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冲突与融合:魏晋南北朝时南人北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这一时期,最为显著的历史特征就是此起彼伏的民户大迁徙。以往学者们多注意西北各少数民族内徙和永嘉丧乱后北民南迁的情况,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南人北迁的情况留意甚少。其实,自公元196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定都许昌之后,南方就有一些士人为了博取功名陆续北上。到了东晋末年,随着门阀政治的衰微,大族士人在南方的生存环境逐渐恶化,加之南方政局动荡,朝代更替频繁,许多宗室人员、大族士人在政治斗争失败后流亡北方。另一方面,随着北方政权汉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北方军事实力的不断增强,南北边境线不断向南推进,以青、豫、雍三州为代表,许多处于这一区域的南朝边境将领在北朝军事压力和南朝内部矛盾冲突的促使下纷纷北降,一些将领和民众甚至在不徙其居的情况下成为了北民。特别是江汉、江淮一带蛮族的北徙不仅使北方在特殊区域的争夺上占据了优势,而且还极大地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文章认为,在魏晋南北朝近400年的南北对峙、诸政治集团、军事集团、诸民族之间激烈的冲突中,南方上至宗室大族下到普通民众持续不断的北徙,不仅增强了南北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更是南北之间由相互敌视、冲突转为彼此认可和接纳的重要推动力。这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中华一体”观念的出现有着重大的影响及其意义。
The period of Wei Jin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is turbulent, in which thegreatest historic characteristic is consecutive migration. In the past much attention ispaid by researchers to immigration of Minorities in north-west together with themovement from north to south of people during Yong Jia period. By contrast, itseemed that scholars discounted the migration from south to north of Wei Jin and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In fact, since196Cao cao had had the emperor inhis name and order the dukes about in his name and made Xu Chang as capital. As theresult, many nobles in south had been going to north to seek fame. At the end ofeastern Jin dynasty, with declination of the political system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powerful families entered active politic and became influential, influential nobles hadbeen hard-pressed to survive in south, meanwhile, together with political unstableand dynasty changeable, many clansmen displaced to north. In the other hand, withthe localization regime strengthening, northern military power enhancing andnorth-south border southward advancing, such as Qing state, Yu state and Yong state,many generals of the Southern Dynasty who lived in the border all surrendered to theNorthern Dynasty, which pushed by the military pressure of the Northern Dynasty andthe Internal conflict of the Southern Dynasty. So these people either the generals orpopulation, having no need to move, became northern civilians. Especially the Mannationality migrated to north in Jianghan and Jianghuai Regions, not only made theNorthern Dynasty get a leg up on fighting for the special area, but also enormouslypromoted national integration.
     From the view of author, nearly400years of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Dynasties,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in the fierce conflict ofpolitical groups, military blocs and nations, the migration from south to north, eithernobles or civilian, not only enhanced the 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Northand the South, promoted national integration, but also became the important drivingforce which made the attitude of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from hostile and conflict toapprove and admit. It had an important effect and significance on the eventually formof Chinese N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Chinese Nation" conception.
引文
①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
    ②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长水集》(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③《南史》卷八○《侯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009页。
    ④《魏书》卷二《太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2页。
    ①林宝:《元和姓纂》,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附有岑仲勉先生所作的《元和姓纂四校记》,故下文提到岑著时不再单独出注。
    ②欧阳修:《新唐书》卷七一上下、卷七二上中下、卷七三上下、卷七四上下、卷七五上下,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附有赵超集校,故下文提到赵著时不再单独出注。
    ③杨衔之著,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①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②李慈铭:《越缦堂读书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③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④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⑤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⑥赵万里编:《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⑦蔡幸娟:《北魏时期南北朝降人待遇—客礼—研究》,《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学报》1989年第15期。
    ⑧张兆凯:《略论北魏时期的南朝降人》,《北朝研究》1992年第4期。
    ⑨钟涛:《梁季入北文人述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⑩肖锋:《南北朝的政治流亡者》,《汉中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11王永平:《南朝士人之北奔与江左文化之北传》,《南京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12王永平:《北魏时期之南朝流亡士人行迹考述》,《临沂师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3牟发松:《梁陈之际南人之北迁及其影响》,殷宪编《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4(日)北村一仁:《南北朝时期的“亡命”——以社会史侧面为中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2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①薛瑞泽:《魏晋南北朝北迁蜀人后裔的活动》,《宁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②洪卫中:《梁末南方入北士人史家意识略论》,《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③陈迪宇:《北魏时期的北归士族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来琳玲:《南北朝流寓士人探微》,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⑤冉晓红:《魏晋南北朝时期南人北上的历史考察》,山西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⑥熊玉梅:《萧梁入北文人研究——兼及文人迁移与南北文风融合之关系》,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⑦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①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②操晓理:《北魏移民初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
    ③伍晓青:《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的特点及影响》,《河北学刊》1997年第2期。
    ④曹文柱:《两晋之际流民问题的综合考察》,《历史研究》1991年第2期。
    ⑤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⑥参阅滋贺秀兰著:《<六朝门阀—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略评》,原载于《法制史研究》第4卷,后经汪
    波翻译,载于《北朝研究》总第29期,1998年。
    ①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②朱林芳:《北朝太原王氏历史地位述论》,山西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王洪军:《名门望族与中古社会——太原王氏研究》,南开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④范兆飞:《中古太原士族研究》,复旦大学2007博士学位论文。
    ⑤和庆锋:《唐代太原王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⑥毛汉光:《中国社会史研究》,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
    ⑦卜宪群:《琅琊王氏政治地位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⑧刘长旭:《东晋琅琊王氏家族述略》,《历史教学》1997年第11期。
    ⑨王连儒:《琅琊王氏与齐、梁、陈三朝政治之关系》,《邯郸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
    ⑩王汝涛:《魏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研究》,《临沂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11王汝涛:《魏晋南北朝琅琊王氏家族研究》,《临沂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12孙丽:《魏晋时期琅琊王氏崛起原因初探》,《南昌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3王大良:《六朝世族社会特征的微观考察——以琅琊王氏为例》,《北京化工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14卜宪群:《琅琊王氏与六朝文化》,《安徽史学》1989年第3期。
    15王永平:《论东晋南朝时期琅琊王氏之家风与家学》,《许昌师专学报》2002年第1期。
    16孙鹤:《论琅琊王氏的兴盛及文化传统》,《周口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7孙丽:《琅琊王氏与南北文化交流》,《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①李书萍:《魏晋南朝的琅琊王氏家族文学研究》,苏州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②王文倩:《南北文学融合的践履》,郑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③程刚:《琅邪王氏家族思想信仰之演变》,四川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徐媛:《中古时期琅琊王氏家族兴衰研究》,山东大学2008年硕学位论文。
    ⑤袁连:《魏晋南北朝琅琊家族文化初探》,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⑥赵静:《魏晋南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⑦王云亮:《兰陵萧氏与南北朝文学交流》,《北方论丛》2010年第3期。
    ⑧白云娇:《兰陵萧氏文人在北齐的际遇和创作》,《齐鲁学刊》2012年第3期。
    ⑨杜志强:《兰陵萧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⑩吴昌叶:《萧氏后梁研究》,扬州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11滕云玲:《南北朝时期琅琊颜氏的家学传承》,《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第3期。
    12滕云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琅琊颜氏》,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3李文玉:《颜氏家族:儒家精神与文艺思想传承的个案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14孙艳庆:《中古琅邪颜氏家族学术文化与文学研究》,扬州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15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16刘淑芬:《北魏时期的河东蜀薛》,《中国史学》第11卷。
    17黄爱华:《北朝后期南来吴裴与河东裴氏之比较》,《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18徐成:《论南来吴裴的南投北返》,《许昌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19高诗敏:《北朝清河崔氏的曲折发展及其特征》,《首都是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①汪波:《魏晋南北朝并州地区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②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③陈金凤:《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④吴凤家:《南北朝时期豫州地方势力与南北政权的关系》,台湾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⑤徐成:《东晋南朝雍州尚武豪族研究》,扬州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⑥北村一仁:《“荒人”试论——南北朝前期的国境地域》,《东洋史苑》60、61号,2003年。
    ⑦宋燕鹏:《籍贯与流动:北朝文士的历史地理学研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⑧唐长孺:《北魏的青齐土民》,《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2至122页。
    ①牛润珍:《魏晋北朝幽冀诸州的移民与民族融合》,《河北学刊》1988年第4期。
    ②丁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东移民与文化变迁》,《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③参见罗宏曾:《魏晋南北朝文化架构的特征》,《天津社会科学》1987年第3期。
    ④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⑤陈寅恪先生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提出:“隋唐之制度虽极广博纷复,然究析其因素,不出三源,一曰(北)魏、(北)齐,二是梁、陈,三曰(西)魏、周。所谓(北)魏、(北)齐之源者,凡江左承袭汉、魏、西晋之礼乐政刑典章文物,自东晋至其间所发展变迁,而为北魏孝文帝及其子孙摹仿采用,传至北齐成一大集解者是也……东晋南朝前半期俱包括在内。”
    ⑥陈汝霖:《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⑦孙同勋:《拓跋氏的汉化》,台北:台湾大学出版社,1962年。
    ⑧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⑨唐长孺:《论南朝文学的北传》,《武汉大学学报》1993年第6期。
    ⑩梁满仓:《南北朝通使刍议》,《北朝研究》1990年上半年刊。
    11王友敏:《南北朝交聘礼仪考》,《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12牟发松:《略论唐代的南朝化倾向》,《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
    13牟发松:《南北朝交聘中所见南北文化关系略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①杨泓:《北朝文化源流探讨之一——司马金龙墓出土遗物的再研究》,《北朝研究》1989年第1期。
    ②吴功正:《南北朝文学之交流》,《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③吴仕逵:《南北朝交聘活动研究》,复旦大学1999年硕士学位论文。
    ④黄寿成:《论北朝后期区域文化趋同及比较》,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⑤王允亮:《南北朝文学交流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⑥尹兴东:《南北朝文学交流及其理论建构》,山西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⑦牛贵虎:《王褒略论》,《山西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⑧牛贵虎:《庾信入北的实际情况及与作品的关系》,《文学遗产》2000年第5期。
    ⑨许晓静:《由<颜氏家训>看南北朝社会》,山西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⑩周建:《南北朝时期南北佛教界的交往》,《许昌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
    11刘跃进:《六朝僧侣: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2陈金凤:《南北朝时期北魏与中间地带蛮族合作探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3程有为:《南北朝时期的淮汉蛮族》,《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4王延武:《两晋南朝的治“蛮”机构与“蛮族”活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3期。
    15张泽洪:《魏晋南朝蛮、僚、俚族的北徙》,《四川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
    16王锋:《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民族大融合初探》,《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17吴永章:《南朝对“蛮”族的统治与“抚纳”政策》,《江汉论坛》1983年第6期。
    18方高峰:《试论东晋南朝民族政策的演变》,《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9吴孔军:《南朝江沔地区蛮族研究》,南昌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①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②西安市长安博物馆:《长安新出土墓志》,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
    ③胡戟、荣新江:《长安西市博物馆藏墓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①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21页。
    ①翦伯赞:《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从<赤壁之战>说到曹操》,《光明日报》1959年2月19日。
    ②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韩嵩智而狡也”条,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47页。
    ③《后汉书》卷八○《祢衡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653页。
    ④《三国志》卷一三《华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01至403页。
    ①《三国志》卷一三《王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06至407页。
    ②《三国志》卷一○《荀攸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1至324页。
    ③《华阳国志校注》卷八《大同志》:“后主既东迁,内移蜀大臣宗预、廖化及诸葛显等并三万家于东及关中,复二十年田租”,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602页。
    ④《三国志》卷三五《诸葛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32页。
    ⑤《晋书》卷九一《文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47页。
    ⑥《三国志》卷四五《廖化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77页。
    ⑦《三国志》卷四二《郤正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41页。
    ⑧《晋书》卷五八《周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69至1570页。
    ⑨《晋书》卷六八《薛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32页。
    ⑩《晋书》卷五二《华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48至1449页。
    11《晋书》卷九五《陈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68页。
    12《三国志》卷四二《郤正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41页。
    ①《魏书》卷三七《司马休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3页。
    ②《魏书》卷三七《司马楚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4至855页。
    ③《魏书》卷三八《刁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65页。
    ④《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75页。
    ⑤王永平:《北魏时期之南朝流亡人士行迹考述——从一个侧面看南北朝之间的文化交流》,《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①据韩树峰对豫州地区杜、庞、皇甫、夏侯、裴、郑、柳等家族渊源的考证,豫州地区的这些豪强俱为北方大族,且大多有仕于胡族政权的历史。参见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80至89页。
    ②据《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载,裴叔业侄女嫁韦伯昕为妻,柳玄达与裴叔业姻娅周旋,粱祐为裴叔业之从姑子。可见豫州豪族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姻亲关系,以此为纽带,再加之共同的利益驱使,他们在政治上也必然会共同进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6至1579页。陈迪宇硕士论文《北魏时期北归士族研究》也认为他们是地方势力集团,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③《北史》卷九三《僭伪附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87页。
    ④《梁书》卷二二《太祖五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352页。
    ⑤《南史》卷五四《元帝诸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347页。
    ①周建江:《北朝文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19页。
    ②《长安新出土墓志·前陈沅陵王故陈府君之墓志》,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第27页;《陈临贺王国太妃墓志铭》,同上书,第29页。
    ③《陈书》卷二八《世祖九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361页。
    ④《隋书》卷二一《天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612页。
    ⑤参见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第十章《隋代江南士人之北播及其命运之沉浮》,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25至261页。
    ①王永平:《北魏时期至南朝流亡士人行迹考述——从一个侧面看南北朝之间的文化交流》,《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陈迪宇硕士论文《北魏时期北归士族研究》也同意这种四分法,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②《三国志》卷三三《后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01至902页。
    ③《三国志》卷四八《三嗣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77页。
    ①《周书》卷四十八《萧詧传附萧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867页。《北史》卷九十三《萧詧传附萧岑传》相同,第3095页。
    ②《陈书》卷二八《世祖九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361页。
    ③《魏书》卷三七《司马楚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5页。
    ④《魏书》卷五九《刘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06页。
    ⑤《魏书》卷二一上《北海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61页。
    ⑥《魏书》卷五九《萧宝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25页。
    ⑦《元爽墓志铭》:“君讳爽,字景喆,河南洛阳人也……妻顿丘李氏,仪同三司彭城文烈公平之女。息德隆,年十三,娶大将军齐王萧宝夤之女。二女未出。”墓志详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07至308页。
    ⑧《元宝月墓志铭》:“王讳宝月,字子焕,河南洛阳人。高祖孝文皇帝之孙,临洮王愉之元子也……嫔南兰陵萧氏,齐太祖高皇帝曾孙。父子贤,齐太子詹事平乐侯。”墓志详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76至178页。
    ⑨《魏书》卷三七《司马楚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5至857页。
    ⑩《魏书》卷五九《刘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07至1311页。
    11《北史》卷二九《萧大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63至1064页。
    ①《陈书》卷二八《世祖九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361页。
    ②《陈书》卷二八《世祖九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362页。
    ③《陈书》卷二八《世祖九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363页。
    ④《魏书》卷五九《刘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08页。
    ⑤《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二“城东龙华寺”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50页。
    ⑥《晋书》卷六九《刘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38页。
    ⑦《魏书》卷八五《温子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74页。
    ①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305页。
    ②《魏书》卷六一《沈文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7页。
    ③因为很多南士北投时均携带了亲属、幕僚、兵士乃至田客、奴婢,但史籍对这方面的记载很少,故不易统计出准确的数字。另外,还有一大批被逼徙代北的青齐士人因为无名可考,也无法统计在内。
    ④古代“艺术”领域包罗万象,笔者在这里主要指现代意义上的书法和音乐领域。
    ⑤《魏书》卷四三《毛修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60页。
    ①《三国志》卷二五《杨阜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04页。据王永平先生解释,“徙郡小槐里”指的是在小槐里侨置武都郡,表明徙民主要集中在今陕西武功一带。
    ②《三国志》卷一五《张既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72至473页。
    ③《三国志》卷二一《卫觊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10页。
    ④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甲表13《三国、西晋、南北朝的户口数及每户平均口数》载,曹魏景元四年,户数仅66万余户,人口443余万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38页。
    ⑤《晋书》卷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3页。
    ⑥《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47页。
    ⑦《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44页。
    ⑧《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49页。
    ⑨《晋书》卷七《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2页。
    ⑩《晋书》卷一○六《石季龙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69页。
    11《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78页。
    12《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85页。
    ①《资治通鉴》卷一一二《晋纪三十四》,晋安帝隆安五年(401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531页。
    ②《资治通鉴》卷一一三《晋纪三十五》,晋安帝元兴三年(404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567页。
    ③《魏书》卷五三《李孝伯传附李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74页。
    ④《魏书》卷七○《傅竖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57页。
    ⑤《魏书》卷六○《韩麒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32页。
    ⑥《魏书》卷四四《罗结传附罗伊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88页。
    ⑦《魏书》卷三八《刁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66页。
    ⑧《魏书》卷八八《裴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07页。
    ⑨《魏书》卷三九《李宝传附李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95页。
    ①《魏书》卷四上《世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页,第86页。
    ②《魏书》卷二《太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至33页。
    ③《魏书》卷四下《世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5页。
    ④据《周书》卷二《文帝纪》载:“(魏恭帝元年十一月)辛亥,进攻城,其日克之。擒梁元帝,杀之,并虏其百官及士民以归。没为奴婢者十余万,其免者二百余家”,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36页。《周书》卷一五《于谨传》亦称:“(江陵被破后)虏其男女十余万人”,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248页。但《梁书》卷五《元帝纪》载:“乃选百姓男女数万口,分为奴婢,驱入长安;小弱者皆杀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35页。吕思勉先生认为《梁书·元帝纪》中“乃选百姓男女数万口”的“数”字上“疑夺十字”。详见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第十三章第四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585页。牟发松先生在其文《梁陈之际南人之北迁及其影响》中,勾稽更多的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证,最后牟先生认为《周书·文帝纪》和《梁书·于谨传》中所称的“十余万”比较符合实际。详见牟发松:《梁陈之际南人之北迁及其影响》,殷宪编《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故从牟考,以《周书·文帝纪》所载为准。
    ⑤据《资治通鉴》卷一六五《梁纪二十一》,元帝承圣三年(554年)条称,当时江陵俘虏为“人马所践及冻死者什二三”,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123页。
    ①为行文方便,本文所用的“魏”、“蜀”、“吴”或“曹魏”、“蜀汉”、“孙吴”等是广义的概念,时限并不严格规范在他们建国之后。
    ②三国鼎立时期,战略要地主要有淮南、荆州、汉中。淮南、汉中分别为魏吴、魏蜀的边境地,而荆州为三国的接壤处,且三国各占一部分,是争夺最激烈的地区。
    ③《晋书》卷五六《江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31页。
    ④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第二章《汉末士人之流动与刘表政权之兴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51页。
    ⑤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九“韩嵩智而狡也”条,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647页。
    ⑥《三国志》卷六《刘表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12页裴松之注【三】。
    ①《三国志》卷六《刘表传》,北京:中华书局,159年,第212页。
    ②《三国志》卷六《刘表传》,北京:中华书局,159年,第212页裴松之注【三】。
    ③《三国志》卷二三《杜袭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64至667页。
    ④《世说新语笺疏》卷二《言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67页。
    ⑤《三国志》卷二一《王粲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98页。
    ⑥《三国志》卷二三《和洽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55至657页。
    ⑦《三国志》卷一二《司马芝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86页。
    ①《后汉书》卷八○《祢衡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653页。
    ②详见万绳楠:《解开千古之谜<短行歌·对酒当歌>》一文的相关考证,见《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③《三国志》卷一三《华歆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01页。
    ④《三国志》卷一三《王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07页。
    ⑤《三国志》卷一○《荀攸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24页。
    ①《华阳国志校注》卷八《大同志》:“后主既东迁,内移蜀大臣宗预,廖化及请诸葛显等并三万家于东及关中,复二十年田租”,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602页。
    ②《三国志》卷三五《诸葛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32页。
    ③《晋书》卷九一《文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22页。
    ④《三国志》卷四五《廖化、宗预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77页。
    ⑤《三国志》卷四二《郤正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41页。
    ⑥《新唐书》卷七三下《宰相世系表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990页。
    ⑦《三国志》卷四《三少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53页。
    ⑧《晋书》卷一五《地理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49页。
    ⑨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六“济岷郡”条以为此郡“本江左立,则《太康志》自不应有郡,而‘徙蜀豪家’之说,不辨而知其诬矣”。他认定此条乃“《晋志》之误”。上海:山海书店,1983年,第134页。
    ⑩《华阳国志校注》卷八《大同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602页。
    11《华阳国志校注》卷八《大同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603页。
    12《三国志》卷四二《谯周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32页。
    13《晋书》卷八八《李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5页。
    ①《汉书》卷一下《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66页。
    ②《晋书》卷六八《顾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11页。
    ③《晋书》卷五八《周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0页。
    ④《晋书》卷六八《薛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72页。
    ⑤《晋书》卷五二《华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48至1449页。
    ⑥《晋书》卷九五《陈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22页。
    ⑦《晋书》卷六八《纪瞻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15页。
    ⑧《晋书》卷七一《孙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81页。
    ⑨《晋书》卷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2页。
    ⑩《晋书》卷七八《孔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051页。
    11《晋书》卷五四《陆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67页。
    12《晋书》卷六八《贺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11页。
    13《晋书》卷九二《张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22页。
    ①史籍一般很少记载普通百姓之事,故保留下来的资料肯定不多。
    ②《华阳国志校注》卷八《大同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604页。
    ③《三国志》卷三三《后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22页。
    ④《晋书》卷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8页。
    ⑤《三国志》卷三五《诸葛亮传》注引《晋泰始起居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32页。
    ⑥《三国志》卷三五《诸葛亮传》注引《晋泰始起居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32页。
    ①《三国志》卷三五《诸葛亮传》注引山涛《启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933页。
    ②《三国志》卷四八《三嗣主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77页。
    ③《晋书》卷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2页。
    ④《晋书》卷六八《顾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11页。
    ⑤《晋书》卷五八《周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0页。
    ⑥《晋书》卷六八《薛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32页。
    ⑦《晋书》卷五二《华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52至1453页。
    ⑧《华阳国志校注》卷八《大同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604页。
    ⑨《华阳国志校注》卷八《大同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605页。
    ⑩《抱朴子外篇校笺》卷三四《吴失篇》,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66页。
    11《晋书》卷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4页。
    12《晋书》卷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7页。
    13《晋书》卷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8页。
    14《晋书》卷三《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8页。
    15《宋书》卷三一《五行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14页。
    ①《晋书》卷五二《华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50页。
    ②《晋书》卷四六《刘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95页。
    ③《华阳国志校注》卷一一《文立传》,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837页。
    ④《晋书》卷八八《李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5页。
    ⑤《三国志》卷四二《谯周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页,第1033页。
    ⑥《世说新语笺疏》卷三五《惑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920页。
    ⑦《世说新语笺疏》卷二五《排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781页。
    ①《三国志》卷四二《谯周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033页。
    ②《世说新语笺疏》卷二四《简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769页。
    ③《世说新语笺疏》卷五《方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299页。
    ④姜亮夫:《陆平原年谱》,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48页。
    ⑤均见《晋书》卷八八《李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5至2276页。
    ⑥《晋书》卷四五《何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90页。
    ⑦《华阳国志校注》卷一一《何攀传》,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869页。
    ⑧《华阳国志校注》卷一一《费立传》,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879页。
    ①陈寅恪:《述东晋王导之功业》,《陈寅恪先生论文全集》(下册补篇),台湾:里仁书局,1979年,第1445页。
    ②《晋书》卷五二《华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50页。
    ③《华阳国志校注》卷一一《寿良传》,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865页。
    ④《晋书》卷四五《何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91页。
    ⑤《晋书》卷五七《罗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52页。
    ⑥《晋书》卷五四《陆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83页。
    ⑦《晋书》卷五四《陆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22页。《陆云集》卷一○《移书太常府荐张赡》,称同郡张赡养“茂德清粹,器思深通……而赡沉沦下位,群望悼心。若得端委太学,错综先典,垂缨玉阶,论道紫宫,诚帝室之瑰宝,清庙之伟器。”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80页。
    ⑧《晋书》卷六八《纪瞻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15页。
    ⑨《晋书》卷六九《戴若思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46页。
    ⑩《晋书》卷八八《盛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77页。
    ①《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47页。
    ②《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44页。
    ③《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49页。
    ④《晋书》卷七《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2页。
    ⑤《晋书》卷一○六《石季龙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69页。
    ①《晋书》卷十四《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15页。
    ②《晋书》卷十四《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18页。
    ③《晋书》卷十四《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21页。
    ④《晋书》卷十四《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23页。
    ⑤《晋书》卷十四《地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25页。
    ⑥《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44页。
    ⑦《晋书》卷七《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至176页。
    ⑧《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89页。
    ⑨《晋书》卷八七《梁武昭王李玄盛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63页。
    ⑩《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01页。
    11《晋书》卷八七《梁武昭王李玄盛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63页。
    12《魏书》卷五二《阚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59页。
    13《隋书》卷二九《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816页。
    ①《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78页。
    ②《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85页。
    ③《宋书》卷四五《王镇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9至1370页。
    ④《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79页。
    ⑤《晋书》卷一三○《赫连勃勃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208至3210页。
    ⑥《魏书》卷四上《世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2至73页。
    ⑦《晋书》卷一二八《慕容超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80页。
    ⑧《资治通鉴》卷一一三《晋纪三十五》,安帝元兴三年(404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577页。
    ①《晋书》卷一○九《慕容皝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26页。
    ②《晋书》卷七《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页。
    ③《晋书》卷七《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6页。
    ④《晋书》卷七《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6页。
    ⑤《晋书》卷七《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1页。
    ⑥《晋书》卷七《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2页。
    ⑦《晋书》卷一一一《慕容暐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49页。
    ①《晋书》卷六九《刘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38页。
    ②《晋书》卷一○○《祖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627页。
    ③《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80页。
    ④《晋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71页。
    ⑤《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82页。
    ⑥《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85页。
    ⑦《魏书》卷三八《刁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65页。
    ⑧《资治通鉴》卷一一八《晋纪四十》,恭帝元熙元年(419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726页。
    ⑨《魏书》卷三七《司马休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3页。
    ⑩《魏书》卷三七《司马楚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4至855页。
    11《魏书》卷三七《司马叔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60页。
    12王永平:《北魏时期之南朝流亡人士行迹考述——从一个侧面看南北朝之间的文化交流》,《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①《晋书》卷五八《周虓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84页。
    ②《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01页。
    ③《晋书》卷八二《习凿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52至2154页。
    ④《晋书》卷八二《习凿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54页。
    ⑤《晋书》卷五八《周虓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84至1585页。
    ①《晋书》卷六二《刘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91页。
    ②《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35页。
    ③《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37页。
    ④《晋书》卷一○六《石季龙载记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70页。
    ⑤《晋书》卷一二四《慕容宝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93页。
    ⑥参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第168至188页。
    ⑦《晋书》卷四四《卢谌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59页。
    ⑧《晋书》卷一○八《慕容廆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13页。
    ①《晋书》卷一○一《刘元海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645页。
    ②《晋书》卷一○一《刘元海载记附子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2页。
    ③《晋书》卷一○二《刘聪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7页。
    ④《晋书》卷一○一《刘元海载记附刘宣》,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653页。
    ⑤《晋书》卷一○二《刘聪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665页。
    ⑥《晋书》卷一○三《刘矅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698页。
    ⑦陈寅恪先生曾说:“由部落变成编户,是胡族社会组织上的一个进化。”所以,陈先生认为胡族的汉化不仅表现在文化方面,还表现在社会组织和经济生活方面。参见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第106页。
    ①《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41页。
    ②《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35页。
    ③《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35页。
    ④《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35页。
    ①《晋书》卷六九《刘隗传》、卷六六《陶侃传》、卷一○○《祖约传》、卷一一七《姚兴载记上》、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②《晋书》卷五八《周虓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84至1585页。
    ③《晋书》卷一○○《祖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627页。
    ④《晋书》卷六六《陶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6页。
    ①《晋书》卷一○○《王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611页。
    ②《晋书》卷一○五《石勒载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48页。
    ③《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82至2983页。
    ①《晋书》卷一一七《姚兴载记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80页。
    ②《晋书》卷一一八《姚兴载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01至3002页。
    ①《魏书》卷三○《安同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16页。
    ②《魏书》卷四下《世祖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0页。
    ③《资治通鉴》卷一二六《宋纪八》,元嘉二十八年(451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966页。
    ①《魏书》卷四《世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6页。
    ②《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0页。
    ③《魏书》卷一○五之四《天象志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32页。
    ④《魏书》卷八《世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07页。
    ⑤《魏书》卷四下《世祖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5页。
    ⑥《宋书》卷九五《索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59页。
    ⑦据《周书》卷二《文帝纪下》载:“(魏恭帝元年十一月)辛亥,进攻城,其日克之。擒梁元帝,杀之,并虏其百官及士民以归。没为奴婢者十余万,其免者二百余家”,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36页。《周书》卷一五《于谨传》亦称:“(江陵被破后)虏其男女十余万人”,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248页。但《梁书》卷五《元帝纪》载:“乃选百姓男女数万口,分为奴婢,驱入长安;小弱者皆杀之”,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35页。吕思勉先生认为《梁书·元帝纪》中“乃选百姓男女数万口”的“数”字上“疑夺十字”。详见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第十三章第四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85页。牟发松先生在其文《梁陈之际南人之北迁及其影响》中,勾稽更多的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考
    ①《周书》卷四五《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891页。
    ②《魏书》卷六六《李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67页。
    ③按:当为七子。
    ④《廿二史札记校证》卷一一“宋子孙屠戮之惨”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150至151页。
    ①《魏书》卷五九《萧宝寅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13页。
    ②《魏书》卷五九《萧宝寅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13页。
    ③《宋书》卷八《明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2页。
    ④《宋书》卷八八《薛安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20页。
    ⑤《宋书》卷八八《薛安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20页。
    ⑥《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65至1567页。
    ⑦《南史》卷六一《陈伯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493至1495页。
    ①《南史》卷六三《王神念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543页。
    ②《陈书》卷四《废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71页。
    ③《资治通鉴》卷一七○《陈纪四》,临海王光大元年(567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265页。
    ④《资治通鉴》卷一七○《陈纪四》,临海王光大二年(568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275至5276页。
    ⑤《北史》卷七六《周法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599页。
    ⑥《魏书》卷六三《王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07页。
    ⑦《北史》卷八三《荀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86页。
    ⑧《魏书》卷三七《司马楚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5页。
    ⑨《魏书》卷三七《司马景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60页。
    ⑩《魏书》卷五《高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5页。
    11《魏书》卷四五《韦阆传附韦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13页。
    12《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9页。
    ①《周书》卷一九《达奚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304页。
    ②为研讨方便和节省文字,笔者概括为“文化南士”。其实,“文化南士”这一概念仍不甚准确,因为一些军事人才也可能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但本论文尽可能以“文”士这一范围来加以研讨,体现其“文化”的特色。学界对南方文士入北有不少论述,但都无法解决文化修养高的武人的归类问题。
    ③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第九章《青齐士人之北徙与北魏文化之变迁》第二部分“青齐士人的文化素养及其家族文化的传承”中作过一些论述,但不甚详细。本文则在大量补充资料的基础上深入进行分析,以期展现这批士人在北方所作出的贡献。
    ④《北史》卷八九《艺术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47页。
    ⑤《南史》卷八《梁元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45页。
    ①《周书》卷四一《王褒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731页。
    ②《北史》卷八三《庾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94页。
    ③《北史》卷八三《庾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93页。
    ④《北史》卷八三《王褒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91页。
    ⑤《北史》卷八三《王褒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91页。
    ⑥郑振铎:《插图本文学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266页。
    ⑦《资治通鉴》卷一四〇《齐纪六》,高宗明皇帝三年(496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4402页。
    ①《北齐书》卷四五《颜之推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617页。
    ②《北史》卷八三《庾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94至2796页。
    ③《北齐书》卷四五《袁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626页。
    ④《北齐书》卷四五《韦道逊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626页。
    ⑤《北齐书》卷四五《江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626页。
    ⑥《北齐书》卷四五《眭豫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627页。
    ⑦《北齐书》卷四五《荀仲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627页。
    ⑧参见《北齐书》卷四五《文苑传》诸人本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627页。
    ⑨《徐之才墓志》,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55页。徐氏原籍东莞姑幕,后迁丹阳,故为丹阳人。此徐之才墓志称东莞姑幕人,盖原籍也。下医学名士中亦提及徐之才事迹。
    ⑩《北齐书》卷四二《崔劼传》:“祖灵延,宋长广太守。父光,魏太保”,显然是回归北方者,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58页。
    11《崔德墓志》载:“曾祖零延,宋库部郎关内侯。祖敬友,梁郡太守”,显然也是回归北方者,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27页。
    12周建江:《北朝文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第119页。
    ①《魏书》卷九一列有“艺术”人士生平行迹,包括天文、占卜、阴阳、医学、乐律人士,《北史》卷九○亦载“艺术”人士情况,本节主要参考此两传。
    ②均见《魏书》卷九一《李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6页。
    ③均见《魏书》卷九一《徐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8至1967页。
    ④《北齐书》卷三三《徐之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444页。
    ⑤《太平御览》卷七二三《方术部四·医三》,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第3202至3203页。
    ⑥均见《魏书》卷九一《王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8至1967页。
    ①均见《魏书》卷九一《崔彧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70页。
    ②均见《北史》卷九○《姚僧垣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77至2980页。
    ③《北史》卷九○《褚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81页。
    ④《北史》卷九○《许智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81页。
    ⑤《北史》卷九○《许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81至2982页。
    ①均见《北齐书》卷三三《徐之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444页。
    ②《北史》卷八九《庾季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47至2949页。
    ③《梁书》卷五一《庾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50至752页。
    ①《隋书》卷六九《袁充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610至1611页。
    ②《北史》卷八九《庾季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47至2949页。
    ③《北史》卷八九《强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49页。
    ④《北齐书》卷三三《徐之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447页。
    ⑤《北史》卷八九《庾季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49页。
    ①《魏书》卷三九《李宝传附李思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97页。
    ②《魏书》卷五五《刘芳传附刘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29页。
    ③《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附柳僧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80页。
    ④《魏书》卷七一《王世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88页。
    ⑤《魏书》卷七一《王世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88页。
    ⑥《魏书》卷七一《江悦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92页。
    ⑦《周书》卷四二《萧撝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751至753页。
    ⑧《周书》卷四二《萧撝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752至753页。
    ⑨《陈书》卷二九《毛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388页。
    ①《陈书》卷三二《谢贞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426至428页。
    ②《北齐书》卷三三《萧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443页。
    ③《北史》卷八三《虞世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97页。
    ④《隋书》卷七六《虞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738至1739页。
    ⑤《隋书》卷四八《杨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281页。
    ⑥《隋书》卷四八《杨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288页。
    ⑦《周书》卷四七《赵文深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849页。
    ⑧《周书》卷四一《王褒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729页。
    ⑨《周书》卷四一《庾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734页。
    ①《梁书》卷三五《萧子恪传附萧子云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515页。
    ②来琳玲硕士学位论文《南北朝流寓士人探微》第40页至41页作了简单论述,本论文在来琳玲一文基础上作了大量补充。
    ③《颜氏家训集解》卷七《杂艺第十九》,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578页。
    ④《魏书》卷九一《蒋少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70页。
    ⑤《北齐书》卷三三《萧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443至444页。
    ⑥《魏书》卷七一《王世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88页。
    ①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上册),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201页。
    ②杨泓:《北朝文化源流探讨之一——司马金龙墓出土遗物的再研究》,《北朝研究》1989年第1期。
    ③《宋书》卷四八《毛修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26页。
    ④《魏书》卷三八《刁雍传附刁整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73页。
    ⑤《魏书》卷一○九《乐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32页。
    ⑥《魏书》卷一○九《乐志五》,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33至2836页。
    ⑦《南齐书》卷二四《柳世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452页。
    ①《梁书》卷二一《柳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331页。
    ②《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6至1577页。
    ③《周书》卷四一《庾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734页
    ④《周书》卷四五《沈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809至810页
    ⑤《资治通鉴》卷一七七《隋纪一》,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524页。
    ⑥《隋书》卷一六《律历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391页。
    ⑦均见《北史》卷九○《万宝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82页。
    ⑧《隋书》卷一三《音乐志上》,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287页。
    ①《隋书》卷七八《耿询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770页。
    ②《魏书》卷四三《毛修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60页。
    ③《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二“城东景宁寺”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17页。
    ④《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三“城南报德寺”条,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47页。
    ⑤《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三“城南报德寺”条,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47页。
    ⑥《魏书》卷九○《冯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31页。
    ①《北齐书》卷三二《陆法和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430页。
    ①《魏书》卷二《太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至28页。
    ②《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20页。
    ①《魏书》卷三三《王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75页。
    ②《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20至621页。
    ③《魏书》卷二四《邓渊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35页。
    ④《魏书》卷二八《贺狄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86页。
    ①《魏书》卷三二《崔逞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57至756页。
    ②《魏书》卷二八《和跋传》,北京:中华书局,974年,第681页。
    ③《魏书》卷二四《邓渊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35页。
    ④《魏书》卷三二《崔逞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58页。
    ⑤《魏书》卷三《太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4页。
    ⑥《魏书》卷三《太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2页。
    ⑦宗室人物:司马休之、司马文思、司马国璠、司马道赐、司马楚之、司马宝胤、司马顺明、司马道恭、司马爱之、司马秀之、司马准、司马景之;大族士人:刁雍、刁宝惠、韩延之、韩措、殷约、袁式、王慧龙、温楷、鲁轨、桓谧、桓璲、桓道度、桓道子、严稜、严雅玉、薛辩、薛谨、杨泰。注:毛德祖虽是于
    423年入魏,但由于他是被俘入北的,所以笔者在这里没有把他算在主动投奔之列。
    ①《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75页。
    ②《魏书》卷三八《刁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65页。
    ③《魏书》卷四上《世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9页。
    ④《魏书》卷三八《刁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69页。
    ①《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75页。
    ②《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76页
    ③《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77页。
    ④均见《魏书》卷三八《袁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80页。
    ⑤《魏书》卷四三《毛修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60页。
    ⑥《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990页。
    ⑦《北魏》卷四七《卢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45页。
    ⑧参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70页。
    ①均见《北史》卷三五《王慧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91至1302页。
    ②《魏书》卷六七《崔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87页。
    ③参见《魏书》卷六三《王肃传》、卷五五《刘芳传》、卷九一《蒋少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④《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附房伯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4页。
    ⑤《魏书》卷六一《薛安都传附薛真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56页。
    ⑥《魏书》卷六一《沈文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7页。
    ①《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二“城东景宁寺”条称仅归正里便有“吴人”三千余家,可见北迁南人数量之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17页。
    ②《资治通鉴》卷一五七《梁纪十三》,武帝大同三年(537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4882页。
    ③《北齐书》卷五○《韩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693页。
    ①缪越:《东魏北齐政治上汉人与鲜卑之冲突》,《史学论丛》1949年第1期。
    ②《北齐书》卷三九《祖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15页。
    ③《周书》卷五《武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71页。
    ④《周书》卷五《武帝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81页。
    ⑤《周书》卷六《武帝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104页。
    ①《北史》卷七七《鲍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616页。
    ②《北史》卷七○《刘璠传附刘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38页。
    ③《北史》卷七○《刘璠传附刘行本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39页。
    ④《北史》卷六六《杨乾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37页。
    ⑤《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三“城南龙华寺”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60页。
    ①《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二“城东景宁寺”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17页。
    ②《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三“城南报德寺”条,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47页。
    ③《魏书》卷四三《毛修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60页。
    ④《宋书》卷四八《毛修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29页。
    ①《颜氏家训集解》卷一《治家第五》,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3页。
    ②《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77页。
    ③《魏书》卷三八《刁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71页。
    ④《魏书》卷七八《张普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29至1730页。
    ⑤《魏书》卷三八《袁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80页。
    ⑥《魏书》卷六三《王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11页。
    ⑦《魏书》卷三七《司马楚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7页。
    ⑧《魏书》卷三七《司马景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60页。
    ①陈寅恪较早提出,北魏时期中原大族间的通婚有着严格的等级和界限,族望悬殊的大族之间较少联姻。毛汉光则以“中古大族著房”为对象,详细考察了北魏高祖至唐中宗神龙年间崔、卢、李、郑、王五族七家间的婚媾关系,揭示了“政治型士大夫与社会上士大夫常常结合”的婚姻形态,从深层次上诠释了门第婚姻的内涵。薛瑞泽则将士族门第称为“门阀等级内婚制”,认为士庶通婚有如天隔。李金河认为北朝时期,门第婚姻之存在于汉族士族之间,汉族士族与胡族贵族的通婚则属于贵族通婚的范畴,与门第无涉。参见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02至212页;毛汉光:《中古大族著房婚姻之研究——北魏高祖至唐中宗神龙年间五姓著房之婚姻关系》;薛瑞泽:《嬗变中的婚姻——魏晋南北朝婚姻形态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0年,第56至63页;李金河:《魏晋隋唐婚姻形态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第130至131页。
    ①据《晋书》卷一《宣帝纪》载:“自自司马卬八世,生征西将军钧,字叔平。钧生豫章太守量,字公度。量生颍川太守隽,隽生京兆尹防,字建公。帝即防之第二字也。”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页。
    ②唐长孺:《西晋分封与宗王出镇》,《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40页。
    ③《晋书》卷九《孝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6页。
    ①《晋书》卷一一八《姚兴载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93页。
    ②《魏书》卷三七《司马休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4页。
    ③《魏书》卷四六《窦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36页。
    ④《魏书》卷四六《窦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36页。
    ⑤详见施光明:《<魏书>所见北魏公主婚姻关系研究》,《民族研究》1989年第5期。
    ⑥《魏书》卷三七《司马楚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5页。
    ⑦赵超:《魏晋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5页。
    ⑧《魏书》卷三七《司马楚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6页。
    ⑨《魏书》卷三七《司马楚之传附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9页。
    ⑩赵超:《魏晋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23页。
    11赵超:《魏晋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29页。
    12赵超:《魏晋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57至58页。
    13赵超:《魏晋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36至137页.
    ①《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76页。
    ②《北史》卷四三《郭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83页。
    ③《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75页。
    ④《北史》卷三五《王慧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95页。
    ⑤《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75页。
    ⑥《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78页。
    ⑦据《李蕤墓志》载:君讳蕤,字延宾,陇西郡狄道县都乡和风里人也。……春秋卌二,以正始二年太岁在乙酉十一月戊辰朔九日丙子薨于洛阳之城东里。……其年十二月廿四日庚申窆于覆舟之北原,祔葬季父司空文穆公神茔之左。……亡父承,字伯业,雍州刺史沽臧穆侯。夫人太原王氏。父慧龙,荆州刺史长社穆侯。君夫人太原王氏,讳恩荣,封晋阳县君。合葬君墓”。详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48页。
    ⑧据《元倪墓志》载:“君讳倪,字世弼,司州河南郡洛阳县都乡照明里人。太祖道武皇帝之玄孙,左光禄大夫吏部尚书大宗正卿领司宗卫将军定州刺史南平王之叔子。……曾祖广平王。祖使持节都督凉州及西戎诸军事领护西域校尉征西大将军仪同三司凉州刺史南平王,谥曰康王。祖亲南安姚氏,万年县君伯之次。父左光禄大夫吏部尚书大宗正卿领司宗卫将军定州刺史南平王,谥曰安王。母太原王氏,谥曰恭妃”。详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135页。
    ⑨《魏书》卷九三《王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85页。
    ①《魏书》卷三八《王慧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77页。
    ②《魏书》卷六三《王肃传附王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10页。王秉,王肃之弟,《北史》卷四二《王肃传》中,改王秉为王康,以避唐时讳。
    ③《魏书》卷六三《王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10页。
    ④《魏书》卷六三《王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10页。
    ⑤《魏书》卷六三《王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11页。
    ⑥《魏书》卷六三《王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12页。
    ⑦详见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56页。
    ⑧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92页。
    ①《魏书》卷六三《王肃传附王诵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13页。
    ②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58页。
    ③《魏书》卷六三《王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13页。
    ④《魏书》卷七十《傅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02页。
    ⑤参见张金龙:《孝文帝的顾命大臣和宣武帝初年北魏政局》,《兰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①《魏书》卷十八《临淮王谭传附子彧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19至422页。
    ②《魏书》卷十九下《南安王桢传附孙熙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03至504页。
    ①参见陈金凤:《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3至14页。
    ②《魏书》卷一○六中《地形志中》“豫州”条云:“豫州,刘义隆置司州,置悬瓠城。皇兴中改。”又“东豫州”条云:“东豫州,太和十九年晋治广陵城。孝昌三年陷,武定七年复”。“晋”当为“置”之误,参卷一○六中校勘记第四八条,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553页,第2558页,第2603页。
    ③《魏书》卷一○六中《地形志中》“扬州“条云”:“后汉治历阳,魏置寿春,后治建业。晋乱,置豫州,刘裕、萧道成并同之。景明中改,孝昌中陷,武定中复”,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581页。实际上,刘裕和萧道成所置豫州并不相同,刘裕所置豫州包括了淮北、淮南两部分,而萧道成所置豫州只包括淮南地区。魏宣武帝景明年间(500—502年)所谓的扬州实际是设在淮南的豫州,淮北豫州早在泰始年间就已归魏了。
    ①参《南齐书》卷六《明帝纪》、卷二六《宗室传》、卷五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②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96页。
    ③《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9页。
    ④《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附柳玄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6页。
    ⑤《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附韦伯昕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8页。
    ⑥《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附梁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9页。
    ⑦《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附尹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6页。
    ⑧《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附柳玄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6页。
    ⑨《魏书》卷七一《席法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87页。
    ⑩《魏书》卷七一《王世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88页。
    11《南齐书》卷五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871页。
    ①据《魏书》卷五一《裴叔业传》载:“(萧)鸾为豫州,引为司马,带陈留太守。鸾辅政,叔业常伏壮士数百人于建业。及鸾废昭文,叔业率众赴之。鸾之自立也,以叔业为给事黄门侍郎,封武昌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65页。
    ②《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66页。
    ③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一书的第三章第二节“‘义嘉之乱’中所见豫州豪族”,对豫州地区的杜、庞、皇甫、夏侯、裴、郑、柳等大姓豪族的家族渊源进行了考证,最后指出豫州地区的这些豪族俱为北方大姓,而且大多有仕于胡族政权的历史。参见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80至89页。
    ④《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0页。
    ⑤《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3页。
    ⑥《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2页。
    ⑦《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68页。
    ⑧《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0页。
    ⑨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北朝之中正”条,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362至363页。
    ⑩《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65页。
    ①《梁书》卷一○《夏侯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91页。
    ②《魏书》卷六六《李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69页。
    ③《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69页。
    ④《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80页;《周书》卷二二《柳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396页。
    ⑤《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7页。
    ⑥《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9页。
    ⑦《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80页。
    ⑧《魏书》卷七一《席法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87页。
    ⑨《魏书》卷七一《王世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88页。
    ⑩《魏书》卷七一《席法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87页。
    11《魏书》卷八《世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01页。
    12《魏书》卷四五《韦阆传附韦道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11页。
    ①《魏书》卷五五《刘芳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2页。
    ②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16页。
    ③孙瑞宁、孙胡松:《论淮北》,《安徽史学》1995年第4期。
    ④《魏书》卷五○《尉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13页。
    ⑤《元和郡县图志》卷九《河南道五》,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24页。
    ⑥《宋书》卷八八《薛安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15页。
    ①《周书》卷三八《薛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683页。
    ②《宋书》卷八八《薛安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20页。
    ③《元和郡县图志》卷九《河南道五》,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24页。
    ④《魏书》卷五○《尉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13页。
    ⑤《魏书》卷五○《尉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10页。
    ⑥《宋书》卷八八《沈文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24页。
    ⑦《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附崔僧渊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32页。
    ⑧参见杨洪权:《两晋南北朝徙民中若干问题研究》第四章,武汉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①《魏书》卷六一《薛安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54页。
    ②《魏书》卷六一《薛安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54页。
    ③《魏书》卷六一《薛安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55页。
    ④《魏书》卷六一《薛安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55页。
    ⑤《魏书》卷六一《薛安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55页。
    ⑥《资治通鉴》卷一四○《齐纪六》,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二年(495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4385页。
    ⑦《魏书》卷六一《薛安都传附薛真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56页。
    ⑧《资治通鉴》卷一四○《齐纪六》,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三年(496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4404页。
    ①《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至176页。
    ②《宋书》卷八八《薛安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21页。
    ③《魏书》卷六一《薛安都传附薛真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56页。
    ①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74页。
    ②据《周书》卷二二《刘庆传》云:“五世祖恭,仕后赵,为河东郡守。后以秦、赵丧乱,乃率民南徙,居于汝颍之间,故世仕江表。”可见,柳恭南迁后无任职记录。按:据《宰相世系表》,柳恭曾孙为柳辑,柳庆则为柳辑之孙,所以柳恭该为柳庆六世祖。
    ③《周书》卷二二《柳庆传》,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第390页。
    ④据《宋书》卷七七《柳元景传》:“柳元景字孝仁,河东解人也。曾祖卓,自本郡迁于襄阳,官至汝南太守。祖恬,西河太守。父凭,冯翊太守。”北京:中户书局,1974年,第1981页。
    ⑤《隋书》卷六二《柳彧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481页。
    ⑥据《陈书》卷七《高宗柳皇后传》云:“自盼卒后,太后宗属唯庄为近,兼素有名望,犹是深被恩遇。”可知,梁亡后,柳氏仍有留居南,仕于陈朝者。但其家族成员以入北者居多,所以柳皇后在江南没有多少近属。
    ①《魏书》卷六《显祖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9页。
    ②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青齐豪族”或“青齐豪霸”的研究参见唐长孺:《北魏的青齐土民》,《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田余庆:《汉魏之际的青徐豪霸》,《历史研究》1983年第3期;罗新:《青齐豪族与宋齐政治》,《原学》第一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年;韩树峰:《青齐豪族在南北朝的变迁》,《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第二节“青齐集团始末”,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③《晋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70页。
    ①据唐长孺《北魏的青齐土民》一文的考证,崔、刘、房、王等大族都不是青州土著,而是随慕容德南渡的河北豪强,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92至98页。
    ②《南齐书》卷二七《刘怀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500页。
    ③《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附房崇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4页。
    ④《魏书》卷五○《慕容白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19页。
    ⑤《魏书》卷四八《高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89页。
    ⑥《晋书》卷一二七《慕容德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66页。
    ⑦《宋书》卷六四《何承天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05页。
    ⑧《宋书》卷五○《垣护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51页。
    ⑨《魏书》卷五○《慕容白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21页。
    ⑩《资治通鉴》卷一三二《宋纪十四》,太宗明皇帝中泰始三年(467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4132页。
    ①《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崔道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30页。
    ②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第九章《青齐士人之北徙与北魏文化之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97页。
    ③《魏书》卷四四《宇文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00页
    ④《魏书》卷六一《薛安都传附薛道异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55页。
    ⑤《魏书》卷三八《刁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73页。刁雍泰常二年入魏。
    ⑥《魏书》卷三八《袁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80页。
    ⑦《魏书》卷四三《严棱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55页。
    ⑧《资治通鉴》卷一三二《宋纪十三》,太宗明皇帝泰始四年(468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4143至4144页。
    ⑨《魏书》卷六一《沈文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7页。
    ①《魏书》卷六一《沈文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6至1367页。
    ②《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0页。
    ③《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0页。
    ④《魏书》卷二四《崔道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30页。
    ⑤《魏书》卷五○《慕容白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19页。
    ⑥《魏书》卷九一《蒋少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70页。
    ⑦《三国志》卷二七《王昶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748页。
    ①《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0页。
    ②唐长孺:《北魏的青齐土民》,《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04页。
    ③《魏书》卷四八《高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89页。
    ④《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附崔道固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30页。
    ⑤《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7页。
    ⑥《魏书》卷九一《蒋少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70页。
    ①《魏书》卷六八《高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20页。
    ②《魏书》卷七○《傅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50至1551页。
    ③《魏书》卷五五《刘芳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19页。
    ④《魏书》卷六七《崔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87页。
    ⑤《魏书》卷六七《崔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76页。
    ⑥《魏书》卷四三《刘休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68页。
    ⑦《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附房崇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5页。
    ⑧参见《魏书》卷四三《刘休宾传》,第969页;卷四三《房法寿传附房崇吉传》,第975页;卷七○《傅竖眼传》,第1561页。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⑨《魏书》卷四三《刘休宾传附刘文晔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66页。
    ①《魏书》卷四三《崔伯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3至974页。
    ②《魏书》卷七上《高祖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0页。
    ③《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31页。
    ④《魏书》卷九三《王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88页。
    ⑤《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31页。
    ⑥王永平认为推荐两人发配到云中,当与法秀之乱有关,参见《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第九章《青齐士人之北徙与北魏文化之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99页。
    ⑦《水经注校证》卷三上《河水三》,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5页。
    ⑧参见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第54至55页。
    ⑨《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1至975页。
    ⑩《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1至975页。
    11《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1至975页。
    ①《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附房景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7页。
    ②《魏书》卷九二《房爱亲妻崔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80页。
    ③《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附房景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7页。
    ④《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附房景先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8页。
    ⑤《魏书》卷九二《房爱亲妻崔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80页。
    ⑥均见《魏书》卷四三《刘休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66页。
    ⑦《梁书》卷五○《刘峻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01页。
    ⑧《梁书》卷五○《刘峻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01页。
    ①《魏书》卷六八《高聪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20页。
    ②《魏书》卷五五《刘芳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19页。
    ③《魏书》卷六六《崔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76页。
    ④《魏书》卷五五《刘芳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19页。
    ⑤《魏书》卷四三《房法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2页。
    ⑥《魏书》卷四三《刘休宾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68页。
    ①《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附崔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27页。按:《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附崔模传》将“次恩”标点为“次恩”,意即名“恩”,为崔邪利第二子。但同书卷七上《高祖纪》及《北史》卷二四《崔模传》均作“次恩”。又《魏书》卷二四《崔模传》记崔次恩反叛在陆龙成任青州刺史时,据吴廷燮《元魏方镇年表》,陆龙成任青州刺史是在太和九年(485年),但《魏书》卷七上《高祖纪》则记崔次恩反叛是在太和五年(481年)。另据《南齐书》卷五五《崔怀慎传》(崔怀慎即崔怀顺,奔南后为避齐武帝舅之讳改名),崔怀慎逃归南方在建元初年,即北魏太和五年左右,与《魏书·高祖纪》一致,故以《魏书》卷七上《高祖纪》记载为准。
    ②《魏书》卷六一《张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9页。
    ③《宋书》卷三六《州郡志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93页;万斯同:《宋方镇年表》,载《廿五史补编》(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4267至4270页。
    ④《资治通鉴》卷一三五《齐纪一》,太祖高皇帝建元二年(480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4241页。
    ⑤《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988页。
    ①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36页。韩先生认为受到“举荐和提拔”,此当为较后之事。笔者认为开始当为蔽护与救助,一旦政治形势改变,自然会出现举荐和提拔之事。此后笔者所引高允举荐青齐士人之时,“时议者皆以新附致异”便是明证。
    ②《魏书》卷四七《卢玄传附卢度世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62页。
    ③《魏书》卷四八《高允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89页。
    ④《魏书》卷九一《蒋少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70页。
    ⑤《魏书》卷六○《韩麒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32页。
    ①《魏书》卷六○《韩麒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32页。
    ②吴廷燮:《元魏方镇年表》,载《廿五史补编》(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4543页。
    ③何德章:《拓跋鲜卑汉化进程研究》,北京大学历史系1992年博士论文,第47至54页。
    ④《魏书》卷五三《李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80页。
    ⑤《魏书》卷五三《李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80页。
    ⑥《魏书》卷六六《崔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67页。
    ①《礼记训纂》卷九《礼运第九》,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342页。
    ②王永平:《拥抱文明:十六国北朝改革的启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69页。
    ③《魏书》卷一九中《任城王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69页。
    ④《魏书》卷五五《刘芳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21页。
    ⑤《魏书》卷一〇八《礼制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51页。
    ⑥据《魏书》卷四〇《孙凯传》载:“初,高祖将议革变旧风,大臣并有难色。又每引刘芳、郭祚等密与规谟,共论时政,而国戚谓遂疏已,怏怏有不平之色。乃令凯私喻之曰:‘至尊但欲广知前事,直当问其古式耳,终无亲彼而相疏也。’国戚旧人意乃稍解。”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06页。
    ⑦《魏书》卷五五《刘芳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21页。
    ⑧《魏书》卷八四《孙惠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52页。
    ⑨《魏书》卷一九上《广平王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454页。
    ⑩《魏书》卷一○九《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32页。
    ①《魏书》卷一○九《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32页。
    ②《魏书》卷五五《刘芳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22页。
    ③《魏书》卷五五《刘芳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22页。
    ④据《魏书》卷八二《常景传》载:“先是,太常刘芳与景等撰朝令,未及班行。别典仪注,多所草创,未成,芳卒,景纂成其事。”可见,后期的工作室常景主持的。详见:《魏书》卷八二《常景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02页。
    ⑤《魏书》卷六七《崔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95页。
    ⑥《魏书》卷六七《崔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97页。
    ⑦《魏书》卷六七《崔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97页。
    ⑧《魏书》卷六七《崔光传附崔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01页。
    ⑨《魏书》卷一○八之四《礼志四之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17页。
    ⑩《魏书》卷六六《崔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80页
    ①《南齐书》卷五八《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007页。
    ②《史记》也有“北蛮”、“百蛮”之记载,北蛮是指北方的少数民族,百蛮则是各少数民族的泛称。
    ③《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30页至2842页。
    ④《宋书》卷九七《夷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98页。
    ①《三国志》卷五六《朱然传》注引《襄阳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07页。
    ②《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第2829页。
    ③《宋书》卷九七《夷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98页。
    ④《晋书》卷一二〇《李特载记》,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21页至第3022页。
    ⑤《水经注校证》卷二八《沔水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667页。
    ⑥《三国志》卷四七《吴主传第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21页。
    ⑦《三国志》卷四《三少帝纪》注引干宝《晋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19页。
    ⑧《晋书》卷一《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页。
    ①《三国志》卷一七《乐进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21页。
    ②《三国志》卷九《曹仁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76页。
    ③《三国志》卷九《夏侯尚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4页。
    ④《魏书》卷一〇一《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45页至第2246页。
    ⑤《宋书》卷三五《州郡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33页。
    ⑥《水经注校证》卷二八《沔水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667页。
    ①《三国志》卷一七《徐晃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528页。
    ②《晋书》卷六六《陶侃传》载侃云:“我所以设险而御寇,正以长江”,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8页。
    ③《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46页。
    ④《晋书》卷五六《孙楚传附孙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45页。
    ⑤《魏书》卷九九《张寔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94页。
    ⑥《晋书》卷一〇四《石勒载记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14页。
    ⑦《晋书》卷一〇四《石勒载记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15页。
    ⑧参见陈再勤:《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边境地带蛮族的地理考察》,武汉大学199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页。
    ①《晋书》卷一〇七《石季龙载记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95页。
    ②《太平御览》卷三六三《人事部四·形体》,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1672页。
    ③《资治通鉴》卷一〇四《晋纪二十六》,孝武帝太元元年(376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273页。
    ④方高峰在《六朝蛮族社会经济试探》一文中认为,蛮族之所以不能组成一个政权,一是蛮族自身水平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二是蛮族都在政府郡县统辖范围之内,虽不能完全控制,但已被政府分割,因此也很难大规模联合。参见方高峰:《六朝蛮族社会经济试探》,《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⑤《通典》卷一八七《边防三·南蛮上》序略,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041页。
    ⑥参见牟发松:《湖北通史·魏晋南北朝史》第八章,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98页。
    ⑦参见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第二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91页。
    ①以上均出《魏书》卷一〇一《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46页。
    ②《魏书》卷一〇一《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46页。
    ③《南齐书》卷五八《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007页。
    ④《魏书》卷一〇一《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47页。
    ⑤《北史》卷九五《蛮传》原缺两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150至3151页。
    ⑥《魏书》卷一〇一《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47页。
    ①《南齐书》卷四《郁林王纪》,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70页。
    ②《魏书》卷一〇一《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47页。
    ③《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7页。
    ④《魏书》卷四上《世祖纪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1页。
    ⑤《魏书》卷四下《世祖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5页。
    ⑥《魏书》卷五《高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13页。
    ⑦《魏书》卷二一下《彭城王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578页至第579页。
    ⑧《资治通鉴》卷一二五《宋纪七》,太祖文皇帝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
    ①陈金凤:《南北朝时期北魏与中间地带蛮族合作探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②参见陈金凤:《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第八章,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99页。
    ①《宋书》卷九七《夷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96页。
    ②《宋书》卷九七《夷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96页。
    ③《宋书》卷九七《夷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99页。
    ④《魏书》卷一〇一《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46页。
    ⑤参见牟发松:《湖北通史·魏晋南北朝史》第八章,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98页。
    ⑥《魏书》卷一〇一《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46页。
    ⑦《魏书》卷六一《田益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70页。
    ⑧史籍中关于南朝任用酋帅入政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宋明帝时期。
    ①陈金凤:《南北朝时期北魏与中间地带蛮族合作探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②《魏书》卷六一《田益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73页。
    ③《魏书》卷六六《李崇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67页。
    ①《魏书》卷六一《田益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72页。
    ②《魏书》卷六一《田益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32页。
    ③《魏书》卷六一《田益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32页。
    ④《梁书》卷二二《萧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344页。
    ⑤《梁书》卷二二《萧秀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344页。
    ⑥《魏书》卷三六《李顺传附李晔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47页。
    ⑦《魏书》卷六二《李彪传附李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99页。
    ⑧《魏书》卷九《肃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2页。
    ⑨《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附裴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5页。
    ⑩陈金凤:《南北朝时期北魏与中间地带蛮族合作探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1《魏书》卷一〇一《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46页。
    ①《宋书》卷九五《索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57页。
    ②《魏书》卷一〇一《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46页。
    ③《魏书》卷九八《岛夷萧道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63页。
    ④《南齐书》卷四《郁林王纪》,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70页。
    ⑤陈金凤:《南北朝时期北魏与中间地带蛮族合作探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⑥《魏书》卷七下《高祖纪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页。
    ⑦首先于东荆州辖域内的鲁阳镇设荆州,由韦珍任刺史,其后又由薛真度接任。接着将桓晖与薛真度对调,由薛真度镇东荆州。详见《魏书》卷一〇六《地形志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544页;《二十五史补编》,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第4545至4548页。
    ⑧义阳是淮水南岸重镇,旁邻司州,与豫州隔淮水相对。据《南齐书·州郡志下》载:“(义阳)有三关之隘,北接陈、汝,控带许、洛。”可见,义阳在军事地理上是南北必争之地。详见《南齐书》卷一五《州郡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279页。
    ①《魏书》卷六一《田益宗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72页。
    ①据《魏书》卷六六《李崇传》载:“武泰初,蛮帅李洪扇动诸落,伊阙已东,至于巩县,多被烧劫。诏神轨为都督,破平之。”可见,巩县已经接近北魏京师洛阳,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75页。
    ②《魏书》卷九《肃宗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2页。
    ③《魏书》卷一〇一《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48页。
    ①参见王延武:《豫州蛮与田益宗——<魏书·田益宗传>读后》,《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日本玄文社,1989年。
    ②此处参考了陈再勤:《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边境地带蛮族的地理考察》,武汉大学199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4页。
    ①陈金凤:《南北朝时期北魏与中间地带蛮族合作探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②《宋书》卷四〇《百官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55页。
    ①《宋书》卷四〇《百官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62页。
    ②《陈书》卷九《欧阳頠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57页。
    ③《陈书》卷一一《淳于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79页。
    ④《梁书》卷五〇《臧严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719页。
    ⑤《通典》卷一七七《州郡七·襄阳郡》,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4676页。
    ①吴永章:《南朝对“蛮”族的统治与“抚纳”政策》,《江汉论坛》1983年第6期。
    ①《通典》卷一八七《边防三·南蛮上》,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5047至5048页。
    ②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804页。
    ③曹操:《蒿里行》,《三曹诗选》,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1页。
    ④《南齐书》卷一五《州郡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281至282页。
    ⑤《南齐书》卷一五《州郡志下》,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273至274页。
    ①《水经注疏》卷三〇《淮水》,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539页。
    ①《魏书》卷八〇《樊子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7页。
    ①《宋书》卷九七《夷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96页。
    ②《魏书》卷一〇一《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46页。
    ③《隋书》卷八二《南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831页。
    ④这里所说的“胡汉融合”、“蛮汉融合”没有民族歧视的意味,只是为了凸显民族融合的主体双方而采用的一种称呼。
    ①《资治通鉴》卷九○《晋纪十二》,中宗元皇帝太兴元年(318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862页。
    ②《高僧传》卷七《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60页。
    ①参见:《出三藏记集》卷一五《释道安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61页;《高僧传》卷五《晋长安五级寺释道安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77页。
    ②《出三藏记集》卷一五《道安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61页至562页。
    ③《出三藏记集》卷一五《道安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63页。
    ④《高僧传》卷五《释道安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81页。
    ①《出三藏记集》卷一五《道安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65页。
    ②《出三藏记集》卷九《增一阿含经序》,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339页。
    ③《出三藏记集》卷八《摩诃钵罗若波罗蜜抄经序》,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289页。
    ④《高僧传》卷五《释法和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189页。按:《出三藏记集》云“释法和,冀州人”。
    ⑤《出三藏记集》卷九《中阿含经序》,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337页。
    ⑥《高僧传》卷一《晋庐山僧伽提婆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7页。
    ①《高僧传》卷五《晋长安覆舟山释道立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02页。
    ②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第104页。
    ③《出三藏记集》卷一五《道安法师传》,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63页。
    ④《高僧传》卷五《晋长安覆舟山释道立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02页。
    ⑤《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苻融》,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34页。
    ⑥《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苻融》,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936页。
    ①《出三藏记集》卷一四《鸠摩罗什传》,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530页。
    ②《高僧传》卷七《宋京师乌衣寺释慧叡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59页。
    ③《高僧传》卷七《宋京师东安寺释慧严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60页。
    ④《高僧传》卷七《宋京师道场寺释慧观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64页。
    ⑤《高僧传》卷七《宋京师彭城寺释僧弼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69页至270页。
    ⑥《高僧传》卷七《宋京师龙光寺竺道生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255页。
    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290页。
    ②《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48页。
    ③《全唐诗》卷五二二杜牧《江南春绝句》,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5964页。
    ④《资治通鉴》卷一二四《宋纪六》,太祖文皇帝元嘉二十三年(446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923页。
    ⑤《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5至3036页。
    ①《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6页。
    ②《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3037页。
    ③《广弘明集》卷二四《僧行篇第五》,《听诸法师一月三入殿诏》,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二卷史传部四,河北省佛教协会印制,2005年,第272页。
    ④《广弘明集》卷二四《僧行篇第五》,《令诸州众僧安居讲说诏》,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二卷史传部四,河北省佛教协会印制,2005年,第272页。
    ⑤《高僧传》卷八《齐伪魏释昙度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04页。
    ①《续高僧传》卷六《魏衡州报德寺释道登传》,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卷史传部二,河北省佛教协会印制,2005年,第471至472页。
    ②《高僧传》卷八《齐伪魏济州释僧渊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第303页。
    ③据统计东晋立国100余年,有寺庙1768所,到梁武帝时增加到2846所。
    ④参见《续高僧传》卷六《魏西河石壁谷玄中寺释昙鸾传》,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卷史传部二,河北省佛教协会印制,2005年,第470页。
    ①《续高僧传》卷七《周渭滨沙门释亡名传》,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卷史传部二,河北省佛教协会印制,2005年,第481页。
    ②《广弘明集》卷七《辩惑篇第二》,《叙列代王臣滞惑解》,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二卷史传部四,河北省佛教协会印制,2005年,第128页。
    ③《续高僧传》卷二三《护法篇上释智炫传》,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卷史传部二,河北省佛教协会印制,2005年,第631页。按:释智炫在周武帝毁法时,曾力辩护法。
    ④《续高僧传》卷八《周长安崇华寺释慧善传》,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卷史传部二,河北省佛教协会印制,2005年,第486页。
    ⑤《续高僧传》卷一五《唐京师弘福寺释僧辩传》,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卷史传部二,河北省佛教协会印制,2005年,第540页。
    ⑥《续高僧传》卷一六《周京师大追远寺释僧实传》,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卷史传部二,河北省佛教协会印制,2005年,第558页。
    ⑦《续高僧传》卷二八《魏益州五屠寺释法建传》,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卷史传部二,河北省佛教协会印制,2005年,第686页。
    ⑧陈垣先生据《历代三宝记》卷一一《译经》、《高僧传》卷七《释亡名传》等记载,推测“亡名即宗懔宗人”。详见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上海:上海书店,1999年,第7页至第9页。
    ⑨《续高僧传》卷七《周渭滨沙门释亡名传》,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卷史传部二,河北省佛教协会
    ①《续高僧转》卷九《隋东都内慧日道场释法论传》,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卷史传部二,河北省佛教协会印制,2005年,第500页。
    ②《续高僧传》卷一八《隋西京禅定道场释昙迁传》,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卷史传部二,河北省佛教协会印制,2005年,第571至572页。
    ③转引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745页。
    ④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466页。
    ①《晋书》卷九八《王敦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554页。
    ①《魏书》卷三七《司马楚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5页。
    ②《魏书》卷三七《司马叔璠传附司马灵寿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61页。
    ③《魏书》卷三八《刁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65页。
    ④《魏书》卷五九《刘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07页。
    ⑤《魏书》卷五九《刘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09页。
    ⑥《北史》卷四二《王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40页。
    ⑦《南齐书》卷五七《魏虏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998页。
    ①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7页。
    ②《魏书》卷九四《张宗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019页。
    ①《通典》卷七《食货七·历代盛衰户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45至147页。
    ②《晋书》卷一一三《苻坚载记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93页。
    ③据《宋书》卷三五至卷三八《州郡志》记载,在宋大明八年(464),累计各州郡共有户901769,口5174074,显然,宋志的记载与《通典》不符。但除了口数多余《通典》所记外,户数相差不是很大。
    ①《魏书》卷三八《刁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67至868页。
    ②《魏书》卷三八《刁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67页。
    ①《魏书》卷三八《刁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68页。
    ②《魏书》卷三八《刁雍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68至869页。
    ③《魏书》卷一一○《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63页。
    ④《魏书》卷一一○《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60页。
    ⑤《魏书》卷一一○《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861页。
    ⑥均见《册府元龟》卷五○四《邦计部二十二·关市》,南京: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5731页。
    ⑦《魏书》卷二四《燕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09页。
    ①《晋书》卷七《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至176页。
    ②《晋书》卷一○六《石季龙载记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63页。
    ③参见唐长孺:《北魏南境诸州的城民》,《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98至99页。
    ④《宋书》卷五《文帝纪》载文帝巡访京口诏云:“顷年岳牧迁回,军民徙散,廛里庐宇,不逮往日。皇基旧乡,地兼蕃重,宜令殷阜,式崇形望。可募诸州乐移者数千家,给以田宅,并蠲复。”(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页。)此诏颁于元嘉二十六年(449年),从诏令表面来看,好像仅仅是因为京口作为“皇基旧乡,地兼蕃重”才招募诸州乐移者迁于此地。但其实是因为北府兵已走向穷途末路,宋文帝想通过募民移京口来挽救北府兵。但是次年(450年)文帝兵分两路北伐,以雍州豪族为主的西军一路势如破竹,平定崤渑,攻至潼关,而以北府兵为主的东军却丧师失地,节节败退。这表明北府兵的衰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①《资治通鉴》卷一四○《齐纪六》,高宗明皇帝中建武三年(496年)条胡三省注云:“魏既都洛,逼近淮、汉,故急于南伐以攘斥境土”。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4404页。
    ②参见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241页。
    ①《宋书》卷六七“史臣曰”,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778至1779页。
    ②《汉书》三〇《艺文志十》,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56页。
    ③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三曹”,孔融、陈琳、徐干、应玚、王粲、阮瑀、刘桢为“七子”。
    ①《魏书》卷八五《文苑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69页。
    ②《魏书》卷七一《梁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9页。
    ③《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7页。
    ④《魏书》卷六三《王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12页。
    ⑤《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9页。
    ①《魏书》卷八二《祖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99页。
    ②《魏书》卷八二《祖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99页。
    ③《魏书》卷八五《袁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70页。
    ④尽管目前留下的北朝文学作品甚少,但《乐府诗集》保留的一些北朝乐府、歌谣仍可看出其主要风格。
    ⑤《庾子山集注》卷一《春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5页。
    ⑥《庾子山集注》卷五《舞媚娘》,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05页。
    ⑦《庾子山集注》卷三《拟咏怀二十七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2页。
    ⑧《庾子山集注》卷四《秋日》,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77页。
    ①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第129页。
    ②参见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4页。
    ①参见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一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3页。
    ①《资治通鉴》卷七八《魏纪十》,魏元皇帝下景元四年(262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468页。
    ②《宋书》卷七《前废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6页。
    ③《宋书》卷六一《刘义恭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51页。
    ①《宋书》卷八八《薛安都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20页。
    ②《魏书》卷三七《司马楚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5页。
    ③《魏书》卷五九《刘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09页。
    ①《晋书》卷二八《五行志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44页。
    ②《魏书》卷二四《燕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09页。
    ③《晋书》卷七《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5至176页。
    ④《晋书》卷一○六《石季龙载记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63页。
    ①参见唐长孺:《北魏南境诸州的城民》,《山居存稿》,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98至99页。
    ②《宋书》卷五《文帝纪》载文帝巡访京口诏云:“顷年岳牧迁回,军民徙散,廛里庐宇,不逮往日。皇基旧乡,地兼蕃重,宜令殷阜,式崇形望。可募诸州乐移者数千家,给以田宅,并蠲复。”(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7页。)此诏颁于元嘉二十六年(449年),从诏令表面来看,好像仅仅是因为京口作为“皇基旧乡,地兼蕃重”才招募诸州乐移者迁于此地。但其实是因为北府兵已走向穷途末路,宋文帝想通过募民移京口来挽救北府兵。但是次年(450年)文帝兵分两路北伐,以雍州豪族为主的西军一路势如破竹,平定崤渑,攻至潼关,而以北府兵为主的东军却丧师失地,节节败退。这表明北府兵的衰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①《晋书》卷七《成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2页。
    ②《晋书》卷一○六《石季龙载记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69页。
    ③《中国大百科全书·地理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年,第358页。
    ④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一卷),福州:福建出版社,1997年,第10页。
    ①据《资治通鉴》卷一六五《梁纪二十一》,世祖孝元皇帝下承圣三年(554)条称,当时江陵俘虏为“人马所践及冻死者什二三”,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5123页。
    ①《通典》卷七《食货七·历代盛衰户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45至147页。
    ②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长水集》(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9至220页。
    ③南方政权实行过多次“土断”,原因之一便是要查实户口。
    ①南安王时间太短促,可忽视不计。
    ②《华阳国志校注》卷一一《后贤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848页。
    ③《华阳国志校注》卷四《南中志》,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第360页。
    ④《资治通鉴》卷八一《晋纪三》,世祖武皇帝太康三年(282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579页。
    ①《资治通鉴》卷八五《晋纪七》,孝惠皇帝永兴元年(304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2702页。
    ②《资治通鉴》卷九八《晋纪二十》,孝宗穆皇帝永和六年(350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109至3110页。
    ③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凉录·张祚传》,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8页。
    ④《资治通鉴》卷一一〇《晋纪三十二》,安皇帝隆安二年(398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347页。
    ⑤《宋书》卷四五《王镇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9至1370页。
    ①《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三“城南报德寺”条,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48页。
    ①《洛阳伽蓝记校注》卷二“城东景宁寺”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17至118页。
    ②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一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02页。
    ①《北史》卷八一《儒林传上》,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709页。
    ②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第247页。
    ③《魏书》卷八五《文苑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69页。
    ①王允亮:《南北朝文学交流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6页。
    ②当然这里的“南士”是一个泛指概念,包括宗室人物、大族士人、寒门庶族等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
    ③《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7页。
    ④《魏书》卷六三《王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12页。
    ⑤《魏书》卷七一《裴叔业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79页。
    ⑥《魏书》卷八二《祖莹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99页。
    ⑦《魏书》卷八五《袁跃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70页。
    ⑧逯钦立:《先秦汉魏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279页。
    ⑨《颜氏家训集解》卷四《文章第九》,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296页。
    ⑩弘法大师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0至81页。
    ①《庾子山集注》卷一《春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5页。
    ②《庾子山集注》卷五《舞媚娘》,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05页。
    ③《庾子山集注》卷三《拟咏怀二十七首》,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42页。
    ④《庾子山集注》卷四《秋日》,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377页。
    ⑤陈丽钦:《试论庾信前后期诗歌内容和风格的变化》,《戏剧文学》2004年第9期。
    1.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3.房玄龄:《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4.沈约:《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5.萧子显:《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6.魏收:《魏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姚思廉:《梁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8.姚思廉:《陈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9.李延寿:《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0.令狐德棻:《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
    11.李百药:《北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2.魏征:《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
    13.李延寿:《北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4.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15.万斯通:《宋方镇年表》[M].载《二十五史补编》(第三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16.吴廷燮:《元魏方镇年表》[M].载《二十五史补编》(第四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
    17.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18.皮锡瑞:《经学历史》[M].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9.《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20.李昉等:《太平御览》[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
    21.李昉等:《文苑英华》[Z].北京:中华书局,1966年。
    22.王夫之:《读通鉴论》[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
    23.杨衒之撰,范祥雍校注:《洛阳伽蓝记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24.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子山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25.李吉甫撰,贺次君点校:《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26.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M].上海:上海书店,1983年。
    27.弘法大师撰,王利器校注:《文镜秘府论校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28.赵翼撰,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29.常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M].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
    30.顾炎武撰,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31.杜佑:《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32.郦道元注,杨守敬疏:《水经注疏》[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33.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汤一玄整理:《高僧传》[M].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34.刘义庆撰,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M](修订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35.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36.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37.释僧祐撰,苏晋仁、萧錬子点校:《出三藏记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38.朱彬纂,饶钦农点校:《礼记训纂》[M].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39.葛洪撰,杨明照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40.李慈铭:《越缦堂读书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41.道宣撰:《续高僧传》[M].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卷史传部二,河北省佛教协会印制,2005年。
    42.道宣撰:《广弘明集》[M].载《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五十二卷史传部四,河北省佛教协会印制,2005年。
    43.王鸣盛:《十七史商榷》[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
    44.孙明君选注:《三曹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45.罗新,叶炜:《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46.王钦若等编纂,周勋初等校订:《册府元龟》[M].南京: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06年。
    47.郦道元注,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48.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49.赵超:《汉魏南北朝墓志汇编》[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
    50.西安市长安博物馆:《长安新出土墓志》[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年。
    51.胡戟、荣新江:《大唐西市博物馆藏墓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C].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
    2.孙同勋:《拓跋氏的汉化》[M].台北:台湾大学出版社,1962年。
    3.缪钺:《读史存稿》[M].北京:三联书店,1963年。
    4.陈寅恪:《陈寅恪先生论文集》[C].台湾:里仁书局,1979年。
    5.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6.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四册)[M].北京:地图出版社,1982年。
    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C].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8.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9.逯钦立:《先秦汉魏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0.侯旭东:《五、六世纪北方民众佛教信仰》[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11.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C].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12.王运熙、王国家:《汉魏六朝乐府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3.万绳楠整理:《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C].合肥:黄山书社,1987年。
    14.陈汝霖:《东晋南北朝学术编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5.毛汉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
    16.万绳楠:《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论文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17.唐长孺:《山居存稿》[C].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18.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19.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
    2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C].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21.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22.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23.周建江:《北朝文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24.葛剑雄:《中国移民史》(第一、二卷)[M].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25.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6.牟发松:《湖北通史·魏晋南北朝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7.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M].上海:上海书店,1999年。
    28.郑振铎:《插图本文学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29.瞿同祖:《中国古代的家族与身份》[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30.王永平:《拥抱文明:十六国北朝改革的启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31.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上册)[M].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32.唐长孺:《社会文化史论丛》[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
    33.汪波:《魏晋南北朝并州地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34.毛汉光:《中国社会史研究》[M].上海:上海书店,2002年。
    35.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36.章义和:《地域集团与南朝政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7.葛剑雄:《中国人口史》(第一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38.曹道衡:《中古文史丛稿》[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
    39.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M].北京: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0.李万生:《侯景之乱与北朝政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1.韩树峰:《南北朝时期淮汉迤北的边境豪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2.朱大渭:《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43.陈金凤:《魏晋南北朝中间地带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44.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5年。
    45.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6年。
    46.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拓跋魏文化转变的历程》[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47.高凯:《地理环境与中国古代社会变迁三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
    48.姚大力:《北方民族史十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9.王蕊:《魏晋十六国青徐兖地域政局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
    50.陈琳国:《中国北方民族史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51.张庆捷:《民族汇聚与文明互动——北朝社会的考古学观察》[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52.宋燕鹏:《籍贯与流动:北朝文士的历史地理学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
    1.缪越:《东魏北齐政治上汉人与鲜卑之冲突》:《史学论丛》[J].1949年,第1期。
    2.翦伯赞:《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从<赤壁之战>说到曹操》:《光明日报》[J].1959年2月19日。
    3.宿白:《盛乐、平城一带的鲜卑—北魏遗迹——鲜卑遗迹辑録之二》:《文物》[J].1977年,第11期。
    4.田余庆:《汉魏之际的青徐豪霸》:《历史研究》》[J].1983年,第3期。
    5.唐长孺:《西晋分封与宗王出镇》:《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C].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唐长孺:《北魏的青齐土民》:《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C].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7.王延武:《两晋南朝的治“蛮”机构与“蛮族”活动》:《中南民族学院学报》[J].1983年,第3期
    8.吴永章:《南朝对“蛮”族的统治与“抚纳”政策》:《江汉论坛》[J].1983年,第6期。
    9.谭其骧:《晋永嘉丧乱后之民族迁徙》:《长水集》(上册)[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罗宏曾:《魏晋南北朝文化架构的特征》:《天津社会科学》[J].1987年,第3期。
    11.张泽洪:《魏晋南朝蛮、僚、俚族的北徙》:《四川大学学报》[J].1988年,第4期。
    12.王锋:《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民族大融合初探》:《广西民族学院学报》[J].1988年,第1期。
    13.牛润珍:《魏晋北朝幽冀诸州的移民与民族融合》:《河北学刊》[J].1988年,第4期。
    14.卜宪群:《琅琊王氏政治地位研究》:《安徽师范大学学报》[J].1988年,第1期。
    15.毛汉光:《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中国古代社会史论》[C].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
    16.杨泓:《北朝文化源流探讨之一——司马金龙墓出土遗物的再研究》:《北朝研究》[J].1989年,第1期。
    17.卜宪群:《琅琊王氏与六朝文化》:《安徽史学》[J].1989年,第3期。
    18.蔡幸娟:《北魏时期南北朝降人待遇—客礼—研究》:《国立成功大学历史学系历史学报》[J].1989年,第15期。
    19.施光明:《<魏书>所见北魏公主婚姻关系研究》:《民族研究》[J].1989年,第5期。
    20.张金龙:《孝文帝的顾命大臣和宣武帝初年北魏政局》:《兰州大学学报》[J].1989年,第3期。
    21.王延武:《豫州蛮与田益宗——<魏书·田益宗传>读后》:《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C].日本玄文社,1989年。
    22.唐长孺:《北魏南境诸州的城民》:《山居存稿》[C].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23.康乐:《代人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拓跋魏的国家基础》:《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J].1990年,第61本第3分。
    24.梁满仓:《南北朝通使刍议》:《北朝研究》[J].1990年,上半年刊。
    25.曹文柱:《两晋之际流民问题的综合考察》:《历史研究》[J].1991年,第2期。
    26.钟涛:《梁季入北文人述略》:《青海师范大学学报》[J].1991年,第3期。
    27.张兆凯:《略论北魏时期的南朝降人》:《北朝研究》[J].1992年,第4期。
    28.牛贵虎:《王褒略论》:《山西大学学报》[J].1993年,第3期。
    29.施光明:《北朝民族通婚研究》:《民族研究》[J].1993年,第4期。
    30.唐长孺:《论南朝文学的北传》:《武汉大学学报》[J].1993年,第6期。
    31.罗新:《青齐豪族与宋齐政治》:《原学》(第一辑)[C].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4年。
    32.王茹涛、王晓红:《魏晋南北朝琅琊王氏家族研究》:《临沂师专学报》[J].1994年,第2期。
    33.肖锋:《南北朝的政治流亡者》:《汉中师范学院学报》[J].1995年,第4期。
    34.孙瑞宁、孙胡松:《论淮北》:《安徽史学》[J].1995年,第4期。
    35.王汝涛:《魏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研究》:《临沂师专学报》[J].1995年,第4期。
    36.周建:《南北朝时期南北佛教界的交往》:《许昌师专学报》[J].1995年,第4期。
    37.王友敏:《南北朝交聘礼仪考》:《中国史研究》[J].1996年,第3期。
    38.牟发松:《略论唐代的南朝化倾向》:《中国史研究》[J].1996年,第2期。
    39.牟发松:《南北朝交聘中所见南北文化关系略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C].第14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40.刘长旭:《东晋琅琊王氏家族述略》:《历史教学》[J].1997年,第11期。
    41.伍晓青:《魏晋南北朝民族迁徙的特点及影响》:《河北学刊》[J].1997年,第2期。
    42.操晓理:《北魏移民初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1998年,第6期。
    43.孙鹤:《论琅琊王氏的兴盛及文化传统》:《周口师范学院学报》[J].1998年,第3期。
    44.滋贺秀兰著:《<六朝门阀—研究—太原王氏系谱考>略评》:《北朝研究》[J].1998年,第29期。
    45.王汝涛:《魏晋南北朝琅琊王氏家族研究》:《临沂师专学报》[J].1999年,第1期。
    46.高诗敏:《北朝清河崔氏的曲折发展及其特征》:《首都是大学学报》[J].2000年,第2期。
    47.牛贵虎:《庾信入北的实际情况及与作品的关系》:《文学遗产》[J].2000年,第5期。
    48.王永平:《南朝士人之北奔与江左文化之北传》:《南京师专学报》[J].2000年,第1期。
    49.王大良:《六朝世族社会特征的微观考察——以琅琊王氏为例》:《北京化工大学学报》[J].2000年,第1期。
    50.何德章:《北魏初年的汉化制度与天赐二年的倒退》:《中国史研究》[J].2001年,第2期。
    51.王连儒:《琅琊王氏与齐、梁、陈三朝政治之关系》:《邯郸师专学报》[J].2001年,第2期。
    52.王永平:《北魏时期之南朝流亡人士行迹考述——从一个侧面看南北朝之间的文化交流》:《临沂师范范学院学报》[J].2002年,第1期。
    53.吴功正:《南北朝文学之交流》:《南京晓庄学院学报》[J].2002年,第3期。
    54.王永平:《论东晋南朝时期琅琊王氏之家风与家学》:《许昌师专学报》[J].2002年,第1期。
    55.陈金凤:《南北朝时期北魏与中间地带蛮族合作探微》:《中南民族大学学报》[J].2002年,第6期。
    56.(日)北村一仁:《“荒人”试论——南北朝前期的国境地域》:《东洋史苑》[J].2003年,第60、61号。
    57.程有为:《南北朝时期的淮汉蛮族》:《郑州大学学报》[J].2003年,第1期。
    58.方高峰:《试论东晋南朝民族政策的演变》:《许昌学院学报》[J].2003年,第3期。
    59.(日)北村一仁:《南北朝时期的“亡命”——以社会史侧面为中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C].第22辑,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60.黄爱华《:北朝后期南来吴裴与河东裴氏之比较》《:许昌学院学报》[J].2003年,第4期。
    61.孙丽:《琅琊王氏与南北文化交流》:《临沂师范学院学报》[J].2003年,第5期。
    62.方高峰:《六朝蛮族社会经济试探》:《湖南城市学院学报》[J].2003年,第1期。
    63.牟发松:《梁陈之际南人之北迁及其影响》:《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64.陈丽钦:《试论庾信前后期诗歌内容和风格的变化》:《戏剧文学》[J].2004年,第9期。
    65.孙丽:《魏晋时期琅琊王氏崛起原因初探》:《南昌大学学报》[J].2004年,第1期。
    66.刘跃进:《六朝僧侣:文化交流的特殊使者》:《中国社会科学》[J].2004年,第5期。
    67.丁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东移民与文化变迁》:《山东师范大学学报》[J].2005年,第4期。
    68.刘淑芬:《北魏时期的河东蜀薛》:《中国史学》[C].第11卷。
    69.薛瑞泽:《魏晋南北朝北迁蜀人后裔的活动》:《宁夏大学学报》[J].2007年,第1期。
    70.滕云玲:《南北朝时期琅琊颜氏的家学传承》:《边疆经济与文化》[J].2008年,第3期。
    71.徐成:《论南来吴裴的南投北返》,:《许昌学院学报》[J].2009年,第6期。
    72.洪卫中:《梁末南方入北士人史家意识略论》:《洛阳师范学院学报》[J].2010年,第3期。
    73.王云亮:《兰陵萧氏与南北朝文学交流》:《北方论丛》[J].2010年,第3期。
    74.白云娇:《兰陵萧氏文人在北齐的际遇和创作》:《齐鲁学刊》[J].2012年,第3期。
    1.何德章:《拓跋鲜卑汉化进程研究》[D].北京大学历史系1992年博士学位论文。
    2.陈再勤:《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边境地带蛮族的地理考察》[D].武汉大学1997年博士学位论文。
    3.杨洪权:《两晋南北朝徙民中若干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1998年博士学位论文。
    4.吴仕逵:《南北朝交聘活动研究》[D].复旦大学1999年硕士学位论文。
    5.李文玉:《颜氏家族:儒家精神与文艺思想传承的个案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6.吴凤家:《南北朝时期豫州地方势力与南北政权的关系》[D].台湾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7.陈迪宇:《北魏时期北归士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8.朱林芳:《北朝太原王氏历史地位述论》[D].山西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9.黄寿成:《论北朝后期区域文化趋同及比较》[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10.李书萍:《魏晋南朝的琅琊王氏家族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11.王洪军:《名门望族与中古社会——太原王氏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12.冉晓红:《魏晋南北朝时期南人北上的历史考察》[D].山西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3.来琳玲:《南北朝流寓探微》[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4.杜志强:《兰陵萧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15.吴孔军:《南朝江沔地区蛮族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16.滕云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琅琊颜氏》[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7.许晓静:《由<颜氏家训>看南北朝社会》[D].山西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8.王文倩:《南北文学融合的践履》[D].郑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9.王允亮:《南北朝文学交流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20.范兆飞:《中古太原士族研究》[D].复旦大学2007博士学位论文。
    21.程刚:《琅邪王氏家族思想信仰之演变》[D].四川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22.徐媛:《中古时期琅琊王氏家族兴衰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硕学位论文。
    23.和庆锋:《唐代太原王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24.吴昌叶:《萧氏后梁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25.尹兴东:《南北朝文学交流及其理论建构》[D].山西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26.徐成:《东晋南朝雍州尚武豪族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27.孙艳庆:《中古琅邪颜氏家族学术文化与文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28.熊玉梅:《萧梁入北文人研究——兼及文人迁移与南北文风融合之关系》,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29.袁连:《魏晋南北朝琅琊家族文化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30.赵静:《魏晋南北朝琅邪王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31.常昭:《六朝琅邪颜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