑤参见乔治·H·米德: 《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陈虎平、刘芳念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253页。
    ①[日]小河原诚: 《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毕小辉、徐玉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31-332页。
    ②罗尔斯在正义理论中认为功利主义是“集体主义式”的。
    ③参见杨健潇: 《论政治功利主义》,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9年,第22页。
    ①[美]拉塞尔·雅各比: 《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91页。
    ②乔·奥·赫茨勒指出,把柏拉图作为第一个乌托邦思想家是过于狭隘的,因为在他看来“希伯来先知者”在柏拉图之前就提出“重建社会的路线,并勾画出一幅完美的未来图景”,他们是“乌托邦思想家的先驱”。参见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张兆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导言”第8页。
    ③参见詹姆斯·C·斯科特: 《国家的视角》,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页。
    ④在20世纪,乌托邦成为自由主义者们诟病的概念之一,其原因可能在于两个方面:一个是19世纪乌托邦实践的失败及其带来的巨大灾难;一个是20世纪发生的各种重大社会问题。自由主义者们对乌托邦的谴责主要体现在对乌托邦的教条主义、“人神”逻辑、行动纲领的批判上,这些著作包括波普尔的《开放社会及其敌人》和《历史决定论的贫困》、阿伦特的《极权主义的起源》、塔尔蒙的《极权主义民主的起源》、科恩的《追寻千禧年》以及伯林的《自由四论》。参见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前言”第10页、第70页;谢江平: 《反乌托邦思想的哲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刘慧: 《自由主义的批判与乌托邦观念的合理性》,载《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0期;陈庆超: 《发展困境及其超越:乌托邦的当代价值新探析》,来源于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fe10bb0100fxx3.html.乌托邦、乌托邦主义、乌托邦工程在笔者这里如没有特殊地强调的话,那么它们就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
    ⑤秦晖:《自由、乌托邦与强制》,来源于“天涯社区"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71656.shtml
    ①[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71页。
    ②转引自Gunnar Andersson, "Book Review:Karl Popper:Critical appraisals", p.328, in http://pos.sagepub.com at DUKE UNIV on July 8,2009.
    ③参见Gunnar Andersson, "Book Review:Karl Popper:Critical Appraisals", p.119, in http://pos.sagepub.com at DUKE UNIV on July 8,2009.
    ④[英]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22页。
    ⑤[美]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4847
    ①刘斌: 《评波普尔对马克思整体主义方法的责难》,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1期。关干第一点.存第二章中已有所论述。
    ②参见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33.
    ③参见Jan Wolenski, "Popper on Prophecies and Predictions", in the Significance of Popper's Thought Amsterdam:Rodopi,1996, p.88.
    ④[英]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255页。
    ⑤朱宏源: 《开放社会的先驱: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年版,第163页。
    ①Karl R.Popper,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New York:Routledge,1957, p.67.
    ②Karl R.Popper,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New York:Routledge,1957, pp.4,77.
    ④参见邹建锋: 《渐进主义的思想理路》,来源于“北望经济学园”
    ③陈惠龙: 《“渐进工程”对抗“整体主义”》,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http://www.beiwang.com/bbs/showtopic-2751.aspx
    ①参见詹姆斯·C·斯科特: 《国家的视角》,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②参见卡尔·曼海姆: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姚仁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38
    页和詹姆斯·C·斯科特: 《国家的视角》,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③参见卡尔·波普尔: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④[英]卡尔·波普尔: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导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⑤参见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⑥参见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409页。
    ⑦[美]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4847
    ⑧[美]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4847
    (?)Gurol Irzik, "Popper's Piecemeal Engineering:What is Good for Science is Not Always Good for Society", in British Journal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36,1985转引自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 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4847;同时参见埃德加·莫兰: 《现实主义与乌托邦》,周云帆译,载《第欧根尼》,2007年第1期。
    ①转引自朱宏源: 《开放社会的先驱: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年版,第25页。
    ②[美]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4847
    ③Gurol Irzik, "Popper's Piecemeal Engineering:What is Good for Science is Not Always Good for Society", in British Journal of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36,1985.转引自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4847
    ④P.D. Shaw, "Popper, Historicism, and the Remaking of Society",in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1 (1971), p.305.
    ①参见Jonathan Lieberson, "Karl Popper", in Social Research,49:1(1982:spring) p.108.
    ②参见Gunnar Andersson, "Book Review:Karl Popper:Critical Appraisals", p.328, in http://pos.sagepub.com at DUKE UNIV on July 8,2009.
    ③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439; 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200事实上,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二卷中,波普尔承认马克思的信仰本质上是开放社会的信仰,他虽然对整体主义有偏见,但他不是集体主义者。
    ④当时的奥地利学派以麦卡和休莫拉的方法论争论作为象征,他们不仅批判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还对德国的历史学派进行批判。波普尔继承了这样的传统,正如日本学者小河原诚指出的,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波普尔故意地放任奥地利学派风格的流行。
    ⑤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381;小河原诚: 《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页。
    ⑥参见Nimrod Bar-Am and Joseph Agassi, "Popper and the Establishment",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19.
    ①詹尼·瓦蒂莫: 《消散的乌托邦》,俞丽霞译,载《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②李强: 《自由主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22页。
    ③转引自Karl Popper,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New York:Routledge,1957, p.67.
    ④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2, pp.482-483.
    ⑤Karl R.Popper,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New York:Routledge,1957, p.89.
    ①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159.
    ②[美]詹姆斯·C·斯科特: 《国家的视角》,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23页。
    ③参见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167. Karl R.Popper, "Utopia and Violence", in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New York:Harper Torchbooks,2002, pp.477-488.
    ④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2, p.460.
    ⑤[美]拉塞尔·雅各比: 《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页。
    Berlin,I., "The Decline of Utopian Ideas in the West", in The Crooked Timber of Humanity, London:Fontana,1991,p.48.
    ⑦参见拉塞尔·雅各比: 《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78页。
    ①20世纪人为造成的死亡人数大约有一亿。其中沦为纳粹牺牲品的近两千五百万人,死于斯大林主义历次大清洗的,最保守的估计超过二百万人;某些国家死于历次镇压和暴力斗争的超过五百万人。通过数据,他们暗示了纳粹主义和斯大林主义有“相似性”,并顺理成章地把“种族灭绝”延伸到共产主义体制内。参见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7页。
    ②[美]拉塞尔·雅各比: 《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2页。
    ③参见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233.
    ④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2, p.460.
    ⑤参见王宏波的《论实践观念模型的地位和作用》,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5期。
    ⑥[美]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林康义、魏宏森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3页。笔者这里采用的是王宏波的引文。参见王宏波:《论实践观念模型的地位和作用》,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5期。
    ⑦王宏波: 《论实践观念模型的地位和作用》,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5期。
    ⑧参见相似观点,陈侃:《当代自由主义反乌托邦思想探析》,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8年,第50页。
    ①参见拉塞尔·雅各比: 《乌托邦之死:冷漠时代的政治与文化》,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69-70页和他的《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页。引文有所修改。拉塞尔·雅各比指出,如果不将乌托邦这一概念扩张到含糊暖昧之中,乌托邦和极权主义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专制主义的根源也并不是乌托邦主义。
    ②参见拉塞尔·雅各比: 《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53页。
    ③[美]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lnfo.asp?NewsID=164847
    ④Ernst Bloch, The Principle of Hope, Oxford:Basil Blackwell Ltd., P.623.
    ①参见陈周旺: 《正义之善:论乌托邦的政治意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66页。
    ②参见拉塞尔·雅各比: 《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前言”第4-7页和拉塞尔·雅各比:《乌托邦之死:冷漠时代的政治与文化》,姚建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拉塞尔·雅各比认为,如果不将“乌托邦主义”这一概念扩张到含糊暧昧之中的话,那么要在纳粹主义里面找到乌托邦主义,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③转引自[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中译本序”第4页。
    ④一位乌托邦作品选集的合编者J·马克斯·帕特里克在20世纪中叶创制了这个次,用以指称乌托邦的对立面。参见拉塞尔·雅各比: 《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9-10页。
    ⑤[美]拉塞尔·雅各比: 《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08页。
    ⑥关于波普尔对柏拉图、黑格尔和马克思的误读问题需要大量的篇幅才能完成,而且这也超出了本论文的任务,所以没有必要过多篇幅地介入这种探析之中。请参阅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 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p.325-38; 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439;朱宏源: 《开放社会的先驱: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年版;小河原诚:《波普批判理性主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恩伯莱、寇普编: 《信仰与政治哲学—斯特劳斯与沃格林通信集》,谢华育、张新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版,第95-97页;布赖恩·马吉(Brian Magee): 《波普尔》,郭昌辉、郭超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陈祖召: 《曲解与本意:评波普尔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载《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⑦参见布赖恩·马吉: 《波普尔》,郭昌晖、郭超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引言”第7页。
    ⑧参见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380.
    ①参见恩伯莱、寇普编: 《信仰与政治哲学—斯特劳斯与沃格林通信集》,谢华育、张新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版,第96页。
    ②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425;里塔·巴尔迪的《卡尔·波普尔的“开放社会”》,载萨尔沃·马斯泰罗内主编的《当代欧洲政治思想:1945-1989年》,第77页。
    ③参见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v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④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 2003,p.341.
    ①参见自朱宏源: 《开放社会的先驱: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年版,第206页。
    ②参见David Weinstein and Avihu Zakai, "Exile and interpretation:Popper's Re-invention of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in Journal of Political Ideologies (June 2006),11 (2), p.204.
    ③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439,441.
    ④参见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13.
    ⑤朱宏源: 《开放社会之父: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年版,第30页。
    ⑥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①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440.
    ②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327-332.
    ③参见Andrew Vincent, "Nationalism and the Open Society", in Theoria, (August 2005), p.46.
    ④参见Andrew Vincent, "Nationalism and the Open Society", in Theoria, (August 2005), p.46.
    ①参见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52.
    ②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129.
    ③转引自朱宏源: 《开放社会的先驱: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年版,第223页。
    ④参见H·F·彼得斯: 《尼采兄妹—一个德国悲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⑤转引自朱宏源: 《开放社会的先驱: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年版,第227页。
    ①参见Karl R.Popper, The Poverty of Histroricism,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57, pp.69-70.
    ②参见Popper, "Utopia and Violence", in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2, p.486.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4847
    ③参见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
    ①参见相似观点,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4847Karl R.Popper, "On the Sources of Knowledge and Ignorance", in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p.33; and Karl R.Popper, "Autobiography", in The Philosophy of Karl Popper, edited by Paul Schilpp, (La Salle,111.:Open Court Press,1974), v. I, p.91.
    ②转引自李太平: 《论拉卡托斯对波普尔素朴证伪主义的修正》,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3期。
    ③参见李太平的《论拉卡托斯对波普尔素朴证伪主义的修正》,载《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3期;王宏波的《论实践观念模型的地位和作用》,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5期。
    ④参见王宏波: 《论实践观念模型的地位和作用》,载《哲学研究》1992年第5期。
    ①[美]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 164847
    ②[美]拉塞尔·雅各:《乌托邦之死:冷漠时代的政治与文化》,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56-257页。
    ③参见拉塞尔·雅各比: 《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④沈展云:《雅各比:乌托邦死了!乌托邦万岁!》,来源于:中证网http://www.cs.com.cn/lcsh/04/200712/t200712031254438.htm.
    ⑤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159.
    ①参见和转引自邹建锋: 《渐进主义的思想理路》,来源于“北望经济学园”http://www.beiwang.com/bbs/showtopic-2751.aspx
    ②转引自邹建锋: 《渐进主义的思想理路》,来源于“北望经济学园”http://www.beiwang.com/bbs/showtopic-2751.aspx
    ③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viii.
    ④arl R.Popper,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New York:Routledge,1957, pp.66-67.
    ⑤C.Lindblom, "Still Muddling,Not Yet Through",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1979,pp.517-526.转引自转引自邹建锋: 《渐进主义的思想理路》,来源于“北望经济学园”http://www.beiwang.com/bbs/showtopic-2751.aspx
    ⑥波普尔主要是从这三个方面对比区分渐进社会工程和乌托邦社会工程的。从改革的范围上说,渐进社会工程提倡有限变革,而乌托邦社会工程则倡导整体变革;从改革的方向上看,前者从对现状的评估开始,而后者则趋向未来的善;最后是方法论的区别,渐进社会工程是理性的方法,而乌托邦社会工程则是采用非理性的方法。参见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4847
    ①[法]埃德加·莫兰: 《现实主义与乌托邦》,周云帆译,载《第欧根尼》,2007年第1期。
    ②arl R.Popper,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New York:Routledee.1957. p.69.学研究》1991年第4期。
    ③参见郑杭生: 《关于我的社会学定义——序董驹翔主编的[社会学]·答我的一些批评者》,载《社会科
    ④参见王志勇: 《浅论波普反历史决定论观念政治上的贫困》,载《兰州学刊》2008年第3期。
    ⑤[美]罗尔斯: 《正义论》,何宏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6页。
    ⑥[法]莫里斯·迪韦尔热: 《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王大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211页。
    ①[英]吉尔德·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张茂元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86页。
    ②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209.
    ③[美]戴维·伊斯顿: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
    ④arl R.Popper,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New York:Routledge,1957, p.69.
    ⑤参见余红的《波普尔反乌托邦社会工程的悖论》,载《唯实》2002年第10期。
    ①余红: 《波普尔反乌托邦社会工程的悖论》,载《唯实》2002年第10期。
    ②arl R.Popper,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New York:Routledge,1957, p.67.
    ③参见卡尔·曼海姆: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姚仁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3页。
    ④柳欣: 《乌托邦工程师的经济哲学》,载《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
    ⑤参见Jeffrey Friedman, "Popper, Weber, and Hayek:the Epistemology and Politics of Ignorance", in Critical 17(2005), p. i.
    ①参见余红: 《波普尔反乌托邦社会工程的悖论》,载《唯实》2002年第10期。例子有所修改。
    ②参见余红: 《波普尔反乌托邦社会工程的悖论》,载《唯实》2002年第10期。例子有所修改。
    ③.Lindblom, "The Science of Muddling Through",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19(1959), pp.78-88同时参见邹建锋: 《渐进主义的思想理路》,来源于“北望经济学园”http://www.beiwang.com/bbs/showtopic-2751.aspx
    ④[美]查尔斯·E·林布隆: 《政策制订过程》,朱国斌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引文有所修改。
    ①转引自邹建锋: 《渐进主义的思想理路》,来源于“北望经济学园”http://www.beiwang.com/bbs/showtopic-2751.aspx
    ②[美]赫伯特·西蒙, 《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有限理性说》,杨砾、徐立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79页。转引自邹建锋: 《渐进主义的思想理路》,来源于“北望经济学园”http://www.beiwang.com/bbs/showtopic-2751.aspx引文有所修改
    ③参见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375.
    ④参见 Neil Mcinnes, "Popper's Return Engagement:the Open Ssociety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Spring 2002), pp.77-88.
    ⑤转引自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27.
    ①参见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p.30-35.
    ②参见王英伟:《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与现代性建构》,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③参见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175.
    ④参见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 164847
    ⑤参见Karl R.Popper,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New York:Routledge,1957, pp.66-67; 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p.157-158.
    ⑥arl R.Popper,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New York:Routledge,1957, pp.4,77.
    ①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158.
    ②参见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4847
    ③Carl Friedrich,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Neo-Liberalism", i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55, p.49.
    ④arl R.Popper,"Public Opinion and Liberal Principles", in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New York:Harper Torchbooks,2002, p.473.
    ⑤参见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4847
    ①Karl R.Popper,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New York:Routledge,1957, p.65.
    ②Karl R.Popper, 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 New York:Routledge,1957, p.115.
    ①参见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4847
    ②参见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4847
    ③[美]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64847
    ④参见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nfo.asp?NewsID=164847
    ①在《猜想与反驳》中,波普尔把“确认”或“确认度”改为了“验证度”,因为“确认”容易会被人们误解为经验主义的概念。
    ②参见沈展云:《雅各比:乌托邦死了!乌托邦万岁!》,来源于:中证网http://www.cs.com.cn/lcsh/04/200712/t20071203_1254438.htm.
    ③参见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p.371-379.
    ①[美]乔·奥·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张兆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59页。
    ②[美]拉塞尔·雅各:《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页。
    ③秦晖:《自由、乌托邦与强制》,来源于“天涯社区"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71656.shtml
    ①秦晖:《自由、乌托邦与强制》,来源于“天涯社区’'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71656.shtml
    ②参见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页。
    ③[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乌托邦作为方法或未来的用途》,王逢振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5期。
    ④甘会斌: 《乌托邦、现代性与知识分子》,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①[美]詹姆斯·C·斯科特: 《国家的视角》,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4-6页。
    ②参见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77页。
    ③邓晓芒: 《开放社会中的自我禁闭》,载《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这样,波普尔关于“乌托邦社会工程一定导致极权主义,而渐进社会工程则可以避免极权主义”的基本预设是错误的。
    ④[美]大卫·哈维: 《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8页。
    ⑤参见拉塞尔·雅各比: 《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中译本序”,第4-5页。
    ⑥ark Olssen, "Totalitarianism and the 'Repressed'Utopia of the Present:Moving Beyond Hayek, Popper and Foucault", in Policy Futures in Education, volume 1, number 3,2003, p.48;詹尼·瓦蒂莫:《消散的乌托邦》俞丽霞译,载《国外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①[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姚仁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188页。
    ②朱宏源: 《开放社会的先驱: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年版,第247页。
    ③参见周书俊: 《历史究竟有无选择性和规律性:论波普尔的历史主义》,载《宁夏党校校报》2005年第4期。
    ④参见邹建锋: 《渐进主义的思想理路》,来源于“北望经济学园”http://www.beiwang.com/bbs/showtopic-2751.aspx
    ⑤[英]卡尔·波普尔:《实在论与科学的目标》,刘国柱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53页。
    ⑥arl R.Popper, Unended Quest:an 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 London:Routledge,1992, p.96.
    ①波普尔在《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优选理论与探索真理”一节中,把理论优选分为“理论上的优选”和“实用上的优选”。事实上,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的“历史有意义吗?”一章中,波普尔在最后一个脚注中,轻描淡写地提到过这种“现实主义”的选择。它隐约暗示了波普尔在批判乌托邦立场上微弱的摇摆迹象。参见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p.367.
    ②[美]罗伯特·诺奇克: 《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rishan Kumar, Utopia & Anti—topia in Modern Times, Oxford:Basil Black well Press,1987, p.423.
    ④参见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姚仁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尤根·哈贝马斯、[德]米夏埃尔·哈勒:《作为未来的过去》,章国锋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乌托邦作为方法或未来的用途》,王逢振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5期。
    ⑤[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姚仁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27-228页。卡尔·曼海姆认为乌托邦有四种形式:再浸礼教徒的狂热的千禧年主义、自由主义—人道主义、保守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⑥ayek,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p.69.
    ⑦[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乌托邦作为方法或未来的用途》,王逢振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5期。
    ①[美]乔治·索罗斯: 《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王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8页。
    ②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p.202-203.
    ③Neil Mcinnes, "Popper's Return Engagement:the Open Society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Spring 2002), p.72.
    ④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202.
    ⑤参见Ernest Gellner, "Karl Popper—the Thinker and the Man", in The Significance of Popper's thought. Amsterdam:Rodopi,1996, p.80.
    ⑥这种经验来自于1935年到1936年当波普尔踏上英国领土时,觉得可以自由地呼吸。参见波普尔:《理性、民主与开放社会---卡尔·波普答客问》,野月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第4期。
    ①参见Giddens, "Living in a Post-Traditional Society", in Ulrich Beck, Anthony Giddens & ScottLash (eds.), Reflexive Modernization. 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p.184.
    ②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173.
    ③转引自莫里斯·迪韦尔热: 《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王大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77页。引文有所修改。
    ④参见罗宾·福克斯: 《开放的社会和封闭的心灵》,陈祖召译,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⑤参见罗宾·福克斯: 《开放的社会和封闭的心灵》,陈祖召译,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⑥参见法国学者让·杜博安《卡尔·波普》,吕一民、张战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8-19页
    和罗宾·福克斯: 《开放的社会和封闭的心灵》,陈祖召译,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①《理想的社会是可能的吗——波普尔、哈耶克对理想社会的批判》,来源于:凤凰网历史综合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faguodageming/200907/0713_7277_1247557.shtml
    叮美]戴维·伊斯顿: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
    ③波普尔: 《理性、民主与开放社会---卡尔·波普答客问》,野月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牛院学报》1989年第4期。
    ①波普尔: 《理性、民主与开放社会---卡尔·波普答客问》,野月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第4期。
    ②参见H·阿尔伯特:《卡尔·波普(1902-1994》),王彤译,载《世界哲学》1996年第3期。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33.
    ③参见Karl R.Popper, The Lesson of This Century, interviewed by Giancarlo Bosetti, London:Routledge,1997,p.78.
    ④arl R.Popper, The Lesson of This Century, interviewed by Giancarlo Bosetti, London:Routledge,1997, p.38.
    ⑤参见相似观点,伍俊斌: 《开放社会的意义及其限度》,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3年。
    ⑥参见David Weinstein and Avihu Zakai, "Exile and interpretation:Popper's re-Invention of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in Journal of Political Ideologies (June 2006),11 (2), p.201; Philip Benesch, The Vi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53.
    ①[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53-254页。
    ②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2, p.471.
    ③参见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25.
    ④参见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378.
    ①Karl R.Popper, Unended Quest:an 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 London:Routledge,1992, p.36.
    ②George, V. & Wilding, P., Ideology and Social Welfare,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85, p.24.转引自转引自刘继同: 《个人主义与市场经济:自由主义社会福利理论综合评介》,来源于政治字论文网http://politics.csscipaper.com/politicalscience/liberalism/1881_2.html
    ③转引自刘继同: 《个人主义与市场经济:自由主义社会福利理论综合评介》,来源于政治学论义网http://politics.csscipaper.com/politicalscience/liberalism/1881_2.html
    ④卢风: 《评波普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载《武陵学刊》1997年2期。
    ⑤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427.
    ①波普尔认为,从柏拉图到马克思关于“谁应该统治”的回答,都会陷入“统治权悖论”。因为首先可能成为统治者的真正的智者会认为贤德是统治者最重要的品格,那么他就会让贤者成为统治者,而真正的贤者必然以民为本,最终又把民主权交给人民。可是,大多数人又会否定自身权利,坚持把主权转让给智者和贤者。如此相互谦让,最终落在强者手中,而他恰恰却是最不适应统治的人——暴君。
    ②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Dilemmas of Cosmopolitanism:Karl Popper, Jewish Identity, and 'Central European Culture'", in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71(March 1999), p.135.
    ③参见Jeremy Shearmur, "Epistemology and Human Nature in Popper's Political Theory:a Reply to Stokes",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5), XLIII, p.128.
    ④参见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56页。
    ⑤参见克劳斯·冯·柏伊姆: 《当代政治理论》,李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174页。
    ⑥[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56页。
    ①[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427页。
    ②参见拉克尔: 《法西斯主义:过去、现在、未来》,张峰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1页;B.摩尔: 《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362页。
    ③参见Philip Benesch,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itics,2003,pp.184.186.许国贤: 《政治平等的再考察》,载《政治科学论丛》2006年第27期,来源于: http://olitics.soc.ntu.edu.tw/old/psr/No.27/27-02.pdf
    ④Karl R.Popper,The Lesson of This Century,interviewed by Giancarlo Bosetti,London:Routledge,1997,p.84.
    ⑤Karl R.Popper,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2,p.498.
    ①转引自Karl R.Popper,Conjectures and Reftations,London:Routledze & Ke-an Paul,1963.p.22.
    ②顾肃: 《论波普的开放社会》,载《开放时代》2002年第6期。
    ③参见让·杜博安: 《卡尔·波普》,吕一民、张战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6页。
    ④参见赵敦华: 《赵敦华讲波普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⑤朱宏源: 《开放社会的先驱: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年版,第247-248页。
    ⑥Wayne J.Norman,"A Democratic Theory for a Democratizing Wom? a Re-assessment of Popper's Political Realism", in Political Studies(1993),XLI,PP.254-255.1.古典民主回答"谁应该统治",现代民主回答"应该怎么样统治?"2、古典民主的特征是人民统治,而现代民主是“通过普遍选举,无须流血就能让政府下台”的简称。3、古典民主致力于主权理论;现代民主理论却包含了监督和制衡理论。4、古典民主为了解决统治者的制度控制问题,需要假定政府并不总是明智的;而现代民主与多数并总是多数的信念是一致的。5、古典民主是基于多数统治固有的仁慈和公正或者是人民统治的道德上的合法权利;而现代民主却是为了避免暴政。
    ⑦参见Wayne J Norrnan,'A Democratic Theory for a Democratizing Word? a Re-assessment of Popper's Political Realism",in Political Studies(1993),XLI,p.255.
    ①参见Wayne J. Norman, "A Democratic Theory for a Democratizing Word? A Re-assessment of Popper's Political Realism",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3), XLI, p.255.
    ②参见李强: 《自由主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③参见Wayne J.Norman, "A Democratic Theory for a Democratizing Word? a Re-assessment of Popper's Political Realism",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3), XLI, p.255.
    ④参见许国贤: 《政治平等的再考察》,载《政治科学论丛》2006年第27期,来源于:http://politics.soc.ntu.edu.tw/old/psr/No.27/27-02.pdf
    ⑤许国贤: 《政治平等的再考察》,载《政治科学论丛》2006年第27期,来源于:http://politics.soc.ntu.edu.tw/old/psr/No.27/27-02.pdf; Wayne J.Norman, "A Democratic Theory for a Democratizing Word? a Re-assessment of Popper's Political Realism",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3), XLI, pp. 255-256.
    ⑥参见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372.
    ①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Dilemmas of Cosmopolitanism:Karl Popper, Jewish Identity, and 'Central European Culture'", in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71 (March 1999), p.134; 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p.34-37.
    ②参见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2005),p.32.
    ③参见相似观点,Wayne J.Norman, "A Democratic Theory for a Democratizing Word? a Re-assessment of Popper's Political Realism",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3), XLI, pp.259-260.
    ①朱宏源: 《开放社会的先驱: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年版,第213页。
    ② 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 2003, pp.296-297.
    ③顾肃: 《论波普尔的开放社会》,载《开放时代》2002年第6期。
    ④参见[美]拉塞尔·雅各比: 《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班社年版,第193页。
    ⑤[美]乔治·索罗斯:《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王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4页。引文有所修改。
    ⑥参见Karl R.Popper, Unended Quest:an 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 London:Routledge, 1992, p.132.
    ①参见约翰·格雷: 《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②参见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49页。
    ③参见卡尔.波普尔: 《客观知识》,舒炜光、卓如飞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④arl R. 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2, p.32.
    ⑤参见Nimrod Bar-Am and Joseph Agassi, "Popper and the Establishment",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16.;David Papineau, "The Proof is in the Disproof, in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000) 12:28;张济财:《通过知识获得解放》,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4年,第30页;常春兰:《科学哲学中的相对主义及其超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6年,第50页。 有学者指出,波普尔早年的证伪主义否认真理是科学的目标和人类认识真理的可能性,而60年代后,他转向了实在论,接受了“真理符合论”,承认真理是科学的目标。
    ⑥参见Karl R. 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2, p.33.
    ①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2, p.11.译文有所修改。
    ②参见申建林:《对理性主义自由观的反思》,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343页。
    ③参见申建林:《对理性主义自由观的反思》,载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第344页。作者认为,首先理性与自由的本义是违背;其次从价值领域来看自由高于理性;同时,理性主义的一元论模式使自由选择成为多余;最终得出理性自由主义成为了一种“浪漫的奴役理论”
    ④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2, p.34.
    ①参见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3, p.504.
    ②参见李先敏、朱俐、郑小波: 《刍议开放社会建构的困境》,载《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③参见李先敏、朱俐、郑小波: 《刍议开放社会建构的困境》,载《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④参见卡尔·波普尔: 《二十世纪的教训》,王凌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58页。
    ③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2, p.36.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58页。
    ④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2, p.472.
    ⑥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202.
    ⑤参见乔治·索罗斯: 《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王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3页。
    ①参见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118.
    ②李先敏、朱俐、郑小波: 《刍议开放社会建构的困境》,载《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第40页。
    ③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2, p.504.
    ④参见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375:马克·诺图洛: 《波普》,宫睿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①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173.
    ②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200.
    ③波普尔: 《理性、民主与开放社会—卡尔·波普答客问》,野月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第4期。
    ①参见《革命还是改革?》第44页,转引自里塔·巴尔迪《卡尔·波普尔的“开放社会”》,载萨尔沃·马
    ②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3. p.480.斯泰罗内主编的《当代欧洲政治思想:1945-1989年》,第82页。报》1989年第4期;卡尔·波普尔: 《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
    ③参见波普尔: 《理性、民主与开放社会---卡尔·波普答客问》,野月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
    ④参见史蒂夫·富勒: 《科学的统治:开放社会的意识形态与未来》,刘钝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63页。2004年版。史蒂夫·富勒认为,共和主义的根本观念是,真正的自由需要的不仅仅是宽忍,还要不同见解的表达,从这意义上说,犯错权是义务而不是权利。
    ⑤德特马·多林:《卡尔·波普尔与开放社会》,引自《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导言”第4页。
    ①参见.Jeremy Shearmur, "Popper,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mocracy:reply to Eidlin", in Critical Review18(2006).p.372;史蒂夫·富勒: 《科学的统治:开放社会的意识形态与未来》,刘钝译,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乔治.索罗斯: 《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王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②[美]乔治·索罗斯: 《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王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7页。引文有所修改。
    ①王晓林: 《证伪之维:重读波普尔》,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3-175页。
    ②[美]戴维·伊斯顿: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页。
    ③参见Gunnar Andersson, "Book Review:Karl Popper:Critical Appraisals", pp.117-118. in http:// pos.sagepub.com at DUKE UNIV on July 8,2009.
    ①参见哈贝马斯: 《交往行动理论》,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②[英]卡尔·波普尔: 《走向进化的知识论》,李正本、范景中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③转引自莫里斯·迪韦尔热: 《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王大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82页。引文有所修改。
    ④参见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2005),p.35.
    ①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175.
    ②参见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ean Paul.1963. pp.470-475
    ③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3. p.476.
    ④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3. p.475.
    ⑤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nlitics 2003, p.186.
    ⑥arl R.Popper, The Myth of the Framework, Editedby M.A.Notturno, London:Routledee.1994. n.12
    ⑦参见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p.186-193.
    ①参见秦德君: 《渐进的修补: 政治设计的社会运用》,载《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3期。秦德君归纳了“经验主义”政治设计范式7个特征,其中有5个特征适合于波普尔,粗略地概括就是,波普尔政治设计的运作路径是从现实到理想;不求“至善”,但求“可能”;主张制度变迁的渐进性和修缮性;倡导“有限政府”,强调法治、公共空间和公民权利;此外还遵循“自发社会秩序”或“自我生成秩序”,反对大规模重建社会,主张有渐进地、有限度地改造社会。
    ②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3, p.5.
    ③Barbara Goodwin, "Utopia Defended Against the Liberals," in Policy Studies 28 (1980).
    ④[美]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 164847
    ⑤[英]迈市尔·H·莱斯诺夫: 《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页。
    ⑥参见相似观点,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 164847
    ⑦参见罗杰·帕登: 《波普尔的反乌托邦主义和开放社会概念》,陈祖召译,来源:学术中华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 164847
    ①参见里塔·巴尔迪《卡尔·波普尔的“开放社会”》,载萨尔沃·马斯泰罗内丰编的《当代欧洲政治思想,1945-1989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84页。
    ②参见Geoff Stokes, "Politics, Epistemology and Method:Karl Popper's Conception of Human Nature",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5), XLⅢ, p.122; Neil Mcinnes, "Popper's Return Engagement:the Open Ssocietv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Spring 2002), p.73; Nimrod Bar-Am and Joseph Agassi. "Popper and the Establishment",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15.
    ③参见马德普: 《普遍主义的贫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①参见高山奎:《柏拉图是极权主义者么?----兼论波普尔与斯特劳斯的方法论差异》,载《现代哲学》2009年第6期。
    ②[美]拉塞尔·雅各比:《乌托邦之死:冷漠时代的政治与文化》,姚建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26页。引文有所修改。
    ③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Dilemmas of Cosmopolitanism:Karl Popper, Jewish Identity, and 'Central European Culture'", in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71 (March 1999), p.147.
    ④参见马德普: 《普遍主义的贫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⑤[美]索罗斯: 《论开放社会》,杨成伟译,载《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9年第7期。
    ⑥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Dilemmas of Cosmopolitanism:Karl Popper, Jewish Identity, and 'Central European Culture'", in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71 (March 1999), p.120.
    ①参见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45, p.51; Malachi Haim Hacohen, "Dilemmas of Cosmopolitanism:Karl Popper, Jewish Identity, and 'Central European Culture'", in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71(March 1999), p.139.
    ②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3, p.494.
    ③参见迈克尔·博兰尼: 《自由的逻辑》,冯银江、李雪茹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8页。
    ④[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73页。
    ⑤参见卡尔·波普尔:《走向进化的知识论》,李正本、范景中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91页。
    ⑥参见Andrew Vincent, "Nationalism and the Open Society", in Theoria, (August 2005), p.45; 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307; Malachi Haim Hacohen, "Dilemmas of Cosmopolitanism:Karl Popper, Jewish Identity, and 'Central European Culture'", in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71 (March 1999), p.136.
    ⑦See 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l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130,142; and Malachi Haim Hacohen, "Dilemmas of Cosmopolitanism:Karl Popper, Jewish Identity, and 'Central European Culture'", in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71 (March 1999), p.109.
    ①See 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and Malachi Haim Hacohen, "Dilemmas of Cosmopolitanism:Karl Popper, Jewish Identity, and 'Central European Culture'", in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71 (March 1999).
    ②参见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370页;Malachi Haim Hacohen,“Dilemmas of Cosmopolitanism:Karl Popper, Jewish Identity, and 'Central European Culture'", in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71 (March 1999), p.110; and Andrew Vincent, "Nationalism and the Open Society", in Theoria, (August 2005), p.49.
    ③参见冯克利: 《20世纪的维也纳学人》,载《尤利西斯的自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④转引自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53.
    ⑤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181.
    ⑥Malachi Haim Hacohen, "Dilemmas of Cosmopolitanism:Karl Popper, Jewish Identity, and 'Central European Culture'", in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71 (March 1999), p.135-139; 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50,301.
    ①马德普: 《普遍主义的贫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页。
    ②[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张立平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第359页。引文有所修改。
    ③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Dilemmas of Cosmopolitanism:Karl Popper, Jewish Identity, and 'Central European Culture'", in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71 (March 1999), p.144.
    ④"Andrew Vincent, "Nationalism and the Open Society", in Theoria, (August 2005), p.57.
    ④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Dilemmas of Cosmopolitanism:Karl Popper, Jewish Identity, and 'Central European Culture'", in The Journal ofModern History 71 (March 1999), p.149. David Weinstein and Avihu Zakai, "Exile and interpretation:Popper's Re-invention of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in Journal of Political Ideologies (June 2006),11(2), pp.187-188.
    ①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35. Malachi Haim Hacohen, "Dilemmas of Cosmopolitanism:Karl Popper, Jewish Identity, and 'Central European Culture'", in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11 (March 1999), p.144.
    ②参见Nimrod Bar-Am and Joseph Agassi, "Popper and the Establishment",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15; Malachi Haim Hacohen, "Dilemmas of Cosmopolitanism:Karl Popper, Jewish Identity, and 'Central European Culture'", in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71 (March 1999), p.144.
    ③参见Andrew Vincent, "Nationalism and the Open Society", in Theoria, (August 2005), p.58; Malachi Haim Hacohen, "Dilemmas of Cosmopolitanism:Karl Popper, Jewish Identity, and'Central European Culture'", in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71(March 1999), p.145.
    ④转引自邱仁宗:《卡尔·波普尔的再评价—记维也纳大学卡尔·波普尔2002百年大会》,来源于http://www.opentimes.cn/to/200206/31-02.htm
    ⑤参见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1,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294.
    ①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3. p.478.
    ②参见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37.
    ①波普尔: 《理性、民主与开放社会—卡尔·波普答客问》,野月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第4期。
    ②Neil Mcinnes, "Popper's Return Engagement:the Open Ssociety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Spring 2002), p.80.
    ③Geoff Stokes, "Politics, Epistemology and Method:Karl Popper's Conception of Human Nature",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5), XLⅢ, pp.116-123.
    ④参见Geoff Stokes, "Politics, Epistemology and Method:Karl Popper's Conception of Human Nature",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5), XLⅢ, p.121.
    ⑤Geoff Stokes, "Politics, Epistemology and Method:Karl Popper's Conception of Human Nature",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5), XLⅢ, p.121.
    ⑥参见Jeremy Shearmur, "Epistemology and Human Nature in Popper's Political Theory:a Reply to Stokes",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5), XLⅢ, p.124.
    ①[美]索罗斯: 《论开放社会》,杨成伟译,载《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9年第7期。
    ②[美]索罗斯: 《论开放社会》,杨成伟译,载《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9年第7期。
    ③参见罗宾·福克斯: 《开放的社会和封闭的心灵》,陈祖召译,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④参见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28.
    ⑤转引自罗宾·福克斯:《开放的社会和封闭的心灵》,陈祖召译,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⑥参见Neil Mcinnes, "Popper's Return Engagement:the Open Ssociety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Spring 2002), p.73.
    ①参见谢江平: 《反乌托邦思想的哲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8页;拉塞尔·
    雅各比: 《乌托邦之死:冷漠时代的政治与文化》,姚建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58页;Levitas, the Concept of Utopia, New York: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90, pp.4-5;哈贝马斯: 《作为未来的过去》,章国锋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2-123页;马尔库塞: 《爱欲与文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105-106页。
    ②参见Krishan Kumar, Utopia and Anti-Utopia in Modern Times, New York:Basil Blackwell Ltd,1987, P.49.
    ③参见Jeremy Shearmur, "Popper,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mocracy:Reply to Eidlin", in Critical Review 18(2006), p.372; 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27.
    ④[美]拉塞尔·雅各比:《乌托邦之死:冷漠时代的政治与文化》,姚建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45页。
    ⑤转引自拉塞尔·雅各比: 《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⑥参见拉塞尔·雅各比: 《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13页。
    ①波普尔: 《理性、民主与开放社会---卡尔·波普答客问》,野月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第4期。波普尔在1956年题为《一个乐观主义者对当代历史的思考》的演讲中,认为自由世界的界域是诸如英国、美国等大西洋共同体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法国、德国以及南欧国家未被列入。这种划分有点哈耶克的味道。
    ②参见Giddens, A Contemporary Critique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p.xix. [美]拉塞尔·雅各比: 《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③参见乔·奥·赫茨勒: 《乌托邦思想史》,张兆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19页。
    ④参见乔·奥·赫茨勒: 《乌托邦思想史》,张兆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219页。引文有所修改。社2000年版,第259页。
    ⑤[英]安东尼·吉登斯: 《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李惠斌、杨雪冬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⑥[英]安东尼·吉登斯: 《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李惠斌、杨雪冬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05、263页。
    ①参见成伯清: 《乌托邦现实主义:何以可能与可取?—兼论吉登斯社会理论的特性》,载《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②转引自Karl R. 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3, p.492.
    ③[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69页。
    ④赵敦华:《赵敦华讲波普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⑤Crook, Stephen, "Utopia and Dystopia", In G.Browning, A.Halcli&F.Webster (eds.),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Society:Theories of the Present, 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0.
    ⑥[法]埃德加·莫兰: 《方法:天然之天性》,吴泓缈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6页。
    ①[美]F·N·麦吉尔主编: 《世界哲学宝库》,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02页。
    ②朱宏源: 《开放社会的先驱: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年版,第24页。
    ③参见相似观点,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209; Gunnar Andersson, "Book Review:Karl Popper:Critical Appraisals" pp.117-118, in http://pos.sagepub.com at DUKE UNIV on July 8,2009.
    ④参见相似观点,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41.
    ⑤参见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45, p.84.
    ⑥参见Jeremy Shearmur, "Popper,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mocracy:reply to Eidlin", in Critical Review 18(2006), p.371; 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p.38-42.
    ①参见[美]F·N·麦吉尔主编:《世界哲学宝库》,编委会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页。
    ②Karl R.Popper, Unended Quest:an 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 London:Routledge,1992, p.131.
    ③参见法国学者让·杜博安《卡尔·波普》,吕一民、张战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4页
    ①Geoff Stokes, "Politics, Epistemology and Method:Karl Popper's Conception of Human Nature",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5),XLⅢ, p.108.
    ②参见Jeremy Shearmur, "Epistemology and Human Nature in Popper's Political Theory:a Reply to Stokes",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5), XLⅢ, p.127.
    ③转引自Jeremy Shearmur, "Epistemology and Human Nature in Popper's Political Theory:a Reply to Stokes",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5), XLⅢ, pp.129-133.
    ④[加]鲍伯·威尔, 《个人主义种种》,西岭、魏风译,载《道德与文明》1987年06期。
    ①参见王书明:《科学、批判与自由》,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7年。
    ②赵敦华:《赵敦华讲波普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③[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姚仁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0页。
    ①参见Karl R.Popper, The Lesson of This Century, London:Routledge,1997, p.38.
    ②参见法国学者让·杜博安《卡尔·波普》,吕一民、张战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页。
    ③赵敦华:《赵敦华讲波普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④[英]布赖恩·马吉:《波普尔》,郭昌辉、郭超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引言”第8页。
    ⑤[法]雅克·德罗兹:《民主社会主义(1864--1960年)》,时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240页。
    ⑥参见美国时代--生活图书公司编著的《帝国的末日:奥匈帝国(公元1848-1918)》,张帆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版,第88页;许俊达主编的《民主社会主义哲学源流》,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24页;Andrew Vincent, "Nationalism and the Open Society", in Theoria, (August 2005), pp.49-57社会民主党成立于1888年12月,前身是反资本主义联盟,而该党中一位领导人维克托·阿德勒断言,通过诸如建立图书馆、 开设成人教育课程、组织劳工讨论小组等教育和知识的力量来创造一个理想的社会。国内学者许俊达也曾分析指出,曾主张科学社会主义的奥地利马克思主义在1914年之后则主张“改良社会主义”
    ①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46.
    ②参见Karl R.Popper, The Lesson of This Century, London:Routledge,1997, p.33和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69页。
    ③[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69页。
    ④参见H.阿尔伯特: 《卡尔·波普尔(1902-1994)》,王彤译,载《世界哲学》1996年第3期。
    ⑤[意]卡洛·罗塞利:《自由社会主义》,陈高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192页。
    ⑥[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16页。
    ⑦参见Andrew Vincent, "Nationalism and the Open Society", in Theoria, (August 2005), pp.49-57.
    ⑧参见Karl R.Popper, The Lesson of This Century, interviewed by Giancarlo Bosetti, London:Routledge,1997, p.33; 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 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7.
    ①参见Andrew Vincent, "Nationalism and the Open Society", in Theoria, (August 2005), p.57.
    ②参见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265.
    ③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4,22,352.
    ④参见吴春华、佟德志:《西方自由主义的两种传统》,载《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4期,第31页。两种自由主义传统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同道路的产物。相对地讲,英国革命的成功是通过革命后的“妥协”达成的,具有更多的“调和”意味;而法国革命则充满了“革命”与“鲜血”。
    ①[英]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38页。
    ②[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页。
    ③参见Philip Benesch,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pp.291,324.
    ④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19:85.波普尔生活在一个多变和激进的环境中.波普尔激进思想除了受到当时奥地利政治家的影响外,还受到其家庭的影响:父亲是密尔激进自由主义的崇拜者,叔叔是社会主义者安东·门格尔的追随者。波普尔早年拒绝纯粹地沉思的学术生活,1915年成为社会主义者,1919年的事件使他放弃了这一信念,成为了反马克思主义者;从1925年起,波普尔不再积极地参加政治活动和社会改革,从政治生活退却到知识论,但他只是改变了生活方式而并没有放弃改变世界的理想,故而他在知识论上的争论总是带有政治斗争的色彩;在1934年2月危机中,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失败不仅使民主制度在奥地利终结,而且还使奥地利作为一个独立国家趋于崩溃,这更强化了波普尔对社会主义的批判态度。当然,最初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并没有动摇波普尔对社会主义的信念,1937年之前他一直是社会主义党的一员。
    ⑤Karl R.Popper,Unended Quest:an 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London:Routledge,1992,p.36.
    ⑥[意]卡洛·罗塞利:《自由社会主义》,陈高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189页。
    ⑦“自由社会主义”是卡洛·罗塞利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法西斯主义的兴起所带来的危机,试图析取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传统的精神,创造性地提出的理论。在卡洛·罗塞利看来“自由主义是理想的启发力量,而社会主义是实践的现实力量。”参见[意]卡洛·罗塞利:《自由社会主义》,陈高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导言”第40页。
    ①参见布赖恩·马吉:《波普尔》,郭昌辉、郭超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杜博安:《卡尔·波普》,吕一民、张战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21页;马克·诺图洛:《波普》,宫睿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第111页。
    ②[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25、250页。
    ③[英]布赖恩·马吉:《波普尔》,郭昌辉、郭超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引言”第2页。
    ④[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51页。
    ⑤孙庆:《古典自由主义、现代自由主义和后自由主义及其与马克思主义对抗和斗争的历程》,载《南京高师学报》1998年第1期,第27页。
    ①[英]安东尼·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38页。
    ②[英]布赖恩·马吉:《波普尔》,郭昌辉、郭超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70页。
    ③[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5页。
    ④赵敦华:《赵敦华讲波普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⑤参见相似观点,刘擎“卡尔·波普尔的贡献与意义”,载《二十世纪的教训》,桂林:广西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Bruce Caldwell, "Popper and Hayek:Who Influenced Whom?", Presented at Karl Popper 2002 July 6,2002.李卫公译的《哈耶克与波普:谁影响了谁?》,源于http://tieba.baidu.co出/f?kz=128105466。
    ⑥参见Bruce Caldwell, "Popper and Hayek:Who Influenced Whom?", Presented at Karl Popper 2002 July 6,2002.
    ⑦转引自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484刘擎“卡尔·波普尔的贡献与意义”,载《二十世纪的教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译本导言”第20页。同时参见Bruce Caldwell, "Popper and Hayek:Who Influenced Whom?", Presented at Karl Popper 2002 July 6,2002李卫公译的《哈耶克与波普:谁影响了谁?》,源于http://tieba.baidu.com/f?kz=128105466
    ①转引自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486.
    ②[德]格尔哈德·帕普克主编:《知识、自由与秩序:哈耶克思想论集》,黄冰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6-105页。格尔哈德·恩格尔还认为,两人对通过有意识设计构建来替代所有自发秩序的批判完全相似;都旨在修正社会的知识配备;都不畏惧把问题“通俗化”;都把自身的著作理解为一种对那些享有广泛的政治同意的思想的批评性分析;都强调文明的道德“包袱”;都以一种历史哲学前提作为其著作的基础;等等。同样,Bruce Caldwell也指出两者都反对极权主义和持世界主义的观点;都赞成理性的讨论和辩论的重要性;都是某种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者;等等。由于篇章的有限,有关两者的关系则不在此做详细地探讨。有关此问题请参见Bruce Caldwell的《哈耶克与波普:谁影响了谁?》和格尔哈德·恩格尔的《知识的狂妄—哈耶克与卡尔·波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以及《无知与自由——波普尔与哈耶克学术思想的演进》,来源“网上读书园地”'http://cnc.readfree.net/bbs/read.php?tid=182404。
    ③《无知与自由——波普尔与哈耶克学术思想的演进》,来源“网上读书园地http://cnc.readfree.net/bbs/read.php?tid=182404。
    ④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450-462.
    ⑤参见Neil Mcinnes, "Popper's Return Engagement:the Open society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Spring 2002), p.73; 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365-367.
    ⑥Bruce Caldwell, "Popper and Hayek:Who Influenced Whom?", Presented at Karl Popper 2002 July 6,2002同时参见李卫公译的《哈耶克与波普:谁影响了谁?》,源于http://tieba.baidu.com/f?kz=128105466。
    ⑦Karl R. Popper, Unended Quest:an 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 London:Routledge,1992, p.36.
    ①[意]卡洛·罗塞利:《自由社会主义》,陈高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导言”第61页。在罗塞利看来,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关系密切,相辅相成的。
    ②[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页。
    ③参见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3, pp.471-473.(?)国家是必要的罪恶,如无必要,不要增加其权力;2、民主和专制的区别在于前者可以不流血推翻政府,而后者不行;3、民主政体不赋予国民任何利益;4、民主传统是弊病最少的传统;5、制度必须与传统糅合:6、自由主义的乌托邦是不可能的;7、自由主义是进化的纲领;8、最重要的传统是称之为社会“道德构架”的传统。
    ④[英]布赖恩·马吉:《波普尔》,郭昌辉、郭超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第72页。
    ⑤参见朱士群:《评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政治哲学》,载《学术界》1990年第6期。
    ⑥参见刘挚‘卡尔·波普尔的贡献与意义”,载《二十世纪的教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译本导言”第22页Bruce Caldwell, "Recovering Popper:For The Left?", in Critical Review Vol.17 (2005), Nos. i-2.in www.criticalreview.com; 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53,381. Malachi Haim Hacohen 认为,波普尔的社会工程是进步和激进的,从《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的世界观、世界大同主义,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的矛盾情绪实质上与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是正面冲突的,这些都可以看出他是激进的左翼分子.
    ⑦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ee & Keean Paul.1945. n.125:Karl R. Popper, The Lesson of This Century, London:Routledge,1997, p.35.
    ①刘擎:“卡尔·波普尔的贡献与意义”,载《二十世纪的教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中译本导言”第23页。
    ②参见Philip Benesch, "Abstract", in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 p.ix.
    ③参见Bruce Caldwell, "Recovering Popper:For the Left? ",in Critical Review Vol.17 (2005), Nos. i-2., p.49.in www.criticalreview.com. Bruce Caldwell承认尽管两人之间有许多相通或相似之处,但不能掩盖他们两人在政治上的许多分歧。
    ①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p.5-7.
    ②参见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26; 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318.
    ③参见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p.121.
    ④Karl R.Popper, The Lesson of This Century, interviewed by Giancarlo Bosetti, London:Routledge,1997, p.36.
    ⑤根据赖辉亮和金泰军在《波普传》的观点,可以把波普尔思想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主要指二三十年代,中期主要指四十年代前后:晚期则是50年代之后。
    ⑥Bruce Caldwell, "Recovering Popper:For The Left?",in Critical Review Vol.17 (2005), Nos. i-2., pp.58,60.
    ①Karl R.Popper, The Self and Its Brain:an Argument of Interactionism, London:Routledge,1977, pp.144-145.
    ②参见Jeremy Shearmur, "Popper,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mocracy:reply to Eidlin", in Critical Review 18(2006), pp.364-366.
    ③Fred Eidlin, "Popper's Social-Democratic Politi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p.45.
    ④Karl R.Popper, The Lesson of This Century, London:Routledge,1997, p.34.
    ⑤贾恩卡洛·波塞蒂:“后记”,载《二十世纪的教训》,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版,第153-154页
    ⑥参见李强: 《自由主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第111页。
    ⑦来源于“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45620.htm。
    ①参见Bruce Caldwell, "Recovering Popper:For The Left?",in Critical Review Vol.17 (2005), Nos. i-2. p.65.
    ②参见相似观点,布赖恩·马吉:《波普尔》,郭昌晖、郭超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
    ③[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125页。
    ④[日]小河原诚:《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毕小辉、徐玉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21页。
    ⑤参见布赖恩·马吉:《波普尔》,郭昌晖、郭超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
    ⑥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3, p.479; 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vol.2,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p.225.
    ①参见卡尔.波普尔: 《客观知识》,舒炜光、卓如飞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②德蒋马·多林“卡尔·波普尔与开放社会”,《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郑一明译,北京: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导言”第8页。
    ③[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239页。
    ④参见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舒炜光、卓如飞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50页。
    ⑤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3, p.95.
    ⑥参见朱士群:《评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政治哲学》,载《学术界》1990年第6期。
    ①恩格斯:《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11页。
    ②参见波普尔《二十世纪的教训》,王凌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2页。
    ③参见洪晓楠:《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求是学刊》1999年第6期。
    ④参见洪晓楠:《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求是学刊》1999年第6期。
    ⑤转引自朱宏源:《开放社会的先驱: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年版,第213页。
    ⑥参见乔治·索罗斯:《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王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67-68页。
    ⑦之所以把波普尔政治哲学困境的意义纳入功利主义向正义理论嬗变的进程中加以考察,笔者认为至少有三个方面的理由:首先,无论是功利主义、正义理论还是波普尔政治哲学都显示了自由主义发展中的阶段性特点和“家族相似性”;其次,波普尔虽然对密尔进行了严厉地批判,但却无法抹杀他受到密尔为代表的功利自由主义的重大影响;最后,密尔的功利自由主义在实质上解决的是自由问题,而罗尔斯和诺齐克的正义理论始于对功利主义的全面批判从而致力于解决平等问题,而波普尔政治哲学则通过对自由主义理论进行批判考察,试图解决自由和平等的问题。因而,有理由从时间和内容上推断,在功利主义、波普尔政治哲学和正义理论这三种范式之间存在着一种逻辑和理论的发展。
    ①参见赵敦华:《赵敦华讲波普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145页。当然,这并不是说,波普尔一点也没有涉及此问题,他强调国家对社会公平有保护的责任,并提倡通过国家干预来保护经济上的弱者,以及主张在不可避免的痛苦上分担的平等。只是这种“蜻蜒点水式”地关注是不够的。换句话说,波普尔并没有解决一个问题,即通过何种原则来建立和维护制度,而这涉及到正义原则。
    ②赵敦华:《赵敦华讲波普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③转引自波普尔《波普尔自传》,赵月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
    ④参见Karl R.Popper, Unended Quest:an 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 London:Routledge,1992, p.152.
    ⑤德特马·多林:“卡尔·波普尔与开放社会”,《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郑一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导言”第8页。
    ⑥参见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兰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1. Karl R.Popper, The Poverty of Histroricism,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57.
    2. Karl R.Popper,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59.
    3. Karl R.Poppe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2.
    4. Herbert Marcuse, "Karl Popper and the Problem of Historical Laws", in Studies in Critical Philosophy, Boston:Beacon Press,1972.
    5. Karl R.Popper, Objective Knowledge:an Evolutionary Approuch, Oxford:The Clarendon Press,1972.
    6. P.A.Schipp(ed.), The Philosophy of Karl Popper, vols.2, Library of Living Philosophy, Open Court, La Salle, Illions,1974.
    7. Anthony Quinton, "Karl Popper:Politics without Essences",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ers, ed.by Anthony de Crespigny & Kenneth Minogue, New York:Dodd, Mead & Company,1975.
    8. Magee, Bryan, Popper, London:Fontana/Collins,1975.
    9. M.Freeman, "Sociology and Utopia:Some Reflections on Karl Popper", i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26,1975.
    10. Karl R.Popper and John C.Eccles, the Self and Its Brain, New York:Springer International,1977.
    11. O' Hear, Karl Popper,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80.
    12. M.H.Lessnoff,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Karl Popper", in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10,1980.
    13. H.Lubasz, "Popper in Utopia", in Times Higher Education Supplement,25 December 1981.
    14. Karl R.Popper, The Open Universe, London:Hutchinson,1982.
    15. Sandel, Michael,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16. Jonathan Lieberson, "Karl Popper", in Social Research,49:1(1982:spring).
    17. Karl R.Popper, Realism and theAim of Science, Totowa, New Jeresy:Rowman & Littlefield,1983.
    18. T.Burke, The Philosophy of Popp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3.
    19. William Berkson and John Wettersten, Learning from Error:Karl Popper's Psychology of Learning, La Salle,Ill.:Open Court Pub. Co.,1984.
    20. G.Currie and A.Musgrave (eds), Popper and the Human Sciences, Dordrecht: Martinus Nijhoff Pub.,1985.
    21. A. Faludi, Critical Rationalism and Planning Methodology, London:Pion,1986.
    22. Karl Popper (Author),David Miller (Editor), A Pocket Popper,Fontana Press,1987.
    23. Douglas E. Williams, Truth, Hope and Power:the Tought of Karl Popper,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89.
    24. Antony Flew, An Introduction to Western Philosophy:Ideas and Argument from Plato to Popper, New York, N.Y.:Thames and Hudson,1989.
    25. Karl R.Popper, A World of Propensities, Bristol:Thoemmes,1990.
    26. Struan Jacobs, Science and British Liberalism:Locke, Bentham, Mill, and Popper,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Brookfield, USA:Avebury,1991.
    27. Karl R.Popper, In Search of a Better World:Lectures and Essays from Thirty Years, London:Routledge,1992.
    28. Karl R.Popper, Unended Quest:an Intellectual Autobiography, London:Routledge, 1992.
    29. W.H.Newton-Smith, Jiang Tianji, E. James, "Introduction", in Popper in China, London:Routledge,1992.
    30. C.Simkin, Popper's Views on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 E.J.Brill, Leiden,1993.
    31. Rawls, John, Political Liberalism,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3.
    32. Wayne J.Norman, "A Democratic Theory for a Democratizing Word? a Re-assessment of Popper's Political Realism",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3), ⅩLⅠ.
    33. Karl R.Popper, Knowledge and the Boby-Mind Problem, Edited by M.A.Notturno, London:Routledge,1994.
    34. Karl R.Popper, The Myth of the Framework, Editedby M.A.Notturno, London: Routledge,1994.
    35. Anthony O'Hear, Karl Popper:Philosophy and Problems,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36. Geoff Stokes, "Politics, Epistemology and Method:Karl Popper's Conception of Human Nature ",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5), ⅩLⅢ.
    37. Jeremy Shearmur, "Epistemology and Human Nature in Popper's Political Theory: a Reply to Stokes",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5), ⅩLⅢ.
    38. Geoff Stokes, "Popper and Human Nature Revisited", in Political Studies (1995), ⅩLⅢ.
    39. Jeremy Shearmur,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Karl Popper, London: Routledge,1996.
    40. Amsterdamski, Stefan.ed., the Significance of Popper's Thought: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Karl Popper:1902-1994, Amsterdam:Rodopi,1996.
    41. Roberta Corvi,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ought of Karl Popper,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7.
    42. Karl R.Popper, The Lesson of this Century, interviewed by Giancarlo Bosetti, London:Routledge,1997.
    43. Geoffrey Stokes, Popper:Philosophy, Politics, and Scientific Method,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8.
    44. Karl R. Popper, All Life Is Problem Soving, London and New York,1999.
    45. Hans Albert, Between Social Science, Religion and Politics:Essays in Critical Rationalism, Amsterdam:Atlanta, GA,1999.
    46. Malachi Haim Hacohen, "Dilemmas of Cosmopolitanism:Karl Popper, Jewish Identity, and 'Central European Culture'", in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71 (March 1999).
    47. Richard Bailey, Education in the Open Society:Karl Popper and Schooling, Aldershot; Burlington, VT:Ashgate,2000.
    48. Mark Amadeus Notturno; foreword by George Soros, Science and the Open Society:the Future of Karl Popper's Philosophy, Budapest; New York: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2000.
    49. Malachi Haim Hacohen, Karl Popper-the Formative Years,1902-1945:Politics and Philosophy in Interwar Vien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50. Calvin Hayes, Fallibilism Democracy and the Market:the Meta-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Popper's Political Philosophy, Lanha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2001.
    51. Ian C.Jarvie, The Republic of Science:the Emergence of Popper's Social View of Science 1935-1945, Amsterdam:Rodopi,2001.
    52. Karl R.Popper, 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2002.
    53. Neil Mcinnes, "Popper's Return Engagement:the Open Society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 ", in The National Interest, (Spring 2002).
    54. Bruce Caldwell, "Popper and Hayek:Who Influenced Whom?", in Karl Popper 2002 July 6,2002.
    55. Ian Jarvie and Sandra Pralong, Popper's Open Society after Fifty Years:the Continuing Relevance of Karl Popper, New York:Routledge,2003.
    56. Philip Benesch, The Viennese Socrates and Marxism:Karl Popper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ogressive Politics,2003.来源于“学习与考试网” http://freeedu8.com/freeedu/319414.html
    57. Steve Fuller, Kuhn Vs. Popper:the Struggle for the Soul of Science, Cambridge: Icon Books Ltd,2003.
    58. Philip Catton and Graham Macdonald, Karl Popper:Critical Appraisals,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2004.
    59. Michel ter Hark, Popper, Otto Selz, and the Rise of 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60. Anthony O'Hear, Karl Popper,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4.
    61. Andrew Vincent, "Nationalism and the Open Society", in Theoria, (August 2005).
    62. Nigel Rapport(editor), Democracy, Science and the "Open Society":a European Legacy? Munster:Lit,2005.
    63. Jeffrey Friedman, "Popper, Weber, and Hayek:the Epistemology and Politics of Ignorance", in Critical Review 17(2005).
    64. Bruce Caldwell, "Recovering Popper:for the Left?" in Critical Review Vol.17 (2005), Nos.1-2.
    65. Nimrod Bar-Am and Joseph Agassi, "Popper and the Establishment", in Critical Review 17(2005).
    66. Fred Eidlin, "Popper's Socical-Democratic Politcs and Free-Market Liberalism ", in Critical Review 17 (2005).
    67. William A.Gorton, Karl Popper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6.
    68. David Weinstein and Avihu Zakai, "Exile and Interpretation:Popper's Re-invention of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in Journal of Political Ideologies (June 2006),11(2).
    69. Jeremy Shearmur, "Popper,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mocracy:Reply to Eidlin", in Critical Review 18(2006).
    70. David Miller, Out of error:Further Essays on Critical Rationalism,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Burlington, VT:Ashgate Pub.,2006.
    71. Raphael Sassower, Popper's Legacy:Rethinking Politics, Economics and Science, Stocksfield [England]:Acumen,2006.
    72. Karl Popper, After The Open Society:Selected Social and Political Writings, edited by Jeremy Shearmur and Piers,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2008.
    73. Calvin Hayes, Popper, Hayek and the Open Society,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2009.
    74. Zusanna Parusnikova and Robert S. Cohen, Rethinking Popper, Dordrecht; London:Springer,2009.
    75. Stefano Gattei, Karl Popper's Philosophy of Science:Rationality without Foundations, New York, NY:Routledge,2009.
    76. Gunnar Andersson, "Book Review:Karl Popper:Critical Appraisals", in http:// pos.sagepub.com at DUKE UNIV on July 8,2009.
    77. Mark Olssen, Liberalism, Neoliberalism, Social Democracy:Thin Communitarian Perspectives on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 New York:Routledge,2010.
    1. [英]约翰·密尔: 《论自由》,许宝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 [英]J·S·密尔: 《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 [法]雅克·德罗兹:《民主社会主义(1864—1960年)》,时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
    4. [英]卡尔·波普尔: 《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纪树立编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5. [法]莫里斯·迪韦尔热: 《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王大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6. [美]理查德·罗蒂: 《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燕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7. [加]鲍伯·威尔, 《个人主义种种》,西岭、魏风译,载《道德与文明》1987年6期。
    8. [美]查尔斯·E·林布隆:《政策制订过程》,朱国斌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9. [英]波普尔: 《理性、民主与开放社会---卡尔·波普答客问》,野月译,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第4期。
    10.[美]赫伯特·西蒙: 《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有限理性说》,杨砾、徐立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11.[美]汤姆.L.彼彻姆: 《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2.[德]克劳斯·冯·柏伊姆:《当代政治理论》,李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3.[美]乔·奥·赫茨勒: 《乌托邦思想史》,张兆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14.[美]F·N·麦吉尔主编: 《世界哲学宝库》,编委会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15.[澳]斯马特、[英]威廉斯: 《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牟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6.[英]G.M.霍奇逊: 《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向以斌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7.[英]卡尔·波普尔:《通过知识获得解放--波普尔关于哲学历史与艺术的讲演和论文集》,范景中、李本正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18.[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主编: 《当代欧洲政治思想》,黄华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19.[德]黑格尔: 《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0.[英]休谟: 《人性论》,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1.[美]索罗斯: 《论开放社会》,杨成伟译,载《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9年第7期。
    22.[英]卡尔·波普尔: 《历史主义贫困论》,何林、赵平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3.[英]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24.[美]塞缪尔·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张立平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25.[英]卡尔·波普尔: 《开放的宇宙》,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26.[英]布赖恩·马吉: 《波普尔》,郭昌辉、郭超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版。
    27.[英]卡尔·波普尔: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郑一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8.[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 《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29.[美]索罗斯: 《论开放社会》,杨成伟译,载《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9年第7期。
    30.[美]戴维·伊斯顿: 《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31.[英]戴维·米勒编: 《开放的思想和社会》,张之沧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2.[英]R·M·黑尔: 《道德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3.[英]安东尼·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李惠斌、杨雪冬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4.[日]小河原诚: 《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毕小辉、徐玉华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5.[英]史蒂文·卢克斯: 《个人主义》,阎克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6.[美]约翰·罗尔斯: 《正义论》,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7.[德]格尔哈德·帕普克主编: 《知识、自由与秩序:哈耶克思想论集》,黄冰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8.[美]弗里德里希·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黄辉、杨健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9.[加]查尔斯·泰勒: 《现代性之隐忧》,程炼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40.[德]莫里茨·石里克: 《伦理学问题》,孙美堂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41.[意]圭多·德·拉吉罗: 《欧洲自由主义史》,杨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2.[德]尤根·哈贝马斯、[德]米夏埃尔·哈勒: 《作为未来的过去》,章国锋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3.[美]乔治·索罗斯: 《开放社会—改革全球资本主义》,王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44.[英]约翰·格雷: 《自由主义的两张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5.[法]埃德加·莫兰: 《方法:天然之天性》,吴泓缈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6.[英]戴维·米勒、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7.[英]迈克尔·博兰尼: 《自由的逻辑》,冯银江、李雪茹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48.[英]F.A.冯·哈耶克: 《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49.[英]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理性滥用之研究》,冯克利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50.[英]卡尔·波普尔: 《猜想与反驳:科学知识的增长》,傅季重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51.[英]罗素: 《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2.[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 《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
    53.[美]马克·诺图洛: 《波普》,宫睿译,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54.[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的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等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55.[美]迈克尔·J·桑德尔: 《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56.[美]苏珊·李·安德森: 《密尔》,崔庆杰、陈慧颖译,北京:中央书局2003年版。
    57.[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58.[美]乔治·H·米德:《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陈虎平、刘芳念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
    59.[英]乔治·爱德华·摩尔: 《伦理学原理》,长河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版。
    60.[英]安东尼·阿巴拉斯特: 《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曹海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1.[英]卡尔·波普尔: 《二十世纪的教训—卡尔·波普尔访谈演讲录》,王凌霄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2.[德]康德: 《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3.布莱恩·巴里: 《正义诸理论》,孙晓春、曹海军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4.[法]让·博杜安: 《卡尔·波普》,吕一民、张战物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5.[美]詹姆斯·C·斯科特: 《国家的视角》,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6.[英]昆廷·斯金纳、[瑞典]博·斯特拉思: 《国家与公民:历史·理论·展望》,彭利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7.[英]吉尔德·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张茂元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68.[英]卡尔·波普尔:《走向进化的知识论》,范景中、李本正,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69.恩伯莱、寇普主编: 《信仰与政治哲学—斯特劳斯与沃格林通信集》,谢华育、张新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版。
    70.[美]大卫·哈维: 《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71.[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 《乌托邦作为方法或未来的用途》,王逢振译,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5期。
    72.[美]拉塞尔·雅各比:《不完美的图像:反乌托邦时代的乌托邦思想》,姚建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73.[法]埃德加·莫兰:《现实主义与乌托邦》,周云帆译,载《第欧根尼》,2007年第1期。
    74.[美]拉塞尔·雅各比:《乌托邦之死:冷漠时代的政治与文化》,姚建彬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
    75.[英]卡尔·波普尔: 《科学发现的逻辑》,查汝强、邱仁宗、万木春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76.[意]卡洛·罗塞利: 《自由社会主义》,陈高华译,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77.[英]卡尔·波普尔:《实在论与科学的目标--科学发现的逻辑后记Ⅰ》,刘国柱译,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78.[美]罗伯特·诺奇克: 《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姚大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79.[英]理查德·贝拉米: 《自由主义与现代社会》,毛兴贵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0.[英]穆勒: 《功利主义》,徐大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81.[英]卡尔·波普尔: 《波普尔自传—无尽的探索》,邱仁宗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82.[英]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精神科学的逻辑》,李涤非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3.[英]卡尔·波普尔: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辑、邱仁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4.[德]卡尔·曼海姆: 《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姚仁权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85.[美]罗宾·福克斯: 《开放的社会和封闭的心灵》,陈祖召译,载《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86.[意]卡洛·安东尼: 《历史主义》,黄艳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7.[德]弗里德里希·梅尼克: 《历史主义的兴起》,陆月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1. 朱宏源:《开放社会的先驱—卡尔巴伯》,台北:允晨文化实业公司1982年版。
    2.夏基松: 《波普哲学述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朱士群: 《评波普批判理性主义政治哲学》,载《学术界》1990年第6期。
    4.米志峰、洪晓楠: 《波普尔社会政治哲学简评》,载《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5.朱士群: 《卡尔·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与当代社会改良主义》,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6.卢风: 《评波普的社会历史观》,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1992年。
    7.陈炳辉:《波普民主理论剖析》,载《厦门大学(哲社版)》1992年第3期。
    8.易杰雄主编: 《现代世界十大思想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朱士群: 《评马尔库塞对波普的批判》,载《求是学刊》1996年第6期。
    10.刘斌: 《评波普尔对马克思整体主义方法的责难》,载《哲学研究》1996年第1期。
    11.盛庆球: 《功利主义新论》,顾建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2.陈惠龙: 《“渐进工程”对抗“整体主义”》,载《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4期。
    1 3.卢风: 《评波普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载《武陵学刊》1997年第2期。
    14.秦立彦:《面对国家的个人—自由主义的社会政治哲学》,济南:泰山出版社1998年版。
    15.王晓林: 《证伪之维:重读波普尔》,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6.赖辉亮和金太军: 《波普尔传》,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7.覃方明: 《社会学方法论新探—科学哲学与语言哲学的理论视角》,载《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2期。
    18.李海亮: 《波普尔“渐进的社会工程”的合理因素》,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0年第1期。
    19.杨立雄:《“个体主义”抑或“整体主义”》,载《经济学家》2000年第1期。
    20.邓晓芒: 《开放社会中的自我禁闭》,载《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21.王利: 《波普尔的改良主义及其启示》,载《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22.牛京辉: 《英国功用主义伦理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9页。
    23.姜延军: 《波普反本质主义与中国全球化思维》,载《求是学刊》2002年第2期。
    24.杨雪英:《评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生态后果》,载《生态经济》2002年第4期。
    25.陈海平、刘保春: 《“开放社会”的偏见》,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26.阳建国、曹志平: 《开放社会的伦理--波普尔伦理思想述评》,载《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8期。
    27.王宁: 《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对立的新思考》,载《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28.顾肃: 《论波普的开放社会》,载《开放时代》2002年第6期。
    29.余红: 《波普尔反乌托邦社会工程的悖论》,载《唯实》2002年第10期。
    30.邓正来:《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载《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
    31.王兵: 《现代智慧的理性批判:波普尔<猜想与反驳>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2.陈周旺: 《正义之善:论乌托邦的政治意义》,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3.顾肃: 《自由主义基本理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34.启良: 《西方自由主义传统:西方反自由至新自由主义学说追索》,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5.袁久红: 《正义与历史实践: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批判》,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6.伍俊斌: 《开放社会的意义及其限度》,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3年。
    37.李先敏:《波普开放社会及其理论起源探索》,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3年。
    38.李波:《从功利主义到正义论的嬗变及其启示》,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4年。
    39.李德瑞: 《析哈耶克立基于认知观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载《新疆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40.章胜: 《对波普的“开放社会”观念的思考》,载《理论学刊》2004年第9期。
    41.吴春华: 《当代西方自由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2.冯克利: “20世纪的维也纳学人”,载《尤利西斯的自缚》,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3.徐向东: 《自由主义、社会契约与政治辩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4.董波: 《批判理性历史哲学的批判》,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5年。
    45.陈江进:《论西季威克对穆勒功利主义的批评》,载《学术论坛》2005年第11期。
    46.马德普: 《普遍主义的贫困》,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7.俞可平: 《社群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罗克全: 《最小国家的极大值》,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9.赵敦华: 《赵敦华讲波普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0.许国贤: 《政治平等的再考察》,载《政治科学论丛》2006年第27期。
    51.魏宏晋: 《波普哲学在中国的早期境遇》,载《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年第3期。
    52.魏宏晋: 《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波普热”的再检视》,载《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第5期。
    53.张军: 《波普尔反历史决定论批判》,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6年。
    54.谢江平: 《反乌托邦思想的哲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5.刘慧: 《自由主义的批判与乌托邦观念的合理性》,载《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0期。
    56.陈东英、陈小义:《波普的自由观及其独特视角》,载《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57.闻凤兰: 《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7年。
    58.关锋、龙柏林:《反向思维中的相互统一》,载《江汉论坛》2007年第8期。
    59.姚大志: 《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0.谭扬芳: 《波普尔历史哲学述评》,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1.李强: 《自由主义》,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62.赵祥禄: 《正义理论的方法论基础》,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版。
    63.闻凤兰: 《波普尔境况分析方法述评》,载《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64.冉文伟: 《波普尔的国家观及其现实意义》,载《山西师大(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65.田广兰:《功利与权利—自由主义权利论对功利主义权利论的批判》,载《哲学动态》2007年第10期。
    66.李宝祥: 《波普历史思想再探析》,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7年。
    67.罗秋立: 《波普尔政治哲学的方法及其困境》,载《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68.罗秋立: 《批判理性主义方法论的现代形而上学性—波普尔政治哲学研究》,载《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69.李先敏、朱俐、郑小波:《刍议开放社会建构的困境》,载《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70.陈侃: 《当代自由主义反乌托邦思想探析》,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8年。
    71.赵庆元:《历史的证伪--波普历史非决定论思想研究》,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年版。
    72.王志勇: 《浅论波普反历史决定论观念政治上的贫困》,载《兰州学刊》2008年第3期。
    73.陈德贶: 《卡尔·波普尔的“零星社会工程”理论及当代启示》,载《黑龙江史志》2008年第8期。
    74.谭杰超:《波普政治思想的方法论基础浅析》,载《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75.闻凤兰: 《论波普尔的方法论个人主义》,载《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76.高山奎:《柏拉图是极权主义者么?---兼论波普尔与施特劳斯的方法论差异》,载《现代哲学》2009年第6期。
    77.闻凤兰: 《论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载《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6期。
    78.赖振胜: 《波普尔反历史决定论思想的辩证解读》,中国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9年。
    79.秦德君: 《渐进的修补: 政治设计的社会运用》,载《探索与争鸣》2010年第3期。
    80.邓正来: 《哈耶克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1.甘会斌:《乌托邦、现代性与知识分子》,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