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16-17世纪的喀尔喀与卫拉特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喀尔喀和卫拉特是蒙古共同体的两大部族,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卫拉特是蒙元帝国时期以来活跃在蒙古历史舞台上的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部落。它们在成吉思汗统一战争中屡立殊功,并与蒙古皇室建立了世婚关系。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蒙古汗位之争中,卫拉特人站在了阿里不哥一边。在阿里不哥失利后,继而支持称雄中亚的窝阔台后裔海都,一直与元朝对抗。北元时期,卫拉特人逐渐强盛。它们辅佐阿里不哥后裔,和忽必烈后裔大汗作对,与东蒙古争夺蒙古高原的控制权。托欢、也先父子时期卫拉特人曾一度统治过全体蒙古。此后,卫拉特人渐渐衰落,屡遭东蒙古征讨,远避西域,淡出了蒙古高原历史舞台。喀尔喀则是北元时期蒙古中央六万户之一,由达延汗两个儿子统治下的十二鄂托克组成。兀梁哈万户被瓜分后,其中七鄂托克喀尔喀人得到充足的发展空间,逐渐向西发展,始与远避西域的卫拉特毗邻。自16世纪起七鄂托克喀尔喀诸汗与卫拉特逐步延续了近一个多世纪的征战和讨伐。1636年漠南蒙古归附清朝后,面临唇亡齿寒的严峻局面的喀尔喀、卫拉特二部在格鲁派影响下摒弃宿怨,于1640年举行盛大会盟,走向联合抗清的道路。1688年准噶尔汗噶尔丹东侵喀尔喀,溃败的喀尔喀部投降了清朝的怀抱。喀尔喀、卫拉特关系至此结束。喀尔喀与卫拉特关系研究在明清史和蒙古史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治民族史者往往重视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而忽视对一个民族内部不同部族或势力之间的关系研究。本文在充分利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利用清内秘书院档、内阁蒙古堂档等满蒙文档案,对喀尔喀与卫拉特各时期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
     全文由六部分组成。“导论”交代选题意义、前人研究、论文新意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13-16世纪的蒙古与卫拉特关系”,为了说明卫拉特与蒙古关系的历史由来,阐述了蒙元时期蒙古和卫拉特的关系。认为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之争是蒙古分裂为东西两大阵营的开端,而东蒙古和卫拉特的对立关系的源头,也正在于此。第二章“漠北喀尔喀与卫拉特对立局面的形成与发展”,详细讨论了喀尔喀万户的右翼逐渐占据兀良哈万户故地,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北喀尔喀万户。其后,蒙古右翼万户在俺答汗的统领下几次远征卫拉特,把它们赶出坤奎、扎布汗河流域。从此以后,卫拉特与东蒙古的对立就成为卫拉特与喀尔喀的对立了。第三章“17世纪前半叶的喀尔喀与卫拉特”,本章作为论文的重点,系统讲述了1640年喀尔喀——卫拉特联盟形成的背景和经过。对喀尔喀和清朝共邀达赖喇嘛事件、格鲁派高僧们在喀尔喀——卫拉特之间的积极联络和札萨克图汗与清朝的对立等问题做了详细的考证。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第四章“喀尔喀内讧时期的喀尔喀——卫拉特关系”,本章阐述了17世纪50年代末,札萨克图汗部发生内讧,最终蔓延为整个喀尔喀内战;1666年,准噶尔首领僧格插手喀尔喀事务。从此,喀尔喀内乱转变为喀尔喀-卫拉特的势力对比;1688年,噶尔丹举兵攻打喀尔喀左翼。1688年9月土谢图汗和哲布尊丹巴向清廷表示归顺,1691年喀尔喀正式成为清朝藩部。喀尔喀与卫拉特的关系也演变为卫拉特与清朝的关系等问题。“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史实归纳的同时交代了论文的进展、突破点、局限以及不足。
Khalkha and Oirad, the two big tribes, are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part of the Mongolian community. Oirad who has a long history had been active in Mongolian history since Yuan dynasty established by Mongolians. Oirad made a huge contribution in the unification war of Genghis Khan and built a generation marriage with Mongolian Royalty. In the struggle for Mongolian king between Khobilai and Aribuhe, Oirad supported Aribuhe. After defeated, in order to fight against Yuan dynasty, Oirad supported Haidu, the descendant of Ugedai, who controlled central Asia. In the period of Northern Yuan Dynasty, Oirad became powerful and prosperous and they help the descendant of Aribuhe fight against the descendant of Khoblai Khan for the control of Mongolian highland. Tohon and his son Esen once controlled the whole Mongolia. Later Oirad declined and defeated by Eastern Mongolia, then moved to Western Regions and gradually disappeared from Mongolian history. Khalkha is one of the Mongolian six Tu men of Northern Yuan Dynasty. It consists of twelve Otogs controlled by two sons of Dayan Khan. After Uriyanghai Tumen was divided up, seven Otogs of Khalkha gained a adequate space for development and gradually moved westward and began to border on Oirad of Western Regions. There was a war for a century between seven Otogs of Khalkha and Oirad since16th century. After Govin Emun Mongolia submitted to Qing Dynasty, both Khalkha and Oirad encountered the severe situation due to the threat from Qing Dynast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Gelugpa, Khalkha and Oirad hold a ceremony in1640to make an alliance to resist Qing Dynasty. In1688defeated by Galdan, the leader of Jungar, Khalkha surrendered to Qing Dynasty. That means the Khalkha-Oirad alliance terminated. The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halkha and Oirad is critical to the studies on the history of Ming and Qi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history of Mongolia. Historians of nationality usually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e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ign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deferent parts of a nationality. Based on Manchu and Mongolian archives In inner Secretary Institute of Qing Dynasty(qing nei mi shu yuan dang) and Mongolian House in Inner Office of Qing Dynasty(qing nei ge meng wen dang an), This thesis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halkha and Oirad 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through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former studies.
     The thesis consists of five parts,"introduction " introduces the value of the subject, former studies, innovation of the paper and research methods etc.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halkha and Oirad, Chapter1"relationship between Khalkha and Oirad in13-16th century" introdu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Khalkha and Oirad in the period of Yuan Dynasty. The thesis considers that the struggle between Khobilai and Aribuhe is not only the beginning of the disruption of Mongolia but also the origin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Eastern Mongolia and Oirad. Chapter2"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opposite situation between Khalkha and Oirad "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the West Wing of the Khalkha Ttimen occupying the land of Uriyanghai Tumen and become an independent Khalkha Ttimen. Later the West Wing of the Khalkha Tumen led by Anda Khan attacked Oirad for several times. In the result, Oirad was driven away from the territory of Kuikun and Zavhan River. After that the conflict between Oirad and Eastern Mongolia became the conflict between Oirad and Khalkha. Chapter3"Oirad and Khalkha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17th century", the main part of the paper, presents systematically the background and proces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lliance of Oirad and Khalkha and testifies such events in detail as:Khalkha and Qing Dynasty invited the Dalai Lama together, Gelugpa's activities between Oirad and Khalkha and Jasagt Khan's resistance against Qing Dynasty. Chapter4"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irad and Khalkha in the period of internal conflict of Khalkha" talks about the internal conflict of Jasagt khan tribe occurred in late1850s, which finally led to the civil war of Khalkha. In1666Senge the Oirad leader interfered the Khalkha affair, therefore the internal conflict became the war of Oirad and Khalka. In1688Galdan's troops attacked the East Wing of Khalka. On September1688Tushiad Khan and Jibzundamba surrendered to Qing Dynasty. In1691, Khalkha became vassal part of Qing Dynasty officially. Theref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irad and Khalkha beca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irad and Qing Dynasty."Final Note" concludes the thesis and introduces the progress, innovations and weakpoints of the thesis.
引文
1 “史料二分法”的理论和相关叙述借鉴了乌云毕力格《史料的二分法及其意义——以所谓的“赵城之战”的相关史料为例》一文,详见《清史研究》2002年第1期。
    1 “史料纵观法”的理论和相关叙述借鉴了乌云毕力格《从十七世纪前半期的蒙古文和满文“遗留性史料”看内蒙古历史的若干问题——(五)东土默特部善巴塔布囊书及其“史料纵观”》一文,详见《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2002年第1期。
    1 宫脇淳子认为“失思吉思”、“失黑失惕”都是齐锡希特之误。参见宫脇淳子著,晓克译:《最后的游牧帝国》,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5页。
    2 《元朝秘史》,四部丛刊三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141-144节。
    3 《元朝秘史》,四部丛刊三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239节。这次进军,据陈得芝考证,应在1218年(虎年)。详见陈得芝:《元外刺部<释迦院碑>札记》,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论丛》2辑,1983年。
    4 《元朝秘史》,四部丛刊三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240、241节。参见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68年,第128-129页。
    5 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192193、198-199页。
    6 陈得芝:《元外刺部<释迦院碑>札记》,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论丛》2辑,1983年。
    7 杜荣坤、白翠琴:《西蒙古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5页。
    1 陈得芝:《元外剌部<释迦院碑>札记》,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论丛》2辑,1983年;胡斯振、白翠琴:《1257年释迦院碑考释》,《蒙古史研究》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马大正、成崇德主编:《卫拉特蒙古史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10页。
    2 《元朝秘史》,四部丛刊三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据239节所载,扯扯干公主赐嫁给忽都合别乞之次子亦纳勒赤。到底嫁给谁,历来说法不一。《史集》所载和《元史·诸公主表》所载基本相符。清代以来,多数学者沿袭了《史集》和《元史·诸公主表》所载,认为扯扯干公主适脱劣勒赤。白翠琴在《斡亦刺贵族与成吉思汗系联姻考述》一文中从《俺答汗传》和志费尼著《世界王子旭烈兀出征西方诸国》中得到旁证,认为《元朝秘史》的记载有误,扯扯干嫁给的应该是忽都合别乞长子脱劣勒赤。
    3 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94页。
    1 拉施特主编,余大钧译:《史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0页。
    2 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95页。
    3 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94页。
    4 拉施特主编,余大钧译:《史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2、25页。
    5 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95页。
    6 详见陈得芝:《元外刺部<释迦院碑>札记》,载《元史及北方民族史论丛》2辑,1983年;胡斯振、白翠琴:《1257年释迦院碑考释》,《蒙古史研究》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7 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68页。
    8 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69页。
    1 《元朝秘史》,四部丛刊三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据239节所载,术赤之女嫁给忽都合别乞之长子脱劣勒赤。《史集》记载和《元史·诸公主表》所载基本相符。
    2 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33页。
    3 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一卷,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196页。
    4 拉施特主编,余大钧译:《史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86页。
    5 详见白翠琴:《瓦刺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页;《斡亦刺惕贵族与成吉思汗系联姻考述》《民族研究》,1984年,第1期。
    6 [明]宋濂等:《元史》卷一百九《诸公主表》,中华书局,1976年。李修生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元史》,第四册,卷一百九《诸公主表》,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第2147页。
    1 [明]宋濂等:《元史》卷一〇八,《诸王表·序》,中华书局,1976年。
    2 屠寄《蒙兀儿史记》卷一五一,《诸公主表·序》,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年。
    3 [明]宋濂等:《元史》卷九十五,《食货志三》,中华书局,1976年。《食货志三》提到“凡诸王及后妃公主,皆有食采分地”。并有岁赐火雷公主位的记载:“五户丝,丙申年(1231),分拔延安府九千七百九十六户。延祜六年(1319),实有代支户一千八百九户,计丝七百二十二斤。”
    4 [日]冈田英弘《从蒙古帝国到大清国》,藤原书店,2010年,初版,第362页。
    1 [明]宋濂等:《元史》卷九十五,《忽必烈本纪四》,中华书局,1976年。
    2 [明]宋濂等:《元史》卷九十五,《忽必烈本纪四》,中华书局,1976年。
    3 [明]宋濂等:《元史》卷一百二十,《术赤台列传》,中华书局,1976年。
    4 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96页。
    1 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297页。
    2 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300-301页。
    1 姑臧也称“盖臧”,姑藏的位置在今甘肃省武威市境内,一般认为在现在武威凉州区。元朝以前的文献中也大量使用姑藏县这种称呼,西汉、三国时期、十六国时期一直沿用,姑臧县名从西汉武帝时置县始。西夏时改为西凉府,又称凉州,也称武威。元世祖赐名“永昌府”。据《元史·忽必烈本纪》记载,至元十年(1273年),在永昌府置永昌路,降西凉府为西凉州(县级政权)隶之。
    2 唐兀惕又称唐兀、唐古特、唐古武或汤古武。唐兀惕一名的来源,据史料,始自蒙元时期称党项人(西夏)为“唐兀”或“唐兀惕”。至公元1639年(明思宗崇祯12年),蒙古族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名图鲁拜虎,号固始汗或译为顾实汗)迁至青海西北部后,称藏族为唐古特。
    3 拉施特主编,余大钧译:《史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1页。
    1 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70、371页。
    1 《华夷译语》·《捏怯来书》,涵芬楼秘笈本。
    2 乌云毕力格、白拉都格其著:《蒙古史纲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90页。
    1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268页。
    2 朱风、贾敬颜译:《蒙古黄金史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52页。
    3 《明太宗实录》,卷六十三。
    1 白翠琴:《瓦剌境域变迁考述》,《蒙古史研究》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2 [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320。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1 《明孝宗实录》,卷之十四,弘治元年五月乙酉,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
    2 转引自姑茹玛:《入清前(1691)的喀尔喀车臣汗部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 详见宝音德力根:《达延汗诸子分封》,载日本国际蒙古文化研究协会会刊Quaestiones Mongolorum Dispotatae, Associ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Mongolian Culture(以下简称QMD),第二辑,东京,2006年。
    1 宝音德力根:《兀良哈万户牧地考》,载《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年第5期,第1-9页。
    1 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主编:《内蒙古通史纲要》,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21-322页。
    1 珠荣嘎译注:《阿勒坦汗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36-42、49-52、59、70节;萨冈彻辰著,齐达拉图译:《蒙古源流》(Erdeni-yin Tobci),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80-181页。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编:《清内阁蒙古堂档》(Dayicing gurun-u dotoyadu yamun-u monyol bicig-un ger-un dangsa),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影印本,2005年,第6卷,第18页。
    1 戈拉登著,阿尔达札布注释:《宝贝念珠》(Erdeni-yin Erike),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9页。
    2 戈拉登著,阿尔达扎布注释:《宝贝念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29-330页。
    3 图雅:《<桦树皮律令>研究——以文献学研究为中心》,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4 [德]P.S.帕拉斯著、邵建东与刘迎胜汉译:《内陆亚洲额鲁特历史资料》,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8页。
    1 善巴著,沙格德尔苏隆整理:《阿萨喇克其史》,乌兰巴托影印本,2002年,49页上:乌力吉图校注,苏和校订:《大黄史》,民族出版社,1983年,85页均写作“巴特马额尔德尼珲台吉”。
    2 善巴著,沙格德尔苏隆整理:《阿萨喇克其史》,乌兰巴托影印本,2002年,49页下写作“琳沁赛音珲台吉”;乌力吉图校注,苏和校订:《大黄史》,民族出版社,1983年,85页写作“赛音罗卜藏公”。
    3 乌力吉图校注,苏和校订:《大黄史》,民族出版社,1983年,第110-111、113页:善巴著,沙格德尔苏隆整理:《阿萨喇克其史》,乌兰巴托影印本,2002年,第48页下-49页上。
    4 [日]宫胁淳子著,云慧群译:《十七世纪卫拉特与喀尔喀的角逐》,载《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7年第2期。
    1 详见[日]若松宽著,乌云毕力格译:《阿勒坦汗传考证》,载《清代蒙古的历史与宗教》,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74页。
    2 [英]约·弗·巴德利著,吴持哲、吴有刚译,胡钟达校:《俄国·蒙古·中国》,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975、981、1002-1017页。
    3 [英]约·弗·巴德利著,吴持哲、吴有刚译,胡钟达校:《俄国·蒙古·中国》,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104页。
    4 详见[日]若松宽著,乌云毕力格译:《阿勒坦汗传考证》,载《清代蒙古的历史与宗教》,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79页。
    1 [苏]沙斯季娜:《17世纪俄蒙通史关系》,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15页。
    2 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等编:《十七世纪俄中关系》(第一卷、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55页。
    1 《俄蒙关系史资料(1607-1636)》,第7号。
    2 [日]若松宽:《哈喇忽喇的一生》,载《东洋史研究》第22卷第4期,1964年。
    3 那木斯来:《四卫拉特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页。
    1 巴图尔·乌巴什·图门:《四卫拉特史》,载巴岱等辑《卫拉特历史文献》,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5年,第201页。
    1 策达木丁苏荣:《蒙古古代文学一百篇》(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647页。译文转引自桂花:《入清前(1691)的喀尔喀右翼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1 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等编:《十七世纪俄中关系》(第一卷、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40-141页。
    2 乌力吉图校注,苏和校订:《大黄史》,民族出版社,1983年,第163-164、168页。
    3 [日]冈田英弘:《(乌把什洪台吉传)考释》,《游牧社会史探求》32,1968年;《内陆亚细亚史论集》第二册,国书刊行会,1979年再版。宝音德力根:《从阿巴岱汗与俺达汗的关系看早期喀尔喀历史的几个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1999年第一期。
    4 《俄蒙关系史料(1607-1636)》,第125页。
    1 《清世祖实录》卷七一中有一段很有趣的记载,生动反映了藏传佛教在蒙古人心中的地位。而且很清楚说明了当时满洲人不信奉藏传佛教的事实。也有力的证明了清朝邀请达赖喇嘛、引进藏传佛教的目的是统治和笼络蒙古人。记载如下:“顺治一〇年春正月戊子,达赖喇嘛奏言,此地水土不宜,身既病,从人亦病,请告归。上命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具奏。寻议喇嘛原系特召,当询其情事,其言宜于我则从,不宜于我则已。傥不一加询问,使喇嘛含愠而去,则外国喀尔喀、厄鲁特必叛。一议,不宜询问喇嘛,若询之而不用其言,喇嘛当益含愠而去,我朝荷天之佑,征服各处,以成大业,当年并无喇嘛也。喇嘛既系特召,当赐以金银、缎币,酌封名号,给之册印,不加询问为便”
    2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内阁满文档册——内国史院天聪八年档,天聪八年闰八月初九日。转引自李宝文:《关于满藏最早建立互使关系问题》,西藏研究2003年2期。
    1 本文所罗列两份原文中的“车臣绰尔济”,从时间和名字分析,应为同一人。关于这位车臣顾实绰尔济的身世,众说纷纭,密纳克籍人喇嘛、顾实汗、顾实汗之侄、顾实汗之第三子、咱雅班第达等多种观点,没有定论。据实录中记载的“厄鲁特部落顾实车臣绰尔济”来看,有两种可能:一是居住在图白忒地区的卫拉特喇嘛;二是居住在卫拉特部落的图白忒喇嘛。总之此人跟卫拉特和格鲁派都有密切的关系,身世无从断定。
    2 《清太宗实录》,卷三九,崇德二年十月丙午。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中心编:《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2003年,第204-205页。
    2 李保文:《唐古特·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考》,《中国藏学》2005年第2期。
    3 《清太宗实录》,卷六四,崇德八年五月丁酉。记载如下:“又敕谕臧霸汗曰,大清国宽温仁圣皇帝谕臧霸汗,尔书云佛法裨益我国,遣使致书,近闻尔为厄鲁特部落顾实贝勒所败,未详其实,因遣一函相询,自此以后,修好勿绝,”。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中心编:《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2003年,第190页。
    1 《清太宗实录》,卷三八,崇德二年八月辛丑。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中心编:《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2003年,第191-192页。
    2 《清太宗实录》,卷三八,崇德二年八月庚戌。
    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中心编:《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2003年,第193页。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中心编:《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2003年,第193-194页。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历史档案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编:《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55-257页。
    2 指第一次敖木林之战。拱兔是察哈尔八鄂托克之一阿拉克绰特部下属多罗特营之主,游牧在敖木林河(即大凌河)上游。1627年察哈尔部西迁后,多罗特人两度截杀爱新国派往喀喇沁万户的使节。1628年,皇太极出征拱兔之子色令于敖木林,俘获其万余众,多罗特亡。详见乌云毕力格著《喀喇沁万户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1-83页。
    1 《清太宗实录》,卷三八,崇德二年八月癸丑。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288页;《清太宗实录》,卷四一,崇德三年三月庚午。
    1 拉德那博哈得拉,西·诺尔布校注:《札雅班第达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页。
    2 《旧满洲档》,台湾“故宫博物院”影印出版,1969年,第4292-4293页。
    1 《旧满洲档》,台湾“故宫博物院”影印出版,1969年,第4291-4292页。
    2 [日]财团法人东洋文库:《内国史院档·天聪九年当》,2003年,天聪九年八月二十六日,满文原文"Bosugtui jui be ujihe huhun-i ama mohan,意为博硕克图汗子乳母之父毛罕”;《清太宗实录》,天聪九年八月戊寅朔,“博硕克图之子乳母之夫毛罕”。转引自姑茹玛:《入清前(1691)的喀尔喀车臣汗部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天聪九年八月二十六日,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186-187页。
    4 乌云毕力格、白拉都格其主编:《蒙古史纲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6-157页。
    1 [日]冈洋树:《清代蒙古盟旗制度研究》(日文),东方书店,2007年,东京,第76页。
    1 《清太宗实录》,卷四九,崇德四年十月庚寅。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中心编:《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2003年,第266-267页。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中心编:《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2003年,第279-282页。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中心编:《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2003年,第308-309页。
    1 乌云毕力格:《清太宗与喀尔喀右翼札萨克图汗素班第的文书往来》,载《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
    2 [明]杨嗣昌:《杨文弱先生文集》卷7《请定市马茶米面疏》,崇祯八年正月二十一日,载王锺翰主编:《四库禁毁书丛刊》集部第69,第121页,北京出版社,1998年。
    3 《清太宗实录》卷二四,天聪九年八月庚辰。
    4 达力扎布:《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第334页。
    5 《清太宗实录》,卷二六,天聪十年十二月癸未。详见齐木德道尔吉,《1640年以后的清朝与喀尔喀关系》,载《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四期。
    1 乌云毕力格:《清太宗与喀尔喀右翼札萨克图汗素班第的文书往来》,载《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
    2 《清太宗实录》,卷四〇,崇德三年二月癸丑。
    3 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24页。
    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在第218页记载:“天聪汗祭告太祖庙时说:得蒙古宝玺携归,诸蒙古尽归一统,今惟明国与我为敌。更祈父汗神位,始终默佑,以成政业,以昌国运”。
    1 乌兰:《<蒙古源流>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446-448页。
    2 格哷森扎三子诺诺和伟征第四子图蒙肯昆都楞楚琥尔。
    3 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著,陈庆英、马连译:《一世—四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第314页。
    1 巴岱、金峰、额尔德尼整理注释:《卫拉特历史文献》,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5年,第65页。
    1 喇达那巴达喇著,西·诺尔布校注:《咱雅班第达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41页。此处引用达力扎布的译文,请参见达力扎布:《1640年喀尔喀——卫拉特会盟的召集人及地点》,载《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二辑),2009年。
    2 乌云毕力格:《关于尹咱库图克图》,载《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1 据《大黄史》记载,图们达喇出生于铁狗年(1550年)。
    2 图们达喇幼子,生于1574年。
    3 善巴著,沙格德尔苏隆整理:《阿萨喇克其史》,乌兰巴托影印本,2002年,第272页。
    4 乌云毕力格:《清太宗与喀尔喀右翼札萨克图汗素班第的文书往来》,载《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
    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279页。
    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中心编:《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第一辑,内蒙古人民出版,2003年,第269—275页。此处引用乌云毕力格的译文,请参见乌云毕力格:《清太宗与喀尔喀右翼札萨克图汗素班第的文书往来》,载《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
    1 乌云毕力格:《清太宗与喀尔喀右翼札萨克图汗素班第的文书往来》,载《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
    2 乌云毕力格、陈崇德、张永江:《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57页。
    3 张永江:《试论17-18世纪蒙古各部成为清朝藩部的途径与方式》,载《蒙古史研究》第六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0年。
    4 详见乌云毕力格:《清太宗与喀尔喀右翼札萨克图汗素班第的文书往来》,载《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达力扎布:《1640年喀尔喀——卫拉特会盟的召集人及地点》,载《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5 乌云毕力格:《清太宗与喀尔喀右翼札萨克图汗素班第的文书往来》,载《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
    6 [苏]符拉基米尔佐夫著,刘荣悛译:《蒙古社会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275页。
    1 [日]宫胁淳子著,晓克译:《最后游牧帝国·准噶尔部的兴亡》,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3页。
    2 乌云毕力格:《清太宗与喀尔喀右翼札萨克图汗素班第的文书往来》,载《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
    3 白翠琴著:《瓦剌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112页。
    4 达力扎布:《1640年喀尔喀——卫拉特会盟的召集人及地点》,载《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5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7年,第27-28页。
    6 达力扎布:《1640年喀尔喀——卫拉特会盟的召集人及地点》,载《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1 道润梯步校注:《卫拉特法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页。转写和译文转引自达力扎布:《1640年喀尔喀——卫拉特会盟的召集人及地点》,载《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2 达力扎布认为有27位首领参加了会盟,并且前12位是喀尔喀部首领,后15位是卫拉特诺颜。俄国学者戈尔通斯基(《1640年蒙古——卫拉特法典》)、日本学者宫胁淳子(《噶尔丹以前的卫拉特——若松说再批评》,载《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5年第3、4期)、蒙古国学者洪果儿(《喀尔喀简史》)等人认为,喀尔喀诺颜
    13人和卫拉特诺颜15人参加会议,并制定了律令。国内学者齐木德道尔吉和日本学者田山茂等人认为26人参加了会议。
    3 达力扎布:《1640年喀尔喀——卫拉特会盟的召集人及地点》,载《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4 姑茹玛:《入清前(1691)的喀尔喀车臣汗部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55页。
    1 沙格德尔苏荣影印本:《阿萨拉克其史》,乌兰巴托,2002年,275页。沙斯季娜影印本:《大黄册》,莫斯科,1957年,第87页。
    2 [苏]沙斯季娜:《大黄册》,莫斯科影印本,1957年,第87页。
    3 乌云毕力格著:《阿萨喇克其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01页
    4 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12页。
    5 乌云毕力格著:《阿萨喇克其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0页。
    6 乌云毕力格著:《阿萨拉克其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2页。
    7 [苏]沙斯季娜,《<沙剌图济>——十七世纪的蒙古编年史》,莫斯科影印本,1957年,第84-85页。
    8 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51页。
    1 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著,陈庆英、马连龙、马林译:《五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年,第131-133页。
    1 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著,陈庆英、马连龙、马林译:《五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年,第135页。
    1 关于这次事件的研究,参考了乌云毕力格著:《<阿萨喇克其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2-13页。
    2 宝音德力根:《17世纪中后期喀尔喀内乱》,载《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第1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
    3 格埒森札长子阿什海达尔汉珲台吉,巴颜达喇珲台吉的次子赉瑚尔汗,赉瑚尔汗长子素班第札萨克图汗,其子诺尔布。
    4 格埒森札长子阿什海达尔汉珲台吉,其次子岱青霍图古尔,其长子硕垒赛音乌巴什珲台吉,其四子巴特马额尔德尼珲台吉,即鄂木布尔德尼洪台吉。
    1 浩塔拉为尊号,本名衮布扎克冰图。见宝音德力根上引文。
    2 卓特巴达尔玛什哩,格哷森扎长子后裔。
    1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编:《清内阁蒙古堂档》(第七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23-327页。
    2 指罗卜藏额琳沁在1662年袭杀札萨克图汗浩塔喇一事。
    3 卓特巴兄诺木齐三子阿海岱青。根据《阿萨喇克其史》的记载,卓特巴为阿海岱青之叔父。
    4 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
    5 马年指1666年。
    6 此马年为1666年,指准噶尔的僧格出兵抓获罗卜藏一事。从档案可知卓特巴也参与了讨伐罗卜藏的行动。
    7 [苏]沙斯季娜:《十七世纪俄蒙通史关系》,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89页。
    8 [苏]沙斯季娜:《十七世纪俄蒙通史关系》,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90-93页。
    9 [苏]兹拉特金著,马曼丽译:《准噶尔汗国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18页。
    10 [苏]沙斯季娜:《十七世纪俄蒙通史关系》,商务印书馆,1977年,第94页。
    1 编写组:《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28页。
    2 1683年土谢图汗察珲多尔济将女儿嫁给鄂齐尔图之子衮布喇布坦。
    3 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38页。
    1 张成:《对大鞑靼的历史考察概述》,《清代西人见闻录》,第107页。
    2 [清]温达等撰:《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之四《厄鲁特要略一》,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
    1 拉德纳巴德拉:《咱雅班第达传》载《清代蒙古高僧传译辑》,第55页。
    2 宫胁淳子:《准噶尔与清朝的冲突》,载《蒙古学信息》,1997年第4期。
    3 黑龙:《噶尔丹统治时期的准噶尔与清朝关系研究》,第63页。
    4 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年代记》(蒙古编年史《宝贝念珠》),圣彼得堡,1883年版。转引自沙斯季娜:《十七世纪俄蒙通使关系》,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38页。
    5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编:《清内阁蒙古堂档》(第八卷),影印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2005年,第430页。
    6 波兹德涅耶夫:《蒙古年代记》(蒙古编年史《宝贝念珠》),圣彼得堡,1883年版。转引自沙斯季娜:《十七世纪俄蒙通使关系》,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138页。
    7 编写组:《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130页。
    8 喇达那巴达喇著,西·诺尔布校注:《咱雅班第达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55页。
    9 [苏]兹拉特金著,马曼丽译:《准噶尔汗国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64页。
    1 [清]温达等撰:《亲征平定朔漠方略》卷之四《厄鲁特要略一》,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
    2 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28页。
    3 札萨克图汗臣布恩有子三,长即沙喇札萨克图汗,次色布腾、次即策旺扎布。
    4 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27页。
    5 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44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中心编:《清内秘书院蒙古文档案汇编》(1—7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2003年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编:《清内阁蒙古堂档》,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
    3.《旧满洲档》,台湾“故宫博物院”影印出版,1969年。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上中下),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
    5.[日]财团法人东洋文库:《内国史院档·天聪九年当》,2003年。
    6.亦邻真:《元朝秘史(畏吾体蒙古文复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7年。
    7.《元朝秘史》,四部丛刊三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
    8.拉施特主编,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商务印书馆,1983-1986年。
    9.[明]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
    10.李修生主编:《二十四史全译·元史》,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年。
    11.《华夷译语·捏怯来书》,涵芬楼秘笈本。
    12.《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
    13.屠寄《蒙兀儿史记》,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年。
    14.张穆著,张证明,宋举成点校:《蒙古游牧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15.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
    16.薄音湖,王雄编辑:《明代蒙古史汉籍史料汇编》,1-3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18.[清]温达等撰:《亲征平定朔漠方略》,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
    19.《大清一统志》,四部丛刊本。
    20.祁韵士著,张穆改定,包文汉整理:《清朝藩部要略稿本》,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
    21.《清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22.钟兴麒、王豪、韩慧校注:《西域图志校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年。
    23.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1-8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1987年。
    24.齐木德道尔吉,巴根那编:《清朝太祖太宗世祖朝实录蒙古史史料抄》,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
    25.齐木德道尔吉等编:《清朝圣祖朝实录蒙古史史料抄》,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
    26.[蒙古]沙·毕拉编:《哲布尊丹巴传》(Ondur gegen-u namtar-ud orosibai),乌兰巴托,1995年。
    27.[苏]H.(?).沙斯季娜,《<沙刺图济>——十七世纪的蒙古编年史》(汇纂的原文、译文和注解),莫斯科影印本,1957年。
    28.[日]吉田顺一等编:《<阿勒坦坦传>译注》,日本风间书屋,1998年。
    29.[蒙古]阿奥其尔,格日乐巴达尔夫等:《有这一本》(ene nigen debter amui),又称《札萨克图汗部史》,乌兰巴托影印本,2003年。
    30.珠荣嘎译注:《阿勒坦汗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31.乌力吉图校注,巴·巴根校订:《大黄史》,民族出版社,1983年。
    33.包·孟根达来校译:《喀尔喀四部落共奉之圣哲布尊丹巴传》(蒙文),民族出版社,2006年。
    34.道润梯步编注:《喀尔喀律令》,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9年。
    35.道润梯步校注:《卫拉特法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6年。
    36.成崇德,申晓亭译注:《清代蒙古高僧传译辑》,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
    37.朱风,贾敬颜《汉译黄金史纲》(附蒙古原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38.珠荣嘎译注:《俺达汗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39.巴岱,金峰,额尔德尼整理注释:《卫拉特历史文献》,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85年。
    40.喇达那巴达喇著,西·诺尔布校注:《咱雅班第达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41.戈拉登著,阿尔达札布注释:《宝贝念珠》(Erdeni-yin Erike),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
    42.善巴著,巴·巴根校注本:《阿萨刺克其史》,民族出版社,1984年。
    43.善巴著,沙格德尔苏隆整理:《阿萨喇克其史》,乌兰巴托,2002年。
    44.乌力吉图校注,苏和校订:《大黄史》,民族出版社,1983年。
    45.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著,陈庆英、马连龙、马林译:《五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年。
    46.五世达赖喇嘛阿旺洛桑嘉措著,陈庆英、马连译:《一世—四世达赖喇嘛传》,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
    47.[俄]戈文通斯基整理:《1640年蒙古——卫拉特律》(托忒文),圣彼德堡,1888年。
    48.东方文献主编:《1636-1654年俄-蒙关系文献汇编》(俄文),莫斯科,1974年。
    49.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等编:《17世纪俄中关系》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8年。
    50.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等编:《17世纪俄中关系》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75年。
    51.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编译组等:《卫拉特历史译文汇集》,1—4册,2007年。
    5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中华书局,1981年。
    53.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编:《清史资料》(第五集),中华书局1984年。
    54.庄吉发译注:《清代准噶尔史料初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年。
    1.[苏]沙斯季娜:《十七世纪俄蒙通使关系》,商务印书馆,1977年。
    2.[苏](?).(?).兹拉特金著,马曼丽译:《准噶尔汗国史》,商务印书馆,1980年。
    3.[俄]阿.马.波兹德涅耶著:《蒙古及蒙古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
    4.[法]伯希和著,耿昇译:《卡尔梅克史评注》,中华书局,1994年。
    5.[苏]符拉基米尔佐夫著,刘荣悛译:《蒙古社会制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
    6.[苏]马·伊·戈尔曼著,陈弘法译:《西方的蒙古学研究》,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10年。
    7.[蒙古]奥其尔,格尔勒巴达喇呼:《喀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历史》,乌兰巴托,2003年。
    8.[蒙古]洪果尔:《喀尔喀史纲》,民族出版社,1991年。
    9.[蒙古]吉格木德道尔吉:《喀尔喀与大清国的政治往来》,乌兰巴托,2008年。
    10.[蒙古]那楚克道尔吉:《喀尔喀史》,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7年。
    11.[蒙古]巴德玛哈旽等编:《蒙古人民共和国部族志》,第一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年。
    12.[日]宫胁淳子著,晓克译:《最后游牧帝国·准噶尔部的兴亡》,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
    13.[日]和田清:《东亚史研究·蒙古篇,》东洋文库,1959年;藩世宪汉译《明代蒙古史论集》(上下),商务印书馆,1984年。
    14.[日]萩原淳平《明代蒙古史研究》,同朋社,1980年。
    15.[日]若松宽著,马大正等编译:《清代蒙古的历史与宗教》,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
    16.[日]田山茂著,藩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商务印书馆,1987年。
    17.[英]约·弗·巴德利著,吴持哲,吴有刚译,胡钟达校:《俄国·蒙古·中国》,商务印书馆,1981年。
    18.[韩]金成修:《明清之际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9.乌云毕力格,白拉都格其主编:《蒙古史纲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
    20.乌云毕力格:《阿萨喇克其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21.乌云毕力格:《和硕特蒙古史略》(蒙古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0年。
    22.萧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1986年。
    23.亦邻真:《亦邻真蒙古学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
    24.札奇斯钦:《蒙古与西藏历史关系之研究》,台北,1978年。
    25.张永江:《清代藩部研究——以政治变迁为中心》,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
    26.赵云田:《清代蒙古政教制度》,中华书局,1989年。
    27.周良宵、顾菊英:《元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8.周清澍:《元蒙史札》,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
    29.杜荣坤,白翠琴:《西蒙古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
    30.白翠琴:《瓦刺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1.编写组:《蒙古民族通史》(共五卷六册),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
    32.编写组:《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1年。
    33.编写组:《沙俄侵略我国蒙古地区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
    34.编写组:《卫拉特蒙古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
    35.编写组:《准噶尔史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
    36.成崇德:《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边疆民族卷》,辽海出版社,1999年。
    37.乌兰:《<蒙古源流)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年。
    38.达力扎布:《蒙古史纲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39.达力扎布:《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年。
    40.达力扎布:《明清蒙古史论稿》,民族出版社,2003年。
    41.马大正,蔡家艺:《卫拉特蒙古史入门》,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42.马大正,成崇德:《卫拉特蒙古史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
    43.马汝珩,成崇德:《清代边疆开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44.马汝珩,马大正:《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45.马汝珩:《清代西部历史论衡》,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46.妙舟:《蒙藏佛教史》,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3年。
    47.那木斯莱:《清代蒙古史》(蒙古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3年。
    48.那木斯莱:《准噶尔汗国史》(蒙古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
    49.宝音德力根:《十五世纪前后蒙古政局、部落诸问题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50.樊保良:《蒙藏关系史研究》,青海人们出版社,1992年。
    51.冯尔康:《清史史料学》,沈阳出版社,2004年。
    52.高文德,蔡志纯:《蒙古世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53.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主编:《内蒙古通史纲要》,人民出版社,2006年。
    54.李秀梅著:《清朝统一准噶尔史实研究—以高层决策为中心》,民族出版社2007年。
    55.黑龙:《噶尔丹统治时期的准噶尔与清朝关系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56.图雅:《桦树皮律令研究——以文献学研究为中心》,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57.姑茹玛:《入清前(1691)的喀尔喀车臣汗部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58.桂花:《入清前(1691)的喀尔喀右翼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
    59.那顺达来:《喀尔喀历史地理研究》,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60.乔吉:《蒙古佛教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
    61.王辅仁,陈庆英编著:《蒙藏民族关系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62.王思治:《清史论稿》,巴蜀书社,1987年。
    63.乌日图:《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政治活动研究》,内蒙古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1.[俄]波兹德涅耶夫著,李佩娟摘译:《噶尔丹与策妄阿拉布坦》,《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7年第1期。
    2.[韩]金成修:《16、17世纪格鲁派喀尔喀蒙古传教新探—以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前身问题为中心》,《蒙古学信息》,1999年第1-2期。
    3.[蒙古]策德布:《五世达赖喇嘛与噶尔丹博硕克图的秘密联系》(斯拉夫蒙古文)《东方学研究》,1987年第1期。
    4.[日]冈田英弘:《<乌把什洪台吉)考释》,《游牧社会史探求》32,1968年,(《内陆亚细亚史论集》第二,国书刊行会,1979年再版)。
    5.[日]冈田英弘:《土鲁番卫拉特的起源》,《史学杂志》83-6,1974年。
    6.[日]冈田英弘著,薄音湖译:《达延汗六万户的起源》,《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5年第2期。
    7.[日]宫胁淳子:《17世纪的卫拉特:“准噶尔汗的再度访问》,第六届东亚阿尔泰学会议文集,台北,1981年。
    8.[日]宫胁淳子:《17世纪的卫拉特——对“准噶尔汗国”的质疑》,《史学杂志》90-10,1981年。
    9.[日]宫胁淳子:《17世纪归属清朝的喀尔喀蒙古》,《东洋学报》61-1、2,1979年。
    10.[日]宫胁淳子:《17世纪喀尔喀——卫拉特战争》,关于中国毗邻区域国际研讨会,台北,1984年。
    11.[日]宫胁淳子:《17世纪早期的卡尔梅克台什》,《英蒙社会杂志》,第10集,第1期,坎布里奇,1987年。
    12.[日]宫胁淳子:《伏尔加卡尔梅克汗的历史经历:土尔扈特部阿玉奇汗的史实》《阿尔泰语系民族的宗教信仰和习俗》,布达佩斯,1992年。
    13.[日]宫胁淳子:《噶尔丹以前的卫拉特——若松说再批判》,《东洋学报》65-1、2,1984年。
    14.[日]宫胁淳子:《关于卫拉特汗》,《阿尔泰诸文明》,第3卷,布鲁明顿,1990年。
    15.[日]宫胁淳子:《蒙古、卫拉特关系史(从13世纪到17世纪)》,《亚非语言文化研究》25,1983年。
    16.[日]宫胁淳子:《蒙古系民族》,《中央欧亚之世界》,民族世界史4,山川出版社,,1990年。
    17.[日]宫胁淳子:《确实存在过准噶尔汗国吗?》,《英蒙社会杂志》,第10集,第1期,坎布里奇,1987年。
    18.[日]宫胁淳子:《土尔扈特部的发展——17-18世纪中央欧亚草原的游牧王权)》,《亚非语言文化研究》42,1991年。
    19.[日]宫胁淳子:《卫拉特高僧札雅班第达传记》,《西藏的佛教与社会》,春秋社,1986年。
    20.[日]宫胁淳子:《卫拉特汗的诞生》,《史学杂志》100-1,1991年。
    21.[日]宫胁淳子:《札雅班第达传的历史意义》,第28届国际阿尔泰学会议,威尼斯,1985年,威斯巴登,1989年。
    22.[日]宫胁淳子:《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时代的藏蒙关系》,《西藏研究》,Narita,1992年。
    23.[日]宫胁淳子:《哲布尊丹巴一世传说的形成与17世纪喀尔喀蒙古归属清朝关联》,《东洋学报》74-3、4,1993年。
    24.[日]宫胁淳子:《哲布尊丹巴一世传说的形成与17世纪喀尔喀蒙古归属清朝关联》,《东洋学报》74-3、4,1993年。
    25.[日]宫胁淳子著,杨绍猷译:《十七世纪归属清朝时的喀尔喀蒙古》,《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3年第3期。
    26.[日]谷浩一著,杨宝山译:《康熙年间清向土尔扈特的遣使——以所谓的秘密使命说的再研究为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地4期;原《茨城大学人文学部纪要》(人文学科论集)第29号,1996年3月。
    27.[日]柳泽明著,额尔敦巴特尔译:《1688年噶尔丹入侵后的喀尔喀诸台吉与俄国》,《蒙古学信息》1995年第1期。
    28.[日]若松宽《从十七世纪60—70年代的俄文档案看准噶尔部噶尔丹的情况》,《蒙古学信息》1998年,第4期。
    29.[日]森川哲雄:《喀尔喀万户的建立》,《东洋学报》,第52卷,第2号。
    30.[苏]M.N.戈尔曼:《俄国档案中关于17世纪蒙古史资料》,《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91年第1期。
    31.[苏](?)·(?)·斯列萨尔丘克、李佩娟译:《十七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俄国与蒙古相互关系的俄国档案资料概述》,《卫拉特蒙古历史译文汇集》,第一册,2007年。
    32.M·乌兰:《试论托式文献的史料价值》,《民族研究》,1993年第4期。
    33.巴赫:《卫拉特蒙古的分布与变迁》,《卫拉特史论文集》,新疆师范大学学报专号,1987年。
    34.齐木德道尔吉:《1640年以后的清朝与喀尔喀的关系》,《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年第四期。
    35.齐木德道尔吉:《林丹汗之后的外喀尔喀马哈撒嘛谛车臣汗》,《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1998年第二期。
    36.齐木德道尔吉:《腾机思事件》,《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第二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
    37.齐木德道尔吉:《外喀尔喀车臣汗硕垒的两封信及其流传》,《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年第四期。
    38.乌云毕力格:《1655年以前的喀尔喀扎萨克问题》,《QMD》Ⅶ,2011年。
    39.乌云毕力格:《车臣汗汗位承袭的变化—从(蒙古堂档)满蒙文档案史料看喀尔喀政治史的一个侧面》,沈卫荣主编:《西域历史语言集刊》(第一辑),科学出版社,2007年。
    40.乌云毕力格:《绰克图台吉的历史与历史记忆》,《蒙古学问题与争论》第一辑,东京,2005年。
    41.乌云毕力格:《关于绰克图台吉》,《内蒙古大学学报》1987年第三期。
    42.乌云毕力格:《关于尹咱库图克图》,《内蒙古大学学报》1994年第一期。
    43.乌云毕力格:《皇太极致素班第的三封书信》,《蒙古学问题与争论》第三辑,东京,2007年。
    44.乌云毕力格:《喀尔喀蒙古右翼额尔克卫征诺颜的奏折及相关事宜》,《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2003年第一期。
    45.乌云毕力格:《喀尔喀三汗的登场》,《历史研究》2008年第三期。
    46.乌云毕力格:《清太宗与喀尔喀右翼札萨克图汗苏班第的文书往来—兼谈喀尔喀——卫拉特联盟的形成》,《西域研究》2008年第二期。
    47.乌云毕力格:《史料的二分法及其意义——以所谓的“赵城之战”的相关史料为例》,《清史研究》2002年第1期。
    48.达力扎布:《(喀尔喀法规>制定原因及其实施范围初探》,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
    49.达力扎布:《清初外藩蒙古朝贡制度初探》,载《蒙元史暨民族史论集—纪念翁独健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12月。
    50.达力扎布:《清初满蒙文档案记载中的八旗察哈尔》,载《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一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51.达力扎布:《1640年喀尔喀——卫拉特会盟的召集人及地点》,载《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52.达力扎布:《清太宗邀请五世达赖喇嘛史实考略》,载《中国藏学》,2008年第3期。
    53.达力扎布:《读<咱雅班第达传>札记》,载《西部蒙古论坛》,2010年第1期。
    54.达力扎布:《清朝入关前对蒙古立法初探》,载方铁、邹建达主编:《中国蒙元史学术研讨会暨方龄贵教授九十华诞庆祝会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
    55.达力扎布:《清朝初期与厄鲁特诸部的关系》,载达力扎布主编:《中国边疆民族研究》第三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4月。
    56.达力扎布:《清太宗和清世祖时漠北喀尔喀部的招抚》,载《历史研究》,2011年第2期。
    57.达力扎布:《17世纪上半叶喀尔喀与明朝的短暂贸易》,载《清史研究》,2011年第2期。
    58.宝音德力根:《17世纪中后期喀尔喀内讧》(蒙古文),《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第一辑,2000年。
    59.宝音德力根:《从阿巴岱汗与俺达汗的关系看早期喀尔喀历史的几个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蒙古文版),1999年第一期。
    60.宝音德力根:《达延汗诸子分封》,《蒙古学问题与争论》,第二辑,东京,2006年。
    61.宝音德力根:《兀良哈万户牧地考》,《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五期。
    62.宝音德力根《“喀尔喀巴儿虎”的起源》,《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第二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年。
    63.曹永年:《关于卫喇特融化于蒙古问题》,《卫拉特史论文集》,新疆师范大学学报专号。
    64.额尔德尼巴雅尔:《卫拉特学的形成与发展》,《西北民族研究》,1991年第2期。
    65.姑茹玛,乌云毕力格:《硕垒称汗考》,《内蒙古大学学报》2008年。
    66.姑茹玛:《(阿萨喇克其史>所记阿巴泰汗的佛事活动》,《蒙古学集刊》2008年第1期。
    67.姑茹玛:《硕垒车臣汗卒年考》,《中国蒙古学》2008年第3期。
    68.哈斯巴根、阿音娜:《17世纪前期喀尔喀右翼在西藏的活动》,《中国藏学》2009年第4期。
    69.黑龙、海纯良:《喀尔喀蒙古附清考述》,《满族研究》2008年第三期。
    70.加·奥其尔巴特:《卫拉特蒙古史与明天的课题》,《卫拉特研究》2003年第4期。
    71.金峰:《四万卫拉特》,《卫拉特研究》2003年1期。
    72.李保文:《大清国与蒙古喀尔喀汗国——1655年》,东京外国语大学:《史料与地域文化研究》丛书,2004年3月31日。
    73.李保文:《关于满藏最早建立互使关系问题》,西藏研究2003年2期。
    74.李保文:《唐古特·伊拉古克三呼图克图考》,《中国藏学》2005年第2期。
    75.李保文:《顺治皇帝邀请第五世达赖喇嘛考》,西藏研究2006年1期。
    76.刘存宽:《17世纪清俄与喀尔喀蒙古关系述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3年第3期。
    77.芈一之:《达赖、班禅与蒙古汗王的关系》,《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78.那木斯来:《十七世纪前半叶卫拉特历史活动》,《内蒙古社会科学》1990年第3期。
    79.宋瞳:《顺治十二年清朝与喀尔喀蒙古会盟考》,QMD,Ⅶ,2011年。
    80.图雅、乌云毕力格:《关于侯年大律令的几个问题》(蒙古文),《内蒙古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81.乌兰:《从史料学角度谈托忒文历史文献》,《西北民族研究》2003年第1期。
    82.项勇:《1688年喀尔喀蒙古内附述略》,《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二期。
    83.袁森坡:《喀尔喀蒙古扎萨克的设置与演变》,《清史研究通讯》1988年第二期。
    84.张永江《试论17—18世纪蒙古各部成为清朝藩部的途径与方式》,《蒙古史研究》第六辑。
    85.赵相壁:《简述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年第四期。
    86.赵云田:《哲布尊丹巴和清朝对喀尔喀蒙古的统治》,《清史论丛》(第七辑),198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