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卷入“大变局”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考察清末民初南昌的士绅阶层与地方政治,论述地方社会卷入“大变局”的历史过程,探讨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内在机制。全文分为六章,共约18万字。
     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社会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时期,不仅国家的政治体制与意识形态发生了急剧的变革,地方社会的权力体系与精英阶层也经历了重组过程。以往的有关研究,大多忽视国家与社会、传统与现代的互动关系,难以充分揭示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内在机制。因此,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深入探讨国家与社会、传统与现代的互动过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清末新政时期,由于废除科举制度,士绅阶层失去了传统的政治优势,一度趋于分化与解体。但与此同时,清政府推行的发展实业、新式教育及地方自治等改革措施,又为士绅阶层提供了新的历史契机。这一时期,江西地方政府为了推行新政,设立了一批新的行政机构,地方社会也相应成立了商会、自治会、谘议局等新式社团和自治机构。南昌士绅借助于这些新式社团和自治机构,广泛参与各种地方事务,在角逐地方权力的过程中实现了社会重组。新式社团和地方自治机构的出现,分享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促成了地方社会的自治化进程。辛亥革命时期的民团,集军政大权于一体,确立了以士绅为主体的地方自治体制。
     从清末至民国初期,南昌士绅积极创办新式学校,逐渐成为地方教育行政的主导力量。由于士绅阶层竞相追求新学历和从事新式教育,造就了大批以新学为依归的新型士绅,导致了士绅构成的转型,尤其是形成了留学生这一特殊的知识群体。然而,无论是接受新式教育的知识群体,还是传统科名的拥有者,他们在地方社会中的地位及作用并无根本区别。民国初期,南昌士绅既拥有传统的社会文化资源,又获得新学这一新型文化资本,既控制各
    
    中文摘要
    种地方事务,又介入各级地方行政,对地方政局实现了全面控制。
     民国初期的议会制度,为士绅阶层提供了新的的政治舞台。由于议会脱
    胎于清末的诸议局,因而既吸纳了留学生之类的新士绅,又包容了清官僚之
    类的旧士绅,这就必然导致地方政治派系之争。此后,随着现代政党的发展,
    议员们先后分化为国民党与进步党、合群社与说言社,使政治派系之争日益
    形式化。这一时期的南昌同乡会等社会团体,也都卷入了议会党派之争,这
    说明议会之争实际上导源于地方权益之争。清末至民国初期的南得铁路之
    争,集中地反映了南昌地方政治派系的演变趋势。
     在清末民初的“大变局”中,南昌的社会文化传统一度受到冲击,但并
    未出现断裂,而是得到了持续发展和不断更新。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士绅
    阶层通过创办慈善事业、重建神庙祭祀系统、加强宗族建设、扩大族际联盟
    等形式,继续宣扬儒家的道德观念,维护以传统礼教为基础的社会秩序。更
    为重要的是,在士绅阶层创办新学、推进地方自治、参与议会政治等“现代
    化”活动中,各种传统社会文化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转化,从而实现了
    传统与现代因素的有机结合。
     清末民初南昌的社会变迁,集中地表现为士绅阶层的转型、新式教育的
    发展、地方政治派系的形成和社会文化传统的更新。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一
    演变趋势是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过程,或者说是被动卷入“大变局”的结果。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地方社会己经失去了发展活力,而是反映了中国近代社
    会转型的特有机制。至于这一社会变迁过程的区域特征与历史意义,仍有待
    于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gentry strata and local government of Nanchang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this thesis narrate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through which local Jiangxi society was drawn into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discussing the inner workings of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s of modern Chinese society. The entir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totaling 180,000 words.
    At the end of the Qing and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ety faced an unprecedented transformation. At that time, not only were the national political system and ideology going through severe changes, but also the system of power of local society and the gentry strata were undergoing a process of reorganization. Most previous studies have underestimate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and thus have had difficulty illuminating the inner workings of the transformations of Chinese modem society. For this reason, a deeper inquiry into the processe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and between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has an important scholarly value and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n the new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late Qing, due to the abolit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gentry stata lost their traditional political advantages, and in a moments time fell into divisions and dissolution.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gressive enterprises advocated by the Qing government, as well as reform measures such as the new forms of education and forms of local government, provided new historic opportunities for the gentry strata. In this perio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new political system, the Jiangxi local government established a set of new administrative bureaus, and local society in response also set up chambers of commerce, associations for local governance, consultative bodies, and other new kinds of social groups an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 and broadly participated in a wide range of local affairs. Through the process of struggling for local power local society underwent a re-organization. The appearance of these new kinds of social groups and local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s led to a sharing of the administrative powers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facilitated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social autonomy. The popular associations of the Xinhai Revolutionary period combined military and political power together, and firmly established the
    II!
    
    
    Abstract
    subjective agency of the gentry within the system of local autonomy.
    Du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end of the Qing through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the gentry of Nanchang actively established new style schools, which gradually became the principal force in the local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Because the gentry strata vied in the pursuit of new academic degrees and involved themselves in the new style education, this created a large group of new style gentry who based themselves in the new schools, inducing a change in form in the gentry, in particular the formation of the special intellectual group of "overseas returned students". Nevertheles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 were members of the new style school intellectual group, or whether they held traditional examination degrees, their status and function within local society was not fundamentally differentiated. In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the Nanchang gentry held both traditional cultural resources, and also obtained new forms of cultural resources through the new schools. Thus they controlled all kinds of local affairs, and entered into every level of local administration, thus completely controlling the local political situation.
    The parliamentary assemblies of the early Republican period provided the gentry strata with a new political stage to perform upon. Because the parliamentary assemblies grew out of the consultative bodies of the late Qing, they attracted the participation of new gentry such as the overseas returned students, as well as including older gentry such as former Qing bureaucrats, which inev
引文
[1] 清陈纪麟等修,刘于浔纂:南昌县志[M],同治九年刊本,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中国方志丛书》(816).
    [2] 清承霈修,杜有棠、杨兆崧纂:新建县志[M],同治十年刊本,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中国方志丛书》(885).
    [3] 清王家桀修,周文凤、李庚纂:丰城县志[M],同治十二年刊本,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中国方志丛书》(950).
    [4] 清江璧等修,胡景辰等纂:进贤县志[M],同治十年原刻本,光绪二十四年补刊本,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中国方志丛书》(877).
    [5] 民魏元旷纂修:南昌县志[M],民国二十四年重刊本,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中国方志丛书》(103).
    [6] 民周德华纂修:民国初年南昌纪事[M],民国七年刊本.
    [7] 清刘坤一、刘绎、赵之谦纂修:江西通志[M],清光绪六年刊本.
    [8] 民任传藻纂修:丰城通志稿[M],稿本,藏江西省图书馆.
    [9] 民吴宗慈编:江西通志稿[M],民国三十四年刊本.
    [10] 民林传甲编纂:大中华江西省地理志[M],民国七年刊本.
    [11] 民魏元旷编:南昌文征[M],民国二十四年重印本,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中国方志丛刊》(105).
    [12] 清金桂馨编:光绪逍遥山万寿宫志[M],光绪四年刊本.
    [13] 清魏志良编:万寿宫志[M],宣统二年刊本.
    [14] 民国初年重修西山万寿宫捐款碑[M],该碑现存西山万寿宫内.
    [15] 江西清节堂编:江西清节堂章程[M],清末刊本.
    [16] 民徐云崖编:江西青云谱志[M],民国刊本.
    [17] 清戴均元撰:青云谱惜字塔记[M],现存南昌青云谱内.
    [18] 民黄炎培:清季各省兴学记[M],见沈云龙主编:近代史资料丛刊(台北),第二辑(651).
    [19] 江西省农业调查所编:南昌全县农村调查[R],1929年.
    [20] 南昌县教育款产保管委员会编:南昌县教育款产保管委员会三年来总报告[R],1931年刊印.
    [21] 清傅春官编:江西农工商矿纪略[M],光绪刊本.
    
    
    [22] 江西总商会编:江西商会章程[M],宣统刊本.
    [23] 南昌县地名志办公室编印:南昌县地名志[M],内部资料,1984年.
    [24] 江西省测绘局编制:江西省地图册[Z],北京:中华地图学社出版,1996年.
    [25] 王谘臣主编:新建文献五种[M],南昌:新风楼刊本,1998年.
    [26] 丰城袁氏宗谱[Z],不分卷,一册,清嘉庆二年本.(江西省图书馆藏)
    [27] 丰城袁氏重修宗谱[Z],不分卷,一册,清咸丰十年本.(江西省图书馆藏)
    [28] 丰城觉溪徐氏合修族谱[Z],十九卷,十二册,清乾隆十四年本.(江西省图书馆藏)
    [29] 丰城觉溪徐氏合修族谱[Z],二十四卷,十七册,清同治五年年本.(江西省图书馆藏)
    [30] 丰城骊塘甘氏家谱[Z],九册,清乾隆四十四年本.(江西省图书馆藏)
    [31] 丰城骊塘甘氏家谱[Z],一册,清道光年间本.(江西省图书馆藏)
    [32] 丰城骊塘甘氏家谱[Z],一册,清光绪年间本.(江西省图书馆藏)
    [33] 新建程氏宗谱[Z],十二册,清咸丰七年本.(江西省图书馆藏)
    [34] 新建程氏宗谱[Z],不分卷,一册,民国七年本.(江西省图书馆藏)
    [35] 新建张劼自校族谱未定稿[Z],手稿本,民国十三年.(江西省图书馆藏)
    [36] 豫章曹氏宗谱[Z],存一册.(江西省图书馆藏)
    [37] 南昌曹氏宗谱[Z],存二册卷三、五,清同治十三年本.(江西省图书馆藏)
    [38] 南昌曹氏宗谱[Z],存二册卷二、三.(江西省图书馆藏)
    [39] 豫章罗氏祠志录[Z],二卷二册,民国二十四年本.(江西省图书馆藏)
    [40] 豫章熊氏九修族谱[Z],一册,清乾隆三十三年本.(江西省图书馆藏)
    [41] 进贤黄氏大成宗谱[Z],存一册卷首一,清道光九年本.(江西省图书馆藏)
    [42] 进贤黄氏大成宗谱[Z],存2册,清咸丰五年本.(江西省图书馆藏)
    [43] 进贤黄氏大成宗谱[Z],不分卷,一册,清光绪十四年本.(江西省图书馆藏)
    [44] 进贤重修刘氏家谱[Z],存一册,清同治九年.(江西省图书馆藏)
    [45] 定山梅氏族谱[z],民国十三年年重修。(藏南昌定山桥梅家村).(江西省图书馆藏)
    [46] 熊正仓:熊氏起源和月池熊氏祖籍考[M],手稿本,藏南昌熊光建家.
    
    
    [47] (清)刘坤一:刘忠诚公全集[M],收录于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2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
    [48] (清)喻震孟:晚晴堂稿[M],光绪初年刊本.
    [49] (清)邹树荣:蔼青诗草[M],民国刊本.
    [50] (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M],中华书局,1981年.
    [51] (清)杨梦龙:弃剑草庐存稿[M],光绪六年刊本.
    [52] (民)方德辉:方壮犹堂文集[M],民国十六年刊本.
    [53] (民)陈三立:散原精舍文集[M],中华书局,民国三十八年.
    [54] (民)陈三立:散原精舍诗文集[M],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55] (民)魏元旷:潜园文集[M],收录《魏氏全书》,民国二十二年刊本.
    [56] (民)胡思敬:退庐文集[M],收录于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45辑,文海出版社.
    [57] (民)严复:严复集[M],王栻主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58] (民)王锡藩:立三堂遗集[M],南昌:新风楼印行,1991年.
    [59] (民)熊思襄:东园未定稿[M],民国十二年刊本.
    [60] (民)熊思襄:东园未定续稿[M],民国十二年刊本.
    [61] 房兆楹:清末民初洋学学生题名录初辑[M],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台北),1962年.
    [62] 严复未刊书信选[M],载《近代史资料》,总104号,2002年.
    [63] 王谘臣主编:新建近现代人物手札[M],手稿本,藏江西省图书馆.
    [64] 熊正理:监察院监察委员本生显考熊公纯如府君行状[M],《革命人物志》(台北),第十集.
    [65] 胡昌骐:熊纯如先生的办学思想[N],见《民国日报》,1943年1月23日.
    [66] 程天放:程天放早年回忆录[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
    [67] 张国焘:我的回忆[M],北京:现代史料编刊社出版,1980年.
    [68] 吴宗慈:系年私录[M],民国刊本.
    [69] 民国日报[N](上海).
    [70] 申报[N].
    [71] 政治官报[N].
    [72] 民立报[N].
    [73] 民呼日报[N].
    [74] 时报[N].
    [75] 学部官报[N].
    
    
    [76] 江西民报[N].
    [77] 江西官报[N].
    [78] 江西学务官报[N].
    [79] 江西教育旬刊[J].
    [80] 东方杂志[J].
    [81] 私立江西法政学校编:私立江西法政学校二十周年纪念特刊[J],1930年.
    [82] 江西留日学生会编:新江西[J],第1号,1908年刊行.
    [83] 辛亥革命资料选辑(Z),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84] 宓汝成编: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1863—1911[Z],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
    [85] 留东江西同乡会特派代表拒债救路意见书[M],民国刊本.
    [86] 南浔铁路月刊[J],第八卷第10期.
    [87] 私立心远中学学生会编:心远杂志[J],第2期,1920年刊本.
    [88] 南昌市教育会编:南昌市教育界[J],第3期,民国八年.
    [89] 江西全省视学处编:江西全省县视学讲习会讲习录[J],民国八年刊本.
    [90] 江西省议会编:江西省议会第三届第二期常会报告书[Z],1923年.
    [91] 共青团南昌市委员会编:南昌青年运动回忆录[C],内部发行,1981年.
    [92] 江西省志编纂委员会编:江西省志·教育志[Z],北京:方志出版社,1996年.
    [9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昌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南昌文史资料[C],第一辑,1983年.
    [94] 丰城县工商业联合会史略[C],收录《江西工商史料汇编》,第一辑.
    [95] 江西省志编辑室:江西近现代人物传稿[M],第1—4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96] 费孝通:科举与社会流动,收录于《费孝通文集》[M](5),北京:群言出版社1991年版.
    [97] (日)檀上宽:明清乡绅论:收录《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C],第二卷,专论,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98] (日)重田德:乡绅支配的成立与结构,收录《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C],第二卷,专论,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99] (日)森正夫:明代的乡绅——关于士大夫和地域社会关联的记录,参见常建华:日本八十年代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J],1998年第2期.
    [100] (韩)吴金城:明代江西农村的社会变化与绅士,收录《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
    
    文集·明清与近代组》[C],1989年.
    [101] 傅衣凌:中国传统社会:多元的结构,刊《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J],1998年第3期.
    [102] 郑振满:神庙祭典与社区发展模式,刊《史林》[J],1995年第1期.
    [103] 郑振满:明后期福建地方行政的演变——兼论明中叶的财政改革,刊《中国史研究》[J],1998年第1期.
    [104] 郑振满:清代福建地方财政与政府职能的演变,刊《清史研究》[J],2002年第2期.
    [105] 郑振满:晚清至民国的乡镇商人—以莆田涵江“黄家门”集团为例,收录于周积明、宋德金主编:《中国社会史论》(第四编)[C],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06] 郑振满:晚清至民国的乡镇商人与地方政局,收录于张国刚主编:《中国社会历史评论》[J],第2卷,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
    [107] 王铭铭:帝国整体与基层社会的转型—读〈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适合变迁〉,刊《史学理论研究》[J],1995年第1期.
    [108] 科大卫、刘志伟:宗族与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明清华南地区宗族发展的意识形态基础,刊《历史研究》[J],2000年第3期.
    [109] 陈春声:信仰空间与社区历史的演变,刊《清史研究》[J],1999年第2期.
    [110] 刘志伟:神明的正统化与地方化—关于珠江三角洲北帝崇拜的一个解释,收于《中山大学史学集刊》[J],第二集,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
    [111] 刘志伟:明清珠江三角洲地区里甲制中“户”的衍变,刊《中山大学学报》[J],1988年第3期.
    [112] 陈春声:论清代广东的常平仓,刊《中国史研究》[J],1989年第3期.
    [113] 陈春声:清代广东的社仓,收录《纪念粱方仲教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年.
    [114] 陈春声:士绅与清末基层社会控制权的下移,刊《中山大学史学集刊》[C],第一辑,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115] 罗志田:清季科举改革的社会影响,刊《中国社会科学》[J],1998年第4期.
    [116] 罗志田:科举制的废除与四民社会的解体—一个内地乡绅眼中的近代社会变迁,刊《清华学报》(新竹)[J],新二十五卷第4期.
    
    
    [117] 罗志田:新的崇拜:西潮冲击下近代中国思想权势的转移(上、下),分别刊《中华文史论丛》[J],第60辑,页67—99;第61辑.
    [118] 罗志田:失去重心的近代中国—清末民初思想权势与社会权势的转移及其互动关系,辑于《清华汉学研究》[J],第2辑(1997年11月).
    [119] 罗志田:近代中国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刊《开放时代》[J],1999年第4期.
    [120] 衷海燕:儒学传承与社会实践[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121] 章清:“学术社会”的建构与知识分子的“权势网络”,刊《历史研究》[J],2002年第4期.
    [122] 王笛:清末新政与近代学堂的兴起,刊《近代史研究》[J],1987年第3期.
    [123] 马自毅:辛亥前十年的学堂、学生、与学潮,刊《史林》[J],2002年第1期.
    [124] 应星:社会支配关系与科场场域的变迁——1895—1913年的湖南社会,收录于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25] 桑兵:1905—1912年的国内学生群体与中国的近代化,刊《近代史研究》[J],1989年第5期.
    [126] 黄东兰:清末地方自治制度的推行与地方社会的反应,刊《开放时代》[J],2002年第3期.
    [127] 朱英:辛亥革命前的农会,刊《历史研究》[J],1991年第5期.
    [128] 常书红,王先明:清末农会的兴起和士绅权力功能的变化,刊《社会科学研究》[J],1999年第6期.
    [129] (美)周锡瑞、兰京:中国地方精英与支配模式导论,刊《中国社会科学季刊》[J],1998年夏季卷,总第23期.
    [130] (美) Edward McCord: Local Military Power and Elite Formation: The Liu Family of Xingyi County, Guizhou, 收录于《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C], EDITED BY Joseph W. Esherick and Mary Backus Rank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ERSS, 1990.
    [131] 吕芳上:清末的江西省谘议局,1909—1911,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J](台北),第17期(下),1988年.
    [132] 梁洪生:吴城商镇及其早期商会,刊《中国经济史研究》[J],1995年第1期.
    
    
    [133] 梁洪生:从异民到怀远—以怀远文献为重心考察雍正二年宁州移民要求入籍和土著罢考事件,刊《历史人类学学刊》[J],第1卷,第1期.
    [134] 梁洪生:辛亥前后江西谱论与社会变迁,刊《中国社会历史评论》[J],第2卷,2000年.
    [135] 余滔:清代南昌慈善事业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年.
    [136] 邹付水:末代士绅魏元旷—辛亥革命前后南昌士绅的个案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37] 谢宏维:论明清时期江西进士的数量变化与地区分布,刊《江西师范大学学报》[J],2000年第4期.
    [138] 李平亮:明清南昌西山万寿宫与地方权力体系的演变[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2001年.
    [139] 李平亮:明中后期南昌西山万寿宫的重兴与地方权力体系的演变,刊《江西社会科学》[J],2003年第9期.
    [140] 陈向阳:90年代清末新政研究述评,刊《近代史研究》[J],1998年第1期.
    [141] (美)Stephen C.Averill:EDUCATION,POLITICS AND LOCAL SOCIETY IN EARLY TWENTfTH CENTURY CHINA,刊《民国研究》[J],第3期.
    [142]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M],中译本,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143] (美)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近代命运[M],中译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44] (美)费维恺: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和官督商办企业[M],中译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45] (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M],中译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146]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的现代诠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147] (美)墨子刻:摆脱困境:新儒学与中国政治文化演进[M],中译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148]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革命[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
    [149] (美)史华慈: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M],中译本,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6年.
    [150] (美)芮玛丽: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1862—1874[M],北京: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51] (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1796—1864年的军事化与社会结构[M],中译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152]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起[M],中华书局,2000年.
    [153]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M],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54] 刘永成:清代前期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初探[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155] 李文治等:明清时期的农业资本主义萌芽问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156]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M],第一卷《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157] 许纪霖:无穷的困惑[M],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
    [158] 陈志让:军绅政权[M],北京:三联书店,1980年.
    [159] 熊智勇: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160] 郑振满:明清时期福建的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161] 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M],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162] 张仲礼:中国绅士的收入[M],(中译本),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163] (美): T' ung-tsu CH' u: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 ing[M],Cambridge, Mass, Harvard Press, 1962.
    [164] 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165]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166] 胡绳: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167] 李进修: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纲[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年.
    [168] 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69] 林代昭等: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
    [170] 史远芹等:中国近代政治体制的演变[M],北京:中央党史资料出版社,1990年.
    [171] (美) Ho, Ping-Ti: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Aspect of Social Mobility In China 1368-1911[M], NewYork: Colubi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72] 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M],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73] 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社会学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174] 万振凡、林颂华主编:江西近代社会转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75] 薛隆基:熊育铴与月池熊氏——从家族到社会[M],《南昌教育》增刊,1991年.
    [176] 桑兵:清末新知识界的社团与活动[M],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177] 钱杭:血缘与地缘之间——中国历史上的联宗与联宗组织[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178] 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明清广东里甲赋役制度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
    [179]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80] 许大龄:清代捐纳制度,收录许大龄《明清史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181] 张求会:陈寅恪的家族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182] 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83] 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
    [184] (美)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M],(中译本),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185] 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