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间佛教信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历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至隋唐时期已十分兴盛,晚唐五代归义军时期,敦煌佛教空前兴盛并日益世俗化,民间佛教信仰成为敦煌佛教的主流,渗透到敦煌社会、经济、军事、文学、艺术、思想意识、人伦道德、婚嫁丧娶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徒遍布社会各个阶层,形成一个异常庞大的民间信仰群体。民间佛教信仰中形成了一系列对人格化、偶像化神祇的信仰,如对后世影响极大的阿弥陀佛信仰、观世音信仰,而且在发展中不断强化对那些有实用价值和意义的神灵的崇拜,如对风调雨顺有重要作用的海龙王、与人死后命运密切相关的十殿阎王等。这些民间佛教信仰,深深地植根于中华本土文化的沃壤之中,广泛地影响或支配着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占据着异常突出的位置。
     论文以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流行的各种佛教信仰为研究对象,依据敦煌文献,结合考古资料及传世文献,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对每一种信仰的起源、兴盛及在敦煌的流传情况加以探讨研究,并通过对这些佛教信仰的研究来分析敦煌民间佛教信仰的特点。全文共分十个部分:一、绪论,二、阿弥陀佛信仰,三、药师佛信仰,四、观世音信仰,五、五台山文殊信仰,六、十王信仰,七、毗沙门天王信仰,八、宾头卢信仰,九、海龙王信仰,十、敦煌地区民间佛教信仰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
     论文认为,佛教在传播中大幅度、多层次地渗透影响到中国民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信众从僧侣扩展到社会各个阶层,从探讨义理到注重信仰实践活动,这种不断适应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佛教中国本土化、社会化、民间化的历程。在佛教中国本土化、社会化、民间化的大环境下,敦煌地区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一是信众遍布社会各阶层,具有普遍性。上至归义军节度使、高级官员、僧统大德,下至中下级官员、士人学郎、士兵走卒、庶民男女等。二是各种信仰共纳融合,极具兼容性。这一时期敦煌的佛教兼容并蓄,释、道、儒相居并存,相互容纳,其它宗教如景教、摩尼教、袄教等也在敦煌得以自由发展,相得益彰;在与其它宗教的相容共存中,佛教一直保持着特殊的地位,其兼容性更多地表现在佛教内部各宗派、信仰的吸纳与融合。敦煌的民间佛教信仰没有宗派之分,只要能护佑自己及家人,能带来好处的,民众就虔诚信仰。他们崇信佛、菩萨、罗汉、天王、海龙王等各类神灵,而不管他们级别如何,属何宗派,只要对自己有用,就放置一起供养崇拜。三是信仰活动具有极大的实用性。信众们并不注重佛教义理,而是以经像崇拜为中心,侧重开窟建塔、供奉经卷、写经诵经、雕像布施、礼拜斋戒等信仰实践活动;四是各类信仰实践活动都有其目的,不可避免地具有很强的功利性,这与其实用性是相统一的。
Since the Han dynasty,Buddhism was introduced into China.After thedevelopment of the Wei,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Sui and TangDynasties to have been very prosperous.During the late Tang Dynasty,the FiveDynasties and the early Song Dynasty,ie during period of the Guiyijun Regime(848-1036),Buddhism was very popular in Dunhuang and touched the increasingsecularization.At that time,Buddhism was increasingly civilianized,and the civilianbeliefs served as the main aspects of Buddhism,permeating every facet of Dunhuangcommunities,such as economy,military,literature,art,ideology,ethical relationsmorals,marriage,funeral,and so on.The followers of the civilian beliefs were fromeach stratum of Dunhuang communities,and came into being a huge group.Buddhistfolk beliefs formed a series of personification,idols of the gods of the faith,such asthe impact on future generations a great belief in Amita-Buddha,Avalokitesvara,butalso continued to strengthe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ose who have practical value andsignificance of the worship of the gods,such as weather conditions play an importantrole in the Sagara (Dragon Kings),and the fate of people after the death of ten closelyrelated,such as Hades.These civil Buddhist belief,deeply rooted in Chinese culturalhome,affected or dominated all aspects of the wider public daily life and occupied aprominent position.
     Based on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archeological data,historical records andinscriptions seen on the Dunhuang wall-paintings,referring to the previous studies,this paper is destined to do a systematical discussion on the origin of every faith,prosperity and several folk beliefs which were popular in Dunhuang.To analyze theDunhuang Buddhist belief characteristics of civil society.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ten parts:1.Introduction;2.Amita-Buddha faith;3.Bhaisajyaguru faith;4.Avalokitesvara beliefs;5.Bodhisattva Ma(?)jusri and Wutaishan beliefs;6.ten kingsbeliefs;7.Vaisravana beliefs;8.Pindolabharadvaja belief;9.the Dragon King of faith;10.Dunhuang Buddhist belief in the region characterized by civil society and its socialfunction.
     This article holds that the spread of Buddhism in a substantial,multi-levelinfiltration of the Chinese people affected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believersexpanding to all levels of society and the moral principles exploring the faith-orientedpractice,which continued to adapt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ociety is in factthe localization of Buddhism in China,socialization,and of course people.BeingBuddhism in China was in the localization,socialization,and civil society of thelarger environment,the Dunhuang distric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the specificproblems:First,believers throughout all strata of society,are universal.From the GuiYi Jun Jiedushi,senior officials,Buddhist monks Commission,down to lower levelsof officials,scholars learn Lang,soldiers pawns,such as common men and women.Second,integration of various faiths were satisfied,very compatible.This period,inclusive of Dunhuang Buddhist,Buddhism,Taoism,Confucianism coexist withHabitat,to accommodate each other,other religions such as the Nestorian,Manichaean,Zoroastrian,etc.are to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Dunhuang,complementeach other;in the compatible with the coexistence of other religions.Buddhism hasalways maintained a special status,and its surface is more compatibility amongvarious sects of Buddhism,the absorption and integration of faith.Dunhuang'sBuddhist belief did not sectarian civil division,as long as their families can benefitpeople on faith.They believe in Buddhism,Buddha,Ocean,kings,gods such as theDragon King,regardless of their rank,sectarian case.Useful as long as their own,they would depend on the place of worship together.Third,religious activities wereof great relevance.Believers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moral principles of Buddhism,but by like-centered worship,focusing on open cave built tower,dedicated by thevolumes,written by reciting scriptures,going to donate the statue,worship practice offasting;Fourth,the practice of various types of beliefs has its own purpose,inevitablyhas a strong utilitarian,which is the unity of its practicality.
引文
1 《魏书》卷114,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2页。
    2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266-267页。
    3 敦煌陷蕃时间,诸说不一,大致有建中二年(781)、贞元元年(785)、贞元二年(786)、贞元三年 (787)等说法,此从陈国灿先生贞元二年说。详见陈国灿《唐朝吐蕃陷落沙洲城的时间问题》,载《敦煌学辑刊》1985年第1期。
    4 详见陈海涛《吐蕃时期的河西佛教》,《法藏文库》硕博士学位论文抽印本,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5 如张议潮时开凿了大型功德窟(156窟);张淮深曾增修96窟北大像,并在其北侧修建了自己的功德窟(94窟);曹议金亦开其功德窟,称作“大王窟”(98窟)。曹元德与其母回鹘天公主建100窟为其功德窟;曹元深建256窟为功德窟;而曹元忠则先后建61窟、55窟为其功德窟,还重修96窟“北大像”前殿堂楼阁;曹延恭亦建454窟为其功德窟。另外还有张都衙窟(108窟)、宋家窟(146窟)、阴家窟(138窟、231窟、217窟)、王家窟(143窟)、翟家窟(220窟、85窟)等等,仅曹氏归义军时期就新建了大大小小60多所洞窟,还重修了近20所前代洞窟。详见苏莹辉《晚唐五代间敦煌地区的佞佛情形》,淡江大学中文系主编《晚唐的社会与文化》,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90年,第251-271页;陈明、沙武田《莫高窟第98窟及其对曹氏归义军时期大窟营建之影响》,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文化论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65-185页。
    6 顾伟康《论中国民俗佛教》,《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1993年第3期。
    7 许理和著,李四龙、裴勇等译《佛教征服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页。
    8 李四龙《民俗佛教的形成与特征》,《北京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9 李正宇等《唐宋敦煌世俗佛教研究》,1998年打印本。
    10 Thmos Edward Graham.The Reconstruction of Popular Buddhism in Medieval China Using Selected 'pien-wen'from Tun-Huang.Ph.D.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Iowa,1975。
    11 谭伟伦《建立民间佛教研究领域刍议》,见《民间佛教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3-12页。
    14 《般舟三昧经·行品》,《大正藏》第13册,页905b-c。
    15 《大正藏》第53册,页616b。
    16 《高僧传》卷13《经师总论》,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509页。
    17 《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17页。
    18 《高僧传》卷11《竺僧显传》,第401页。
    19 此为现存文献中记载的最早的阿弥陀佛像。
    20 《广弘明集》卷15,《大正藏》第52册,页196b。
    21 《高僧传》卷5《竺法旷传》,第205-206页。刘长东引《中国净土教理史》,认为竺道邻是弥陀佛像最早的造像人,见《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第13页;望月信亨《中国净土教理史》,法藏馆,1942年,第17-18页。据《高僧传·竺法旷传》,竺法旷“晋兴宁中(363-365 ),东游禹穴,观瞩山水。始投若耶之孤潭,欲依岩傍岭,栖闲养志……时东土多遇疫疾,旷既少习慈悲,兼善神呪。遂游行村里,拯救危急,乃出邑止昌原寺,百姓疾者,多祈之致効……时沙门竺道邻,造无量寿像,旷乃率其有缘,起立大殿。相传云,伐木遇旱,旷呪令至水。晋孝武帝钦承风闻,要请出京,事以师礼,止于长干寺。元兴元年(402)卒,春秋七十有六。”从中我们可推断,竺道邻造无量寿像可能是在晋孝武帝(373-396)前后,而支遁卒于366年,其所造阿弥陀佛像早于竺道邻造像。
    22 《法苑珠林》卷16,《大正藏》53册,页406a-b,戴逵为文献记载中居士造弥陀佛像第一人。
    23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5,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123-124页。
    24 《高僧传》卷6《僧叡传》,第245页。
    25 《大正藏》53册,页384b。
    26 《大正藏》50册,页692a。
    27 《艺文类聚》卷7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302页。
    28 刘长东《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第18-19页。
    29 《高僧传》卷6《慧远传》,第214页。
    30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2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619页。
    31 《净土往生传》卷1,《大正藏》第51册,页112b-c。
    32 《高僧传》卷6《释僧济传》,第234-235页。
    33 《高僧传》,第413页。
    34 《高僧传》,第416页。
    35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83页。
    36 《广弘明集》卷15,《大正藏》52册,页200a。
    37 《大魏正光五年(524)岁次甲辰七月己酉朔廿五日癸酉故兰仓令孙府君浮图之铭记》,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47-148页。
    38 《中国石窟·永靖炳灵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图21。
    39 王惠民《炳灵寺建弘纪年应为建弘五年》,《敦煌研究》1998年第3期,第167页。
    40 刘廷壁《成都万佛寺石刻造像》,《成都文物》,1987年第1期;(日)长广敏雄《六朝时代美术研究》,《东京美术》1969年第56-66页;陈清香《西方净土变相的源流及发展》,《东方宗教研究》1988年第2期。
    41 袁曙光《四川茂文南齐永明造像碑及有关问题》,《文物》,1992年第2期。袁曙光认为弥勒像为正面,王静芬先生认为无量寿像为正面,因铭文中先提到无量寿佛,所言极是,参见其《四件四川佛教石雕和净土图像在中国的起源》一文,《敦煌研究》2002年第2期。
    42 (宋)施宿等撰《会稽志》卷8,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86册,第147页。
    43 《高僧传·释法度传》,第331页。
    44 《高僧传·释僧祐传》,第440页。
    45 《高僧传》卷13,第493-494页。
    46 《广弘明集》卷28,《大正藏》第52册,页323b。
    47 《广弘明集》卷16,《大正藏》第52册,页211c。
    48 《广弘明集》卷16,《大正藏》第52册,页212b。
    49 (明)梅鼎祚辑《释文纪》卷21,《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01册,207页。
    50 《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0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2版,第7610-7620页。
    51 《梁书》卷51,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50-751页。
    52 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6页。
    53 《八琼室金石补正》,第77页。
    54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2高叡《造无量寿像记》,第121页。
    55 《全北齐文》卷10,《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3882页。
    56 《陶斋藏石记》卷5,《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1册,第8025页。
    57 《法苑珠林》卷15,《大正藏》第53册,页399c。
    58 《大正藏》第55册,页92b。
    59 《佛祖统纪》卷28,《大正藏》第49册,页289c,
    60 有学者认为阿弥陀佛称号出现在北齐,见《中国佛教史》第3卷。但在东晋支遁作《阿弥陀佛赞》,文中即称“佛号阿弥陀,晋言无量寿”;《雍州金像寺无量寿佛像碑》碑首称“无量寿”,碑文中称“阿弥陀”;晋僧济想象弥陀、转《无量寿经》;梁时沈约、简文帝均作《弥陀佛铭》等等,说明当时无量寿与阿弥陀称号并用,只是无量寿较阿弥陀出现较多而已。
    61 《佛说阿弥陀经》卷1,《大正藏》第12册,页348b。
    62 《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呪》,《大正藏》第12册,页351c。
    63 《大正藏》第50册,页475b。
    64 《陶斋藏石记》卷10,《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1册,第8076页。
    65 《陶斋藏石记》卷6,《僧欣造像记》,《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1册,第8031页。
    66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13,《尼法庆题记》,第72页。
    67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13,龙门山造像中有《尼惠智题记》,第72页。
    68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13,第74页。
    69 见《陶斋藏石记》卷6《翟蛮造弥勒像》,《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1册,第8040页。
    70 《金石萃编》卷29,《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册,第520页。
    71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13,第76页。
    72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13,第76页。
    73 《陶斋藏石记》卷5,《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1册,第8027页、8028页。
    74 《八琼室金石补正》,第122页。
    75 《全北齐文》卷6,《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859页。
    76 《全后魏文》卷60,《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4217-4218页。
    77 刘长东《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第189页。
    78 《大正藏》第47册,页420c-421a。
    79 《大正藏》第47册,页424a-b。
    80 杨明芬《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以敦煌莫高窟西方净土信仰为中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25页。
    81 《八琼室金石补正》第15页。
    82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13,第76页。
    83 《全后周文》卷19,《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3973页。
    84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22,第141页。
    85 刘长东《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第26页。
    86 《八琼室金石补正》,第126页。
    87 《八琼室金石补正》,第135页。
    88 《八琼室金石补正》,第147页。
    89 杨伯达《曲阳修德寺出土纪年造像的艺术风格与特征》,《故宫博物院院刊》1960年总第2期;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3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690-691页。
    90 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3卷,第611页。
    91 《续高僧传》卷2,《大正藏》第50册,页436b。
    92 《大正藏》第47册,页444a。
    93 杨明芬《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第28页。
    94 《大正藏》第51册,页107b-c。
    95 《大正藏》第51册,页142a。
    96 刘长东《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第245-246页。
    97 《八琼室金石补证》,第152页。
    98 《八琼室金石补证》,第155页。
    99 《八琼室金石补正》,第160页。
    100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第4193页。
    101 《人琼室金石补正》,第155页。
    102 《八琼室金石补正》,第155页。
    103 《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11册,第8130页。
    104 《八琼室金石补正》第176页。
    105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24,第155页。
    106 见《中国净土教理史》第134页、135页.
    107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96页。
    108 《大正藏》第49册,页469b。
    109 《佛祖统纪》卷26,《大正藏》第49册,页263a。
    110 《续高僧传·道绰传》,《大正藏》第50册,页594。
    111 这些弥陀信仰实践的事迹,见《佛祖统纪》卷27,《大正藏》第49册,页275c-276c。
    112 《佛祖统纪》卷27,《大正藏》第49册,页275c。
    113 《佛祖统纪》卷27,《大正藏》第49册,页276a,
    114 《八琼室金石补正》,第254页。
    115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29,第188页。
    116 《八琼室金石补正》第206页。
    117 《唐文续拾》卷1,第2-3页,《全唐文》附录。
    118 《造阿弥陀像记》,《全唐文》卷987,第4526页。
    119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31,第203页。
    120 《八琼室金石补正》卷31,第203页。
    121 《文苑英华》卷926《梓州司马杨君神道碑》,第5册,第4876-4878页。
    122 《宝刻类编》卷2,《石刻史料新编》第1辑第24册,第18429页。
    122 明周复俊编《全蜀艺文志》卷52,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81册,第729页。
    123 《佛祖统纪》卷53,《大正藏》第49册,页469b。
    125 《文苑英华》卷783,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第5册,第4136-4137页。
    126 《文苑英华》卷819,第5册,第4323-4324页。
    127 《全唐文》卷325,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58-1459页。
    128 《全唐文》卷350,第1567-1568页。
    129 (宋)赵明诚《金石录》,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上册,第174、 134页。
    130 《文苑英华》卷818,第5册,第4321页。
    131 《文苑英华》卷782,第5册,第4131页。
    132 《文苑英华》卷782,第5册,第4134页。
    133 《文苑英华》卷782,第5册,第4133页。
    134 《文苑英华》卷781,第5册,第4124、 4129、 4125-4126页。
    135 《历代名画记》第52、 53、 56、 70、 68页。
    136 《寺塔记·益州名画录·元代画塑记》合刊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8页。
    137 《寺塔记·益州名画录·元代画塑记》合刊本,《益州名画录》第4、 44页。
    138 《乐邦文类》卷5,《大正藏》第47册,页215b。
    139 《乐邦文类》卷2,《大正藏》第47册,页180b。
    140 明徐长孺辑《东坡禅喜集》,台北:老古文化公司,1982年。黄启江《北宋时期两浙的弥陀信仰》,故宫学术季刊,1996年fall,第1-38页。
    141 《秘殿珠林·凡例》,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23册,第358页。
    142 《庐山莲宗宝鉴》卷5《仪真王侍郎》条,《大正藏》第47册,页327a。
    143 《龙舒净土文》,见《大正藏》第47册。
    144 《乐邦文类》卷3《无量院造弥陀像记》,《大正藏》第47册,页187b。
    145 《乐邦文类》卷3黄策撰《马侍郎往生记》,《大正藏》第47册,页190b。
    116 《乐邦遗稿》卷2 《王朝散劝修西方文》,《大正藏》第47册,页242c-243a。
    147 《乐邦文类》卷3《高宗皇帝御书莲社记》,《大正藏》第47册,页188a。
    148 《乐邦文类》卷2《结莲社普劝文》,《大正藏》第47册,页179a。
    149 《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宗派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360页。
    150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62条,东京: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90年,第81页。这是目前所知现存最早的有纪年的西方净土资料。
    151 北京图书馆藏1276《入楞枷经卷二》写经题记,池田温疑为伪经,见《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152条,第100-101页。北京图书馆善本组《敦煌劫余录续编》,1981,一背(末行)。
    152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209条,第119-120页。
    153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207条,第119页。
    154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204条,第118页。
    155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237条,第126页。
    156 施萍婷《敦煌石窟全集·阿弥陀经画卷》,香港: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19页。
    157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第117页。
    158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289条,第138页。
    159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395条,第162页。
    160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07条,第164页。
    161 详见杨明芬《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第188页。
    162 罗华庆《敦煌石窟画卷·尊像画卷》,香港: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50页。
    163 砺波护先生以为仁寿三年(603)S.4553《大通方广经》令狐妃仁题记为最早出现无量寿国名称者,并以此为据,认为从无量寿佛到阿弥陀佛名称的变化仅有二十多年,当是因没有见到津艺007号写经。见(日)砺波护著,韩昇、刘建英译《隋唐佛教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1页。
    164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639条,第233页。
    165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876条,第302页。
    166 池田温判定为九世纪初写本。见《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1265条,第375页。
    167 此处引用邰惠莉对《大乘无量寿经》的考证,详见《敦煌本<大乘无量寿经>考》,《敦煌佛教与禅宗学术讨论会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年,第299-311页。
    168 (唐)赵璘《因话录》,《丛书集成初编》,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2831册,第25页。
    169 (韩)郑炳润《敦煌佛教故事类讲唱文学所见净土宗与禅宗》,《敦煌研究》1999年第2期。
    170 邰惠莉《敦煌版画叙录》,《敦煌研究》2005年第2期。
    171 《大正藏》第52册,页421a。《法苑珠林》卷15《感应缘·隋五十菩萨瑞像》同记此事,并云出《西域传记》,见《大正藏》第52册,页401a-b。
    174 《文苑英华》卷819,第5册,第4323-4324页
    175 王惠民等学者据经中有无观音势至形象而断定是否观经变,是忽略了经变绘制过程中这一变通现象的。
    176 《寺塔记·益州名画录·元代画塑记》合刊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8页。
    177 杨明芬《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第211页。
    178 《大正藏》第12册,页347a。
    179 参考杨明芬依《敦煌石窟内容总录》所作的统计,见《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第212-213页。
    180 施萍婷《敦煌石窟·阿弥陀画卷》,第21页。
    181 施萍婷《敦煌石窟画卷·阿弥陀画卷》,第53页。
    182 据施萍婷《敦煌石窟全集·阿弥陀经画卷》,第261页。
    184 此据张先堂统计,有关净土五会念佛仪轨和赞文的敦煌写本详见其文中列表,《晚唐至宋初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在敦煌的流传》,《敦煌研究》1998年第1期。
    185 此为杨明芬据P.2130整理的念佛仪轨,第118页。
    186 有关敦煌文献中净土五会念佛相关写本及卷中抄写内容,参见杨明芬著作第三章附表二;张先堂《晚唐至宋初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在敦煌的流传》,《敦煌研究》1998年第1期,第50-54页。
    187 杨明芬据P.3216整理的念佛仪轨,第122页。
    188 盛会莲《<礼阿弥陀佛文>校勘记》对此3件文书做了校勘,认为除个别文字的差异外,3件文书几乎相同,显然它们出自同一底本,但她未注意到其它3件内容大致相同的《西方阿弥陀礼佛文》。文见《敦煌研究》2005年第2期。
    191 有关药师佛起源的讨论,详见王惠民博士学位论文《敦煌净土图像研究》第三章《敦煌药师图像研究》中的介绍。
    192 《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卷第十二》,《大正藏》第21册,页533c。
    193 杨明芬《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以敦煌莫高窟西方净土信仰为中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272页。
    194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大正藏》第14册,405a-b。
    195 《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大正藏》第14册,页40b,
    196 《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大正藏》第14册,页402a。
    197 《灌顶经》,《大正藏》第21册,535b,
    198 《出三藏记集》卷5,《大正藏》第55册,页39a。
    199 《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大正藏》第14册,页401a,
    200 《续藏经》第63册,页419a-c。
    201 《大正藏》卷55,第39页上。
    202 (日)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铭考》,《史学杂志》第86编第10号,1977年,第36页。
    203 《大正藏》第50册,页475b。
    204 《续高僧传》卷30,《大正藏》第50册,页701c。
    205 《广弘明集》卷28,《大正藏》第52册,页334 b。
    206 《周书》卷46,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833页。
    207 《大正藏》第55册,页568c。
    208 《宋高僧传》卷1,《大正藏》第50册,页864b。
    209 《东域传灯录》,《大正藏》第55册,页1152b。
    210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下,《大正藏》第52册,页430a-b。
    211 《法苑珠林》卷85,《大正藏》第53册,页911a-912b。
    212 《唐大和上东征传》,《大正藏》第51册,页993a。
    213 水野清一、长广敏雄《云冈石窟》第11洞图版卷之图版65图,第11、 12洞本文卷之第55页图版65解说,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53年。转引自王惠民《敦煌净土图像研究》,第60页。
    214 (日)水野清一,长广敏雄《龙门石窟の研究》,京都:同朋社,1980年覆刻版,第308页。转引自李玉珉《敦煌药师经变研究》,《故宫学术季刊》1990年,第3期。
    215 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96页。
    216 《八琼室金石补正》,第136页。
    217 周到、吕品《河南浚县造象碑调查记》,《文物》1965年第3期。
    218 《八琼室金石补正》,第207页。
    219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4册,第147页。
    220 《八琼室金石补正》,第303页。
    221 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历代石刻史料汇编》,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3册,第118页。
    222 郭崧《药师像赞(并序)》,《八琼室金石补正》,第435-436页。
    223 北京图书馆金石组编《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34册,第140页。
    224 王昶《金石萃编》卷122,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第14-15页。
    225 陕西省法门寺考古队《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10期。
    226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北京大学考古系编《须弥山石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年,第28页。
    227 《大足石刻研究》,第227页。国家图书馆善本金石组《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第3册,260页。
    228 胡文和《四川摩崖造像中的药师变和药师经变》,《文博》1988年第2期。
    229 此壁画现存德国伯柏林印度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Indian Art,Berlin),馆藏号MIKⅢ8451号,见 《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6)“新疆石窟壁画”第213图,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但《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新疆壁画全集” (6)“吐峪沟、柏(伯)孜克里克”卷刊布时归于18窟,辽宁美术出版社,1995年。
    230 马世长《新疆石窟中的汉风洞窟和壁画》,《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16)“新疆石窟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
    231 #12
    232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3,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70页。
    233 (宋)刘道醇《宋朝名画评》卷1,《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2册,第633页。
    234 (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第4、 33页,《寺塔记·益州名画录·元代画塑记》合刊本,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235 《宣和画谱》卷3、卷4,《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2册,第752、 759页。
    236 (宋)周密《云烟过眼录》卷2,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71册,第562页。
    237 《文苑英华》卷782,第4132页。
    238 《文苑英华》卷781,第4127-4129页。
    239 《文苑英华》卷782,第4133、 4135页。
    240 (宋)欧阳修《文忠集》卷63,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2册,第502-503页。
    241《东坡全集》卷95,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8册,第724页。
    242 张智《黄陵万佛寺、延安万佛洞石窟寺调查记》,《文物》1965年第5期。
    243 《文物资料丛刊》第1期,文物出版社,1977年。
    244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205条,第118-119页。
    245 509年写经活动见北京图书馆藏1276《入楞枷经卷二》写经题记,池田温疑为伪经,见《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152条,第100-101页;北京图书馆善本组《敦煌劫余录续编》,1981,一背(末行)。536年写经题记见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209条,第119-120页。笔者比照两次写经题记,认为是同一人所写,见第一章。
    246 辛兴胜写经现藏于书道博物馆,题记见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237条,第126页。
    247 此写经现藏京都博物馆,池田温认为是疑经,见《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289条,第138页。
    248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293条,第139页。又见施萍婷《日本公私收藏敦煌遗书叙录》(1)中“三井文库所藏敦煌遗书”,《敦煌研究》1993年第2期。
    249 北大D083《优婆塞戒经》卷2。 S.4162、 S.4570、甘博005、 P.2276分别为其卷3、卷6、卷10、卷11,各卷经尾题记略有不同文字。
    250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81条,第178页。
    251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524条,第194页。
    252 王惠民《敦煌净土图像研究》,第89页。
    253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719条,第254页。
    254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2077条,第254页。
    255 王惠民《敦煌净十图像研究》,第95页。
    256 以上敦煌石窟中药师造像内容据王惠民《敦煌净土图像研究》,第85-102页。
    257 《西域美术·吉美博物馆藏伯希和收集品(1)》,东京:讲谈社,1974年,第14图。
    258 参照王惠民《日本白鹤美术馆藏两件敦煌绢画》,《敦煌研究》1999年第2期。
    259 《甘肃藏敦煌文献》(第二卷)图版及叙录,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5、 310页。
    260 见北大D083《优婆塞戒经》卷2题记,又见于S.4162、 S.4570、甘博005、 P.2276等卷题记。
    261 《敦煌学大辞典》“五色幡图”条,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127页。
    262 《大正藏》第18册,页799b。
    263 《大正藏》第14册,页415c。
    264 此铺药师净土变经施萍婷先生提示,王惠民判定为药师净土变,参见王惠民《敦煌净土图像研究》第71页。
    265 道宣《续高僧传》卷29,《大正藏》第50册,699b。
    266 汪娟《敦煌礼忏文研究》,台北: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152页。
    267 李小荣《敦煌密教文献论稿》,第196-197页。
    271 《大正藏》第55册,页22b。
    272 据释禅叡编《敦煌宝藏遗书索引》,台北: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第353-354页。
    273 此处依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第156页。
    274 《大正藏》第9册,页1b。
    275 《高僧传》,第330页。
    276 《高僧传》,第471页。
    277 《大正藏》第9册,页56c-57a。
    278 《大正藏》第10册,366c。
    279 孙昌武点校《观世音应验记三种》,北京:中华书局,1994,第2页。
    280 孙昌武点校《观世音应验记三种》,第36页;《法苑珠林》17卷引《宣验记》同载此事,《大正藏》第53册,409c-410a。
    281 孙昌武点校《观世音应验记三种》,第13页。
    282 《大正藏》第51册,页133c。
    283 《大正藏》第51册,页972b。
    284 见《陶斋藏石记》卷8-12的有关造像记,《石刻史料新编》第11册。
    285 《中国石窟·永靖炳灵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图21。
    286 (日)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铭考》,《史学杂志》第86编第10号,1977年。
    287 塚本善隆著,施萍婷,赵声良译《从释迦、弥勒到阿弥陀,从无量寿到阿弥陀——北魏至唐的变化》,《敦 煌研究》2004年第5期。
    288 《太平广记》卷289,第2299页。
    289 张永钦等点校,张读撰《宣室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96页。
    290 《太平广记》卷111,第76页。
    291 《全唐诗》卷792,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1册,第9014页。
    292 梁肃《绣观世音菩萨像赞》,《全唐文》卷519,第2338页。
    293 方诗铭辑校《冥报记广异记》,中华书局:1992年,第25页。
    294 《太平广记》卷112,第780页。
    295 《太平广记》卷272,第2954页。
    296 吴棠《白族信仰中的“观音”形象》,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297 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法华经变》,《敦煌石窟论稿》,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27-128页。
    298 李小荣《敦煌密教文献论稿》第74-75页。
    299 《历代石刻史料汇编》第10册,第13页。
    300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48条,第78页。
    301 “宽”,饶宗颐读为“冥”,见王素、李方《魏晋南北朝敦煌文献编年》,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第106页。
    302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190条,第114页。
    303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639条,第233页。
    304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670条,第241页。
    305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第905条,第310页。
    306 《大正藏》第46册,页795b。
    307 罗华庆《敦煌石窟·尊像画卷》第130页。
    311 《大正藏》第49册,页322a-b。
    312 《大正藏》第20册,页150c。
    313 《大正藏》第20册,页152b。
    314 彭金章《莫高窟第14窟十一面观音经变》,《敦煌研究》1994年第2期。
    315 据彭金章《敦煌石窟·密教画卷》附表统计结果,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51-255页。
    316 彭金章文对此经变作了详细的考证,见其《莫高窟第14窟十一面观音经变》文。
    317 《大正藏》第20册,页250c。
    318 公维章《涅槃、净土的殿堂——敦煌莫高窟148窟研究》,第146页。
    319 此据彭金章《敦煌石窟画卷·密教画卷》附表统计表。
    320 《大正藏》第20册,页208c-209a。
    321 公维章《涅槃、净土的殿堂——敦煌莫高窟148窟研究》第152页。
    322 据彭金章《敦煌石窟画卷·密教画卷》附表统计表。
    323 据《敦煌石窟内容总录》统计为31幅,彭金章《敦煌石窟画卷·密教画卷》附表统计为25幅。
    324 王惠民疑此为善财童子,并举《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之二十五参、二十六参及玄奘《大唐西域记》记载为证,当是。
    325 据邰惠莉《敦煌版画叙录》文统计,文见《敦煌研究》2005年第2期。
    326 马德《散藏美国的五件敦煌绢画》,《敦煌研究》 1999年第2期。
    327 姜亮夫《读王静安先生曹夫人绘观音像跋》,《兰州大学学报》1981年第4期。
    328 施萍婷《敦煌经变画略论》,载《敦煌研究文集·敦煌石窟经变篇》,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4页。
    329 《大正藏》第9册,页57c-58a。
    330 贺世哲《敦煌壁画中的法华经变》,《敦煌石窟论稿》,第148页。
    331 杨明芬《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第261页。
    332 罗华庆《敦煌艺术中的<观音普门品变>和<观音变>》,《敦煌研究》1987年第3期。
    333 谭蝉雪:《唐宋敦煌岁时佛俗——二月至七月》,《敦煌研究》,2001年第1期。
    334 谭蝉雪:《唐宋敦煌岁时佛俗——八月至十二月》,《敦煌研究》,2001年第2期。
    335 杜斗城《敦煌五台山文献校录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336 荣新江《敦煌文献与绘画反映的五代宋初中原与西北地区的文化交往》,《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第55-62页。
    337 杨富学《居庸关回鹘文功德记Uday考》,《民族语文》2003年第2期,第62-64页。
    338 《古清凉传》卷上,《大正藏》第51册,页1093a。
    339 (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403页。
    340 《古清凉传》卷上,《大正藏》第51册,页1093a。
    341 《大正藏》第20册,页791c。
    342 《大正藏》第9册,页590a。
    343 《大正藏》第14册,页480c-481b。
    344 《大正藏》第10册,页439a。
    345 参见《法华玄义释签》卷15,《大正藏》第33册,页922c。
    348 《菩萨处胎经》(《菩萨从兜术天降神母胎说广普经》),《大正藏》第12册,页1050a。
    347 参见崔正森《五台山佛教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0页。
    348 参见杜斗城《往五台山僧人录》,《敦煌五台山文献校录研究》。
    349 《续高僧传》卷8《法上传》及卷10《靖嵩传》,《大正藏》第50册,页485b、 501b。
    350 《古清凉传》卷上,《大正藏》第51册,页1094a。
    351 《古清凉传》卷上,《大正藏》第51册,页1094a。
    352 《古清凉传》卷上,《大正藏》第51册,页1095c。
    353 《大正藏》第51册,页1098c。
    354 《大正藏》第35册,页591c。
    355 《大正藏》第35册,页859c。
    356 《宋高僧传》卷1《唐京兆大兴善寺不空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9-10页。
    357 《旧唐书》卷17,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512页。
    358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991《外臣部·请求》,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11724页。
    359 (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34页。
    360 参见杜斗城《往五台山行记录文校注》,《敦煌五台山文献校录研究》,第141页。
    361 (宋)郭若虚《益州名画录》卷中,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48页。
    362 《宋高僧传》卷27,第675页。
    363 《五灯会元》卷4,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243页。
    364 道原《景德传灯录》卷11,《大正藏》第51册,页287a。
    365 《淳熙三山志》卷33,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84册,第498、500页。
    366 参见杜斗城、党燕妮《八到十一世纪的五台山文殊信仰》,载《五台山佛教文化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杨富学《居庸关回鹘文功德记Uday考》,《民族语文》2003年第2期,第62-64页。
    367 参见杜斗城《敦煌五台山文献校录研究》上篇及附录。
    368 参见杜斗城《敦煌五台山文献校录研究》,第94-108页。
    369 参见杜斗城《敦煌五台山文献校录研究》附录。
    370 P.3928、 S.4504、 S.8451录文见郑炳林、徐晓丽《敦煌写本P.3973<往五台山行记>残卷研究》,《敦煌学辑刊》2002年第1期。
    372 参见赵声良《敦煌石窟艺术·莫高窟第六十一窟》,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5年。
    373 参见汪娟《敦煌礼忏文研究》,台北: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第33-74页;赖鹏举《由敦煌莫高窟61窟看五台山文殊道场的形成》,待刊。
    378 《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588、 1595、 1457页。
    379 参见何新《诸神的起源》,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第118-150页。
    380 《十三经注疏》,第127页。
    381 《山海经》,袁珂校注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7、 380页。
    382 《后汉书·乌桓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980页。
    383 《后汉书·方术传》,第2731页。
    384 《三国志》卷29,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826页。
    385 《博物志》,《丛书集成初编》4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37页。
    386 郦道元《水经注》,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第413页。
    387 《乐府诗集》卷41,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605页。
    388 徐北文《泰山崇拜与封禅大典》,《文史知识》1987年第10期。
    389 杜斗城先生对此详有论述,参见《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第157-158页。
    390 详见杜斗城《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第162-164页列表。
    391 《大正藏》第3册,页39b。
    392 杜斗城《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第160页。
    393 《大正藏》第13册,页217a-b。
    394 《大正藏》第24册,页283a-b。
    395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3,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49-73页。
    396 《益州名画录》“左全”条,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13页。
    397 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卷1“吴道玄”条,《四库全书》第812册,第364页。
    398 段成式《寺塔记》卷上,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8页。
    399 参见张总《<阎罗王授记经>缀补研考》,第104页。
    400 《大正藏》第3册,页507c、 522a。
    401 《吐鲁番出土文书》录文本第2册,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60页。
    402 《陶斋藏石记》卷13,《石刻史料新编》第1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2版,第8103页。
    403 《大正藏》第21册,页183a、 184a,
    404 参见张总《初唐阎罗图像及刻经——以<齐士员献陵造像碑>拓本为中心》,《唐研究》第6卷,2000年,6-7页。
    405 《大正藏》第45册,页951b。
    406 《大正藏》第21册,页195a。
    407 《大正藏》第21册,页384b。
    408 《大正藏》第49册,页322b。
    409 见泉芳璟《十王经の研究》,《大谷学报》23卷4号,1941年;日本学者景耀在其《考信录》卷四中认为《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是平安末期或镰仓初期由日人据《预修十王生七经》而伪撰,参见《佛光大辞典》第2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2322页。
    410 参见张总《<阎罗王授记经>缀补研考》第92-93页列表。
    411 参见石守谦《有关地狱十王图与其东传日本的几个问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56本3分册,1985年。
    412 杜斗城等多位学者认为此经成于晚唐五代,萧登福则认为撰于初唐,参见杜斗城《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第146页;萧登福《敦煌写卷<佛说十王经>之探讨》,《敦煌俗文学论丛》第185页。
    413 《大正藏》第49册,页322b。
    414 《大正藏》第21册,页535c。
    415 《经律异相·地狱部》引《净度三昧经》,《大正藏》第53册,页259a-b。
    416 (宋)释道诚《释氏要览》卷3,《大正藏》第54册,页305b-c。
    417 《北史》卷80,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688页。
    418 《旧唐书》卷96《姚崇传》,第3028-3029页。
    419 据杜斗城《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录文,以下《十王经》引文同。
    420 《续大藏经》第149册,页367-368.
    421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40页。
    422 其内容详见《大足石刻内容总录》,罗世平将此几龛内容与敦煌经绘作了详细对比,详见《地藏十王图像的遗存及信仰》第390-397页。
    423 参见张总《<阎罗王授记经>缀补研考》第104页。
    424 杜斗城《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中详有介绍,见第172-191页。
    425 张总《<阎罗王授记经>缀补研考》第86页。
    426 海外所藏地藏、十王图,参见赵启斌《中国绘画史上的<地藏、十王图>》附录,载《中国文物世界》12001年11月号。
    427 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97、 405页。
    428 参见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97、 405页。
    429 杨富学曾有介绍,见杨富学《回鹘之佛教》,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0页;高士荣、杨富学《汉传佛教对回鹘的影响》,《民族研究》2000年第5期。
    430 杜斗城《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张总《<阎罗王授记经>缀补研考》。
    431 党燕妮《俄藏敦煌文献中<阎罗王授记经>缀合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07年第2期。
    432 详见张总《<阎罗王授记经>缀补研考》列表,第92-93页。
    433 施萍婷《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第276页。
    434 罗世平《地藏十王图像的遗存及其信仰》,《唐研究》第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06
    435 殷光明《敦煌壁画艺术与传统文化——以疑伪经为中心》,兰州大学2002年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第153-154页。
    436 惠民《敦煌写本<水月观音经>研究》,《敦煌研究》1992年第3期,注3。
    437 详见杜斗城《“七七斋”之源流及敦煌遗书中有关资料的分析》一文,《敦煌研究》2004年第2期。
    440 《大正藏》第1册,页130b-131a。
    441 《大唐西域记》卷12,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006-1008页。
    442 见《全唐文》卷717,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369-7730页。
    443 见于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汉译本)上篇之九《圣地于阗之王统》,同书上篇之十《汉地之王统》即指出此周王即指周朝的第四代国王,叫做咸阳王,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62-63页。
    444 《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92页。
    445 《册府元龟》卷52《帝王部·崇释氏》,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80页。
    446 陕西省法门寺考古队《扶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10期。
    447 《全唐文》卷730,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530页。
    448 《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11-12页。
    449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367页。
    450 《北方毗沙门多闻宝藏天王神妙陀罗尼别行仪轨》卷1,《大正藏》第21册,页230a-b、 232b-c。
    451 《全唐文》卷730,第7530页。
    452 《册府元龟》卷52,第579页、580页。
    453 《太平广记》第7册,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第2469-70页。
    454 《大正藏》第53册,页594b。
    455 段成式《寺塔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4页。
    456 《大正藏》第51册,页76b。
    457 《大正藏》第51册,页806c-807a。
    458 《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657页。
    459 《宋高僧传》,第687-688页。
    460 《宋高僧传》,第327-329页。
    461 《大正藏》第49册,页297a。
    462 见罗愿所修《新安志》卷3“歙县·僧寺·天E院”,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85册,第389页。
    463 见梁克家修《淳熙三山志》卷35“长乐县·天王院”,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84册,第524页。
    464 《淳熙三山志》卷33“侯官县·僧寺·南涧寺”,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84册,第482页。
    465 《淳熙三山志》卷34,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84册,第505.502页。
    466 见《淳熙三山志》卷38,影印版《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84册,第570页。
    467 《全唐文》卷825,第8694-8695页。
    768 《益州名画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4页。
    469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2,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第31页。
    470 参见王熙祥、曾德仁《四川资中重龙山摩崖造像》,《文物》1988年第8期。
    471 丁明夷《四川石窟杂识》,《文物》 1988年第8期。
    472 参见丁明夷《川北石窟札记》,《文物》1990年第6期。
    473 见宁强《巴中南龛第93号毗沙门天王造像龛新探》,《敦煌研究》1989年第3期。
    474 安志《四川巴中县石窟调查记》,《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1期。
    475 见王熙祥、曾德仁《四川夹江千佛岩岩摩崖造像》,《文物》1992年第2期;丁明夷《川北石窟杂记》,《文物》1990年第6期;黎方银《毗沙门天王像》,《大足石窟艺术》,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155-157页。
    476 刘长久《云南石窟与摩崖造像艺术》,《思想战线》2001年第1期。
    477 《大正藏》第21册,页222c-224c。
    478 段成式《酉阳杂俎》卷8“李夷简”条、“路神通”条,《四库全书》第1047册,第687页。
    479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17.《从书集成初编》第86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第134-135页。
    481 此据郑阿财录文、杨宝玉录文。
    482 谭蝉雪《敦煌祈赛风俗》,《敦煌研究》1993年第4期。
    485 《大正藏》第32册,页785a。
    486 《大正藏》第22册,页961b。
    487 《大正藏》第12册,页346c。
    488 《增壹阿含经》卷1,《大正藏》第2册,页557b。
    489 《大正藏》第19册,页286c。
    490 北凉竺法护译《佛说弥勒下生经》卷1,《大正藏》第14册,页422b。
    491 《大正藏》第2册,页789a。
    492 《大正藏》第24册,页902a。
    493 《大正藏》第32册,页39b。
    494 《经律异相》卷13,《大正藏》第53册,页66a。
    495 《贤愚经》卷6,《大正藏》第4册,页396b。
    496 《四分律》卷51,《大正藏》第22册,页946b-c。
    497 《增一阿含经》卷20“声闻品第二十八”,《大正藏》第2册,页647a-649b。
    498 《阿育王经》卷3,《大正藏》第50册,页139b-140a。
    499 《大正藏》第32册,页784b。
    500 《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83页。
    501 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3,《大正藏》第52册,页426c。
    502 (元)华亭念常集《佛祖历代通载》卷6,《大正藏》第49册,页524b。
    503 《大正藏》第15册,页335b-c。
    504 《梁书》卷22“太祖五王传·鄱阳王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351页;《南史》卷52同记此事。
    505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3,《大正藏》第52册,页434a。
    506 《大正藏》第53册,页569a。
    507 《大正藏》第53册,页609c。
    508 《大正藏》第53册,页609c。
    509 《集神州三宝感通录》卷1,《大正藏》第52册,页437b。
    510 《宋高僧传》卷14,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429页。
    511 《释氏要览》卷3,《大正藏》第54册,页303b。
    512 《益州名画录》卷上“张南本”条,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第13页。
    513 《大正藏》第51册,页102b。
    514 《宋高僧传》,第278页。
    515 《大正藏》第51册,页1087c。
    516 《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尚)表制集》卷2,《大正藏》第52册,页837b。
    517 《佛祖统纪》卷34,《大正藏》第49册,页319b。
    518 《续藏经》第137册,页484b。
    519 《宋史·列传·忠义传七》“吴革”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290页。
    520 《苏轼全集·诗集》卷36,傅成、穆俦标点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43页。
    521 《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所说法住记》卷1,《大正藏》第49册,页13a-13b。
    524 王惠民《古代印度宾头卢信仰的产生及其东传》,《敦煌学辑刊》1995年第1期。
    525 见P.2058 (6)、 S.4506《燃灯文》录文,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第508、535页。
    526 见S.5957(1)《结坛祈祷发愿文》录文,《敦煌愿文集》第589页。
    527 见S.5957 (5)、 P.2838 (6)、 P.3765《转经文》录文,《敦煌愿文集》第487页;俄Φ263、俄Φ362中亦有相同祈语。
    528 见S.5561、 S.5522《俗丈夫患文》录文,《敦煌愿文集》第696页。
    529 王惠民经过比照,认为此四写本为壁画书写手练习所用,见《敦煌壁画<十六罗汉图>榜题研究》,《敦煌研究》1993年第1期。
    530 许顺湛《龙文化与中华民族》,《寻根》2000年第8期。
    531 《山海经》,袁珂校注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473页。
    532 《史记》卷27,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2版,第1299页。
    533 《山海经》,第221页。
    534 《列子》卷2《黄帝第二》,《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第27页。
    535 《四库全书》第68册,第393页。
    536 《史记》卷28,第1366页。
    537 《礼记·明堂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79-180页。
    538 详见杨富学《龙:联结中华诸族与中印文化关系的纽带》,《中国北方民族历史文化论稿》,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98-109页。
    539 《闻一多全集》卷1《伏羲考》,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第26页。
    540 何新《龙:神话与真相》,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第110页。
    541 谭中先生对此有精辟论述,见《印度文化对敦煌以至中国石窟文化的贡献》,载《1994年敦煌学国际研讨会文集》,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378-431页。
    542 详见刘志雄、杨静荣《龙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56-257页。
    543 《大正藏》第9册,页2a。
    544 见侯冲《南诏大理汉传佛教绘画艺术—张胜温绘<梵像卷>研究》,《民族艺术研究》1995年第2期。
    545 《大方等大集经》卷56、卷58,《大正藏》第13册,页374b、 392c-393a。
    546 《大正藏》第15册,页132a-132b。
    547 《佛说海龙王经》卷3,《大正藏》第15册,页144c。
    548 《大正藏》第1册,页860a-b。
    549 《高僧传》卷6,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12页。又《法苑珠林》卷63引《冥祥记》亦记此事,《大正藏》第53册,页764c。
    550 《高僧传》卷11,第424页。
    551 《续高僧传》卷20,《大正藏》第50册,页702b。
    552 《法苑珠林》卷63“感应缘”,《大正藏》第53册,页764b-c。
    553 《法苑珠林》卷63,《大正藏》第53册,页765b。
    554 佛教传入前,龙虽与风雨有关,但尚未完全变成施雨之神,国人祈雨对象多为五帝、山川、百源之类,这点樊恭炬先生详有论述,见《祀龙祈雨考》一文,载《新中华》第6卷,第4期。
    555 不空译《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卷2,《大正藏》第21册,页110b。
    556 《大正藏》第15册,页 7154a-b。
    557 见杜斗城《试论北凉佛教对高昌的影响》一文,载《北凉译经论》,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148页。
    558 见《新唐书》卷76《武则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482页。
    559 《全唐诗》卷234,2582页;卷216,268页,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560 《全唐诗》卷75,第817页。
    561 《全唐诗》卷162,第1687页。
    562 《全唐诗》卷98,第2044页。
    563 《宋会要辑稿·礼四之一九》第11册,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第465页。
    564 胡同庆先生对此作了详细介绍与分析,见《莫高窟早期龙图像研究》一文,《敦煌研究》1988年第1期。
    565 详见谭蝉雪《唐宋敦煌岁时佛俗——正月》文,《敦煌研究》2000年第4期。
    567 参见张伯元《试论敦煌壁画<龙王礼佛图>的创作思想》,《敦煌研究》1990年第2期。
    568 详见马德对敦煌普通民众营建莫高窟的专文讨论,《敦煌莫高窟史研究》第十章,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6年,255-269页。
    569 敦煌研究院《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80页。
    570 《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104页。
    571 李正宇等《唐宋敦煌世俗佛教研究》,1998年打印本,第19页。
    572 见Ch.00207《乾德四年重修北大像记》。
    573 马德《敦煌绢画题记辑录》,《敦煌学辑刊》,1996年第1期,139-140页。
    574 D.N.Mackenzie,The Buddhist Sogdian Texts of the British Library.Acta Iranica 10.3~e s(?)rie,vol.Ⅲ,T(?)h(?)ran-Li(?)ge,1976;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佛教转向人间化的特点》,《普门学报》2001年第1期。
    575 杨富学、牛汝极《牟羽可汗与摩尼教》,《敦煌学辑刊》1987年第2期。
    576 杨富学、牛汝极《沙州回鹘及其文献》,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第53页。
    577 杜斗城《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3页。
    578 此定名及录文依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第589页。
    579 在敦煌民众信仰中,误认为宾头卢住处在鸡足山,鸡足山圣僧即是指宾头卢。参见王惠民《古代印度宾头卢信仰的产生及其东传》,《敦煌学辑刊》1995年第1期;党燕妮《宾头卢信仰及其在敦煌的流传》,《敦煌学辑刊》2005年第1期。
    580 梅林《律寺制度视野:9至10世纪莫高窟石窟寺经变画布局初探》,《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第111页。
    581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第6页。
    582 《敦煌石窟内容总录》,第27页。
    583 《敦煌石窟内容总录》,第39页。
    584 《敦煌石窟内容总录》,第176页。
    585 葛兆光《道教与中国文化》下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27页。
    586 颜廷亮《敦煌宗教及其文化的世俗化和庶民化》,《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587 张先堂《晚唐至宋初净土五会念佛法门在敦煌的流传》,《敦煌研究》.1998年第1期。
    588 颜廷亮《敦煌宗教及其文化的世俗化和庶民化》,《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589 党燕妮《晚唐五代敦煌的十王信仰》,载郑炳林主编《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论文集》(下),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153页。
    590 有关敦煌七七斋的情况,详见杜斗城先生《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有关章节及《“七七斋”之源流及敦煌遗书中有关资料的分析》专文讨论,载《敦煌研究》2004年第4期。
    591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90年,第528页。
    592 见S.5561、 S.5522《俗丈夫患文》录文,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第696页。
    593 S.2146(8)《行军转经文》,《敦煌愿文集》,第497页。
    594 S.2146(12)《转经文》,《敦煌愿文集》,第498页。
    595 P.2341《行人愿文》,《敦煌愿文集》第661页。
    《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文苑英华》,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
    《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新1版。
    《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大唐西域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梁)慧皎《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宋)赞宁《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高僧传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梁)释僧佑《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宋)普济《五灯会元》,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
    (唐)段成式《寺塔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2册。
    (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4年。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丛书集成初编》86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
    《宋会要辑稿》,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
    《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山海经》,袁珂校注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博物志》,《丛书集成初编》43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
    郦道元《水经注》,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
    《陶斋藏石记》,《石刻史料新编》11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2版。
    《大正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年。
    《续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6年。
    《金石萃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
    《绘图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黄征、吴伟《敦煌愿文集》,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石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敦煌研究院编《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东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报告,1990年。
    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
    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2-1986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英藏敦煌文献》,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1995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大型图版《敦煌吐鲁番文献集成》,包括:《法藏敦煌西域文献》、《俄藏敦煌文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文献》、《上海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上海图书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大津艺术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文献》。
    段文杰主编《甘肃藏敦煌文献》,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
    《浙藏敦煌文献》编委会编《浙藏敦煌文献》,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Roderick Whitfield主编,上野阿吉译《西域美术·大英博物馆藏品》,日本讲谈社,1982-84年。
    Jacques Gies编,秋山光和译《西域美术·吉美博物馆所藏伯希和收集品》,日本讲谈社,1994-95年。
    俄罗斯爱尔米塔什博物馆、上海古籍出版社《俄藏敦煌艺术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中国石窟·敦煌石窟》五册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
    《中国石窟·安西榆林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贺世哲《敦煌石窟全集·法华经画卷》,香港:商务印书馆,2000年。
    施萍婷《敦煌石窟全集·阿弥陀经画卷》,香港:商务印书馆,2002年。
    王惠民《敦煌石窟全集·弥勒经画卷》,香港:商务印书馆,2002年。
    罗华庆《敦煌石窟全集·尊像画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
    彭金章《敦煌石窟全集·密教画卷》,商务印书馆,2003年。
    谭蝉雪《敦煌石窟全集·民俗画卷》,商务印书馆,2003年。
    (法)伯希和著;耿栤,唐健宾译《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年。
    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唐耕耦,陆宏基《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二、三、四、五辑),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
    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一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年。
    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二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三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四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郝春文《英藏敦煌社会历史文献释录》(第五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谢稚柳《敦煌艺术叙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日)松本荣一《敦煌画の研究》,东京:日本东方文化学院东京研究所,1937年。
    (日)上山大峻:《敦煌佛教の研究》,京都:法藏馆,1990。
    《讲座敦煌3·敦煌の社会》,东京:大东出版社,1980年
    《讲座敦煌7·敦煌と中国佛教》,东京:大东出版社,1984年。
    那波利贞《唐代社会文化史研究》,东京:创文社,1974年。
    金冈照光《敦煌の民众——その生活と思想》,东京评论社,1972年。
    牧田谛亮《疑经研究》,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6年。
    户田瑞穗《地狱变:中国的冥界说》,京都:法藏馆,1968年。
    姜伯勤《敦煌艺术宗教与礼乐文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杜斗城《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
    杜斗城《敦煌五台山文献校录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郑炳林《敦煌碑铭赞辑释》,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年。
    郑炳林主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
    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
    郑炳林主编《敦煌佛教艺术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
    郑炳林主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续编》,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
    郑炳林主编《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论文集》,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
    郑炳林编《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5年。
    荣新江《海外敦煌吐鲁番文献知见录》,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荣新江《归义军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荣新江主编《唐代宗教信仰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李正宇等《唐宋敦煌世俗佛教研究》,1998年,打印本。
    陈海涛《吐蕃时期的河西佛教》,《法藏文库》硕博士学位论文抽印本,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刘惠琴《归义军时期的河西佛教》,《法藏文库》硕博士学位论文抽印本,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
    赖鹏举《丝路佛教图像与禅法》,台北:台北财团法人圆光佛学研究所,觉风佛教艺术文化基金会,2002年。
    王书庆《敦煌文献·佛事篇》,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5年。
    太史文著,候旭东译《幽灵的节日——中国中世纪的信仰与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Stephen F.Teiser,The Scripture on the Ten Kings and the Making of Purgaturt 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1994。
    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刘长东《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
    王青《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与神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李小荣《敦煌密教文献论稿》,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汪娟《敦煌礼忏文研究》,台北:法鼓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邢莉《观音——神圣与世俗》,学苑出版社,2001年。
    张总《地藏信仰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崔正森《五台山佛教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胡文和《四川道教、佛教石窟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古正美《从天王传统到佛王传统——中国中世佛教治国意识形态研究》,台北:商周出版,2003年。
    湛如《敦煌佛教律仪制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日)神田喜一郎《敦煌学五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贾应逸,祈小山《印度到中国新疆的佛教艺术》,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郭朋《隋唐佛教》,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二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第二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严耀中《汉传密教》,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公维章《涅槃、净土的殿堂—敦煌莫高窟148窟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魏迎春《敦煌菩萨漫谈》,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杨明芬《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以敦煌莫高窟西方净土信仰为中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李利安《观音信仰的渊源与传播》,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
    殷光明《敦煌壁画艺术与传统文化——以疑伪经为中心》,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王惠民《敦煌净土图像研究》,中山大学博士论文,2000年。
    沙武田《敦煌画稿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梁晓鹏《敦煌莫高窟千佛图像研究》,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觉旻《唐代西方净士礼忏法研究——以敦煌莫高窟西方净土信仰为中心》,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汪娟《唐代弥勒信仰研究》,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年。
    张淼《北朝弥勒信仰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王定勇《敦煌佛曲研究》,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武汉强《敦煌祭文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李利安《古代印度观音信仰的演变及其向中国的传播》,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林敬真《敦煌史迹瑞相画初探》,国立台南艺术学院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
    简佩琦《敦煌报恩经变研究》,国立台南艺术学院艺术史与艺术评论研究所硕士论文,2004年。
    魏德毓《观音传说与民众宗教信仰心理》,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陈晓红《论敦煌佛教愿文类型及其文学性》,西北师范大学硕士,2003年。
    李海波《唐代文殊信仰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杨惠玲《唐五代宋初敦煌丧俗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党燕妮《晚唐五代宋初敦煌的儿种民间信仰》,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冀志刚《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信众佛教信仰初探——以斋会为中心的考察》,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潘春辉《从戒律守持看唐宋时期敦煌佛教世俗化》,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刘亚丁《灵验记研究》,四川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张承东《敦煌写本斋文探析》,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
    洪蕊《五代敦煌莫高窟归义军供养人图像研究》,国立台北艺术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
    刘静宜《敦煌本<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研究》,逢甲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
    冢本善隆《引路菩萨信仰につぃてゎ》,《东方学报》1931年第1册。
    滋贺高义《敦煌写经跋文より见た佛教信仰》,《大谷大学所藏敦煌古写经》1965年。
    小田义久《中国中世の庶民信仰》,《龙谷大学论集》1965年389、 390合刊。
    #12
    #12
    松本荣一《地藏十王图と引路菩萨》,《国华》1933年515号、《敦煌画の研究·图像篇》第三章第七、八节,东京:同朋舍,1937年。
    松本荣一《敦煌本十王经图卷·杂考》,《国华》1942年621号。
    吉冈义丰《中国民间的地狱十王信仰》,《川崎大师教学研究所纪要·佛教文化论集》1975年1卷。
    酒井忠夫《与十王信仰有关的诸问题及阎罗王授记经》,《斋藤先生古稀祝贺纪念论文集》,东京:刀江书院,1937年。
    泉芳璟《十王经の研究》,《大谷学报》1941年,23卷4号。
    梶谷亮治《日本十王信仰以及十王图的成立与展开》,《佛教艺术》1974年97卷。
    秃氏佑祥、小川贯弌《十王生七经赞图卷的构造》,《中央アヅア佛教と美术》,西域文化研究会编《西域文化研究》卷5,京都:法藏馆,1963年。
    小川贯弌《阎罗王授记》,《敦煌与中国佛教》,牧田谛亮、福井文雅编《讲座敦煌》卷7,东京:大东出版社,1984年。
    吉冈义丰《中国民间的地狱十王信仰》,《川崎大师教学研究所纪要·佛教文化论集》1975年1卷。
    Lothar Ledderose,King of Hell,A King of Hell,《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艺术史组》,台北:1981年,191~196页。
    Lothar Ledderose,The Ten Kings and the Bureaucracy of Hell,Paper presented at the Clebela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hinese Painting,March,1981,rev.August,1984.
    石守谦《有关地狱十王图与其东传日本的儿个问题》,《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集刊》56本2分,1985年。
    萧登福《敦煌俗文学论丛》第四篇《敦煌写卷<佛说十王经)的探讨》、第五篇《敦煌所见十九种<阎罗王授记经(佛说十王经)>之校勘》,台北:商务印书馆,1988年。
    罗华庆《敦煌地藏图像和“地藏十王厅”研究》,《敦煌研究》1993年2期。
    汪玉祥《中国地狱“十殿”信仰的起源》,《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研究》二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年。
    罗世平《地藏十王图像遗存与信仰》,《唐研究》四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张总《<阎罗王授记经>缀补研考》,《敦煌吐鲁番研究》五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杜斗城《“七七斋”之源流及敦煌遗书中有关资料的分析》,《敦煌研究》,2004年第2期。
    #12
    南木寿讲《唐代の观音信仰につぃて》,《大谷史学》1956年第3期。
    王惠民《敦煌千手千眼观音像》,《敦煌学辑刊》,1994年,第1期。
    孙修身,孙晓岗《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
    孙昌武《中国汉地观音信仰与文学中的观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第3期。
    彭金章《干眼照见干手护持——敦煌密教经变研究之三》,《敦煌研究》,1996年第2期。
    彭金章《敦煌石窟不空绢索观音经变研究—敦煌密教经变研究之五》,《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
    李小荣《<高王观世音经>考析》,《敦煌研究》,2003年第1期。
    李翎《六字观音图像样式分析——兼论六字观音与阿弥陀佛的关系》,《美术研究》,2003年第2期。
    郑阿财《<龙兴寺毗沙门天王灵验记>与敦煌地区的毗沙门天王信仰》,白化文等编《周绍良先生秩开九十庆寿文集》,中华书局,1997年。
    (日)松本文三郎《兜跋毗沙门考》,《东方学报》(京都)1939年,第1期。
    宫崎市定《毗沙门天王信仰的东传》,《纪元2600年纪念史学论文集》,1941年。
    台信佑尔《敦煌の四天王图像》,《东京国立博物馆纪要》1991年第27号。
    田边胜美《毗沙门天像の诞生》,吉川弘文馆,1999年。
    J.Baker.Sui and Early Tang Period Images of the Heavenly King in Tombs and Temples.Orientations,April 1999.
    张元林《从阿弥陀来迎图看西夏的往生信仰》,《敦煌研究》,1996年第3期。
    王惠民《敦煌西方净土信仰资料与净土图像研究史》,《敦煌研究》,2001年第3期。
    王惠民《敦煌遗书的观无量寿经变榜题底稿校录》,《敦煌研究》,2002年第5期。
    公维章《莫高窟第220窟南壁无量寿经变札记》,《敦煌研究》,2002年第5期。
    董艳秋《<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写作时代考》,《敦煌研究》,2004年第1期。
    李翎《藏传佛教阿弥陀像研究(上、下)》,中国藏学,2004年第2期。
    家本善隆著,施萍婷译,赵声良校,《从释迦、弥勒到阿弥陀从无量寿到阿弥陀——北魏至唐的变化》,《敦煌研究》,2004年第5期。
    王惠民《古代印度宾头卢信仰的产生及其东传》,《敦煌学辑刊》1995年第1期。
    王惠民《敦煌写本<请宾头卢疏>考察》(《敦煌学辑刊》2006年2期)
    沈柏村《罗汉信仰及其造像艺术》,《求索》,1998年第1期。
    杨宝玉《S.6036<贫女因子落番设供斋僧感应记>校理》,《英国收藏敦煌汉藏文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黄敏枝《唐代民间的弥勒信仰及其活动》,《大陆杂志》,1989年第6期。
    胡同庆《敦煌龙凤图像的起源与历史意义》,《丝绸之路》,1999 (S1)。
    胡同庆《莫高窟早期龙图像研究》,《敦煌研究》1988年,第1期。
    荣新江《敦煌文献与绘画反映的五代宋初中原与西北地区的文化交往》,《北京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荣新江《九、十世纪归义军时代的敦煌佛教》,《清华汉学研究》1994年创刊号。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沙州僧尼的特点》、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沙州的方等道场与方等道场司》,《唐研究》第2卷。《唐后期五代宋初沙州僧尼的宗教收入》。
    郝春文《东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结社》,《历史研究》1992年第1期。
    郝春文《敦煌私社的“义聚”》,《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4期。
    郝春文《再论敦煌私社的“义聚”》,《敦煌学》第25辑。
    郝春文《再论北朝至隋唐五代宋初的女人结社》,《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
    郑炳林、徐晓丽《敦煌写本P.3973<往五台山行记)残卷研究》,《敦煌学辑刊》,2002年第1期。
    赖鹏举《由敦煌莫高窟61窟看五台山文殊道场的形成》。
    李玉珉《敦煌药师经变研究》,《故宫学术季刊》1990年,第3期。
    李小荣《论隋唐五代至宋初的药师信仰——以敦煌文献为中心》,《普门学报》第十一期。
    李正宇《唐宋敦煌世俗佛教的经典及其功用》,《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李正宇《晚唐至宋敦煌僧人听食“净肉”》,《敦煌学》第25辑。
    李正宇《晚唐至宋敦煌僧尼普听饮酒》,《敦煌研究》2005年第3期
    李正宇《晚唐至宋敦煌听许僧人娶妻生子——敦煌世俗佛教系列研究之五》,《敦煌吐鲁番研究》第九卷,中华书局,2006年。
    李正宇《8至11世纪敦煌僧人从政从军》《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4期。
    李正宇《重新认识8至11世纪的敦煌佛教》,刘进宝、高田时雄《转型期的敦煌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李正宇《所谓“三教融合”——以佛教为中心的考察》,白化文主编《周绍良先生纪念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8月。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佛教转向人间化的特点》,《普门学报》2001年第1期。
    郑炳林《晚唐五代敦煌佛教教团阐扬三教大法师与敦煌佛教的兼容性形成》,《炳灵寺石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
    杨秀清《唐宋敦煌地区的世俗佛教信仰——以知识与思想为中心》,项楚、郑阿财主编
    《新世纪敦煌学论集》,成都:巴蜀书社,2003年。
    沙武田,魏迎春《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石窟艺术程序化表现小议》,《敦煌学辑刊》,1999年第2期。
    沙武田《S.0259V<弥勒下生经变稿>探——敦煌壁画底稿研究之二》,《敦煌研究》,1999年第2期。
    梅林《律寺制度视野:9至10世纪莫高窟石窟寺经变画布局初探》,《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
    谭蝉雪《唐宋敦煌岁时佛俗——八月至十二月》,《敦煌研究》,2001年第2期。
    谭蝉雪《唐宋敦煌岁时佛俗——正月》,《敦煌研究》,2001年第3期。
    谭蝉雪《唐宋敦煌岁时佛俗——二月》,《敦煌研究》,2001年第4期。
    (日)上山大峻著,顾虹、刘永增译《从敦煌出土写本看敦煌佛教研究》,《敦煌研究》,2001年第4期。
    余欣《唐宋敦煌墓葬神煞研究》,《敦煌学辑刊》,2004年第1期。
    买小英《俄藏本<十二时普劝四众依教修行>校勘及研究》,《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钟海波《敦煌讲唱文学中的佛教文化》,《唐都学刊》,2004年第3期。
    彭金章《千眼照见千手护持——敦煌密教经变研究之三》,《敦煌研究》1996年第1期。
    彭金章《敦煌石窟十一面观音经变研究》,《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
    彭金章《莫高窟第十四窟十一面观音经变》,《敦煌研究》1994年第2期。
    彭金章《莫高窟第76窟十一面八臂观音考》,《敦煌研究》1994年第3期。
    贺世哲《敦煌莫高窟第285窟西壁内容考释》,《1987年敦煌石窟研究国际讨论会文集石窟考古》,辽宁美术出版社,1990年。
    刘玉权《榆林窟第三窟<千手经变>研究》,《敦煌研究》1987年第4期。
    王惠民《敦煌千手千眼观音像》,《敦煌学辑刊》1994年第1期。
    王惠民《敦煌水月观音像》,《敦煌研究》1987年第1期。
    王惠民《敦煌写本<水月观音经>研究》,《敦煌研究》1992年第3期。
    方广锠《关于<水月观音经>》,《藏外佛教文献》第1辑,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孙修身,孙晓岗《从观音造型谈佛教的中国化》,《敦煌研究》1995年第1期,
    孙昌武《中国汉地观音信仰与文学中的观音》,《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5年第3期。
    彭金章《敦煌石窟不空绢索观音经变研究—敦煌密教经变研究之五》,《敦煌研究》 1999年第1期。
    赵声良《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研究》,《敦煌研究》1993年第4期。
    冯巧英《五台山文殊道场的形成和发展》,《太原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李海波《唐代文殊信仰兴盛的政治背景》,《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1期
    贺世哲《从供养人题记看莫高窟部分洞窟的营建年代》,《敦煌莫高窟供养人题记》,文物出版社,1986年。
    宿白《敦煌莫高窟密教遗迹札记(上)》,《文物》,1989年第9期。
    张先堂《唐宋时期敦煌天王堂寺、天王堂考》,王维梅主编《二十一世纪敦煌文献研究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台中:自然文化学会,1999年。
    沙武田《莫高窟“天王堂”质疑》,《敦煌研究》2004年第2期。
    刘守华《中印龙女报恩故事之比较》,《中国比较文学》1999年第3期。
    张先堂《唐宋敦煌地区的世俗佛教及其特征》,2001年6月北京敦煌学研讨会上论文。
    姜杨德《中国晚唐五代时期敦煌与四川地区“毗沙门天王”之研究》,《艺术论坛》2006年第4期。
    张元林,张志海《敦煌北朝时期法华信仰中的无量寿佛信仰》,《敦煌研究》2007年第2期。
    施萍婷《新定《阿弥陀经变》——莫高窟第225窟南壁龛顶壁画重读记》,《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
    沙武田《供养人画像与唐宋敦煌世俗佛教》,《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
    张培君《敦煌藏经洞出土遗画中供养人图像初探》2007年第4期。
    马德《从敦煌看佛教的社会化》,《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4期。
    杨富学、王书庆《从生老病死看唐宋时期敦煌佛教的世俗化》,《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4期。
    张总《四川安岳圣泉寺地藏十王龛像》,《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2期。
    张总《四川绵阳北山院地藏十王龛像》,《敦煌学辑刊》2008年第4期。
    张先堂《莫高窟供养人画像的发展演变——以佛教史考察为中心》2008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