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人格权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罗马法包含朴素的人格权理念,“带有强烈身份性与等级性”的人格概念得以产生。自然法学说改变了罗马法中以身份作为衡量人格标准的缺陷,剔除了人格中的身份限制,将人格权视为“天赋人权”。随着社会历史、哲学理论、法学思想的发展,至基尔克《德国私法》的出版为止,人格权从概念到理论基础,从具体人格权的基本构成到一般人格权理论等人格权的基本理论已经形成。国内外学者展开了对人格权概念、特征、要素、内容的深入研究。自德国司法实践中产生一般人格权概念以来,人格权从理论上被分为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但一般人格权、具体人格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均存在模糊性。
     我国的人格权理论从国外移植借鉴而来,在学界存在诸多争议。首先,是人格权体系之争。关于一般人格权与人格权、具体人格权之间的关系,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格权是对各种特定人格权利的抽象概括,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是一种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一般人格权与具体人格权,是相互补充的关系。其次,是人格权权利属性之争。有基本权利说、民事权利说和双重属性说。人格权兼具宪法性基本权利及私法性民事权利属性。就产生基础而言,人格权属于宪法性基本权利。而在实证意义上及权利保护层面,人格权更应当作为一项民事权利来对待,并完成人格权的私法确认。只有通过私法确认,才能落实宪法中的人格权,实现对人格权的全面、充分保护。再次,一般人格权性质之争。学界对一般人格权性质观点不一,权利说、法益说、法律条款说、法律原则说、人格关系说不一而足。在不同学说内部,也存在不同观点和主张。最后,是人格权立法之争,主要涉及人格法益权利化问题、人格权入法归属问题、人格权法独立成编问题以及人格权列举及新型人格权保护问题。
     当下,民法典制定及人格权立法已经成为我国民事立法的热点问题。在民法典制定的背景下,如何突破人格权的理论争议,通过立法确立人格权并进行合理的架构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人格权的立法确认有其法哲学基础、法理学基础、民法基础,对人格权进行立法确认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基于对一般人格权性质考察、立法考察、功能考察、司法实践探究,笔者主张废除一般人格权;通过对具体人格权概念进行辨析,考察具体人格权概念的实质,笔者认为应当废除具体人格权概念。本文对人格权的体系的架构,以废除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概念为前提。将“人格权”作为上层概念,设定为此类权利的总称,在民事权利体系内与财产权相对应,并处于同等地位。其下位概念应包括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生命权、健康权等不同的人格权类型,具体包括经立法确认和司法实践总结的人格权,而学理总结的人格法益则通过间接保护或人格权保护一般条款得以实现。在立法选择方面,人格法益的权利化、在多大范围内权利化、人格权的私法确认、独立成编以及人格权无法穷尽列举及新型人格权的保护问题等等都是本文重点阐述的内容。立法模式方面,以人格权保护一般条款代替一般人格权,以人格权类型化模式代替具体人格权,既符合人格权体系的逻辑结构,又能实现人格权的全面保护。
     人格权理论的未来,需要通过民法典中的人格权立法得以实现并得到最终确认。在前述人格权体系之下,我国人格权法的制定采纳“人格权保护一般条款+类型化”的新型立法模式,全面实现对法定化人格权和新型人格法益的保护。人格权单独成编符合民法典的逻辑性要求,能较好实现人格权法的体系化。具体的制度设计应当坚持“总分”结构,总则对整个人格权编具有支架意义,其内容统摄适用于所有的人格权类型。分则则按照人格权的类型化进行体系构架。而人格权立法后,新型人格权保护问题,则应当交由法解释学和司法实践去处理。
Roman law contains a simple philosophy of personality rights, and “with theremarkable feature of identity and grade”, the concept of personality was created. Thetheory of Natural law corrected the defects in Roman law which seems identity as astandard measure of personality, that is to say, the identity constraining to thepersonality had been got rid off from then on. Accompanied with development of socialhistory, philosophy theory and legal thoughts, up to the publication of “German PrivateLaw” by Gierke, the personality rights as an academic concept has been formed notonly from the basic construction of concrete personality right but the theoriesconcerning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conductedin-depth study of personality rights in terms of concept, characteristic, elements andcontent. Since its concept was produced form German judicial practice, personalityrights are divided into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 and concrete personality right inacademic theory. However, whether connotation or extension, both the concepts ofgeneral personality and concrete personality are still vague.
     Our theory of personality rights, which exists many academic arguments, comesfrom abroad. The First argument is about the system of personality rights. Concerningo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 personality right and concretepersonality right, there are two points of view: some one believed that personality rightsare abstract summarizes various specific personality rights, that is to say, therelationship of general personality and concrete personality is the one of the abstract andthe specific. The others believed that general personality and concrete personality aremutually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The second argument is about attribute of thepersonality rights, which are considered to be basic rights, civil rights or double rightsin different. Personality right is both a civil right and a constitutional right: consideringthe foundation of its produced, it is a constitutional right; thinking about empiricalmeaning and legal protection, its attribute of civil right should be confirmed. Onlyidentified by private law, could constitutional personality right be specified, andprotected fully and comprehensively and fully. The third argument is the nature of personality right. Different perspectives are presented on the issues about the nature ofgeneral personality rights: right, interest, legal provision, personality relationship, andevery view has their branches with different views or ideas respectively. The lastargument is about legislation of personality right, mainly related to transform thepersonality legal interests into legal rights, arrangement of personality rights in the Code,independent position of personality right in the Code, and cited rights and protection ofnew type personality rights.
     Recently, formulating the Code of Civil Law and personality rights has become ahot issue of civil legisl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rafting Civil Code, the focus ofthis study is how to break the controversial theory of personality rights, how toestablished personality right by legislation and frame it reasonably. The Legislation ofpersonality rights, which has been approved in common, based on philosophy,jurisprudence and civil law.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general personality on nature,legislation, function, judicial practice, the author advocates the abolition of generalpersonality; through the discrimination of concrete personality concept, and thesubstantive investigation of concrete personality, I believe that the concept should beabolished. With the premise above, this dissertation constructs the system of personalityrights. We consider " personality rights ", the general term for such right, as the topconcept, and treat it the same with civil rights, a corresponding concept. Its lowerconcept should include different personality right type, such as right to name, reputation,right to honor, right to life, right to health, specifically including personality rightsthrough legislative confirm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summary, while the personality oflegal interests summarized by theory could be protected through indirect measurementor general terms. In the respect of legislative selection, this dissertation would focus onissues such as right transform of personality legal interests, to what extent that legalinterest is transformed, the choice of private law confirmation, independent compiled inthe Code, exhaustive list of personality right and protection of new type personality. Inthe respect of legislative model, we argue to adopt the general terms of generalpersonality right protection instead of general personality, and personality rights typedmode instead of concrete personality. Both of the arrangement is in accordance with logical structure of personality rights system, and could achieve full protection ofpersonality rights.
     The future of personality right theory would come true and be confirmed finallythrough personality right legislation in the Civil Code. Under the previous system ofpersonality rights, our legislation would adopt "general terms of personality rightprotection+type terms" as a new legislative model, and fully realized protection ofpersonality rights and legal interests of the new personality. Independent compile ofpersonality right could achieve a better logic construction for the Civil Code, and abetter system for legislation. The specific design of institution should adhere to the"summary-detail" structure, that is to say, the general principle as a bracket unify itscontent applies to all types of personality rights, and the specific provisions would be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yped personality rights. However, the issues on protection ofnew types of personality rights should be addressed by legal hermeneutics and judicialpractice.
引文
①齐晓琨.德国民法中的一般人格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②周晨、张惠虹.中德民法中一般人格权制度之比较[J].德国研究,2003,(2).
    ①[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778、806页.
    ②[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10、115页.
    ③姚辉.关于民事权利的宪法学思维--以一般人格权为对象的观察[J].浙江社会科学,2001,(1).
    ④Robert Alexy.作为主观权利与客观规范之基本权[J].程明修译.宪政时代,24,(4).
    ⑤韩大元.论基本权利效力[J].判解研究,2003,(1).
    ①姚辉.关于民事权利的宪法学思维--以一般人格权为对象的观察[J].浙江社会科学,2001,(1).
    ①周枏.罗马法原论(上册)[M].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97页.
    ②黄风.罗马私法导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0页.
    ③徐国栋.人格权制度历史沿革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1).
    ④李锡鹤.民法哲学论稿[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33页.
    ①龙卫球.人格权的立法论思考:困惑与对策[J].法商研究,2012,(1).
    ②马俊驹、刘卉.论法律人格内涵的变迁和人格权的发展[J].法学评论,2002,(1):28.
    ③付子堂.法理学初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82页.
    ④[[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82页.
    ⑤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M].沈淑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50页.
    ①[[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②马俊驹.关于人格权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J].法学杂志,
    ③梅夏英.民事权利能力、人格与人格权[J].法律科学,1999(1):56.
    ④江平.法人制度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①徐国栋.人格权制度历史沿革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1).
    ②[意]桑德罗.斯奇巴尼.人法(民法大全选译)[M].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53页.
    ③徐国栋.人格权制度历史沿革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1).
    ①Cass.civ.Baudoin et note Colin[J].25juin1902DP1903,1,p.5concl.
    ②A.Lefebre-Teillard.人身权法和家庭法的历史介绍[J].PUF,1996n°30et43.
    ③R.Lindon.人格权[M].Dalloz,1974.
    ④[日]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A].王闯译;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8卷)[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77页.
    ⑤徐国栋.人格权制度历史沿革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1)
    ①Guido A lpa. Status e C apacit[M]. Laterza: Bari-Rom a,1993:63.
    ②Hupon is DonelliOpera omnia Tomus Prinus I [M].Roma Typis JosepWSalvingggi1828:229.转引自徐国栋.人格权制度历史沿革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1).
    ③徐国栋.人格权制度历史沿革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1);王利明.试论人格权的新发展[J].法商研究,2006(5).
    ④[德]汉斯.哈腾鲍尔.民法上的人[J].孙宪忠译.环球法律评论(冬季号),第398—399页.
    ⑤张红.19世纪德国人格权理论之辩[J].环球法律评论,2010(1).
    ①Savigny.System des heutigen Rmischen Rechts.1840.BdⅠ S.334.
    ②王泽鉴.人权观保护的课题与展望(二)--宪法上人格权与私法上人格权[J].台湾本土法学杂志,2006,(81).
    ③霍尔斯特.埃曼.德国民法中的一般人格权制度[M].邵建东等译.载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23卷).香港:金桥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413页.
    ④杨立新、尹艳.论一般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J].河北法学,1995(2).
    ①[德]霍尔斯特·埃曼.德国法中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和内涵[J].杨阳译.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春).
    ②OLG Kiel vom29.7.1929,JW1930,S.78ff.
    ③OLG Kiel,a.a.O.S.80.
    ④Gottwald (Fn.1),S.45.
    ⑤HRR1933,Nr.1319
    ⑥Hierzu Simon (Fn.1),S.226ff.
    ⑦[德]汉斯-彼特·哈佛坎普.1918年以来一般人格权在德国的发展[J].金可可译.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1).
    ①In Deutscher Perspektive Hans Stoll.pfielt sich eine neue Regelung der Verpflichtung zum Geldersatz forimmate-rielle Schden,utachten zum45.Deutschen Juristentag1964,in: Verhandlungen des45.Deutschenuristentages1964,Bd.1,München1964,S.93ff;William Prosser,Das Recht auf Privatsphre in Amerika,in:RabelsZ21,1956,S.401ff.
    ②[德]汉斯-彼特·哈佛坎普.1918年以来一般人格权在德国的发展[J].金可可译.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1).
    ③[德]霍尔斯特·埃曼.德国法中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和内涵[J].杨阳译.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春).
    ④[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71页.
    ⑤[德]海尔穆特·库勒尔.《德国民法典》的过去和现在[M].孙宪忠译.民商法论丛(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
    ⑥BGHZ24,72,76.
    ①Basil S. Markesinis&Hannes Unberath, T he German Law of Torts-A Comparative T reatises[M].4th Ed. HartPublishing,2002.
    ②Basil S. Markesinis&Hannes Unberath, T he German Law of Torts-A Comparative T reatises[M].4th Ed. HartPublishing,2002.
    ③Basil S. Markesinis&Hannes Unberath, T he German Law of Torts-A Comparative T reatises[M].4th Ed. HartPublishing,2002.
    ④霍尔斯特.埃曼.德国民法中的一般人格权制度[M].邵建东等译.载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23卷).香港:金桥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⑤杨立新、尹艳.论一般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J].河北法学,1995,(2).
    ①中央政法干部学校民法教研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基本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1958年.
    ①李永军.从权利属性看人格权的法律保护[J].法商研究,2012,(1).
    ②陈民.论人格权[J];蔡章麟.人格权、著作权、出版权[J].均载郑玉波主编.民法总则论文选楫(上)[C].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第351、337页.
    ③[日]五十岚清.人格法[M].[日]铃木贤、葛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15页.
    ①[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38页.
    ②[日]鸠山秀夫.日本债权法各论[M].第869页.
    ③[日]五十岚清.人格法[M].[日]铃木贤、葛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页.
    ④施启扬.民法总则[M].台北:三民书局,2005年,第96页.
    ⑤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0页;又见杨立新.人身权法论[M].中国人民检察出版社,1996年.第38页.
    ⑥马原.中国民法教程[M].人民法院出版社,1989年.第486页.
    ⑦申政武.论人格权及人格损害赔偿[J].中国社会科学.1990,(2).
    ①杨立新.人身权法论(第三版)[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第72-74页.
    ②龙卫球.民法总论[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第2版.第124页.
    ①[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萨维尼论法律关系[J].田士永译.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7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②王利明、杨立新、姚辉.人格权法[M].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8页.
    ③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0-42页;杨立新.人身权法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第85页;张新宝.人格权法的内部体系[J].法学论坛,2003(6).年
    ④粱慧星.人格权:与生俱来的权利[N].工人日报,2003年2月8日.
    ⑤尹田.论人格权的本质--兼评我国民法草案关于人格权的规定[J].法学研究,2003(4).
    ⑥石毅.浅论人格权的起源--兼谈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的地位[N].人民法院报,2005年7月16日.
    ①粱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13页.
    ②谢怀栻.论民事权利体系[J].法学研究,1996,(2).
    ③梁慧星.民法总论(第三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72页.
    ④王利明、杨立新、姚辉.人格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
    ⑤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2页;梁慧星.民法总论(第三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70页.
    ⑥张俊浩.民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0年.第141页.
    ⑦张俊浩.民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0年.第10页.
    ⑧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02页.
    ⑨[日]鸠山秀夫.日本债权法各论[M].转引自杨立新.人身权法论(第3版)[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①谢怀栻.论民事权利体系[J].法学研究,1996,(2).
    ②汪永清.论法律权利特征[J].法学杂志,1988,(2).
    ③史尚宽.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48页.
    ④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5页.
    ⑤郑永宽.人格权概念解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
    ⑥佟柔.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5页.
    ⑦杨立新.中国人格权法立法报告[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第252页.
    ⑧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0页.
    ⑨李新天.对人格权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J].法学评论,2009,(1).
    ①[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10页.
    ②周晨、张惠虹.中德民法中一般人格权制度之比较[J].德国研究,2003,(2).
    ③[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70-171页.
    ④[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807页.
    ①[德]迪特尔·施瓦布.民法导论[M].郑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09-214页.
    ②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4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65页.
    ③粱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05页.
    ④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62页.
    ⑤杨立新.人格权法专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
    ①江平.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72页.
    ②[德]梅迪库斯.民法总论.(Medicus,Allgemeiner Teil des BGB,9. Auflage,C. F. Müller,S420ff).
    ①魏振瀛.民法(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623页.
    ②杨立新.人身权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检察出版社,1995年.第504页.
    ③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年.第11页.
    ④温世扬.略论人格权的类型体系[J].现代法学,2012,(7).
    ⑤杨立新.人格权法专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2页;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0页;梁慧星.民法总论(第三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26-127页;尹田.论一般人格权[J].法律科学,2002,(4).
    ①张俊浩.民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0年.第158页.
    ②郭卫华.论性自主权的界定及其私法保护[J].法商研究,2005,(1).
    ③罗政.论环境人格权及法律救济[D].江西财经大学,2013.
    ①徐国栋.民法总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02页.
    ②张俊浩.民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0年.第142-158页.
    ③[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805页.
    ④[德]霍尔斯特.埃曼.德国民法中的一般人格权制度[M].邵建东等译.载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23卷).香港:金桥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①[德]霍尔斯特·埃曼.德国法中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和内涵[J].杨阳译.民商法学,2001(5).
    ②[德]马克斯米利安·福克斯.侵权责任法[M].齐晓琨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③龙卫球.论自然人人格权及其当代发展进程--兼论宪法秩序与民法实证主义[M].清华法学(第二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④[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①邱聪智.民法研究(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0页.
    ②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8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98页.
    ③王泽鉴.侵权责任法(第1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0-47页.
    ④王泽鉴.侵权行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18页.
    ①[日]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以民法财产法为中心[M].王闯译.载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8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181页.
    ②[日]圆谷峻.判例形成的日本新侵权责任法[M].赵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①[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责任法(下卷)[M].焦美华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02-104页.
    ②熊谞龙.权利,抑或法益[J].比较法研究,2005,(2).
    ③《宪法》第37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第38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④粱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第71页;杨立新.从民法通则到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人格权法的产生、发展与展望[EB]..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_Detail.asp?ArticleID=35270,2011-11
    ⑤《民法通则》106条第2款: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⑥《侵权责任法》第2条第1款: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①《侵权责任法》第2条第2款: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一)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二)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三)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德侵害他人隐私或者其他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②陈现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1年3月28日.
    ①薛军.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J].法商研究,2004,(4).
    ②[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70-171页.
    ③梁慧星.民法总论(第三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26-127页.
    ①杨立新.人身权法论(第三版)[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第365页.
    ②尹田.论人格权独立成编的理论漏洞[J].法学,2007,(5).
    ③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9,(8).
    ④梁慧星.民法总论(第三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126-127页.
    ⑤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0页.
    ⑥杨立新.人格权法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第365页;姚辉、周云涛.人格权:何以可能[J].法学,2007,(5).
    ①尹田.论一般人格权[J].法律科学.2002,(4).
    ②尹田.论人格权概括保护的立法模式--“一般人格权”概念的废除[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①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9,(8).
    ②1990年,原告齐玉苓与被告之一的陈晓琪都是山东省滕州市第八中学的初中学生,都参加了中等专科学校
    ①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65页.
    ②Vgl.BVerfGE7,198(204);21,362(371f.);39,68(70ff.);50,290(327);68,193,(205).
    ③Vgl.BVerfGE7,198(204);21,362(371f.);39,68(70ff.);50,290(327);68,193,(205).
    ④李建良.宪法理论与实践(二)[M].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第63-65页.
    ⑤徐国栋.人身关系流变[J].法学,2002,(6).
    ①李林启.人格权性质论[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②[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③龙卫球.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第2版.
    ④陈泽宪.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的几点认识[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①齐玉苓诉陈晓琪等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纠纷案.最高院公报.
    ②程水泉.论人格权的性质[J].求索,2007(4).
    ③刘凯湘.人格权的宪法意义与民法表述[J].社会科学战线,2012,(2):202.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49页.
    ①[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10页.
    ①Heinrich Hubmann,das Pers nlichkeitsrecht,Bohlau Verlag Koln Graz,1967,2Aufl.,S175ff.转引自王萍.中德一般人格权类型化之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
    ②尹田.论一般人格权[J].法律科学.2002(4).
    ①尹田.论人格权概括保护的立法模式--“一般人格权”概念的废除[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②王泽鉴.侵权行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9页.
    ③邹丹.论一般人格权的性质及我国的立法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12.
    ④易军.论人格权法定--一般人格权与侵权责任构成[J].法学,2011(8).
    ①史尚宽.债法总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M],2000年.第127页,转引自熊谞龙.权利,抑或法益--一般人格权本质的再讨论[J].比较法研究,2005,(2).
    ②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2页,转引自熊谞龙.权利,抑或法益--一般人格权本质的再讨论[J].比较法研究,2005,(2).
    ③熊谞龙.权利,抑或法益--一般人格权本质的再讨论[J].比较法研究,2005,(2).
    ④[德]迪特尔·施瓦布.民法导论[M].郑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18页.
    ⑤[美]贝恩·辛格.可操作的权利[M].邵强进、林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王利明、杨立新、姚辉.人格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
    ②粱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113页.
    ③魏振瀛.民法(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①《瑞士民法典》第28条第1款规定:“任何人在其人格受到不法侵害时,可诉请排除侵害。”
    ①《德国民法典》第823条第1款规定:“因故意或者过失不法侵害他人生命、身体、健康、自由、所有权或者其他权利者,对他人因此而产生的损害负赔偿义务。”
    ②[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71.转引自郭明龙.拟制与衡平:一般人格权保护之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08,(5).
    ①[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10、115页.
    ①霍银泉.论一般人格权的性质[M].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
    ②曹险峰.论一般人格权的立法模式--以德国与瑞士立法例之对比考察为中心[J].当代法学,2006,(3).
    ③霍银泉.论一般人格权的性质[M].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
    ④霍银泉.一般人格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2.
    ①龙卫球.人格权的立法论思考:困惑与对策[J].法商研究,2012,(1).
    ②尹田.论人格权的本质--兼评我国民法草案关于人格权的规定[J].法学研究,2003,(4).
    ①龙卫球.论自然人人格权及其当代发展进程--兼论宪法秩序与民法实证主义[M].清华法学(第二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②尹田.论人格权独立成编的理论漏洞[J].法学,2007,(5).
    ①梁慧星.民法典不应单独设立人格权编[N].法制日报,2002年8月4日.
    ②曹险峰、田园.人格权法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2).
    ③王利明.人格权制度在中国民法典中的地位[J].法学研究,2003,(2).
    ④薛军.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J].法商研究,2004,(4).
    ①王利明.试论人格权的新发展[J].法商研究,2006,(5).
    ②李树真.一般人格权争议问题我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①刘士国.新生人格权问题研究[J].法学论坛,2011(6).
    ①周开方.我国人格权的法律实践分析[M].法律出版社,2012年.第11页.
    ①路易斯·亨金.当代中国的人权观念:一种比较考察[M].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81页.
    ②周开方.我国人格权的法律实践分析[M].法律出版社,2012年.第19页.
    ①姜新东.人格权的哲学基础探源--理性与身体在人格中的角色变迁及法律意义[J].东岳论丛.2011,(8).
    ①曹险峰.人格权与中国民法典[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5页.
    ②[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46页.
    ③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④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M].沈淑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50页.
    ⑤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M].沈淑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50页.
    ①奥托·吉尔克.德国私法[M].1895年,第一卷,第702页.
    ②马俊驹、张翔.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J].法学研究,2004(3).
    ③郑永宽.人格权概念解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
    ①郑永宽.人格权概念解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
    ②[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萨维尼论法律关系[J].田士永译.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7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③[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46页.
    ④[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50页.
    ⑤马俊驹、张翔.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J].法学研究,2004,(3):46.
    ⑥马俊驹、张翔.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J].法学研究,2004,(3):47.
    ①[葡]Carlos AIberto da Mota Pinto.民法总论[M].第156页.
    ②郑永宽.人格权概念解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
    ③王利明.民法的人文关怀[J].中国社会科学,2011,(4).
    ①艾伦·沃森.民法法系的演变及形成[M].李静冰、姚新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第144页.
    ②[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82页.
    ①姜新东.人格权的理念与制度构建[D].山东大学,2012.
    ②[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70页.
    ①张青兰、李建生.论公民人格的价值内涵[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18.
    ②刘风景、管仁林.人格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02页.
    ①霍银泉.一般人格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2.p103.
    ②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88页.
    ③霍银泉.一般人格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2.p106
    ④邹丹.论一般人格权的性质及我国的立法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12.p23
    ①参见美国《独立宣言》规定:“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法国《人权宣言》在序言中第2条明确规定:“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②刘凯湘.人格权的宪法意义与民法表述[J].社会科学战线,2012,(2).
    ①《宪法》第13条第2款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②刘凯湘.人格权的宪法意义与民法表述[J].社会科学战线,2012,(2).
    ③梁慧星.最高法院关于侵犯受教育权案的法释[2001]25号批复评析[M].梁慧星文选.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636.
    ①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9,(8).
    ①薛军.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J].法商研究,2004,(4).
    ②姜新东.人格权的理念与制度构建[D].山东大学,2012.
    ①李岩.民事法益研究[D].吉林大学,2007.
    ②尹田.论人格权独立成编的理论漏洞[J].法学,2007,(5):9.
    ①梁笑准.论一般人格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3).
    ②薛军.揭开“一般人格权”的面纱--兼论比较法研究中的体系意识[J].比较法研究,2008,(5).
    ①拉伦茨、卡纳里斯(Larenz/Canaris).债法教科书.(Lehrbuch des Schuldrechts) Band Ⅱ: Besonderer Teil,Halbband2,13. Aufl., Verlag C. H. Beck, München1994,S.392.参见于飞.论德国侵权法中的“框架权”[J].比较法研究,2012(2).
    ②拉伦茨、卡纳里斯(Larenz/Canaris).债法教科书.(Lehrbuch des Schuldrechts) Band Ⅱ: Besonderer Teil,Halbband2,13. Aufl., Verlag C. H. Beck, München1994,S.392.参见于飞.论德国侵权法中的“框架权”[J].比较法研究,2012(2).
    ③Vgl.慕尼黑民法典评论.München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 Band5,Schulrecht·BesondererTeil Ⅲ,5. Auflage, Verlag C. H. Beck, München2009, S.1804ff.参见于飞.论德国侵权法中的“框架权”[J].比较法研究,2012(2).
    ①[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第64页.
    ②Laren z/Canaris, Leh rbuch des Schu l drech ts, Bd./2,13Auf. l, C. H. B eck sch e Verlags bu c hhandl ung,1994, S.491.
    ①Larenz/Canaris,LehrbuehdesSehuldreehts,S.491.
    ①[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71页.
    ①温世扬.略论人格权的类型体系[J].现代法学,2012,(7).
    ②杨立新、刘召成.抽象人格权与人格权体系之构建[J].法学研究,2011,(1).
    ③谢怀栻.论民事权利体系[J].法学研究,1996,(2).
    ④尹田.论人格权概括保护的立法模式--“一般人格权”概念的废除[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①薛军.揭开“一般人格权”的面纱--兼论比较法研究中的体系意识[J].比较法研究,2008,(5).
    ②马俊驹、王恒.未来我国民法典不宜采用“一般人格权”概念[J].河北法学,2012,(8).
    ③温世扬.略论人格权的类型体系[J].现代法学,2012,(7).
    ④易军.论人格权法定--一般人格权与侵权责任构成[J].法学,2011,(8).
    ⑤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9,(8).
    ⑥杨立新、刘召成.抽象人格权与人格权体系之构建[J].法学研究,2011,(1).
    ①薛军.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J].法商研究,2004(4).
    ②1911年惹尼提出:人格权这一权利类型正在形成之中
    ①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9(8).
    ①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②叶金强.一般人格权制度初论[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春):186.
    ③叶金强.一般人格权制度初论[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春):186.
    ④王利明.试论人格权的新发展[J].法商研究,2006,(5).
    ⑤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621页.
    ①马俊驹.关于人格人格权问题的讨论[EB/OL].2012-09-27.http:/www.civillaw.com.cn/wqf/weizhang.asp?id=37217.
    ①王利明.人格权制度在中国民法典中的地位[J].法学研究,2003,(2).
    ①杨立新、刘召成.论作为抽象人格权的一般人格权[J].广东社会科学,2010:176-185.
    ②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9,(8).
    ③尹田.论人格权概括保护的立法模式-“-一般人格权”概念的废除[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④马俊驹、王恒.未来我国民法典不宜采用“一般人格权”概念[J].河北法学,2012,(8):16-27.
    ⑤[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71页.
    ①张新宝.侵权责任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2-33页.
    ②周云涛.德国人格权发展阶段的历史考察[J].社会科学,2010,(11).
    ①[德]马克斯米利安·福克斯.侵权责任法[M].齐晓琨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51页.
    ①[德]霍尔斯特.埃曼.德国民法中的一般人格权制度[M].邵建东等译.载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23卷).香港:金桥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第416页.
    ②[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73页.
    ③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0页.
    ①王泽鉴.侵权行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9页.
    ②尹田.论一般人格权[J].法律科学,2002,(4).
    ①谢怀栻.论民事权利体系[J].法学研究,1996,(2).
    ②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9,(8).
    ③邹丹.论一般人格权的性质及我国的立法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12.
    ①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9,(8).
    ②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9,(8).
    ③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9,(8).
    ①谌佳.论具体人格权外延限制之抽象标准[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1):133.
    ②[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173页.
    ③[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388页.
    ①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9,(8):136.
    ②王泽鉴.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5页.
    ③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3页.
    ④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9,(8):137.
    ①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9,(8):137.
    ②沈剑锋.论具体人格权构建的一般方法[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4):159.
    ①谌佳.论具体人格权外延限制之抽象标准[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1):133.
    ②郑永宽.人格权概念解析[D].中国政法大学.第74页.
    ③[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388页.
    ④谌佳.论具体人格权外延限制之抽象标准[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1):135.
    ⑤郑永宽.人格权概念解析[D].中国政法大学.第74页.
    ①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台湾大学法律学系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1987年.第27页.
    ②郑永宽.人格权概念解析[D].中国政法大学.第18页.
    ③Georg Wronka, Das Verhltnis zwischen dem allgemeinen Persnlichkeitsrecht und den sogenannten besonderenPersnlichkeitsrechten,in UFITA,Band69,1973,S74.
    ④Georg Wronka, Das Verhltnis zwischen dem allgemeinen Persnlichkeitsrecht und den sogenannten besonderenPersnlichkeitsrechten,in UFITA,Band69,1973,S75.
    ①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9,(8):138.
    ①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9,(8):143.
    ②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9,(8):143.
    ③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9,(8):143.
    ④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9,(8):144.
    ①谢怀栻.论民事权利体系[J].法学研究,1996,(2).
    ①尹田.论人格权概括保护的立法模式-“-一般人格权”概念的废除[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①张俊浩.民法学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0年.第142-158页.
    ②徐国栋.民法总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302页.
    ①马俊驹.人格和人格权理论讲稿[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第249-250页.
    ②温世扬.略论人格权的类型体系[J].现代法学,2012,(7).
    ③梁慧星.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M].法律出版社,1991年.第59-67页
    ①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书.第28页..
    ①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①邓江陵.环境人格权当议[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
    ②杨立新.人格权法[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第33-35、348、354页.
    ①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0年.第158页.
    ①韩迎春、魏新丽.个人信息权保护模式探析[J].前沿,2010,(12).
    ①刘士国.新生人格权问题研究[J].法学论坛,2011,(6).
    ②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年.第21页.
    ③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年.第8-9页.
    ①See Daniel J·Solove&Paul M·Schwart z, Information Privacy Law, Third Edition, Wolters Kluwer,2009, p2.
    ②See Daniel J·Solove&Paul M·Schwart z, Information Privacy Law, Third Edition, Wolters Kluwer,2009, p2.
    ③See Margaret C.Jasper, Privacy and the Internet: Your Expectations and Rights under the Law, 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2009,p53.
    ④邓曾甲.日本民法概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
    ⑤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年.第9页.
    ①王泽鉴.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上)[J].比较法研究,2008,(6).
    ②Gebhard Rehm,Just Judicial Actibism? Privacy and Inform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in U.S.And GermanConstitutional Law,32U.WEST.L.A.L.REV.pp.275,278(2001).
    ③See Steven J. Heyman, Righting the Balanee:an lnquiry into the Foundatios and Limts of Freedom ofExPression,78B.U.L.Rev.1275,1325(1998).
    ①苗延波.人格权法制定中的焦点问题研究[J].法学论坛,2009,(6):84.
    ②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2-286页.
    ③蒋继菲、王胜利.谈公开权对我国人格权立法的启示[J].前沿,2010,(22):118.
    ①林维信.基因资讯保护之研究--资料保护法草案为中心[J].科技法学评论,2007,(1).
    ②马忆南.夫妻生育权冲突解决模式[J].法学,2010,(3):15-17.
    ①龙卫球.人格权的立法论思考:困惑与对策[J].法商研究,2012,(1).
    ②龙卫球.人格权的立法论思考:困惑与对策[J].法商研究,2012,(1).
    ①龙卫球.人格权的立法论思考:困惑与对策[J].法商研究,2012,(1):9.
    ②[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379页.
    ③龙卫球.人格权的立法论思考:困惑与对策[J].法商研究,2012,(1):11.
    ④龙卫球.人格权的立法论思考:困惑与对策[J].法商研究,2012,(1):11.
    ⑤刘凯湘.人格权的宪法意义与民法表述[J].社会科学战线,2012,(2):202.
    ①刘凯湘.人格权的宪法意义与民法表述[J].社会科学战线,2012,(2):201.
    ②王利明.我国未来民法典中人格权编的完善--2002年《民法典草案》第四编评述[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1).
    ③张新宝.民事法官能够直接引用宪法条文判案吗?--最高人民法院法释(2001)25号司法解释另解[J].载于民商法前沿(2002年1、2合辑本),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
    ④张红.论一般人格权作为基本权利之保护手段--以对“齐玉苓案”的再检讨为中心[J],法商研究,2009,(4).
    ①曹险峰.人格、人格权与中国民法典[D].吉林大学,2005.
    ②杨立新.中国人格权法立法报告[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第12页.
    ①王利明.民法典·人格权法重大疑难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第4页.
    ②王利明.人格权制度在中国民法典中的地位[J].法学研究,2003,(2):34.
    ①曹险峰.人格、人格权与中国民法典[D].吉林大学,2005.
    ②See European Group on Tort Law,Principles of European Tort Law:Text and Commentary,Springer Wien,NewYork,2005,p.30.
    ①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2,(2).
    ②马海霞.论人格权在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的地位[J].天中学刊,2004,(19).
    ③谢哲胜.中国人格权法独立成编及其基本内容的立法建议[J].人大法律评论,2009.
    ④王利明.独立成编的人格权法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2012,(2).
    ①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13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②钟瑞栋.人格权法不能独立成编的五点理由[J].太平洋学报,2008,(2).
    ③王利明.人格权法制定中的几个问题[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①龙显铭.私法上人格权之保护[M].中华书局,1948年.第1页.
    ①王利明.人格权法制定中的几个问题[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②王利明.试论人格权的新发展[J].法商研究,2006,(5).
    ③曹险峰、田园.人格权法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2).
    ④王利明.人格权制度在中国民法典中的地位[J].法学研究,2003,(2).
    ①[瑞]海茨·豪斯尔、E·艾比-米勒.《瑞士民法典》中的人法(Heiz Hauscheer/Regina E. Aebi-Müller,Das Per-sonenrecht des Schweizersichen Zivilgesetzbuches,2Auflag,2008,S118).
    ②沈剑锋.具体人格权立法模式及其选择--以德国、瑞士、奥地利、列支登士敦为考察重点[J].比较法研究,2011,(5):38.
    ①王雷.<人格权法>立法的两大关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9日.
    ①杨立新、尹艳.论一般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J].河北法学,1995,(2):6;姚辉.论一般人格权[J].法学家,1995,(5):8.
    ②杨立新、刘召成.论作为抽象人格权的一般人格权[J].广东社会科学,2010:177.
    ①王利明.民法典·人格权法重大疑难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73.
    ③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8,(8):144,133,139,135.
    ④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8,(8):144,133,139,135.
    ⑤欧世龙.从一般人格权到一般人格权条款[N].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年12月2月.
    ①[瑞]海茨·豪斯尔、E·艾比-米勒.《瑞士民法典》中的人法(Heiz Hauscheer/Regina E. Aebi-Müller,DasPer-sonenrecht des Schweizersichen Zivilgesetzbuches,2Auflag,2008,S118).
    ②[瑞]《修订民法中人格保护制度的草案》,1975.
    ①[德]汉斯·布劳克斯、沃尔夫-迪特里希·瓦尔克.民法总论[M],2008.
    ②[德]约恩·埃克特.侵权法中的自由概念[M],1994.
    ③[德]约恩·埃克特.侵权法中的自由概念[M],1994.
    ④[奥]科齐奥尔-维尔泽.民法[M].2006.
    ①易军.论人格权法定--一般人格权与侵权责任构成[J].法学,2011,(8).
    ①梁慧星.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书.第28页.
    ②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第15页.
    ①王利明.我国未来民法典中人格权编的完善--2002年《民法典草案》第四编评述[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1).
    ①吕忠梅.论公民环境权[J].法学研究,1995,(6).
    ②梁慧星.法解释方法论的基本问题[J].中外法学,1993,(1).
    ①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台湾大学法律学系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1982年.第269-270页.
    ①杨立新.论人格权的冲突与协调[J].河北法学,2011,(8)
    ②杜慧谦.论公法中的人格权[D].山东大学,2010.
    [1]齐晓琨.德国民法中的一般人格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2]周晨、张惠虹.中德民法中一般人格权制度之比较[J].德国研究,2003,(2).
    [3]姚辉.关于民事权利的宪法学思维--以一般人格权为对象的观察[J].浙江社会科学,2001,(1).
    [4]姚辉.论一般人格权[J].法学家,1995,(5).
    [5]韩大元.论基本权利效力[J].判解研究,2003,(1).
    [6]曾凡昌.西方人格权发展的历史线索及其启示[J].现代法学,2011,(2).
    [7]徐国栋.人格权制度历史沿革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1).
    [8]徐国栋.人身关系流变[J].法学,2002,(6).
    [9]曹险峰、田园.人格权法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2).
    [10]曹险峰.论一般人格权的立法模式--以德国与瑞士立法例之对比考察为中心[J].当代法学,2006,(3).
    [11]曹险峰.罗马法中的人格与人格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2).
    [12]张红.19世纪德国人格权理论之辩[J].环球法律评论,2010,(10).
    [13]张红.20世纪德国人格权法的演进[J].清华法律评论,2009,(1).
    [14]周云涛.德国人格权发展阶段的历史考察[J].社会科学,2010,(11).
    [15]姚辉、周云涛.人格权:何以可能[J].法学,2007,(5).
    [16]沈剑锋.论具体人格权构建的一般方法[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4):159.
    [17]沈剑锋.具体人格权立法模式及其选择--以德国、瑞士、奥地利、列支登士敦为考察重点[J].比较法研究,2011,(5).
    [18]于向阳.制定损害赔偿法刍议[J].新疆社会科学,1984,(4)
    [19]关今华.台湾精神损害行为法[J].法学,1991,(12).
    [20]曹登润.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J].法律适用,1993,(6).
    [21]谢怀栻.论民事权利体系[J].法学研究,1996,(2).
    [22]尹田.论人格权独立成编的理论漏洞[J].法学,2007,(5).
    [23]尹田.论一般人格权[J].法律科学,2002,(4).
    [24]尹田.论人格权的本质--兼评我国民法草案关于人格权的规定[J].法学研究,2003(4).
    [25]尹田.论人格权概括保护的立法模式--“一般人格权”概念的废除[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
    [26]薛军.揭开“一般人格权”的面纱--兼论比较法研究中的体系意识[J].比较法研究,2008,(5).
    [27]薛军.人格权的两种基本理论模式与中国的人格权立法[J].法商研究,2004,(4).
    [28]马俊驹.从人格利益到人格要素[J].河北法学,2006,(10).
    [29]马俊驹.关于人格权基础理论问题的探讨[J].法学杂志,
    [30]马俊驹、张翔.人格权的理论基础及其立法体例[J].法学研究,2004,(3).
    [31]马俊驹、刘卉.论法律人格内涵的变迁和人格权的发展[J].法学评论,2002,(1):28.
    [32]马俊驹、王恒.未来我国民法典不宜采用“一般人格权”概念[J].河北法学,2012,(8).
    [33]温世扬.略论人格权的类型体系[J].现代法学,2012,(7).
    [34]易军.论人格权法定--一般人格权与侵权责任构成[J].法学,2011,(8).
    [35]冉克平.一般人格权理论的反思与我国人格权立法[J].法学,2009,(8).
    [36]马俊驹、王恒.未来我国民法典不宜采用“一般人格权”概念[J].河北法学,2012,(8).
    [37]杨立新、尹艳.论一般人格权及其民法保护[J].河北法学,1995,(2).
    [38]杨立新、刘召成.论作为抽象人格权的一般人格权[J].广东社会科学,2010.
    [39]杨立新、刘召成.抽象人格权与人格权体系之构建[J].法学研究,2011,(1).
    [40]龙卫球.人格权的立法论思考:困惑与对策[J].法商研究,2012,(1).
    [41]梅夏英.民事权利能力、人格与人格权[J].法律科学,1999(1).
    [42]王泽鉴.人权观保护的课题与展望(二)--宪法上人格权与私法上人格权[J].台湾本土法学杂志,2006.
    [43]王泽鉴.人格权的具体化及其保护范围·隐私权篇(上)[J].比较法研究,2008,(6).
    [44]王利明.独立成编的人格权法与侵权责任法的关系[J].社会科学战线,2012,(2).
    [45]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2,(2).
    [46]王利明.人格权法制定中的几个问题[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47]王利明.试论人格权的新发展[J].法商研究,2006,(5).
    [48]王利明.民法的人文关怀[J].中国社会科学,2011,(4).
    [49]王利明.人格权制度在中国民法典中的地位[J].法学研究,2003,(2).
    [50]李永军.从权利属性看人格权的法律保护[J].法商研究,2012,(1).
    [51]申政武.论人格权及人格损害赔偿[J].中国社会科学.1990,(2).
    [52]梁慧星.法解释方法论的基本问题[J].中外法学,1993,(1).
    [53]张新宝.人格权法的内部体系[J].法学论坛,2003(6).
    [54]都本有、朱振.人格权的伦理分析[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3).
    [55]郭卫华.论性自主权的界定及其私法保护[J].法商研究,2005,(1).
    [56]吕忠梅.论公民环境权[J].法学研究,1995,(6).
    [57]马海霞.论人格权在未来我国民法典中的地位[J].天中学刊,2004,(19).
    [58]谢哲胜.中国人格权法独立成编及其基本内容的立法建议[J].人大法律评论,2009.
    [59]钟瑞栋.人格权法不能独立成编的五点理由[J].太平洋学报,2008,(2).
    [60]熊谞龙.权利,抑或法益--一般人格权本质的再讨论[J].比较法研究,2005,(2).
    [61]郭明龙.拟制与衡平:一般人格权保护之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08,(5).
    [62]李林启.人格权性质论[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63]陈泽宪.对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的几点认识[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64]程水泉.论人格权的性质[J].求索,2007,(4).
    [65]刘凯湘.人格权的宪法意义与民法表述[J].社会科学战线,2012,(2).
    [66]刘士国.新生人格权问题研究[J].法学论坛,2011,(6).
    [67]姜新东.人格权的哲学基础探源--理性与身体在人格中的角色变迁及法律意义[J].东岳论丛.2011,(8).
    [68]张青兰、李建生.论公民人格的价值内涵[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2).
    [69]叶金强.一般人格权制度初论[J].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9(春).
    [70]梁笑准.论一般人格权[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3).
    [71]谌佳.论具体人格权外延限制之抽象标准[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2,(1).
    [72]邓江陵.环境人格权当议[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7.
    [73]韩迎春、魏新丽.个人信息权保护模式探析[J].前沿,2010,(12).
    [74]刘士国.新生人格权问题研究[J].法学论坛,2011,(6).
    [75]苗延波.人格权法制定中的焦点问题研究[J].法学论坛,2009,(6).
    [76]蒋继菲、王胜利.谈公开权对我国人格权立法的启示[J].前沿,2010,(22).
    [77]林维信.基因资讯保护之研究--资料保护法草案为中心[J].科技法学评论,2007,(1).
    [78]马忆南.夫妻生育权冲突解决模式[J].法学,2010,(3).
    [79]王雷.<人格权法>立法的两大关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9日.
    [80]欧世龙.从一般人格权到一般人格权条款[N].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年12月2月.
    [81]陈现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1年3月28日.
    [82]粱慧星.人格权:与生俱来的权利[N].工人日报,2003年2月8日.
    [83]梁慧星.民法典不应单独设立人格权编[N].法制日报,2002年8月4日.
    [84]石毅.浅论人格权的起源--兼谈人格权在民法典中的地位[N].人民法院报,2005年7月16日.
    [85]罗政.论环境人格权及法律救济[D].江西财经大学,2013.
    [86]曹险峰.人格、人格权与中国民法典[D].吉林大学,2005.
    [87]王萍.中德一般人格权类型化之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
    [88]邹丹.论一般人格权的性质及我国的立法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12.
    [89]杜慧谦.论公法中的人格权[D].山东大学,2010.
    [90]李岩.民事法益研究[D].吉林大学,2007.
    [91]霍银泉.一般人格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2.
    [92]郑永宽.人格权概念解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
    [93]姜新东.人格权的理念与制度构建[D].山东大学,2012.
    [94]霍银泉.论一般人格权的性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
    [95][德]汉斯-彼特·哈佛坎普.1918年以来一般人格权在德国的发展[J].金可可译.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1).
    [96][德]汉斯.哈腾鲍尔.民法上的人[J].孙宪忠译.环球法律评论(冬季号),第398—399页.
    [97][德]霍尔斯特·埃曼.德国法中一般人格权的概念和内涵[J].杨阳译.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0(春).
    [98]格奥尔格·拉茨.匈牙利民法典的修改[J].谢怀栻译.环球法律评论,1998,(5).
    [99]温世杨.人格权“支配”属性辨析[J].法学,2013,(5).
    [100]隋彭生.人格权派生财产权初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3,(5).
    [101]张平华.人格权的利益结构与人格权法定[J].中国法学,2013,(2).
    [102]易继明.人格权立法的历史评析[J].法学研究,2013,(1).
    [103]黄忠.人格权法独立成编的体系效应辨识[J].现代法学,2013,(1).
    [104]刘召成.人格权主观权利地位的确立与立法选择[J].法学,2013,(6).
    [105]王利明.我国未来民法典中人格权编的完善[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1).
    [106]张红.论一般人格权作为基本权利之保护手段--以对“齐玉苓案”的再检讨为中心[J].法商研究,2009,(4).
    [107]王叶刚.人格权中经济价值法律保护模式探讨[J].比较法研究,2014,(1).
    [108]张红.一项新的宪法性基本权利——人格权[J].法商研究,2012,(1).
    [109]汪永清.论法律权利特征[J].法学杂志,1988,(2).
    [110]李新天.对人格权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J].法学评论,2009,(1).
    [111]李树真.一般人格权争议问题我见[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
    [112]李锡鹤.民法哲学论稿[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3]徐国栋.民法总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114]徐国栋.绿色民法典草案[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15]曹险峰.人格权与中国民法典[M].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6]周林彬.名誉损害问题刍议[M],1985.
    [117]马俊驹.人格和人格权理论讲稿[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
    [118]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119]杨立新.人格权法专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120]王利明、杨立新、姚辉.人格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
    [121]杨立新.人身权法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
    [122]杨立新.人格权法[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
    [123]杨立新.中国人格权法立法报告[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
    [124]龙卫球.论自然人人格权及其当代发展进程--兼论宪法秩序与民法实证主义[M].清华法学(第二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5]龙卫球.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
    [126]周枏.罗马法原论(上册)[M].商务印书馆,1994年.
    [127]黄风.罗马私法导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8]付子堂.法理学初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129]江平.民法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
    [130]江平.法人制度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
    [131]龙显铭.私法上人格权之保护[M].中华书局,1948年.
    [132]王泽鉴.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3]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8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
    [134]王泽鉴.侵权责任法(第1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
    [135]王泽鉴.侵权行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6]王利明.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及说明[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
    [137]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
    [138]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39]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40]王利明.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
    [141]王利明.民法典·人格权法重大疑难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
    [142]中央政法干部学校民法教研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基本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1958年.
    [143]王伯琦.民法总则[M].北京:国立编译馆,1979年.
    [144]施启扬.民法总则[M].台北:三民书局,2005年.
    [145]马原.中国民法教程[M].人民法院出版社,1989年.
    [146]梁慧星.中国民法经济法诸问题[M].法律出版社,1991年.
    [147]梁慧星.民法总论(第三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
    [148]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年.
    [149]张新宝.侵权责任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50]张俊浩.民法学原理(上册)[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0年.
    [151]魏振瀛.民法(第四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52]邱聪智.民法研究(一)[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20页.
    [153]周开方.我国人格权的法律实践分析[M].法律出版社,2012年.第11页.
    [154]路易斯·亨金.当代中国的人权观念:一种比较考察[M].法律出版社,1999年.
    [155]刘风景、管仁林.人格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56]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
    [157]张文显.法学基本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
    [158]王世杰、钱端升.比较宪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9]张千帆.宪法学(第2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年.
    [160]李建良.宪法理论与实践(二)[M].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0年.
    [161]邓曾甲.日本民法概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
    [162]佟柔.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55页.
    [163]杨立新.中国人格权法立法报告[M].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第252页.
    [164][日]鸠山秀夫.日本债权法各论[M].
    [165][日]五十岚清.人格法[M].[日]铃木贤、葛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166][日]星野英一.私法中的人--以民法财产法为中心[M].王闯译.载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8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
    [167][日]圆谷峻.判例形成的日本新侵权责任法[M].赵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
    [168][奥]科齐奥尔-维尔泽.民法[M].2006.
    [169][意]桑德罗.斯奇巴尼.人法(民法大全选译)[M].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
    [170][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
    [171][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册)[M].王晓晔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
    [172][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
    [173][德]霍尔斯特.埃曼.德国民法中的一般人格权制度[M].邵建东等译.载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23卷).香港:金桥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
    [174][德]海尔穆特·库勒尔.《德国民法典》的过去和现在[M].孙宪忠译.民商法论丛(第2卷).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
    [175][德]马克斯米利安·福克斯.侵权责任法[M].齐晓琨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176][德]克雷斯蒂安·冯·巴尔.欧洲比较侵权责任法(下卷)[M].焦美华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
    [177][德]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萨维尼.萨维尼论法律关系[M].田士永译.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7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8][德]迪特尔·施瓦布.民法导论[M].郑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179][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M].388页.
    [180][美]贝恩·辛格.可操作的权利[M].邵强进、林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81]艾伦·沃森.民法法系的演变及形成[M].李静冰、姚新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
    [182]奥托·吉尔克.德国私法[M].1895年,第一卷.
    [183]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84]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M].沈淑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18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186][奥]玛丽-特雷西·弗里克.人法[M],1991.
    [187][德]汉斯·布劳克斯、沃尔夫-迪特里希·瓦尔克.民法总论[M],2008.
    [188][德]约恩·埃克特.侵权法中的自由概念[M],1994.
    [189]Medicus,Allgemeiner Teil des BGB,9.Auflage, C. F. Müller, S420ff.
    [190]Heiz Hauscheer Regina E. Aebi-MüllerDas Per-sonenrecht des SchweizersichenZivilgesetzbuches,2Auflag,2008, S118.
    [191]Larenz Canaris. Lehrbuch des Schuldrechts Band Ⅱ: Besonderer Teil, Halbband2,13. Aufl, Verlag C. H. Beck, München1994, S.392.
    [192]Vgl. München Kommentar zum Bürgerlichen Gesetzbuch.Band5, SchulrechtBesonderer Teil Ⅲ,5. Auflage, Verlag C. H. Beck, Munchen2009, S.1804ff.
    [193]Baudoin et note Colin[J].25juin1902DP1903,1, p.5concl.
    [194]Hupon is DonelliOpera omnia Tomus Prinus I [M]. Roma Typis Josep WSalvin1828:229.
    [195]GuidoAlpa. Status e C apacit [M]. Laterza: Bari-Rom a,1993:63.
    [196]Savigny. System desheutigen Rmischen Rechts.1840. Bd S.334.
    [197]Verhandlungen des45. Deutschen uristentages1964, Munchen1964.
    [198]Peter Bydlinski. Burgerliches recht Band1Allgemeiner Teil [J]. Springer2007,S65.
    [199]Basil S. Markesinis Hannes Unberath, The German Law of Torts Comparative Treatises [M].2002.
    [200]William Prosser, Das Recht auf Privatsphre in Amerika, in: RabelsZ21,1956, S.401ff.
    [201]Daniel J Solove&Paul M Schwart z, Information Privacy Law, Third Edition,Wolters Kluwer,2009, p2.
    [202]Margaret C.Jasper, Privacy and the Internet: Your Expectations and Rights underthe Law,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9, p53.
    [203]Gebhard Rehm, Actibism Privacy and Informational Self DeterminationinAndGerman Constitutional Law,32U.275.
    [204]Steven J. Heyman, Righting the Balanee: an lnquiry into the Foundatios andLimts of Freedom of ExPression,78B. U. L. Rev.1275,1325(1998).
    [205]European Group on Tort Law, Principles of European Tort Law: Text andCommentary, Springer Wien, New York,2005.
    [206]Georg Wronka, Das Verhltnis zwischen dem allgemeinen Persnlichkeitsrecht undden sogenannten besonderen Persnlichkeitsrechten, in UFITA, Band69,1973, S7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