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隐性自在”到“显性自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近代以来,以“革命”与“改革”方式呈现的“现代化”,构成中国社会嬗变的主旋律。进入21世纪,十七大报告明确把“现代化”定位为中国“三大历史任务”之首。现代化的源头,可追溯至马克思主义诞生时代的欧洲。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大举东渐,以物竞天择的理论气度,成为历史和人民的最终选择。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现代化的理论指导。现代化、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合流为同步的历史进程。
     远离马克思谈马克思,马克思现代化思想被误读和被遮蔽,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失真”,造成“官方举旗”而“大众迷失”之困窘,也赋予“回到马克思”以迫切性。
     由六章“正文”和“结语”构成的本文,立足于中外现代化实践,以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分析为基础,以复杂性科学理论为分析工具,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将原典阅读和原理回溯相结合、将加法与减法相结合、将内史与外史研究结合、将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交织、将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杂糅,就宏观视域的马克思主义、中观论域的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微观角度的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做纵横双向多维分析。具体操作路径是:以概念的辨析为楔入点,阐释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生成的背景,划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不同阶段;对马克思被误读和被曲解的现代化思想,进行再读与重释;对马克思被遮蔽和被消融的现代化思想,进行去蔽与复原;对有关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命题,进行二阶观察;围绕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何以中国化、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诸理论之逻辑关系、以科学发展观构建中国新型现代化理论的理念与路径、“方法至上论”与“内容至上论”的功能及限度等问题,阐释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理论与方法。
     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是马克思思想生成的背景,也是马克思审视社会实践的视域与论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抽离出来,不仅是对历史的遗忘,而且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遮蔽。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是复杂的理论系统,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但在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存在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而视之,以及重“马克思哲学思想及其中国化”而轻“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之偏颇,使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呈现应然性上的实相强势和实然性上位相弱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至尊化和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的虚空化,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失真”的重要原因,又赋予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以必要性。相关研究成果所呈现的研究内容稀薄化、水平初浅化、成果零碎化、方法线性化、状态隐性化等“热而不熟”的状态,使本研究具有恢弘的探索空间。基于西方情境和中国情境,重读、复原、走近、思考、对话、推进马克思,是弥合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的应然性和实然性之鸿沟的尝试。对传统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范式而言,强化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的研究,不是“溢出”和“添加”,而是“回溯”与“还原”,是“回到马克思”的学术努力。
     如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视为一条精神之河,那么,处于争议中的相关“概念”是其“滴滴水珠”,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生成的“背景”是其“筑底河床”,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不同“阶段”是其“各个河段”。对“现代化思想”与“现代化理论”、“现代化”与“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传统现代化”与“新型现代化”、“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与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化和大众化、“回到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等概念作发生学和诠释学的解读,是本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黑格尔的成就,为马克思的著论提供了知识框架、概念词汇和分析线索。在批判黑格尔基础上,马克思形成以“人类解放”为最高诉求的现代化理念,并以“哲学”向“社会实践”的转向,倒置了黑格尔的认识。因此,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生发,体现了哥白尼革命式的演进路径。
     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既反映“时代”之“时势”,又受“时代”之“时势”之制约。作为“观察社会生活大师”,如果马克思对鲜活的现代化实践无动于衷,是不正常和不合逻辑的。依照库恩的范式理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突破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旧范式。《神圣家族》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标志“危机期”的形成,《德意志意识形态》拉开“革命期”的序幕,《共产党宣言》最终使马克思现代化思想进入“新范式期”。
     在现代化的缘起层面,市民文化是马克思研究现代化的出发点,也是马克思眼中的现代化之源头。
     在现代化的过程层面,马克思隐性地区分了“文明有中心”和“文明中心论”。其“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现代化设想,以及对“先发型”与“后发型”现代化关系的认识,蕴藏着冲击欧洲中心主义的理论价值。“生活的生产”、“世界生产”和“交往形式本身的生产”等,均为马克思思想中被遮蔽和被消融的现代性维度。于乱相中解蔽和去蔽,有助于确证“物质生产本体论”的偏颇。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后现代意蕴,使在后马克思时代的现代化实践中处于“物理缺场”的马克思,仍然能够以“思想在场”方式展示其超越时空的生命力。
     在现代化的功能层面,“双刃性”与“吊诡性”是马克思现代化观的基调。以英印美中四国作为诠释“双刃性”与“吊诡性”之空间视域,马克思明示了“主观目的”和“客观功能”的不同。在充分肯定科技和经济现代化进步作用的同时,马克思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各种异化现象。
     马克思生前,默认或间接使用了“现代化”。“无产阶级”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主体向度,“人类解放”是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强图式。在主观契机上,马克思是资本主义型现代化的“掘墓人”。而在客观功能上,马克思则是资本主义型现代化的“功臣”。马克思研究的立足点是资本主义型现代化,马克思最早最完整地描述资本主义型现代化。对亚洲现代化,马克思虽然给予关注,但其研究成果却是马克思思想的弱图像。对防卫性现代化,马克思不以为然。并且,由于他的分析主要限于德国,致使中国和俄国的同类现代化成为其思想的漏点。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与西方现代化理论之间,有分歧,也有相近,有彼此交织,也有重复与耦合。如果忽略这些而作孰优孰劣的判断,是非历史主义的。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过程,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再阐释”和“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双向互动两部分:一是以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化”中国的现代化实践;二是以中国的现代化理论“化”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前者重“继承”,后者重“发展”。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一起,构建起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诸现代化理论之间,既具有同一性和统一性,又具有承继性与修葺性。科学发展观与中国新型现代化在根本旨趣和意向结构上的契合,赋予以科学发展观孵化中国新型现代化并由此构建新型现代化理论的合理性。揭示新型现代化之与传统现代化所发生的模式转换,是当下中国新型现代化实践的现实需要与理论期待。
     基于“批判视域”,以“时间”和“空间”为建构性变量,有助于指认“方法至上论”和“内容至上论”的合理性与功能限度。作为一种新解读范式,“回到马克思”是涉及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内容及其方法论的系统工程。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中国化,也是内容与方法的有机统一。
     现代化思想研究“回到马克思”的理论诉求,具有一定理想性,体现应然性层面的学术理想与实然性层面的学术现实之间的内在紧张。否认之,难免陷入“学术乌托邦”之藩篱。因此,在“回到马克思”口号下,做“走向马克思”和“贴近马克思”的尝试,最大限度地提高研究成果与本真马克思思想之间的对称度,更具可能性与可操作性。
     协调“文本主义”和“现实主义”,沟通“当年”的“著述者”之“原本”和“当代”的“解读者”之“释本”,关注“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不同、马克思的恩格斯化倾向、马克思思想本身的复杂性和历史性、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与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术间距,是现代化思想研究“回到马克思”的题中之意。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与时代化、当代化和大众化相结合,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相沟通,是构建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理论体系的应有之念。
     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显性化,有赖于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由“隐性自在知识”向“显性自为话语”嬗变。其中,从“隐性知识”到“显性话语”的嬗变,反映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存在状态”的变化。而从“自在知识”到“自为话语”的嬗变,则揭示了马克思现代化思想及其中国化“研究状态”的历史趋势。
Modernization constituted by revolution and reform is the main theme of social change in China since modern times.In the 21st century,Modernization was defined as the first place in China’s three major historical tasks in the Report of Seventeenth Congress of the CPC.Modernization originated from the birth era of Marxism in Europe.The spread of Marxism from Europe to China in Early 20th century showed the theory courage of natural selection,and was choosed by Chinese history and its people finally.Marxism was the guide of theory in the practice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and the process of China’s modernization,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Marxism,and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became one historical process since then.
     Both the embarrassment between the Government Raising Its Flag and the Individual Losing Himself and the urgency of Returning to Karl Marx are been determined by the status of reviewing Karl Marx away from Karl Marx,and misunderstanding and covering Karl Marx’s thought of modernization,and the distortion of Marxism sinicization.
     There ar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multi-dimensional analyses in the PhD thesis formed by six chapters text and one chapter conclusion about Marxism in the macro-perspective,and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in the middle between macro-perspective and micro-perspective,and the sinicization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in the micro-perspective by using the complexity scientific theories and the research method of interdisciplinary,combing the reading the original texts with returning to the principle,combing the addition with the subtraction,combing the system of internal history with the system of external history,combing the norms research with the empirical research,combing the macro-research with the micro-research based on the practice of China’s modernization,and the research situation in Chinese and foreign.
     There are many paths in my researches.The first one is explaining the generation background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and dividing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based on the analysis about the related concepts.The second one is re-reading and re-interpretating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which had been misunderstood and misinterpreted.The third one is uncovering and recovering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which had been covered and melted.The fourth one is the observation of second-order around existing theses about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The last one is interpretating the theory and the method of sinicization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around why and how sinicization about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the internal logic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theory of sinicization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in 1978-2008,the idea and way of constructing Chinese new pattern modernization theory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the function and its limit of the Supremacy of Method and the Supremacy of Content,and so on.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xism.Modernization is not only the background of forming of Karl Marx’s thought,but also the perspective and field in the research of Karl Marx’s social practice.Marxism sinicization include the sinicization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To separate sinicization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from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will lead to the forgetting about history and the covering up the integrity of Marxism.
     As the complex giant system of theory,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is posed by various aspects of social life.There are both mistakes thinking in academic research in Chinese and foreign,one is as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Philosophy as Marxism Sinicization,the other is paying attention to Karl Marx’s Philosophy Thought and its Sinicization,but contempting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and its Sinicization.These mistakes thinking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distinctive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and its sinicization between the powerful reality in Ought To Be and the weak evaluation in To Be.Both the urgence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and its sinicization,and the important reason of Losting Real of Marxism sinicization are the dominance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philosophy and the voidance of sinicization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The situation of Ascendant and Immaturity in related research,such as the rarefaction of research contents,the simplification of research level,the fragmentation of research results,the linearization of research method,the recessiveness of research state,etc.,has provided extensive space of exploration for me in my thesis.It is an important attempt to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Ought To Be and To Be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and its sinicization by rereading and recovering and approaching and rethinking and dialogue and promoting Karl Marx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As a reference to the interpretation paradigm of traditional Marxism thought history,it is not Overflowing and Adding,but Returning and Restoring,and an important attempt of Returning to Karl Marx to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and its sinicization.
     Regarding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and its sinicization as a spirit river,the related Concepts in dispute is its Water Drops,the generation Background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is its River Bottoms,the different Stages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is its Each Part of River.It is fundamental research in my thesis to analyze these concepts between Modernization Thought and Modernization Theory,Modernization and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Traditional Modernization and New Pattern Modernization,Karl Marx and Marxism,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 and Friedrich Von Engels’s Modernization Though,Sinicization and Contemporization and Popularity of Marxism,Returning to Karl Marx and Developing Karl Marx in the frame of occurrence and hermeneutics.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had provided the intellectual framework,the concepts and vocabulary,the path of analysis for Karl Marx’s works.Not only Karl Marx formed his modernization theory which as human liberation as the highest aspirations on the basis of critiquing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but also inverted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s cognition by changing direction from Philosophy to Social Practice.Therefore,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showed the evolution path in the way of Copernican revolution.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both showed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Age,and was restricted by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 Age at the same time conversely.It is not only abnormal but also illogical if Karl Marx who as a Master of Studying the Social Life was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vivid practice of modernization.According to Kuhn’s paradigm theory,the old paradigm of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and Ludwig Andreas Feuerbach had been broken through by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and Introduction of Critique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and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The sign of Crisis Period was Holy Family and Theses on Feuerbach,The German Ideology pulled the prelude of Revolutionary Period,Communist Manifesto put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enter the New Paradigm Period eventually.
     On the origin of modernization,citizen culture is not only the starting point of Karl Marx’s studing about modernization,but also the source of modernization in the eyes of Karl Marx.
     On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Karl Marx drew distinction implicitly between Center of Civilization is Being in Time and Space and Center of Civilization is Being Beyond Time and Space. Karl Marx’s opinion on the Spaning the Caudine Forks,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dernization Early and the Modernization Late,just bore the theoretical value of impacting the Eurocentrism.The Producing of Living,and the Producing of World,and the Producing of Contact Form in Itself,etc.,are important dimensions of modernity which were been covered and ablated in Karl Marx’s thought.It will contribute to confirm the mistake of Ontology of Material Production to lift covering and remove covering in the chaotic phase.In the modernization practice of post-Karl Marx era,Karl Marx is Absence in Physics,but is Presence in Spirit.There are the meaning of post-modern in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so Karl Marx is still showing his vitality beyond time and space.
     On the function of modernization,the fundamental tone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view was Double-Edged and Paradox.Karl Marx expresse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bjective Purpose and Objective Function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Double-Edged and Paradox in the spatial Vision of four countries,that is Britain,India,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China.Karl Marx was keen on criticizing all kinds of alienation in conditions of capitalism,at the same time he affirmed fully the progress role of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al modernization.
     Karl Marx acquiesced in the concept of Modernization or used the concept of Modernization indirectly during his lifetime.The subjective dimension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is Proletariat,and the strong picture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is Human Liberation.Karl Marx was the Grave-diggers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apitalism pattern on the subjective motives,but he was the Hero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apitalism pattern on the objective function.The main field of Karl Marx’s researching was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apitalism pattern,and Karl Marx’s description about the modernization of capitalism pattern was the earliest and most complete.The weak image of Karl Marx’s thought was his research about Asia’s modernization,althought he paid attention to the modernization in Asia.Karl Marx took exception to the defense modernization.And,because of Karl Marx’s analyses were mainly confined to Germany,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and Russia which were similar to Germany in the type of modernization were the leak of Karl Marx’s thought.There are difference,similarity,intertwining,repeating and coupling between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and the modernization theory in Western.It is non-historicism if set in judgement on them in the case of ignoring them.
     The sinicization process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is the process of rephrasing and re-creating on Marxism.There are two parts of interaction in the process,one is focusing on Inheritance,that is the China's modernization practice is been changed by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another one is focusing on Development,that is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is been changed by China’s modernization theory.As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Marxism sinicization,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hich constructed by Mao Ze-Dong’s Thought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Deng Xiao-Ping’s Theory,Jiang Ze-Min’s Three Represents,together with Hu Jin-Tao’s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There are not only consistency and unity,but also succession and revision between the various modernization theories of Marxism sinicization.The rationality of hatching up China’s new pattern modernization and constructing the theory of China’s new pattern modernization b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s are provided by the identical contents between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s and the new pattern modernization in essential objective and intent structure.It is not only the real needs,but also the theoretical expectations in the moment of the practice of China’s new pattern modernization to expla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radigm from traditional modernization to the new pattern modernization.
     Regarding the Time and Space as the factors of construction based on critical vision will contribute to identify the rationality and the limits of the functional of the Supremacy of Method and the Supremacy of Content.As a new paradigm of interpretation,Returning to Karl Marx is system engineering relating to the content and its methodology of Marxism ideas history.The sinicization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is also the organic unity of contents and methods.
     The theoretical pursuit of Returning to Karl Marx in the research on modernization thought is not only ideal certainly but also inherent tension between the academic aspiration in the level of Ought to Be and the academic reality in the level of To Be.Anyone will fall into the fence of Academic Utopia inevitably if he deny it.So it is more possibility and operability to strengthen the symmetry between the true Karl Marx’s thoughts and its research results by the studying on Going to Karl Marx and Closing to Karl Marx in the slogan of Returning to Karl Marx.
     There are many meaning problems in Returning to Karl Marx in the research on modernization thought,such as to coordinate the Textualist with the Realism,and to coordinate the Original Texts of Writers in the Past with Explanatory Texts of Researchers in Today,and to concern ab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Karl Marx and Marxism,and to concern about the tendency of Karl Marx’s thought had been changed by Friedrich Von Engels’s thought,and to concern about the complexity and historical changing of Karl Marx’s own thought,and to concern about the academic distance between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and the sinicization theoretical results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It is need idea to construct the theory system of modern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hinese style by combing the sinicization with the age,the contemporary,the popula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and by coordinating the sinicization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with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philosophy.
     The prominence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will depend on the changing from Recessive Knowledge in Itself to Dominant Discourse for Itself.Among,the changing from Recessive Knowledge to Dominant Discourse reflects the conversion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and its sinicization in Existence Status,but the changing from Knowledge in Itself to Discourse for Itself reveal the historical trends of Karl Marx’s modernization thought and its sinicization in Research Status.
引文
①JOHN KING FAIRBANK.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ⅶ.
    ①学人谈治学[C].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4.
    ①乔国强、何辉斌.西方思想经典选读[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06.
    ②罗荣渠与现代化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231.
    ③徐奉臻.现代化:历史的困窘与困窘的思考[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325.
    ④徐奉臻.教学改革:理念创新与模式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95.
    ①韩庆祥.走向面对“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J].学术研究,2007(8).张双利.论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内在张力——兼论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A].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65.
    ①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7-28.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290.
    ①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M].张星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7、12-13.
    ②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45-146.
    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46.
    ④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
    ⑤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3.
    ⑥徐崇温.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2).
    ①乔纳森·沃尔夫.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M].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3.
    ②JEAN-PAUL SARTER.Search for a Method[M].New York,1968:30.
    ③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5.
    ④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7.
    ①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7.
    ①高宣扬.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07.
    ①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綦甲福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1-12、130.
    ②ARNOLD JOSEPH TOYNBEE. Toynbee on Toynbee[M].New York,1974:48.
    ①何传启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86.
    ①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6-7.
    ②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9.
    ③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9-11.
    ①阿尔蒙德.发展中的政治经济[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358-360.
    ①CYRIL E. BLACK.Comparative Modernization[M].The Free Press.New York,1976.
    ②彼得·桑德斯.资本主义——一项社会审视[M].张洁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Immanuel Wallerstein.Historical Capitalism[M].Verso,1993. 戴维·施韦卡特.反对资本主义[M].李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①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RICHARD W.MILLER.Analyzing Marx:Morality,Power and History[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 悉尼·胡克.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M].徐崇温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卡弗.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M].张秀琴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海格纳德·德赛.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复苏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死亡[M].汪澄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JONATHAN WOLFF.Why read Marx toda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M].何怀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特雷尔·卡弗.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M].姜海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Y.LORRAINE.Marx and the Postmodernism Debates:an Agenda for Critical Theory[M].Westport:Praeger,2000. Douglas Dowd(ed.).Understanding Capitalism:Critical Analysis from Karl Marx to Amartya Sen[M].London:Pluto Press,2002. TAKAHISA OISHI.The Unknown Marx:Reconstructing a Unified Perspective[M].London:Pluto Press,2001. JAMES WHITE.Karl Marx and the Origin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London,1996.
    ②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ROGER GARAUDY.Marx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M].London,1970. NORMAN LEVINE.Divergent Paths:Hegel in Marxism and Engelsism[M].lexington Books,2006. 科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周凡、李惠斌.后马克思主义[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PETER WORSLEY.Marx and Marxism[M].London & New York:Poutledge,2002. C.BARTOLOVICH,N.LAZARUS.Marxism,Modernity,and Postcolonial Studie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①埃蒂安·巴利巴尔.马克思的哲学[M].王吉会译.北京:中国人民的大学出版社,2007.
    ②马尔科维奇等.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与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陈越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丹尼·尔贝尔.当代西方社会科学[M].范岱年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B.Л.伊诺泽姆采夫.后工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安启念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孔兆政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③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509.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苏联东欧剧变之后的马克思主义[A].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3.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贝斯特、科尔纳.后现代转向[M].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100. 李志军.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与西美尔[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3). 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6.阿里夫·德里克.弹性生产时代的马克思主义[A].俞可平、黄卫平.全球化的悖论[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67-271.
    ①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2.
    ②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8.
    ①埃蒂安·巴利巴尔.马克思的哲学[M].王吉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
    ②乔纳森·沃尔夫.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M].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4.
    ③卡弗.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M].张秀琴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④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①新青年(第6卷,第5号)[C].上海:上海群益书社、伊文思图书公司,1919:450-537.
    ②新青年(第8卷,第5号)[C].上海:上海群益书社、伊文思图书公司,1919:1-7.
    ③顾兆熊.马克思学说[A].新青年(第6卷,第5号)[C].上海:上海群益书社、伊文思图书公司,1919:464.
    ①徐奉臻.历史视野:改革与现代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39.
    ②中国现代化专题号[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1933:2-96.
    ③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4.
    ④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2、16.
    ①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M].萧延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4
    ②汪信砚.全球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455-456.
    ③张海鹏.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的探索[J].近代史研究,2005(1).
    ①特雷尔·卡弗.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M].姜海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0.
    ①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2.
    ①李敬煊.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互动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②于桂芝.全球化、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①杜新华.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探本[J].浙江学刊,2003(1).
    ②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509.
    ③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6.
    ④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M].南京:江苏人们出版社,2001:10.
    ⑤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78.
    ⑥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4.
    ①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M].南京:江苏人们出版社,2001:10-16.
    ②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7-24.
    ③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78.张一兵.文本学解读语境的历史在场: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立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胡潇.马克思的解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孙承叔.真正的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王荣栓.重读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张羽佳.阅读·诠释·实践:马克思的当代境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④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1-102.
    ①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81.
    ②雍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5.
    ③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M].南京:江苏人们出版社,2001:10-16.
    ④林志友.论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①吴忠民.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思想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1994(3).
    ②王永贵.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1).
    ③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7-18.
    ④林志友.论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孙玉春.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J].天津党校学刊,1995(2).
    ⑤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1-12.
    ⑥孙玉春.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J].天津党校学刊,1995(2).
    ①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綦甲福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91.
    ②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15.
    ①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6.
    ②葛兆光.思想史:既做加法也做减法[J].读书,2003(1).
    ③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李银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7.
    ①MICHEL F OUCAULT.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M]. New York:Pantheon,1972:224.
    ②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M].刘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51、104-106、110-111.
    ③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5.
    ①高宣扬.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66.
    ②詹姆斯·B.鲁尔.社会科学理论及其发展进步[M].郝名玮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43.
    ③丹尼斯·史密斯.历史社会学的兴起[M].周辉荣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4、307.
    ④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M].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1:18-19.
    ⑤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比较文明研究[M].夏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154.
    ⑥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23.
    ①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张和声、程郁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39.
    ①斯坦因·U.拉尔森.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M].任晓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4.
    ②莱文.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M].臧宇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90.
    ③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8.
    ①帕斯卡尔.思想录[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②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62-63.
    ③斯坦因·U.拉尔森.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M].任晓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9.
    ④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0.
    ⑤斯坦因·U.拉尔森.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M].任晓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87.
    ⑥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85.
    ①徐奉臻.历史视野:改革与现代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52-66.
    ①高宣扬.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09.
    ②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M].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265.
    ③胡绪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探析[A].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5.
    ①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4、5.
    ②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33.
    ③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153.
    ④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16.
    ⑤D.C.霍伊.后现代主义:一种可供选择的哲学[J].王治河译.国外社会科学,1998(4).
    ⑥钱捷.为什么要重视科学思想史的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2).
    ①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2.
    ②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38.
    ③徐奉臻.“中国新型现代化”的内涵、维度与特点[J].学术交流,2009(12).
    ④佩鲁:新发展观[M].张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①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96.
    ②陈伟.“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A].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29.
    ①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4
    ②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97.
    ①李晓西.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要进一步科学化[J].科学与现代化,2007(1).
    ①徐奉臻.历史视野:改革与现代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45、51、70.
    ②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6-17.
    ③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1.
    ④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
    ⑤K.MARX and F.ENGELS.Collected Works[M].vol.46.London,1992:356.
    ①法共全国委员会委员雅克尚巴茨谈法共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J].张慧君编译.国外理论动态,1996(27).
    ②胡大平:回到马克思是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开端[N].中华读书报,2001-3-14.
    ③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6、8.
    ④周凡、李惠斌.后马克思主义[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6.
    ⑤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7.
    ⑥李金辉理解马克思——在“实践的解释学”视域内[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190.
    ①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陈越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250-251.
    ②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5.
    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5、200.
    ④卡弗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M].张秀琴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
    ①刘一皋:党前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解释方法—对《马克思还原》的分析与解读[J].史学月刊2001(4).
    ②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5.
    ③B.CROCE.History,Its Theory and Practice[M].New York,1921:13、19-20.
    ④乔国强、何辉武.西方思想经典选读[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25.
    ⑤乔国强、何辉武.西方思想经典选读[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25.
    ①吴德勤.永远的马克思——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4.
    ②笛卡尔.谈谈方法[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1.
    ①乔纳森·沃尔夫.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M].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9.
    ②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5.
    ③特雷尔·卡弗.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M].姜海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40、导言3.
    ①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8.
    ②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5.
    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6.
    ④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彭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封底.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42.
    ②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彭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358、366.
    ①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85.
    ②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5.
    ①徐奉臻.历史视野:改革与现代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59-62.
    ①马尔科维奇等.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与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87.
    ②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陈越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81-182.
    ③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94.
    ①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78.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年鉴2008[C].北京:哲学研究杂志社,2008:49.
    ③张一兵.文本学解读语境的历史在场——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立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35.
    ④聂锦芳.近年来国内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回顾与省思[A].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年鉴2008[C].北京:哲学研究杂志社,2008:55.
    ⑤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2.
    ①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236.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61.
    ②刘一皋.党前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解释方法—对《马克思还原》的分析与解读[J].史学月刊,2001(4):31-32.
    ③陈海飞、王金福.论解释学的马克思主义重建[J].江海学刊,2005(1).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②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新青年(第6卷,第5号)[C].上海:上海群益书社、伊文思图书公司, 1919:536-537.
    ③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上册)[M].孙福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354.
    ①于光远等.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0.
    ②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0.
    ③伊曼努尔·沃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M].路爱国、丁浩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
    ①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28、41.
    ②康德.具有现代性的思想家[J].江小平译.国外社会科学,1993(9).
    ③李小辉黑格尔对康德现代性思想的超越及其局限性[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
    ④李小辉黑格尔对康德现代性思想的超越及其局限性[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
    ⑤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263-264.
    ⑥张盾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和超越——从马克思哲学的视角看[J].哲学研究,2008(6).
    ⑦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2.
    ⑧高文新.马克思理论基本范畴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122-123.
    ⑨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4:51.胡绪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探析[A].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5.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36.
    ②莱文.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M].臧峰宇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6.
    ③张盾.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和超越——从马克思哲学的视角看[J].哲学研究,2008(6).
    ①刘武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共产主义现代性思想的起点[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②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80.
    ③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65-66.
    ①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7.
    ②RICHARD W.MILLER.Analyzing Marx:Morality,Power and History[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201.
    ③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43.
    ④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7.
    ⑤托克维尔.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58.
    ①JEAN-PAUL SARTRE.Search for a Method[M].New York,1968:30.
    ②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中译本前言):1.
    ①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9.
    ①斯坦因·U.拉尔森.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M].任晓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4-46.
    ②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69-70.
    ③吴德勤.永远的马克思——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16-17.
    ①刘武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共产主义现代性思想的起点[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①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230.
    ①田鹏颖.《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宣言[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6).
    ②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48.
    ③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
    ①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58.
    ②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291.
    ③陈先达.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6(2).
    ①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
    ②A.INGLES,D.H.SMITH.Becoming Modern: Individual Changing in Six Developing Countries[M].Cambridge, 1974:5.
    ①徐奉臻.基于工业技术观批判的生态技术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7).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8-579.
    ③KARL MARX,Selected Writings in Sociology and Social Philosophy,T.B.Bottomore and Maxmilian Rubel,eds, London:Watts,1956:63.
    ④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9-11.
    ①王亚平.13世纪西欧城市自治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②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1、18、25.
    ①ABRAHAM·H.MASLOW.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M].New York,1970.
    ②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C].北京:三联书店,1961:272.
    ③田汝康、金重远.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47、62.
    ④徐奉臻.群体心理历史学探微[J].求是学刊,1993(4).
    ⑤冯钢.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与马克思[J].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126.
    ①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18-19、119.
    ②A.INGLES,D.H.SMITH.Becoming Modern: Individual Changing in Six Developing Countries[M]. Cambridge,1974.
    ③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2、75.
    ①徐奉臻.历史视野:改革与现代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199-200.
    ②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2.
    ③MICHEL BEAUD.A History of Capitalism[M].1500-1980[M].London,1981:19、24.
    ④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1-12.
    ①MICHEL BEAUD.A History of Capitalism,1500-1980[M].London,1981:19、231.
    ②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吴象婴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152-153.
    ③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39.
    ④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张和声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141.
    ⑤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M].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47.
    ①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行行色色的交换(第2卷)[M].顾良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431-432.
    ②徐奉臻.历史视野:改革与现代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189-208.
    ③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7-58.
    ④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57.
    ②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第1版序言):8.
    ①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87.
    ②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M].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71-372、446.
    ③阿里夫·德里克.弹性生产时代的马克思主义[G].俞可平、黄卫平.全球化的悖论[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67.
    ①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89、196、188、195.
    ①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M].李伯重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48.
    ②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M].迟越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163-168.
    ③格尔申克隆.对现代工业化“前提条件”概念的反思[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80.
    ④格尔申克隆.对现代工业化“前提条件”概念的反思[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80-181.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9-60.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4.
    ③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2.
    ④徐奉臻.用全球史观审视1500年以后的世界[J].史学月刊,1997(6).
    ⑤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吴象婴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10.
    ①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乌托邦主义[M].张宁、陈铭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4-36.
    ②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第1版序言):8.
    ③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1-342.
    ④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M].郑一明、陈喜贵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9.
    ①B.Л.伊诺泽姆采夫.后工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安启念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5-36.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40.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38、269.
    ②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6.
    ③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6.
    ④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18.
    ①亨利希·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M].袁志英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674.
    ②海格纳德·德赛.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复苏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死亡[M].汪澄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12.
    ③海格纳德·德赛.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复苏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死亡[M].汪澄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
    ④THOMAS M.MONGAR.The Death of Communism and the Rebirth of Original Marxism[M].The Edwin Mellen Press,1994.
    ⑤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译者的话):3.
    ⑥B.Л.伊诺泽姆采夫.后工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安启念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译者前言):14.
    ①徐奉臻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难点理论与实践问题析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70.
    ②奥古斯特·内维兹.具有欧洲中心主义意识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及其相关叙事神话(August Nimtz,The Eurocentric Marx and Engels and relatied myths)[A].克里斯托·巴托洛维奇、尼尔·拉扎鲁斯.马克思主义、现代性与后殖民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3-58.
    ①MARTIN BOBER.Karl Marx’s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M].New York:Norton,1965.
    ②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87.
    ③冯钢.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与马克思[J].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3、136.
    ④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39、219、24、180、268.
    ①英格尔斯.现代人的模型:理论和方法问题[A].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C].杨豫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475.
    ②亨廷顿.西方文明:独特,但并不普遍[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77(6).
    ①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88.
    ①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5.
    ②乔纳森·沃尔夫.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M].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3.
    ③费彻尔.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学批判到世界观[M].赵玉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④S·沃尔加斯特、G·本泽.技术与哲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与资产阶级的“技术哲学”[J].科学与哲学(研究资料),1985(2).
    ①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M].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39.
    ②卡尔·米切姆.技术哲学概述[J].自然信息,1987(5).
    ③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76.
    ④伊曼努尔·沃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M].路爱国、丁浩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115.
    ①刘武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共产主义现代性思想的起点[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②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2.
    ③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67.
    ④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9.
    ⑤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3.
    ①高文新.马克思理论基本范畴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117-138.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说明”:3.
    ①高文新.马克思理论基本范畴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138-179.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9.
    ③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4.
    ④富永健一.“现代化理论”今日之课题──关于非西方后发展社会发展理论的探讨[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17-118.
    ①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M].何怀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51.
    ②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乌托邦主义[M].张宁、陈铭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6-37.
    ③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5.
    ①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中译本前言):2
    ②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5.
    ③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0.
    ④徐奉臻.教学改革:理念创新与模式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0.
    ⑤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4.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6.
    ①J.A.R.M ARRIOTT.The Eastern Question,An Historical Study in European Diplomacy[M].Oxford, 1947:337-338.徐奉臻.试论1875-1878年近东危机中的英国外交与三皇同盟的瓦解[J].世界历史,1992(6).徐奉臻.迪士累利的怀柔外交与英法对埃及的争夺[J].世界历史,1998(6).徐奉臻.迪士累利与1875-1878年近东危机中的英俄之争[J].史学月刊,1993(3).徐奉臻.试论1875-1878年近东危机期间英国对土政策的调整[J].史学月刊,1994(6).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8.
    ③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0-772.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3.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2.
    ③徐奉臻.现代化:历史的困窘与困窘的思考[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51.
    ④梁启超.戊戌政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4:133.
    ①蔡锷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19.
    ②徐奉臻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难点理论与实践问题析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3-36.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3.
    ③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5-266.
    ④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4-128、250.
    ①克劳德·阿克.关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它有无前途?[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60.
    ②沙健孙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参考书[M].北京:高等教育版社,2007:29.
    ③李达.马克思还原[A].新青年(第8卷,第5号)[C].上海:上海群益书社、伊文思图书公司,1921:2.
    ①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52.
    ②马尔科维奇等.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与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87.
    ③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陈越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81-182.
    ①张一兵.文本学解读语境的历史在场——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立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53、435-437、2-3、454.
    ②叶舟.“另类”解读及其背后[J].博览群书,2001(9).
    ③赵敦华.回到思想的本源:中西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41-442.
    ④李金辉.理解马克思——在“实践的解释学”视域内[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215.
    ⑤聂锦芳.近年来国内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回顾与省思[A].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年鉴2008[C].北京:哲学研究杂志社,2008:55.
    ①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
    ②刘怀玉.马克思哲学多重话语结构的历史解读——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研究述评[J].理论探讨,2000(4).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年鉴2008[C].北京:哲学研究杂志社,2008:49.
    ①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M].何怀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
    ②E.弗罗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201.
    ③R.W.米勒.分析马克思——道德、权力和历史[M].张伟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13.
    ④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39.
    ①李达.马克思还原[A].新青年(第8卷,第5号)[C].上海:上海群益书社、伊文思图书公司,1921:1、8.
    ②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56-357.
    ③徐奉臻.教学改革:理念创新与模式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53-54.
    ①乔纳森·沃尔夫.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M].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②ROGER GARAUDY, Marx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M].London, 1970:211.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年鉴?2008[C].北京:哲学研究杂志社,2008:48.
    ②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9.
    ③科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59.
    ①法共全国委员会委员雅克尚巴茨谈法共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J].张慧君编译.国外理论动态,1996(27):211-212.
    ②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4.
    ①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59.
    ②李金辉理解马克思——在“实践的解释学”视域内[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212.
    ③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5.
    ④埃蒂安·巴利巴尔.马克思的哲学[M].王吉会译.北京:中国人民的大学出版社,2007:8、169、21、9.
    ⑤丹尼·尔贝尔.当代西方社会科学[M].范岱年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111.
    ⑥莱文.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M].臧峰宇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98.
    ①肖恩·塞尔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A].高雯君译.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74.
    ②丹尼·尔贝尔.当代西方社会科学[M].范岱年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111.
    ③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7.
    ④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
    ⑤保罗·利科法国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M].王建华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49.
    ①保罗·利科法国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M].王建华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45.
    ②张一兵.文本学解读语境的历史在场——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立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7.
    ②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新青年(第6卷,第5号)[C].上海:上海群益书社、伊文思图书公司,1919:521.
    ①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40.
    ②卡弗.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M].张秀琴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54.
    ①劳伦斯·E.卡洪.现代性的困境——哲学、文化和反文化[M].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7.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95-696.
    ③王雅林.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研究范式——基于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生活/生产互构论”[J].社会科学研究.2007(1).
    ④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72、267-270.
    ⑤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80.
    ①孙承叔.真正的马克思——《资本论》三大手稿的当代意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56.
    ②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200.
    ③李益蓀.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96.
    ④魏小萍.探求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原文文本的解读与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25.
    ①劳伦斯·E.卡洪.现代性的困境——哲学、文化和反文化[M].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27.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17、12、37-38、27.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80.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0-81.
    ③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②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201、260.
    ①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彭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26-28.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6-17、42-43、12、68、98-99、52、85、101-102、33、45-46.
    ①埃蒂安·巴利巴尔.马克思的哲学[M].王吉会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63.
    ②张曙光.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追踪[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6.
    ③李益蓀.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97、99.
    ①KARL MARX and FRIDERICH ENGELS.The German Ideology[M].PartsⅠ&Ⅲ,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Pascal, 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47:18.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1.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5.
    ①E.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201.
    ②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59.
    ③汪民安.生产.第四辑,新尼采主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封皮内里.
    ④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05.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8.
    ②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M].韩立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
    ③R.W.米勒.分析马克思——道德、权力和历史[M].张伟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7.
    ④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39.
    ⑤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6(3).
    ①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4.
    ②李惠斌.全球化与公民社会[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
    ③刘武根.近年来我国哲学界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7(8).
    ①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4.
    ①张琢.国外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12-13.
    ②俞可平主编.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九十年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新论选编[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8-19.
    ①丰子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2005(4).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3.
    ③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74-75.
    ①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M].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71.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4、51-52、58-60、68.
    ①THOMAS S.KUHN.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62.
    ②吉尔德·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M].张茂元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30-31.
    ①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7.
    ②埃蒂安·巴利巴尔.马克思的哲学[M].王吉会译.北京:中国人民的大学出版社,2007:168.
    ③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4.
    ④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73-75.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54.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90.
    ②朱培编写.美国著名学者奥尔曼论马克思的辩证方法[J].国外理论动态,2004(4).
    ③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18.
    ①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46.
    ①卡弗.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M].张秀琴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②伊曼努尔·沃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2、114.
    ③安·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14.
    ④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44.
    ①海格纳德·德赛.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复苏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死亡[M].汪澄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03.
    ②胡绪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探析[A].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4-45.
    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6.
    ④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80-381.
    ⑤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8.
    ①陈伟.“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A].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341.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8.
    ②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
    ③纪如曼.始终“亲密”着,却从未“联姻”——萨特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述评[A].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2-103.
    ①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第二版跋:24、67.
    ②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95.
    ③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7.
    ④法共全国委员会委员雅克尚巴茨谈法共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J].张慧君编译.国外理论动态,1996(27).
    ①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230.
    ②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陈越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74-175.
    ③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陈越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183.
    ④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124.
    ⑤卡弗.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M].张秀琴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①乔纳森·沃尔夫.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M].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
    ②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7.
    ①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34.
    ②KARL MARX.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M].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Dirk J.Struik,Translated by Martin Milligan,International Publishers,New York,1964:120-127.
    ①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6(3).
    ②高丽萍.《共产党宣言》中的现代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前沿,2009(10).
    ③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7-18
    ④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⑤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9
    ⑥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378.
    ⑦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24.
    ①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378.
    ②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7.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18-20.
    ②[美]黄仁宇.大历史不会萎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6.
    ③JEAN-PAUL SARTER.Search for a Method[M].New York,1968:29.
    ④克劳德·阿克.关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它有无前途?[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59.
    ①徐奉臻.现代化:历史的困窘与困窘的思考[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10-16.
    ②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6.
    ①徐奉臻.从批判视阈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实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1).
    ②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39-440.
    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1.
    ④徐奉臻.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中国新型现代化的理论构建[J].求实,2009(1).
    ①王治河.全球化与后现代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
    ②B.Л.伊诺泽姆采夫.后工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安启念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2.
    ③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4-6.
    ①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484.
    ②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M].何怀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89.
    ③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85.
    ④卡弗.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M].张秀琴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9.
    ②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16.
    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83.
    ④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33.
    ⑤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14、491、510.
    ①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508.
    ②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75.
    ③高宣扬.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68.
    ①B.Л.伊诺泽姆采夫.后工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安启念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译者前言):4-10.
    ②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77-78.
    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85-86.
    ④周凡、李惠斌.后马克思主义[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2.
    ①B.Л.伊诺泽姆采夫.后工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安启念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4.
    ②FREDRIC JAMESON.Marxism and For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③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38-239.
    ④任平.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与当代中国新现代性建构[J].江苏社会科学,2005(1).刘武根.近年来我国哲学界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7(8).
    ①NORETTA KORETGE.A House Built on Sand[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②TERRY EAGLETON.The Illusions of postmodernism[M].Blackwell Publishers,1997.
    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63.
    ①高宣扬.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65.
    ②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9.
    ③吴忠民.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思想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1994(3).
    ④孙玉春.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J].天津党校学刊,1995(2).喻冰.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及当代意义[J].理论界,2008(3).
    ⑤丰子义.现代化的实质与进程——马克思对现代化的基本看法[J].江淮论坛,1995(3).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64.
    ②KARL MARX and FRIDERICH ENGELS.The German Ideology[M].PartsⅠ&Ⅲ.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Pascal.International Publishers.New York,1947:56-57.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85、827.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 278 281-284.
    ②MARSHALL BERMAN.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M].New York,1982:15.
    ③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30-31.
    ④玛格丽特·A·罗斯.后现代与后工业:评论性分析[M]张月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113-114.
    ⑤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
    ⑥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53.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7.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8-19.
    ③孙正聿.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
    ①乔纳森·沃尔夫.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M].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2-3.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883.
    ③伯尔文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6:60.亨利希·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M].袁志英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700.
    ①杜新华.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探本[J].浙江学刊,2003(1).
    ②阿里夫·德里克.弹性生产时代的马克思主义[A].黄涛译.俞可平、黄卫平.全球化的悖论[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71.
    ③冯钢.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与马克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3.
    ④王正毅.世界体系理论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7.
    ①阿里夫·德里克.弹性生产时代的马克思主义[A].黄涛译.俞可平、黄卫平.全球化的悖论[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68-269.
    ①沃尔特·W·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M].国际关系研究所编辑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②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8、193-194.
    ③IMMANUEL WALLERSTEIN.The Modern World–System V.1.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M].Academic Press,INC.,1974.
    ④伊曼努尔·沃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中译本前言):2.
    ①B.Л.伊诺泽姆采夫.后工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安启念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4.
    ②冯钢.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与马克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199.
    ③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78、190-192.
    ①海格纳德·德赛.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复苏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死亡[M]汪澄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3.
    ①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33.
    ①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296.
    ②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55-56.
    ③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3.
    ④MICHEL BEAUD.A History of Capitalism(1500-1980)[M].London,1981:115.
    ①徐奉臻.历史视野:改革与现代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194-195.
    ②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第1版序言):8.
    ①徐奉臻等.基于新型现代化视阈的工具主义价值之省思[J].思想战线,2008(5).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5.
    ①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45.
    ②A·R·德赛现代化概念有重新评价的必要[A].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C].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47-151.
    ①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23.
    ②SHMUEL N.EISENSTADT.Modernization:Protest and Change[M].Prentice Hall.,Inc.Englewood Cliffs.N.J., 1966:67-75.
    ③A·R·德赛现代化概念有重新评价的必要[A].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C].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133.
    ①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2.
    ②丁建弘主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92.
    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110-111.
    ①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6.
    ②罗伯特·海尔布罗纳等.现代化理论研究[M].俞新天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83.
    ①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25.
    ②徐奉臻.历史视野:改革与现代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30.
    ③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①B.Л.伊诺泽姆采夫.后工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安启念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13.
    ②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12、15、17-18.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4.
    ③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5-766.
    ①徐奉臻.现代化:历史的困窘与困境的思考[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111.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4、691、768.
    ③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56、35.
    ①刘伟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辅学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1-43.
    ②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87-300.
    ①徐奉臻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难点理论与实践问题析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68.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4.
    ①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78.
    ②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M].萧延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5、9.
    ①毛泽东.反对党八股[A].毛泽东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41.
    ②徐奉臻.“西化主义”:现代化的误区[M].北方论丛,1998(6).
    ①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M].郑一明、陈喜贵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9.
    ②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③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6(3).
    ④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⑤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2.
    ⑥顾兆熊.马克思学说[A].新青年(第6卷,第5号)[C].上海:上海群益书社、伊文思图书公司,1919:464.
    ①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78.
    ②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M].郑一明、陈喜贵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29.
    ③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①毛泽东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69-1470.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6.
    ③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4.
    ④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406.
    ⑤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①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41、444.
    ②雍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4-5.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18.
    ②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5、396.
    ①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中译本序):3.
    ②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
    ③何萍.开展以中国现代化为中心论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
    ①徐奉臻.教学改革:理念创新与模式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67-68.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6.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44.
    ①邹诗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M].中国社会科学,2005(1).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250.
    ①庞中英.全球化、反全球化与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71.
    ②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卷)[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550.
    ①胡序杭.论中共现代化建设的社会生态环境[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5).
    ②徐奉臻.三十年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诸理论之内在逻辑关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5).徐奉臻.30年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诸理论之内在逻辑关系[J].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010(9).
    ③杨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地位[J].学术界,2000(4).
    ①徐奉臻.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中国新型现代化的理论构建[J].求实,2009(1).
    ②彭新武.复杂性思维与社会发展[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
    ①斯坦因·U.拉尔森.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M].任晓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7-10.
    ①GILBERT ROZMAN.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2:8.
    ①徐奉臻.历史视野:改革与现代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45、51、70-71.
    ②GILBERT ROZMAN.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2:482.
    ①唐奈勒·H·梅多斯等.超越极限[M].赵旭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266.
    ②王雅林.社会转型理论的再构与创新发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
    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8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6.
    ②SAMUEL P.HUNTINGTON.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10、12.
    ①DOUGLASS C.NORTH.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M].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 Inc,1981.
    ②ROBERT A.DAHL.Who Governs?[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1:85-86.
    ③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57、3-4.
    ①S.N.EISENSTADT.Modernization:Protest and Change[M].Prentice HallInc.Englewood Cliffs N.J.,1966.
    ②DAVID C.MCCLELLAND.The Achieving Society[M].Princeton,1961.
    ③MARION J.LEVY.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ies[M].New York,1976.
    ①徐奉臻.西化主义:现代化的误区[J].北方论丛,1998(6).
    ①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2、143-145.
    ②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43-56.
    ③利奥纳德·中村.经济与新经济:创造性破坏模式的兴起[A].曹荣湘译.李惠斌.全球化与公民社会[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41.
    ①DAVID BLOOR.Knowledge and Social Imagery[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56.
    ②利奥纳德·中村.经济与新经济:创造性破坏模式的兴起[C].曹荣湘译.李惠斌.全球化与公民社会[A].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41.
    ③詹姆斯·B.鲁尔.社会科学理论及其发展进步[M].郝名玮、章士嵘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267.
    ④亨利希·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M].袁志英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700.
    ⑤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M].萧延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8.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2-163.
    ②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乌托邦主义[M].张宁、陈铭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5、216.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2.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9-100.
    ②纪如曼.始终“亲密”着,却从未“联姻”——萨特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述评[A].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5.
    ③卡弗.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M].张秀琴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8.
    ④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新青年(第6卷,第5号)[C].上海:上海群益书社、伊文思图书公司,1919:537.
    ①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974:406.
    ②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12.
    ③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1- 22、60.
    ④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44.
    ⑤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9-50.
    ①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M].萧延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5.
    ②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5.
    ③毛泽东文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331-332.
    ④毛泽东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8、382、213.
    ②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327.
    ③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83.
    ④小R·霍夫亨兹、K·E·柯德尔.东亚之锋[M].黎鸣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81.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1993:691-692、695-296、702.
    ②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1993:732-733.
    ③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1.
    ①鲁绍臣.佩里·安德森:传统反思与理论重构[A].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42.
    ②毛泽东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4-1515.
    ③徐奉臻.转型及其怪圈:1961-1965年经济调整时期中国的技术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8).
    ④毛泽东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514.
    ⑤毛泽东选集(合订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1358-1359.
    ①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42.
    ②徐奉臻.教学改革:理念创新与模式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0-121.
    ③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A].李大钊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02-103.
    ①P·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69.
    ①冯沪祥.超越新马克思主义[M].嵩山出版社,中国民国77年(1988):62.转引自周凡、李惠斌.后马克思主义[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16.
    ②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M].何怀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
    ③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M].萧延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9.
    ④毛泽东文选(第8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09.
    ①江泽民文选(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96.
    ②詹姆斯·B.鲁尔.社会科学理论及其发展进步[M].郝名玮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207.
    ③詹姆斯·B.鲁尔.社会科学理论及其发展进步[M].郝名玮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267.
    ④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12-513.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91.
    ⑥于桂芝.全球化、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25.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20、814-815.
    ②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4.
    ③袁辉初.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2).
    ①詹姆斯·博曼.社会科学的新哲学[M].李霞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53.
    ②徐奉臻.从批判视阈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实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1).
    ③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9-17.
    ①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孔兆政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02.
    ②J.HABERMAS.Theory and Practice[M].Heinemann,London,1971:169.
    ③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593.
    ①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綦甲福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出版集团,2005:25.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③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85-186.
    [1]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6]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7]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1]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13]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1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15]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16]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列宁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7]毛泽东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毛泽东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9]毛泽东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0]毛泽东选集(合订本)[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
    [2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卷)[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第8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3]邓小平文选(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4]邓小平文选(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5]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6]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7]江泽民文选(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8]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1]阿里夫·德里克.后马克思主义[C].周凡、李惠斌主编.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阿里夫·德里克.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M].翁贺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M].赵旭东、方文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4]安·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5] P·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6]埃蒂安·巴利巴尔.马克思的哲学[M].王吉会译.北京:中国人民的大学出版社,2007.
    [7]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M].李银河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8]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M].陈一壮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保罗·利科.法国史学对史学理论的贡献[M].王建华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10]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M].张星岩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11]彼得·桑德斯.资本主义——一项社会审视[M].张洁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12]贝斯特、科尔纳.后现代转向[M].陈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3]伯尔文论[M].北京:三联书店,1996.
    [14]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传[M].王珍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5]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M].李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6]戴维·麦克莱伦.马克思思想导论[M].郑一明、陈喜贵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7]戴维·施韦卡特.反对资本主义[M].李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8]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9]笛卡尔.谈谈方法[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0]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1]丹尼斯·史密斯.历史社会学的兴起[M].周辉荣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22]丹尼·尔贝尔.当代西方社会科学[M].范岱年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8.
    [23]大卫·麦克里兰.意识形态[M].孔兆政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24]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M].马季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
    [25] E.弗罗姆.健全的社会[M].孙恺详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26]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吕明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7]菲利普·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比较文明研究[M].夏克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8]费彻尔.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学批判到世界观[M].赵玉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5.
    [29]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行行色色的交换(第2卷)[M].顾良译.北京:三联书店,1993.
    [30]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M].彭曦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1]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2]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M].刘北成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1.
    [33]海格纳德·德赛.马克思的复仇——资本主义的复苏和苏联集权社会主义的死亡[M].汪澄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34]亨利希·库诺.马克思的历史、社会和国家学说:马克思的社会学的基本要点[M].袁志英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5] [美]黄仁宇.大历史不会萎缩[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6]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M].刘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37]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4.
    [38]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9]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40]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田禾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0.
    [41]吉尔德·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M].张茂元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4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
    [43]卡弗.政治性写作:后现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形象[M].张秀琴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4]科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45] G.A.科恩.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种辩护[M].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6]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47]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8]莱文.不同的路径:马克思主义与恩格斯主义中的黑格尔[M].臧峰宇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9]劳伦斯·E.卡洪.现代性的困境——哲学、文化和反文化[M].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50]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顾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51]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范岱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52]罗伯特·海尔布罗纳等.现代化理论研究[M].俞新天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53] R.W.米勒.分析马克思——道德、权力和历史[M].张伟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4]莫里斯·迈斯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乌托邦主义[M].张宁、陈铭康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5]玛格丽特·A·罗斯.后现代与后工业:评论性分析[M]张月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56]马尔科维奇等.南斯拉夫“实践派”的历史与理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57]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M].张和声、程郁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58]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59]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60]帕斯卡尔.思想录[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61]佩鲁:新发展观[M].张宁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62]帕尔默、科尔顿.近现代世界史(上册)[M].孙福生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63]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C].北京:三联书店,1961.
    [64]乔纳森·沃尔夫.当今为什么还要研读马克思[M].段忠桥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5]乔恩·埃尔斯特.理解马克思[M].何怀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6]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M].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67]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68]斯坦因·U.拉尔森.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M].任晓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9]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M].吴象婴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7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M].迟越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71]汤姆·洛克曼.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M].杨学功、徐素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72]特雷尔·卡弗.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M].姜海波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3]托克维尔.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74]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5]唐奈勒·H·梅多斯等.超越极限[M].赵旭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266.
    [76]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M].萧延中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7]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M].李伯重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78]望月清司.马克思历史理论的研究[M].韩立新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9]沃尔特·W·罗斯托.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M].国际关系研究所编辑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80]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M].贺绍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81]小R·霍夫亨兹、K·E·柯德尔.东亚之锋[M].黎鸣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82]悉尼·胡克.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M].徐崇温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83] B.Л.伊诺泽姆采夫.后工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M].安启念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84]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M].綦甲福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85]雅克·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债务国家、哀悼活动和新国际[M].何一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6]伊曼努尔·沃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M].路爱国、丁浩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87]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M].陈越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88]詹姆斯·B.鲁尔.社会科学理论及其发展进步[M].郝名玮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89]詹姆斯·博曼.社会科学的新哲学[M].李霞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0]朱丽·汤普森·克莱恩.跨越边界——知识学科学科互涉[M].姜智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 A.INGLES,D.H.SMITH.Becoming Modern:Individual Changing in Six Developing Countries[M].Cambridge,1974.
    [2] ABRAHAM·H.MASLOW.Motivation and Personality[M].New York,1970.
    [3] ARNOLD JOSEPH TOYNBEE.Toynbee on Toynbee[M].New York,1974.
    [4] B.CROCE.History.Its Theory and Practice[M].New York,1921.
    [5] BOB CANNON.Rethingking the normative content of critical theory:Marx,Habermas,and beyond[M].New York:Palgrave,2001.
    [6] CYRIL E. BLACK.Comparative Modernization[M].The Free Press.New York,1976.
    [7] C.BARTOLOVICH,N.LAZARUS.Marxism,Modernity,and Postcolonial Studie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8] ELKE BRENDEL,CHRISTOPH Jager.Contextualisms in Epistemology[M].Reprinted fromErkenntnis 61 Nos.2–3(November 2004).
    [9] DOUGLAS DOWD(ed.).Understanding Capitalism:Critical Analysis from Karl Marx to Amartya Sen[M].London:Pluto Press,2002.
    [10] DAVID BLOOR.Knowledge and Social Imagery[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11] DOUGLASS C.NORTH.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M].New York:W.W. Norton & Company Inc,1981.
    [12] DAVID BLOOR.Knowledge and Social Imagery[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13] DAVID C.MCCLELLAND.The Achieving Society[M].Princeton,1961.
    [14] FREDRIC JAMESON.Marxism and For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15] GILBERT ROZMAN.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2.
    [16] IMMANUEL WALLERSTEIN.Historical Capitalism[M].Verso,1993.
    [17] IMMANUEL WALLERSTEIN.The Modern World–System V.1.Capitalist agriculture and the origins of the European world-economy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M].Academic Press, INC.,1974.
    [18] JEAN-PAUL SARTER.Search for a Method[M].New York,1968.
    [19] J.HABERMAS.Theory and Practice[M].Heinemann,London,1971.
    [20] JOHN KING FAIRBANK.Trade and Diplomacy on the China Coast[M].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69.
    [21] JONATHAN WOLFF.Why read Marx toda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22] JAMES WHITE.Karl Marx and the Origins of Dialectical Materialis[M].London,1996.
    [23] J.A.R.M ARRIOTT.The Eastern Question,An Historical Study in European Diplomacy[M].Oxford,1947.
    [24] J.HABERMAS.Theory and Practice[M].Heinemann,London,1971.
    [25] K.MARX and F.ENGELS.Collected Works[M].vol.46.London,1992.
    [26] KARL MARX,Selected Writings in Sociology and Social Philosophy,T.B.Bottomore and Maxmilian Rubel,eds,London:Watts,1956.
    [27] Karl Marx and Friderich Engels.The German Ideology.PartsⅠ&Ⅲ,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Pascal,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New York,1947.
    [28] KARL MARX and FRIDERICH ENGELS.The German Ideology[M].PartsⅠ&Ⅲ.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R.Pascal.International Publishers.New York,1947.
    [29] KARL MARX.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M].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Dirk J.Struik,Translated by Martin Milligan,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New York,1964.
    [30] L.S.STAVRIANOS.TheWorld since 1500:A Global History[M].Prentice-Ha ll.,Inc.Englewood Cliffs,N.J., 1971.
    [31] MICHEL F OUCAULT.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M].267New York:Pantheon,1972.
    [32] MICHEL BEAUD.A History of Capitalism[M].1500-1980[M].London,1981.
    [33] MARTIN BOBER.Karl Marx’s Interpretation of History[M].New York:Norton,1965.
    [34] MARSHALL BERMAN.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M].New York,1982.
    [35] MARION J.LEVY.Modernization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eties[M].New York,1976.
    [36] MICHEL FOUCAULT.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M]. New York:Pantheon,1972.
    [37] NORMAN LEVINE.Divergent Paths:Hegel in Marxism and Engelsism[M].lexington Books,2006.
    [38] NORETTA KORETGE.A House Built on Sand[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39] PETER WORSLEY.Marx and Marxism[M].London & New York:Poutledge,2002.
    [40] RICHARD W.MILLER.Analyzing Marx:Morality,Power and History[M].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4.
    [41] ROGER GARAUDY.Marx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M].London,1970.
    [42] ROBERT A.DAHL.Who Governs?[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1.
    [43] SHMUEL N.EISENSTADT.Modernization:Protest and Change[M].Prentice Hall.,Inc. Englewood Cliffs.N.J.,1966.
    [44] SAMUEL P.HUNTINGTON.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
    [45] THOMAS M.MONGAR.The Death of Communism and the Rebirth of Original Marxism[M]. The Edwin Mellen Press,1994.
    [46] THOMAS S.KUHN.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62.
    [47] TERRY EAGLETON.The Illusions of postmodernism[M].Blackwell Publishers,1997.
    [48] TAKAHISA OISHI.The Unknown Marx:Reconstructing a Unified Perspective[M]. London:Pluto Press,2001.
    [49] Y.LORRAINE.Marx and the Postmodernism Debates:an Agenda for Critical Theory[M]. Westport:Praeger,2000.
    [1]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回顾(下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1993
    [2]陈学明.永远的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4]蔡锷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
    [5]丁建弘.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冯钢.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与马克思[J].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7]冯沪祥.超越新马克思主义[M].嵩山出版社,中国民国77年(1988).
    [8]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7[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报告2008[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0]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1]高宣扬.鲁曼社会系统理论与现代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2]高宣扬.当代社会理论(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3]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
    [14]高文新.马克思理论基本范畴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15]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16]何传启.东方复兴:现代化的三条道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7]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8]郝敬之.整体马克思[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19]胡潇.马克思的解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0]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21]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2].罗荣渠与现代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4]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25]刘猷桓.走进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探索[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26]梁启超.戊戌政变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4.
    [27]李益蓀.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10.
    [28]李惠斌.全球化与公民社会[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9]李敬煊.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互动关系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0]李金辉.理解马克思——在“实践的解释学”视域内[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9.
    [31]刘伟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生辅学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2]庞中英.全球化、反全球化与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3]彭新武.复杂性思维与社会发展[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4]乔国强、何辉武.西方思想经典选读[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5]孙承叔.真正的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6]孙利天.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说中国话[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7]孙正聿.理论思维的前提批判:论辩证法的批判本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8]沙健孙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师参考书[M].北京:高等教育版社,2007.
    [39]田汝康、金重远.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40]王治河.全球化与后现代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1]王荣栓.重读马克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42]王正毅.世界体系理论与中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43]王跃新.创新思维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44]汪信砚.全球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5]吴德勤.永远的马克思——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46]魏小萍.探求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原文文本的解读与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7]汪民安.生产.第四辑,新尼采主义[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8]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论丛[C].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49]新青年(第6卷第5号)[J].上海:上海群益书社,伊文思图书公司,1919.
    [50]新青年(第8卷第5号)[J].上海:上海群益书社,伊文思图书公司,1919.
    [51]雍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2]俞可平、黄卫平主编.全球化的悖论[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3]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九十年代国外马克思主义新论选编[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4]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M].南京:江苏人们出版社,2001.
    [55]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56]于光远等.论科学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57]于桂芝.全球化、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8]张琢.国外发展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59]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0]张一兵.文本学解读语境的历史在场: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立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1]张曙光.人的世界与世界的人——马克思的思想历程追踪[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62]张羽佳.阅读·诠释·实践:马克思的当代境遇[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3]中国现代化专题号[C].申报月刊[J].申报馆申报月刊社,1933.
    [64]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年鉴2008[C].北京:哲学研究杂志社,2008.
    [65]中国现代化专题号[A].申报月刊[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1933.
    [66]赵敦华.回到思想的本源:中西哲学与马克思哲学的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67]周凡、李惠斌.后马克思主义[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陈先达.哲学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哲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6(2).
    [2]陈春燕、赵继伦.马克思现代化思想的多维透视[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4).
    [3]陈海飞、王金福.论解释学的马克思主义重建[J].江海学刊,2005(1).
    [4]陈勇.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J].云南师范大学,2004.
    [5]杜新华.马克思的现代化理论探本[J].浙江学刊,2003(1).
    [6]杜艳华.马克思恩格斯对西欧先发现代化条件的分析[J].复旦学报,2008(2).
    [7]杜艳华.马克思恩格斯对英国现代化起源的科学论证[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
    [8]法共全国委员会委员雅克·尚巴茨谈法共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J].张慧君编译.国外理论动态,1996(27).
    [9]丰子义.现代化的实质与进程——马克思对现代化的基本看法[J].江淮论坛,1995(3).
    [10]丰子义.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当代解读[J].中国社会科学,2005(4).
    [11]葛兆光.思想史:既做加法也做减法[J].读书,2003(1).
    [12]高丽萍.《共产党宣言》中的现代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前沿,2009(10).
    [13]高文新.面向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三个重要生长点[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
    [14]高文新.中国传统哲学宗教的特点与新哲学的建构[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6).
    [15]高文新.社会发展与主体意识的进化[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4).
    [16]郭根山.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启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
    [17]郭秋琴.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1(2).
    [18]何萍.开展以中国现代化为中心论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5).
    [19]韩庆祥.走向面对“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J].学术研究,2007(8).
    [20] D.C.霍伊.后现代主义:一种可供选择的哲学[J].王治河译.国外社会科学,1998(4).
    [21]亨廷顿.西方文明:独特,但并不普遍[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77(6).
    [22]胡承槐.批判的、综合的现代化理论——马克思现代化理论的方法论特征[J].浙江社会科学,1997(5).
    [23]胡大平.回到马克思是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开端[N].中华读书报,2001-3-14.
    [24]侯惠勤.《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及其当代价值[J].高校理论战线,2006(3).
    [25]姜建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在互动中前进[J].广西社会科学,2008(6).
    [26]康德.具有现代性的思想家[J].江小平译.国外社会科学,1993(9).
    [27]刘武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共产主义现代性思想的起点[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8]刘武根.近年来我国哲学界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研究述评[J].教学与研究,2007(8).
    [29]刘一皋.党前夕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解释方法—对《马克思还原》的分析与解读[J].史学月刊2001(4).
    [30]刘怀玉.马克思哲学多重话语结构的历史解读——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研究述评[J].理论探讨,2000(4).
    [31]刘春丽.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互动关系[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32]李志军.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与西美尔[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7(3).
    [33]李晓西.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要进一步科学化[J].科学与现代化,2007(1).
    [34]李小辉.黑格尔对康德现代性思想的超越及其局限性[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
    [35]李梅.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启示[D].西南政法大学,2009.
    [36]栾亚丽.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人的现代化素质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04.
    [37]林志友.论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38]欧阳康.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J].江海学刊,2006(1).
    [39]平飞.现代化与全球化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湖北社会科学,2007(6).
    [40]钱捷.为什么要重视科学思想史的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2).
    [41]任平.马克思的现代性视域与当代中国新现代性建构[J].江苏社会科学,2005(1).
    [42]任暟.马克思的跨越发展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实践[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1).
    [43]孙正聿.怎样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
    [44]孙玉春.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J].天津党校学刊,1995(2).
    [45]宋培基.马克思“跨越设想”中的现代化思想[J].社会科学战线,2004(4).
    [46]宋一.现代化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47]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兼论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J].理论学刊,2003(1).
    [48]田鹏颖.《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宣言[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6).
    [49]吴忠民.马克思恩格斯现代化思想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1994(3).
    [50]王雅林.社会转型理论的再构与创新发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
    [51]王雅林.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研究范式——基于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生活/生产互构论”[M].社会科学研究,2007(1).
    [52]王永贵.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1).
    [53]王亚平.13世纪西欧城市自治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2).
    [54]王世涛.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统一——兼论马克思主义发展中的几个相关问题[J].甘肃理论学刊,2007(4).
    [55]王世涛、陈玉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化的统一及其当代意蕴[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56]王春辉.罗斯托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现代化动机与道路理论的误解——试析《经济成长的阶段》[D].首都师范大学,2006.
    [57]王浩斌.马克思主义社会现代化思想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D].陕西师范大学,2003.
    [58]王飞南.马克思社会发展思想与现代化思想的理论分野[J].宁波党校学报,2006(1).
    [59]王增智.当代中国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契合性[J]求索,2009(1).
    [60]王继、王浩斌.马克思主义社会现代化思想探析[J].社会学研究,2003(3).
    [61]汪曙光.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视野下的中国现代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3).
    [62]徐崇温.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2).
    [63]席成孝.东方社会理论的现代化本质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江西社会科学,2008(8).
    [64]杨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地位[J].学术界,2000(4).
    [65]杨学功.马克思对现代性的双重态度[J].岭南学刊,2007(1).
    [66]杨建国.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看中国的现代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
    [67]于蓓蕾.论马克思的现代化运动观[J].浙江学刊,2004(5).
    [68]余金成.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现代化的统一[J].科学社会主义,2004(5).
    [69]余金成.从宏观上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向现代化的转变[J].江汉论坛,2008(2).
    [70]俞思念、李彦辉.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的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4).
    [71]喻冰.马克思恩格斯的现代化思想及当代意义[J].理论界,2008(3).
    [72]叶舟.“另类”解读及其背后[J].博览群书,2001(9).
    [73]叶险明.对马克思现代化观的一种读解[J].哲学研究,2000(2).
    [74]叶险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初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2).
    [75]袁辉初.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2).
    [76]张国镛.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建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2).
    [77]张海鹏.20世纪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问题的探索[J].近代史研究,2005(1).
    [78]张盾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和超越——从马克思哲学的视角看[J].哲学研究,2008(6).
    [79]朱培编写.美国著名学者奥尔曼论马克思的辩证方法[J].国外理论动态,2004(4).
    [80]朱峰.浅议马克思的非欧国家现代化思想[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1).
    [81]邹诗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中国社会科学,2005(1).
    [82]邹广文.马克思的现代性视野及其当代启示[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5).
    [83]邹广文.马克思的现代性视野[J].理论参考,2007(10).
    [84]郑继江.马克思的现代化视野考察[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2).
    [85]钟明华、魏明超.现代性是如何生成的——马克思和韦伯的视角[J].现代哲学,2009(2).
    [86]赵士发.现代化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
    [1]奥古斯特·内维兹.具有欧洲中心主义意识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及其相关叙事神话(August Nimtz,The Eurocentric Marx and Engels and relatied myths)[A].克里斯托·巴托洛维奇、尼尔·拉扎鲁斯.马克思主义、现代性与后殖民研究[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阿尔蒙德.发展中的政治经济[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3]阿里夫·德里克.弹性生产时代的马克思主义[A].俞可平、黄卫平.全球化的悖论[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陈彬龢.现代化方式与先决条件[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1933.
    [5]陈高墉.怎样使中国文化现代化[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1933.
    [6]陈伟.“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A].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程振基.对于中国现代化的感想[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1933.
    [8] A·R·德赛.现代化概念有重新评价的必要[A].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C].杨豫、陈祖洲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9]戴霭庐.关于中国现代化的几个问题[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 1933.
    [10]董之学.中国现代化的基本问题[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1933.
    [11]樊仲云.中国现代化的唯一前提[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1933.
    [12]富永健一.“现代化理论”今日之课题──关于非西方后发展社会发展理论的探讨[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13]格尔申克隆.对现代工业化“前提条件”概念的反思[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14]顾兆熊.马克思学说[A].新青年(第6卷第5号)[C].上海:上海群益书社、伊文思图书公司, 1919.
    [15]顾毓瑔.原动力之发展与中国现代化[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 1933.
    [16]谷春帆.中国经济改造的实现方法[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 1933.
    [17]胡绪明.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现代性批判理论探析[A].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8]纪如曼.始终“亲密”着,却从未“联姻”——萨特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系述评[A].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9]克劳德·阿克.关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它有无前途?[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20]利奥纳德·中村.经济与新经济:创造性破坏模式的兴起[A].曹荣湘译.李惠斌.全球化与公民社会[C].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1]鲁绍臣.佩里·安德森:传统反思与理论重构[A].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2]李圣五.现代化的条件与方式[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1933.
    [23]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A].李大钊文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4]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A].新青年(第6卷第5号)[C].上海:上海群益书社、伊文思图书公司,1919.
    [25]李达.马克思还原[A].新青年(第8卷第5号)[C].上海:上海群益书社、伊文思图书公司, 1919.
    [26]凌霜.马克思学说批评[A].新青年(第6卷第5号)[C].上海:上海群益书社、伊文思图书公司,1919.
    [27]刘秉麟.马克思传略[A].新青年(第6卷第5号)[C].上海:上海群益书社、伊文思图书公司, 1919.
    [28]罗吟圃.对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我见[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 1933.
    [29]聂锦芳.近年来国内马克思文本研究的回顾与省思[A].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年鉴2008[C].北京:哲学研究杂志社,2008.
    [30]什洛莫·阿维内里.马克思与现代化[A].塞缪尔·亨廷顿等.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C].罗荣渠主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31]孙静生.产业革命与中国[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1933.
    [32]唐庆增.中国生产之现代化应采个人主义[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1933.
    [33]陶孟如.中国现代化问题[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1933.
    [34]吴泽霖.中国需要现代化吗?[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1933.
    [35]肖恩·塞尔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A].高雯君译.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6]英格尔斯.现代人的模型:理论和方法问题[A].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C].杨豫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37]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苏联东欧剧变之后的马克思主义[A].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8]渊泉.马克思的唯物史观[A].新青年(第6卷,第5号)[C].上海:上海群益书社、伊文思图书公司,1919.
    [39]亦英.现代化的正路与歧路[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1933.
    [40]杨幸之.论中国现代化[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1933.
    [41]杨端六.中国现代化之先决问题[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1933.
    [42]张双利.论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的内在张力——兼论西方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A].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3]张素民.中国现代化之前提与方式[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 1933.
    [44]张良辅.中国现代化的障碍和方法[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 1933.
    [45]郑学稼.现代化与中国[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1933.
    [46]郑林庄.生产现代化与中国出路[A].申报月刊(第2卷,第7号)[C].申报馆申报月刊社,1933.
    [1]徐奉臻.现代化:历史的困窘与困窘的思考[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2]徐奉臻.教学改革:理念创新与模式构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徐奉臻.历史视野:改革与现代化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9.
    [4]徐奉臻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点难点理论与实践问题析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5]徐奉臻.生活的生产:《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被遮蔽的现代性维度[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
    [6]徐奉臻.30年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诸理论之内在逻辑关系[J].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2010(9).
    [7]徐奉臻.“科学发展观”何以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教学与研究,2010(8).
    [8]徐奉臻.三十年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诸理论之内在逻辑关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5).
    [9]徐奉臻.“中国新型现代化”的内涵、维度与特点[J].学术交流,2009(12).
    [10]徐奉臻.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中国新型现代化的理论构建[J].求实,2009(1).
    [11]徐奉臻.从库恩的范式理论看“现代化范式”与“革命史范式”之争[Z].“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暨第十二届全国技术哲学年会”入选论文,2009.
    [12]徐奉臻.纵横双向多维整合:中外近代史教学鲜活之途[Z].“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2008.
    [13]徐奉臻等.基于新型现代化视阈的工具主义价值之省思[J].思想战线,2008(5).
    [14]徐奉臻.从批判视阈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实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1).
    [15]徐奉臻.论作为新型现代化诉求的“低熵化发展模式”[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12).
    [16]徐奉臻.论以现代化为科技哲学新学术生长点的合理性[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1).
    [17]徐奉臻.基于工业技术观批判的生态技术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7).
    [18]徐奉臻.转型及其怪圈:1961-1965年经济调整时期中国的技术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8).
    [19]徐奉臻.有关博士生“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课程理论主线的思考[Z].“中国第九届理工农医类院校博士生教学模式研讨会”入选论文,2002.
    [20]徐奉臻.“新型现代化”的理论建构与创新发展[Z].“中国科学院现代化与管理高级论坛”入选论文,2003.
    [21]徐奉臻.现代性与现代化辨析[J].学习与探索,1999(1).
    [22]徐奉臻.产业精神与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化[J].社会科学战线,1999(2).
    [23]徐奉臻.迪士累利的怀柔外交与英法对埃及的争夺[J].世界历史,1998(6).
    [24]徐奉臻.“西化主义”:现代化的误区[J].北方论丛,1998(6).
    [25]徐奉臻.用全球史观审视1500年以后的世界[J].史学月刊,1997(6).
    [26]徐奉臻.试论1875-1878年近东危机期间英国对土政策的调整[J].史学月刊,1994(6).
    [27]徐奉臻.群体心理历史学探微[J].求是学刊,1993(4).
    [28]徐奉臻.迪士累利与1875-1878年近东危机中的英俄之争[J].史学月刊,1993(3).
    [29]徐奉臻.试论1875-1878年近东危机中的英国外交与三皇同盟的瓦解[J].世界历史,1992(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