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民国时期的汉口商人与商人资本(1912-1936)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汉口在近代前就是内陆著名的商业中心和交通中心,在鸦片战争后,尤其是1861年汉口开埠,汉口被迫卷入了新旧经济交互消长的时期。在这样大的历史背景下,汉口工商业的发展出现新的面貌,新式商人资本也借此契机兴起。本文以近代汉口商人与商人资本为切入点,探讨民国时期汉口商人及其资本发展特征和影响因素。
     本文从鸦片战争后汉口商业发展与商人转型、民国时期汉口商人结构的多样性发展、民国时期汉口商人组织的发展变化、民国时期汉口商人资本的经营管理及变迁和民国时期汉口商人及其资本的发展特征与影响因素这五个方面全面揭示了民国时期汉口商人及资本的演变、运营状况。本文首先追溯鸦片战争以来汉口工商业的发展和商人的转型的发展基本脉络,并围绕民国时期外贸、新式商业及近代金融业的发展来揭示汉口商人结构在这一时期的多样性发展;通过对民国时期行帮的没落、商会的发展以及工商同业公会的兴起和发展的考察,来反映民国时期汉口商人组织的发展变化;通过对商人资本的运营制度、流向及影响以及新式商人资本经营方式的兴起与发展的分析,来探讨民国时期汉口商人资本的组成与经营的变化发展。在对上述几个方面的考察基础上,我们从而进一步总结出民国时期汉口商人及其资本的发展特征与影响因素。
     本文认为鸦片战争以来汉口传统商业在西方冲击下,对外贸易及新式商业的异常发展,带动了汉口商人的近代转型。进入民国后,外贸的继续增长,以及金融领域的新变化,导致了商人结构多样性发展。在商人多样性发展过程中,汉口商人组织以及同业公会发展壮大起来。在商人资本运营过程中,民国时期汉口商人资本的组成和经营虽依然保留者传统社会时期的某些特征,但在西方经营方式的引导下,商人资本的组成与经营都融入了新的内容。民国时期汉口商人资本的积累与流向与晚清前相比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在资本积累方面,代理买办的收入是一个重要变化,在资本流向方面,向产业资本的转化也是一项新的特征。但汉口商人资本的积累与流向依然保留着传统时期的某些内容,如通过商业获得资本积累,将资本投入到买田置地等。当然,汉口商人及资本的发展上都有自己的特点,民国时期政府行为及政策、商人观念的转变、交通运输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是影响汉口商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Hankou always had been famous inland commerce and transportation center long before modern times,which,especially 1861 when Hankou was open,was obliged to entangle interim from old-style economy to new-style economy after The Opium War.With such heavy background,the development of Hankou industry and commerce has presented a completely new appearance along with the new-style merchant capital arisen.This paper views Hankou merchants and their capital during modern times as the topic and then further probes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ankou merchants and their capital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paper reveals roundly the evolvement and operation condition of Hankou merchants and their capital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which is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as Hankou commerce development and merchants' transformation after The Opium War,the various development of Hankou merchant structure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Hankou merchant organizations,the operation,management and variance of Hankou merchant capital and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ankou merchants and their capital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Firstly,the paper traces back to the basic developmental thread of Hankou industry and commerce development and merchant transformation since The Opium War. Secondly,it reveals the various development of Hankou merchant structure in this period,which enclose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new-style commerce and modern finance industry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Thirdly,it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merchant organizations in this period,which is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decline of merchant organizations,the rise of C of C and then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commerce guild.Fourthly,it probes into the composing and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of Hankou merchant capital in this period,which is through the analysis into the operation system of merchant capital,the movement and influence and then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management modes of new-style merchant capital. Finally,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few aspects,it further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Hankou merchants and their capital during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 believes,since The Opium War,Hankou traditional commerce has been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west so that the unexpected development of the foreign trade and new-style commerce could promote the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Hankou merchants.Into The Republic of China,the constant increase of foreign trade and new change of finance field have led to various development of merchant structure.Meanwhile,Hankou merchant organizations and guild constantly have grown in strength.On the process of merchant capital operation,though the composing and management of Hankou merchant capital still have kept some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ome new details have been added because of western management modes.In addition,in this period,the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movement have been more obviously different than before the late Ching Dynasty.On the aspect of capital accumulation,incomes of comprador agents have been one important change.On the aspect of capital movement,transfer to industrial capital also has been one new characteristic.But,these still have kept some traditional details such as acquiring capital accumulation through commerce and investing in lands and so on.Of course,there have been also own characteristics which have been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evelopment of Hankou merchants such as the governmental actions and policies,the transformation of merchant concepts,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and then the change of social environment and so on.
引文
[1]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93页。
    [2]徐鼎新:《清末民初上海绅商阶层面面观》,《档案与历史》1988年第3期。
    [1]朱英:《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35页。
    [2]马敏:《过渡形态: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构成之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3]马敏:《过渡形态: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构成之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4]朱英:《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1页。
    [5]张亦工、徐思彦:《20世纪初期资本家阶级的政治文化与政治行为方式初探》,《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2期。
    [6]参见冯筱才:《中国大陆近代商人之研究》,《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台北),第28期。
    [7]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8]马敏:《过渡形态: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构成之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9]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0]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商务印书馆,2003年再版。
    [1]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再版。
    [2]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3]详细内容参见冯筱才:《中国大陆近代商人之研究》,《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台北),第28期。
    [4]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5]马敏:《商人精神的嬗变——近代中国商人观念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6]阎广芬:《经商与办学——近代商人教育活动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罗群:《近代云南商人与商人资本》,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本文对汉口商人与商人资本的考察,受该著启发较大,文中也多有引用和借鉴。在此,深表感谢。
    [2]刘敏:《试论清代商业资本的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第4期。
    [3]刘云明《清代云南商人资本的运动》,《云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4]庄维民:《近代山东传统商人资本的衰落蜕变及其意义》,《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1]庄维民:《近代山东商人资本地域分布结构的变动及影响》,《齐鲁学刊》2000年第4期。
    [2]肖茂盛:《略论广东商帮商人资本的发展趋势》,《学术研究》1999年第5期。
    [3]黄鉴晖:《山西商人资本性质初探》,《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4]皮明庥:《武汉近百年史(1840—1949)》,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
    [5]李权时、皮明庥主编:《武汉通览》,武汉出版社,1988年。
    [6]皮明庥、欧阳植梁:《武汉史稿》,中国文化出版社,1992年。
    [1]皮明庥主编:《武汉通史》,武汉出版社,2006年。
    [2]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3]殷增涛主编:《武汉对外开放史》武汉出版社,2005年。
    [4]武汉港史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港口志》,武汉出版社,1990年。
    [5]郑少斌主编:《武汉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
    [1]《汉口租界志》编辑委员会:《汉口租界志》,武汉出版社,2003年。
    [2]朱文尧主编:《汉正街市场志》,武汉出版社,1997年。
    [3][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9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3页。
    [4]范植清:《鸦片战争前汉口镇商业资本的发展》,《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1]王永年:《晚清汉口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传统商业的演变》,《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6期。
    [2]陶良虎:《20世纪30年代汉口对外贸易衰退原因辨析》,《江汉论坛》1999年第6期。
    [3]皮明庥:《武汉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厂创建史略》,《江汉论坛》1985年第3期。
    [4]陈建国:《武汉近代民族航运业的兴起和发展》,参见杨蒲林,皮明麻主编:《武汉城市发展轨迹-—武汉城市史专论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第140页。
    [5]何瑞保;《沦陷后之汉口钱庄业》,《湖北文史资料》,1986年第3期;《抗战胜利后的汉口钱庄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湖北文史集粹》,经济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俞雨庭:《武汉钱庄业概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湖北文史集粹》,经济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6]这4篇论文分别是夏钢的《论近代武汉钱庄的经营管理》,《江汉论坛》1989年第6期。以及姚会元的三篇论文《近代汉口钱庄性质的转变》,《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国民党统治时期汉口钱庄的衰败》,《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近代汉口钱庄研究》,《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
    [7]杜七红:《论茶叶对晚清汉口市场的影响》,《江汉论坛》1999年第6期。
    [8]任放:《论印度茶的崛起对晚清汉口茶叶市场的冲击》,《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第4期。
    [9]陈礼茂:《浅议近代汉口的桐油贸易》,《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1]魏文享:《中国大陆的武汉史(1927—1949)研究综述》,《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1860—1916):湖北省》,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修订版。
    [2]冯天瑜、陈锋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1]晏斯盛:《请设商社疏》,转引自《湖北近代经济贸易史料选辑》第4辑,第249页。
    [2]叶调元:《汉口竹枝词》卷一,《市廛》
    [3][日]水野幸吉:《汉口》,上海昌明公司,光绪三十四年(1909),第249页。
    [1][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97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11页。
    [2]《汉口小志·商业志》,第37-38页。
    [3][日]水野幸吉:《汉口》,上海昌明公司,光绪三十四年(1909),第248页。
    [1]王保民:《汉口各行帮业及其贸易》,《武汉文史资料》1994年第2期。
    [2]《汉口山陕西会馆志》,光绪二十二年(1896)刻本。转引自范金民:《商帮探源述流》,《浙江学刊》2006年第2期。
    [3][日]水野幸吉:《汉口》,上海昌明公司,光绪三十四年(1909),第216-217页。《汉口小志·商业志》也有相类似的记载。
    [4][日]水野幸吉:《汉口》,上海昌明公司,光绪三十四年(1909),第219-220页。
    [5]《夏口县志·商务志》。
    [6][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97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45页。
    [7]东亚同文会调查编纂部:《支那开港场志》第2卷,《扬子江流域》,1924年,第627页。
    [1][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97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2页。
    [2]殷增涛主编:《武汉对外开放史》,武汉出版社2005年,第135页。
    [3][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97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52页。
    [4]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43页。
    [1]徐焕斗:《汉口小志·商业》,第14页。
    [2]张克明:《汉口历年来进口出口贸易之分析》,《汉口商业月刊》第2卷第2期,1935年2月。
    [3]《皇朝经世文编》卷40。
    [4]张建民主编:《湖北通史·晚清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46页。
    [5][日]水野幸吉:《汉口》,上海昌明公司,光绪三十四年(1909),第246-247页。
    [1]转引自[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97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5页。
    [2][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97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4页。
    [1][日]水野幸吉:《汉口》,上海昌明公司,光绪三十四年(1909),第1页。
    [2]张克明:《汉口历年来进口出口贸易之分析》,《汉口商业月刊》第2卷第2期,1935年2月。
    [3]张克明:《汉口历年来进口出口贸易之分析》,《汉口商业月刊》第2卷第2期,1935年2月。
    [4]张克明:《汉口历年来进口出口贸易之分析》,《汉口商业月刊》第2卷第2期,1935年2月。
    [1]转引自[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97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5页。
    [2]张克明:《汉口历年来进口出口贸易之分析》,《汉口商业月刊》第2卷第2期,1935年2月。
    [1]张克明:《汉口历年来进口出口贸易之分析》,《汉口商业月刊》第2卷第2期,1935年2月。
    [2]转引自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27页。
    [3]殷增涛主编:《武汉对外开放史》,武汉出版社,2005年,第119-120页。
    [1]王永年:《晚清汉口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传统商业的演变》,《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6期。
    [2][日]水野幸吉:《汉口》,上海昌明公司,光绪三十四年(1909),第218页。
    [3]《夏口县志·商务志》。
    [4]东则正:《中部支那经济调查》上卷,上海日本实业协会版;转引自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所、《武汉市金融志》编写委员会办公室编印:《武汉钱庄史料》,1983年,第4页。
    [1]迈进篮:《汉口金融业之过去与现在》,《汉口商业月刊》第2卷第9期,1935年9月。
    [2]张克明:《汉口金融机关概况(上)》,《银行周报》第17卷第48号,1933年12月。
    [3]迈进篮:《汉口金融业之过去与现在》,《汉口商业月刊》第2卷第9期,1935年9月。
    [4]《夏口县志·商务志》。
    [5]穆和德等:《近代武汉经济与社会——海关十年报告——汉口江汉关(1882——1931年)》,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第14页。
    [6]《第一次农工商部统计表》,上卷,1908;转引自殷增涛主编:《武汉对外开放史》,武汉出版社,2005年,第319页。
    [1]周葆銮:《中华银行史》,商务印书馆1923年,第27页。
    [2]湖北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湖北省志·金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2页。
    [3]周葆銮:《中华银行史》,商务印书馆1923年,第27页。
    [4]湖北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湖北省志·金融》,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页。
    [5]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52页。
    [1]王永年:《晚清汉口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传统商业的演变》,《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6期
    [2]王永年:《晚清汉口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传统商业的演变》,《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6期
    [3]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48页。
    [4]皮明庥、邹进文:《武汉通史·晚清卷》(上),武汉出版社,2006年,第273页。
    [1][美]柏脱(T.B.Burt)等编、勃德译:《中外今代名人传》(中文版),上海传记出版公司印行(年月不详),第90页。
    [2]《武汉自办工业之状况》,《中华实业界》1914年第10期。
    [3]《商务官报》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十五日(1908年6月13日),第12期,第9页。
    [4]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三联书店,1957年,第42页。
    [5]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80页。
    [1]《时报》,光绪三十一年九月初四,转引自皮明庥等编:《武汉近代(辛亥革命前)经济史料》,武汉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印行,第33页。
    [2]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55页。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暨武汉市委员会等编:《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上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45页。
    [4]《汉商创办商团益智会》,《申报》1910年8月28日。
    [1][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97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2页。
    [1][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97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3页。
    [2][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97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53页。
    [3]武汉市工商业联合会藏:《武汉叶开泰药店简史》,日期不详。
    [4][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97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2页。
    [1]《改订奖励公司章程》,载《大清光绪新法令》,商务印书馆1910年版。
    [2]马敏:《过渡形态: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构成之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42页。
    [3]《晴川近代名人小传》,《武汉文史资料》1988年第4辑,第149页。
    [4]《华制存考》,宣统元年正月刊,第12页。
    [1]涂文学:《“市政改革”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论文,2006年(未刊),第211页。
    [2]武汉市档案资料馆编:《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上),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238页。
    [3]涂文学:《“市政改革”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论文,2006年(未刊),第210页。
    [1]武汉师范学院编:《辛亥革命论文集》上册,1981年(内部印刷),第127页。
    [2]《清末汉口洋行发展概况表》,转引自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27页。
    [1]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28页。
    [2]殷增涛主编:《武汉对外开放史》,武汉出版社,2005年,第89页。
    [3]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28页。
    [4]袁范宇:《汉口日信洋行的一些情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湖北文史集粹·经济》(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694页。
    [1]金宝善:《汉口美最时洋行》,政协武汉市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文库》第五卷(租界洋行),武汉出版社,1999年,第233页。
    [2][日]水野幸吉:《汉口》,上海昌明公司,光绪三十四年(1909),第255页。
    [3][日]水野幸吉:《汉口》,上海昌明公司,光绪三十四年(1909),第258-259页。
    [4]殷增涛主编:《武汉对外开放史》,武汉出版社,2005年,第142页。
    [5]E.H.肯尼(E.H.Kenny)(汉口)致J.J克锡(上海)函,1885年5月27日怡和档。转引自[美]郝延平:《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间桥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41页。
    [1][日]水野幸吉:《汉口》,上海昌明公司,光绪三十四年(1909),第259-260页。
    [2]皮明庥:《辛亥革命与近代思想》,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55页。
    [3]张翼云:《汉口华商总会始末》,《武汉文史资料》2005年第12期。
    [1]转引自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94页。
    [2]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对外经济贸易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00-101页。
    [3]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92-393页。
    [1]陶良虎:《20世纪30年代汉口对外贸易衰退原因辨析》,《江汉论坛》1999年第6期。
    [2]皮明庥:《辛亥革命与近代思想》,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55页。
    [3]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79页。
    [1]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80页。
    [2]殷增涛主编:《武汉对外开放史》,武汉出版社,2005年,第340页。
    [3]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对外经济贸易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35-236页。
    [1]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85页。
    [2]袁汉丞:《英商汉口和记洋行的剥削内幕》,政协武汉市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文库》第五卷(租界洋行),武汉出版社,1999年,第174、177页。
    [3]彭汉祥:《杨坤山与英商和记洋行》,政协武汉市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文库》第五卷(租界洋行),武汉出版社,1999年,第184页。
    [4]徐薛昌、林万里:《回忆汉口安利英洋行》,政协武汉市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文库》第五卷(租界洋行),武汉出版社,1999年,第190页。
    [5]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对外经济贸易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42页。
    [1]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对外经济贸易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38页。
    [2]董明藏:《大买办刘子敬的兴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二辑,1984年,第185页。
    [3]董明藏:《大买办刘子敬的兴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二辑,1984年,第190页。
    [4]张翼云:《汉口华商总会始末》,《武汉文史资料》2005年第12期。
    [5]张翼云:《汉口华商总会始末》,《武汉文史资料》2005年第12期。
    [1]张翼云:《汉口华商总会始末》,《武汉文史资料》2005年第12期。
    [2]武汉书业同业公会编:《汉口指南》,1920年,第17-18页。
    [3]武汉书业同业公会编:《汉口指南》,1920年,第17-18页。
    [1]黄春芳、蔡丹尼:《汉口中英大药房》,《武汉文史资料》1994年第2期。
    [2]本社调查部调查:《武汉之工商业·颜料洋货业》,《汉口商业月刊》新第1卷第9期,1937年2月。
    [3]应靖方:《武汉输出货物整理商业同业公会各自然行业历史沿革概要》,1955年,武汉市档案馆藏:119-127-27。
    [4]王永年:《晚清汉口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传统商业的演变》,《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6期。
    [1]《修正工商同业公会规则》,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农商(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845页。
    [2]《工商同业公会规则施行办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农商(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846页。
    [3]《工商同业公会法》(1929年8月17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八),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690页。
    [4]《工商同业公会法施行细则》(1930年7月25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八),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695页。
    [1]武汉市档案馆藏:《征收局函》,61—1—291,1926年12月。
    [2]参见《武汉(汉口)商会及同业公会档案史料研究》课题组:《武汉(汉口)商会及同业公会档案史料研究》(未刊),2003年,第11-12页。
    [3]《汉口市商界辑私协会成立》,《汉口商业月刊》新第1卷第2期,1936年7月。
    [4]张世钊:《振兴商业与排除同业竞争》,《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5期,1934年5月。
    [1]《汉口市钱业同业公会会员营业规约》,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所、《武汉市金融志》编写委员会办公室编印:《武汉钱庄史料》,1983年,第239-241页。
    [2]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中华书局,1989年9月,第32页。
    [3]张国辉:《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中华书局,1989年9月,第62页。
    [4]比期是指汉口钱庄相互之间结算的日期。在汉口有大、小比期之分,大比期是阴历月半和月底钱业对内和对外的总结帐期;小比期是阴历初五、初十、二十、二十五钱业同业间的结算时间。
    [5]张克明:《汉口之票据及其清算方法》,《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4期,1934年4月。
    [6]张克明:《汉口之票据及其清算方法》,《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4期,1934年4月。
    [7]张克明:《汉口之票据及其清算方法》,《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4期,1934年4月。
    [1]《中华币制史》,1925年,转引自《武汉市金融志》编写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印:《武汉银行史料》,第41页。
    [1]《武汉市金融志》编写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武汉银行史料》,第92页。
    [2]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所、《武汉市金融志》编写委员会编:《武汉钱庄史料》,1985年,第62-63页。
    [3]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所、《武汉市金融志》编写委员会编:《武汉钱庄史料》,1985年,第64页。
    [4]武汉市档案馆藏:《汉口市银行同业公会致聚兴诚银行函》(1933年9月15日),104-1-266。
    [1]《汉口三公会电争内债基金》,《申报》1924年1月9日。
    [2]《呈督理湖北军务、湖北省长》(1926年3月),68-17-42。
    [4]武汉市档案馆藏:《省财政厅改良辅币之进行》,《汉口民国日报》1927年5月21日。
    [5]《武汉市金融志》编写委员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武汉银行史料》,第97页。
    [1]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社会团体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74页。
    [2]朱英:《中国传统行会在近代的发展演变》,《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武汉市档案馆藏:《武汉市私营绸布业商业解放前历史资料汇编》,119-130-92。
    [1][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97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3页。
    [2][日]水野幸吉:《汉口》,上海昌明公司,光绪三十四(1908)年,第229-230页。
    [3]《汉口之疋头贸易》,《湖北实业月刊》1925年第2卷17号:武汉市档案馆藏:《武汉市私营绸布业商业解放前历史资料汇编》,119-130-92。
    [4]《工商同业公会规则施行办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农商(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846页。
    [1]《工商同业公会法》(1929年8月17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八),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690页。
    [2]参见朱英主编:《中国近代同业公会与当代行业协会》,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4-87页。
    [3]参见朱英主编:《中国近代同业公会与当代行业协会》,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88-89页。
    [4]转引自朱英:《中国传统行会在近代的发展演变》,《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江汉日报》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十九日。另见武汉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编:《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04-305页。
    [1]朱英:《中国传统行会在近代的发展演变》,《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夏口县志·商务志》。
    [3]武汉市档案馆藏:《解放前武汉地方金融业溯往》(时间不详),119-130-118。
    [4]见《夏口县志》(《汉口钱业公所表》)未编页码的图表部分。
    [5]从水野幸吉行文来看,他在这里所说的银行业为钱业。
    [6][日]水野幸吉:《汉口》,上海昌明公司,光绪三十四(1908)年,第229页。
    [1][日]水野幸吉:《汉口》,上海昌明公司,光绪三十四(1908)年,第229,230页。
    [2]武汉市档案馆藏:《武汉市私营绸布业商业解放前历史资料汇编》(时间不详),119-130-92。
    [3]关于汉口商会的组织与活动,详见笔者与杨宁:《汉口市商会与抗战前武汉社会经济的发展》,《近代史学刊》2007年第4辑。本部分主要在前文基础上修改而成,十分感谢杨宁女士的帮助。此外,杨宁对汉口市商会的组织与活动也进行了系统的考察,请参阅氏著:《汉口市商会研究(1931—1938)》,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汉口总商会会所始末记》,《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9期,1934年9月。
    [2]杨承禧修:《湖北通志》,1934年印行,第1465页。
    [3]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社会团体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75页。
    [1]《汉口市商会章程》,《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1期,1934年1月,。
    [2]《为创设商业学校呈文市政府立案文》,《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4期,1934年4月。
    [3]《汉口市商会商业职业学校规程》,《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5期,1934年5月。
    [4]《商业职业学校周年纪念暨恳亲会》,《汉口商业月刊》第2卷第4期,1935年4月。
    [5]武汉市档案馆藏:《聚兴诚银行“汉行通函”第14号》(1931年8月31日),104-1-12。
    [1]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社会团体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81-282页。
    [2]《建议政府请筹款疏浚长江》,《汉口商业月刊》第2卷第9期,1935年9月。
    [3]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社会团体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78页。
    [4]《上海特别市商人团体整理委员会成立记》,《商业月报》第9卷第5期,1929年5月。
    [1]武汉市档案馆藏:《武汉市私营绸布业商业解放前历史资料汇编》,119-130-92。
    [2]武汉市档案馆藏:《武汉市进出口商业解放前历史资料》,119-130-95。
    [3]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社会团体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86页。
    [1]工商部工商访问局:《商会法、工商同业公会法诠释》,1930年,第2页。
    [2]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市志·社会团体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85-296页。
    [3]宋钻友:《从会馆、公所到同业公会的制度变迁——兼论政府与同业组织现代化的关系》,《档案与史学》2001年第3期。
    [1]李德斋:《缀言》,载《汉口市钱业商人补习学校五周年刊》,1933年12月,第3页。
    [2]《汉口商业月刊》第一卷第一期,1934年1月10日,第64页。
    [3]武汉市档案馆藏:《汉口银行公会夜校简章》,174-1-114。
    [4]李德斋:《缀言》,载《汉口市钱业商人补习学校五周年刊》,1933年12月,第3页。
    [1]周德钧:《布衣“谦祥益”》,《武汉文史资料》2006年第11期。
    [2]周德钧:《细说“苏恒泰”》,《武汉文史资料》2006年第7期。
    [3]金溥临:《武汉金同仁药店始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179页。
    [4]邵强:《汉口汪玉霞发展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85页。
    [5]周新民、程霖轩:《武汉棉纱商业之兴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19页。
    [1]华绫:《武汉绸布业老字号》,《武汉文史资料》1997年第4期。
    [2]周德钧:《细说“苏恒泰”》,《武汉文史资料》2006年第7期。
    [3]周德钧:《细说“苏恒泰”》,《武汉文史资料》2006年第7期。
    [4]严昌洪:《旧式行业向新型企业转化》,《武汉文史资料》,1997年第4期。
    [1]吴禹门、余祥甫:《汉口匹头业五十年见闻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9页。
    [2]中华经济调查社:《武汉之商业·钱业》,《汉口商业月刊》第2卷第1期,1935年1月。
    [3]鲍幼申编:《湖北省经济概况》,《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12期,1934年12月。
    [1]姚茂青:《武汉火柴工业与燧华火柴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第十辑,1982年,第178-179页。
    [2]李杏三:《解放前五十年的汉口参燕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162页。
    [3]李杏三:《解放前五十年的汉口参燕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168页。
    [4]张庆珊:《怡和布店的兴衰》,《武汉文史资料》1994年第2期。
    [5]马乐庭:《回忆鸿彰永绸缎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25-26页。
    [1]马悦庭:《回忆鸿彰永绸缎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28-29页。
    [2]肖泽如:《汉口怡和布店简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42-43页。
    [3]周新民、程霖轩:《武汉棉纱商业之兴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18页。
    [4]周新民、程霖轩:《武汉棉纱商业之兴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19页。
    [5]朱嘉:《合伙企业的簿记及会计》,《汉口商业月刊》第二卷第十一期,1935年11月,第129页。
    [1]肖泽如:《汉口怡和布店简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39-47页。
    [2]杜宏英、谢玉:《老汉口的宁波商人》,《武汉文史资料》2004年第12期。
    [3]汪敬虞编:《中国近代工业史料》(第二辑)下册,科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963页。
    [1]皮明麻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99页。
    [2]《本市证券交易所业经核准立案》,《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12期,1934年12月。
    [3]皮明庥、郑自来:《武汉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62页。
    [1]薛子仁:《薛坤明与太平洋肥皂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第八辑,1982年,第142-143页。
    [2]吴子净:《武汉蛋商行业史简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71页。
    [3]王治平:《汉口蛋行史话》,《武汉文史资料》,1994年第2期。
    [4]肖泽如:《汉口怡和布店简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47页。
    [1]严昌洪:《旧式行业向新型企业转化》,《武汉文史资料》,1997年第4期。
    [2]赵舜琴:《“烟土大王”——赵典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第十辑,1982年,第152页。
    [3]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399页。
    [1]董明藏:《大买办刘子敬的兴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二辑,1984年,第189页。
    [2]穆和德等:《近代武汉经济与社会——海关十年报告——汉口江汉关(1882——1931年)》,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第131页。
    [3]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423页。
    [4]本社调查部调查:《武汉之商业·机器米业》,《汉口商业月刊》新第1卷第10期,1937年3月。
    [5]信孚:《汉口机器米业之回顾与前瞻》,《汉口商业月刊》新第2卷第2期,1937年7月。
    [6]董明藏:《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湖北文史集粹》(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04页。
    [1]曹美成、曹实生:《曹祥泰发家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湖北文史集粹》(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10页。
    [2]刘睿:《陈经畲和汉昌肥皂厂》,《武汉文史资料》,1995年第1期。
    [3]皮明庥、郑自来:《武汉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62页。
    [1]董明藏:《大买办刘子敬的兴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二辑,1984年,第190页。
    [2]姚茂青:《武汉火柴工业与燧华火柴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第十辑,1982年,第178页。
    [3]《汉口之楚胜火柴公司》,《汉口商业月刊》第一卷第八期,1934年8月,第87页。
    [4]姚茂青:《武汉火柴工业与燧华火柴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第十辑,1982年,第179页。
    [5]陈林:《周恒顺机器厂发展史略》,《武汉文史资料》,1983年第2期。
    [6]穆和德等:《近代武汉经济与社会——海关十年报告——汉口江汉关(1882——1931年)》,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第129页。
    [1]皮明庥、郑自来:《武汉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11-112页。
    [2]董明藏:《大买办刘子敬的兴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二辑,1984年,第189页。
    [3]皮明庥、郑自来:《武汉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61页。
    [1]董明藏:《大买办刘子敬的兴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二辑,1984年,第189页。
    [2]陈斌理:《汉口生漆业的发展与衰落》,《武汉文史资料》,1994年第2期。
    [3]何瑞保、胡絧丞:《淮盐商胡赓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261-262页。
    [4]周德钧:《布衣“谦祥益”》,《武汉文史资料》2006年第11期。
    [5]陈乃琼:《一代懦商——陈仙洲》,《武汉文史资料》2004年第7期。
    [1]杜宏英、谢玉:《老汉口的宁波商人》,《武汉文史资料》2004年第12期。
    [2]董明藏:《大买办刘子敬的兴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二辑,1984年,第191页。
    [3]陈斌理:《汉口生漆业的发展与衰落》,《武汉文史资料》,1994年第2期。
    [4]朱福枝:《武汉商人的公益事业与慈善活动》,《武汉文史资料》1997年第4期。
    [1]鄢少霖、张玉书:《汉口元甡药材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189页。
    [2]陈乃琼:《一代懦商——陈仙洲》,《武汉文史资料》2004年第7期。
    [3]黄叔龙、何瑞保:《三任汉口商会主席的黄文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254页。
    [4]赵舜琴:《“烟土大王”——赵典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第十辑,1982年,第158页。
    [5]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684页。
    [6]民国《夏口县志》卷5,建置志。
    [1]胡永弘:《汉口的行帮与会馆、公所》,《武汉文史资料》,1997年第4期。
    [2]胡永弘:《汉口商会与同业公会》,《武汉文史资料》,1997年第4期。
    [3]武汉市档案馆藏:《汉口市钱业同业公会章册》,bF25-259。
    [4]李德斋:《缀言》,汉口市钱业商人补习学校编:《汉口市钱业商人补习学校五周年刊》,1933年12月,第3页。
    [5]《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1期,1934年1月。
    [1]朱福枝:《武汉商人的公益事业与慈善活动》,《武汉文史资料》,1997年第4期。
    [2]何瑞保:《民初时的汉口票证经营和交易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二辑,1984年,第117页。
    [3]何瑞保:《民初时的汉口票证经营和交易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二辑,1984年,第118页。
    [4]《本市证券交易所业经核准立案》,《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1期,1934年12月。
    [5]穆和德等:《近代武汉经济与社会——海关十年报告——汉口江汉关(1882——1931年)》,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第103页。
    [6]董明藏:《汉口地皮大王刘歆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湖北文史集粹》(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01页。
    [1]《夏口县志·风土志》。
    [2]叶调元:《汉口竹枝词》卷一《市廛》。
    [3]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689页。
    [4]董明藏:《大买办刘子敬的兴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二辑,1984年,第192页。
    [5]王经腹:《记汉口黄志成拆货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113页。
    [6]何瑞保、胡絧丞:《淮盐商胡赓堂》,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263页。
    [7]涂文学主编:《武汉通史·中华民国卷(下)》,武汉出版社,2006年,第115页。
    [1]张之洞:《试办签捐票片》,《张文襄公全集》卷55,奏议第55。
    [2]湖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北省志》财政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页。
    [3]《彩票亦抛卖空价耶》,《申报》1910年2月14日。
    [1]周迎春、张爱华:《1920—1921年间北洋政府义赈奖券研究》,《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1期。
    [2]《各团体争先认购有奖债券》,《汉口民国日报》1927年6月8日。
    [3]何瑞保:《民初时的汉口票证经营和交易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二辑,1984年,第115页。
    [4]《商界总联合会请禁彩票》,《申报》1922年7月13日。
    [1]王克霞:《略论民国彩票》,《唐都学刊》,2006年第1期。
    [2]觉群:《商人亟应恪守的集中商业道德》,《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4期,1934年4月。
    [3]谢辉:《中国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纪实》,《文史精华》,1998年第9期。
    [1]湖北省档案馆藏:《劝告武阳夏三镇各商厂赶送征集物品说明书》,Ls-5-4769。
    [2]丁隆昌:《提倡国货运动的武汉商会》,《武汉文史资料》1994年第2期。
    [3]丁隆昌:《提倡国货运动的武汉商会》,《武汉文史资料》1994年第2期。
    [4]胡永弘:《汉口商会与同业公会》,《武汉文史资料》1997年第4期。
    [5]《本市国货流动展览会闭幕》,《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4期,1934年4月。
    [1]薇覃:《国货流动展览会中归来》,《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4期,1934年4月。
    [1]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416页。
    [2]《湖北省经济概况》,《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5期,1934年5月。
    [3]涂文学主编:《武汉通史·中华民国卷(下)》,武汉出版社,2006年,第191页。
    [4]《本市证券交易所业经核准立案》,《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12期,1934年12月。
    [5]罗群:《近代云南商人与商人资本》,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2页。
    [1]李德斋:《缀言》,汉口市钱业商人补习学校编:《汉口市钱业商人补习学校五周年刊》,1933年12月,第3页。
    [2]《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1期,1934年1月。
    [3]赵舜琴:《“烟土大王”—赵典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第十辑,1982年,第158页。
    [4]李德斋:《缀言》,汉口市钱业商人补习学校编:《汉口市钱业商人补习学校五周年刊》,1933年12月,第3页。
    [5]《本校校董会简章》,汉口市钱业商人补习学校编:《汉口市钱业商人补习学校五周年刊》,1933年12月,第177页。
    [6]《上海市书业同义会暂定草章》,上海市档案馆藏:S145—1—7,转引自朱英主编:《中国近代同业公会与当代行业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5页。
    [7]《上海震巽木业公会章程》,上海市档案馆藏:S145—1—7,转引自朱英主编:《中国近代同业公会与当代行业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75页。
    [8]天津市档案馆等编:《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第1册,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53页。
    [1]朱英:《论近代上海商人文化的特征》,《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5期。
    [2]涂文学:《近代汉口城市文化生成机制探源》,《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3期。
    [1]冯天瑜:《武汉早期现代化刍议》,《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2]冯天瑜:《武汉早期现代化刍议》,《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3]郭淑芳:《不道德商业行为举隅》,《武汉文史资料》1997年第4期。
    [1]马乐庭:《回忆鸿彰永绸缎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25-26页。
    [2]何瑞保:《民初时的汉口票证经营和交易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二辑,1984年,第117页。
    [3]《夏口县志·风土志》。
    [4]叶调元:《汉口竹枝词》卷一《市廛》。
    [5]《汉阳县志·风俗志》。
    [6]董明藏:《大买办刘子敬的兴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二辑,1984年,第192页。
    [1]王经腹:《记汉口黄志成拆货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113页。
    [2]涂文学主编:《武汉通史·中华民国卷(下)》,武汉出版社,2006年,第384页。
    [3]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689页。
    [4]董明藏:《大买办刘子敬的兴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二辑,1984年,第192页。
    [1]继仲:《新币制施行后之汉口商场》,《汉口商业月刊》新第一卷第十期,1937年3月,第25页。
    [1]湖北省档案馆藏:《劝告武阳夏三镇各商厂赶送征集物品说明书》,鄂档Ls-5-4769。
    [2]《本市筹设合作推进委员会》,《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4期,1934年4月。
    [3]《本市筹设合作推进委员会》,《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4期,1934年4月。
    [4]武汉市档案馆藏:《聚兴诚银行“汉行通函”第14号》(1931年8月31日),104-1-12。
    [5]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所、《武汉市金融志》编写委员会编:《武汉钱庄史料》,1985年,第110页。
    [6]迈进篮:《汉口金融业之过去与现在》,《汉口商业月刊》第2卷第9期,1935年9月。
    [1]武汉市档案馆编:《民国时期武汉钱庄史料选编》,1994年,第5页。
    [2]黄既明:《集中现金中之汉口钱业》,《银行杂志》第4卷第14号,192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所、《武汉市金融志》编写委员会编:《武汉钱庄史料》,1985年,第77页。
    [3]《汉口民国日报》1927年8月1日。
    [4]《湖北财政月刊》第1卷第5期,1928年12月。
    [5]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426页。
    [1]陶良虎:《20世纪30年代汉口对外贸易衰退原因辨析》,《江汉论坛》1999年第6期。
    [2]陶良虎:《20世纪30年代汉口对外贸易衰退原因辨析》,《江汉论坛》1999年第6期。
    [3]吴禹门、余祥甫:《汉口匹头业五十年见闻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8页。
    [4]程序:《汉口钱庄营业之今昔观》,《汉口商业月刊》第2卷第7期,1935年7月。
    [1]张继仲:《谈广告》,《汉口商业月刊》新第2卷第1期,1937年6月。
    [2]郭凤九:《繁荣武汉商业之我见》,《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4期,1934年4月。
    [3]清波:《工商各界应共同促进武汉繁荣》,《汉口商业月刊》第2卷第12期,1935年12月。
    [4]杜宏英、谢玉:《老汉口的宁波商人》,《武汉文史资料》2004年第12期。
    [5]曹美成:《武汉曹祥泰杂货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第一辑,1983年,第99页。
    [1]湖北省志贸易志编辑室:《湖北近代经济贸易史料选辑》第4辑,1984年,第291、25页。
    [2]《夏口县志·商务志》。
    [3]转引自皮明庥、郑自来:《武汉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64页。
    [5]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14页。
    [1]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17页。
    [2]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223页。
    [3]杨蒲林,皮明麻主编:《武汉城市发展轨迹——武汉城市史专论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第475页。
    [4]皮明庥、郑自来:《武汉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70页。
    [5]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431页。
    [1]陈琮:《湖北省道交通概况(一)》,《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10期,1934年10月。
    [2]《武汉之工商业》,《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11期,1934年11月。
    [3]本刊调查部调查:《武汉之工商业·转运业》,《汉口商业月刊》第1卷第12期,1934年12月。
    [4]陶良虎:《20世纪30年代汉口对外贸易衰退原因辨析》,《江汉论坛》1999年第6期。
    [1]穆和德等:《近代武汉经济与社会——海关十年报告——汉口江汉关(1882——1931年)》,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第161-162页。
    [2]鲍幼申:《湖北省经济之病态及其救济》,《汉口商业月刊》第2卷第2期,1935年2月。
    [3]陶良虎:《20世纪30年代汉口对外贸易衰退原因辨析》,《江汉论坛》1999年第6期。
    [4]鲍幼申:《湖北省经济之病态及其救济》,《汉口商业月刊》第2卷第2期,1935年2月。
    [5]鲍幼申:《最近一年来汉口工商业之回顾》,《汉口商业月刊》新第1卷第3期,1936年8月。
    [1]陶良虎:《20世纪30年代汉口对外贸易衰退原因辨析》,《江汉论坛》1999年第6期。
    [2]幼申:《中国国际贸易之现态及其危机》,《汉口商业月刊》第2卷第8期,1935年8月。
    《商务官报》 《中华实业界》
    《汉口商业月刊》 《银行杂志》、
    《大公报》(长沙) 《湖北实业月刊》
    《中国实业杂志》 《财政旬刊》
    《上海总商会月报》 《银行周报》
    《财政月刊》 《申报》
    《民国日报》(汉口) 《商业月报》
    武汉档案馆馆藏:汉口(武汉)市政府档案(9)
    武汉档案馆馆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汉口分行档案(61)
    武汉档案馆馆藏:武汉市公用事业管理局档案(68)
    武汉档案馆馆藏:四明商业储蓄银行汉口分行档案(100)
    武汉档案馆馆藏:聚兴诚商业银行汉口分行档案(104)
    武汉档案馆馆藏:武汉市工商业联合会档案(119)
    武汉档案馆馆藏:中南银行汉口分行档案(171)
    《汉口市钱业同业公会章册》,武汉市档案馆馆藏资料:bF25/259。
    《汉口市钱业同业公会报告书暨附陈意见》(1928年11月),武汉市档案馆藏资料:bF25/27。
    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银行公会档案(S173)。
    《汉口小志》
    《夏口县志》
    《湖北通志》(1918年)
    湖北省志编委会:《湖北省志》,湖北人民出版社。
    武汉地方志编委会:《武汉市志》,武汉大学出版社。
    汪敬虞:《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科学出版社,1957年。
    陈真、姚洛合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2辑,三联书店,1957年。
    皮明庥等编:《武汉近代(辛亥革命前)经济史料》,武汉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印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暨武汉市委员会等编:《武昌起义档案资料选编》上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
    武汉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编:《辛亥革命在湖北史料选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
    湖北省志贸易志编辑室:《湖北近代经济贸易史料选辑(1840——1949)》第4辑,1986年。
    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所、《武汉金融志》编写委员会编:《武汉钱庄史料》,1985年。
    《武汉市金融志》编写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武汉银行史料》。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史料》(上),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天津市档案馆等编:《天津商会档案汇编》(1912—1928),第1册,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穆和德等:《近代武汉经济与社会——海关十年报告(汉口江汉关)(1882——1931年)》,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
    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中华书局,1995年。
    汉口市钱业商人补习学校编:《汉口市钱业商人补习学校五周年刊》,1933年12月。
    周葆銮:《中华银行史》,商务印书馆,1923年。
    叶调元:《汉口竹枝词》,道光三十年(1850)。
    [日]水野幸吉:《汉口》,上海昌明公司,光绪三十四年(1909)。
    武汉书业同业公会编:《汉口指南》,1920年。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
    武汉师范学院编:《辛亥革命论文集》上册,1981年(内部印刷)。
    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与国内市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皮明庥:《武汉近百年史1840-1949》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5年。
    皮明庥:《辛亥革命与近代思想》,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
    苏云峰:《中国现代化的区域研究(1860~1916)——湖北省》,台湾近代史研究所,1987年修订版。
    李权时、皮明庥主编:《武汉通览》,武汉出版社,1988年。
    武汉港史志编纂委员会主编:《武汉港口志》,武汉出版社,1990年。
    杨蒲林,皮明麻主编:《武汉城市发展轨迹——武汉城市史专论集》,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0年。
    [美]郝延平著,陈潮等译:《中国近代商业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皮明庥、欧阳植梁:《武汉史稿》,中国文化出版社,1992年。
    朱英:《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概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
    皮明庥主编:《近代武汉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商务印书馆2003年再版。
    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巴蜀书社,1993年。
    虞和平:《商会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马敏:《过渡形态:中团早期资产阶级构成之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丁日初:《近代中国的现代化与资本家阶级》,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
    郑少斌主编:《武汉港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年。
    马敏:《官商之间: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再版。
    朱英:《转型时期的社会与国家——以近代中国商会为主体的历史透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张建民主编:《湖北通史·晚清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王相钦、吴太昌:《中国近代商业史论》,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1999年。
    章开沅、马敏等编:《中国近代史上的官绅商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章开沅等:《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皮明庥、郑自来:《武汉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阎广芬:《经商与办学——近代商人教育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马敏:《商人精神的嬗变——近代中国商人观念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朱英:《近代中国商人与社会》,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冯天瑜、陈锋主编:《武汉现代化进程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汉口租界志》编辑委员会编:《汉口租界志》武汉出版社,2003年。
    《武汉(汉口)商会及同业公会档案史料研究》课题组:《武汉(汉口)商会及同业公会档案史料研究》(未刊),2003年。
    朱英主编:《中国近代同业公会与当代行业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4年。
    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罗群:《近代云南商人与商人资本》,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殷增涛主编:《武汉对外开放史》,武汉出版社,2005年。
    [美]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商业和社会(1796——188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皮明麻主编:《武汉通史》,武汉出版社,2006年。
    涂文学:《“市政改革”与中国早期现代化—以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为中心》,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博士论文,2006年(未刊)。
    范植清:《鸦片战争前汉口镇商业资本的发展》,《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姚会元:《近代汉口钱庄性质的转变》,《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2期。
    刘敏:《试论清代商业资本的发展趋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第4期。
    皮明庥:《武汉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厂创建史略》,《江汉论坛》1985年第3期。
    姚会元:《国民党统治时期汉口钱庄的衰败》,《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
    王永年:《晚清汉口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传统商业的演变》,《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6期。
    陶建平:《明清时期汉口商业网络的形成及其影响》,《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1期。
    夏钢:《论近代武汉钱庄的经营管理》,《江汉论坛》1989年第6期。
    姚会元:《近代汉口钱庄研究》,《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
    涂文学:《近代汉口城市文化生成机制探源》,《近代史研究》1992年第3期。
    刘云明《清代云南商人资本的运动》,《云南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陈礼茂:《浅议近代汉口的桐油贸易》,《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
    朱英:《论近代上海商人文化的特征》,《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5期。
    谢辉:《中国参加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纪实》,《文史精华》,1998年第9期。
    冯筱才:《中国大陆近代商人之研究》,《近代中国史研究通讯》(台湾)第28期。
    杜七红:《论茶叶对晚清汉口市场的影响》,《江汉论坛》1999年第6期。
    肖茂盛:《略论广东商帮商人资本的发展趋势》,《学术研究》1999年第5期。
    陶良虎:《20世纪30年代汉口对外贸易衰退原因辨析》,《江汉论坛》1999年第6期。
    庄维民:《近代山东传统商人资本的衰落蜕变及其意义》,《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宋钻友:《从会馆、公所到同业公会的制度变迁—兼论政府与同业组织现代化的关系》,《档案与史学》2001年第3期。
    庄维民:《近代山东商人资本地域分布结构的变动及影响》,《齐鲁学刊》2000年第4期。
    段超明:《清时期湖北地区商业发展初探》,《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6期。
    任放:《论印度茶的崛起对晚清汉口茶叶市场的冲击》,《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冯天瑜:《武汉早期现代化刍议》,《湖北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黄鉴晖:《山西商人资本性质初探》,《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杨宁:《20世纪30年代汉口商会特点论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徐凯希:《略论近代荆沙商人团体的发展和演变》,《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冯祖祥:《湖北茶市》,《农业考古》2004年第2期。
    朱英:《中国传统行会在近代的发展演变》,《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徐凯希:《宁波帮与湖北近代工商业》,《宁波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周迎春、张爱华:《1920—1921年间北洋政府义赈奖券研究》,《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 1期。
    魏文享:《中国大陆的武汉史(1927—1949)研究综述》,《江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王克霞:《略论民国彩票》,《唐都学刊》,2006年第1期。
    范金民:《商帮探源述流》,《浙江学刊》2006年第2期。
    周德钧:《近代武汉“国际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湖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湖北文史资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武汉工商经济史料》。
    政协武汉市委员会文史学习委员会编:《武汉文史资料文库》,武汉出版社,1999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北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湖北文史集粹》,经济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