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微博客的信息自组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引入自然哲学和传播学中的自组织理论研究web2.0平台下的新媒体形式——微博客,以探讨其在信息传播及其结构化组织中的特点。
     微博客的概念可以视为直接来自传统的“博客”,即网络日志,后者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与传统博客所不同的是,微博客是一种迷你型博客,用户可以凭借多种互联网工具即时发布消息,其更新时间以秒计算。由于用户每次只能发送140个字符,其信息在早期通常显得“碎片化”,处于“自说自话”状态。但是随着用户的增多,信息发送频率也大幅提高,其所传播或“呈现”的内容会以“热点话题”的形式进行分组。从初始阶段信息的“碎片化”,到发展阶段信息的分类、聚合、传播,可以借鉴自然科学领域中自组织理论来分析。
     “自组织”指的是系统的一种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到高级有序演化和发展的现象。微博客作为一个信息生产系统,其由“混沌”到组织化的过程,其实可以看作一个“信息自组织”过程。微博客中信息的发布与扩散在本质上处于不可逆状态,而且由于用户真实身份、虚拟空间所体现的个人魅力、用户所发布内容的受关注度、用户登录和更新频率等因素的影响,微博客网站中的信息一直处于动态的不均衡状态,而这种状态提供了其它信息随时进入的条件。微博客所体现的这些特点极大地呈现了自组织的特征。而微博客用户对信息的传受观念及行为的变迁,可以视为一种经由网络社区化的用户经验不断发展成熟的虚拟空间行为,而这种虚拟行为一般与现实世界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尤其是有重大事件发生时,信息的大量聚合会有不可估量的力量。
     本文拟通过解析微博客信息传播中的自组织特点及其功能,为微博客进入更广阔的信息空间提供前瞻性的理论思考和实际应用管理。
The paper presen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unication in the micro-blogging, referring to th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information self-organization, discussing the basic system of the micro-blogg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
     The conception of micro-blog is regarded from the traditional blog,the latter is a website for users to put up new scraps and to manage them for themselves. The users can release information instantly via kinds of Internet tools in seconds.The users can write 140 characters once,so the information seems fractional in the early time.The more the users,the quicker the frequency of the srcaps.With time goes on,the information will be in groups in the forms of hot topics.From the early fragments to the groups and agregations,we can use the self-organization theory in natural science for reference.
     Self-organization is a kind of phenomena, in which a system in chaos can evolve as a organization of consecution.The release and pervasion of information in the micro-blog is not reversible.Secondly,the system is in imbalance,which provides an environment with entrance for other information.These characteristics presents the core of self-organization.
     It is quite common that more and more people from America to China are using twitter or platforms like twitter.com. The mania about micro-blogging absorbs the observation of its information flows.How people use it ,what are they doing there ,and why they’er so fasinated ---these questions are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heory of the self-organization ,which is from the branch of the natural philosopy.It is hoped that we can recognize the impact of the micro-blogging and utilize the positive ways it provides.
引文
1沈小峰.混沌初开: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31页.
    2沈小峰.混沌初开: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31页.
    3赫尔曼?哈肯,于1927年7月12日出生在德国莱比锡,1951年获埃朗根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在协同学方面的先驱性影响。
    4沈小峰.混沌初开: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39页.
    1沈小峰.混沌初开: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40页.
    2 Fuchs, Christian. The Internet as a Self-Organizing Socio-Technological System. Cybernetics &Human Knowing, 2005, 3 (12): 37-81.
    3沈小峰.混沌初开: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50页.
    4沈小峰.混沌初开: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35页.
    1沈小峰.混沌初开: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138页。
    2沈小峰.混沌初开: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140页,141页。
    1沈小峰.混沌初开: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41页。
    1 Instant Messaging(即时通讯、实时传讯)的缩写是IM,这是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在网络上建立某种私人聊天室(chatroom)的实时通讯服务。
    1 Alexa(www.alexa.com),是美国一家专门发布各大网站的世界排名的网站。
    2黄燕.媒体与掌声:Twitter的价值和中国版叽歪.三联生活周刊,2007年6月总第435期
    1邓胜利.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式信息服务.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67页。
    2沈小峰.混沌初开: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31页.
    3沈小峰.混沌初开: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31页.
    4赫尔曼?哈肯,于1927年7月12日出生在德国莱比锡,1951年获埃朗根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在协同学方面的先驱性影响。
    5沈小峰.混沌初开: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39页.
    1沈小峰.混沌初开: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35页.
    1沈小峰.混沌初开: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138页。
    2沈小峰.混沌初开: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年5月,140页,141页。
    1邓胜利.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式信息服务.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99页,100页。
    2张树人.从社会性软件、Web2.0到复杂适应信息系统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6。
    1田智辉.新媒体传播基于用户制作内容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大学出版社, 2008年6月,37页。
    [1]王知津.从情报组织到知识组织.情报学报, 1998(6)
    [2]王德胜等.科学哲学范畴.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8
    [3]严怡民等.现代情报学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6. 10
    [4]张培林等.自然辩证法简明教程.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10
    [5]虢毅,方平.网络信息自组织透视[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1(6)
    [6]李宏轩.信息自组织理论探讨[J].情报科学, 2000(2)
    [7]付丽丽,吕本富等.关系型虚拟社区的社会网络特征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1(1): 127-128
    [8]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0: 80-90
    [9]郭茂灿.虚拟社区中的规则及其服从[J].社会学研究, 2004(2): 110-111
    [10]金观涛.系统的哲学[M].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5: 250-253
    [11]段伟文.网络空间的伦理反思[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 26
    [12]吕彦力,陶文铨.关于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思考[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8): 23-26
    [13]吴建中.开放存取环境下的信息共享空间[J].国家图书馆学刊, 2005(3): 7-10
    [14]李宏轩.信息自组织理论探讨[J].情报科学, 2000(2): 108-110
    [15]田志辉.新媒体传播基于用户制作内容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6月
    [16]邓胜利.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式信息服务.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8
    [17]沈小峰.混沌初开:自组织理论的哲学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5
    [18]黄修源.豆瓣流行的秘密.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9
    [19]顺风,吴祐昕.顺风新博客论——互联网2.0新思维.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8
    [20]穆荣均. blog and micro-blogging.http://dev.fanfou.com/wp-content/uploads/2007/09/microblogging.pdf, 2008-6-19
    [21] [美]Mary Ann Bell. What's all the noise of abouttwitter? Mutimedia&internet@SHOOL.MAY/JUNE2008
    [22]金童.地震报道微博客击败了主流媒体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080 516/newgx482cf09f-1487123.shtml, 2008-6-22
    [23] [美]Courtney Lowery. An Explosion Prompts Rethinking of Twitter and Facebook. Nieman Report, 2009
    [24] [美]John Dickersons. Don’t Fear Twitter. Nieman Report, 2008
    [25] Tamara Shepherd. Twittering in the OECD’s“Participative Web”:Microblogging and New Media Policy. Global Media Journal, 2009
    [26] McChesney, Robert. Communication revolution: Critical junctures and the future of media. New York: The New Press, 2007
    [27] Kazeniac, Andy. Social networks: Facebook takes over top spot, Twitter climbs. http://blog.compete.com/2009/02/09/facebook-myspace-twitter-social-network/, 20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