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守望·逃离·追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作为当代海峡两岸颇有影响的实力派作家,王安忆和朱天文朱天心姐妹在家庭背景、个人经历及创作上有很多相似的倾向,也各有一己的风貌,无疑具有可比性。
     本论文在对她们各自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以“守护·逃离·追寻”为主线,以“家族”、“成长”、“性别”、“都市”为切入点,对她们作品中具有相似主题倾向的部分进行比较,同时进一步挖掘在相似主题之下由于两岸社会、文化、政治的差异给文学创作带来的异质性,以发掘其文本背后所蕴涵的历史、文化、人性内涵,试图为两岸文学作家的创作和文学评论提供一个新的参考视角。
     论文由家族书写、成长书写、性别书写、都市书写四部分组成。
     家族书写部分:主要考察父女两代对“原乡”的追寻。王安忆和朱氏姐妹把父辈放在特定的革命战争年代,通过他们对实际存在的地理意义上的“原乡”——祖国大陆的追寻,流露出父辈在追寻过程中所体会到的被放逐意识,以个体在历史中的遭遇来折射国共两党的恩怨纠葛。王安忆的插队经历和朱氏姐妹的“眷村”经历,成为她们创作的“原点”反复出现,而插队时的农村和曾居住过的“眷村”就是她们心中的“原乡”。她们对“原乡”的情感也经历了最初的逃离到最终的回归,看似简单的离开—归来模式却传达出作家对社会转型期过度都市化的厌倦和对乡村文明的眷恋。王安忆侧重从历史的、政治的角度进行宏大叙事,朱氏更倾向于从日常的、情感的角度进行人性观照。
     成长书写部分:把王安忆和朱氏姐妹创作中有关成长的作品分为三个特殊的时期:青春的成长,中年场域的衰老,和关于死亡的哲思。其间充满了与时间角力的意味。青春期的成长故事中关注男女成长之别,男性侧重于通过与社会的冲突(常常由偶发事件引起出走),同女性的交往来获得自己的社会身份和性别身份,达到融入成人世界的目的。女性成长故事特别注重“姐妹情谊”在女性意识觉醒上所起的重要作用,传达出独特的女性体验。已进入中年场域的王安忆和朱氏姐妹通过创作的“老灵魂”系列来反思她们对年龄的困惑,来表达她们对当下的迷惘。这里的“老灵魂”并不是指实际生理年龄的衰老,而是心理的衰老。表面是书写历史,其实是反映当下。貌似讥讽老灵魂的迂腐,实际是表达对现实的感慨。无论对个体还是历史都具有深刻的反思意味。王安忆和朱氏姐妹在书写中都具有强烈的时间意识,她们以书写来抗拒时间,传达出文学独特的审美性。王安忆的成长小说偏重于人物与外界环境的张力,朱氏姐妹更倾向于人物的自省意识。
     性别书写部分:通过对都市中女性生存状态的揭示来彰显其女性意识。论文并不刻意强调她们书写中的女性意识,而是把作家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放在人性的高度去考察,以此见出“逃逸和幽闭”是女性生存的悲剧性命运。同时,对女性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坚韧的“力”的美予以肯定,强化其宽容和包容的“地母精神”,而这种肯定又通过对放弃自己性别身份的男同性恋者“荒人”形象来反衬。王安忆偏重于传统语境下的书写,而朱氏则倾向于后现代式的“拼贴”。
     都市书写部分:作家们以悲悯的情怀来关注都市,关注都市重建和改建中被毁坏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被异化的新新人类,从而指出隔断了历史和文化重建的都市不过是建在废墟中的废墟。而面对都市的颓废,王安忆试图通过对民间人性的淬炼来获取都市精神的审美提升,朱氏则通过异国他乡的漫游来宣泄自己的绝望。王安忆偏重温婉的提醒,朱氏则充满急切的质问。
As two veritably influential writer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Wang Anyi and the Zhu sisters (Zhu Tianwen and Zhu Tianyi) deserve an intensive comparative study both for their respective distinctiveness, and for their similar family background, personal experiences, and stylistic idiosyncrasy in writing.
     Based on close study of their canons and following the seminal literary themes of“adherence, escapism, ques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four major thrusts of“family, maturity, gender, city”, and compares the constituent parts in their writings that share similar themes, trying to research into the differences under similar themes that are brought forth by the discrepancies in society, culture and political regim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The aim of it points to the disclosing of historical, cultural and human significance hidden behind different texts, and thereby providing a new perspective for writers and critic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The paper consists of four parts: family writing, maturity writing, gender writing, and city writing.
     Family writing reveals two generations’quest for“hometown”. Setting their fictional father generation in the purposely-chosen revolution period, Wang Anyi and the Zhu sisters unfold the generation’s complex of expatriation awareness through their obsessive quest of the really-existing hometown---the Mainland. And individuals personal vicissitudes also reflect the perplexities betwee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Guomindang Party. Wang Anyi’s memory about her“expatriation in the countryside”and the Zhu sisters’experience in the“army dependent villa”turn out to be the central point showing up over and over again in their writings, and these places are really the“archetypal hometown”in their perception. Their attitude towards hometown switches from escapism to regress, which seems to be a very simple mode of“leave and return”but betrays the authors’tiredness with over urbanization in time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ir attachment with rural civilization, only that Wang prefers macrocosmic narr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s and history, while the Zhu sisters tend to display their human tenderness in everyday life.
     Maturity writing in these writers consists of three specific phases: youthhood development, adulthood aging, and philosophical perceptions with death, partaking of vigorous wrestling with time. Youthhood development emphasizes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wth of male and female. Males tend to win social status and sexual identity through conflict with society and contacts with female, hereby growing into the adult world. Female Bildungsroman, highlighting the role of sisterhood in awakening female consciousness, proves to be special female experience. To Wang Anyi and the Zhu sisters who are already in their prime adulthood, the depiction of“old soul”really betrays their frustration with age, and perplexities with the present age.“The old soul”in adults does not point to the real physical dotage, but mental caducity. It turns out it is not history that is being written, but the present that is being lamented. Time consciousness is deeply felt in all these writers’works, and writings are made to oppose the edging effect of time, thus reflecting the unique aestheticism of literature. Wang focuses more on the tension of characters and outside environment, while the Zhu sisters emphasize on the characters’self-introspection.
     Gender writing displays female consciousness through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city women. The paper does not underline their gender awareness in their canons, but try to study the writers’concern with the females’fate on the plane of humanity, unfolding hereby that“escapism and seclusion”are their tragic fate. Meanwhile, the paper affirms the“toughness”seen in women in everyday life, and highlights“the earth mother spirit”of endurance and comprehensiveness, which finds expression in the gay image of“wastelander”. Wang prefers writing under traditional context, while the Zhu sisters postmodernist“integration”.
     City writing discloses their wasteland awareness latent in their works in light of“wasteland theory”. Writers sympathize with cities, and are concerned with the damaged natural and artificial spectacles in cities, as well as the alienated“new people”, concluding that the reconstructed cities cut off from history and culture are merely wasteland built on wasteland. In face of city wasteland, the writers attempt to aesthetically sublimate city spirit through tempering mass humanity. Wang prefers gentle reminding, and the Zhu sisters earnest justification.
引文
1关于三位作家在台湾研究的博硕论文资料均来自www.ncl.edu.tw。
    1詹宏志:《时不移事不往——读朱天心的〈我记得…〉》,朱天心:《我记得…》,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第6—13页。
    2詹宏志:《一种老去的声音——读朱天文的〈世纪末的华丽〉》,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第5—10页。
    3杨照:《文学、社会与历史想像——战后文学史散论》,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5年,第151—170页
    4庄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学集团研究》,《国文天地》1998年第13卷第8、9期;《〈三三集刊〉的散文研究;《双面夏娃——朱天文、朱天心作品比较》,《台湾文学学报》2000年第6期。
    1张大春《一则老灵魂——朱天心小说里的时间角力》,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5—15页。
    2黄锦树:《从大观园到咖啡馆——阅读/书写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85—227页。
    3王德威:《老灵魂前世今生——朱天心的小说》,朱天心《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5——30页。
    4黄锦树:《悼祭之书》,《漫游者》,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6—25页。
    5詹宏志:《一种老去的声音——读朱天文的〈世纪末的华丽〉》,《世纪末的华丽》,2008年版,第5—10页。
    6王德威《从〈狂人日记〉到〈荒人手记〉论朱天文,兼及胡兰成与张爱玲》,《世纪末的华丽》,2008年版,第201——218页。
    1朱天文:《荒人手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第221—222页。
    
    1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2霍家特:《当代文化研究》,周宪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8页。
    1杨经建:《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长沙:岳麓书社,2005版,第2—3页。
    1杨经建:《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2页。
    
    1参见王安忆,张新颖:《谈话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2杨经建:《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15页。
    3王安忆《纪实和虚构——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8页。
    4王安忆:《父系和母系的神话》,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25页。
    
    1王安忆:《父系和母系的神话》,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32页。
    2王安忆:《父系和母系的神话》,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78页。
    
    1朱天文:《花忆前身》,台北:麦田出版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38页。
    2简政珍:《放逐诗学:台湾放逐文学初探》,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6页。
    3张错:《凡人的异类离散的尽头——台湾‘眷村文学’两代人的叙述》,《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4期,第51页。
    1刘俊:《从〈有缘千里〉到〈离开同方〉——论苏伟贞的眷村小说》,《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83页。
    2刘俊:《从〈有缘千里〉到〈离开同方〉——论苏伟贞的眷村小说》,《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83页。
    3王安忆:《父系和母系的神话》,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36—137页。
    
    1王安忆:《父系和母系的神话》,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54页。
    2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维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57页。
    1朱天心:《〈华太平家传〉的作者和我》,《漫游者》,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60页。
    2朱天心:《〈华太平家传〉的作者和我》,《漫游者》,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61页。
    3转引自简政珍:《放逐诗学:台湾放逐文学初探》,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6页。
    4简政珍《放逐诗学:台湾放逐文学初探》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9—10页
    1龙应台《干杯吧,托马斯·曼——论放逐中的写作》,《读书》1996年第2期第54—55页。
    2杨经建:《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33页。
    3梅家玲:《八、九〇年代眷村小说(家)的家国想像与书写政治》,陈大为,钟怡雯主编《20世纪台湾文学专题Ⅱ:创作类型与主题》.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243页。
    4梅家玲:《八、九〇年代眷村小说(家)的家国想像与书写政治》,陈大为,钟怡雯主编《20世纪台湾文学专题Ⅱ:创作类型与主题》.台北:万卷楼图示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243页。
    
    1朱天文:《童年往事》,《炎夏之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91页。
    2朱天文:《童年往事》,《炎夏之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73页。
    1简政珍:《放逐诗学:台湾放逐文学初探》,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9页。
    2李晨:《从“伊甸”,到“风尘”——朱天文创作的文学地景转变》,王晓初、朱文斌主编《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第
    四辑),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2页。
    3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79页。
    1王安忆:《父系和母系的神话》,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80页。
    2王安忆:《父系和母系的神话》,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79页。
    3王安忆:《纪实与虚构——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页。
    4简政珍:《放逐诗学:台湾放逐文学初探》,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5页。
    5王安忆:《父系和母系的神话》,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84页。
    6王安忆:《我是女性主义者吗?》,《弟兄们》,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343页。
    1朱天文:《我梦海棠》,《淡江记》,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37页。
    1朱天心:《说明》,《漫游者》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27—28页。
    2朱天文:《童年往事》,《炎夏之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91—192。
    3朱天文:《弱点的张大春》,《有所思,乃在大海南》,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43页。
    4朱天心:《〈华太平家传〉的作者和我》,《漫游者》,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63—164页。
    5杨经建:《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9页。
    
    1邵旭东:《步入异国的家族殿堂——西方‘家族小说’概论》,《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3期。
    2朱双一:《近20年台湾文学流脉:“战后新世代”文学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页。
    
    1转引自樊星:《当代文学新视野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2樊星:《当代文学新视野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5页。
    1樊星:《当代文学新视野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7页。
    2谭桂林:《性文化蜕变中一次新的骚动——评王安忆〈岗上的世纪〉》,见吴义勤主编;王志华,胡健玲编选《王安忆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3王安忆:《岗上的世纪》,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第85页。
    4王安忆:《农村:影响了我的审美方式——王安忆谈知青文学》,《解放日报》,1998-09-02。
    1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66页。
    
    1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68页。
    2崔旭光:《论王安忆90年代小说创作中的城乡视域》,《殷都学刊》,2005年第2期,第93页。
    3王安忆:《隐居的时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74页。
    1王安忆:《隐居的时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37页。
    2王安忆:《隐居的时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70页。
    3王安忆:《隐居的时代》,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99页。
    1王安忆:《稻香村》(序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2马春花:《叙述中国:文化研究视野中的王安忆小说》,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3王安忆:《弟兄们》,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330页。
    4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25页。
    1张雅秋:《都市时代的乡村记忆——从王安忆近作在看知青文学》,《小说作家作品研究》,1999年第6期,第44页。
    2梅家玲:《八、九〇年代眷村小说(家)的家国想像与书写政治》,陈大为,钟怡雯主编《20世纪台湾文学专题Ⅱ:创作类型与主题》.台北市: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242页。
    3齐邦媛:《眷村文学》,《雾渐渐散的时候》,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版,第154页。
    4李有成:《眷村的童騃时代》,《离开同方》,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版,11—12页。
    1谢材俊:《记忆·希望并且好好活着》,《小说家的政治周记》,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3页。
    2黄锦树:《从大观园到咖啡屋——阅读/书写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12页。
    3张大春:《一则老灵魂——朱天心小说里的时间角力》,《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3页。
    1黄锦树:《从大观园到咖啡屋——阅读/书写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97—198页。
    2朱天心:《伊甸不再》,《炎夏之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56页。
    3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65页。
    4张清芳:《浅论台湾‘眷村小说’流派的流变》,《文艺争鸣·史论》,2008年第5期,第73页。
    1李俊国:《都市文学:艺术形态与审美方式》,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3页。
    2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
    3杨经建:《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49—51页。
    4杨经建:《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第50页。
    1桑梓兰:《王度庐的京味女性成长小说》,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页。
    2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8页。
    3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页。
    1朱天文:《小毕的故事》,《最好的时光》,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3—14页。
    2朱天文:《风柜来的人》,《炎夏之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82页。
    3朱天文:《风柜来的人》,《炎夏之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80页。
    4朱天文:《风柜来的人》,《炎夏之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99页。
    
    1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6页。
    2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3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8—90页。
    1王安忆:《遍地枭雄》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206页
    2王安忆:《王安忆自选集香港的情与爱》第三卷,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574页。
    3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0页。
    4转引自徐丹:《倾空的器皿——成年仪式与欧美文学中的成长主题》(博士论文),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第177页。
    
    1王安忆:《王安忆自选集小城之恋》(第二卷)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498页。
    2马春花:《叙事中国:文化研究视野中的王安忆小说》,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3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海口:南海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页。
    1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4页。
    2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海口:南海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页。
    3王安忆:《流水三十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29页。
    4朱天心:《春风蝴蝶之事》,《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72页。
    5朱天心:《春风蝴蝶之事》,《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75页.
    6朱天心:《春风蝴蝶之事》,《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78页.
    1朱天心:《春风蝴蝶之事》,《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84页。
    2朱天心:《浪淘沙》,《方舟上的日子》,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121页。
    3朱天心:《闲梦远南国正芳春》,《击壤歌》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58页。
    4朱天心:《闲梦远南国正芳春》,《击壤歌》,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40页。
    1朱天心:《闲梦远南国正芳春》,《击壤歌》,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43页。
    2朱天心:《浪淘沙》,《方舟上的日子》,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113页。
    3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4王安忆、斯特凡亚、秦立德:《从现实人生的体验到叙述策略的转型》,《当代作家评论》1991年第6期,第34页。
    5王安忆:《王安忆自选集小城之恋》第二卷,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471页。
    1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7页。
    2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6页。
    3 [美]邦妮·齐莫尔曼:《女性同性爱女权主义文学批评面面观》,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43页。
    1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4—55页。
    2王安忆:《流水三十章》,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3陈晓明:《身份政治与隐含的压抑视角——从〈新加坡人〉看王安忆的叙事艺术》,《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3期,第59页。
    1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第330页。
    2詹宏志:《一种老去的声音——读朱天文的〈世纪末的华丽〉》,《世纪末的华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6页。
    3詹宏志:《一种老去的声音——读朱天文的〈世纪末的华丽〉》,《世纪末的华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6页。
    4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55页。
    1朱天心:《预知死亡纪事》,《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19页。
    2张大春:《一则老灵魂——朱天心小说里的时间角力》,《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5页。
    1张大春:《一则老灵魂——朱天心小说里的时间角力》,《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8—9页。
    2黄锦树:《从大观园到咖啡屋——阅读/书写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06—207页。
    3朱天心:《匈牙利之水》,《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19页。
    1朱天心:《匈牙利之水》,《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40页。
    2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55页。
    3黄锦树:《从大观园到咖啡屋——阅读/书写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06—207页。
    4王安忆:《闺中》,《稻香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99页。
    1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95—296页。
    2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96页。
    3詹宏志:《一种老去的声音——读朱天文的〈世纪末的华丽〉》,《世纪末的华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8—9页。
    1唐小兵:《〈古都〉·废墟·桃花源外》,《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48页。
    2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99页。
    3马春花:《叙事中国:文化研究视野中的王安忆小说》,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4王安忆、张旭东:《我们如何呈现历史》(对谈),《文艺研究》,2005年第2期。
    5马春花:《叙述中国:文化研究视野中的王安忆小说》,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1页。
    1转引自黄锦树:《神姬之舞——后四十回?(后)现代启示录》,《黄金盟誓之书》,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第259—260页。
    1王安忆:《启蒙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页。
    2王安忆:《启蒙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2—203页。
    3王安忆:《启蒙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
    
    1王安忆:《启蒙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8页。
    2王安忆:《启蒙时代》,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2—283页。
    3张旭东,王安忆:《对话启蒙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63页。
    
    1张旭东,王安忆:《对话启蒙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2页。
    2张旭东,王安忆《对话启蒙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30-131页。
    1张旭东,王安忆《对话启蒙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30-131页。
    2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76页。
    3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80页。
    4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80页。
    
    1吴盛国:《时间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7页。
    2海德格尔:《人,诗意地栖居》,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1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25页。
    2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19页。
    3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82页。
    4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89页。
    5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294页。
    1张大春:《一则老灵魂——朱天心小说里的时间角力》,《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7—8页。
    2王德威:《从〈狂人日记〉到〈荒人手记〉—论朱天文,兼及胡兰成与张爱玲》,《花忆前身》台北: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214页。
    3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世纪末的华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86页。
    4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世纪末的华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90页。
    5朱天文:《荒人手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00页。
    6张瑞芬:《明月前身幽兰谷——胡兰成、朱天文与“三三”》,《台湾文学学报》第四期,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
    1王安忆《他们在做什么》,《独语》,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77页。
    2转引自唐诺:《记忆·希望并且好好活着》,《小说家的政治周记》序,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18页
    3朱天文:《荒人手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38页。
    4黄锦树:《神姬之舞——后四十回?(后)现代启示录》,《黄金盟誓之书》,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83页。
    5王德威:《从〈狂人日记〉到〈荒人手记〉—论朱天文,兼及胡兰成与张爱玲》,《花忆前身》台北: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第214页。
    1张爱玲:《更衣记》,《张爱玲典藏全集》第三卷,哈尔滨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2周蕾:《现代性和叙事——女性的细节描述》(《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东西方之间阅读记》,台北,麦田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11月1日。第215页。
    1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27页。
    2朱天文:《荒人手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218页。
    3黄锦树:《神姬之舞——后四十回?(后)现代启示录》,《黄金盟誓之书》,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84页。
    4白先勇:《弱冠之年—〈现代文学〉二十周年纪念》,《白先勇文集·第六只手指》,广州:花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1朱天心:《预知死亡纪事》,《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31页。
    2转引自陆扬:《死亡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3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27—328页。
    4莫里斯·布朗肖(法):《文学空间》,顾嘉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83页。
    5陆扬:《死亡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1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5页。
    2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95—297页。
    
    1朱天心:《预知死亡纪事》,《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25—126页。
    2朱天心:《拉曼査志士》,《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85页。
    3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818页。
    1黄锦树:《悼祭之书》,《漫游者》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8—9页。
    2黄锦树:《悼祭之书》,《漫游者》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8—9页。
    3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39页。
    4朱天文:《挥别的手势——记父亲走后一年》,《黄金盟誓之书》,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47页。
    5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1卡尔维诺(意):《看不见的城市》,张宓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45—46页。
    2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4页。
    
    1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84页。
    2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15页。
    
    1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36页。
    2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75页。
    3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137页。
    1朱天文:《花忆前身》,《黄金盟誓之书》,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54页。
    2王安忆:《月色撩人》,《文汇报》第22282期,第11页。
    1张爱玲:《有女同志》,《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79页。
    2苏伟贞:《三个出走的女人——联合报三篇小说奖作品探析》,《和而不同》,陆卓宁主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93页。
    3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世纪末的华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53页。
    4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世纪末的华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42页。
    5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世纪末的华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50页。
    1王德威:《从〈狂人日记〉到〈荒人手记〉—论朱天文,兼及胡兰成与张爱玲》,《花忆前身》,台北: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7页。
    2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
    3朱立立:《身份认同与华文文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40—241页。
    4朱立立:《身份认同与华文文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40—241页。
    1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90页。
    2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136页。
    3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世纪末的华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47—148页。
    1王德威:《从〈狂人日记〉到〈荒人手记〉—论朱天文,兼及胡兰成与张爱玲》,《花忆前身》,台北: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4页。
    2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2—63页。
    
    1祝亚峰:《性别视阈与当代文学叙事》,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31页。
    2朱天文:《巫看》,《巫言》,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1页。
    3朱天文:《不结伴的旅行者(1)》,《巫言》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8页。
    1郑崇选:《镜中之舞: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叙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2页。
    2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90页。
    3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90页。
    1张爱玲:《谈女人》,《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64—72页。
    2转引自聂伟:《文学都市与影像人间:1990年代以来都市叙事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3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页。
    4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16页。
    1王安忆:《心灵世界:王安忆小说讲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8—90页。
    
    1王安忆:《小城之恋》,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2王安忆:《桃之夭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65页。
    3王安忆:《桃之夭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页。
    
    1王安忆:《桃之夭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页。
    2王安忆、张新颖:《谈话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页。
    3王安忆:《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9页。
    
    1王安忆:《男人和女人,女人和城市》,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2朱天文:《女之甦》,《传说》,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89页。
    3《“眷村”见证台湾50年》,http://www.news.ifeng.com.
    
    1朱天文:《桃树人家有事》,《炎夏之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第236页。
    2《始终维护文学的尊严——李瑞腾专访朱天心》(《文讯杂志》,1993年第53期,第81页。
    1徐春萍:《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与王安忆谈〈长恨歌〉》,《文学报》2000年10月26日,第5页。
    2朱天文:《衣香》,《有所思,乃在大海南》,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52页。
    3朱天文:《衣香》,《有所思,乃在大海南》,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06页。
    4朱天文:《日神的后裔》,《世纪末的华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79页。
    1朱天文:《荒人手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版,1997年版,第65页。
    2朱天文:《狱中之书》,《花忆前身》,台北: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37页。
    3朱天文:《花忆前身—写于“张爱玲与现代中文文学国际研讨会”》,《黄金盟誓之书》,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50页。
    1朱天文:《花忆前身》台北: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71页。
    2朱天文:《花忆前身》台北: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75页。
    3张爱玲:《谈女人》,《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71页。
    4王安忆:《我是女性主义者吗?》,《兄弟们》,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324页。
    5朱天心:《肉身菩萨》,《世纪末的华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45页。
    6张瑞芳:《明月前身幽兰谷——胡兰成、朱天文与“三三”》,《台湾文学学报》第四期,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第189页。
    1朱天文:《荒人手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2页。
    2朱天文:《荒人手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9页。
    3朱天文:《荒人手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23页。
    4朱天文:《荒人手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32页。
    5转引自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版,第32页。
    6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335页。
    1 (捷)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余中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246页。
    2朱天文:《荒人手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第65页。
    3朱天文:《荒人手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7页。
    4朱天文:《荒人手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41页。
    5朱天文:《荒人手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42页。
    6朱天文:《荒人手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218页。
    1黄锦树:《神姬之舞——后四十回?(后)现代启示录》,《黄金盟誓之书》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第268—269页。
    2黄锦树:《神姬之舞——后四十回?(后)现代启示录》,《黄金盟誓之书》,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68—269页。
    3朱天文:《荒人手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11页。
    4黄锦树:《神姬之舞——后四十回?(后)现代启示录》,《黄金盟誓之书》,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70页。
    1黄锦树:《神姬之舞——后四十回?(后)现代启示录》,《黄金盟誓之书》,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78—279页。
    2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世纪末的华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58页。
    3朱天文:《好男好女》,《最好的时光》,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76页。
    4参见程光炜:《王安忆与文学史》,《当代作家评论》脚注①,第4页。
    5王晓明:《从“淮海路”到“梅家桥”—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转变谈起》,吴义勤主编;王志华,胡健玲编选,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307页。
    1王安忆:《纪实与虚构——创造世界方法之一种》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第1页。
    
    1王安忆:《寻找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
    2舒可文:《城里,关于城市梦想的叙述》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3舒可文:《城里,关于城市梦想的叙述》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1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第324页。
    2王安忆:《上种红菱下种藕》,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3王安忆:《遍地枭雄》,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陈晖:《遍地枭雄:从成长叙事的角度看》,《文艺争鸣》2007年第8期,第61页。
    2朱天心;《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92页。
    3朱天心;《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95页。
    4朱天心;《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95页。
    1梅家玲:《八、九〇年代眷村小说(家)的家国想像与书写政治》,陈大为,钟怡雯主编《20世纪台湾文学专题Ⅱ:创作类型与主题》.台北市: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242页。
    2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75页。
    3张爱玲:《烬余录》《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7页。
    4唐小兵:《〈古都〉·废墟·桃花源外》,《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55—256页。
    5刘俊:《世界华文文学整体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1王安忆:《遍地枭雄》,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245页。
    2王安忆:《遍地枭雄》,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38页。
    3王安忆:《遍地枭雄》,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28页。
    4王安忆:《遍地枭雄》,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5王安忆:《遍地枭雄》,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57页。
    
    1王安忆:《米尼》,《王安忆自选集》第五卷,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128页。
    2王安忆:《长恨歌》,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339页。
    3王安忆:《寻找上海》,《寻找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
    4王安忆:《疲惫的都市人》,《寻找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1张旭东:《上海的意象:城市偶像批判与现代神话的消解》,《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
    2王安忆:《寻找上海》,《寻找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2页。
    3王安忆:《香港的情与爱》,《王安忆自选集》第三卷,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272页。
    4朱天文:《柴师父》,《世纪末的华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0页。
    5朱天文:《柴师父》,《世纪末的华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7页。
    1李亚萍:《故国回望——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主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9—40页。
    2黄锦树:《神姬之舞——后四十回?(后)现代启示录》,《黄金盟誓之书》,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267—268页。
    3朱天心:《威尼斯之死》,《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65页。
    4朱天心:《威尼斯之死》,《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56页。
    5王德威:《老灵魂的前世今生——朱天心的小说》,《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1页。
    1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7页。
    2刘俊:《世界华文文学整体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5页。
    3沈虹:《“老灵魂”与“异乡人”——论朱天心〈古都〉中时空的双重变奏》,《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6期,第51页。
    4黄锦树:《从大观园到咖啡屋——阅读/书写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09页。
    5王德威:《老灵魂前世今生—朱天心的小说》,《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24页。
    1转引自唐小兵:《〈古都〉·废墟·桃花源外》《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51页。
    2沈虹:《“老灵魂”与“异乡人”——论朱天心〈古都〉中时空的双重变奏》,《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6期,第51页。
    3朱天心:《古都》,《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212页。
    1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页。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页。
    3王德威:《重读夏志清教授〈中国现代小说史〉—英文本第三版导言》,《中国现代小说史》2005年版,第38页。
    4张鸿声:《海派文学中的“小叙事传统”》,《郑州大学学报》,第105页。
    5陈思和:《民间和现代都市文化》,上海:《上海文学》,1995年第10期,第62—72页。
    6张鸿声:《海派文学中的“小叙事传统”》,《郑州大学学报》,第107页。
    1聂伟:《文学都市与影像民间:1990年代以来都市叙事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2聂伟:《文学都市与影像民间:1990年代以来都市叙事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3王安忆、王雪瑛:《〈长恨歌〉,不是怀旧》,上海:《新民晚报》,2000年10月8日。
    4聂伟:《文学都市与影像民间:1990年代以来都市叙事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5王安忆:《主人的天空》,《寻找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23页。
    
    1王安忆:《乌托邦诗篇》,见《香港的情与爱》,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版,第304页。
    2聂伟:《文学都市与影像民间:1990年代以来都市叙事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3张鸿声:《海派文学中的“小叙事传统”》,《郑州大学学报》,第106页。
    1王安忆:《富萍》,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86页。
    
    1王安忆:《遍地枭雄》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年版,第167—168页。
    2张爱玲:《到底是上海人》,《张爱玲文集》第四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0页。
    1王德威:《当代小说20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49页。
    1朱天心:《闲梦远南国正芳春》,《击壤歌》,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版,第31页。
    2朱天文:《柴师父》,《世纪末的华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5页。
    3姜涛:《从会馆到公寓:空间转移中的文学认同——沈从文早年经历的社会学再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3期,第8页。
    1须文蔚主编,《文学@台湾:11位新锐台湾文学研究者帮你认识台湾文学》,台南市:台湾文学馆出版,第218页。
    2张大春:《一则老灵魂——朱天心小说里的时间角力》,《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3页。
    3张大春:《一则老灵魂——朱天心小说里的时间角力》,《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3页。
    4朱天心:《新版说明》,《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8页。
    5黄锦树:《从大观园到咖啡屋——阅读/书写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220页。
    1傅纪刚:《由〈古都〉、〈漫游者〉看朱天心后现代地理书写》,台北教育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
    
    1黄锦树:《悼祭之书》,《漫游者》,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21页。
    2朱天心:《银河铁道》,《漫游者》,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版,第129页。
    
    1聂伟:《文学都市与影像民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2李新:《王安忆上海小说:城与人的三种意义》,《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第96页。
    
    1舒可文《城里,关于城市梦想的叙述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第2页。
    2骆以军:《记忆之书》,《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41页。
    3朱天心:《古都》,《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第198页。
    1黄锦树:《从大观园到咖啡屋——阅读/书写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第217页。
    2邱贵芬:《历史记忆的重组和国家叙述的建构:试探〈新兴民族〉、〈迷园〉及〈暗巷迷夜〉的记忆认同政治》,《中外文学》1996年第5期,第24页。
    3唐小兵:《〈古都〉·废墟·桃花源外》,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古都》,2002年版,第259页。
    4朱天文:《世纪末的华丽》,《世纪末的华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155页。
    5王安忆:《疲惫的都市人》,《寻找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54页。
    1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张宓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60页。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和自我认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2、(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4、(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5、(美)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6、爱德华·W·赛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7、(美)李欧梵:《徘徊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8、(美)李欧梵:《上海摩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法)莫里斯·布朗肖:《文学空间》,顾嘉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0、(捷)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余中先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11、(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郜元宝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年版。
    12、(奥地利)卡夫卡:《变形记》,李文俊等译,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年版。
    13、(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14、(意)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张宓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15、(美)李欧梵:《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1976年版。
    2、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版。
    3、古继堂:《台湾小说发展史》。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4、刘登翰等主编:《台湾文学史》(上、下),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5、赵园:《城与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6、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7、荒林等著《两性对话》,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5年版。
    8、吴盛国:《时间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9、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0、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
    11、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朱双一:《近20年台湾文学流脉:“战后新世代”文学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徐坤:《变调夜行船:九十年代的女性写作》,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4、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中下二册),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15、曹惠民主编:《台港澳文学教程》,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版。
    16、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7、唐小兵:《英雄与凡人的时代:解读20世纪》,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18、曹文轩:《20世纪末中国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8月版。
    20、王德威:《现代中国小说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2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2、李泽厚:《论语今读》,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3月版。
    23、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24、葛永海:《古代小说与城市文化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
    25、郭小东:《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2月版。
    26、刘思谦、郭力、杨珺:《女性生命潮汐——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散文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
    27、杨经建:《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长沙:岳麓书社,2005年版。
    28、陈平原,王德威编《北京:都市想像与文化记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9、程光炜主编:《都市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30、王宏图:《都市叙事与欲望书写》,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31、杨东平:《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1月版。
    32、王宇:《性别表述与现代认同:索解20世纪后半叶中国的叙事文本》,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3月版。
    33、王进:《魅影下的“上海”书写—从“抗战”中张爱玲到“文革”后王安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34、吴义勤主编,王志华,胡健玲编选:《王安忆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版。
    35、王瑞华:《殖民与先锋:中国痛苦:三位女性对香港的文学解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7月版。
    36、陈晓兰《:城市意象:英国文学中的城市桂林》,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37、李亚萍:《故国回望——20世纪中后期美国华文文学主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38、郑崇选:《镜中之舞: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的文学叙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39、舒可文:《城里,关于城市梦想的叙述》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0、蒲若茜:《族裔经验与文化想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41、肖百容:《直面与超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死亡主题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
    42、陆扬:《死亡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43、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
    44、樊星:《当代文学新视野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45、张英进:《中国现代文学与电影中的城市:空间、时间与性别构形》,秦立彦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版。
    46、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47、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48、刘思谦:《“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版。
    49、马春花:《叙事中国:文化研究视野中的王安忆小说》,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50、李俊国:《都市文学:艺术形态与审美方式》,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1、杨剑龙:《上海文化与上海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52、朱立立:《身份认同与华文文学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3月版。
    53、祝亚峰:《性别视阈与当代文学叙事》,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54、聂伟:《文学都市与影像人间:1990年代以来都市叙事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版。
    55、王安忆、张新颖:《谈话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
    56、张旭东、王安忆:《对话启蒙时代》,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7月版。
    57、陆卓宁主编:《和而不同》,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版。
    58、张其学:《后殖民主义语境中的东方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59、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1、简政珍:《放逐诗学:台湾放逐文学初探》,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3年版。
    2、陈大为、钟怡雯主编《20世纪台湾文学专题Ⅱ:创作类型与主题》,台北:万卷楼,2006年版。
    3、须文蔚主编,《文学@台湾:11位新锐台湾文学研究者帮你认识台湾文学》,台南:台湾文学馆出版,2008年版。
    1、陈思和:《民间和现代都市文化》,《上海文学》,1995年第10期。
    2、邵旭东:《步入异国的家族殿堂——西方‘家族小说’概论》,《外国文学研究》1988年第3期。
    3、王晓明:《从“淮海路”到“梅家桥”——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转变谈起》,《文学评论》2002年第3期。
    4、李新:《王安忆上海小说:城与人的三种意义》,《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5、崔旭光:《论王安忆90年代小说创作中的城乡视域》,《殷都学刊》,2005年第2期。
    6、张错:《凡人的异类离散的尽头——台湾“眷村文学”两代人的叙述》,《中国比较文学》2006年第4期。
    7、张雅秋:《都市时代的乡村记忆——从王安忆近作在看知青文学》,《小说评论》,1999年第6期。
    8、沈虹:《“老灵魂”与“异乡人”——论朱天心〈古都〉中时空的双重变奏》,《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6期。
    9、谭桂林:《性文化蜕变中一次新的骚动——评王安忆〈岗上的世纪〉》,见吴义勤主编;王志华,胡健玲编选《王安忆研究资料》,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10、沈虹:《“老灵魂”与“异乡人”——论朱天心〈古都〉中时空的双重变奏》,《中文自学指导》,2006年第6期。
    11、程光炜:《王安忆与文学史》,《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3期。
    12、陈晓明:《身份政治与隐含的压抑视角——从〈新加坡人〉看王安忆的叙事艺术》,《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3期。
    13、陈思和:《读〈启蒙时代〉》,《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3期。
    14、刘俊:《从〈有缘千里〉到〈离开同方〉——论苏伟贞的眷村小说》,《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15、李晨:《从“伊甸”,到“风尘”——朱天文创作的文学地景转变》,王晓初、朱文斌主编《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第四辑),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6、陈晖:《〈遍地枭雄〉:从成长叙事的角度看》,《文艺争鸣》2007年第8期。
    17、姜涛:《从会馆到公寓:空间转移中的文学认同——沈从文早年经历的社会学再考察》,《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第3期。
    18、张清芳:《浅论台湾‘眷村小说’流派的流变》,《文艺争鸣·史论》2008年第5期。
    19、张鸿声:《海派文学中的“小叙事传统”》,《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李瑞腾:《始终维护文学的尊严——李瑞腾专访朱天心》(《文讯杂志》,1993年第53期。
    2、周蕾:《现代性和叙事——女性的细节描述》(《妇女与中国现代性——东西方之间阅读记》,台北,麦田出版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5年11月。
    3、邱贵芬:《历史记忆的重组和国家叙述的建构:试探〈新兴民族〉、〈迷园〉及〈暗巷迷夜〉的记忆认同政治》,《中外文学》1996年第5期。
    4、施淑:《文化工业化的个性店》,《荒人手记》,台北: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
    5、齐邦媛:《眷村文学》,《雾渐渐散的时候》,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版。
    6、朱天心:《〈华太平家传〉的作者和我》,《漫游者》,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版。
    7、黄锦树:《悼祭之书》,《漫游者》,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版。
    8、詹宏志:《时不移事不往——读朱天心的〈我记得……〉》,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版。
    9、唐诺:《记忆·希望并且好好活着》,《小说家的政治周记》,台北: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01年版。
    10、张大春:《一则老灵魂——朱天心小说里的时间角力》,《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11、黄锦树:《从大观园到咖啡屋——阅读/书写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们》,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12、王德威:《老灵魂的前世今生——朱天心的小说》,《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13、骆以军:《记忆之书》,《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14、唐小兵:《〈古都〉·废墟·桃花源外》,《古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版。
    15、李有成:《眷村的童騃时代》,《离开同方》,台北市: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2年。
    16、梅家玲:《八、九〇年代眷村小说(家)的家国想像与书写政治》,陈大为,钟怡雯主编《20世纪台湾文学专题Ⅱ:创作类型与主题》.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公司,2006年版。
    17、詹宏志:《一种老去的声音——读朱天文的〈世纪末的华丽〉》,《世纪末的华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
    18、王德威:《从〈狂人日记〉到〈荒人手记〉——论朱天文,兼及胡兰成与张爱玲》,《世纪末的华丽》,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
    19、黄锦树:《神姬之舞——后四十回?(后)现代启示录》,《黄金盟誓之书》,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
    20、唐诺:《关于〈巫言〉》,《巫言》,台北:印刻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版。
    1、吴芸茜:《与时间对峙——王安忆论》(博士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柴平:《王安忆论》(博士论文),兰州大学2004年。
    3、关茜:《王安忆的人文关怀》(硕士论文),安徽大学2004年
    4、陈建新:《论王安忆的“上海书写”》(硕士论文),浙江大学2004年。
    5、沈红芳:《女性叙事的共性与个性——论王安忆、铁凝小说创作的契合与差异》(博士论文),河南大学2004年。
    6、陈志蓉:《体验·表现·拯救——论王安忆小说的生命意识》,(硕士论文),安徽大学2004年。
    7、潘华虹:《朱天心小说研究》(硕士论文),中国社科院2005年。
    8、李晨:《生命书写的实践——朱天文作品及其文学经验研究》(硕士论文),中国社科院2005年。
    9、陈秀钗:《试论亦舒、王安忆创作风格的异同——兼论内地与香港的“女性一文学”的审美追求》(硕士论文),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邵水一:《红粉都市烟火人间——论王安忆城市小说的女性立场》,(硕士论文),安徽大学2005年。
    1、刘叔慧:《华丽的修行——朱天文的文学实践》,(硕士论文)淡江大学中文研究所1996年6月。
    2、吴雅慧:《朱天心小说的时空坐标》(硕士论文)中兴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01年。
    3、洪士惠:《上海留恋与忧伤书写——王安忆小说研究》(硕士论文),台北淡江大学中文研究所,2001年。
    4、陈碧月:《五四时期与新时期大陆女性婚恋小说之女性意识研究》(博士论文),台北: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2001年。
    5、徐正芬:《朱天文小说研究》,(硕士论文)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国文学系在职进修班,2002年。
    6、曾燕瑀《朱天心小说研究》(硕士论文),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02年。
    7、邱玫玲:《以自我记忆建构他者历史——朱天心小说的书写网络》(硕士论文),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2003年。
    8、刘纹豪:《国族认同的失落与争辩——朱天心小说研究》(硕士论文),淡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03年。
    9、谢倩如:《朱天心小说研究》(硕士论文),高雄师范大学国文教学研究所,2003年。
    10、陈培文:《朱天心的生命风景与时代课题》(硕士论文),成功大学历史研究所,2004年。
    11、黄淑祺:《王安忆小说的叙事美学》(硕士论文),台北,政治大学中文研究所,2004年。
    12、洪素萱《对他/她,亦是存亡之秋——以书写治疗〈荒人手记〉》,(硕士论文),台南: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04年。
    13、江静芬:《王安忆小说之女性情谊研究》(硕士论文),彰化:彰化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2005年。
    14、颜玮莹:《王安忆长篇小说研究》(硕士论文),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2005年。
    15、孙洁茹:《游移/犹疑——朱天文、朱天心及其作品中的认同与政治》(硕士论文),成功大学历史研究所,2005年。
    16、吕金霙:《戒严之后朱天文的小说创作倾向研究——以〈世纪末的华丽〉、〈荒人手记〉为探讨对象》,东吴大学国文学系,2006年。
    17、陈慧贞:《朱天心小说的题材研究——以成长为线索考察》(硕士论文),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