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论纲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一、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论文以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为立题背景,以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和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原则”为中心思想,以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分析视角,从人与人关系、人与物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三个维度,论述了如何通过西部大开发实现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为落实大开发战略和西部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实践途径。
     除“导论”外,论文共分4篇13章。每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简述如下:
     第一篇,题为“西部大开发下的认识与反思”,论述了西部大开发的实质、共同富裕的政治经济学逻辑、西部贫困少数民族贫困的根源、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原则四大内容,揭示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在价值内核上的一致性,进而阐述了实现公平公正的人与人关系、公平公正的人与物关系、公平公正的人与自然关系是实现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共同富裕和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的主题思想。全篇共分四章,主要观点有:
     (1)邓小平同志的“两个大局”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是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他的任何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学说都不是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或理论基础。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规定性,是由决定人与人关系之总和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因而也就决定了全民资产终极所有权创造的人民财富——社会剩余价值——只能实行公平分配,不能实行“效率优先”分配。
     (3)西部大开发不是大开采、大破坏、大发财,其实质和目标不是现代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西部大开发是大建设、大发展、大保护,其实质和目标是实现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共同富裕和和谐可持续发展。
     (4)由于被延迟了发展,西部贫困少数民族贫困的根源是权利供给不足——民族贫困是权利约束的后果。权利不足使他们在人与人关系和市场经济交易中遭遇“权利失败”而陷于贫困,因而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权利供给,公平公正地修复和调整人与人关系。
     (5)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原则是“公平原则”,而“代内公平”是“公平原则”的第一规则,因而可持续发展是通过落实“代内公平”即“民族公平”(生产关系公平公正)来达到“代际公平”(生产力和生产生产方式公平公正)。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公平公正”为价值核心,是一种公平公正的社会制度安排,体现为人与人关系的和谐(生产关系公平公正)、人与物关系的和谐(生产力公平公正)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生产方式公平公正)。
     第二篇,题为“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把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论文语境下的民族关系,看成是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生产关系范畴,并根据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论述了实现人与人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建立共同富裕、公平公正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的观点。为此,作者论述了精简政府机构和统一城乡户籍、完善区域自治和促进社区发展、建设基础设施和发展公共事业、普及社会保障和加强民族教育四大嵌入机制,以期通过这些工具性机制来打破“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结构,为西部民族经济社会的“起飞”奠定平等的权利基础和发展机会。全篇共分四章,主要观点包括:
     (1)我国行政组织结构的等级过多过长、机构林立、人浮于事是造成“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而不公平的、城乡差别的户口管理制度则固化和强化了我国经济社会中的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要顺利解决“三农”问题并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必须改革现有维护权威和阻碍效率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撤消乡镇建制、实行省直管县、市县分治的三级政府制度。
     (2)政治权利是公民权利中的基本权利,它们对公民的其他权利或具有扩大效应,或具有抑制效应,是影响人与人关系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要增加包括少数民族农民在内的全国农民的权利供给,就得首先增加对他们的政治权利的供给——撤消民族自治州、增加民族自治县、推广社区自治。
     (3)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属于社会基础资本,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广泛的正向外部效应,是任何经济社会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和公共事业发展落后,严重阻碍了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因此,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的投资力度,使其达到经济摆脱“贫困恶性循环”所应有的比例和规模——年度总投资的30%至40%,并通过“大推进”跨时投资来进行。否则,西部贫困少数民族的经济社会将不能成功“起飞”。
     (4)社会保障和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关系到劳动力的再生产和人力资本的形成,属于非生产性社会基础资本,具有公共产品性质。这就要求国家必须为所有居民提供同等的社会保障并在城乡之间公平公正地分配教育资源,真正做到社会主义剩余价值民有、民享、民分,为全民人际关系和生产力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
     第三篇,题为“人与物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作者把人与物关系看成是由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共同约定的生产力,因而围绕生产方式的结构、组织、机制等内容,探讨了民族地区的土地流转、合作经济、利益共享、结构调整、县域经济等范式转移和制度安排,为解构小农经济、分化转移农民以及开发区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建构了操作途径和方法。全篇共分三章,主要观点是:
     (1)虽然马克思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但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指生产资料集中)和生产社会化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说,要想实现社会化的大生产或产业化经营,就必须首先保证生产资料的集中占有或规模使用。我国目前基本的经济社会矛盾是城乡二元结构之间的矛盾,是工农差别、城乡差别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解构小农经济、打破二元结构、转移和分化农民。
     (2)小农经济基于自给自足的简单再生产方式,与现代工业化扩大再生产方式不兼容,因而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与可持续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富裕农民的根本途径就是减少农户,消灭小生产方式,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至第二、第三产业,使农民走上“就业靠市场,失业靠政府”的城市化道路,使农业实现产业化经营。为此,当务之急是加强集体公有土地的流转工作,为解构小农经济和农民市民化铺平道路。
     (3)土地流转不是土地私有化,而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化。必须由各级人大管理土地的流转工作,并坚持“统收统租”、“只租不批”、“只贷不投”、“有偿使用”等原则,保证全民土地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保值增值。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经济来源是税收,无权批租全民土地。一切租用集体土地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向全民土地所有者缴纳地租。
     (4)不别太在意“谁来养活中国人”似的国际疑问或国内的粮食安全问题。中国人当然能够养活自己,但不一定完全依靠自己的土地来养活自己,而是应该充分依靠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用通过工业化挣得的钱来养活自己、用别国的土地来养活自己。反之,如果不适时宜地强调“自给自足”、如果不加速土地流转和集中、如果不加速农民市民化和农村城市化、如果不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我们则可能再次错过改造传统农业的战略机遇期,使小农经济和“三农”问题进一步固化。简言之,农民城市化的速度越快,中国就越安全。
     (5)采取“用土地换保障、换职业培训”来加速农民的城市化进程;鼓励农民以土地、人力、财产等要素入股发展合作经济。在西部民族地区进行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时,应坚持“谁开发,谁负责”和“谁征用,谁负责”的原则,强制企业允许受影响的农户以土地、人头、财产等要素入股企业或行业而形成利益共享机制,把赔偿型开发转变为投资型开发,进而实现开发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6)西部应改变“西部输出资源,东部加工利用”的垂直分工格局,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转化、利用产业,把资源比较优势变为市场竞争优势;各省区市应大力建设“山川秀美”工程,把传统的耕种农业转变为以林、牧、果、蔬、花、药材等为主并集环保、观光、休闲、生产为一体的生态农业。为实现战略上的结构调整以及全区人民的全面小康,西部各省区市在战术上应把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撬动经济的杠杆,通过加强县域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来实现战略目标。
     第四篇,题为“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既涉及生产力、生产方式,同时也涉及生产关系,但在实践中则集中表现为人类在自然面前如何约束和规范自己之行为的问题,即是一个如何克服发展与保护之矛盾的环境管理问题。由于可持续发展要求社会满足人的基本需要不仅要通过提高生产力来实现,而且要通过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机会来达到,包括让公众得到公平的对待和卓有成效的参与,因此,本篇以西方环境社会学中的“社会建构主义”概念框架为出发点,把环境问题的形成和治理过程看成是由各种社会行为人参与的社会建构过程——即一个由各种利益团体相互博弈并努力达成“纳什均衡”的政治(政策)过程,从而把环境社会学范式的概念框架转换为政治经济学和公共管理的实践依据和操作工具,提供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建构模型与机制。在此基础上,作者回顾整篇论文,确立了对三种和谐可持续发展关系进行控制和考核的指标体系,以落实和确保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本篇的主要观点有:
     (1)政治经济学视野下的环境问题是各种政治、经济行为人参与政治博弈的产物,是建构主体社会建构的结果,其建构过程是一个政治(政策)过程。建构主体来自三个方面——国际组织行为人、政府组织行为人、社会组织行为人;建构过程和机制分为——舆论、诉求、决策(包括立法、建制)、执行、监督。
     (2)我国环境问题的建构或治理上总体上表现为政府建构或政府治理,难以充分体现和保护各种社会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权利和义务,因而应加强社会组织行为人的直接参与,把建构或治理过程转变为社会建构或社会治理过程。
     (3)为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建构和公众的有效参与,政府应放权于社会,让利于人民,从而应该把我国的国家—社会关系从国家合作主义转化为社会合作主义,实现国家与社会合作而不是社会与国家合作,把更多的权利下放给社会,把更多的利益让渡给人民。具体的做法可以是,一方面,应认可和鼓励社会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民间组织,给予新闻媒体更大的自由度和独立性,政府保持中立并注重当事人的利益和权利,进而使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制度化为一个民主的、公平的、和谐的过程;另一方面,应制定相关的行政法规如《行政程序法》、《环境问题决策及治理程序》等,最大程度地制约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投机和实用主义行为,把环境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法制化为一个科学的、连续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4)在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上,应把当事人、村民委员会、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新闻媒体、非政府组织等社会行为人纳入到开发项目的选择、评估、立项、决策、执行、监督等全过程,杜绝“有权的说话”和“有钱的说话”,本着“代内公平”和“利益共享”的原则来设计和落实经济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5)要实现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人与人、人与物和人与自然三种关系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一套有效的考核办法来衡量和监督西部各级政府在民族地区落实这三种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上的行政绩效;要使考核行之有效,就必须确定和遵守一系列考核指标,确保事前指导和事后监督的统一。如此,相当于整篇论文的总结论,作者在第13章中定义和建立了三套考核指标体系。
     二、主要创新面和创新点
     自“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中国政府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上先后提出并倡导三种核心思想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一是用以指导和调控我国发展观和发展战略的转变,二是用以克服和解决我国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依我们看,这三种核心思想都蕴涵和体现了“共同富裕”和“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制度价值,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努力做到的。可持续发展观以“公平原则”为其第一原则,强调通过实现“代内公平”来达到“代际公平”,因而也蕴涵和体现了“公平公正”、“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等这样的价值理念。换句话说,“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与“可持续发展”、“代内公平”、“代际公平”等等思想在价值追求上是兼容的、一致的,都蕴涵着“公平公正”的价值精神和制度安排。换言之,在我们看来,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必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和谐社会必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而以人为本的发展也必定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观必定是一种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定是一种和谐社会,而可持续发展也必定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因此,我们以此为立题背景,以西部大开发和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为题材,以“共同富裕”和“公平原则”统领全文、贯穿始终,通过对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三种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论证,把“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共同富裕”、“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为实现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实践途径。把“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三者有机结合是整篇论文的“神”,是作者的最大创新,也是论文最重要的价值所在。
     在研究方法上,与以往研究少数民族经济问题的多数论者不同,我们遵循了经济学范式的“经济人”假定,不承认所谓的“民族性”是一个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变量,因而在我们的分析和论证中不包括有关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或社会结构方面的内容,没有把“民族性”与“经济性”生拉活扯地联系起来。如果的确有什么“民族性”的话,我们认定它就是“贫困”和“落后”,而这二者都不是先天的、人性的、人种的或文化的概念,而是后天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社会的范畴。如此,我们采用政治经济学为理论视角,不仅通过对权利结构的分析来揭示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政治基础和条件,而且通过对经济结构的分析来揭示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逻辑和途径,进而超越了权利与经济分离、学术与实际分离的研究氛围,避免了单纯从西方经济学或西方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出发以经济论经济、以发展论发展、以效率论效率的自由主义倾向。另外,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主要基于文献回顾、分析、批评、归纳等手法来讨论和论证问题,因而尽量克服了推理的、武断的、口号式的、人曰亦曰的作风,使论文具有了权威性、学术性、资料性、可靠性、可读性、可争论性、可实证性等价值特征。
     在讨论人与自然关系时,我们引入了西方哲学和环境社会学范式中的“社会建构主义”思想,并以约翰?哈尼根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概念性框架为基础,构建了政治经济学范式下的理论模型和实践机制,从而不仅把社会学引进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而且把一个概念性、理论性的模型转化成了一个应用性的管理工具。实际上,在本论文的语境下,不仅是环境问题,不仅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社会建构,而且许多社会问题和人与人、人与物的关系都需要社会成员来共同建构。然而,在我们的许多研究文献或日常话语中,虽然“建构”一词被反复提及,但从作者所掌握的资料来看,似乎还没有人提供了可操作的模型或工具。从这一点来看,作者不仅把“建构”概念理论化了,而且也把她工具化。这无疑也是一种学术创新,尽管作者提出的模型与机制尚有些粗糙而需进一步探讨。
     在具体内容和具体观点上,论文也有多处创新,而且论证和说明都比较充分,尽管这些创新点多数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例一,在论证西部贫困少数民族贫困成因的问题上,我们批判了很多人持有的“多元论”,反对把“人性”当“文化”、把“结果”当“原因”的做法,坚持认为“延迟了发展”是“民族贫困”的根源。“多元论”的根本缺陷是在假设上把少数民族当“怪物”看待、把所谓的“民族性”强加于与汉族同胞一样的少数民族身上、把贫困与落后归于贫困少数民族自身。“孤岛论”则名噪一时,至今还被许多论者引用。然而,首先提出“孤岛模型”的研究者是谁?其意义和缺陷表现在什么地方?诸如此类的问题则是没有得到足够的回答。相反,我们在讨论中正本清源并揭示了其意义和症结,指出该模型仍然一叶障目地陷于“自然条件封闭”的宿命论中,只看到了“市场失灵”的后果,而没有看到“政府干预”的无为。再者,虽然国内有学者认为致使西部贫困少数民族贫困的原因是权利不足,但态度不坚定,理论不彻底。因此,我们详细地引用了阿马蒂亚?森的权利方法,并通过对前人经验研究成果的诠释论证了致使西部贫困少数民族贫困的根源是权利供给不足的观点。
     例二,在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起飞”的问题上,许多论者要么空谈“起飞”,要么不提供具体的实践途径或政策工具。相反,我们通过对发展经济学中相关理论的回顾和讨论,归纳出了一个综合性的模型,从而为实践活动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工具。模型说明,要实现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起飞”,必须使“社会基础资本”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不低于30%至40%,并且要按年度发展目标和人口增长率来跨时进行,通过“大推进”来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而实现“起飞”。虽然这一模型是在“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最小临界努力”理论、“刘—费—拉”模型等西方理论上综合出来的,不是原创性的东西,但相比国内较空洞的讨论而言,它仍然不乏是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况且我们认为模型是可以通过实证来检验的,因而也就有了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例三,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及社会保障供给的问题上,我们反对西方自由主义式的社会保障观,而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强调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社会保障观,突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制度本质和经济来源,进而在理论上修正和重构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尽管这不是完全的、重大的创新,但也有作者的小突破、小创新,尤其表现在保障金的计算标准、保障水平,以及家庭保障等方面。
     总之,论文除在主题、内容、方法和结构方面有独到之处和新颖性外,还在许多观点和讨论上实现了创新,尤其表现在这些方面——政府机构精简、户籍制度改革、民族区域自治与地方自治、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供给、集体土地流转与农民市民化、合作经济、利益共享、国家—社会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考核和评价指标设计等。但是,论文也存在着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内容太多和篇幅太长,各篇章之间的逻辑连贯性有些不足,结构和组织上尚显得稍微松散。二是,因为作者的知识和研究水平有限,对个别概念、关系或观点的阐述乃至工具的运用上就难免有些乏力和不达深度。
In the context of the Great Exploitation Strategy of the West (GESW) and the economic societies of the 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west of China, the author of this dissertation, has addressed the issue how to achieve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ethnic societies in 3 dimensions– harmoniou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an-man relationship, harmoniou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an-substance relationship, and harmoniou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an-nature relationship, by adopting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assumptions of the socialist“shared prosperity”and the“equity principle”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ereby the author has proposed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and accessible paths to achieve harmoniou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ies of the ethnic peoples through the great exploitation program.
     The dissertation breaks into 4 parts consisting of 13 chapters ex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The main contents discussed and core ideas addressed in the paper are listed briefly as the followings:
     Within Part One titled Recognition and Introspection under the Great Exploitation Strategy of the West the writer addresses in 4 chapters the issues - the essence of the Great Exploitation Strategy, i.e. shared prosperity, the rationale of shared prosperity in the context of political economics, the source of poverty of the poor ethnic peoples in the west, and the equity princip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author delivers the core idea that socialist shared prosperity and harmoniou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old identical values and show no difference in terms of equity and justice. Therefore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accessible paths to achieve shared prosperity and harmoniou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thnic societies in the west are to guarantee equitable and just man-man relationship, equitable and just man-substance relationship, and equitable and just man-nature relationship as well.
     The major arguments are:
     (1) The doctrines of“two overall-concerns”formulated by the former senior leader Deng Xiaoping and“shared prosperity”defined by socialist institutions are the guiding ideologies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Great Exploitation Strategy of the West. Accordingly any other theories or doctrines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are not guidelines or cognitive basis for the exploitation program.
     (2)“Shared prosperity”is the essence as well as code of socialism and it is defined by the public ownership of production means that determines the man-man relationship among people. This in return determines that the people’s wealth, or the social surplus, which is earned by the public ownership, must be distributed equally among peoples and mustn’t be distributed on the rule of“efficiency gaining priority”.
     (3) Great Exploitation of the West is not immense mineral extraction, not abusive destruction, and not fortune-making either. Rather it is a program of great construction, great development and great protection; its essence and goal are to realize shared prosperity and harmoniou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the ethnic minorities.
     (4) Because of being deferred in development, the source or origin of poverty in the ethnic communities is inadequate provision of entitlements - that is, ethnic poverty is a result or effect of entitlement constraints. Consequently, the ethnic minorities are encountering“entitlement failures”in the man-man relationship and market-economy transactions. Therefore, in concrete practices of the exploitation program the Chinese government must enhance entitlement provision to the minorities and reinstall as well as readjust equally and justly the man-man relationship.
     (5) The first princip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equity principle”, whereas“intra-generation equity”is the first regulation of the“equity principle”. This indicates tha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ims to achieve primarily“inter-generation equity”, i.e.“ethnic equity”in this thesis (equal and just production relationship i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economics), and then obtain ultimately“generation equity”(equal and just production force and production mode).
     (6)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embraces the core value of“equity and justice”, hence a kind of equal and just soci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Such a society should incarnates itself as a society with harmonious man-man relationship (equal and just production relationship), harmonious man-substance relationship (equal and just production force), and harmonious man-nature relationship (equal and just production mode).
     In Part Two which is named Harmoniou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an-Man Relationship, the author, taking granted the socialist man-man relationship (also the ethnic relationships in the context of this dissertation) as the production relationship i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economics stereotyped by Marxism, and obeying the principle of equity and justice contained by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author makes clear the point of view that the key task of realization of harmoniou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an-man relationship is to establish an equitable and just production relationship embedding“shared prosperity”– i.e. an equal and just distributive relationship. As backup contents, the writer dwells on the relations as simplifying the governmental hierarchy & uniting the urban-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consummating the ethnic regional autonomy & improving development of the communities, building infrastructures & developing public facilities, and popularizing social security & developing ethnic education. By recommending these instrumental mechanisms, the author makes attempts to break up the rural-urban dual structure in the Chinese societ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governance with rural-urban division, and one country with two policies”, and efforts to pave the entitlement and development base for the takeoff of the societies of the minorities in the west.
     The part falls into 4 chapters, releasing the following main arguments:
     (1) The Chinese governmental hierarchy is so delaminated and overlapping that it is the main cause of the“agriculture-peasantry-countryside problem”in current China, whereas the dual impartial urban-rural household registering system has solidified and harnessed the dual structure of the society.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that all peoples share prosperity in a society with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xisting superstructure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hip which defends authority and impedes efficiency must be reformed and re-build the government into 3–leveled government: withdraw the Twon and Township, make the Province supervise directly the County, and govern the Prefecture and County separately but equally.
     (2) Political rights are the basic rights of the civil rights. They either expand or restrain the other rights of a citizen and thu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to influence the man-man relationship. Therefore if the peasants including ethnic peasants are to be empowered with more entitlements, more political rights should be granted first to them.– Autonomous Prefectures need to be removed; more Autonomous Counties should be added; and all Communities ought to be autonomous all over the country.
     (3) Infrastructures and public facilities are basic social capitals. They bring extensively positive internalities unto people’s production as well as life and thus are the ample and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any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frastructures and public facilities in the ethnic communities in the west are so poor and underdeveloped that they have critically hindere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suggests that the Chinese government increase its investments on infrastructures and public facilities in the west as much amount and percentage as that need to cut abruptly the“vicious circle of poverty”– 30% to 40% of the total investments and being invested in a“big push”way over time. Otherwise the economic societies of the poor minorities in the west won’t“take off”as imagined in theories.
     (4) Social security and education, especially education, link to reproduction of labor force and accumulation of human capital. They belong to the category of basic social capitals and are natured with the features of public goods. This denotes that the State take full responsibility to provide all of her citizens with the same social securities and distribute equally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both in the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 In other words, the socialist surpluses should be owned by the people, shared by the people, divided by the people, and are supposed to be the backbone to support a harmonious-sustainable man-man relationship and labor force.
     In Part Three, the author assumes that the man-substance relationship be the production force which is a joint force made by production relationships and production modes. Under this assumption and with regards to structure, organization and mechanism of production modes and methods, the author focuses his analysis on the paradigm shifts and institutional settlements as circulation of the public ownership of arable land, cooperative economy and corporate organizations, profit-sharing mechanisms, re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s, development of county economy, etc. As an outcome of the analysis the author has constructed applicable instruments and means to deconstruct the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to transfer and civilize the peasants, and to gain harmoniou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sense of production, life and ecology.
     The part consists of 3 chapters and holds on the following key arguments:
     (1) The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basing on a simple production mode serving self-sufficiency, is not consistent with modern industrial expanded reproductions. It obstructs seriously promotion of th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industrialization as well a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agriculture. In this regard, the ultimate path to resolve the“agriculture-peasantry-countryside problem”and thus to turn the peasantry form poverty into prosperity is to reduce peasants, annihilate the simple production mode, to transmit the remnant peasants to the second, third industries and let them walk on the road of urbanization, which is defined as“looking for jobs on the market and living on social securities while jobless”. The writer thereby suggests that the top priority task is to speed up circulation and transfer of the property rights of the collective land so as to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deconstruction of the small-scale peasant economy and urbanization of the countryside.
     (2) Circulation of the collective land is not privatization of land, but marketing confined in socialism. The people’s congresses in different levels must shoulder the task of circulation in which the following rules must be enforced strictly: purchasing land and renting land unitarily, renting land only without official approving, making loans only without capital investing, and paid use of land, etc. The purpose of these rules is to safeguard the socialist character of the land and increase its values. Governments have no rights or authority to approve or ratify application of land use. All enterprises, firms, public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must pay land rent to the national land owner who is the entire population of people.
     (3) In urbanization the peasants should be allowed to exchange social securities and vocational schooling with their contracted land. They also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join cooperatives or organizations as shareholders by their land, by their labor force and by their other properties. While exploring resources or building infrastructures in the ethnic communities in the west, such principles as“who exploits, who takes responsibility”and“who requisitions, who holds responsibility”must be put in practice. Enterprises or firms should be compelled to allow the peasants being impacted by exploitation to exchange stocks from the firm in question by their land, labor, estate or other properties so as to build cooperatives or corporations run in benefit-sharing mechanisms. Exploitation hereby will be changed from compensation into investment and thus the ethnic communities in the west will be in the track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4) The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in the west need to change their unfavorable industrial pattern which is defined as“the West sends out resources whereas the East processes resources”. In stead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s are supposed to be shifted to downstream processing, transforming so as to turn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natural resources into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market transactions. The provinces, regions, cities, counties in the west should also make efforts to carry out projects of“beautifying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and turn simultaneously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for grains into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fruit planting, vegetable growing, flower growing, herb planting, etc. in whic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urism, recreation, sports, farming, etc. are all integrated. For the strategic goals to achieve structural readjustment of industries and better-off of people’s living in the whole area, the governments in the west are supposed to take county economy tactically as a lever to prize local growth as well as development. In other words, the strategic goals are to be achieved basically through readjustment,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aking place in the counties.
     In Part Four, the man-nature relationship is perceived being relating to not only production force and production mode but also production relationship simultaneously. Yet in practice the man-nature relationship embodies as the question how human beings control and regulate their own actions in front of the ecological nature. In other words it is an environmental managerial or administrative issue to resolve the development-protection dilemm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mands a country satisfy her whole population with basic necessities for living not only through promoting productivity but also by providing equal opportunities to all people, including equal treatment and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Hence taking as a standing point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constructionism in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the author has transformed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social constructionism into a practical model with mechanisms defin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economics. In the author’s eyes, formulation as well as govern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s a political process invited all kinds of actors from all walks of society. That is, it is a political process in which 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play game and exchange power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Nash Equilibrium whereby the interest of every actor is maximized. In this way of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and empirical reflection to China’s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on the author offer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policy instruments to achieve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n in the end chapter, i.e., Chapter 13, also as the general conclus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writes on establishing and defining indicators for examination and control of the three relationships discovered in the paper. The purpose of this attempt is to provide Chinese government agencies with institutional settlements to guarantee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 relationships.
     This part is divided into 2 chapters bearing the following arguments:
     (1) In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al economics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e results of political game-playing participated by different economic actors, i.e. outcome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made up by principal actors. The construction is a political or policy process. The principal actors come from three walk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NGOs, state or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or agencies, and societal organizations or individual citizens.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social construction divides itself into five steps: expressing opinions, making claims, making decision (including legislation and institutional building), taking actions, and imposing provisions.
     (2)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China is conducted generally by the State or its governments. The State plays the overall and dominant role. Thus it is a sort of State construction, State governance. This typology of construction is unable to demark among interest groups clear boundaries between rights and duties on the man-nature relationship. Consequently the entitlements of the weak groups, e.g. the ethnic communities in the west, are usually overlooked or even denied. Therefore the author recommends that in China and in the Great Exploitation program societal organizations and actors be invited extensively into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and governance so as to shift State construction and State governance to Social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governance.
     (3) For the purpose to realize real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man-nature relationship and tru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administration, China’s existent state-society relationship is expected to shift from State corporatism to Social corporatism. In other words, the emphasis is that the State should cooperate with the Society rather than the Society should cooperate with the State. This means that the State is expected to delegate more power down to the Society and to transfer more benefits down to the people. On the one side, people should be recognized and encouraged to establish their own independent organizations; the mass media should be granted more freedom and independence; the government and its civil servants need to be value-neutral and concerned with the entitlements of the interested parties. In sum, th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should be institutionalized into a democratic, equitable, and harmonious process. On the other side, some relative laws and statutes as Law of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Decision-Making Rules f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etc. should be legislated and put into action, by which speculative and pragmatic behaviors of local governments and officials would be minimized. In sum, th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should be legitimized into a scientific, continuous, and sustainable process.
     (4) While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loit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thnic societies in the west, interested parties, local communities, village committees, experts and scholars, local congressmen, the mass media and NGOs should be involved from end to end in projects of exploitation, i.e. from option, assessment, approval and construction to supervision. Decision-making conducted solely by officials, i.e.“Power talks”, or solely by businessman, i.e.“Money talks”, should all be avoided in exploi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More importantly, both exploit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ould be achieved according to the binding principles of “intra-generation equity”and“interest-sharing”.
     (5) Schemes of indicators for examination and supervision must be formulated in order to guide and assess the governments’efforts made on implementing harmoniou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an-man relationship, man-substance relationship and man-nature relationship. Thus three schemes of indicators for examination are defined and constructed by the author in the last chapter, which is also perceived as the general conclusion of the dissertation.
引文
① 李竹青:《党的三代领导人与西部大开发》,《贵州民族研究》,2003 年第 1 期,第 19 页。
    ② 同上,第 20 页。
    
    ① 李竹青:《党的三代领导人与西部大开发》,《贵州民族研究》,2003 年第 1 期,第 20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 10 月第 1 版,第 277-278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 10 月第 1 版,第 373-374 页。
    ② 刘宗让:《东西部发展差距与加快西部大开发问题探讨》,《安康师专学报》,1999 年第 4 期,第 1 页。
    ③ 同上,第 1 页。
    
    ① 刘宗让:《东西部发展差距与加快西部大开发问题探讨》,《安康师专学报》,1999 年第 4 期,第 2 页。
    ② 李竹青:《党的三代领导人与西部大开发》,《贵州民族研究》,2003 年第 1 期,第 23 页。
    ③ 同上,第 23 页。
    ① 路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后》,《北方经济》,2000 年 2 月,第 13 页。
    
    ① 黄健英:《起飞——西部民族地区大开发的新思维》,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年 6 月,第 6 页。
    ② 朱尼、袁红:《西部开发中的人口问题研究》,《人口与经济》,2003 年第 5 期,第 16、18 页。
    ① 郑长德:《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人口与经济》,2003 年第 1 期,第 8 页。
    ① 郑长德:《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人口与经济》,2003 年第 1 期,第 9 页。
    ① 樊怀玉、郭志仪、李具恒等:《贫困论——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9 月,第 141-143 页。
    ② 《中国中西部地区开发年鉴 2000》,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年 12 月,第 31 页。说明:在“九五”增长速度对比中,2000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未包括西藏自治区的。
    ① 根据《云南统计年鉴》(2004) 第 679 页表 21-4 中的数据计算得出,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年 6 月。
    ② 桑顿珠、纳麒:《云南蓝皮书: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 2003-2004》,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4 月,第 22 页。
    ① 桑顿珠、纳麒:《云南蓝皮书: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 2003-2004》,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4 月,第 362 页。
    ① 桑顿珠、纳麒:《云南蓝皮书: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 2003-2004》,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4 月,第 362-363 页。
    ② 杨清震:《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14 页。
    ③ 牟本理:《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工作》,毛公宁、王铁志主编,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编:《民族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年 4 月,第 19 页。
    ① 杨清震(主编):《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3 页。
    ② 程建平:《西部开发的五个不等式》,《改革与理论》,2000 年第 5 期,第 17 页。
    ① 张军:《走近经济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1 年 3 月,第 187-188 页。
    
    ① 袁文平、刘恒:《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质》,《财经科学》,2000 年第 6 期,第 13 页。
    ②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274 页。
    ① 温世仁:《西部开发十年可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1 年 9 月,第 44 -73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 10 月,第 207—208 页。
    
    ①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63-64、225 页;第二卷第 236 页;第三卷第 123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5 月,第 10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5 月,第 320、323 页。
    ② 刘诗白:《刘诗白文集》第三卷,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年 4 月,第 234、235 页。
    ③ 同上,第 234-245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6 月,第 649、831-832 页。
    ②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56 页。
    ③ 《文摘周报》,2006 年 9 月 22 日。
    ④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5 月,第 180 页。
    ① 吴树青、谷书堂、吴宣恭主编 / 国家教委社科司组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年 8 月第 1 版,1996 年 3 月第 2 次印刷,第 11-16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5 月,第 180 页。
    ②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第 34 页。
    ③同上
    ①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172、175、258 页。
    ②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6 月第 1 版,第 620 页。
    ①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39页。
    ② 王结发、廖业扬:《论科学发展观中的社会公平》,《理论探索》,2005 年第 2 期,第 8-10 页
    ③ 格桑顿珠、纳麒(主编):《云南蓝皮书: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 2003-2004》,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4 月,第 23 页。
    ① 王忠武:《社会主义公平论纲》,《石油大学学报》,1993 年第 4 期第 21-25 页。
    ②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176 页。
    ③ 参见 Galtung, Johan, “The Chinese Path to Development”, in Glaeser, Bernhard, (ed.), Learning from China?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 London: ALLEN & UNWIN, 1987, 第 33-54页。在综述中,除直接引语外,恕笔者不再注明具体来源。
    ① Galtung, Johan, “The Chinese Path to Development”, in Glaeser, Bernhard, (ed.), Learning from China?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 London: ALLEN & UNWIN, 1987, p.41.
    ① Galtung, Johan, “The Chinese Path to Development”, in Glaeser, Bernhard, (ed.), Learning from China?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 London: ALLEN & UNWIN, 1987, p.44.
    ② 伍柏麟:《中国市场化改革理论 20 年》,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年 4 月,第 164、171、173 页。
    
    ① 伍柏麟:《中国市场化改革理论 20 年》,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年 4 月,,第 331、335、337 页。
    ② 《中国统计年鉴 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年 9 月,表 2–3,第 2-25 页。
    ①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 年 2 月 28 日,图 1、图 4。来源: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60227_402307796.htm。
    ② 金鑫、徐晓萍:《中国问题报告:新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7 月第 3 版,第 294 页。
    ①汝信等:《2004 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26、34 页。
    ① 金鑫、徐晓萍:《中国问题报告:新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7 月第 3 版,第 314 页。
    ① 《人民日报》,2005 年 1 月 7 日第十五版。
    ② 这些观点均直接转引自《人民日报》2005 年 1 月 7 日第十五版。
    ①刘国光:《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中国经贸导刊》,2005 年第 8 期,第 6 页。
    ②刘国光:《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中国经贸导刊》,2005 年第 8 期,第 7 页。
    ③同上
    ④同上,第 7-8 页。
    
    ① 刘国光:《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中国经贸导刊》,2005 年第 8 期,第 9 页。
    ② 《人民日报》,2005 年 2 月 20 日。
    ③ 青连斌:《和谐社会:中国新主题》,《北京日报》,2005 年 3 月 7 日。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6 月第 1 版,第 993-994 页。
    ①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新华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205 页。
    ① 张跃平:《制度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 10 月,第 89 页。
    
    ① 张跃平:《制度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 10 月,第 91 页。
    ② 同上,第 93-94 页。
    ③ 同上,第 94 页。
     ① 张跃平:《制度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 10 月,第 95-97 页。
    ① 樊怀玉、郭志仪、李具恒、荣立、马顺福、曹洪民:《贫困论——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年 9 月,第 139 页。
    ② [日]Yabuki, Susumu, China’s New Political Economy -The Giant Awakes. Translation edition by Stephen M. Harner. Westview Press, 1995, pp. 146.
    ③ 李国和:《传统观念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理论月刊》,2003 年第 2 期,第 99-101 页。
    ① 参见[美]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年 1 月第 1 版,第 128-130 页。
    ② 樊纲:《发展的道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年 1 月,第 110-111 页。
    ① [英]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96 年 7 月第 1 版,第 33、39、56 页。
    ② 参见恩和:《草原荒漠化的历史反思:发展的文化维度》,《内蒙古大学学报》, 2003 年第 2 期。
    ① 程厚思、邱文达、赵德文:《边缘与“孤岛”——关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成因的一种解释》,《中国农村观察》,1999 年第 6 期,第 45 页。
    ① 程厚思、邱文达、赵德文:《边缘与“孤岛”——关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成因的一种解释》,《中国农村观察》,1999 年第 6 期,第 50 页。
    ② 更多的讨论可参见普同金:《少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载《中国民族发展研究》(云南民族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编),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年 4 月版,第 3-10 页。
    ③ 程厚思、邱文达、赵德文:《边缘与“孤岛”——关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成因的一种解释》,《中国农村观察》,1999 年第 6 期,第 46 页。
    ① 具体的讨论参见樊怀玉、郭志仪、李具恒、荣立、马顺福、曹洪民:《贫困论——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年 9 月,第 216—231 页。
    ② [美]阿马蒂亚? 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7 月第 1 版,第 85 页。
    ③ 转引自王义祥(编著):《发展社会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7 月,第 208、209 页。
    ① [美]阿马蒂亚 ? 森:《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7 月第 1 版,第 31-33页。
    ② 相应内容参见[美]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商务印书馆,2001 年 1 月第 1 版,第 8-9、61-69 页。
    ① 姚大金、杨泽祥、甘巧林、王力宾、余晓东、王榆青、杜涛、王翔、张金甫、师斌、卿炜、许群:《云南贫困乡乡村特性与类型的因子生态研究》(1998 年云南省教委科研课题),《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 年 12 月,第 18 卷课题专辑,第 28、43 页。
    ① 姚大金等:《云南贫困乡乡村特性与类型的因子生态研究》(1998 年云南省教委科研课题),《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 年 12 月,第 18 卷课题专辑,第 28-29 页。
    ② 同上,第 44-45 页。
    ① 转引自闫学诗:《谁激起了怒江的波澜》,《西部论丛》,2004 年第 3 期,第 33 页。
    ② 金鑫、徐晓萍:《中国问题报告:新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7 月第 3 版,第 314 页。
    ③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249页。
    ① [美]阿马蒂亚 ? 森:《贫困与饥荒》,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年 1 月第 1 版,第 197 页。
    ①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 Our Common Fu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pp. 8.
    ①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新华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205 页。
    ①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4 月,第 75 页。
    ②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4 月,第 73 页。
    ③同上,第 76 页。
    ④参见 The WCED: Our Common Fu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第 28、47 页。
    
    ① The WCED: Our Common Fu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参见第 50-51 页。
    ②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新华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185 页。
    ①参见 Edin, Maria, Market Forces and Communist Power – Local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Uppsala University, Uppsala: 2002.
    ②参见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1995 年 5 月,第 16 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6 月第 1 版,第 12 页。
    ① 转引自陈迪平:《库兹涅茨收入分配假说与我国现实》,《江西社会科学》,2004 年第 3 期,第 237 页。
    ①转引自[美]费景汉、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12 月,第 3 页。
    ② [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 12 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年 3 月,第 84 页。
    ③参见何军新、丁茂清:《再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求索》,2004 年第 1 期第 41-42 页。
    ④李军鹏:《质疑“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中国经济时报》,2004 年 4 月 29 日。
    ① 陶万辉:《效率何以是公平的一个标准》,《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6 年第 2 期,第 20-22 页。
    
    ①沈原:《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经济观察报》,2004 年 12 月 6 日。
    ②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年 4 月,第 2-6 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6 月,第 199、324、436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5 月,第 143、146 页。
    ② 《列宁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7 月,第 271 页。
    ③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殖民地问题》,第 328 页。转引自王红曼:《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年 4 月,第 2 页。
    ④王铁志:《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平等问题》,毛公宁、王铁志(主编):《民族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年 4 月,第 54 页。
    ① 孙振玉:《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公平》,《西北师大学报》, 2005 年第 3 期,第 91 页。
    ② 段超:《当前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因素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 年第 5 期,第 32 页。
    
    ① 郝时远:《中国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权利保障》,《人权》,2003 年第 3 期,第 42、43 页。
    ② 陈伯君:《非公平经济增长中的西部经济》,《经理日报》,2005 年 2 月 16 日。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6 月,第 782 页。
    ② 孙振玉:《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公平》,《西北师大学报》,2005 年 3 月第 2 期,第 88 页。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6 月,第 53 页。
    ②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新华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205 页。
    ① 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反思》,《科学决策》,2001 年 1 期,第 32-36 页。
    ① Stiglitz, Joseph E., “Development Thinking at the Millennium”, in Pleskovic, Boris and Nicholas Stern, (eds.), Annual World Bank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0,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pp. 18.
    ② 朱国宏:《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题的系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年。
    ③ 穆光宗:《“三农”问题:人口学家如是说》,《人口研究》,2003 年第 2 期,第 15 页。
    ① 林光彬:《社会等级制度与乡村财政危机》,《社会科学战线》,2003 年第 1 期,第 93-97 页。
    
    ① 林光彬:《社会等级制度与乡村财政危机》,《社会科学战线》,2003 年第 1 期,第 97 页。
    ② 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年 4 月,第 176 页。
    ①谭桔华:《论合理政府规模与政府行政成本》,《公共行政》,2005 年第 6 期第 23、24 页。
    ② 《人民日报》社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2006 年 2 月 22 日。
    ①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 10 月,第 150 页。
    ② 同上,第 396 页。
    ③ 曲福田、刘租云:《从我国行政改革看提高行政效率的逻辑》,《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 年第 3 期,第 49 页。
    
    ①《人民日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 年 2 月 22 日。
    ② 程同顺、李秋兰:《论乡镇政府的职能错位》,《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 年第 5 期, 第 20-25 页。
    ① 程同顺、李秋兰:《论乡镇政府的职能错位》,《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 年第 5 期第 22 页。
    ② 格桑顿珠、纳麒:《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 2003—2004》,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4 月第 151-152页。
    ① 马戎、刘世定、邱泽奇(主编):《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0 年 10 月,第 281 页。
    ② 同上,第 270-276 页。
    ③ 王翠英:《乡镇一级政府到底应当怎样改:学术界关于乡镇政府体制改革讨论综述》,《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4 年第 12 期, 第 63-65 页。
    ① 王翠英:《乡镇一级政府到底应当怎样改:学术界关于乡镇政府体制改革讨论综述》,《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4 年第 12 期,,第 64-65 页。
    ① 孙学玉、伍开昌:《当代中国行政结构扁平化的战略构想:以市管县体制为例》,《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4 年第 6 期, 第 41 页。
    ① 杨灿明、胡洪曙、施惠玲:《国民待遇与制度伦理分析——兼论“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 年第 5 期,第 30 页。
    ① 杨灿明、胡洪曙、施惠玲:《国民待遇与制度伦理分析——兼论“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 年第 5 期,第 31 页。
    ① 胡建芳:《全国多城市进行户改》,《春城晚报》,2005 年 12 月 11 日。
    ①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195 页。
    ① 任锐刚:《明年率先迈出户籍改革实验步伐:红河农民将落“居民户口”》和《红河州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政策解读》,《春城晚报》,2005 年 12 月 11 日。
    ① 转引自王义祥:《发展社会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7 月,第 209 页。
    
    ① [美]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7 月第 1 版,第 32 页。
    ② 转引自陈云生:《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年 7 月,附录二,第 409 页。
    ① 《列宁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7 月,第 719 页。
    ② 《列宁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年版,第 423 页。
    ① 陈云生:《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年 7 月,第 47 页。
    ① 陈云生:《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年 7 月,参见第 48-49 页。
    ① 陈云生:《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年 7 月,第 295-297 页。
    ② 摘引自鲁彩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云南民族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编《中国民族发展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年 4 月,第 176-177 页。
    ①陈云生:《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年 7 月,第 298 页。
    ②陈云生:《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年 7 月,第 300 页。
    
    ① 朱昔群:《呼唤政治文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年 8 月,第 103 页。
    ② 同上,第 101 页。
    ① 杨宏山:《全球视野中的地方治理发展趋势》,《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 年第 10 期,第 4 页。
    ② [美]舒尔茨,西奥多:《向农民投资》,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3 月,第 379 页。
    ③ 转引自杨宏山:《全球视野中的地方治理发展趋势》,《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 年第 10 期,第 5 页。
    ① 《文摘周报》,2006 年 9 月 15 日。
    ① 麻宝斌:《中国公共行政改革面临的十重困境》,《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 年第 5 期,第45 页。
    ① 徐勇:《村民自治:中国宪政制度的创新》,《中共党史研究》,2003 年第 1 期,第 64-67 页。
    ① 陈文正、曹永义:《农民上访视角下的乡镇政府治理——浙东 A 镇的个案分析》,《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 年第 3 期,第 21 页。
    ② 同上,第 23-24 页。
    ① 陈文正、曹永义:《农民上访视角下的乡镇政府治理——浙东 A 镇的个案分析》,《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 年第 3 期,第 24-26 页。
    ② 于建嵘:《乡镇自治:根据和路径》,《战略与管理》,2002 年第 6 期,第 119 页。
    ③ 竺乾威、马国泉:《公共行政学经典文选》(英文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年 5 月,第 45 页。
    ① Hegel, G. W. Friedrich,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 Inc, 1956, pp. 121.
    ② 于建嵘:《乡镇自治:根据和路径》,《战略与管理》,2002 年第 6 期,第 119 页。
    ③ [美]托达罗,迈克尔:《发展的含义》,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3 月,第 7-8 页。
    ④ 陈文正、曹永义:《农民上访视角下的乡镇政府治理——浙东 A 镇的个案分析》,《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 年第 3 期,第 26 页。
    ① Brown, Bernard E., Comparative Politics: Notes and Readings.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45.
    ② 陈喜强:《政府与社区组织:从纵向控制到横向互动——基于交易费用视角的考察》,《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 年第 1 期,第 42 页。
    ① 胡位钧:《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城市基层自治制度的变革与反思》,《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 年第 9 期,第 45 页。
    ① 陈伟东、吴猛:《社区自组织与直选成本——以武汉市柴东社区和宁波市澄浪社区为个案》,《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 年第 11 期,第 16 页。
    ② 同上,第 21 页。
    ① 胡位钧:《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城市基层自治制度的变革与反思》,《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 年第 9 期,第 45-46 页。
    ① 王钊冀:《从民族问题视角看西部大开发战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 年第 1 期,第 55 页。
    ① Stiglitz, Joseph E., “Development Thinking at the Millennium”, in Pleskovic, Boris and Nicholas Stern (eds.), Annual World Bank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0. The World Bank, July 2001, pp. 18.
    ②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 10 月,第 167 页。
    ① [英]霍布豪斯,L. T.:《形而上学的国家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9 月,第 21-22 页。
    
    ① 黄健英:《起飞——西部民族地区大开发的新思维》,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年 6 月,第 8 页。
    ② 同上,第 11 页。
    ① 曹毅:《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探索:恩施自治州药业产业化实施情况调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年第 3 期,第 51 页。
    ① [美]萨缪尔森,保罗 ?A? 和威廉 ?D? 诺德豪斯:《经济学》(第 12 版),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 3 月,第 1371-1372 页。
    ② 同上,第 1378 页。
    ① [美]纳克斯:《市场规模和投资引诱》,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3 月,第 239-240 页。
    ①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年 3 月,第 39-40 页。
    ② [瑞典]缪尔达尔:《一国地区经济不平等的趋势》,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3 月,第 352 页。.
    ③ 同上,第 355 页。.
    
    ① [美]费景汉、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12 月,第 41 页。
    ② 同上,第 6-7 页。
    ① 樊怀玉、郭志仪、李俱恒等:《贫困论——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9 月,第 130-132 页。
    ② 李斌:《存差、金融控制与铸币税》,《金融与保险》(复印报刊资料),2006 年第 8 期,第 44 页。
    
    ① 张杰、高晓红:《注资博弈与中国农信社改革》,《金融与保险》,2006 年第 8 期第 5 页。
    ② 樊纲:《发展的道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2 年 1 月,第 124 页。
    ① [英]刘易斯,威廉 ? A,:《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3 月,第 127 页。
    ① [美]拉尼斯,古斯塔夫、费景汉:《一个经济发展理论》,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3 月,第 171 页。
    ② 同上,第 169-196 页。
    ① [英]罗丹,罗森斯坦:《略论“大推进”理论》,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3 月,第 225-228 页。
    ② [英]罗丹,保罗?罗森斯坦:《略论“大推进”理论》,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3 月,第 229-230 页。
    ③同上,第 236 页。
    ① 樊纲:《发展的道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2 年 1 月,第 41、42 页。
    
    ① 朱勇:《新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 12 月,第 73—76 页。
    ② [美]罗斯托,W? W:《起飞》,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年,第 96 页。
    ① Iverach, David, “Nam Theun 2 – A Test Cas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Laos”, in Stensholt, Bob, (ed.), Developing the Mekong Subregion, Monash Asia Institute, Monash University, 1997, pp. 72-77.
    ②陈丽晖、李勤:《漫湾库区生产恢复障碍及其原因》,《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 年 11 月第 12 卷第6 期,第 541-545 页。
    ③郭勇:《三元结构条件下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问题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05 年第 3 期 66 页。
    ① 详细的讨论请参见温世仁:《西部开发十年可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1 年 9 月。
    ② 参见陈云生:《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年 7 月,附表 1,第 390-398 页。
    ①参见格桑顿珠、纳麒:《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 2003—2004》,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第 20 页。
    ①陈丽晖、李勤:《漫湾库区生产恢复障碍及其原因》,《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 年第 6 期,第 544、545 页。
    ②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12 月,第 339-341 页。
    ③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4 月第 73、80 页。
    ①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 8 月第 1 版,第 14 页。
    ① 转自刘俊霞:《公民社会保障权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 年第 4 期, 第 21 页。
    ① 胡乐亭:《社会保障概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年 1 月第 1 版,第 1 页。
    ② 陈共:《财政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选出版社,2004 年 3 月,第 151 页。
    ③ 杨志勇、张馨:《公共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 月,第 132 页。
    ④ 陈共:《财政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选出版社,2004 年 3 月,第 151 页。
    ⑤ 杨志勇、张馨(编著):《公共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 月,第 132 页
    ① 杨志勇、张馨(编著):《公共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 月,参见第 135-144 页。
    
    ① 陈共:《财政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 3 月,第 163-166 页
    ② 刘俊霞:《公民社会保障权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 年第 4 期第 22 页。
    ① 曹安勇、杨军、秦占奎、栾家珍(社会发展研究处课题组):《贵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来源于核心期刊论文数据库电子版,但所载期刊名称、刊期不清),2001 年 11 月,第 4、9、10 页。
    ② 具体内容参见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新华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版)第七章,第 138-168 页。除直接引语外,恕笔者不再一一注明具体的来源和页码。
    ①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新华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第 167 页。
    
    ①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新华出版社 2004 年 1,第 140、141 页。
    ② 同上,第 145 页。
    ①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新华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第 159-160 页。
    ①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新华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第 143-144 页。
    ② 同上,第 145-146 页。
    ①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新华出版业,2004 年 1 月,第 149 页。
    
    ①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新华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第 151 页。
    ② 同上,第 152、154 页。
    ①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新华出版业,2004 年 1 月,第 148、149 页。
    ①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新华出版社 2004 年 1 月,第 164 页。
    ①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社会蓝皮书):《2004 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86 页。
    ① [美]舒尔茨,西奥多 ? W:《人力资本投资》,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3 月,第 292,293 页。
    ② 李义平:《经济学百年》,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年 1 月,第 159-160 页。
    ③ [美]舒尔茨,西奥多 ? W:《人力资本投资》,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3 月,第 293 页。
    ① [美]舒尔茨,西奥多 ? W:《向农民投资》,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3 月,第 385 页。
    ② 冯之浚:《开发西部,以人为本》,《科学学研究》,2002 年 2 月第 20 卷第 1 期,第 2 页。
    ① 刀福东、胡发稳:《云南省 25 个世居少数民族受教育状况分析》,《红河学院学报》,2005 年第 1 期,第 80-82 页。
    ①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197 页。
    ② 金鑫、徐晓萍:《中国问题报告:新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7 月第 3 版,第 310、312 页。
    ① 格桑顿珠、纳麒:《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03—2004),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4 月,第 23、184 页。
    ① 格桑顿珠、纳麒:《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03—2004),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4 月,第 186-187 页。
    ②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201 页。
    ③ 同上,第 201 页。
    
    ① 刘尧:《西部教育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探析》,《宁夏大学学报》,2003 年第 1 期,第 115-200 页。
    ② 格桑顿珠、纳麒:《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03-2004),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4 月第 194-195 页。
    ① 格桑顿珠、纳麒:《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03—2004),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4 月第 187 页。
    ① 李光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年第 6 期,第 117 页。
    
    ①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第 39 页。
    ② 刘诗白:《刘诗白文集》(第八卷),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年 4 月第 1 版,第 80 页。
    
    ①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第 56 页。
    ②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计算得出。可参见后面的讨论。
    ③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第 59 页。
    ①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第 59-60 页。
    ② 朱国宏:《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的系统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年,第 68-108 页。
    ③ 国家统计局:《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03-16。 来源: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060316_402310923.htm
    ④ 新华社:《国土资源部调查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至 1.4 亩》,2006-04-11。 来源:http://www.gov.cn/jrzg/2006-04/11/content_251427.htm
    ⑤ 《中国国土资源报》:《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耕地保有量约束指标》,2006-03-06。 来源:http://www.gov.cn/jrzg/2006-03/06/content_219632.htm
    ①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第 61 页。
    ② 参见 Stiglitz, Joseph E, “Whither Reform? Ten Years of the Transition”, Annual World Bank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9, the World Bank, 第 27-56 页。
    ① 国家环保总局:《2005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第 64 页。来源:http://www.zhb.gov.cn/download/2005zkgb.pdf。
    ① 郑长德、周欣、曹梓燨:《2005 年西部农业发展情况与分析》,韦苇等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1 版,第 228 页。
    
    ① 基本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年 9 月,表 2-3,第 24-25。
    ② 樊纲:《发展的道理》,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2002 年 1 月,第 131 页。
    ③ 同上,第 131 页。
    ① 樊纲:《发展的道理》,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2002 年 1 月,第 128、132 页。虽然这里引用的资料是出自上世纪 90 年代末,但笔者认为樊纲教授的推算仍然是很有说服力的。
    ② 同上,第 129 页。
    ③ 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3 年第 4 期,第 68-71 页。
    
    ① 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3 年第 4 期,第 70 页。
    ② 樊纲:《发展的道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2 年 1 月,第 131-133 页。
    ① 杨卫军:《2005 年西部农民收入分析与预测》,韦苇等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1 版,第 246 页。
    ② 赵海东:《跨越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案例分析》,韦苇等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1 版,第 416、419-420 页。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6 月,第 551、152 页。
    ②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第 55 页。
    ③ 同上,第 63 页。
    ① 樊纲:《发展的道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2 年 1 月,第 134-135 页。
    ①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第 63 页。
    ② 参见张晖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 1978-1998》,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 年,第 257-259 页。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6 月,第 362 页。
    ② 同上,第 55 页。
    
    ① 徐理结:《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与发展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6 年第 1 期,第 57 页。
    ② 同上,第 58 页。
    ① 徐理结:《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与发展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6 年第 1 期,第 61-62 页。
    ② 傅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与制度变迁》,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年 3 月,第 44 页。
    ③ 唐宗焜:《国际合作社联盟〈关于合作社界定申明〉中译文问题》,http://ie.cass.cn/window/xsdt.asp?id=116。
    ④ 傅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与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年 3 月,第 2、11 页。
    ① 傅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与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年 3 月,第 2、11 页。
    ②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52 页。
    
    ① 同上,第 53 页。
    ②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65-66 页。
    ① 傅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与制度变迁》,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年 3 月第 125-126 页。
    ① 傅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与制度变迁》,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年 3 月,第 126-127页、第 190-191 页表 5.3、第 196 页。
    ① 《农村经营管理》编辑部:《引导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的施行》,《农村经营管理》,2006 年第 3 期,第 10 页。
    ② 参见孔祥智、郭艳芹:《现阶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状况、组织管理及政府作用:23 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调查报告》,《农业经济问题》,2006 年第 1 期,第 54-59 页。恕笔者不再分别注明相关的资料来源。
    ①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年 1 月,第 53 页。
    ① 姜明伦、郭红东:“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证研究——基于云南省“元谋模式”的调查》,《新疆农垦经济》,2006 年第 1 期,第 33 页。
    ② 傅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与制度变迁》,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年 3 月,第 198页表 5.5 和第 237 页表 6.1。
    ① 吴群、姜昭、王凯:《我国农户与龙头企业主要利益联接机制的优缺点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06年第 1 期,第 71-75 页。
    ① 林凌、刘世庆:《西部大开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020 页。
    ② 林凌、刘世庆:《西部大开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020 页。
    ① 参见陈丽晖、李勤:《漫湾库区生产恢复障碍及其原因》,《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 年 11 月,第12 卷第 6 期,第 541-546 页。
    ② 任志军、左理、范建荣:《2005 年西部能源资源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272、273 页。
    ③ 刘尧:《论西部大开发的主体与客体》,《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 年 3 月第 2 卷第 1 期第 33-36 页。
    ④ 丁栋虹:《西部大开发的主体定位》,《学习与探索》,2003 年第 4 期(总第 147 期)第 74-78 页。
    ① 林凌、刘世庆:《西部大开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020-021 页。
    ① 郑长德:《论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竞争力的再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 年 9 月,总 24 卷第 9 期,第 3 页。
    ① 张跃平:《制度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民族出版社,2004 年 10 月第 1 版,第 130 页。
    ① 魏后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成效及未来政策取向》,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061-062 页。
    ② 同上,第 062 页。
    ① 康占平:《西部与东中部地区开展经济合作的经济基础分析》,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088 页。
    ① 董秘刚、刘新权:《2005 年西部开放程度的回顾分析与前景预测》,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334 页。
    ① 何炼成、韦苇、刘新权、褚志远、李连芬:《2005 年西部经济发展形势分析》,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8 月,第003、004、013 页。
    ① 何炼成、韦苇、刘新权、褚志远、李连芬:《2005 年西部经济发展形势分析》,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008 页。
    ① 魏后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成效及未来政策取向》,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063 页。
    ② 同上,第 064 页。
    ③ 康晓玲:《2005 年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状况分析》,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167 页。
    ① 赵京、王再文:《西部各地区发展战略差异与经济差异的分析》,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127 页。
    ① 胡永亮:《2004 ~ 2005 年中东部产业转移与西部产业集群分析》,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146、147 页。
    ② 同上,第 151 页。
    ① 胡永亮:《2004 ~ 2005 年中东部产业转移与西部产业集群分析》,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156 页。
    ① 陈栋生:《对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的几点思考》,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039 页。
    ② 赵亚贞:《县域经济: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的基本路径》,《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第 3期,第 20 页。
    ① 赵亚贞:《县域经济: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的基本路径》,《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第 3期,第 21 页。
    ② 参见郑长德、曹梓爔、周欣:《四川藏区县域经济研究——以四川省甘孜州丹巴为例》,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381-396 页。
    ① 郑长德、曹梓爔、周欣:《四川藏区县域经济研究——以四川省甘孜州丹巴为例》,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第 396 页。
    
    ① 袁林、李松志:《欠发达地区小城镇成长的经济区位初探》,《经济问题探索》,2004 年第 6 期,第 87 页。
    ② 参见陈云生:《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年 7 月,第 387 页附录一(附表)。
    ① 宋旭光:《可持续发展测度方法的系统分析》,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年 6 月,第 2 页。
    ② Hahn, Ekhart, “The Operational Contexts betwee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Settlement Policies”, in Glaeser, Bernhard, (ed.), Learning from China? –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 London: Allen & Unwin, 1987, pp. 185-192.1
    ① 程志民、江浩(主编):《当代西方哲学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年 2 月,第 339 页。
    ① Hannigan, John A.,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pp. 2.
    ① Hannigan, John A.,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pp. 34-37.
    ② 同上,第 38 页。
    ③ 同上,第 40 页。
    ① Hannigan, John A.,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pp. 40-50.
    ① Hannigan, John A.,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pp. 52-54.
    ② 同上,第 54-56 页。
    ① Hanf, Kenneth and Alf-Inge Jansen, (eds.), Governance and Environment in Western Europe – Politics,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Harlow: Longman, 1998, pp. 10.
    ① Yabuki, Susumu, China’s New Political Economy – The Giant Awakes. Translation edition by Stephen M. Harner, Westview Press, 1995,pp.145.
    ② Wu Zijing, “The Origin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China”, in Bernhard Glaeser (ed.), Learning from China? –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r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 London: Allen & Unwin, 1987, pp. 111.
    ① 可参见谢庆奎:《政治改革与政府创新》,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年。
    ① Shih, Chih-Yu, 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s Political Economy.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Inc.1995, pp.6-8.
    ② 参见 Xiong Zhang, “Pragmatism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Economy”, Asian Profile, June 2003, Vol. 31, No. 3. pp. 9-12.
    ③ Zeigler, Harmon, Pluralism, Corporatism, and Confucianism: Political Association and Conflict Reg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and Taiwan.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15.
    ① Howlett, Michael and M. Ramesh, Studying Public Policy: Policy Cycles and Policy Subsyste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 52.
    ② Zeigler, Harmon, Pluralism, Corporatism, and Confucianism: Political Association and Conflict Reg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Europe, and Taiwan.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pp.17-18.
    ① 任剑涛:《从大同到自由: 百年中国政治致思主题的转变》,《开放时代》, 2001 年第 3 期第 44-45 页。
    ② 参见 Edin, Maria, Market Forces and Communist Power: Local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Uppsala: Uppsala University, 2002.
    ① Brown, Bernard E., Comparative Politics: Notes and Readings. Beijing: Thomson Learning, 2000, and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 45-46.
    ② “李光耀命题”所含的思想与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有关,因而被西方学者如是命名。该命题至少包含三层思想与判断:政治自由与民主只是一种特定的西方的优先选择,它与“亚洲价值观”冲突,因为后者更注重秩序和纪律而非自由权和其他自由;儒家价值观促成了新加坡乃至东亚的经济腾飞,而权威主义的政府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发展;个人必须把社会权利置于自身权利之上,即“社会第一,个人第二”。可参见阿马蒂亚 ? 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1、6 章;吕元礼:《亚洲价值观:新加坡政治的诠释》,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年。
    
    ① [美]森,阿马蒂亚:《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7 月,第 11、24 页。
    ② 任剑涛:《从大同到自由: 百年中国政治致思主题的转变》,《开放时代》, 2001 年第 3 期,第 49 页。
    
    ① 参见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年 10 月第 1 版,表 4-1、4-2,第 86-90 页。
    ② 同上,表 4-3,第 90-94 页。
    ① 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年 10 月第 1 版,图 4-1,第 85 页。
    ① 参见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年 10 月第 1 版,表 4-1、表 4-2, 第 88、89、91 页。
    ① 参见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 年 10 月第 1 版,表 4-1、表 4-2,第 84 页。
    ① 参见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年 10 月第 1 版,表 4-1、4-2、4-3,第 88、89、91 页。
    ① 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年 10 月第 1 版,第 85-86 页。
    1. 刀福东、胡发稳:《云南省 25 个世居少数民族受教育状况分析》,《红河学院学报》,2005 年第 1 期。
    2. 丁栋虹:《西部大开发的主体定位》,《学习与探索》,2003 年第 4 期,总第 147 期。
    3.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二、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年 6 月第 1 版。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5月。
    5. 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年 3 月。
    6. 马戎、刘世定、邱泽奇:《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0 年 10 月。
    7. 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年 2 月。
    8. 于建嵘:《乡镇自治:根据和路径》,《战略与管理》,2002 年第 6 期。
    9.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 10 月。
    10. 邓旭:《西部民族教育的现状、问题与任务——以四川民族教育为例》,《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 年第 2 期。
    11. 王义祥(编著):《发展社会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 7 月。
    12. 王元:《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权财权调查》(《公共服务供给中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问题研究》课题调研报告之一),《经济研究参考》,2005 年第 27 期。
    13. 王结发、廖业扬:《论科学发展观中的社会公平》,《理论探索》,2005 年第 2 期。
    14. 王钊冀:《从民族问题视角看西部大开发战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2 年第 1期。
    15. 王忠武:《社会主义公平论纲》,《石油大学学报》,1993 年第 4 期。
    16. 王翠英:《乡镇一级政府到底应当怎样改:学术界关于乡镇政府体制改革讨论综述》,《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4 年第 12 期。
    17. 王巍:《使财富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增值税制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173010;教育部 01JB79004 中的一部分),《财经研究》,2003 年第 3 期。
    18. 方福前:《西方经济学关于效率与公平问题的争论——兼论我国现阶段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教学与研究》,1995 年第 1 期。
    19. 孔祥智、郭艳芹:《现阶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状况、组织管理及政府作用:23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调查报告》,《农业经济问题》,2006 年第 1 期。
    20. 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02 年 7 月。
    21. 伍柏麟:《中国市场化改革理论 20 年》,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9 年 4 月。
    22. 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1995 年 5 月第1 版,1999 年 5 月。
    23. 冯之浚:《开发西部,以人为本》,《科学学研究》,2002 年第 1 期。
    24. [美]布坎南,詹姆斯 ? M,罗杰 ? D, 康格尔顿:《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4 年 3 月。
    25. 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 7 月。
    26. 列宁:《列宁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年 6 月。
    27. 刘诗白:《刘诗白文集》第二卷,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年 4 月。
    28. 刘诗白:《刘诗白文集》第三卷,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年 4 月。
    29. 刘诗白:《刘诗白文集》第八卷,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年 4 月。
    30. 刘诗白:《现代财富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5 年 2 月。
    31. 刘诗白:《主体产权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年 12 月。
    32. [英]刘易斯,阿瑟:《经济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 7 月第 1 版。
    33. 刘福垣:《新发展观宣言:破除政治经济学 ABC 的迷雾》,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年 1 月。
    34. 刘国光:《进一步重视社会公平问题》,《中国经贸导刊》,2005 年第 8 期。
    35. 刘宗让:《东西部发展差距与加快西部大开发问题探讨》,《安康师专学报》,1999 年第 4 期。
    36. 刘尧:《西部教育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探析》,《宁夏大学学报》,2003 年第 1 期。
    37. 刘尧:《论西部大开发的主体与客体》,《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2 年 3 月第 2 卷第1 期。
    38. 刘俊霞:《公民社会保障权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 4 期。
    39. 朱昔群:《呼唤政治文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 年 8 月。
    40. 朱国宏:《人地关系论——中国人口与土地关系问题的系统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 年。
    41. 朱尼、袁红:《西部开发中的人口问题研究》,《人口与经济》,2003 年第 5 期。
    42. 朱勇:《新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年 12 月。
    43. 朱志萍:《罗尔斯:作为正义论的契约理论》,《岱宗学刊》,2001 年第 1 期。
    44.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等编社会蓝皮书:《2004 年:中国社会形式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年 1 月。
    45. 闫学诗:《谁激起了怒江的波澜》,《西部论丛》,2004 年第 3 期。
    46. 向尊荣、唐羽:《政府在公平效率中的职能探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 年第1 期。
    47. 牟本理:《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工作》,毛公宁、王铁志(主编),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中心(编):《民族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年 4 月。
    48. 伏晓东:《我国西部教育投入发展现状、制约因素与对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1 年第 1 期。
    49. 曲福田、刘租云:《从我国行政改革看提高行政效率的逻辑》,《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 年第 3 期。
    50. 孙学玉、伍开昌:《当代中国行政结构扁平化的战略构想:以市管县体制为例》,《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4 年第 6 期。
    51. 孙振玉:《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公平》,《西北师大学报》, 2005 年第 3 期。
    52. 任锐刚:《明年率先迈出户籍改革实验步伐:红河农民将落“居民户口”》和《红河州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政策解读》,《春城晚报》,2005 年 12 月 11 日。
    53. 任志军、左理、范建荣:《2005 年西部能源资源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
    54. 任剑涛:《从大同到自由: 百年中国政治致思主题的转变》,《开放时代》, 2001 年第3 期。
    55. [美]托达罗,迈克尔:《发展的含义》,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3 月。
    56. [美]纳克斯:《市场规模和投资引诱》,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3 月。
    57. [英]希尔,迈克尔:《理解社会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 8 月。
    58. 何炼成、韦苇、刘新权、褚志远、李连芬:《2005 年西部经济发展形势分析》,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
    59. 何军新、丁茂清:《再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效率与公平问题》,《求索》,2004 年第 1期。
    60. 李义平:《经济学百年》,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年 1 月。
    61. 李光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年第6 期。
    62. 李具恒:《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及其制度因素分析——来自新疆、甘肃、宁夏民族地区的问卷调查分析》(日本东京财团 1999 2000SYLFFJREXProgram 和甘肃省教育厅科研项目 0410B—01 资助项目),《宁夏社会科学》,2005 年第 1 期。
    63. 李艳芳:《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年4 月。
    64. 李竹青:《党的三代领导人与西部大开发》,《贵州民族研究》,2003 年第 1 期。
    65. 李国和:《传统观念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理论月刊》,2003 年第 2 期。
    66. 李忠武(编著):《民族经济发展新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 11 月。
    67. 李军鹏:《质疑“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 4 月 29 日。
    68. 李树基、朱智文:《“三农”问题研究综述》,《甘肃社会科学》,2003 年第 4 期。
    69. 李斌:《存差、金融控制与铸币税》,《金融与保险》(复印报刊资料),2006 年第 8期。
    70. 吴树青、谷书堂、吴宣恭(主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 年 8 月第 1 版,1996 年 3 月第 2 次印刷。
    71. 吴绵超:《论“效率与公平”问题的终结》,《现代经济探索》,2004 年第 7 期。
    72. 沈杰:《在追求社会公平的前提下讲求效率》,《青年时讯》,2005 年 1 月 14 日。
    73. 沈原:《要市场经济,不要“市场社会”》,《经济观察报》,2004 年 12 月 6 日。
    74. 林光彬:《社会等级制度与乡村财政危机》,《社会科学战线》,2003 年第 1 期。
    75. 金鑫、徐晓萍:《中国问题报告:新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 7 月第 3 版。
    76. 武康平、费淳璐:《西部经济增长的方式与途径》,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年8 月。
    77. [美]费景汉、拉尼斯:《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12 月。
    78. 洪银兴:《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年 10 月版。
    79. 郝时远:《中国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少数民族权利保障》,《人权》,2004 年第 3 期。
    80. 段尔煜(主编):《云南民族自治地方行政法制建设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 年 6 月。:
    81. 段超:《当前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因素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 年第 5 期。
    82. 青连斌:《和谐社会:中国新主题》,《北京日报》,2005 年 3 月 7 日。
    83. 郑长德、曹梓爔、周欣:《四川藏区县域经济研究——以四川省甘孜州丹巴为例》,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
    84. 郑长德:《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研究》,《人口与经济》,2003 年第 1 期。
    85. 郑长德:《论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竞争力的再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 年 9 月,总 24 卷第 9 期。
    86. 郑长德、周欣、曹梓燨:《2005 年西部农业发展情况与分析》,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月。
    87. 张杰、高晓红:《注资博弈与中国农信社改革》,《金融与保险》(复印报刊资料),2006年第 8 期。
    88. 张曙光:《从“观点反差”看社会公平》,《中国经营报》,2004 年 9 月 13 日。
    89. 张军:《走近经济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1 年 3 月。
    90. 张跃平:《制度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 10 月。
    91. 张岩松:《发展与中国农村反贫困》,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年 9 月。
    92. 张晖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逻辑 1978—1998》,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
    93.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8 月。
    94. [美]拉尼斯,古斯塔夫、费景汉:《一个经济发展理论》,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3 月。
    95. [美]罗斯托,沃尔特 ? 惠特曼:《起飞》,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3 月。
    96. [英]罗丹,保罗 ? 罗森斯坦:《略论“大推进”理论》,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3 月。
    97. 胡永亮:《2004 ~ 2005 年中东部产业转移与西部产业集群分析》,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
    98. 胡位钧:《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以来城市基层自治制度的变革与反思》,《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 年第 9 期。
    99. 胡建芳:《全国多城市进行户改》,《春城晚报》,2005 年 12 月 11 日。
    100. 胡乐亭(主编):《社会保障概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 年 1 月。
    101. 陈云生:《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年 7 月。
    102. 陈文正、曹永义:《农民上访视角下的乡镇政府治理——浙东 A 镇的个案分析》,《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 年第 3 期。
    103. 陈共:《财政学》(第四版),北京:中国人民大选出版社,2004 年 3 月。
    104. 陈伯君:《非公平经济增长中的西部经济》,《经理日报》,2005 年 2 月 16 日。
    105. 陈丽晖、李勤:《漫湾库区生产恢复障碍及其原因》,《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年 11 月第 12 卷第 6 期。
    106. 陈红宇:《西部大开发与西部民族教育》,《前沿》,2002 年第 12 期。
    107. 陈伟东、吴猛:《社区自组织与直选成本——以武汉市柴东社区和宁波市澄浪社区为个案》,《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 年第 11 期。
    108. 陈栋生:《对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的几点思考》,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
    109. 陈喜强:《政府与社区组织:从纵向控制到横向互动——基于交易费用视角的考察》,《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 年第 1 期。
    110. 陈桂棣、春桃:《中国农民调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年 4 月。
    111. 陈迪平:《库兹涅茨收入分配假说与我国现实》,《江西社会科学》,2004 年第 3 期。
    112. 宋旭光:《可持续发展测度方法的系统分析》,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年6 月。
    113. 林凌、刘世庆:《西部大开发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
    114. 竺乾威、马国泉:《公共行政学经典文选》(英文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5 月。
    115. [美]朗,丹尼斯:《权力论》,陆震纶、郑明哲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 月。
    116. 萨巴蒂尔,保罗?A:《政策过程理论》,北京:三联书店,2004 年 4 月。
    117. 恩和:《草原荒漠化的历史反思:发展的文化维度》,《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年第 2 期。
    118. 姜明伦、郭红东:“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证研究——基于云南省“元谋模式”的调查》,《新疆农垦经济》,2006 年第 1 期。
    119. 姜昭、王凯:《我国农户与龙头企业主要利益联接机制的优缺点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06 年第 1 期。
    120. 徐建国、汤家麟:《从澜沧江到湄公河》,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年 10 月。
    121. 徐勇:《村民自治:中国宪政制度的创新》,《中共党史研究》,2003 年第 1 期。
    122. 徐理结:《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与发展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6 年第1 期。
    123. 唐宗焜:《国际合作社联盟〈关于合作社界定申明〉中译文问题》,http://ie.cass.cn/window/xsdt.asp?id=116。
    124. 傅晨:《中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形式与制度变迁》,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3 月。
    125. 康占平:《西部与东中部地区开展经济合作的经济基础分析》,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
    126. 康晓玲:《2005 年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状况分析》,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
    127. 陶万辉:《效率何以是公平的一个标准》,《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6 年第 2 期。
    128. 袁文平、刘恒:《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实质》,《财经科学》,2000 年第 6 期。
    129. 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12 月。
    130. 郭勇:《三元结构条件下中国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问题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 3 期。
    131. 杨卫军:《2005 年西部农民收入分析与预测》,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
    132. 杨志勇、张馨(编著):《公共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 月。
    133. 杨清震(主编):《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年 1月。
    134. 杨宏山:《全球视野中的地方治理发展趋势》,《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年第 10 期。
    135. 杨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教育功能的强化——从宁夏吊庄开发性移民看教育的发展及其功能》,《西北民族研究》,2004 年第 3 期。
    136. 杨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综述》,《青海民族研究》,2005 年 7 月第 3 期。
    137. 杨灿明、胡洪曙、施惠玲:《国民待遇与制度伦理分析——兼论“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 年第 5 期。
    138. 赵海东:《跨越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高速增长的案例分析》,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8 月。
    139. 赵亚贞:《县域经济: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小康战略的基本路径》,《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 年第 3 期。
    140. 赵京、王再文:《西部各地区发展战略差异与经济差异的分析》,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
    141. 姚大金、杨泽祥、甘巧林、王力宾、余晓东、王榆青、杜涛、王翔、张金甫、师斌、卿炜、许群:《云南贫困乡乡村特性与类型的因子生态研究》(1998 年云南省教委科研课题),《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 年 12 月,第 18 卷课题专辑。
    142. 格桑顿珠、纳麒(主编):《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报告》(2003—2004),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年 4 月。
    143. 麻宝斌:《中国公共行政改革面临的十重困境》,《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年第 5 期。
    144. 柴世钦:《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差距探析》,《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 年第4 期。
    145. 曹毅:《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实施跨越式发展的探索:恩施自治州药业产业化实施情况调查》,《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 年第 3 期。
    146. 曹安勇、杨军、秦占奎、栾家珍:《贵州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研究》,第 4、9、10页。
    147. 鲁彩荣:《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云南民族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编)《中国民族发展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年 4 月。
    148. 彭寿清:《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求索》,2005 年第 3 期。
    149. 温世仁:《西部开发十年可成》,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1 年 9 月。
    150. 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反思》,《科学决策》,2001 年 1 期。
    151. 温军:《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政策稳定性评估 1949~2002 年》(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03CJY018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开发研究》,2004 年第 3 期。
    152. 程文晋、吴金鹏:《哈耶克经济哲学方法论述评》,《理论经济学》(复印报刊资料),2003 年第 7 期。
    153. 程志民、江怡(主编):《当代西方哲学新词典》,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年 2月第 1 版。
    154. 程同顺、李秋兰:《论乡镇政府的职能错位》,《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年第 5 期。
    155. 程厚思、邱文达、赵德文:《边缘与“孤岛”——关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成因的一种解释》,《中国农村观察》,1999 年第 6 期。
    156. 董秘刚、刘新权:《2005 年西部开放程度的回顾分析与前景预测》,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月。
    157. 程建平:《西部开发的五个不等式》,《改革与理论》,2000 年第 5 期。
    158. 路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背后》,《北方经济》,2000 年 2 月期。
    159. 萨缪尔森,保罗.列?A、威廉?D?诺德豪斯:《经济学》(第 12 版)(上、下),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年 3 月。
    160. 黄健英:《起飞——西部民族地区大开发的新思维》,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年 6月。
    161. 黄新华:《制度缺失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三大问题》,《财经问题研究》,200年第 8 期。
    162. 普同金:《少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载《中国民族发展研究》(云南民族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编),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 年 4 月版。
    163. [美]森,阿马蒂亚:《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年 7 月第 1 版。
    164. [美]森,阿马蒂亚:《贫困与饥荒》,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年 1 月第 1 版。
    165. [美]舒尔茨,西奥多 ? W:《人力资本投资》,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3 月。
    166. [美]舒尔茨,西奥多 ? W:《向农民投资》,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3 月。
    167. 傅如良:《综论我国学界关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 年 1 月第 1 期。
    168. 樊纲:《发展的道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2002 年 1 月。
    169. 樊怀玉、郭志仪、李具恒、荣立、马顺福、曹洪民:《贫困论——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年 9 月。
    170. 颜鹏飞、唐轶昂:《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研究——兼评库兹涅茨的“倒 U 理论”》,《福建论坛》,2002 年第 3 期。
    171. [英]霍布豪斯,L.T.:《形而上学的国家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年 9 月。
    172. 穆光宗:《“三农”问题:人口学家如是说》,《人口研究》,2003 年第 2 期。
    173. 谭桔华:《论合理政府规模与政府行政成本》,《公共行政》(复印报刊资料),2005年第 6 期。
    174. 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年 3 月。
    175. 魏后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成效及未来政策取向》,韦苇(主编)(西部蓝皮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 200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8 月。
    176. 谢庆奎:《政治改革与政府创新》,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年。
    177. [瑞典]缪尔达尔:《一国地区经济不平等的趋势》,郭熙保《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年 3 月。.
    178. 国家环保总局:《2005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第 64 页。来源:http://www.zhb.gov.cn/download/2005zkgb.pdf
    179. 新华社:《国土资源部调查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减至 1.4 亩》,2006-04-11。来源:http://www.gov.cn/jrzg/2006-04/11/content_251427.htm
    180. 《中国国土资源报》:《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耕地保有量约束指标》,2006-03-06。来源:http://www.gov.cn/jrzg/2006-03/06/content_219632.htm
    181.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 2005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 年 2月 28 日,图 1、图 4。来源:http://www.stats.gov.cn/tjgb/ndtjgb/qgndtjgb/t20060227_402307796.htm
    182. 国家统计局:《2005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2006-03-16。 来源:http://www.stats.gov.cn/tjgb/rkpcgb/qgrkpcgb/t20060316_402310923.htm
    183. 《农村经营管理》编辑部:《引导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谈《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示范章程(试行)》的施行》,《农村经营管理》,2006 年第 3 期,第 10 页。
    184. 《中国中西部地区开发年鉴 2000》,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年 12 月。
    185. 《中国统计年鉴 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年 9 月。
    186. 《云南统计年鉴 2004》,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年 6 月。
    187. 《人民日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 2 月 22 日。
    188. 《人民日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部署》,2006 年 2 月 22 日。
    189. 《人民日报》,2005 年 2 月 20 日。
    190. 《人民日报》2005 年 1 月 7 日。
    191. 《文摘周报》,2006 年 9 月 15 日。
    192. 《文摘周报》,2006 年 9 月 22 日。
    193. Brown, Bernard E., Comparative Politics: Notes and Readings.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3.
    194. Edin, Maria, Market Forces and Communist Power – Local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Uppsala University, Uppsala: 2002.
    195. Fei, Hsiao-Tung, Peasant Life in China ,Routledge,1939, 和 Fei, Hsiao-Tung and Chih-I Chang: Earthbound China: A Study of Rural Economy in Yunnan, Routledge, 1948.
    196. Galtung, Johan, “The Chinese Path to Development”, in Glaeser, Bernhard, (ed.), Learning from China?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 London: ALLEN & UNWIN, 1987.
    197. Gore, Lance L. P., Market Communism: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of China’s Post-Mao Hyper-Growt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198. Hahn, Ekhart, “The Operational Contexts between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Settlement Policies”, in Glaeser, Bernhard, (ed.), Learning from China? –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 London: Allen & Unwin, 1987, pp. 185-192.
    199. Hanf, Kenneth and Alf-Inge Jansen, (eds.), Governance and Environment in Western Europe – Politics,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Harlow: Longman, 1998.
    200. Hannigan, John A.,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 Social Constructionist Perspectiv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201. Hegel, G. W. Friedrich,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 Inc, 1956.
    202. Hirsch, Philip and Carol Warren, the Politics of Environment in Southeast Asia, London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203. Howlett, Michael and M. Ramesh, Studying Public Policy: Policy Cycles and Policy Subsystem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204. Iverach, David, “Nam Theun 2 – A Test Cas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Laos”, in Stensholt, Bob, (ed.), Developing the Mekong Subregion, Monash Asia Institute, Monash University, 1997.
    205. Kaup, Katherine Palmer, Creating the Zhuang: Ethnic Politics in China, London: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Inc., 2000.
    206. Mackerras, Colin: China’s Ethnic Minorities and Globaliz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2003.
    207. Peet, Richard and Michael Watts, Liberation Ecologies: Environment, Development, Social Movement, London: Routledge, 2003.
    208. Shih, Chih-Yu, 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s Political Economy.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Inc. 1995.
    209. Stiglitz, Joseph E., “Whither Reform? Ten Years of the Transition”, in Boris Pleskovic and Joseph E. Stiglitz (ed.), Annual World Bank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9, The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December, 2000, pp.30,37.
    210. Stiglitz, Joseph E., “Development Thinking at the Millennium”, in Pleskovic, Boris and Nicholas Stern (eds.), Annual World Bank Conference on Development Economics 2000. 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July 2001.
    211. The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ur Common Futur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212. Weaver, James H., Michael T. Rock and Kenneth Kusterer: Achieving Broad-Bas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vernance, Environment, and Growth with Equity, Kumarian Press, Inc. 1997.
    213. Wu Zijing, “The Origin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China”, in Bernhard Glaeser (ed.), Learning from China? –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r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 London: Allen & Unwin, 1987, pp. 111-119.
    214. Yabuki, Susumu, China’s New Political Economy -The Giant Awakes. Translation edition by Stephen M. Harner. Westview Press, 1995.
    215. Zeigler, Harmon, Pluralism, Corporatism, and Confucianism,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8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