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中国近代的联邦主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近代联邦主义即联邦制思想和实践,是伴随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而产生的。它的发轫既受到晚清以来地方势力、省域意识发展的影响,又受到西方联邦主义的影响,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中部分人士在国家结构上的主张。但在当时多数国人心目中,联邦主义国家结构与中国单一制传统结构和大一统政治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因而反对或不加以提倡,所以在清末,联邦主义未能成为舆论的主流,更未成为同盟会革命纲领。当时联邦主义者也未能结合中国国情进行探讨和论证,其主张多以只言片语的形式出现,其理论也缺乏深度。
     但是,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独立之时,联邦主义竟有甚嚣尘上之势,以至于大多数独立省份以此相号召,乃至中央临时政府组建过程中充满着浓厚的联邦主义色彩。但是,鉴于各省各自为政的纷乱局势,国人又趋向于建立单一制国家结构和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于是,南京临时政府对联邦制予以排斥,联邦主义思潮顿时销声匿迹。
     孙中山让位、袁世凯上台之后,部分国民党人士主张地方分权以防制袁世凯专权,所以,1912—1913年,民初政治生活中就发生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在对抗袁世凯的过程中,国民党逐步统一思想与行动,与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及拥袁政团、政党进行斗争。这次斗争实质上并不涉及国家结构,却被涂抹上联邦主义之争的色彩,即国民党的地方分权主张被指责为联邦主义,联邦主义也被中央集权主义者视为分裂国家的代名词。在斗争中,地方分权派遭受失败,“二次革命”被击败,国会也被解散。民国三、四年,联邦主义再次勃兴,这是袁世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登峰造极刺激的结果。当时,联邦主义不仅在思想界反响很大,而且与政治运动紧密结合,以至于成为反袁护国运动的旗帜。随着段祺瑞上台、全国“统一”,联邦主义复又趋于沉寂。可是,当段祺瑞强力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和穷兵黩武的武力统一政策时,联邦主义又开始抬头。部分人士有感于专制主义横行和国家的分裂,企图另辟蹊径,以联邦主义方式统一国家,纳民主宪政入良性运作的轨道,联邦主义则又一次出现在舆论界,且潜滋暗长,氤氲浸淫,成为联省自治的直接理论来源。
     1920年,直皖战争爆发,护法政府解体,全国空前分裂,在南北对立、南北双方内部也四分五裂的格局下,国人痛感统一之无望、军阀之专横,纷纷揭橥联邦主义。于是,联邦主义发展至新的阶段。联省自治思潮和运动十分复杂。就思潮而言,它是清末民初联邦主义的延续,但同时打上了新时代的烙印,因此也是清末民初联邦主义的发展。就运动而言,它是资产阶级联省自治派与地方军阀合力的结果。资产阶级联邦主义者提出了系统的理论体系,是联省自治的鼓吹者,同时也是自治团体的组织者,是运动的原动力。但是,他们又缺乏实力,组织涣散,企求非暴力的和平方式,假借地方实力派构建联邦制国家结构,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宪政,实现国家的统一与和平,结果,为人作嫁。地方军阀是联省自治的附和者,他们假借民意,操纵运动,使之成为了地方割据的招牌,资产阶级联省自治的政治理想化为泡影。
     自清末以来,资产阶级联邦主义时隐时现,忽断忽续,因时因势而生,因时因势而灭,具有强烈的工具主义色彩,也不符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国情,是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特殊条件下的产物,其失败在所难免。但是,它毕竟经历了近30年风雨,其斗争矛头直指满清王朝和北洋军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也是地方军阀割据称雄的对立物,无疑具有鲜明的民主、进步色彩,其试图解决中央与地方混沌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在方法上虽属舍本逐末、缘木求鱼,但也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影响了国民党一大和共产党二大对国家结构的构想,也就是说,国共两党都从联邦主义思想和实践中吸取了政治资源。在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中、在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进程中,回顾近代中国联邦主义,也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
The federalism of modern China originated from Chinese bourgeois revolution, advocated by some Chinese bourgeois revolutionaries on state structure. Its boom was greatly impacted by the local power and the consciousness about provincial boundary of later Qing Dynasty, as well as the western federalism. But in the eyes of most Chinese people, the state structure of federalism was a great departure from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state structure of grand unity, and accordingly was opposed to and rejected. Therefore, this concept didn't become the main stream of the consensus of that time, much less becoming the revolutionary program of the Alliance Party. What's more, the federalists didn't expound and discuss their concept, associating it with Chinese situation. Their concept was not perfect and the theory was also superficial.However, with the outbreak of Wuchang Rebellion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every province, the federalism sprang up once again and based on it, every province called upon one another to struggle, and the provisional central government was founded built on this concept. Considering the chaos in every prince, however, Chinese people, rather than it, preferred the mono-system of state structure and the ce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 So Nanjing provisional government rejected the federalism and this trend of thought died out.After SunYat-sen tool over power to Yuan Shikai, some Kuomintang(the Nationalist Party) members advocated local power so as to guard against Yuan Shikai's tyranny. So 1912 and 1913 witnessed the struggle of ce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 and local power in the political life, and in the process of fighting against Yuan Shikai, Kuomintang gradually united their thought and actions, struggling against Yuan's Beiyang government and his supporting party or organization. This struggle didn't involve state structure, but coated with federalism. In another word, the argument of local power by Kuomintang was criticized as federalism, which, was viewed by the centralizationalists as a symbol of separating the country. In the struggle the party of local power was defeated, the "Second Revolution" came to an end in failure, and the congress was dismissed. However, in the third and fourth year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federalism campaign sprang up again, which resulted from Yuan Shikai's tyranny. This time not only did federalism have a great influence upon people's thought, it also became a theory basis of the campaign of protesting against Yuan Shikai and defending the Republic. But with Duan Qirui's coming to power and the unity of the country, it came to an end again. Later Duan Qirui imposed on people his policy of the ce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 and uniting the country by means of force, federalism campaign restored again. Some people, suffering from tyranny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state separation, attempted to unite the country by means of federalism, taking in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spirit. Thus, this concept once again overwhelmed public opinions, and gradually in theory became the origin of inter-provincial autonomy.
     In 1920, the war between Zhi (the northern authority of China) and Wan (the southern authority of China) broke out, and the law-protecting government was dismissed. As a result, the separation situation became rampant. It was under this condition that people for a second time put up a banner of federalism, which now developed into a new stage -- the thought and campaign of inter-provincial autonomy. As for the thought, it was a continued part of federalism with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w times. As regard to the campaign, it derived from the outcom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party of inter-provincial autonomy and the local warlords. This time the federalists put forward their theory systematically. They were not only the advocators of the theory, but also the organizers of autonomic party and firm supporters of the campaign. Nevertheless, owing to lack of enough power, loose organization, and non-violent means, only relying on the local power, their dream of setting up federal state structure and bourgeois democratic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and ultimately realizing the unity and peace of the country could not come true. They became nothing but a cat's paw. In fact, the local warlords, who took advantage of public power, controlled the whole campaign and thus made their separation reasonable and legal. Therefore, the ideal of bourgeois inter-provincial autonomy became hopeless.
     In summary, since the later Qing Dynasty, the bourgeois federalism campaign had risen and fallen from time to time thanks to the situation. It was just a tool made use of by others, and it also didn't coincide with Chinese situation and history. It was an outcome of the special condition that China was going through a social transform in modern China. Accordingly it was destined for failure. However, the federalism which lasted 30 years or so was still very democratic and progressive, aiming its target at Qing Dynasty and the centralization of state power of Beiyang Government as well as the local warlords' separation. Their concept and practice, attempting to solve the problem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though impractical, were somewhat valuable. Actually it showed a great impact on the idea of state structure in the first conference of Kuomintang and also the second conference of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another word, both parties took in some political resources from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federalism. In addition, going back to federalism of modern China is also beneficial in the process of the current political reform and realizing the unity of the country.
引文
① 蒋永敬:《孙中山与联治(代序)》,胡春惠:《民初的地主义与联省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① 王聿均:《民初联省自治之理论与实际》,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过去、现在与未来》国际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
    ② 陈定炎:《对两岸谈判的期望》,http://www.chen-jiongming.com。
    ③ 陈定炎:《陈炯明生平介绍》,http://www.chen-jiongming.com。
    ④ 蒋永敬《孙中山与联治(代序)》,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
    ⑤ 王丽萍:《联邦制与世界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6页。
    ⑥ 刘军宁:《市场经济需要联邦主义》,http://earl.donews.com。
    ⑦ 刘军宁:《联省自治——二十世纪的联邦主义尝试》,http://www.comment-cn.net。
    ⑧ 任军锋:《联邦主义与欧洲的未来——读西登托普<民主在欧洲>》,《二十一世纪》2004年4月号。
    ⑨ 王丽萍:《联帮制与世界秩序》,第248页。
    ① 高晋元:《联邦制在非洲:经验教训与前景》,《西亚非洲》1997年第5期。
    ② 《汉城专电:韩朝首脑签署共同宣言》,人民网2000年6月15日。
    ③ 王丽萍:《联邦制与世界秩序》摘要。
    ④ 罗纳德·瓦茨:《引论:仝球化时代的联邦制》,《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⑤ 熊在高:《全球联邦: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中美价值论专家对话录》,《哲学动态》2002年第11期。
    ①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册,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3页。
    ② 王士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38页。
    ③ 戴绪恭、谭克绳:《中国现代史研究概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9-10页。
    ④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册,第3页。
    ① 黄元起:《中国现代史》上册,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0页。
    ② 王士杰、钱端升:《比较宪法》,第435页。
    ③ 王永康:《湖南联省自治述评》,《湖南师院学报》1981年第3期。
    ④ 邹小孟:《“联省自治”浅析》,《四川大学学报》1982年第2期。
    ⑤ 任建树:《关于联省自治问题及其论战》,《齐鲁学刊》1985年第3期。
    ① 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69页。
    ② 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第455页。
    ③ 马勇:《20世纪20年代“联省自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编《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8页。
    ① 尚明轩:《序言》,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
    ② 蒋永敬:《孙中山与联治(代序)》,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
    ③ 张晓唯:《民国时期‘教育独立’思潮评议》,《历史教学》2001年第7期。
    ④ 许纪霖:《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传统》,《二十一世纪》1997年8月号。
    ① 蒋永敬:《孙中山与联治(代序)》,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
    ② 李达嘉:《民国初年的联省自治运动》绪论,(台北)弘文馆出版社1986年版。
    ① 刘伟:《甲午前四十年间督抚权力的演变》,《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② 朱英:《晚清地方势力的发展与中央政府的对策》,《探索与争鸣》1996年第1期。
    ③ 李大钊:《省制与宪法》,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220页。
    ④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周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9—10页。
    ⑤ 赵利栋:《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学堂与士绅阶层》,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① 刘伟:《晚清‘省’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变迁》,《史学月刊》1999年第5期。
    ② 冯峰:《清束“自治”思潮的两个方向》,《史林》2006年第5期。
    ③ 与之:《论国民皆宜加入国会期成会》,章开沅、罗福惠、严昌洪:《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第5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① 文诡:《非省界》,《浙江潮》1903年第3期,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3年版。
    ② 《论省界不可区分》,《警钟日报》1905年1月6日,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3年版。
    ③ 欧榘甲:《新广东》,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287页。
    ④ 杨笃生:《新湖南》,《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第614—615页。
    ⑤ 《湖北调查部纪事叙例》,《湖北学生界》1903年第2期,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3年版。
    ⑥ 崇实:《论云南人之责任》,《云南》第3号,国民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1983年版。
    ⑦ 冯自由:《革命逸史》第5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5页。
    ① 虞和平:《清末以后城市同乡组织形态的现代化——以宁波旅沪同乡组织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3期。
    ② 唐仕春:《清末民初北京同乡会馆社会资源流动轨迹》,严昌洪:《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及其他》,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之康有为、梁启超、钱单士厘游记,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555—559页。
    ④ 康有为:《欧洲十一国游记二种》,《走向世界丛书》之康有为、梁启超、钱单士厘游记,第107—108页。
    ⑤ 许小青:《20世纪初“非省界”与“筹边建省”思潮合论》,《史学月刊》2004年第10期。
    ⑥ 甲:《敬告国民宜以全力要求国会》,《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第5集,第2页。
    ① 刘伟:《晚清‘省’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变迁》,《史学月刊》1999年第5期。
    ② 王丽萍:《联邦制与世界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5页。
    ③ 欧榘甲:《新广东》,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第270—271页。
    ④ 杨笃生:《新湖南》,《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第642—643页。
    ⑤ 戴季陶:《地方分治论》,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1909—1920)》,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28页。
    ⑥ 《论都督之地位及其权限》,《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第5集,第283页。
    ①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7—118页。
    ②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224页。
    ① 魏源;《海国图志》(下),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1650、1611页。
    ②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229页。
    ③ 徐继畲:《瀑寰考略》卷下,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第208页。
    ④ 志刚:《初使泰西记》,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之林鍼、斌椿、志刚、张德彝游记,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271页。
    ⑤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第13—14页。
    ①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6页。
    ② [日]曾田三郎:《清末的预备立宪和日本人》,《辛亥革命史丛刊》第11辑,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03—204页。
    ③ 欧榘甲:《新广东》,《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第270页。
    ④ 杨笃生:《新湖南》,《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第642—643页。
    ① 志刚:《初使泰西记》,《走向世界丛书》之林鍼、斌椿、志刚、张德彝游记,第270页。
    ② 李圭:《环游地球新录》,《走向世界丛书》之王韬、李圭、黎庶昌、徐建寅游记,第260页。
    ① 载泽:《考察政治日记》,《走向世界丛书》之蔡尔康等、戴鸿慈、载泽日记,第657—658页。
    ②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光绪三十四年六月),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08页(总第5946页)。
    ③ 《于大臣奏对述闻》,《盛京时报》第12册,第540页。
    ①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及其他》,《走向世界丛书》之康有为、梁启超、钱单士厘游记,第568—574页。
    ② 茗荪:《地方自治博议》,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413页。
    ③ 孙中山:《与巴黎<巴黎日报>记者的谈话》,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中山大学历史系孙中山研究室:《孙中山全集》第1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61—562页。
    ① 姜义华:《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与同盟会——上海孙中山故居西文藏书的一项审视》,《史林》2006年第5期。
    ①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9—20、83—84、123页。
    ② 王宪明、舒文:《近代中国人对卢梭的解释》,《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2期。
    ③ 郭嵩焘:《伦敦与巴黎日记》,《走向世界丛书》,第562页。
    ④ 邹容:《革命军》,《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第653页。
    ① 梁启超:《卢梭学案》,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1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509页。
    ② 梁启超:《新大陆游记及其他》,《走向世界丛书》之康有为、梁启超、钱单士厘游记,第570页。
    ③ 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第1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90、201页。
    ④ 马勇:《20世纪20年代“联省自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① 孙中山:《与宫崎寅藏平山周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73页。
    ② 谢缵泰:《中华民国革命秘史》,《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第1集,第168页。
    ③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5页。
    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梁启超全集》第1册,第246页。
    ⑤ 梁启超:《论学日本文之益》,《梁启超全集》第1册,第324页。
    ⑥ 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⑦ 严昌洪、张继才:《略论梁启超的国家结构观及其活动》,拿喜所:《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① 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编印发行(第三版),第327—328页。
    ② 邹容:《革命军》,《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下册,第676页。
    ③ 山河子弟:《说鹃声》,《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上册,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564页。
    ④ 恨海:《满政府之立宪问题》,《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上册,第550页。
    ⑤ 自由:《民生主义与中国政治革命之前途》,《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上册,第423页。
    ⑥ 茗荪:《地方自治博议》,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418页。
    ① 太炎:《代议然否论》,《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第93—94页。
    ② 荪楼:《宪法大纲刍议》,《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第690页。
    ③ 卢信:《革命真理——敬告中国人》,《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第1卷,第9页。
    ④ 白坚:《论蜀人由今当竭诚竭智竭力于立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第722页。
    ⑤ 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0页。
    ① 孙中山:《与西蒙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564页。
    ② 孙中山:《军政府宣言》,《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297—298页。
    ③ 胡汉民:《述侯官严氏最近政见》,《民报》第2号,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史料编纂委员会藏本1969年印行,第8页。
    ④ 精卫:《满洲立宪与国民革命》,《民报》第8号,第46页。
    ⑤ 孙中山:《与康德黎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559页。
    ① 孙中山:《致港督卜力书》,《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93页。
    ② 孙中山:《与宫崎寅藏平山周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173页。
    ③ 孙中山:《与巴黎<巴黎日报>记者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561—562页。
    ④ 荪楼:《宪法大纲刍议》,《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集,第690页。
    ① 太炎:《代议然否论》,《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第93—94页。
    ② 耿云志:《从革命党与立宪派的论战看双方民主思想的准备》,《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6期。
    ① 泣麟:《共和政体之先声》,《民立报》1911年10月24日。
    ②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政协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湖北军政府文献资料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8—29页。
    ③ 宋教仁等:《中华民国鄂州约法草案》,《湖北军政府文献资料汇编》,第41页。
    ① 大汉热心人:《广东独立记》,广东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广东辛亥革命史料》,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13、118、149页。
    ② 高劳:《革命战争记》,《东方杂志》第8卷第9号(1911年11月)。
    ③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6页。
    ④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贵州辛亥革命资料选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3页。
    ①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贵州辛亥革命资料选编》,第16页。
    ② 隈瀛涛、赵清:《四川辛亥革命史料》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555页。
    ③ 隈瀛涛、赵清:《四川辛亥革命史料》上册,第606页。
    ④ 李烈钧:《致陈其美电》,周元高、孟彭兴、舒颖云:《李烈钧集》上册,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页。
    ⑤ 《程德全、汤寿潜致陈其美电》,《民立报》1911年11月14日。
    ⑥ 孙曜:《中华民国史料》,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编第13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57—58页。
    ① 广东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广东辛亥革命史料》,第149页。
    ②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51页。
    ③ 《汤寿潜致张元济函》,《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第1059页。
    ④ 《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缘起并连日开会纪要》,《民立报》1911年11月18日。
    ⑤ 伧父:《中华民国之前途》,《东方杂志》第8卷第10号(1912年4月)。
    ⑥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第486页。
    ①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第268—269页。
    ② 《张大布农致赵尔巽函》(1911年12月9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清代档案史料从编》第8辑,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7页。
    ③ 张容:《辛亥九月致内阁电》,曹从坡、杨桐生编:《张容全集》第1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90页。
    ④ 张容:《致袁世凯电》,《张容全集》第1卷,第178页。
    ① 汤寿潜:《为革命军筹划三策》,《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第1053页。
    ② 《上海豫晋秦陇协会宣言》,《民立报》1911年12月17日。
    ③ 马君武:《论各省自举总统之谬》,莫世祥:《马君武集(1900—1919)》,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40—241页。
    ④ 蔡锷:《复黎元洪并通电各省》,蔡端:《蔡锷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68页。
    ⑤ 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张品必编:《梁启超全集》第4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433页。
    ① 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28页。
    ② 周东华:《略论1920-1923年的“联省自治”思潮》,《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③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言书》,《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3页。
    ④ 孙中山:《在欧洲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560页。
    ⑤ 胡汉民:《胡汉民自传》,国民党中央党史会编,《革命文献》第3辑,1978年影印本,第57页。
    ① 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第775—777页。
    ② 转引自张连红:《从联邦到均权:孙中山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探索》,《史学月刊》1998年第2期。
    ③ 《中国同盟会总章》,《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160页。
    ④ 张继才:《论宋教仁的国家结构观和地方制度观》,《船山学刊》2003年第3期。
    ⑤ 宋教仁:《与<亚细亚日报>记者之谈话》,陈旭麓:《宋教仁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390页。
    ⑥ 宋教仁:《复孙武书》,《宋教仁集》下册,第405页。
    ⑦ 宋教仁:《关于官制行政裁兵理财之办法》,《宋教仁集》下册,第398—399页。
    ⑧ 戴季陶:《共和与自治》,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1909—1920)》,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73页。
    ① 戴季陶:《区域问题》,《戴季陶集(1909—1920)》,第331页。
    ② 刘揆一:《组织中央政府意见书》,饶怀民:《刘揆一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③ 黄兴等:《致<大公报>公电》,《刘揆一集》,第41页。
    ④ 毛注青:《黄兴年谱》,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89页。
    ⑤ 张季:《民初“二次革命”前知识分子群体关于联邦制的论争——以<民立报>、<庸言>、<东方杂志>为中心》,《安徽史学》2005年第5期。
    ⑥ 胡春惠:《戴季陶先生与民初的联邦主义》,朱汇森:《戴传贤与现代中国》,(台北)国史馆1989年版,第102页。
    ① 李大钊:《省制与宪法》,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0页。
    ② 胡汉民:《胡汉民自传》,国民党中央党史会编,《革命文献》第3辑,第64页。
    ③ 罗福惠、萧怡:《居正文集》上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95页。
    ① 章开沅、林增平:《辛亥革命史》下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57—358页。
    ② 胡汉民:《胡汉民自传》,《革命文献》第3辑,第63—64页。
    ③ 康有为:《共和政体论》,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下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93页。
    ① 《中华民国联合会启事及简章》,《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第767页。
    ② 章太炎:《中华民国联合会第一次大会演说辞》,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32页。
    ③ 《中华共和促进会开会记事(二)》,《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第801页。
    ④ 《中华共和促进会政纲》,《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第804页。
    ① 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梁启超全集》第4册,第2433—2437页。
    ② 章士钊:《联邦论》,《章士钊全集》(3),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281—282页。
    ③ 梁启超:《新中国建设问题》,《梁启超全集》第4册,第2433页。
    ④ 《辛亥革命在上海史料选辑》,第268页。
    ① 胡汉民:《胡汉民自传》,《革命文献》第3辑,第58页。
    ② 李大钊:《隐忧篇》,《李大钊全集》第1卷,第2页。
    ③ 马君武:《论各省自举总统之谬》,《马君武集(1900—1919)》,第240—241页。
    ④ 隈瀛涛、赵清:《四川辛亥革命史料》上册,第619页。
    ⑤ 孙中山:《与康德黎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1卷,第559页。
    ⑥ 宋教仁:《复孙武书》,《宋教仁集》下册,第405页。
    ① 李剑农:《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太平洋书店1935年版,第236页。
    ② 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第451—452页。
    ③ 曼公:《大一统》,《新中华》第1卷第1号。转引自邹小战:《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1903—1927年)》,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9—60页。
    ④ 沈心:《社会新心理之箴勉》,《独立周报》第13期。转引自《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1903—1927年)》,第60页。
    ① 伧父:《中华民国之前途》,《东方杂志》,第8卷第10号(1912年4月)。
    ② 伧父:《论共和折衷制》,《东方杂志》,第8卷第11号(1912年5月)。
    ①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政协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湖北军政府文献资料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4—235页。
    ② 《覆黎副总统函》,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之《民国经世文编》(内政、外交)(一),(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第2043—2044页。
    ③ 《各国务员之政见》,《东方杂志》第9卷第1号(1912年7月)。
    ④ 黄远生:《蛛丝马迹之省制案》,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之《黄远生遗著》第1册(第2卷),(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第186—188页。
    ① 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8页。
    ② 梁启超:《中国立国大方针》,张品兴:《梁启超全集》第4册,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0页。
    ③ 共和建设讨论会:《主张军民分治文》,《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之《民国经世文编》(内政、外交)(一),第2047页。
    ④ 邱钱牧:《中国政党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18、246、264页。
    ① 熊希龄:《政府大政方针宣言》,周秋光:《熊希龄集》中集,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727—728页。
    ② 孙中山:《与<亚细亚日报>记者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417页。
    ③ 孙中山:《在北京答记者黄远庸问》,《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443页。
    ④ 孙中山:《复孙道仁电》,《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543页。
    ⑤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6页。
    ⑥ 张继才:《论宋教仁的国家结构观和地方制度观》,《船山学刊》2003年第3期。
    ① 《国民共进会共和联邦折中制商榷书》,《东方杂志》第8卷第11号(1912年5月)。
    ② 伧父:《论共和折衷制》,《东方杂志》,第8卷第11号(1912年5月)。
    ① 李烈钧:《致袁世凯等电》,《民立报》1912年4月22日。
    ② 李烈钧:《致袁世凯等电》,《民立报》1912年5月11日。
    ③ 胡汉民:《粤都督之治国策》,《民立报》1916年6月8日。
    ④ 李烈钧:《赣督论集权分权》,《民立报》1912年6月19日。
    ⑤ 戴季陶:《区域问题》,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1909—1920)),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31页。
    ⑥ 戴季陶:《共和与自治》,《戴季陶集(1909—1920)》,第273页。
    ① 戴季陶:《讨袁世凯》,《戴季陶集(1909—1920)》,第362页。
    ②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第51页。
    ③ 章士钊:《复杨君伯群书》,《章士钊全集》(2),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④ 章士钊:《内阁制与联邦制》,《章士钊全集》(2),第77页。
    ⑤ 章士钊:《中央集权之真诠》,《章士钊全集》(2),第298页。
    ⑥ 《辟反对军民分治者之偏私》,《神州日报》1912年8月9日。转引自姚琦:《论民初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贵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⑦ 阙名:《论省长宜简任不宜选任》,《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之《民国经世文编》(内政、外交)(一),第2093页。
    ⑧ 民主党:《主张之政策意见书》,《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之《民国经世文编》(政治)(一),第288页。
    ① 梁启超:《进步党政务部特设宪法问题讨论会通告书》,《庸言》第1卷第13号(1913年6月1日),第2248—2253页。
    ② 梁启超:《进步党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庸言》第1卷第18号(1913年8月16日),第3053页。
    ③ 吴贯因:《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庸言》第1卷第16号(1913年7月16日),第2073—2075页。
    ④ 王宠惠:《中华民国宪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之《民国经世文编》(法律)(二),第1579页。
    ⑤ 王士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15页。
    ① 吴宗慈:《中华民国宪法史前编》,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影印,第58页。
    ② 刘望龄:《黑血·金鼓——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事长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91、328—329、331、350页。
    ① 郑贤君:《地方制度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7—38页。
    ② 章士钊:《论统一制》,《章士钊全集》(2),第175页。
    ③ 国民协会、共和党:《主张军民分治文》,《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之《民国经世文编》(内政、外交)(一),第2046页。
    ④ 王宠惠:《中华民国宪法刍议》,《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之《民国经世文编》(法律)(二),第1576页。
    ⑤ 张东荪:《王氏宪法刍议之商榷》,《庸言》第1卷第17号(1913年8月1日)。
    ⑥ 梁启超:《进步党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庸言》第1卷第18号(1913年8月16日),第3053页。
    ⑦ 吴贯因:《拟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庸言》第1卷第16号(1913年7月16日),第2073—2075页。
    ⑧ 谷钟秀:《地方制度答客难》,《正谊》第1卷第6号(1914年12月)。
    ① 李烈钧:《致徐秀钧电》,徐辉琪:《李烈钧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64页。
    ② 《大中华民国日报》1913年7月18日。
    ③ 谷钟秀:《中华民国开国史》,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第193—194页。
    ④ 谷钟秀:《地方制度答客难》,《正谊》第1卷第6号(1914年12月)。
    ① 章士钊:《联邦论》,《章士钊全集》(3),第285—290页。
    ② 张东荪:《吾人之统一的主张》,《正谊》第1卷第8号(1915年4月)。
    ① 徐傅霖:《强有力政府之效果》,《正谊》第1卷第8号(1915年4月)。
    ② 章士钊:《学理上之联邦论》,《章士钊全集》(3),第379页。
    ③ 张东荪:《予之联邦组织论》,《正谊》第1卷第5号(1914年9月)。
    ① 戴季陶:《中华民国与联邦组织》,《戴季陶集(1909—1920)》,第767页。
    ② 张东荪:《吾人之统一的主张》,《正谊》第1卷第8号(1915年4月)。
    ③ 张东荪:《予之联邦组织论》,《正谊》第1卷第5号(1914年9月)。
    ④ 戴季陶:《中华民国与联邦组织》,《戴季陶集(1909—1920)},第761—766页。
    ⑤ 张东荪:《根本救国论》,《正谊》第1卷第7号(1915年2月)。
    ⑥ 戴季陶:《中华民国与联邦组织》,《戴季陶集(1909—1920)》,第774—790页。
    ① 潘力山著、潘大逵编:《力山遗集》,上海法学院1932年出版,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本,第118页。
    ② 《倦游人来信》,《戴季陶集(1909—1920)》,第799页。
    ③ 张嘉森:《省制余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版,第12页。
    ④ (日)原正人:《中国之前途:集权乎?分权乎?——民国初期张君劢与张东荪的“联邦论”》,(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0期(2003年5月)。
    ① 左玉河:《张东荪传》,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页。
    ② 张东荪:《地方制草案商榷书》,《大中华杂志》第2卷第12期(1916年12月)。
    ③ 马勇:《20世纪20年代“联省自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7页。
    ④ 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29页。
    ⑤ 《孙中山最新政治之演说词》,《大中华杂志》第2卷第8期(1916年8月)。
    ① 《护国军政府讨袁檄文》,李希泌、曾业英、徐辉琪:《护国运动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42—143页。
    ② 《中华民国护国军政府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护国文献》上册,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4页。
    ③ 周元高、孟彭兴、舒颖云:《李烈钧集》上册,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页。
    ① 徐辉琪:《李烈钧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64、268页。
    ② 唐继尧:《致梁启超函》,《护国文献》上册,第423页。
    ③ 蔡锷:《声讨袁逆并宣布政见之通电》,蔡端:《蔡锷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版,第169页。
    ④ 蔡锷:《致梁启超电》,《护国运动资料选编》下册,第475页。
    ⑤ 梁启超:《从军日记》,《护国运动资料选编》上册,第201页。
    ⑥ 梁启超:《致蔡锷第三书》,《护国文献》上册,197页。
    ① 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5页。
    ② 伧父:《集权与分权》,《东方杂志》第13卷第17号(1916年7月)。
    ① 傅典煌:《地方制度意见书》,《东方杂志》第13卷第11号(1916年11月)。
    ② 马君武:《在丙辰俱乐部招待会上的演说》,莫世祥编:《马君武集(1900—1919)》,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97页。
    ③ 白楚湘:《在同一会上的演说》,《马君武集(1900—1919)》,第297—298页。
    ④ 汤漪:《民国宪法草案总说明书》,《大中华杂志》第2卷第10期附录(1916年10月)。
    ⑤ 《梁任公先生第二次谈话》,《东方杂志》第13卷第9号(1916年9月)。
    ⑥ 吴宗慈:《中华民国宪法史前编》,第290—291页。
    ① 韩玉辰:《政学会的政治活动》,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48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版,第183页。
    ② 吴宗慈:《中华民图宪法史前编》,第279—280页。
    ③ 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430页。
    ④ 张东荪:《地方制草案商榷书),《大中华杂志》第2卷第12期(1916年12月)。
    ⑤ 吴宗慈:《中华民国宪法史前编》,第297—298页。
    ① 王士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29页。
    ②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87页。
    ③ 《呈大总统文》,吴宗慈:《中华民国宪法史前编》,第213—214页。
    ④ 张东荪:《地方制草案商榷书》,《大中华杂志》第2卷第12期(1916年12月)。
    ① 赵锦铎:《李大钊<省制与宪法>解析—兼析李大钊在集权、分权问题上认识的转变》,《清华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② 张君劢:《联邦十不可论》,《大中华杂志》第2卷第9号(1916年9月)。
    ③ 陈独秀:《时局杂感》,《新青年》第3卷第4号(1917年6月)。
    ④ 熊希龄:《主张地方分权之联邦制致岑春煊电》,周秋光:《熊希龄集》,中集,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1148—1149页。
    ⑤ 熊希龄:《详论联邦制复岑春煊书》,《熊希龄集》,中集,第1175页。
    ① 李剑农:《民国统一问题篇三》,《太平洋》第3卷第7号(1922年9月)。
    ② 刘望龄:《黑血·金鼓——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事长编》,第475页。
    ③ 毛泽东:《问题研究会章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398—401页。
    ① 愚厂:《省宪辑览》,序一,自治学社1921年印行。
    ② 陈达材:《我的联邦问题》,《东方杂志》第19卷第17号(1922年9月)。
    ① 愚厂:《省宪辑览》之甲编《省宪概论》,第4—7页。
    ② 松子:《释联省自治》,《太平洋》第3卷第7号“联省自治号”(1922年9月)。
    ③ 《赵恒惕主张联邦制电》,《太平洋》第3卷第7号“联省自治号”(1922年9月)。
    ④ 《曹、吴复赵恒惕电》,《太平洋》第3卷第7号“联省自治号”(1922年9月)。
    ⑤ 徐谦:《依基督救国主义拟商榷之宪法要点》,《东方杂志》第19卷第21号“宪法研究号(上)(1922年11月)。
    ① 储国珍:《省宪问题》,《东方杂志》第19卷第22号“宪法研究号”(下)(1922年11月)。
    ② 周鲠生:《时局之根本的解决》,《太平洋》第4卷第2号(1923年9月)。
    ③ 张君劢:《国宪议》序,上海时事新报馆1922年印行。
    ④ 愚厂:《省宪辑览》,甲编《省宪概论》,第2页。
    ① 姜义华:《门罗主义与清末民族主义思潮》,《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
    ② 欧榘甲:《新广东》,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1卷,上册,三联书店1960年版,第273、309页。
    ③ 毛泽东:《致萧子升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49—50页。
    ① 李大钊:《新中华民族主义》,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84页。
    ② 李大钊:《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李大钊全集》第2卷,第269页。
    ③ 《斯干狄那维亚之门罗主义》,《东方杂志》第18卷第24号(1921年12月)。
    ④ 省盫主人(游洪范):《民国军人之运会》,共和印刷局1922年版,第123页。
    ⑤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所:《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下),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531—533页。
    ⑥ 李大钊:《大亚细亚主义与新亚细亚主义》,《李大钊全集》第2卷,第270页。
    ① 毛泽东:《湖南建设问题的根本问题——湖南共和国》,《大公报》(长沙)1920年9月3日。
    ② 兼公:《湖南门罗主义》,《大公报》(长沙)1920年9月5日。
    ③ 黄抱一:《省自治》,《申报》第1920年10月10日。
    ④ 张澜:《与熊克武论四川自治书》,四川文史馆编:《四川军阀史料》第3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⑤ 李愚厂:《省宪问题》,《东方杂志》第19卷第22号“宪法研究号”(下)(1922年11月)。
    ① 罗文干:《狱中人语》,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82—83页。
    ② 鲍惠尔:《中国之制宪》,《东方杂志》第19卷第21号“宪法研究号”(上)(1922年11月)。
    ③ 丁燮林等:《分治与统一商榷书》,《东方杂志》第19卷第12号(1922年6月)。
    ④ 李剑农:《民国统一问题篇三》,《太平洋》第3卷第7号“联省自治号”(1922年9月)。
    ⑤ 毛泽东:《湖南建设问题的根本问题——湖南共和国》,《大公报》(长沙)1920年9月3日。
    ⑥ 坚瓠:《总解决与零碎解决》,《东方杂志》第17卷第16号(1920年8月)。
    ⑦ 愚厂:《省宪辑览》序一。
    ⑧ 四川文史馆:《四川军阀史料》第3辑,第200页。
    ① 陈启修:《我理想中之中国国宪及省宪》,《东方杂志》第19卷第21号“宪法研究号”(上)(1922年11月)。
    ② 邹小孟:《“联省自治”浅析》,《四川大学学报》1982年第4期。
    ③ 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第115页。
    ④ 杨幼炯:《中国政党史》,上海书店1984年复印本,第118页。
    ⑤ 阎一士:《联邦国与分治国是一样的》,《东方杂志》第20卷6号(1923年3月)。
    ① 宁协万:《国宪修正论》,附录“中华民国宪草修正请愿团成立纪要”,中华书局1922年版。
    ① 章士钊:《造邦》,《东方杂志》第18卷第2号(1921年1月)。
    ② 《国民党巴县分部筹备处对于制定省宪意见书》,《四川筹备省宪周刊》第15号(1923年1月)。
    ③ 愚厂:《省宪辑览》,甲编《省宪概论》,第7页。
    ① 彭一湖:《我之无识的自白与对于今后时局的真觉悟》,《东方杂志》第19卷第2号(1922年1月)。
    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所:《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下),第429页。
    ③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上),第429页。
    ④ 李愚厂:《省宪问题》,《东方杂志》第19卷第22号“宪法研究号”(下)(1922年11月)。
    ⑤ 《自决之国民》,《申报》1921年7月16日。
    ① 崔宗复:《张澜先生年谱》,重庆出版社1985年版,第56—57页。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民国史室:《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大事记”第8辑(1922年),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4页。
    ① 蔡和森:《武力统一与联省自治——军阀专政与军阀割据》,《向导》第1集。
    ② 陈启修:《我理想中之中国国宪及省宪》,《东方杂志》第19卷第21号“宪法研究号”(上)(1922年11月)。
    ③ 胡适:《联省自治与军阀割据》,《东方杂志》第19卷第17号(1922年9月)。
    ④ 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9—230页。
    ① 四川文史馆:《四川军阀史料》第3辑,第581页。
    ② 阮毅成:《政言》,(台北)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75页。
    ① 杨端六:《中国统一之过去现在及将来》,《太平洋》第3卷第7号“联声自治号”(1922年9月)。
    ② 陈启修:《我理想中之中国国宪及省宪》,《东方杂志》第19卷第21号“宪法研究号”(上)(1922年11月)。
    ③ 周秋光:《熊希龄集》下集,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1367页。
    ④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所:《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下),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531—532页。
    ⑤ 宁协万:《固宪修正论》,中华书局1922年版,第30页。
    ① 《四川筹备省宪周刊》第3号“纪事”(1922年10月21日)。
    ② 《自治与统一》,《申报》1921年7月16日。
    ③ 松子:《释联省自治》,《太平洋》第3卷第7号“联省自治号”(1922年9月)。
    ④ 高一涵:《我国宪法与欧洲宪法之比较》,《东方杂志》第19卷第22号“宪法研究号”(下)(1922年11月)。
    ⑤ 孙几伊:《制宪问题底理论和实际》,《东方杂志》第19卷第22号“宪法研究号”(上)(1922年11月)。
    ⑥ 宁协万:《国宪修正论》,中华书局1922年版,第19—20页。
    ① 杨端六:《中国统一之过去现在及将来》,《太平洋》第3卷第7号“联声自治号”(1922年9月)。
    ② 阮毅成:《阮荀伯先生遗集》,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第29页。
    ③ 愚厂:《省宪辑览》序一。
    ④ 愚厂:《省宪辑览》之甲编《省宪概论》,第11页。
    ⑤ 愚厂:《省宪辑览》,序一。
    ⑥ 李三无:《宪法问题与中国》《东方杂志》,第19卷第21号“宪法研究号”(上)(1922年11月)。
    ⑦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上),第425页。
    ⑧ 坚瓠:《总解决与零碎解决》,《东方杂志》第17卷第16号(1920年8月)。
    ⑨ 李三无:《宪法问题与中国》《东方杂志》,第19卷第21号“宪法研究号”(上)(1922年11月)。
    ⑩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上),第417页。
    ① 松子:《释联省自治》,《太平洋》第3卷第7号“联省自治号”(1922年9月)。
    ② 戴季陶:《关于<中华民国与联邦组织>的通信答问》,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1909—1920)》,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94页。
    ③ 戴季陶:《中华民国与联邦组织》,《戴季陶集(1909—1920)》,第759页。
    ① 愚厂:《省宪辑览》之甲编《省宪概论》,第11页。
    ②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上),第418页。
    ③ 愚厂:《省宪辑览》之甲编《省宪概论》,第22页。
    ④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下),第532页。
    ① 《四川军阀史料》第3辑,第203页。
    ②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下),第531页。
    ③ 张一麐:《心太平室集》,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95页。
    ① 《地方制度专篇审议经过表》,吴宗慈:《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影印,第210—213页。
    ② 《委员会议事经过述略并表》,《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95页。
    ③ 《地方制度案继续二读会经过述略并表》,《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224页。
    ④ 《制宪停顿与省宪的争潮》,《东方杂志》第20卷第9号(1923年5月)。
    ① 王泽攽:《与主张省宪说者商榷书》,《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389—391页。
    ② 丁佛言:《说明对于省权限提案(省依国家宪法所赋与于不抵触国宪范尉内得自制定省宪法)之理由书》、《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354—355页。
    ③ 《汤漪的发言》,《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360页。
    ④ 王泽攽:《与主张省宪说者商榷书》,《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386页。
    ① 王敬芳:《反对省宪意见书》,《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429页。
    ② 《吕复的发言》,《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364-365页。
    ③ 《籍宗寅的发言》,《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362页。
    ④ 《吕复的发言》,《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365页。
    ⑤ 王泽攽:《与主张省宪说者商榷书》,《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390页。
    ① 刘盥训:《反对宪法规定省宪》,《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398页。
    ② 《李景龢的发言》,《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384页。
    ③ 《籍宗寅的发言》,《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362—363页。
    ④ 张树森:《省宪自治释论》,《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376—377页。
    ① 《李景龢的发言》,《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384页。
    ② 王泽攽:《与主张省宪说者商榷书》,《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392—393页。
    ③ 《徐际恒的发言》,《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398页。
    ④ 丁佛言:《说明对于省权限提案(省依国家宪法所赋与于不抵触国宪范围内得自制定省宪法)之理由书》、《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355页。
    ⑤ 《吕复的发言》,《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365页。
    ⑥ 奉楷:《反对省制宪法》,《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400页。
    ⑦ 郭涵:《省于不抵触国宪范围内得制定省自治法》,《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408页。
    ① 丁佛言:《说明对于省权限提案(省依国家宪法所赋与于不抵触国宪范围内得自制定省宪法)之理由书》、《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354页。
    ② 王敬芳:《反对省宪意见书》,《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435页。
    ③ 韩玉辰:《政学会的政治活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史资料选辑》第48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64年版,第211页。
    ④ 王敬芳:《反对省宪意见书》,《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第434页。
    ① 谢诺(Jean Chesneaux):《联省自治运动(1920—1923)》,张玉法:《中国现代史论集》第5辑(军阀政治),(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版,第343—344页。
    ②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39—40页。
    ①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第111页。
    ② 胡适:《联省自治与军阀割据》,《东方杂志》第19卷第17号(1922年9月)。
    ③ 陈达材:《我的联邦问题》,《东方杂志》第19卷第17号(1922年9月)。
    ④ 陈独秀:《对于现在中国政治问题的我见》,《东方杂志》第19卷第15号(1922年8月)。
    ① 陈独秀:《联省自治与中国政象》,《东方杂志》第19卷第17号(1922年9月)。
    ② 陈达材:《我的联邦问题》,《东方杂志》第19卷第17号(1922年9月)。
    ③ 陈独秀:《联省自治与中国政象》,《东方杂志》第19卷第17号(1922年9月)。
    ④ 佚名:《集权与联邦皆不能推翻军阀》,《东方杂志》第19卷第17号(1922年9月)。
    ⑤ 陈达材:《我的联邦问题》,《东方杂志》第19卷第17号(1922年9月)。
    ① 丁燮林等:《分治与统一商榷书》,《东方杂志》第19卷第12号(1922年6月)。
    ② 陈独秀:《联省自治与中国政象》,《东方杂志》第19卷第17号(1922年9月)。
    ③ 胡适:《联省自治与军阀割据》,《东方杂志》第19卷第17号(1922年9月)。
    ④ 丁燮林等:《分治与统一商榷书》,《东方杂志》第19卷第12号(1922年6月)。
    ⑤ 恽代英:《民治运动》,《东方杂志》第19卷第18号(1922年9月)。
    ⑥ 周恩来:《评胡适的‘努力’》,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南开大学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86页。
    ⑦ 初民:《政治问题之根本的讨论》,《东方杂志》第20卷第9号(1923年5月)。
    ⑧ 胡适:《联省自治与军阀割据》,《东方杂志》第19卷第17号(1922年9月)。
    ① 杨端六:《时局问题之根本的讨论》,《太平洋》第3卷第8号(1922年12月)。
    ② 阎一士:《论中国现状在法律上地位与建设联省政府之不可缓》,《太平洋》第3卷第4号(1922年2月)。
    ③ 恽代英:《民治运动》,《东方杂志》第19卷第18号(1922年9月)。
    ④ 周恩来:《评胡适的‘努力’》,《周恩来早期文集》下卷,第487页。
    ⑤ 陈独秀:《对于现在中国政治问题的我见》,《东方杂志》第19卷第15号(1922年8月)。
    ⑥ 胡适:《联省自治与军阀割据》,《东方杂志》第19卷第17号(1922年9月)。
    ⑦ 杨端六:《时局问题之根本的讨论》,《太平洋》第3卷第8号(1922年12月)。
    ① 佚名:《集权与联邦皆不能推翻军阀》,《东方杂志》第19卷第17号(1922年9月)。
    ② 杨端六:《时局问题之根本的讨论》,《太平洋》第3卷第8号(1922年12月)。
    ③ 李大钊:《就孙、吴两氏统一中国的方策与(北京周报)记者的谈话》,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4—96页。
    ④ 《上海各团体发表废督裁兵宣言》,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1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8页。
    ① 阎一士:《联邦国与分治国是一样的》,《东方杂志》第20卷6号(1923年3月)。
    ② 章士钊:《造邦》,《东方杂志》第18卷第2号(1921年1月)。
    ③ 初民:《自治单位问题与其实施之初步》,《东方杂志》第18卷第2号(1921年1月)。
    ① 谢诺(Jean Chesneaux):《联省自治运动(1920—1923)》,《中国现代史论集》第5辑(军阀政治),第343页。
    ② 章士钊:《造邦》,《东方杂志》第18卷第2号(1921年1月)。
    ③ 初民:《自治单位问题与其实施之初步》,《东方杂志》第18卷第2号(1921年1月)。
    ④ 陈启修:《我理想中之中国国宪及省宪》,《东方杂志》第19卷第21号(上)“宪法研究号”(1922年11月)。
    ① 佐治徐谦:《依基督教救国主义拟商榷之宪法要点》《东方杂志》第19卷第21号(上)“宪法研究号”(1922年11月)。
    ② 阎一士:《联邦国与分治国是一样的》,《东方杂志》第20卷6号(1923年3月)。
    ③ 《章太炎与各省区自治联合会电》,《申报》1921年1月6日。
    ④ 《章炳麟致熊克武等主张分三期电》,四川文史馆、四川人民出版社:《四川军阀史料》第3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06页。
    ① 《徐佛苏与张季直论省宪书》,愚厂:《省宪辑览》之附录,自治学社1921年版,第5页。
    ② 阎一士:《论中国现状在法律上地位与建设联省政府之不可缓》,《太平洋》第3卷第4号(1922年2月)。
    ③ 佐治徐谦:《依基督教救国主义拟商榷之宪法要点》《东方杂志》第19卷第21号(上)“宪法研究号”(1922年11月)。
    ④ 李剑农:《民国统一问题篇三》,《太平洋》第3卷第7号“联省自治号”(1922年9月)。
    ⑤ 宁协万:《宪法宜采联省民主制》,《东方杂志》第19卷第21号(上)“宪法研究号”(1922年11月)。
    ① 杨端六:《时局问题之根本的讨论》,《太平洋》第3卷第8号(1922年12月)。
    ② 周鲠生:《时局之根本的解决》,《太平洋》第4卷第2号(1923年9月)。
    ③ 《湖南改造促成会复曾毅书》,《申报》1920年6月28日。
    ④ 毛泽东:《湖南建设问题的根本问题——湖南共和国》,《大公报》(长沙)1920年9月3日。
    ⑤ 毛泽东:《‘全自治’与‘半自治’》,《大公报》(长沙)1920年10月3日。
    ⑥ 张文亮:《天经地义的“湖南共和国”》,《大公报》(长沙)1920年9月27日。
    ⑦ 毛洋东:《打破没有基础的大中国建设许多的中国从湖南做起》,《大公报》(长沙)1920年9月5日。
    ① 章士钊:《造邦》,《东方杂志》第18卷第2号(1921年1月)。
    ② 坚瓠:《为争省自治者进一解》,《东方杂志》第17卷第20号(1920年10月)。
    ③ 陈启修:《我理想中之中国国宪及省宪》,《东方杂志》第19卷第21号(上)“宪法研究号”(1922年11月)。
    ①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册,三联书店1958年版,第3页。
    ② 匡珊吉、杨光彦:《四川军阀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7页。
    ③ 汪朝光:《“联省自治”性质论》,《商京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④ 冯筱才:《理想与利益——浙江省宪自治运动新探》,《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2期,第170页。
    ⑤ 沈晓敏:《也淡浙江省自治运动——兼与冯筱才先生商榷》,《史学月刊》2003年第10期,第49页。
    ① 《谭督声明治湘根本办法电》,《大公报》(长沙)1920年8月16日。
    ② 段云章、倪俊明:《陈炯明集》上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04页。
    ③ 《刘湘、但懋辛宣布四川自治电》,四川文史馆:《四川军阀史料》第3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91页。
    ④ 愚厂:《省宪辑览》之丙编《省宪建议》,自治学社1921年版,第2—3页。
    ① 《旅沪四川自治期成会致川军将领赞同重庆会议自治主张电》,《四川军阀史料》第3辑,第204页
    ② 张澜:《与熊克武论四川自治书》,《四川军阀史料》第3辑,第7页
    ③ 《全川自治联合会成证纪事》,《四川军阀史料》第3辑,第199页
    ④ 坚瓠:《为争省自治者进一解》,《东方杂志》第17卷第20号(1920年10月)
    ⑤ 黄抱一:《省自治》,《申报》1920年10月10日
    ① 《但懋辛援鄂誓词》,《四川军阀史料》第3辑,第264页。
    ② 《但懋辛致张冲、喻培棣等商议援鄂电》,《四川军阀史料》第3辑,第255页。
    ③ 彭洪铸:《湘鄂川鄂战争纪略》,荣孟源、章伯锋:《近代稗海》第7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70—71页。
    ④ 《川北善后会议代表张澜、卢廷栋等主张裁兵电》,《四川军阀史料》第3辑,第252页。
    ① 四川省宪法会议筹备处:《四川筹备省宪周刊》第20号(1923年3月10日)。
    ② 《四川省议会宣告川省自治内容电》,《四川军阀史料》第3辑,第193页。
    ③ (台北)“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22年11月8日,(国民党)中央文物供应社1975年版。
    ④ 吴玉章:《在全川自治联合会成立大会上的报告》,《吴玉章文集》上册,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45页。
    ① 《旅京川人主张四川自治意见书》,《四川军阀史料》第3辑,第202—203页。
    ② 吴玉章:《全川自治联合会宣言》,《吴玉章文集》上册,第44页。
    ③ 《旅京川人主张四川自治意见书》,《四川军阀史料》第3辑,第202—203页。
    ④ 吴玉章:《全川自治联合会宣言》,《吴玉章文集》上册,第46页。
    ⑤ 《旅京川人主张四川自治意见书》,《四川军阀史料》第3辑,第202—203页。
    ⑥ 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第118页。
    ① 吴晋航:《<1920—22年的四川军阈混战>补充》,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室:《近代史资料》1962年第4期,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② 范崇实:《1920—22年的四川军阀混战》,《近代史资料》1962年第4期。
    ③ 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第117页。
    ④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研究室:《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上册,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428页。
    ⑤ 刘文耀、杨世元:《吴玉章年谱》,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8页。
    ① 《四川省宪促成会催促制宪电》,《四川军阀史料》第3辑,第213页。
    ② 四川省宪法会议筹备处:《四川筹备省宪周刊》第6号(1922年11月11日)。
    ③ 四川省宪法会议筹备处:《四川筹备省宪周刊》第8号(1922年11月25日)。
    ④ 四川省宪法会议筹备处:《四川筹备省宪周刊》第15号(1923年1月20日)。
    ⑤ 四川省宪法会议筹备处:《四川筹备省宪周刊》第16号(1923年1月27日)。
    ①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23年2月末。
    ② 《省宪筹备处致起草委员聘书函》,《四川军阀史料》,第3辑,第212页。
    ③ 《大公报》(长沙)1920年9月4日。
    ④ 龙兼公:《自治法案的起草员》,《大公报》(长沙)1920年9月15日。
    ① 《昨日报界同人之大会》,《大公报》(长沙)1920年9月16日。
    ② 李玉刚:《青年毛泽东与湖南自治运动初兴——以1920年代前后毛的国际视界为中心的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1920年代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戴开尧、祝俊峰:《青年毛泽东与湖南门罗主义》,《湖南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③ 龙兼公等:《由“湖南革命政府”召集“湖南人民宪法会议”制定“湖南宪法”以建设“新湖南”之建议》,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46—248页。
    ①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页。
    ② 《鄂人自主之新潮》,《大公报》(天津)1921年8月2日。
    ① 《奉张援鄂冷谈之原因》,《大公报》(长沙)1921年8月17日。
    ②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册,第60页。
    ① 《西南出师之消息》、《孙文不愿第三政府之实现》,《大公报》(长沙)1921年9月3日。
    ② 《京师警察厅致王怀庆报告》,《近代稗海》第7辑,第97页。
    ③ 国史编辑社:《湘军援鄂战史》,《近代稗海》第7辑,第17页。
    ④ 《鄂事与各方面》,《申报》1921年8月14日。
    ① 《鄂人倒夏拥夏两派之活剧》,《申报》1921年2月11日。
    ② 国史编辑社:《湘军援鄂战史》,《近代稗海》第7辑,第16页。
    ③ 《鄂人现自治》,《大公报》(长沙)1921年9月3日
    ④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上册,第417页。
    ①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3册下,第531—532页。
    ② 《旅沪鄂人之愤激电》,《大公报》(天津)1921年8月2日。
    ③ 《旅沪鄂人自治筹备会选举记》,《申报》1920年12月7日
    ④ 《鄂议会之常会与欢迎会》,《申报》1921年4月24日。
    ① 《鄂省会之快邮代电》,《大公报》(天津)1921年7月2日。
    ② 《夏寿康筹办自治电》,《申报》1920年12月24日。
    ③ 《鄂省自治与省选》,《申报》1921年7月14日。
    ④ 《兵变后之鄂人自决说》,《大公报》(长沙)1921年6月18日。
    ① 李东朗、雷国珍:《董必武》,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60—61页。
    ② 董必武:《忆友人詹大悲》,《中共党史资料》第7集,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第7页。
    ③ 林育南:《施伯高传》,武汉二七纪念馆、中共竹山县委党史委:《施洋纪念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116页。
    ① 《自治筹备会会议纪事》,《施洋纪念文集》,第206页。
    ② 《鄂人之去王运动与逐鹿者》,《申报》1921年7月2日。
    ③ 《鄂省署移汉之各面观》,《申报》1921年12月13日。
    ④ 《武汉商民纷纷来沪》,《申报》1921年8月8日。
    ① 《鄂人对于战事之态度》,《大公报》(长沙)1921年8月12日。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中华民国史料丛稿》,《大事记》第8辑(1922年),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7页。
    ③ 《湖南的省宪与报馆》,《东方杂志》第20卷第6号(1923年3月)。
    ④ 《省宪运动之目标》,《东方杂志》第20卷第3号(1923年2月)。
    ①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第311页。
    ② 愚厂:《省宪辑览》之丙编《省宪建议》,第3页。
    ③ 省盦主人(游洪范):《民国军人之运会》,共和印刷局1922年7月版,第105—106页。
    ④ 阮毅成:《阮荀伯先生遗集》,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从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第30页。
    ① 《孙文不愿第三政府之实现》,《大公报》(长沙)1921年9月3日。
    ② 《辟第三政府说》,《大公报》(天津)1921年9月3日。
    ③ 《中华民国史事记要》1922年7月2日。
    ④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6册,第145页。
    ⑤ 《王家襄复赵恒惕山》,《太平洋》第3卷第7号“联省自治号”(1922年9月)。
    ⑥ 《曹吴复赵恒惕电》,《太平洋》第3卷第7号“联省自治号”(1922年9月)。
    ① 《吴佩孚复唐继尧电》,《太平洋》第3卷第7号“联省自治号”(1922年9月)。
    ② 《卢永祥电国会速制宪》,《大公报》(天津)1922年8月7日。
    ③ 《联省自治与吴赵》,《申报》1922年8月7日。
    ④ 《联省会议之趋势》,《大公报》(天津)1922年8月13日。
    ① 《联省自治促进会之发起》,《申报》1922年7月23日。
    ② 章太炎:《联省自治虚置政府议》,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752页。
    ① 《外人道破联省自治说之内幕》,《申报》1922年7月12日。
    ② 彭一湖:《我之无识的自白与对于今后时局的真觉悟》,《东方杂志》第19卷第3号(1922年1月)。
    ③ 《联省自治促进会开筹备会》,《申报》1922年8月24日。
    ④ 孙中山:《致各省军政长官电》,《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588页。
    ⑤ 《西南会师武汉策续闻》,《申报》1921年8月5日。
    ① 愚厂:《省宪辑览》之丙编《省宪建议》,第4页。
    ② 孙中山:《地方自治实行法》,《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220页。
    ③ 孙中山:《就任大总统职宣言》,《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531页。
    ① 《旅沪各省自治联合会》,《申报》1920年11月28日。
    ② 《自治运动反响之所闻》,《申报》1920年12月28日。
    ③ 《各省自治运动之联合大会》,《申报》1920年11月6日。
    ④ 《关于自治运动之三大会》,《申报》1920年11月10日。
    ① 《旅沪各省区自治联合会成立》,《申报》1920年12月12日。
    ② 《再省区自治联合会第四次会议》,《申报》1920年11月7日。
    ③ 《旅沪再省区自治联合会成立》,《申报》1920年12门12日。
    ④ 《七省自治运动之联合》,《申报》1920年10月27日。
    ① 《各省区自治联合会》,《申报》1921年7月20日。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民国史室:《胡适的日记》下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72页。
    ① 徐鼎新、钱小明:《上海总商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289页。
    ② 《商教联席会议闭会》,《申报》1921年10月17日。
    ① 茹玄:《国是与国是会议》,《上海总商会月报》第2卷2号(1921年2月)。
    ② 《国是会议国宪意见之通电》,《申报》1922年8月16日。
    ③ 《国宪草案之宣传与研究》,《申报》1922年10月19日。
    ① 宁协万:《国宪修正论》,中华书局1922年版,第74页。
    ② 《北京国民监督议会团成立》,《申报》1922年11月15日。
    ③ 《总商会关于裁兵之要电》,《申报》1922年12月16日。
    ④ 冯少山:《今日之三大问题》,《上海总商会日报》第3卷1号(1923年1月)。
    ① 吴宗慈:《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3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影印,第212—213页。
    ② 吴宗慈:《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38辑,第224页。
    ③ 刘楚湘:《癸亥政变纪略》,《近代稗海》第7辑,第147页。
    ① 朔一:《翻宪停顿与省宪的争潮》,《东方杂志》第20卷第9号(1923年5月10日)。
    ② 《实力派破坏省宪之活动》,《申报》1923年6月10日。
    ③ 吴宗慈:《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38辑,第226页。
    ① 刘楚湘:《癸亥政变幻略》,《近代稗海》第7辑,第208—209页。
    ② 朔一:《制宪停顿与省宪的争潮》,《东方杂志》第20卷第9号(1923年5月10日)。
    ① 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42页。
    ② 朔一:《宪法匆促造成后的反对声浪》,《东方杂志》第20卷第21号(1923年11月10日)。
    ① 孙中山:《与柏文蔚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10卷,第130—131页。
    ② 孙中山:《复赵恒惕函》,《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536页。
    ③ 孙中山:《孙逸仙宣言》,《孙中山全集》第6卷,第528—529页。
    ④ 孙中山:《与广东籍某议员的谈话》,《孙中山全集》第8卷,第112页。
    ①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116页。
    ② 张连红:《从联邦到均权:孙中山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探索》,《史学月刊》1998年第2期。
    ③ 孙中山:《在沪尚贤堂茶话会上的演说》,《孙中山全集》第3卷,第322—323页。
    ① 孙中山:《地方自治实行法》,《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220页。
    ② 孙中山:《就任大总统职宣言》,《孙中山全集》第5卷,第531页。
    ③ 张连红:《从联邦到均权:孙中山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探索》,《史学月刊》1998年第2期。
    ④ 孙中山:《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孙中山全集》第9卷,第123页。
    ① 《中共中央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年版,第21—22页。
    ②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第74页。
    ①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2页。
    ② 乔治·萨发洛夫:《第三国际与远东民族问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第2册(1917—1925),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版,第282—283页。
    ③ 陈夕:《中共二大与国家结构形式的构想》,《党的文献》2003年第4期:周忠瑜:《中共三大主张民族地区实行“联邦制”的原因探析》,《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杨小云:《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结构形式的早期主张述论》,《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3期等。
    ① 陈明明:《联邦制:中国共产党早期纲领与政策的一个观察》,《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② 张继才:《论施洋在联省自治期间的思想与活动》,《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论联省自治运动中的吴玉章》,《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3年第4期):《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参与联省自治现象评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中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论文专辑(1992年)。
    ③ 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6、91—92页。
    ① 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版,第118页。
    ② 董必武:《忆友人詹大悲》,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党史资料》第7辑,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3年版,第9页。
    ③ 《中共中央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第21—22页。
    ④ 陈独秀:《对于现在中国政治问题的我见》,《东方杂志》第19卷第15号(1922年8月)。
    ① 李大钊:《省制与宪法》,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223页。
    ② 李大钊:《联治主义与世界组织》,《李大钊全集》第2卷,第282—285页。
    ③ 李大钊:《人治与自治》,《李大钊全集》第3卷,第214页。
    ④ 李大钊:《就孙、吴两氏统一中国的方策与<北京周报>记者的谈话》,《李大钊全集》第4卷,第95—96页。
    ① 李大钊:《平民主义》,《李大钊全集》第4卷,第122—125页。
    ① 李大钊:《大战中之民主主义(Democracy)》,《李大钊全集》第2卷,第109页。
    ② 李大钊:《Pan……ism之失败与Democracy之胜利》,《李大钊全集》第2卷,第246页。
    ③ 李大钊:《平民主义》,《李大钊全集》第4卷,第114—117页。
    ① 陈独秀:《实行民治的基础》,任建树、张统模、吴信忠:《陈独秀著作选》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8—30页。
    ② 愚厂:《省宪辑览》,序一,自治学社1921年发行。
    ③ 《湖南改造促成会对于‘湖南改造’之主张》,《大公报》(长沙)1920年7月7日。
    ④ 《湖南省宪法》,《东方杂志》第19卷第22号“宪法研究号”(下)(1922年11月)。
    ① 《中华民国浙江省宪法》(1921年9月9日),《东方杂志》第19卷第22号“宪法研究号”(下)(1922年11月)。
    ② 《国是会议宪法草案》(甲、乙种),《东方杂志》第19卷第21号“宪法研究号”(上)(1922年11月)。
    ③ 愚厂:《省宪辑览》之甲编《省宪概论》,第22页。
    ① 阎一士:《论中国现状在法律上地位与建设联省政府之不可缓》,《太平洋》第3卷第4号(1922年2月)。
    ②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研究所:《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上),三联书店1959年版,第430、423页。
    ③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下),第531—534页。
    ④ 愚厂:《省宪辑览》之甲编《省宪概论》,第22页。
    ⑤ 张君劢:《中国之前途:德国乎?俄国乎?》,《解放与改造》第2卷第14号。
    ① 《国是会议宪法草案》(甲、乙种),《东方杂志》第19卷第21号“宪法研究号”(上)(1922年11月)。
    ② 郑大华:《张君劢传》,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28—129页。
    ③ 《湖南省自治根本法》,周秋光:《熊希龄集》下集,湖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1372页。
    ④ 《草拟湖南省自治法大纲》,《熊希龄集》下集,第1365页。
    ⑤ 《国是会议宪法草案》(甲、乙种),《东方杂志》第19卷第21号“宪法研究号”(上)(1922年11月)。
    ① 吴玉章:《全川自治联合会宣言》,《吴玉章文集》上册,重庆出版社1987年版,第43页。
    ② [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三联书店1979年版,第125页。
    ③ 翟秋白:《翟秋白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3—24页。
    ④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上),第419页。
    ④ 愚厂:《省宪辑览》之甲编《省宪概论》,第22页。
    ① 《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第3集(下),第531—534页。
    ② 吴玉章:《在全川自治联合会成立大会上的报告》,《吴玉章文集》上册,第46页。
    ① 张莲波:《1922年前后中国妇女参政的特点研究》,《山西师大学报》2001年第7期。
    ② (台北)“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23年2月末。
    ③ 《省宪中女子参政问题》,《益世报》1923年11月9日。
    ④ (台北)“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中华民国史事纪要》1923年2月末。
    ① 中共天津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天津市妇女联合会:《邓颖超与天津早期妇女运动》,中国妇女出版社1987年版,第185—190页。
    ② 《我国女界争权之失望》,《大公报》(天津)1924年1月19日。
    ③ 《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王士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59页。
    ① 《湖南省宪法》,《东方杂志》第19卷第22号“宪法研究号”(下)(1922年11月)。
    ② 《四川省宪法草案》,《太平洋》第3卷第10号(1923年6月)。
    ③ 《国是会议宪法草案》(甲、乙种),《东方杂志》第19卷第21号“宪法研究号”(上)(1922年11月)。
    ① 萍:《自决与自扰》,《申报》1922年12月22日。
    ② 由人:《各省之角逐》,《申报》1922年12月23日。
    ① 王丽萍:《联邦制与世界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页。
    ② 王丽萍:《联邦制与世界秩序》,第90页。
    ① 牟本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比较研究》,毛公宁、王铁志:《民族区域自治新论》,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②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69页。
    ③ 罗忠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
    ④ 王丽萍:《联邦制与世界秩序》,第75页。
    ① 王丽萍:《联邦制与世界秩序》,第287页。
    ② 伧父:《中华民国之前途》,《东方杂志》第8卷第10号(1912年4月)。
    ③ 吴宗慈:《中华民国宪法史后编》,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三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影印版,第290页。
    ① 苏泓尹:《试论联邦主义与“一国两制”》,《学术前沿》,2006年第10期。
    ② 娄杰:《中华文化与祖国和平统一》,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第173页。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档案史料丛编》,中华书局1982年。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
    故宫博物馆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
    宪法研究会编、张嘉森著:《省制条例》,上海商务印书馆1916年。
    愚厂:《省宪辑览》,自治学社1921年。
    张君劢:《国宪议》,上海时事新报馆1922年。
    宁协万:《国宪修正论》,国立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出版,中华书局1922年。
    省盦主人(游洪范):《民国军人之运会》,共和印刷局1922年。
    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岳麓书社1985年。
    谷钟秀:《中华民国开国史》,《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
    经世文编社:《民国经世文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国民党中央党史会:《革命文献》,国民党中央党史会1978年影印再版。
    冯自由:《革命逸史》,中华书局1981年。
    中国史学会:《辛亥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2000年。
    章开沅、罗福惠、严昌洪:《辛亥革命史资料新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张枏、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三联书店1960年。
    中国革命博物馆、湖南省博物馆:《新民学会资料》,人民出版社1981年。
    孙曜:《中华民国史料》,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档案史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民国史室:《中华民国史事丛稿》,中华书局1987年。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委会”:《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台北)“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1974年。
    吴宗慈:《中华民国宪法史》,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
    来新夏:《北洋军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政协湖北省委文史委:《湖北军政府文献资料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
    贵州省社科院历史所:《贵州辛亥革命资料选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
    谢本书等:《云南辛亥革命资料》,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上海社科院历史所:《辛亥革命在上海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政协广东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广东辛亥革命资料》,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
    辽宁省档案馆:《辛亥革命在辽宁档案资料》,1981年(内部版)。
    陕西省委文史委:《辛亥革命在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浙江省辛亥革命研究会、浙江省图书馆:《辛亥革命浙江史料选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隗瀛涛、赵清:《四川辛亥革命史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刘望龄:《黑血·金鼓——辛亥前后湖北报刊史事长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
    云南省社科院历史所、贵州省社科院历史所:《护国文献》,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李希泌、曾业英、徐辉琪:《护国运动资料选编》,中华书局1984。
    汤锐祥:《护法运动史料汇编》,花城出版社2003年。
    四川文史研究馆:《四川军阀史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研究室:《五四时期期刊介绍》,三联书店1959年。
    荣孟源等:《近代稗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第1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魏宏运:《中国现代史资料选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
    湖南省志编委会:《湖南省志》,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
    魏源:《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版。
    徐继畲:《瀛环考略》,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章士钊:《甲寅杂志存稿》,《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阮毅成:《政言》,(台北)商务印书馆1980年。
    中山大学历史系等:《孙中山全集》,中华书局1985年。
    陈锡祺:《孙中山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91年。
    湖南社科院:《黄兴集》,中华书局1981年。
    毛注青:《黄兴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91年。
    张品兴:《梁启超全集》,北京出版社1999年。
    周秋光:《熊希龄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曹从坡、杨桐:《张謇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
    章士钊:《章士钊全集》,文汇出版社2000年。
    陈旭麓:《宋教仁集》,中华书局1981年。
    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81年。
    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77年。
    唐文权、桑兵:《戴季陶集(1909—1920)》,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徐辉琪:《李烈钧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周元高、孟彭兴、舒颖云:《李烈钧集》,中华书局1996年。
    罗福惠、肖怡:《居正文集(1900—1919)》,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莫世祥:《马君武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蔡端:《蔡锷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
    饶怀民:《刘揆一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张一麐:《心太平室集》,《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崔宗复:《张澜先生年谱》,重庆出版社1985年。
    段云章、倪俊明:《陈炯明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民国史室:《胡适的日记》,中华书局1985年。
    阮毅成:《阮荀伯先生遗集》,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谢觉哉:《谢觉哉日记》,人民出版社1984年。
    刘文耀、杨世元:《吴玉章年谱》,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吴玉章:《吴玉章文集》,重庆出版社1987年。
    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
    刘文耀、杨世元:《吴玉章年谱》,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南开大学:《周恩来早期文集》,中央文献出版社、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年。
    任建树、张统模、吴信忠:《陈独秀著作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武汉二七纪念馆、中共竹山县委党史委:《施洋纪念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1912.6—1920.11),湖南出版社1990年。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
    《民报》
    《新民丛报》
    《浙江潮》
    《警钟日报》
    《湖北学生界》
    《云南》
    《民立报》
    《申报》
    《大公报》(长沙)
    《大公报》(天津)
    《庸言》
    《政谊》
    《东方杂志》
    《大中华杂志》
    《太平洋》
    《四川筹备省宪周刊》
    《上海总商会月报》
    王丽萍:《联邦制与世界秩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郑贤君:《地方制度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郭谓成:《外国政体概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浦兴祖、洪涛:《西方政治学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刘伟、饶东辉:《中国近代政体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倪建中:《大国诸侯—中央与地方关系之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
    刘健清、李振亚:《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
    高瑞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李剑农:《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太平洋书店1935年。
    吴宗慈:《中华民国宪法史》,北京东方时报馆1924年。
    潘树藩:《中华民国宪法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杨幼炯:《中国政党史》,上海书店1984年复印本。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三联书店1958年。
    钱实甫:《北洋政府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华书局1984年。
    王士杰、钱端升:《比较宪法》,商务印书馆1999年。
    陈如玄:《中国宪法史》,文海出版社社(台湾)1985年。
    邱远猷、张希坡:《中华民国开国法制史》,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邱钱牧:《中国政党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李达嘉:《民国初年的联省自治运动》,(台北)弘文馆出版社1986年。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义与联省自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三联书店1980年。
    冯兆基[澳]:《军事近代化与中国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课题组:《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章开沅:《辛亥前后史事论丛》,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章开沅、朱英:《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章开沅、罗福惠:《比较中的审视—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复旦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近代中国的国家形象与国家认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严昌洪:《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人农民出版社1993年。
    徐鼎新、钱小明:《上海总商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田子渝、黄华文:《湖北通史民国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匡珊吉、杨光彦:《四川军阀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云南省历史学会、云南省中国近代史研究会:《云南辛亥革命史》,云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
    何秉孟:《新自由主义评析》,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宋小庄:《论‘一国两制’下中央和香港特区的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娄杰:《中华文化与祖国和平统一》,武汉出版社19999年。
    毛公宁、王铁志:《民族区域自治新论》,民族出版社2002年。
    邓野:《联合专政与一党训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贾晓慧:《<大公报>新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赵凌云:《中共党史评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0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4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一九二0年代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张玉法:《中国现代史论集》第5辑(军阀政治),(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年。
    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台北)食货出版社1978年。
    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2年。
    董方奎:《梁启超与立宪政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
    郑匡民:《梁启超启蒙思想的东学背景》,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李喜所:《梁启超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陈定炎:《陈炯明研究》,http://www.chen-jiongming.com。
    邹小战:《章士钊社会政治思想研究(1903—1927)》,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郑大华:《张君劢传》,中华书局1997年。
    左玉河:《张东荪传》,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元青:《杜威与中国》,人民出版社2001年。
    Chan, Wing-tsit, 1953, Religious Trends in Modern China.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周剑云:《生存的政治抉择—略论美国联邦制的确立》,《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3。
    李红梅:《略论美国联邦制的历史发展》,《学术交流》1998,6。
    张定河:《美国联邦制的基本原则及其历史演变》《文史哲》1998,1。
    王丽萍:《论联邦制国家的特征与类型》,《北京大学学报》1997,1。
    徐再荣:《论加拿大联邦制的历史演变》,《世界历史》1994,6。
    初智勇:《苏联民族联邦制浅析》,《西北亚研究》2004,4。
    赵龙庚:《俄罗斯联邦制的变革与面临的挑战》,《现代国际关系》2001,7。
    熊在高:《全球联邦:是否可能与如何可能——中美价值论专家对话录》,《哲学动态》2002,11。
    [德]O.惠菲:《全球化之想象:联邦制的世界共和国》,《国外社会科学》2003,4。
    王继奎:《全球化时代联邦制的宪政冲突及其治理》,《国际观察》2003,2。
    任军锋:《联邦主义与欧洲的未来——读西登托普(民主在欧洲)》,《二十一世纪》2004,4。
    高晋元:《联邦制在非洲:经验教训与前景》,《西亚非洲》1997,5。
    吴雅凌:《卢梭思想东渐要事汇编》,《现代哲学》2005,3。
    褚乐平:《<联邦党人文集>思想探源》,《江西社会科学》2003,2。
    余建华:《民族主义与20世纪世界》,《历史教学问题》1999,6。
    张澜:《伍德罗·威尔逊的民族自决思想》,《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8。
    高四梅、潘广辉:《民族自决原则的欧洲哲学渊源及在现代的发展》,《世界民族》2003,4。
    王志娟、潘志平:《民族自决权、人权与主权》,《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1,1。
    易清:《列宁的民族自决思想与苏联的联邦制实践》,《学术论坛》2004,1。
    陈联壁:《民族自决权新议》,《民族研究》2001,6。
    张祥云:《论列宁关于多民族国家结构形式的理论》,《理论学刊》1999,6。
    龚建泰:《列宁的国家结构理论研究》,《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3。
    华伟:《20世纪中国省制问题的回顾与展望》,《中国方域》1998,6。
    于鸣超:《中国省制问题研究》,《战略与管理》1998,4。
    王英津:《我国单一制形式的制度选择与价值取向》,《新视野》2004,1。
    艾晓金:《中央与地方关系再思考——从国家权力看我国国家结构形式》,《浙江社会科学》2001,1。
    邢紫月:《联邦分权模式对我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借鉴意义》,《黑河学刊》2004,7。
    林伯海:《联邦制、邦联制抑或“一国两制”——关于中国统一模式的政治学思考》,《理论与改革》2001,5。
    梁平、徐小钦:《“一国两制”与联邦制国家结构形式比较研究》,《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8。
    桑东华:《五四平民教育思潮的演变、分化与发展》,《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4。
    朱志敏:《五四时期进步知识分子民主观探析》,《北京党史研究》1998,1。
    刘东宝:《出山未比在山清:王宠惠自由主义思想之演变》,《学术交流》2004,10。
    许纪霖:《现代中国的自由主义传统》,《二十一世纪》1997,8。
    黄力之:《也谈中国的自由主义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之关系》,《哲学研究》2000,6。
    王思睿、何家栋:《自由民主主义在中国》,《博览群书》2004,6。
    陈江:《晚明江南人士的地方意识与分权思想》,《史林》2004,2。
    程美宝:《由爱乡而爱国:清末广东乡土教材的国家话语》,《历史研究》2003,4。
    王兴亮:《清末江苏乡土志的编纂与乡土史地教育》,《历史教学》2003,11。
    朱英:《晚清地方势力的发展与中央政府的对策》,《探索与争鸣》1996,1。
    刘伟:《晚清新政时期中央与各省关系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3,6。
    刘伟:《清末地方官制改革与辛亥革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1,5。
    刘伟:《甲午前四十年间督抚权力的演变》,《近代史研究》1998,2。
    王续添:《地方主义与民国社会》,《教学与研究》2000,2、5、6。
    王续添:《略论民国时期的地方政治行为》,《史学月刊》2003,6。
    王续添:《论民国时期的地方政治意识》,《教学与研究》2003,6。
    王业兴:《民国初年政党的离合及其影响》,《广州大学学报》2003,4。
    刘伟:《民初知识分子对议会政治的反思与建构》,《史学月刊》2005,1。
    谢伟:《论民初议会政治失败的原因》,《江海学刊》1995,2。
    李国忠:《民初国会指宪中中央与地方关系论争述评》,《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1。
    王续添:《现代中国地方主义的政治解读》,《史学月刊》2002,6。
    许小青:420世纪初“非省界”与“筹边建省”思潮合论》,《史学月刊》2004,10。
    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中国社会科学》2003,2。
    周俊旗、汪丹:《略论民国初年的转型社会特征》,《天津师大学报》1996,2。
    姚琦:《略论民初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贵州大学学报》1998,4。
    严泉:《<天坛宪法草案>与民初宪政选择的失败》,《开放时代》2003,5。
    刘兰昌:《试析<中华民国宪法>制定过程的特征》,《烟台师范学院学报》2001,12。
    张季:《民初“二次革命”前知识分子群体关于联邦制的论争》,《安徽史学》2005,5。
    刘宝刚:《试论民初关于省制问题的斗争》,《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2,2。
    胡春惠:《民初反袁运动与地方主义之消长关系》,《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23)》,(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丁旭光:《二十年代联省自治说的提出及危害》,《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2。
    郑永福:《联治思潮与军阀联省自治评析》,《史学月刊》1985,3。
    邹小孟:《联省自治浅析》,《四川大学学报》1982,4。
    任建树:《关于联省自治问题及论战》,《齐鲁学刊》1985,3。
    王聿均:《民初联省自治之理论与实际》,香港珠海书院亚洲研究中心主办《中国过去、现在与未来》国际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1993,8。
    朱秀蓉:《试论北洋政府时期的联省自治思想》,《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4.
    李继锋:《分合之际:二十年代初省宪运动的背景分析》,《民国档案》1996,3。
    李秀清:《近代中国联邦制的理论和实践》,《环球法律评论》2001,冬季号。
    谢俊美:《略论联邦制和联省自治运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5,5。
    周东华:《略论1920—1923年的“联省自治”思潮》,《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3。
    陶水木:《浙江省宪运动述论》,《杭州大学学报》1994,2。
    冯筱才:《理想与利益——浙江省宪白治运动初探》,《近代史研究》2001,2。
    沈晓敏:《也谈浙江省自治运动——兼与冯筱才先生商榷》,《史学月刊》2003,10。
    冯筱才:《对沈晓敏<也谈浙江省自治运动>一文的回应》,《史学月刊》2004,7。
    倪忠文:《驱王自治运动始末》,《江汉论坛》1985,5。
    田子渝:《湖北自治运动述论》,《湖北大学学报》1995,6。
    张朋园:《湖南省宪之制定与运作(1920—1925)》,《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21),(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郭剑林:《湖南省宪运动之考察》,《南开史学》1984,1。
    王永康:《湖南的联省自治述评》,《湖南师范学院学报》1981,3。
    姚琦:《民初政党报刊与政制之争》,《贵州大学学报》1996,3。
    [韩]吴炳守:《研究系知识分子的文化权力及其基础》,《史林》2002,1。
    高力克:《五四时期研究系的“第三条道路”》,《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5。
    倪邦文:《“现代评论派”的团体构成》,《新文学史料》1999,3。
    陈夕:《中共二大与国家结构形式的构想》,《党的文献》2003,4。
    潘焕昭:《中国共产党“真正民主共和国”主张评析》,《理论学刊》2004,11。
    杨小云:《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结构形式的早期主张述论》,《中共党史研究》2004,3。
    周忠瑜:《中共二大主张民族地区实行“联邦制”的原因探析》,《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9,3。
    黄铸:《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重大转变——从联邦制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7。
    葛飞:《民国时期的(东方杂志)》,《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1,6。
    洪九来:《集权与分权——略论<东方杂志>在清末民初政争中的折衷观点》,《山西师大学报》2000,4。
    吴越:《孙中山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思想》,《江汉论坛》1983,12。
    张芬梅:《孙中山的理想共和国与美国政治体制》,《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6,3。
    刘学照:《略论孙中山的近代国家思想》,《安徽史学》1998,1。
    张连红:《从联邦到均权:孙中山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探索》,《史学月刊》1998,2。
    刘黎红:《“调和折衷”在杜亚泉思想中的方法论意义》,《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6。
    徐红专:《孙中山的国家结构思想与祖国统一》,《广东社会科学》1992,1。
    胡春惠:戴季陶先生与民初的联邦主义,戴传贤与现代中国
    [日]原正人:《中国之前途:集权乎?分权乎?——民国初期张君劢与张东荪的“联邦论》,(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历史学报》20(2003,5)。
    荆德新:《评唐继尧的联省自治》,《研究集刊》1980,2。
    彭平一:《论青年毛泽东的“湖南自治”和“湖南共和国”思想》,《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0,2。
    郑永福、吕美颐:《湖南“自治运动”中毛泽东的地方自治思想》,《中州学刊》1998,6。
    姜义华:《论章太炎的国家学说及从政实践》,《天津社会科学》1994,5。
    王玉华:《章太炎地方政治思想论》,《历史档案》1999,2。
    吴汉权:《剖析梁启超晚年的思想走向——以<欧游心影录>为中心》,《社会科学研究》2003,5。
    朱洪斌:《梁启超、胡适的初晤与“研究系”的思想转向》,《南开学报》2003,5。
    牟止纯、朱俊瑞:《陈独秀早期的国家观》,《妇女学苑》1997,2。
    吴元康:《陈独秀国家统一思想述论》,《安徽史学》2004,4。
    宋锐乔、倪少玉:《陈独秀与西南军阀及其联省自治》,《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4,1。
    赵锋锋:《李大钊(省制与宪法)解析——兼论李大钊在集权分权问题上认识的转变》,《清华大学学报》1999,3。
    萧致治:《李剑农:世界级大史学家——纪念李剑农逝世40周年》,《武汉大学学报》2003,1。
    P.S.Reinsch,Thinese Constitution Problem from the American Point of View,《东方杂志》第19卷第21号“宪法研究号”(上)(1922年11月)。
    J.B.Bowell,Constitution Making in China,《东方杂志》第19卷第21号“宪法研究号”(上)(1922年11月)。
    Jean Chesneaux,The Federal ist Moverment in China,1920-3:Modern China's Search for a Pol itical For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London.
    #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