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条例》修订四个方面的问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广西膨胀土地区工业与民用建筑勘察、设计、施工和维护条例》颁布试行18年来,为广西膨胀土地区的工程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并积累了许多经验和使用意见。近十多年来,国内外对膨胀土问题的研究不断发展,涌现了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基于此,针对总结出的原条例中存在的十大问题,结合国内现有膨胀土规程的特点和不足,本文充分考虑广西膨胀土的特点,分别在广西膨胀土的地质特征和典型地区综合柱状图、广西膨胀土的地基胀缩性的评价、广西膨胀土典型地区承载力的确定、广西膨胀土地区处理措施四个方面对原条例提出了建议。本文的研究成果对于修订原条例及编制新的《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Investigation Design Construction & Maintenance Regulation for Industrial and Civil Building in Expansive Soil Regions of Guangxi , promulgated 18 years ago, has played a great role for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Guangxi' expansive soil regions and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During the past more than 10 years, studies of expansive soil problems at home and aboard have developed gradually, and made quite a number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Based on the mentioned above, thinks about that we have concluded ten problems in the existing regulation, and connects characteristics and deficiency of the domestic codes and regulations in being at home, the thesis tie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expansive soil in Guangxi, then raises suggestions for emending regulation. That are four aspect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pansive soil in Guangxi and the general columnar graph of typical area, appraisal of the base's expansion of expansive soil in Guangxi, the selection of ground bearing pressure of expansiv
    e soil in Guangxi, measurements of expansive soil in Guangxi. The research fruits of this thesis will have important value for the emending and workout of Technical Code for Building in Expansive Soil Regions of Guangxi.
引文
[1] 黄绍铿,王建军.关于修订“广西膨胀土规程”的几点思考.2002.12
    [2] 《广西膨胀土地区工业与民用建筑勘察设计施工与维护条例》(试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建设委员会,1985
    [3]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
    [4] 王建军.《广西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条例》修订的若干问题研究:[学位论文],南宁:广西大学,2003
    [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6] 《云南省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定》(试行1989)
    [7] 《膨胀土地区营房建筑技术规范》(GJB2 129-1994)
    [8] 广西建筑综合设计院.广西膨胀土研究报告,1984.12
    [9] 彭达天.广西膨胀土和广西膨胀土地基.全国首届膨胀土科学研讨会论文集.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
    [10] 魏庭忠.影响广西膨胀土地基升降变形的因素.全国首届膨胀土科学研讨会论文集.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202~209
    [11] 广西大学土木系.广西区科委委托项目:膨胀土工程性质的研究—研究总报告,1995.5
    [12] 南宁至坛洛高速公路工程沿线土质调查报告.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01.11,4
    [13] 南宁至友谊关公路勘察报告.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2001,5
    [14] 莫红艳.高等级公路路基膨胀土土性改良及施工技术的研究:[学位论文],南宁:广西大学,2002.6,
    [15] 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平高滑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2002,11
    [16] 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沿线岩土测试报告.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2001,10
    [17] 广西田东油矿润滑油——石蜡装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广西化工规划设计院,1995,3
    [18] 吴起星.广西第三系泥岩桩端承载力研究:[学位论文],南宁:广西大学,2002.6
    [19] 宁明县水泥厂扩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广西电力工业局勘测设计院勘测队,1985,11
    [20] 宁明华侨农场淀粉厂明江河岸护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广西电力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1991,3
    [21] 宁明110KV变电站站址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广西电力工业局勘测设计院勘测队,1986,4
    [22] 坛洛~宁明110KV输电线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广西电力工业局勘测设计院勘测队,
    
    1986·11
    [23] 宁明县水泥厂抽水机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广西电力工业局勘测设计院勘测队,1986,5
    [24] 程晓明,膨胀土地基的特性及其处理方法,安徽建筑,2001—5
    [25] 孙长龙、殷宗泽、王福升、刘汉中,膨胀土性质综述,水利水电科技进展,第15卷第六期,1995.2
    [26] 程晓明,膨胀土地基的特性及其处理方法,安徽建筑,2001—5
    [27] 广西建委综合设计院勘察队.广西膨胀土简介,1975.5
    [28] 覃玉坚.论胀缩性红粘土:[学位论文],南宁:广西大学,1996
    [29] 陆忠伟、陈希泉,膨胀土地基上房屋的位移,建筑结构,第五期,1986.5
    [30] 魏莲菊、郭义海,膨胀土地基建筑物变形破坏特点分析,河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8卷第2期,1999.6
    [31] 邓江.《广西膨胀土规程》修订稿.2003.12
    [32]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编制与条文说明》(GBJ112-87)
    [33] 王建军.关于修订“广西膨胀土规程”的调研报告.2002.12
    [34] 《膨胀土地区营房建筑技术规范编制与条文说明》(GJB2129-1994)
    [35] 单梅.胀缩性红粘土中地裂对建筑物的破坏及其处理措施:[学位论文],南宁:广西大学,1993
    [36] 孟黔灵,膨胀土的裂隙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公路,第10期,2001.10
    [37] 陆忠伟,《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简介,地基基础论文集(1980~1993),1994
    [38] 包承纲,非饱和土的性状及膨胀土边坡稳定问题,岩土工程学报,第26卷第1期,2004.1
    [39] 廖世文.膨胀土与铁路工程.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84
    [40] 刘特洪.工程建设中的膨胀土问题.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12
    [41] 林玉山,膨胀土胀缩性评价中有关问题的研究,工程地质学报,第6卷第3期,1998.9
    [42] 缪林昌、刘松玉,论膨胀土的工程特性及工程措施,水利水电科技进展,第21卷第2期,2001.4
    [43] 朱建强,膨胀土的湿化特性试验研究,湖北农学院学报,第18卷第3期,1998.9
    [44] 耿建彬,膨胀土地区地裂的形成发育及其危害防治,岩土工程技术,1998年第3期,1998.1
    [45] 易顺民、黎志恒、张延中,膨胀土裂隙结构的分形特征及其意义,岩土工程学报,第21卷第3期,1999.5
    [46] 朱仁,浅谈膨胀土公路施工,湖南交通科技,第28卷第2期,2002.6
    
    
    [47] 徐永福、史春乐,膨胀土的强度特性,长江科学院院报,第14卷第1期,1997.3
    [48] 温国炫,膨胀土抗剪强度浅析,大坝观测与土工测试,第21卷第1期,1997.2
    [49] 翟礼生、甘厚义、金谦、李珊林,中国膨胀土地基承载力的选用,地基基础论文集(1980~1993),1994
    [50] 陈仲颐、叶书麟.基础工程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10
    [51] 广西区静力载荷试验报告.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2003,11
    [52] 广西区旁压试验报告.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2003,11
    [53] 广西区标准贯入试验报告.广西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2003,11
    [54] 王俊,膨胀土上建筑物的建筑结构措施,安徽建筑,1999.2
    [55] 陆忠伟,膨胀土上建筑物的建筑结构措施,建筑结构,1988年第6期,1988.8
    [56] 刘筱川,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的工程实践,广西土木建筑,第24卷第6期,1999.9
    [57] 袁广林、田立柱,膨胀土对建筑物的危害及防治,煤矿设计,1999年第4期,1999.4
    [58] 李钊、唐兰兰,膨胀土边坡破坏的机理与研究,公路,第1期,2003.1
    [59] 崔正兵,关于成都膨胀土地区边坡稳定性的探讨,中国市政工程,第4期,2002.12
    [60] 陈方晔、翟全礼,膨胀土地段的边坡防护,公路,第4期,1998.4
    [61] 李华,膨胀土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对策,交通标准化,2003年第5期,2003.5
    [62] 蔡建原、余宏明、伍法权,膨胀土路堑滑坡的工程整治措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第6期,1996.7
    [63] 秦禄生、郑健龙,膨胀土路堑边坡雨季表层滑坍稳定分析,长沙交通学院学报,第15卷第1期,1999.3
    [64] 龙科军,膨胀土路堑边坡有限元分析,公路与汽运,第3期,2001.6
    [65] 张季如、尹光辉、李明海,弱膨胀土特性及路堤填筑控制标准的探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第25卷第1期,2003.1
    [66] 田玉群,浅谈对弱膨胀土路堤施工的技术分析,山西建筑,第29卷第2期,2003.2
    [67] 王士煌、周平,膨胀土地基设计与施工,安徽建筑,1998.5
    [68] 王昭芬,膨胀土地基的设计与施工,建筑技术,第22卷第3期,1995.3
    [69] 曹东生,膨胀土地基基础的设计与施工,安徽建筑,1999.1
    [70] 徐永福,膨胀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河海大学学报,第26卷第6期,1998.11
    [71] 杨和平、李宇峙、陈虔礼,膨胀土路基病害及防治措施,公路,1995年第5期
    [72] 李杰,膨胀土路基病害防治,铁道建筑,2002年第2期
    [73] 刘汝明、孙嘉明,膨胀土地区公路路基处理的体会,公路,1998年第4期
    [74] 余湘娟、王媛,掺石灰处理膨胀土路基填料的试验研究,华东公路,第2期,1999.4
    [75] 李华銮、于孝清,公路工程中膨胀土石灰改性试验研究,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第32卷第1期,2002.2
    
    
    [76] 高新、黄娟,南宁市快速环道膨胀土掺灰处理的试验研究,广西交通科技,第27卷第1期,2002.2
    [77] 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北京:地质出版社出版,1985.6
    [78] The Suggestions for the Revis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Technical Standard for Constuctions in Expansive soil Regions (GBJ112—87), 广西大学土木系, 1995.5
    [79] CHEN XIQUAN and LU ZHONGWEI, Calculation of Movement of Building Foundation on Expansive soil, 地基基础论文集 (1980~1993), 1994
    [80] Xi—Quan Chen, Zhong-Wei Lu and Xin-Fang He, Moisture Movement and Deformation of Expansive Soil with Season, 地基基础论文集 (1980~1993), 1994
    [81] John D.Nelson, Debora J.Miller. Expansive soils Problems and Practice in Foundation and Pavement Engineering, 1991
    [82] 杨和平、李宇峙、崔良才,322国道南宁段膨胀土及其工程性质研究,长沙交通学院学报,第12卷第2期,1996.6
    [83] 王栋,膨胀土路基的地质特征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安徽建筑,2003_3
    [84] 李治平,水泥稳定膨胀土的试验研究,内蒙古公路与运输,2002年第1期,2002.2
    [85] 杨和平、郑健龙、宋蔚涛、郭天龙,土工格网用于膨胀土路堤边坡加固的探讨,公路,第3期,199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