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我国企业生态化建设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当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施方式,走生态发展道路已成为各国乃至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到了工业化中期,工业发展中的重型化趋势明显,根据世界各国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在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的阶段,主要依靠工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来拉动经济增长,而工业发展中的重型化趋势,势必大大增加资源和能源的消耗,给我国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更大的压力。党的十七大已明确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要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相互协调与统一。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是自然资源的主要消耗者,也是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要改变环境恶化趋势,就必须通过改变企业传统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开展生态化建设,使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朝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从而使企业行为既满足消费者需要,又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优化为目标的企业经营模式。
     本文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物质循环思想和生态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界定企业生态化和生态企业的相关概念,对国内外企业生态化建设实践情况展开研究及分析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了企业生态化建设的内在机理和激励机制,着重研究了企业生态化的运作,建立起企业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福建三明钢铁(集团)公司的生态化建设实证研究,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企业生态化建设的对策建议。因此,企业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微观主体,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传统线性模式向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生态企业模式转变,这种模式对于缓解环境压力,提升经济质量、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带动整个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并最终促进我国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形成节约型社会。
As the indexes of the industrial society are growing, the nature has been ruthlessly deprived. The global environment is deteriorating, resources are increasingly exhausted, the earth is severely overloaded and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ode has not sustained. At present, our economy has progressed to the medium stage of industrialization with an evident tendency towards a heavy-industry led mode. From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across countries, the economic growth is mainly propelled by industrial advances and the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when the GDP per capita is between $US1000 and $US3000. However, this trend will inevitably greatly increase the use of resources and energy, and bring more pressure to our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is far more fragile than the average world level. Therefore, the mode of production has transformed from the traditional one of "resources-products-discharge" to ecological economy that "emphasizes on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interests". It is also an inevitable choice under the severe situation of a shortage of global resources, transforming ecology, environment of weakening self-purifying ability as a result of industrial progress. Enterprise ecologization refers to an ecological operational concept inspired b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required b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t aims to establish a non-polluting production system focusing on avoiding producing pollutants with ecological value concept as its spirit and ecological technology as its nucleus. It will fully ecologize the development, design, production, circulation and promotion of products, and direct all the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ward low consumption, low pollution and high added value so that enterprises can meet consumers' demands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achieve the business operational mode with the aim of optimizing economic and green interests.
引文
[1]谢家平,孔令丞.企业群落生态化:理论与实践[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第5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2版.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吴宣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产权和社会责任观评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8(2):22.
    [3]熊文强,郭孝菊.绿色浪潮--21世纪的热点讨论与认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33-36.
    [4]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2008年版.
    [5]资料来源:中国消费小康指数达72%,绿色消费意识增长.2007-11-05来源:《小康》杂志
    [1]宁墨.世界经济掀起绿色浪潮国际环保市场充满生机[J].中国环保产业,2000(10):280.
    [2]李慧明,卜欣欣.绿色国际贸易与绿色国际贸易壁垒[J].南开学报.2000(4):53-55.
    [3]黄少安.循环经济需要制度与技术双重保障[J].学术月刊.2006(1).
    [1]马凯.科学的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求是.2004(8).
    [2]张成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建生态化企业[J].科学管理研究.2004(6):8-11.
    [1]Winn,S.F.and Roome,N.J.(1993),"R & D Management Response to the Environment Current Theory and Implications to Practice and Research",R & D Managemengt Review 23(2).147-160.
    [2]Porter,M.E.(1991),Van Der Linder,V.C.(1995),"Green and Conpetitive",Harvard Business Review,September-October,120-134.
    [3]Hart,S.L.(1995),"A Natural-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986-1014.
    [1]Shrivastava,P.(1995),"Environmengtal Technologi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6,183-200.
    [2]Nehrt,C.(1998),"Maintainability of First Mover Advantages Whe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Differs between Countries".Academv of Management Review.23.77-97.
    [3]清洁生产的概念常识与污染预防[J].沿海环境.2003,7:31-33。
    [4]王学军,何炳光.清洁生产概论[M]北京.中国检察院出版社.2000.P4-5.
    [5]Landsiedel,R.and Saling,P.,"Assessment of Toxicological Risks for Life Cycle Assessment and Eco-efficiency Analysis," as see http://www.basf.com/
    [1]周国梅,彭昊,曹凤中.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J].2003.16(6):201-203.
    [2]Vogtlander,J.G.,Bijma,A.and Brezet,H.C.,"Communicating the Eco-efficiency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by Means of the Eco-Costs/Value Model,"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10,57-67(2002).
    [3]Honkasalo,A.,"Eco-efficiency and Integrated Product Policy:Lessons from Finland,"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Vol.8,NO.2,pp.109-117(2001).
    [4]WBCSD,"Eco-efficiency-Decoupling Use of Nature from Economic Growth," 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0).
    [5]孙黎明,赵旭.关于生态效益的理论探讨[J].商业研究.2004(23):106-108.
    [6]陈国权.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及组织学习[J].管理科学学报.2001.4(5):39-49.
    [1]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87-89.
    [2]戴明循环或称PDCA循环、PDSA循环,戴明循环研究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有“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之称的著名的统计学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Walter A.Shewhart)在当时引入了“计划-执行-检查(Plan-Do-See)”的概念,戴明后将休哈特的PDS循环进一步发展成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lan-Do-Study-Act)。戴明循环是一个质量持续改进模型,它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Study)、处理(Act)。戴明循环有时也被为称戴明轮(Deming Wheel)或持续改进螺旋(Continuous Improvement Spiral)。戴明循环与生产管理中的“改善”、“即时生产”紧密相关。
    [3]施放,宋竹生.企业环境管理及其绿色可持续发展[J].华东经济管理.2000(3).
    [4]Henion,K.E.And Kinnear,T.C.(1976),Ecological Marketing,Chicago:American Marketing Assioation.
    [5]Varadarajan,P.D.(1992),"Marketing's Contribution to Strategy:The View From a Different Looking Glass",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20(Fall) 323-343.
    [1]Coddcoddington,W.(1993),Environmental Marketing:Positive Strategies For Reaching the Green Consumer,New York:McGraw-Hill.
    [2]Kotler,P.And Armstrong,G(1991),Principles of Marketing,5th ed.,Englewood Cliffs New York:Prentice-Hall.
    [3]Schoell,W.F.And Guiltinan,J.P.(1993),Marketing Essentials,Boston:Allyn and Bacon.
    [4]Peattie,k.(1992),green marketing,london:pitman publishing
    [5]Chanter,M.(1992),Green Marketing:A Responsible Approach to Business,Greenleaf.
    [6]Winter,G(1988),Business and the Environment,Hamburg:McGram-Hall.
    [7]武春友.朱庆华.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企业管理.2001(3):67-71
    [8]李雄诒,王薇.论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J].商业经济.2008(13)
    [9]王洪刚,韩文秀.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实施策略[J].天津大学学报.2002(2):97-101页
    [1]汪波,白彦壮,李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4,(1):5-9.
    [2]截至到2008年12月30日,利用百度搜索引擎,按照完整的关键词“循环经济”搜索到相关中文网页5,940,000个,“企业生态化”则仅仅为3,410个。
    [1]曲格平.梦想与期待--中国环境保护的过去与未来[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4.107-109.
    [2]冯之浚等.循环经济是个大战略[J].论循环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M]2003:145-151.
    [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EB/OL].中国网.2006-03-30.
    [4]刘建伟.循环经济、市场失灵与政府作用[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
    [1]胡同泽.政府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实现途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3).
    [2]马洁.构建环境导向企业管理体系的探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0).
    [3]万后芬.绿色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25-231.
    [4]陆建飞等.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企业“生态化”初探[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24卷增刊:31页.
    [5]梁嘉骅等.企业生态与企业发展:企业竞争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
    [1]曹利君等.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分析与生态化管理[J].生产力研究.2005(11).
    [2]魏光兴.企业生态化与企业管理生态化辨析[J].商业时代.2005(19)
    [3]刘国华等.企业生态化与非生态化生产方式的损益研究[J].经济问题,2006(12):13页.
    [4]杨永芳等.我国企业生态化建设的问题及其发展思路[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第4期.28.
    [5]李京文等.企业生态化动态评价指标及其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2):16.
    [6]孙锐.企业绿色管理的动因内涵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0(1).
    [7]张成考.基于AHP法企业生态化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6(7).
    [1]李建平,张华荣,黄茂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理论演进与变革趋向[J].当代经济研究,2007,(05)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11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11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6卷.第23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
    [1]马传栋.工业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91页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第117页.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9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2]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11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3]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11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4]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1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5]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11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6]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第11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7]马传栋.工业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第9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P383
    [2]禹规娥.袁群莉.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生态思想浅析.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7卷):P65-66.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P517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P518
    [1]许志国.系统科学[M1.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12-24.
    [2]贝塔朗菲著.一般系统论[M1.林康义,.魏宏森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61.
    [1]魏双盈.基于生态学理论的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7:P32-33
    [2]吴秋明.集成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0:126-154,266-269
    [4]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4-15
    [5]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284-255
    [6]范建平,梁嘉骅.企业生态系统及其复杂性探讨[J].科技导报,2002(3):133-137
    [7]邓长鼓,张锐.企业生态系统的构成及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3):58-61
    [1]魏双盈.基于生态学理论的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D].2007:P36
    [2]舒民.现代企业生态系统及其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工业大学硕士论文,1999.
    [3]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21-22.
    [1]刘思华.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6-13.
    [2]梁嘉骅.企业生态系统复杂性问题探讨[J].科学新闻周刊,2001(28):10-12.
    [3]郑如霞.从生态理论探索中小企业的成长[J].工业技术经济,2002(5):84-86.
    [1]刘思华.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6-13.
    [2]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50-55.
    [1]宝建梅,刘彬:生态视角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策略[J].商业时代.2006(3)
    [2]胡希.生态视角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4.
    [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2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5,46,47.
    [1]徐江平: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系统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5(10):140,141,142
    [1]韩宝平等.循环经济理论的国内外实践[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8-64
    [1]王青云,李金华.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辨析[J].中国软科学.2004(7):157-160,116
    [2]王如松,周涛,陈亮,刘晶茹,王震等.产业生态学基础[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p:66
    [1]王如松,周涛,陈亮,刘晶茹,王震等.产业生态学基础[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p:66
    [2]齐建国,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4(2):35-39
    [1]包晓斌.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之路[J].江西社会科学.2004(8)36-41.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
    [2]黄朴,王进东.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下我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5).
    [1]A.G.菲吕博腾.L.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M].孙经伟译.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1998,45.
    [2]刘思华.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71-72.
    [1]张成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建生态化企业[J].科学管理研究.2004(6):8-11.
    [2]魏光兴.企业生态化与企业管理生态化辨析[J].商业研究.2005(19):58.
    [1]何劲.我国中小企业生态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03(4):41-44.
    [2]阮和兴,宋小芬.企业竞争的生态化趋势及对我国企业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5(17):118-120.
    [3]张庆普,胡运权.我国建立完善生态型企业的主要对策及措施探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4]张小平.推进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112-114.
    [1]参考:张思锋.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与推进机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5-17
    [2]张思锋.周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1]陆建飞,刘锋.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企业“生态化”初探[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24):31-33
    [2]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俄裔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他在研究人口发展趋势及人口结构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1971年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
    [3]Panayotou,T.1993.Emprical tests and policy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ILO,Technology and Employment Programmer,Geneva
    [1]闫敏.循环经济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P97
    [1]中国国际竞争力促进会.中国海洋环境喜忧参半.2009年1月21日.http://www.pnc.gov.cn/web/zgzh/kxdy/386.html
    [2]朱四倍.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损失约占GDP的10%.载于《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3月21日
    [3]徐冬青.环境问题.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J].学海.2002(5):184-187.
    [1]国家发展改革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5(9).
    [1]李爱年等.可持续发展与奖励资源综合利用制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报.1998(4):39-42.
    [1]李爱年等.可持续发展与奖励资源综合利用制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报.1998(4):43-44.
    [2]赵鹏高.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会议记述[J].粉煤炭综合利用,1997(1):49-50.
    [3]赵鹏高.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会议记述[J].粉煤炭综合利用,1997(1):51-52.
    [4]张思锋.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与推进机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0-21
    [5]段宁.清洁生产在中国[J].中国环境报,2003(2):20-23
    [6]段宁.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J].环境科学研究2001(6):2-4.
    [1]张思锋.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与推进机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1-22
    [2]同上。
    [3]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4年4月5日第2版.
    [4]诸大建、朱远.循环经济:三个方面的深化研究[J].社会科学2006(4):46-55.
    [5]资料来源于:世界新能源节能环保网.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十五”规划.2006-10-08.http://www.86ne.com/Jnhb/200610/Jnhb_11805_2.html
    [1]梁洪.创建生态工业园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来自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报告[J].沿海环境.2001(9):23-24.
    [2]资料来自:中国循环经济网.http://xh.chinaxh.com.cn/
    [3]资料来自:中国循环经济网.http://xh.chinaxh.com.cn/
    [1]丁东:理念:“3+1”循环经济模式[J].环境经济,2005(1):21-27.
    [2]张思锋.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与推进机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2-23.
    [3]资料来自:中国循环经济网.http://xh.chinaxh.com.cn/
    [4]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
    [1]张思锋.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与推进机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4-25
    [2]注释:COD反映的是水中有机物对环境氧的需求总量,如果水中的溶解氧被消耗光了,水中的厌氧菌就会投入工作,从而使水体发臭,导致环境恶化。COD是环保水质监测中最重要的指标。
    [3]数据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8.
    [4]宋君广.如何提高企业工艺技术水平的探讨[J].新技术新工艺,2006(6):4-5.
    [1]任润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能化集团[J].经济问题,2005(10):26-28.
    [2]张思锋.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与推进机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5
    [3]李菲.山东模式破解循环经济难题[J].新华每日电讯,2006-04-19.
    [1]张思锋.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与推进机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0-31
    [1]何劲.我国中小企业生态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03(4):41-44.
    [2]张思锋.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与推进机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8-29
    [1]李云燕.论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
    [2]数据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0-2008.
    [1]张成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建生态化企业[J].科学管理研究,2004(6):8-10.
    [2]日本环境厅地球环境经济研究会编著.日本的公害教训[J].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李冬.日本企业环境管理的发展[J].现代日本经济,2001(4):33-36
    [4]张可喜.改弦更张走“循环”之路--日本走向“循环经济社会”专题报道之一[J].再生资源研究,2001(1):42-43.
    [1]赵庚科.我国中小企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7-18
    [2]余晓汉.日本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J].现代日本经济,2002(6):11-14
    [3]李冬.日本企业环境管理的发展[J].现代日本经济,2001(4):33-36.
    [1]余晓汉.日本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J].现代日本经济.2002(6):11-14.
    [1]秦嗣毅.战后日本的生态环境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1(5):20-24.
    [2]数据参见:李赶顺.浅析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及其方策[J].日本学刊,2002(6):105-117.
    [3]刘立群.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绿色化趋势[J].德国研究,1999(3):17-19.
    [4]戴启秀,王志强.21世纪德国环保发展纲要及新政策[J].德国研究,2001(1):47-50.
    [1]汪春等.德、日两国循环经济立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9):25-26.
    [2]冯兴元.德国的环保政策及环保的行为主体[J].德国研究,1996(4):32-39.
    [3]黄海峰等.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8-41.
    [4]刘立群.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绿色化趋势[J].德国研究,1999(3):17-19.
    [1]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环境与能源综合利用司.关于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考察报告[J].中国经贸导刊.2005(7):45-46.
    [2]甘碧群,乌金涛.美国企业生态营销演进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评论,2002(5):125-128。
    [1]亦冬.浅析美国成为环保产业大国中的政府行为[J].环境保护,2003(10):57-59.
    [2]同上。
    [1]陆文华.美国环保局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J].全球科技经济了望.2001(3):31.
    [1]甘碧群,乌尽金涛.美国企业生态营销演进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评论,2002(5):125-128.
    [2]参见[美]福斯特·莱因哈特,理查德·维尔特.企业管理与自然环境[J].李丽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12).
    [1]王冰冰,于传利,宫国靖.循环经济:企业运行与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35-36.
    [1]王冰冰,于传利,宫国靖.循环经济:企业运行与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36-37.
    [1]资料来源:徐英.《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管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冰冰,于传利,宫国靖.循环经济:企业运行与管理.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36-39.
    [1]徐英.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管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2]徐杰.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分析[J].理论观察,2008(1):76-77.
    [1]王化波,王卓.吉林省生态人口容量研究--以2002年为例[J].人口学刊,2007(2):15-19.
    [2]陈英姿.发展循环经济,提升自然资源承载力[J].人口学刊,2007(6):46-47.
    [1]赵儒煜,杨振凯.循环经济的局限性及其出路[J].税务与经济,2007(3):11-13.
    [1]刘思华.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55-62.
    [1]郭彬.循环经济评价与激励机制设计.[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5.P85-88
    [2]齐伟超.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J].商业时代,2006(12)
    [1]郭彬.循环经济评价与激励机制设计.[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5.P85-88
    [1]涂自力.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的培育[J].经济纵横,2006(9).
    [2]郭彬.循环经济评价与激励机制设计.[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5.P85-88
    [3]杜志,朱明峰,邓利平,企业生态化建设的利益激励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7(7)
    [1]数据来源:刘和东,杨同宇.循环经济的有效激励机制分析[J].经济师.2005(12)
    [2]黄涛,罗天强,李锐锋.论企业技术发展的生态化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5):166-167
    [1]赵云君.于文祥.构建绿色价格机制的理论分析[J].生态经济.2004(12).
    [1]程红,杨荣芝.我国绿色消费的特点和构成--首都市场绿色消费调查的启示[J].消费经济.2001(4).
    [2]李云燕.论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
    [3]汤定娜,王凌.绿色需求激励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2),88-91.
    [4]大洋网.绿色消费受青睐 绿色营销商机无限.2003年03月17日.网址:http://gzdaily.dayoo.com/gb/content/2003-03/17/content_989685.htm
    [1]何志毅,于泳.绿色营销发展现状及国内绿色营销的发展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2]高松.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行为选择与政府激励[J].当代经理人(中旬刊),2006(9)
    [3]郭彬等.政府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4]董碧英.论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J].经济与管理.2006(2)
    [5]唐敏.论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生态化[J].中国市场.2008(36)
    [1]吴玉萍等.论循环经济作用机制[J].环境科学动态.2004(4).
    [2]谢永清.谈我国节约型社会的税收政策构建[J].煤炭经济研究.2005(5).
    [3]韩凤芹.中国开征生态建设税的必要性[N].中国经济时报.2005-4-19.
    [1]苗泽华,孙班军,苗泽伟,陈晔.生态设计--21世纪产品设计的主旋律[J].商业时代,2003,(24)
    [2]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战略与机制课题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战略与机制最终报告简稿(2004)
    [1]李方义.机电产品绿色设计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D].[博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3
    [1]张青山,孙秋月,周晓哗.制造业绿色产品设计方案评价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05(9):1-3.
    [1]刘志峰,刘光复.产品的可拆卸性及其设计方法.机械设计与研究[J].1997(3):36-38
    [1]兰秀珍,史琳常.浅析绿色采购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J].经济师.2004,(12)
    [2]朱庆华.绿色供应链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夏青.关于我国首批环境标志产品的选择及标准制订的说明.首届中国国际环境标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2]刘思华.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J].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01-102.
    [1]刘思华.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01-102.
    [2]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27.
    [1]刘思华.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101-102.
    [2]李岩.健全我国清洁生产机制途的探讨[J].环境保护.2001(7):40-42.
    [1]郭斌,蔡宁,许庆瑞.企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用行为分析[J].科研管理.1997(18):57-61
    [2]王明远.清洁生产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5-40.
    [1]杨辉.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主要措施[J].炭素技术.2006.5:57-59
    [1]许晨光.绿色包装--包装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包装工程.2002(4)
    [2]李晓刚.绿色包装的发展趋势[J].中国包装.2005(1).
    [1]梁燕君.发达国家发展绿色包装风头正劲[J].环境教育.2008(8).
    [2]戴宏民.食品包装安全性的机理、立法和策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3]常晓霞.ISO14000为绿色包装印刷引路[J].印刷技术.2004(5).
    [1]曾欧.中国包装工业生态化建设研究[J].包装工程.2008(5).
    [1]聂凌鸿,宁正祥.发展我国绿色包装的探讨[J].机电信息.2004(8):14-q6
    [2]国家发改委.中国包装工业“十一五”预计总产值可达4500亿元.2007/11/07http://www.ndrc.gov.cn/cyfz/hxfx/t20071107_171177.htm
    [1]傅志红.生态意义上版主的创新与设计[J].包装世界.1999(05)
    [2]利均.二十一世纪营销新思维--生态营销[Z].博锐管理在线,2005.4.29
    [1]魏明侠,曾勇,司林胜.绿色营销的外部性分析[J].经济师,2002(2):49-50.
    [1]吕永红,王成昌.绿色营销政府规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09)
    [2]张小平.推进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112-114.
    [1]李灿中.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5):82-84.
    [1]韩立成.我国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对策研究[J].物流科技.2007(10)
    [2]孟祥茹.:论绿色物流[J]物流科技.2001(04).
    [3]赵临风.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动因与策略[J].特区经济.2006(10)
    [4]V.Daniel R.Guide,Luk N.Va-n Wassen-hove,the reverse supply,Harward Review,2002(2)
    [1]高本河,魏际刚.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12):33-34
    [1]杨书臣.日本现代物流的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5(02).
    [2]刘娜.国外绿色物流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8(07).
    [1]李益强:李华,徐国华.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企业绿色物流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2]秦奕.绿色物流发展需政府拉动[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7,(08)
    [1]李桂艳.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科技.2005(05)
    [2]张新华,初明珠.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26)
    [3]官绪明,杨坚争.构架绿色物流体系--打造现代企业持续发展之路[J].江苏商论.2004(10)
    [1]李华.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对比分析[J].消费导刊.2008.(18)
    [2]柳键.供应链的逆向物流[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128(6):11-13.
    [1]马春光.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及管理策略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2]孙学海.论逆向物流的战略价值及推进策略[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3]朱道立,崔益明,陈姝妮.逆向物流系统和技术[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5)
    [1]达庆利,黄祖庆,张钦.逆向物流系统结构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管理科学.2004(01).
    [2]赵宜,韩彪.企业逆向物流模式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1]朱道立,崔益明,陈姝妮.逆向物流系统和技术[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5).
    [2]孙衍林.供应链管理中的逆向物流[J].江苏商论.2007(01).
    [1]王国文.美国物流发展趋势对中国物流的影响[J].水路运输文摘.2005(07)
    [2]汪利虹.发展逆向物流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4)
    [1]钟晖,王建锋.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机制[J].生态经济,2000(3):41-44.
    [2]刘大四,荆玉兰等.论我国技术创新机制的模式选择[J].软科学.1995(3):6-10.
    [3]吴兆俊,王龙建.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1]黄涛,罗天强,李锐锋.论企业技术发展的生态化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5):166-167.
    [1]齐建国,尤完,杨涛.现代循环经济理论与运行机制.北京.新华出版社.P155-160
    [1]黄涛,罗天强,李锐锋.论企业技术发展的生态化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5):166-167.
    [1]彭秀丽.循环经济的生态技术观探源[J].集团经济研究.2007(8)
    [2]彭福扬,曾广波,兰甲云.论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3]张凤民,李世龙.浅析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及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4).
    [4]罗天强.黄涛,李锐锋.技术生态化及其社会系统控制[J]系统科学学报[J].2006(01)
    [1]徐凯.关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J]有色金属工业,2005,(01).
    [2]钟晖,王建锋.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机制[J].生态经济,2000(3):41-44
    [1]张庆普.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对策[J].学习与探索.2001.(3)
    [2]姚天祥.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
    [3]杨光华,彭福扬.论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趋势[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8).
    [1]张小兰.对技术创新循环经济关系的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5(2).
    [2]张庆普.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对策[J].学习与探索.2001(3).
    [3]何小英,彭福扬,杨慧春.技术创新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1]张庆普.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对策[J].学习与探索.2001(03).
    [2]王曦.以生态化统领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J].中国青年科技.2005(03).
    [3]毕克新,丁晓辉,冯英浚.制造业中小企业工艺创新及测度评价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综述[J]科研管理.2002(06).
    [1]顾丽,彭福扬.技术创新生态化:一种新的技术创新观[J].科学管理研究.2005(01)
    [2]黄涛,罗天强,李锐锋,李光.论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中的职能[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08)
    [3]中国网.生态经济发展与企业生态管理.http://www.china.com.cn/environment/2008-09/05/content_16397196.htm
    [1]李东亮,吴绍琪.基于生态管理理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7期.
    [2]闫敏.循环经济国际比较研究,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204-213
    [1]马丁娜,高宗涛.企业的生态化管理[J].企业管理,2004(4):39-41
    [2]刘承伟.21世纪企业管理新理念.生态管理[J].求实,2007(7).
    [1]李东亮,吴绍琪.基于生态管理理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07)
    [1]王冰冰,于传利,宫国靖.循环经济:企业运行与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293-298.
    [1]ISO14000认证全面解读[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5(08)
    [1]陈湘炯,孙本胜.企业生态文化建设[J].生态经济.2002(12):83-85
    [1]徐建中,邱尔卫.浅析绿色企业文化[J].商业研究,2006,(10).
    [2]王景云.构筑企业绿色文化系统新思路.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6(11).
    [3]陈湘炯,孙本胜.企业生态文化建设[J]生态经济.2002(12):83-85
    [4]徐建中,张志军:影响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因素研究[J],北方经贸,2004,(1)
    [1]王晓光:创建和发展绿色企业的障碍分析及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03,(6)
    [1]徐建中,张志军.影响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因素研究[J].北方经贸,2004,(1)
    [1]马军,乔洪滨,韩玲.浅析绿色企业及其评价方法[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3(1).
    [1]张成考.基于AHP法企业生态化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6(7)
    [1]史晓燕: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48-54。
    [1]国家统计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研究,200q9):23-26.
    [1]于洪彦.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初探.当代经济研究[J].2003(9):52-55
    [2]焦长勇.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探讨.软科学[J].2001(1):52-54
    [1]冯艳,徐晓琪,王琰.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辽宁省为例.技术经济.2006(8):121-128.
    [2]刘传国:生态规划指标体系及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研究--以临沂生态市规划为例(学位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4:24-25.
    [3]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原理.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4]白雪梅,赵松山:层次分析法在综合实力评价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1997.(10):9-10.
    [1]赵焕臣,许树柏,和金生:层次分析法--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J].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1-29。
    [2]安小会:循环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及其预警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天津理工大学.硕士].2004:34-43。
    [3]杨华峰,张华玲: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经济管理).2005(9):123-128。
    [4]牛桂敏: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2):4-7.
    [1]国家统计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研究,2006(9):23-26.
    [2]许树柏.实用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3]常大勇,张丽丽.经济管理中的模糊数学方法[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5
    [4]司可胜.企业绿色营销系统的构建与绩效评价[J].系统工程,2003(7):38-42
    [1]陈畴镛等.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7.
    [1]吴爱福.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三钢集团公司发展循环经济掠影[J].发展研究.2006(12):128-129
    [1]参见资料:周裕惠.增创国有企业新优势--三钢(集团)有限公司30年改革实践的回望与启示[J].开发研究,2008(8);
    吴爱福.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三钢集团公司发展循环经济掠影.发展研究.2006(12)
    [1]李沛林.风雨兼程五十载沙溪河畔铸辉煌--写在福建三钢建厂50周年来临之际[J].冶金财会.2008(5).
    [2]吴爱福.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三钢集团公司发展循环经济掠影[J].发展研究.2006(12)128-129
    [3]绿色视野编辑部.引入循环经济理念三钢打造国内首个“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J].绿色视野.2005,(09)
    [1]吴爱福.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三钢集团公司发展循环经济掠影[J].发展研究2006(12)128-129
    [2]刘桂泉.构筑企业循环经济的高端平台[J].能源与环境.2005(3).
    [1]吴爱福.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三钢集团公司发展循环经济掠影[J].发展研究.2006(12)128-129
    [2]廖志添.节能减排 循环经济 建设绿色海峡西岸经济区[J].发展研究.2007(8).
    [1]吴爱福.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三钢集团公司发展循环经济掠影[J].发展研究.2006(12)128-129
    [2]同[1]。
    [3]同[1].
    [1]三明钢铁公司.以核心企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工业区建设.冶金管理.2007(3)
    [1]周裕惠.增创国有企业新优势--三钢(集团)有限公司30年改革实践的回望与启示[J].开发研究,2008(8)
    [1]数据来源:周裕惠.增创国有企业新优势--三钢(集团)有限公司30年改革实践的回望与启示[J].开发研究,2008(8)
    [1]数据来源:福建在线.福建新闻.三钢积极应对宏观调控http://news.onfj.com/sanming/2008/09-11/21780.html 2008年09月11日
    [2]资料来源:福建三钢网http://www.fjsg.com.cn/
    [1]资枓来源:福建三钢网http://www.fjsg.com.cn/
    [1]周洪达.企业优势源于创新[J].现代企业教育.2008.10:79-80.
    [1]游振云,吴林.推进技术革新完善系统化管理--三钢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掠影[J].安全与健康(上半月版).2008(09).
    [1]蓝虹.捧污权交易的产权分析[J].生态经济.2005.
    [1]国家经贸委考察团.对加拿大、美国清洁生产立法的考察[J 中国经贸导刊.20029(8):42-44.
    [2]计金标.生态税收论[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6):28.
    [3]韩凤芹.中国开征生态建设税的必要性[N].中国经济时报.2005-4-19.
    [1]张蕾.生态税的欧盟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沧桑.2007(2).
    [1]参见《中国21世纪议程》.
    [2]中国环保联合会,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发展状况蓝皮书[EB/OL].http://www.acef.com.cn/
    [1]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月第2版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二版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江泽民.江泽民文选(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8年版。
    [8]《政府工作报告》(十届全国人大一-五次会议、十一届全国人大一、二次会议)。
    [9]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8月29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22号)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72号)
    [1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 22号)。
    [13]陈征.资本论解说.三卷.[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14]陈征.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运用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5]陈征.《资本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研究[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
    [16]陈征,李建平,郭铁民.政治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7]陈征,李建平,郭铁民.《资本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运用与发展[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18]李建平.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9]廖福霖.生态生产力导论:21世纪财富的源泉和文明的希望[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20]郭铁民,王永龙,俞姗.中国企业跨国经营[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
    [21]郭铁民,林善浪.中国股份合作经济问题探索[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22]吴宣恭.产权理论比较: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现代产权学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3]胡培兆.经济学本质论:三论三别[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4]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25]廖福霖.生态文明观与全面发展教育[M].哈尔滨:东北林业出版社.2002.
    [26]林卿等.可持续农业经济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7]刘思华.刘思华文集[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28]刘思华.可持续经济文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9]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30]刘思华.绿色经济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31]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2]马传栋.工业业生态经济学与循环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规划汇编[M].北京:化学出版社,2007.
    [3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2002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5,46,47.
    [35]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0-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1990-2008年版。
    [36]中国环境年鉴编辑委员会.中国环境年鉴(1990-2008年).中国环境年鉴社1990-2008年版.
    [37]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0-2005),科学出版社2005版.
    [3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39]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方法及应用研究.2002年月.
    [40]吴季松.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循环经济战略[M].新华出版社:2006(5)
    [41]劳爱乐.耿勇.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42]邓南圣,吴峰.工业生态学--理论与运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3]杨忠直.企业生态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4]黄正夫,等.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1.
    [45]梁嘉骅等.企业生态与企业发展:企业竞争对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46]黄贤金.循环经济:产业模式与政策体系[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7]刘力钢.企业持续发展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48]闫敏.循环经济国际比较研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49]齐建国,尤完,杨涛。现代循环经济与运行机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50]王如松,周涛,陈亮,刘晶茹,王震等.产业生态学基础[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51]吴季松.循环经济综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52]郝家龙,循环经济与资源城市成长路径[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53]愈海山.开放条件下的循环经济与可持续消费[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54]张瑞,郝传波.循环经济与中国煤炭产业发展[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55]丁卫国,谢钰敏.中小企业生态管理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56]奚旦立.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M].北京:化学出版社,2007.
    [57]张思锋.循环经济:建设模式与推进机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8]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59]谢家平,孔令丞.企业群落生态化: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60]王冰冰,于传利,宫国靖.循环经济--企业运行与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61]冯之浚.中欧循环经济高端论坛[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62]冯之浚等.循环经济是个大战略.论循环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M]..2003:145-151.
    [63]杨洪娟.绿色供应链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4]王峰正.资源型企业自主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65]刘国涛.循环经济·绿色产业.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
    [66]王学军,何炳光.清洁生产概论[M].北京.中国检察院出版社.2000..
    [67]许志国.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
    [68]吴秋明.集成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69]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70]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71]尚玉昌.普通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2]刘思华.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论[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73]谢家平,孔令丞.企业群落生态化:理论与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74]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战略与机制课题组: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战略与机制最终报告简稿.2004.
    [75]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
    [76]许树柏.实用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77]常大勇,张丽丽.经济管理中的模糊数学方法[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5
    [78]曲格平.梦想与期待--中国环境保护的过去与未来[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4.107-109.
    [79]计金标.生态税收论[M].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80]王明远.清洁生产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81]朱庆华.绿色供应链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82]万后芬.绿色营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3]福建三钢2005年能源审计报告
    [84]夏青.关于我国首批环境标志产品的选择及标准制订的说明.首届中国国际环境标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85]徐英.《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管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1][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M].吕瑞兰、李长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
    [3][美]巴里.康芒纳.与地球和平共处[M].王喜六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4][美]丹尼斯·L·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M].李宝恒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版.
    [5][美]莱斯特·R·布朗.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M].祝友三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4年.
    [6][美]莱斯特·R·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林自新等译.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7][日]大岛茂男.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道路[M].张京萍译.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8][美]布朗.环境经济革命[M].余慕鸿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
    [9][美]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42-43
    [10][美]保罗.霍肯.商业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宣言[M].夏善晨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 社.2001年。
    [11][美]赫尔曼·E·戴利.增长的极限[M].诸大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12][美]波特.竞争战略[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年。
    [13][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侯文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97。
    [14]欧洲环境局.环境税的实施与效果[M].刘亚明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5)r美]蒂坦伯格(Tom Tietenberg).环境与自然经济学(影印版)[M].英文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6][瑞士]苏伦·埃尔克曼.工业生态学[M].徐兴元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
    [17][美]福斯特,莱因哈特和理查德·维尔特.企业管理与自然环境[M].李丽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8Ⅱ美]保罗·R·波特尼等.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9][美]赫尔曼·E·戴利.珍惜地球--经济学、生态学、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20][英]戴维·皮尔斯,杰瑞米·沃福德.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
    [21][美]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新制度经济学[M].孙经伟译.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1998,45。
    [22][奧]L·V·贝塔朗菲(L·V·Bertalanffy)著.一般系统论[M].林康义,魏宏森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61.
    [23]日本环境厅地球环境经济研究会编著.日本的公害教训[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1]李建平.善于在研究实际问题中实现理论创新--《生态生产力导论》读后感[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2]李建平,张华荣,黄茂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理论演进与变革趋向[J].当代经济研究.2007(5).
    [3]廖福霖.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特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4]郭铁民.福建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思路与模式选择[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4(11)
    [5]郭铁民.应高度重视商贸发展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快福建省流通现代化建设步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
    [6]郭铁民.加快福建流通现代化建设步伐[J].开放潮.2005(8).
    [7]吴宣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产权和社会责任观评析.当代经济研究.2008(2):22.
    [8]胡培兆.生态农业和无税农业[J].学术月刊.2004(8).
    [9]郭铁民.产业经济理论前沿问题[J].东南学术.2005(1)。
    [10]郭铁民.产业融合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新认识[J].东南学术.2005(1).
    [11]郭铁民.生物产业发展应走产业融合道路[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12]郭铁民.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创新的一点看法[J].理论与当代.2007(3).
    [13]廖福霖.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J].东南学术.2007(03)
    [14]李建建等.论流域生态区际补偿的主导模式与运行机制[J].生态经济.2006(S2)。
    [15]李建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市场结构缺陷与消除[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16]廖福霖.生态生产力发展的基本特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17]廖福霖.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新拓展--《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一书读后[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18]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理论与政策跟踪”课题组.2007年节能降耗政策执行效应综述.经济研究参考.2008年第26期.
    [19]尤麟.关于循环经济法草案的起草、审议及主要制度措施--访全国人大环资委法案室主任孙佑海.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6).
    [20]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循环经济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经济研究参考.2007(6).封页
    [2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建设节约型社会研究”课题组。资源节约型工业化道路的国际经验及我国的对策.中国发展观察.2006(2):13-16.
    [22]国家发展改革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5(9).
    [23]毕井泉.加快循环经济发展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在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2006年年会上的致辞[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12)
    [24]刘思华.马克思广义生产力理论探索(下)[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
    [25]林卿.生态系统保护是生态省建设的基础与关键[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26]林卿.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不能离开对制度的思考[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
    [27]刘思华.发展绿色经济推进三重转变[J].理论月刊.2000(Z1)。
    [28]刘思华.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新探[J].东南学术.2006(2)。
    [29]刘思华.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再探讨[J].东南学术.2002(6)。
    [30]刘思华.关于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两个基本理论问题[J].学术论坛
    [31]刘思华.现代企业生态经济革命论[J].生态经济.2001(7).
    [32]廖福霖.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33]廖福霖.生态生产力是先进的生产力[J].生产力研究,2004(10).
    [34]廖福霖.发挥生态优势 发展生态生产力[J].南平师专学报.2004(4).
    [35]李灵,廖福霖.用生态文明理论构建全面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探讨[J].南平师专学报.2005(04).
    [36]黄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环境生产力论探析[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8(5).
    [37]劳可夫.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企业排污控制的机制研究[J].开发研究.2007/02
    [38]罗冰生.钢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管理世界:2003(2)
    [39]吴玉萍等.论循环经济作用机制[J].环境科学动态.2004(4)。
    [40]绿色视野编辑部.引入循环经济理念 三钢打造国内首个“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J].绿色视野.2005(09)
    [41]吴爱福.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三钢集团公司发展循环经济掠影[J].发展研究.2006(12)
    [42]陈彬,景冬梅.绿色企业与生态工业园的循环经济理念[J].生态经济.2005(8).
    [43]代吉林.我国的自然资源产权、政府行为与制度演进[J].当代财经.2004(7).
    [44]邓延陆.公众参与生态管理效能高力量大--莱茵河水生态管理成功经验启迪.中国环境报.2006-02-14.
    [45]罗冰生.大力推进钢铁工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冶金管理[J].:2005年(7)
    [46]陈永正,贾星客,李极光.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形成条件及表现形式[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3)。
    [47]王如松.循环经济的生态误区和整合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J].:2005(5)
    [48]刘桂泉.构筑企业循环经济的高端平台.循环经济能源与环境[J].2005(3):42-44
    [49]孙佑海.国外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和借鉴[J].中国环境报:2005(11)
    [50]陈浩.生态企业与企业生态化机制的建立[J].管理世界:2003(2)
    [51]郭莉.苏敬勤.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生态工业园和区域副产品交换.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8)
    [52]李蓉丽.循环经济中的企业生态管理[J].经济日报.第16版2005-11-11
    [53]马淑琴.陈薇.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分析[J].经济问题:2004(8)
    [54]孙黎明.关于生态效益的理论探讨[J].商业研究,2004.(3)
    [55]万伦来.企业生态位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
    [56]王灵梅.张金屯.生态学理论在生态工业发展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2003(7)
    [57]魏光兴.企业生态化与企业管理生态化辨析[J].商业研究:2005(8)
    [58]武永春.我国绿色消费的障碍因素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4(4)
    [59]芮明杰,孙继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3(10)
    [60]黄朴,王进东.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下我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5)。
    [61]姜曙光.关于绿色产品及其定价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J].商业研究.2003(7)。
    [62]鞠芳辉.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基于消费者的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5.
    [63]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司.建设循环经济政府企业公众各司其职[N].中国环境报.2005-06-15.
    [64]劳可夫.企业排污控制中地方政府激励缺失的经济学分析[J].学术论坛.2005(7).
    [65]陈国铁.基于模块化产品创新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7)。
    [66]陈国铁.论企业的生态化供应链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08(11).
    [67]吴宣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产权和社会责任观评析[J].当代经济研 究.2008(2):22。
    [68]熊文强,郭孝菊.绿色浪潮--21世纪的热点讨论与认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33-36.
    [69]宁墨.世界经济掀起绿色浪潮国际环保市场充满生机[J].中国环保产业,2000(10):280.
    [70]李慧明,卜欣欣.绿色国际贸易与绿色国际贸易壁垒[J].南开学报.2000(4):53-55.
    [71]黄少安.循环经济需要制度与技术双重保障[J].学术月刊。2006(1).
    [72]马凯.科学的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求是.2004(8).
    [73]张成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建生态化企业[J].科学管理研究.2004(6):8-11.
    [74]沿海环境编辑部.清洁生产的概念常识与污染预防[J].沿海环境.2003,7:31-33.
    [75]周国梅,彭昊,曹凤中.循环经济和工业生态效率指标体系[J].2003.16(6):201-203。
    [76]孙黎明,赵旭.关于生态效益的理论探讨[J].商业研究.2004(23):106-108.
    [77]陈国权.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及组织学习[J].管理科学学报.2001.4(5):39-49。
    [78]施放,宋竹生.企业环境管理及其绿色可持续发展[J].华东经济管理.2000(3).
    [79]武春友.朱庆华.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可持续发展[J].企业管理.2001(3):67-71
    [80]李雄诒,王薇.论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J].商业经济.2008(13)
    [81]王洪刚,韩文秀.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实施策略[J].天津大学学报.2002(2):97-101页
    [82]汪波,白彦壮,李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4,(1):5-9.
    [83]刘建伟.循环经济、市场失灵与政府作用[J].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抵2008(1).
    [84]胡同泽.政府维护生态环境的责任与实现途径[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6(3)。
    [85]马洁.构建环境导向企业管理体系的探讨[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0)。
    [86]陆建飞等.可持续发展框架中企业“生态化”初探[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24卷增刊:31页。
    [87]曹利君等.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分析与生态化管理[J].生产力研究.2005(11)。
    [88]魏光兴.企业生态化与企业管理生态化辨析[J].商业时代.2005(19)
    [89]刘国华等.企业生态化与非生态化生产方式的损益研究[J].经济问题,2006(12):13 页。
    [90]杨永芳等.我国企业生态化建设的问题及其发展思路[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8卷第4期.28.
    [91]李京文等.企业生态化动态评价指标及其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2):16.
    [92]孙锐.企业绿色管理的动因内涵与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0(1).
    [93]张成考.基于AHP法企业生态化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6(7).
    [94]李建平,张华荣,黄茂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理论演进与变革趋向[J].当代经济研究,2007,(05)
    [95]范建平,梁嘉骅.企业生态系统及其复杂性探讨[J].科技导报,2002(3):133-137
    [96]邓长鼓,张锐.企业生态系统的构成及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3):58-61
    [97]舒民.现代企业生态系统及其管理创新研究[D].武汉工业大学硕士论文,1999.
    [98]梁嘉骅.企业生态系统复杂性问题探讨[J].科学新闻周刊,2001(28):10-12.
    [99]郑如霞.从生态理论探索中小企业的成长[J].工业技术经济,2002(5):84-86.
    [100]宝建梅,刘彬:生态视角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策略[J].商业时代.2006(3).
    [101]胡希.生态视角下的企业可持续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4.
    [102]徐江平: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系统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5(10):140,141,142
    [103]韩宝平等.循环经济理论的国内外实践[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8-64
    [104]王青云,李金华.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辨析[J].中国软科学.2004(7):157-160,116
    [105]齐建国,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4(2):35-39
    [106]包晓斌.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之路[J].江西社会科学.2004(8)36-41.
    [107]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
    [108]黄朴,王进东.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下我国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5(5).
    [109]张成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建生态化企业[J].科学管理研究,2004(6):8-11.
    [110]魏光兴.企业生态化与企业管理生态化辨析[J].商业研究.2005(19):58.
    [111]何劲.我国中小企业生态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03(4):41-44.
    [112]阮和兴,宋小芬.企业竞争的生态化趋势及对我国企业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5(17):118-120.
    [113]张庆普,胡运权.我国建立完善生态型企业的主要对策及措施探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
    [114]张小平.推进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112-114.
    [115]参考:黄华.企业生态化、管理绿色化.21世纪企业管理新模式[J].上海企业.2005(4):19-23
    [116]张思锋.周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117]周爱国.循环经济:经济的生态化转向[J].湖北社会科学,2002,(2)
    [118]朱四倍.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损失约占GDP的10%。载于《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3月21日
    [119]徐冬青.环境问题.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J].学海.2002(5):184-187,
    [120]国家发展改革经济研究院课题组.“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J].宏观经济研究.2005(9).
    [121]王瑜.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生态化[J].计划与市场.2000(8):29-30
    [122]苗泽华,刘金峰.工业企业生态化建设的理论与对策.经济论坛[J].2004(11):42-45
    [123]李爱年等.可持续发展与奖励资源综合利用制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报.1998(4):39-42.
    [124]李爱年等.可持续发展与奖励资源综合利用制度[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学报.1998(4):43-44.
    [125]赵鹏高.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会议记述[J].粉煤炭综合利用,1997(1):49-50。
    [126]赵鹏高.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会议记述[J].粉煤炭综合利用,1997(1):51-52。
    [127]段宁.清洁生产在中国[J].中国环境报,2003(2):20-23
    [128]段宁.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J].环境科学研究2001(6):2-4.
    [129]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载《人民日报》2004年4月5日第2版。
    [130]诸大建、朱远.循环经济:三个方面的深化研究[J].社会科学2006(4):46-55.
    [131]中国消费小康指数达72%,绿色消费意识增长.2007-11-05来源:《小康》杂志
    [132]宋君广.如何提高企业工艺技术水平的探讨[J].新技术新工艺,2006(6):4-5.
    [133]任润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能化集团[J].经济问题,2005(10):26-28.
    [134]李菲.山东模式破解循环经济难题[J].新华每日电讯,2006-04-19.
    [135]黄华.企业生态化、管理绿色化:21世纪企业管理新模式[J].上海企业.2005(4):19-23.
    [136]何劲.我国中小企业生态化建设的若干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03(4):41-44.
    [137]周群艳,胡兴华,张丽哲.推动企业生态经济管理的政策系统研究[J].生态经济,2001(10):75-77.
    [138]张成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建生态化企业[J].科学管理研究,2004(6):8-10.
    [139]李冬.日本企业环境管理的发展[J].现代日本经济,2001(4):33-36
    [140]张可喜.改弦更张走“循环”之路--日本走向“循环经济社会”专题报道之一[J].再生资源研究,2001(1):42-43.
    [141]余晓汉.日本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J].现代日本经济,2002(6):11-14
    [142]李冬.日本企业环境管理的发展[J].现代日本经济,2001(4):33-36.
    [143]余晓汉.日本环境管理中的公众参与机制[J].现代日本经济.2002(6):11-14.
    [144]秦嗣毅.战后日本的生态环境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01(5):20-24.
    [145]数据参见:李赶顺.浅析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及其方策[J].日本学刊,2002(6):105-117.
    [146]刘立群.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绿色化趋势[J].德国研究,1999(3):17-19.
    [147]戴启秀,王志强.21世纪德国环保发展纲要及新政策[J].德国研究,2001(1):47-50.
    [148]汪春等.德、日两国循环经济立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9):25-26.
    [149]冯兴元.德国的环保政策及环保的行为主体[J].德国研究,1996(4):32-39。
    [150]黄海峰等.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8-41.
    [151]刘立群.德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绿色化趋势[J].德国研究,]999(3):17-19.
    [152]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环境与能源综合利用司.关于德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考察报 告[J).中国经贸导刊.2005(7):45-46.
    [153]甘碧群,乌金涛.美国企业生态营销演进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评论,2002(5):125-128。
    [154]亦冬.浅析美国成为环保产业大国中的政府行为[J].环境保护,2003(10):57-59.
    [155]刘桂泉.构筑企业循环经济的高端平台[J].能源与环境.2005(3)。
    [156]陆文华.美国环保局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J].全球科技经济了望,2001(3):31
    [157]甘碧群,乌尽金涛.美国企业生态营销演进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评论,2002(5):125-128.
    [158]徐英.《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管理》,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159]徐杰.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分析[J].理论观察,2008(1):76-77.
    [160]王化波,王卓.吉林省生态人口容量研究--以2002年为例[J].人口学刊,2007(2):15-19。
    [161]陈英姿.发展循环经济,提升自然资源承载力[J].人口学刊,2007(6):46-47.
    [162]赵儒煜,杨振凯.循环经济的局限性及其出路[J].税务与经济,2007(3):11-13.
    [163]齐伟超.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J].商业时代,2006(12)
    [164]涂自力.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动力机制的培育[J].经济纵横,2006(9)。
    [165]杜志,朱明峰,邓利平,企业生态化建设的利益激励对策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7(7)
    [166]数据来源:刘和东,杨同宇.循环经济的有效激励机制分析[J].经济师.2005(12)
    [167]黄涛,罗天强,李锐锋.论企业技术发展的生态化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5):166-167
    [168]赵云君.于文祥.构建绿色价格机制的理论分析[J].生态经济.2004(12).
    [169]程红,杨荣芝.我国绿色消费的特点和构成--首都市场绿色消费调查的启示[J].消费经济.2001(4)。
    [170]李云燕.论市场机制与政府行为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
    [171]汤定娜,王凌.绿色需求激励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2),88-91.
    [172]何志毅,于泳.绿色营销发展现状及国内绿色营销的发展途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173]高松.循环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行为选择与政府激励[J].当代经理人(中旬 刊),2006(9)
    [174]郭彬等.政府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机制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175]董碧英.论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J].经济与管理.2006(2)
    [176]唐敏.论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生态化[J].中国市场.2008(36)
    [177]杨光华,彭福扬.论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趋势[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8).
    [178]谢永清.谈我国节约型社会的税收政策构建[J].煤炭经济研究.2005(5).
    [179]苗泽华,孙班军,苗泽伟,陈晔.生态设计--21世纪产品设计的主旋律[J].商业时代,2003,(24)
    [180]刘志峰,刘光复.产品的可拆卸性及其设计方法.机械设计与研究[J].1997(3):36-38
    [181]兰秀珍,史琳常.浅析绿色采购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J].经济师.2004,(12)
    [182]李岩.健全我国清洁生产机制途的探讨[J].环境保护.2001(7):40-42.
    [183]郭斌,蔡宁,许庆瑞.企业清洁生产技术采用行为分析[J].科研管理.1997(18):57-61
    [184]杨辉.企业开展清洁生产的主要措施[J].炭素技术.2006.5:57-59
    [185]许晨光.绿色包装--包装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包装工程.2002(4)
    [186]李晓刚.绿色包装的发展趋势[J].中国包装.2005(1).
    [187]梁燕君.发达国家发展绿色包装风头正劲[J].环境教育.2008(8).
    [188]戴宏民.食品包装安全性的机理、立法和策略[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189]常晓霞.ISO14000为绿色包装印刷引路[J].印刷技术.2004(5).
    [190]曾欧.中国包装工业生态化建设研究[J].包装工程.2008(5).
    [191]聂凌鸿,宁正祥.发展我国绿色包装的探讨[J].机电信息.2004(8):14-16
    [192]傅志红.生态意义上版主的创新与设计[J].包装世界.1999(05)
    [193]利均.二十一世纪营销新思维--生态营销[Z].博锐管理在线,2005.4.29
    [194]魏明侠,曾勇,司可胜.绿色营销的外部性分析[J].经济师,2002(2):49-50.
    [195]吕永红,王成昌.绿色营销政府规制研究(Ⅱ)[J).科技管理研究,2005,(09)
    [196]张小平.推进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对策.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J].2004(1):112-114.
    [197]李灿中.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5):82-84。
    [198]韩立成.我国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的对策研究.物流科技[J].2007(10)
    [199]孟祥茹.:论绿色物流[J].物流科技.2001(04)。
    [200]赵临风.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动因与策略[J].特区经济.2006(10)
    [201]高本河,魏际刚.绿色物流在国外的发展及我国的差距[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12):33-34
    [202]杨书臣.日本现代物流的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05(02)。
    [203]刘娜.国外绿色物流的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商场现代化.2008(07).
    [204]李益强:李华,徐国华.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企业绿色物流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205]秦奕.绿色物流发展需政府拉动[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7,(08)
    [206]李桂艳.绿色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科技.2005(05)
    [207]张新华,初明珠.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26)
    [208]官绪明,杨坚争.构架绿色物流体系--打造现代企业持续发展之路[J].江苏商论.2004(10)
    [209]李华.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对比分析[J].消费导刊.2008。(18)
    [210]柳键.供应链的逆向物流[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128(6):11-13.
    [211]马春光.逆向物流的经济价值及管理策略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212]孙学海.论逆向物流的战略价值及推进策略[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213]朱道立,崔益明,陈姝妮.逆向物流系统和技术[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05)
    [214]达庆利,黄祖庆,张钦.逆向物流系统结构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管理科学.2004(01).
    [215]赵宜,韩彪.企业逆向物流模式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
    [216]李东亮,吴绍琪.基于生态管理理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7期.
    [217]孙衍林.供应链管理中的逆向物流[J].江苏商论.2007(01).
    [218]王国文.美国物流发展趋势对中国物流的影响[J].水路运输文摘.2005(07)
    [219]汪利虹.发展逆向物流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4)
    [220]钟晖,王建锋.建立绿色技术创新机制[J].生态经济,2000(3):41-44.
    [221]刘大四,荆玉兰等.论我国技术创新机制的模式选择[J].软科学.1995(3):6-10.
    [222]吴兆俊,王龙建.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持续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223]黄涛,罗天强,李锐锋.论企业技术发展的生态化趋势[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5):166-167.
    [224]彭秀丽.循环经济的生态技术观探源[J].集团经济研究.2007(8)
    [225]彭福扬,曾广波,兰甲云.论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226]张凤民,李世龙.浅析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及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24).
    [227]罗天强,黄涛,李锐锋.技术生态化及其社会系统控制[J]系统科学学报[J].2006(01)
    [228]徐凯.关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J].有色金属工业,2005,(01)。
    [229]于洪彦.企业竞争力的评价初探[J].当代经济研究2003(9):52-55
    [230]游振云,吴林.推进技术革新完善系统化管理--三钢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掠影[J].安全与健康(上半月版).2008(09)。
    [231]姚天祥.技术创新的生态化转向[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2).
    [232]马丁娜,高宗涛.企业的生态化管理[J].企业管理,2004(4):39-41
    [233]张小兰.对技术创新循环经济关系的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5(2).
    [234]张庆普.我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主要对策[J].学习与探索.2001(3).
    [235]何小英,彭福扬,杨慧春.技术创新生态化与可持续发展[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236]蓝虹.排污权交易的产权分析[J].生态经济.2005.
    [237]王曦.以生态化统领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J].中国青年科技.2005(03).
    [238]毕克新,丁晓辉,冯英浚.制造业中小企业工艺创新及测度评价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综述[J].科研管理.2002(06).
    [239]顾丽,彭福扬.技术创新生态化:一种新的技术创新观[J].科学管理研究.2005(01)
    [240]黄涛,罗天强,李锐锋,李光.论政府在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中的职能[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08)
    [241]牛桂敏: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2):4-7
    [242]陈湘炯,孙本胜.企业生态文化建设[J].生态经济.2002(12):83-85
    [243]刘承伟.21世纪企业管理新理念.生态管理[J].求实,2007(7).
    [244]李东亮,吴绍琪.基于生态管理理论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07)
    [245]ISO14000认证全面解读[J].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5(08)
    [246]陈湘炯,孙本胜.企业生态文化建设[J].生态经济.2002(12):83-85
    [247]徐建中,邱尔卫.浅析绿色企业文化[J].商业研究,2006,(10).
    [248]王景云.构筑企业绿色文化系统新思路[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6(11).
    [249]安小会:循环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及其预警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学位论文)。天津理工大学,2004:34-43。
    [250]徐建中,张志军:影响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因素研究[J].,北方经贸,2004,(1)
    [251]王晓光:创建和发展绿色企业的障碍分析及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03,(6)
    [252]司可胜.企业绿色营销系统的构建与绩效评价[J].系统工程,2003(7):38-42
    [253]马军,乔洪滨,韩玲.浅析绿色企业及其评价方法[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3(1)。
    [254]张成考.基于AHP法企业生态化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6(7)
    [255]史晓燕: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48-54.
    [256]国家统计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研究,2006(9):23-26.
    [257]陈畴镛等.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企业核心竞争力识别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17.
    [258]焦长勇.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J].探讨.软科学.2001(1):52-54
    [259]冯艳,徐晓琪,王琰.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以辽宁省为例[J].技术经济.2006(8):121-128。
    [260]白雪梅,赵松山:层次分析法在综合实力评价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1997. (10):9-10。
    [261]赵焕臣,许树柏,和金生:层次分析法--一种简易的新决策方法[J].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1:1-29。
    [262]梁洪.创建生态工业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来自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报告(J).,载《沿海环境》:2001(9):23-24.
    [263]杨华峰,张华玲: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经济管理)[J].2005(9):123-128。
    [264]国家统计局“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研究,2006(9):23-26.
    [265]李京文等.企业生态化的动态评价指标及其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2)。
    [266]廖志添.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建设绿色海峡西岸经济区[J].发展研究.2007(8).
    [267]吴爱福.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三钢集团公司发展循环经济掠影[J].发展研究.2006(12)
    [268]周裕惠.增创国有企业新优势-三钢(集团)有限公司30年改革实践的回望与启示[J].开发研究,2008(8)
    [269]吴爱福.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三钢集团公司发展循环经济掠影[J].发展研究,2006(12):128-129
    [270]三明钢铁公司.以核心企业为主体的循环经济工业区建设.冶金管理.2007(3)
    [271]李沛林.风雨兼程五十载沙溪河畔铸辉煌--写在福建三钢建厂50周年来临之际[J].冶金财会.2008(5).
    [272]李奇勇.创建节能减排型钢铁企业的实践与思路.全国冶金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先进工艺与设备研讨会论文集.2007
    [273]绿色视野编辑部.引入循环经济理念三钢打造国内首个“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J].绿色视野.2005,(09)
    [1]Chanter,M.(1992),Green Marketing:A Responsible Approach to Business,Greenleaf.
    [2]Coddcoddington,W.(1993),Environmental Marketing:Positive Strategies For Reaching the Green Consumer,New York:McGraw-Hill.
    [3] Hart, S. L.(1995), "A Natural-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 986-1014.
    
    [4] Henion, K. E. And Kinnear, T. C. (1976), Ecological Marketing, 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ioation.
    
    [5] Honkasalo, A., "Eco-efficiency and Integrated Product Policy: Lessons from Finland,"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 Vol. 8, NO. 2, pp. 109-117 (2001).
    
    [6] Kotler , P. And Armstrong, G. (1991),Principles of Marketing, 5th ed., Englewood Cliffs New York: Prentice-Hall.
    
    [7] Landsiedel, R. and Saling, P., "Assessment of Toxicological Risks for Life Cycle Assessment and Eco-efficiency Analysis," as see http://www.basf.com/
    
    [8] Nehrt, C. (1998), "Maintainability of First Mover Advantages Whe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Differs between Countri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77-97.
    
    [9] Panayotou, T. 1993. Emprical tests and policy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t different stag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LO, Technology and Employment Programmer, Geneva
    
    [10]Peattie, k. (1992), green marketing,london: pitman publishing
    
    [11] Porter, M. E. (1991), Van Der Linder, V. C. (1995),"Green and Conpetitive",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tember-October, 120-134.
    
    [12]Schoell, W. F. And Guiltinan, J. P.(1993),Marketing Essentials, Boston:Allyn and Bacon.
    
    [13]Shrivastava, P. (1995), "Environmengtal Technologi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6,183-200.
    
    [14]V. Daniel R. Guide, Luk N. VaDn Wassen-hove, the reverse supply, Harward Review, 2002(2)
    
    [15] Varadarajan, P. D. (1992), "Marketing's Contribution to Strategy: The View From a Different Looking Glass",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Fall) 323-343.
    
    [16]Vogtlander, J. G., Bijma, A. and Brezet, H. C, "Communicating the Eco-efficiency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by Means of the Eco-Costs/ Value Model," 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10, 57-67 (2002).
    [17]WBCSD,"Eco-efficiency-Decoupling Use of Nature from Economic Growth,"World Business Council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00).
    [18]Winn,S.F.and Roome,N.J.(1993),"R & D Management Response to the Environment Current Theory and Implications to Practice and Research",R & D Managemengt Review 23(2).147-160.
    [19]Winter,G.(1988),Business and the Environment,Hamburg:McGram-Hall.
    [1]徐仪明.中国哲学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郑有轩.生态文明与生态省建设[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周京成.试论生态文明观的形成与发展[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
    [4]祝晓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
    [5]朱孔来.论建设生态文明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6.
    [6]何爱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内涵、指标与建设路向[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
    [1]陈辉.高新技术企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研究.[西北大学.博士论文].2006
    [2]赵霄汉.论我国的绿色税收制度.[厦门大学.博士论文].2007
    [3]于成学.工业企业绿色物流一体化管理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7
    [4]邱尔卫.企业绿色管理体系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论文].2006
    [5]饶立新.绿色税收理论及其应用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5
    [6]纪志坚.机械制造企业绿色再造的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6
    [7]杨代友.企业绿色竞争力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
    [8]王爱民.绿色营销创新的理论研究--基于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3
    [9]朱昶.企业绿色发展战略及其体系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3
    [10]郭彬.循环经济评价与激励机制设计.[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5.P85-88
    [11]刘传国:生态规划指标体系及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研究--以临沂生态市规划为例(学位论文).中国海洋大学.2004:24-25。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http://www.zbb.sov.cn/
    [2]三明钢铁(集团)有限公司http://www.fjsg.com.cn/
    [3]中国循环经济网.http://xh.chinaxh.com.cn/
    [4]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http://cdm.ccchina.gov.cn/
    [5]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http:/www.cerm.ac.cn/
    [6]中国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http://www.ndrc.gov.cn/
    [7]中国环保产业协会.http://www.caepi.org.cn/
    [8]中国环境网.http://www.cenews.com.cn/
    [9]中国清洁生产网http://www.cncpn.org.cn/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