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枧槽苗乡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这是一项关于我国民族散杂区的田野工作。工作中关注川滇黔交界处苗
    族社会文化发展变迁诸多表现和内容。力图多角度发掘和考察各民族在大杂
    居、小聚居居住环境下文化间的互动和影响,及其在此前提下民族文化的自
    我调适功能和作用。同时也深切地关注少数民族生活现状,并提出一些个人
    的看法和建议。全文除绪论和附录外共八章,共约20万字。
    绪论。阐述选题缘由和意义。探讨文化变迁理论对所作研究的重要意
    义;简述我国苗族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对本研究的牵引作用;对田野工作基
    本介绍以及自我评价。
    第一章,生境与源流。概述调查点--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枧槽乡生态
    环境、自然资源和历史沿革,以及人口、婚姻及民族状况;分析“高山苗”
    山地文化特征,指出严酷的生境制约着苗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第二章,物质与人文。主要分析“高山苗”迁徙与定居历史现状、居住
    格局特点、日常生活方式等物质文化内容;通过分析村寨与民族之间各种错
    综复杂的关系,探讨其特有的人际文化现象。
    第三章,生计与类型。概括历史和传统的生计特点、劳动生产工具、耕
    作技术、园艺业、家庭手工业、养殖业、传统分工以及商贸与交通,指出山
    民们依然没有摆脱传统落后的农耕生产方式和较低的生活水平,尽管随着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已经显现对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端倪,
    但对土地的话语依旧是这个时代、这一地区农耕民族不变的主题。
    第四章,文娱与技艺。描述其文学艺术、节日娱乐、服饰文化和工艺,
    归纳民族文化的艺术特色。它们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具体体现,勾
    勒出文化流变和脉动。
    第五章,家庭与家族。分析其家庭、婚姻、亲属称谓制度和家族的内在
    联系性和典型性特征。突显表现于各种社会关系网络和仪礼特征之中的文化
    特色,并剖析“高山苗”家族文化的内容以及对现实的作用。
    第六章,巫术与宗教。分析以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为主要特征的原始宗
    
    教信仰特征,并对上个世纪初基督教的传入及其影响作一个描述和客观评
    价。从一个新的理论视角考察乡土社会宗教、巫术、仪式、信仰同医疗的关
    系,认为它们是一个连接状态,心灵的安慰和生理的治疗关系密切,过分地
    排斥打击巫术行为和观念丝毫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第七章,传承与教育。考察散杂区主流文化对亚文化的影响和碰撞,以
    及由此产生的少数民族传统教育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互动和矛盾问题。
    主要辨析历史上受基督教影响而启蒙的山民教育到民族教育的自觉,以及解
    放后高寒山区民族教育在曲折中前进等问题。
     第八章,结语:文化链接与苗乡社会。揭示该地区苗族文化在与主流文
    化互动过程中仍然保持其自身发展轨迹的原因在于其内部诸文化因子的链
    接所产生的功能。同时,关注民族散杂区各民族实际生活,并提供学术层面
    的参考和建议,有助于提高民族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附录。共四部分:长诗辑录、《视槽苗族亲属称谓表格》、《罗氏族谱》
    (图片选)、((’t二次葬”(翻尸)》(仪式录像剪辑图)。
     本研究的贡献。首先,通过田野调查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运用笔
    录、摄影、摄像、录音等手段,对“高山苗”社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做一
    次较为系统的梳理。其次,田野工作及其成果对半个世纪以前前人的研究成
    果具有承继性,作为对该地区进行一段长时期的田野工作并撰写学术论文,
    又具有创见和现实意义。而尤为重要的是,提出民族散杂区山地苗族文化在
    同主流文化互动前提条件下,其内部文化因子通过自我调适使得本民族文化
    具有区别于同一区域内主流文化的显著特征。因此,“高山苗”文化发展轨
    迹变迁主要是受内部七大文化因子实际作用的结果。而这一考察是当前我国
    西部苗族研究中的一次突破。所以,本研究不但对民族学同类研究起到抛砖
    引玉的作用,而且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对开展少数民
    族散杂区的民族工作也将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本。
    关键词:川滇黔交界处,民族散杂区,视槽苗族乡,高山苗,社会文化变迁
    卜
This is a fieldwork about the people living in a multinational scattered area in China. In my work, I shall mainly focus on some representation and content of Miao people, under their social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living in the intersectional area of Chuan (Sichuan Province), Dian (Yunnan Province) and Qian (Guizhou Province), so as 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function of their cultural self-adjustment based on the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 and influence of various ethnic groups in this area where people are inhabiting in a pattern of "wide distribution and compact inhabitation". Besides, I shall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people's life in the area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to propose some views and suggestions personally after my careful investigation. In the paper, the essays and their accompanying pictures are both excellent and convenient as references, the paper covers 8 chapters and the exordium and appendix, with total words of 200,000 in Chinese characters.Exordium: The meaning and the reason for choosing the title as fieldwork and studyProbing into the important meaning of the research through the theory of Cultural Change; sketching the history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n the research of Miao people with a drawing function to the relevant research which I am doing in my field; a basic introduction and self-evaluation to the fieldwork.Chapter one: Surroundings and Origins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the site-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istoricalorigin, marriage, population and people's conditions; An analysis of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Gaoshan Miao" and proving that the Miao people have been restricted by the harsh ecological situations of their economic,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who are inhabiting in Jiancao village, Xuyong county, Luzhou city in Sichuan Province.Chapter two: Substance and Humanity
    
    Mainly analyzing "Gaoshan Miao" of their hylic culture, such as historical migration and settlement, current residential situations, daily lives etc; Probing into the phenomena of characteristic interpersonal culture through analyzing various kinds of complex relations among villages and various ethnic groups.Chapter three: Livelihoods and TypesA Summary of historical and traditional livelihood characteristic, implements of production, farming techniques, horticulture skills, household handicrafts, livestock breeding, traditional labor differentiation, trade and traffic; Pointing out that the villagers haven't cast off the unenlightened traditional mod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an underdeveloped living standar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has already manifested the clue of development of the life style of traditional product modes, but the dependence of the land is still an unchanged theme of the agro-farming nationality in this era and the area.Chapter four: Literature and art, recreation and craftA summary of Gaoshan Miao's cultural and artistic specialties through the description of their literature, art, festival, costume and more crafts, etc. which are important carriers and concrete revel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ethnic culture, and which can outline the change and the puls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ethnic culture.Chapter five: family and clanAn Analysis of family, marriage, kinship Terminology and the relative and typical characteristic in the clan; Conspicuously displaying the culture characteristic in various kinds of the networks in social relationships and ceremonial characteristic; and analyzing Gaoshan Miao of their clan's culture and the related practical function.Chapter six: Sorcery and ReligionAn Analysis of the belief of the primitive religion with veneration of ancestors and ghosts; and some descriptions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s of the afferent Christianity's influence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t the early beginning of last century; A Research on the rural social relationship, such as among religion,
    
    sorcery, ceremony, faith and medical treatment from a new theoretical visual angle: the result is that there are close connections between c
引文
[1] 西汉.史记·五帝本纪(点校本).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 唐.樊绰.云南志(赵吕甫校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7月。
    [3] 明.杨慎.滇程记.万历33年刻本。
    [4] 清.谢圣纶.滇黔志略(抄本).云南图书馆藏。
    [5] 清.邓元德等.(光绪)续修叙永永宁厅县合志(54卷、卷首1卷).1908年。
    [6] 民国.赖佐唐 宋曙.叙永县志.1935年。
    [7] 民国.凌纯声 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47年。
    [8] 民国.中国边政学会边政公论社.边政公论.南京,1941年,1944--1945年,1947--1948年。
    [9] 艾新荣 艾卫民.筠连苗族文化.香港:中国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
    [10] 蔡家麒.民族学田野调查理论与方法.见中国民族学会云南民族学院.全国第二期民 族学讲习班讲义(上、下)打印稿,1985年。
    [11] 陈桂棣 春桃.中国农民调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12] 陈其南.家族与社会--台湾与中国社会研究的基础理念.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 司,民国79年。
    [13] 大方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六寨苗族.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年。
    [14] 方向新.农村变迁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
    [15] 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年。
    [16]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7] 石启贵.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18] 古文凤.漂泊的家庭:苗族(20世纪中国民族家庭实录丛书之一).昆明:云南大 学出版社,2001年。
    [19] 古仕林.四川苗歌文化.香港:中国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2002年。
    [20] 贵州民族研究(合订本)(1979、 1982、 1983、 1992、 1996、 1997、 1998、 1999、 2001、 2002) 。
    [21] 国家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 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 版社,1985年。
    [22]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 贵州省编 辑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1-3) .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86年。
    
    [23]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 四川省编 辑组.四川苗族傈僳族傣族白族满族社会历史调查.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
    [24]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人口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3年。
    [25] 国务院农村开发研究中心山区组.山区建设问题探讨.农村读物出版社,1986年。
    [26] 何积全.苗族文化研究.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年。
    [27] 黄才贵.印在老照片上的文化--鸟居龙藏博士的贵州人类学研究.贵阳:贵州民 族出版社,2000年。
    [28] 姜德华等.中国的贫困地区类型及开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年。
    [29] 郎维伟.四川苗族社会与文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
    [30] 李廷贵 张山 周大光等.苗族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31] 林耀华.丛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89年。
    [32] 林耀华.金翼.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33] 凌纯声 林耀华等.20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北京,民族出版 社,2004年。
    [34] 刘峰.百苗图疏证.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35] 龙远蔚 李欣广.寻求均等的发展机会.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
    [36] 罗义群.苗族文化与屈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
    [37] 罗义群.中国苗族巫术透视.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年。
    [38] 苗青.西部民间文学作品选(中国苗族文学丛书编委会编).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年。
    [30] 农牧渔业部.贫困与发展.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40] 芮逸夫 管东贵.川南鸭雀苗的婚丧礼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单刊甲种之 二十三).台湾商务印书馆,民国51年。
    [41] 山海经(罗梦山编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
    [42] 沈红 周黎安 陈胜利.边缘地带的贫困小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43] 宋蜀华 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44] 谭厚锋.中国境外苗族的分布与变迁.见.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3期。
    [45]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46] 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47] 王小强 白南风.富饶的贫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48] 吴一文.苗族古歌与苗族历史文化研究.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0年。
    
    [49] 吴晓东.苗族图腾与神话.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2年。
    [50] 吴泽霖 陈国钧等.贵州苗夷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51] 武新福 龙伯亚.苗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
    [52] 伍新福.苗族文化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年。
    [53] 伍新福.中国苗族通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9年。
    [54]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
    [55] 徐万邦 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56] 徐新建.生死之间--月亮山牯脏节.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57] 叙永县人民出版社.叙永山区跃进之歌(第1-6集).叙永:叙永县人民出版社编 辑,1958年。
    [58] 叙永县志编撰委员会.叙永县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8年。
    [59] 叙永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叙永少数民族,叙永,2003 年。
    [60] 颜恩泉.云南苗族传统文化的变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61] 杨堃.民族学调查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62] 杨庭硕 罗康隆 攀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63] 杨兴斋 杨华献搜集整理.苗族神话史诗选(苗汉文对照).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2000年。
    [64] 杨学正.苗族服饰文化.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年。
    [65] 叶兴庆.中国边缘地带的经济增长.北京:人民出版杜,1990年。
    [66] .袁亚愚.乡村社会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
    [67] 中共叙永县委宣传部.叙永十年:1949-1959,叙永:1959年。
    [68] 中国民族图书馆.百苗图(精粹百纳本).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69]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一九0一--一九二0) (1-3) .北京:1985年。
    [70] 郑也夫.阅读生物学札记.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
    [71] (澳)W.R.格迪斯.苗族的起源(山地的移民--泰国青苗的文化生态学(Migrants of the Mountains)第一章,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1976年),转引自中国社会科 学民族研究所历史研究史资料组.民族史译文集.1978年,5期。
    [72] (法)列维-施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73] (美)C.恩伯M.恩伯.文化的变异(杜杉杉译刘钦审校).沈阳:辽宁人民出版 社,1988年。
    
    [74] (美)伍兹.文化变迁(何瑞福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
    [75]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第10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
    [76] (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
    [77] (美)唐纳德·L·哈迪斯.生态人类学(郭凡 邹和译),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78] (美)Sandra Millett.东南亚的苗族人(周佳星译),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5年。
    [79] (英)弗雷泽(Frazer.J.G).金枝(徐育新等译),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 年。
    [80] (英)马凌诺斯基.科学的文化理论(黄建波等译 张海洋校),北京:中央民族大 学出版社,1999年。
    [81] (英)普里查德.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褚 建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
    [82] (英)柏格理 邰慕廉等.在未知的中国(东人达 东曼译),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2002年。
    [83] (英)C·A·格雷格.礼物与商品(杜杉杉 姚纪德 郭锐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 社,2001年。
    [84]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年。
    [85] (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
    [86]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夏建中译),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年。
    [87] (英)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连树声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88] Edward B. Tylor: Primitive Culture, Hery Holt and Co. 1877.
    [89] C. Leve-Strauss: Social Structure, in A. L. Kroeber, ed, Anthropology Toda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3.
    [90] E. R. Leach:Political of Kachin Social Structure, Beacon Press, Boston, 1954.
    [91] Louise Schein: Minority Rules: The Miao and the Feminine in China's Cultural Politics, Duke Press, 2000.
    [92] P. Leepreecha:Kinship and Identity among Hmong in Thailand.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200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